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寺前乡

寺前乡

寺前乡 位于县城西北部,东南与壶山镇相连,西南与桃溪滩乡为邻,北与履坦乡接壤。三面环山,南有壶山,西有岩山,北有白塔山,地势西北高,略向东南倾斜。全乡总面积22.8平方公里,辖17个行政村,25个自然村,有1375户,5587人,其中苗族1人,畲族6人,余系汉族。乡政府驻地寺后村,距县城6公里,海拔69米。

原名寺后公社,因重名,1982年3月更名寺前公社。解放前称武北乡,建国后建立塔胜乡,属履坦区。1956年撤区并乡属幸福乡,1958年公社化属壶山大公社,为寺后管理区,1961年10月建立寺后人民公社,1982年3月更名寺前公社,1983年6月建立寺前乡

交通便利,武义至寺后公路沿村通过,有客车直达县城。

辖境多系黄土丘陵,地势蜿蜒起伏,土地肥沃。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属亚热带季风区,年降雨量1450毫米,年平均温度17℃左右,无霜期238天,光照充足,空气湿润,适宜农业生产。水利条件较好,建有林大塘、杨林塘、茶塘等水库27座,蓄水量达127万立方米,并有县属源口水库的中干渠通入该乡,自流灌溉。境内有白鹭溪、沿溪两岸建有电灌站8座,装机容量197瓩。农业生产以种植水稻为主,兼营棉花、糖梗、茶叶、油菜籽等经济作物。

该乡是武义县主要产粮区之一,耕地面积9095亩,其中水田8917亩。山林地1.9万亩,占全境总面积55%,非林地1.6万亩,占总面积的45%。解放以来,进行农田基本建设,改革落后的生产方式,耕作、排灌、脱粒、农副产品加工等基本实现半机电化,生产有较大的发展。粮食生产:1949年亩产不到300斤,1965年亩产486斤,1972年跨纲要,1978年亩产超千斤,1930年亩产895斤。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1984年粮食亩产达1379斤,总产1147万斤,创历史最高水平。经济作物:1984年产棉花480担,茶叶1182担,红糖151担,油菜籽890担。生猪饲养量6955头,养蜂186箱,养鱼面积503亩。

乡镇企业有莹石开采、农机、服装、砖瓦厂等15家,从业人员100人,产值17.8万元。

1984年全乡工农业总产值达303万元,人均净收入为382元。

文卫事业。有初中1所,学生277人,小学7所,学生501人,共有教职员工36人。设有文化站、广播站、电影放映队、卫生院等。

1984年人口出生率为11.53‰,自然增长率4.26‰。全乡已普遍饮用自来水。

寺前乡1375户,5587人,驻寺后。

寺后行政村,111户,466人,驻寺后。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建立寺后行政村,1955年成立幸福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为寺后管理区,1961年建立寺后大队,1985年建立寺后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815亩,以种水稻为主,兼营麦类、油菜籽、糖梗、蚕桑等。

寺后111户,466人,乡、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寺后地名,后唐清泰二年(公元935年)此地建立“常乐寺”,在寺的后面逐渐建起村庄,取名寺后。位于县城北5.6公里,坐落白鹭溪北侧,村呈长方形,居住集中,交通便利,县城有客车直达该村。

杨梅山行政村,45户,190人,驻杨梅山。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属蒋村行政村,1956年合作时属蒋村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寺后管理区,1961年建立杨梅山大队,1985年建立杨梅山村委会,1个自然村。有耕地330亩,产稻谷、麦类、甘薯、茶叶等。

杨梅山45户,190人,村委会驻地。

清朝后期建村,后山杨梅树很多,故名杨梅山。距乡政府驻地西3.9公里,村呈长方形,居住集中。

蒋村行政村,195人,763人,驻蒋村。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建立蒋村行政村,1956年成立蒋村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寺后管理区,1961年建立蒋村大队,1985年建立蒋村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1039亩,产稻谷、麦类、棉花、茶叶、蜜梨等。

蒋村行政村,195户,763人,村委会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蒋村地名。因先有蒋姓居住,故名蒋村。后程姓发族并建有程祠,1966年改名上村,1982年3月复名蒋村。距乡驻地西北2.9公里,北靠白塔山,村呈方形,居住集中。

杨岸行政村,49户,243人,驻杨岸。

因驻地得名。在淳安县称杨岸大队,1965年迁入武义,仍沿用原名,1985年建立杨岸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397亩,产稻谷、麦类、油菜籽、茶叶、棉花等。

杨岸49户,243人,村委会驻地。

在淳安县,称杨川庄,后改为杨岸,1965年从淳安迁入武义,仍沿用杨岸原名。距乡驻地北2.3公里,村呈长方形,居住尚集中,已实现电视村。

中央王行政村,79户,325人,驻中央王。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建立中央王行政村,1956年合作化时属蒋村三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寺后管理区,1961年建立中央王大队,1968年改名中央湾大队,1979年复名中央王大队,1985年建立中央王村委会,辖2个自然村。有耕地497亩,产稻谷、麦类、茶叶、棉花等。

中央王73户,304人,村委会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中央王地名。村在岩山东麓,过去的上王和下王当中,故名中央王。距乡驻地西3.4公里,村呈丁字形,居住集中。

许坞坑6户,21人。

清咸丰年间,农民温金土原住青草坞坑,因房屋在太平军时烧毁,迁至许坞坑对面的黄坭地居住,不久房屋又被雷击毁,再次迁移至现址,发展成村,因地处山垄,上首是山坑,下首是田垄,既似山坞,又象山坑,故取村名许坞坑。村庄坐落山脚下,东依

坎,西南田,北靠山,交通不便。

洪高行政村,52户,283人,驻洪高。

因驻地得名。在淳安县称洪高大队,1964年迁入武义仍沿用洪高大队原名,1985年建立洪高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349亩,产稻谷,麦类、大豆、茶叶等。

洪高52户,238人,村委会驻地。

在淳安县时由洪板源与高塘坞2个自然村建立1个大队,取名洪高。1964年从淳安迁入武义,以原大队名作村名,叫洪高村。距乡驻地西3.2公里,村东有一小溪注入白鹭溪,村呈长方形,居住集中,已实现电视村。

茶山行政村,137户,548人,驻地中茶山。

该村委会辖上茶山、中茶山、下茶山等四个自然村,取名茶山行政村。1955年合作化时属幸福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寺后管理区,1961年建立茶山大队,1985年建立茶山村委会。耕地778亩,产稻谷、麦类、油菜籽、茶叶、蚕茧等。

中茶山55户,210人,茶山村委会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上、下茶山地名。相传,村庄原名朱店,有处州人挑长担往返金华,常在朱店吃茶,改名茶山村。后人口发展,村庄扩大,又分上茶山、中茶山、下茶山,该村地处中间,故名中茶山。距乡驻地北0.9公里,村呈方形,居住集中。

下茶山38户,163人。

相传,太平天国时期,有个姓朱的丽水人,因贫困带三子出外谋生,至现中茶山村,见地方平坦,土质好,就定居下来,三兄弟成家后,长兄留居中茶山,二弟在下方建宅,取名下茶山。地处田畈中央。

上茶山32户,163人。

一百多年前,因兄弟三人分居,三弟在中茶山的上首新建房子,发展成村,取村名上茶山。南靠山,三面是良田。

陈村12户,53人。

相传,朱姓祖先在下茶山的上首田畈中,建了一座房屋作避雨歇息用。约在百年前,有一个寺后的谢姓人,因兄弟分居,无钱建房,暂住于此,尔后就在此建房发展成村。虽是谢氏发族,但为感恩屋主,遂取村名陈村。村南有一水库,东面是田,西北依山。

陈家行政村,32户,133人,驻陈家。

因驻地得名。在淳安县称陈家大队,1964年迁入武义后,仍沿用陈家大队原名,1985年建立陈家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234亩,产稻谷、麦类、油菜籽、茶叶等。

陈家32户,133人,村委会驻地。

村人多姓陈,故名陈家。1964年从淳安县迁入武义,仍沿用陈家原名。距乡驻地西1.1公里,村呈长方形,居住集中。

璇溪行政村,52户,203人,驻璇溪。

因驻地得名。在淳安县称璇溪大队,1963年迁入武义,仍沿用璇溪大队原名,1685年建立璇溪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319亩,以种水稻为主,兼营麦、豆、油菜籽等。

璇溪52户,203人,村委会驻地。

原居淳安县,村前有溪,祖辈按美好愿望取名璇溪村(璇是美玉意)。1963年从淳安迁入武义,仍沿用璇溪原名。该村紧依乡驻地,呈一字形,居住集中,村前有白鹭溪流入武义江。

后桑园行政村,94户,373人,驻后桑园。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建立后桑园行政

村,1955年合作化时属幸福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寺后管理区,1661年建立后桑园大队,1685年建立后桑园村委会,辖2个自然村。有耕地774亩,以种水稻为主,兼营麦类、油菜籽、蚕桑、糖梗等。

后桑园82户,315人,村委会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后桑园地名。相传,清朝初期徐姓祖先从履坦迁居此地,当时是块大桑园,在桑园后面建村居住,取名后桑园。距乡驻地南1公里,南靠白鹭溪,村呈方形,居住集中。

四仁殿12户,58人。

以殿故名。相传,早先在寺后村上首有座施仁殿,专门救济贫困。履坦有个徐姓人,因家贫求乞至此,庙主给他大米,并问他为何求乞,诉说家贫,一家大小无法过活。庙主给他银两,鼓励他勤劳发家,后劳动致富,感恩庙主,带领一家大小在庙旁建房居住,服侍庙主过老,遂发展成村,取村名施仁殿,有二百年村史,因当地方言“施”与“四”近音,为书写方便后改为四仁殿。地处白鹭溪中游,三面是田。

金村垄行政村,55户,226人,驻金村垄。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属石龙头行政村,1955年成立金村垄初级社,1958年公社化属寺后管理区,1941年建立金村大队,1985年建立金村垄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376亩,以种水稻为主,兼营麦类、油菜籽、茶叶。

金村垄55户,226人,村委会驻地。

清末,此地原是履坦徐姓田间的一间平屋,后来发展成村庄,因田垄名金村垄,村以此得名。距乡驻地南1公里,村呈长方形,居住集中,东临武寺公路。

下坭村行政村,38户,159人,驻下坭村。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属石龙头行政村,1955年成立下坭村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寺后管理区,1961年建立下坭村大队,1985年建立下坭村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287亩,以种水稻为主,兼营麦类、蚕桑、茶叶等。

下坭村38户,159人,村委会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下坭村地名。相传,祖先自履坦迁居梅园,因发展缓慢,后有部分村民移至梅园下首一里之地,该处平坦向阳,坭土肥沃,是发族的好地方,取村名下坭村。距乡驻地东南1.5公里,村呈方形,居住集中。

郭塘行政村,135户,551人,驻郭塘。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建立郭塘行政村,1955年成立和平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寺后管理区,1961年建立郭塘大队,1985年建立郭塘村委会,2个自然村。耕地957亩,以种水稻为主,兼营麦类、茶叶、糖梗、油菜籽、苹果、柑桔等。

郭塘135户,551人,村委会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郭塘地名。相传,古时此地郭姓集居,村前有几口水塘,故名郭塘。距乡驻地西南2公里,村呈长方形,居住集中。

胡村4户,15人(县林场农业队)

石龙头行政村,97户,367人,驻石龙头。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建立石龙头行政村,1956年成立石龙头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寺后管理区,1961年成立石龙头大队,1985年建立石龙头村委会,辖2个自然村。有耕地523亩,以种水稻为主,兼营麦类、油菜籽、糖梗、蚕桑、茶叶等。

石龙头96户,362人,村委会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石龙头地名。村边有一座岩石山,形似龙头,村庄遂名石龙头。距乡驻地南1.9公里,村呈长形,居住尚集中。

麦安头1户,5人。

白燕湾行政村,47户,184人,驻地梅园。

白燕湾村名是淳安县地名,历史已久,1964年迁入武义,仍沿用原大队名,1985年建立白燕湾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263亩,产稻谷、麦类、茶叶等。

梅园47户,184人,白燕湾村委会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梅园地名。相传,祖先从武城迁居此地时种了很多梅树,取名梅园。距乡驻地南2公里,村呈长形,居住集中,已实现“电视村”。

王古行政村,52户,210人,驻王古。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属郑村行政村,1955年合作化属郑村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寺后管理区,1961年建立王古大队,1985年建立王古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233亩,以种水稻为主,兼营麦类、蔬菜、油菜籽、茶叶等。

王古52户,210人,村委会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原名王姑。明末,王宗三自武城迁居此地,取名王姑,后简化为王古。距乡驻地南2.7公里,村呈长方形,居住集中。

郑村行政村,88户,317人,驻郑村。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建立郑村行政村,1955年成立郑村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寺后管理区,1961年建立郑村大队,1985年建立郑村村委会,辖2个自然村。有耕地558亩,以种水稻为主,兼营麦类、蔬菜、油菜籽、茶叶等。

郑村66户,230人,村委会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郑村地名。相传,此地原有上新屋、内坞两个小地名,先住王古人,建有王姑庙。后王姓衰,郑姓于清初由武城迁居此地,取名郑村。距乡驻地南2.8公里,村呈长条形,居住集中。

上新屋22户,87人。

二百多年前,郑村人项建显有四子分居,小弟在郑村上方约400米处新建房子,发展成村,遂取村名上新屋。地处县城北约三公里的丘陵地,东邻郑村,南靠山,西北是良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