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泉溪乡 位于县城东南部,武义江两岸,东西狭,南北长,状似〓叶形。东与桐琴镇为邻,南与项店、溪里两乡相连,西与壶山镇接壤,北与白溪乡交界。面积39.46平方公里,辖27个行政村,46个自然村,有2893户,11468人,均系汉族。乡政府驻地泉溪村,海拔73米,离县城6.5公里。据清嘉庆《武义县志》载:“该地有泉水,清流绕村,春夏不竭。”故名泉溪,乡以村故名。解放初建政时为曲湖乡,属清溪区。1956年撤区并乡,建立华贤乡,1958年公社化属桐琴大公社,释设泉溪、叶墙头两个管理区,1961年管理区合并建立泉溪公社,1966年原白溪公社的宅园,大塘口、江山、阳峰四个大队,和冷水坑大队的羊角湾村划归该乡,1983年7月政社分设成立泉溪乡。

该乡南北丘陵绵亘,山峦层叠,环若屏嶂;东西平坡延展,湖塘棋布,阡陌纵横。主要河流有武义江,发源于永康,流经桐琴镇注入该乡,直经壶山镇,白溪乡北去流入金华江;清溪,发源于项店乡大王岭,流经该乡杨村、刘宅、王山头,经桐琴镇东皋注入武义江。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属亚热带季风区,年平均温度16.7℃,常年降雨量1450毫米,无霜期245天。阳光充足,雨量充沛,适宜农业生产。主要经营有水稻、蚕桑等,产量为全县前茅。地下有丰富的萤石矿藏。

水利条件良好。建有七家塘、定坑、陈潘塘等处水库42座,蓄水量达215万立方米,电灌站23座,装机270瓩。此外,区属清溪口水库入注该乡,基本实现渠道自流灌溉。

交通、运输方便,村村有机耕路通到乡,武永公路在本乡沿村通过,车辆往来频繁。1985年后宅口渡口建成111.4米长,6.5米宽,5孔有栏杆的石拱桥一座,被武义江所阻的江山片四个行政村,15个自然村联成一片。

全乡有耕地15044亩,占总面积25.73%,其中水田14707亩,占耕地面积97.78%。山林地8.74万亩,非林地2.87万亩。解放前,灾情频繁,武义江沿岸一带,一遇上汛期,洪水倾泻,水土流失,平地变成泽国,因此农田破碎,村落损毁,农民生活十分贫苦。建国后,进行筑堤导流,整建农田,推行科学种田,耕作、排灌、脱粒、农副产品加工基本实现机电化和半机电化,粮食产量大幅度增长,成为全县的主要产粮区。粮食,1969年跨纲要,1972年亩产超千斤,1980年亩产1149斤。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1984年亩产跃到1718斤,总产量达2087万斤,创历史最高水平。同年经济作物有茶叶366担,油菜籽2965担,红糖770担,蚕茧2779担,后两项居全县首位。养鱼884亩,养蜂382箱,养猪14301头,人均达1.25头。

乡镇企业有萤石开采、农机、缫丝、织绸、造纸、服装、榨糖、汽酒等51家,从业人员584人,总产值123万元。特点是从种桑养蚕到缫丝织绸,已成配套。1984年全乡工农业总产值达707万元,人均净收入400元。

文教卫生事业。初中1所,学生608人,小学22所,学生1199人,入学率达99.45%,教职员工74人。卫生院1所,医务人员10人,设有电影放映队、影剧院、文化站、广播站等。

全乡有90%以上人口已饮用自来水。1984年人口出出率9.25‰,自然增长率2.68‰。

集市贸易。泉溪是全乡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又是武永公路的交通要冲,随着农村生产的需要,设古历五、十为集市日。建市以来,方便群众生活,活跃农村经济,促进生产进一步展发。

泉溪乡2893户,11468人,驻泉溪。

泉二行政村,156户,617人,驻泉溪。

泉溪是个大村,划分为泉二、泉三两个行政村。本村为第二村委会,故名泉二。解放初属泉溪行政村,1956年属朝阳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泉溪管理区,1961年释为二个大队,成立泉二大队,1985年建立泉二村委会。耕地846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兼营棉花的油菜籽、糖梗、蚕桑等。

泉三行政村,158户,589人,驻泉溪。

泉三村委会从泉溪行政村于1961释出,与泉二村同。

泉溪314户,1206人,乡政府及泉二、泉三村委会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泉溪地名。该村有泉水,清流绕村,春夏不竭,故名泉溪。村呈长方形,位于县城东部6.8公里,武永公路北面,地势平坦,交通方便。

阳丰行政村,171户,730人,驻馒头山里。

阳丰是合作化时定名。解放初建立馒头山里行政村,1956年合作化时由杨宅、赵宅、馒头山里、水碓周四个自然村组成阳丰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宅园管理区,1961年成立阳丰大队,1985年建立阳丰村委会,辖4个自然村。有耕地1070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兼营蚕桑、红糖、油菜籽等作物。

馒头山里60户,247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馒头山里地名。西面有座山,形似馒头,名馒头山,村坐落在山的里面,故名馒头山里。村呈圆形,南有山涧,离乡驻地北4.3公里。

杨宅28户,133人。

杨宅祖先杨姓从义乌赤岸迁居于此,年代不明,建有杨氏宗祠、花厅各一座,后花厅被焚,现留有废墟,因杨姓始居,故名杨宅。东、西、北三面环山,南有通往永康大路。

赵宅23户,104人。

清初,祖先赵姓建立村庄,故名赵宅。后赵姓衰落,邻村馒头山里朱姓分居到此。现朱姓为主,村名仍沿用赵宅。东、西、北三面环山,村前有大塘。

水碓周60户,246人。

水碓周最早是周姓居住,村东有小溪,建有水碓,故名水碓周。约400年前徐姓从武义县城迁此定居,200年后又有白革朱姓也到此落户,故该村徐、朱两姓集居。东沿小溪,南大路,西北靠山。

大塘口行政村,80户,358人,驻大口塘。

以驻地大口塘故名。解放初建立大塘口行政村,1956年属和平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宅园管理区,1961年成立大塘口大队,1985年建立为大塘口村委会,辖3个自然村。耕地551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兼种棉花、蚕桑、油菜籽等。

大塘口22户,88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大塘口村。因有四口大塘,村坐落在大塘的外面,故名大塘口。呈长条形,北靠山,南频武义江。

羊角湾32户,154人。

相传240年前,先祖朱子林从永康永祥迁此居住,后发展上处、下处两村。1943年日寇侵占武义时,在该村后山构筑炮台,被拆毁民房数座,现在上处基本上是解放后重建的。因村坐落在武义江转弯处,村边有山形似羊角,故名羊角湾。东、西、北三面环山,南濒武义江。

白峰26户,116人。

约在400年前,有壶山镇下王宅洪姓入赘该村,后是洪姓发展成村。传说洪姓曾出过进士,很有才华,皇上封他很高的官职,未到任就得病身亡,说他没福气消受,遂取村名“白封”,后代认为不雅,改名“白峰”,“文革”前改为“红峰”,现复名白峰。东西北三面田畈,南临武义江。

宅园行政村,106户,442人,驻宅园。

以驻地宅园故名。解放初建立宅园行政村,1956年成立和平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为宅园管理区,1961年建立宅园大队,1985年成立宅园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486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兼营棉花、油菜籽、蚕桑、红糖等经济作物。

宅园106户,442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宅园地名。该村始为周姓居住,后由下宅口徐姓迁此发展成村。位在北有龙山环抱,南濒武义江、龙山湖围绕之处。解放前村西南边筑有围墙、洞门,墙内有两口大塘,中间有石砌塘堤,两边载有垂柳。村边青山郁郁,绿水盈盈,莺树山花,流水断桥,风景十分优美,是宅犹园,故得名宅园。因有龙山湖绕村,亦名环湖宅园。地势平坦,土地肥沃, 交通方便,是鱼米之地。村呈三角形,距乡驻地北1.7里公里。

江山行政村,337户,1367人,驻新仓庙。

江山是片村名,1956年合作化时,由新仓等7个自然村联合成立农业社时,恰是解放一江山岛的胜利之日,故特命名“江山农业社”兹作纪念。1950年曾建藕荷塘行政村,1958年公社化属宅园管理区,1961年建立江山大队,1985年成立江山村委会,辖7个自然村。耕地1679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兼营棉花、蚕桑、油菜籽、红糖、茶叶等经济作物。

新仓80户,310人。

先祖朱姓从白溪乡万石院迁来,后有壶山镇溪南汤汤姓也到此落户,遂成村庄,现汤姓居多。传说新仓是万石院财主的庄院,专放粮食之处,故名新仓。村四周是农田,东南濒临新仓湖和武义江。

废村倪店,离新仓约200米南首,靠近新仓湖边,是废村倪店的原址。倪店原有40多户的村庄,多姓倪,大多数是砖墙瓦房,尚有花厅,柱粗合抱,异常坚固。于国民11年(1922年)春,武义江洪水瀑发,全村被冲毁变成泽地,有倪洪海一家三口连母舅四人都被这次洪水吞没,葬身鱼腹。现该村遗址已成旱地种植作物。

黄泥岗18户,63人,

传说从前有一寡妇,居住在村前的纱帽形山脚的路边,有万石院朱姓财主经常路过此地,看到寡妇貌美,就娶为外室,财主分家后也移居到此,故村内多为朱姓。因村处在黄泥土的山坡地上,遂名黄泥岗。东靠山,南北是农田,西有大塘。

藕荷塘55户,206人。

先祖徐姓原藉江西,清雍正年间从邵宅乡仙洞村分支到此,已有13代,藕荷塘原村名为“渡村”,因村貌似渡船形故名,后有人在村两口大塘中栽养莲藕,改名藕荷塘。东南是农田,西北是山坡。

水埠头53户,253人。

清乾隆年间,周姓祖先由福建先迁移到武义周宅,后迁入本地,建有周氏宗祠。约在240年前左右,水埠头村还在武义江畔,是船、排停泊之处,故名水埠头。沧海桑田,河流改道,现村南有新仓湖,后溪湖,接着有龙山湖,都是旧河道的遗址。村四周是农田。

蜡烛山26户,99人。

蜡烛山村形成在清康熙年间,距现在约有300年。祖先杨姓从杨宅村迁来,继有朱姓也到此定居,后杨姓衰败,朱姓发族成村,村边有山名叫蜡烛山,村以山取名。坐落在田畈的中央。

项宅75户,308人。

项姓先祖原籍是处州府龙泉县人,在外做官获罪,身穿紫袍头戴箬帽逃难到此定居,后发展成村,因项姓得名项宅。村南临武义江,东、西、北三面是农田。

宅口陈32户,128人。

湖沿行政村,96户,379人,驻湖沿。

以驻地湖沿故名。解放初建立湖沿行政村,1956年成立民峰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泉溪管理区,1961年与上滩村联合成立上湖大队,1962年分出,建立湖沿大队,1985年成立湖沿村委会,辖2个自然村。耕地570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兼种棉花、蚕桑、油菜籽、红糖等经济作物。

湖沿75户,302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湖沿。村濒依武义江畔,由于日积月累,沧海桑田,有些地方积水成湖,村沿湖而建,故名湖沿。村呈长方形,地势平坦,距乡驻地北1.6公里。

瓦灶21户,77人。

1937年有桐琴镇赵宅村泥瓦匠到此建窑烧瓦,后发展成村。1957年在此曾办过农中,该村因专营砖瓦,得名瓦灶。东南靠山,西是田畈,北是武义江。

上滩行政村,95户,391人,驻上滩。

以驻地得名。解放初属湖沿行政村,1956年成立和平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泉溪管理区,1961年与湖沿合并为上湖大队,1962年释出建立上滩大队,1985年成立上滩村委会,辖3个自然村。耕地693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兼营棉花、蚕桑、糖梗、梨、油菜籽等经济作物。

上滩45户,192人,村驻地。

村址原是武义江边的溪滩地,建在邻村湖沿的上首,故名上滩。距乡驻地北1.5公里,村呈长方形,北靠武义江,地势平坦。

刘家 26户,96人。

明朝,先祖刘姓从福建迁此定居,后发展成村,因村内大多数是刘姓,故名刘家。村四周是农田。

朱家24户,103人。

明朝,朱姓先祖从履坦迁此,发展成村,故名朱家。后有何姓入赘,现何姓居多,村名仍沿用。四周都是农田。

麻蓬行政村,126户,447人,驻麻蓬。

以驻地得名。解放初属湖沿行政村,1956年成立麻蓬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泉溪管理区,1961年建立麻蓬大队,1985年成立麻蓬村委会,辖2个自然村。耕地693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兼营棉花、糖梗、蚕桑、油菜籽等经济作物。

麻蓬93户,341人;村驻地。

清朝中期,先祖从江西逃荒到此定居,以种植络麻为生,故名麻蓬。离乡驻地北1.6公里,村呈三角形,北依武义江,地势平坦。

湖南33户,106人。

先祖姓倪,从金华倪店迁此定居,后发展成村。村边有一口小泽潭,俗称小湖南,遂以湖南为村名。村四周都是农田。

下宅口行政村,110户,451人,驻下宅口。

以驻地下宅口故名。解放初建立下宅口行政村,1956年成立下宅口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泉溪管理区,1961年建立下宅口大队,1985年成立下宅口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516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兼营棉花、蚕桑、红糖、油菜籽等经济作物。

下宅口110户,451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下宅口村名。村坐落在武义江南岸,靠近村后有一渡口,遂名后宅口,为书写方便,写为下宅口。离乡驻地北0.5公里,村呈长方形,地势平坦,居住集中。

巩宅行政村,145户,538人,驻巩宅。

以驻地巩宅故名。解放初建立巩宅行政村,1956年属后宅口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泉溪管理区,1961年建立巩宅大队,1985年成立巩宅村委会,辖2个自然村。耕地743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兼营蚕桑、棉花、油菜籽、红糖等经济作物。

巩宅137户,515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巩宅。宋朝先祖巩庭芝(注)迁居到此,当时称武曲湖之滨,后发展成村,遂名巩宅。距乡驻地东1.5公里,村呈长方形,地势平坦,居住集中,北靠武义江。

注:巩庭芝,字德秀,原东平府须城人(今山东平县)。宋建炎(公元1127—1130年)迁居武义,绍兴八年(1138年)中进士,授建德主薄,后调诸暨县主管崇道观升太平州录事参军,著书一百余卷,65岁卒。

子巩湘,进士,任永康县尉和临安府录事参军。

孙巩丰,字仲至,号栗斋,宋淳熙进士,任临安知县,着书二十七卷,诗三千余首。

汪宅8户,23人。

清源行政村,30户,143人,驻何村。

原名何村大队,因重名改为清原大队。解放初属客塘行政村,1956年成立何村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泉溪管理区,1961年成立何村大队,1982年改为清源大队,1985年建立清源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176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兼营茶叶、蚕桑、红糖、油菜籽等经济作物。

何村30户,143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何村。先祖何姓,从郭洞迁居到此,发展成村,故名何村。离乡驻地南1.6公里,村呈长方形,南有小溪。

西项行政村,53户,202人,驻西项。

以驻地西项得名。解放初建立西项行政村,1956年属朝阳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泉溪管理区,1961年成立泉溪一大队,1962年释出建立西项大队,1985年建立西项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222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兼营油菜、红糖、蚕桑等经济作物。

西项53户,202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前项。村以项姓始居,位在泉溪的前面,故名前项,后改叫西项。距乡驻地0.6公里,村呈长方形,在武永公路南侧。

郑宅行政村,34户,155人,驻郑宅。

以驻地郑宅故名。解放初属西项行政村,1956年建立朝阳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泉溪管理区,1961年与西项同建泉一大队,1962年释出成立郑宅大队。1985年建立郑宅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184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兼营蚕桑、红糖、油菜籽等经济作物。

郑宅34户,155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郑宅。清初,郑姓从柳城分居到此,因郑姓始居,故名郑宅。距乡驻地0.5公里,村呈三角形,北靠武永公路。

新屋行政村,95户,392人,驻新屋。

以驻地新屋故名。解放初建立新屋行政村,1956年成立新屋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叶墙头管理区,1961年成立新屋大队,1985年建立新屋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521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兼营棉花、红糖、蚕桑、油菜籽等经济作物。

新屋95户,392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新屋。明万历八年(公元1580年),祖先由王山头分居于此,新建房屋发展成村,故名新屋。距乡驻地东1.2公里,村呈长方形,地势平坦,居住集中,北靠武永公路。

叶墙头行政村,47户,160人,驻叶墙头。

以驻地叶墙头得名。解放初建立叶墙头行政村,1956年成立新建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叶墙头管理区,1961年成立叶墙头大队,1985年建立叶墙头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241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兼营棉花、红糖、蚕桑、油菜籽等经济作物。

叶墙头47户,160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叶墙头。清初,有张姓迁此定居,乾隆十七年(1730年)建张氏宗祠。传说在400年前,有位姓吴的知县,要巨人,娶妾住此,建有豪华住宅,生儿育女,故村民有张、吴两姓,叶墙头村名来历不详。距乡驻地东1.2公里,呈长方形,地势平坦,居住集中,武永公路沿村北通过。

张宅行政村,73户,275人,驻张宅。

以驻地张宅故名。解放初属叶墙头行政村,1956年属新建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叶墙头管理区,1961年建立张宅大队,1985年成立张宅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394亩,以种水稻为主,兼营棉花、蚕桑、红糖等经济作物。

张宅73户,275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张宅。张姓祖先从江西迁白溪,又从白溪分居到此,发展成村,遂名张宅。距乡驻地东1.5公里,村呈长方形,地势平坦,居住集中,村北靠武永公路。

客塘行政村,85户,328人,驻客塘。

以驻地客塘故名。解放初建立客塘行政村,1956年成立客塘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泉溪管理区,1961年建立客塘大队,1985年成立客塘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396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兼种西瓜。

客塘85户,328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客塘。相传客塘先祖原从浦江、履坦等地先后迁入定居成村的,多系客姓,村中有口塘,也名客塘,村以塘故名。距乡驻地南1.9公里,村呈长方形,地处丘陵,居住集中,产西瓜闻名。

山方行政村,53户,224人,驻山方。

以驻地山方故名。解放初建立山方行政村,1956年成立山方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泉溪管理区,1961年建立山方大队,1985年成立山方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281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兼种蚕桑、油菜籽、红糖等经济作物。

山方53户,224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山方。村附近方圆数里都有山,故名山方。距乡驻地2.3公里,村呈船形,东南靠小溪,地处丘陵。

丁塘背行政村,49户,214人,驻丁塘背。

以驻地丁塘背故名。解放初建立丁塘背行政村,1956年成立齐心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泉溪管理区,1961年建立丁塘背大队,1985年成立丁塘背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236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兼营油菜、蚕桑、茶叶等经济作物。

丁塘背49户,214人,村驻地。

村西有口大塘,名丁塘,村在丁塘的上首,故名丁塘背。距乡驻地2.1公里,村呈长方形,地处丘陵

官田行政村,48户,179人,驻官田。

因驻地官田故名。解放初属叶墙头行政村,1956年属新建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泉溪管理区,1961年建立官田大队,1966年改名为立新大队,1982年3月复名官田大队,1985年成立官田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260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兼营蚕桑、油菜籽、红糖等经济作物。

官田48户,179人,村驻地。

约四百年前,王山头王氏祖先有四子,老大和老四留居王山头,老二迁新屋,老三移居官田,因此地水利很差,土质薄,认为这里的田地象赃官一样坏,故取名官田。距乡驻地东南1.4公里,村呈方形,地势平坦,居住集中

王山头行政村,273户,1043人,驻王山头。

以驻地王山头故名。解放初建立王山头行政村,1956年属新建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叶墙头管理区,1961年建立王山头大队,1985年成立王山头村委会,辖2个自然村。耕地1555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兼营棉花、蚕桑、油菜籽、红糖等经济作物。

王山头240户,920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王山头地名。该村形成于明朝,村民多姓王,村靠近一座小山头,故名王山头。离乡驻地2.1公里。村呈长方形,居住集中,东临清溪。

章排33户,123人。

章排祖先徐姓从泉溪迁来,继有芦北乡巩宅巩姓,上茭道章姓陆续到此落户。传说章排早先称“章排府”,来历不详,现仍以章排为名。东靠武永公路,四周都是田畈。

王毛山行政村,40户,160人,驻王毛山。

以驻地王毛山故名。解放初属丁塘背行政村,1956年属齐心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泉溪管理区,1961年建立王毛山大队,1985年成立王毛山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252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兼营蚕桑、油菜籽、红糖等济经作物。

王毛山40户,160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王毛山村。古时村民多姓项,村前有小山,故取名项毛山,现因书写方便,写成王毛山。距乡政府2.5公里,村呈长方形,居住集中。

刘宅行政村,154户,578人,驻刘宅。

以驻地刘宅故名。解放初建立刘宅行政村,1956年属新建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叶墙头管理区,1961年建立刘宅大队,1985年成立刘宅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610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兼营棉花、蚕桑、茶叶、红糖等济经作物。

刘宅154户,578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刘宅。明初刘姓祖先从温州永嘉迁此,因刘姓集居,故名刘宅。距乡驻地南2.6公里,村呈长方形,居住集中,东临清溪。

石甲口行政村,42户,163人,驻石甲口。

以驻地石甲口故名。解放初属山方行政村,1956年成立石甲口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泉溪管理区,1961年建立石甲口大队,1985年成立石甲口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163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地处丘陵,多产茶叶。

石甲口42户,163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石甲口。全村以何姓居多,先祖从邻近石间垄到此烧炭,后发展成村,村坐落在两山夹口处,遂名石夹口,后写成石甲口。村呈长方形散列状,有小溪从村中穿过。

杨村行政村,78户,282人,驻杨村。

以驻地杨村故名。解放初属刘宅行政村,1956年属新建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泉溪管理区,1961年建立杨村大队,1985年成立杨村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379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地处丘陵,产有茶叶、蚕桑、油菜籽等。

杨村78户,282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杨村。据《杨氏宗谱》记载,杨姓祖先从永康双清桥迁入此地,至今有21代,因杨姓始居,故名杨村。距乡驻地南3.3公里,村呈圆形,东临清溪,地处丘陵。

车苏行政村,134户,550人,驻车苏。

以驻地车苏故名。解放初建立车苏行政村,1956年成立车苏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泉溪管理区,1961年建立车苏大队,1985年成立车苏村委会,辖4个自然村。耕地461亩,以种植水稻为主,产有茶叶、毛竹、松木等。

车苏90户,363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车苏。村旁有山形似金钗须,后写成车苏。距乡驻地南4.4公里,村呈直角散列形,有小溪通过村中,地处半山区。

杨思岭28户,120人。

先祖李姓,从江西到此拔山络麻为生,后定居发展成村。村坐落在杨思岭山麓,遂以杨思岭故名。东、南、北三面环山,西边是山涧、梯田。

和尚塘里 7户,29人。

清咸丰年间,先祖傅姓从项店乡大王岭到此看管山林,后定居成村,村前有口名叫和尚塘,是附近金举寺的寺产,村在塘后边,故名和尚塘里。四面环山,东北首有和尚塘。

茶亭 7户,38人。

这里原是泉溪乡通往郭洞、双坑等地大路上的一座凉亭,亭中设有茶水,供过往行人解渴,故名茶亭。后有看管山林的人在此居住,遂发展成村庄,亦名茶亭。东、南、西三面都是山,村北是至郭洞、双坑的大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