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履坦乡

履坦乡

履坦乡 位于县城北部,地处武义江畔,南北长,东西狭,状似飞机。东与邵宅乡为邻,南与壶山镇毗连,西南与寺前、桃溪滩乡接壤,北与金华县交界。面积27.8平方公里,辖13个行政村,27个自然村,有1953户,7383人,其中畲族7人,余系汉族。乡政府驻地履坦,距县城6公里,海拔59米,地势平坦。解放前称武北乡、履坦镇。建国初建立履坦、叶长两个乡,属履坦区。1956年撤区并乡属幸福乡,1958年改乡设社,属壶山大公社为履坦管理区,1961年10月建立履坦人民公社,1983年4月政社分设建立履坦乡

交通便利,履坦和叶长埠村都有客车直达县城。

辖境东有梅花岗,南有五虎山,西有白塔山,北有高塘岭。中部是小型盆地,北部为丘陵区,南部是平原,土地肥沃,光照充足。气候属亚热带季风区,四季分明,春夏多雨,无霜期238天,年平均温度17℃,年降雨量1450毫米,适宜于农业生产。主要经营水稻、麦类等粮食作物,兼营棉花、茶叶、蚕桑、油菜子、糖梗、柑桔等经济作物。解放以来,建有竹塘垄等水库8座,电灌站28座,装机480千瓦。并有县属源口水库的中干渠通入该乡,自流灌溉。尚有武义江、白鹭溪两条河流,亦可灌溉,故水利条件较好。

该乡是全县主要产粮区之一,总耕地面积8560亩,其中水田8065亩,占耕地面积的94.2%,山林地2.2万亩,非林地1.8万亩。解放后进行农田基本建设,改变了落后的生产方式,农业生产有较大的发展。粮食生产,1949年亩产不到300斤,1972年超千斤,1980年亩产1018斤,总产883万斤,1984年亩产1489斤,总产1088万斤,创历史最高水平。经济作物,1984年产棉花1505担,居全县首位。茶叶567担,蚕茧131担,红糖166担,油菜子720担,生猪饲养量8288头,养蜂68箱。

乡镇企业有砖瓦、丝织、造纸、制茶厂等15家,从业人员350人,1984年产值56.6万元。1984年全乡工农业总产值达345万元,人均净收入为336元。

文卫事业。有初中1所,学生334人,教职工18人。小学9所,学生764人,教职工27人。有文化站、广播站、电影放映队等。卫生院1所,医务人员15人,大村有医疗站。解放前是严重的血吸虫病区,解放后,经二十余年的防治,已基本消灭血吸虫病。

1984年人口出生率为10.5‰,自然增长率为4.58‰,全乡有百分之九十的人口已饮用自来水。

履坦乡 1953户,7383人,驻履坦。

履一 行政村,344户,1210人,驻履坦。

因驻地在履坦故名,该村分三个行政村。解放初建立履坦第一行政村,1956年成立履坦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履坦管理区,1961年建立履一大队,1985年建立履一村委会,耕地1582亩。以种水稻为主,兼营麦类、棉花、蚕桑、糖梗、油菜籽等。

履二 行政村,393户,1427人,驻履坦。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建立履坦第二行政村,1956年成立履坦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为履坦管理区,1961年建立履二大队,1985年建立履二村委会,辖2个自然村。有耕地1594亩,以种水稻为主,兼营麦类、棉花、柑桔、茶叶、糖梗等,并有榨糖厂。

小桃溪 13户,46人。

原名桃溪,因本县有桃溪滩,宣平有桃溪,几个村名容易混淆,解放后改名小桃溪。南宋时形成村庄,祖先姓朱。村坐落平原,西旁小溪,三面是田畈。

朱宅前 20户,72人。

此地原是朱姓祠堂,后朱姓在此建造住宅,形成村庄,因位于泉头、坛头、茶山等村庄的前面,遂取村名朱宅前。该村坐落平原,北依小山,三面是田畈。

履三 行政村,292户,1074人,驻履坦。

因驻地得名,是履坦第三行政村。解放初建立郭桥头行政村,1956年属履坦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履坦管理区,1961年建立履三大队,1985年建立履三村委会,耕地1233亩。以种水稻为主,经济特产有棉花、糖梗、茶叶、柑桔、藕等。有茶场,年产值6万元,并有榨糖厂。

履坦 996户,3593人,乡政府及村委会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履坦地名。南宋时建村,仓部公徐镃十六世孙徐肃与贵安从泉溪一带履步而来(履即步行),发现此地平坦,是定居的好地方,遂取名履坦。位于县城北6公里,南靠五虎山,东濒武义江。村呈长方形,居住集中,交道便利,县城有客车通达。

范村 行政村,162户,646人,驻范村。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建立范村行政村,1956年成立黎明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履坦管理区,1961年建立范村大队,1985年建立范村村委会,辖4个自然村。耕地698亩,以种水稻为主,兼营麦类、茶叶、棉花、油菜籽等。

范村 86户,320人,村委会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范村地名。祖槐由金华徙居于此。相传他是金华石壁栗塘人,经常到范村梅山砍柴,元朝中叶来此定居,因范姓聚居,故名范村。距乡驻地北5.6公里,东靠山,南临武义江,村呈长方形,居住尚集中。

百家地 19户,79人。

该村在明朝洪武年间,从永康、东阳、仙居、丽水、磐安等县迁入此地,形成村庄,因多姓居住,取名百家地。该村坐落山脚,三面环山,西临公路。

山坑寺 20户,83人。

明洪武年间在此建寺,取名山坑寺,后形成村庄,以寺故名。祖先姓李,从磐安县迁来。村坐落山脚,东南依山,西靠公路,北邻百家地村。

芦家 37户,164人。

祖先姓芦,故名芦家,元朝中期形成村庄。东靠公路,南旁大溪,西北是田畈。

徐主 行政村,98户,397

人,驻徐主。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建立徐主行政村,1956年属何村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履坦管理区,1961年建立徐主大队,1985年建立徐主村委会,辖4个自然村。耕地273亩,以种水稻为主,兼营麦类、棉花、茶叶等。

徐主 55户,222人,村委会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徐主地名。古代此地有座寺,寺主姓徐,以后就在此定居,发展成村,遂名徐主。距乡驻地北5.4公里,北靠小溪,东临武义江,村呈圆形,居住集中。

金山头 24户,84人。

此地有一座金字形的山,村建在山脚,取名金山头。多姓居住,从缙云、义乌、履坦等地迁入。该村东南是田畈,西北依山。

大坞底 7户,30人。

王坞园 12户,61人。

王坞园是山名,村坐落山脚,以山得名,叫王坞园。清朝中期形成村庄,祖先姓范,从范村迁入。三面环山,北有垄田,村西有小溪。

何村 行政村,96户,360人,驻何村。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建立何村行政村,1956年成立何村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履坦管理区,1961年建立何村大队,1985年建立何村村委会,辖2个自然村。耕地283亩,以种水稻为主,兼营麦类、棉花、茶叶等。

何村 90户,337人,村委会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何村地名。三百年前何姓祖先从郭洞迁居此地,以姓氏取名何村。距乡驻地北4.9公里,东濒武义江,村呈长方形,居住尚集中。

小坞底 6户,23人。

杨垄 行政村,96户,387人,驻和尚坞。

和尚坞对面有条山垄,直通里前村,称杨垄里前,大队以山垄为名,简称杨垄大队。解放初属叶长埠行政村,1956年成立杨垄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履坦管理区,1961年建立杨垄大队,1985年建立杨垄村委会,辖5个自然村。有耕地535亩,以种水稻为主,兼营麦类、甘薯、茶叶等。

和尚坞 26户,101人,杨垄村委会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和尚坞地名。原名建安头,据传有一和尚到此化缘,听说这里人吃了门前塘水,眼睛红会杀人,和尚怕被杀就往后山逃,村人只见和尚进,不见和尚出,村名就叫和尚坞(坞:方言为不见之意)。距乡驻地西北4.5公里,三面环山,南靠小溪,村呈方形,居住集中。

后塘 8户,26人。

此地有座山,名后塘,村以山得名,叫后塘村。清朝晚期形成村庄,祖先姓周。该村坐落山脚,三面环山,南是田畈。

潘宅 16户,70人。

该村为潘姓始居,取名潘宅。相传,在“潘洪摘印”前,潘姓人当官的很多,后因受牵连,卖掉房屋,携带家眷弃宅而去,买地迁此定居,仍沿用潘宅村名。该村坐落山脚,东南旁小溪,西北依山。

七家坞 18户,78人。

此地原名塔湾,有七户人家住在塔湾里面,后迁居此地,取村名七家坞。明末形成村庄,祖先姓范,现在是百家姓。该村坐落山脚,三面环山,北有垄田。

里前 28户,112人。

该村位于杨垄的里面,解放前是武义至金华的大路,取村名里前。清咸丰年间形成村庄,祖先姓何,现是杂姓。村坐落山脚,东旁小溪,南有垄田,西北依山。

叶长埠 行政村,148户,586人,驻叶长埠。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建立叶长埠行政村,1956年成立叶长埠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履坦管理区,1961年建立叶长埠大队,1985年建立叶长埠村委会,辖4个自然村。有耕地616亩,以种水稻为主,兼营麦类、棉花、茶叶、蔬菜等。

叶长埠99户,391人,村委会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叶长埠地名。古代村址在现村庄上首,后被洪水冲毁,留下一个姓叶人,在下首重建村庄(沿武义江而建),水路交通方便,早先常有船筏停泊,又是启运茶叶、石灰的码头,故名叶长埠。距乡驻地北3.5公里,北濒武义江,村呈长方形,居住集中,交通便利,有客车通达县城。

后章16户,65人。

村后有座山叫后郭山,祖先姓章,取村名后章。清朝晚期形成村庄,现只有朱、厉、徐三姓人居住。地处丘陵,三面是田,西靠公路。

何家23户,86人。

该村祖先姓何,以姓氏为冠,取名何家。清朝晚期形成村庄,地处丘陵,东是田畈和后章村,南依山,西靠公路,北有晒场。

前村10户,44人。

双塘行政村,29户,116人,驻地双塘。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属叶长埠行政村,1956年成立双塘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履坦管理区,1961年成立双塘大队,1985年建立双塘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129亩,以种水稻为主,兼营麦类、棉花、茶叶等。

双塘29户,116人。村委会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双塘地名。因村前有两口大塘,清初已定名双塘。距乡驻地北2.6公里,村呈方形,居住集中,是文明村。

坛头行政村,104户,356人,驻地坛头。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建立坛头行政村,1956年成立坛头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履坦管理区,1961年建立坛头大队,1985年建立坛头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600亩,以种水稻为主,兼营麦类、棉花、蚕桑、糖梗、油菜籽等。

坛头104户,356人,村委会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坛头地名。相传先祖从义乌库头迁来,先在朱宅前定居,后遭火灾,迁移至此地,村庄坐落大岩石顶上,故名坛头。距乡驻地北2.1公里,东濒武义江,村呈方形,居住集中。

田兰行政村,47户,231人,驻田兰。

因驻地得名。1966年从淳安县浪川公社迁入武义,以原村名田兰作大队名。1985年建立田兰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328亩,以种水稻为主,兼营麦类、茶叶、油菜籽等。

田兰47户,231人,村委会驻地。

在淳安县时村名田兰,1966年迁入武义,仍沿用田兰原名。距乡驻地西3公里,村呈长方形,居住集中。

泉头行政村,90户,364人,驻泉头。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建立泉头行政村,1956年成立泉头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履坦管理区,1961年成立泉头大队,1983年4月更名泉头村委会(试点),1个自然村。耕地486亩,以种水稻为主,兼营麦类、油菜籽、糖梗等。

泉头90户,364人,村委会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泉头地名。该村周围池塘都是泉水,遂取名泉头村。距乡驻地西1.6公里,村呈方形,居住集中,是文

明村。

建畈行政村,20户,73人,驻建畈。

1962年自淳安县横双公社迁入武义,仍沿用建畈大队原名,1985年建立建畈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97亩,以种水稻为主,兼营麦类、茶叶、油菜籽等。

建畈20户,73人,村委会驻地。

在淳安县时村名大塘,1962年迁入武义,以大队建畈作村名。距乡驻地东北1.2公里,村呈方形,居住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