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1958年大办钢铁,壶山镇成立居民委员会,组织居民参加大跃进义务劳动,全镇成立独立营,各村成立独立连,下设小组。1981年9月分别建立居民委员会。

南上街居委会 774户,2205人。

因驻地得名。1981年9月建立居委会,前身为壶山镇居委会的一个小组,建于1958年。

北上街居委会 1019户,2920人。

因驻地得名。1981年建立居委会,前身为壶山镇居委会的一个小组,建于1958年。

下街居委会 811户,2288人。

因驻地得名。1981年9月建立居委会,前身为壶山镇居委会的一个小组,建于1958年。

下王宅居委会 450户,1167人。

因驻地得名。1981年9月建立居委会,前身是壶山镇居委会的一个小组,建于1958年。

溪南居委会 931户,2770人。

因驻地在溪南汤,取名溪南居委会。前身是壶山镇居委会的一个小组,建于1958年。

白洋渡居委会 377户,1119人。

因驻地得名。1982年建立居委会。

壶山上街

1982年3月命名。清朝中期称西街,民国时至1981年称上街。是壶山镇的主要街道,自西向东延伸,起自西门脚至解放街(五圣堂弄),长650米,1977年建为水泥路。沿街主要单位有武义一中、第二粮站、中医院、食品公司、糖烟酒公司、百货商店等。

壶山下街

1982年3月命名。清朝中期称东街,民国时至1981年称下街,起自五圣堂弄解放街,紧接壶山上街,下至东门与城东路相交,长645米,1977年建为水泥路。沿街主要单位有五金交化商店、派出所、县政府、人民银行、二轻公司、影剧院等。

壶山上、下街总长1295米,与解放街交叉呈十字形。

解放街

原名北门路,解放后定名解放路,1977年拓宽,1980年建成水泥路,1982年命名解放街,是壶山镇的主要街道。起自北门头(汽车站)至解放桥北,长735米,宽15米。沿街建有劳保商店、武义旅馆、工人文化宫、法院、财税局、邮电局、新华书店等单位。

横街

起自壶山上街祝宅巷口至小南门,系旧城老街,又名十字街,设有饮食、零售等商店。农、居民杂居,于1984年建成水泥路。

溪南东街

1982年命名,起自熟溪桥南至壶山桥南。

溪南中街

新建街道,1982年命名。起自熟溪桥南至解放桥南,系水泥路,沿街有布厂、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住宅公司、溪南居委会、日杂零售商店等。

溪南西街

新建街道,1982年命名。起自解放桥南至体育馆,系水泥路,沿街有溪南商场、县人武部、教育局等。

溪南新街

1984年新建,系水泥路。起自解放桥南至竹编工艺厂,沿街有外贸局与外贸公司、五交化商店等。通过解放桥,南北联成一条大街,故拟改名南解放街。

城东路

位于县城东部,故名。起自北门头(汽车站)至壶山桥,1983年建为水泥路,长800米。沿街有饲料公司、第一粮站、米厂、城东商场、建筑公司、第一医院等。

城西路

起自北门头(汽车站)至西寺巷北段,长465米,在建设中。

熟溪路

因溪取名。曾名大桥头路,起自卫生用品厂至熟溪桥头,1983年扩建为水泥路,沿路有供电局等。

熟溪南路

在熟溪南岸,故名。起自熟溪桥南至江山脚,1982年扩建为水泥路,长930米,沿路有县供销联社、农贸市场、电影院、文管会等。

熟溪北路

在熟溪北岸,故名。起自熟溪桥北至永丰门,1982年扩建为水泥路。沿路有蔬菜市场、酒厂、壶山镇人民政府等。

小南门路

以古城小南门定名,起自小南门,至熟溪北岸劳动桥。沿路有工艺织造厂、皮鞋厂、萤石矿山公司仓库等。

小南门横路

系小南门路分支,西起皮鞋厂,东至熟溪北路、农业局宿舍。

溪南路

起自溪南汤祠堂后至双井口与溪南新街(南解放街)相接。

溪南横路

自双井口接溪南路,向西延伸至妇幼保健站。

下王宅路

以村名下王宅定名,起自东门熟溪小学至鸣阳楼八素门,沿路有供销社、下王宅居委会等。

新兴路

1982年命名。起自供电所,南至食品公司生猪仓库东首,沿路有火腿厂、福利厂、木材公司等。

下福四路

原名下福四巷,1982年扩建为水泥路,后命名下福四路。南与新兴路相交,北与下王宅路相接。

西寺溪路

以溪得名。起自壶山上街一中大操场北侧,沿西寺溪至水电局南面与西寺巷相接,沿路有酱油厂等。

西门路

位于县城西面,故名。起自西寺巷口(农机公司)至萤石矿山公司(即武义至柳城公路)。

马铃地路

起自西寺巷口(农机公司),向北延伸至物资局,系水泥路。相传,明代此地是民居,称马铃地,后废成陵墓。六十年代后有些单位在此建房,并筑有公路,称马铃地路。

型头路

以村得名,起自鸣阳楼八素门,向东延伸到型头村,沿路有“望春亭”。古时立春头一天,知县带领众属员在此亭举行迎春仪

式,祈祷一年风调雨顺,丰衣足食。

沿步巷

位于解放街北首西侧,东西向,有多段转弯。据传,明朝年间,食盐由官方出售,该处曾设盐铺,巷名称盐铺巷,后演写为沿步巷。

金星巷

原名胡公殿巷,在现检察院的地址,原有胡公庙,巷以庙为名。“文革”时改名金星巷,东与解放街相接,西与西寺巷相联。系水泥路,沿巷有检察院,金星村委会等。

金星一巷

系金星巷分支,南北向,有拐弯。

金星二巷

系金星巷分支,南北向,直线形。

金星三巷

系金星巷分支,南北向,多段拐弯,北与城西路相接,西有壶山中学。

金星四巷

系金星巷分支,南北向,有转角。

金星五巷

系金星巷分支,南北向,直线形,北与城西路相联。

翻身巷

原近处有座花园殿,巷也名花园殿巷,“文革”时改为“翻身巷”。位于法院南面,东与解放街相连,系水泥路,1984年扩建为县城第一大巷。沿巷有公安局、广播电视局、县府招待所、星光村委会等。

头巷

解放前自五圣堂弄(现称解放街)至北门有三条大巷,该巷是第一条,称头巷。位于邮电局南面,东与解放街相交,西与祝宅巷相接。沿巷有印刷厂等。

立水巷

位于壶山上街北面,南北向,直线形,该巷有十几户人家,向街道一面出入的通道,长约20米,巷窄仅容一人行走,雨天撑不开伞,只有两旁屋檐的滴水位,原无巷名,便于送信投递,在十几年前起名滴水巷,1982年改名立水巷。

下水巷

位于壶山上街北面,南北向,直线形。清朝晚期就有此巷。在林家厅门前有口井,过去酒坊用水,居民用水挑水,都从这上、下两条巷出入,称水巷,该巷在下首,名下水巷。

酱坊巷

位于壶山上街人民照相馆旁,南北向,有拐弯。

北狮子巷

位于壶山上街北面,南北向,直线形。

上水巷

位于壶山上街北面,南北向,直线形。该巷在下水巷上首,故称上水巷。

祝宅巷

位于壶山上街北面,南与横街相接,北与翻身巷相连,1984年建为水泥路,有拐弯。

祝宅横巷

系祝宅巷分支,东西向,多拐弯。东段呈凹字形,西段呈工字形。

北向阳巷

位于壶山上街北面,有拐弯。

西寺巷

宋朝此地建有西寺(又名法云教寺,现正殿尚存),故名西寺巷。起自农机公司南侧,向南延伸至壶山上街与顾宅歧巷相接,1983年建为水泥路。沿巷有水电局、油脂仓库、水井等。

井头巷

位于壶山上街北面,南北向,直线形。

朱何巷

位于壶山上街南面,百货商店与糖烟酒公司之间,南北向,基本直线形,1984年建为水泥路。

大屋里巷

位于壶山上街南面,中医院西首,南北

向,多段拐弯。

刘宅巷

位于壶山上街南面,南北向,直线形。

井徐巷

位于壶山上街南面,南北向,直线形。

南狮子巷

位于壶山上街南面,南北向,有转角,1982年建为水泥路。沿巷有卫生防疫站等。

叶陈巷

位于壶山上街南面,南北向,有拐弯。

石板巷

位于横街东面、东西向,直线形。

圆石巷

位于石板巷南面,南北向,多段拐弯。

何宅巷

位于壶山上街南面(壶山小学对面),南北向,多段拐弯。

何宅歧巷

系何宅巷分支,东西向,东与横街相联,西与何宅巷相接。

南向阳巷

位于壶山上街南面,南北向,直线形。

顾宅巷

位于壶山上街南面,南北向,多段拐弯。

顾宅歧巷

系顾宅巷分支,北与西寺巷相接,东南与顾宅巷相联,呈直角形。

永丰一巷

原名骑路楼巷。位于壶山上街南面,南北向,有拐弯。

永丰二巷

原名牌坊脚。位于永丰一巷西面,南北向,有拐弯。

永丰三巷

原名城隍庙巷,位于永丰二巷西面,有拐弯。

县后巷

位于县府后面、故名。东西向,东与城东路相接,西与解放街相联,1983年建为水泥路,直线形。沿巷有文化馆。

陈姓巷

位于壶山下街北面,五交化商店东首,此巷很短,只十余米长。

叶宅巷

位于壶山下街北面,二轻公司西侧,南北向,有拐弯。

皂角巷

位于壶山下街北面,南北向,有拐弯。

生姜巷

位于壶山下街北面,影剧院西侧,南北向,多段拐弯。该巷原名十八弯,弯弯曲曲形似生姜,解放后改称生姜巷。

周宅巷

位于壶山下街,影剧院东面,南北向,略呈弧形。

花车门

位于壶山下街北面,南北向,多段拐弯。从店堂划出一条通道,供店后面十几户人出入,路窄仅供一人行走,建有门,晚上关闭。此门叫花车门,巷从名。

江家巷

位于壶山下街北面,南北向,直线形。

井头一巷

位于壶山下街北面,城东路西侧,南北向,直线形。

井头二巷

位于壶山下街北,井头一巷西,南北向,直线形。

下倪巷

位于壶山下街南面,解放街东首,南北向,有拐弯。

县前巷

位于县府前面,故名。北与壶山下街相交,南与熟溪北路相接,有拐弯。

沈宅巷

位于壶山下街南面,南北向,直线形。

洪宅巷

位于壶山下街南面,南北向,有拐弯。

林宅巷

位于壶山下街南面,南北向,直线形。

红旗巷

原名药皇巷,位于壶山下街南,呈T字形。清代末年,外地来武义卖药人合资造了一座药皇庙,此巷可直达药皇庙,故名药皇巷。“文革”时更名红旗巷。

颜宅巷

位于壶山下街南面,呈直角形,东与下何巷相接。

下何巷

位于壶山下街南,影剧院前面,南北向,直线形。

大桥巷

位于壶山下街南面,呈直角形,东与熟溪路相接。

石公巷

此巷为纪念宋朝武义县主簿石宗玉,创建熟溪桥(原名石公桥)取名石公巷。“文革”时曾改名立公巷,现复名石公巷。东西向,直线形。

东门脚巷

位于壶山下街末端,城东路西面,南北向,有拐弯。

僧田巷

位于熟溪路与城东之间,东西向,直线形。东与革新巷相联,西与熟溪路相接。旁有僧田殿,故名。

革新巷

原名包公祠巷。位于城东路西南面,南北向,直线形。巷旁原有报功祠,相传:为纪念宋代始建熟溪桥(原名石公桥)的石宗玉而建。后讹为包公祠,巷从名。“文革”时改名革新巷。

竹门甲巷

位于下王宅路北面,城东路东首,南北向,有拐弯。清代,此处是一片菜地,为了保护菜苗,筑有围墙,并做了两扇大竹门。在该处上、下两条巷,称竹门甲、乙巷,该巷叫竹门甲巷。

竹门乙巷

位于下王宅路北面,竹门甲巷东首,南北向,有拐弯。

上井头巷

位于下王宅路北面,南北向,略呈弧形。

汪常巷

位于下王宅路北面,南北向,曲线形。是汪村人进城常经之路,用鹅卵石砌成,原属下王宅村,据传,汪村人曾出过筑路钱,故属两村所有,称汪常路。1982年改为汪常巷。

三角明堂

位于下王宅路北面,南北向,有拐弯。明堂俗指空闲地基,现在下王宅供销社对面,有块三角空基,地面石子砌成,称三角明堂,建造住宅后,仍称三角明堂。

勤业上巷

位于下王宅路北面,南北向,直线形。

勤业巷

位于下王宅路北面,勤业上巷与勤业下巷之间,南北向,直线形。

勤业下巷

位于勤业巷东面,南北向,多段拐弯。

上季宅巷

位于下王宅路北面,南北向,直线形。

下季宅巷

位于上季宅巷东面,南北向,直线形。

下井头巷

位于下王宅路北面,南北向,直线形。

下角里巷

位于下王宅路北面,鸣阳楼西侧,多段拐弯。

上福四巷

位于下王宅路南面,南北向,有拐弯。早先下王宅村王福四公,颇有资财,他个人造座香火庙,供人祈祷,有上、下两条巷都能通达香火庙,故名上、下福四巷,该巷

称上福四巷。

弄堂里巷

位于下王宅路南面,南北向,有拐弯。

王祠巷

位于下王宅路南面,南北向,直线形,下王宅村委会驻此。

下洪宅巷

位于下王宅路南面,南北向,略呈弧形。

九间楼上台门

位于下宅路南面,南北向,直线形。

九间楼下台门

与上台门相隔一幢九间楼大屋,南北向,直线形。

后宇田巷

位于下王宅路南面,南北向,直线形。在现煤球厂北面,过去原是一片农田,叫后雨田,靠东岳宫的放生池入注灌溉,经常受旱,要在天雨后蓄水下种,故名。此巷自下王宅通向后雨田,称后雨田巷,后讹写成后宇田巷。

民主巷

位于溪南新街东侧,南北向,多段拐弯。1982年命名。

摆角里巷

位于溪南中街外贸局屋后,向东南延伸与溪南路相交,略呈弧形。在溪南场处,过去是溪滩,筑有摆水角,引进溪水供洗涤之用,并建有水碓,在这范围的地名叫摆角里,巷以此取名。

七家下

位于摆角里巷东侧,溪南居委会屋后,东南与溪南相交,有拐弯。溪南汤建村时叫缸山庄(现名江山)全庄分五门,即:上元门、下元门、七家下、厅头、内处。其他各门巳改称,七家下地名仍沿用,巷从地名。

后城背巷

位于溪南路东面,直线形。溪南汤东头有条堤埂,埂外是田,叫下畈,埂名叫后塍,现在埂毁塍基尚在,称后塍背,后讹写后城背,于1985年建成居住区,后城背巷巳废。

后宅墙弄

位于溪南路东面,有转弯。现溪南汤东首,小地名叫上村园(清咸丰八年被太平军某部焚毁),其左首小地名叫后宅,上村园和后宅之间有一条百余米长的墙弄,叫后宅墙弄,现该处仍称后宅墙弄。

上竹园

位于溪南路东面,多段拐弯。清咸丰年间,溪南汤有两块较大的石竹园,在上村园里首的叫上竹园,在祠堂附近的叫下竹园,后建成住房,形成巷,该巷位于上竹园,故名。

下竹园

位于溪南东面,有拐弯。

小南门新村

该居民区于八十年代初形成,位于古城小南门一带,取名小南门新村,多系农民居住。

西门新村

该居民区于八十年代初形成,位于古城西门一带,故名西门新村。近旁有武义一中大操场。

熟溪新村

该居民区于八十年代初形成,位于熟溪(壶山桥)以南,武永公路东侧,取名熟溪新村。原熟溪大队部份农民移居于此,也有少数溪南汤人居此。

齐心 行政村,146户,521人,驻皂角巷。

该村为壶山镇(县城)内九个行政村之一。1950年属城关镇第一行政村,1954年成立齐心农业社,1958年属壶山人民公社为熟溪管理区,1961年建立齐心大队,1985年建立齐心村委会。耕地402亩,以种水稻为主,兼营麦类、黄豆,经济作物有棉花、茶叶。企

业有机修、锯板厂、建筑队。

金星 行政村,215户,771人,驻金星巷。

该村为县城内九个行政村之一,1950年属城关镇第二行政村,1956年成立金星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为熟溪管理区,1961年建立金星大队,1935年建立金星村委会。耕地650亩,以种水稻为主,兼营麦类、黄豆、油菜子、经济作物有蚕桑、茶叶。企业有皮革厂、旅馆、饮食店、服装厂、水泥预制场、建筑队。

星光 行政村,295户,606人,驻翻身巷。

该村为县城内九个行政村之一,1950年属城关镇第三、第四行政村,1956年成立星光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熟溪管理区,1961年建立星光大队,1985年建立星光村委会。耕地700亩,以种水稻为主,兼营麦类、黄豆、油菜籽,经济作物有茶叶、蜜梨、柑桔、苹果、黄花菜。企业有锯板厂、服装厂、茶厂、水泥预制场、建筑队。

南丰 行政村,336户,1182人,驻小南门新村。

该村位于县城南上街,为预兆丰收,取名南丰。1950年属城关镇第五行政村,1954年成立南丰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熟溪管理区,1961年建立南丰大队,1985年成立南丰村委会,是县城内九个行政村之一。耕地1039亩,以种水稻为主,兼营麦类、黄豆、油菜籽、经济作物有茶叶、蜜梨、柑桔。企业有建筑队、预制场、床单厂、儿童宝剑厂、养蜂。

中南 行政村,237户,813人,驻南狮子巷。

该村位于城中靠南边,故名中南。1950年属城关镇第六、第七行政村,1953年成立中南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熟溪管理区,1961年建立中南大队,1985年成立中南村委会,是县城内九个行政村之一。耕地772亩,以种水稻为主,兼营麦类、黄豆、油菜籽,经济作物有茶叶、蚕桑。企业有旅馆、饮食店、预制场、服务修理、机修、建筑队、茶厂。

熟溪 行政村,314户,1072人,驻下何巷。

该村紧靠县城境内熟溪,故名熟溪村委会。1950年属城关镇第八行政村,1956年成立熟溪高级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成立熟溪管理区,1961年体制下放,分熟溪管理区为八个大队,建立熟溪大队,1985年成立熟溪村委会,是县城内九个行政村之一。耕地1039亩,以种水稻为主,兼营麦类、黄豆、油菜籽。经济作物有茶叶、棉花、柑桔。企业有预制场,建筑队、机修、铁器制造。

溪南 行政村,319户,1177人,驻溪南汤。

因驻地溪南汤得名。1950年建立溪南汤行政村,属新宅区南郊乡,同年归属为城关镇第十行政村,1952年划属白阳区城郊乡。1956年复属城关镇,成立溪南农业社,公社化时为熟溪管理区,1961年建立溪南大队,1985年建立溪南村委会,是县城内九个行政村之一,辖1个自然村。耕地1184亩,以种水稻为主,兼营麦类、油菜籽、茶叶、棉花、茉莉花等。企业有五金厂、彩蛋加工厂、泥木组、砖瓦窑。

溪南汤 319户,1177人,村委会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溪南汤地名。始祖千二公,自岭下汤迁此定居。村庄与县城隔一条熟溪,因坐落溪南,村人姓汤,故名溪南汤。村呈长方形,地势平坦,现与县城连成一片,有新建大楼、街道、商店、电影院、居民区等。

下王宅 行政村,228户,843人,驻王祠巷。

该村辖区小地名下王宅,故名。1950年建立下王宅行政村,1955年成立下王宅农业

社,1956年与鸣阳社合并成立鸣阳高级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为熟溪管理区,1961年属鸣阳大队,1962年从鸣阳大队分出,建立下王宅大队,1985年建立下王宅村委会,是县城内九个行政村之一。耕地806亩,以种水稻为主,兼营麦类、黄豆、油菜籽,经济作物有茶叶、蚕桑。企业有被服厂、锉刀厂、年糕粉丝厂、砖瓦窑、彩蛋加工厂。

该村1938年曾建立中共地下党支部。

鸣阳 行政村,225户,871人,驻下王宅路。

该地有古迹“鸣阳楼”,取名鸣阳村。1950年属城关镇第九行政村,1955年成立鸣阳初级农业社,1956年与下王宅社合并成立鸣阳高级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为熟溪管理区,1961年建立鸣阳大队,1985年成立鸣阳村委会,是县城内九个行政村之一,辖2个自然村。有耕地874亩,以种水稻为主,兼营麦类、黄豆、油菜籽,经济作物有茶叶、棉花、蔬菜。企业有机面厂、砖瓦窑、泥木组。

型头 44户,167人。

原名盈头,先有枸树脚,后有盈头。黄巢起义时,吴姓祖先从福建浦城迁入浙江义乌县,再迁居武义要巨。明万历年间,吴氏从要巨迁入县城东面叉岔路口(即枸树脚),清顺治年间吴姓分居,建立盈头村,解放后写成型头村。该村坐落平原,过去生产蔬菜出名,东南面是菜地和农田,西靠下王宅,北邻枸树脚。

枸树脚 14户,72人。

原名桠叉路口。后因村旁有株大枸树,改名枸树脚。明万历年间吴氏从要巨迁此定居,该村坐落城东八素门外,地处平原,南靠路,周围是田。

程王处 行政村,176户,716人,驻王处。

该村委会辖6个自然村,程处与王处是两个紧相连的自然村,数此两村最大,遂取名程王处。解放初建立程王处行政村,1956年建立程王处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汪村管理区,1661年建立程王处大队,1985年建立程王处村委会。耕地786亩,以种水稻为主,兼营麦类、黄豆、油菜籽,经济作物有棉花、蚕桑、茶叶、茉莉花、甘蔗。

王处 79户,336人,程王处村委会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王处地名。六百年左右王姓祖先自福建迁入此地,取名王处。位于县城东北1.8公里,村呈长形。坐落熟溪北侧,地势平坦。

程处 78户,301人。

明朝时代,祖先程永捌从安徽迁此定居,因程氏始居,取名程处。该村地处平原,三面是田,南是旱地沙滩。

下樟处 6户,20人。

程处祠堂 8户,37人。

解放后土地改革时始有住户,村以程处祠堂得名。该村地势平坦,四周有良田。

白鹤庙 4户,17人。

清朝初期此地建有白鹤庙,1945年徐金支从白溪村迁入保护此庙,今有四户,村以白鹤庙得名。

香山寺 1户,5人。

白溪口 行政村,57户,280人,驻白溪口。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属生水塘行政村,1957年与金皮、生水塘合并成立红光高级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汪村管理区,1961年属程王处大队,1962年建立白溪口大队,1985年建立白溪口村委会,辖2个自然村。耕地295亩,以种水稻为主,兼营麦类、黄豆、油菜籽,经济作物有棉花、蚕桑、甘蔗。

白溪口 56户,279人,村委会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白溪口地名。

村坐落小白溪河口,故名白溪口,原分上、下两处,解放后中间造了屋,连成一处。村呈长方形,地势平坦,位于县城东北2.7公里。

丁前埠头 1户,1人。

生水塘 行政村,85户,357人,驻生水塘。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建立生水塘行政村,1957年与金皮、白溪口合并成立红光高级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汪村管理区,1961年属程王处大队,1962年建立生水塘大队,1985年建立生水塘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424亩,以种水稻为主,兼营麦类、黄豆、油菜籽,经济作物有棉花、茶叶、甘蔗。企业有粉干厂。

生水塘 85户,367人,村委会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生水塘地名。明,履坦徐姓分家迁居此地,新建住房旁有三塘连串,大旱年间,塘水不竭,故叫生水塘。位于县城北2.6公里,村呈长形,地势平坦。

金皮 行政村,61户,273人,驻地金皮。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属生水塘行政村,1957年与生水塘、白溪口联合成立红光高级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汪村管理区,1961年属程王处大队,1962年建立金皮大队,1985年建立金皮村委会,辖2个自然村。耕地238亩,以种水稻为主,兼营麦类、黄豆,经济作物有棉花、蚕桑、茶叶、水果、甘蔗。

金皮 37户,166人,村委会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金陂地名。始祖金寿从江西迁居此地,村人多姓金,村边多池塘,故名金陂(陂即塘岸)。后为书写方便,简化为金皮,位于县城北2.9公里,村呈方形,地势平坦。

马村 24户,107人。

相传,在宋朝以前就有马村,古时分上马、下马两个自然村,上马村址在金鞍山(塔山)脚,下马村即现在的马村。祖先姓马,建有马氏祠堂,村庄较大,曾称马园,后衰败沦为现在村庄。该村地处平原,四周是田畈。

汪村 行政村,103户,475人,驻汪村。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属塘头行政村,1956年成立汪村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建立汪村管理区,1961年体制下放,分汪村管理区为12个大队,建立汪村大队,1985年建立汪村村委会,辖2个自然村。耕地420亩,以种水稻为主,兼营麦类、黄豆、蔬菜,经济作物有茶叶、棉花、蚕桑,企业有铸钢厂、锯板厂、服装厂、砖瓦厂。

汪村 94户,447人,村委会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汪村地名。汪姓始祖由徽州迁居此地,故名汪村。位于县城北3.3公里,村呈圆形,地势平坦,东临武金公路,南靠武叶公路,北濒武义江。

白洋渡 9户,28人。

以白洋渡得名。此地是武义至金华的交通要道,也是水路埠头,直至解放,人们南来北往在此过渡。民国四年章道金从永康石柱迁入此地,后形成村庄,东北靠大溪,西北是田。

塘头 行政村,152户,672人,驻塘头。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建立塘头行政村,1956年成立塘头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汪村管理区,1961年建立塘头大队,1985年建立塘头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826亩,以种水稻为主,兼营麦类、黄豆,经济作物有茶叶、棉花、柑桔,企业有陶器厂、砖瓦窑、火炮厂、生物厂。

塘头 152户,672人,村委会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塘头地名。古代有少数户住在岩头,因水灾移上一级,改名二岩头,嫌不雅气,按村前两口大塘取名塘头。位于县城北4公里,村呈方形,地势平坦,坐落武义江西侧。

项山干 行政村,61户,264人,驻项山干。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属塘头行政村,1956年成立项山干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汪村管理区,1961年建立项山干大队,1985年建立项山干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273亩,以种水稻为主,兼营麦类、黄豆,经济作物有茶叶、棉花、柑桔,企业有陶器厂、红纸厂。

项山干 61户,264人,村委会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项山皋地名。晋彦卿之后,由八素门迁居于此,建张祠。村西有山,村东有河,村坐落山、河之间,最早村人姓项,取名项山皋(皋即河岸)。后为书写方便,简化为项山干。位于县城北3.5公里,村呈长方形,地势平坦,村口有武叶公路通过。该村已成“电视村”。

北缸窑 行政村,119户,456人,驻北缸窑。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属塘头行政村,1956年成立缸窑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汪村管理区,1961年建立北缸窑大队,1985年建立北缸窑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838亩,以种水稻为主,兼营麦类、黄豆,经济作物有茶叶,企业有陶器厂、砖瓦厂、服装厂。

北缸窑 119户,456人,村委会驻地。

该村自公元1890年开始做缸钵,位于县城北面3.5公里,故名北缸窑。村呈长方形,坐落丘陵,村东北有武寺公路通过。

汤岭脚 行政村,40户,174人,驻汤岭脚。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属城关镇第一行政村,1956年属齐心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汪村管理区,1961年建立汤岭脚大队,1985年建立汤岭脚村委会,辖2个自然村。耕地190亩,以种水稻为主,兼营麦类、黄豆,经济作物有茶叶,企业有火腿厂。

汤岭脚 22户,82人,村委会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汤岭脚地名。祖先姓王,村坐落汤岭脚,故名。位于县城北1.8公里,村呈三角形,四周丘陵,东南面有古迹北岭洞。

屋里 18户,92人。

胡处 行政村,52户,202人,驻地胡处。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属程王处行政村,1956年成立胡处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汪村管理区,1961年建立胡处大队,1个自然村。耕地200亩,以种水稻为主,兼营麦类、黄豆,产水果,企业有沙石组。

胡处 52户,202人,村委会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胡处地名。该村先有下处,后发展上处,姓胡,故名胡处。位于县城东2.6公里,村呈圆形,北濒武义江,东邻武义化肥厂。

端村 行政村,201户,763人,驻端村。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建立端村行政村,1956年建立端村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汪村管理区,1961年建立端村大队,1985年建立端村村委会,辖3个自然村。耕地1100亩,以种水稻为主,兼营麦类、黄豆,经济作物有蚕桑、棉花、茉莉花、茶叶,企业有水泥预制场。

端村 135户,499人,村委会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端村地名。古代该村有周、赖二姓居住,赖姓祖先国祥于清乾隆年间,从福建上杭迁此定居。几百年前武义至永康的大路上建有一座石桥,叫端明桥。村位于桥头,以桥得名,叫端明村。因“端明”与“短命”近音,改名端村。位于县城东南3.8公里,村呈长方形,东临武义江,南靠洪溪,村口有武永公路通过,地势平坦。

塘里 20户,86人。

村口有水塘,取村名塘里。清嘉庆年间朱姓祖先从本县白革村迁此定居,该村地处丘陵,三面环山,东靠公路,北是田畈。

张村 46户,178人。

张姓始居,故名张村。后张姓无继,清朝中期叶姓从外地迁入。该村地处丘陵,南依山,西旁溪,东北是田。

下岭头 行政村,85户,341人,驻孙家。

下岭头是片村(总地名),村下有一条小岭,取名下岭头。解放初属端村行政村,1956年成立洪溪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汪村管理区,1961年建立下岭头大队,1985年建立下岭头村委会,辖5个自然村。耕地527亩,以种水稻为主,兼营麦、豆,经济作物有茶叶、棉花、米仁。

孙家 27户,103人,下岭头村委会驻地。

先祖姓孙,以姓氏取名孙家,该村于太平军时焚毁。一百三十多年前陈永兴自永康迁入此地重建村庄,仍沿用原村名孙家,位于县城南7.4公里,村呈长形,地处低山丘陵,洪溪穿境而过。

刘宅 15户,68人。

刘姓祖先始居,故名刘宅。原村庄在清咸丰年间在兵灾中焚毁,同治年间重建。该村地处丘陵,东北依山,西南是田。

刘村 19户,70人。

刘氏始居,得名刘村。该村地处丘陵,东邻孙家,西北靠溪,东南是田畈。

隔溪 12户,52人。

该村与孙家、刘宅相隔一条溪,取村名隔溪。地处丘陵,东西旁溪,南依山,北是田畈。

新屋 12户,48人。

余西 行政村,57户,187人,驻地西塘角。

该村委会辖5个自然村,以余山头、西塘角二村较大,取名余西村委会。解放初属南湖行政村,1956年成立余西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汪村管理区,1961年建立余西大队,1985年建立余西村委会。耕地254亩,以种水稻为主,兼营麦、豆,经济作物有茶叶、米仁。

西塘角 15户,54人,余西村委会驻地。

村边有口塘,村在塘的西北角,故名西塘角。位于县城南3.5公里,村呈长方形,地处黄土丘陵。

余山头 16户,46人。

以山得名。建村前此地原有小山头,叫余山头,后形成村庄,遂名余山头。1945年汤姓从县城溪南汤迁此定居,地处丘陵,东南是田畈,西北依山。

凤凰形 18户,66人。

此地山形象凤凰,村以山得名,叫凤凰形。1956年建村,由四户人家始居,吴姓两户从本县新宅乡沿溪村迁此,何姓两户从溪里乡郭洞村迁此,至今已有18户。该村地处丘陵,三面靠山,西是田畈。

青草山垄 4户,13人。

山里垄 4户,8人。

向阳 行政村,47户,173人,驻和尚桥。

1967年前,原地名叫和尚桥,故名和尚桥大队,“文革”期间改名向阳大队。解放

初属端村行政村,1956年成立和尚桥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汪村管理区,1961年建立和尚桥大队,1967年改名向阳大队,1985年建立向阳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252亩,以种水稻为主,兼营麦类,经济作物有茶叶、柑桔。

和尚桥 47户,173人,向阳村委会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和尚桥地名。明朝万历年间,汤姓祖先福十九公自溪南汤迁此种田,后发展成村。据传下首有一座桥,是和尚所建,叫和尚桥,村以桥得名。地处丘陵,离县城南2.6公里。

南缸窑 行政村,81户,321人,驻南缸窑。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属陈宅行政村,1956年属四群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南湖管理区,1961年建立南缸窑大队,1985年建立南缸窑村委会,辖2个自然村。耕,地458亩,以种水稻为主,兼营麦、豆,经济作物有茶叶等。

南缸窑 76户,293人,村委会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南缸窑地名。村庄坐落县城南面,祖先制作缸钵为业,故名南缸窑,村呈长方形,居住集中。

杨宅口 5户,28人。

坎头 行政村,25户,99人,驻上坎头。

坎头分上坎头与下坎头两村,总称坎头。解放初属陈宅行政村,1956属四群农业社,1958年年公社化属南湖管理区,1961年建立坎头大队,1985年建立坎头村委会,辖2个自然村。耕地157亩,以种水稻为主,兼营麦、豆,经济作物有茶叶、棉花、甘蔗。

上坎头 15户,66人,坎头村委会驻地。

坎头古代叫埠头,有溪可行船,后因上游筑起黄北埂,溪水全部引向草马湖,溪滩逐渐成农田,粮食有靠头,遂名靠头村,后雅化为坎头村,分上坎头和下坎头,该村为上坎头。位于县城南1.5公里,村庄散列,地势平坦。

下坎头 10户,33人。

该村位于上坎头村的下首,故名下坎头。清朝晚期吴炳友迁此定居,地势平坦,东旁小溪,四周是田畈。

大坤头 行政村,48户,190人,驻大坤头。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属陈宅行政村,1953年成立初级农业社,1956年属四群高级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湖南管理区,1961年建立大坤头大队,1985年建立大坤头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260亩,以种水稻、蔬菜为主,经济作物有甘蔗、蚕桑,企业有塑料墨合厂。

大坤头 48户,190人,村委会驻地。

清末有吴、熊、敖、谢四姓从江西迁此,发展皮树做牛皮纸,皮树根部很大,后又发展种芦苇,头很大,遂取村名大坤头(方言植物根部叫坤)。位于县城西南1.6公里,村呈长方形,坐落熟溪南侧。

陈宅 行政村,73户,283人,驻陈宅。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建立陈宅行政村,1956年成立四群农业社,1958年公化属南湖管理区,1961年建立陈宅大队,1985年建立陈宅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311亩,以种水稻为主、兼营麦、豆、茉莉花、茶叶、蚕桑。

陈宅 73户,283人,村委会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陈宅地名。先祖陈文凌自义乌白磊迁居此地,以姓氏取名陈宅,位于县城南2.2公里,村呈方形,坐落熟溪东侧。

南湖 行政村,309户,114人,驻下南湖。

该村委会辖6个自然村,其中上、下南湖两村较大,总称南湖。解放初建立南湖行政村,1956年成立南湖高级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建立南湖管理区,1961年分南湖管理区为9个大队,建立南湖大队,1985年建立南湖村委会。有耕地1550亩,以种水稻为主,兼营麦类、黄豆、茉莉花、棉花、米仁、茶叶、蚕桑、甘蔗。企业有预制场、粉干厂。

下南湖 188户,668人,南湖村委会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下南湖地名。县城南面有一湖,名南湖,该村在南湖下首,故名下南湖。距县城南3.2公里,村呈长方形,坐落熟溪东侧,北邻良种场,地势平坦,居住集中。

上南湖 61户,255人。

古时此地有南湖,后建起村庄,分上、下南湖两村,该村位于南湖上首,故名上南湖。祖先何树营从县城迁此定居,地处平原,村庄散列,东南是田畈,西靠熟溪,北邻下南湖村。

河后 34户,124人。

该村坐落熟溪河的后面,故名河后。1815年徐土桕从金华迁此定居,村处平原,三面是田,北靠溪。

上地塔 4户,16人。

小溪口 8户,20人。

过去此地种麻很多,故名麻蓬,后改名小溪口,因村庄位于两条小溪的汇合口。1874年王世清从本县下杨村迁此定居。地势平坦,东旁小溪,三面是田畈。

车圳 14户,63人。

解放前此地有八十余亩田,水利条件差,靠牛车、水车车水灌田,取村名车圳。清末徐三德从永康迁此。

林村 行政村,54户,205人,驻林村。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属南湖行政村,1956年属南胜高级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南湖管理区,1961年建立林村大队,1985年建立林村村委会,辖3个自然村。耕地293亩,以种水稻为主,兼营麦、豆、茶叶。

林村 51户,191人,村委会驻地。

相传,约二百年前,周姓祖先自缙云逃难到此隐名埋姓定居,起村名林村,别名横山村。位于县城南3.2公里,村呈葫芦形,坐落武莱公路西侧。

大坟头 1户,2人。

古塘 2户,12人。

草马湖 行政村,129户,479人,驻草马湖。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建立草马湖行政村,1956年成立四联高级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南湖管理区,1961年建立草马湖大队,1985年建立草马湖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755亩,以种水稻为主,兼营麦、豆、蚕桑、茶叶、棉花、茉莉花。企业有服装厂、茶厂。

草马湖 129户、479人,村委会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草马湖地名。古时村前有一湖,住有何、马、叶三姓人,何姓住何老宫,马姓住马地渎,叶姓住上地塔。据《武义县志》载,叶姓介六世祖自处州松阳迁居此地,后建有叶祠。相传,宋末何姓绝,只剩下马、叶二姓,叶姓权势大,由他取村名草马湖。是“葉”字草当头,含义叶在湖边发展快。该村呈方形,东临熟溪,西靠小山,位于县城西南2.8公里。

横塘 行政村,91户,297人,驻横塘。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属草马湖行政村,1956年属四联高级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南湖管理区,1961年属草马湖大队,1962年

建立横塘大队,1985年建立横塘村委会,辖3个自然村。耕地379亩,以种水稻为主,兼营麦、豆、茶叶,企业有茶厂。

横塘 73户,226人,村委会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横塘地名。古代运输靠肩挑,该村是武义县城通往宣平、丽水的必径之地,路旁有一小水塘,从大路进村歇脚要横绕小塘,遂取村名横塘。位于县城西南3.4公里,村呈方形,东临熟溪、地势平坦,居住集中。

麻蓬 7户,26人。

祖先李氏从江西迁此种麻为生,取名麻蓬。地势平坦,东旁熟溪,西邻横塘村,南北是田。

方处 11户,45人。

方姓始居,取名方处。后于清朝康熙年间,项、阮两姓从县城迁此,清末陈姓从少妃迁入。该村地势平坦、三面是田,北依山。

高坞 行政村,59户,256人,驻外高坞。

该村委会辖3个自然村,其中以里高坞、外高坞两村较大,总称高坞得名。解放初属草马湖行政村,1956年属四联高级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南湖管理区,1961年建立高坞大队,1985年建立高坞村委会。耕地303亩,以种水稻为主,兼营麦、豆、棉花、茶叶、蚕桑。

外高坞 31户,139人,高坞村委会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高坞地名。村西北有高坞山,村以山得名。据传,此地早住有三兄弟,两兄弟住在外面,称外高坞。位于县城西4.5公里,村呈长形,地处丘陵。

里高坞 22户,89人。

先有外高坞村,再有里高坞村,清朝中期,外高坞村徐姓兄弟分家,徐永道迁入里高坞定居。村坐落低山丘陵,三面环山,东面是田。

明王寺 6户,28人。

清光绪年间此地建有明王寺,后形成村庄,村以寺得名。该村地处丘陵,四面环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