/
0

熟溪桥坐落县城壶山镇,横跨熟溪,长140米,系古代木结构重檐屋桥(详见文物类专文)。

武义桥坐落壶山镇白洋渡,横跨武义江。桥长141.2米,宽6.5米,7墩8孔,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双曲拱桥,于1967年1月建成,命名武义桥

桥址白洋渡原是水路交通的码头,汽车、行人往来均用渡船。日军侵占武义时,为掠夺萤石,建造了简便铁桥。日军投降时炸毁铁桥,怆惶逃走,故在解放前夕至五十年代复又舟载船渡。在六十年代初期曾在江底铺石浇注混凝土低坝通车,但多雨季节,水位上升,仍用渡船轮渡。

壶山桥坐落县城壶山镇,位于熟溪桥下首,南北走向,横跨熟溪,于1968年建成。桥长106米,宽6.5米,5墩6孔,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双曲拱桥。

此桥是县城公路的主要交通桥,建桥前,通往永康和桐琴、新宅两区的车辆要从溪中涉水过堰,如遇洪水,货运、客运常受阻滞停。

解放桥坐落县城壶山镇,位于熟溪桥上首,横跨熟溪,南北走向,于1978年建成。桥长122米,宽9.1米,4墩5孔,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双曲拱桥。因接通南北解放路,故名解放桥,是县城的主干道桥梁。

武东桥坐落白溪乡童庐村,离县城东2.5公里,东西走向,横跨武义江。桥长117米,宽5米,4墩5孔,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双曲拱桥。因桥坐落武义县城东部,故名武东桥。该桥由群众集资,政府资助,于1984年建成。

履坦桥坐落履坦村东首,距县城北6公里,桥长140.6米,宽5米,5墩6孔,为石拱桥,东西走向,横跨武义江,于1985年建成。

叶长埠桥坐落履坦乡叶长埠村东首,距县城北8公里。桥长119.4米,宽7.5米,4墩5孔,石拱桥,横跨武义江,南北走向,于1984年建成。

下宅口桥坐落泉溪乡下宅口村,距县城东7公里。桥长111.4米,宽6.5米,4墩5孔,石拱桥,南北走向,横跨武义江,建桥资金除政府拔款外,由泉溪乡群众集资,1985年建成此桥。

桐琴桥坐落桐琴镇上宅村西侧,距县城东13公里,南北走向,横跨武义江。桥长121.86米,宽6.5米,4墩5孔,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双曲拱桥。于1968年建成,因坐落桐琴村,故名桐琴桥。

江下桥坐落柳城镇江下村西。桥长102米,宽6.5米,4墩5孔,为钢筋混凝土桥,于1981年建成。东西走向,横跨宣平溪,为柳(城)三(港)公路的主要桥梁。

通济桥坐落柳城与祝村之间,横跨西溪,南北走向,4墩5孔。

民国《宣平县志》载:“通济桥在县南一里,宋,里人郑松创造。景泰间,县丞练敬,主簿郑余同修。嘉靖间邑令张撰,县丞宋镐为石址桥屋,改旧名通德为通济。癸卯夏,邑令萧彦重修。”后屡修屡毁。清道光十四年重修,于1979年扩建为公路桥,长59.5米,宽7米,另名柳城桥。

丁姑桥坐落桐琴镇金丝村东,横跨清溪,东西走向,为丁姑所建,故名“丁姑桥”。

据碑文记载:丁姑桥,建于明朝弘治年间(约公元1501年),年久失修倒塌,由徐盛重建,后又被洪水冲垮。清康熙二十七年(公元1761年),商人徐亮工会同二十余人再造。乾隆二十五年加固此桥。道光二十三年秋清溪洪水暴发,竹木草薪堵塞拱孔,石桥又塌。1850年村人聚桥会,捐款置田,化银二千六百余两,重建双拱石桥。历经一百三十余年,坚固如初。解放后几经修建,于1976年扩建为公路桥,2孔单墩,长28米,宽7米。

冷水坑铁索桥

在白溪乡冷水坑西北角,长100多米。

仁寿桥 在白溪乡

石壁峡桥 在茭道乡

龙门桥 在项店乡

马蹄桥 在项店乡

庆寿桥 在大田乡

清安桥 在新宅乡

双溪桥 在俞源乡

乌溪桥 在陶宅乡

奶婆桥 在王宅镇

八百桥 在要巨乡

镇栏桥 在桃溪镇

蓬桥 在后树乡

德星桥 在泽村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