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大田乡

大田乡 位于县城南部,南北长,东西狭,呈长条形。东与溪里乡相接,南与新宅乡毗邻,西与陶宅乡交界,北与壶山镇接壤。面积47.7平方公里,辖16个行政村,61个自然村,有2874户,11003人,其中畲族216人,其余都是汉族。乡政府驻地徐村,海拔142米,距县城11公里,乡以村为名,故名徐村公社。因金华地区内有公社重名,以附近大田水电厂为名,于1982年改为大田公社。解放前称岭下镇,1950年建政时划为双港、岭下两个乡,属新宅区,1956年撤区并乡时,建立徐村乡,1958年公社化属新宅大公社为徐村管理区,1961年建立徐村公社,1983年7月政社分设成立大田乡

该乡处丘陵地带,山峦重叠,连绵起伏,最高九峰山,海拔725米,地势南高北低。河流主要有双港溪,发源于小妃岭和大殿岭,由南向北,流经岭下汤、弄口、徐村、古竹等地,注入熟溪。气候四季分明,属亚热带季风区,雨量充沛,常年降雨量1450毫米,平均温度16.7℃,最高温度(7月)为35~40℃,最低温度(1月)—5~8℃,无霜期约240天。气候温和,阳光充足,适宜农业生产,主要经营以水稻为主,兼营蚕桑、茶叶、油菜籽、油茶籽、柑桔,山林有毛竹、木材等。地下蕴有萤石矿藏。

水利条件较好,建有创塘、寺垄、长塘、瓦窑头等水库21座,蓄水量达169万立方米,电灌站4座,装机容量83瓩。尚有源口水库的南干渠入注。

交通运输方便,境内有武义到宣武和明山公路,都有客车直达县城。

全乡有耕地10958亩,其中水田10150亩,占92.63%。山林地50862亩,占总面积的71.9%,非林地19830亩,占总面积28.1%。解放前粮食亩产不到300斤,建国后进行兴修水利,农田建设,农业生产迅速发展,排灌、脱粒、机耕和农副产品加工基本实现半机电化,粮食产量有很大的提高。1972年跨纲要,1978年超千斤,1980年亩产1058斤,总产量1157万斤,1984年亩产达1472斤,总产量为1590万斤,创历史最高水平。1984年产茶叶2979担(居全县首位),蚕茧245担,油菜籽1018担,油茶籽291担,红糖114担,柑桔200亩,生猪饲养1.23万头,人均1.12头,养鱼214亩,养蜂161箱,每年生产毛竹约8万株,尚有少量木材出口。

乡镇企业有水电站、萤石开采、丝绸被面厂、化纤丝织厂、服装、制茶等厂36家,从业人员162人,其中乡办6家。1984年工农业总产值571万元,人均净收入333元。

文教卫生事业。初中1所,学生331人;小学13所,学生1080人,入学率达99.2%,有教职员工55人。卫生院1所,有医务人员15人;设有文化站、广播站、电影放映队等。1984年人口出生率11.9‰,自然增长率4.85‰。

古竹行政村,设古历一、四、七为集市日,促进了农村的济经繁荣。

文物古迹。石梁架屋,即岭下汤石祠,建自宋朝(县志注)。整座建筑的檀子、柱子、梁架均用石块凿制而成,雕梁画栋,花纹细致,建筑面积132平方米,共三开间。

太平天国标语(1858~1860)。《长毛杀妖多多杀!》七个大字,是用地痞汤献书等一伙的污血写成的。

大田乡2874户,11003人,驻地徐村。

徐村行政村,225户,863人,驻徐村。

以驻地得名。解放初建立徐村行政村,1956年由王村、徐村、上下仓、白衣坑组成解放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徐村管理区,1961年建立徐村大队,1985年成立徐村村委会,辖2个自然村。耕地732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兼营茶叶。

徐村223户,855人,乡、村委会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中有徐村地名。明宣德年间始祖徐坚从金华石南塘迁此定居,后发展成村,取名徐村。村呈方形,位于县城南11.5公里,南面靠溪,村口有武莱公路客车停靠站,客车直达县城。

毛弄2户,8人。

代石行政村,203户,852人,驻代石。

以驻地代石得名。解放初建立代石行政村,1956年属群峰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徐村管理区,1961年建立代石大队,1985年成立代石村委会,辖5个自然村。耕地1422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兼营茶叶。

代石141户,596人,村委会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中有代石地名。明朝中期此地原属郭山沿地方,因附近燕山岭中有灰色岩石,明朝未叶改名黛石,解放后为书写方便改为代石。距乡驻地北7.2公里,村呈船形,地势平坦,居住集中,东临熟溪。近年来建有简便公路。

胡公庙4户,15人。

郭山沿8户,41人。

该村为郭姓创建,村址在山沿,故名郭山沿,郭姓无后,明末金绞湾村惨遭水灾,郑姓移来居住,逐渐发展成村。南有大路,东通代石,西通要巨乡。

王山后26户,105人。

据传,村南面小山头出过一个小王,故名王山,村建在小山后面,取名王山后。先祖邵其兴在清朝初期从本县邵宅迁此。村处平原,四周是水田,有大路西通代石,东通溪里乡下苏埠。

舒宅24户,95人。

该村先祖舒旺成,原住金绞湾,在明末房屋被洪水冲毁,移居此地,建村在山脚。坐北朝南,东临熟溪。

大公山行政村,100户,381人,驻地大公山。

以驻地大公山得名。解放初属代石行政村,1956年属群峰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徐村管理区,1961年建立大公山大队,1985年成立大公山村委会,辖2个自然村。耕地498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兼营蚕桑。

大公山83户,322人,村委会驻地。

村东有一座山,为下苏埠、南湖及本地三村共有的公山,周围以此山最高大,村庄遂名大公山。距乡驻地北6公里,村呈散列状长形,坐落熟溪东南面。

徐家17户,59人。

先祖徐子金在清朝末期从江西迁来,村以为徐姓之家,故名徐家。地处丘陵,西南临熟溪,东北依畈田,有小路西通大公山。

古竹行政村,370户,1354人,驻古竹。

以驻地古竹得名。解放初建立古竹行政村,1956年成立群峰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时属徐村管理区,1961年建立古竹大队,1985年建立古竹村委会,辖3个自然村。耕地1732亩,种植水稻为主,兼营蚕桑。

古竹311户,1110人,村委会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古竹地名。据

传,约600年前,祖先叶周玉从福建迁此定居,当时村中是一片石竹林,石竹味苦,俗称苦竹,村名叫古竹。至今群众俗称仍是苦竹。村呈方形,坐落在熟溪东侧,距乡驻地北4.3公里,村口有武莱公路,客车可直达县城,交通运输方便。

小王船头 38户,155人。

祖先王朝五,清乾隆年间从王宅镇马昂村迁来,村建在原是通往金华的要道边,南有熟溪阻隔,双港溪又在此处汇合,江面较宽,行人往来要坐船过渡,因没有渡船埠头,就以姓氏冠之为王船头,但王宅附近有村同名,村又比该地小,故为小王船头。村坐北朝南,沿熟溪北岸有大路通往代石,以前也是武义到新宅的唯一大路。

王宅山21户,89人。

该村址是王宅人的山,先有王姓塔铺守山,王姓无后,于清雍正年间才有何万候从福建上杭迁此定居,发展成村,因山主是王宅人,称王宅山,村随山名。村西畈田,三面均山。

三峰行政村,65户,298人,驻三峰。

系淳安移民集居。于1962年从淳安县姜家公社三峰大队集体迁入武义,1985年成立三峰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296亩,以种植水稻为主。

三峰65户,298人,村委会驻地。

村民于1962年由淳安县姜家公社集体移居武义后,仍沿用三峰为村名。三峰,系在淳安县时由罗峰、青峰、梅峰三个自然村组成三峰农业社,沿用旧名兹以缅念。村呈方形,居住集中,地势平坦。村民爱整洁卫生,是全县典型的卫生村,坐落熟溪南侧,距乡驻地北4.1公里。

宏阁行政村,397户,1423人,驻宏阁。

以驻地宏阁得名。解放初建立宏阁行政村,1956年成立先锋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徐村管理区,1961年建立宏阁大队,1985年成立宏阁村委会,辖7个自然村。耕地2020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兼营茶叶、柑桔。

宏阁314户,1124人,村委会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中有宏阁地名。据传,建村时这里是偏僻冷角之地,需从古竹方向通过山腰的一条横路才能进村,称村为横角。现在群众中仍称横角。后人口发展,村庄扩大,为使村名雅听,遂改名“宏阁”。村呈燕窝形,地势平坦,离乡驻地3.9公里。

小宏阁62户,213人。

先祖钟军刚,从宏阁分支在此建村,因村址在熟溪边沿,故名宏阁溪沿。在民国时期进行村镇绘图改为小宏阁。北熟溪,有小路东通古竹,南通宏阁。

金阁椅2户,9人。

该村坐落山坳间,周围地形象一把坐椅,故美其名曰金阁椅。解放初土改后,邵品芳从大坑移此修屋居住,村名也叫金阁椅。东通宏阁,西与王宅镇交界。

老鼠形11户,42人。

该村建在山头上,山形似老鼠,故名老鼠形。清乾隆年间先祖胡德澡从谢坑迁来定居,村随山名。北有小路通往宏阁,四周是山。

大垄1户,3人。

四田岗5户,23人。

鱼垄2户,9人。

白依坑行政村,77户,311人,驻地白衣坑。

以驻地得名。解放初属宏阁行政村,1956年属解放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时属徐村管理区,1961年建立白衣坑大队,1985年成立白衣坑村委会,辖14个自然村。耕地383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兼种茶叶。

白依坑14户,50人,村委会驻地。

据说,早年本地山上生长成片梓树,当地叫白衣树,村庄坐落在山坑,因得名白衣坑。村呈长蛇形,距乡驻地北2.5公里。该地多山,为汉、畲两族聚居。

铺余山11户,41人。

该村先祖雷石子,在清咸丰年间从宣平迁来,村址上首有铺余山,村座落山脚,故村亦名铺余山。有小路东通宏阁,南通茶塘岭。

茶塘岭2户,9人。

龟形7户,35人。

托盘坪8户,31人。

该村先祖兰仕林,在清道光年间从宣平下湖源迁来,在山坪上建宅定居,其坪园似托盘,故取名为托盘坪。村四周都是山,有山路北通白衣坑,东通青塘里,西通老鼠形。

寺坪11户,38人。

该村先祖夏施松,在清光绪年间从南京迁来,村建在山坡一块平整的地面上,山下有清照寺,故村名为寺坪。村处在群山环抱中,西可通上四保,东可通上下仓。

青塘里4户,20人。

冷水孔3户,12人。

小四百5户,23人。

该村先祖雷水才,在清光绪年间从宣平迁来,建村位在名为“小四百”的田旁,村以此田得名。坐落山脚,东有寺垄水库。

麦磨龙钩2户,10人。

该村先祖钟李春,在清光绪年间从宣平下湖源迁来,建村在山脚下,后山形成丁字形,似家用麦磨龙钩,山名为麦磨龙钩,村以山得名。三面环山,东有水田。

汤坑1户,6人。

寺后塘4户,16人。

新建寺2户,10人。

枇杷坪3户,10人。

上下仓行政村,121户,467人,驻上下仓。

以驻地上下仓得名。解放初建立上下仓行政村,1956年属群峰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时属徐村管理区,1961年成立上下仓大队,1985年成立上下仓村委会,辖3个自然村。耕地533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兼营茶叶、蚕桑、油菜籽等。

上下仓96户,352人,村委会驻地。

从前有个叫常田的人,在此建有两座仓房,取名上仓、下仓,后分别发展成村庄,解放后,统称上下仓。距乡驻地北2.3公里,村呈长方形,武义至大莱公路从本村通过,有客车直达县城,

落弄塘23户,106人。

该村先祖陈永忠,在清光绪年间从下关龙迁此,建村在山脚水塘旁,塘名为落弄塘,村以塘得名。三面环山,西面有水田。

牛栏里2户,9人。

五登行政村,210户,738人,驻地王村。

原名王村大队,因重名改为五登大队。村庄前面有月形、落见、老鸦、下山、南山等五座小山,形似“五子登科”,取名五登山。王村也称“五登古里”,故改名五登,寓意“五谷丰登”。

解放初建立王村行政村,1956年属解放农业社,1958年大公社时属徐村管理区,1961年建立王村大队,1982年3月改为五登大队,1985年成立五登村委会,辖3个自然村。耕地720亩,种植水稻为主,兼营茶叶、蚕桑、油菜籽、红糖等经济作物。

王村187户,663人,五登村委会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王村地名。据

传,原名罗宅。宋元祐年间,始祖吴开元由建宁迁居于此,建有吴氏宗祠。后王姓居多,将罗宅改为王村。村呈长方形,离乡驻地北0.6公里,武明公路在村边通过,各种车辆来往不绝,交通方便。

安青20户,64人。

该村祖先吴成造,本乡王村人,驻此给人守山,觉此地平安清静,后就定居在此,取村名安青。村坐落山脚,四周群山环抱。

上宅坑3户,13人。

派塘行政村,95户,371人,驻地派塘。

以驻地得名。解放初建立派塘行政村,1956年成立红星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时属徐村管理区,1961年建立派塘大队,1985年成立派塘村委会,辖3个自然村。耕地178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兼营茶叶、蚕桑、油菜籽等济经作物。

派塘89户,353人,村委会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中载有派塘地名。清乾隆五十年建孙祠,始祖从闽上杭来武,到孙世兴才定居于此。村址地形象口水塘,由于四周地形低,水源很差,虽村中也挖有水塘,但终年不能储满水,似破漏一样,故名“破塘”。“破”义贬,且有不详之意,后又改为“派塘”。村呈长方形,距乡驻地西2.1公里,地处多山。

纸槽5户,16人。

梅山1户,4人。

下弄行政村,71户,304人,驻下弄。

以驻地下弄故名。解放初属派塘行政村,1956年属红星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时属徐村管理区,1961年建立下弄大队,1985年成立下弄村委会,辖3个自然村。耕地204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兼营茶叶、油菜籽、蚕桑等济经作物。

下弄45户,198人,村委会驻地。

村庄坐落在一条很长的山垄中,始由夏姓人定居,故名夏垄。后夏姓绝,改名下弄。村呈三角形,距乡政府驻地西3.1公里,村东有小溪,地处多山,岭下汤至陶宅的公路在村口通过。

高山头22户,91人。

该村建在山坳间,地形很高,且为高姓始建,故为高山头。清咸丰年间,有王姓从南京仙山县马家冲迁此定居,现村民均为王姓。村前后都是百丈高山,有山涧小溪自西向东下流,村口有上岭公路相通。

派塘岭4户,15人。

碗铺行政村,42户,179人,驻碗铺。

以驻地碗铺故名。解放初建立碗铺行政村,1956年属高潮农业社,1958年大公社时属徐村管理区,1961年建立碗铺大队,1985年成立碗铺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130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兼营茶叶、油菜籽等济经作物。

碗铺42户,179人,村委会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中载有碗铺村名。据传,古时此地建碗窑,后发展成村,取名碗铺。村呈锤形,距乡驻地南2.1公里,村前有双港溪流过,溪畔北侧有武明公路相通。

瓦窑头行政村,282户,1100人,驻瓦窑头。

以驻地得名。解放初建立瓦窑头行政村,1956年成立红光农业社,1958年大公社时属徐村管理区,1961年成立瓦窑头大队。1985年建立瓦窑头村委会,辖10个自然村。耕地562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兼营茶叶、蚕桑、油菜籽等经济作物。林业产毛竹。

瓦窑头113户,426人,村委会驻地。

四百年前,先祖“洪三十九”从履坦迁

此,建窑烧瓦,后发展成村,取名瓦窑头。位于乡驻地南2.8公里,村呈丁字形,三面环山,有小溪从村中流过。风景优美。

虎头弄12户,43人。

该村建在山弄,旁有巨岩,形似虎头,故名虎头弄。祖先李长泽在民国时期从福建新化莆田县东张迁来。村东靠山,西临双港溪,北有大田电厂。

下叶山43户,190人。

先祖张永香在清光绪年间从弄口迁移该地山脚建村,村边有瓦窑,取村名为瓦窑山,后演写为下叶山。背山面水,北有大田电厂,南通弄口。

弄口25户,102人。

该村先祖张和祥在清道光年间,从后树乡园明寺迁来,建村在两条溪的汇合口,故名双溪口,村逐渐向瓦窑头山弄一方发展,又改为弄口。内通瓦窑头,外通公路凉亭,弄口有汽车停靠站。

皮山8户,29人。

塔脚4户,17人。

石桥下47户,173人。

该村祖先陈三太,在清咸丰年间从宣武少妃迁来,村建在一石桥的下首,故名石桥下。西靠瓦窑头公路,南有山坑小溪。

平塔 16户,61人。

祖先王李成,四百年前从马昂到此给人看守山林,扎铺在一块平整的地塔上居住,故名平塔。王姓人丁兴旺,在铺基下首造屋发展成村,仍沿用平塔村名。村坐落山腰,北临瓦窑头水库。

何店10户,46人。

该地有何驮岭,古时为通丽水的要道,清光绪年间,祖先陶仙仪从明山茶坑迁此开店经商,逐渐发展成村,因店、村均在何驮岭下,故名何店。东有瓦窑头公路,南有瓦窑头水库。

高坑4户,13人。

下村行政村,154户,567人,驻岭下汤。

岭下汤是个大村,分上、中、下三个村委会。驻地都在岭下汤。解放初建立下村行政村,1956年成立爱国农业社,1958年大公社时属徐村管理区,1961年建立下村大队,1985年建立下村村委会,辖2个自然村。耕地379亩,以种水稻为主,兼种杂粮、茶叶、油菜等。

高村3户,10人。

平头3户,9人。

中村行政村,178户,617人,驻岭下汤。

解放初建立岭下汤中村行政村,1956年成立光明农业社,1958年大公社时属徐村管理区,1961年建立中村大队,1985年建立中村村委会。耕地350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并产茶叶。

上村行政村,227户,789人,驻岭下汤。

解放初建立上村行政村,1956年成立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时属徐村管理区,1961年建立上村大队,1985年建立上村村委会,辖2个自然村。耕地419亩,以种水稻为主,也种杂粮,兼营茶叶。

岭下汤559户,1949人,上、中、下三个村委会驻地,新宅区公所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岭下汤地名。宋时建有汤氏石祠。村处在少妃岭和大殿岭的脚下,汤姓始祖在此择地发族,取村名岭下汤。村呈长形,距乡驻地南3.5公里。双港溪从村中流过,从武义到新宅乡、明山乡、宣武乡的公路在村口通过,各种车辆穿梭往来,交通运输比较方便。

少妃岭脚1户,5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