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柳城镇 位于县城西南部,午溪两侧。东与大溪口乡相依,南与三港、竹客乡毗邻,西与新塘、西联乡交界,北与大源乡接壤。总面积42.6平方公里,辖1个居委会,19个行政村,有12条街道,78个自然村,3093户,11186人,其中回族1人,畲族1221人,余系汉族。总人口中,非农业人口1354人,占12.1%。镇人民政府驻地柳城,距县城37公里,海拔190米,地势平坦,交通便利,设有宣平汽车站,有客车通往金华、松阳、武义等地。

柳城镇原是宣平县城,明景泰三年(1452年),至1958年4月属宣平县。清康熙五十五年知县张廷祐号召民众在县城四周植柳,“数年后柳自成围,遂名柳城”。解放前称柳城镇,1958年5月宣平并入武义县,同年9月武义并入永康县,并建立柳城(卫星)人民公社。1961年8月恢复武义县,10月释柳城大公社为七个公社,包括柳城公社。1983年7月成立柳城乡,1985年11月恢复建制镇。

该镇东西南多山,地势高峻,北部为盆地,地势平缓。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属亚热带季风区,无霜期较长,最高温度(七月)36~38℃,最低温度(一月)-7~-9℃,年均温16.2℃,适宜发展种植业。境内小溪纵横,主要河流有两条,一条发源于西联乡,名西溪;一条发源于桃溪区,称东溪。两溪在祝村汇合,流入午溪(又名宣平溪)。沿溪流建有金山尖、普照寺等水电站10处,装机348瓩,同时建有车门水库等10座,蓄水量147万立米,电灌站6处,装机63瓩。农业以产粮为主,兼营棉花、茶叶、油菜、蚕桑等经济作物。特产有宣莲,为莲子中的上品。手工业品有棕绷,坚固耐用。

全镇耕地面积7356亩,其中水田6611亩,占耕地面积83.9%。山林地4.5万亩,占总面积71.8%,非林地1.8万亩,占28.2%。解放后,进行农田基本建设,在耕作、排灌、脱粒、农副产品加工方面基本实现半机电操作。粮食1979年总产1008万斤,1980年总产975万斤,1984年总产1252万斤,亩产1788斤,创历史最高水平。经济作物,1984年产棉花418担、茶叶808担、油菜籽468担、油茶子1364担、宣莲97担。生猪饲养量9976头,养蜂93箱。乡镇企业有水电站、萤石开采、犁锅、综合、煤饼、砖瓦厂等13家,其中镇办5家,从业人员64人,产值16.17万元。另外,棕绷年产约有一万五千张。1984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达427万元,人均净收入308元。

文教卫生事业。有县第二中学,1984年在校学生1090人,其中高中9个班,学生478人,初中12个班,学生612人,教职工64人。初中1所,学生54人。有小学15所,学生1018人,教职工38人。尚有文化站、广播站、电影放映队、影剧院,县属第二医院等文化卫生设施。1984年人口出生率10.41‰,自然增长率2.6‰。

文物:隆福寺石碑。隆福寺原址在柳城车门,明正德二年(公元1507年)重建,有碑为志,该寺已废,石碑尚存,现保存在在桃溪镇延福寺内。

柳城亦是区公所驻地,是全区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的中心,为武义县西南主要集

镇,每逢农历一、四、七为集市贸易日,并恢复五月十六的庙会,每年此时前后三天进行物资交流,且有各种文娱活动,热闹非常。

革命烈士潘成波,出生在该镇前湾村,1927年入党,任中共前湾支部书记,1930年7月组建宣平南营红军、任指挥。同年8月28日在与敌人战斗中壮烈牺牲。

中山公园,紧依通济桥东端,于1930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而建,占地约2亩,建有花坛,石笋、松柏、树木、花卉等,供人们观赏。园内有屋三间,有专人管理。过去公园周围有普照寺的土地200余亩,1945年间为宣平县农业推广所利用,作为农作物培植试验场地。解放初有张以淳、何朝德两烈士墓葬,在“文革”中被废,现被镇锅炉厂全部占用。

柳城镇 区、镇、居委会及三个村委会驻地,1626户,5199人。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柳城地名。自公元1452年至1958年4月为宣平县驻地,1958年5月宣平并入武义县,为自然镇,属武义,1985年11月恢复柳城建制镇。现镇内有1个居委会,12条街道,3个行政村。镇呈桃形,坐落东溪与西溪之间。特产有宣莲,著名手工业产品有棕绷,两者在国内享有盛名。

柳城居委会 443户,829人,驻柳城太平街。

因驻地得名。1982年4月建立,前身为柳城居民小组,1955年建立。

县前街

明景泰年间置宣平县时建,位于县府前面,故名。民国十三年(公元1924年)重修,是石子路,中间铺石板,西起文化站,与太平街成直角相接,东至幼儿园,全长150米。

县前直街

置宣平县时建,直接原县府门前,故名。民国十三年重修,石子路,中间铺石板,北接县前街,南与县前横街相联,长70米。

县前横街

置县时建,横贯于原县府门前,故名。民国十三年重修,石子路,中间铺石板,长约100米,侧有水沟。

县后街

置县时建,位于原县府后面,故名。民国十三年重修,原是石子路,中间铺石板,1972年改建为水泥路。西接太平街,与县后横街、东街相接,长80米,侧有水沟。

县后横街

原为弯曲小道,于1985年扩建成水泥路,西起县后街,东与上(茭道)松(阳)公路相接,故名。长90米,宽15米,现为小菜市场。

太平街

置县时建,因在太平坊地段,故名。民国十三年重修,中铺石板,旁砌卵石。1972年改建成水泥路,位于原县府西侧,南与县前街、北与县后街相接,长180米。

太平直街

新建街道,1985年动工,现已铺设地下水道,不日竣工。系太平街北向延伸,南起太平街,北与柳(城)西(联)公路相接,全长380米。

司前街

置县时建,民国十三年重修,是石子路,中间铺石板,1972年改建成水泥路。位于原县府西侧,西起曹门街,东与太平街相接,长170米。

曹门街

置县时建,因处曹门坊地段,故名。民国十三年重修,是石子路,中间铺石板,位于原县府西隅,东起影剧院与司前街相接,西与城外小路相连。长约150米。

东街

置县时建,位于原县府东侧,故名。民

国十三年重修,石子路,中间铺石板。南起县前街,北与县后街相接,长80米,侧有水沟。

南门街

置县时建,因从原县府直通南门,故名南门街。民国十三年重修,是石子路,中铺石板。北起县前街,南止农机厂,长370米,侧有水沟。

北门街

置县时建,此街从原县府通往北门,故名北门街。民国十三年重修,是石子路,中铺石板,南起县后街与东街相接,北至宣平汽车站,长150米。

县前 行政村,371户,1247人,驻柳城。

柳城在1958年前是宣平县政府驻地,该行政村位于原县府前面,故名。解放初建立县前行政村,1955年合作化时成立县前农业社,公社化时属柳城管理区,1961年建立县前大队,1966年改名红卫大队,1971年复名县前大队,1985年建立县前村委会。耕地622亩,以种水稻为主,特产有宣莲,手工业产品棕绷。

县后 行政村,380户,1318人,驻柳城。

位于原县府后面故名。解放初建立县后行政村,合作化时成立县后农业社,公社化时属柳城管理区,1961年建立县后大队,1966年改名红旗大队,1971年复名县后大队,1985年建立县后村委会。耕地697亩,以种水稻为主,特产有宣莲、棕绷。

丰产 行政村,429户,1480入,驻柳城。

解放初为曹门行政村,1955年合作化时为预兆丰收,取名丰产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时属柳城管理区,1961年建立丰产大队,1985年建立丰产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896亩,以种水稻为主,兼产麦类、油菜籽、棉花,特产有宣莲、蘑菇。

吴上圩 25户,83人。

唐朝时形成村庄,据传该村出个吴浙士,是皇帝的老师,因是小村,取名吴上圩。该村坐落在平原,三面是田,西旁小溪,距镇北1公里。

金山尖 行政村,129户,500人,驻金山尖。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建立金山尖行政村,1955年合作化时成立金山尖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柳城管理区,1961年建立金山尖大队,1966年改名跃进大队,1971年复名金山尖大队,1985年建立金山尖村委会,辖8个自然村,汉、畲两族居住。有耕地381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兼产茶叶、棉花、蚕茧、宣莲等。

金山尖 42户,187人。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金山尖地名。村边有座山,叫金山尖,村以山故名。汉、畲二族居住,村呈长条形,距镇驻地北2.2公里,柳城至下田公路从村口通过。

水背下 39户,146人。

村上首有条小溪,又有一个深潭,潭水向村流,村坐落水流下游,取名水背下。清朝中期黄姓祖先从福建迁此定居。该村地处丘陵,东靠山、南是田垄、西旁溪、北依水库。

外铺畈 3户,9人。

松树弄 6户,20人。

上三百 16户,48人。

此地原有三百田,村庄坐落田畈上首,故名上三百。清末畲族兰姓从云和县迁入此地定居。该村地处丘陵,东南依山,西是垄田,北临水库。

东弄 4户,17人。

横山 17户,65人。

金山尖村的下首有一座横山,村处山脚,得名横山村。清朝中期畲族兰姓从广东迁入此地。该村东靠横山,南是田畈、西依

公路,北近金山尖村。

三丘头 2户,8人。

堰下 行政村,69户,266人,驻堰下。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属金山尖行政村,1955年合作化时成立堰下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柳城管理区,1961年建立堰下大队,1985年建立堰下村委会,辖2个自然村,均系畲族居住。有耕地220亩,以种水稻、山地杂粮为主,兼产茶叶、宣莲、油茶籽等。

堰下 64户,246人,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堰下地名。村边原有一条“铁钉堰”,村坐落堰的下面,故名堰下。距镇驻地北2公里,村呈长方形,东临西溪,村民均系畲族。

塘弄 5户,20人。

长蛇头 行政村,41户,159人,驻洪泉畈。

该行政村坐落长蛇山口,1961年取名长蛇头大队。民国《宣平县志》载:长蛇山原名独山,因山峦象长蛇捕鸽,俗称长蛇山。该村解放初属车门行政村,1955年合作化时属车门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柳城管理区,1961年建立长蛇头大队,1985年建立长蛇头村委会,辖7个自然村。有耕地129亩,以种水稻、山地杂粮为主,兼产茶叶、油茶籽、宣莲等。

洪泉畈 7户,22人,长蛇头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洪泉畈地名。清光绪三十二年壶源村全舍宝在此建瓦窑,将家眷迁此定居,乡人称为舍宝窑,后陆续迁入七户人家,成为一个小村庄,俗称“窑”。距镇驻地西1.6公里,村呈长方形,南靠小溪。

长蛇头 5户,21人。

村头有座山叫长蛇山,村庄遂名长蛇头。五十年前郑氏从县后迁此。村庄坐落山脚,三面环山,西是田畈。

后千底 6户,21人。

村名无考。清末畲族兰姓从本县台山脚迁此定居。该村坐落山脚,东南有田,西北靠山。

家狗槽 2户,9人。

前山岭头 13户,50人。

洪塘 5户,22人。

二花垄 4户,14人。

黄家滩 行政村,74户,314人,驻黄家滩。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属麻济行政村,1955年合作化时属祝村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前湾管理区,1961年建立黄家滩大队,1985年建立黄滩村委会,辖9个自然村。有耕地307亩,以种水稻为主,兼产麦类、蔬菜、宣莲等。

黄家滩 19户,73人,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黄家滩地名。据传,此地是黄姓居住,村前有一条东溪通过,形成一片溪滩,故名黄家滩。后因火灾,黄姓迁走,清道光年间韩姓从江西南丰县迁此定居,仍沿用黄家滩村名。距镇驻地东1.1公里,村庄散列呈多角形,西临东溪。

千家村 8户,36人。

相传,古代此地村庄很大,人口兴旺,取名千家村。后遭火灾,村庄焚毁,只有少数村民在此重建家园。该村地处平原,四周是田畈,西旁小溪。

东山弄 2户,8人。

金交椅 2户,8人。

白岭 1户,5人。

麻济源 23户,96人。

该村坐落麻济村里面一条山垄里,村中有小溪,故名麻济源。清初形成村庄,四周环山。

直弄 11户,48人。

村前有一条较直又长的田弄,村庄遂名直弄。祖先姓饶,清初形成村庄。三面环山,北有垄田。

埂城头 4户,21人。

千家村的北面有长埂,村建在埂城头上,遂名埂城头。该村东旁小溪,南依埂,西是田,北靠山。

洞主殿 4户,19人。

车门 行政村,96户,400人,驻中央畈。

车门是片村,村民组织机构一向以片村为名。解放初建立车门行政村,1955年合作化时成立车门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时属柳城管理区,1961年建立车门大队,1985年建立车门村委会,辖12个自然村,汉、畲两族居住。有耕地343亩,以种水稻、山地杂粮为主,兼产茶叶、油茶籽、宣莲等。

中央畈 12户,56人,车门村委会驻地。

该村是车门片村的中心村,畲族兰姓祖先在清乾隆三年从丽水碧湖坳头迁此定居,建村在田畈中央,故名中央畈。距镇驻地西1.8公里,村呈圆形,南临小溪。

龙福寺弄 7户,34人。

平舒 8户,29人。

建村前此地有棵大树,树上有个老鹰窠,清朝中期畲族兰姓从邻村龙福寺弄迁此定居,地名就叫老鹰棚,后感到老鹰会抓鸡,不安宁,村人希望平静舒适,遂改村名平舒。村庄坐落山脚,南有田畈和小溪。

鸳鸯垄 7户,36人。

村庄坐落在鸳鸯寺下首的山垄里,取村名鸳鸯垄。清初高姓祖先从云和县迁入此地,该村东南依山,西北是垄田。

坟山隘 4户,18人。

白水脚 12户,54人。

村后有一条山溪,常年瀑布不断,遂取村名白水脚。清初兰氏祖先从云和县迁居本县山下鲍,清朝中期再移居白水脚。该村东南依山,西北是农田。

明山庙脚 11户,43人。

林家 11户,43人。

该村多林姓,故名林家。村坐落山脚,四周是田畈。

栗山 14户,53人。

从前,村周围有数百株栗树,村庄坐落山脚,故名栗山。清初畲族兰姓从云和县迁入。该村三面环山,北是田畈。

大路下 3户,10人。

外铺 6户,18人。

凹头 1户,6人。

车门 车门是片村,由中央畈、龙福寺弄、平舒、鸳鸯垄、坟山隘、白水脚、明山殿脚、林家、栗山等小村组成。古时这里是宣平通往松阳的大路,路旁有一小溪形似车桶,出口象门,故名车门。

麻济 行政村,67户,260人,驻麻济。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建立麻济行政村,1955年合作化时属祝村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前湾管理区,1961年建立麻济大队,1966改名东升大队,1971年复名麻济大队,1985年建立麻济村委会,辖7个自然村。有耕地244亩,以种水稻为主,兼产茶叶、油菜籽等。

麻济 29户,115人,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麻济地名。明朝末年起,该村以出售苎麻为主要经济来源,故名麻济。距镇驻地东南1.8公里,村呈圆形,西临午溪。

澄清源 1户,2人。

下天仓 4户,10人。

古时此地有几亩田,粮食产量较高,后有人在此建屋居住,取村名天仓。尔后在该村上首发展一村,取名上天仓,此地改名下天仓。坐落在山弄,四面环山,南旁小溪。

上天仓 3户,8人。

该村坐落下天仓的上首,故名上天仓,四面环山。

荷青 22户,96人。

此地形似荷花,古时有一庙,建在“荷花”中间,东南北三面是青山,遂取村名荷青。先是祝姓居住,清光绪年间曾姓迁此定居。该村地处丘陵,三面环山,西有垄田。

李宅畈 4户,16人。

苍弄源 4户,13人。

梁家山 行政村,119户,512人,驻梁家山。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属前湾乡,1950年建立梁家山行政村,1955年合作化时属祝村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前湾管理区,1961年建立梁家山大队,1966年改名翻身大队,1971年复名梁家山大队,1985年建立梁家山村委会,辖2个自然村,汉、畲两族居住。有耕地325亩,以种水稻、山地杂粮为主,兼产茶叶、油茶籽、蚕茧等。

梁家山 10户,454人,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梁家山地名。明末张姓祖先住此,取名张家山。清嘉庆至道光年间,张姓衰落,梁、叶、鲍姓相继迁来居住,因梁姓发展快,后改名梁家山。距镇驻地东5.3公里,村呈圆形,三面环山,有一小溪穿境流过。

外岗 18户,58人。

下湖源 行政村,42户,197人,驻下湖源。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属祝村行政村,1955年合作化属祝村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前湾管理区,1961年建立下湖源大队,1985年建立下湖源村委会,辖4个自然村。有耕地196亩,以种水稻为主,兼营蘑菇、宣莲等。

下湖源 23户,110人,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下湖源地名。雷姓祖先于清乾隆元年由云和县迁此定居。据传:此地原有一湖,后因地理发生变化,湖被砂石填平,该村原在湖的下首,故名下湖源。距镇驻地南1.5公里,村呈长方形,东北面多系山丘。

水井湾 11户,51人。

原地名枕头山,后在山脚挖水井一口,从村庄到水井的路弯曲,遂改村名水井湾。雷姓祖先从碧湖下村迁入,该村坐落山脚,东北是田,西南依山。

小塘弄 6户,28人。

塘弄 2户,8人。

祝村 行政村,214户,789人,驻祝村。

以驻地得名。解放初建立祝村行政村,1955年合作化时成立祝村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前湾管理区,1961年建立祝村大队,1966年改名东方红大队,1971年复名祝村大队,1985年建立祝村村委会,辖2个自然村。有耕地664亩,以种水稻为主,兼营棉花、苹果,特产有宣莲、蘑菇。

祝村 208户,773人,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祝村地名。原名莱山,祝姓于宋朝末年从丽水迁此,当时为多姓杂居,到明朝年间,只留祝姓,遂改名祝村。距镇驻地南1.6公里,村呈三角形,地势平坦,居住集中,柳祝公路穿境而过。

关王庙 6户,16人。

白马下 行政村,40户,192人,驻白马下。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属车门行政村,1955年合作化时属车门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柳城管理区,1961年建立白马下大队,1966年改名立新大队,1971年复名白马下大队,1985年建立白马下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182亩,以种水稻为主,特产有宣莲。

白马下 40户,192人,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白马下地名。村坐落在白马山脚,故名白马下。距镇驻地南1.8公里,村呈长方形,村民均系畲族。《县志》载:“白马山,有石室,巨石屹立,击之铿锵,曰白马超尘。”

前湾 行政村,139户,567人,驻前湾。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建立前湾行政村,1955年合作化时成立前湾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时为前湾管理区,1961年成立前湾大队,1985年建立前湾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499亩,以种水稻为主,兼产蚕茧、棉花、宣莲、蘑菇。

前湾 139户,567人,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前湾地名。村前有一条大溪,名午溪,形状如弓,遂取村名前湾。距镇驻地南3.2公里,村呈长方形,后靠山,柳竹公路穿境而过。革命烈士潘成波出生于该村。

江下 行政村,109户,490人,驻江下。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属前湾乡,1950年建立江下行政村,1956年合作化成立江下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前湾管理区,1961年建立江下大队,1985年建立江下村委会,辖9个自然村。有耕地420亩,以种水稻为主,兼产茶叶、蚕茧、蘑菇、宣莲等。

江下 24户,132人,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村名冈下,因坐落冈山下,故名。后为书写方便,改为江下。距镇驻地南3.8公里,村庄散列,呈三角形,西临午溪及柳三公路。

金交椅 2户,6人。

马路山 2户,10人。

金丝源 4户,15人。

金丝源口 25户,115人。

古时山源里有座殿,殿内塑有金丝娘娘,后在山坑出口处建起村庄,取名金丝源口。该村东依山,西旁溪,南北是田畈。

源口 19户,73人。

该村坐落金丝源口下首,取名源口。东靠山,西旁溪,三面是田。

赤岩畈 22户,96人。

村前有田畈,对面有座岩山,岩呈赤色,遂取村名赤岩畈。钟氏祖先从福建迁此定居,北靠公路,西旁溪,东南是田畈。

火石坑 6户,22人。

火石坑口 5户,21人。

橄榄源 行政村,106户,405人,驻橄榄源6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属前湾乡,1950年建立橄榄源行政村,1955年合作化时属前湾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前湾管理区,1961年建立橄榄源大队,1985年建立橄榄源村委会,辖3个自然村。耕地338亩,以种水稻、山地杂粮为主,兼产茶叶、油茶籽。

橄榄源 68户,254人,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橄榄源地名。相传,古时有位买小猪客人路过该村,带了一棵橄榄树苗载在此地,并说:“这棵树苗成

活的话,这里就取名橄榄源村。”结果树活了,从此定名橄榄源村。距镇驻地东南4.7公里,村呈圆形,西北靠山。

青口 13户,52人。

村边原有一条横路象根秤杆,村一端小山坡似秤钩,小山坡下面有丘田象块肉,取村名秤钩肉,后演化为青口。乾隆元年,鲍姓祖先邦惠从橄榄源村迁居青口。该村坐落山坞,三面环山,村前有田。

石庙坑 25户,99人。

原村后有座石庙,山脚有条小坑,遂取名石庙坑。明末赖氏祖先从福建迁居本县千丘坞,后移居石庙坑。该村坐落山脚,呈长条形,三面环山,东旁小溪。

荷叶山头 行政村,76户,318人,驻下山头。

该地有荷叶山,村委会以山得名。解放初属前湾乡江下行政村,1956年合作化时属江下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前湾管理区,1961年建立荷叶山头大队,1985年建立荷叶山头村委会,辖3个自然村。有耕地185亩,以种水稻和山地杂粮为主,兼产茶叶、蚕茧、宣莲。

下山头 33户,139人,村委会驻地。

村坐落荷叶山头下面,故名下山头。荷叶山头分上山头、下山头两个自然村,因山头象荷叶,故名。距镇驻地南4.6公里,村呈三角形,南靠柳三公路及午溪。

上山头 30户,100人。

村坐落荷叶山头上面,改名上山头。清乾隆年间郑氏祖先从本县新塘乡乌坛村迁此定居。该村坐落山坡,东旁小溪,南邻下山头村,西北依山。

陶大圩 13户,79人。

原是一块平圩地,陶姓始居,取村名陶大圩。陶姓绝续,华姓迁入。相传过去该村出过进士,后立功,皇帝封造骑路大门一座,任何官员过此门下轿、下马。该村坐落山脚,东南西三面靠公路和大溪。

冰坛 行政村,79户,319人,驻冰坛。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属前湾行政村,1956年合作化时成立冰坛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前湾管理区,1961年建立冰坛大队,1985年建立冰坛村委会,辖6个自然村。有耕地261亩,以种水稻、山地杂粮为主,兼产茶叶、油菜籽、蘑菇、宣莲。

冰坛 42户,175人,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冰坛地名。该村有个风洞,冬送暖风,夏吹凉风,盛夏时期,凉风清心,如入冰界,且前后山都是岩石,故名冰坛。距镇驻地南4.6公里,村呈长方形,北临柳竹公路。

杉坑桥 7户,27人。

村建在杉坑桥上首,村以桥故名。清道光年间畲族兰姓居此,咸丰年间本县陶大圩村华姓迁此定居。该村坐落山脚,东西面是垄田,南靠下马山,北靠小溪和公路。

内杉坑 2户,8人。

下马山 11户,44人。

杉坑桥南端山上有一块巨石,石上有两个马蹄印,传说:“天马下凡”所印,此山取名下马山,村以山故名。

大坪 15户,56人。

村坐落山腰,有几块大草坪,故名大坪。清乾隆年间,方氏从江西南昌杏花村迁此种玉米为生,尔后占氏、邓氏相继迁来,三户各自搭铺居住。

祝公鳌 2户,9人。

古时此地栽有一种观音竹,原名竹公鳌,后写成祝公鳌。清朝嘉庆年间许姓祖先从江西迁居此地,共四户,二十余人。道光年间发展到十户,民国初有十多户,四十余人,后因逃避国民党抓壮丁只剩四户,村庄从此衰落。

后坪山 行政村,34户,141人,驻后坪山。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属前湾乡江下行政村,1956年合作化时属江下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前湾管理区,1961年建立后坪山大队,1985年建立后坪山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113亩,以种水稻、山地杂粮为主,兼产茶叶、油茶籽。

后坪山 34户,141人,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后坪山地名。村庄坐落在四周环山的一块平地上,以后山最高,故名后平山,现写成后坪山。距镇驻地南5公里,村呈方形,四面环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