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邵宅乡

邵宅乡

邵宅乡 位于县城北部白阳山麓北隅,武义江滨。东与白溪、茭道两乡为邻,南与壶山镇隔江相望,西与履坦乡毗连,北与金华县交界,总面积52.5平方公里。辖30个行政村,55个自然村,有3594户,14830人,均系汉族。乡政府驻地下邵村,距县城4.5公里,海拔69米,地势平坦。

邵宅乡名,取上邵、下邵两个村总称邵宅得名。建国初曾建邵宅、张村、务山三个乡,其中邵宅、张村两乡属白阳区,务山乡属履坦区。1956年撤区并乡,建立联众乡,驻地下邵村,1958年改乡设社,属白阳大公社,为邵宅、张村、务山三个管理区,1961年10月建立邵宅人民公社,1983年7月政社分设,建立邵宅乡人民政府。

全乡地处丘陵平坡,水源丰富,土地肥沃。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属亚热带季风区,年均温17℃,无霜期约238天,年降雨量1450毫米,有利于农业生产。溪流有4条,分布均匀,自北向南流入武义江。水利条件较好,解放以来建有石井岗、白蛇坑、李丝塘、青坑等68座水库,蓄水量410万立方米,一座即将完工的东湖水库,蓄水量为460万立方米,是该乡骨干水利工程。建有电灌站23座,总装机容量456瓩;水电站2座,装机143瓩。农业以产粮为主,经营水稻、麦类,兼营棉花、茶叶、蚕桑、油菜、糖梗、水果等经济作物。畜牧业以养猪为主。水产品有淡水鱼和珍珠。

该乡是武义县主要产粮区之一。耕地面积20020亩,其中水田19147亩,占耕地面积的95.9%,山林地4.8万亩,非林地3.2万亩。粮食生产,1949年亩产300斤左右,建国以来进行兴修水利,推广科学种田等一系列措施,农业生产发展很快,1974年粮食亩产超千斤,1980年总产1886万斤,1984年亩产1560斤,总产2805万斤,创历史最高水平。经济作物,1984年产棉花959担,茶叶1290担,蚕茧487担,红糖334担,油菜籽2131担,生猪饲养量1.58万头,养蜂264箱,养鱼面积1346亩。

乡镇企业于八十年代初崛起,有萤石开采、水电站、灯具、针织、玻璃制品、铸钢厂等36家,从业人员315人,产值36万元。

1984年全乡工农业总产值790万元,人均净收入为310元。

文教卫生事业:有初中1所,学生617人,教职工21人;小学21所,学生1519人,教职工58人,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8.66%;有文化站、广播站、电影放映队、影剧院等文化娱乐设施;有两所卫生院,医务人员13名,大村有医疗站。1984年人口出生率为11.68‰,自然增长率为4.05‰。全乡百分之六十的村民已饮用自来水。

乡政府驻地下邵村,亦是城关区区公所驻地。

革命烈士邵李清出生上邵村,1926年入党,1927年任中共武义县委书记。1930年秋赴沪购买枪支,因奸细告密被捕,9月10日在兰溪英勇就义。

革命烈士徐李富白阳村人,1926年入党,第一任中共武义县委委员,1928年“永武联合秋收暴动”时任武义东区指挥,由于恶霸告发,于同年10月被捕,16日被杀害。

国民党上将军官汤思伯出生汤村,1949年大陆解放时,去往台湾,1958年病死日本。

邵宅乡 3594户,14830人,驻下邵。

下邵 行政村,253户,1025人,驻下邵。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建立下邵行政村,1955年成立联胜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邵宅管理区,1961年成立下邵大队,1985年建立下邵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1553亩,以种水稻为主,兼营麦类、棉花、蚕茧、油菜籽、糖梗、柑桔等。

下邵 253户,1025人,区、乡及村委会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下邵地名。元朝邵姓祖先自福建迁居武义安山(现水泥厂地址),后子孙兴旺,迁到上邵建村发族,兄弟分家后,小弟维三定居上邵的下首,遂名下邵。位于县城北4.5公里,武金公路西侧,村呈长形,居住集中,交通便利,有商店、学校、卫生院、影剧院等。

和尚寮 行政村,130户,470人,驻和尚寮。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建立和尚寮行政村,1956年成立友联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务山管理区,1961年成立和尚寮大队,1985年建立和尚寮村委会,辖4个自然村。有耕地331亩,以种水稻为主,兼营麦类、甘薯、茶叶、畜牧业等。

和尚寮 100户,399人,村委会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和尚寮地名。古时此地有座和尚寺,附近有小屋,遂取村名和尚寮(寮即小屋之意)。距乡驻地北7公里,村呈三角形,四面环山,交通不便。

上铺 15户,37人。

该村坐落和尚寮村的上首,故名上铺。地处山坞,三面环山,西旁小溪,交通不便。

下铺 9户,21人。

该村位于和尚寮的下首,遂名下铺。地处山坞,三面环山,东旁小溪,交通不便。

竹园坑 6户,13人。

此地原是坟头山,旁有一条坑,有成片竹园,取名竹园坑。有邵姓人迁居此地,1983年前为大队猪场、农科队仓库。村坐落山坑,北临小溪,四周有垄田。

汤村 行政村,218户,879人,驻汤村。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建立汤村行政村,1955年成立红锋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张村管理区,1961年建立汤村大队,1985年建立汤村村委会,辖5个自然村。有耕地1039亩,以种水稻为主,兼营麦类、棉花、油菜籽、柑桔、糖梗等。

汤村 85户,339人,村委会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汤村地名。村民姓汤,以姓氏集居故名。距乡驻地北9.7公里,村呈圆形,居住集中,村口有武金公路通过。国民党上将军官汤恩伯出生于该村。

上南头 26户,100人。

该村位于汤村的上首,由上山头和上文堂两个小村组成,清朝中期村名叫上塘头,后改名上南头。清初傅姓祖光迁此定居。地处丘陵,东北依山,西南是田畈。

毛村弄 27户,110人。

此地是一条山弄,原先毛氏居住,取村名毛村弄。清初又有邓氏从福建迁入,迄今有三百多年村史。地处丘陵,坐落田弄,东北依山,西南是田。

内蒋 17户,76人。

据传,该村有千年历史,古代村庄较大,分为内蒋、外蒋,曾开设过当铺,尔后村被洪水冲毁,成为废墟。清朝中期项姓从本县下茭道迁入定居,有二百多年历史,村地处丘陵,东濒小溪,西靠公路,南临田,

北依山,交通便利。

青龙头 63户,254人。

该村后面是一条山龙岗,南北有两只“龙眼”,遂取村名青龙头。明朝崇祯年间形成村庄,先有徐姓从本县履坦迁此定居,后有周姓由本县下王宅周宅巷迁入此地。村地处丘陵,三面环山,西是田畈。

桩塘 行政村,178户,777人,驻地隔山。

该村有口桩塘,附近三个自然村种水稻全靠此塘水灌溉,以塘得名。解放初建立桩塘行政村,1956年成立桩塘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张村管理区,1961年建立桩塘大队,1985年建立桩塘村委会,辖3个自然村。有耕地930亩,以种水稻为主,兼营麦类、茶叶、油菜籽、棉花等,特产有珍珠。

隔山 95户,416人,村委会驻地。

桩塘行政村有三个自然村,隔山村与另2个村相隔一座小山,故名隔山。距乡驻地北6.3公里,村呈三角形。

桩塘畈 37户,166人。

该村坐落田畈之中,东南面有桩塘,故名桩塘畈。明朝中期形成村庄,先是赵姓居住,清朝中期王姓从本县下王宅迁此定居,继有徐姓迁入。该村地处丘陵,四周为小山包围,东有大尖沿,北有净坑山。

桩塘里 46户,195人。

该村位于隔山村的后面,坐落塘和山的中间,取村名桩塘里。村史和桩塘畈相同。地处丘陵,四周是小山。

王村 行政村,158户,578人,驻王村。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建立王村行政村,1955年成立王村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务山管理区,1961年建立王村大队,1985年建立王村村委会,辖3个自然村。有耕地714亩,以种水稻为主,兼营麦类、茶叶、油菜籽等。

王村 130户,471人,村委会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王村地名。古时该村有个曹国良,在京做官,把村称曹府。其子曹勾子,依仗父亲权势,到处欺人,有一次与下埠口村叶介石打官司,结果输了,哀叹“完蛋”,硬把村名也叫完村,后来改为王村。距乡驻地6公里,村呈方形,东南靠小溪。

青松 26户,105人。

古时此地下首有庙,庙旁有株大松树,取村名青松。清朝嘉庆年间,石氏祖先从江西景德镇迁此定居,发展成村庄,坐落山垄,东南旁小溪,西北依山,周有垄田。

大王岗 2户,2人。

吴村 行政村,133户,520人,驻吴村。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建立吴村行政村,1956年成立吴村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务山管理区,1961年建立吴村大队,1985年建立吴村村委会,辖2个自然村。有耕地771亩,以种水稻为主,兼营麦类、油菜籽、糖梗、茶叶、棉花、蚕桑、柑桔等。

吴村 118户,458人,村委会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吴村地名。祖先吴海山从要巨村到邵宅务山游玩而择居此地,取名吴村。距乡驻地北5.4公里,村呈长方形,居住集中。

叶村 15户,62人。

该村四周环山,坐落草木丛生之中,取名叶村。清朝晚期,祖先吴氏从本地荷花形迁居此地,形成村庄。东邻毛村弄,北依杨思岭。

下埠口 行政村,100户,430人,驻下埠口。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建立下埠口行政

村,1956年成立下埠口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务山管理区,1961年建立下埠口大队,1985年建立下埠口村委会,辖2个自然村。有耕地521亩,以种水稻为主,兼营麦类、蚕桑、茶叶、油菜籽、棉花等。

下埠口 92户,370人,村委会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下埠口地名。村下首有一小溪注入武义江,古代靠水路运输,建有装卸货物埠头,村坐落埠头边,遂名下埠口。距乡驻地西北5.6公里,北靠小溪,西临武义江,村呈方形,居住集中。该村曾评为卫生文明村。

下坞垄 8户,60人。

此地有一条山垄,名下坞垄,村以山垄故名。清朝晚期形成村庄,祖先郭氏从福建迁居此地。该村坐落山垄,东旁小溪,西北依山,前面有垄田。

石井口 行政村,136户,575人,驻石井口。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建立石井口行政村,1956年成立石井口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务山管理区,1961年建立石井口大队,1985年建立石井口村委会,辖2个自然村。有耕地899亩,以种水稻为主,兼营麦类、茶叶、油菜籽、棉花、柑桔等。

石井口 99户,435人,村委会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石井口地名。村里有石井潭,村坐落石井潭的口外,故名石井口。距乡驻地北4.9公里,村呈方形,东临小溪。

上余 37户,140人。

村庄坐落有山有田的地方,村民吃用有余,取村名上余。相传该村在唐朝形成,祖先姓诸,从永康迁入,诸氏曾任朝廷吏部尚书,后被人陷害而死。该村西临小溪,北依山,东西有良田。

朱村 行政村,267户,1052人,驻朱村。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建立朱村行政村,1955年成立民丰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务山管理区,1961年建立朱村大队,1985年建立朱村村委会,辖3个自然村。有耕地1336亩,以种水稻为主,兼营麦类、茶叶、油菜籽、棉花、柑桔等。

朱村 234户,903人,村委会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朱村地名。明末朱姓祖先从义乌十八派迁此定居,后发展成村,遂名朱村。距乡驻地北4.5公里,村呈方形,居住集中。

湾内 26户,117人。

该村处于七弯八曲的朱村至新金塘的山垄中间,取村名湾内。公元1883年,祖先童海青从永康迁入此地。地处丘陵,四周均是粮田。

里山头 7户,32人。

朝阳 行政村,17户,93人,驻朝阳。

1966年从淳安胡家大队迁来,取名朝阳大队,1985年建立朝阳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140亩,以种稻麦为主,兼营茶叶、油菜籽。

朝阳 17户,93人,村委会驻地。

在淳安原名胡家,1966年移居武义称朝阳。距乡驻地北4.9公里,村呈方形,居住集中。

张村 行政村,217户,858人,驻张村。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建立张村行政村,1955年成立张村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为张村管理区,1961年建立张村大队,1985年建立张村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1013亩,以种稻、麦为主,兼营棉花、油菜籽、茶叶等。特产有珍珠。

张村 217户,858人,

村委会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原名章村。最早为章姓居住,故名章村。因章与张同音,解放前改为张村。距乡驻地东北5.5公里,村呈方形,居住集中。

湖塘沿 行政村,150户,633人,驻湖塘沿。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建立湖塘沿行政村,1955年建立星光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务山管理区,1961年建立湖塘沿大队,1985年建立湖塘沿村委会,辖3个自然村。有耕地996亩,以种水稻为主,兼营麦类、蚕桑、油菜籽、棉花等。

湖塘沿116户,474人,村委会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湖塘沿地名。村边有一塘,名湖塘,村以塘取名湖塘沿。距乡驻地西北4.1公里,村呈长方形,北有小溪注入武义江。

新塘里 54户,234人。

村西北角有一口新塘,村坐落新塘里首,故名新塘里。清朝中期徐氏祖先从本县茭道乡八仙村迁此定居。该村坐落山上,四周群山环抱。

大通寺 12户,55人。

村以大通寺故名。明初此地有兵部尚书古墓一座,并建起大通寺。解放后形成村庄,三面环山,南是田畈。

新金塘 行政村,54户,234人,驻新金塘。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属湖塘沿行政村,1956年成立星火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务山管理区,1961年建立新金塘大队,1985年建立新金塘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354亩,以种稻、麦为主,兼营蚕桑、油菜籽等。

新金塘 54户,234人,村委会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原名新经堂。古时村上首有一座经堂被洪水冲掉,村民重建经堂,取村名新经堂,解放后改为新金塘。距乡驻地西北3.5公里,村呈长形,西临武义江。

龙源 行政村,53户,239人,驻龙源。

1966年从淳安球山大队龙源村集体迁居武义后,单独成立大队,故名。1985年建立龙源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238亩,以种水稻为主,兼营茶叶、油菜籽等。

龙源 53户,239人,村委会驻地。

在淳安时村名叫龙源,迁入武义后仍沿用垄源村名。距乡驻地北2.8公里,村呈长方形,居住集中。

王大路 行政村,56户,262人,驻王大路。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属金畈行政村,1955年成立王大路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邵宅管理区,1961年建立王大路大队,1985年建立王大路村委会,辖2个自然村。有耕地452亩,以种水稻为主,兼营麦类、棉花、糖梗、油菜籽等。

王大路 47户,239人,村委会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王大路地名。最早是一户姓夏人居住,取名夏村。后有徐姓从白溪迁入,不久夏姓绝,徐姓另取村名,以三条大路及村庄坐落黄土丘陵,取名黄大路,后简化为王大路。距乡驻地北4.2公里,村呈圆形,居住集中,交通便利,村口有武金公路停靠站。

安塘 9户,23人。

村后有口较大的水塘,叫安塘,村以塘故名。清朝晚期有叶、夏两姓分别从义乌、东阳迁入,形成村庄,坐落小山坡中。东临公路,西旁小溪,南是田畈。

叶棋 行政村,35户,166人,驻叶棋。

1966年从淳安县新安江迁移此地,仍沿用叶棋大队原名,1985年建立叶棋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200亩,以种水稻为主,兼营麦、豆、茶叶等。

叶棋 35户,166人,村委会驻地。

1966年从淳安县新安江迁入武义,仍沿用原名叶棋。距乡驻地北3.7公里,村呈方形,居住集中。

茭塘 行政村,127户,525人,驻茭塘。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建立茭塘行政村,1955年成立茭塘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张村管理区,1961年建立茭塘大队,1985年建立茭塘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745亩,以种水稻为主,兼营麦、豆、茶叶、油菜籽等。

茭塘 127户,525人,村委会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茭塘地名。原村民有邵、何两姓,何姓住新厅,邵姓住茭塘里,后连成一村,村边有塘,养植茭白,取村名茭塘。距乡驻地北4.6公里,村呈长方形。

胡长畈 行政村,89户,398人,驻胡长畈。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建立胡长畈行政村,1955年成立胡长畈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张村管理区,1961年建立胡长畈大队,1985年建立胡长畈村委会,辖2个自然村。有耕地526亩,以种水稻为主,兼营麦类、茶叶、油菜籽、棉花,特产有珍珠。

胡长畈 86户,387人,村委会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名湖长畈。另据陈氏宗谱记载,先祖姓陈,明朝时从少妃迁此,当时本地水塘、小溪长满菖蒲,村前是一畈田,叫蒲常畈,村以田畈得名。到清朝时,有个风水先生看到地形象荷花,说荷花要有水,改名湖长畈。解放后简化为胡长畈。距乡驻地东北5公里,村呈方形,居住集中。

牡丹陈 3户,11人。

古时名牡丹镇。宋初,少妃人陈库,官为金紫光禄大夫,赠该村牡丹一株,村庄遂名牡丹镇,因该村祖先姓陈,后改名牡丹陈。村内曾有花厅一幢,建筑考究。村坐西朝东,后依山,前是田。

东吴 行政村,70户,308人,驻东吴。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属胡长畈行政村,1955年成立东吴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张村管理区,1961年建立东吴大队,1985年建立东吴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267亩,以种水稻为主,兼营麦类、茶叶、油菜籽等。

东吴 70户,308人,村委会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东吴地名。因村为吴姓祖先创建,又位于县城东面,故名东吴。距乡驻地东北5.4公里,村庄散列,呈长方形。

金畈 行政村,38户,364人,驻金畈。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建立金畈行政村,1955年成立金畈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邵宅管理区,1961年建立金畈大队,1985年建立金畈村委会,辖2个自然村。有耕地612亩,以种水稻为主,兼营麦类、棉花、糖梗、油菜籽等。

金畈 77户,335人,村委会驻地。

据传先祖姓邵,是邵宅人,有一次在这田畈里放鸭,一只鸭突然钻进泥洞出不来,他用锄头掘,结果鸭没有,挖出一缸金子,后就定居此畈,取名金畈村。距乡驻地北3.1公里,村呈三角形,地处平原,居住集中。

隔屋 6户,29人。

此地都是茅草铺,以后盖成瓦屋,方

言盖与隔近音,村庄遂名隔屋。清朝晚期形成村庄,祖先姓邵,从该乡上邵村迁入,后有王姓从义乌迁此定居。该村三面是田畈,北依小山。

下厅前 行政村,48户,184人,驻下厅前。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属仙洞行政村,1956年合作化属仙洞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邵宅管理区,1961年建立下厅前大队,1985年建立下厅前村委会,辖2个自然村。有耕地272亩,以种水稻为主,兼营麦类、油菜籽、茶叶、棉花等。

下厅前 30户,111人,村委会驻地。

村内地形高低不平,分上厅、下厅。相传下厅前面有一孔泉水,水源较大,可以灌田,遂取村名下厅泉,后改为下厅前。距乡驻地北3.1公里,村呈长方形。

仙居铺 18户,73人。

五百多年前宁姓祖先从福建迁入此地,取名马郎村。清朝晚期仙居人迁此后,因住房是茅草铺,遂改村名仙居铺。地处丘陵,三面环山,西靠白依山水库。

界首 行政村,76户,366人,驻地界首。

因驻地得名。原是新安江界首村移民,1965年从淳安县东丁公社迁入武义县,仍沿用界首大队原名,1985年建立界首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431亩,以种水稻为主,兼营麦类、茶叶、油菜籽、柑桔等,特产有珍珠。

界首 76户,366人,村委会驻地。

先祖姓何,于明朝嘉靖年间建村,因地处本省遂安、淳安、和安徽省的交界处,而附近村庄以此村最大,故名界首。1965年迁移武义仍沿用界首村名。距乡驻地东北3.1公里,村呈长方形,居住集中。

白阳 行政村,118户,503人,驻白阳。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建立白阳行政村,1955年成立白阳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张村管理区,1961年建立白阳大队,1985年建立白阳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660亩,以种水稻为主,兼营麦类、棉花、油菜籽等。

白阳 118户,503人,村委会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原名白洋。村附近有一山脉叫白阳山,村以山故名。已有六百年村史。距乡驻地东北3.8公里,村呈方形。

革命烈士徐李富出生该村,徐1926年入党,第一任中共武义县委委员,1928年牺牲。

行政村,94户,

石桥头369人,驻石桥头。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属白阳行政村,1956年合作化时属白阳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张村管理区,1961年建立石桥头大队,1985年建立石桥头村委会,辖3个自然村。有耕地618亩,以种水稻为主,兼营麦类、茶叶、油菜籽等。

石桥头 32户,135人,村委会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石桥头地名。古时此地有座石板桥,后在石桥附近发展一村庄,遂名石桥头。距乡驻地东北4.5公里,村呈方形,坐落两条小溪的汇合处。

新屋 35户,131人。

清乾隆年间,徐姓祖先从本县履坦迁入此地,造了一幢新屋,后发展成村,故名新屋。该村地处丘陵,东是田畈,西南旁小溪,北依山。

陈附门 27户,130人。

原名节妇门,明朝中期形成村庄,相传当时有一寡妇守节,受官府褒奖,村庄遂名节妇门。祖先姓陈,后改村名陈附门。村地处丘陵,东北依山,南是田畈,

西旁小溪。

石甲洞 行政村,63户,249人,驻石甲洞。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属后陈行政村,1955年合作化属联众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邵宅管理区,1961年建立石甲洞大队,1985年建立石甲洞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393亩,以种水稻为主,兼营麦类、黄豆、棉花、油菜籽等。

石甲洞 63户,249人,村委会驻地。

抗日战争时期,从后陈分居而来,因村址前面有口塘,叫石甲洞塘,建立村庄后,遂取村名石甲洞。距乡驻地北2公里,村呈圆形,居住集中。该村已实现电视村。

仙洞 行政村,84户,348人,驻仙洞。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建立仙洞行政村,1956年成立仙洞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邵宅管理区,1961年成立仙洞大队,1985年建立仙洞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472亩,以种水稻为主,兼营麦类、黄豆、茶叶、油菜籽等,特产有珍珠。

仙洞 84户,348人,村委会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仙洞地名。据传,古代白阳山上有个金银洞,洞中有金、银牛各一头,山中有株人参,用这人参叶子能引出金、银牛来。村在这神洞的西北面,且村里多姓邵、童,遂取村名仙洞(方言“邵童”与“仙洞”近音)。距乡驻地东北2.2公里,村呈长方形。

后陈 行政村,190户,793人,驻后陈。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建立后陈行政村,1956年成立联众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邵宅管理区,1961年建立后陈大队,1985年建立后陈村委会,辖3个自然村。有耕地1263亩,以种水稻为主,兼产棉花、蚕茧、柑桔、茉莉花、珍珠等。

后陈 167户,683人,村委会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后陈地名。陈姓祖先于明崇祯年间,从义乌双林下园迁入武义高山脚,为便利耕种,又移到田畈附近建立村庄,遂名后陈。距乡驻地北0.8公里,村呈长方形,居住集中。

白蓬湾 2户,7人。

1941年日本侵略军占领武义,后陈村的群众为避难逃到西垄白蓬湾,搭草铺暂住。日本投降后,大多数村民迁回后陈,只留有两户住在白蓬湾。地处山坞,三面环山,东临小溪。

湖头 35户,149人。

村庄坐落后陈村的西首,旁有湖,故名湖头。明朝中期形成村庄,当时为武义江水路交通要道,有两条街,开有酒坊,店铺,约有一千人口,后被洪水冲毁,村民大部分迁往履坦。现属后陈行政村,是振兴行政村驻地。

振兴 行政村,14户,46人,驻湖头村。

原是县属白溪蚕场的一个分场,1983年3月撤销县属白溪蚕场,同年4月由邵宅公社建立振兴大队,1985年更名振兴村委会。仍以养蚕为业,有桑园162亩,1984年养蚕子154张,产茧128担,另外养蜂60箱,总收入2.54万元。

双联 行政村,33户,160人,驻双联。

1965年从淳安县东丁公社迁移此地。原名余童大队,1966年改名双联大队,含义余、童两姓合住,1985年建立双联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242亩,以种水稻为主,兼产麦类、茶叶、油菜籽等。

双联 33户,160人,村委会驻地。

在淳安时村名界首,1965年迁入武义邵

宅公社分为两村,一村建在白衣山,保留界首原名,一村建在白阳山麓,村内多为余、童两姓,取名余童村,1966年改名双联村。距乡驻地东1.5公里,村呈长方形,居住集中。

上邵 行政村,232户,902人,驻上邵。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建立上邵行政村,1956年建立海鸥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邵宅管理区,1961年建立上邵大队,1985年建立上邵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1070亩,以种水稻为,主兼产麦类、棉花、蚕茧、油菜籽等。

上邵 232户,902人,村委会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上邵地名。元朝时邵姓祖先从福建迁居安山(现水泥厂地址)。兄弟分家后,小弟维三在下首建村,二兄住原地叫上邵,故村名上邵。距乡驻地南0.5公里,村呈长方形,南濒武义江,武金公路在村口通过。革命烈士邵李清出生于该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