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二)政区地名

壶山镇

壶山镇 位于县境东北部,是武义县县城,全县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的中心。东北濒武义江,南与溪里乡接壤,西北紧依寺前、桃溪滩两乡。面积48.3平方公里,辖6个居委会,32个行政村,58个自然村,有9035户,32060人,其中有苗、满、侗、回、壮、白、畲七个民族共75人,余均汉族。镇人民政府驻地熟溪北路。

民国十九年(1930年)建镇,取熟溪古称武阳川,定名武阳镇。1946年更名壶山镇,解放初称城关区,辖城内8个村,1950年仍称壶山镇,纳入溪南汤,1958年公社化,称东风人民公社,同年9月并入永康县,称壶山人民公社,1961年8月复武义县,10月调整为现在规模的壶山镇,1968年称壶山镇革委会,1981年建制壶山镇人民政府。

该镇地处丘陵,三面环山,峰峦亘绵。最高壶山,海拔280米,整个地形西高东低,降坡约五百分之一,平均海拔70米。全镇山重水复,丰腴美丽。主要河流是武义江和熟溪,属钱塘江水系,熟溪西自王宅李兰桥向东流,直穿县城,注入武义江;武义江,东接永康江,经桐琴、泉溪、白溪、履坦滔滔北去汇入金华江。支流有洪溪、双坑溪。沿熟溪和武义江地带,多系沙性土及黄土与沙土的混合土层,故土地肥沃,水田平整,是全县重点产粮地区之一。气候属亚热带季风区,四季分明,温暖湿润,年平均温度16.67℃,极端最高气温38.7℃,(1980年),极端最低温度—12.30℃(1977年),年均降水量约1400毫米;无霜期约240天,平均日照率41%,适宜农业生产,地下蕴有丰富的萤石矿藏和大量温泉水。自然条件良好。

壶山镇是全县的交通枢纽,有东、南、西、北四条公路干线,构成以县城为中心的公路网架,通向全县33个乡镇,和永康、金华、义乌、东阳、松阳、杭州等地。

解放后建有南塘、寺后垄、黄垄、岩塘、黄清垄等水库31座,蓄水量170万立米,电灌21座,装机365千瓦,尚有溪里、源口等水库干渠流入灌溉,共受注面积达6740亩。

全镇有耕地18788亩,其中水田17428亩,山林地3.78万亩,占总面积51.7%,非林地3.53万亩。解放前粮食亩产不到300斤。解放后,进行农田水利建设,推行科学种田,农业生产迅速提高,粮食产量1965年1018万斤,1970年1271万斤,1979年亩产超千斤,1980年总产1779万斤,1984年亩产1482斤,总产2573万斤,创历史最高水平。同年经济作物棉花1181担,茶叶1187担,蚕茧447担,红糖128担,油菜子1836担,生猪饲养达1.47万头,养蜂455箱,养鱼面积554亩。

乡镇企业有萤石开采、服装、食品、水泥预制、铸造、玻璃、陶器、水管、印刷、砖瓦等179家,年产值459万元,从业人员1757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调整了各项经济政策,生产发展很快,1984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1226万元,人均净收入422元,居全县第二。文教卫生事业,有中学三所,69个班,其中高中23个班,1984年在校学生数3877人,教职员工245人,小学19所,84个班,学生3338人,教职员工139人,学龄儿童入学率99.55%,尚有广播站、电影放映队等设施,1984年人口出生率8.97‰,自然增长率为2.18‰。

文物:熟溪桥、发宝象龙塔、明阳楼等。

胜地:北岭洞(现正建设为公园)。

革命烈士:李守初、何觉人、洪舍贤出生在壶山镇。

全国著名的现代经济学家千家驹也出生在壶山镇。

壶山镇辖居委会、街道、行政村

1958年大办钢铁,壶山镇成立居民委员会,组织居民参加大跃进义务劳动,全镇成立独立营,各村成立独立连,下设小组。1981年9月分别建立居民委员会。

南上街居委会 774户,2205人。

因驻地得名。1981年9月建立居委会,前身为壶山镇居委会的一个小组,建于1958年。

北上街居委会 1019户,2920人。

因驻地得名。1981年建立居委会,前身为壶山镇居委会的一个小组,建于1958年。

下街居委会 811户,2288人。

因驻地得名。1981年9月建立居委会,前身为壶山镇居委会的一个小组,建于1958年。

下王宅居委会 450户,1167人。

因驻地得名。1981年9月建立居委会,前身是壶山镇居委会的一个小组,建于1958年。

溪南居委会 931户,2770人。

因驻地在溪南汤,取名溪南居委会。前身是壶山镇居委会的一个小组,建于1958年。

白洋渡居委会 377户,1119人。

因驻地得名。1982年建立居委会。

壶山上街

1982年3月命名。清朝中期称西街,民国时至1981年称上街。是壶山镇的主要街道,自西向东延伸,起自西门脚至解放街(五圣堂弄),长650米,1977年建为水泥路。沿街主要单位有武义一中、第二粮站、中医院、食品公司、糖烟酒公司、百货商店等。

壶山下街

1982年3月命名。清朝中期称东街,民国时至1981年称下街,起自五圣堂弄解放街,紧接壶山上街,下至东门与城东路相交,长645米,1977年建为水泥路。沿街主要单位有五金交化商店、派出所、县政府、人民银行、二轻公司、影剧院等。

壶山上、下街总长1295米,与解放街交叉呈十字形。

解放街

原名北门路,解放后定名解放路,1977年拓宽,1980年建成水泥路,1982年命名解放街,是壶山镇的主要街道。起自北门头(汽车站)至解放桥北,长735米,宽15米。沿街建有劳保商店、武义旅馆、工人文化宫、法院、财税局、邮电局、新华书店等单位。

横街

起自壶山上街祝宅巷口至小南门,系旧城老街,又名十字街,设有饮食、零售等商店。农、居民杂居,于1984年建成水泥路。

溪南东街

1982年命名,起自熟溪桥南至壶山桥南。

溪南中街

新建街道,1982年命名。起自熟溪桥南至解放桥南,系水泥路,沿街有布厂、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住宅公司、溪南居委会、日杂零售商店等。

溪南西街

新建街道,1982年命名。起自解放桥南至体育馆,系水泥路,沿街有溪南商场、县人武部、教育局等。

溪南新街

1984年新建,系水泥路。起自解放桥南至竹编工艺厂,沿街有外贸局与外贸公司、五交化商店等。通过解放桥,南北联成一条大街,故拟改名南解放街。

城东路

位于县城东部,故名。起自北门头(汽车站)至壶山桥,1983年建为水泥路,长800米。沿街有饲料公司、第一粮站、米厂、城东商场、建筑公司、第一医院等。

城西路

起自北门头(汽车站)至西寺巷北段,长465米,在建设中。

熟溪路

因溪取名。曾名大桥头路,起自卫生用品厂至熟溪桥头,1983年扩建为水泥路,沿路有供电局等。

熟溪南路

在熟溪南岸,故名。起自熟溪桥南至江山脚,1982年扩建为水泥路,长930米,沿路有县供销联社、农贸市场、电影院、文管会等。

熟溪北路

在熟溪北岸,故名。起自熟溪桥北至永丰门,1982年扩建为水泥路。沿路有蔬菜市场、酒厂、壶山镇人民政府等。

小南门路

以古城小南门定名,起自小南门,至熟溪北岸劳动桥。沿路有工艺织造厂、皮鞋厂、萤石矿山公司仓库等。

小南门横路

系小南门路分支,西起皮鞋厂,东至熟溪北路、农业局宿舍。

溪南路

起自溪南汤祠堂后至双井口与溪南新街(南解放街)相接。

溪南横路

自双井口接溪南路,向西延伸至妇幼保健站。

下王宅路

以村名下王宅定名,起自东门熟溪小学至鸣阳楼八素门,沿路有供销社、下王宅居委会等。

新兴路

1982年命名。起自供电所,南至食品公司生猪仓库东首,沿路有火腿厂、福利厂、木材公司等。

下福四路

原名下福四巷,1982年扩建为水泥路,后命名下福四路。南与新兴路相交,北与下王宅路相接。

西寺溪路

以溪得名。起自壶山上街一中大操场北侧,沿西寺溪至水电局南面与西寺巷相接,沿路有酱油厂等。

西门路

位于县城西面,故名。起自西寺巷口(农机公司)至萤石矿山公司(即武义至柳城公路)。

马铃地路

起自西寺巷口(农机公司),向北延伸至物资局,系水泥路。相传,明代此地是民居,称马铃地,后废成陵墓。六十年代后有些单位在此建房,并筑有公路,称马铃地路。

型头路

以村得名,起自鸣阳楼八素门,向东延伸到型头村,沿路有“望春亭”。古时立春头一天,知县带领众属员在此亭举行迎春仪

式,祈祷一年风调雨顺,丰衣足食。

沿步巷

位于解放街北首西侧,东西向,有多段转弯。据传,明朝年间,食盐由官方出售,该处曾设盐铺,巷名称盐铺巷,后演写为沿步巷。

金星巷

原名胡公殿巷,在现检察院的地址,原有胡公庙,巷以庙为名。“文革”时改名金星巷,东与解放街相接,西与西寺巷相联。系水泥路,沿巷有检察院,金星村委会等。

金星一巷

系金星巷分支,南北向,有拐弯。

金星二巷

系金星巷分支,南北向,直线形。

金星三巷

系金星巷分支,南北向,多段拐弯,北与城西路相接,西有壶山中学。

金星四巷

系金星巷分支,南北向,有转角。

金星五巷

系金星巷分支,南北向,直线形,北与城西路相联。

翻身巷

原近处有座花园殿,巷也名花园殿巷,“文革”时改为“翻身巷”。位于法院南面,东与解放街相连,系水泥路,1984年扩建为县城第一大巷。沿巷有公安局、广播电视局、县府招待所、星光村委会等。

头巷

解放前自五圣堂弄(现称解放街)至北门有三条大巷,该巷是第一条,称头巷。位于邮电局南面,东与解放街相交,西与祝宅巷相接。沿巷有印刷厂等。

立水巷

位于壶山上街北面,南北向,直线形,该巷有十几户人家,向街道一面出入的通道,长约20米,巷窄仅容一人行走,雨天撑不开伞,只有两旁屋檐的滴水位,原无巷名,便于送信投递,在十几年前起名滴水巷,1982年改名立水巷。

下水巷

位于壶山上街北面,南北向,直线形。清朝晚期就有此巷。在林家厅门前有口井,过去酒坊用水,居民用水挑水,都从这上、下两条巷出入,称水巷,该巷在下首,名下水巷。

酱坊巷

位于壶山上街人民照相馆旁,南北向,有拐弯。

北狮子巷

位于壶山上街北面,南北向,直线形。

上水巷

位于壶山上街北面,南北向,直线形。该巷在下水巷上首,故称上水巷。

祝宅巷

位于壶山上街北面,南与横街相接,北与翻身巷相连,1984年建为水泥路,有拐弯。

祝宅横巷

系祝宅巷分支,东西向,多拐弯。东段呈凹字形,西段呈工字形。

北向阳巷

位于壶山上街北面,有拐弯。

西寺巷

宋朝此地建有西寺(又名法云教寺,现正殿尚存),故名西寺巷。起自农机公司南侧,向南延伸至壶山上街与顾宅歧巷相接,1983年建为水泥路。沿巷有水电局、油脂仓库、水井等。

井头巷

位于壶山上街北面,南北向,直线形。

朱何巷

位于壶山上街南面,百货商店与糖烟酒公司之间,南北向,基本直线形,1984年建为水泥路。

大屋里巷

位于壶山上街南面,中医院西首,南北

向,多段拐弯。

刘宅巷

位于壶山上街南面,南北向,直线形。

井徐巷

位于壶山上街南面,南北向,直线形。

南狮子巷

位于壶山上街南面,南北向,有转角,1982年建为水泥路。沿巷有卫生防疫站等。

叶陈巷

位于壶山上街南面,南北向,有拐弯。

石板巷

位于横街东面、东西向,直线形。

圆石巷

位于石板巷南面,南北向,多段拐弯。

何宅巷

位于壶山上街南面(壶山小学对面),南北向,多段拐弯。

何宅歧巷

系何宅巷分支,东西向,东与横街相联,西与何宅巷相接。

南向阳巷

位于壶山上街南面,南北向,直线形。

顾宅巷

位于壶山上街南面,南北向,多段拐弯。

顾宅歧巷

系顾宅巷分支,北与西寺巷相接,东南与顾宅巷相联,呈直角形。

永丰一巷

原名骑路楼巷。位于壶山上街南面,南北向,有拐弯。

永丰二巷

原名牌坊脚。位于永丰一巷西面,南北向,有拐弯。

永丰三巷

原名城隍庙巷,位于永丰二巷西面,有拐弯。

县后巷

位于县府后面、故名。东西向,东与城东路相接,西与解放街相联,1983年建为水泥路,直线形。沿巷有文化馆。

陈姓巷

位于壶山下街北面,五交化商店东首,此巷很短,只十余米长。

叶宅巷

位于壶山下街北面,二轻公司西侧,南北向,有拐弯。

皂角巷

位于壶山下街北面,南北向,有拐弯。

生姜巷

位于壶山下街北面,影剧院西侧,南北向,多段拐弯。该巷原名十八弯,弯弯曲曲形似生姜,解放后改称生姜巷。

周宅巷

位于壶山下街,影剧院东面,南北向,略呈弧形。

花车门

位于壶山下街北面,南北向,多段拐弯。从店堂划出一条通道,供店后面十几户人出入,路窄仅供一人行走,建有门,晚上关闭。此门叫花车门,巷从名。

江家巷

位于壶山下街北面,南北向,直线形。

井头一巷

位于壶山下街北面,城东路西侧,南北向,直线形。

井头二巷

位于壶山下街北,井头一巷西,南北向,直线形。

下倪巷

位于壶山下街南面,解放街东首,南北向,有拐弯。

县前巷

位于县府前面,故名。北与壶山下街相交,南与熟溪北路相接,有拐弯。

沈宅巷

位于壶山下街南面,南北向,直线形。

洪宅巷

位于壶山下街南面,南北向,有拐弯。

林宅巷

位于壶山下街南面,南北向,直线形。

红旗巷

原名药皇巷,位于壶山下街南,呈T字形。清代末年,外地来武义卖药人合资造了一座药皇庙,此巷可直达药皇庙,故名药皇巷。“文革”时更名红旗巷。

颜宅巷

位于壶山下街南面,呈直角形,东与下何巷相接。

下何巷

位于壶山下街南,影剧院前面,南北向,直线形。

大桥巷

位于壶山下街南面,呈直角形,东与熟溪路相接。

石公巷

此巷为纪念宋朝武义县主簿石宗玉,创建熟溪桥(原名石公桥)取名石公巷。“文革”时曾改名立公巷,现复名石公巷。东西向,直线形。

东门脚巷

位于壶山下街末端,城东路西面,南北向,有拐弯。

僧田巷

位于熟溪路与城东之间,东西向,直线形。东与革新巷相联,西与熟溪路相接。旁有僧田殿,故名。

革新巷

原名包公祠巷。位于城东路西南面,南北向,直线形。巷旁原有报功祠,相传:为纪念宋代始建熟溪桥(原名石公桥)的石宗玉而建。后讹为包公祠,巷从名。“文革”时改名革新巷。

竹门甲巷

位于下王宅路北面,城东路东首,南北向,有拐弯。清代,此处是一片菜地,为了保护菜苗,筑有围墙,并做了两扇大竹门。在该处上、下两条巷,称竹门甲、乙巷,该巷叫竹门甲巷。

竹门乙巷

位于下王宅路北面,竹门甲巷东首,南北向,有拐弯。

上井头巷

位于下王宅路北面,南北向,略呈弧形。

汪常巷

位于下王宅路北面,南北向,曲线形。是汪村人进城常经之路,用鹅卵石砌成,原属下王宅村,据传,汪村人曾出过筑路钱,故属两村所有,称汪常路。1982年改为汪常巷。

三角明堂

位于下王宅路北面,南北向,有拐弯。明堂俗指空闲地基,现在下王宅供销社对面,有块三角空基,地面石子砌成,称三角明堂,建造住宅后,仍称三角明堂。

勤业上巷

位于下王宅路北面,南北向,直线形。

勤业巷

位于下王宅路北面,勤业上巷与勤业下巷之间,南北向,直线形。

勤业下巷

位于勤业巷东面,南北向,多段拐弯。

上季宅巷

位于下王宅路北面,南北向,直线形。

下季宅巷

位于上季宅巷东面,南北向,直线形。

下井头巷

位于下王宅路北面,南北向,直线形。

下角里巷

位于下王宅路北面,鸣阳楼西侧,多段拐弯。

上福四巷

位于下王宅路南面,南北向,有拐弯。早先下王宅村王福四公,颇有资财,他个人造座香火庙,供人祈祷,有上、下两条巷都能通达香火庙,故名上、下福四巷,该巷

称上福四巷。

弄堂里巷

位于下王宅路南面,南北向,有拐弯。

王祠巷

位于下王宅路南面,南北向,直线形,下王宅村委会驻此。

下洪宅巷

位于下王宅路南面,南北向,略呈弧形。

九间楼上台门

位于下宅路南面,南北向,直线形。

九间楼下台门

与上台门相隔一幢九间楼大屋,南北向,直线形。

后宇田巷

位于下王宅路南面,南北向,直线形。在现煤球厂北面,过去原是一片农田,叫后雨田,靠东岳宫的放生池入注灌溉,经常受旱,要在天雨后蓄水下种,故名。此巷自下王宅通向后雨田,称后雨田巷,后讹写成后宇田巷。

民主巷

位于溪南新街东侧,南北向,多段拐弯。1982年命名。

摆角里巷

位于溪南中街外贸局屋后,向东南延伸与溪南路相交,略呈弧形。在溪南场处,过去是溪滩,筑有摆水角,引进溪水供洗涤之用,并建有水碓,在这范围的地名叫摆角里,巷以此取名。

七家下

位于摆角里巷东侧,溪南居委会屋后,东南与溪南相交,有拐弯。溪南汤建村时叫缸山庄(现名江山)全庄分五门,即:上元门、下元门、七家下、厅头、内处。其他各门巳改称,七家下地名仍沿用,巷从地名。

后城背巷

位于溪南路东面,直线形。溪南汤东头有条堤埂,埂外是田,叫下畈,埂名叫后塍,现在埂毁塍基尚在,称后塍背,后讹写后城背,于1985年建成居住区,后城背巷巳废。

后宅墙弄

位于溪南路东面,有转弯。现溪南汤东首,小地名叫上村园(清咸丰八年被太平军某部焚毁),其左首小地名叫后宅,上村园和后宅之间有一条百余米长的墙弄,叫后宅墙弄,现该处仍称后宅墙弄。

上竹园

位于溪南路东面,多段拐弯。清咸丰年间,溪南汤有两块较大的石竹园,在上村园里首的叫上竹园,在祠堂附近的叫下竹园,后建成住房,形成巷,该巷位于上竹园,故名。

下竹园

位于溪南东面,有拐弯。

小南门新村

该居民区于八十年代初形成,位于古城小南门一带,取名小南门新村,多系农民居住。

西门新村

该居民区于八十年代初形成,位于古城西门一带,故名西门新村。近旁有武义一中大操场。

熟溪新村

该居民区于八十年代初形成,位于熟溪(壶山桥)以南,武永公路东侧,取名熟溪新村。原熟溪大队部份农民移居于此,也有少数溪南汤人居此。

齐心 行政村,146户,521人,驻皂角巷。

该村为壶山镇(县城)内九个行政村之一。1950年属城关镇第一行政村,1954年成立齐心农业社,1958年属壶山人民公社为熟溪管理区,1961年建立齐心大队,1985年建立齐心村委会。耕地402亩,以种水稻为主,兼营麦类、黄豆,经济作物有棉花、茶叶。企

业有机修、锯板厂、建筑队。

金星 行政村,215户,771人,驻金星巷。

该村为县城内九个行政村之一,1950年属城关镇第二行政村,1956年成立金星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为熟溪管理区,1961年建立金星大队,1935年建立金星村委会。耕地650亩,以种水稻为主,兼营麦类、黄豆、油菜子、经济作物有蚕桑、茶叶。企业有皮革厂、旅馆、饮食店、服装厂、水泥预制场、建筑队。

星光 行政村,295户,606人,驻翻身巷。

该村为县城内九个行政村之一,1950年属城关镇第三、第四行政村,1956年成立星光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熟溪管理区,1961年建立星光大队,1985年建立星光村委会。耕地700亩,以种水稻为主,兼营麦类、黄豆、油菜籽,经济作物有茶叶、蜜梨、柑桔、苹果、黄花菜。企业有锯板厂、服装厂、茶厂、水泥预制场、建筑队。

南丰 行政村,336户,1182人,驻小南门新村。

该村位于县城南上街,为预兆丰收,取名南丰。1950年属城关镇第五行政村,1954年成立南丰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熟溪管理区,1961年建立南丰大队,1985年成立南丰村委会,是县城内九个行政村之一。耕地1039亩,以种水稻为主,兼营麦类、黄豆、油菜籽、经济作物有茶叶、蜜梨、柑桔。企业有建筑队、预制场、床单厂、儿童宝剑厂、养蜂。

中南 行政村,237户,813人,驻南狮子巷。

该村位于城中靠南边,故名中南。1950年属城关镇第六、第七行政村,1953年成立中南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熟溪管理区,1961年建立中南大队,1985年成立中南村委会,是县城内九个行政村之一。耕地772亩,以种水稻为主,兼营麦类、黄豆、油菜籽,经济作物有茶叶、蚕桑。企业有旅馆、饮食店、预制场、服务修理、机修、建筑队、茶厂。

熟溪 行政村,314户,1072人,驻下何巷。

该村紧靠县城境内熟溪,故名熟溪村委会。1950年属城关镇第八行政村,1956年成立熟溪高级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成立熟溪管理区,1961年体制下放,分熟溪管理区为八个大队,建立熟溪大队,1985年成立熟溪村委会,是县城内九个行政村之一。耕地1039亩,以种水稻为主,兼营麦类、黄豆、油菜籽。经济作物有茶叶、棉花、柑桔。企业有预制场,建筑队、机修、铁器制造。

溪南 行政村,319户,1177人,驻溪南汤。

因驻地溪南汤得名。1950年建立溪南汤行政村,属新宅区南郊乡,同年归属为城关镇第十行政村,1952年划属白阳区城郊乡。1956年复属城关镇,成立溪南农业社,公社化时为熟溪管理区,1961年建立溪南大队,1985年建立溪南村委会,是县城内九个行政村之一,辖1个自然村。耕地1184亩,以种水稻为主,兼营麦类、油菜籽、茶叶、棉花、茉莉花等。企业有五金厂、彩蛋加工厂、泥木组、砖瓦窑。

溪南汤 319户,1177人,村委会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溪南汤地名。始祖千二公,自岭下汤迁此定居。村庄与县城隔一条熟溪,因坐落溪南,村人姓汤,故名溪南汤。村呈长方形,地势平坦,现与县城连成一片,有新建大楼、街道、商店、电影院、居民区等。

下王宅 行政村,228户,843人,驻王祠巷。

该村辖区小地名下王宅,故名。1950年建立下王宅行政村,1955年成立下王宅农业

社,1956年与鸣阳社合并成立鸣阳高级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为熟溪管理区,1961年属鸣阳大队,1962年从鸣阳大队分出,建立下王宅大队,1985年建立下王宅村委会,是县城内九个行政村之一。耕地806亩,以种水稻为主,兼营麦类、黄豆、油菜籽,经济作物有茶叶、蚕桑。企业有被服厂、锉刀厂、年糕粉丝厂、砖瓦窑、彩蛋加工厂。

该村1938年曾建立中共地下党支部。

鸣阳 行政村,225户,871人,驻下王宅路。

该地有古迹“鸣阳楼”,取名鸣阳村。1950年属城关镇第九行政村,1955年成立鸣阳初级农业社,1956年与下王宅社合并成立鸣阳高级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为熟溪管理区,1961年建立鸣阳大队,1985年成立鸣阳村委会,是县城内九个行政村之一,辖2个自然村。有耕地874亩,以种水稻为主,兼营麦类、黄豆、油菜籽,经济作物有茶叶、棉花、蔬菜。企业有机面厂、砖瓦窑、泥木组。

型头 44户,167人。

原名盈头,先有枸树脚,后有盈头。黄巢起义时,吴姓祖先从福建浦城迁入浙江义乌县,再迁居武义要巨。明万历年间,吴氏从要巨迁入县城东面叉岔路口(即枸树脚),清顺治年间吴姓分居,建立盈头村,解放后写成型头村。该村坐落平原,过去生产蔬菜出名,东南面是菜地和农田,西靠下王宅,北邻枸树脚。

枸树脚 14户,72人。

原名桠叉路口。后因村旁有株大枸树,改名枸树脚。明万历年间吴氏从要巨迁此定居,该村坐落城东八素门外,地处平原,南靠路,周围是田。

程王处 行政村,176户,716人,驻王处。

该村委会辖6个自然村,程处与王处是两个紧相连的自然村,数此两村最大,遂取名程王处。解放初建立程王处行政村,1956年建立程王处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汪村管理区,1661年建立程王处大队,1985年建立程王处村委会。耕地786亩,以种水稻为主,兼营麦类、黄豆、油菜籽,经济作物有棉花、蚕桑、茶叶、茉莉花、甘蔗。

王处 79户,336人,程王处村委会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王处地名。六百年左右王姓祖先自福建迁入此地,取名王处。位于县城东北1.8公里,村呈长形。坐落熟溪北侧,地势平坦。

程处 78户,301人。

明朝时代,祖先程永捌从安徽迁此定居,因程氏始居,取名程处。该村地处平原,三面是田,南是旱地沙滩。

下樟处 6户,20人。

程处祠堂 8户,37人。

解放后土地改革时始有住户,村以程处祠堂得名。该村地势平坦,四周有良田。

白鹤庙 4户,17人。

清朝初期此地建有白鹤庙,1945年徐金支从白溪村迁入保护此庙,今有四户,村以白鹤庙得名。

香山寺 1户,5人。

白溪口 行政村,57户,280人,驻白溪口。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属生水塘行政村,1957年与金皮、生水塘合并成立红光高级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汪村管理区,1961年属程王处大队,1962年建立白溪口大队,1985年建立白溪口村委会,辖2个自然村。耕地295亩,以种水稻为主,兼营麦类、黄豆、油菜籽,经济作物有棉花、蚕桑、甘蔗。

白溪口 56户,279人,村委会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白溪口地名。

村坐落小白溪河口,故名白溪口,原分上、下两处,解放后中间造了屋,连成一处。村呈长方形,地势平坦,位于县城东北2.7公里。

丁前埠头 1户,1人。

生水塘 行政村,85户,357人,驻生水塘。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建立生水塘行政村,1957年与金皮、白溪口合并成立红光高级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汪村管理区,1961年属程王处大队,1962年建立生水塘大队,1985年建立生水塘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424亩,以种水稻为主,兼营麦类、黄豆、油菜籽,经济作物有棉花、茶叶、甘蔗。企业有粉干厂。

生水塘 85户,367人,村委会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生水塘地名。明,履坦徐姓分家迁居此地,新建住房旁有三塘连串,大旱年间,塘水不竭,故叫生水塘。位于县城北2.6公里,村呈长形,地势平坦。

金皮 行政村,61户,273人,驻地金皮。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属生水塘行政村,1957年与生水塘、白溪口联合成立红光高级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汪村管理区,1961年属程王处大队,1962年建立金皮大队,1985年建立金皮村委会,辖2个自然村。耕地238亩,以种水稻为主,兼营麦类、黄豆,经济作物有棉花、蚕桑、茶叶、水果、甘蔗。

金皮 37户,166人,村委会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金陂地名。始祖金寿从江西迁居此地,村人多姓金,村边多池塘,故名金陂(陂即塘岸)。后为书写方便,简化为金皮,位于县城北2.9公里,村呈方形,地势平坦。

马村 24户,107人。

相传,在宋朝以前就有马村,古时分上马、下马两个自然村,上马村址在金鞍山(塔山)脚,下马村即现在的马村。祖先姓马,建有马氏祠堂,村庄较大,曾称马园,后衰败沦为现在村庄。该村地处平原,四周是田畈。

汪村 行政村,103户,475人,驻汪村。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属塘头行政村,1956年成立汪村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建立汪村管理区,1961年体制下放,分汪村管理区为12个大队,建立汪村大队,1985年建立汪村村委会,辖2个自然村。耕地420亩,以种水稻为主,兼营麦类、黄豆、蔬菜,经济作物有茶叶、棉花、蚕桑,企业有铸钢厂、锯板厂、服装厂、砖瓦厂。

汪村 94户,447人,村委会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汪村地名。汪姓始祖由徽州迁居此地,故名汪村。位于县城北3.3公里,村呈圆形,地势平坦,东临武金公路,南靠武叶公路,北濒武义江。

白洋渡 9户,28人。

以白洋渡得名。此地是武义至金华的交通要道,也是水路埠头,直至解放,人们南来北往在此过渡。民国四年章道金从永康石柱迁入此地,后形成村庄,东北靠大溪,西北是田。

塘头 行政村,152户,672人,驻塘头。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建立塘头行政村,1956年成立塘头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汪村管理区,1961年建立塘头大队,1985年建立塘头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826亩,以种水稻为主,兼营麦类、黄豆,经济作物有茶叶、棉花、柑桔,企业有陶器厂、砖瓦窑、火炮厂、生物厂。

塘头 152户,672人,村委会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塘头地名。古代有少数户住在岩头,因水灾移上一级,改名二岩头,嫌不雅气,按村前两口大塘取名塘头。位于县城北4公里,村呈方形,地势平坦,坐落武义江西侧。

项山干 行政村,61户,264人,驻项山干。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属塘头行政村,1956年成立项山干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汪村管理区,1961年建立项山干大队,1985年建立项山干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273亩,以种水稻为主,兼营麦类、黄豆,经济作物有茶叶、棉花、柑桔,企业有陶器厂、红纸厂。

项山干 61户,264人,村委会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项山皋地名。晋彦卿之后,由八素门迁居于此,建张祠。村西有山,村东有河,村坐落山、河之间,最早村人姓项,取名项山皋(皋即河岸)。后为书写方便,简化为项山干。位于县城北3.5公里,村呈长方形,地势平坦,村口有武叶公路通过。该村已成“电视村”。

北缸窑 行政村,119户,456人,驻北缸窑。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属塘头行政村,1956年成立缸窑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汪村管理区,1961年建立北缸窑大队,1985年建立北缸窑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838亩,以种水稻为主,兼营麦类、黄豆,经济作物有茶叶,企业有陶器厂、砖瓦厂、服装厂。

北缸窑 119户,456人,村委会驻地。

该村自公元1890年开始做缸钵,位于县城北面3.5公里,故名北缸窑。村呈长方形,坐落丘陵,村东北有武寺公路通过。

汤岭脚 行政村,40户,174人,驻汤岭脚。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属城关镇第一行政村,1956年属齐心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汪村管理区,1961年建立汤岭脚大队,1985年建立汤岭脚村委会,辖2个自然村。耕地190亩,以种水稻为主,兼营麦类、黄豆,经济作物有茶叶,企业有火腿厂。

汤岭脚 22户,82人,村委会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汤岭脚地名。祖先姓王,村坐落汤岭脚,故名。位于县城北1.8公里,村呈三角形,四周丘陵,东南面有古迹北岭洞。

屋里 18户,92人。

胡处 行政村,52户,202人,驻地胡处。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属程王处行政村,1956年成立胡处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汪村管理区,1961年建立胡处大队,1个自然村。耕地200亩,以种水稻为主,兼营麦类、黄豆,产水果,企业有沙石组。

胡处 52户,202人,村委会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胡处地名。该村先有下处,后发展上处,姓胡,故名胡处。位于县城东2.6公里,村呈圆形,北濒武义江,东邻武义化肥厂。

端村 行政村,201户,763人,驻端村。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建立端村行政村,1956年建立端村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汪村管理区,1961年建立端村大队,1985年建立端村村委会,辖3个自然村。耕地1100亩,以种水稻为主,兼营麦类、黄豆,经济作物有蚕桑、棉花、茉莉花、茶叶,企业有水泥预制场。

端村 135户,499人,村委会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端村地名。古代该村有周、赖二姓居住,赖姓祖先国祥于清乾隆年间,从福建上杭迁此定居。几百年前武义至永康的大路上建有一座石桥,叫端明桥。村位于桥头,以桥得名,叫端明村。因“端明”与“短命”近音,改名端村。位于县城东南3.8公里,村呈长方形,东临武义江,南靠洪溪,村口有武永公路通过,地势平坦。

塘里 20户,86人。

村口有水塘,取村名塘里。清嘉庆年间朱姓祖先从本县白革村迁此定居,该村地处丘陵,三面环山,东靠公路,北是田畈。

张村 46户,178人。

张姓始居,故名张村。后张姓无继,清朝中期叶姓从外地迁入。该村地处丘陵,南依山,西旁溪,东北是田。

下岭头 行政村,85户,341人,驻孙家。

下岭头是片村(总地名),村下有一条小岭,取名下岭头。解放初属端村行政村,1956年成立洪溪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汪村管理区,1961年建立下岭头大队,1985年建立下岭头村委会,辖5个自然村。耕地527亩,以种水稻为主,兼营麦、豆,经济作物有茶叶、棉花、米仁。

孙家 27户,103人,下岭头村委会驻地。

先祖姓孙,以姓氏取名孙家,该村于太平军时焚毁。一百三十多年前陈永兴自永康迁入此地重建村庄,仍沿用原村名孙家,位于县城南7.4公里,村呈长形,地处低山丘陵,洪溪穿境而过。

刘宅 15户,68人。

刘姓祖先始居,故名刘宅。原村庄在清咸丰年间在兵灾中焚毁,同治年间重建。该村地处丘陵,东北依山,西南是田。

刘村 19户,70人。

刘氏始居,得名刘村。该村地处丘陵,东邻孙家,西北靠溪,东南是田畈。

隔溪 12户,52人。

该村与孙家、刘宅相隔一条溪,取村名隔溪。地处丘陵,东西旁溪,南依山,北是田畈。

新屋 12户,48人。

余西 行政村,57户,187人,驻地西塘角。

该村委会辖5个自然村,以余山头、西塘角二村较大,取名余西村委会。解放初属南湖行政村,1956年成立余西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汪村管理区,1961年建立余西大队,1985年建立余西村委会。耕地254亩,以种水稻为主,兼营麦、豆,经济作物有茶叶、米仁。

西塘角 15户,54人,余西村委会驻地。

村边有口塘,村在塘的西北角,故名西塘角。位于县城南3.5公里,村呈长方形,地处黄土丘陵。

余山头 16户,46人。

以山得名。建村前此地原有小山头,叫余山头,后形成村庄,遂名余山头。1945年汤姓从县城溪南汤迁此定居,地处丘陵,东南是田畈,西北依山。

凤凰形 18户,66人。

此地山形象凤凰,村以山得名,叫凤凰形。1956年建村,由四户人家始居,吴姓两户从本县新宅乡沿溪村迁此,何姓两户从溪里乡郭洞村迁此,至今已有18户。该村地处丘陵,三面靠山,西是田畈。

青草山垄 4户,13人。

山里垄 4户,8人。

向阳 行政村,47户,173人,驻和尚桥。

1967年前,原地名叫和尚桥,故名和尚桥大队,“文革”期间改名向阳大队。解放

初属端村行政村,1956年成立和尚桥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汪村管理区,1961年建立和尚桥大队,1967年改名向阳大队,1985年建立向阳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252亩,以种水稻为主,兼营麦类,经济作物有茶叶、柑桔。

和尚桥 47户,173人,向阳村委会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和尚桥地名。明朝万历年间,汤姓祖先福十九公自溪南汤迁此种田,后发展成村。据传下首有一座桥,是和尚所建,叫和尚桥,村以桥得名。地处丘陵,离县城南2.6公里。

南缸窑 行政村,81户,321人,驻南缸窑。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属陈宅行政村,1956年属四群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南湖管理区,1961年建立南缸窑大队,1985年建立南缸窑村委会,辖2个自然村。耕,地458亩,以种水稻为主,兼营麦、豆,经济作物有茶叶等。

南缸窑 76户,293人,村委会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南缸窑地名。村庄坐落县城南面,祖先制作缸钵为业,故名南缸窑,村呈长方形,居住集中。

杨宅口 5户,28人。

坎头 行政村,25户,99人,驻上坎头。

坎头分上坎头与下坎头两村,总称坎头。解放初属陈宅行政村,1956属四群农业社,1958年年公社化属南湖管理区,1961年建立坎头大队,1985年建立坎头村委会,辖2个自然村。耕地157亩,以种水稻为主,兼营麦、豆,经济作物有茶叶、棉花、甘蔗。

上坎头 15户,66人,坎头村委会驻地。

坎头古代叫埠头,有溪可行船,后因上游筑起黄北埂,溪水全部引向草马湖,溪滩逐渐成农田,粮食有靠头,遂名靠头村,后雅化为坎头村,分上坎头和下坎头,该村为上坎头。位于县城南1.5公里,村庄散列,地势平坦。

下坎头 10户,33人。

该村位于上坎头村的下首,故名下坎头。清朝晚期吴炳友迁此定居,地势平坦,东旁小溪,四周是田畈。

大坤头 行政村,48户,190人,驻大坤头。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属陈宅行政村,1953年成立初级农业社,1956年属四群高级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湖南管理区,1961年建立大坤头大队,1985年建立大坤头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260亩,以种水稻、蔬菜为主,经济作物有甘蔗、蚕桑,企业有塑料墨合厂。

大坤头 48户,190人,村委会驻地。

清末有吴、熊、敖、谢四姓从江西迁此,发展皮树做牛皮纸,皮树根部很大,后又发展种芦苇,头很大,遂取村名大坤头(方言植物根部叫坤)。位于县城西南1.6公里,村呈长方形,坐落熟溪南侧。

陈宅 行政村,73户,283人,驻陈宅。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建立陈宅行政村,1956年成立四群农业社,1958年公化属南湖管理区,1961年建立陈宅大队,1985年建立陈宅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311亩,以种水稻为主、兼营麦、豆、茉莉花、茶叶、蚕桑。

陈宅 73户,283人,村委会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陈宅地名。先祖陈文凌自义乌白磊迁居此地,以姓氏取名陈宅,位于县城南2.2公里,村呈方形,坐落熟溪东侧。

南湖 行政村,309户,114人,驻下南湖。

该村委会辖6个自然村,其中上、下南湖两村较大,总称南湖。解放初建立南湖行政村,1956年成立南湖高级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建立南湖管理区,1961年分南湖管理区为9个大队,建立南湖大队,1985年建立南湖村委会。有耕地1550亩,以种水稻为主,兼营麦类、黄豆、茉莉花、棉花、米仁、茶叶、蚕桑、甘蔗。企业有预制场、粉干厂。

下南湖 188户,668人,南湖村委会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下南湖地名。县城南面有一湖,名南湖,该村在南湖下首,故名下南湖。距县城南3.2公里,村呈长方形,坐落熟溪东侧,北邻良种场,地势平坦,居住集中。

上南湖 61户,255人。

古时此地有南湖,后建起村庄,分上、下南湖两村,该村位于南湖上首,故名上南湖。祖先何树营从县城迁此定居,地处平原,村庄散列,东南是田畈,西靠熟溪,北邻下南湖村。

河后 34户,124人。

该村坐落熟溪河的后面,故名河后。1815年徐土桕从金华迁此定居,村处平原,三面是田,北靠溪。

上地塔 4户,16人。

小溪口 8户,20人。

过去此地种麻很多,故名麻蓬,后改名小溪口,因村庄位于两条小溪的汇合口。1874年王世清从本县下杨村迁此定居。地势平坦,东旁小溪,三面是田畈。

车圳 14户,63人。

解放前此地有八十余亩田,水利条件差,靠牛车、水车车水灌田,取村名车圳。清末徐三德从永康迁此。

林村 行政村,54户,205人,驻林村。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属南湖行政村,1956年属南胜高级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南湖管理区,1961年建立林村大队,1985年建立林村村委会,辖3个自然村。耕地293亩,以种水稻为主,兼营麦、豆、茶叶。

林村 51户,191人,村委会驻地。

相传,约二百年前,周姓祖先自缙云逃难到此隐名埋姓定居,起村名林村,别名横山村。位于县城南3.2公里,村呈葫芦形,坐落武莱公路西侧。

大坟头 1户,2人。

古塘 2户,12人。

草马湖 行政村,129户,479人,驻草马湖。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建立草马湖行政村,1956年成立四联高级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南湖管理区,1961年建立草马湖大队,1985年建立草马湖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755亩,以种水稻为主,兼营麦、豆、蚕桑、茶叶、棉花、茉莉花。企业有服装厂、茶厂。

草马湖 129户、479人,村委会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草马湖地名。古时村前有一湖,住有何、马、叶三姓人,何姓住何老宫,马姓住马地渎,叶姓住上地塔。据《武义县志》载,叶姓介六世祖自处州松阳迁居此地,后建有叶祠。相传,宋末何姓绝,只剩下马、叶二姓,叶姓权势大,由他取村名草马湖。是“葉”字草当头,含义叶在湖边发展快。该村呈方形,东临熟溪,西靠小山,位于县城西南2.8公里。

横塘 行政村,91户,297人,驻横塘。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属草马湖行政村,1956年属四联高级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南湖管理区,1961年属草马湖大队,1962年

建立横塘大队,1985年建立横塘村委会,辖3个自然村。耕地379亩,以种水稻为主,兼营麦、豆、茶叶,企业有茶厂。

横塘 73户,226人,村委会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横塘地名。古代运输靠肩挑,该村是武义县城通往宣平、丽水的必径之地,路旁有一小水塘,从大路进村歇脚要横绕小塘,遂取村名横塘。位于县城西南3.4公里,村呈方形,东临熟溪、地势平坦,居住集中。

麻蓬 7户,26人。

祖先李氏从江西迁此种麻为生,取名麻蓬。地势平坦,东旁熟溪,西邻横塘村,南北是田。

方处 11户,45人。

方姓始居,取名方处。后于清朝康熙年间,项、阮两姓从县城迁此,清末陈姓从少妃迁入。该村地势平坦、三面是田,北依山。

高坞 行政村,59户,256人,驻外高坞。

该村委会辖3个自然村,其中以里高坞、外高坞两村较大,总称高坞得名。解放初属草马湖行政村,1956年属四联高级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南湖管理区,1961年建立高坞大队,1985年建立高坞村委会。耕地303亩,以种水稻为主,兼营麦、豆、棉花、茶叶、蚕桑。

外高坞 31户,139人,高坞村委会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高坞地名。村西北有高坞山,村以山得名。据传,此地早住有三兄弟,两兄弟住在外面,称外高坞。位于县城西4.5公里,村呈长形,地处丘陵。

里高坞 22户,89人。

先有外高坞村,再有里高坞村,清朝中期,外高坞村徐姓兄弟分家,徐永道迁入里高坞定居。村坐落低山丘陵,三面环山,东面是田。

明王寺 6户,28人。

清光绪年间此地建有明王寺,后形成村庄,村以寺得名。该村地处丘陵,四面环山。

江山殿农业局办公楼

下王宅古建筑的姓洪祠堂柳城镇柳城镇

柳城镇 位于县城西南部,午溪两侧。东与大溪口乡相依,南与三港、竹客乡毗邻,西与新塘、西联乡交界,北与大源乡接壤。总面积42.6平方公里,辖1个居委会,19个行政村,有12条街道,78个自然村,3093户,11186人,其中回族1人,畲族1221人,余系汉族。总人口中,非农业人口1354人,占12.1%。镇人民政府驻地柳城,距县城37公里,海拔190米,地势平坦,交通便利,设有宣平汽车站,有客车通往金华、松阳、武义等地。

柳城镇原是宣平县城,明景泰三年(1452年),至1958年4月属宣平县。清康熙五十五年知县张廷祐号召民众在县城四周植柳,“数年后柳自成围,遂名柳城”。解放前称柳城镇,1958年5月宣平并入武义县,同年9月武义并入永康县,并建立柳城(卫星)人民公社。1961年8月恢复武义县,10月释柳城大公社为七个公社,包括柳城公社。1983年7月成立柳城乡,1985年11月恢复建制镇。

该镇东西南多山,地势高峻,北部为盆地,地势平缓。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属亚热带季风区,无霜期较长,最高温度(七月)36~38℃,最低温度(一月)-7~-9℃,年均温16.2℃,适宜发展种植业。境内小溪纵横,主要河流有两条,一条发源于西联乡,名西溪;一条发源于桃溪区,称东溪。两溪在祝村汇合,流入午溪(又名宣平溪)。沿溪流建有金山尖、普照寺等水电站10处,装机348瓩,同时建有车门水库等10座,蓄水量147万立米,电灌站6处,装机63瓩。农业以产粮为主,兼营棉花、茶叶、油菜、蚕桑等经济作物。特产有宣莲,为莲子中的上品。手工业品有棕绷,坚固耐用。

全镇耕地面积7356亩,其中水田6611亩,占耕地面积83.9%。山林地4.5万亩,占总面积71.8%,非林地1.8万亩,占28.2%。解放后,进行农田基本建设,在耕作、排灌、脱粒、农副产品加工方面基本实现半机电操作。粮食1979年总产1008万斤,1980年总产975万斤,1984年总产1252万斤,亩产1788斤,创历史最高水平。经济作物,1984年产棉花418担、茶叶808担、油菜籽468担、油茶子1364担、宣莲97担。生猪饲养量9976头,养蜂93箱。乡镇企业有水电站、萤石开采、犁锅、综合、煤饼、砖瓦厂等13家,其中镇办5家,从业人员64人,产值16.17万元。另外,棕绷年产约有一万五千张。1984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达427万元,人均净收入308元。

文教卫生事业。有县第二中学,1984年在校学生1090人,其中高中9个班,学生478人,初中12个班,学生612人,教职工64人。初中1所,学生54人。有小学15所,学生1018人,教职工38人。尚有文化站、广播站、电影放映队、影剧院,县属第二医院等文化卫生设施。1984年人口出生率10.41‰,自然增长率2.6‰。

文物:隆福寺石碑。隆福寺原址在柳城车门,明正德二年(公元1507年)重建,有碑为志,该寺已废,石碑尚存,现保存在在桃溪镇延福寺内。

柳城亦是区公所驻地,是全区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的中心,为武义县西南主要集

镇,每逢农历一、四、七为集市贸易日,并恢复五月十六的庙会,每年此时前后三天进行物资交流,且有各种文娱活动,热闹非常。

革命烈士潘成波,出生在该镇前湾村,1927年入党,任中共前湾支部书记,1930年7月组建宣平南营红军、任指挥。同年8月28日在与敌人战斗中壮烈牺牲。

中山公园,紧依通济桥东端,于1930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而建,占地约2亩,建有花坛,石笋、松柏、树木、花卉等,供人们观赏。园内有屋三间,有专人管理。过去公园周围有普照寺的土地200余亩,1945年间为宣平县农业推广所利用,作为农作物培植试验场地。解放初有张以淳、何朝德两烈士墓葬,在“文革”中被废,现被镇锅炉厂全部占用。

柳城镇 区、镇、居委会及三个村委会驻地,1626户,5199人。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柳城地名。自公元1452年至1958年4月为宣平县驻地,1958年5月宣平并入武义县,为自然镇,属武义,1985年11月恢复柳城建制镇。现镇内有1个居委会,12条街道,3个行政村。镇呈桃形,坐落东溪与西溪之间。特产有宣莲,著名手工业产品有棕绷,两者在国内享有盛名。

柳城居委会 443户,829人,驻柳城太平街。

因驻地得名。1982年4月建立,前身为柳城居民小组,1955年建立。

县前街

明景泰年间置宣平县时建,位于县府前面,故名。民国十三年(公元1924年)重修,是石子路,中间铺石板,西起文化站,与太平街成直角相接,东至幼儿园,全长150米。

县前直街

置宣平县时建,直接原县府门前,故名。民国十三年重修,石子路,中间铺石板,北接县前街,南与县前横街相联,长70米。

县前横街

置县时建,横贯于原县府门前,故名。民国十三年重修,石子路,中间铺石板,长约100米,侧有水沟。

县后街

置县时建,位于原县府后面,故名。民国十三年重修,原是石子路,中间铺石板,1972年改建为水泥路。西接太平街,与县后横街、东街相接,长80米,侧有水沟。

县后横街

原为弯曲小道,于1985年扩建成水泥路,西起县后街,东与上(茭道)松(阳)公路相接,故名。长90米,宽15米,现为小菜市场。

太平街

置县时建,因在太平坊地段,故名。民国十三年重修,中铺石板,旁砌卵石。1972年改建成水泥路,位于原县府西侧,南与县前街、北与县后街相接,长180米。

太平直街

新建街道,1985年动工,现已铺设地下水道,不日竣工。系太平街北向延伸,南起太平街,北与柳(城)西(联)公路相接,全长380米。

司前街

置县时建,民国十三年重修,是石子路,中间铺石板,1972年改建成水泥路。位于原县府西侧,西起曹门街,东与太平街相接,长170米。

曹门街

置县时建,因处曹门坊地段,故名。民国十三年重修,是石子路,中间铺石板,位于原县府西隅,东起影剧院与司前街相接,西与城外小路相连。长约150米。

东街

置县时建,位于原县府东侧,故名。民

国十三年重修,石子路,中间铺石板。南起县前街,北与县后街相接,长80米,侧有水沟。

南门街

置县时建,因从原县府直通南门,故名南门街。民国十三年重修,是石子路,中铺石板。北起县前街,南止农机厂,长370米,侧有水沟。

北门街

置县时建,此街从原县府通往北门,故名北门街。民国十三年重修,是石子路,中铺石板,南起县后街与东街相接,北至宣平汽车站,长150米。

县前 行政村,371户,1247人,驻柳城。

柳城在1958年前是宣平县政府驻地,该行政村位于原县府前面,故名。解放初建立县前行政村,1955年合作化时成立县前农业社,公社化时属柳城管理区,1961年建立县前大队,1966年改名红卫大队,1971年复名县前大队,1985年建立县前村委会。耕地622亩,以种水稻为主,特产有宣莲,手工业产品棕绷。

县后 行政村,380户,1318人,驻柳城。

位于原县府后面故名。解放初建立县后行政村,合作化时成立县后农业社,公社化时属柳城管理区,1961年建立县后大队,1966年改名红旗大队,1971年复名县后大队,1985年建立县后村委会。耕地697亩,以种水稻为主,特产有宣莲、棕绷。

丰产 行政村,429户,1480入,驻柳城。

解放初为曹门行政村,1955年合作化时为预兆丰收,取名丰产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时属柳城管理区,1961年建立丰产大队,1985年建立丰产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896亩,以种水稻为主,兼产麦类、油菜籽、棉花,特产有宣莲、蘑菇。

吴上圩 25户,83人。

唐朝时形成村庄,据传该村出个吴浙士,是皇帝的老师,因是小村,取名吴上圩。该村坐落在平原,三面是田,西旁小溪,距镇北1公里。

金山尖 行政村,129户,500人,驻金山尖。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建立金山尖行政村,1955年合作化时成立金山尖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柳城管理区,1961年建立金山尖大队,1966年改名跃进大队,1971年复名金山尖大队,1985年建立金山尖村委会,辖8个自然村,汉、畲两族居住。有耕地381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兼产茶叶、棉花、蚕茧、宣莲等。

金山尖 42户,187人。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金山尖地名。村边有座山,叫金山尖,村以山故名。汉、畲二族居住,村呈长条形,距镇驻地北2.2公里,柳城至下田公路从村口通过。

水背下 39户,146人。

村上首有条小溪,又有一个深潭,潭水向村流,村坐落水流下游,取名水背下。清朝中期黄姓祖先从福建迁此定居。该村地处丘陵,东靠山、南是田垄、西旁溪、北依水库。

外铺畈 3户,9人。

松树弄 6户,20人。

上三百 16户,48人。

此地原有三百田,村庄坐落田畈上首,故名上三百。清末畲族兰姓从云和县迁入此地定居。该村地处丘陵,东南依山,西是垄田,北临水库。

东弄 4户,17人。

横山 17户,65人。

金山尖村的下首有一座横山,村处山脚,得名横山村。清朝中期畲族兰姓从广东迁入此地。该村东靠横山,南是田畈、西依

公路,北近金山尖村。

三丘头 2户,8人。

堰下 行政村,69户,266人,驻堰下。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属金山尖行政村,1955年合作化时成立堰下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柳城管理区,1961年建立堰下大队,1985年建立堰下村委会,辖2个自然村,均系畲族居住。有耕地220亩,以种水稻、山地杂粮为主,兼产茶叶、宣莲、油茶籽等。

堰下 64户,246人,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堰下地名。村边原有一条“铁钉堰”,村坐落堰的下面,故名堰下。距镇驻地北2公里,村呈长方形,东临西溪,村民均系畲族。

塘弄 5户,20人。

长蛇头 行政村,41户,159人,驻洪泉畈。

该行政村坐落长蛇山口,1961年取名长蛇头大队。民国《宣平县志》载:长蛇山原名独山,因山峦象长蛇捕鸽,俗称长蛇山。该村解放初属车门行政村,1955年合作化时属车门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柳城管理区,1961年建立长蛇头大队,1985年建立长蛇头村委会,辖7个自然村。有耕地129亩,以种水稻、山地杂粮为主,兼产茶叶、油茶籽、宣莲等。

洪泉畈 7户,22人,长蛇头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洪泉畈地名。清光绪三十二年壶源村全舍宝在此建瓦窑,将家眷迁此定居,乡人称为舍宝窑,后陆续迁入七户人家,成为一个小村庄,俗称“窑”。距镇驻地西1.6公里,村呈长方形,南靠小溪。

长蛇头 5户,21人。

村头有座山叫长蛇山,村庄遂名长蛇头。五十年前郑氏从县后迁此。村庄坐落山脚,三面环山,西是田畈。

后千底 6户,21人。

村名无考。清末畲族兰姓从本县台山脚迁此定居。该村坐落山脚,东南有田,西北靠山。

家狗槽 2户,9人。

前山岭头 13户,50人。

洪塘 5户,22人。

二花垄 4户,14人。

黄家滩 行政村,74户,314人,驻黄家滩。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属麻济行政村,1955年合作化时属祝村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前湾管理区,1961年建立黄家滩大队,1985年建立黄滩村委会,辖9个自然村。有耕地307亩,以种水稻为主,兼产麦类、蔬菜、宣莲等。

黄家滩 19户,73人,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黄家滩地名。据传,此地是黄姓居住,村前有一条东溪通过,形成一片溪滩,故名黄家滩。后因火灾,黄姓迁走,清道光年间韩姓从江西南丰县迁此定居,仍沿用黄家滩村名。距镇驻地东1.1公里,村庄散列呈多角形,西临东溪。

千家村 8户,36人。

相传,古代此地村庄很大,人口兴旺,取名千家村。后遭火灾,村庄焚毁,只有少数村民在此重建家园。该村地处平原,四周是田畈,西旁小溪。

东山弄 2户,8人。

金交椅 2户,8人。

白岭 1户,5人。

麻济源 23户,96人。

该村坐落麻济村里面一条山垄里,村中有小溪,故名麻济源。清初形成村庄,四周环山。

直弄 11户,48人。

村前有一条较直又长的田弄,村庄遂名直弄。祖先姓饶,清初形成村庄。三面环山,北有垄田。

埂城头 4户,21人。

千家村的北面有长埂,村建在埂城头上,遂名埂城头。该村东旁小溪,南依埂,西是田,北靠山。

洞主殿 4户,19人。

车门 行政村,96户,400人,驻中央畈。

车门是片村,村民组织机构一向以片村为名。解放初建立车门行政村,1955年合作化时成立车门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时属柳城管理区,1961年建立车门大队,1985年建立车门村委会,辖12个自然村,汉、畲两族居住。有耕地343亩,以种水稻、山地杂粮为主,兼产茶叶、油茶籽、宣莲等。

中央畈 12户,56人,车门村委会驻地。

该村是车门片村的中心村,畲族兰姓祖先在清乾隆三年从丽水碧湖坳头迁此定居,建村在田畈中央,故名中央畈。距镇驻地西1.8公里,村呈圆形,南临小溪。

龙福寺弄 7户,34人。

平舒 8户,29人。

建村前此地有棵大树,树上有个老鹰窠,清朝中期畲族兰姓从邻村龙福寺弄迁此定居,地名就叫老鹰棚,后感到老鹰会抓鸡,不安宁,村人希望平静舒适,遂改村名平舒。村庄坐落山脚,南有田畈和小溪。

鸳鸯垄 7户,36人。

村庄坐落在鸳鸯寺下首的山垄里,取村名鸳鸯垄。清初高姓祖先从云和县迁入此地,该村东南依山,西北是垄田。

坟山隘 4户,18人。

白水脚 12户,54人。

村后有一条山溪,常年瀑布不断,遂取村名白水脚。清初兰氏祖先从云和县迁居本县山下鲍,清朝中期再移居白水脚。该村东南依山,西北是农田。

明山庙脚 11户,43人。

林家 11户,43人。

该村多林姓,故名林家。村坐落山脚,四周是田畈。

栗山 14户,53人。

从前,村周围有数百株栗树,村庄坐落山脚,故名栗山。清初畲族兰姓从云和县迁入。该村三面环山,北是田畈。

大路下 3户,10人。

外铺 6户,18人。

凹头 1户,6人。

车门 车门是片村,由中央畈、龙福寺弄、平舒、鸳鸯垄、坟山隘、白水脚、明山殿脚、林家、栗山等小村组成。古时这里是宣平通往松阳的大路,路旁有一小溪形似车桶,出口象门,故名车门。

麻济 行政村,67户,260人,驻麻济。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建立麻济行政村,1955年合作化时属祝村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前湾管理区,1961年建立麻济大队,1966改名东升大队,1971年复名麻济大队,1985年建立麻济村委会,辖7个自然村。有耕地244亩,以种水稻为主,兼产茶叶、油菜籽等。

麻济 29户,115人,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麻济地名。明朝末年起,该村以出售苎麻为主要经济来源,故名麻济。距镇驻地东南1.8公里,村呈圆形,西临午溪。

澄清源 1户,2人。

下天仓 4户,10人。

古时此地有几亩田,粮食产量较高,后有人在此建屋居住,取村名天仓。尔后在该村上首发展一村,取名上天仓,此地改名下天仓。坐落在山弄,四面环山,南旁小溪。

上天仓 3户,8人。

该村坐落下天仓的上首,故名上天仓,四面环山。

荷青 22户,96人。

此地形似荷花,古时有一庙,建在“荷花”中间,东南北三面是青山,遂取村名荷青。先是祝姓居住,清光绪年间曾姓迁此定居。该村地处丘陵,三面环山,西有垄田。

李宅畈 4户,16人。

苍弄源 4户,13人。

梁家山 行政村,119户,512人,驻梁家山。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属前湾乡,1950年建立梁家山行政村,1955年合作化时属祝村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前湾管理区,1961年建立梁家山大队,1966年改名翻身大队,1971年复名梁家山大队,1985年建立梁家山村委会,辖2个自然村,汉、畲两族居住。有耕地325亩,以种水稻、山地杂粮为主,兼产茶叶、油茶籽、蚕茧等。

梁家山 10户,454人,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梁家山地名。明末张姓祖先住此,取名张家山。清嘉庆至道光年间,张姓衰落,梁、叶、鲍姓相继迁来居住,因梁姓发展快,后改名梁家山。距镇驻地东5.3公里,村呈圆形,三面环山,有一小溪穿境流过。

外岗 18户,58人。

下湖源 行政村,42户,197人,驻下湖源。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属祝村行政村,1955年合作化属祝村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前湾管理区,1961年建立下湖源大队,1985年建立下湖源村委会,辖4个自然村。有耕地196亩,以种水稻为主,兼营蘑菇、宣莲等。

下湖源 23户,110人,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下湖源地名。雷姓祖先于清乾隆元年由云和县迁此定居。据传:此地原有一湖,后因地理发生变化,湖被砂石填平,该村原在湖的下首,故名下湖源。距镇驻地南1.5公里,村呈长方形,东北面多系山丘。

水井湾 11户,51人。

原地名枕头山,后在山脚挖水井一口,从村庄到水井的路弯曲,遂改村名水井湾。雷姓祖先从碧湖下村迁入,该村坐落山脚,东北是田,西南依山。

小塘弄 6户,28人。

塘弄 2户,8人。

祝村 行政村,214户,789人,驻祝村。

以驻地得名。解放初建立祝村行政村,1955年合作化时成立祝村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前湾管理区,1961年建立祝村大队,1966年改名东方红大队,1971年复名祝村大队,1985年建立祝村村委会,辖2个自然村。有耕地664亩,以种水稻为主,兼营棉花、苹果,特产有宣莲、蘑菇。

祝村 208户,773人,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祝村地名。原名莱山,祝姓于宋朝末年从丽水迁此,当时为多姓杂居,到明朝年间,只留祝姓,遂改名祝村。距镇驻地南1.6公里,村呈三角形,地势平坦,居住集中,柳祝公路穿境而过。

关王庙 6户,16人。

白马下 行政村,40户,192人,驻白马下。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属车门行政村,1955年合作化时属车门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柳城管理区,1961年建立白马下大队,1966年改名立新大队,1971年复名白马下大队,1985年建立白马下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182亩,以种水稻为主,特产有宣莲。

白马下 40户,192人,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白马下地名。村坐落在白马山脚,故名白马下。距镇驻地南1.8公里,村呈长方形,村民均系畲族。《县志》载:“白马山,有石室,巨石屹立,击之铿锵,曰白马超尘。”

前湾 行政村,139户,567人,驻前湾。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建立前湾行政村,1955年合作化时成立前湾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时为前湾管理区,1961年成立前湾大队,1985年建立前湾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499亩,以种水稻为主,兼产蚕茧、棉花、宣莲、蘑菇。

前湾 139户,567人,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前湾地名。村前有一条大溪,名午溪,形状如弓,遂取村名前湾。距镇驻地南3.2公里,村呈长方形,后靠山,柳竹公路穿境而过。革命烈士潘成波出生于该村。

江下 行政村,109户,490人,驻江下。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属前湾乡,1950年建立江下行政村,1956年合作化成立江下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前湾管理区,1961年建立江下大队,1985年建立江下村委会,辖9个自然村。有耕地420亩,以种水稻为主,兼产茶叶、蚕茧、蘑菇、宣莲等。

江下 24户,132人,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村名冈下,因坐落冈山下,故名。后为书写方便,改为江下。距镇驻地南3.8公里,村庄散列,呈三角形,西临午溪及柳三公路。

金交椅 2户,6人。

马路山 2户,10人。

金丝源 4户,15人。

金丝源口 25户,115人。

古时山源里有座殿,殿内塑有金丝娘娘,后在山坑出口处建起村庄,取名金丝源口。该村东依山,西旁溪,南北是田畈。

源口 19户,73人。

该村坐落金丝源口下首,取名源口。东靠山,西旁溪,三面是田。

赤岩畈 22户,96人。

村前有田畈,对面有座岩山,岩呈赤色,遂取村名赤岩畈。钟氏祖先从福建迁此定居,北靠公路,西旁溪,东南是田畈。

火石坑 6户,22人。

火石坑口 5户,21人。

橄榄源 行政村,106户,405人,驻橄榄源6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属前湾乡,1950年建立橄榄源行政村,1955年合作化时属前湾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前湾管理区,1961年建立橄榄源大队,1985年建立橄榄源村委会,辖3个自然村。耕地338亩,以种水稻、山地杂粮为主,兼产茶叶、油茶籽。

橄榄源 68户,254人,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橄榄源地名。相传,古时有位买小猪客人路过该村,带了一棵橄榄树苗载在此地,并说:“这棵树苗成

活的话,这里就取名橄榄源村。”结果树活了,从此定名橄榄源村。距镇驻地东南4.7公里,村呈圆形,西北靠山。

青口 13户,52人。

村边原有一条横路象根秤杆,村一端小山坡似秤钩,小山坡下面有丘田象块肉,取村名秤钩肉,后演化为青口。乾隆元年,鲍姓祖先邦惠从橄榄源村迁居青口。该村坐落山坞,三面环山,村前有田。

石庙坑 25户,99人。

原村后有座石庙,山脚有条小坑,遂取名石庙坑。明末赖氏祖先从福建迁居本县千丘坞,后移居石庙坑。该村坐落山脚,呈长条形,三面环山,东旁小溪。

荷叶山头 行政村,76户,318人,驻下山头。

该地有荷叶山,村委会以山得名。解放初属前湾乡江下行政村,1956年合作化时属江下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前湾管理区,1961年建立荷叶山头大队,1985年建立荷叶山头村委会,辖3个自然村。有耕地185亩,以种水稻和山地杂粮为主,兼产茶叶、蚕茧、宣莲。

下山头 33户,139人,村委会驻地。

村坐落荷叶山头下面,故名下山头。荷叶山头分上山头、下山头两个自然村,因山头象荷叶,故名。距镇驻地南4.6公里,村呈三角形,南靠柳三公路及午溪。

上山头 30户,100人。

村坐落荷叶山头上面,改名上山头。清乾隆年间郑氏祖先从本县新塘乡乌坛村迁此定居。该村坐落山坡,东旁小溪,南邻下山头村,西北依山。

陶大圩 13户,79人。

原是一块平圩地,陶姓始居,取村名陶大圩。陶姓绝续,华姓迁入。相传过去该村出过进士,后立功,皇帝封造骑路大门一座,任何官员过此门下轿、下马。该村坐落山脚,东南西三面靠公路和大溪。

冰坛 行政村,79户,319人,驻冰坛。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属前湾行政村,1956年合作化时成立冰坛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前湾管理区,1961年建立冰坛大队,1985年建立冰坛村委会,辖6个自然村。有耕地261亩,以种水稻、山地杂粮为主,兼产茶叶、油菜籽、蘑菇、宣莲。

冰坛 42户,175人,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冰坛地名。该村有个风洞,冬送暖风,夏吹凉风,盛夏时期,凉风清心,如入冰界,且前后山都是岩石,故名冰坛。距镇驻地南4.6公里,村呈长方形,北临柳竹公路。

杉坑桥 7户,27人。

村建在杉坑桥上首,村以桥故名。清道光年间畲族兰姓居此,咸丰年间本县陶大圩村华姓迁此定居。该村坐落山脚,东西面是垄田,南靠下马山,北靠小溪和公路。

内杉坑 2户,8人。

下马山 11户,44人。

杉坑桥南端山上有一块巨石,石上有两个马蹄印,传说:“天马下凡”所印,此山取名下马山,村以山故名。

大坪 15户,56人。

村坐落山腰,有几块大草坪,故名大坪。清乾隆年间,方氏从江西南昌杏花村迁此种玉米为生,尔后占氏、邓氏相继迁来,三户各自搭铺居住。

祝公鳌 2户,9人。

古时此地栽有一种观音竹,原名竹公鳌,后写成祝公鳌。清朝嘉庆年间许姓祖先从江西迁居此地,共四户,二十余人。道光年间发展到十户,民国初有十多户,四十余人,后因逃避国民党抓壮丁只剩四户,村庄从此衰落。

后坪山 行政村,34户,141人,驻后坪山。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属前湾乡江下行政村,1956年合作化时属江下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前湾管理区,1961年建立后坪山大队,1985年建立后坪山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113亩,以种水稻、山地杂粮为主,兼产茶叶、油茶籽。

后坪山 34户,141人,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后坪山地名。村庄坐落在四周环山的一块平地上,以后山最高,故名后平山,现写成后坪山。距镇驻地南5公里,村呈方形,四面环山。

城关区

城关区 位于县城北部,东连桐琴区和永康县,南接新宅区,西依下杨区,北界金华县,总面积333.5平方公里。全区有邵宅、履坦、寺前、桃溪滩、溪里、白溪、茭道七个乡,共132个行政村,303个自然村,1.71万户,6.93万人。区公所驻地下邵村,距县城4.5公里。

1949年解放后,建立城关区,仅辖原壶山镇的8个行政村。1950年城关区改名为城关镇,1958年公社化建立壶山公社(也称东风公社),辖原城郊、幸福、和平三个乡。1961年恢复武义县时,属白阳区。1964年撤销白阳区,改为直属公社,包括履坦、寺后、白溪、邵宅、桃溪滩、溪里、茭道七个公社。1973年又设城关区,直至现在,辖原直属七个乡。

该区东南前隅两个乡是半山区,山峦重叠,蜿蜒起伏。五个乡是丘陵地区,地势较平坦。境内有白阳山、五虎山、岩山、牛头尖等,山势雄伟、轩昂,其余是丘陵。河流有武义江、白鹭溪、小白溪等。主要水利工程有方坑、东湖、石井岗、溪里、教隆寺、万石院等水库,总蓄水量2550万立方米;电灌92处,装机1667千瓦;水电站10座,装机1446千瓦。近年已实现乡乡通公路,都有客车直达县城,交通方便。

全区有耕地8.43万亩,其中水田8.1万亩,占耕地面积96%。山林地32.1万亩,占全区总面积68.5%。主产粮食,1984年粮食总产量为

1.1亿斤。同年经济作物,产茶叶8115担,棉花3759担,蚕茧1252担,油菜籽8294担,生猪饲养量7.13万头。乡镇企业产值385万元,从业人员1800人。工农业总产值3377万元,人均净收入337元。

文教事业。初中7所,小学附设3所,55个班级,学生2824人,教职员工118人,代课教师41人;小学104所,224个班级,学生6610人,教职员工256人,代课教师40人。

邵宅乡邵宅乡

邵宅乡 位于县城北部白阳山麓北隅,武义江滨。东与白溪、茭道两乡为邻,南与壶山镇隔江相望,西与履坦乡毗连,北与金华县交界,总面积52.5平方公里。辖30个行政村,55个自然村,有3594户,14830人,均系汉族。乡政府驻地下邵村,距县城4.5公里,海拔69米,地势平坦。

邵宅乡名,取上邵、下邵两个村总称邵宅得名。建国初曾建邵宅、张村、务山三个乡,其中邵宅、张村两乡属白阳区,务山乡属履坦区。1956年撤区并乡,建立联众乡,驻地下邵村,1958年改乡设社,属白阳大公社,为邵宅、张村、务山三个管理区,1961年10月建立邵宅人民公社,1983年7月政社分设,建立邵宅乡人民政府。

全乡地处丘陵平坡,水源丰富,土地肥沃。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属亚热带季风区,年均温17℃,无霜期约238天,年降雨量1450毫米,有利于农业生产。溪流有4条,分布均匀,自北向南流入武义江。水利条件较好,解放以来建有石井岗、白蛇坑、李丝塘、青坑等68座水库,蓄水量410万立方米,一座即将完工的东湖水库,蓄水量为460万立方米,是该乡骨干水利工程。建有电灌站23座,总装机容量456瓩;水电站2座,装机143瓩。农业以产粮为主,经营水稻、麦类,兼营棉花、茶叶、蚕桑、油菜、糖梗、水果等经济作物。畜牧业以养猪为主。水产品有淡水鱼和珍珠。

该乡是武义县主要产粮区之一。耕地面积20020亩,其中水田19147亩,占耕地面积的95.9%,山林地4.8万亩,非林地3.2万亩。粮食生产,1949年亩产300斤左右,建国以来进行兴修水利,推广科学种田等一系列措施,农业生产发展很快,1974年粮食亩产超千斤,1980年总产1886万斤,1984年亩产1560斤,总产2805万斤,创历史最高水平。经济作物,1984年产棉花959担,茶叶1290担,蚕茧487担,红糖334担,油菜籽2131担,生猪饲养量1.58万头,养蜂264箱,养鱼面积1346亩。

乡镇企业于八十年代初崛起,有萤石开采、水电站、灯具、针织、玻璃制品、铸钢厂等36家,从业人员315人,产值36万元。

1984年全乡工农业总产值790万元,人均净收入为310元。

文教卫生事业:有初中1所,学生617人,教职工21人;小学21所,学生1519人,教职工58人,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8.66%;有文化站、广播站、电影放映队、影剧院等文化娱乐设施;有两所卫生院,医务人员13名,大村有医疗站。1984年人口出生率为11.68‰,自然增长率为4.05‰。全乡百分之六十的村民已饮用自来水。

乡政府驻地下邵村,亦是城关区区公所驻地。

革命烈士邵李清出生上邵村,1926年入党,1927年任中共武义县委书记。1930年秋赴沪购买枪支,因奸细告密被捕,9月10日在兰溪英勇就义。

革命烈士徐李富白阳村人,1926年入党,第一任中共武义县委委员,1928年“永武联合秋收暴动”时任武义东区指挥,由于恶霸告发,于同年10月被捕,16日被杀害。

国民党上将军官汤思伯出生汤村,1949年大陆解放时,去往台湾,1958年病死日本。

邵宅乡 3594户,14830人,驻下邵。

下邵 行政村,253户,1025人,驻下邵。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建立下邵行政村,1955年成立联胜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邵宅管理区,1961年成立下邵大队,1985年建立下邵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1553亩,以种水稻为主,兼营麦类、棉花、蚕茧、油菜籽、糖梗、柑桔等。

下邵 253户,1025人,区、乡及村委会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下邵地名。元朝邵姓祖先自福建迁居武义安山(现水泥厂地址),后子孙兴旺,迁到上邵建村发族,兄弟分家后,小弟维三定居上邵的下首,遂名下邵。位于县城北4.5公里,武金公路西侧,村呈长形,居住集中,交通便利,有商店、学校、卫生院、影剧院等。

和尚寮 行政村,130户,470人,驻和尚寮。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建立和尚寮行政村,1956年成立友联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务山管理区,1961年成立和尚寮大队,1985年建立和尚寮村委会,辖4个自然村。有耕地331亩,以种水稻为主,兼营麦类、甘薯、茶叶、畜牧业等。

和尚寮 100户,399人,村委会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和尚寮地名。古时此地有座和尚寺,附近有小屋,遂取村名和尚寮(寮即小屋之意)。距乡驻地北7公里,村呈三角形,四面环山,交通不便。

上铺 15户,37人。

该村坐落和尚寮村的上首,故名上铺。地处山坞,三面环山,西旁小溪,交通不便。

下铺 9户,21人。

该村位于和尚寮的下首,遂名下铺。地处山坞,三面环山,东旁小溪,交通不便。

竹园坑 6户,13人。

此地原是坟头山,旁有一条坑,有成片竹园,取名竹园坑。有邵姓人迁居此地,1983年前为大队猪场、农科队仓库。村坐落山坑,北临小溪,四周有垄田。

汤村 行政村,218户,879人,驻汤村。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建立汤村行政村,1955年成立红锋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张村管理区,1961年建立汤村大队,1985年建立汤村村委会,辖5个自然村。有耕地1039亩,以种水稻为主,兼营麦类、棉花、油菜籽、柑桔、糖梗等。

汤村 85户,339人,村委会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汤村地名。村民姓汤,以姓氏集居故名。距乡驻地北9.7公里,村呈圆形,居住集中,村口有武金公路通过。国民党上将军官汤恩伯出生于该村。

上南头 26户,100人。

该村位于汤村的上首,由上山头和上文堂两个小村组成,清朝中期村名叫上塘头,后改名上南头。清初傅姓祖光迁此定居。地处丘陵,东北依山,西南是田畈。

毛村弄 27户,110人。

此地是一条山弄,原先毛氏居住,取村名毛村弄。清初又有邓氏从福建迁入,迄今有三百多年村史。地处丘陵,坐落田弄,东北依山,西南是田。

内蒋 17户,76人。

据传,该村有千年历史,古代村庄较大,分为内蒋、外蒋,曾开设过当铺,尔后村被洪水冲毁,成为废墟。清朝中期项姓从本县下茭道迁入定居,有二百多年历史,村地处丘陵,东濒小溪,西靠公路,南临田,

北依山,交通便利。

青龙头 63户,254人。

该村后面是一条山龙岗,南北有两只“龙眼”,遂取村名青龙头。明朝崇祯年间形成村庄,先有徐姓从本县履坦迁此定居,后有周姓由本县下王宅周宅巷迁入此地。村地处丘陵,三面环山,西是田畈。

桩塘 行政村,178户,777人,驻地隔山。

该村有口桩塘,附近三个自然村种水稻全靠此塘水灌溉,以塘得名。解放初建立桩塘行政村,1956年成立桩塘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张村管理区,1961年建立桩塘大队,1985年建立桩塘村委会,辖3个自然村。有耕地930亩,以种水稻为主,兼营麦类、茶叶、油菜籽、棉花等,特产有珍珠。

隔山 95户,416人,村委会驻地。

桩塘行政村有三个自然村,隔山村与另2个村相隔一座小山,故名隔山。距乡驻地北6.3公里,村呈三角形。

桩塘畈 37户,166人。

该村坐落田畈之中,东南面有桩塘,故名桩塘畈。明朝中期形成村庄,先是赵姓居住,清朝中期王姓从本县下王宅迁此定居,继有徐姓迁入。该村地处丘陵,四周为小山包围,东有大尖沿,北有净坑山。

桩塘里 46户,195人。

该村位于隔山村的后面,坐落塘和山的中间,取村名桩塘里。村史和桩塘畈相同。地处丘陵,四周是小山。

王村 行政村,158户,578人,驻王村。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建立王村行政村,1955年成立王村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务山管理区,1961年建立王村大队,1985年建立王村村委会,辖3个自然村。有耕地714亩,以种水稻为主,兼营麦类、茶叶、油菜籽等。

王村 130户,471人,村委会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王村地名。古时该村有个曹国良,在京做官,把村称曹府。其子曹勾子,依仗父亲权势,到处欺人,有一次与下埠口村叶介石打官司,结果输了,哀叹“完蛋”,硬把村名也叫完村,后来改为王村。距乡驻地6公里,村呈方形,东南靠小溪。

青松 26户,105人。

古时此地下首有庙,庙旁有株大松树,取村名青松。清朝嘉庆年间,石氏祖先从江西景德镇迁此定居,发展成村庄,坐落山垄,东南旁小溪,西北依山,周有垄田。

大王岗 2户,2人。

吴村 行政村,133户,520人,驻吴村。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建立吴村行政村,1956年成立吴村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务山管理区,1961年建立吴村大队,1985年建立吴村村委会,辖2个自然村。有耕地771亩,以种水稻为主,兼营麦类、油菜籽、糖梗、茶叶、棉花、蚕桑、柑桔等。

吴村 118户,458人,村委会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吴村地名。祖先吴海山从要巨村到邵宅务山游玩而择居此地,取名吴村。距乡驻地北5.4公里,村呈长方形,居住集中。

叶村 15户,62人。

该村四周环山,坐落草木丛生之中,取名叶村。清朝晚期,祖先吴氏从本地荷花形迁居此地,形成村庄。东邻毛村弄,北依杨思岭。

下埠口 行政村,100户,430人,驻下埠口。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建立下埠口行政

村,1956年成立下埠口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务山管理区,1961年建立下埠口大队,1985年建立下埠口村委会,辖2个自然村。有耕地521亩,以种水稻为主,兼营麦类、蚕桑、茶叶、油菜籽、棉花等。

下埠口 92户,370人,村委会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下埠口地名。村下首有一小溪注入武义江,古代靠水路运输,建有装卸货物埠头,村坐落埠头边,遂名下埠口。距乡驻地西北5.6公里,北靠小溪,西临武义江,村呈方形,居住集中。该村曾评为卫生文明村。

下坞垄 8户,60人。

此地有一条山垄,名下坞垄,村以山垄故名。清朝晚期形成村庄,祖先郭氏从福建迁居此地。该村坐落山垄,东旁小溪,西北依山,前面有垄田。

石井口 行政村,136户,575人,驻石井口。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建立石井口行政村,1956年成立石井口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务山管理区,1961年建立石井口大队,1985年建立石井口村委会,辖2个自然村。有耕地899亩,以种水稻为主,兼营麦类、茶叶、油菜籽、棉花、柑桔等。

石井口 99户,435人,村委会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石井口地名。村里有石井潭,村坐落石井潭的口外,故名石井口。距乡驻地北4.9公里,村呈方形,东临小溪。

上余 37户,140人。

村庄坐落有山有田的地方,村民吃用有余,取村名上余。相传该村在唐朝形成,祖先姓诸,从永康迁入,诸氏曾任朝廷吏部尚书,后被人陷害而死。该村西临小溪,北依山,东西有良田。

朱村 行政村,267户,1052人,驻朱村。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建立朱村行政村,1955年成立民丰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务山管理区,1961年建立朱村大队,1985年建立朱村村委会,辖3个自然村。有耕地1336亩,以种水稻为主,兼营麦类、茶叶、油菜籽、棉花、柑桔等。

朱村 234户,903人,村委会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朱村地名。明末朱姓祖先从义乌十八派迁此定居,后发展成村,遂名朱村。距乡驻地北4.5公里,村呈方形,居住集中。

湾内 26户,117人。

该村处于七弯八曲的朱村至新金塘的山垄中间,取村名湾内。公元1883年,祖先童海青从永康迁入此地。地处丘陵,四周均是粮田。

里山头 7户,32人。

朝阳 行政村,17户,93人,驻朝阳。

1966年从淳安胡家大队迁来,取名朝阳大队,1985年建立朝阳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140亩,以种稻麦为主,兼营茶叶、油菜籽。

朝阳 17户,93人,村委会驻地。

在淳安原名胡家,1966年移居武义称朝阳。距乡驻地北4.9公里,村呈方形,居住集中。

张村 行政村,217户,858人,驻张村。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建立张村行政村,1955年成立张村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为张村管理区,1961年建立张村大队,1985年建立张村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1013亩,以种稻、麦为主,兼营棉花、油菜籽、茶叶等。特产有珍珠。

张村 217户,858人,

村委会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原名章村。最早为章姓居住,故名章村。因章与张同音,解放前改为张村。距乡驻地东北5.5公里,村呈方形,居住集中。

湖塘沿 行政村,150户,633人,驻湖塘沿。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建立湖塘沿行政村,1955年建立星光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务山管理区,1961年建立湖塘沿大队,1985年建立湖塘沿村委会,辖3个自然村。有耕地996亩,以种水稻为主,兼营麦类、蚕桑、油菜籽、棉花等。

湖塘沿116户,474人,村委会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湖塘沿地名。村边有一塘,名湖塘,村以塘取名湖塘沿。距乡驻地西北4.1公里,村呈长方形,北有小溪注入武义江。

新塘里 54户,234人。

村西北角有一口新塘,村坐落新塘里首,故名新塘里。清朝中期徐氏祖先从本县茭道乡八仙村迁此定居。该村坐落山上,四周群山环抱。

大通寺 12户,55人。

村以大通寺故名。明初此地有兵部尚书古墓一座,并建起大通寺。解放后形成村庄,三面环山,南是田畈。

新金塘 行政村,54户,234人,驻新金塘。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属湖塘沿行政村,1956年成立星火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务山管理区,1961年建立新金塘大队,1985年建立新金塘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354亩,以种稻、麦为主,兼营蚕桑、油菜籽等。

新金塘 54户,234人,村委会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原名新经堂。古时村上首有一座经堂被洪水冲掉,村民重建经堂,取村名新经堂,解放后改为新金塘。距乡驻地西北3.5公里,村呈长形,西临武义江。

龙源 行政村,53户,239人,驻龙源。

1966年从淳安球山大队龙源村集体迁居武义后,单独成立大队,故名。1985年建立龙源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238亩,以种水稻为主,兼营茶叶、油菜籽等。

龙源 53户,239人,村委会驻地。

在淳安时村名叫龙源,迁入武义后仍沿用垄源村名。距乡驻地北2.8公里,村呈长方形,居住集中。

王大路 行政村,56户,262人,驻王大路。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属金畈行政村,1955年成立王大路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邵宅管理区,1961年建立王大路大队,1985年建立王大路村委会,辖2个自然村。有耕地452亩,以种水稻为主,兼营麦类、棉花、糖梗、油菜籽等。

王大路 47户,239人,村委会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王大路地名。最早是一户姓夏人居住,取名夏村。后有徐姓从白溪迁入,不久夏姓绝,徐姓另取村名,以三条大路及村庄坐落黄土丘陵,取名黄大路,后简化为王大路。距乡驻地北4.2公里,村呈圆形,居住集中,交通便利,村口有武金公路停靠站。

安塘 9户,23人。

村后有口较大的水塘,叫安塘,村以塘故名。清朝晚期有叶、夏两姓分别从义乌、东阳迁入,形成村庄,坐落小山坡中。东临公路,西旁小溪,南是田畈。

叶棋 行政村,35户,166人,驻叶棋。

1966年从淳安县新安江迁移此地,仍沿用叶棋大队原名,1985年建立叶棋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200亩,以种水稻为主,兼营麦、豆、茶叶等。

叶棋 35户,166人,村委会驻地。

1966年从淳安县新安江迁入武义,仍沿用原名叶棋。距乡驻地北3.7公里,村呈方形,居住集中。

茭塘 行政村,127户,525人,驻茭塘。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建立茭塘行政村,1955年成立茭塘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张村管理区,1961年建立茭塘大队,1985年建立茭塘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745亩,以种水稻为主,兼营麦、豆、茶叶、油菜籽等。

茭塘 127户,525人,村委会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茭塘地名。原村民有邵、何两姓,何姓住新厅,邵姓住茭塘里,后连成一村,村边有塘,养植茭白,取村名茭塘。距乡驻地北4.6公里,村呈长方形。

胡长畈 行政村,89户,398人,驻胡长畈。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建立胡长畈行政村,1955年成立胡长畈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张村管理区,1961年建立胡长畈大队,1985年建立胡长畈村委会,辖2个自然村。有耕地526亩,以种水稻为主,兼营麦类、茶叶、油菜籽、棉花,特产有珍珠。

胡长畈 86户,387人,村委会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名湖长畈。另据陈氏宗谱记载,先祖姓陈,明朝时从少妃迁此,当时本地水塘、小溪长满菖蒲,村前是一畈田,叫蒲常畈,村以田畈得名。到清朝时,有个风水先生看到地形象荷花,说荷花要有水,改名湖长畈。解放后简化为胡长畈。距乡驻地东北5公里,村呈方形,居住集中。

牡丹陈 3户,11人。

古时名牡丹镇。宋初,少妃人陈库,官为金紫光禄大夫,赠该村牡丹一株,村庄遂名牡丹镇,因该村祖先姓陈,后改名牡丹陈。村内曾有花厅一幢,建筑考究。村坐西朝东,后依山,前是田。

东吴 行政村,70户,308人,驻东吴。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属胡长畈行政村,1955年成立东吴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张村管理区,1961年建立东吴大队,1985年建立东吴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267亩,以种水稻为主,兼营麦类、茶叶、油菜籽等。

东吴 70户,308人,村委会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东吴地名。因村为吴姓祖先创建,又位于县城东面,故名东吴。距乡驻地东北5.4公里,村庄散列,呈长方形。

金畈 行政村,38户,364人,驻金畈。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建立金畈行政村,1955年成立金畈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邵宅管理区,1961年建立金畈大队,1985年建立金畈村委会,辖2个自然村。有耕地612亩,以种水稻为主,兼营麦类、棉花、糖梗、油菜籽等。

金畈 77户,335人,村委会驻地。

据传先祖姓邵,是邵宅人,有一次在这田畈里放鸭,一只鸭突然钻进泥洞出不来,他用锄头掘,结果鸭没有,挖出一缸金子,后就定居此畈,取名金畈村。距乡驻地北3.1公里,村呈三角形,地处平原,居住集中。

隔屋 6户,29人。

此地都是茅草铺,以后盖成瓦屋,方

言盖与隔近音,村庄遂名隔屋。清朝晚期形成村庄,祖先姓邵,从该乡上邵村迁入,后有王姓从义乌迁此定居。该村三面是田畈,北依小山。

下厅前 行政村,48户,184人,驻下厅前。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属仙洞行政村,1956年合作化属仙洞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邵宅管理区,1961年建立下厅前大队,1985年建立下厅前村委会,辖2个自然村。有耕地272亩,以种水稻为主,兼营麦类、油菜籽、茶叶、棉花等。

下厅前 30户,111人,村委会驻地。

村内地形高低不平,分上厅、下厅。相传下厅前面有一孔泉水,水源较大,可以灌田,遂取村名下厅泉,后改为下厅前。距乡驻地北3.1公里,村呈长方形。

仙居铺 18户,73人。

五百多年前宁姓祖先从福建迁入此地,取名马郎村。清朝晚期仙居人迁此后,因住房是茅草铺,遂改村名仙居铺。地处丘陵,三面环山,西靠白依山水库。

界首 行政村,76户,366人,驻地界首。

因驻地得名。原是新安江界首村移民,1965年从淳安县东丁公社迁入武义县,仍沿用界首大队原名,1985年建立界首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431亩,以种水稻为主,兼营麦类、茶叶、油菜籽、柑桔等,特产有珍珠。

界首 76户,366人,村委会驻地。

先祖姓何,于明朝嘉靖年间建村,因地处本省遂安、淳安、和安徽省的交界处,而附近村庄以此村最大,故名界首。1965年迁移武义仍沿用界首村名。距乡驻地东北3.1公里,村呈长方形,居住集中。

白阳 行政村,118户,503人,驻白阳。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建立白阳行政村,1955年成立白阳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张村管理区,1961年建立白阳大队,1985年建立白阳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660亩,以种水稻为主,兼营麦类、棉花、油菜籽等。

白阳 118户,503人,村委会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原名白洋。村附近有一山脉叫白阳山,村以山故名。已有六百年村史。距乡驻地东北3.8公里,村呈方形。

革命烈士徐李富出生该村,徐1926年入党,第一任中共武义县委委员,1928年牺牲。

行政村,94户,

石桥头369人,驻石桥头。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属白阳行政村,1956年合作化时属白阳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张村管理区,1961年建立石桥头大队,1985年建立石桥头村委会,辖3个自然村。有耕地618亩,以种水稻为主,兼营麦类、茶叶、油菜籽等。

石桥头 32户,135人,村委会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石桥头地名。古时此地有座石板桥,后在石桥附近发展一村庄,遂名石桥头。距乡驻地东北4.5公里,村呈方形,坐落两条小溪的汇合处。

新屋 35户,131人。

清乾隆年间,徐姓祖先从本县履坦迁入此地,造了一幢新屋,后发展成村,故名新屋。该村地处丘陵,东是田畈,西南旁小溪,北依山。

陈附门 27户,130人。

原名节妇门,明朝中期形成村庄,相传当时有一寡妇守节,受官府褒奖,村庄遂名节妇门。祖先姓陈,后改村名陈附门。村地处丘陵,东北依山,南是田畈,

西旁小溪。

石甲洞 行政村,63户,249人,驻石甲洞。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属后陈行政村,1955年合作化属联众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邵宅管理区,1961年建立石甲洞大队,1985年建立石甲洞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393亩,以种水稻为主,兼营麦类、黄豆、棉花、油菜籽等。

石甲洞 63户,249人,村委会驻地。

抗日战争时期,从后陈分居而来,因村址前面有口塘,叫石甲洞塘,建立村庄后,遂取村名石甲洞。距乡驻地北2公里,村呈圆形,居住集中。该村已实现电视村。

仙洞 行政村,84户,348人,驻仙洞。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建立仙洞行政村,1956年成立仙洞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邵宅管理区,1961年成立仙洞大队,1985年建立仙洞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472亩,以种水稻为主,兼营麦类、黄豆、茶叶、油菜籽等,特产有珍珠。

仙洞 84户,348人,村委会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仙洞地名。据传,古代白阳山上有个金银洞,洞中有金、银牛各一头,山中有株人参,用这人参叶子能引出金、银牛来。村在这神洞的西北面,且村里多姓邵、童,遂取村名仙洞(方言“邵童”与“仙洞”近音)。距乡驻地东北2.2公里,村呈长方形。

后陈 行政村,190户,793人,驻后陈。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建立后陈行政村,1956年成立联众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邵宅管理区,1961年建立后陈大队,1985年建立后陈村委会,辖3个自然村。有耕地1263亩,以种水稻为主,兼产棉花、蚕茧、柑桔、茉莉花、珍珠等。

后陈 167户,683人,村委会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后陈地名。陈姓祖先于明崇祯年间,从义乌双林下园迁入武义高山脚,为便利耕种,又移到田畈附近建立村庄,遂名后陈。距乡驻地北0.8公里,村呈长方形,居住集中。

白蓬湾 2户,7人。

1941年日本侵略军占领武义,后陈村的群众为避难逃到西垄白蓬湾,搭草铺暂住。日本投降后,大多数村民迁回后陈,只留有两户住在白蓬湾。地处山坞,三面环山,东临小溪。

湖头 35户,149人。

村庄坐落后陈村的西首,旁有湖,故名湖头。明朝中期形成村庄,当时为武义江水路交通要道,有两条街,开有酒坊,店铺,约有一千人口,后被洪水冲毁,村民大部分迁往履坦。现属后陈行政村,是振兴行政村驻地。

振兴 行政村,14户,46人,驻湖头村。

原是县属白溪蚕场的一个分场,1983年3月撤销县属白溪蚕场,同年4月由邵宅公社建立振兴大队,1985年更名振兴村委会。仍以养蚕为业,有桑园162亩,1984年养蚕子154张,产茧128担,另外养蜂60箱,总收入2.54万元。

双联 行政村,33户,160人,驻双联。

1965年从淳安县东丁公社迁移此地。原名余童大队,1966年改名双联大队,含义余、童两姓合住,1985年建立双联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242亩,以种水稻为主,兼产麦类、茶叶、油菜籽等。

双联 33户,160人,村委会驻地。

在淳安时村名界首,1965年迁入武义邵

宅公社分为两村,一村建在白衣山,保留界首原名,一村建在白阳山麓,村内多为余、童两姓,取名余童村,1966年改名双联村。距乡驻地东1.5公里,村呈长方形,居住集中。

上邵 行政村,232户,902人,驻上邵。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建立上邵行政村,1956年建立海鸥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邵宅管理区,1961年建立上邵大队,1985年建立上邵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1070亩,以种水稻为,主兼产麦类、棉花、蚕茧、油菜籽等。

上邵 232户,902人,村委会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上邵地名。元朝时邵姓祖先从福建迁居安山(现水泥厂地址)。兄弟分家后,小弟维三在下首建村,二兄住原地叫上邵,故村名上邵。距乡驻地南0.5公里,村呈长方形,南濒武义江,武金公路在村口通过。革命烈士邵李清出生于该村。

履坦乡履坦乡

履坦乡 位于县城北部,地处武义江畔,南北长,东西狭,状似飞机。东与邵宅乡为邻,南与壶山镇毗连,西南与寺前、桃溪滩乡接壤,北与金华县交界。面积27.8平方公里,辖13个行政村,27个自然村,有1953户,7383人,其中畲族7人,余系汉族。乡政府驻地履坦,距县城6公里,海拔59米,地势平坦。解放前称武北乡、履坦镇。建国初建立履坦、叶长两个乡,属履坦区。1956年撤区并乡属幸福乡,1958年改乡设社,属壶山大公社为履坦管理区,1961年10月建立履坦人民公社,1983年4月政社分设建立履坦乡。

交通便利,履坦和叶长埠村都有客车直达县城。

辖境东有梅花岗,南有五虎山,西有白塔山,北有高塘岭。中部是小型盆地,北部为丘陵区,南部是平原,土地肥沃,光照充足。气候属亚热带季风区,四季分明,春夏多雨,无霜期238天,年平均温度17℃,年降雨量1450毫米,适宜于农业生产。主要经营水稻、麦类等粮食作物,兼营棉花、茶叶、蚕桑、油菜子、糖梗、柑桔等经济作物。解放以来,建有竹塘垄等水库8座,电灌站28座,装机480千瓦。并有县属源口水库的中干渠通入该乡,自流灌溉。尚有武义江、白鹭溪两条河流,亦可灌溉,故水利条件较好。

该乡是全县主要产粮区之一,总耕地面积8560亩,其中水田8065亩,占耕地面积的94.2%,山林地2.2万亩,非林地1.8万亩。解放后进行农田基本建设,改变了落后的生产方式,农业生产有较大的发展。粮食生产,1949年亩产不到300斤,1972年超千斤,1980年亩产1018斤,总产883万斤,1984年亩产1489斤,总产1088万斤,创历史最高水平。经济作物,1984年产棉花1505担,居全县首位。茶叶567担,蚕茧131担,红糖166担,油菜子720担,生猪饲养量8288头,养蜂68箱。

乡镇企业有砖瓦、丝织、造纸、制茶厂等15家,从业人员350人,1984年产值56.6万元。1984年全乡工农业总产值达345万元,人均净收入为336元。

文卫事业。有初中1所,学生334人,教职工18人。小学9所,学生764人,教职工27人。有文化站、广播站、电影放映队等。卫生院1所,医务人员15人,大村有医疗站。解放前是严重的血吸虫病区,解放后,经二十余年的防治,已基本消灭血吸虫病。

1984年人口出生率为10.5‰,自然增长率为4.58‰,全乡有百分之九十的人口已饮用自来水。

履坦乡 1953户,7383人,驻履坦。

履一 行政村,344户,1210人,驻履坦。

因驻地在履坦故名,该村分三个行政村。解放初建立履坦第一行政村,1956年成立履坦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履坦管理区,1961年建立履一大队,1985年建立履一村委会,耕地1582亩。以种水稻为主,兼营麦类、棉花、蚕桑、糖梗、油菜籽等。

履二 行政村,393户,1427人,驻履坦。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建立履坦第二行政村,1956年成立履坦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为履坦管理区,1961年建立履二大队,1985年建立履二村委会,辖2个自然村。有耕地1594亩,以种水稻为主,兼营麦类、棉花、柑桔、茶叶、糖梗等,并有榨糖厂。

小桃溪 13户,46人。

原名桃溪,因本县有桃溪滩,宣平有桃溪,几个村名容易混淆,解放后改名小桃溪。南宋时形成村庄,祖先姓朱。村坐落平原,西旁小溪,三面是田畈。

朱宅前 20户,72人。

此地原是朱姓祠堂,后朱姓在此建造住宅,形成村庄,因位于泉头、坛头、茶山等村庄的前面,遂取村名朱宅前。该村坐落平原,北依小山,三面是田畈。

履三 行政村,292户,1074人,驻履坦。

因驻地得名,是履坦第三行政村。解放初建立郭桥头行政村,1956年属履坦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履坦管理区,1961年建立履三大队,1985年建立履三村委会,耕地1233亩。以种水稻为主,经济特产有棉花、糖梗、茶叶、柑桔、藕等。有茶场,年产值6万元,并有榨糖厂。

履坦 996户,3593人,乡政府及村委会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履坦地名。南宋时建村,仓部公徐镃十六世孙徐肃与贵安从泉溪一带履步而来(履即步行),发现此地平坦,是定居的好地方,遂取名履坦。位于县城北6公里,南靠五虎山,东濒武义江。村呈长方形,居住集中,交道便利,县城有客车通达。

范村 行政村,162户,646人,驻范村。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建立范村行政村,1956年成立黎明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履坦管理区,1961年建立范村大队,1985年建立范村村委会,辖4个自然村。耕地698亩,以种水稻为主,兼营麦类、茶叶、棉花、油菜籽等。

范村 86户,320人,村委会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范村地名。祖槐由金华徙居于此。相传他是金华石壁栗塘人,经常到范村梅山砍柴,元朝中叶来此定居,因范姓聚居,故名范村。距乡驻地北5.6公里,东靠山,南临武义江,村呈长方形,居住尚集中。

百家地 19户,79人。

该村在明朝洪武年间,从永康、东阳、仙居、丽水、磐安等县迁入此地,形成村庄,因多姓居住,取名百家地。该村坐落山脚,三面环山,西临公路。

山坑寺 20户,83人。

明洪武年间在此建寺,取名山坑寺,后形成村庄,以寺故名。祖先姓李,从磐安县迁来。村坐落山脚,东南依山,西靠公路,北邻百家地村。

芦家 37户,164人。

祖先姓芦,故名芦家,元朝中期形成村庄。东靠公路,南旁大溪,西北是田畈。

徐主 行政村,98户,397

人,驻徐主。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建立徐主行政村,1956年属何村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履坦管理区,1961年建立徐主大队,1985年建立徐主村委会,辖4个自然村。耕地273亩,以种水稻为主,兼营麦类、棉花、茶叶等。

徐主 55户,222人,村委会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徐主地名。古代此地有座寺,寺主姓徐,以后就在此定居,发展成村,遂名徐主。距乡驻地北5.4公里,北靠小溪,东临武义江,村呈圆形,居住集中。

金山头 24户,84人。

此地有一座金字形的山,村建在山脚,取名金山头。多姓居住,从缙云、义乌、履坦等地迁入。该村东南是田畈,西北依山。

大坞底 7户,30人。

王坞园 12户,61人。

王坞园是山名,村坐落山脚,以山得名,叫王坞园。清朝中期形成村庄,祖先姓范,从范村迁入。三面环山,北有垄田,村西有小溪。

何村 行政村,96户,360人,驻何村。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建立何村行政村,1956年成立何村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履坦管理区,1961年建立何村大队,1985年建立何村村委会,辖2个自然村。耕地283亩,以种水稻为主,兼营麦类、棉花、茶叶等。

何村 90户,337人,村委会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何村地名。三百年前何姓祖先从郭洞迁居此地,以姓氏取名何村。距乡驻地北4.9公里,东濒武义江,村呈长方形,居住尚集中。

小坞底 6户,23人。

杨垄 行政村,96户,387人,驻和尚坞。

和尚坞对面有条山垄,直通里前村,称杨垄里前,大队以山垄为名,简称杨垄大队。解放初属叶长埠行政村,1956年成立杨垄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履坦管理区,1961年建立杨垄大队,1985年建立杨垄村委会,辖5个自然村。有耕地535亩,以种水稻为主,兼营麦类、甘薯、茶叶等。

和尚坞 26户,101人,杨垄村委会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和尚坞地名。原名建安头,据传有一和尚到此化缘,听说这里人吃了门前塘水,眼睛红会杀人,和尚怕被杀就往后山逃,村人只见和尚进,不见和尚出,村名就叫和尚坞(坞:方言为不见之意)。距乡驻地西北4.5公里,三面环山,南靠小溪,村呈方形,居住集中。

后塘 8户,26人。

此地有座山,名后塘,村以山得名,叫后塘村。清朝晚期形成村庄,祖先姓周。该村坐落山脚,三面环山,南是田畈。

潘宅 16户,70人。

该村为潘姓始居,取名潘宅。相传,在“潘洪摘印”前,潘姓人当官的很多,后因受牵连,卖掉房屋,携带家眷弃宅而去,买地迁此定居,仍沿用潘宅村名。该村坐落山脚,东南旁小溪,西北依山。

七家坞 18户,78人。

此地原名塔湾,有七户人家住在塔湾里面,后迁居此地,取村名七家坞。明末形成村庄,祖先姓范,现在是百家姓。该村坐落山脚,三面环山,北有垄田。

里前 28户,112人。

该村位于杨垄的里面,解放前是武义至金华的大路,取村名里前。清咸丰年间形成村庄,祖先姓何,现是杂姓。村坐落山脚,东旁小溪,南有垄田,西北依山。

叶长埠 行政村,148户,586人,驻叶长埠。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建立叶长埠行政村,1956年成立叶长埠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履坦管理区,1961年建立叶长埠大队,1985年建立叶长埠村委会,辖4个自然村。有耕地616亩,以种水稻为主,兼营麦类、棉花、茶叶、蔬菜等。

叶长埠99户,391人,村委会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叶长埠地名。古代村址在现村庄上首,后被洪水冲毁,留下一个姓叶人,在下首重建村庄(沿武义江而建),水路交通方便,早先常有船筏停泊,又是启运茶叶、石灰的码头,故名叶长埠。距乡驻地北3.5公里,北濒武义江,村呈长方形,居住集中,交通便利,有客车通达县城。

后章16户,65人。

村后有座山叫后郭山,祖先姓章,取村名后章。清朝晚期形成村庄,现只有朱、厉、徐三姓人居住。地处丘陵,三面是田,西靠公路。

何家23户,86人。

该村祖先姓何,以姓氏为冠,取名何家。清朝晚期形成村庄,地处丘陵,东是田畈和后章村,南依山,西靠公路,北有晒场。

前村10户,44人。

双塘行政村,29户,116人,驻地双塘。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属叶长埠行政村,1956年成立双塘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履坦管理区,1961年成立双塘大队,1985年建立双塘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129亩,以种水稻为主,兼营麦类、棉花、茶叶等。

双塘29户,116人。村委会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双塘地名。因村前有两口大塘,清初已定名双塘。距乡驻地北2.6公里,村呈方形,居住集中,是文明村。

坛头行政村,104户,356人,驻地坛头。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建立坛头行政村,1956年成立坛头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履坦管理区,1961年建立坛头大队,1985年建立坛头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600亩,以种水稻为主,兼营麦类、棉花、蚕桑、糖梗、油菜籽等。

坛头104户,356人,村委会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坛头地名。相传先祖从义乌库头迁来,先在朱宅前定居,后遭火灾,迁移至此地,村庄坐落大岩石顶上,故名坛头。距乡驻地北2.1公里,东濒武义江,村呈方形,居住集中。

田兰行政村,47户,231人,驻田兰。

因驻地得名。1966年从淳安县浪川公社迁入武义,以原村名田兰作大队名。1985年建立田兰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328亩,以种水稻为主,兼营麦类、茶叶、油菜籽等。

田兰47户,231人,村委会驻地。

在淳安县时村名田兰,1966年迁入武义,仍沿用田兰原名。距乡驻地西3公里,村呈长方形,居住集中。

泉头行政村,90户,364人,驻泉头。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建立泉头行政村,1956年成立泉头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履坦管理区,1961年成立泉头大队,1983年4月更名泉头村委会(试点),1个自然村。耕地486亩,以种水稻为主,兼营麦类、油菜籽、糖梗等。

泉头90户,364人,村委会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泉头地名。该村周围池塘都是泉水,遂取名泉头村。距乡驻地西1.6公里,村呈方形,居住集中,是文

明村。

建畈行政村,20户,73人,驻建畈。

1962年自淳安县横双公社迁入武义,仍沿用建畈大队原名,1985年建立建畈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97亩,以种水稻为主,兼营麦类、茶叶、油菜籽等。

建畈20户,73人,村委会驻地。

在淳安县时村名大塘,1962年迁入武义,以大队建畈作村名。距乡驻地东北1.2公里,村呈方形,居住集中。

寺前乡寺前乡

寺前乡 位于县城西北部,东南与壶山镇相连,西南与桃溪滩乡为邻,北与履坦乡接壤。三面环山,南有壶山,西有岩山,北有白塔山,地势西北高,略向东南倾斜。全乡总面积22.8平方公里,辖17个行政村,25个自然村,有1375户,5587人,其中苗族1人,畲族6人,余系汉族。乡政府驻地寺后村,距县城6公里,海拔69米。

原名寺后公社,因重名,1982年3月更名寺前公社。解放前称武北乡,建国后建立塔胜乡,属履坦区。1956年撤区并乡属幸福乡,1958年公社化属壶山大公社,为寺后管理区,1961年10月建立寺后人民公社,1982年3月更名寺前公社,1983年6月建立寺前乡。

交通便利,武义至寺后公路沿村通过,有客车直达县城。

辖境多系黄土丘陵,地势蜿蜒起伏,土地肥沃。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属亚热带季风区,年降雨量1450毫米,年平均温度17℃左右,无霜期238天,光照充足,空气湿润,适宜农业生产。水利条件较好,建有林大塘、杨林塘、茶塘等水库27座,蓄水量达127万立方米,并有县属源口水库的中干渠通入该乡,自流灌溉。境内有白鹭溪、沿溪两岸建有电灌站8座,装机容量197瓩。农业生产以种植水稻为主,兼营棉花、糖梗、茶叶、油菜籽等经济作物。

该乡是武义县主要产粮区之一,耕地面积9095亩,其中水田8917亩。山林地1.9万亩,占全境总面积55%,非林地1.6万亩,占总面积的45%。解放以来,进行农田基本建设,改革落后的生产方式,耕作、排灌、脱粒、农副产品加工等基本实现半机电化,生产有较大的发展。粮食生产:1949年亩产不到300斤,1965年亩产486斤,1972年跨纲要,1978年亩产超千斤,1930年亩产895斤。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1984年粮食亩产达1379斤,总产1147万斤,创历史最高水平。经济作物:1984年产棉花480担,茶叶1182担,红糖151担,油菜籽890担。生猪饲养量6955头,养蜂186箱,养鱼面积503亩。

乡镇企业有莹石开采、农机、服装、砖瓦厂等15家,从业人员100人,产值17.8万元。

1984年全乡工农业总产值达303万元,人均净收入为382元。

文卫事业。有初中1所,学生277人,小学7所,学生501人,共有教职员工36人。设有文化站、广播站、电影放映队、卫生院等。

1984年人口出生率为11.53‰,自然增长率4.26‰。全乡已普遍饮用自来水。

寺前乡1375户,5587人,驻寺后。

寺后行政村,111户,466人,驻寺后。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建立寺后行政村,1955年成立幸福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为寺后管理区,1961年建立寺后大队,1985年建立寺后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815亩,以种水稻为主,兼营麦类、油菜籽、糖梗、蚕桑等。

寺后111户,466人,乡、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寺后地名,后唐清泰二年(公元935年)此地建立“常乐寺”,在寺的后面逐渐建起村庄,取名寺后。位于县城北5.6公里,坐落白鹭溪北侧,村呈长方形,居住集中,交通便利,县城有客车直达该村。

杨梅山行政村,45户,190人,驻杨梅山。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属蒋村行政村,1956年合作时属蒋村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寺后管理区,1961年建立杨梅山大队,1985年建立杨梅山村委会,1个自然村。有耕地330亩,产稻谷、麦类、甘薯、茶叶等。

杨梅山45户,190人,村委会驻地。

清朝后期建村,后山杨梅树很多,故名杨梅山。距乡政府驻地西3.9公里,村呈长方形,居住集中。

蒋村行政村,195人,763人,驻蒋村。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建立蒋村行政村,1956年成立蒋村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寺后管理区,1961年建立蒋村大队,1985年建立蒋村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1039亩,产稻谷、麦类、棉花、茶叶、蜜梨等。

蒋村行政村,195户,763人,村委会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蒋村地名。因先有蒋姓居住,故名蒋村。后程姓发族并建有程祠,1966年改名上村,1982年3月复名蒋村。距乡驻地西北2.9公里,北靠白塔山,村呈方形,居住集中。

杨岸行政村,49户,243人,驻杨岸。

因驻地得名。在淳安县称杨岸大队,1965年迁入武义,仍沿用原名,1985年建立杨岸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397亩,产稻谷、麦类、油菜籽、茶叶、棉花等。

杨岸49户,243人,村委会驻地。

在淳安县,称杨川庄,后改为杨岸,1965年从淳安迁入武义,仍沿用杨岸原名。距乡驻地北2.3公里,村呈长方形,居住尚集中,已实现电视村。

中央王行政村,79户,325人,驻中央王。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建立中央王行政村,1956年合作化时属蒋村三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寺后管理区,1961年建立中央王大队,1968年改名中央湾大队,1979年复名中央王大队,1985年建立中央王村委会,辖2个自然村。有耕地497亩,产稻谷、麦类、茶叶、棉花等。

中央王73户,304人,村委会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中央王地名。村在岩山东麓,过去的上王和下王当中,故名中央王。距乡驻地西3.4公里,村呈丁字形,居住集中。

许坞坑6户,21人。

清咸丰年间,农民温金土原住青草坞坑,因房屋在太平军时烧毁,迁至许坞坑对面的黄坭地居住,不久房屋又被雷击毁,再次迁移至现址,发展成村,因地处山垄,上首是山坑,下首是田垄,既似山坞,又象山坑,故取村名许坞坑。村庄坐落山脚下,东依

坎,西南田,北靠山,交通不便。

洪高行政村,52户,283人,驻洪高。

因驻地得名。在淳安县称洪高大队,1964年迁入武义仍沿用洪高大队原名,1985年建立洪高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349亩,产稻谷,麦类、大豆、茶叶等。

洪高52户,238人,村委会驻地。

在淳安县时由洪板源与高塘坞2个自然村建立1个大队,取名洪高。1964年从淳安迁入武义,以原大队名作村名,叫洪高村。距乡驻地西3.2公里,村东有一小溪注入白鹭溪,村呈长方形,居住集中,已实现电视村。

茶山行政村,137户,548人,驻地中茶山。

该村委会辖上茶山、中茶山、下茶山等四个自然村,取名茶山行政村。1955年合作化时属幸福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寺后管理区,1961年建立茶山大队,1985年建立茶山村委会。耕地778亩,产稻谷、麦类、油菜籽、茶叶、蚕茧等。

中茶山55户,210人,茶山村委会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上、下茶山地名。相传,村庄原名朱店,有处州人挑长担往返金华,常在朱店吃茶,改名茶山村。后人口发展,村庄扩大,又分上茶山、中茶山、下茶山,该村地处中间,故名中茶山。距乡驻地北0.9公里,村呈方形,居住集中。

下茶山38户,163人。

相传,太平天国时期,有个姓朱的丽水人,因贫困带三子出外谋生,至现中茶山村,见地方平坦,土质好,就定居下来,三兄弟成家后,长兄留居中茶山,二弟在下方建宅,取名下茶山。地处田畈中央。

上茶山32户,163人。

一百多年前,因兄弟三人分居,三弟在中茶山的上首新建房子,发展成村,取村名上茶山。南靠山,三面是良田。

陈村12户,53人。

相传,朱姓祖先在下茶山的上首田畈中,建了一座房屋作避雨歇息用。约在百年前,有一个寺后的谢姓人,因兄弟分居,无钱建房,暂住于此,尔后就在此建房发展成村。虽是谢氏发族,但为感恩屋主,遂取村名陈村。村南有一水库,东面是田,西北依山。

陈家行政村,32户,133人,驻陈家。

因驻地得名。在淳安县称陈家大队,1964年迁入武义后,仍沿用陈家大队原名,1985年建立陈家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234亩,产稻谷、麦类、油菜籽、茶叶等。

陈家32户,133人,村委会驻地。

村人多姓陈,故名陈家。1964年从淳安县迁入武义,仍沿用陈家原名。距乡驻地西1.1公里,村呈长方形,居住集中。

璇溪行政村,52户,203人,驻璇溪。

因驻地得名。在淳安县称璇溪大队,1963年迁入武义,仍沿用璇溪大队原名,1685年建立璇溪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319亩,以种水稻为主,兼营麦、豆、油菜籽等。

璇溪52户,203人,村委会驻地。

原居淳安县,村前有溪,祖辈按美好愿望取名璇溪村(璇是美玉意)。1963年从淳安迁入武义,仍沿用璇溪原名。该村紧依乡驻地,呈一字形,居住集中,村前有白鹭溪流入武义江。

后桑园行政村,94户,373人,驻后桑园。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建立后桑园行政

村,1955年合作化时属幸福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寺后管理区,1661年建立后桑园大队,1685年建立后桑园村委会,辖2个自然村。有耕地774亩,以种水稻为主,兼营麦类、油菜籽、蚕桑、糖梗等。

后桑园82户,315人,村委会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后桑园地名。相传,清朝初期徐姓祖先从履坦迁居此地,当时是块大桑园,在桑园后面建村居住,取名后桑园。距乡驻地南1公里,南靠白鹭溪,村呈方形,居住集中。

四仁殿12户,58人。

以殿故名。相传,早先在寺后村上首有座施仁殿,专门救济贫困。履坦有个徐姓人,因家贫求乞至此,庙主给他大米,并问他为何求乞,诉说家贫,一家大小无法过活。庙主给他银两,鼓励他勤劳发家,后劳动致富,感恩庙主,带领一家大小在庙旁建房居住,服侍庙主过老,遂发展成村,取村名施仁殿,有二百年村史,因当地方言“施”与“四”近音,为书写方便后改为四仁殿。地处白鹭溪中游,三面是田。

金村垄行政村,55户,226人,驻金村垄。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属石龙头行政村,1955年成立金村垄初级社,1958年公社化属寺后管理区,1941年建立金村大队,1985年建立金村垄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376亩,以种水稻为主,兼营麦类、油菜籽、茶叶。

金村垄55户,226人,村委会驻地。

清末,此地原是履坦徐姓田间的一间平屋,后来发展成村庄,因田垄名金村垄,村以此得名。距乡驻地南1公里,村呈长方形,居住集中,东临武寺公路。

下坭村行政村,38户,159人,驻下坭村。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属石龙头行政村,1955年成立下坭村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寺后管理区,1961年建立下坭村大队,1985年建立下坭村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287亩,以种水稻为主,兼营麦类、蚕桑、茶叶等。

下坭村38户,159人,村委会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下坭村地名。相传,祖先自履坦迁居梅园,因发展缓慢,后有部分村民移至梅园下首一里之地,该处平坦向阳,坭土肥沃,是发族的好地方,取村名下坭村。距乡驻地东南1.5公里,村呈方形,居住集中。

郭塘行政村,135户,551人,驻郭塘。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建立郭塘行政村,1955年成立和平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寺后管理区,1961年建立郭塘大队,1985年建立郭塘村委会,2个自然村。耕地957亩,以种水稻为主,兼营麦类、茶叶、糖梗、油菜籽、苹果、柑桔等。

郭塘135户,551人,村委会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郭塘地名。相传,古时此地郭姓集居,村前有几口水塘,故名郭塘。距乡驻地西南2公里,村呈长方形,居住集中。

胡村4户,15人(县林场农业队)

石龙头行政村,97户,367人,驻石龙头。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建立石龙头行政村,1956年成立石龙头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寺后管理区,1961年成立石龙头大队,1985年建立石龙头村委会,辖2个自然村。有耕地523亩,以种水稻为主,兼营麦类、油菜籽、糖梗、蚕桑、茶叶等。

石龙头96户,362人,村委会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石龙头地名。村边有一座岩石山,形似龙头,村庄遂名石龙头。距乡驻地南1.9公里,村呈长形,居住尚集中。

麦安头1户,5人。

白燕湾行政村,47户,184人,驻地梅园。

白燕湾村名是淳安县地名,历史已久,1964年迁入武义,仍沿用原大队名,1985年建立白燕湾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263亩,产稻谷、麦类、茶叶等。

梅园47户,184人,白燕湾村委会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梅园地名。相传,祖先从武城迁居此地时种了很多梅树,取名梅园。距乡驻地南2公里,村呈长形,居住集中,已实现“电视村”。

王古行政村,52户,210人,驻王古。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属郑村行政村,1955年合作化属郑村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寺后管理区,1961年建立王古大队,1985年建立王古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233亩,以种水稻为主,兼营麦类、蔬菜、油菜籽、茶叶等。

王古52户,210人,村委会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原名王姑。明末,王宗三自武城迁居此地,取名王姑,后简化为王古。距乡驻地南2.7公里,村呈长方形,居住集中。

郑村行政村,88户,317人,驻郑村。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建立郑村行政村,1955年成立郑村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寺后管理区,1961年建立郑村大队,1985年建立郑村村委会,辖2个自然村。有耕地558亩,以种水稻为主,兼营麦类、蔬菜、油菜籽、茶叶等。

郑村66户,230人,村委会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郑村地名。相传,此地原有上新屋、内坞两个小地名,先住王古人,建有王姑庙。后王姓衰,郑姓于清初由武城迁居此地,取名郑村。距乡驻地南2.8公里,村呈长条形,居住集中。

上新屋22户,87人。

二百多年前,郑村人项建显有四子分居,小弟在郑村上方约400米处新建房子,发展成村,遂取村名上新屋。地处县城北约三公里的丘陵地,东邻郑村,南靠山,西北是良田。

桃溪滩乡桃溪滩乡

桃溪滩乡 位于县城西部,东与壶山镇毗连,南与要巨乡为邻,西与后树乡接壤,北与寺前乡、金华县交界。地形东西宽,北侧狭长,状似鸭掌。总面积54.6平方公里,辖21个行政村,68个自然村,有2350户,9949人,其中畲族28人,余系汉族。乡政府驻地三角店村,海拔83米,距县城5.3公里。交通方便,有客车通达县城。

乡政府原驻地在桃溪滩,于1962年8月迁驻三角店。解放初,建政桃溪乡,属履坦区。1956年撤区并乡,撤销桃溪乡,分别划给胜利、幸福两乡。1958年公社化时属壶山(东风)大公社为桃溪滩管理区,1961年10月建立桃溪滩人民公社,1983年7月建立桃溪滩乡。

该乡地处丘陵,低山起伏,小溪纵横交错。主要溪流白鹭溪,发源于要巨乡,流经本乡及寺前、履坦两乡,注入武义江。气候属亚热带季风区,四季分明,春夏多雨,年均降水量约1450毫米。最高温度为七月,36至40℃,最低温度为一月,零下6至8℃,无霜期240天,气候温和,阳光充足,适宜农业生产。水利条件较好,建有教隆寺、翻身塘、老虎口、群山等水库25座,蓄水量达369万立方米,并有县属源口水库的中、北两条干渠入该乡自流灌溉,还建有电灌站12座,装机150瓩,旱涝保收田面积9500亩,占水田面积的65.4%。农业以种植水稻为主,兼营茶叶、蚕桑、糖梗、油菜、油菜籽等经济作物,尚有部分竹木资源以及蜜梨、柑桔等水果。

该乡为武义县主要产粮区之一,耕地面积15005亩,其中水田14685亩,占耕地面积97.87%。山林地4.9万亩,非林地2.5万亩。粮食生产,解放初亩产300斤左右,1972年超千斤,1980年亩产943斤,1984年亩产1432斤,总产达2075万斤,创历史最高水平。经济作物,1984年产叶茶2979担,居全县首位。蚕茧82担,油茶籽130担,油菜籽1486担,红糖155担,蜜梨2400担。生猪饲养量1.19万头,养蜂94箱,养鱼面积743亩。

乡镇企业有萤石开采、水电站、服装、砖瓦、玻纤配件厂等36家,从业人员219人,产值达61.9万元。

1984年全乡工农业总产值达569万元,人均净收入为351元。

文卫事业有初中1所,学生431人,小学18所,学生1042人,教职员工53名。卫生院1所,医务人员7人,大村有医疗站。尚有文化站、广播站、电影放映队、影剧院等。全乡百分之七十以上的人口已饮用自来水。1984年人口出生率为11.38‰,自然增长率5.54‰。

桃溪滩乡2350户,9949人,驻三角店。

三角店行政村,189户,802人,驻地三角店。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建立三角店行政村,1955年成立三角店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桃溪滩管理区,1961年建立三角店大队,1985年建立三角店村委会,辖2个自然村。有耕地1426亩,以种水稻为主,兼营麦类、茶叶、棉花、蚕桑、油菜子、糖梗等。

三角店180户,762人,乡、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三角店地名。南宋时建村,此地是后树通往县城的要道,设有有酒店、药店、肉店三爿店,店址呈三角形,故名三角店。位于县城西5.4公里,村呈长形,居住集中,交通便利,村口有武清公路停靠站。

许村9户,40人。

三百年前,祖先顾、何两姓从武义下王宅迁入,始居上许,因缺乏生活用水,移居下许。村四周有水塘,取村名为水村,后演写为许村。地处丘陵,东有山,西有田,村北有通往县城的公路。

两头门行政村,129户,605人,驻地两头门。

解放初建立两头门行政村,1956年成立两头门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桃溪滩管理区,1960年12月曾划归金华县,1961年10月复回武义,建立两头门大队,1985年建立两头门村委会,辖7个自然村。有耕地450亩,以种水稻、小麦为主,兼营茶叶及各种花卉苗木。

两头门44户,216人,村委会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两头门地名。古时此地是宣平通往金华的大路,上下两头有石门,故名两头门。距乡驻地北8.5公里,村呈三角形,居住较分散,有小溪绕村而过。已实现电视村,并被评为文明村。

天师庙18户,94人。

该村址是古代的天师庙。邓氏从罗方桥迁入后,发展成村,以庙得名。三面环山,东旁小溪。

斋塘7户,35人。

上朱村6户,30人。

岭后33户,138人。

清朝中期,王氏祖先从金华城内迁入,村建在通往金华方向的山岭后面,故名岭后。地处山区,三面环山,东有小溪。

义坞垄14户,64人。

清朝中期,何姓祖先从金华城内迁入该地,在山垄口旁的小山坞上建村,村民团结,讲信义,故名义坞垄。三面环山,东有良田。

下长垄7户,28人。

清塘行政村,93户,342人,驻地清塘。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建立清塘行政村,1956年成立清塘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桃溪滩管理区,1961年建立清塘大队,1985年改建为清塘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522亩,产稻谷、麦类、茶叶、棉花、油菜籽等。

清塘93户,342人,村委会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原名青塘。古时此地山青林茂,溪水流清,附近有一清水塘,遂改名清塘。距乡驻地北5.5公里,有一小溪绕村而过。村呈长形,居住集中,交通便利,县城客车直达该村。

下店行政村,218户,920人,驻地下店。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属清塘行政村,1956年合作化时属清塘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桃溪滩管理区,1961年建立下店大队,

1985年改建下店村委会,辖10个自然村。有耕地1011亩,产稻谷、麦类、茶叶、油菜籽等。

下店20户,85人,村委会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下店地名。在清塘下首,坐落万安岭脚,古时有一店,叫下店,村以此得名。距乡驻地北4.5公里,村呈长方形,坐落于两条小溪的汇合处,村口有武清公路停靠站。

青草坞坑26户,105人。

该地是山坑,坑两旁遍长青草,名青草坞坑,村以坑得名。清道光年间,胡姓祖先从东阳县迁入建村,坐落山脚,四面环山,有小路北通石岭水库,南通青草坞,东达清塘。

茶山坑30户,125人。

以前该地多茶山,村坐落山坑,故名茶山坑。祖先姓周,清道光年间迁入建村,东西两面依山,有小溪穿村而过,有小路南通万安岭,北出县境可达金华喻斯。

青草坞5户,25人。

万安岭脚72户,319人。

该村后山有万安岭,村建在岭脚,故名万安岭脚。清道光年间,有胡、傅两姓相继从缙云及本县麻阳迁入,逐渐形成村庄。地处三面环山,有小溪穿村流过,东连农田,并有小路通往青草坞,北有万安岭,南面小路过三叉口凉亭直通插花岭。

借手坑23户,82人。

该地有山坑,村位在桃溪滩至清塘大路的左边,俗语称左手为“借手”,故名借手坑,村以坑得名。清咸丰年间,王姓祖先从缙云迁入建村,坐落山坑。村呈“U”字形,北面依山,南有小路通往水碓坑,东过垄田可达邵宅山。

邵宅山4户,13人。

插花岭1户,6人。

水碓坑8户,33

后腊29户,127人。人。

古时该村后山有腊梅,遂取村名为后腊。明朝中期,朱、方两姓从浦江迁入形成村庄。地处丘陵,沿村有武清公路相通,有客车停靠站,北依山,东南西三面均是农田。

王尖行政村,79户,330人,驻地王尖。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属车里行政村,1956年成立王尖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桃溪滩管理区,1961年建立王尖大队,1985年改建为王尖村委会,辖2个自然村。有耕地321亩,以产杂粮为主,兼营林业、茶叶、油茶籽等。并产白术、贝母等中药材。

王尖46户,197人,村委会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原名王占。王尖地处山尖,古代村人姓王,故名王尖。距乡驻地西北6.3公里,村呈长方形,四面环山,有一小溪穿境而过。

徐山33户,133人。

清朝中期,徐姓祖先从金华迁入该地,在王坞山脚建村,故名徐山,四面环山。

车里行政村,197户,835人,驻地车里。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建立车里行政村,1956年成立车里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后舍管理区,1961年建立车里大队,1985年改建车里村委会,辖5个自然村。有耕地1098亩,主产稻谷、小麦,兼营茶叶、柑桔、油茶等。

车里86户,395人,村委会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车里地名。村

处后树岭脚,三面环山,后山有三条山岗,形似车桶,村在山里面,故名车里。距乡驻地西5.1公里,村呈船形,北临小溪。相传,宋朝时村庄很大,有六百多户,遭兵灾全村烧毁,现墙基尚存,何时重建无考。

岭脚26户,99人。

清朝中期,祖先周氏从武义城内迁入该地,在山岭脚下建村,故名岭脚。地处山区、西、北均有山岭,东靠山,南面有少量农田。

桥头19户,69人。

清朝时期,有张姓在此小溪上造桥,并在桥头建宅,逐渐发展成村,故名桥头。三面环山,东有农田。

白屋4户,18人。

王公里62户,254人。

该村在一千年前,温氏从福建迁入始建。村处在“王公鸡”山后,故名王公里。三面环山,东有小溪。

新村行政村,33户,153人,驻地新村。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属后舍行政村,1956年合作化时属后舍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后舍管理区,1961年建立教隆寺大队,1962年因做水库迁移此地,取名新村大队,1985年改建新村村委会,辖3个自然村。有耕地143亩,产稻谷、小麦、茶叶、油茶籽等。

新村20户,80人,村委会驻地。

1962年教隆寺后建了水库,村迁移到此,新建村庄,遂名新村。距乡驻地西3.4公里,村呈长形,居住集中。

张坑1户,5人。

连坞12户,68人。

村民原住教隆寺,因建水库,于六十年代初期集体迁移此地,因地处山区,到处山坞相连,故名连坞。

正新屋行政村,116户,508人,驻地正新屋。

原名新屋大队,因重名更名正新屋大队。解放初建立新屋行政村,1956年成立新屋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后舍管理区,1961年建立新屋大队,1982年3月改名正新屋大队,1985年建立正新屋村委会,辖2个自然村。有耕地780亩,以种水稻为主,兼营麦类、茶叶、蜜梨、柑桔等。

正新屋100户,433人,村委会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新屋地名。俗称“坟头新屋”,因先有坟头,后有新屋。相传,坟头村原是一户勤俭创业的住户,后来人口发展,建造新屋另成一村,名新屋村。因本县有四个新屋村,1982年更名正新屋。距乡驻地西3.3公里,村呈方形,居住集中。

坟头16户,75人。

后舍行政村,215户,838人。驻地后舍。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建立后舍行政村,1956年成立后舍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为后舍管理区,1961年建立后舍大队,1985年改建后舍村委会,辖4个自然村。有耕地1442亩,以种水稻为主,兼营麦类、茶叶、油菜籽、蜜梨等。

后舍169户,637人,村委会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后舍地名。相传,古代此地自称八都府,朝庭不允许,派兵剿掉,好屋全被焚毁,只留下部分破旧房,算是朝庭赦免的,因“赦”与“舍”同音,取名后舍。距乡驻地西2.3公里,村呈长形,居住集中。

白蓬桥1户,6人。

金鸡山41户,177人。

该村建在一座形似金钩的小山上,面对两头门的金鸡笼,故取名金鸡山。明洪武年间,王姓祖先从本县马昂村迁入,地处丘陵,四周均是农田,有小路东通桃溪滩,西通后舍。

下郭4户,18人。

榔村行政村,39户,175人,驻地榔村。

因驻地得名。1966年以前在淳安东丁公社,原名榔村大队,迁入武义后仍沿用原名。1985年建立榔村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218亩,产稻谷、麦类、油菜籽等。

榔村39户,175人,村委会驻地。

在淳安县村名榔村,1966年迁居武义仍用榔村原名。距乡驻地西1.5公里,村呈方形,居住集中。

桃溪滩行政村,244户,1047人,驻地桃溪滩。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建立桃溪滩行政村,1955年成立静峰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建立桃溪滩管理区,1961年建立桃溪滩大队,1985年改建桃溪滩村委会,辖5个自然村。有耕地1950亩,以种水稻为主,兼营麦类、茶叶、油菜籽、柑桔、糖梗等。

桃溪滩143户,633人,村委会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桃溪滩地名。宋朝余姓祖先迁居此地,古代村旁有条小河,上有松树潭,下有八百潭、隔坝潭,因多水潭,村址又是溪滩地,原名潭溪滩,后改为桃溪滩。距乡驻地北1公里,村呈长形,西靠白鹭溪,交通便利,村口有武清公路停靠站。

殿后垄24户,105人。

陈堰殿30户,136人。

溪口2户,3人。

郭公桥45户,170人。

古代村边建有石拱桥,名郭公桥,村以桥得名。清朝中期郑姓祖先从茭道乡上下坑迁此建村。地势平坦,东北与农田相接,南有小路通往桃溪滩。

三板桥行政村,110户,502人,驻地三板桥。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建立三板桥行政村,1956年成立三板桥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桃溪滩管理区,1961年建立三板桥大队,1985年建立三板桥村委会,辖3个自然村。有耕地936亩,以种水稻为主,兼营麦类、油菜籽、茶叶、糖梗等。

三板桥84户,385人,村委会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三板桥地名。此地原是武义通往金华的大路,村边有座由三块石板铺设的石桥,名三板桥,村以桥得名。距乡驻地东北0.8公里,村呈方形,有一小溪在村口穿过。

四百墈21户,95人。

清朝中期,郑氏从武义城内迁入,村旁有田数丘,合计四百把,高低悬殊,高墈甚多,故名四百墈。地处丘陵,村四周均有农田。(注:400把,约折合5市亩)

后宅5户,22人。

松源行政村,61户,264人,驻松源。

因建新安江水库,1965年从淳安东丁公社迁此后,仍沿用松源大队原名。1985年改建松源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308亩,产稻谷、麦类、茶叶、油菜籽等。

松源61户,264人,村委会驻地。

在淳安县村名松源,1965年迁移到武义仍沿用松源村名。距乡驻地东北1.8公里,村呈长方形,居住集中。

余家行政村,31户,141人,驻余家。

因驻地得名。在淳安县时名余家大队,1966年迁此后,仍沿用余家大队原名。1985年改建余家村委会,1个自然村。有耕地180亩,茶山84亩,以产粮食为主,兼营茶叶、茉莉花等。

余家31户,141人,村委会驻地。

因余姓多,在淳安时叫余家,1966年迁入武义仍沿用余家原名。距乡驻地西2.9公里,村呈长形,居住集中。

七孔塘行政村,195户,788人,驻七孔塘。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属芦处行政村,1956年成立七孔塘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后舍管理区,1961年建立七孔塘大队,1985年建立七孔塘村委会,辖6个自然村。有耕地1473亩,以种水稻为主,兼营麦类、茶叶、油菜籽、糖梗等。

七孔塘55户,231人,村委会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名七吼塘。相传,古时有一道土,天旱求龙降雨,路过此地,恰村边有口塘,龙见水就逃,道士下塘捉龙,龙捉不到,把塘底挖成七个孔,故名七孔塘,村随塘名。距乡驻地南1公里,村呈方形,居住集中。

荷叶塘43户,173人。

村南有口荷叶塘,村以塘得名。清朝晚期王姓祖先从义乌佛堂到此做缸营生,定居后逐渐形成村庄。地处丘陵,南有简易公路与武宣路相接,县萤石矿山公司设有矿点。

马郎桥头26户,98人。

龚氏祖先自马郎桥村分居到此,取名马郎桥头。地处丘陵,南通马郎桥,北通后舍。

芦处20户,81人。

村由卢姓始建,故名卢处,后演写为芦处。约在唐朝初期建村,地处丘陵,四周均是农田,有小路西通马郎桥头,东通七孔塘。

东头17户,72人。

何宅34户,133人。

清初,有何姓从武义县城到七孔塘做长工,后在此建宅成家,逐渐形成村庄,以姓冠村,取名何宅。地势平坦,四周均是农田,有小路北通乡驻地三角店,南有粮站,西可达七孔塘。

富强行政村,33户,162人,驻地富强。

1966年淳安县芹川大队集体迁来武义,由富西、田兰、姚家等三个自然村组成,1966年新建一村,取名富强,1985年建立富强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198亩,产稻谷、麦类、茶叶、油菜籽等。

富强33户,162人,村委会驻地。

因建新安江水库,1966年从淳安迁居武义,新建村庄,取名富强。距乡驻地南1.6公里,村呈长形,居住集中。

新高行政村,35户,137人,驻地十里岗。

原是永康县太平公社,下高大队,因建太平水库,于1961年迁入武义桃溪滩公社,新建村庄,更名新高大队,1985年建立新高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102亩,产稻谷、麦类、茶叶、油菜籽等。

十里岗35户,137人,新高村委会驻地。

因建太平水库,1961年从永康下高村迁移到此建立村庄,以十里岗为村名。距乡驻地南1.8公里,村呈长形,位于武宣公路北侧。

五一塘行政村,52户,218人,驻五一塘。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属三角店行政村,1956年合作化属三角店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桃溪滩管理区,1961年建立五一塘大队,1985年建立五一塘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257亩,以种水稻为主,兼营麦类、茶叶、油菜籽、糖梗等。

五一塘52户,218人,

村委会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原名五益塘。相传,此地坟垵里住着娘儿俩,儿子不孝,常虐待老母,娘送饭或迟或早,都要遭打。一天,儿子在劳动时,见喜鹊养儿辛苦,母鹊换毛时,小鹊找虫喂娘,当时他想:我不如鸟,知自己对娘不是,决心改正。不一会见娘送饭来,忘了放掉手中的赶牛棒迎上去接娘,娘见了以为儿又来追打,逃到塘塍投水身亡,从此地名叫忤逆塘,后写成五益塘,现又简写为五一塘。距乡驻地南2.2公里,村呈长方形,北靠武宣公路。该村人民生活较富裕,已实现电视村。

新建 行政村,26户,125人,驻新建。

因驻地得名。1966年以前在淳安县属光昌大队,因建新安江水库,于1966年释出迁移本县桃溪滩公社,新建一村,另立大队,取名新建大队。1985年建立新建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183亩,产稻谷、麦类、茶叶、油菜籽等。

新建 26户,125人,村委会驻地。

因建新安江水库,1966年从淳安县迁至武义,新建村庄,取名新建。距乡驻地东南1.1公里,村呈长形,武清公路穿境而过。

光昌 行政村,48户,214人,驻光昌。

1966年从淳安县溪口公社迁入武义,仍沿用光昌大队原名,1985年改建光昌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277亩,产稻谷、麦类、茶叶等。

光昌 48户,214人,村委会驻地。

在淳安县村名光昌,1966年迁入武义,仍沿用光昌原名,距乡驻地西南8公里,村呈圆形,居住集中。

上端头 行政村,198户,749人,驻上端头。

原名西畈大队,因重名,更名上端头大队。解放初建立西畈行政村,1956年成立端峰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后舍管理区,1961年建立西畈大队,1982年3月更名上端头大队,1985年改建上端头村委会,辖10个自然村。有耕地1388亩,以种水稻为主,兼营麦类、油菜籽、茶叶、蜜梨等。

上端头 32户,115人,村委会驻地。

村庄在西畈上面的端头上,地势较高,故名上端头。距乡驻地南2.6公里,村庄散列,呈圆形,东靠白鹭溪。

马郎桥 20户,82人。

岗头14户,54人。

舍里村 14户,55人。

洪宅11户,40人。

西畈 42户,144人。

清朝中期,有龚、项两姓从要巨乡山里村移居该地,因四周都是农田,故名西畈。地处丘陵,西有小溪。

施坞垄 21户,86人。

该地原称仰天饭甑,清朝中期,由张姓在垄口山脚建村,取名施坞垄。三面环山,东有小路与要巨相通。

桃弄 22户,79人。

清朝中期,邹姓祖先从后树迁入建村,因坐落山弄,两旁山上种有桃树,故名桃弄。南北靠山,东西两面与农田相接。

五塘 21户,88人。

清朝中期,祖先郑氏从武义城内移居此地,旁山建村,因门前有五口大小不等的水塘,故名五塘。三面靠山,北连农田。

田畈中央 1户,6人。

溪里乡溪里乡

溪里乡 位于县城南部,地势西南高耸,东北低斜。东与项店乡为邻,南与新宅乡毗连,西与大田乡相接,北与壶山镇交界。面积74.3平方公里,辖23个行政村,58个自然村,有2675户,10049人,其中畲族65人,藏族2人,其余都是汉族。乡政府驻地大堪头村,海拔110米,距县城6.7公里。乡政府原驻地溪里,乡以村得名为溪里乡,于1980年迁驻大堪头。建国初建政时为双坑乡属新宅区,1956年撤区并乡时建立和平乡,同时清溪区的古义乡郭洞片并入该乡,1958年公社化属壶山大公社,为溪里管理区,1983年7月政社分设成立溪里乡。

该乡地处半山区,三面环山,峰峦叠嶂,迤丽起伏。东南有大坑尖、遮包尖两山,海拔均在760米以上,环若屏嶂,地势向东北低斜,平缓延展。河流循山而下,合流成两条水系,一条发源于遮包山等处的双坑溪,流经中甘塔、管宅、水碓后、金村,汇合于黄金塔至下苏埠、南湖注入熟溪;一条发源于佐溪等处的洪溪,流经沈店、周宅至下岭头、端村注入武义江。气候属亚热带季风区,四季分明,春夏多雨,常年温度16.7℃,年平均降雨量1450毫米,无霜期约240天。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适宜农、林业的发展。地下蕴有萤石矿藏。

交通运输方便。武义至王竹园、塘里、大莱三处公路,都通过该乡,大部份行政村都有客车经过,可直达县城。

水利条件较好。建有大湾、溪里等处水库25座,蓄水量达472万立方米,并有源口水库的南干渠流入该乡灌溉。

全乡有耕地8075亩,其中水田7648亩,占94.71%。山林地8.7万亩,占总面积86.3%,非林地1.4万亩,占总面积13.7%。解放前粮食亩产不到300斤。建国后,进行兴修水利,农田建设,排灌、脱粒、机耕和农副产品基本实现半机电操作,粮食产量有很大提高。1972年亩产超纲要,1980年亩产1084斤,总产量达875万斤,1984年亩产达1412斤,总产量达1108万斤,创历史最高水平。同年经济作物茶叶1139担,油菜籽969担,油茶籽205担,生猪饲养8572头,养鱼148亩,养蜂107箱。

乡镇企业有萤石开采、砖瓦、服装、榨油、水泥预制、农机、针织、铸造、鞋楦、食品等39家,从业人员298人,其中乡办10家,共产值88.9万元,在杭州、厦门等地都设有乡贸易公司的办事处。1984年全乡工农业总产值465万元,人均净收入334元。

文教卫生事业。初中1所,学生417人,小学17所,学生867人,入学率99.27%,教职员工47人。卫生院1所,医务人员11人。尚设有文化站、广播站、电影放映队、影剧院等设施。1984年人口出生率12.03‰,自然增长率4.83%。

该乡山明水秀,风景优美,《连心坝》和《八仙的传说》等电影,都在郭洞村拍摄过外景。

革命烈士徐英,出生在水碓后村,早期的中共党员,曾任浙江省委书记等职,1929年冬被捕,翌年8月被害。

文物遗址:红军标语,共72条,现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古窑址:该乡溪里、柏水塘、抱弄口等处有古窑址20多处,时间上朔到五代,下循至元朝,出土的陶制品,质地优良,造型精美,有一定的科学研究价值。

溪里乡2675户,10049人,驻大堪头。

溪里行政村,269户,929人,驻溪里。

以驻地溪里故名。解放初建立溪里行政村,1956年成立先胜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溪里管理区,1961年建立溪里大队,1985年成立溪里村委会,辖5个自然村。有耕地854亩,以种植水稻和杂粮为主,兼营茶叶、油菜籽等。

溪里222户,782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溪里。始祖贺廉任湖广按察使时由温州平阳迁此。明万历二十三年建祠,村的前后有大溪和小溪,坐落在两溪中间,故名溪里。村呈船形,距乡驻地0.6公里,居住集中,交通便利,有客车直达县城。

大堪头12户,30人,乡政府驻地。

村坐落在低丘高处,下面是农田,故名大堪头。距县城6.6公里,村呈散点状,村边有客车停靠站。

上顶畈4户,16人。

水库脚15户,48人。

1959年建造溪里水库,将和尚门等村迁移到此地,1961年正式建村,因坐落在水库脚,故名水库脚。东西是山南水库,北是农田。

方宅16户,53人。

方姓先祖从永康花街到此定居,以姓取名方宅。东溪里矿区,南溪,西农田,北山。

废村和尚门于1961年全村移居水库脚。

塔石垄行政村,31户,118人,驻青驮头。

该村有片田畈叫塔石垄,大队以塔石垄得名。解放初属溪里行政村,1956年合作化属先胜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溪里管理区,1961年建立塔石垄大队,1985年成立塔石垄村委会,辖3个自然村。耕地104亩,以种植水稻为主。

青驮头13户,51人,村驻地。

附近有一座青山,村坐落在青山的后面。说是村和山联起来象个驼背的,遂名青驮头。村呈长方形,距乡驻地北3公里,武明公路从村中通过。

义乌铺4户,15人。

老鼠岭14户,52人。

有个卖药致富的溪里人,在此买了地田山林,建立村庄,村后有块名老鼠形山,山上有岭,村故名老鼠岭。三面环山,北是公路。

下苏埠行政村,100户,371人,驻下苏埠。

以驻地下苏埠故名。解放初建立下苏埠行政村,1956年合作化属先胜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溪里管理区,1961年建立下苏埠大队,1985年成立下苏埠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424亩,主要经营水稻及杂粮等。

下苏埠100户,371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下苏埠。约在四百年前,先祖李伯成从江西新成县到此定居。原名下山铺,因此地是双坑港的发源地,山区产的柴炭、竹木,要通过洪水时运出,该村是集运点,故名下山埠,后写成下苏埠,原因不详。村呈船形,东临双港溪,离乡驻地北1.4公里。

下徐行政村,76户,290人,驻下徐。

以驻地下徐故名。解放初建立下徐行政村,1956年合作化属先胜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溪里管理区,1961年建立下徐大队,1985年成立下徐村委会,辖2个自然村。耕地250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兼营茶叶等。

下徐74户,282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下徐。该村原有夏、徐两姓居住,村以两姓为名“夏徐”,为书写方便改为“下徐”。村呈长方形,东北靠双坑溪,距乡驻地0.6公里。

竹元头2户,8人。

周宅行政村,129户,507人,驻周宅。

以驻地周宅故名。解放初属沈店行政村,1956年成立六合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沈店管理区,1961年建立周宅大队,1958年成立周宅村委会,辖8个自然村。有耕地543亩,以种水稻为主,兼营茶叶等。

周宅26户,94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周宅。约在四百年前周姓先住在此,故名周宅。村呈长方形,坐落在两条小溪汇合处,距乡驻地东3.5公里。

洪桥头7户,29人。

仓内23户,90人。

程姓祖先在此定居成村,村处在一条石仓岭里,得名仓内。南溪,其余三面是农田。

福圣寺3户,12人。

寺畈15户,70人。

鄢家11户,45人。

鄢姓祖先从青田到此定居后成村,村以鄢姓为主,故名鄢家。东西溪滩,南北是农田。

陆店12户,55人。

陆姓祖先,从东阳迁此建村,村以陆姓为主取名陆店。东北是山,西南是农田。

横店32户,112人。

祖先汤姓在此落户成村,村介在上有沈店,下有陆店的中间,得名横店。东南是农田,西北是山。

蜈蚣形行政村,23户,97人,驻蜈蚣形。

以蜈蚣形驻地得名。解放初属溪里行政村,1956年合作化属先胜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溪里管理区,1961年建立蜈蚣形大队,1985年成立蜈蚣形村委会,辖2个自然村。耕地91亩,主要经营水稻。

蜈蚣形15户,66人,村驻地。

村庄坐落在小山头上,山呈长形似蜈蚣,故名蜈蚣形。距乡驻地1.8公里,南靠武明公路。

包山头8户,31人。

清乾隆年间,王姓从马昂到此落户,村处在四周环山之中,好象山头包围着,得名包山头。村四面环山,北有武莱公路。

沈店行政村,92户,326人,驻沈店。

以驻地沈店故名。解放初建立沈店行政村,1956年成立塔丰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为沈店管理区,1961年建立沈店大队,1985年成立沈店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306亩,主要产水稻,兼产茶叶。

沈店92户,326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沈店。古时该村是沈姓居住,开过店,遂名沈店。村呈凹字形,东靠山,西南靠近洪桥,离乡驻地3.5公里。

抱弄口行政村,143户,528人,驻抱弄口。

以驻地抱弄口故名。解放初建立抱弄口行政村,1956年成立抱弄口农业社,1958年

公社化属沈店管理区,1961年建立抱弄口大队,1985年成立抱弄口村委会,辖4个自然村。耕地458亩,种植水稻为主,地处半山区。

抱弄口40户,149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抱弄口。村处在一条山坑出口处,故名抱弄口。村呈桃子形,距乡政府驻地2.6公里,北靠武义至郭洞公路。

何管19户,83人。

传说这里先前有管姓居住,后有何姓迁入发展成村,村以两姓联合得名何管。四周是山。

山后37户,131人。

明隆庆末年,何姓从郭洞迁此定居,因村前有山,得名山后。前是山,后公路,左右是农田。

抱弄坑47户,165人。

清道光初期,有永康人到此理发为生,后为别人看守山林,定居成村。村处在一条山弄之中,得名抱弄坑。

塘塍头行政村,55户,193人,驻塘塍头。

以驻地塘塍头得名。解放初属溪里行政村,1956年合作化属先胜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溪里管理区,1961年建立塘塍头大队,1985年成立塘塍头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398亩,以种植水稻为主。

塘塍头55户,193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塘塍头。村前有口塘,祖先在塘塍上建屋,遂取名塘塍头。村呈长方形,东靠溪里水库,离乡驻地2.1公里,村边有客车停靠位。

古岭后行政村,133户,474人,驻古岭后。

以驻地古岭后故名。解放初属抱弄口行政村,1956年成立古岭后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沈店管理区,1961年建立古岭后大队,1985年成立古岭后村委会,辖2个自然村。耕地398亩,主产水稻。

古岭后99户,353人,村驻地。

村庄前面有条山岭,叫古岭,村在岭后,得名古岭后。距乡驻地2.4公里,有小溪绕村流过。

金处34户,121人。

清朝年间,金姓从白溪到此定居后成村,因金姓居住取名金处。东北是田,西南是山。

包后村行政村,31户,132人,驻包后村。

该村原先梅姓居住。传说,曾出个“梅娘娘”,因出事,梅家受株连被抄灭。后包姓兄弟两人从江西来此定居,包姓是继梅姓之后才居住此村,故名包后。村呈半月形,东有小溪,离乡驻地南2.8公里,村口有武义至塘里的公路。

郭下行政村,263户,972人,驻郭洞下宅。

原名下宅大队,因重名改为郭下。解放初建立下宅行政村,1956年成立郭洞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沈店管理区,1961年建立下宅大队,1982年3月改为郭下大队,1985年成立郭下村委会,辖3个自然村。耕地941亩,主产水稻。

下宅223户,817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下宅地名。先祖从处州迁入章泉居住,后发展到郭洞地方,该村坐落在郭洞下首,故名下宅。村呈葫芦形,离乡驻地4.2公里。

大湾34户,129人。

大湾村始于南宋年间,张姓从丽水到此烧炭后定居,继有何姓迁入,张姓现只有一户,村处在山湾中,故名大湾。东大湾水库,西山,北溪,南水渠。

葛塘弄6户,26人。

郭上行政村,250户,896人,驻郭洞上宅。

原名上宅大队,因重名改为郭上。解放初建立上宅行政村,1956年与下宅成立郭洞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沈店管理区,1961年建立上宅大队,1982年3月更名郭上大队,1985年成立郭上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816亩,主产稻谷。

上宅250户,896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上宅。何姓祖先从处州迁入章泉定居,后发展到郭洞地方,坐落在郭洞上首,故名上宅。村呈长条形,离乡驻地南4.5公里。

郭洞片村。

郭洞是片村,分上宅、下宅两村,“郭”为“龙郭”,是龙栖息之处,“洞”来自“洞天福地”,为吉庆福祥之意。郭洞有“双泉古里”之称,洞中有两泉,即宝泉、章泉,泉水酣美,终年不竭。何姓祖先从处州到此定居成村。

郭洞水清山秀,风景十分优美,上海电影制片厂,在摄制《连心坝》和《八仙的传说》两部电影时,都在此拍摄过外景。

佐溪行政村,213户,843人,驻王竹园。

佐溪是片村名,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佐溪地名。村旁有小溪叫左溪,村是人们生息休养之处,故在“左”字加上人旁,写成“佐溪”。解放初建立佐溪行政村,1956年成立广丰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沈店管理区,1961年建立佐溪大队,1985年成立佐溪村委会,辖5个自然村。耕地635亩,产稻谷,兼产毛竹、茶叶等。

王竹园105户,423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王竹园。相传这里原是片田畈,叫竹园畈。约在六百年前王姓从义乌来此烧炭,后定居发展成村。明嘉靖年间取名王竹园。村呈船形,离乡驻地东6.4公里。

衣坞3户,12人。

民国初期,有人从王竹园到此结铺居住,为人看守山林,因村坐落在衣坞山上,故村名为衣坞。四周都是山。

施家40户,125人。

清乾隆年间,赖姓来此种山,后有陈、吴、林等姓到此落户,因村里有四家姓叫“四家”,后写成“施家”,原因不详。东靠山,南和北是农田,西溪流。

周村57户,227人。

清乾隆年间,周姓从江西迁此落户成村。村内以周姓为主,得名周村。东是水库,南小溪,西是农田,北靠山。

大塘坑8户,29人。

金村行政村,138户,525人,驻金村。

以驻地金村故名。解放初建立金村行政村,1956年成立胜利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溪里管理区,1961年建立金村大队,1985年成立金村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336亩,主要种植水稻。

金村138户,525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金村。村后有座山叫金字山,村借“金”字名金村。村呈长方形,距乡驻地南4.4公里,村口有客车停靠站。

水碓后行政村,166户,568人,驻水碓后。

以驻地水碓后故名。解放初建立水碓后行政村,1956年合作化属胜利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溪里管理区,1961年建立水碓后大队,1985年成立水碓后村委会,辖3个自然村。耕地303亩,主产水稻,兼产茶叶。

水碓后146户,498人,村驻地。

传说早先数姓都已衰落,后来徐姓定居,村名取“徐来后”。又说村前有条溪,在村口溪边建了一座水碓,又取名水碓后。村呈长方形,离乡政府驻地4.7公里。

水碓后村前傍水,村后依山,山青水绿,地脉灵秀,哺育出不少革命志士,革命烈士徐英同志就出生在这里。徐英同志曾任中共宁波特被委书记,浙江省委书记等职,于1929年捕,翌年8月被杀害。

黄金塔8户,28人。

季姓祖先从破竹园到此定居,村中过去有座清溪庵,庵中有尊观音菩萨,手捧金塔,金光闪闪,村以此故名黄金塔。南北是山和农田,西公路,东有溪流。

双坑口12户,42人。

清乾隆年间,邵姓从邵宅到此定居,村建在两条溪流的汇合处,得名双坑口。南是农田,东北靠山,西有溪流。

吴杨行政村,52户,215人,驻吴村。

原名吴村,因重名改为吴杨。由吴村、杨宅2个自然村头一个字联成“吴杨”。解放初建立吴村行政村。1956年合作化时属胜利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溪里管理区,1961年建立吴村大队,1982年3月改名吴杨,1985年建立吴村村委会。有耕地182亩,主产稻谷,兼营林业。

吴村47户,194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吴村。因村内多姓吴,故名吴村。村呈长形,离乡驻地5.5公里。

杨宅5户,21人。

杨宅是从吴村释出来,原叫阳宅,后写成杨宅。东南是农田,西山,北公路。

管宅行政村,80户,262人,驻管宅。

以驻地管宅得名。解放初建立管宅行政村,1956年合作化属塘里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溪里管理区,1961年建立管宅大队,1985年成立管宅村委会,辖2个自然村。耕地145亩,主产稻谷,兼营林业。

管宅47户,184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管宅地名。祖先管姓,明朝年间从金华迁入,原叫花轿里,后发展成村,以姓氏为首叫管宅,建有管氏宗祠。村呈长方形,距乡驻地南6.6公里。

叶毛畈23户,78人。

清雍正年间,叶姓从丽水到此定居成村。村坐落在一个杂草丛生的地方,故名叶毛畈。地处丘陵,西有溪流绕村而过。

塘里行政村,111户,504人,驻塘里。

以驻地塘里得名。解放初建立塘里行政村,1956年成立塘里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溪里管理区,1961年建立塘里大队,1985年成立塘里村委会,辖2个自然村。主产稻谷和经营林业等。

塘里83户,367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塘里。传说该村多唐姓,村坐落在山岙里,写成塘里。村呈长方形,距乡驻地6.3公里,有客车直达县城。

塘里畈28户,137人。

明万历后期,唐姓从兰溪到此定居。村处在田畈之中,上首有塘里村,故名塘里畈。南山,三面是农田。

破竹园行政村,80户,337人,驻破竹园。

以驻地破竹园故名。解放初属水碓后行政村,1956年合作化属胜利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溪里管理区,1961年建立破竹园大队,1985年成立破竹园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120亩,主产水稻,兼营林业。

破竹园65户,287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破竹园。明天启年间,始祖福三从武义县城东门外迁此定居。传说外地人来此买毛竹都要用刀劈(“劈”方言“破”的意思),故名破竹园。距乡驻地南6.4公里,村呈长方形,有小溪流过。

龙门坑15户,50人。

施坞行政村,59户,222人,驻施坞。

以驻地施坞故名。解放初建立施坞行政村,1956年成立双胜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溪里管理区,1961年建立施坞大队,1985年成立施坞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120亩,主产水稻和竹木。

施坞59户,222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施坞地名。清初,浦江施姓来此山坞中烧炭,后发展成村,取名施坞。村呈长形,离乡驻地南7.5公里,小溪从村中穿过。

甘塔行政村,125户,447人,驻中甘塔。

该村分上、中、下三处甘塔,总称为甘塔。解放初建立甘塔行政村,1956年合作化成立双胜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溪里管理区,1961年建立甘塔大队,1985年成立甘塔村委会,辖5个自然村。耕地256亩,是毛竹、木材产区。

中甘塔27户,97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葛塔。全村分上、中、下三处葛塔组成,明先祖邓望远从福建上杭县到此开荒种粮,在风葛形的荒塔上建屋(风葛为蛙类动物,塔为平地),附近有两孔冷泉,取名葛塔,为书写方便,写成甘塔。驻地在三处甘塔中间的村名为中甘塔。离乡驻地南7.7公里,村呈长方形。

下甘塔 36户,139人。

上甘塔 56户,218人。

法洪坑 1户,4人。

古岭高 5户,19人。

清雍正年间,有人从福建上杭到此定居成村。四周环山。

和尚田 行政村,26户,110人,驻和尚田。

以驻地和尚田故名。解放初建立和尚田行政村,1956年合作化属双胜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溪里管理区,1961年建立和尚田大队,“文革”期间改为和平大队,1983年3月复名和尚田大队,1985年成立和尚田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36亩,以林业为主,兼营农业。

和尚田 26户,110人。村驻地。

原和尚殿,是座寺庙,曾有和尚主持。解放后寺庙四周发展成村,故名和尚殿,后写成和尚田。村呈长方形,离乡驻地8.8公里。

白溪乡白溪乡

白溪乡 位于县城东北部,白阳山麓南隅,武义江东畔。东界永康县,南接泉溪乡,西依壶山镇,北连邵宅、茭道两乡。面积43.6平方公里,辖16个行政村,33个自然村,有2123户,8217人,均系汉族。乡政府驻地童庐村,海拔69米,距县城3.7公里。日寇侵占武义时,童庐是日军驻武义最高指挥机关的驻地,到处建营设卡,碉堡扼守,茅舍为墟,烧杀惨重,深受日寇铁蹄蹂躏之苦。

白溪乡以原驻地白溪得名,于1964年迁驻童庐,现仍沿用白溪乡。解放前称明招乡(境内有明招寺而得名),建国初分龙山、白溪、明招三个乡,属白阳区。1956年撤区并乡建立红星乡,1958年成立白阳公社,为白溪、明招、宅园三个管理区。1959年1月建立白溪公社,同年10月并入壶山公社,1961年10复建白溪公社。1958年武义与永康合并时,深塘、万石院两大队划给永康大屋公社,到1961年8月恢复武义县回归白溪公社。1966年宅园、大塘口、江山、阳丰4个大队和冷水坑的羊角弯村划归泉溪公社。1983年政社分设成立白溪乡。

该乡地处丘陵,东部山峦蜿蜒,耸峙起伏,西部宽谷延展,阡陌纵横。主要河流有小白溪,发源于永康三十里坑龙潭里,流经茭道乡南仑、朱王、内白注入该乡,横贯东西,将该乡切成南北两半,经白溪汇入武义江;武义江发源于永康,经桐琴、泉溪流入本乡冷水坑、九里、丁前与壶山镇熟溪汇合,沿白阳山麓缓缓北去汇入婺江。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属亚热带季风区,年平均温度16.7℃,年降雨量1450毫米,无霜期约240天,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宜于农业生产。

水利条件良好,建有阔口垄、大否塘、万石院等水库57座,蓄水量达300万立方米,电灌14座,装机289瓩,基本实现旱涝保收。

交通运输方便,村村有机耕路直达乡驻地。近年在童庐渡头建成一座成长110米,宽5米,石拱5孔武东大桥,横架武义江东西,与县城连成一片。

全乡有耕地12705亩,占总面积19.43%,水田11983亩,占耕地面积94.32%。山林地3.4万亩,非林地2.2万亩。解放前,粮食亩产不到300斤,农民生活贫苦。建国后,进行兴修水利,农田建设,排灌、机耕、脱粒和农副产品加工基本实现半机电化,生产有很大的发展。粮食,1974年跨纲要,1980年亩产821斤,总产量达1035万斤,1984年亩产1304斤,总产量1542万斤,创历史最高水平。同年经济作物茶叶620担,蚕茧353担,油菜籽1347担,生猪饲养9922头,养鱼507亩,养蜂528箱。

乡镇企业有制刷厂、木锉厂、服装厂、汽酒厂、电子工艺厂、萤石开采等36家,从业人员378人,其中乡办6家,产值共61万元。1984年全乡工农业总产值452万元,人均净收入325元。

文教卫生事业:初中1所,学生298人,小学14所,学生863人,入学率98.48%。有教职员工52人。卫生院1所,医务人员10人。尚有文化站、广播站、电影放映队、影剧院等设施。全乡92%人口已饮用自来水。1984年人口出生率7.36‰,自然增长率1.47‰。

该乡沈宅村于1937年曾建立共产党地下组织,有党员17人,是我县最早的革命根据地之一,同年童庐村也建立过地下党支部组织。

万石院毓英塔,高约25米,六面七级,是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白溪乡2123户,8217人,驻童庐。

童庐行政村,174户,646人,驻童庐。

以驻地童庐故名。解放初建立童庐行政村,1956年合作化时成立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白溪管理区,1961年建立童庐大队,1985年成立童庐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963亩,主要经营水稻,兼营蚕桑、油菜籽等。

童庐174户,646人,村、乡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童庐村名。明景泰年间,先祖童斗见由兰溪香头迁居武义白阳山左麓,造了一幢房子休养生息,故名童庐,意是姓童之屋。村呈长方形,西依武义江,离县城东北3.7公里。

抗日战争时(1942~1945),武义沦陷,童庐为日侵占武义的最高指挥机关驻地。设有杀人场,抗日胜利后,一次收集被害者遗骸就达26担,遍野漫山,白骨累累,惨不忍睹。现存有杀人洞、杀人树,仍历历在目。

寺后张行政村,51户,192人,驻寺后张。

以寺后张驻地故名。解放初属乾口垄行政村,1956年属乾口垄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明招管理区,1961年建立寺后张大队,1985年成立寺后张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377亩,主要经营有水稻、茶叶、油菜籽等。

寺后张51户,192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寺后张地名。据传白阳山东南隅有座东寺,该村坐落在东寺的后面,村人多姓张,故名寺后张。村呈长方形,地处丘陵,距乡驻地6公里。

乾口垄行政村,69户,287人,驻乾口垅。

以乾口垄驻地故名。解放初建立乾口垄行政村,1956年成立乾口垄农业社,1058年公社化属明招管理区。1961年建立乾口垄大队,1985年成立乾口垄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460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兼产油菜籽、茶叶等作物。

乾口垄69户,287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乾口垄地名。在清乾隆年间形成村居,位于山间垄口,故名乾口垄。村呈长方形,地处多山,距乡驻地5.7公里。

柳宅行政村,104户,416人,驻柳宅。

以驻地柳宅故名。解放初建立柳宅行政村(当时为白阳区公所驻地),1956年成立柳宅农业社,1958年公社属明招管理区,1961年建立柳宅大队,1985年成立柳宅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760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兼营茶叶、油菜籽等作物。

柳宅104户,416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柳宅地名。始祖勤联于清初从永康八字墙大门里村迁来此地,咸丰元年建祠,柳姓曾出过抱皇登基官,故称柳宅。村呈长方形,坐落在白阳山东麓,地势平坦,距乡驻地北3.5公里。

沈宅行政村,201户,806人,驻沈宅。

以驻地沈宅故名。解放初建立沈宅行政村,1953年成立沈宅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明招管理区,1961年建立沈宅大队,1985

年成立沈宅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760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兼营油菜籽、茶叶、水果、药材等。

沈宅201户,806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沈宅地名。沈姓祖先原系义乌,有子孙曾出任过尚书,住地称沈宅,迁入武义后为缅怀故土仍沿用沈宅村名,明初建祠。村呈长方形,距乡驻地东北4公里。

沈宅1937年就已建立中国共产党地下组织,有正式党员17人,是我县最早的革命根据地之一。

下石畈行政村,27户,118人,驻下石畈。

以驻地下石畈故名。解放初属下陈行政村,1956年合作化属“三八”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明招管理区,1961年建立下石畈大队,1985年成立下石畈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175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兼营油菜籽等。

下石畈27户,118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下石畈地名。据传下石畈原名下马畈,是上石畈的马房,因上石畈村民不服王化,有抗上情绪,被皇上下旨全庄抄灭,留下马房无人管理。清康熙年间有徐姓自泉溪叶墙头迁入此地,认为下马畈地名不雅,改为下石畈。村呈长方形,坐落在小白溪东畔,地势平坦。

下陈行政村,229户,.941人,驻下陈。

以驻地下陈得名。解放初建立下陈行政村,1956年成立“三八”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明招管理区,1961年建立下陈大队,1985年成立下陈村委会,辖5个自然村。有耕地1580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兼营蚕桑、油菜籽、茶叶等。

下陈155户,636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下陈地名。据传一千多年前陈姓始祖从永康三十里坑迁此,当时濒依小白溪畔分几处居住,上为上陈,下为下陈,遂名下陈。村呈梯形,东南紧靠小白溪,距乡驻地东4.1公里。

上陈39户,166人。

一千多年前,陈姓始祖从永康三十里坑迁此,因兄弟分居,沿白溪畔建上陈、下陈两村。上陈处在下陈上游,故名上陈。村东北是白溪,西是田,南田和山。

里岩垄坑22户,86人。

里岩垄坑建于明朝年间,有人从石桥下到此定居,现有饶姓、王姓、魏姓等集居。村前有座竹岩山,山高且陡,形似竹笋,气势雄伟险要,日寇曾在山顶上构筑过碉堡,扼守隘口,以防我军攻击,因村处在该山的脚下,故名里岩垄坑。四周是山,垄中有田。

胡家13户,53人。

深塘行政村,193户,734人,驻深塘。

以驻地深塘为名。解放初建立行政村,1956年成立利群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明招管理区,1961年建立深塘大队,1985年成立深塘村委会,辖3个自然村。耕地1177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兼种油菜籽等作物。

深塘105户,425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为森塘。明初,始祖项国良从永康渎川迁此,因村周围有七口塘,称七塘,方言“七”与“赤”谐音,改为赤塘,后又借名“森”改为“深”,遂名深塘。村呈长方形,距乡驻地7.2公里,东与永康接壤。

后俸57户,202人。

、明朝年间,金华石灰路的朱明久迁此定居,先住上坟头草铺,后建房成村。传说朱

晚年中过解元,由他自己取村名为后俸,意思是老年方得俸禄之意。东南是山,西北是农田。

深塘下垄31户,107人。

清光绪年间,有人在此住坟庵看守山林,1958年大跃进时大队在此建立猪场,后猪场停办,一些住房困难户移此定居,组成自然村,村以原地名深塘下垄故名。东北是农田,南西是山。

西村行政村,248户,894人,驻白溪。

驻地在白溪村的西端,故名。解放初建立白溪行政村,1956年成立白溪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为白溪管理区,1961年建立西村大队,1985年成立西村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1232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兼营蚕桑等。

东村行政村,173户,609人,驻白溪。

驻地在白溪的东端,故名。解放初建立白溪行政村,1956年成立白溪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为白溪管理区,1961年建立东村大队,1985年成立东村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990亩,主要经营水稻,兼营蚕桑等。

蚕桑行政村,18户,60人,驻白溪。

白溪蚕场成立于1962年,原名武义县白溪蚕场,属集体单位。1983年3月10日武义县人民政府1983(50)号文件批示:“撤销武义县白溪蚕场,改为武义县白溪乡蚕桑村委会,隶属白溪乡”。村坐落在东村东首,耕地80亩,主要经营蚕桑,兼营水稻。

白溪421户,1503人,东村、西村、蚕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有白溪地名。村南紧临小白溪,遂得名白溪。村呈长方形,地势平坦,居住集中,距乡驻地0.5公里。

名产:白溪豆腐,遐名全县。具有洁白、鲜嫩、爽甜可口的特点,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许多居民宁愿多2倍的价格去买白溪白腐作菜。

牛背金行政村,85户,317人,驻牛背金。

以驻地牛背金为名。解放初建立牛背金行政村,1956年成立牛背金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明招管理区,1961年建立牛背金大队,1985年成立牛背金村委会,1个自然村。主要经营水稻,副业豆腐干。

牛背金85户,317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牛背金地名。据传有位姓金的开始居住在小山背上,小山形似牛背,故名牛背金。村呈长方形,坐落在小白溪西畔,距乡驻地东2.9公里。

西田畈行政村,107户,438人,驻西田畈。

以驻地西田畈故名。解放初属牛背金行政村,1956年成立西田畈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明招管理区,1961年建立西田畈大队,1985年成立西田畈村委会,辖3个自然村。耕地619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兼营油菜籽等。

西田畈54户,222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西田畈地名。清初从邻村黄圹一户李姓迁此,后发展成村,村庄西边是田畈,故名西田畈。村呈三角形,坐落在小白溪东畔,距乡驻地东2.8公里。

黄塘22户,90人。

黄塘先前原分为前里、后里两个小村,后下加畈李魁明到此定居,将一口黄塘填平造屋,这样把前里和后里联成一村,村故名黄塘。东南溪滩,西北农田。

岩垄坑31户,126人。

岩垄坑与下陈村里岩垄坑自然村同,两村相隔一条小山岭,西面是农田,其余三面是

山。

万石院行政村,88户,371人,驻万石院。

以驻地万石院故名。解放后建立万石院行政村,1956年合作化属利群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明招管理区,1961年建立万石院大队,1685年成立万石院村委会,辖2个自然村。有耕地510亩,主要经营水稻。

万石院74户,313人,村驻地。

在古代村以“圳”定名,原名“马沙圳”,(方言“圳”读)。至清朝在原音的基础上改为万石院,村三面环山,村北有古塔,七层六面,高约25米,系楼阁式空筒砖砌,建自明朝,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雪白岭14户,58人。

雪白岭祖先李忠溪原从江西迁到永康李店定居,尔后迁来雪白岭落户,发展成村,村处在山坞中,旁边有山岭原名雪白岭,村以岭故名。东南山,西农田,北万石院水库。

丁前行政村,184户,749人,驻丁前。

以驻地丁前故名,解放初建立丁前行政村,1956年合作化属白溪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白溪管理区,1961年建立丁前大队,1985年成立丁前村委会,辖5个自然村。有耕地1064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兼营蚕桑、油菜籽等。

丁前95户,369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墩前。村庄坐落在紧依武义江,解放前是水路码头,来往船只在此停泊,码头在村后,故名墩前,后为书写方便,于1967年改为丁前。村呈长方形,地势平坦,距乡驻地1.2公里。

项村21户,83人。

清康熙年间,原有项姓始居,后绝,继有福建建宁县程姓卖麻到此,在此定居建村,村以项姓为冠名项村,沿用未改。东南西是农田,北武义江。

下屋24户,105人。

清康熙年间,徐姓祖先从武义城内迁此定居,下屋位在白溪的南畔,传说村上首有个马来村,毁于火灾,在下首建房重整家园,村故名下屋。东南西是农田,北白溪。

九里14户,62人。

清康熙中叶,吴姓先祖从要巨迁来定居成村,因村处在武义江九里潭上侧,村以潭故名九里。东山,南西北是农田。

黄杜30户,130人。

清康熙年间,有黄姓在此居住坟庵,原叫黄埠,是武义江的船筏航运的埠头,后毁于兵火,黄姓在此发展成村,改为黄杜。“埠”与“杜”方言谐音。东山,其余三面是农田。

冷水坑行政村,127户,479人,驻冷水坑。

以驻地冷水坑故名。解放初建立冷水坑行政村,1956年成立冷水坑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宅园管理区,1961年建立冷水坑大队,1985年成立冷水坑村委会,辖7个自然村。有耕地639亩,主要经营水稻、油菜籽、蚕桑等。

冷水坑19户,79人,村驻地。

该村由杂姓先后集居而成。约在二百年前有余姓从桃溪滩迁入,后杂姓陆续迁来,散居四周,没有一个地名。其中一处有一个冷水泉潭,泉水清沏,淳厚甘美,热天有过往来人在此饮水解渴,遂名冷水坑。村呈直角散列状,距乡驻地4.5公里,西濒武义江,地势平坦,土地肥沃。

莲塘口18户,65人。

清光绪末年,下王宅王荣其在本村建一座坟庵,乌石头倪姓到此看守坟墓,后有各姓到此落户,建成村庄,因村沿莲塘入口处而建,故名莲塘口。村前(西)莲塘,三面

环山。

上铺30户,107人。

清咸丰初年,有洪姓住此以养鹅为业,兼种田40把,后缙云楼姓迁入,继有他姓到此落户,村原名洪宅坑,因三蓬两铺发展起来,故名上铺。东山,南东风萤石矿冷水坑矿区,西公路,北山。

对门24户,90人。

清咸丰年间,谢姓自大坤头迁此,不久有缙云黄姓到此开荒,后有谢姓寡妇招赘黄姓,遂成村庄,本村与樟树脚余处隔畈相望,得名对门。东路,南山,西北农田。

上蓬21户,85人。

清道光中期时,这里还是荆刺丛生,蒿荑满地之处,后有永康楼明新到此买地耕种,继有仙居、黄岩等县的陈姓、沈姓到此落户,原叫仙居铺,因嫌“铺”字不雅,取吉祥之意为上蓬。村东北是山,西南是农田和武义江。

三家头10户,35人。

余处5户,18人。

横架武义江的武东桥

武东桥碑志茭道乡茭道乡

茭道乡 位于县城东北部,金温公路两侧,东西狭,南北长,状似亚铃。东与永康县交界,南与白溪乡接壤,西与邵宅乡为邻,北与金华、义乌县相连。面积57.9平方公里,辖12个行政村,36个自然村,有3036户,13311人,其中畲族8人,苗族4人,其余都是汉族。乡政府驻地上茭道,海拔149米,距县城13.9公里。茭道分为上茭道、下茭道两个村,相距2.5公里,茭道古称茭稻,后因书写方便改成茭道。解放后,建立茭道乡,1956年撤区并乡与艮山乡合并为先锋乡,1958年公社化属白阳大公社,设茭道、艮山两个管理区,1961年管理区合并建立茭道公社,1983年7月政社分设成立茭道乡。

1958年9月武义与永康合并,茭道生产大队8个生产队归属永康倪宅公社,释出南仓生产队并入八字墙生产大队。1961年8月恢复武义县,复回茭道生产大队,建立茭道人民公社,原属永康的董村生产队同时划归茭道公社。

该乡地处半山区,东北部丘陵连绵,山峦起伏,西南部低丘宽谷,地势平坦,沿小白溪延展。主要水系有八仙溪,发源于龙潭,流经沈家、下茭道、王路头,注入金华江;小白溪,发源于永康八字墙乡龙潭里坑,由八字墙流经南仓、朱王、内白,注入白溪乡,汇入武义江。全乡属亚热带季风区,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年平均温度16.7℃,最高温度(7月)36~40℃,最低温度(1月)-6~-8℃,无霜期约240天。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适宜农业、林业和养殖业生产。地下有丰富的萤石矿藏。

水利条件较好,建有下叶塘、真山弄、方坑等水库29处,蓄水量达527万立方米。其中方坑水库系双曲拱坝,高76米,是省内少有的水利工程。电灌3座,装机容量36瓩,基本实现旱涝保收。

交通运输方便。金温公路干线直贯本乡南北,是至金华、武义、永康三县的公路交叉口要道,日夜有几千辆车辆通过,来往十分频繁。

全乡有耕地10368亩,其中水田10156亩,占93.45%。山林地60848亩,占总面积74.4%,非林地20937亩,占总面积25.6%。解放前,虽地处丘陵,却童山濯濯,土地破碎,无力整修,粮食亩产不到300斤,农民生活贫苦。建国后,进行封山育林,兴修水利,农田建设,耕种、排灌、脱粒及农副产品加工基本实现半机电化,农业生产有很大的发展。粮食生产,1972年跨纲要,1980年亩产802斤,总产量达892万斤,1984年亩产1270斤,总产量达1237万斤,创历史最高水平。同年经济作物棉花289担,茶叶338担,油菜籽751担,油茶籽85担,红糖181担。生猪饲养9787头,养蜂473箱,养鱼286亩,养殖蘑菇等。

乡镇企业有方坑水电站、农机厂、冲击电钻厂、砖瓦厂、水泥预制、火炮、塑料拉丝、萤石开采等41家,其中乡办5家,从业人员共179人,产值62万元。1984年全乡工农业总产值453万元,人均净收入315元。

文教卫生事业:初中1所,学生450人,小学18所,学生1054人,入学率98.59%,共有教职工55人。卫生院1所,医务人员10人。尚有文化站、广播站、影剧院1所。全乡有

96%以上人口饮用自来水。1984年人口出生率为10.39‰,自然增长率为4.30‰。

该乡是驰誉世界的萤石产地,全国最大一家萤石生产单位——东风萤石公司的驻地。

茭道乡3036户,13311人,驻上茭道。

上茭道行政村,250户,974人,村、乡驻地。

以驻地上茭道故名。解放初建立上茭道行政村。1956年成立红星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茭道管理区,1961年建立上茭道大队,1985年成立上茭道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1009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兼产茶叶、油菜籽等。

上茭道250户,974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上茭道地名。据章氏宗谱记载,明洪武年间祖先从永康里溪迁此定居,选村址时在下茭道村的上首,故名上茭道。村呈椭园形,距县城14公里,武、永、金、温公路干线的交叉处,交通、运输方便。

沈家行政村,127户,527人,驻沈家。

以驻地沈家故名。解放初建立沈家行政村,1956年合作化属下茭道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茭道管理区,1961年建立沈家大队,1985年改建沈家村委会,辖4个自然村。耕地320亩,主要种植水稻和山地杂粮,兼产茶叶、油菜籽等。

沈家111户,449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沈家地名。先祖忠二公于宋朝末年时从义乌沈家迁此,后发展成村,故名沈家。村呈三角形,坐落在两条溪的汇合处,地处多山,距乡驻地5.5公里。

方坑12户,60人。

清道光年间,陈姓从磐安新宅到此种山,住在山顶,这里原名大山坑,也叫大方坑,村以坑得名方坑。四周环山。

山条弄3户,16人。

大辽基12户,60人。

下茭道行政村,325户,1373人,驻下茭道。

以驻地下茭道故名。解放初建立下茭道行政村,1956年成立红旗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茭道管理区,1961年建立下茭道大队,1985年成立下茭道村委会,辖5个自然村。耕地1185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兼产茶叶、油菜籽等经济作物。

下茭道134户,547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下茭道地名。先祖项宣十八,原驻金华雅畈,一夜,梦中有人相告:“雅畈不是发族之地。要发,须寻茭笋丛中三分地。”后择地到此居住。原名“茭稻”,后改写为“茭道”。村呈方形,北临八仙溪,紧沿金温公路两旁集居,距乡驻地2.3公里。

内八仙行政村,53户,223人。

明正德初期,徐姓从武义县城到此定居建村。传说秦朝有八人素衣素服到此隐居,称八仙。又说有8个苍郁叠翠的山峰,下有水潭称八仙潭,故得名八仙村,分内、外两个村,都同宗。东山,南西北是八仙溪。

外八仙52户,242人(与内八仙村同)

王路头76户,323人。

明嘉靖年间,王姓从永康象珠到此定居建村。村原名王陇头,位在马腰岗陇头,现紧依金温公路,故名王路头。东西农田,北八仙溪,南金温公路。

何坑10户,38人。

董村行政村,390户,

1475人,驻董村。

因驻地董村故名。董村于1961年10月从永康县划归武义管辖,旧名一直沿用。1985年成立董村村委会,辖4个自然村。耕地1466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兼营茶叶、棉花、油菜籽等经济作物。

董村304户,1119人,村驻地。

据董氏宗谱记载:南宋淳熙年间,董清隐第十二代,从仙居县迁居眉山下(现村址),以姓氏取名董村。村呈三角形,村后有眉山高耸,村前小山起伏,靠近金温公路,有客车直达永康三十里坑,交通运输方便。

黄金岭30户,104人。

1911年宋明直从仙居到此定居,1913年又有周树法也从仙居到此落户,后有陈、李、丁等姓相继迁来形成村庄。因村处在黄土丘陵地带,故得名黄金岭。东是垄田,南有溪流入董村,西梯田与青山脚相联。

青山脚10户,40人。

清光绪末年,刘姓从温州永嘉到此定居,三年后林振海也从永嘉县迁此,相继有陈、张等姓陆续迁来,村位在青山脚,得名青山脚。村后靠山,其余三面为垄田、梯田。

大山脚46户,212人。

1843年林进桥从温州永嘉县迁此,1887年陈木厚从永康到此落户,1902年又有永嘉县陈绍羊来此定居,继有徐、胡等姓迁入。村坐落在山脚,得名大山脚。北是山,南、西农田,村前有古樟一株。

罗山行政村,179户,819人,驻何村。

原名何村大队,因重名于1982年3月更名为罗山。解放初建立何村行政村,1956年成立红光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茭道管理区,1961年建立何村大队,1985年成立罗山村委会,辖3个自然村。耕地1061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兼营茶叶、油菜籽等。

何村116户,521人,村驻地。

何村原是何姓集居,故名何村。据章氏宗谱记载,明洪武年间,章斌一公从永康里溪迁入,历今21代,现在全村几乎是章姓,何姓只剩一家。村呈葫芦形,村后有罗山为隅,位于金温公路西侧,交通运输方便,离乡驻地2公里。

杨家29户,137人。

清乾隆年间(1785年),杨姓从义乌赤岸到大山脚开荒种粮,后迁入地名叫杨家坑定居建村,杨家坑与杨姓氏相吻合,得名杨家。东是山,南矿区,西农田,北路。

杨家是东风萤石公司的驻地。

麻车岗34户,161人。

清咸丰年间,太平军起义,徐姓从武义城里避难到大坟山脚,嫌此地是个猫形,俗语说:“猫形,猫形,有财无丁。”故此迁移麻车岗建村,麻车岗是地,村以地故名。东金温公路和杨家矿区,南田,西公路,北是小溪。

上下坑行政村,77户,326人,驻下坑。

本村有上坑、下坑2个自然村组成,故名上下坑。解放初建立上下坑行政村,1956年成立联峰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艮山管理区,1961年建立上下坑大队,1985年成立上下坑村委会,辖2个自然村。耕地425亩,种植水稻为主,兼产茶叶、油菜籽等。

下坑54户,225人,村驻地。

村庄坐落在山垄中,一条小溪从垄中流过,俗名为坑。有两个自然村,上为上坑、下为下坑。驻地下坑村,呈圆形,离乡驻地6公里。

上坑23户,101人。

明成化年间,姚姓祖先从邻村古楼(已

废)迁此定居,村在永康的三十里坑口,故名上坑。东后山,南、西、北是山垄田。

南仓行政村,178户,710人,驻南仓。

以驻地南仓故名。解放初建立南仓行政村,1956年合作化成立联峰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艮山管理区,1961年建立南仓大队,1985年成立南仓村委会,辖3个自然村。耕地935亩,种植水稻为主,兼营茶叶、油菜籽、红糖等。

南仓100户,394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南仓地名。据宗谱记载,南宋淳熙年间,郑氏先祖从福建迁来武义后,于清康熙二十七年郑德三子由武义横街迁此定居,因缅怀括苍之地,取名南苍,后写为南仓。村呈长方形,距乡府政5公里,北靠小白溪,东接永康八字墙乡。

西正22户,96人。

明朝年间,先祖从履坦到此定居,村沿小白溪西畔而建,故名西正。东后山,南、西农田,北路。

东正56户,220人。

清乾隆年间,先祖从武义县城移居到此,村沿小白溪东畔而建,故名东正。东塘,南西山,北农田。

蒋马洞行政村,170户,719人,驻蒋马洞。

以驻地蒋马洞故名。解放初建立蒋马洞行政村,1956年合作化属益星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艮山管理区,1961年建立蒋马洞大队,1985年成立蒋马洞村委会,辖3个自然村。耕地1035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兼营棉花、油菜籽、茶叶等。

蒋马洞 92户,383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蒋万洞地名。解放后改为蒋马洞。因“万”与“马”是永康方言谐音。村坐落在三面环山,形似洞门,故名蒋马洞。村呈鸟窝形,西沿金温公路,交通方便,距乡驻地3公里。

内白73户,313人。

清同治年间,楼姓从永康西街到此种田,继有东阳汪姓移居到此,后陆续有各姓到此落户,村名不详。东农田,南小白溪,西小溪,北农田。

千秧角5户,23人。

千秧角是田畈名。1895年施姓从永康到此种田,村以田畈得名。东南北三面是农田,西是山。

朱王行政村,165户,683人,驻朱王。

以驻地朱王故名。解放初建立朱王行政村,是原艮山乡驻地。1956年成立益星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艮山管理区,1961年建立朱王大队,1985年成立朱王村委会,辖2个自然村。耕地901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兼营茶叶、油菜籽等。

朱王131户,546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朱王地名。相传汉朝刘秀逃难到过朱王,并在此躲过京兵的追捕,因而叫“追枉”,方言意为空追,后谐音为“朱王”,遂名朱王。村呈船形,南濒小白溪,断桥流水,风光宜人。距乡驻地6里公,西临金温公路,交通运输方便。

简头34户,137人。

明嘉靖年间,翁姓从永康烈桥到此定居成村,村处在小白溪的U字形弯处中间,故名涧头,后写成简头。东有小白溪,南是农田,西是山,北是溪。

麻栗畈行政村,101户,385人,驻麻栗畈。

以驻地麻栗畈故名。解放初建立麻栗畈行政村,1956年合作化属益星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艮山管理区,1961年建立麻栗畈大队,1985年成立麻栗畈村委会,辖2个自然村。耕地430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兼产

茶叶、油菜籽等。

麻栗畈59户,226人,村驻地。

据传,开始建村时在麻栗树丛中,因地处前后都是山,中间有条小白溪,地形十分狭窄,恐以后发展有困难,取名象征性的宽阔之意为麻栗畈。村呈长形,距乡驻地6.2公里。

邹里坞42户,159人。

相传邹姓先祖邹浩在朝中为官,与奸宦相恶,弃官携眷从福建到此深山冷坞里隐居,遂成村庄,故名邹里坞。东南西北是山。

沙溪行政村,147户,609人,驻外沙溪。

以驻地沙溪故名。解放初建立沙溪行政村,1956年合作化属五星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艮山管理区,1961年属麻栗畈大队,1972年释出建立沙溪大队,1985年成立沙溪村委会,辖3个自然村。耕地682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兼营茶叶、油菜籽等。

外沙溪87户,337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为山溪。村上边有小溪,黄沙很多,村以溪故名,得名外沙溪。村呈长方形,距乡驻地7公里。

内沙溪32户,139人。

清嘉庆年间,魏姓从杭州钱塘县避难到此。据魏氏宗谱记载:“乐其山谷盘亘,土地肥沃,地灵人杰”。就在此定居。村原名山溪,认为不雅,改为沙溪。(山、沙方言谐音)。东西北三面是山,南路。

张坑28户,133人。

明嘉靖年间,张姓从河南开封到此定居。张坑原是条山坑,村以姓故名张坑。四周是山,南、北是路。

胡宅垄行政村,277户,1080人,驻胡宅垄。

以驻地胡宅垄故名。解放初建立胡宅垄行政村,1956年成立五星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艮山管理区,1961年建立胡宅垄大队,1985年成立胡宅垄村委会,辖4个自然村。耕地1348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兼营茶叶、油菜籽等。

胡宅垄133户,508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胡宅垄村名。村是胡姓集居,坐落在田垄中间,故名胡宅垄。村呈三角形,距乡驻地6.5公里。

倪家63户,248人。

清康熙年间,倪姓先祖从金华石门到此定居建村。以倪姓之家名倪家。东西北三面是田,西小溪。

麻元塘23户,88人。

明成化年间,何姓从武义县城下河巷迁此定居。村四周有大小八口塘,故名八园塘,后写成麻元塘。东元下塘,南田垄,西后山,北后龙山。

于斯坑58户,236人。

金大定初期,扬(提手扬)姓祖先因遭洪水灾害,从义乌白峰逃荒到此定居。因这里是四面环山,取名于斯坑,意思是这里是山坑。东南西三面是山,北垄田。

桐琴区

桐琴区 位于县城东南部,东与永康、南与缙云两县交界,面积134.16平方公里。辖桐琴、芦北、项店、泉溪1镇3乡,91个行政村,149个自然村,有10460户,39356人,其中畲族6人,其余都是汉族。区公所驻地东皋,距县城10.2公里。桐琴区解放前称清溪区,建国初仍沿用,驻地泉溪,辖白峰、清溪、南峰、回川、曲湖、古义6个乡,后迁驻东皋。桐琴于1956年2月从永康划归该区。同年古义乡划给新宅区,不久撤区并乡,成立团结、大峰、华贤3个乡。1958年成立桐琴大公社,也称国庆公社,设瑶村、项店、芦北、乌石头、水韩上、桐琴、东皋、叶墙头、泉溪9个管理区,1961年复建区公所时更名桐琴区。

西南多丘陵,山峦远峰,苍郁荟萃,环若屏障,最高白革山海拔795米。东北部地势平缓遂向北延展,阡陌纵横,土地肥沃。河流主要有清溪、武义江两条,属钱塘江水系。

交通运输方便。武义至永康公路横贯该区,尚有通向芦北、瑶村公路,乡乡都有客车直达县城。

全区耕地39857亩,占总面积19.8%,水田38352亩,占耕地面积96.23%。山林地12.3万亩,占总面积61.3%,1984年全区粮食总产量5601万斤。经济作物有茶叶3887担,油菜籽6133担,蚕茧2997担,红糖1420担,黄花菜居全县首位,养猪42000头,养蜂2597箱,养鱼1462亩。乡镇企业281家,从业人员1320人,1984年工农业总产值2176万

元,人均净收入377元。

桐琴区俗称大南,是本县的经济、文化较发达地区,集市贸易兴旺,初等教育普及率高,设有东皋完中1所,学生564名,初中43个班级,学生2056名,小学入学率达99.01%。

桐琴果园,是杭州蜜梨的主要产地,远销港澳地区。

桐琴镇桐琴镇

桐琴镇 位于县城东部,武义江两岸。东与永康交界,南与芦北乡相连,西与泉溪乡接壤,北与白溪乡毗邻。面积18.9平方公里,辖16个行政村,18个自然村,有2572户,9729人,均系汉族。镇驻地桐琴,海拔73米,距县城12.26公里,坐落在武义江畔,南靠大湖山,俗语云“山为琴,水为川”,故有桐川之称,亦称桐琴。桐琴原属永康管辖,于1956年2月划归武义县。清嘉庆《武义县志》中载有桐琴地名,划为永康年月无从考证。1956年2月与赵宅一起建立和平镇,1957年与回丰乡合并成立团结乡,1958年公社化建立国庆人民公社为桐琴管理区。1961年成立桐琴公社,1983年7月政社分设建立桐琴乡,1986年2月改为建制镇。

该乡东部丘陵起伏,山壑跌宕,西南部地势平坦,平坡延展。溪流循山而下,合流成主要水系有武义江,发源于永康县,纵贯本乡东西,哺育两岸的桑地粮田。自然条件良好,属亚热带季风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常年平均降雨量约1450毫米,年平均温度16.9℃,最高温度7月36~40℃,最低温度1月-6~-8℃,无霜期约240天。水田平坦,土地肥沃,适宜粮食生产和其它种植业、水产养殖等。地下蕴有萤石矿藏。

解放以后,建有乌牛山、下映泉、牛拉泉等处水库26座,蓄水量达154万立方米,电灌18座,装机353瓩,灌注7600亩,此外,尚有区属清溪口水库受注本乡大部份农田。

境内交通运输十分方便,村村都有机耕路直达乡驻地。武永公路横贯本乡,都有客车直达武义和永康县城。尚有武义江水运可利用,航运可直接到达金华江转钱塘江。

全乡有耕地9107亩,其中水田8811亩,占96.74%。山林地12914亩,占总面积44.7%,非林地15980亩,占总面积55.3%。解放前,虽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有宽阔的良田沃土,但旱涝频繁,三年两灾,农民生活十分贫苦。建国以来,进行兴修水利,农田建设,耕作,排灌,脱粒和农副产品加工基本实现半机电化,农业生产迅速提高。粮食亩产,1967年跨纲要,1972年超千斤,1980年1131斤,总产量达1037万斤。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粮食生产更上一层楼,1984年亩产猛增1737斤,总产量达1348万斤,创历史最高水平。同年经济作物棉花1348担,茶叶643担,蚕茧491担,红糖287担,油菜籽1447担,养鱼299亩,生猪饲养10065头,人均达1.03头。乡镇企业有萤石开采、农机、塑料、水泥预制、砖瓦、五金炊事等厂68家,其中乡办五家,从业人员有426人,年产值105万元。1984年全乡工农业总产值484万元,人均净收入400元。

文教卫生事业。全乡有初中2所,学生789人,小学7所,学生876人,入学率达98.42%,有教职员工79人。卫生院1所,有医务人员9人。尚有电影放映队、文化中心、广播站、影剧院等设施,1984年人口出生率8.66‰,自然增长率3.51‰。

桐琴,是武义与永康两县交界处的集市贸易之地,每逢集市日,附近一带的农副产品、山地货、粮食、手工业品都云集到此,进行相互交流,调济有无。

桐琴镇2572户,9729人,驻地桐琴。

桐联行政村,258户,950人,驻桐琴。

桐琴为大村,划分和平、桐联、桐三3个行政村。桐联原名桐二农业社桐二大队,1961年与邻村孙宅、隔溪、姚产联合成立桐联大队,属桐琴管理区,1970年释出孙宅、隔溪、姚产自然村单独建立桐联大队,1985年建立桐联村委会。耕地941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兼营棉花、柑桔、油菜籽、蚕桑等。

和平行政村,243户,822人,驻桐琴。

解放初建立桐琴第一行政村,1957年桐琴镇改名和平镇,当年成立平和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称桐一大队,属桐琴管理区,1961年仍为桐一大队,1970年更名为和平大队,1985年建立和平村委会。耕地689亩,种水稻为主,兼种棉花、柑桔、蚕桑、红糖、油菜籽等。

桐三行政村,158户,593人,驻桐琴。

解放初建立桐三行政村,1956年成立桐三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桐琴管理区,1961年建立桐三大队,1985年建立桐三村委会。耕地597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兼营棉花、蚕桑、油菜籽、柑桔、红糖等。

桐琴659户,2365人,乡政府、桐联、和平、桐三村委会驻地。

桐琴,1956年前属永康县管辖,是年2月划入武义县,在清嘉庆《武义县志》中载有桐琴地名。清康熙《永康县志》载有桐擎渡,至道光《永康县志》才载桐琴市。据传,金氏祖先在宋代由仙居迁来定居,后发展成村,曾名金宅。坐落武义江畔,古语云:山为琴,水为川,故有桐川之称。位于县城东面12.6公里,村呈梭形,居住集中,武永公路穿境而过,村口有客车停靠站,交通十分便利。

塔塘行政村,12户,50人,驻塔塘。

以驻地得名。解放初属石仓岩行政村,1956年属石仓岩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时属桐琴管理区,1961年建立塔塘大队,1985年建立塔塘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85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兼种茶叶、油菜籽等经济作物。

塔塘12户,50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原载獭塘。清乾隆年间,有叶姓先居,因村边有座大岩塔山,山下有口大塘,故村名塔塘。 “塔”与“獭”同音,故前有“獭塘”之称。离镇驻地西北3.2公里,村呈方形,东临水坑,地处山垄之中。

湖干畈行政村,96户,407人,驻湖干畈。

以驻地得名。解放初建立湖干畈行政村,1956年成立湖干畈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时属东皋管理区,1961年建立湖干畈大队,1985年建立湖干畈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521亩,以种水稻为主,经济作物有棉花、蚕桑、油菜籽、红糖等。

湖干畈96户,407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中载湖高畈。传说,古时村边有湖,湖边有旱地,逐渐垦田成畈,故名湖高畈,后因湖水干涸得名湖干畈。离镇驻地西3.8公里,村呈长方形,地势平坦,居住集中。

石仓岩行政村,40户,166人,驻石仓岩。

以驻地得名。解放初建立石仓岩行政村,1956年成立石仓岩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桐琴管理区,1961年建立石仓岩大队,1985年建立石仓岩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

地147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地处丘陵。

石仓岩40户,166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中有石仓岩村记载。据传,始祖周廷光由永康山后周迁此定居,因村庄坐落在岩石山前,山不高,形似仓库,故名石仓岩。村呈方形,离镇驻地西1.8公里。

塘岩金行政村,55户,201人,驻塘岩金。

以驻地得名。解放初属石仓岩行政村,1956年属石仓岩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时属桐琴管理区,1961年建立塘岩金生产大队,1985年建立塘岩金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303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兼营桑蚕、棉花、红糖、茶叶、油菜籽等。

塘岩金55户,201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中记载塘下金地名,现为塘岩金。因村庄前面有口塘,塘边有座岩石山,村人姓金,故名塘岩金。离镇驻地西北1.7公里,村呈圆形,南临武义江,地处低山丘陵。

姚产行政村,28户,126人,驻姚产。

以驻地得名。原属永康,于1956年与桐琴一起划归武义县管辖,1958年公社化时属桐琴管理区,1961年属桐联大队,1970年建立姚产大队,1985年建立姚产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142亩,以种植水稻为主。

姚产28户,126人,村驻地。

据传,距今二百年前,此地建有一只大窑,窑废遂成村落,得名窑散村,后人嫌此名不雅,改为姚产。离镇驻地北1.1公里,村呈方形,居住集中,地处低山丘陵。

孙宅行政村,49户,168人,驻孙宅。

以驻地得名,于桐琴一起从永康划归武义,属石仓岩农业社,1658年公社化时属桐琴管理区,1961年属桐联大队,1970年建立孙宅大队,1985年建立孙宅村委会,2个自然村。耕地193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兼营棉花、油菜籽等经济作物。

孙宅32户,107人,村驻地。

据《孙氏宗谱》记载:宋朝初期,先祖孙绅公从严州迁入此地,发展成村,故名孙宅。距镇驻地0.8公里,村庄呈散列状,南临武义江。

隔溪17户,61人。

隔溪自然村,原属永康县,1956年2月与桐琴一起划归武义,属桐联农业社,于1961年释出孙宅、隔溪、姚产成立孙宅大队。先祖金姓由桐琴迁入建村,至今有26代。村在十余户时,被太平天国的兵火烧光,村民无家可归,散落各地,现存十余户。东小溪,南武义江,北依孙宅。

金丝村行政村,103户,378人,驻金丝村。

以驻地得名。解放初建立金丝村行政村,1956年成立回一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时属东皋管理区,1961年建立金丝村大队,1985年建立金丝村村委会,一个自然村。耕地492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兼营棉花、蚕桑、红糖、油菜籽等经济作物。

金丝村103户,378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金丝村地名。该村在清乾隆年间,有金、何等姓居住,后金姓发展,遂以金姓取名金丝村。村呈方形,东临清溪,南靠武永公路,距镇驻地3.5公里。

东皋行政村,488户,1739人,驻东皋。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建立东皋行政村,1956年成立东皋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时为东皋管理区,1961年建立东皋大队,1985年

建立东皋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1921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兼营棉花、蚕桑、柑桔、红糖、油菜籽、茶叶等经济作物。

东皋488户,1739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东皋。村坐落在清溪东畔的高地上,又在县城的东面,皋:谓水边之高地也,故名东皋。距镇驻地西2.6公里,村呈船形,地势平坦,居住集中,交通便利,武永、武瑶、武管三条公路均通过境内,有客车停靠站。

东皋是区公所的驻地,区属企事业单位均设此地,故是全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倪桥行政村,108户,382人,驻倪桥。

以驻地得名。解放初建立倪桥行政村,1956年成立倪桥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东皋管理区,1961年建立倪桥大队,1985年建立倪桥村委会,辖2个自然村。耕地515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兼营蚕桑、棉花、油菜籽等。

倪桥91户,326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倪桥村名。明初倪姓先祖从金华石门迁来,在石门也称倪桥,迁入武义仍用倪桥村名,以作纪念。离镇驻地1.8公里,村呈三角形散列状,北临武义江,东靠上马坞坑小溪,南临武永公路,交通便利,地势平坦,土地肥沃。

青芹17户,56人。

青芹自然村,在1959年由倪桥、东皋、青岗三村共有的马黄坤小山上建立桐琴区猪场,1964年因建新安江水库有淳安青芹村集体迁移到此,建立新村,仍以青芹为村名。1974年整村迁往江西省定居,下半年由倪桥大队第四生产队有14户社员移居此地,分徐、倪两姓,村名未改。南茶山,东、西、北田畈。

赵宅行政村,338户,1219人,驻赵宅。

以驻地赵宅得名。解放初建立赵宅行政村,1956年成立赵宅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桐琴管理区,1961年建立赵宅大队,1985年成立赵宅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1042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兼营棉花、蚕桑、柑桔、油菜籽等经济作物。

赵宅339户,1219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赵宅,也载有“桐琴——赵即赵宅”。赵宅与桐琴仅一湖之隔,近在咫尺。相传:赵宅原名桐琴,现桐琴叫金宅,也叫桐川。两村均以赵姓和金姓定名,为便于区分而释出。赵宅村呈长方形,地势平坦,居住集中,南有山,北有湖,永武公路在村口通过。

石上青行政村,206户,731人,驻石井头。

村委会由石井头、上村、青岗等三个自然村组成,故名“石上青”。解放初建立石上青行政村,1956年成立石上青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时属东皋管理区,1961年建立石上青大队,1985年建立石上青村委会。耕地781亩,种植水稻,低山种有茶叶,并营蚕桑、柑桔等。

石井头120户,428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石井头村名。据传,早年村头有一眼石井,故得名石井头。离镇驻地3.4公里,村呈长方形,居住集中。

青岗46户,154人。

据传青岗是府郡驻地,府内有18口井,6个货郎担入府叫卖一天,都不会碰头,形容青岗府规模很大,后废,遂名青岗村。约在15代前有王姓先祖从东阳迁此居住,后又有沈姓从义乌佛堂迁此落户,故该村主要有王、姓沈两姓。村坐落在田畈,南有梨园。

上村40户,149人。

相传在200年前,此地非常荒凉,有很多坟墓。应姓祖先从永康塘头迁此住坟庵,在坟庵下首有小村叫蒋村,后有陈姓也到此落户,遂发展成村,因在蒋村之上,故名上村。四周都是田畈。

桐四行政村,56户,225人,驻上宅。

原名上宅,以驻地得名。因重名,故更名桐四大队。1958年公社化时属桐琴管理区,1961年属桐三大队,1970年从桐三释出建立上宅大队,1982年3月更名为桐四大队,1985年建立桐四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209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兼营蚕桑、柑桔等经济作物。

上宅56户,225人,村驻地。

村座落在桐琴村的上首,故名上宅。离镇驻地0.5公里,村呈圆形,北临武义江,村口有武永公路大桥,东北与永康交界。

东湖行政村,61户,241人,驻东湖。

以驻地得名。解放初属王端头行政村,1956年成立东湖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时属桐琴管理区,1961年建立东湖大队,1985年建立东湖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214亩,以种植水稻为主。

东湖61户,241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东湖地名。村坐落在小山脚下,村前西面入口处地势低洼,一遇大雨就要积水成湖,村又是处在全镇的东端,故名东湖。离镇驻地2.1公里,村呈圆形,东面越过小山即进入永康县境。

项店乡项店乡

项店乡 位于县城的东南部,三面环山,地势南高北低,呈长条形。东与芦北乡为邻,南与缙云县交界,西与溪里乡毗连,北与泉溪乡接壤。面积47.8平方公里,辖19个行政村,43个自然村,有2073户,7418人,其中畲族6人,其余都是汉族。乡驻地西陈,海拔105米,离县城11公里。乡驻地原在项店村,故名项店乡,1975年迁驻西陈。建国初为清溪乡和白峰乡的茆角、王园、项店、兰芝、白革五个行政村,属清溪区。1950年撤区并乡时建立大峰乡,1958年公社化属桐琴大公社,项店和瑶村两个管理区,1961年10月建立项店公社,1983年7月政社分设成立项店乡。

该乡地处半山区,东有白革山,南有老鹰窝尖,西有牛毛尖,海拔都在800米以上,峰峦叠嶂,亘绵跌宕,地势遂向北低斜延展,梯田层叠,溪流交错。汇合成主要水系有清溪,发源于黄坛,大王岭,流经章村汇合为清溪,经瑶村入清溪口水库,下游流经泉溪乡杨村,刘宅,桐琴镇东皋注入武义江。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属热亚带季风区,年降雨量1450毫米,平均温度16.5℃,最高温度(7月)36~39℃,最低温度(1月)—6~-9℃,无霜期约250天,适宜农、林业的生产。农业主要经营水稻、杂粮、茶叶等,林业有毛竹、木材。

水利条件较好。建有大坟坑、清溪口等水库18座,蓄水量达1680万立方米,其中清水口水库蓄水量达1600万立方米,是桐琴区的骨干水利工程。电灌5座,装机11瓩,小水电8座,装机225瓩。

交通运输方便。武义至瑶村公路从该乡驻地通过,客车直达县城。

全乡有耕地5704亩,占总面积7.34%。水田5318亩,占耕地面积93.23%。山林地1.3万亩。解放前,农民生活十分贫苦,只得在山靠山,但童山濯濯,粮食亩产不到250斤。建国后,进行封山育林,兴修水利,农田建设,在排灌、机耕、脱粒和农副产品加工基本实现半机电化,粮食产量迅速提高。1969年产量跨纲要,1972年亩产超千斤,1980年亩产1219斤,总产量693万斤,1934年亩产1471斤,总产量达818.3万斤。同年经济作物茶叶1971担,蚕茧106担,红糖126担,油菜子921担,养蜂1809箱,养鱼46亩,养猪6942头,年产木材约500立方米,毛竹制品收入约60万元。

乡镇企业有化工、农机、砖瓦、制茶等42家,从业人员129人,其中乡办3家,共产值15万元。1984年全乡工农业总入471万元,人均净收入323元。

文教卫生事业。初中1所,学生260人。小学16所,学生611人,入学率99.13%,教职员工42人,代课教师11人。卫生院1所,医务人员4人,尚设广播站、电影放映队、文化站等。1984年人口出生率9.18‰,自然增长率为1.33‰。

该乡夏家畈于1937年冬曾建立过党支部组织。是我县沈、柳宅、童庐、下王宅、城里等五个支部之一。

项店乡2073户,7418人,驻西陈。

西陈行政村,46户,230人,驻西陈。

以驻地西陈故名。解放初属项店行政村,1956年属项西农业社,1858年公社化属项店管理区,1961年建立西陈大队,1985年成立西陈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177亩,以种植水稻为主。

西陈64户,230人,村、乡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西陈地名。先祖陈姓,古时房屋均向西而建,故名西陈。村呈长方形,位于县城东南10.5公里,居住集中,交通方便,武义至瑶村公路从村内通过,设有停靠站。

茆角行政村,186户,654人,驻茆角。

因驻地茆角故名。解放初建立茆角行政村,1956年成立茆角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项店管理区,1961年建立茆角大队,1985年成立茆角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117亩,以经营水稻为主。

茆角186户,654人,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名马阁。宋朝进士李沼从青田迁此定居。古时这里只有几户人家,后来人口发展,饮水发生困难,就在新塘边挖井,这时有位“风水先生”路过看到进行劝阻,说,这井不能再挖深了。可是有位急性的就是不听,反而拼命挖。突然,“嘭”的一声巨响,井内跃出两匹金马,一匹跃西,一匹跃东,分别化成“姆山岗”和“马鞍山”。在马跑过的岩石上,至今还留有蹄痕,故村名为马阁。后人回忆建村时都是茅庐,又改为茆角。村呈圆形,距乡驻地1.1公里,西靠武瑶公路,交通方便,有清溪口水的水渠灌注入村,用水十分方便。

姆山前行政村,54户,201人,驻姆山前。

以驻地姆山前故名,解放初属茆角行政村,1956年属茆角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项店管理区,1961年建立姆山前大队,1985年成立姆山前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200亩,主要种植水稻,兼营茶叶。

姆山前54户,201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姆山前村名。村后有座姆山岗,故名姆山前。村呈方形,距乡驻地0.8公里,西临清溪。

王元行政村,111户,380人,驻下王元。

王元是上王元、下王元、王宅塘三个自然村的总称,因都带有“王”字,又有两个“元”字,故定名为王元。解放初建立王元行政村,1956年成立白峰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项店管理区,1961年建立王元大队,1985年成立王元村委会,辖3个自然村。耕地422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兼营茶叶等。

下王元47户,157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下王园地名。现简为下王元。该村以王姓始居,取王姓的家园之意,故名为王园。后子孙繁衍,发展成上王元、下王元两个村,总称为王元。距乡驻地0.9公里,下王元村呈方形,坐落在上王元下首。

上王元48户,166人。

原为楼后山的上铺,为王姓始建,后来朱姓从本乡华山迁入,发展成村。南有大路上通西陈,东通芦北乡,西有清溪,北靠山岗。

王宅塘16户,57人。

先祖王姓,从县城下王宅迁此,发展成村。村旁有水塘,人称王宅塘,村以塘得名,沿用至今。四周是农田,有小路东通芦

北乡,西通西陈,南通下王元。

仓部圳行政村,38户,110人,驻仓部圳。

以驻地仓部圳故名。放解初属清溪口行政村,1956年属永丰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项店管理区,1961年成立仓部圳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84亩,山地150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兼种杂粮,并产茶叶、油菜籽等。

仓部圳38户,110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记载: “唐末昭宗年间(公元889~904年)公徐镃,以才识徵授仓部员外郎,升侍郎,甚著风格,转兵部侍郎。乞归晋,国子祭酒,加食邑五百户,赐九旒紫金鱼袋,御诗赠别”。

御诗

“解组归田履为轻,天将五福畀康宁。四朝人物推耆旧,万古清风在典型。郊野亦能知有道,朝庭久欲访遗径。帝城以后瞻依近,长傍南孤望极星。”

公归后,见本地农田经常受旱,乃出资造堰引清溪水灌田。县志载: “当时凿石屑一斗者,酧钱一升。费力钜烦,以迄成功,乡人德之,堰旁有庙祀焉。至今扬村以下等处俱蒙其利。”

据传说,仓部公当时建有地下瀛(堰)六处,被讹传为招兵买马欲待造反,奸佞诬陷,遭剥皮惨害。后人念公恩德,乃画像供奉传祀,村亦以公职名之。 (现存东皋、杨村等地堰数条)

珠门行政村,27户,126人,驻珠门。

珠门原属清溪大队,于1974年扩建清溪口水库时,迁移到茆角山背,1984年2月6日县人民政府(1984)7号文件批准建立珠门大队。1985年成立珠门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69亩,以经营水稻为主,兼营茶叶、油菜子等。

珠门27户,126人,村驻地。

约在二百多年前有位马志成,又名志慎,从东阳南马到此做木营生,在清溪畔选地造宅,取名朱明,后子孙兴旺,村落扩大,改为朱门。因村坐落在园珠形小山前边,象屏风一样护卫着,故又改名珠门。村迁移茆角山背,仍沿用此名。地势平坦,房舍整齐,村呈方形,离乡驻地南0.5公里,武瑶公路东侧。

项店行政村113户,419人,驻项店。

以驻地项店故名。解放初建立项店行政村,1956年成立项西农业社,1658年,公社化属项店管理区,1951年建立项店大队,1985年成立项店村委会,辖2个自然村。耕地498亩,以种植水稻为主。

项店111户,412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项店村名。项姓始居后发展成村,开了一爿商店,故得名项店。村呈方形,离乡驻地南0.6公里,位于武瑶公路东侧。

下项2户,7人。

先祖李姓,从本乡夏家畈迁来,在项店店下首建房居住,得村名为下项,地处平坦,前有大路。

兰芝行政村,138户,509人,驻兰芝。

以驻地兰芝故名。解放初建立兰芝行政村,1956年成立兰芝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项店管理区,1961年建立兰芝大队,1685年成立兰芝村委会,一个自然村。耕地521亩,种植水稻为主。

兰芝138户,509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兰芝。传说,古时兰芝村坐落在狮子开口的山脚下,离现在村庄一里多远。一日有个做官的路过该

地,见这座山崖,好象一只奔狮,形态十分逼真,甚叹为奇,就建议移村,把奔狮拦住,村名也改为“拦住”。许多年后,嫌村名不雅,取“芝兰入室”之意,又与原名谐音,改村名为兰芝。村呈方形散列,离乡驻地1.5公里,坐落在两条小溪的汇合处。

清溪行政村,71户,279人,驻麻坞口。

村委会所辖的自然村都散落在清溪江畔。明时建有崇教寺,以寺带名,俗称“清溪寺坑”。故行政村名曾定为清溪寺坑,现删简为清溪。解放初属麻田行政村,1656年属迎丰农业社,1658年公社化属瑶村管理区,1961年建立清溪寺大队,1966年改为清溪大队,1958年成立清溪村委会,辖4个自然村。耕地222亩,种植水稻为主,兼营茶叶、林业等。

麻坞口32户,114人,村驻地。

村后有条麻坞坑,村建在坑口,故名麻坞口。村呈长方形散列,距乡驻地3.3公里,有两条小溪在村中汇合流过。

横路12户49人。

清咸丰年间,朱姓先祖从本乡白革迁此定居,历已六代。因出入该村一条路叫横路,故名横路。东有小溪,村坐西朝东。

古井20户,82人。

清乾隆年间,先祖王姓从桐琴区王端头迁此定居,继有朱姓也迁来落户。此地原有口古井,村以古井为名。四周环山,村西有溪坑。

姓沈8户,35人。

清乾隆年间,沈姓祖先从湖州迁此,于今已有十多代,村以姓氏为名,故名姓沈。坐北朝南,南有山坑,东有小溪,四周环山。

华山行政村,271户,953人,驻华山。

以驻地华山故名。解放初建立白革行政村,1956年成立白革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项店管理区,1961年建立白革大队,1966年“文革”时改为华山大队,1958年成立华山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718亩,以种植水稻为主。

华山271户,953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白革地名。宋朝朱辉三迁此发族。村坐落在半山腰用中,相传祖先在此定居时,请过风水先生用革盘(罗盘)革向(测定方位),未收过红包(工钱),俗称白革,村遂以白革得名。文化革命破四旧时,认为革命白革,故废,立“华山”为村名。村呈长方形散列状,距乡驻地3公里。

麻田行政村,176户,636人,驻麻田。

以驻地麻田故名。解放初建立麻田行政村,1956年成立迎丰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瑶村管理区,1961年建立麻田大队,1985年成立麻田村委会,辖3个自然村。耕地414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兼产茶叶、木材、毛竹等。

麻田121户,450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麻田地名。清初祖先罗春二由福建迁来,在一片麻地上建村,故名麻田。村呈长方形,距乡驻地南3.8公里,位于清溪的西侧,武瑶公路在村边通过,村口有停靠站,交通方便。

温草坑18户,55人。

祖先胡氏70年前从缙云黄碧迁来。朱姓相继从芦塘、华山两地迁入。温草是生长在水底的一种水草,该地水坑都长有这种水草,故名温草坑。坐落在山脚,四周环山。

狮子岩37户,131人。

祖先余姓于1670年从福建邵武地区建阳县到此定居建村,村下首有奇岩,形如狮子,昂首而坐,栩栩如生,名狮子岩,村亦

名狮子岩。坐西朝东,旁山依水,武瑶卫路通过村前。

瑶村行政村,161户,536人,驻瑶村。

以驻地瑶村故名。解放初建立瑶村行政村,1956年成立青峰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瑶村管理区,1961年建立瑶村大队,1985年成立瑶村村委会,辖6个自然村。耕地271亩,山1600余亩,以经营水稻为主,兼产茶叶、木材、毛竹等。

瑶村127户,411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为姚村。古时有姚姓在此建窑烧炭,后定居成村,起名姚村。又因多姓杂居,相互发展,遂改名瑶村。村呈长方形,离乡驻地4.7公里,东西高山峻岭,村边清溪长流,是武瑶公路终点站,交通方便,风景优美。

王竹园 2户,8人。

王竹园坑 1户,2人。

崇敬园 7户,28人。

上革溪 16户,59人。

黄金泥洞 8户,28人。

盛岭下 行政村,192户,646人,驻盛岭下。

以驻地盛岭下故名。解放初建立盛岭下行政村,1957年成立盛岭下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瑶村管理区,1961年建立盛岭下大队,1985年成立盛岭下村委会,辖2个自然村。耕地462亩,山600余亩,以种植水稻为主,产茶叶、木材、毛竹等。

盛岭下 191户,643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名沈岭下。方言“沈”与“盛”谐音,写成“盛岭下”,意为兴盛。村呈方形,距乡驻地南5公里,南有小溪在瑶村上首注入清溪。

岭下坑1户,3人。

家丰行政村,96户,394人,驻夏家畈家丰。

解放初建立夏家畈行政村,1657年成立嘉丰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时属瑶村管理区,1961年建立夏家畈大队,1985年7月县人民政府发文定村名为“家丰”,同时建立家丰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165亩,种水稻和杂粮。产有茶叶、毛竹、木材等。

家丰106户,394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中载名下家畈。夏家畈是武义和缙云两县共辖的大村,上丰村武义管辖,下丰村缙云管辖,已有八百多年历史。传说现在村址是古时的田畈,前面有座高山名嘉山,后有福建人迁此,以田造宅,因村坐落在山脚下,故名下嘉畈,后写成夏家畈。武义管辖的上丰,现名家丰。距乡驻地5.8公里,村南有小溪,东有上夫山支流,把村切成直角形。

里念坑行政村,29户,119人,驻里念坑。

以驻地里念坑故名。解放初属章村行政村,1957年属团结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瑶村管理区,1961年建立里念坑大队,1985年成立里念坑村委会,辖2个自然村。耕地49亩,种植水稻和杂粮,产茶叶等。

里念坑28户,114人,村驻地。

村前有小溪,里外相通,故名里念坑。村呈半月形,距乡驻能南6.4公里,坐落在清溪支流的汇合处。

中山1户,5人。

黄坛行政村,72户,246人,驻黄坛。

以驻地黄坛故名。解放初建立黄坛行政村,1957年成立黄坛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

属瑶村管理区,1961年建立黄坛大队,1985年成立黄坛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73亩,种植水稻和山地杂粮,兼产茶叶、木材、毛竹等。

黄坛 72户,246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中原名王坛。二百年前名黄潭村,以溪潭取名,沧海桑田,溪潭成平坛,故改名黄坛。村呈一字形,距乡驻地7公里,有小溪从村中流过。

丰溪行政村,93户,316人,驻章村。

原名章村,因童名改为丰溪。解放初建立章村行政村,1957年成立团结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瑶村管理区,1961年建立章村大队,1982年3月更名丰溪大队,1985年建立丰溪村委会,辖3个自然村。耕地108亩,种植水稻和杂粮,兼产茶叶、木材。

章村85户,284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中原名张村。村汤姓始居,后迁徙别处,继有徐姓从永康花园迁居到此。村前有株大樟树,得名章村。村呈长方形,距乡驻地南6.6公里,坐落在清溪西边。

里念坑尖 6户,27人。

先祖章姓,约在二百年前从缙云东南村迁来定居,后有罗、马、应等姓相继来此落户。因该地有一山坑,名念坑。村坐落在坑的高处,故名里念坑尖。

双港湾 2户,5人。

董源坑 行政村,90户,345人,驻龙潭下。

董源坑是龙潭下、龙潭背、石猪栏等四个自然村的总称,大队也以董源坑命名。解放初建立董源坑行政村,1957年成立新潮农业社,1358年公社化属瑶村管理区,1961年建立董源坑大队,1985年成立董源坑村委会,辖4个自然村。耕地170亩,种植水稻和杂粮,产茶叶、木材、毛竹等。

龙潭下 33户,122人,村驻地。

村上首有龙潭,故名龙潭下。约在一百五十年前,李姓祖先李金从夏家畈迁来,迄今有七代。有小溪从村边流过,南通龙潭背,北通寺前畈。距乡驻地7.2公里。

寺前畈 10户,40人。

先祖赖姓从福建上杭古田迁此定居,村建在古寺前畈。南通龙潭下,北通盛岭下。

龙潭背 22户,88人。

村处在龙潭瀑布上首,得名龙潭背。先祖杨姓在此搭铺定居,名杨家铺,后有李姓在一百年前由缙云九岭村到此落户,遂成村庄。东有小溪,西靠高山。

石猪烂 25户,95人。

太平天国时,为了躲避兵乱,有人把猪赶到此地饲养,用石块砌成猪栏。先祖邹姓到此定居,就取名石猪栏。村前有小溪,南有山岭,可通缙云。

黄长岗 行政村,35户,122人,驻黄长岗。

以驻地黄长岗故名。解放初属章村行政村,1957年成立丰林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瑶村管理区,1961年成立黄长岗大队,1985年成立黄长岗村委会,辖3个自然村。耕地62亩,种植山地杂粮,产木材、毛竹等。

黄长岗 30户,107人,村驻地。

村处在似黄鳝形的半山腰,故名黄长岗。村呈长条形散列状,距乡驻地南8.8公里,村口有瀑布,蔚为壮观。

沙场 2户,7人。

该地为洪水冲积而成的滩地,故名沙场。先祖李姓从温州来此定居。西有小溪,溪旁建有纸铺。

白岩下 3户,8人。

大王岭 行政村,26户,94人,驻上铺。

该村地处深山冷坞,由上铺、下铺两个自然村组成。大王岭是通向雪峰的一条峻岭。古时常有强人占山为王,故得名大王岭。解放初属章村行政村,1657年成立高丰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瑶村管理区,1961年建立大王岭大队,1985年成立大王岭村委会,辖2个自然村。耕地44亩,种植水稻和杂粮,产木材、毛竹。

上铺 18户,57人,村驻地。

村位在大王岭西侧山口,地势险要。相传古代有三个绿林好汉,占山称王,故以大王岭得名,后来好汉离去,张姓到此垦荒,建宅定居后,发展上、下铺两村。村呈圆形,距乡驻地9.5公里。

下铺 11户,37人。

该村先祖张姓,三百年前从缙云双川乡石臼坑迁来,在此开荒种粮,由上铺分居到岭旁建村,故称下铺。有山岭南通缙云,村西有小溪,是清溪的发源地之一。

芦北乡芦北乡

芦北乡 位于县城东部,武永公路南首,东与永康为邻,南与缙云交界,西与项店乡相连,北与桐琴镇接壤。面积28平方公里,辖28个行政村,42个自然村,有2922户,10741人,均是汉族。乡驻地管湖,海拔95米,距县城13公里。乡政府原驻地芦北村,清嘉庆《武义县志》载为“芦碧”。过去芦北村旁的小溪两岸,种植芦苇。秋天,芦花盛开,溪水映衬,风光十分旖旎,故名“芦碧”,后写成“芦北”,乡随村名故为芦北乡。后曾迁驻过上扬,1968年又迁驻管湖,乡名一直沿用。1949年建政时为白峰、南峰两个乡,属清溪区(即桐琴区)。1956年撤区并乡属大峰乡,1958年公社化属桐琴大公社,为芦北、乌石头、水韩上3个管理区,1959年并入水韩上管理区,1960年水韩上归属芦北管理区,1961年成立芦北公社,1983年7月政社分设成立芦北乡。主要经营农业以种植水稻为主,兼营茶叶、黄花菜等,林业有木材、毛竹。

该乡地处丘陵、山峦重叠、绵亘起伏。地势东南高峻,峡谷溪流;西北低斜,平坡延展。河流有两条,1条发源于陈思湾,流经上新屋,入桐琴乡赵宅至倪桥,和另一条发源于上夫岭下,流经芦北入桐琴乡倪桥汇合,注入武义江。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属亚热带季风区,年平均温度16.9℃,最高温度为(7月)36~40℃,最低温度为(1月)-6~-8℃。阳光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约246天,年平均降雨量1450毫米,适宜农业、林业生产。地下蕴有萤石矿藏。

解放后水利条件有所改善。1968年来建有陈思湾、金山岭、桃清、荒塘等水库51处,蓄水量达188万立方米。电灌站9座,装机158瓩,此外,尚有区属清溪口水库可入注灌溉。

交通运输方便。乡驻地有客车直达县城,每个行政村都有机耕路通达乡驻地。

全乡有耕地10002亩,占总面积23.83%,其中水田9440亩,占耕地的94.38%;山林地20714亩,占总面积54.9%。解放前,粮食亩产不到300斤。解放后,进行筑库开沟,引水灌溉,同时进行农田建设,机耕、排溉、脱粒、农副产品加工基本实现半机械化,农业生产迅速提高。粮食,1967年亩产跨纲要,1972年超千斤,1980年亩产1071斤,总产量达1081万斤。1684年亩产1552斤,总产量达1347万斤。同年经济作物有茶叶907担,红糖237担,油菜子1700担,干黄花菜500担(居全县首位),养鱼273亩,养猪11291头。

乡镇企业有萤石开采、农机厂、服装、印刷、火炮、制茶等17家,从业人员181人,其中乡办3家,产值26万元。农民家庭副业有扫帚、瓦棚、竹椅、竹几、蛋篓等运销外地,年收入达35万元。全乡1984年工农业总产值514万元,人均净收入380元。

文教卫生事业。有初中1所,学生399人,小学20所,学生960人,入学率达98.93%,有教职员工56人,代课教师17人。卫生院1所,医务人员7人。尚有文化站、广播站、电影放映队、影剧院1座,座位1200个等设施。1985年人口出生率11.5‰,自然增长率5.30‰。

芦北乡2922户,10741人,驻管湖。

管湖行政村,136户,471人,驻管湖。

以驻地管湖故名。解放初建立管湖行政村,1956年成立管湖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水韩上管理区,1961年建立管湖大队,1985年成立管湖村委会,辖3个自然村。耕地594亩,是种植水稻为主的产粮村。

管湖60户,201人,村、乡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管湖地名。清初,程姓祖先由永康方岩下程村分居到此。程姓原系方岩胡公领地中的子民,为了精神上受胡公的庇荫和管辖,而村中又多湖塘,“湖”与“胡”谐音,故名管湖。离县城13.5公里,村呈方形,居住集中,交通方便,有客车直达县城。

后金28户,87人。

先祖姓金,从本乡上夫岭下迁来住在田畈中的灰铺里,后发展成村,故名后金。村东、北田畈,南机耕路,西小溪。

何仓48户,183人。

何姓先祖从武义城里到此种田,这里原是财主的两座仓屋,相隔里许,何姓住在下首仓屋,后发展成村,故名何仓。东是山,南农田,西临机耕路。

敕令桥行政村,177户,630人,驻敕令桥。

以驻地敕令桥故名。解放初建立敕令桥行政村,1956年成立敕令桥农业社,1953年成立公社化属水韩上管理区,1961年建立敕令桥大队,1966年更名红旗大队,1982年3月复名敕令桥大队,1985年成立敕令桥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699亩,是种植水稻的产粮村。

敕令桥177户,630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中载有敕令桥地名。相传汉代刘秀逃难列此,躲在村边桥下避过搜捕,后刘秀登基做了皇帝,敕令修建过此桥,故名敕令桥,村以桥得名。距乡政府驻地1.6公里。村呈长方形,东、西两边都有小溪。

楼王行政村,149户。523人,驻楼下王

以驻地楼下王而取名楼王大队。解放初建立楼下王行政村,1956年成立楼下王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水韩上管理区,1961年建立楼下王大队,1985年成立楼王村委会,辖4个自然村。耕地568亩,是种植水稻为主的产粮村,经济作物有棉花、红糖、油菜子等。

楼下王105户,348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楼下王地名。相传四百多年前,有个姓王的人从绍兴逃难到此,给房东做长工,后成了家,房东移居到楼上。因房东无后,不久谢世,房屋就归王姓居住,遂名楼下王。距乡驻地1.2公里,村呈长方形,西有管湖至县城的公路,交通方便。

横街吕28户,116人。

清顺治年间,吕姓祖先从永康太平到此定居成村,过去有条大路直通到楼下王,象条街路,故名横街吕。东西是塘,南田畈,西依楼下王,北靠杨宅。

杨宅12户,44人。

清乾隆年间,祖先朱姓从项店乡白革村到此入赘,遂发展杨、朱两姓,杨宅原是杨姓居处得名,沿用至今。东、西、北是农田,南靠楼下王。

姓李4户,12人。

上新屋行政村,72户,303人,驻新屋。

行政村原名新屋,有重名改为上新屋。解放初建立新屋行政村,1956年合作化时属巩新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水韩上管理

区,1961年建立新屋大队,1982年3月更名上新屋大队,1985年成立上新屋村委会,辖2个自然村。耕地350亩,以种植水稻为主,经济作物有红糖、棉花、油茶子等。

新屋70户,272人,村驻地。

百多年前,村民多姓巩,村庄新建立,名为塘头巩。清光绪年间称新屋,距乡驻地1公里,村呈长方形,北临小溪。

下塘头9户,31人。

祖先姓金,从桐琴迁入仁房前(村名),因兄弟三人分居,一人移居到此,村原名塘头,因村前有口大塘,上首是巩宅村,故名下塘头。四周都是农田。

东山行政村,90户,364人,驻东山。

原名巩宅,因有重名改为东山。村驻地东南有座五东山,故名。解放初建立巩宅行政村,1956年合作化时属巩新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水韩上管理区,1961年建立巩宅大队,1982年3月改名为东山大队,1985年成立东山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370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兼营棉花、茶叶、红糖、油菜子等经济作物。

东山90户,364人,村驻地。

原名巩宅。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巩二芳廿三祠,在南十二庄塘头,祀祖巩庭芝。”追朔其宗支,系曲湖之滨巩宅分族到此,为了纪念宗祖,亦名巩宅,因重名在1982年3月改名东山村。村呈工字形,距乡政府驻地1.8公里。

水韩上行政村,151户,564人,驻水阁塘。

行政村由水阁塘、韩宅、上杨三个自然村组成,村名取每个自然村名的头一个字组成:“水韩上”。解放初建立水韩上行政村1956年成立水韩上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水韩上管理区,1961年建立水韩上大队,1985年成立水韩上村委会,辖3个自然村。耕地550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兼营茶叶、棉花、红糖、油茶子等经济作物。

水阁塘78户,295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水阁塘地名。因村边有口塘,塘边有庙阁,故名水阁塘。村以塘得名。呈三角形,距乡驻地0.8公里,村边有武义至管湖公路,交通方便。

韩宅34户,119人。

韩宅与水阁塘的祖先是兄弟,分居后发展两个村,韩氏宗初建在两村的中间,建村历史相同。现两村发展几乎已联成一村,因韩姓故居名为韩宅。

上杨39户,150人。

明万历年间,先祖卢科信从永康徐塘头村到此种田,遂发展成村,原名武杨村,据说武义已有下杨村,改名为上杨。村坐落田畈中央,西边有机耕路。

叶村行政村,43户,159人,驻叶村。

以驻地叶村故名。解放初属王端头行政村,1956年合作化时属王端头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乌石头管理区,1961年建立叶村大队,1985年成立叶村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160亩,以种植水稻为主。经济作物有红糖、茶叶、油菜子等。

叶村43户,159人,村驻地。

叶村原是叶姓集居而得名,后有朱姓从永康来此定居,不久叶姓衰绝,而村名不改。村呈散列状,距乡地驻2.1公里。

王端头行政村,132户,445人,驻王端头。

以驻地王端头得名。解放初建立王端头行政村,1956年成立王端头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乌石头管理区,1961年建立王端头大队,1985年成立王端头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516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兼营茶

叶、油菜子、黄花菜等作物。

王端头132户,445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王端头地名。清朝,有王姓兄弟两人从东阳王克头到此定居,后发展成村,村坐落在小山头之端,故名王端头。村呈直角形,居住集中,距乡驻地1.5公里。

梅坞塘行政村,21户,101人,驻梅坞塘。

以驻地梅坞塘故名。解放初属王端头行政村,1956年合作化时属王端头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乌石头管理区,1961年建立梅坞塘大队,1985年成立梅坞端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109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兼营棉花、茶叶、油菜子等经济作物。

梅坞塘21户,101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有梅坞塘地名。祖先姓梅,村坐落在山坞中,村边有口塘,故名梅坞塘。又传,汉朝刘秀逃难到过这里,刘秀做了皇帝后,在梅坞塘封了个梅娘娘,建过“寰升门亭”,现无遗址。梅坞塘离乡驻地1.5公里,村呈长方形。

蒲祥行政村,70户,277人,驻蒲祥。

以驻地蒲祥故名。解放初属郭村行政村,1956年成立友爱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芦北管理区,1961年建立蒲祥大队,1985年成立蒲祥村委会,辖2个自然村。耕地322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兼营茶叶、油菜子、黄花菜等。

蒲祥59户,232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有蒲祥地名。古时村边池塘中,多养植菖蒲,村名取吉祥之意为“蒲祥”。文革时简写成甫上。村呈方形,距乡政府驻地1.6公里,居住集中。

竹园头11户,45人。1978年11月因蒲祥村遭火灾,有刘、朱两姓的受灾户到此新建家园,此地原是块种有毛竹的小坡地,故名竹园头。村四周是农田。

黄塘行政村,79户,322人,驻黄塘。

以驻地黄塘故名。解放初建立黄塘行政村,1956年成立和平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乌石头管理区,1961年建立黄塘大队,1985年成立黄塘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279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兼营茶叶、黄花菜、油菜子等经济作物。

黄塘79户,322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黄塘地名。先祖舒姓从永康永祥迁入此地,至今已16代。村东有山,名老黄塘,村以山故名。距乡政府驻地南1.1公里,村呈方形,西临小溪。

车门头行政村,32户,133人,驻车门头。

以驻地车门头故名。解放初属黄塘行政村,1956年合作化时属和平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乌石头管理区,1961年建立车门头大队,1985年成立车门头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100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兼产茶叶、油菜子、黄花菜等经济作物。

车门头32户,133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车门头地名。原名“阊门头”,是天门的第一个门口之意,方言“阊”与“车”同音,为了书写方便,改为车门头。村呈半月形,距乡驻地南1.5公里。

沈村行政村,39户,133人,驻沈村。

因驻地沈村得名。解放初建立沈村行政村,1956年合作化属和平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乌石头管理区,1961年建立沈村大队,1985年成立沈村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99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兼营棉花、黄花

菜、油菜子,茶叶等经济作物。

沈村39户,133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沈村地名。过去村四周多种植竹笋,名笋村。方言“笋”与“沈”谐音,后改为沈村。村呈三角形,距乡政府驻地1.5公里。

杨排行政村,71户,270人,驻杨排。

因驻地杨排故名。解放初建立杨排行政村,1956年成立杨排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水韩上管理区,1961年建立杨排大队,1985年成立杨排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310亩,以种植水稻为主,盛产黄花菜,兼营茶叶、油菜子等。

杨排71户,270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杨排地名。为杨姓始居,地处山岗,呈长方形似竹排,故名杨排。距乡驻地西南1.5公里,居住集中。

横路行政村,100户,346人,驻横路。

以驻地横路故名。解放初属芦北行政村,1956年成立横路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芦北管理区,1961年建立横路大队,1985年成立横路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303亩,地处丘陵,以种植水亩为主,盛产黄花菜,兼产茶叶、油菜子等。

横路100户,346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横路。是这一带武义到永康的大路,而横向通过村中,遂名横路。村呈长方形散列状,距乡驻地南1.2公里。

郭村行政村,123户,426人,驻郭村。

以驻地郭村得名。解放初建立郭村行政村,1956年成立郭村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芦北管理区,1961年建立郭村大队,1985年成立郭村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359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兼营茶叶、红糖、油菜子、黄花菜等。

郭村123户,426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郭村地名。村原为郭姓集居,故名郭村。后来朱姓从白革迁入,发展较快,郭姓弃村迁走,朱姓仍保留郭村原名。村呈长方形,居住集中,距乡驻地西南2公里。

芦北行政村,103户,404人,驻芦北。

以驻地芦北故名。解放初建立芦北行政村,1956年成立芦北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芦北管理区,1961年建立芦北大队,1985年成立芦北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620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兼营红糖、油菜子、黄花菜、茶叶等经济作物。

芦北103户,404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芦碧。因村边有小溪,终年碧水盈盈,当时两岸栽种芦苇,一到秋天,芦花盛开,茫茫一片, 两相间映,风景十分绚丽,故名芦碧。后为书写方便写成芦北。村呈方形散列状,西临小溪,距乡驻地南1.5公里。

兰山行政村,23户,87人,驻兰山。

以驻地兰山故名。解放初属郭村行政村,1956年成立兰山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芦北管理区,1961年建立兰山大队,1985年成立兰山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69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兼产茶叶、油菜子、红糖、黄花菜等经济作物。

兰山23户,87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拔兰山。该村坐落在山脚,山上过去盛产兰花,常有人上山拔花,故名拔兰山,后简化为兰山。村呈三

角形散列状,距乡驻地西南2.5公里。

上芦行政村,191户,604人,驻上芦。

以驻地上芦故名。解放初建立上芦行政村,1956年成立元峰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芦北管理区,1961年建立上芦大队,1985年成立上芦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620亩,是种植水稻为主的产粮村,兼产红糖、油菜籽、茶叶、黄花菜等。

上芦191户,604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上芦村名。芦氏宗谱记载:“芦姓祖先是缙云白竹人,到此玩游览山,六胜风土之饶,而遂上此基。”芦姓自乾隆元年迁此安居,因下首是芦北村,故名上芦。村呈长方形,居住集中,西临小溪,距乡驻地南1.9公里。

上苍行政村,61户,231人,驻上苍。

以驻地上苍故名。解放初属郭村行政村,1956年成立光明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芦北管理区,1961年建立上苍大队,1985年建立上苍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172亩,是种植水稻的产粮村,兼营茶叶、油菜籽、黄花菜等。

上苍61户,233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上苍地名。先祖朱七二于清康熙年间从白革迁居于此,当时村名叫祥昌,含义是吉祥昌盛之意,后因书写方便,写成上苍。村呈三角形散列状,西靠山,距乡驻地南1.8公里。

乌石头行政村,189户,692人,驻郭宅。

该行政村由郭宅、周宅、上新屋3个自然村组成,驻地郭宅。因行政村境内有一块乌黑的大石头,取村名为乌石头。解放初建立乌石头行政村,1956年成立乌石头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为乌石头管理区,1961年建立乌石头大队,1985年成立乌石头村委会,辖3个自然村。耕地590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兼营茶叶、油菜籽、黄花菜等。

郭宅37户,139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乌石头地名。郭宅原洪姓始居,郭姓从东阳高宅迁来,至今已十七代,因洪姓不发,村名改为郭宅。东靠山,西有小溪,北是田畈。

周宅48户,196人。

约在南宋淳熙年间,先祖周姓一九公从绍兴迁此建立村庄,相传已有800余年,村以周姓为名,故名周宅。东靠塔山,南依郭宅,西临小溪,北是田畈。

上新屋104户,357人。

周姓先祖茂清、金凤兄弟两人从邻村周宅分居到此,建立新村,因坐落在周宅南首的高地上,故名上新屋。东环塔山,南是田畈,西靠小溪,北邻郭宅。

上马坞行政村,196户,746人,驻上马坞。

因驻地上马坞故名。解放初建立上马坞行政村。1956年成立上马坞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为芦北管理区,1961年建立上马坞大队,1985年成立上马坞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692亩,以种水稻为主,兼营茶叶、油菜籽等。

上马坞169户,746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上马坞村名。村下有座马山,村坐落在马山坞的上首,故名上马坞。村呈三角形,距乡驻地南2.2公里,东靠山,西濒小溪。

仙溪行政村,144户,492人,驻仙溪。

以驻地仙溪故名。解放初建立仙溪行政村,1956年成立“五一”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芦北管理区,1961年建立仙溪大队,1985年成立仙溪村委会,1个自然村。种植

水稻为主,兼营茶叶等。

仙溪144户,492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中载有西溪地名。相传古时叫仙溪,有位神仙在东山峰与西山峰之间进行搭桥,有个货郎担得知后,不等桥搭好,半夜学装鸡啼,神仙听到后以为天巳亮,匆匆地走了,桥就从两峰间塌下来,刚巧下了一场暴雨,洪水冲出一条溪坑,就名为神仙溪,简称仙溪。村呈长方形,小溪从村中流过,距乡驻地西南2公里。

上丰 行政村134户,511人,驻上王店。

该村由上王店、陈思湾2个自然村组成,原名联丰大队。解放初建立上王店行政村。1958年成立联丰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乌石头管理区,1961年建立联丰大队,1982年3月因重名改为上丰大队,1985年成立上丰村委会,辖2个自然村。有耕地391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兼产茶叶、黄花菜等。

上王店91户,340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中载有上王店村名。据宗谱记载,明洪武年间,王仁七从缙云坦址游玩到此,见山水迥环,林木荫翳,后定居于此。因下首有个下王殿村(废殁),故取名上王殿,清咸丰六年宗谱上定名上王店。村呈三角形,距乡驻地3公里。

陈思湾43户,171人。

陈姓先祖于永康和东阳交界之地的塘溪坞迁入此地,于今约有9代,陈姓祖先常思念故地,而故地是建在山岙的弯曲之处,恰似现在住地一样,故名陈思弯。东机耕路,南靠山,西、北田畈。

善教行政村,123户,466人,驻善教。

以驻地善教故名。解放初建立善教行政村,1956年成立善教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乌石头管理区,1961年建立善教大队,1985年成立善教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413亩,种植水稻为主,兼产茶叶、油菜籽、黄花菜等经济作物。

善教123户,466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中原名“小角”。相传缙云有个叫小角的猎人,常来此打猎除害,后定居此地发展成村,为了纪念猎人,村得名“小角”。清末该村曾出过秀才,在1931年由秀才改名为“善教”。村呈船形,坐落在山坞中,距乡驻地3.7公里。

上夫岭下行政村,126户,452人,驻上夫岭下。

以驻地上夫岭下故名。解放初建立上夫岭下行政村,1956年成立上夫岭下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芦北管理区,1961年建立上夫岭下大队,1985年成立上夫岭下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298亩,种植水稻为主,兼营茶叶、黄花菜等。

上夫岭下126户,452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上阜岭下。相传某人路过这里的山湾中,被盗贼杀害,其妻子为了不再给盗贼有藏身之处,出资筑造一条通向山顶宽敞的大路,以防止盗贼再次害人。后来人们就称为“丈夫岭”,村坐落在岭下,后写成“上夫岭下”。村呈长方形,小溪从村中流过,距乡驻地396公里。

后定垄行政村,49户,198人,驻后定垄。

以驻地后定垄村而得名。解放初建立后定垄行政村,1956年成立后定垄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芦北管理区,1971年建立后定垄大队,1985年成立后定村委会,辖2个自然村,耕地107亩,茶山33亩,是以农、副并举定的产粮村。

后定垄46户,183人,村驻地。

先祖由福建迁来,原不打算久住,暂名叫“福建铺”,结果还是定居下来。因村前是山垄,就定名后定垄,意思是永远定居在此。村呈三角形,四周环山,离乡驻地南1.8公里。

五公山3户,15人。

先祖朱姓从后定垄迁来,已有61年。村建在后定垄村的第五太公山的旁边,故名五公山。

上夫山行政村,82户,311人,驻岗头。

上夫山是片村名,行政村以片村定名。解放初属后定垄行政村,1956年成立云山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芦北管理区,1961年建立上夫山大队,1985年成立上夫山村委会,辖2个自然村。耕地181亩,是农、林并举的山村,产茶叶、毛竹。

岗头62户,247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原名上阜山。村庄坐落在上夫山的山顶上,故名岗头。村呈船形,距乡政府驻地2.5公里。

祖处20户,64人。

先祖朱姓兄弟三人由丽水库头村迁此。老大老二迁居于项店乡白革和本乡兰山两村。老三即迁居现在祖处,后又分建岗头村,祖处故而得名。村四周都是山。

粮站

上马坞粉干场

芦北席纹地板厂泉溪乡泉溪乡

泉溪乡 位于县城东南部,武义江两岸,东西狭,南北长,状似〓叶形。东与桐琴镇为邻,南与项店、溪里两乡相连,西与壶山镇接壤,北与白溪乡交界。面积39.46平方公里,辖27个行政村,46个自然村,有2893户,11468人,均系汉族。乡政府驻地泉溪村,海拔73米,离县城6.5公里。据清嘉庆《武义县志》载:“该地有泉水,清流绕村,春夏不竭。”故名泉溪,乡以村故名。解放初建政时为曲湖乡,属清溪区。1956年撤区并乡,建立华贤乡,1958年公社化属桐琴大公社,释设泉溪、叶墙头两个管理区,1961年管理区合并建立泉溪公社,1966年原白溪公社的宅园,大塘口、江山、阳峰四个大队,和冷水坑大队的羊角湾村划归该乡,1983年7月政社分设成立泉溪乡。

该乡南北丘陵绵亘,山峦层叠,环若屏嶂;东西平坡延展,湖塘棋布,阡陌纵横。主要河流有武义江,发源于永康,流经桐琴镇注入该乡,直经壶山镇,白溪乡北去流入金华江;清溪,发源于项店乡大王岭,流经该乡杨村、刘宅、王山头,经桐琴镇东皋注入武义江。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属亚热带季风区,年平均温度16.7℃,常年降雨量1450毫米,无霜期245天。阳光充足,雨量充沛,适宜农业生产。主要经营有水稻、蚕桑等,产量为全县前茅。地下有丰富的萤石矿藏。

水利条件良好。建有七家塘、定坑、陈潘塘等处水库42座,蓄水量达215万立方米,电灌站23座,装机270瓩。此外,区属清溪口水库入注该乡,基本实现渠道自流灌溉。

交通、运输方便,村村有机耕路通到乡,武永公路在本乡沿村通过,车辆往来频繁。1985年后宅口渡口建成111.4米长,6.5米宽,5孔有栏杆的石拱桥一座,被武义江所阻的江山片四个行政村,15个自然村联成一片。

全乡有耕地15044亩,占总面积25.73%,其中水田14707亩,占耕地面积97.78%。山林地8.74万亩,非林地2.87万亩。解放前,灾情频繁,武义江沿岸一带,一遇上汛期,洪水倾泻,水土流失,平地变成泽国,因此农田破碎,村落损毁,农民生活十分贫苦。建国后,进行筑堤导流,整建农田,推行科学种田,耕作、排灌、脱粒、农副产品加工基本实现机电化和半机电化,粮食产量大幅度增长,成为全县的主要产粮区。粮食,1969年跨纲要,1972年亩产超千斤,1980年亩产1149斤。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1984年亩产跃到1718斤,总产量达2087万斤,创历史最高水平。同年经济作物有茶叶366担,油菜籽2965担,红糖770担,蚕茧2779担,后两项居全县首位。养鱼884亩,养蜂382箱,养猪14301头,人均达1.25头。

乡镇企业有萤石开采、农机、缫丝、织绸、造纸、服装、榨糖、汽酒等51家,从业人员584人,总产值123万元。特点是从种桑养蚕到缫丝织绸,已成配套。1984年全乡工农业总产值达707万元,人均净收入400元。

文教卫生事业。初中1所,学生608人,小学22所,学生1199人,入学率达99.45%,教职员工74人。卫生院1所,医务人员10人,设有电影放映队、影剧院、文化站、广播站等。

全乡有90%以上人口已饮用自来水。1984年人口出出率9.25‰,自然增长率2.68‰。

集市贸易。泉溪是全乡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又是武永公路的交通要冲,随着农村生产的需要,设古历五、十为集市日。建市以来,方便群众生活,活跃农村经济,促进生产进一步展发。

泉溪乡2893户,11468人,驻泉溪。

泉二行政村,156户,617人,驻泉溪。

泉溪是个大村,划分为泉二、泉三两个行政村。本村为第二村委会,故名泉二。解放初属泉溪行政村,1956年属朝阳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泉溪管理区,1961年释为二个大队,成立泉二大队,1985年建立泉二村委会。耕地846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兼营棉花的油菜籽、糖梗、蚕桑等。

泉三行政村,158户,589人,驻泉溪。

泉三村委会从泉溪行政村于1961释出,与泉二村同。

泉溪314户,1206人,乡政府及泉二、泉三村委会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泉溪地名。该村有泉水,清流绕村,春夏不竭,故名泉溪。村呈长方形,位于县城东部6.8公里,武永公路北面,地势平坦,交通方便。

阳丰行政村,171户,730人,驻馒头山里。

阳丰是合作化时定名。解放初建立馒头山里行政村,1956年合作化时由杨宅、赵宅、馒头山里、水碓周四个自然村组成阳丰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宅园管理区,1961年成立阳丰大队,1985年建立阳丰村委会,辖4个自然村。有耕地1070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兼营蚕桑、红糖、油菜籽等作物。

馒头山里60户,247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馒头山里地名。西面有座山,形似馒头,名馒头山,村坐落在山的里面,故名馒头山里。村呈圆形,南有山涧,离乡驻地北4.3公里。

杨宅28户,133人。

杨宅祖先杨姓从义乌赤岸迁居于此,年代不明,建有杨氏宗祠、花厅各一座,后花厅被焚,现留有废墟,因杨姓始居,故名杨宅。东、西、北三面环山,南有通往永康大路。

赵宅23户,104人。

清初,祖先赵姓建立村庄,故名赵宅。后赵姓衰落,邻村馒头山里朱姓分居到此。现朱姓为主,村名仍沿用赵宅。东、西、北三面环山,村前有大塘。

水碓周60户,246人。

水碓周最早是周姓居住,村东有小溪,建有水碓,故名水碓周。约400年前徐姓从武义县城迁此定居,200年后又有白革朱姓也到此落户,故该村徐、朱两姓集居。东沿小溪,南大路,西北靠山。

大塘口行政村,80户,358人,驻大口塘。

以驻地大口塘故名。解放初建立大塘口行政村,1956年属和平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宅园管理区,1961年成立大塘口大队,1985年建立为大塘口村委会,辖3个自然村。耕地551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兼种棉花、蚕桑、油菜籽等。

大塘口22户,88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大塘口村。因有四口大塘,村坐落在大塘的外面,故名大塘口。呈长条形,北靠山,南频武义江。

羊角湾32户,154人。

相传240年前,先祖朱子林从永康永祥

迁此居住,后发展上处、下处两村。1943年日寇侵占武义时,在该村后山构筑炮台,被拆毁民房数座,现在上处基本上是解放后重建的。因村坐落在武义江转弯处,村边有山形似羊角,故名羊角湾。东、西、北三面环山,南濒武义江。

白峰26户,116人。

约在400年前,有壶山镇下王宅洪姓入赘该村,后是洪姓发展成村。传说洪姓曾出过进士,很有才华,皇上封他很高的官职,未到任就得病身亡,说他没福气消受,遂取村名“白封”,后代认为不雅,改名“白峰”,“文革”前改为“红峰”,现复名白峰。东西北三面田畈,南临武义江。

宅园行政村,106户,442人,驻宅园。

以驻地宅园故名。解放初建立宅园行政村,1956年成立和平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为宅园管理区,1961年建立宅园大队,1985年成立宅园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486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兼营棉花、油菜籽、蚕桑、红糖等经济作物。

宅园106户,442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宅园地名。该村始为周姓居住,后由下宅口徐姓迁此发展成村。位在北有龙山环抱,南濒武义江、龙山湖围绕之处。解放前村西南边筑有围墙、洞门,墙内有两口大塘,中间有石砌塘堤,两边载有垂柳。村边青山郁郁,绿水盈盈,莺树山花,流水断桥,风景十分优美,是宅犹园,故得名宅园。因有龙山湖绕村,亦名环湖宅园。地势平坦,土地肥沃, 交通方便,是鱼米之地。村呈三角形,距乡驻地北1.7里公里。

江山行政村,337户,1367人,驻新仓庙。

江山是片村名,1956年合作化时,由新仓等7个自然村联合成立农业社时,恰是解放一江山岛的胜利之日,故特命名“江山农业社”兹作纪念。1950年曾建藕荷塘行政村,1958年公社化属宅园管理区,1961年建立江山大队,1985年成立江山村委会,辖7个自然村。耕地1679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兼营棉花、蚕桑、油菜籽、红糖、茶叶等经济作物。

新仓80户,310人。

先祖朱姓从白溪乡万石院迁来,后有壶山镇溪南汤汤姓也到此落户,遂成村庄,现汤姓居多。传说新仓是万石院财主的庄院,专放粮食之处,故名新仓。村四周是农田,东南濒临新仓湖和武义江。

废村倪店,离新仓约200米南首,靠近新仓湖边,是废村倪店的原址。倪店原有40多户的村庄,多姓倪,大多数是砖墙瓦房,尚有花厅,柱粗合抱,异常坚固。于国民11年(1922年)春,武义江洪水瀑发,全村被冲毁变成泽地,有倪洪海一家三口连母舅四人都被这次洪水吞没,葬身鱼腹。现该村遗址已成旱地种植作物。

黄泥岗18户,63人,

传说从前有一寡妇,居住在村前的纱帽形山脚的路边,有万石院朱姓财主经常路过此地,看到寡妇貌美,就娶为外室,财主分家后也移居到此,故村内多为朱姓。因村处在黄泥土的山坡地上,遂名黄泥岗。东靠山,南北是农田,西有大塘。

藕荷塘55户,206人。

先祖徐姓原藉江西,清雍正年间从邵宅乡仙洞村分支到此,已有13代,藕荷塘原村名为“渡村”,因村貌似渡船形故名,后有人在村两口大塘中栽养莲藕,改名藕荷塘。东南是农田,西北是山坡。

水埠头53户,253人。

清乾隆年间,周姓祖先由福建先迁移到武义周宅,后迁入本地,建有周氏宗祠。约在240年前左右,水埠头村还在武义江畔,是船、排停泊之处,故名水埠头。沧海桑田,

河流改道,现村南有新仓湖,后溪湖,接着有龙山湖,都是旧河道的遗址。村四周是农田。

蜡烛山26户,99人。

蜡烛山村形成在清康熙年间,距现在约有300年。祖先杨姓从杨宅村迁来,继有朱姓也到此定居,后杨姓衰败,朱姓发族成村,村边有山名叫蜡烛山,村以山取名。坐落在田畈的中央。

项宅75户,308人。

项姓先祖原籍是处州府龙泉县人,在外做官获罪,身穿紫袍头戴箬帽逃难到此定居,后发展成村,因项姓得名项宅。村南临武义江,东、西、北三面是农田。

宅口陈32户,128人。

湖沿行政村,96户,379人,驻湖沿。

以驻地湖沿故名。解放初建立湖沿行政村,1956年成立民峰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泉溪管理区,1961年与上滩村联合成立上湖大队,1962年分出,建立湖沿大队,1985年成立湖沿村委会,辖2个自然村。耕地570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兼种棉花、蚕桑、油菜籽、红糖等经济作物。

湖沿75户,302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湖沿。村濒依武义江畔,由于日积月累,沧海桑田,有些地方积水成湖,村沿湖而建,故名湖沿。村呈长方形,地势平坦,距乡驻地北1.6公里。

瓦灶21户,77人。

1937年有桐琴镇赵宅村泥瓦匠到此建窑烧瓦,后发展成村。1957年在此曾办过农中,该村因专营砖瓦,得名瓦灶。东南靠山,西是田畈,北是武义江。

上滩行政村,95户,391人,驻上滩。

以驻地得名。解放初属湖沿行政村,1956年成立和平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泉溪管理区,1961年与湖沿合并为上湖大队,1962年释出建立上滩大队,1985年成立上滩村委会,辖3个自然村。耕地693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兼营棉花、蚕桑、糖梗、梨、油菜籽等经济作物。

上滩45户,192人,村驻地。

村址原是武义江边的溪滩地,建在邻村湖沿的上首,故名上滩。距乡驻地北1.5公里,村呈长方形,北靠武义江,地势平坦。

刘家 26户,96人。

明朝,先祖刘姓从福建迁此定居,后发展成村,因村内大多数是刘姓,故名刘家。村四周是农田。

朱家24户,103人。

明朝,朱姓先祖从履坦迁此,发展成村,故名朱家。后有何姓入赘,现何姓居多,村名仍沿用。四周都是农田。

麻蓬行政村,126户,447人,驻麻蓬。

以驻地得名。解放初属湖沿行政村,1956年成立麻蓬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泉溪管理区,1961年建立麻蓬大队,1985年成立麻蓬村委会,辖2个自然村。耕地693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兼营棉花、糖梗、蚕桑、油菜籽等经济作物。

麻蓬93户,341人;村驻地。

清朝中期,先祖从江西逃荒到此定居,以种植络麻为生,故名麻蓬。离乡驻地北1.6公里,村呈三角形,北依武义江,地势平坦。

湖南33户,106人。

先祖姓倪,从金华倪店迁此定居,后发展成村。村边有一口小泽潭,俗称小湖南,遂以湖南为村名。村四周都是农田。

下宅口行政村,110户,451人,驻下宅口。

以驻地下宅口故名。解放初建立下宅口

行政村,1956年成立下宅口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泉溪管理区,1961年建立下宅口大队,1985年成立下宅口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516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兼营棉花、蚕桑、红糖、油菜籽等经济作物。

下宅口110户,451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下宅口村名。村坐落在武义江南岸,靠近村后有一渡口,遂名后宅口,为书写方便,写为下宅口。离乡驻地北0.5公里,村呈长方形,地势平坦,居住集中。

巩宅行政村,145户,538人,驻巩宅。

以驻地巩宅故名。解放初建立巩宅行政村,1956年属后宅口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泉溪管理区,1961年建立巩宅大队,1985年成立巩宅村委会,辖2个自然村。耕地743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兼营蚕桑、棉花、油菜籽、红糖等经济作物。

巩宅137户,515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巩宅。宋朝先祖巩庭芝(注)迁居到此,当时称武曲湖之滨,后发展成村,遂名巩宅。距乡驻地东1.5公里,村呈长方形,地势平坦,居住集中,北靠武义江。

注:巩庭芝,字德秀,原东平府须城人(今山东平县)。宋建炎(公元1127—1130年)迁居武义,绍兴八年(1138年)中进士,授建德主薄,后调诸暨县主管崇道观升太平州录事参军,著书一百余卷,65岁卒。

子巩湘,进士,任永康县尉和临安府录事参军。

孙巩丰,字仲至,号栗斋,宋淳熙进士,任临安知县,着书二十七卷,诗三千余首。

汪宅8户,23人。

清源行政村,30户,143人,驻何村。

原名何村大队,因重名改为清原大队。解放初属客塘行政村,1956年成立何村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泉溪管理区,1961年成立何村大队,1982年改为清源大队,1985年建立清源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176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兼营茶叶、蚕桑、红糖、油菜籽等经济作物。

何村30户,143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何村。先祖何姓,从郭洞迁居到此,发展成村,故名何村。离乡驻地南1.6公里,村呈长方形,南有小溪。

西项行政村,53户,202人,驻西项。

以驻地西项得名。解放初建立西项行政村,1956年属朝阳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泉溪管理区,1961年成立泉溪一大队,1962年释出建立西项大队,1985年建立西项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222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兼营油菜、红糖、蚕桑等经济作物。

西项53户,202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前项。村以项姓始居,位在泉溪的前面,故名前项,后改叫西项。距乡驻地0.6公里,村呈长方形,在武永公路南侧。

郑宅行政村,34户,155人,驻郑宅。

以驻地郑宅故名。解放初属西项行政村,1956年建立朝阳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泉溪管理区,1961年与西项同建泉一大队,1962年释出成立郑宅大队。1985年建立郑宅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184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兼营蚕桑、红糖、油菜籽等经济作物。

郑宅34户,155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郑宅。清初,郑姓从柳城分居到此,因郑姓始居,故名郑宅。距乡驻地0.5公里,村呈三角形,北靠武永公路。

新屋行政村,95户,392人,驻新屋。

以驻地新屋故名。解放初建立新屋行政村,1956年成立新屋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叶墙头管理区,1961年成立新屋大队,1985年建立新屋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521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兼营棉花、红糖、蚕桑、油菜籽等经济作物。

新屋95户,392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新屋。明万历八年(公元1580年),祖先由王山头分居于此,新建房屋发展成村,故名新屋。距乡驻地东1.2公里,村呈长方形,地势平坦,居住集中,北靠武永公路。

叶墙头行政村,47户,160人,驻叶墙头。

以驻地叶墙头得名。解放初建立叶墙头行政村,1956年成立新建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叶墙头管理区,1961年成立叶墙头大队,1985年建立叶墙头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241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兼营棉花、红糖、蚕桑、油菜籽等经济作物。

叶墙头47户,160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叶墙头。清初,有张姓迁此定居,乾隆十七年(1730年)建张氏宗祠。传说在400年前,有位姓吴的知县,要巨人,娶妾住此,建有豪华住宅,生儿育女,故村民有张、吴两姓,叶墙头村名来历不详。距乡驻地东1.2公里,呈长方形,地势平坦,居住集中,武永公路沿村北通过。

张宅行政村,73户,275人,驻张宅。

以驻地张宅故名。解放初属叶墙头行政村,1956年属新建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叶墙头管理区,1961年建立张宅大队,1985年成立张宅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394亩,以种水稻为主,兼营棉花、蚕桑、红糖等经济作物。

张宅73户,275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张宅。张姓祖先从江西迁白溪,又从白溪分居到此,发展成村,遂名张宅。距乡驻地东1.5公里,村呈长方形,地势平坦,居住集中,村北靠武永公路。

客塘行政村,85户,328人,驻客塘。

以驻地客塘故名。解放初建立客塘行政村,1956年成立客塘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泉溪管理区,1961年建立客塘大队,1985年成立客塘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396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兼种西瓜。

客塘85户,328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客塘。相传客塘先祖原从浦江、履坦等地先后迁入定居成村的,多系客姓,村中有口塘,也名客塘,村以塘故名。距乡驻地南1.9公里,村呈长方形,地处丘陵,居住集中,产西瓜闻名。

山方行政村,53户,224人,驻山方。

以驻地山方故名。解放初建立山方行政村,1956年成立山方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泉溪管理区,1961年建立山方大队,1985年成立山方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281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兼种蚕桑、油菜籽、红糖等经济作物。

山方53户,224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山方。村附近方圆数里都有山,故名山方。距乡驻地2.3公里,村呈船形,东南靠小溪,地处丘陵。

丁塘背行政村,49户,214人,驻丁塘背。

以驻地丁塘背故名。解放初建立丁塘背行政村,1956年成立齐心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泉溪管理区,1961年建立丁塘背大队,1985年成立丁塘背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236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兼营油菜、蚕桑、茶叶等经济作物。

丁塘背49户,214人,村驻地。

村西有口大塘,名丁塘,村在丁塘的上首,故名丁塘背。距乡驻地2.1公里,村呈长方形,地处丘陵

官田行政村,48户,179人,驻官田。

因驻地官田故名。解放初属叶墙头行政村,1956年属新建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泉溪管理区,1961年建立官田大队,1966年改名为立新大队,1982年3月复名官田大队,1985年成立官田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260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兼营蚕桑、油菜籽、红糖等经济作物。

官田48户,179人,村驻地。

约四百年前,王山头王氏祖先有四子,老大和老四留居王山头,老二迁新屋,老三移居官田,因此地水利很差,土质薄,认为这里的田地象赃官一样坏,故取名官田。距乡驻地东南1.4公里,村呈方形,地势平坦,居住集中

王山头行政村,273户,1043人,驻王山头。

以驻地王山头故名。解放初建立王山头行政村,1956年属新建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叶墙头管理区,1961年建立王山头大队,1985年成立王山头村委会,辖2个自然村。耕地1555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兼营棉花、蚕桑、油菜籽、红糖等经济作物。

王山头240户,920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王山头地名。该村形成于明朝,村民多姓王,村靠近一座小山头,故名王山头。离乡驻地2.1公里。村呈长方形,居住集中,东临清溪。

章排33户,123人。

章排祖先徐姓从泉溪迁来,继有芦北乡巩宅巩姓,上茭道章姓陆续到此落户。传说章排早先称“章排府”,来历不详,现仍以章排为名。东靠武永公路,四周都是田畈。

王毛山行政村,40户,160人,驻王毛山。

以驻地王毛山故名。解放初属丁塘背行政村,1956年属齐心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泉溪管理区,1961年建立王毛山大队,1985年成立王毛山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252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兼营蚕桑、油菜籽、红糖等济经作物。

王毛山40户,160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王毛山村。古时村民多姓项,村前有小山,故取名项毛山,现因书写方便,写成王毛山。距乡政府2.5公里,村呈长方形,居住集中。

刘宅行政村,154户,578人,驻刘宅。

以驻地刘宅故名。解放初建立刘宅行政村,1956年属新建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叶墙头管理区,1961年建立刘宅大队,1985年成立刘宅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610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兼营棉花、蚕桑、茶叶、红糖等济经作物。

刘宅154户,578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刘宅。明初刘姓祖先从温州永嘉迁此,因刘姓集居,故名刘宅。距乡驻地南2.6公里,村呈长方形,居住集中,东临清溪。

石甲口行政村,42户,

163人,驻石甲口。

以驻地石甲口故名。解放初属山方行政村,1956年成立石甲口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泉溪管理区,1961年建立石甲口大队,1985年成立石甲口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163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地处丘陵,多产茶叶。

石甲口42户,163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石甲口。全村以何姓居多,先祖从邻近石间垄到此烧炭,后发展成村,村坐落在两山夹口处,遂名石夹口,后写成石甲口。村呈长方形散列状,有小溪从村中穿过。

杨村行政村,78户,282人,驻杨村。

以驻地杨村故名。解放初属刘宅行政村,1956年属新建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泉溪管理区,1961年建立杨村大队,1985年成立杨村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379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地处丘陵,产有茶叶、蚕桑、油菜籽等。

杨村78户,282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杨村。据《杨氏宗谱》记载,杨姓祖先从永康双清桥迁入此地,至今有21代,因杨姓始居,故名杨村。距乡驻地南3.3公里,村呈圆形,东临清溪,地处丘陵。

车苏行政村,134户,550人,驻车苏。

以驻地车苏故名。解放初建立车苏行政村,1956年成立车苏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泉溪管理区,1961年建立车苏大队,1985年成立车苏村委会,辖4个自然村。耕地461亩,以种植水稻为主,产有茶叶、毛竹、松木等。

车苏90户,363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车苏。村旁有山形似金钗须,后写成车苏。距乡驻地南4.4公里,村呈直角散列形,有小溪通过村中,地处半山区。

杨思岭28户,120人。

先祖李姓,从江西到此拔山络麻为生,后定居发展成村。村坐落在杨思岭山麓,遂以杨思岭故名。东、南、北三面环山,西边是山涧、梯田。

和尚塘里 7户,29人。

清咸丰年间,先祖傅姓从项店乡大王岭到此看管山林,后定居成村,村前有口名叫和尚塘,是附近金举寺的寺产,村在塘后边,故名和尚塘里。四面环山,东北首有和尚塘。

茶亭 7户,38人。

这里原是泉溪乡通往郭洞、双坑等地大路上的一座凉亭,亭中设有茶水,供过往行人解渴,故名茶亭。后有看管山林的人在此居住,遂发展成村庄,亦名茶亭。东、南、西三面都是山,村北是至郭洞、双坑的大路。

泉溪乡山地货市场一角

泉溪汽酒新宅区

新宅区 位于县城南部,东邻缙云,南界丽水,西接下杨、柳城两区,北连壶山镇,总面积228、9平方公里。辖大田、新宅、宣武、明山四个乡,62个行政村,182个自然村,共9295户,36405人,其中畲族398人,余均汉族。

区公所驻地岭下汤。解放初辖双港、菊岩两个乡,后扩为岭上、菊水、李村、塘头、岭下、徐村、双港、双坑、南郊等乡,1956年撤区,隶为县直属,1958年公社化时成立新宅人民公社,下建徐村、新宅、三坑口、少妃四个管理区,1961年10月改建为徐村、新宅、宣武、明山四个公社,1983年政社分设,成立乡人民政府。

该区地势南高北低,南部多山,海拔1000米以上的有马背尖、李山头、龙头眼睛等。主要溪流有菊溪、双港溪,菊溪发源于桑坑头,自东向西流经大殿,在溪下出境,注入丽水雅溪水库,属瓯江水系;双港溪发源于大殿岭和少妃岭,流经古竹注入熟溪,汇入武义江,属钱塘江水系。因地处山区,往来交通要翻山越岭,主要干道有大殿岭已建成公路;红桐岭也凿通300米长的隧道,筑成机耕路。

境内较大水库有建坑、水碓坑、瓦窑头等。国营大田水电厂建在大田乡(即徐村乡)虎头弄,装机4台,容量1000千瓦。

全区耕地面积23666亩,占总面积6.88%,其中水田面积21003亩,占耕地面积88.7%,山林地面积320034亩,占总面积93%。1984年产粮3568.25万斤,茶叶73.41万斤,油菜籽20.77万斤,特产有板

栗、香榧、药材等,同年为国家提供木材1571立方米。载止1984年底,全区工农业总产值1470万元,人均净收入273元。

有完全中学1所,初中4所,中心小学4所。区属医院1所,乡卫生院4所。

大田乡大田乡

大田乡 位于县城南部,南北长,东西狭,呈长条形。东与溪里乡相接,南与新宅乡毗邻,西与陶宅乡交界,北与壶山镇接壤。面积47.7平方公里,辖16个行政村,61个自然村,有2874户,11003人,其中畲族216人,其余都是汉族。乡政府驻地徐村,海拔142米,距县城11公里,乡以村为名,故名徐村公社。因金华地区内有公社重名,以附近大田水电厂为名,于1982年改为大田公社。解放前称岭下镇,1950年建政时划为双港、岭下两个乡,属新宅区,1956年撤区并乡时,建立徐村乡,1958年公社化属新宅大公社为徐村管理区,1961年建立徐村公社,1983年7月政社分设成立大田乡。

该乡处丘陵地带,山峦重叠,连绵起伏,最高九峰山,海拔725米,地势南高北低。河流主要有双港溪,发源于小妃岭和大殿岭,由南向北,流经岭下汤、弄口、徐村、古竹等地,注入熟溪。气候四季分明,属亚热带季风区,雨量充沛,常年降雨量1450毫米,平均温度16.7℃,最高温度(7月)为35~40℃,最低温度(1月)—5~8℃,无霜期约240天。气候温和,阳光充足,适宜农业生产,主要经营以水稻为主,兼营蚕桑、茶叶、油菜籽、油茶籽、柑桔,山林有毛竹、木材等。地下蕴有萤石矿藏。

水利条件较好,建有创塘、寺垄、长塘、瓦窑头等水库21座,蓄水量达169万立方米,电灌站4座,装机容量83瓩。尚有源口水库的南干渠入注。

交通运输方便,境内有武义到宣武和明山公路,都有客车直达县城。

全乡有耕地10958亩,其中水田10150亩,占92.63%。山林地50862亩,占总面积的71.9%,非林地19830亩,占总面积28.1%。解放前粮食亩产不到300斤,建国后进行兴修水利,农田建设,农业生产迅速发展,排灌、脱粒、机耕和农副产品加工基本实现半机电化,粮食产量有很大的提高。1972年跨纲要,1978年超千斤,1980年亩产1058斤,总产量1157万斤,1984年亩产达1472斤,总产量为1590万斤,创历史最高水平。1984年产茶叶2979担(居全县首位),蚕茧245担,油菜籽1018担,油茶籽291担,红糖114担,柑桔200亩,生猪饲养1.23万头,人均1.12头,养鱼214亩,养蜂161箱,每年生产毛竹约8万株,尚有少量木材出口。

乡镇企业有水电站、萤石开采、丝绸被面厂、化纤丝织厂、服装、制茶等厂36家,从业人员162人,其中乡办6家。1984年工农业总产值571万元,人均净收入333元。

文教卫生事业。初中1所,学生331人;小学13所,学生1080人,入学率达99.2%,有教职员工55人。卫生院1所,有医务人员15人;设有文化站、广播站、电影放映队等。1984年人口出生率11.9‰,自然增长率4.85‰。

古竹行政村,设古历一、四、七为集市日,促进了农村的济经繁荣。

文物古迹。石梁架屋,即岭下汤石祠,建自宋朝(县志注)。整座建筑的檀子、柱子、梁架均用石块凿制而成,雕梁画栋,花纹细致,建筑面积132平方米,共三开间。

太平天国标语(1858~1860)。《长毛杀妖多多杀!》七个大字,是用地痞汤献书等一伙的污血写成的。

大田乡2874户,11003人,驻地徐村。

徐村行政村,225户,863人,驻徐村。

以驻地得名。解放初建立徐村行政村,1956年由王村、徐村、上下仓、白衣坑组成解放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徐村管理区,1961年建立徐村大队,1985年成立徐村村委会,辖2个自然村。耕地732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兼营茶叶。

徐村223户,855人,乡、村委会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中有徐村地名。明宣德年间始祖徐坚从金华石南塘迁此定居,后发展成村,取名徐村。村呈方形,位于县城南11.5公里,南面靠溪,村口有武莱公路客车停靠站,客车直达县城。

毛弄2户,8人。

代石行政村,203户,852人,驻代石。

以驻地代石得名。解放初建立代石行政村,1956年属群峰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徐村管理区,1961年建立代石大队,1985年成立代石村委会,辖5个自然村。耕地1422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兼营茶叶。

代石141户,596人,村委会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中有代石地名。明朝中期此地原属郭山沿地方,因附近燕山岭中有灰色岩石,明朝未叶改名黛石,解放后为书写方便改为代石。距乡驻地北7.2公里,村呈船形,地势平坦,居住集中,东临熟溪。近年来建有简便公路。

胡公庙4户,15人。

郭山沿8户,41人。

该村为郭姓创建,村址在山沿,故名郭山沿,郭姓无后,明末金绞湾村惨遭水灾,郑姓移来居住,逐渐发展成村。南有大路,东通代石,西通要巨乡。

王山后26户,105人。

据传,村南面小山头出过一个小王,故名王山,村建在小山后面,取名王山后。先祖邵其兴在清朝初期从本县邵宅迁此。村处平原,四周是水田,有大路西通代石,东通溪里乡下苏埠。

舒宅24户,95人。

该村先祖舒旺成,原住金绞湾,在明末房屋被洪水冲毁,移居此地,建村在山脚。坐北朝南,东临熟溪。

大公山行政村,100户,381人,驻地大公山。

以驻地大公山得名。解放初属代石行政村,1956年属群峰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徐村管理区,1961年建立大公山大队,1985年成立大公山村委会,辖2个自然村。耕地498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兼营蚕桑。

大公山83户,322人,村委会驻地。

村东有一座山,为下苏埠、南湖及本地三村共有的公山,周围以此山最高大,村庄遂名大公山。距乡驻地北6公里,村呈散列状长形,坐落熟溪东南面。

徐家17户,59人。

先祖徐子金在清朝末期从江西迁来,村以为徐姓之家,故名徐家。地处丘陵,西南临熟溪,东北依畈田,有小路西通大公山。

古竹行政村,370户,1354人,驻古竹。

以驻地古竹得名。解放初建立古竹行政村,1956年成立群峰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时属徐村管理区,1961年建立古竹大队,1985年建立古竹村委会,辖3个自然村。耕地1732亩,种植水稻为主,兼营蚕桑。

古竹311户,1110人,村委会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古竹地名。据

传,约600年前,祖先叶周玉从福建迁此定居,当时村中是一片石竹林,石竹味苦,俗称苦竹,村名叫古竹。至今群众俗称仍是苦竹。村呈方形,坐落在熟溪东侧,距乡驻地北4.3公里,村口有武莱公路,客车可直达县城,交通运输方便。

小王船头 38户,155人。

祖先王朝五,清乾隆年间从王宅镇马昂村迁来,村建在原是通往金华的要道边,南有熟溪阻隔,双港溪又在此处汇合,江面较宽,行人往来要坐船过渡,因没有渡船埠头,就以姓氏冠之为王船头,但王宅附近有村同名,村又比该地小,故为小王船头。村坐北朝南,沿熟溪北岸有大路通往代石,以前也是武义到新宅的唯一大路。

王宅山21户,89人。

该村址是王宅人的山,先有王姓塔铺守山,王姓无后,于清雍正年间才有何万候从福建上杭迁此定居,发展成村,因山主是王宅人,称王宅山,村随山名。村西畈田,三面均山。

三峰行政村,65户,298人,驻三峰。

系淳安移民集居。于1962年从淳安县姜家公社三峰大队集体迁入武义,1985年成立三峰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296亩,以种植水稻为主。

三峰65户,298人,村委会驻地。

村民于1962年由淳安县姜家公社集体移居武义后,仍沿用三峰为村名。三峰,系在淳安县时由罗峰、青峰、梅峰三个自然村组成三峰农业社,沿用旧名兹以缅念。村呈方形,居住集中,地势平坦。村民爱整洁卫生,是全县典型的卫生村,坐落熟溪南侧,距乡驻地北4.1公里。

宏阁行政村,397户,1423人,驻宏阁。

以驻地宏阁得名。解放初建立宏阁行政村,1956年成立先锋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徐村管理区,1961年建立宏阁大队,1985年成立宏阁村委会,辖7个自然村。耕地2020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兼营茶叶、柑桔。

宏阁314户,1124人,村委会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中有宏阁地名。据传,建村时这里是偏僻冷角之地,需从古竹方向通过山腰的一条横路才能进村,称村为横角。现在群众中仍称横角。后人口发展,村庄扩大,为使村名雅听,遂改名“宏阁”。村呈燕窝形,地势平坦,离乡驻地3.9公里。

小宏阁62户,213人。

先祖钟军刚,从宏阁分支在此建村,因村址在熟溪边沿,故名宏阁溪沿。在民国时期进行村镇绘图改为小宏阁。北熟溪,有小路东通古竹,南通宏阁。

金阁椅2户,9人。

该村坐落山坳间,周围地形象一把坐椅,故美其名曰金阁椅。解放初土改后,邵品芳从大坑移此修屋居住,村名也叫金阁椅。东通宏阁,西与王宅镇交界。

老鼠形11户,42人。

该村建在山头上,山形似老鼠,故名老鼠形。清乾隆年间先祖胡德澡从谢坑迁来定居,村随山名。北有小路通往宏阁,四周是山。

大垄1户,3人。

四田岗5户,23人。

鱼垄2户,9人。

白依坑行政村,77户,311人,驻地白衣坑。

以驻地得名。解放初属宏阁行政村,1956年属解放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时属徐村管理区,1961年建立白衣坑大队,1985年成立白衣坑村委会,辖14个自然村。耕地383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兼种茶叶。

白依坑14户,50人,村委会驻地。

据说,早年本地山上生长成片梓树,当地叫白衣树,村庄坐落在山坑,因得名白衣坑。村呈长蛇形,距乡驻地北2.5公里。该地多山,为汉、畲两族聚居。

铺余山11户,41人。

该村先祖雷石子,在清咸丰年间从宣平迁来,村址上首有铺余山,村座落山脚,故村亦名铺余山。有小路东通宏阁,南通茶塘岭。

茶塘岭2户,9人。

龟形7户,35人。

托盘坪8户,31人。

该村先祖兰仕林,在清道光年间从宣平下湖源迁来,在山坪上建宅定居,其坪园似托盘,故取名为托盘坪。村四周都是山,有山路北通白衣坑,东通青塘里,西通老鼠形。

寺坪11户,38人。

该村先祖夏施松,在清光绪年间从南京迁来,村建在山坡一块平整的地面上,山下有清照寺,故村名为寺坪。村处在群山环抱中,西可通上四保,东可通上下仓。

青塘里4户,20人。

冷水孔3户,12人。

小四百5户,23人。

该村先祖雷水才,在清光绪年间从宣平迁来,建村位在名为“小四百”的田旁,村以此田得名。坐落山脚,东有寺垄水库。

麦磨龙钩2户,10人。

该村先祖钟李春,在清光绪年间从宣平下湖源迁来,建村在山脚下,后山形成丁字形,似家用麦磨龙钩,山名为麦磨龙钩,村以山得名。三面环山,东有水田。

汤坑1户,6人。

寺后塘4户,16人。

新建寺2户,10人。

枇杷坪3户,10人。

上下仓行政村,121户,467人,驻上下仓。

以驻地上下仓得名。解放初建立上下仓行政村,1956年属群峰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时属徐村管理区,1961年成立上下仓大队,1985年成立上下仓村委会,辖3个自然村。耕地533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兼营茶叶、蚕桑、油菜籽等。

上下仓96户,352人,村委会驻地。

从前有个叫常田的人,在此建有两座仓房,取名上仓、下仓,后分别发展成村庄,解放后,统称上下仓。距乡驻地北2.3公里,村呈长方形,武义至大莱公路从本村通过,有客车直达县城,

落弄塘23户,106人。

该村先祖陈永忠,在清光绪年间从下关龙迁此,建村在山脚水塘旁,塘名为落弄塘,村以塘得名。三面环山,西面有水田。

牛栏里2户,9人。

五登行政村,210户,738人,驻地王村。

原名王村大队,因重名改为五登大队。村庄前面有月形、落见、老鸦、下山、南山等五座小山,形似“五子登科”,取名五登山。王村也称“五登古里”,故改名五登,寓意“五谷丰登”。

解放初建立王村行政村,1956年属解放农业社,1958年大公社时属徐村管理区,1961年建立王村大队,1982年3月改为五登大队,1985年成立五登村委会,辖3个自然村。耕地720亩,种植水稻为主,兼营茶叶、蚕桑、油菜籽、红糖等经济作物。

王村187户,663人,五登村委会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王村地名。据

传,原名罗宅。宋元祐年间,始祖吴开元由建宁迁居于此,建有吴氏宗祠。后王姓居多,将罗宅改为王村。村呈长方形,离乡驻地北0.6公里,武明公路在村边通过,各种车辆来往不绝,交通方便。

安青20户,64人。

该村祖先吴成造,本乡王村人,驻此给人守山,觉此地平安清静,后就定居在此,取村名安青。村坐落山脚,四周群山环抱。

上宅坑3户,13人。

派塘行政村,95户,371人,驻地派塘。

以驻地得名。解放初建立派塘行政村,1956年成立红星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时属徐村管理区,1961年建立派塘大队,1985年成立派塘村委会,辖3个自然村。耕地178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兼营茶叶、蚕桑、油菜籽等济经作物。

派塘89户,353人,村委会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中载有派塘地名。清乾隆五十年建孙祠,始祖从闽上杭来武,到孙世兴才定居于此。村址地形象口水塘,由于四周地形低,水源很差,虽村中也挖有水塘,但终年不能储满水,似破漏一样,故名“破塘”。“破”义贬,且有不详之意,后又改为“派塘”。村呈长方形,距乡驻地西2.1公里,地处多山。

纸槽5户,16人。

梅山1户,4人。

下弄行政村,71户,304人,驻下弄。

以驻地下弄故名。解放初属派塘行政村,1956年属红星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时属徐村管理区,1961年建立下弄大队,1985年成立下弄村委会,辖3个自然村。耕地204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兼营茶叶、油菜籽、蚕桑等济经作物。

下弄45户,198人,村委会驻地。

村庄坐落在一条很长的山垄中,始由夏姓人定居,故名夏垄。后夏姓绝,改名下弄。村呈三角形,距乡政府驻地西3.1公里,村东有小溪,地处多山,岭下汤至陶宅的公路在村口通过。

高山头22户,91人。

该村建在山坳间,地形很高,且为高姓始建,故为高山头。清咸丰年间,有王姓从南京仙山县马家冲迁此定居,现村民均为王姓。村前后都是百丈高山,有山涧小溪自西向东下流,村口有上岭公路相通。

派塘岭4户,15人。

碗铺行政村,42户,179人,驻碗铺。

以驻地碗铺故名。解放初建立碗铺行政村,1956年属高潮农业社,1958年大公社时属徐村管理区,1961年建立碗铺大队,1985年成立碗铺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130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兼营茶叶、油菜籽等济经作物。

碗铺42户,179人,村委会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中载有碗铺村名。据传,古时此地建碗窑,后发展成村,取名碗铺。村呈锤形,距乡驻地南2.1公里,村前有双港溪流过,溪畔北侧有武明公路相通。

瓦窑头行政村,282户,1100人,驻瓦窑头。

以驻地得名。解放初建立瓦窑头行政村,1956年成立红光农业社,1958年大公社时属徐村管理区,1961年成立瓦窑头大队。1985年建立瓦窑头村委会,辖10个自然村。耕地562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兼营茶叶、蚕桑、油菜籽等经济作物。林业产毛竹。

瓦窑头113户,426人,村委会驻地。

四百年前,先祖“洪三十九”从履坦迁

此,建窑烧瓦,后发展成村,取名瓦窑头。位于乡驻地南2.8公里,村呈丁字形,三面环山,有小溪从村中流过。风景优美。

虎头弄12户,43人。

该村建在山弄,旁有巨岩,形似虎头,故名虎头弄。祖先李长泽在民国时期从福建新化莆田县东张迁来。村东靠山,西临双港溪,北有大田电厂。

下叶山43户,190人。

先祖张永香在清光绪年间从弄口迁移该地山脚建村,村边有瓦窑,取村名为瓦窑山,后演写为下叶山。背山面水,北有大田电厂,南通弄口。

弄口25户,102人。

该村先祖张和祥在清道光年间,从后树乡园明寺迁来,建村在两条溪的汇合口,故名双溪口,村逐渐向瓦窑头山弄一方发展,又改为弄口。内通瓦窑头,外通公路凉亭,弄口有汽车停靠站。

皮山8户,29人。

塔脚4户,17人。

石桥下47户,173人。

该村祖先陈三太,在清咸丰年间从宣武少妃迁来,村建在一石桥的下首,故名石桥下。西靠瓦窑头公路,南有山坑小溪。

平塔 16户,61人。

祖先王李成,四百年前从马昂到此给人看守山林,扎铺在一块平整的地塔上居住,故名平塔。王姓人丁兴旺,在铺基下首造屋发展成村,仍沿用平塔村名。村坐落山腰,北临瓦窑头水库。

何店10户,46人。

该地有何驮岭,古时为通丽水的要道,清光绪年间,祖先陶仙仪从明山茶坑迁此开店经商,逐渐发展成村,因店、村均在何驮岭下,故名何店。东有瓦窑头公路,南有瓦窑头水库。

高坑4户,13人。

下村行政村,154户,567人,驻岭下汤。

岭下汤是个大村,分上、中、下三个村委会。驻地都在岭下汤。解放初建立下村行政村,1956年成立爱国农业社,1958年大公社时属徐村管理区,1961年建立下村大队,1985年建立下村村委会,辖2个自然村。耕地379亩,以种水稻为主,兼种杂粮、茶叶、油菜等。

高村3户,10人。

平头3户,9人。

中村行政村,178户,617人,驻岭下汤。

解放初建立岭下汤中村行政村,1956年成立光明农业社,1958年大公社时属徐村管理区,1961年建立中村大队,1985年建立中村村委会。耕地350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并产茶叶。

上村行政村,227户,789人,驻岭下汤。

解放初建立上村行政村,1956年成立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时属徐村管理区,1961年建立上村大队,1985年建立上村村委会,辖2个自然村。耕地419亩,以种水稻为主,也种杂粮,兼营茶叶。

岭下汤559户,1949人,上、中、下三个村委会驻地,新宅区公所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岭下汤地名。宋时建有汤氏石祠。村处在少妃岭和大殿岭的脚下,汤姓始祖在此择地发族,取村名岭下汤。村呈长形,距乡驻地南3.5公里。双港溪从村中流过,从武义到新宅乡、明山乡、宣武乡的公路在村口通过,各种车辆穿梭往来,交通运输比较方便。

少妃岭脚1户,5人。

宏阁蜜桔新宅乡新宅乡

新宅乡 位于县城正南,东界缙云、丽水两县,南连明山乡,西邻宣武乡,北接大田乡。总面积84.7平方公里,辖24个行政村,58个自然村,共2952户,11745人,其中畲族3人,余均汉族。乡政府驻地大殿,距县城17公里,海拔370米。

乡驻地原在新宅,以村得名,1969年迁驻大殿,仍沿用原名。建国初曾建岭上、菊水、李村等乡,属新宅区,1956年撤区并乡,建立菊溪乡,1985年改乡设社,属新宅大公社为新宅管理区,1961年10月建立新宅人民公社,1983年政社分设建立新宅乡。

该乡属山区,东南部地势高峻,山峦重叠,海拔千米以上高山有雪峰山、马背尖等。主要溪流菊溪,属瓯江水系,发源于桑坑头,自东向西流,经大殿折转南下,过塘头、乌门,从溪下村出境,注入丽水雅溪水库。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年降雨量约1500毫米,年均温度16.5℃,无霜期较长。

解放后建有后鲍等水电站12座,装机容量340千瓦;水库8座,蓄水量100万立方米;电灌站9座,装机容量358千瓦。

全乡耕地5535亩,其中水稻田4731亩,占耕地面积85.5%。山林地10.5万亩,占总面积的90%。非林地1.2万亩,占10%。农林并举,农业经营水稻为主,兼营小麦、油菜和杂粮。林业有杉木、松木、毛竹等,1984年向国家提供木材325立方米,是全县主要林业基地之一。其它有茶叶、板栗、香榧。手工业特产有“库坑纸帘”。粮食生产,1949年亩产约200斤,1966年跨纲要,1972年超千斤,1980年总产670万斤,亩产1233斤,1982年总产达838万斤,亩产1542斤,创历史最高水平。1984年总产790万斤,亩产1036斤。产茶叶2222担,油茶籽659担,生猪饲养量1.07万头,养蜂82箱。

乡镇企业有电站、萤石开采、水泥预制、采石、农具制造、制刷、食品、土纸制造、制茶、锯板、榨油等厂场61家,其中乡办12家,从业人员298人,产值25.77万元。1984年全乡工农业总产值421万元,人均净收入225元。

文卫事业有初中1所,教职员工20人,学生365人,入学率94.84%。小学23所,有教职员工47人,学生1270人,入学率99.31%。有文化站、广播站、电影放映队各1个。卫生院1所,有医务人员9名,大村有保健站。1984年人口出生率8.33‰,自然增长率1.28‰。

交通便利,有通向本乡和阳坑、明山乡、东巨、宣武乡、大莱等公路。乡驻地大殿,设有车站。近年新开辟集市贸易场所,主要交易木材。

革命烈士李桂生,该乡李村人,1947年入党,历任新宅区武工队长、区长、指导员等职,1949年8月在下杨剿匪战斗中壮烈牺牲。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县政府曾迁驻新宅。

新宅乡 2952户,11745人,驻地大殿。

新宅 行政村,472户,1934人,驻地新宅。

以驻地得名。解放初属岭上乡,建立新宅行政村,1956年建立新宅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新宅管理区,1961年建立新宅大队,1985年建立新宅村委会,辖9个自然村。有耕地1004亩,以种水稻为主,兼种茶叶,年产茶叶500余担。

大殿 25户,110人,乡政府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大殿后地名,即现大殿。村原建在大殿庙宇后面,故名大殿后。解放后改名大殿,位于县城南16.8公里,村呈三角形,面对菊溪,背靠大殿岭。

乡政府1969年由新宅迁移该村,村逐步扩大,成为全乡政治、文化、经济的中心。

新宅212户,889人,村委会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新宅地名。明朝时期村在内大坟,嫌子孙不发,加上阳光不足,就在村外新造住宅,故名新宅。距乡驻地南1.4公里,村呈圆形,东西靠山,西临菊溪。抗战时,国民党县政府主要机关设在该村。

泄上8户,27人。

约在公元1794年间,祖先曾氏从江西南昌安凤县迁此定居,村建在泄水之上,故名泄上。由村北上“百步梯”后,东通大殿,西通少妃,南首两山相夹,地势险要。

乌梯畈27户,88人。

该村始建于1815年,祖先周氏从周弄村迁来,在山坳开垦种粮度日。此地山高,岩石重叠,拾级而上如上高梯,村边垦成田畈,故起名乌梯畈。北面山腰有小路分别通向大殿和少妃。

谢弄17户,77人。

该村建在山坳间,三面靠山,东西是一条又窄又小的山弄。方音“小”“谢”相同,故为谢弄。祖先姓陈,在1836年从宣武乡少妃村迁来。有山间小路通少妃和大殿。

大殿口60户,226人。

清雍正年间,先祖吴文焕,因妯娌纠纷,赌气分居,从新宅迁出,另行建宅。因村址在大殿至新宅的出口处,故名大殿口。坐落菊溪东侧,有小路南通新宅,北通大殿。

大山脚26户,125人。

邹姓祖先,在1908年从福建迁来,建村在大山脚下,故名大山脚。村后有高山,村前有水塘,南北山弄间有少量梯田。

许里90户,365人。

始祖姓许名琬,在明成化年间,从兰溪樟树脚迁来,后有郑姓迁入,因许姓先居,故以姓氏为村名,定名许里。北有茶叶山,南有菊溪,武义至大莱公路在村后通过。

回龙殿6户,27人。

后林畈行政村,405户,1627人,驻地后鲍。

因所辖自然村以后林畈最有名,故名。解放初属岭上乡,建立后林畈行政村,1956年建立后林畈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新宅管理区,1961年建立后林畈大队,1985年成立后林畈村委会,辖10个自然村。有耕地711亩,种水稻为主,兼种杂粮,产有茶叶、毛竹、木材。

后鲍 57户,236人,为后林畈村委会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下抱地名,即现后鲍。祖先姓鲍,先住在隔溪,因虎狼经常出没伤害人畜,在清乾隆年间移居现址,故名后鲍。距乡驻地东2.1公里,村呈长方形,位于菊溪南侧,面对武和公路,交通方便。

后弄 2户,7人。

陈弄 8户,36人。

和尚弄 84户,367

人。

明末,有何姓在此建村,村南有高山名金塘平,山顶有和尚寺,从村庄到寺要经过何姓住宅的墙弄,人称何墙弄,年久成为村名,后演写为和尚弄。有菊溪穿村流过,村上首有堰栏水进洞,绕流山腰,是大田电厂的水源。

湖内29户,123人。

一百七十年前,有徐姓兄弟来到菊溪上游,见气候凉爽,山青水秀,环境优美,就从武义壶山迁移该地溪旁建宅。村外溪水拍岩回旋,形成又大又深的水潭,象一口湖塘,故起村名湖内。坐落山脚,依山傍水,东进后林畈,西出和尚弄,对面有武(义)和(阳坑)公路,交通便利。

后林畈116户,433人。

该村明朝时为林姓始建,后徐姓迁入,建宅在林姓房前,村址又在田畈中,故名后林畈。南有菊溪,北有武(义)和(阳坑)公路,村口有停靠站。

西山 8户,31人。

桃树坑 54户,214人。

祖先廖姓,在清初从福建上阳里桃花村迁来,廖氏排辈“桃”字行,村建在山明水秀、林木荫翳的山坑中,故名桃树坑。有小溪穿村流过,南通曹村里,北达和尚弄。

曹村里31户,113人。

该村在三百年前为曹氏祖先所建。五十年后,有廖氏从福建上杭古田迁入,种靛青为生,因曹氏建宅在先,故名曹村里。坐落山垄间,村前有小溪,北通桃树坑。

三百16户,67人。

南黄山行政村,76户,301人,驻地黄山头。

解放初属岭上乡,建立黄山头行政村,1956年合作化时属李村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新宅管理区,1961年建立黄山头大队,因重名,于1982年3月更名南黄山大队,1985年建立南黄山村委会,1个自然村。有耕地118亩,种水稻为主,兼种杂粮,产有木材、板栗。

黄山头76户,301人,南黄山村委会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王山头地名,现名黄山头。村坐落在岭山腰, 土质黄色,故名黄山头。距乡驻地东4.5公里,村呈鹊窝形,四面环山,南有石级山岭直下公路,上到李村,下通大殿。产水稻为主,兼营木材、茶叶、板栗。

李村行政村,143户,519人,驻地李村。

以驻地得名。解放初属岭上乡,建立李村行政村,1956年建立李村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新宅管理区,1961年建立李村大队,1985年建立李村村委会,1个自然村。有耕地230亩,以种水稻为主,兼种杂粮,特产有茶叶、木材、毛竹等。

李村143户,519人,村委会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李村地名。村名来历有二说:其一,宋朝硕水县泉溪村有户姓李的人迁居此地,取名李村;其二,明朝洪武元年,刘伯温国师,忠心爱民,上疏谏君,要求减轻皇粮,皇帝朱元璋不纳忠言,反要杀他,刘被迫从京城逃回祖籍,路过此地,见村口有座龙门,上书“龙门一曲,安宅正路”,定名龙门李村,后简称李村。距乡驻地东北4.75公里,位于菊溪北侧,村口有武和公路,有客车停靠站。

李桂生烈士,1923年生于该村。

上甫行政村,63户,.248人,驻地桑坑头。

因驻地在桑坑头上首故名。解放初属岭上乡桑坑头行政村,1956年成立高峰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新宅管理区,1961年建立上甫大队,1985年建立上甫村委会。有耕地52亩,种山地杂粮为主,种有少量水稻,出产木材、毛竹等。

下甫行政村,96户,372人,驻地桑坑头。

因驻地在桑坑头下首故名。解放初属岭上乡桑坑头行政村,1956年属高峰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新宅管理区,1961年建立下甫大队,1985年建立下甫村委会,辖2个自然村。耕地113亩,以种山地杂粮为主,产有木材、茶叶、毛竹等。

桑坑头158户,617人,为上、下甫的总称和村委会驻地。

祖先邹坦,从福建上杭县迁居此地,定村名山坑头,后雅化为桑坑头,意为织绸产缎之地。距乡驻地东7.2公里,村呈蜈蚣形,有小溪自东往西穿村而下,是菊溪的发源地。

箬岭脚1户,3人。

和阳坑行政村,84户,311人,驻地和阳坑。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属岭上乡,建立和阳坑行政村,1956年建立青峰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新宅管理区,1961年建立和阳坑大队;1985年建立和阳坑村委会,辖5个自然村。有耕地160亩,种水稻和山地杂粮,产有木材、毛竹等。

和阳坑49户,180人,村委会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和阳坑地名。三百年前,祖先邹上文从福建上杭迁此定居,取村名和阳,含义向阳暖和,宜人居住,后加上坑字,意为小山坑没有富户,得名和阳坑。距乡驻地东5.2公里,村呈长条形,坐落两条小溪的汇合处,是武和公路的终点,日有客车来往。

桑坑口1户,1人。

百年兰3户, 15人。

和申垵27户,98人。

该村坐落山坳间,中有小山形似猢狲,故名猢狲坳。当地方言叫猢狲为“和申”,山坳叫垵,故写和申垵。

清乾隆年间,祖先李承孝从福建汀州上杭石壁迁来,初名南黄秧坑,因村口金竹茂盛,又名金竹坞,李姓传子宝兰时,才以山形定为现名。村南有山路,里通沿溪,北直下和阳坑。

高坑4户,17人。

库坑行政村,44户,184人,驻地库坑。

以驻地得名。解放初属岭上乡和阳坑行政村,1956年合作化属青峰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新宅管理区,1961年建立库坑大队,1985年建立库坑村委会,1个自然村。有耕地27亩,种杂粮为主,产有木材、毛竹,有名产“库坑纸帘”。

库坑44户,184人,村委会驻地。

三百年前,始祖从福建上杭迁居于此。该地有两条小溪在此汇合,形似裤子,因此名裤坑,现简化为库坑。距乡驻地东7.5公里,村呈船形,坐落高山坞里。

麻铺行政村,71户,262人,驻地麻铺。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属菊水乡,建立麻铺行政村,1956年合作化属群力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新宅管理区,1961年建立麻铺大队,1985年建立麻铺村委会,1个自然村。有耕地181亩,以种水稻为主,兼种杂粮。

麻铺71户,262人,村委会驻地。

相传此处原是一片麻地,一百多年前,从江西来了一位渔民,在此捕鱼,他带的一条狗卧在麻地不肯离开,渔民认为是块好地,就搭茅铺定居,人称麻铺,后发展成村,不另起名。距乡南1.9公里,村呈长方形,西临菊溪,地势平坦,村侧有武(义)东(巨)公路相通。

麻竹园行政村,111户,467人,驻地麻竹园。

以驻地得名。解放初属菊水乡铁铺行政

村,1956年合作化属群力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新宅管理区,1961年建立麻竹园大队,1967年改为毛竹园大队,1971年复名,1985年建立麻竹园村委会,辖2个自然村。有耕地204亩,种水稻为主,产有少量竹木。

麻竹园93户,393人,村委会驻地。

清朝末年叫麻村,后改名麻竹园。1967年曾改为毛竹园,1971年复名麻竹园。距乡南3.2公里,村呈扫帚形,南有小溪流往菊溪。

八百后坎18户,74人。

祖先傅鸭子,原住太傅,因见离村三里处,地界开阔,阳光充足,土壤肥沃,就移居该地在一高坎下安宅,夫妻两人经过几年辛劳,开垦了八百把田,故称此村为八百后坎。村东有小溪。

太傅行政村,61户,242人,驻地太傅。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属菊水乡,建立铁铺行政村,1956年合作化时属群力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新宅管理区,1961年建立太傅大队,1985年建立太傅村委会,一个自然村。有耕地190亩,以种水稻为主,兼种杂粮、油菜,产有木材、毛竹等。

太傅61户,242人,村委会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名碗铺,即现太傅。清乾隆年间,祖先傅昌文从福建上杭县移居此地,以种靛青为生,原住现在村庄对面,村名里铺,因子孙不发,传到傅永荣时迁居到此,新起村名太傅。 “太”意指太阳,姓傅的要象太阳一样,子孙可以兴旺发达。距乡南3.3公里,村呈半圆形,有小溪穿村流过。

南塘头行政村,286户,1062人,驻地塘头。

原名塘头大队,因重名,于1982年更名南塘头大队。解放初属菊水乡塘头行政村,1956年建立群力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新宅管理区,1961年建立塘头大队,1982年更名南塘头大队,1985年建立南塘头村委会,辖3个自然村。有耕地550亩,以种水稻为主,产有茶叶、香榧等。

塘头270户,1002人,村委会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塘头地名。古时建村塘边,即名塘头,已延用一千多年。距乡驻地南2.8公里,位于菊溪东侧,村口有武(义)明(山)公路的客车停靠站。

谷村16户,60人。

该村始祖姓谷,公元1889年前从温州迁来,因人口不发,认为那里不宜住人,迁回原籍。不久有傅姓从福建迁来定居,因村是谷姓始建,故名谷村。村在小山岭旁,武明公路在村前通过,有客车停靠站。

白明坑1户,6人。

于1984年迁住谷村,现成废村。

沿溪行政村,364户,1517人,驻地沿溪。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建立沿溪行政村,1956年建立沿溪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新宅管理区,1961年建立沿溪大队,1985年建立沿溪村委会,辖10个自然村。有耕地704亩,种水稻和山地杂粮,产木材、茶叶,特产有香榧、板栗。

沿溪102户,398人,村委会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名入溪,即今沿溪。祖先吴荣二,于清乾隆已卯(1758)年从东阳南门里迁来,在小溪东侧建宅定居,取村名入溪,以示迁入溪边安居。不久又有郑盛一从遂昌十六都迁住该地,在小溪西侧造屋定居,因右侧有山崖石壁,取村名石溪。直至民国时期,各废旧名,统一为“沿溪”,表示两姓均沿小溪居住。距乡南6公里,村呈长方形,有大路南通亦犁坑,北通

沿溪岭脚。

舍岭经堂2户,5人。

同治年间,由岭脚和沿溪两村吴姓祖先共建一座经堂,供过往行人歇息避雨和善男信女们的祈拜。至光绪年间,周延来迁此落户,遂名舍岭经堂。村建在山脚,前有小量水田,西北有山岭通往新宅。

岭脚38户,168人。

始祖吴姓以打猎为生,原籍青田海溪,一次外出打猎,追踪野猪到此,随带的两条狗卧在竹箬丛中不走,吴姓以为彩兆,可以定居生财,就回家带来妻小建宅定居,因建村舍岭脚下,故名岭脚。三面环山,南有小溪。

内潘19户,85人。

傅姓祖先,祖籍福建上四府,先迁本县派塘,后见此地林密葱郁,就派家人来此烧炭营生,当时扎铺山坳下,名下铺,后代子孙又在对面山造宅,名上铺。下铺遭火毁,并居上铺,遂改名内潘。

周弄97户,372人。

祖先周必达,在清雍正年间出任武义县令,遂卜居族武城绿野坊。传至后裔桂公,巡游到此,见山势雄伟,风景优美,气候凉爽,土地肥沃,适宜居住,于清乾隆年间从武义城移居此地,逐渐发展成村。因村在山弄中以姓冠村,定名周弄。北通新宅,西穿红桐岭隧洞,有机耕路通往塘头与武义至东巨的公路相接。

亦犁坑23户,115人。

始祖邓天六、邓天其两兄弟为谋求活计,在清乾隆年间从福建汀州竹园下到本地谷村,后移居该地,建村在山坑。因地面狭窄似只有一犁之地,故名一犁坑,后改写为亦犁坑。有机耕路东通沿溪,西接周弄。

黄山7户,30人。

应青11户,53人。

该村在清顺治年间由谷姓始建,因遭火灾,移住乌门。继有许姓在此重建定居,又遭火灾焚毁,弃墟而走。后有高姓从丽水泄下到此替人守山,扎铺栖身,生息繁衍,至今不绝。古时村址周围古木参天,十分荫青,故名荫青,后演写为应青。当时新宅、岭下汤等地财主喜欢在应青造屋,为炎热季节避暑,故有“十八楼梯十八井,火腿腊肉上应青”之佳话。

黄毛山32户,149人。

始祖刘遗礼,丽水金竹人,经商路过该地,见土地肥沃,气候温和,是种植靛青的好地方,故从家乡迁此,建宅在大枫树林中,定村名枫树坪。后来,刘姓招故人黄法子来此招亲,因村北是黄茅草山,故改名黄毛山。村前村后都是高山,有小溪自北南流。

下河坑29户,143人。

清嘉庆年间,祖先傅乾广,从祖籍福建汀州上杭交阳离家,寻找外出的祖父、伯父,在缙云相遇时,亲人不愿带他同行,他就单身来到此地,见土质好,气温相宜,适合靛青生长,就留下以种靛青为生,只是逢年过节返回故乡,直至成家后才定居。因村建在山坑小溪下面,故名下河坑,亦名野河坑。村旁有小溪,自北南流,到沿溪口注入菊溪。

青峰岭行政村,37户,133人,驻地青峰岭。

以驻地得名。解放初属岭上乡和阳坑行政村,1956年合作化时属青峰农业社,1958年公化属新宅管理区,1961年建立青峰岭大队,1985年建立青峰岭村委会,1个自然村。有耕地58亩,以林业和种植山地杂粮为主。

青峰岭37户,133人,村委会驻地。

二百多年前,始祖傅立明从福建上杭县迁居此地,因村建在高山岭上,极目望去尽

是青山,故名青峰岭。距乡东7.2公里,村呈三角形,坐落两条山涧流水的汇合处,东南山峰与丽水交界。

上胡弄行政村,65户,268人,驻地上胡弄。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属宣平县宣武乡少妃行政村,1956年合作化属道芝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新宅管理区,1961年建立上胡弄大队,1985年建立上胡弄村委会,1个自然村。有耕地208亩,种水稻和杂粮,非耕地有3900亩,主要护养山林。

上胡弄65户,286人,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名卢弄。即现上、下胡弄两村的总称。清康熙年间,陈坑祖先从少妃迁居此地,在山弄间建村,地形似葫芦,故名葫弄。于清乾隆年间在村下首又发展一村,改名上葫弄,现简写为上胡弄。两面靠山,中夹小溪,距乡驻地西南4.9公里,村呈长方形。

下胡弄行政村,49户,215人,驻地下胡弄。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属塘头行政村,1956年合作化时属塘头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新宅管理区,1961年建立下胡弄大队,1985年建立下胡弄村委会,1个自然村。有耕地60亩,种水稻和山地杂粮。

下胡弄49户,215人,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名卢弄,是上下胡弄的总称。清乾隆年间邹姓祖先从福建上杭县迁来,建村在卢弄下首,故名下卢弄,现写下胡弄。距乡驻地西南4.8公里,村呈长方形。

黄呈坑行政村,78户,309人,驻地黄呈坑。

因驻地定名。解放初属菊溪水乡建立黄呈坑行政村,1956年合作化时属五星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新宅管理区,1961年建立黄呈坑大队,1985年建立黄呈坑村委会,1个自然村。有耕地111亩,种水稻和山地杂粮,产有茶叶、木材等。

黄呈坑78户,309人,村委会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黄藤坑驻地名,即现黄呈坑。村建在山坑溪边,沿溪两旁山上长满青藤、黄藤,始居先祖恰恰姓黄,故名黄藤坑,后演化成黄呈坑。距乡驻地南6.4公里,村呈长方形,有两条山涧在此汇成小溪,流入菊溪,东通乌门,西通宣武乡八百后。

张店行政村,85户,345人,驻地张店。

因驻地定名。解放初属乌门行政村,1956年合作化属五星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新宅管理区,1961年建立张店大队,1985年建立张店村委会,1个自然村。有耕地142亩,农林并举,有悠久的产茶历史。

张店85户,345人,村委会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乌门地名。乌门是片村,张店属乌门片村。先祖张文荣从福建迁居此地,造了一座较大的房子,人口增多后开了一爿店,以姓氏和店联名,故称张店。距乡驻地南6公里,村呈船形,东临菊溪,西靠大方村,村口有武明公路相通,有客车停靠站。

大方行政村,121户,467人,驻地大方。

以驻地定名。解放初属乌门行政村,1956年建立五星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新宅管理区,1961年建立大方大队,1985年建立大方村委会,1个自然村。有耕地192亩,农林并举,产茶史长,并产竹木。

大方121户,467人,村委会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乌门地名。乌门为片村名,大方属乌门片村。明朝时,祖

先从福建上杭迁此建村,古时大方村比张店大,村呈方形,故名大方。距乡驻地南6.2公里,坐落小溪旁,西通黄呈坑,东接张店。

乌门包括张店大方两村。

相传,古代此处有一寺院,建在和尚峪的山脚,院门用乌漆染成,故唤“乌门”。后人称附近的大方、张店均为“乌门”。这一带自古盛产茶叶,“乌门茶”质量优佳,远近闻名,建有茶庄货栈,方圆几十里,茶叶均在此处交易。

沿溪口行政村,58户,256人,驻地沿溪口。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属菊水乡乌门行政村,1956年合作化时属五星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新宅管理区,1961年建立沿溪口大队,1985年建立沿溪口村委会,1个自然村。有耕地80亩,种植水稻和杂粮,产茶叶、木材。

沿溪口68户,256人,村委会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名入溪口,即现名沿溪口。村名随着沿溪村的改变而改,因村建在小溪的出口处故名。坐落菊溪北侧,距乡驻地南6公里,村呈三角形。村口有武明公路相通,有客车停靠站。

苦竹园行政村,37户,133人,驻地苦竹园。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属菊水乡乌门行政村,1956年合作化时属五星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新宅管理区,1961年建立苦竹园大队,1985年建立苦竹园村委会,1个自然村。有耕地78亩,种水稻和山地杂粮,并产有茶叶、木材等。

苦竹园37户,133人,村委会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古竹园地名,即今苦竹园。古时此处原有一片苦竹林,人叫苦竹园,建宅成村后,村也叫苦竹园。坐落两条山涧汇合处,距乡驻地南6.3公里,村呈三角形武明公路在村口通过,有客车停靠站。

岭脚行政村,35户,134人,驻地岭脚。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属菊水乡溪下行政村,1956年合作化时属五星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新宅管理区,1961建立岭脚大队,1985年成立岭脚村委会,辖3个自然村。有耕地45亩,种水稻和杂粮,产有木材、茶叶等。

岭脚19户,75人,村委会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葛衣岭脚地名,即现岭脚。村西北有葛衣岭,村建在岭脚,故名。距乡驻地南7.1公里,村呈方形,坐落菊溪北侧。武明公路在村口通过,有客车停靠站。

塘垵10户,28人。

清嘉庆三年,徐姓人从福建来此,先在苦竹园打长工度日,后受户主之遣到现村址处守山住铺,并租种少量土地。成家后定居,建村在山坳,门前有水塘。“坳”方言为“垵”,故名塘垵。村西有小路与武明公路相接,公路上有塘垵桥横架菊溪。

青种6户,31人。

始祖姓高,清嘉庆年间从金珠山迁来,先在明山乡“天鹅孵卵”落户,妻子亡后,移居青种续弦发家。高姓以种靛青为业,靛青以茎留种,故名青种。村位于菊溪东侧,坐落山腰,南有小路通往溪下。

三井坑行政村,13户,62人,驻地三井坑。

以驻地得名。解放初属菊水乡溪下行政村,1956年建立三丰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新宅管理区,1961年建立三井坑大队,1985年建立三井坑村委会,1个自然村。有耕地50亩,以种山地杂粮为主,出产木材。

三井坑13户,62人,

村委会驻地。

该村的山脚下有三口水潭,名三井潭。村坐落潭上山坑里,故名三井坑。距乡地南6.5公里,村呈丁字形。

溪下行政村,98户,246人,驻地溪下。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建立溪下行政村,1956年建立溪下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新宅管理区,1961年建立溪下大队,1985年建立溪下村委会,1个自然村。有耕地106亩,水稻、杂粮并种,产有茶叶、木材、毛竹等。

溪下68户,246人,村委会驻地。

该村位于乡南端,菊溪下游最末一个村,故名溪下。1901年正式定名。南与丽水接壤,西连明山乡。武明公路在村口通过,有客车停靠站。距乡驻地南9公里,村呈船形,村前菊溪流水清沏见底,村后茂林修竹,风景优美。

宣武乡宣武乡

宣武乡 位于县城南部,武义至大莱公路两侧。东邻新宅乡,南连明山乡,西接坦洪乡,北界陶宅、大田两乡,总面积49.6平方公里。辖11个行政村,41个自然村,共有2508户,9789人,其中畲族218人,余均汉族。乡政府驻地少妃村,距县城18公里,海拔390米,武莱公路沿村通过,有客车直达县城,交通便利。

乡驻地少妃原是宣平与武义交界处,解放前称少妃镇。1949年解放后建宣武、大陈两个乡,属上坦区,1956年撤销上坦区,归属桃溪区,大陈乡并入宣武乡,1958年10月改乡建社,属友谊人民公社为少妃管理区,1961年10月建立宣武公社,1983年7月成立宣武乡。

该乡地处山区,群山重叠,蜿蜓起伏,最高峰龙头眼睛,海拔1041.3米。河流有大莱溪,发源于大莱岗背,自西北至东南经三坑口东流入新宅乡,在乌门注入菊溪。气候属亚热带季风区,四季分明,春夏多雨,无霜期约230天,年均温度16.5℃。农业以产粮为主,兼产茶叶、油茶、竹木等。

近年建有水库6座,蓄水量108万立方米,其中有近百万立方米的水碓坑水库,除少妃受注外,还通过盘山渠道注入大田乡,供岭下汤一带灌溉农田。

全乡有耕地5185亩,其中水田4645亩,占耕地面积89.6%。山林地5.7万亩,占总面积75.1%。非林地1.9万亩,占总面积24.9%。粮食生产,1961年亩产560斤,1970年跨纲要,1978年超千斤,1980年亩产1323斤,总产达694万斤,1982年总产862万斤,1984年总产857万斤,亩产1177斤。同年产茶叶1357担,油茶籽525担,油菜籽505担,生猪饲养量9516头,养蜂83箱,养鱼55亩,特产大莱大豆。

乡镇企业,有水电站6座,装机容量120千瓦。有制茶、榨油、锯板、食品、玻璃拉丝厂等20家,从业人员110人,1984年产值5.23万元。矿藏有石煤、铁砂、花岗石等,其中铁砂开采历史较长,解放前后曾在大莱一带淘砂冶铁,供武义、永康等地锻制农具,1958年大办钢铁时,曾大规模淘洗铁砂,运往岭下汤等地冶炼钢铁。1984年全乡工农业总产值336万元,人均净收入233元。

文教卫生事业。有初中1所,教职员11人,在校生312人,小学毕业生入学率91.97%。小学13所,教职员32人,在校生840人,学令儿童入学率98.41%。有文化站、广播站、电影放映队各1个,影剧院1座。有卫生院1所,医务人员6人,大村有医疗保健站。1984年人口出生率11.5‰,自然增长率4.68‰。

该乡地势险峻,早在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工农红军就在大莱、三坑口一带建立过党组织,开展革命斗争。

宣武乡2508户,9789人。

上少妃行政村,496户,1861人,驻地少妃。

因驻地在少妃北上首,故名上少妃。原名上宅大队,因重名,于1982年3月更名上少妃大队。解放初属少妃行政村,1956年合作化属少妃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少妃管理区,1961年建立上宅大队,1985年建立上少妃村委会,辖8个自然村。有耕地1029亩,种植水稻和杂粮,产有茶叶、油茶等。

八哥山 1户,6人。

西庄 1户,5人。

泄上岭头 9户,40人。

祖先曾姓,在一千多年前从江西义门迁来。村坐落少妃岭头,地呈船形,故名船上岭头,后演写为泄上岭头。四面环山,南有少量梯田。

坟山 3户,15人。

子垵 1户,7人。

横角田 14户,53人。

在二百年前,有宏阁人在此买田二百把,人称为“宏阁田”。少妃村陈姓租种该田,为耕作方便,在田旁搭铺定居,后发展成村。村随田名,本地人“横角”与“宏阁”谐音,故演写为“横角田”。三面环山,南有水田,东通乌梯畈,北通少妃岭头。

水泄 20户,79人。

一百多年前,先祖邵思胜从和阳坑迁来建村定居,该地有条山坑,坑水西流,故名水西,后演写为水泄。村坐落半山腰,北邻陶宅乡,东南建有水碓坑水库。

内坞 2户,15人。

下少妃 行政村,179户,712人,驻地少妃。

因驻地在少妃村南下首,故名下少妃。解放初属少妃行政村,1956年属少妃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新宅公社少妃管理区,1961年建立下宅大队。因重名,1982年3月更名为下少妃大队,1985年建立下少妃村委会,1个自然村。有耕地269亩,种植水稻为主,兼种山地杂粮,产有茶叶、油茶等。

少妃594户,2353人,村、乡政府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少妃村名。始祖陈拱登,河北正定县人,于后唐年间来此结庐暂居。有一夜偶见天上一颗微小流星陨坠在近处山上,拱登甚奇,翌日察看了四周地形,决定建宅定居,取村名小微。曾孙陈库,为后周进士,在北征中与赵匡胤相遇,陈积极辅佐赵匡胤建立大宋。建隆二年(公元961年),宋太祖授陈为金紫光禄大夫、殿中侍御史(副宰相)。陈库死后,归葬故里。宋末朝廷为纪念陈库,派人从小微选去一个妃子,遂将村名改为小妃,后演化为少妃,沿用至今。位于县城南18公里,村呈长方形,四面环山,有小溪从村中流过,西有水碓坑水库,北通岭下汤,东南有公路通往大莱,村口有客车停靠站,交通方便。

陈弄行政村,193户,976人,驻地陈弄。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建立陈弄行政村,1956年建立庆丰农业社,1961年建立陈弄大队,1985年建立陈弄村委会,1个自然村。有耕地541亩,种植水稻为主,兼种山地杂粮,产有茶叶、毛竹等。

陈弄193户,676人,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陈弄地名。三百年前,有位廖文杰从福建浦田县迁入此地定居。村坐落在长约4华里的山垄里,使人有深沉之感,沉与陈同音,故定村名陈垄,后演写为陈弄。距乡驻地西南4.8公里,村呈长方形,村前有小溪,东通大莱,北通下杨区。

大莱501户,1858人,驻地大莱。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建立大莱行政村,1956年建立莱阳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少妃管理区,1961年建立大莱大队,1985年建立大莱村委会,辖2个自然村。有耕地1054亩,以种水稻为主,兼产大豆、玉米。因土层含有丰富铁矿砂,适宜大豆、玉米等杂粮生长。

大莱479户,1768人,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大莱地名。约在公元1100年间,村西有座海拔1041.3米高的大山,谓“龙头眼睛”,山洪暴发时,把原村冲成废墟。年久,长出满地藜草。距今三百年前,有位叶姓人到此重建村庄,取藜草之意,定名大藜,因方言“藜”与“莱”同音,故写为大莱。距乡驻地西4.5公里,村呈荷花形,有小溪穿村而过。该村为武义至大莱公路的终点,有夜宿班车。

炳坑22户,90人。

陈姓祖先从本乡少妃迁入,距今已有二百余年。村建在山坳里,面对水坑,而取名面坑,因方言“面”“炳”近音,演写为炳坑。西通大莱,东通少妃。

吉祥寺行政村,57户,250人,驻地吉祥寺。

以驻地得名。解放初属少妃行政村,1956年建立吉祥寺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少妃管理区,1961年建立吉祥寺大队,1972年改为结墙大队,1980年又改名吉祥大队,1982年复名吉祥寺大队,1985年建立吉祥寺村委会,1个自然村。有耕地88亩,种水稻和山地杂粮,产有茶叶、木材等。

吉祥寺57户,250人,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吉祥寺地名。古时此地是寺院,名“吉祥寺”。有涂姓居住,发展成村后,村随寺名,寺毁于何时不明。坐落山腰小盆地里,四面环山,古木成荫,风景优美。距乡驻地西南2公里,村呈鹊窝形。

矿洪行政村,116户,457人,驻地矿洪。

以驻地得名。解放初建立矿洪行政村,1956年建立大洪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少妃管理区,1961年建立矿洪大队,1985年建立矿洪村委会,辖3个自然村。有耕地306亩,种植水稻和杂粮,产有茶叶、油茶、木材。

矿洪109户,427人,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名矿红,即现名矿洪。数百年前,曾有人在此挖掘过铁矿砂,用洪水淘洗铁砂,得村名矿洪。距乡驻地西南4.4公里,村坐落山腰,呈半月形。

下坑岭5户,23人。

西坞2户,7人。

道芝行政村,72户,330人,驻地道芝。

因驻地皇名。解放初属少妃行政村,1956年建立道芝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少妃管理区,1961年建立道芝大队,1985年建立道芝村委会,辖5个自然村。有耕地122亩,种植水稻和山地杂粮,产有木材、茶叶、油茶等。

道芝47户,206人,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名陶基。明初原名“村头”。传说,有一仙人路过该地,丢下一枝稻穗,遂改村名为“稻枝”。后来村庄扩大,人口增多,期望村里人道德高尚,又改名道芝。距乡驻地南2.1公里,村呈长方形,坐落武莱公路北侧,有停靠站。

杜源14户,70人。

祖先方子元,在一百四十年前,从东阳迁来,以木工营生,后在该处买下一片林地,建宅定居,并取村名杜延,后演写为杜源。坐落山坑,南北均为高山,东西头有少量水田,西可通道芝。

下叶弄4户,19人。

半山头3户,14人。

虎岭4户,21人。

祖先黄万一,二百八十年前从江西南昌迁来,在该小山头上建村,山头形似老虎,有“虎形”之称,村旁有山岭,取名虎岭,村以岭得名。坐落武莱公路东侧。

柘坑行政村,216户,784人,驻地柘坑。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建立柘坑行政村,1956年建立柘坑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少妃管理区,1961年建立柘坑大队,1985年建立柘坑村委会,辖9个自然村。有耕地334亩,种水稻和杂粮。产有木材、毛竹、茶叶、油茶。

柘坑105户,362人,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名外柘坑。村坐落山坑小溪边,古时村口有株柘叶树,以树、坑联名,故为柘坑。距乡驻地西南3.9公里,坐落大莱溪北侧,武莱公路从村中穿过,有客车停靠站。

内柘坑28户,116人。

派塘17户,63人。

叶大山7户,25人。

胡苏岭8户,31人。

胡苏岭是道芝到三坑口的必经之路,清光绪二十二年,祖先畲族兰氏从宣平西畈迁岭边山坳建村,村随岭名。西有山路通往柘坑、东有路与胡苏岭相接。

屋背坑5户,21人。

黄泥丘4户,21人。

上陈40户,138人。

祖先雷桃余从丽水老竹郑坑迁来,距今已有二百余年。雷氏原为卖盐小贩,常在三坑口一带挑盐叫卖,后娶妻建宅,在此定居。村建在三坑口村之上,村名叫上面。后演化为上陈。村旁有小溪,溪边大路南通三坑口,北通柘坑。

安坑2户,7人。

安村行政村,242户,1030人,驻地安村。

以驻地得名。解放初建立安村行政村,1956年建立安村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少妃管理区,1961年建立安村大队,1985年建立安村村委会,辖3个自然村。有耕地864亩,种植水稻和杂粮,产有木材、毛竹、茶叶、油茶等。

安村211户,899人,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安村地名。村四周群山环抱,形成山中小盆地,风速平稳,无洪水为患,故取名安村。距乡驻地6.1公里,村呈圆形。

赵坑3户,11人。

白水坑28户,120人。

先祖赖志来,在二百二十年前从福建水里塘头迁来,在此冶铁为业,生意兴隆,收入颇佳,故称铁路坑。该地山高水急,水流下泻形似白练,又定名白水坑。村坐落山脚,有坑水从村边流过,北上安村,西下坦洪乡。

三坑口行政村,336户,1292人,驻地三坑口。

以驻地得名。解放初建立三坑口行政村,1956年建立联群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三坑口管理区,1961年建立三坑口大队,1985年建立三坑口村委会,辖4个自然村。有耕地498亩,种植水稻和杂粮,产有木材、茶叶、油茶等。

三坑口229户,865人,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三坑口地名。村庄坐落在山坑、力坑、大莱坑三条溪坑的汇合口,故村名为三坑口。距乡驻地南5.4公里,村呈三角形。山环水绕,气候凉爽,风景优美。

山西17户,65人。

祖先廖信万,在一百四十年前从福建祖安迁此建村。因村坐西朝东、故村名“坐西”。因方言互混,演写为“山西”。村坐落山腰,南通下高村。

下高43户,170人。

祖先高朝远,于六百年前从福建高阳县阳后迁来,因村建在该地小溪下,起名下村,以后与姓氏结合,改名下高。处在八百后与三坑口之间,四周群山环抱,有小溪穿村流过。

八百后47户,192人。

祖先张凤英,在一百六十年前从福建上四府迁来,在“八百田”的后面建村,故名八百后。东有小溪通黄呈坑,西通三坑口。

内三坑行政村,113户,441人,驻地内山坑。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建立内三坑行政村,1956年属联群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三坑口管理区,1961年建立内三坑大队,1985年建立内三坑村委会,辖4个自然村。有耕地155亩,种植水稻和杂粮,产有木材、茶叶、油茶等。

内三坑60户,236人,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内山坑地名,后改为内三坑。村建在三条山坑的交汇处,因外5里许有三坑口村,故名内三坑。距乡驻地南6.3公里,村呈长方形。

高丘后34户,127人。

祖先姓潘,一百年前从本地安村迁来,村址地形较高,附近又有田名高丘,村建在此田后面,故名高丘后。三面环山,村南有水坑通三坑口,西与内山坑毗邻。

上门16户,70人。

祖先邱上荣,从福建上杭县迁来,村建在山峡中,村口有两座巨岩,相隔约二米,形成石门,唤为“长门”。因方言“长”与“上”谐音,原以“长门”为村名,后演写为上门。南北均是高山,东有小溪流经村庄。

上潘弄3户8人。

明山乡明山乡

明山乡 位于县城南部,四面环山。东界丽水县,南接大溪口乡,西邻云华乡,北连宣武、新宅两乡。总面积达46.9平方公里,辖11个行政村,22个自然村,共961户,3868人,其中畲族6人,余为汉族。乡政府驻地东巨,距县城26公里,海拔380米,有县城客车直达驻地,交通便利。

境内有大章山,是当地名山,后来把“名山”演写为明山,乡以此得名。解放初建政明山乡,属上坦区,1956年撤销上坦区归属柳城区管辖。1958年改乡建社,属新宅(曾名友谊)人民公社为三坑口管理区,1961年10月建立明山公社,1983年7月建立明山乡。

该乡属山区,有大章山,海拔1000米以上,群峰巍峨,绵亘重叠,地势西高东低,山峦分南北两边向东延展。东巨溪,发源于双水岭头,上游称高坑源,流经铁铺电站、东巨、上坊,过板坑口出境,在新宅乡溪下村注入菊溪。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光照短缺,最高温度7月不超过35℃,最低温度1月-10℃。垄间溪旁多系梯田,种有水稻、山地杂粮。

全乡耕地面积1988亩,其中水田1515亩,山林地6.5万亩,占全境总面积92%,非林地0.6万亩,占8%。主要经营林业,是县重点林业基地之一。1984年木材采伐量为2000余立方米,为国家提供1246立方米。粮食生产,1950年亩产约400斤,1971年跨纲要,1980年总产269万斤,1984年亩产1003斤,总产达331万斤,创历史最高水平。同年产茶叶783担,油菜籽297担,油茶籽367担,生猪饲养量3763头,养蜂44箱。近年增加药材生产。

乡镇企业,有小水电站5座,装机容量157千瓦,竹木制品厂等10家,其中乡办3家,从业人员29人,年产值5.42万元。1984年全乡工农业总产值152万元,人均净收入301元。该乡田少,有10%的剩余劳力输出,支援省内外建设,年收入达30多万元。

文教卫生事业,有初中1所,教职员工7人,在校生129人;小学毕业生入学率82.86%。小学14所,教职员工15人,在校生382人,学令儿童入学率97.18%。有文化站、广播站、电影放映队各1个。有卫生院1所,医务人员6人。1984年人口出生率12.74‰,自然增长率6.88‰。

该乡在抗日战争和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都是我党进行革命斗争活动地区。

明山乡961户,3868人,驻地东巨。

东巨行政村,109户,427人,驻地东巨。

以驻地得名。解放初建立东渠行政村,1956年建立东渠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三坑口管理区,1961年建立东渠大队,1972年把“渠”简写为“巨”,1985年建立东巨村委会,辖2个自然村。有耕地177亩,种水稻和杂粮,产有木材、茶叶、油茶等。

东巨90户,333人。村、乡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东渠地名。古代有位姓戴的千九公在此定居,后发展成村,因当时属宣平县管辖,村位于县城之东,并有一条小溪象渠道一样从村口向东流去,取两者之义,定村名为东渠。距县城南26.3公里,村呈长方形。武明公路终点,每日有数班客车直达县城。

朱坑19户,91人。

在一百年前有李姓迁此定居,种杂粮度日,起村名为庙坑,后改为朱坑。坐落山脚,村前有田,沿小溪有机耕路通往东巨。

双水行政村,38户,157人,驻地双水。

以驻地得名。解放初属茶坑行政村,1956年建立双水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三坑口管理区,1961年建立双水大队,1985年建立双水村委会,1个自然村。有耕地74亩,种植水稻和杂粮,产木材、茶叶等。

双水38户,175人。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双水地名。村座落在两条小溪的汇合口,流水成双,故名双水。离乡驻地西5.7公里,村呈长方形。

叶山头行政村,155户,603人,驻地叶山头。

以驻地得名。解放初属铁铺行政村,1956年建立叶山头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三坑口管理区,1961年建立叶山头大队,1985年建立叶山头村委会,辖8个自然村。有耕地328亩,种植水稻和杂粮,产有木材、茶叶、油茶等。

叶山头48户,169人,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叶山头地名。村座落高山头上,二百年前为叶姓人先建,故名叶山头。距乡驻地西3.3公里,村呈盆形。

外上潘41户,166人。

外上潘亦名外铺。清乾隆三十八年,村民从内潘移居此地,因从内铺向外移来,故名外铺,现改为外上潘。

内上潘26户,103人。

内上潘原名内铺。清乾隆三十五年,赖姓从宣平山下鲍迁此定居,发展成村。许多年后部份村民外迁,在许里建村,名外铺,原村即为内铺,后改为内上潘。

马山头1户,6人。

双水岭头1户,4人。

芭蕉5户,21人。

民国时期,有戴姓从东巨移居此地造宅建村。村建在山腰,该山形似芭蕉,名芭蕉山,村以山得名。四面环山。

内铁铺12户,41人。

祖先姓邱,明朝时期在此地结庐打铁营生,遂发展成村,取名铁铺。后有人迁移到一里外,另建一村,名外铁铺,故原村改名内铁铺。村坐落山脚溪边,东通东巨。

外铁铺21户,93人。

祖先姓陈,原住内铁铺,因遭火灾,房屋被焚,在村外里许处重建家园,故名外铁铺。坐落山脚小溪旁,西通内铁铺,东通东巨。

谢山行政村,49户,178

人,驻地谢山。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属金岩村行政村,1956年建立谢山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三坑口管理区,1961年建立谢山大队,1985年建立谢山村委会,1个自然村。有耕地84亩,种植水稻和杂粮,产有木材、毛竹、茶叶、油茶等。

谢山49户,178人,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谢山地名。二百多年前,谢姓祖先在该地山头上建村定居,故名谢山。距乡驻地东3.2公里,村呈圆形。

上坊行政村,50户,193人,驻坊地上。

以驻地得名。解放初属东巨行政村,1956年建立上坊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三坑口管理区,1961年建立上坊大队,1985年建立上坊村委会,辖2个自然村。有耕地64亩,种植水稻和杂粮,产有木材、茶叶、油茶。

上坊44户,172人,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名上方,现名上坊。古代原名下坊,上面有上坊村。后来上坊人移居下坊,遂改名上坊。坐落两小溪的汇合口,村呈长方形,距乡驻地东1.2公里。武明公路沿村通过,有客车停靠站。

茶曹6户,21人。

金岩村行政村,93户,381人,驻地金岩村。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建立金岩村行政村,1956年建立金岩村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三坑口管理区,1961年建立金岩村大队,1985年建立金岩村村委会,辖2个自然村。有耕地152亩,种植水稻和杂粮,产有木材、茶叶、油茶等。

金岩村82户,331人,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金岩村地名。小溪从村中穿过,把村分割为二,溪南为金村,溪北为岩村,合称金岩村。距乡驻地东2.3公里,村呈长方形,武明公路沿溪岸通过,村口有客车停靠站。

板坑口11户,50人。

太平天国起义前夕,赖姓祖先从福建汀州兰标村迁来,建村在山坑小溪的出口处,进坑三里有板坑村,故名板坑口。村坐落溪边,武明公路在村口通过。

上仁坑行政村,27户,154人,驻地上仁坑。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属茶坑行政村,1956年建立上仁坑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三坑口管理区,1961年建立上仁坑大队,1985年建立上仁坑村委会,1个自然村。有耕地81亩,种植水稻和山地杂粮,产有木材、茶叶、油茶、毛竹等。

上仁坑37户,154人,村委会驻地。

该地有小溪,名仁坑,六百年前,下首建下仁坑村,后来该村废弃,现村坐落下仁坑之上,故名上仁坑。距乡驻地西6公里,村呈长方形。

后汤行政村,89户,367人,驻地后汤。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属茶坑行政村,1956年建立后汤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三坑口管理区,1961年建立后汤大队,1985年建立后汤村委会,1个自然村。有耕地165亩,种植水稻和杂粮,主产木材,兼产茶叶、油茶等。

后汤86户,367人,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后汤地名。村人姓汤,明朝初期,该村上首有一村,名上汤,现村建在上汤之后,故名后汤。距乡驻地西南4.4公里,村呈圆形,西南有岭通安凤,村东有小溪通东巨。

茶坑行政村,148户,581人,驻地茶坑。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建立茶坑行政村,1956年建立茶坑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三坑口管理区,1961年建立茶坑大队,1985年建立茶坑村委会,1个自然村。有耕地300亩,种植水稻和杂粮,产有木材、茶叶、油茶、毛竹等。

茶坑148户,581人,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有茶坑地名。相传,村本名茶溪,因概念上“溪”大,“坑”小,故改名茶坑,村坐落山岙里,距乡驻地西南3.8公里,村呈长方形。

安凤行政村,79户,379人,驻地安凤。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属茶坑行政村,1956年建立安凤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三坑口管理区,1961年建立安凤大队,1985年建立安凤村委会,1个自然村。有耕地199亩,种水稻和山地杂粮,以林业为主,产木材、茶叶、油茶等。

安凤79户,379人,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安凤地名。相传,古时在千央丘正堂基建造庙宇,地下掘出金凤凰,为了永远留住凤凰,故取村名为“安凤”。村坐落高山腰间,距乡驻地南3.7公里,村呈圆形。

板坑行政村,103户,397人,驻地板坑。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属金岩村行政村,1956年建立板坑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三坑口管理区,1961年建立板坑大队,1985年建立板坑村委会,辖2个自然村。有耕地197亩,种水稻和山地杂粮,出产木材、茶叶、油茶。

板坑93户,357人,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板坑地名。古时村处森林地带,盛产木材,村民以伐木锯板营生,故名板坑。村口有两条小溪汇合,距乡驻地东南3.1公里,村呈长方形。

大初坑10户,40人。

清光绪年间,何姓祖先从南京迁此定居,以垦荒种玉米为生,逐渐发展成村。该地有座大初山,村建在山脚坑边,故名大初坑。

山乡风光下杨区

下杨区 位于县城西南部,东南紧依壶山镇、新宅区,西北与金华县交界,面积277.7平方公里。辖王宅、俞源、白姆、陶宅、要巨和后树1镇5乡,94个行政村,316个自然村,共有12845户,50264人,其中畲族1130人,满族1人,其余都是汉族。区公所驻地王宅,距县城14公里。解放前和解放初称下杨区,辖双岩、乌溪两个乡。1950年设下杨、陶宅、大岭、王宅、白姆、麻阳6个乡。1956年撤区并乡建立樊川、双溪、红旗、胜利4个乡。1958年成立下杨公社,设吴宅、俞源、下杨、陶宅、大岭、王宅、白姆、麻阳、后树、要巨、四八店、后舍12个管理区,1961年复建下杨区时,后舍划归桃溪滩公社。

该区西南多山,峰峦重叠,蜿蜒起伏,最高林坑尖,海拔1451米,由登云乡逶迤入境,是与登云乡的分水岭;东北平坦,阡陌纵横,多为桑地粮田。河流有乌溪,发源于俞源乡阳铺坪;高溪起源于新宅区宣武乡陈弄;麻阳港发源登云乡碧水坛,流经王宅镇李兰桥汇合流入熟溪,注入武义江,属钱塘江水系。

该区已乡乡通公路,都有客车直达县城。上(茭道)松(阳)公路经过区驻地,交通、运输方便。

全区有耕地51967亩,水田占耕地面积96.17%。山林地30.2万亩,占总面积72.32%。1984年粮食总产量7851万斤,经济作物有油菜籽7986担,油茶籽2920担,茶叶8423担,蜜梨7280担,养鱼990亩,萤

石开采10554吨,乡镇企业产值达688.48万元,从业人员2101人。1984年全区工农业总产值2878万元,人均净收入352元。

解放后,教育事业有很大的发展,设有完中1所,10个班,学生542人,初中40个班级,学生1961人,教职员工118人,代课教师41人,小学学令儿童入学率达98.28%。

全县最大的水利工程,蓄水量2360万立方米的源口水库,和以麻阳水电站为中心的小水电,装机42台,容量9167千瓦,都建在该区。

生产誉驰遐迩的双龙剪刀、不锈钢菜刀的武义剪刀厂也设在该区王宅镇。

王宅镇王宅镇

王宅镇 位于县城西部,麻阳江畔,周围环山,形似驼峰。东与大田乡相接,南与陶宅、俞源两乡毗邻,西与白姆乡接壤,北与要巨乡交界。面积25.8平方公里,辖10个行政村,40个自然村,有1918户,7854人,其中满族1人,畲族155人,其余是汉族。镇政府驻地王宅,海拔121米,距县城14公里。解放前是港源镇、横鹭乡的辖地,1945年合并为双岩乡。1950年冬建政时成立王宅乡,属下杨区。1956年撤区并乡,建立红旗乡,1958年并乡建社,成立下杨人民公社,为王宅管理区,1961年建立王宅公社,1983年7月政社分设成立王宅乡,1985年11月建制王宅镇。

该镇四周丘陵起伏,崇峦远峰,苍郁荟翠,中间平坡延展,水田平坦,土地肥沃。溪流纵横,形成主要水系有发源于登云乡的麻阳港,流经本镇在李兰桥和发源于俞源乡的乌溪汇合成熟溪,注入武义江。气候属亚热带季风区,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1450毫米,平均温度16.7℃,无霜期约240天。气候温和,阳光充足,适宜发展农业生产。主要经营有水稻、茶叶、油菜籽、梨、桔等。地下有丰富的萤石矿藏。

水利条件良好,建有双岩里、菜坞垄、额头垄等处水库。电灌2座,装机35瓩;小水电5座,装机1230瓩。县属源口水库总渠自流注入该镇。基本实现自流灌溉。

交通、运输方便。松阳、宣平、麻阳至武义的公路都经过镇驻地,机动车辆往来十分频繁。

全镇有耕地11253亩,占总面积29.09%,其中水田11235亩,占耕地面积99.84%,山林地约20167亩,占总面积47.2%。解放前,粮食亩产不到300斤,农民生活十分贫苦。建国后,进行兴修水利,推广科学种田,机耕、排灌、脱粒和农副产品加工基本实现半机电化,粮食产量迅速提高。1979年总产量1199万斤,1980年总产量1114万斤。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1984年粮食亩产1520斤,总产量1634万斤,创历史最高水平。同年经济作物有茶叶1754担,蚕茧258担,红糖569担,油菜籽1556担,鲜梨1500担,养蜂185箱,养鱼43亩,养猪9728头,平均每人1.24头。特产杭州蜜梨。

乡镇企业有电站、萤石开采、农机、水泥制品、造纸、制茶、灯炮、棒冰、福利厂等30家,从业人员552人,其中镇办8家,共有产值377.2万元。1984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816万元,人均净收入436元,为全县之首。

文教卫生事业。初中一所,学生322人,小学10所,学生790人,入学率98.88%,教职员工41人,代课教师8人。卫生院1所,医务人员8人。设有文化站、广播站、电影放映队等。全镇有80%以上的人口已饮用自来水,1984年人口出生率12.38‰,自然增长率5.75‰。

区、镇驻地王宅,是全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又位在武义至宣平、松阳等地的交通枢纽。近年已建集市,为三日一市,市场活跃,贸易兴旺。

名胜,全县闻名双岩洞就在该镇北面。

王宅镇1918户,7854人,驻王宅。

王宅行政村,312户,1175人,驻王宅。

以驻地王宅故名。解放初属王宅乡第四行政村,1956年成立民生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为王宅管理区,1961年建立王宅大队,1985年成立王宅村委会,辖7个自然村。耕地1736亩,主要经营水稻等粮食作物。

王宅145户,547人,村、镇、区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王宅,建有王富三祠。先祖王姓,从东阳迁此,发展成村,取名王宅。位于县西13.5公里,武宣公路北侧,地势平坦,土地肥沃。

马地头26户,91人。

清光绪年间,畲族兰樟旺从上坦迁此定居,后发展成村,全村都是畲族。解放前马地头叫余处,村里都种植苎麻,俗称“麻地头”,“麻”与“马”谐音,故名马地头。村四周是农田。

新店77户,277人。

抗日战争前,王宅王源茂到此开设王义生商店,继有王姓到此做买卖,村得名新店。东南是农田,北是公路。

王船头20户,89人。

王船头和王宅原是兄弟村,与王宅同祖,两村都沿麻阳港而建。过去麻阳港常发洪水,淹没农田村庄,而王船头村地势较高,不易被淹,远看象船一样浮在洪水中,说王宅是船身,王船头是船头,故名王船头。村处在王宅大桥下首,西临麻阳港,西北靠公路。

杨林22户,90人。

杨林村民因建新安江水库,1962年从淳安杨林村迁来,新建村庄,仍保留杨林原名。村处在王宅大桥南面,西面是山。

长岗11户,42人。

瓦灶弄11户,39人。

杜畈行政村,75户,308人,驻杜畈。

以驻地杜畈故名。解放初属王宅乡第二行政村,1956年成立群乐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王宅管理区,1961年建立杜畈大队,1985年成立杜畈村委会,辖2个自然村。耕地542亩,主要经营水稻等粮食作物。

杜畈71户,298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杜畈。最早是杜姓居住,坐落在田畈后面,得名杜畈。村呈一字形,地势平坦,居住集中,距镇驻地2.5公里。

七百塘4户,10人。

清道光年间,本区俞源财主到此买田400把,挖塘300把(注:60把为1亩),约共700把,得名七百塘。并在此建造三厅三堂楼房一座,太平军将领陈进曾把此屋作监狱,监押过土豪劣绅,此屋现保留完整。村三面环山,南为农田。

马府下行政村,289户,1203人,驻马府下。

以驻地马府下故名。解放初属王宅乡第二行政村,1956年合作化属胜利高级社,1958年公社化属王宅管理区,1961年建立马府下大队,1985年成立马府下村委会,辖8个自然村。耕地1971亩,种植水稻为主,兼营茶叶、梨、桔等。

马府下169户,686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马府下。村上首先居有马姓,叫马府。该村在马府下首,得名马府下。村呈棱形,地势平坦,居住集中,北靠小溪,距镇驻地1.4公里。

申塘弄12户,54人。

抗日战争初期,陶宅乡谢坑方增道迁此定居,继有上坦乡上陶村陶生堂迁来,遂发展成村,因村处在一口名叫申塘的后边,故名申塘后。东、西、北是山,南有垄田。

火腊沿9户,42人。

清朝,有汤春喜一家三口到此为财主看守山林,这座山叫火腊形,在山脚结铺而居,后发展成村,得名火腊沿。村东、西、北是山,南有垄田。

叶处51户,207人。

清道光21年(1841年),有叶金益从桃溪滩乡清塘下店到此定居,因当时村内都姓叶,故名叶处。四周都是农田。

叶墙头15户,55人。

清朝末年,叶姓太公兄弟分居后,到石井里守山结铺居住,后发展成村,得名叶墙头。东、南是山,西与上汤为邻,北是农田。

新塘沿17户,59人。

新塘沿原是处小墩头,是何姓太公备葬的坟地,墩边有口小水塘,故名新塘沿。村四周都是农田。

下徐14户,57人。

该村徐姓祖先,原从武义城里西徐到马府下定居,后有子孙到此发族,故名下徐。村四周都是农田。

空岩寺前11户,43人。

山碧张行政村,101户,435人,驻山碧张。

以驻地山碧张故名。解放初属王宅乡第二行政村,1956年成立双合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王宅管理区,1961年建立山碧张大队,1985年成立山碧张村委会,辖2个自然村。耕地712亩,以种植水稻等粮食作物为主。

山碧张97户,414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山碧张地名。先祖张姓从金华迁此,房屋建在山沿的两条小溪汇合处,依山傍水,隐约在青山绿水之间,风景十分幽雅,遂名山碧张。村呈马蹄形,离镇驻地1.5公里。

王仓4户,21人。

1895年,山碧张村的张桂林迁此。传说张桂林因反对摊派戏金不公,被山碧张村赶出,在财主黄谷仓旁建房居住,发展成村,故名黄仓,现写为王仓。四周都是农田。

胡家行政村,100户,421人,驻胡家。

以驻地胡家故名。1962年由淳安县风水公社胡家大队集体迁来武义,沿用淳安老家旧名。1985年成立胡家村委会,辖2个自然村。耕地426亩,以种植水稻为主。

胡家72户,350人,村驻地。

1962年由淳安集体迁来武义,在淳安村名胡家,来武义后仍沿用。距镇驻地1.6公里,村呈长方形,北靠武宣公路,地势平坦,交通方便。

上叶墙头18户,71人。

上叶墙头初由汤处的汤天水迁此,继有下杨的杨春德因家遭火灾也迁此定居,后有胡家移民到此建立新村,村处在叶墙头上首,故名上叶墙头。东南是茶山,西北是农田。

桥亭行政村,87户,346人,驻桥亭。

以驻地桥亭故名。解放初为王宅乡第二行政村,1956年成立桥亭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王宅管理区,1961年建立桥亭大队,1967年改为朝阳大队,1982年复名桥亭大队,1985年成立桥亭村委会,辖5个自然村。耕地470亩,主要种植水稻。

桥亭59户,239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桥亭。相传古时村庄前有座亭,亭前有小石桥,入村前须通过石桥,故名桥亭。村呈长形,离镇驻地1.3公里,地势平坦。

前金22户,88人。

元朝元统年间(1333年),始祖王宣义

从金华驮五塘村到此定居,王姓以前村里多姓金,故村名为前金。四面环山,南靠麻阳港。

双岩洞 1户,1人。

陈宅 4户,17人。

湾弄 1户,1人。

马昂 行政村,390户,1524人,驻马昂。

以驻地马昂故名。解放初为王宅乡第三行政村,1956年成立马昂高级社,1958年公社化属王宅管理区,1961年建立马昂大队,1985年成立马昂村委会,辖6个自然村。耕地2488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兼营茶叶、蚕桑等。

马昂311户,1218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马昂,建有王祠。马昂原名溪滩头,在清朝中叶改为马昂。因村前有座马肚岗,村在马肚岗旁边,得名马昂。村呈长方形,南靠熟溪,武宣公路支线通过本村,离镇驻地4.6公里。

蝴蝶山头 27户,93人。

1972年马昂王法和到此定居,后陆续有人迁来,遂成村庄。村处在蝴蝶山边,故名蝴蝶山头。东北是山,南溪,西农田。

颠倒畈 16户,52人。

公元1825年,马昂王金登迁此定居成村。村处在溪流的转弯处,溪水本向东流,因回旋造成反向流水,故名颠倒畈。村东北是山,南临干渠,西是农田。

金华铺 14户,65人。

公元1813年金华小埠头张恒山流落此地,结铺种地后形成村庄,因张姓是金华人,住的是草铺,故名金华铺。村东北是小山,南临干渠,西面是农田。

许坞坑 19户,85人。

许坞坑始建于明朝,福建林昌龙到此定居成村,村处在山坞中,又有一条水坑,故名水坞坑,现写成许坞坑。四周环山。

钟山头 2户,7人。

大斗山脚 1户,4人。

郭浦朱 行政村,229户,895人,驻郭浦朱。

以驻地郭浦朱故名。解放初属王宅乡第三行政村,1956年成立民主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王宅管理区,1961年建立郭浦朱大队,1985年成立郭浦朱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1087亩,以种植水稻为主。

郭浦朱 229户,895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郭浦朱,建有朱俊六祠。郭浦朱分上、下两村,郭姓住上郭浦,朱姓住下郭浦,后成一村,才称郭浦朱。距镇驻地0.6公里,村呈长方形,地势平坦,交通方便。

汤处 行政村,212户,902人,驻汤处。

以驻地汤处故名。解放初为王宅乡第三行政村,1956年成立裕民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王宅管理区,1961年建立汤处大队,1985年成立汤处村委会,辖6个自然村。耕地1285亩,以种植水稻为主。

汤处 68户,304人,村驻地。

汤处是上汤、下汤两村的总称,村以汤处故名。位于麻阳港北侧,距镇驻地2.5公里,村呈一字形,地势平坦,交通方便。

下汤 26户,108人。

明万历辛卯年(1573年),汤祖福荣有二子分居,长子能仁从汤处迁移到此,村处在汤处的下首,故名下汤。坐落麻阳港畔,村北是山,东南西是农田。

下郭浦 33户,132人。

下汤能仁之弟能良分家到此定居,村坐

落在汤处与郭浦朱中间,故名下郭浦。四周是农田,临麻阳港。

彭宅 20户,84人。

清康熙年间(1662年),彭姓始祖从江苏省苏州市迁此买地建宅,成彭家大院,故名彭宅。四周是农田,濒临麻阳港。

李兰桥 59户,252人。

清顺治年间(1644年),有邱姓从江苏省朝昌府到此定居,后在汤处麻阳港口建桥,因资金不足,中途被迫停工。这时有个乞婆名叫李兰,捐献饭干1500斤,大桥方能造成,为纪念李兰之功,命名李兰桥,村也名之。处于麻阳港、乌溪港汇合处,南有大洛山,西是田畈。

六百型头 6户,22人。

森草坞坑 行政村,24户,99人,驻森草坞坑。

以驻地森草坞坑故名。解放初属王宅乡第三行政村,1956年成立森草坞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王宅管理区,1961年建立森草坞坑大队,1985年成立森草坞坑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120亩,以种植水稻为主。

森草坞坑 24户,66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森草坞坑,亦名青坑。村坐落在山坑中,借用王宅的“森草殿”的“森草”两字,故名森草坞坑。村呈长方形,有小溪从村中流过,距镇驻地2.2公里。

俞源乡俞源乡

俞源乡 位于县城西部,三面环山,东为宽谷,紧连陶宅乡,南靠坦洪乡和桃溪镇,西倚登云乡,北与白姆乡、王宅镇交界。面积66.4平方公里,辖22个行政村,93个自然村,有3130户,11659人,其中畲族715人,其余都是汉族。乡政府驻地俞源村,海拔170米,距县城20公里。解放前为武义县的马溪镇和宣平县的樊溪乡辖地。解放初建政俞源乡,属上坦区,1950年冬为樊川乡,属宣平县管辖。1958年并入武义县,属下杨大公社为俞源管理区,1961年10月建立俞源公社,1983年7月政社分设成立俞源乡。

该乡地处半山区,群山起伏,峙耸绵延。南有龙头眼睛,海拔1041米,西有顶头岗,北有奎龙底,海拔都约1000米,由登云、白姆两乡逶迤入境,形成南屏,西隅,北嶂。河流循山而下,纵横交错,主要有樊溪(即乌溪)发源于本乡杨铺坪,流经凡岭脚,宋村入陶宅乡乌溪,汇入熟溪,注入武义江。气候属亚热带季风区,四季分明,春夏多雨,常年降雨量1450毫米,年平均温度16.7℃,最高温度(7月)35~40℃,最低温度(1月)-6~-8℃。气候温和,空气湿润,光照东部充足,西部短缺,宜发展农、林、牧业,主要经营有水稻、油菜籽、油茶籽、蜜梨等。

水利条件良好,县属源口水库的南干渠流入本乡灌溉;乡内建有双源口、寺垄、大丘垄、黄家里等处水库23座,蓄水量287万立方米;电灌1座,装机容量44瓩;水电站10座,装机容量918瓩。

交通方便,武义到宣平公路通过境内,有客车直达县城。运输也较便利。

全乡有耕地9077亩,占总面积的9.11%,水田8218亩,占耕地面积90.54%。山地6.99万亩,非林地2.54万亩。解放前,粮食亩产不到300斤,农民生活十分贫苦。建国后,大力进行水利和农田建设,推行科学种田,农业生产迅速提高,粮食亩产1972年超千斤,1980年亩产1205斤,总产量1110万斤。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1984年粮食亩产提高到1608斤,总产量1561万斤,创历史最高水平。同年经济作物茶叶1214担,油菜籽1243担,蚕茧148担,油茶籽2199担,居全县首位。蜜梨360担,养鱼114亩,养猪13555头,养蜂120箱。

乡镇企业有电站、萤石开采、塑料、印刷、榨油、砖瓦、饴糖、纸板箱、淀粉丝等34家,从业人员452人,其中乡办5家,共产值98.36万元。1984年工农业总产值546万元,人均净收入336元。

文教卫生事业。初中三所,学生451人,小学20所,学生1020人,入学率达98.81%,有教职员工54人,代课教师16人。卫生院1所,医务人员7人。有文化站、广播站、电影放映队,有影剧院5座,座位4840座。

1984年人口出生率8.85‰,自然增长率-0.68‰。

俞源乡 3130户,11659人,驻俞源。

俞源 行政村,581户,2049人,驻俞源。

以驻地俞源故名。解放初建立俞源行政村,1956年成立俞源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俞源管理区,1961年建立俞源大队,1985年成立俞源村委会,辖12个自然村。耕地1155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兼营茶叶等。

俞源 521户,1828人,村、乡驻地。

以前俞源分朱村、岩村。相传宋时有个姓俞的在丽水为官,亲眷病故,行灵返故里余杭安葬。夜宿俞源,次日起来,见灵柩被长藤缠住,甚为惊异,就买地安葬于此,并派家人在此守墓,后成家立业,赫然一村,衍成分支,取名俞源。村呈烟斗形,中间有溪通过,属半山区。

慈姑堂 25户,103人。

明朝末叶,林姓始祖文广由福建流落到此定居,当时村内有座寺观,名叫慈姑堂,故村名也叫慈姑堂。村四周环山,处在山腰小岗上。

书堂屋 2户,6人。

明朝末年,雷姓始祖从宣平内潘到此定居。传说村上首有座经堂,此地原叫书堂基,后改为书堂屋。畲族集居,村四周环山,处在半山腰。

白杜元 5户,23人。

太平天国期间,俞姓祖先从俞源迁此定居,当时也叫白杜元,村坐落一座白杜元山的山坞中,村因山而得名。东西北是山,南水库。

黄尖山 14户,41人。

内山头 3户,14人。

竹元脚 3户,7人。

于坑口 2户,7人。

圩坑 2户,5人。

阳盘弄 2户,9人。

滴水坛 1户,1人。

前宅大坞 1户,5人。

岩坑 行政村,94户,382人,驻岩坑。

以驻地岩坑故名。解放初属下杨乡第九行政村,1956年成立岩坑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为下杨管理区,1961年建立岩坑大队,1985年成立岩坑村委会,辖2个自然村。耕地338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兼营茶叶等。

岩坑 87户,354人,村委会驻地。

村庄附近多岩石坑(即溪涧),故名岩坑。位于宣武公路北侧,村呈三角形,村中有小溪,属半山区,距乡驻地2.7公里。

金银坛 7户,28人。

太平天国后期,有兰姓(畲族)迁居到此,村前有山叫金银坛,村因山得名。村处在山坳里,四周环山。

刘秀 行政村,104户,369人,驻马石下。

村处在一条山垄中,垄里有个大岩洞,据传汉刘秀曾在此避难过,后人就叫刘秀洞,山垄也叫刘秀垄。合作化时以刘秀垄11个自然村组成农业社,命名刘秀社。解放初属下杨第九行政村,1958年公社化为下杨管理区,1961年建立刘秀大队,1985年成立刘秀村委会。耕地301亩,以种植水稻、杂粮为主。

马石下 6户,18人,村委会驻地。

村旁山上有块岩石形似弓,称马石,故名马石下。村呈长方形,离乡驻地3.7公里,属半山区。

洞前 21户,84人。

清朝中期,江西李老四流落到此,后入赘王家,发展成村。相传汉光武帝刘秀逃难

到此,曾躲在村边山腰一个岩洞里,这洞后叫刘秀洞,村在洞前面,故名洞前。东南山垄田,西北是山。

白火墙 28户,104人。

明朝开国年间,周姓始祖从下杨后田迁居到此,村处在山坞中,原名慈姑弄,后在清朝中期有人用石灰粉刷墙壁,遂称白火墙,村也改名白火墙。北面是农田,其余是山。

支坞 8户,29人。

明朝后期,周姓从下杨后田迁居到此成村,后又有刘姓从马山村迁入,因村处在山坞,早先常有麂(黄羊)出没,故叫麂坞,因“麂”与“支”宣平土音近,写为支坞。村南是田,其余三面是山,山高且陡,悬崖突兀。

刘秀垄口 13户,42人。

1926年有畲族兰樟余,从岩坑岭脚的雷古墙迁此定居,因村坐落在刘秀垄口边,故名刘秀垄口。东、西是山,南公路,北农田。

南坑 4户,11人。

塘坞垄 8户,27人。

马鞍坛脚 5户,17人。

大桥头 2户,6人。

王古垄 2户,7人。

岭脚 7户,24人。

刘秀垄 片村,包括马石下等11个小村。

下杨一 行政村,288户,1158人,驻下杨。

下杨分下杨一、下杨二两个行政村。1956年成立和平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为下杨管理区,1961年建立下杨一大队,1985年成立下杨一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1523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兼营茶叶、油菜籽等。

下杨二 行政村,335户,1139人,驻下杨。

下杨二解放初为第八行政村,1956年成立栗峰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下杨管理区,1961年建立下杨二大队,1985年成立下杨二村委会,辖8个自然村。耕地1459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及茶叶、油菜籽等。

下杨 555户,2054人。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下杨,建有杨祠。杨姓祖先原住在刘岩下(现岩坑岭脚),后迁居到刘岩下下首,故名下杨。位于乌溪南畔,村呈长方形,距乡驻地4.1公里,属平原地区。

百岭旺 2户,5人。

清道光年间,钟姓(畲族)祖先从吴宅上山头迁居到此。村后山名叫百岭旺山,村因山得名。东临寺垄水库,三面是山,坐落在百岭旺的山坳中。

后田 54户,195人。

明朝永乐年间(1403年),松阳周万山迁居于此,前有个前田村,村故名后田。东农田,南有乌溪及公路,北环山,依山傍水,风景秀丽。

双岩脚 2户,6人。

铜鼓石脚 1户,4人。

百步梯 1户,5人。

王毛坑 2户,7人。

麻车 2户,8人。

下杨岭后猫形4户,13人。

破岗山 行政村,30户,102人,驻破岗山。

以驻地破岗山得名。解放初属下杨乡第十行政村,1956年成立破岗山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俞源管理区,1961年建立破岗山大队,1985年成立破岗山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58亩,以种植水稻为主。

破岗山 30户,102人,

村委会驻地。

武义与宣平并县前以破岗山为县界,东属武义,西属宣平。该村坐落在东山腰,方言分界为“破界”,故名破岗山。位于武宣公路北侧,村呈三角形,距乡驻地3.4公里。

小后陶 行政村,86户,310人,驻小后陶。

以驻地小后陶故名。解放初属下杨乡第十行政村,1956年成立小后陶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俞源管理区,1961年建立小后陶大队,1985年成立小后陶村委会,辖2个自然村。耕地166亩,以种植水稻为主。

小后陶 82户,281人,村委会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小后陶。据传后陶村有兄弟两人分居,其弟迁居后陶下首,发展成村,取名小后陶。位于武宣公路北侧,村呈菜刀形,离乡驻地2.7公里,属半山区。

六里山 7户,29人。

祝洪 行政村,72户,271人,驻后陈。

原名后陈,因重名改为祝洪,村内大多数是祝、洪两姓。解放初建立后陈、后陶行政村,1956年成立后陈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吴宅管理区,1961年建立后陈大队,1985年成立祝洪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115亩,以种植水稻为主。

后陈 72户,271人,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后陈。据传清乾隆年间村里还是陈姓居多,后祝、洪两姓迁入,人丁发展快,超过陈姓,村又坐落在陶村后面,故名后陈。位于武宣公路北侧,村呈圆形,离乡驻地3.6公里,地处半山区。

后陶 行政村,109户,461人,驻后陶。

以驻地后陶故名。解放初与后陈同行政村,1956年成立后陶农业社,1961年建立后陶大队,1985年成立后陶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233亩,以种植水稻为主。

后陶 109户,461人,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后陶。据族谱记载,宋时祖先陶仁六公从筠川迁居此地,因姓陶,村坐落在破岗山后面,故名后陶。村呈方形,位于武宣公路北侧,属半山区,距乡驻地3.3公里。

阳畈 行政村,48户,210人,驻地阳畈。

以驻地阳畈故名。解放初属下杨乡第十行政村,1956年成立阳畈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俞源管理区,1961年建立阳畈大队,1985年成立阳畈村委会,辖8个自然村。耕地103亩,以种植水稻为主。

阳畈 10户,45人,村委会驻地。

村坐落在向阳坡地,前是田畈,故名阳畈。村呈长方形,位于武俞公路西侧,属半山区,距乡驻地1.4公里。

铁店 6户,30人。

清朝后期,兰姓(畲族)祖先从宣平迁居到此,传说此地有个打铁铺,出售铁器,后来就叫铁店。村东南是农田,西北是山。

里塘弄 8户,36人。

先前此处有雷姓居住,后在清朝末期,有兰水元(畲族),从宣平李埠迁此定居,村后山是陈弄李姓的山,故名李堂弄,后改写为里塘弄。东、南、北是山,西是山垄田。

东坑 11户,42人。

清康熙年间,饶姓先祖文明,从福建汀州府上杭县卖艺到此定居,因村处在宋村之东,村前有小坑,故名东坑。东、北是山,西南是农田。

坞石垄 7户,33人。

马山顶 3户,11人。

前山脚 1户,7人。

东坑里 1户,6人。

宋村行政村,73户,312人,驻宋村。

以驻地宋村故名。解放初为下杨乡第十行政村,1956年成立宋村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俞源管理区,1961年建立宋村大队,1985年成立宋村村委会,辖4个自然村。耕地131亩,以种植水稻为主。

宋村26户,118人,村委会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宋村。祖先姓宋,故名宋村。相传宋时已有此村,据族谱记载,清乾隆二十年间,鼎千百七十五公从永康太平迁居到此,已名宋村。村呈长条形,位于公路的交叉口,离乡驻地1.7公里。

寨头25户,98人。

清朝中期,徐姓祖先从履坦迁此定居,村口有条小岭,岭头建有凉亭,过往行人都要在此歇一下,方言叫“坐”一下,“坐”与“寨”近音,后村名传为寨头。东北是山,西南是公路。

竹园蓬19户,81人。

清同治年间(1862年),宋村吕章水迁此定居,因村后有茂密的毛竹园,郁郁葱葱,故得名竹园蓬。东南是农田,西北是山。

麻铺3户,15人。

尖坑行政村,33户,129人,驻地尖坑。

以驻地尖坑故名。解放初属下杨乡第十行政村,1956年合作化属麻阳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俞源管理区,1961年建立尖坑大队,1985年成立尖坑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108亩,以种植水稻为主。

尖坑33户,129人,村委会驻地。

村坐落在小山尖,下面有一条小坑(溪),叫尖坑,村以尖坑故名。村呈长方形,距乡驻地1.6公里。

黄皮坑行政村,35户,127人,驻黄皮坑。

以驻地黄皮坑故名。解放初属下杨乡第一行政村,1956年合作化属宋村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俞源管理区,1961年建立黄皮坑大队,1985年成立黄皮坑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125亩,以种植水稻为主。

黄皮坑35户,127人,村委会驻地。

祖先兰华亮公,由福建上杭县经商到此,见此山水秀丽可鞠,于清康熙三十年间携眷定居,定名黄皮坑。近来做水库挖出一块石碑,刻有“黄皮坞”三字。据考,方言“坞”与“坑”同系山岙之意,地处黄色粘土,而山坑又长,仍名黄皮坑。村呈圆形,西濒小溪,属半山区,距乡驻地2.4公里。

力丰行政村,104户,384人,驻地马山。

村内有座青立岗,“岗”即山峰之意,故取名栗峰,为书写方便,改为力丰。解放初属下杨乡第八行政村,1956年属栗峰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下杨管理区,1961年建立力丰大队,1985年建立力丰村委会,辖9个自然村。耕地203亩,以种植水稻为主。

马山51户,182人,村委会驻地。

据族谱记载,先祖十一公,于宋朝宝庆年间,从丽水库川路湾迁此,那时已叫马山,沿用至今,地处丘陵,村呈长方形,距乡驻地4公里。

塘里23户,92人。

清朝中期,龙游费老五逃难到此定居,因村口有一口塘,故名塘里。东、南、西三面是山坡,北是农田。

金盘坪2户,7人。

清朝中期,马姓祖先从麻阳口五里亭迁此,据说过去村形象盘子,盘子下面埋有金,村故名金盘坪。村四周是山。

照阳中2户,10人。

1960年何宝余家从马动口迁此定居,西

边有山垄,名叫照阳中,村得名照阳中。东北农田,西南是山。

西坟头11户,41人。

毛坞2户,9人。

毛山2户,4人。

塘凹岙1户,3人。

上锭3户,8人。

畚千山7户,28人。

阳铺坪行政村,40户,156人,驻阳铺坪。

以驻地阳铺坪故名。解放初属凡岭脚行政村,1956年合作化属凡岭脚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吴宅管理区,1961年建立阳铺坪大队,1985年成立阳铺坪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38亩,以种水稻为主。

阳铺坪40户,156人,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有洋虎坪地名。据传,因百姓贫苦,造不起瓦房,以结草铺居住,地处阳坡地,故名阳铺坪。村呈长方形,中间有溪流,离乡驻地8.6公里。

吴宅行政村,356户,1359人,驻吴宅。

以驻地吴宅故名。解放初建立吴宅行政村,1956年成立吴宅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为吴宅管理区,1961年建立吴宅大队,1985年成立吴宅村委会,辖8个自然村。耕地912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兼产茶叶。

吴宅304户,1118人,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有吴宅。宋时,先祖吴贤一公从丽水迁居坦溪,嘉祐六年又从坦溪迁居此地,先祖姓吴,故名吴宅。村呈长方形,距乡驻地3.7公里。

井岗山8户,34人。

清雍正年间,雷姓祖先从云和县逃难到此定居,村东山岗上有一口井,故名井岗山,全村均是畲族。东南西都是山,北是农田。

板埠8户,31人。

清康熙年间,祝姓祖先从凡岭脚迁此定居,山里的竹木或成材的木板,大部份放在溪里运出,这里是水运的埠头,故名板埠。东、南、西是农田,北是武宣公路。

徐弄15户,59人。

清朝末年,雷宝财由上山头迁居到此,雷姓是畲族,全村以畲族为主,村处在山垄畈中,得名徐弄。西南是农田,东北是山,村在徐弄岗山脚。

上山头21户,84人。

清雍正年间,畲族钟小有从丽水长坑迁此,村处在吴宅上首的小山头上,故名上山头。现在村内有20户是畲族。东西北三面是山,南农田。

野山后2户,5人。

金山5户,20人。

山后坑2户,8人。

凡岭脚行政村,393户,1060人,驻凡岭脚。

以驻地凡岭脚故名。解放初建立凡岭脚行政村,1956年成立凡岭脚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吴宅管理区,1961年建立凡岭脚大队,1935年成立凡岭脚村委会,辖2个自然村。耕地536亩,主要经营水稻。

凡岭脚287户,1033人,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樊岭脚。据传村庄坐落在樊岭脚下,故名樊岭脚,为书写方便改成凡岭脚。村呈圆形,属半山区,武宣公路北侧,离乡驻地5.8公里。

尖赤岭6户,27人。

清乾隆末年,畲族钟姓祖先从凡岭脚迁居到此,原村边有很多古枫树,一到秋天枫叶红似火,因而得名朱赤岭,现写成尖赤岭。东南是垄田,西北是山,村坐落在半山腰的小山岙中。

马卜行政村,113户,406

人,驻地马卜。

以驻地马卜故名。解放初建立马卜行政村,1956年成立马卜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吴宅管理区,1961年建立马卜大队,1985年成立马卜村委会,辖2个自然村。耕地119亩,主要经营水稻。

马卜105户,383人,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马卜。据族谱记载为马溪,相传有匹马路过村前,不慎掉进河里淹死,被人们剥皮食用,从此改为“马卜”,当地方言“剥”与“卜”同音。村呈船形,位于武宣公路边,距乡驻地4公里。

大坞8户,26人。

钟蓬行政村,93户,362人,驻钟蓬。

以驻地钟蓬故名。解放初属马卜行政村,1956年成立钟蓬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吴宅管理区,1961年建立钟蓬大队,1985年改建钟蓬村委会,辖13个自然村。耕地245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兼营茶叶等。

钟蓬28户,108人,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钟蓬。村边有个山头象钟形,山头上灌木丛生,故名钟蓬。村呈圆形,东临小溪,地处半山区,距乡驻地3.3公里。

坛背12户,60人。

清道光年间,董姓祖先从大黄岭头迁此,村处在土层很浅的岩石上,俗称坛岩背,故名坛背。村四周都是山头田。

塘岗10户,41人。

清道光年间,邱姓从福建逃难到此定居,后相继有罗姓、郑姓迁居此地,因村庄上首坡岗上有口塘,故取村名为塘岗。东是山,南、西、北是农田,村坐落在山岗上。

陈温1户,4人。

清道光年间,董姓祖先从大黄岭头迁此定居,解放前此地是我地下游击队经常活动之地。据传村后山坞中有村庄,一次山洪瀑发被冲没,方言叫沉温,后因“沉”不雅改成“陈”,故名陈温。村四周都是农田,坐落在山岗上。

马面山9户,30人。

清光绪年间,有塘岗的邓兰伟迁此定居,村后有山似马头,村以山得名马面山。东是农田,南、西、北是山,坐落山坞中。

何处15户,45人。

明崇祯年间,畲族兰姓祖先由云和逃难到此定居。解放前此地是游击队活动地区。有畲族7户,33人,村前有座小山象荷花,故名荷处,后写成何处。村东西是山,西南是田,坐落在山坞中。

八百头6户,31人。

山底1户,1人。

山后垄4户,16人。

大坟前2户,8人。

岩坑弄2户,7人。

五丘头1户,3人。

坳头2户,8人。

黄家里行政村,99户,360人,驻黄家里。

以驻地黄家里故名。解放初建立黄家里行政村,1956年成立黄家里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吴宅管理区,1961年建立黄家里大队,1985年成立黄家里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339亩,主要经营水稻。

黄家里99户,360人,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黄家里。村呈方形,位于武坦公路东侧,属半山区,离乡驻地3.7公里。

大黄岭头行政村,50户,191人,驻大黄岭头。

以驻地大黄岭头故名。解放初建立大黄岭头行政村,1956年合作化属黄家里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吴宅管理区,1961年建立大黄岭头大队,1985年成立大黄岭头村委

会,1个自然村。耕地123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兼产茶叶等。

大黄岭头50户,191人,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大黄岭头。村坐落在大黄岭头故名。村呈散点状,距乡驻地2.1公里,属山区。

九龙山行政村,62户,231人,驻九龙山。

以驻地九龙山故名。解放初建立九龙山行政村,1956年合作化属俞源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俞源管理区,1961年建立九龙山大队,1985年成立九龙山村委会,辖2个自然村。耕地98亩,种植水稻和山地杂粮等。

九龙山59户,216人,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九龙山。又载云:“四山蜿蜒起伏,中捧一珠,谓九龙抢珠”,故得名九龙山。村呈方形,属山区,距乡驻地2.7公里。

下铺3户,15人。

俞源村口

洞主庙外貌陶宅乡陶宅乡

陶宅乡 位于县城西南部,南北长于东西,呈椭圆形。东与大田乡为邻,南与宣武乡相连,西与俞源乡接壤,北与王宅镇交界。面积44.4平方公里,辖20个行政村,71个自然村,有2657户,10296人,其中畲族26人,其余均是汉族。乡政府驻地陶宅,以陶姓居多,遂名陶宅,乡以村得名,海拔119米,距县城14公里。解放前称乌溪乡,1950年建立陶宅、大岭两个乡,属下杨区,1956年撤区并乡建立双溪乡,1958年改乡设社,属下杨人民公社陶宅管理区,1961年10月建立陶宅公社,1983年7月政社分设成立陶宅乡。

该乡地处半山区,地势南部高峻,怪石嶙峋,峰峦岭谷,山水明秀。最高的大拔山海拔917米。北部平缓,溪湖泉瀑,水木清华,风光十分旖旎。境内主要水系有高溪、乌溪两条。高溪发源于本乡项山头、深坑、大岭脚流经东阳门汇合,至陶宅流入乌溪。乌溪发源于俞源乡,流入陶宅与高溪汇合,入王宅镇李兰桥,与麻阳港合流注入熟溪。全乡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常年降雨量1450毫米,无霜期约245天,年平均温度16.7℃,属亚热带季风区,春夏多雨,光照充足,适宜农、林各业的发展。主要经营有水稻、茶叶、毛竹、木材等。地下蕴有萤石矿藏。

水利条件良好。建有上四保、大泥塘、雪里、破塘弄等处水库12座,蓄水量457万立方米。电灌4座,装机46瓩,水电站9座,装机483瓩,县属源口水库的南干渠入注灌溉。

交通、运输方便,有石井里、上四保两处公路直达县城。上四保公路把县城和下杨区、新宅区三处联成一片。

全乡耕地10468亩,占总面积15.72%,其中水田10099亩,占耕地面积96.47%。山林地4.4万亩,占总面积的67%。解放前,粮食亩产不到300斤,农民生活十分贫苦。建国后,大力进行水利、农田建设,推行科学种田。排灌、机耕、脱粒和农副产品加工基本实现半机电操作,粮食产量迅速提高,1969年跨纲要,1980年粮食总产量1129万斤。三中全会后,落实农业责任制,1984年粮食亩产达1538斤,总产1606万斤,创历史最高水平。同年经济作物有茶叶1700担,油茶籽244担,油菜籽2075担,养鱼700亩,养猪1.11万头,蘑菇菌种30万瓶。林业,是全县万亩毛竹乡之一,年产毛竹4.6万株,木材300立方米,收入达184万元。

乡镇企业有农具、水泥制品、锯板、砖瓦、制茶、榨油、萤石开采、电站等厂55家,从业人员339人,产值88.49万元。1984年全乡工农业总产值471万元,人均净收入315元。

文教卫生事业。初中1所,学生435人,小学19所,学生1079人,普及率98.1%,教职员工51人。卫生院1所,医务人员7人。尚有文化站、广播站、电影放映队、电影院2座,2000个座位。1984年人口出生率10.96‰,自然增长率3.56‰。全乡有58%的人口已饮用自来水。

该乡上四保村仰天垄,是中国工农红军武义农民起义军的根据地之一。1929年1月遭到省防军的围剿,红军西营营长马章荣率部浴血奋战,壮烈牺牲。

名胜。该乡处在山清水秀、风景优美之地,大莱口、东阳门、石井里一带景色十分旖旎。

陶宅乡2657户,10296人,驻陶宅。

陶宅行政村,259户,1032人,驻陶宅。

以驻地陶宅故名。解放初建立陶宅行政村,1956年成立陶宅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陶宅管理区,1961年建立陶宅大队,1985年成立陶宅村委会,辖5个自然村。耕地1226亩,主要经营水稻、茶叶、油菜籽等。

陶宅217户,900人,乡、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中载有陶宅地名。先祖陶仁三十四公,于明嘉靖年间从后陶迁居到此,以姓氏为首故名陶宅。村呈圆形,乌溪与高溪汇合处,地势平坦。

夏新屋36户,112人。

明天启年间,夏姓祖先从永康世雅迁入履坦,后迁入此地。约在清嘉庆年间,夏姓在此造了一座新屋,由孙夏法顺所居,故名夏新屋。东临高溪,南依陶宅,西濒乌溪,北邻乌溪桥头。

井潭弄2户,7人。

清光绪年间,先祖钟良法从丽水到此给郭浦朱人看守山林,兼营船筏运输过活,村南有五华里长的山弄,弄中有沼泽地,低陷田终年积水,象井和潭一样,故名为井潭弄。村坐落在山脚,东面沼泽田,南农田,西北是山。

狗头山3户,11人。

乌溪1户,2人。

梁宅行政村,198户,791人,驻梁宅。

以驻地梁宅故名。解放初建立梁宅行政村,1956年成立梁宅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陶宅管理区,1961年建立梁宅大队,1985年成立梁宅村委会,辖4个自然村。耕地1008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兼营茶叶、油菜籽、蚕桑等。

梁宅117户,454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梁宅村名。宋永康进士晟十一世孙绅迁武邑,廿三孙应耆始迁梁宅。乾隆丙申年间建方祠,故村名沿称梁宅。村呈荷叶形,地势平坦,东面有高溪流过,距乡驻地0.5公里。

新屋桥头47户,196人。

明天启年间,夏姓祖先从履坦迁此定居,后建造一座堂楼花厅(太平天国时被焚)。东边是溪,建有石拱桥,村以新屋和桥得名新屋桥头。东濒小溪,南邻梁宅,西北是农田。

下叶头17户,75人,

明崇祯年间,先祖夏君四从新屋桥头迁此定居。村在高宅下首,原名夏底头,后因“夏”与“下”和“底”与“叶”谐音,遂写成“下叶头”。东、南、北是农田,西靠高溪和公路。

高宅14户,57人。

明朝天启年间,倪姓始祖从武义城里迁入此地。高宅和下叶头两村紧联,该村在上首,故名高宅。东田畈,西临高溪,北邻下叶头和田畈。

高溪桥头3户,8人。

杨店行政村,302户,1209人,驻杨店。

原名坎头,因重名更名杨店。解放初建立坎头大队,1956年成立南溪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陶宅管理区,1961年建立坎头大队,1982年3月更名杨店大队,1985年成立杨店村委会,辖5个自然村。耕地1738亩,是经营以水稻为主的产粮村。

杨店83户,333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杨店地名。传说以前杨店有店铺,附近村庄都要到这里购买物品,而村里又多数姓杨,故名杨店。村

呈方形,南有乌溪,距乡驻地0.6公里。

田铺39户,177人。

清道光年间,先祖徐平湖从武义县城到此为别人看守山林,在山坡编结茅铺居住,后发展成村。村四周是农田,故名为田铺。现在已发展成相邻的上、下两个田铺村。东、南是农田,西临公路,北是丘山。

坎头90户,367人。

明朝成化年间,程姓祖先从永康迁此定居。清雍正年间,邵姓又从邵宅迁移到此,遂成村庄。古时杨店、坎头和村头三个村统称为南溪。南溪西边路下有一条与杨店相接的溪坎,村得名坎头。东邻陶宅,南接杨店,西靠小溪,北临乌溪。

广福观1户,1人。

相传广福观建于北宋乾德年间,迄今有1000余年。在清朝建国初,观内道士不满清朝廷统治,联络坦洪清修寺和尚一起反清,后被镇压,寺庙抄毁。大约在光绪年间,群众仍纪念反清被杀害的道士而重建广福观,但寺观的规模比以前小。寺四周是农田。

村头89户,328人。

村头始建于明朝,先有简姓居住,后绝。继有履坦施仁殿人迁入,以烧瓦为业,于顺治乙酉年(1645年),建屋成村,该村位在南溪最南首,故取名村头。东临高溪,南是农田,西是道士岗,北大路。

岩宅行政村,100户,384人。驻岩宅。

以驻地岩宅故名。解放初建立岩宅行政村,1954年县搞点成立岩宅农业社,1956年为九峰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陶宅管理区,1961年建立岩宅大队,1985年成立岩宅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463亩,是经营水稻为主的产粮村。

岩宅100户,384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颜宅村名。据传从前村内多姓颜,故名颜宅。解放后为书写方便,改为岩宅。距乡驻地1.1公里,村呈方形,东临高溪。

两端头行政村,66户,237人,驻两端头。

以驻地两端头故名。解放初属上四保行政村,1956年与吴山下成立团结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陶宅管理区,1961年建立两端头大队,1685年成立两端头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261亩,是经营以水稻为主的产粮村。

两端头66户,237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中载有炼端头,建有徐氏宗祠。清康熙年间,先祖徐康清从履坦迁到九峰山下炼端敦居住,故名炼端头。后迁移到现在村址,借音更为“两端头”。村呈长方形,地处丘陵,距乡驻地1.5公里。

上四保行政村,327户,1210人,驻上四保。

以驻地上四保故名。解放初建立上四保行政村,1956年成立联盟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陶宅管理区,1961年建立上四保大队,1985年成立上四保村委会,辖9个自然村。耕地1035亩,主要产粮食,林业有毛竹、木材。

上四保243户,889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中载颜宅、曹宅、张家、石谷闸四村。据传有四个姓氏分别居住在四个小村,汤姓居石谷闸,黄姓居曹宅,张姓居张家,江姓居江村,后并联成一个大村,故得名上四堡,为了书写方便将“堡”简化为“保”。村呈三角形,地处丘陵,离乡驻地1.5公里。

舍庙14户,48人。

1945年下杨何章金迁入定居,又在1958年有黄泥坑人移居到此,发展成村。传说500年前新宅建造大庙,这里群众跟着募捐建造

一座小庙,俗称舍庙,方言“小”与“舍”同音,村以庙故名。东农田,南靠公路,西依舍庙,北是山。

口坑8户,31人。

西山45户,181人。

清乾隆年间(约1785年),祖先祝时哲从吴山下的历山村迁此定居,山脚西边有座寺,村以寺为名西山村。

仰天垄1户,4人。

清乾隆年间,俞源财主俞作风雇佣高山头农民叶三梅为他看守山林,在此结起三间茅铺居住。现在是孙婿汪建德所居。仰天垄是一条山脉形似仰天的巨龙,故名仰天垄。

大门山下10户,32人。

石塘1户,3人。

黄泥岗2户,6人。

连塘角3户,16人。

吴山下行政村,206户,783人,驻吴山下。

以驻地吴山下故名。解放初属上四保行政村,1956年与两端头成立团结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陶宅管理区,1961年建立吴山下大队,1935年成立吴山下村委会,辖4个自然村。耕地962亩,以种植水稻为主的产粮村。

吴山下118户,433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吴山下村名。因从前村民多姓吴,村坐落在山脚下,故名吴山下。村呈长方形,地处丘陵,有小溪通过村中,距乡驻地1.9公里。

历山66户,268人。

明朝万历年间,汤姓始祖从岭下汤村移居到此,又在清朝康熙年间,祝姓祖先从本乡祝宅到此定居,发展成村。村处在小山坡上,这山名叫历山,村因山得名。东、南溪,西面山,北面荒山。

岭脚21户,80人。

民国初期,里仁店的葛李明到此落户,继有邹丙旺,葛开明也先后到此定居,遂成村庄。村处在吴山下的东山脚,东山有条大岭,故名岭脚。东南是山和岭,西北是小溪和农田。

里仁店1户,2人。

清康熙年间,有邹麟英从福建上杭移居到此。传说里仁店早先有大皇、本保、金堂三座庙宇,外边围有一条石头城,故名里城庙,因“城”、“仁”方言同音,把“庙”写成“店”,村遂名“里仁店”。东山,南西竹园,北水库。

平头行政村,89户,353人,驻黄坛口。

本行政村由5个自然村组成,其中平头建村最早,地势平坦,遂以平头为名。解放初属下巨口行政村,1956年成立旗明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大岭管理区,1961年建立平头大队,1985年成立平头村委会。耕地270亩,主要经营以水稻为主的粮食作物。

黄坛口38户,145人,村驻地。

村后有座山,叫黄坛山,村坐落在垄口,遂名黄坛口。村呈半月形,西有小溪,地处丘陵。

平头5户,26人。

清乾隆末叶,有紫溪邹志和看到此处有块平坦地,可以建屋,后在此建房成家。因地处平坦,故村名为平头。村四周环山,处在山坡上。

新屋20户,78人。

民国初期,邹姓从平头分居到此落户,新建一坐新屋,故名为新屋。四周环山,村处在山坡上。

滴水驮21户,85人。

清雍正年间,马姓先祖从福建迁来定居,因村后有块几丈高的岩石,常年不断地有水从岩石上滴下来,故名滴水驮。东面山,南邻平头,西是农田,北有仙姑庙。

仙姑庙5户,19人。

下渠口行政村,108户,400人,驻下渠口。

以驻地下渠口故名。解放初建立下渠口行政村,1956年成立下渠口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大岭管理区,1961年建立下渠口大队,1985年成立下渠口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372亩,主要经营以水稻为主的作物。

下渠口108户,400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为后渠口。村坐落在坑口,村中有小溪,故名下渠口(渠即小溪)。村呈长方形,地处丘陵,距乡驻地2.4公里。

大莱口行政村,144户,485人,驻大莱口。

以驻地大莱口故名。解放初建立大莱口行政村,1956年成立大莱口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大岭管理区,1961年建立大莱口大队,1985年成立大莱口村委会,辖4个自然村。耕地341亩,农业以种植水稻为主,兼产毛竹等。

大莱口100户,336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大莱口。大莱口地处山区,过去交通不便,一般山地货外运必须经过此地出口,故名大莱口。村呈船形,高溪北侧,距乡驻地2.4公里,有客车直达县城。

新屋20户,65人。

清乾隆年间,大莱口何茂春二子何仁生分居到此,新建房屋居住,故名为新屋,一直沿用至今。南是路,其余三面是农田。

谢坑20户,66人。

清乾隆年间,谢姓祖先从福建汀州流落到此,为俞源财主在紫溪至谢坑一带看守山林,故名谢坑。后姓谢的迁移到紫溪居住,而谢坑又有方姓从永康花川到此看管山林,遂发展成村,村名一直沿用至今。东有小溪,南和西是山,北是路。

叶青坑4户,18人。

叶青坑是条山坑,约长3公里,两旁山上长满竹木,绿叶繁茂,青青郁郁,故名叶青坑。解放后有王新溪户从老鸦叶到此看山种田,遂成村落。村处在山中,东西有小坑通过,南北是山林。

马公塘行政村,77户,295人。

以驻地马公塘故名。解放初属下渠口行政村,1956年成立马公塘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大岭管理区,1961年建立马公塘大队,1985年成立马公塘村委会,辖2个自然村。耕地108亩,农业主要经营水稻和山地杂粮等。

马公塘61户,208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马山”。村坐落在高山坞地,对面山岩似马形,附近有石笋象牵马人,俗称马公,山脚有塘,得名马公塘。村呈多边形,距乡驻地4.7公里。

雪里15户,86人。

雪里相传原是李姓居住,专营种植靛青,规模较大,有108口靛青塘,后遭瘟疫,全村灭绝。约在清乾隆年间,有谢姓从紫溪到此定居,村因李姓始居而灭,故名“绝李”,“绝李”与“雪里”方言谐音,写成“雪里”,得名雪里。东是山,南水库,西农田,北邻水口村。

相国1户,1人。

紫溪行政村,48户,201人。

以驻地紫溪故名。解放初建立紫溪行政村,1956年成立紫溪农业社,1958年公社属大岭管理区,1961年建立紫溪大队,1985年成立紫溪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123亩,以种植水稻为主。

紫溪47户,199人。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紫溪地名。村中

有溪名紫溪,村以溪故名。呈长方形,距乡驻地4.1公里,地处山区。

紫溪岭脚1户,2人。

石井里行政村,90户,339人,驻石井里。

以驻地石井里故名。解放初属东阳门行政村,1956年合作化时属朝峰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大岭管理区,1961年建立石井里大队,辖3个自然村。耕地216亩,种植水稻为主,兼产毛竹等。

石井里82户,311人。

村边有座大岩石凹深似井,故名石井里。村呈长条形,沿高溪畔集居,武石公路终点。此处水清山秀,风景十分优美。

西山6户,25人。

清同治年间,王姓祖先从马昂到此看守山林,后发展成村。因村处在石井里西边山上,故名西山。村坐落在半山腰,四周环山。

宅用2户,3人。

东阳门行政村,89户,336人,驻东阳门。

以驻地东阳门故名。解放初建立东阳门行政村,1956年成立彩峰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大岭管理区,1961年建立东阳门大队,1985年成立东阳门村委会,辖2个自然村。耕地247亩,主要经营水稻,兼产毛竹、茶叶等。

东阳门68户,259人,村驻地。

村前临溪,村后靠山,地形狭长,造屋为了方便出入,门口都要朝东,早晨阳光直射门口,故名东阳门。村呈船形,距乡驻地4.8公里。

葡萄17户,68人。

清光绪年间,李姓祖先从永康到此打铁为业,后定居于此,四周山上有成片的野葡萄,村以葡萄为名,沿用至今。村中间有小溪,东农田,南北是山,西临小溪。

大坑口4户,9人。

深坑行政村,28户,119人,驻深坑。

以驻地深坑故名。解放初属东阳门行政村,1956年属彩峰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大峰管理区,1961年建立深坑大队,1985年成立深坑村委会,辖3个自然村。耕地98亩,主要经营水稻、毛竹。

深坑23户,103人。

村处在一条狭长的山坑中,俗称长为深,故名深坑。村呈长方形,村边有小溪,距乡驻地5.9公里。

灯盏坞4户,12人。

清乾隆年间,叶姓祖先从桃溪区昌坑到此看管山林,清宣统年间郑姓到此入赘,后发展成村。村处在山坞之中,形似灯盏,故名灯盏坞。四周环山,村中有小坑通过。

深坑岭头1户,4人。

内新屋行政村,49户,210人,驻内新屋。

原名新屋,因重名改为内新屋。解放初属东阳门行政村,1956年属彩峰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大岭管理区,1961年建立新屋大队,1982年3月改名内新屋大队,1985年成立内新屋村委会,辖4个自然村。耕地130亩,主要经营水稻、茶叶、毛竹等。

内新屋8户,37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为夏新屋。始祖珪,宋咸淳甲戍进士,由会嵇移居履坦,后迁于此,建有夏祠,现更名内新屋。村呈圆形,位于乡驻地5.4公里,处半山区。

上纸糟24户,106人。

清乾隆年间,祖先钟开中从本乡里驮坑到此定居,后发展成村。过去这一带都以做纸为业,纸糟很多,村以纸糟为名。处在山脚,东南是山,西有水坑和公路,北是水

坑。

油皂树下14户,57人。

清顺治年间,赖姓祖先从福建上杭县白沙里流落到此定居,因村上首长着一株很大的油皂树,村故名油皂树下。东边有水坑和公路,南、西、北三面是山。

洪桥头3户,10人。

石彭头行政村,41户,191人,驻石彭头。

以驻地彭石头故名。解放初属东阳门行政村,1956年合作化属彩峰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大岭管理区,1961年建立石彭头大队,1985年成立石彭头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117亩,农业主要经营是水稻,兼产毛竹、木材。

石彭头41户,191人。

清嘉庆《武义县志》有石彭头地名,因村坐落在一座石彭山的上首,故名石彭头。村呈丁字形,东临小溪,处在半山区,距乡驻地5.6公里。

大岭脚行政村,93户,336人,驻大岭脚。

以驻地大岭脚故名。解放初属大莱口行政村,1956年合作化成立大岭脚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大岭管理区,1961年建立大岭脚大队,1985年成立大岭脚村委会,辖2个自然村。耕地150亩,主要经营水稻和山地杂粮。

大岭脚92户,334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大岭脚地名。大岭脚至项山头有五华里的山岭,村坐落在岭脚,得名大岭脚。村呈三角形,距乡驻地5.9公里。

麻蓬1户,2人。

里大坑行政村,141户,561人,驻里大坑。

以驻地里大坑故名。解放初属项山头行政村,1956年合作化成立茶丰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大岭管理区,1961年建立里大坑大队,1985年成立里大坑村委会,辖5个自然村。耕地461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兼产茶叶、毛竹。

里大坑94户,374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里大坑地名。祖先从福建迁此,后取邻村里大坑口女为妻,为了与大坑口区别,外叫大坑口,内叫里大坑。村呈梯形,西临小溪,距乡驻地5.8公里。

芋坑5户,15人。

清康熙年间,先祖肖居义从福建汀州上杭李家坑避乱到此,垦荒过活,后发展成村。因村处在山坑,取名峪坑。“峪”与“芋”同音,写成芋坑。村坐落在山坡上,四周是高山。

桐水芋33户,131人。

清咸丰年间,先祖钟开龙从里大坑到此种田,后定居于此发展成村,村名来历不详。坐落在山顶上,东有溪坑。

豆腐驮4户,22人。

里驮坑岭当5户,19人。

项山头行政村,183户,716人,驻项山头。

以驻地项山头故名。解放初建立项山头行政村,1956年合作化成立高峰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大岭管理区,1961年建立项山头大队,1985年成立项山头村委会,辖3个自然村。耕地641亩,农业经营主要水稻,和山地杂粮。

项山头168户,564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项山头地名。祖先姓项,村坐落在山头,故名项山头。村呈扇形,南临小溪,距乡驻地7.3公里。

过路四百6户,24人。

清道光年间,先祖陈姓从宣武乡少妃村到此定居,村坐落在与宣平交界处的山岙路边,路旁有丘小四百(即农田,约5亩),故村得名过路四百。东南是山,西北是梯田。

前山9户,38人。

清道光年间,李姓祖先从永康迁入此地,以打铁为业,后定居成村,村处在项山头前山上,故名前山。坐落在山坡上,四周是梯田。

鹅儿戏水——发展灰鹅养殖白姆乡白姆乡

白姆乡 位于县城西部麻阳港两岸,地势西高趋向东低斜。东倚王宅镇,南靠俞源乡,西与金华县交界,北与后树乡、金华县接壤。面积83平方公里,辖19个行政村,53个自然村,有2232户,8874人,其中畲族207人,其余是汉族。乡驻地白姆村。据传,从前白姆有座新妇庙,门前匾上题有“白水灵宫”四字,故得名白姆,乡以村故名,海拔170米,距县城17公里。解放前称港源镇,1949年5月建政时称双岩乡,1950年冬分建白姆、麻阳两个乡,1956年撤区并乡建立红旗乡,1958年公社化属下杨人民公社白姆管理区,1961年10月建立白姆公社,1983年7月政社分设成立白姆乡。

该乡群山叠嶂、蜿蜓耸峙,从金华县逶迤入境,最高雄鸡坛,海拔1139米,三面环山,趋向东斜坡延展,山地面积占94%。溪流平坡合流成两条水系,一条起源于本乡小同村,一条起源子登云乡碧水坛,流经麻阳港,至王宅李兰桥汇入熟溪,注入武义江。气候属亚热带季风区,四季分明,春夏多雨,年平均温度16.7℃,无霜期约240天,年降雨量1450毫米,东南平坡阳充足光,西北多山日照短缺。地下蕴有萤石矿藏。

水利条件较好,建有湾塘、芬山垄等水库8座,蓄水量2447万立方米,电灌机埠12座,装机208.5瓩、灌溉面积达2420亩。建有水电站7座,装机280瓩,是我县小水电重点乡。

交通方便,武义至麻阳,武义至董处的客车都经过乡驻地。

全乡耕地7415亩,占总面积的5.96%,其中水田面积7036亩,占耕地面积94.89%,山林地10290亩,占总面积85.5%。解放前山区人民吃饭难,行路难,疲于奔命,童山濯濯,农田失养,粮食亩产不到300斤,农民生活十分贫苦。建国后,大力进行封山育林,和农田水利建设,排灌、耕作、脱粒和农副产品加工基本实现半机电化,生产有很大提高。1972年粮食亩产超千斤,1980年亩产1066斤,总产量791万斤,1984年亩产1496斤,总产量达1108万斤,创历史最高水平。同年济经作物有茶叶1367担,油菜籽1446担,油茶籽297担,红糖207担,养鱼85亩,养蜂142箱,养猪8144头。家庭副业有芒杆、箬片,特产弥猴桃等。林业有木材、毛竹大宗出口。乡镇企业有电站、萤石开采、农机、竹编、仪件、染纸、制茶、造漆等42家,从业人员285人,产值43.11万元。1984年全乡工农业总产值399万元,人均净收入299元。

文教卫生业。初中1所,学生303人,普及率90.48%,小学17所、学生1188人,入学率97.03%,教职员工39人。卫生院1所,医务人员7人。设有文化站、广播站、电影放映队,影剧院2座。全乡有57%以上的人饮用自来水。1984年人口出生率10.35‰,自然增长率2.23‰。

全县最大的水利工程——源口水库,最大的水电厂——麻阳电厂,都建在该乡。

白姆乡2232户,8874人,驻白姆。

白姆行政村,210户,800人,驻白姆。

因驻地白姆故名。1954年县搞点成立周桂章农业社,1956年合作化成立旗峰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白姆管理区,1961年建立上宅大队,1985年成立白姆村委会,辖1个自然村。耕地867亩,主要种植水稻,产茶叶。

岭外13户,48人。

清道光年间,梅姓祖先从邻村梅岗头迁此,后发展成村。解放初属梅岗头行政村,因与白姆便路,1960年并入白姆大队。白姆到梅岗头要经过一条山岭,村坐落在岭外,故名岭外村。三面环山,前有塘。

中宅行政村,187户,759人,驻白姆。

中宅在白姆与下宅之间。解放初建立白姆乡第五行政村,1956年合作化时成立为中、下宅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白姆管理区,1961年建立中宅大队,1985年建立中宅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647亩,种植水稻为主。

下宅行政村,112户,448人,驻白姆。

村驻地下首,取名下宅。解放初建立白姆乡第五行政村,1956年合作化成立中、下宅农业社,1958年属白姆管理区,1961年建立下宅大队,1985年改建下宅村委会,辖2个自然村。耕地435亩,以种植水稻为主。

白姆485户,1923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白姆地名。据传古代有座新妇庙,新妇姓白,门前匾上题有“白水灵宫”四字,遂名白姆。有溪从村中流过,村口设有武麻公路停靠站,地处丘陵,是全乡的政治、济经、文化的中心。

经堂7户,24人。

该村原是白姆村边一座庙宇的经堂遗址,土改时分给从金华迁来的戴章文户,后成村落,村故以经堂为名。北有公路,三面都是田畈。

舍坞坑4户,12人。

茶丰行政村,49户,244人,驻茶山。

原名茶山大队,改名茶丰。解放初是白姆乡第六行政村,1956年成立茶丰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白姆管理区,1961年建立茶山大队,1967年改名为茶丰,1985年成立茶丰村委会,辖2个自然村。耕地26亩,以林业为主,兼种水稻、杂粮、弥猴桃等。

茶山23户,95人,村委会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茶山,村坐落在山上,村边有株白茶叶树,较著名,遂名茶山。村呈长方形,离乡驻地3.7公里,属山区。

张坑26户,129人。

先祖张姓从福建迁来,村里原先有林姓居住,坐落在一条水坑沿,名为林坑,后林姓衰落,张姓发展成村,改名为张坑。村处在300米海拔的山岙中,四周环山。

谢坑行政村,105户,417人,驻雪坑。

原名雪坑、因重名改为谢坑、解放初属白姆乡第七行政村,1956年合作化时建立雪坑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白姆管理区,1961年建立雪坑大队,1982年3月更名谢坑,1985年成立谢坑村委会,辖3个自然村。耕地501亩,主要经营水稻,产茶叶、毛竹。

雪坑92户,363人,村委会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雪坑。因地处山坳高处,冬天积雪,多日不化,遂名雪坑。村呈三角形,离乡驻地2.4公里。

黄岗9户,41人。

清道光年间,缙云陈姓在黄岗山结铺而居,为白姆徐家财主看守山林,后全家从缙

云老江乡迁此居住,至今已有七代,村以驻地黄岗故名。三面环山,东有田,下面有通往后树公路。

过水塘4户,13人。

顺治寺行政村,45户,170人,驻顺治寺。

以驻地顺治寺故名。解放初属白姆乡第六行政村,1956年合作化成立顺治寺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白姆管理区,1961年建立顺寺大队,1985年成立顺治寺村委会,辖2个自然村。耕地247亩,以种植水稻为主。

顺治寺42户,154人,村委会驻地。

古时村边有座和尚寺,名“顺治寺”。村由此得名。距乡驻地3.4公里,村呈三角形,地处半山区。

岭脚3户,16人。

岭脚村始于清道经年间,始祖陈茂才从东阳新屋乡百央迁此,买地建屋,在山上种玉米,芒杆为生,至今有5代,村建在一条三华里长的山岭脚,出入都要经过此岭故名岭脚。

伍家坞行政村,133户,571人,驻伍家坞。

以驻地伍家坞故名。解放初为白姆乡第五行政村,1956年合作化成立伍家坞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白姆管理区,1961年建立伍家坞大队,1985年成立伍家坞村委会,辖4个自然村。耕地830亩,以种植水稻,山地杂粮为主。

伍家坞107户,449人,村委会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伍家坞村名。村庄坐落在山坞中,原先伍姓居住,故名伍家坞。村呈三角形,地处半山区,距乡驻地3.3公里。

平圩13户,61人。

平圩始于清道光年间,先祖廖姓子亮从福建来到岭头村,在一家农户中看牛,长大后在离岭头一华里的水圩王庙建屋成家,村遂以平圩为名,四周都是高山。

岭头8户,42人。

车塘底5户,19人。

廖姓太公约在一百年前从平圩迁此,后发展成村。村坐落在伍家坞至车塘的路边,看去村庄好象在车塘的底下,故名车塘底。村后环山,村前田畈。

黄斜行政村,69户,311人,驻黄斜。

放解初属外麻阳行政村,1956年合作化成立黄斜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麻阳管理区,1961年建立黄斜大队,1985年成立黄斜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165亩,以种水稻、山地杂粮为主,兼营茶叶等经济作物。

黄斜69户,311人,村委会驻地。

清乾隆年间,历芝贵公从温州永嘉县迁住此地,已称黄斜。从前村庄分为上、中、下三铺,现已联成一个村。呈半圆形,西濒小溪,地处山区,离乡驻地7公里。

后金行政村,139户,545人,驻后金。

以驻地后金故名。解放初为白姆乡第七行政村,1956年合作化成立后金农业社,1968年公社化属白姆管理区,1961年建立后金大队,1985年成立后金村委会,辖5个自然村。耕地665亩,经营水稻为主,兼产茶叶等。

后金123户,469人,村委会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后金。后金与前金两村同祖,兄弟分居,一人迁居村后,后发展成村,遂名后金。村呈三角形,北临小溪,离驻地距2.1公里。

黄泥弄6户,36人。

清末年兰氏太公(畲族)从宣平上坦迁入此地,村坐落在山弄中均是黄泥之地,故名黄泥弄。

马皮伍3户,10人。

马皮伍早先为伍姓居住,后绝,约在62年前有周姓从新宅区移居王宅,后又迁入本村,村名来历无考,传说原姓伍住此,故名马皮伍。村四周都是山。

老财山3户,15人。

对门山4户,15人。

龙潭行政村,42户,182人,驻龙潭。

以驻地龙潭故名。解放初属白姆乡内麻阳行政村,1956年合作化时成立龙潭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麻阳管理区,1961年建立龙潭大队,1985年成立龙潭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24亩,种植水稻和山地杂粮,主要经营林业,产木材、毛竹、猕猴桃等,副业有各种木、竹制品。

龙潭42户,182人,村委会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龙潭地名。村上首山坳中有水潭,水深且清,相传是真龙栖息之处,故名龙潭,村以此得名。村呈长方形,地处山区,距乡驻地28公里,产茶叶、木材等。

群丰行政村,166户,624人,驻外麻阳。

群丰是农业社名称的沿用。解放初建立外麻阳行政村,1956年合作化建立群丰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麻阳管理区,1961年建立群丰大队,1985年成立群丰村委会,辖2个自然村。耕地423亩,以种植水稻和山地杂粮为主,兼产茶叶、毛竹、猕猴桃等。

外麻阳164户,614人。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麻阳地名。宋淳熙十四年,祖先郑宣义公从遂昌迁居此地,迄今有八百余年,麻阳是、内、中、外三村的总称,该村处在外面,故名外麻阳。距乡驻地4.5公里,麻阳港北侧,武麻公路在村内通过。

梨树坑2户,10人。

先祖何姓,约在一百五十年前从南京迁来,该村原叫女儿坑,后改为梨树坑,来历不明。村四周环山。

麻阳行政村,232户,872人,驻地内麻阳。

以村总称得名麻阳。解放初,建立内麻阳行政村,1956年合作化时成立红光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为麻阳管理区,1961年建立麻阳大队,1985年成立麻阳村委会,辖4个自然村。耕地678亩,以种植水稻、山地杂粮为主,兼营茶叶、毛竹、木材等。

内麻阳154户,562人,村委会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麻阳地名。麻阳是三个自然村的总称。位于麻阳港北侧,属山区,村呈船形。

中麻阳55户,218人。

据郑氏宗谱记载,清康熙年间,先祖郑姓福十五,由外麻阳迁此发展成村。村前有溪,村后环山。

深塘后21户,86人。

清道光年间,叶姓延佑太公从壶山镇草马湖迁来,居住在隔溪村对面有口名叫深塘的后面,村故名深塘后。东临麻阳港,其余三面是山。

下张2户,6人。

高畈行政村,89人,驻高畈。

以驻地高畈故名。解放初属白姆乡第六行政村,1956年成立梅岗头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白姆管理区,1961年建立梅岗头大队,1969年因建源口水库迁移到高畈,1978年改称为高畈大队,1985年建立高畈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68亩,以种水稻为主。

高畈20户,89人,村委会驻地。

高畈原是大队养猪场,1969年建造源口

水库,梅岗头村迁移此地,遂名高畈。村呈三角形,麻阳港西侧,地势平坦,距乡驻地0.9公里。

白坛下行政村,106户,437人,驻枫树脚。

村西南有座马山岗,据传岗上岩石原是白色的,得名白坛下。解放初为白姆乡第七行政村,1956年成立白坛下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为白姆管理区,1961年建立白坛下大队,1985年成立白坛下村委会,辖4个自然村。耕地463亩,以种水稻为主。

枫树脚72户,289人。村委会驻地。

枫树脚是解放后新建村庄,村南有株大枫树,故名枫树脚。村呈三角形,位于麻阳港北侧,距乡驻地1.1公里,属平原地区。

上蓬8户,38人。

清乾隆年间,上蓬先有陈姓,到光绪年间有周姓迁来,继有罗姓从俞源乡破岗山迁来此地,后只剩罗家一姓。村处于麻阳港上游,故名上蓬。四周是田畈。

下蓬12户,44人。

传说朱姓始祖是位星相家,一夜,梦见有人告诉他,只有在白岩石下面居住,才能子孙兴旺。后来找到白坛下,见此处岩石白,就在清乾隆后期从福建携眷到此居住,遂成村庄,村处在白坛下下首,故名下蓬。村北有大溪,三面是农田。

山脚14户,61人。

清乾隆年间,朱姓祖先从下蓬分居到此,遂成村庄,村南边近靠高山脚,故名山脚。其余三面是农田。

横 山行政村,93户,366人,驻塘头。

村以七个自然村组成,如横排在山下、故片村名为横山。解放初为白姆乡第六行政村,1956年成立横山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白姆管理区,1961年建立横山大队,1985年成立横山村委会。耕地455亩,以种植水稻为主。

塘头22户,84人,村委会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塘头地名。村边有田叫塘丘,村庄坐落在塘丘的高处,故名塘头。距乡驻地1.2公里,村呈半圆形,属半山区。

仙岩寺18户,76人。

清光绪三年,雷氏太母从宣平上坦大西畈到此时,该村原张姓,后来张姓衰后,继有胡姓、兰姓(畲族)迁来,遂成村庄,村里原有座岩寺,故村名仙岩寺。村下有田。

红驮口4户,7人。

约在四十年前,张姓从麻阳村迁此居住,后山上有块呈红褐色的岩石,俗叫红驮,村坐落山口,故名红驮口。四周是山。

湾内16户,54人。

清乾隆年间,全姓始祖从义乌到此烧炭,后来全家迁居到此,迄今已有十一代。因村坐落在山脚,进出村都要经过一些小路湾头,故村名为湾内。四周环山,村东有小水库。

梅坞24户,92人。

梅坞起先是项姓居住,后因人丁不旺废绝。约在清乾隆年间,有梅姓从梅岗头迁此,遂成村庄。村处在山坞中,多种植青梅,杨梅等水果,村民又多姓梅,遂名梅坞。三面环山,东北面平坡是村出入口。

大麻地8户,38人。

田口塘1户,5人。

坞驮畈行政村,118户,421人,驻坞驮畈。

以驻地坞驮畈得名。解放初建立坞驮畈行政村,1956年合作化成立坞驮畈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麻阳管理区,1961年建立坞驮畈大队,1985年成立坞驮畈村委会,辖4个自然村。耕地234亩,以种植水稻及山地杂粮为主,兼产茶叶、竹、木等。

坞驮畈80户,267人,村

委会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坞云畈地名。村四周是山,当中是田畈,象一口湖潭,故名湖潭畈。1950年土地改革时,公章刻成“坞驮畈”,后遂名坞驮畈。村呈长方形,属山区,距乡驻地7.6公里。

何村15户,57人。

何村先前有何姓从南京迁来,后绝。约在清道光年间,有仙居何姓到此居住,遂成村庄,于今以有七代,村以姓为冠,故名何村。三面环山,前面有大溪。

拦路17户,67人。

在民国年间,廖姓从坞驮畈迁此,发展成村。因村位置离坞驮畈一公里处的路段上,是麻阳到沿朱岭必经的大路,可走陆路,也可涉水,俗称为“拦路”,“拦路”故成村名。三面环山,南临麻阳港。

发洪坑6户,30人。

沿朱岭行政村,99户,351人,驻白果树脚。

村原驻地在沿朱岭。1961年驻地迁往白果树脚,未改名,解放初属坞驮畈行政村,1956年成立坞驮畈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麻阳管理区,1961年建立沿朱岭大队,1985年成立沿朱岭村委会,辖5个自然村。耕地173亩,以种水稻及山地杂粮为主。

白果树脚34户,127,村委会驻地。

据传约在五百年前,祖先从福建来此定居,村上首有棵白树,遂取名白果树脚。村呈三角形,东南面靠溪,地处山区,距乡驻地9.1公里。

沿朱岭52户,183人。

清乾隆年间,邓姓祖先由福建迁来,后发展成村。因出入村内需经过两条山岭,遂名沿朱岭。村前有麻阳港,村后东西三面环山。

白坛(已废)于1984年全村迁入沿朱岭村。

黄岗头8户,24人。

平坛(已废)于1985年迁移白果树脚。

八百行政村,152户,569人,驻八百。

以驻地八百得名。解放初为白姆乡第八行政村,1956年成立八百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白姆管理区,1961年建立八百大队,1985年成立八百村委会,辖3个自然村。耕地542亩,以种水稻及山地杂粮为主,兼产茶叶、竹、木等。

八百118户,456人,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八百地名。相传,建村造屋选址在八百,遂名八百。村呈长方形,坐落在两条小溪汇合处,离乡驻地4.1公里,地处半山区。

外处9户,31人。

清道光年间,南京叶姓,因家乡洪水泛滥成灾,逃荒到武义横山,不久移居八百村的北山脚定居,因祖籍南京,称“南京铺”。属八百行政村,成为八百外边的一处村庄,遂名外处。村后山,村前梯田。

水口25户,82人。

清康熙年间,邹姓始祖从福建汀州上杭塘夏村流落本地,以种植靛青为业,后因兄弟两人分居到现在水口村,村处在八百村口,小地名也称水口,村故得名水口。东有机耕路,南北农田,西为山坡地。

小同行政村,91户,345人,驻小同。

以驻地小同故名。解放初为白姆乡第八行政村,1956年成立小同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白姆管理区,1961年建立小同大队,1985年成立小同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228亩,以种水稻及山地杂粮为主,产猕猴桃。

小同91户,345人,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小同。原名为仙

洞,相传村头有泉水洞,四季不涸,称为仙洞,村以此得名。又传有个官员要到仙洞游玩,村民招待不起,设法谢绝,那官员骂村民小气,把村名改为小洞,后写成小同。村呈长方形,半山区,坐落在两溪汇合处,离乡驻地5.7公里。

梅岗头(已废)七十年代因做源口水库,全村迁居附近各村。

要巨乡要巨乡

要巨乡 位于县城西部,武宣公路两侧,东倚大田、桃溪滩两乡,南临王宅镇,西与后树乡接壤,北与桃溪滩乡交界。面积31.5平方公里,辖12个行政村,46个自然村,有1905户,7617人,有畲族27人,其余都是汉族。乡政府驻地要巨村,海拔110米,离县城11公里。据传从前要巨水源奇缺,经常受旱,故名杳渠。解放后进行了水利建设,解决严重缺水的困难,1964年改名“要巨”,乡以村为名。解放前为中枢镇,家山乡,解放后建政为中枢乡,属履坦区。1956年撤区并乡,建立胜利乡,1958年属下杨大公社,为要巨管理区,1961年10月建立要巨公社,1983年政社分设成立要巨乡。主要经营水稻、茶叶、红糖、蜜梨等。

该乡东南为低坡平原,地势平坦,西北是峡谷丘陵,蜿蜓起伏。最高大岗岩,海拔645米,由后树乡逶迤入境,成为西部屏嶂。境内溪涧纵横,合流成一条河流,起源于白姆乡伍家坞村,流经本乡仁村,注入白鹭溪。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属亚热带季风区,常年降雨量1450毫米,年平均温度16.9℃,无霜期约250天。春夏多雨,阳光充足,适宜发展种植业。地下蕴有丰富的萤石矿藏。

水利件条较好。县属源口水库的北干渠经过该乡,能自流灌溉。乡建有要巨、尾巴塘、石陈弄、树叶坑等水库21处,蓄水量377万立方米,电灌1座,装机10瓩,小水电4座,装机68瓩。

交通运输方便。境内有武宣公路通过,客车可直达县城。

全乡有耕地10996亩,占总面积的23.27%,水田10835亩,占耕地面积98.54%。山林地29832亩,占总面积的59.5%。解放前,粮食亩产不到300斤。建国后,开塘筑库,开渠导流,进行农田水利建设,机耕、排灌、脱粒和农副产品加工基本实现半机电化,农业生产迅速提高。粮食1972年跨纲要,1980年亩产1018斤,总产量1120万斤。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1984年粮食亩产就达1445斤,总产量1552万斤,创历史最高水平。同年经济作物茶叶1805担,油菜籽1140担,红糖132担,养蜂81箱,养鱼708亩,珍珠15斤,生猪饲养8072头,尚有蜜梨、柑桔、三角蚌等出口。

乡镇企业有萤石开采、造纸、砖瓦等23家,其中乡办3家,共产值91.19万元。1984年全乡工农业总产值470万元,人均净收入407元。

文教卫生事业。初中2所,学生303人,普及率91.19%;小学9所,学生793人,入学率达98.42%。全乡有周岗、要巨两村已实现无盲村。卫生院1所,医务人员9人,设有广播站、文化站、电影放映队,影院2座,有座位2400座。有47%以上人口已饮用自来水。

1984年人口出生率10.36‰,自然增长率为4.01‰。

要巨乡1905户,7617人,驻要巨。

要巨行政村,386户,1516人,驻要巨。

以驻地要巨故名。解放初建立要巨行政村,1956年成立要巨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为要巨管理区,1961年建立要巨大队,1985年成立要巨村委会,辖2个自然。耕地2451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兼营茶叶、蜜梨、柑桔等。已实现无盲村。

要巨359户,1411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杳渠。据传这里缺水,经常受灾,故名杳渠。解放初建起了3座水库,缺水问题基本解决,1964年改名为要渠,后简化为要巨。位于县城西部10.4公里。

屋基塔27户,105人。

清朝,有邵姓从邵宅迁此落户,据说村址原是一块坐北朝南的塔基,是建房的好基地,村发展后,故名屋基塔(塔方言指地)。南公路,西农田,北是山。

岩坞行政村,193户,837人,驻岩坞。

以驻地岩坞故名。解放初建立岩坞行政村,1956年成立岩坞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要巨管理区,1961年建立岩坞大队,1985年成立岩坞村委会,辖7个自然村。耕地944亩,主要种植水稻为主,兼营茶叶、柑桔等。

岩坞105户,491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岩坞。村建于清道光年间,在四面环山的大岗岩的山坞之中,故名岩坞。村呈三角形,小溪从村中流过,距乡驻地1.9公里,地处多山。

里坞60户,283人。

清道光年间,福建上杭古田里、大拉背等地的邹姓和张姓到此落户,村处在三面环山的山坞里,村中央有株柳树,得名柳坞,因“柳”与“里”方言近音,写成里坞。

西坑12户,43人。

清道光年间,顾姓从仙居南塘迁此,又在咸丰年间,有陈姓从磐安壮基到此落户,后发展成村,村坐落在岩坞西首的山坑里,得名西坑。四周环山。

唐葛周2户,8人。

唐葛周原是庙名。1958年有范姓从金华孝顺区历唐范迁此,在庙里居住,村以庙得名。四周环山。

竹坑4户,16人。

平坑2户,6人。

姓张8户,2S人。

周岗行政村,81户,321人,驻周岗。

以驻地周岗故名。解放初属山里行政村,1956年成立联众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要巨管理区,1961年建立周岗大队,1985年成立周岗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249亩,以种水稻为主,兼产茶叶、木材等。

周岗81户,321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周岗地名。相传,周岗原属要巨村,是周姓财主的属地,后管辖权还给村民,为了表示感谢,取名周岗。村呈半弧形,距乡驻地2.1公里,属山区,已实现无盲村。

山里行政村,159户,682人,驻下山里。

驻地下山里,名为山里行政村。解放初建立山里行政村,1956年成立健力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时属要巨管理区,1961年建立山里大队,1985年成立山里村委会,辖13个自然村。耕地665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兼产茶叶、木材等。

下山里50户,244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山里地名。村

处在山岙中,故名山里,上首叫上山里,下首叫下山里,总称山里。村呈长方形,坐落在两条小溪汇合处,属半山区,距乡驻地1.8公里。

上山里26户,128人。

村形成年代不详,有王姓从江西迁此定居,后发展成村。村口有座岩石形似锁形,得村名锁里,因“锁”字笔划多,而村坐落在四周环山之中,就改写为山里,相邻有两个自然村,分为上山里、下山里。四周是山,南面有小溪。

山园里5户,23人。

清乾隆年间,钟姓从福建迁此定居,村处在四周环山,当中有块圆形平坦的地段,故名山园里。

陈弄13户,61人。

清乾隆年间,邹姓祖先从福建到此定居,村原名陈龙,因谐音写成陈弄,村名不详。东西是山,南北农田,南有机耕路。

马抢槽30户,128人。

清乾隆年间,邹姓祖先从凡岭脚迁此定居,后发展成村。过去村形似马槽,四周有五个山头如马头般伸向村里,象在槽里抢吃的马匹,故得名马抢槽。四周都是山。

金堂基5户,17人。

解放初,方姓从下山里迁此定居,村址原是倒塌的寺庙经堂的屋基,得名经堂基,因谐音写成金堂基。三面靠山,南是田。

徐村2户,10人。

徐村是徐姓居地意思,后绝,仍沿用,现在徐村是后来人定居发展成村的。

山里庙2户,8人。

上沙田2户,7人。

下沙田3户,13人。

叶坞坑1户,5人。

西坞宅坑2户,7人。

瓦灶9户,31人。

红卫行政村,39户,,160人,驻红卫。

1966年因建新安江水库从淳安县迁来武义,原名奎星大队,后改为红卫大队,1985年成立红卫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205亩,以种植水稻为主,产茶叶。

红卫39户,160人,村驻地。

因新安江水电站的建设,从淳安奎星大队迁来武义,更名为红卫。村呈长方形,在白鹭溪西侧,离乡驻地3公里,地势平坦。

宅山行政村,45户,184人,驻宅山。

1962年由淳安县迁来武义,仍用原名宅山大队。1985年成立宅山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255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兼营茶叶等。

宅山45户,184人,村驻地

宅山村名是沿用在淳安时村名。村呈方形,离乡驻地1.8公里。

四八店行政村,193户,746人,驻四八店。

以驻地四八店故名。解放初建立四八店行政村,1956年成立四八店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四八店管理区,1961年建立四八店大队,1985年成立四八店村委会,辖3个自然村。耕地1145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兼营柑桔、茶叶等。

四八店141户,535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四八店地名。据传明朝有徐四八祖先到此定居,接着陈姓也迁入此地,四八祖先曾开店经商,村庄遂名四八店。距乡驻地3公里,村呈八角形,宣武公路北侧。

桐村18户,82人。

桐村形成历史已久,原有童姓居住,得名童村,后童姓绝。清朝末年徐姓从武义城里迁此定居,继有陈姓到此落户,遂以谐音

改为桐村。东山,北农田。

古马山34户,129人。

明朝年间,祖先徐姓从武义城内迁此定居,因村边有座山形状象马,村以山得名古马山。东南田,西山,北武宣公路。

红星行政村,66户,129人,驻红星。

1962年从淳安县风山公社迁到此地,原名五星大队。来武义后分两地居住,这里取名红星大队,1985年成立红星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339亩,以种植水稻为主。

红星66户,268人,村驻地。

红星原是淳安时村名,后迁武又仍沿用。村呈圆形,武宣公路西侧,距乡驻地3公里。

大路洪行政村,123户,508人,驻大路洪。

因驻地大路洪故名。解放初建立大路洪行政村,1956年成立大路洪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四八店管理区,1961年建立大路洪大队,1985年成立大路洪村委会,辖5个自然村。耕地900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兼营柑桔、茶叶等。

大路洪36户,142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大路洪地名。相传洪姓开始定居,村边有一条宣平至金华的大路,故名大路洪。村呈长方形,距乡驻地2公里。

下坟头16户,62人。

下雪34户,138人。

明朝年间,徐姓从武义县城迁此建村,后遭火灾,归回武义,继有刘姓到此落户,现刘姓居多。村名下雪来历不详。东、南、北三面是农田,西是溪。

上雪20户,76人。

清朝年间,陈姓从陈宅到此定居建村,村名不详。东、南、北三面是田,西边溪。

江窑畈17户,90人。

东升行政村,42户,166人,驻东升。

1961年永康建造太平水库时迁来武义,取名东升大队,1985年成立东升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155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兼营茶叶、柑桔等。

东升42户,166人,村驻地。

1961年从永康迁来武义,取名东升,含有旭日东升,朝气蓬勃之意。村呈直角形,距乡驻地1.8公里,武宣公路两侧。

孙里坞行政村,195户,693人。

以驻地孙里坞故名。解放初建立孙里坞行政村,1956年成立孙里坞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四八店管理区,1961年建立孙里坞大队,1985年成立孙里坞村委会,辖6个自然村。耕地1095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兼营柑桔、茶叶等。

孙里坞131户,474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孙里坞地名。村坐落在群山环抱的山坞里,村民多姓孙,故名孙里坞。距乡驻地3.5公里,村呈长条形,属半山区。

高沿塘26户,100人。

清朝年间,徐姓从武义县城迁此定居成村,村东有座东山,村前有口大塘,村以山、塘得名高燕塘,后因“燕”与“沿”方言谐音,写成高沿塘。四面环山。

四央头11户,30人。

清朝年间,谢姓祖先从沿朱岭到此定居,在此以前有过施姓居住,村名施央头,后来写成四央头。北山,其余三面是农田。

伍仙亭24户,77人。

清咸丰年间,吴姓从湖北武昌迁此定居成村。村边有座凉亭,相传是姓杜人造的,

得名杜仙亭,后写成伍仙亭,原因不详。北是山,其余三面是农田。

石屋2户,7人。

后塘1户,5人。

仁村行政村,356户,1381人,驻前新屋。

本行政村由5个自然村组成。仁村最大,遂名仁村。解放初建立仁村行政村,1956年成立仁村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要巨管理区,1961年建立仁村大队,1985年成立仁村村委会。耕地2147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兼营柑桔等。

前新屋72户,290人,村委会驻地。

该村由仁村释出,当时这里只有存放犁耙等农具的平屋。兄弟分家后,徐四房太公在此建造一幢新屋,故名前新屋。村呈方形,距乡驻地1.7公里,武宣公路通过村中,地势平坦。

罗桥47户,193人。

清朝年间,徐姓从武义县城迁此定居,村名来历不详。四周是农田,南有小溪。

仁村128户,487人。

仁村历史已久,原先是宁姓居住,故名宁村,后毁于火灾,约在北宋嘉祐年间,徐姓从马府下迁此定居,重建宁村,改名仁村。四周是农田,南武宣公路。

和山头26户,108人。

清朝年间,贺姓从溪里迁此定居,村处在丘陵高处,得名贺山头,“和”与“贺”谐音,写成和山头。东北是农田,南有小溪,北靠山。

靖山83户,303人。

明天启年间,韩姓祖先从水阁塘到此定居,后发展成村。村东有座靖山,村以山得名。东南是山,西农田,北是武宣公路。

后树乡后树乡

后树乡 位于县城西部,是三面环山、叠峰峡谷之地,东与要巨、桃溪滩两乡为邻,南与白姆乡接壤,西北与金华县交界。面积26.6平方公里,辖11个行政村,21个自然村,有1003户,3964人,均系汉族。乡政府驻地董处,海拔250米,距县城14公里,后树乡名来历:据传从前有位府太爷,外出察访都要坐轿,一次路过杉树塘村时,有棵枸树横拦在路上,坐轿、骑马的都要下来才能过去,这位太爷下轿后说:“此树长得恶,为何没把它砍掉。”以后群众传为“恶树”之地,方言“恶”与“后”谐音,取名后树。解放初为后树乡,属履坦区,1956年撤区并乡属胜利乡,1958年公社化属下杨大公社,为后树管理区,1961年10月建立后树人民公社,1983年7月政社分设成立后树乡。

该乡属山区。群山耸峙,蜿蜓起伏。溪流交错,合流成主要水系,有起源于上辽、长蛇形、元明寺三处,汇合于蓬桥头,再与河山、老铺垄两处支流合流于新塘岗,流经下舌,注入金华安地。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属亚热带季风区,年平均温度16.9℃,最高温度7月35~38℃,最低温度1月—5~8℃,年降雨量1450毫米,无霜期240天左右,适宜发展农、林业,主要经营有水稻、杂粮、木材、毛竹等。地下蕴有萤石矿藏。

近年建有大小水库13座,蓄水量27万立方米,水利条件有很大改善。此外建有水电站1座,装机80瓩。武义县城到董处已通客车,沿路5个村有停靠站,基本解决山区的行路与照明的困难。

全乡有耕地2758亩,占总面积6.84%,其中水田2547亩,占耕地92.35%。山林地3.5万亩,非林地3.7万亩。解放前,山区交通不便,经济落后,粮食亩产不到300斤,农民生活十分贫苦。建国后,进行植树造林和农田水利建设,在排灌、脱粒、农副产品加工基本使用半机电操作,生产有很大发展,1969年粮食亩产700斤,1980年亩产1073斤,总产量达293万斤。近来农村经济体制进行改革,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1984年粮食亩产1332斤,总产量达390.3万斤,创历史最高水平。同年茶叶854担,油菜籽129担,养鱼29亩,养猪2942头,林业有木材、毛竹出口。

乡镇企业有萤石开采、林场、茶场、电站、工艺、五金、榨油等厂30余家,从业人员有320人,其中乡办7家,年产值40.14万元。1984年全乡工农业总产值176万元,人均净收入319元。

文教卫生事业。初中1所,学生147人,普及率达90.35%。小学11所,学生432人,入学率达98.65%,有教职员工16人,代课教师11人。卫生院一所,医务人员6人。敬老院1所,尚有文化站、广播站、电影放映队,影剧院2座,有座位1500座。全乡有85%以上的人口已饮用自来水。

1984年人口出生率9.91‰,自然增长率为2.03‰。

后树乡1003户,3964人,驻董处。

董处行政村,151户,644人,驻董处。

以驻地董处故名。解放初建立董处行政村,1956年成立董处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后树管理区,1961年建立董处大队,1985年成立董处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482亩,主要经营水稻和山地杂粮,兼产茶叶。

董处151户,644人,村、乡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董处。清乾隆15年建董祠。祖先董秉义在此定居发展成村,取名董处。村呈长方形,离乡驻地13.5公里,属半山区。

上辽行政村,22户,107人,驻上辽。

以驻地上辽故名。解放初属董处行政村,1956年建立联山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后树管理区,1961年建立上辽大队,1985年成立上辽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83亩,以种植水稻为主,产茶叶。

上辽22户,107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上犁地名。该村坐落在上辽山边的山坞中,遂名上辽。村呈长方形,距乡驻地2公里,地处半山区。

河山行政村,71户,263人,驻河山。

以驻地河山故名。解放后建立河山行政村,1956年成立河山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后树管理区,1961年建立河山大队,1985年成立河山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110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兼营茶叶。

河山71户,263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河山地名。最早由何姓住此,四周都是山,遂名何山。后何姓迁去,张姓从福建迁来,将何山改为河山。村呈丁字形,距乡驻地1.2公里,南临小溪,属山区。

黄泥坑行政村,46户,185人,驻田塘坞口。

行政村由9个自然村组成,全长5华里,黄泥坑村较大,又较集中,故1961年改称为黄泥坑大队。解放初属水阁行政村,1956年属水阁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后树管理区,1961年建立黄泥坑大队,1985年成立黄泥坑村委会。耕地95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兼产茶叶。

田塘坞口4户,19人,村驻地。

1952年由黄泥坑村移驻到此。村后有一座山,叫“田塘坞山”,村坐落在山脚坑口处,故名田塘坞口。距乡驻地2.1公里,村呈半月形,属山区。

黄泥坑12户,45人。

清道光年间,永康三十里坑陈有开到此定居,村原名黄泥坞坑,后改为黄泥坑。东西是山,南北是路。

老铺基8户,28人。

1917年本地沙坑村有23户人迁此建村。村址原是一块看山铺的铺基,故名老铺基。东是路,西是山,南北临溪。

下舌 5户,15人。

民国年间,缙云徐德辉到此为山主看管竹林,后定居成村。传说先前此地居有舌姓两位财主,后绝,村遂名下舌。东边农田,南西北是竹园。

大炉 3户,14人。

1974年陈志有从黄泥坑到此定居,村边有山名叫大炉山,村亦名大炉。东黄泥坑,南路,西北是山。

沙坑口 2户,12人。

横坞口 4户,23人。

新塘岗 4户,17人。

西坑 4户,12人。

西田行政村,60户,226人,驻西田。

以驻地西田故名。解放初属董处行政村,1956年成立永进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后树管理区,1961年建立西田大队,1985年成立西田村委会,辖2个自然村。耕地190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兼营茶叶。

西田34户,123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中称西殿。古时村名叫仙桥,因村边有座石桥,名仙桥(又称西桥),后来村前造了一座殿,改为西殿,近年因书写方便写成西田。村呈蝴蝶形,东临小溪,距乡驻地0.8公里。

杉树塘26户,106人。

据传清时有人从本乡河山到此定居,发展成村。过去村边有古松,近处有口小塘,故名松树塘,后写成杉树塘。东有前山,南靠机耕路,西有后山,北农田。

桑叶坞行政村,71户,237人,驻桑叶坞。

以驻地桑叶坞故名。解放初属董处行政村,1956年建立永先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后树管理区,1961年建立桑叶坞大队,1985年成立桑叶坞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198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兼产茶叶。

桑叶坞71户,237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桑叶坞地名。村庄处在山坞中,形似桑叶,故名桑叶坞。村呈燕窝形,距乡驻地1.4公里,西南濒临小溪,属半山区。

水阁行政村,136户,522人,驻水阁。

以驻地水阁故名。解放初建立水阁行政村,1956年成立水阁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后树管理区,1961年建立水阁大队,1985年成立水阁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450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兼产茶叶。

水阁136户,522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水阁村名。因坐落四周环山的洼地中,水位低,容易积水,故名水阁。村呈方形,村中有小溪,北靠武后公路,距乡驻地0.7公里,属半山区。

下徐宅行政村,67户,302人,驻下徐宅。

以驻地下徐宅故名。解放初建立下徐宅行政村,1956年成立联民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后树管理区,1961年建立下徐宅大队,1935年成立下徐宅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172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兼产茶叶。

下徐宅67户,302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下徐宅村名。村中多徐姓,故称徐宅。古时附近有个村称上徐宅,本村在下首,遂名下徐宅。村呈散列点状,东临小溪,村口有武后公路通过,距乡驻地1.7公里。

元明寺行政村,47户,174人,驻元明寺。

原名茶丰,因重名改为元明寺。解放初属下徐宅行政村,1956年成立高峰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后树管理区,1961年建立茶丰大队,1982年3月更名元明寺大队,1985年成立元明寺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122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兼营茶叶。

元明寺47户,174人,村驻地。

元末明初建有元明寺,后来寺废村存,仍以寺作村名。村呈长方形,东临小溪,距乡驻地3公里,属半山区。

松树下行政村,154户,576人,驻松树下。

以驻地松树下故名。解放初建立松树下行政村,1956年成立金星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后树管理区,1961年建立松树下大队,1985年成立松树下村委会,1个自然

村。耕地348亩,以植种水稻为主,产茶叶。

松树下154户,576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松树下。传说,古时村边大路斜横着一棵大松树,其下首住有几户人家的小村落,取名松树下。村呈散列点状,东濒小溪,武后公路从村中通过,离乡驻地2.3公里。

长蛇形行政村,165户,604人,驻长蛇形。

以驻地长蛇形故名。解放初属松树下行政村,1956年成立长蛇形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后树管理区,1961年建立长蛇形大队,1985年成立长蛇形村委会,辖2个自然村。耕地392亩,以种植水稻为主,产茶叶。

长蛇形116户,418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长蛇形地名。建有徐祠。据传县城西徐衍分于此,村后山形似长蛇,故名长蛇形。村呈散点状,两条小溪汇合处,武后公路东侧,属半山区,距乡驻地3.3公里。

西庙下49户,186人。

清乾隆年间,谢姓始祖从福建迁此定居,后发展成村,村东原有座古庙,村在庙西,故名西庙下。东临小溪,南农田,西靠公路,北环后山。

山村农户桃溪区

桃溪区 位于县城西南部,东邻新宅区,西南紧依柳城区,西界金华县,北连下杨区,总面积179、4平方公里。辖桃溪、坦洪、云华、泽村、登云四乡一镇,共51个行政村,223个自然村,8684户,3.27万人,其中畲族2466人。区公所驻地陶村。

1949年解放建桃溪区,原属宣平县,辖现在的桃溪、泽村、登云、西联四个乡。1956年撒区并乡,桃溪与上坦两区合并为桃溪区,辖现在的俞源、宣武、明山、坦洪、云华、大源、泽村、西联、登云、桃溪十个乡。1958年5月宣平县并入武义县后,桃溪区并入宣平区,同年10月建立胜利人民公社,辖现在的桃溪、登云、坦洪、云华、泽村五个乡,1961年10月贯彻调整方针,建立三级所有,队为基础,撤销大公社释为现在乡规模的公社,恢复桃溪区。

该区山峦重叠,峙耸蜿蜒,一个乡属山区,其余都是半山区。河流有桃溪、坦溪、大河源溪等,属瓯江水系。主要水利工程有东垄、百丈泄、大院后、松溪等水库81座,蓄水量1020万立方米,电灌站18座,装机253千瓦,水电站30座,装机1631千瓦,全区除登云乡外,乡乡已通公路,都有客车直达县城。

全区耕地面积2.28万亩,其中水田2.09万亩,占耕地92%。山林地20.07万亩,占全区面积75%。经营农林并举,林业有木材、毛竹等,农业主产水稻和山地杂粮。特产苎麻、蘑菇等。1984年粮食总产量4053万斤;经济作物,茶叶3857担,油莱籽2848担,油茶籽2530担,

生猪饲养量3.34万头;乡镇企业总产值152.7万元,从业人员620人。1984年全区工农业总产值1404万元,人均净收入256元。

教育事业,初中5所,33个班级,学生1209人,教职员工75人,代课教师34人;小学51所,116个班级,学生2880人,教职员工121人,代课教师35人。

桃溪镇桃溪镇

桃溪镇 位于县城西南部,武宣公路两侧。东与坦洪、云华乡为邻,南与泽村乡毗连,西与登云、西联乡交界,北和俞源乡接壤。面积22.3平方公里,辖10个行政村,23个自然村,2033户,7577人,其中畲族270人,余系汉族。镇政府驻地陶村,海拔230米,距县城29公里。

桃溪,古时溪边多种桃树而得名。解放前称桃溪镇,解放初建立桃溪镇人民政府,1958年10月成立桃溪大公社,1961年10月,桃溪大公社释为5个公社,成立桃溪人民公社,因与桃溪滩公社名称相近,邮电通讯等容易混淆,于1982年3月更名陶村公社,1983年7月建立陶村乡,1985年11月建制为桃溪镇。

该镇地处半山区,峦峰重叠,亘绵起伏,溪流纵横。主要河流有两条,一条龙溪发源于境内东垄源和百丈泄,从北向南流经陶村与无名小溪汇合成桃溪;另一条无名小溪发源于登云乡子坑,由西向东流经陶村与龙溪汇合成桃溪,从东南出境。

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属亚热带季风区,年平均温度16℃左右,无霜期236天,年降雨量1450毫米,阳光充足,雨量充沛,适宜农业生产。主要经营水稻,兼营茶叶、蚕桑、油茶、油菜籽、糖梗、苎麻、蘑菇、苹果等。特产有宣莲。

解放后建有百丈泄、东垄等水库和石眠床电站,装机895千瓦。此外尚建有里下源等水库15座,蓄水量282万立方米,电灌站4座,灌溉面积570亩。

交通、运输方便,车辆来往频繁,有客车直达县城、宣平、松阳、金华等处。

全镇耕地4683亩,其中水田4309亩,山林地3.7万亩,占全境总面积73%,非林地1.4万亩,占27%。粮食生产,1949年亩产400斤左右,1969年跨钢要,1971年超千斤,1980年亩产达1439斤,总产673万斤,1984年亩产1642斤,总产846万斤,创历史最高水平。经济作物,1984年产茶叶493担,蚕茧75担,油菜籽773担,油茶籽515担,红糖185担,水果720担,生猪饲养量7752头,养蜂39箱,养鱼面积96亩。

乡镇企业有水电站、萤石开采、被服厂、砖瓦厂、巧普食品厂等24家,从业人员218人,产值79.17万元。

1984年工农业总产值320万元,人均净收入达315元。

文卫事业有初中1所,学生310人,教职工22人。有小学8所,学生716人,教职工24人。还设有文化站、广播站、电影放映队、影剧院各1个。卫生院1所,医务人员7人,大村有医疗站。1984年人口出生率8.76‰,自然增长率2.53‰。

离驻地1里远的延福寺,建于后晋天福二年(公元937年)。现在的正殿,系元朝延祐四年(公元1317年)所建,木结构斗拱,完整地保留古建筑特征和艺术风格,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镇驻地陶村,1981年开始,每逢农历三、八为集市贸易日,附近一带的农副产品、山地杂货、手工业品均在此交流。

革命烈士王湘出生于西坞村,1927年加入共产党,1930年秋参加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三军宣平挺进队,曾任红军西营、北营军事联络员,南营红军军事委员。同年10月由于叛徒出卖而被捕,被杀害在宣平县城北门,年仅二十一岁。

桃溪镇2033户,7577人,驻陶村。

陶村行政村,1036户,3497人,驻陶村。

以驻地陶村得名。解放初属桃溪镇一至五行政村,1955年合作化时成立跃进(陶村)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桃溪管理区,1961年建立陶村大队,1985年建立陶村村委会,辖3个自然村。有耕地2231亩,以种水稻为主,兼营麦类、茶叶、苎麻、蚕桑,特产有宣莲、苹果、蘑菇。

陶村803户,2633人,区、镇、村驻地。

该村东西两面靠山,村中有二溪环流。民国《宣平县志》载:“环溪多陶姓,旧有桃千树”,取名桃溪。村民多姓陶,解放前改为陶村。位于县城西南29公里,村呈长方形,居住集中,交通运输便利,武宣公路穿境而过,建有汽车站、影剧院、银行营业所、供销社、区卫生院等。该村是全区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的中心。

西山下183户,632人。

村坐落西山脚,故名西山下。与陶村相隔一条小溪,总的叫陶村。清朝中期祖先从缙云县迁此定居。村西南依山,东北旁小溪。

下库王50户,232人。

村坐落桃溪下游,地形象仓库,原名下库。因是王姓居住,民国后期改名下库王。地处丘陵,北靠山,南旁溪,东西是垄田。

东垄源行政村,38户,137人,驻内铺。

原名内外铺大队,早时居住的是草铺,2个自然村,名内铺、外铺。解放初属东垄行政村,1956年合作化时属龙溪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桃溪管理区,1961年建立内外铺大队,1982年3月更名为东垄源大队,因此地有条山垄叫东垄,溪流发源于内外铺,故名东垄源。1985年建立东垄源村委会。耕地58亩,山林基地40亩,以种山地杂粮为主,兼营林业、茶叶、畜牧业等。

内铺21户,68人,东垄源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内铺地名。村坐落山坞,旧社会生活贫困,住的是草铺,村位于外铺的里面,故名内铺。村呈长条形,东南面各有一条溪流,距镇驻地北5公里,交通不便。

外铺17户,69人。

东垄源行政村分内、外铺两个自然村,过去没有瓦房,都是茅铺,村名就叫外铺。邵姓祖先从福建迁此定居。村坐落山峡中,南旁小溪。

玉堂源行政村,75户,284人,驻玉堂源。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属桃溪镇东垄行政村,1956年合作化时属龙溪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桃溪管理区,1961年建立玉堂源大队,1985年建立玉堂源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142亩,以种水稻为主,兼营茶叶、油菜籽等,养有奶牛6头。

玉堂源75户,284人,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滥塘源。村前田畈叫鱼畈,状似水塘,村呈圆形,畈名“鱼塘圆”,后雅称玉堂源。距镇驻地北3.4公里,坐落山脚,东临武宣公路。

东垄行政村,173户,708人,驻东垄。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属桃溪镇,1950年建立东垄行政村,合作化时成立龙溪农业

社,1958年公社化属桃溪管理区,1961年建立东垄大队,1985年建立东垄村委会,辖2个自然村。有耕地420亩,山地800余亩,以种水稻为主,兼营林业、茶叶、畜牧业,特产有蘑菇。

东垄162户,658人,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东弄地名。村坐落的山垄叫东垄,村以此得名,后为书写方便写成东弄,1982年3月复名东垄。距镇驻地北3公里,村呈长方形,小溪穿境流过,村北建有东垄水库,系混凝土重力坝,是桃溪区的骨干水利工程。

后阳11户,50人。

大路山行政村,60户,237人,驻大路山。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属上江乡后茶园行政村,合作化时成立大路山初级社,1958年公社化属桃溪管理区,1961年建立大路山大队,1985年建立大路山村委会。辖2个自然村。有耕地149亩,以种水稻为主,兼营茶叶、山地杂粮。

大路山33户,148人,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大路山地名。据传,一百多年前,村后有座山称“大闹山”,村以山得名。以后村民认为此名不吉利,改名大路山,含义兴旺发达。村呈半圆形,距镇驻地北3公里。系少数民族地区,除1户汉族外,其余畲族。

陶七弄27户,86人。

原名日头山脚,太阳从后山升起,取村名日头山脚。后因村旁有桃树,从大路山到该村经过七条山弄,故改名桃七弄,现写成陶七弄。明末有涂姓住此,清咸丰年间在兵荒中灭绝。后畲族兰姓迁此定居,现均是畲族。村坐落半山腰,四周是山地与梯田。

后茶园行政村,78户,290人,驻后茶园。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属上江乡,1950年建立后茶园行政村,1956年合作化时成立后茶园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桃溪管理区,1961年建立后茶园大队,1985年建立后茶园村委会,辖2个自然村。有耕地161亩,以种水稻为主,兼营茶叶、油茶籽等。

后茶园68户,252人,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后茶园地名。古代后山是片油茶园,遂名后茶园。距镇驻地北2.3公里,村呈长方形,有两条小溪穿境流过。

温州铺10户,38人。

清朝雍正年间,有户杨姓从温州迁此定居,取名杨华村,表示杨姓会荣华富贵。当时他们搭的是草铺,当地人就叫温州铺。坐落山垄,东旁小溪。

泉丰行政村,194户,722人,驻泉畈。

解放初属上江乡西坞行政村,1957年办农业社,以泉畈的“泉”字与前面雪峰山的“峰”字联称为泉峰社,1958年公社化时属桃溪管理区,1961年建立泉峰大队,为书写方便,1966年改称泉丰大队,1985年建立泉丰村委会,辖4个自然村。有耕地569亩,以种水稻为主,兼营麦类、茶叶等,特产有宣莲。

泉畈79户,265人,泉丰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村名前畈。村前有畈田,村庄得名前畈,以后写成泉畈。距镇驻地北2公里,村呈半圆形,居住集中,是文明村。

西坞106户,422人。

村坐落西坞口,以山坞故名,叫西坞。王姓祖先从福建迁此定居。东邻泉畈村,南依雪峰山,西靠坞口,北是田畈。革命烈士王湘出生于该村。

庆恩寺5户,20人。

汤弄4户,15人。

西塘行政村,183户,706人,驻西塘。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属上江乡,1950年建立西塘行政村,1956年合作化成立西塘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桃溪管理区,1961年建立西塘大队,1985年建立西塘村委会,辖3个自然村。有耕地517亩,以种水稻为主,兼营茶叶、蚕桑、苎麻,特产有宣莲、蘑菇。

西塘168户,651人,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西塘地名。古时村西有一塘,遂取村名西塘。距镇驻地东北1.8公里,村呈长方形,东临小溪,北靠雪峰山。

水头山8户,33人。

此地原有一户徐姓人在此开山种地,取名徐头山。后来徐姓迁走,郑姓于清朝中期迁入此地,改名水头山。该村坐落山坳,三面环山,西靠水库。

龙泉畈7户,22人。

破田坑行政村,74户,275人,驻破田坑。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属桃溪镇第六行政村,1956年合作化时属跃进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桃溪管理区,1961年建立破田坑大队,1985年建立破田坑村委会,辖2个自然村。有耕地202亩,以种水稻为主,兼营茶叶、油菜籽等。

破田坑54户,196人,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破田坑地名。村坐落山坑,古时村头有座破殿,后破殿重新修建,村庄改名破田坑。距镇驻地2.7公里,村庄散列,呈长条形,有一小溪穿村流过,居住分散,新建公路通到村口。

华山20户,79人。

清朝中期,邱姓祖先从福建迁此定居,房屋建在山坳中,取村名华山,含义荣华富贵,兴旺发达。该村四周群山环抱,出门就翻山越岭,交通不便。

里九畈行政村,44户,181人,驻里九畈。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属桃溪镇第六行政村,1956年合作化时属跃进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桃溪管理区,1961年建立里九畈大队,1985年建立里九畈村委会,辖2个自然村。有耕地168亩,以种水稻为主,兼营茶叶、油菜籽、山地杂粮。

里九畈36户,144人,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里九畈地名。村坐落山区,一里内就有九条山垄,认为垄不雅气,取名里九畈。距镇驻地西3.4公里,村庄散列,呈长方形,交通不便。

坛头舒8户,37人。

据《赖氏宗谱》记载,福建上杭县赖长余在破田坑种靛青为业,清光绪年间移居此地,在坛头背地方建村,取村名为坛头舒。三面环山,北面较宽阔,下面是悬崖石壁。

饭甑坛一角

邮电所

桃溪初中坦洪乡坦洪乡

坦洪乡 位于县城西南部,东邻宣武乡,南靠云华乡,西接桃溪镇,北界俞源乡。总面积36.6平方公里,辖17个行政村,65个自然村,有2227户,8149人,其中畲族780人,余系汉族。乡政府驻地上坦,距县城26公里,海拔295米。交通便利,武义客车直达驻地。

解放初成立乡人民政府,取上坦、洪村两村各一字得名坦洪。解放前称振武乡,建国初属坦洪、上村、上溪三个乡,1956年三乡合并为坦洪乡。公社化时属桃溪人民公社为坦洪管理区,1961年10月建立坦洪公社,1983年7月政社分设,建立坦洪乡。

该乡地处半山区,山峦绵亘重叠,小溪纵横交错。主要河流坦溪,起源于龙头眼睛,从北向南流经白岩、陈村、上坦,注入大院后水库;另一条溪流发源于宣武乡安村,从黄家坑口入境,由东向西流经白庙畈、坑下,注入大院后水库。

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属亚热带季风区,年均温度16℃左右,年降水量约1500毫米。空气湿润,阳光充足,适宜农、林业的发展。农业以产粮为主,兼营茶叶、油茶、蚕桑、蘑菇等经济作物。

解放后,建有南源、章坑下、东坑岭头等水库27座,蓄水量192万立方米;电灌站6处,装机83千瓦;小水电7处,装机166千瓦。

全乡有耕地5954亩,其中水田5486亩,占耕地面积的92.1%,山林地3.7万亩,占总面积66.9%,非林地1.8万亩,占33.1%。粮食,解放初亩产不到400斤,1971年跨纲要,1973年亩产超千斤,1980年亩产1222斤,总产755万斤,1984年亩产1308斤,总产957万斤,创历史最高水平。经济作物:1984年产茶叶666担,油菜籽636担,油茶籽1287担,蘑菇1620担,生猪饲养量8517头,养蜂73箱。

乡镇企业有萤石开采、塑料袋、锯板、砖瓦厂等25家,从业人员97人,产值共12.19万元。1985年新增塑料包装厂,产值约85万元。

1984年全乡工农业总产值达322万元,人均净收入271元。

全乡有初中1所,学生236人,教职工13人;小学13所,学生699人,教职工30人,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7.62%。有文化站、广播站、电影放映队、影剧院、卫生院等文化卫生设施。1984年人口出生率9.14‰,自然增长率2.56‰。全乡百分之六十的人口已饮用自来水。

革命烈士潘漠华、邱金隆、陈祖训出生于该乡。

潘漠华烈士,学名潘训,乳名恺尧,上坦村人,1920年考取浙江一师,在校积极参加新文化运动,与冯雪峰、应修人、汪静之等在杭州组织《湖畔》诗社。1924年考入北京大学,参加共产党,1926年离开北大到武汉参加北伐军,1927年7月回杭州,10月被捕入狱,后营救出狱,省委派他回故乡从事农民运动,1928年在宣平一带领导农民武装斗争,1933年任中共天津市委宣传部长,1934年2月第五次被捕,同年12月24日被杀害。

邱金隆烈士,又名邱满满,1903年出生于该乡叶坑村,1930年任宣平北营红军指挥,后

被捕入狱,临刑前大义凛然,英勇不屈,高呼革命口号。

陈祖训烈士,1888年出生于该乡周村,1928年参加共产党,1930年任宣平东营红军指挥,后被叛徒告密,1931年4月7日被捕入狱,同年8月6日被杀害。

坦洪乡2227户,8149人,驻上坦。

上坦行政村,436户,1551人,驻上坦。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属坦洪乡第一行政村,1956年合作化时成立上坦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坦洪管理区,1961年建立上坦大队,1985年建立上坦村委会,辖10个自然村。汉畲两族居住。有耕地1215亩,以种水稻为主,兼营麦类、茶叶、油茶、蚕桑、蘑菇。

上坦338户,1202人,乡及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上坦地名。据传,在唐末宋初,黄巢起义时期,有潘姓迁居横塘村。潘有六子,后分居竹洲、前湾、溪口、上坦等地,长兄住在上首,较平坦,故名上坦。位于县城西南26公里,村呈长方形,东西面靠山,坦溪穿村流过,交通便利,有客车直达县城。革命烈士潘漠华出生于该村。

竹叶山12户,50人。

该村附近过去毛竹较多,原名竹沿山,后改为竹叶山。清朝中期形成村庄,祖先姓钟。村坐落山腰,三面环山,东是田畈,山脚有武坦公路通过。

车前1户,2人。

江望19户,72人。

村坐落两条江(小溪)的汇合口,取村名江望。明朝初期形成村庄,潘姓祖先从上坦村迁此。村北依山,西南旁溪,三面有田。

西山头23户,77人。

村地处山头,坐落上坦村西,故名西山头。清朝中期形成村庄,祖先姓吴。东西依山,南北有田。

前田28户,92人。

该村位于上坦前面仅一溪之隔,前面都是田,村庄形成后,遂名前田。清朝晚期,潘姓从上坦迁此建村,现已与上坦村连接一起。东旁溪,南靠粮站,西依乡政府,北是田。

后山弄6户,21人。

后山凸3户,11人。

大坞3户,13人。

作马坞3户,11人。

上陶行政村,337户,1287人,驻上陶。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属上溪乡,1950年建立上陶行政村,1956年合作化时成立上陶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坦洪管理区,1961年建立上陶大队,1985年建立上陶村委会,辖8个自然村。畲、汉两族居住,畲族占多数。有耕地1101亩,以种水稻为主,兼营茶叶、油茶、蘑菇等。

上陶272户,1051人,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上陶地名。陶姓祖先垒公,从丽水桃山迁居到下荷畈的横山边,有二子,后一子住原地,名上陶,一子居山脚,称下陶,该村为上陶。距乡驻地西北3.8公里,村呈葫芦形,有小溪穿村流过。

马卜岭头3户,13人。

毛山头2户,8人。

章坑19户,72人。

该村位于上陶至鲍山头的坑垄里,因章姓居住,取村名章坑,清朝晚期形成村庄。东邻鲍山头村,西是山,南北有垄田,山脚有小溪。

鲍山头28户,102人。

村坐落山头,鲍姓始居,遂取村名鲍山头。清道光年间,鲍姓祖先从本地赵村迁此定居。村处山头,四周是梯田,南山脚有小溪。

铺头岗3户,7人。

大弄5户,19人。

小弄5户,15人。

陈村行政村,111户,376人,驻陈村。

以驻地得名。解放初建立陈村行政村,1956年成立陈村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坦洪管理区,1961年建立陈村大队,1985年建立陈村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326亩,以种山地杂粮为主,兼营茶叶、油茶籽。

陈村111户,376人,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陈村地名。村坐落在山坞,日照少,较阴沉,原先叫沉村,后人嫌沉字不雅,改名陈村。距乡驻地北2.8公里,村呈三角形,有一小溪穿村流过,居住集中,交通不便。

白岩行政村,76户,230人,驻白岩。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属上村乡,1950年建立白岩行政村,1956年成立白岩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坦洪管理区,1961年建立白岩大队,1985年建立白岩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177亩,以种水稻为主,兼营茶叶、油茶籽等。

白岩76户,230人,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白岩地名。村前山上有一块白色岩石,遂取村名白岩。距乡驻地北3.2公里,村呈长条形,南临小溪。

软朝行政村,44户,165人,驻软朝。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属上村乡白岩行政村,1956年成立软朝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坦洪管理区,1961年建立软朝大队,1985年建立软朝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100亩,以种山地杂粮为主,兼营茶叶、油茶等。

软朝44户,165人,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软桥地名。该村至上周的地形,象半个月亮,中间有一座小桥,遂取村名月桥。后人改为软桥,现为软朝(方言桥与朝同音)。距乡驻地北3.8公里,村呈方形,交通不便。

西畈行政村,92户,371人,驻西畈。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属上溪乡上陶行政村,1956年成立西畈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坦洪管理区,1961年建立西畈大队,1985年建立西畈村委会,辖7个自然村。有耕地216亩,以种水稻为主,兼营茶叶、油茶、蘑菇、蚕桑等。

西畈59户,236人,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西畈地名。村前有片田畈,村庄坐落在西面,故名西畈。距乡驻地北3公里,村呈丁字形,东临小溪,村口有武坦公路通过。

陈村岭6户,25人。

大西畈9户,40人。

村西有大片田畈,遂取村名大西畈。祖先畲族有雷、兰两姓居住。地处丘陵,东靠山,三面有田,西旁小溪。

悟正寺10户,34人。

古时此地建有悟正寺,土地改革时,无房户分到该寺居住,后形成村庄,以寺故名,叫悟正寺村。地处丘陵,东南是田,西北依山。

水源岗2户,4人。

麻车山5户,27人。

羊坞1户,5人。

南源行政村,95户,356人,驻南源。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属上村乡白岩行政村,1956年成立南源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坦洪管理区,1961年建立南源大队,1985年建立南源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212亩,以种水稻为主,兼营茶叶、油茶、蘑菇等。

南源95户,356人,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名南园。先祖潘亮公在清康熙年间从软桥村迁居此地,村位于软桥南面的溪水发源地,故名南源。距乡驻地北2.5公里,村呈弧形,有一小溪穿境流过。

黄千山行政村,75户,258人,驻黄干山。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属上村乡陈村行政村,1956年成立黄干山农业社,1958年属坦洪管理区,1961年建立黄干山大队,1985年建立黄干山村委会,辖8个自然村,汉、畲两族居住。有耕地233亩,以种水稻为主,兼营茶叶、油茶等。

黄千山32户,98人,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黄干山地名。据传,过去是黄家的山,原名黄家山,后改称黄干山。距乡驻地北1.7公里,村庄散列,呈长方形,交通不便。

三百12户,48人。

村坐落半山腰,古时村脚下有田三百(即三亩),遂取名三百村。清朝晚期形成村庄,雷姓祖先从本地大西畈村迁入。属半山区,四周有垄田,西靠公路。

麻圩岭10户,41人。

此地种植苎麻历史已久,村庄位于上坦与西畈的半岭之中,遂取村名麻圩岭。清朝中期形成村庄,祖先是畲族雷姓。该村东靠公路,西依山,南北是田。

黄大山8户,25人。

三百垄头3户,12人。

新田弄5户,15人。

栗树坑1户,5人。

下章前山4户,14人。

上周行政村,217户,725人,驻上周。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属上村乡,1950年建立上周行政村,1956年成立上周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坦洪管理区,1961年建立上周大队,1985年建立上周村委会,辖5个自然村,汉、畲两族居住。耕地573亩,以种水稻杂粮为主,兼营茶叶、油茶等。

上周204户,679人,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上周地名。古时村人多姓周,村口有两块岩石如狮象把门,取名象周,为书写方便,于民国初期改为上周。距乡驻地北3.1公里,村呈燕形,地处山头,交通不便。

小竹蓬5户,16人。

建村前,此地有紫竹、三月竹等,清道光年间形成村庄,取名小竹蓬。该村地处山坞,四面环山,交通不便。

和尚湾3户,14人。

两头弄4户,14人。

清朝初期形成村庄,原名弄源,祖先雷茂兴从丽水迁此定居,民国初改名两头弄。村坐落山垄,三面环山,西有垄田。

樟树脚1户,2人。

上坦岭头行政村,68户,224人,驻上坦岭头。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属坦洪乡第二行政村,1956年成立上坦岭头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坦洪管理区。1961年建立上坦岭头大队,1985年建立上坦岭头村委会,辖4个自

然村,汉、畲两族居住。有耕地205亩,以种水稻为主,兼营茶叶、油茶、蘑菇等。

上坦岭头56户,178人,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上坦岭头地名。村坐落上坦上首,有一条岭,故名上坦岭头。距乡驻地北1.8公里,村呈燕形。

木栾7户,30人。

此地过去生长栾树较多,遂取村名木栾。清朝晚期形成村庄,祖先是畲族雷姓。该村坐落山腰,东依山,三面是梯田、垄田。

塘下1户,1人。

螺丝后4户,15人。

赵村行政村,176户,622人,驻赵村。

以村得名。解放初属上村乡,1950年建立赵村行政村,1956年成立赵村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坦洪管理区,1961年建立赵村大队,1985年建立赵村村委会,辖2个自然村。有耕地565亩,以种水稻山地杂粮为主,兼营茶叶、油茶,中药材有元胡。

赵村168户,587人,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赵村地名。赵姓始居,故名赵村。后赵姓绝,鲍姓从徽州逃荒到此定居,地形是半月形,曾改名月川,后复名赵村。距乡驻地东北2.9公里,村呈长方形,坐落两条小溪的汇合口,属山区,交通不便。

周山头8户,35人。

村坐落山头,祖先姓周,遂名周山头。清光绪年间周氏从马岭迁此定居。该村三面环山,北靠潘家寺,并有梯田。

杨柳源行政村,48户,197人,驻杨柳源。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属坦洪乡洪村行政村,1956年成立杨柳源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坦洪管理区,1961年建立杨柳源大队,1985年建立杨柳源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104亩,以种水稻为主,兼营蚕桑、蘑菇等。

杨柳源48户,197人,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杨柳源地名。据传,过去村中杨柳多,村旁小溪流水,故名杨柳源。距乡驻地西2公里,村呈长条形。

洪村行政村,193户,708人,驻洪村。

以村得名。解放初属坦洪乡,1950年建立洪村行政村,1956年成立洪村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坦洪管理区,1961年建立洪村大队,1985年建立洪村村委会,辖3个自然村。有耕地516亩,以种水稻为主,兼营茶叶、蚕桑、蘑菇,中药材有元胡。

洪村173户,634人,村委会驻地。

据传此地最早是翁姓居住,故名翁村,后为书写方便,改名洪村。距乡驻地西1.6公里,村呈船形,有一小溪穿境流过。

乌焦塘18户,68人。

此地原名“燕子窝”,人口较多。据传,祖先夫妇生过十八个儿子,后听信谣言,在水口造了一座桥,在屋后挖了七口塘,不久,十八个儿子在一夜里都死光,葬在屋后大坞。故村里有坞、有桥、有塘,遂称坞桥塘。民国时称胡椒塘,解放后写成乌焦塘。祖先姓陈,清道光年间从后塘畈迁入。

上岭头2户,6人。

塘齐行政村,68户,261人,驻塘齐。

以村得名。解放初属上村乡赵村行政村,1956年成立塘齐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坦洪管理区,1961年建立塘齐大队,1985年建立塘齐村委会,辖4个自然村,汉畲两族居住。有耕地200亩,以种水稻杂粮为主,

兼营茶叶、油茶、蘑菇。

塘齐53户,200人,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塘齐地名。据传周朝此地就有塘齐村,附近有二座庵,三座经堂,还有座观花楼,后毁于水灾,全村俱废。据陈氏宗谱记载,明万历年间,祖先陈金公从丽水梅山迁居上周村,明崇祯十六年陈母亡,家中失火,房舍俱毁。后二子分居,长子陈大富迁居塘齐田圩铺定居,才逐渐恢复村庄。该村距乡驻地东2.1公里,村呈长方形,西临小溪,是文明村。

黄畈9户,36人。

村前一横都是畈,名横畈,后改名黄畈。清末,雷姓祖先从章坑迁居此地。村坐落山上,东有垄田,三面环山。

塘齐畈4户,15人。

赤沙岗2户,10人。

潘家里行政村,116户,443人,驻潘家里。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属坦洪乡洪村行政村,1956年成立潘家里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坦洪管理区,1961年建立潘家里大队,1985年建立潘家里村委会,辖4个自然村。有耕地245亩,以种水稻为主,兼营茶叶、蚕桑、苎麻、油茶等。

潘家里103户331人,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潘家里地名。此地原是潘姓的山,叫潘家岭。清康熙年间,曾姓祖先从福建迁居此地,清末改名潘家里。距乡驻地西南1.7公里,村呈圆形,居住集中。

下河畈8户,30人。

以畈得名。该村的上首洪村,有三个畈,分上畈、下畈和下下畈,当地方言“下”与“河”近音,后称下河畈。清乾隆年间,翁氏从江西迁入。村东依山,西旁小溪,南北是田畈。

下陶2户,6人。

宁家6户,26人。

阳坑塘行政村,21户,98人,驻阳坑塘。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属坦洪乡第二行政村,1956年成立阳坑塘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坦洪管理区,1961年建立阳坑塘大队,1985年建立阳坑塘村委会,辖4个自然村。有耕地121亩,以种水稻为主,兼营茶叶、油茶等。

阳坑塘 10户,46人,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名洋坑塘。村中有口塘,叫阳坑塘,村以塘故名。距乡驻地南1.8公里,村呈圆形,村民均系畲族。

坑下1户,7人。

增溪8户,39人。

村前有增溪,村以溪得名。清朝中期形成村庄,祖先兰姓是畲族。东旁溪,西依山,南北是田畈。

冷水坞2户,6人。

金隆行政村,36户,137人,驻叶坑。

原名叶坑大队,因重名,1982年3月更名为金隆大队。解放前村里有位名叫邱金隆的烈士,生前曾担任宣平县红军北营总指挥,后遭国民党杀害。为纪念烈士改名金隆大队。1985年建立金隆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123亩,以种水稻为主,兼营茶叶、油茶等。

叶坑36户,137人,金隆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叶坑地名。村庄坐落山坑,据传古代是叶姓人居住,故名叶坑。距乡驻地南2.5公里,村呈长条形,有一小溪穿境流过。革命烈士邱金隆出生在这里。

斗角场中一瞥云华乡云华乡

云华乡 位于县城西南部,东与明山、大溪口乡为邻,南和大源乡毗连,西与泽村乡交界,北与坦洪乡、桃溪镇接壤。面积41.2平方公里,辖10个行政村,54个自然村,有1941户,7251人,其中畲族414人,余系汉族。乡政府驻地溪口,距县城29公里,海拔225米。交通便利,武义客车直达驻地。

解放前称保华乡,解放初建政时取云溪的“云”字和乡驻地华塘的“华”字,定名云华乡。1955年分为云华、云溪两个乡,1957年两乡合并仍称云华乡。公社化时属桃溪大公社,为云华管理区,1961年10月建立云华公社,1983年7月政社分设,建立云华乡。

该乡属半山区,境内溪流纵横,主要有三条:坦溪,发源于坦洪乡,从大院后水库入境,自北向南流经溪口,在新田畈南汇入东溪;一条发源于静妙寺坑蓑衣坪,自东北向西南流经静妙寺水库、台山脚,在新田畈南汇入坦溪;第三条,发源于明山乡的双水岭头,由东向西流经内铺、皮子源、湖石下,过金村汇入东溪。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最高温度七月36至38℃,最低温度一月零下6至8℃,年平均温度16℃左右。雨量充沛,阳光充足,年降水量约1500毫米,适宜农业生产。水利条件较好,建有大院后、三江望、静妙寺、李输、西坑等水库16座,蓄水量207万立方米,电灌站3处,装机44千瓦;水电站7处,装机299千瓦。农业以产粮为主,兼营茶叶、蚕桑等。

全乡耕地5276亩,其中水田4995亩,占耕地面积94.7%,山林地4.6万亩,占总面积74.2%,非林地1.6万亩,占25.8%。粮食生产:1949年亩产400斤,1980年亩产1549斤,总产795万斤,1984年亩产1650斤,总产958万斤,创历史最高水平。经济作物,同年茶叶1577担,蚕茧175担,油菜籽588担,油茶籽342担,生猪饲养量8170头,养蜂93箱,养鱼面积277亩。

乡镇企业有水电站、萤石开采、陶器厂、砖瓦厂等24家,从业人员90人,产值10.43万元。1985年新办有手套厂、墙纸厂、五金厂等,增加职工80人。

1984年全乡工农业总产值达293万元,人均净收入为308元。

全乡设有初中1所,学生268人,教职员10人;小学12所,学生654人,教职工31人。有文化站、广播站、电影放映队、影剧院、卫生院等设施。1984年人口出生率8.10‰,自然增长率1.65‰。

台山寺:离乡政府驻地2.5公里处,建于宋朝乾德年间,有一千多年历史,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该寺雄伟轩昂,风景秀丽,现拟开发台山旅游区。

云华乡1941户,7251人,驻溪口。

云溪行政村,521户,1911人,驻溪口。

原名溪口大队,因重名,更名为云溪大队。解放初属云华乡,1950年建立溪口行政村,1956年成立高潮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云华管理区,1961年建立溪口大队,1982年3月更名云溪大队,1985年建立云溪村委会,辖12个自然村。有耕地1184亩,以种水稻为主,兼营麦类、茶叶、油茶、蚕桑等。

溪口336户,1317人,乡及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溪口地名。该村位于东溪上游,有两条支流在村口汇合,故名溪口。距县城西南28.5公里,村呈方形,地势平坦,居住集中,交通便利,县城有客车直达该村。村北建有大院后水库,蓄水量百万立米以上,是云华乡骨干水利工程。

后塘底28户,96人。

此地原为潘氏山地,据吴氏宗谱记载:“乾隆年间,吴永余同弟从庆元县洋边庄迁居宣平后塘底为潘氏管山种植,经卜卦而居住至今。”该村坐落低山丘陵,东临小溪,南有水田,西北是山地。

盘龙坞6户,24人。

古代步露坞叫外铺,现大树头村是内铺。清乾隆五十年有符长万挑“拔琅鼓”货郎担,从江西建昌府南丰县东门龙池廿一都来此搭铺种麻为生,后形成村庄,取名盘龙坞。村坐落低山丘陵,东靠公路和小溪,西北为山地。

黄塘岗8户,31人。

塘源坑39户,141人。

原名桃源坑,古代此地桃树很多,取名桃源坑,后改为塘源坑。据王氏宗谱记载,乾隆八年祖先王君义、王君球从江西杨家田经商至宣平,见桃源坑有地可种,就迁居至此。村坐落低山丘陵,呈长条形,三面是山地,北有垄田。

后潘25户,88人。

此地为潘姓始居,取名后潘。原村庄毁于黄巢起义年间,后于清初重建。据饶氏宗谱记载:“乾隆年间饶志尚从福建上杭县里司后村来宣平后潘、以种麻为生”。村坐落低山丘陵,三面环山,东临公路。

月松庵28户,120人。

古时此地有一庵堂,庵后有山似半月形,遂名月松庵。清乾隆年间,姜氏从福建省建宁县迁居宣平,初住祝村、荷样,因居住与生产不便,就移居月松庵。村坐落平原,东靠公路,西南是田畈,北依小山。

新田畈 15户,71人。

古时此地是溪滩,后成良田、取名新田畈。据何氏宗谱记载,清康熙后期,何氏祖先从兰溪作小贩到新田畈落户。当时有毛氏住户的残基,据说毛氏骄傲,被人暗算绝代,故由何氏发展成村。

蟠龙1户,5人。

乌山后2户,6人。

后前山1户,5人。

牛栏岭2户,7人。

上江行政村,340户,1206人,驻上江。

以村得名。解放初属上江乡,1950年建立上江行政村,1956年成立上江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德云管理区,1961年属云华公社,建立上江大队,1985年建立上江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828亩,以种水稻为主,兼营麦类、茶叶、油茶等。

上江340户,1206人,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原名长江。古代叫云岗村,村边有一小溪,后冲涮成一条江,名长江,村以江故名,解放前改名上江。距

乡驻地北2.5公里,村呈弧形,有小溪从北向南穿村流过。

民丰行政村,111户,476人,驻观音寺。

解放初属大树头行政村,1956年由11个村联合成立民丰高级社,1958年公社化时属德云管理区,1961年属云华公社,建立民丰大队,1985年建立民丰村委会,辖6个自然村。有耕地307亩,以种水稻杂粮为主,兼营茶叶、油茶等。

观音寺21户,86人,民丰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观音寺地名。相传,六百多年前此地有座观音寺,后寺废建起村庄,遂名观音寺村。距乡驻地北1.8公里,村庄散列,呈长方形,有一小溪从村东流过。

天师殿脚31户,122人。

该村后山有一座天师殿,村庄遂名天师殿脚。乾隆末年,祖先连氏从福建迁入宣平上江村居住,因遭暗算,房屋毁灭,就移居天师殿脚种麻为生。村坐落丘陵,东北是山地南有田畈,西靠机耕路。

黄碧坑7户,21人。

村旁有一条较大的坑,取名黄碧坑,村以坑故名。乾隆元年,甘氏从江西迁入此地种麻为生。村坐落丘陵,东北是山地,西旁小溪和水田。

大树头47户,230人。

古时此地有一株数人合抱橡子树,遂取村名大树头。乾隆末年,蒋氏从江西建昌府迁入此地种麻为生。村坐落丘陵,东临小溪,西北靠山,南是水田。

观音寺对面山

1户,6人。

对面山4户,11人。

白岩头行政村,28户,125人,驻白岩头。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属云华乡荷样行政村,1956年属建华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坦洪管理区,1961年建立白岩头大队,1985年建立白岩头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96亩,以种水稻杂粮为主,兼营茶叶、油茶籽等。

白岩头28户,125人,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白岩头地名。此地山上岩石呈白色,村庄坐落在岩石前面,故名白岩头。距乡驻地东2.2公里,村庄散列,呈长方形。

荷丰行政村,248户,881人,驻荷样。

原名荷样大队,因与本县下杨、内河洋近音,故改名荷丰大队。解放初属云华乡,1950年建立荷样行政村,1957年成立云三高级社,1958年公社化属云华管理区,1961年建立荷样大队,1982年3月更名荷丰大队,1985年建立荷丰村委会,辖8个自然村。有耕地723亩,以种水稻为主,兼营茶叶、油茶、蚕桑等。

荷样93户,303人,荷丰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荷样地名。村后小山象荷花,故名荷样。距乡驻地南1.3公里,村呈长方形,居住集中,村西南各有小溪。

上弄源55户,218人。

村下有一条长垄,村坐落垄的上面,故名上垄源,现写成上弄源。清嘉庆年间,阮氏由福建双溪口村迁此捕鱼为生。至今有多姓居住。村坐落丘陵,东为山垄,南是田,西北靠山。

台山脚25户,69人。

该村坐落台山下面,取名台山脚。元朝初年,钟氏从遂昌逃荒迁居古坑源因山脚下有虎出现,后移居台山脚。地处丘陵,三

面环山,南临小溪。全村均为畲族居住。

江铺头12户,47人,畲族。

中央铺17户,61人。

该村坐落在江浦头和台山脚中间,取名中央铺。明末,兰氏从遂昌县迁到金村岭山前为地主守山,后移居江浦头,兄弟分家后,弟分居中央铺。地处丘陵,东是山地,南临机耕路和小溪,西北靠山。全村均为畲族居住。

安背7户,33人。

以山形取名安背。明末年间,钟氏从台山脚迁居蓑衣坪,清乾隆年间移居安背。三面环山,南临田。

大溪滩21户,83人。

此地原是一块荒滩,明朝后期严氏从江西迁居下华畈,就在这块荒滩上搭铺种麻为生,逐渐形成村庄,遂名大溪滩。地处平原,三面是田,西旁小溪。

四百塘18户,67人。

金川行政村,94户,346人,驻金村。

原名金村大队,因重名,更名为金川大队。解放初属云华乡,1950年建立金村行政村,1957年成立光华高级社,1958年公社化属云华管理区,1961年建立金村大队,1982年3月更名金川大队,1985年建立金川村委会,辖2个自然村。有耕地274亩,以种水稻为主,兼营茶叶、蚕桑等。

金村90户,330人,金川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金村地名。元朝建村,因是姓金人始居,故名金村。距乡驻地南2公里,村呈圆形,东临小溪。

大桥头4户,16人。

清湖行政村,70户,284人,驻湖石下。

办初级社时以清修寺、湖石下二村定名清湖农业社。解放初属云华乡金村行政村,1955年成立清湖初级社,1957年属光华高级社,1958年公社化属云华管理区,1961年建立清湖大队,1985年建立清湖村委会,辖3个自然村。有耕地233亩,以种水稻为主,兼营茶叶、油茶等。

湖石下48户,206人,清湖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原名乌石下。村后有一小湖,湖中有两块大石头,村坐落湖的下首,故名湖石下。距乡驻地南1.9公里,村庄散列,呈长条形,西临小溪。

清修寺9户,27人。

千丘坞13户,51人。

原名清修寺坞,因宣平话不顺口,后改名春秋坞,现简化为千丘坞。清康熙年间,廖氏从福建古田县来清修寺做长工,后经老僧介绍到清修寺坞种靛青为生,发展成村。地处山坞,东北依小溪,西南靠山。

皮子源行政村,165户,637人,驻皮子源。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属云华乡金村行政村,1957年属光华高级社,1958年公社化属云华管理区,1961年建立皮子源大队,1985年建立皮子源村委会,辖9个自然村。有耕地407亩,以种水稻杂粮为主,兼营茶叶、林业。

皮子源37户,139人,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原名备子源。村后一块小山象篦子形,又是水源的发源地,村庄遂名篦子源。后为书写方便,改为皮子源。距乡驻地东南3.2公里,村呈方形,有一小溪穿村流过。

内铺2户,8人。

大合30户,112人。

因村边有两溪汇合,遂取村名大合。清康熙年间,廖氏兄弟从福建上杭县迁居此地种靛青为生。村地处山坞,四面环山。

十三丘14户,64人。

下昌坑9户,44人。

陈坑35户,120人。

古时,村旁的岩壁上长满藤蔓,可攀藤而上,故名藤坑。清朝中期,叶氏从安徽迁此建村,民国时更名陈坑。坐落山坞,三面环山,北旁小溪。

下马岭22户,81人。

村口岭头上有两块巨岩朝向村中,象蛤蟆,遂称蛤蟆岭,后简化为下马岭。清宣统元年,曾氏从江西迁此开荒种粮。村坐落山岭,四面环山,西有少数良田。

上昌坑6户,30人。

龙潭背10户,39人。

华塘行政村,224户,793人,驻华塘。

以村得名。解放初属云华乡,1950年建立华塘行政村,1957年成立成功高级社,1958年公社化属云华管理区,1961年建立华塘大队,1985年建立华塘村委会,辖5个自然村。有耕地286亩,以种水稻为主,兼营茶叶、蚕桑等。

华塘171户,597人,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华塘地名。周围都是山,当中低,象一口塘,元朝叫坳塘,到清朝末年,人口发展,改名华塘。距乡驻地南2.9公里,村呈长方形,居住集中,坦溪穿村流过。

山后坑33户,125人。

此地有一坑,与华塘一山之隔,村在山后,取村名山后坑。清乾隆年间,林氏始居,因无后代,收吴金锋为义子,吴系福建永定县虎岭里人,故迁居山后坑成村。地处丘陵,四周均是山地。

李水垄12户,37人。

以山垄得名里输垄,后简化为李水垄。清康熙年间,黄氏从广西毛峰坪带二子到此开荒,两年后带全家到此安家。村地处丘陵,东南有垄田,西北靠山。

后齐5户,19人。

该地形象狮子盘踞,村庄坐落在后半部,取村名后狮,因方言“狮”与“齐”近音,后来写成后齐。清初黄曾龙从广西迁居此地种麻为生,咸丰年间,村遭火焚,黄氏重建村庄。东南旁小溪,西有良田,北靠丘陵。

舍弄3户,15人。

周处行政村,125户,458人,驻周处。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属云华乡华塘行政村,1957年属成功高级社,1958年公社化属云华管理区,1961年建立周处大队,1985年建立周处村委会,辖7个自然村,汉、畲两族居住。有耕地444亩,以种水稻为主,兼营茶叶、油茶、柑桔等。

周处18户,63人,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周处地名。清朝初,周处是现在的麻铺弄,约在二百七十多年前,周处村住户迁居庵前,同时大坑村一些住户也迁来庵前,故庵前改名周处。距乡驻地南3.8公里,村庄散列,呈三角形,西临小溪。

赵下村33户,108人。

因赵姓始居,故名赵和村,毁于黄巢起义年间。清朝后期,兰氏从本地江铺头迁居此地,改为赵下村。地处平原,东南旁小溪,西北有良田。

麻铺弄19户,64人。

此处原名周处,为郑回周姓始居,后因有犯上嫌疑,被官府查抄,村庄毁灭。清康熙年间,兰氏从景宁、云和两县迁来,在大坑、内潘定居,因人丁发展,后移居庵前,太平天国时再移居麻铺弄。地处丘陵,东南靠山,西有竹园,北临小溪。

大坑 39户,150人。

当时称大川,是由大坑、小坑两条溪流汇合而成,后改名大坑。清康熙年间李氏从内山坑迁居此地。东靠山,西旁小溪。

长蛇凹 8户,34人。

畚箕坛 1户,5人。

坛头脚 8户,34人。

云溪桥

古民房

供销社泽村乡泽村乡

泽村乡 原名德云乡,1982年更名。位于县城西南部,武宣公路两侧,东邻云华乡,南接大源乡,西接西联乡,北连桃溪镇,总面积23平方公里,辖8个行政村,61个自然村,有1959户,7725人,其中畲族1002人,余系汉族。乡政府驻地泽村,距县城31公里,海拔215米,交通便利,武宣公路从村口通过,有停靠站。

乡以驻地泽村得名。解放后建政德云乡,1951年分设锦云、德云两个乡,1956年两乡合并为德云乡,1958年公社化属桃溪人民公社德云管理区,1961年10月建立德云公社。因与相邻登云公社近音,容易混淆,1982年3月更名泽村公社,1983年7月政社分设,建立泽村乡。

该乡地处丘陵,亘绵起伏,有部份平原,土地肥沃。主要河流有桃溪、松溪和一条未名溪。桃溪,从桃溪镇北入注,直贯全乡,至大源乡与东溪汇合;松溪,源起于山朱,流经内铺汇入桃溪;未名溪,发源于西联乡,流经大源乡西叶桥注入东溪。

全乡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春夏多雨,光照充足,无霜期较长,适宜农业生产,以经营水稻为主,兼营棉花、茶叶、蚕桑、油菜籽等,特产有苎麻、蘑菇,苎麻产量居全县首位。

境内有丰富的萤石和云母矿藏。云母矿蕴藏量大,布遍全乡,正拟开采。

全乡水利条件良好,建有松溪、马岭脚、叶家田、杨子里等处水库23座,其中松溪水库为该乡的骨干水利工程,蓄水量达200万立方米,东西两条渠道长8公里,自流灌溉面积达2507亩,并建有水电站7处,装机111千瓦。

该乡是县主要产粮区之一。有耕地6157亩,其中水田5503亩,占耕地面积89.4%,山林地1.8万亩,占全境总面积51.5%,非林地1.7万亩,占48.5%。粮食,解放初总产量300万斤,1965年总产481万斤,1977年总产737万斤,1980年总产909万斤,1984年总产1172万斤,亩产达1842斤,创历史最高水平。同年经济作物,棉花287担,茶叶734担,蚕茧366担,油菜籽783担,苎麻335担,蘑菇885担,油茶籽371担,红糖120担,养蜂52箱,养鱼85亩,生猪饲养量7756头,长毛兔1805只。

乡镇企业有萤石开采、水电站、塑料、锰钢、服装、食品、砖瓦、制茶厂等14家,从业人员150人,产值37.91万元。1984年全乡工农业总产值达381万元,人均净收入358元。

全乡有初中1所,学生264人,教职工11人;小学12所,学生651人,教职工27人。文化卫生设施有文化站、广播站、电影放映队、影剧院、卫生院等。1984年人口出生率10.71‰,自然增长率4.21‰。全乡有半数以上的人口已饮用自来水。

凤凰山古文化遗址,系周朝晚期至战国晚期的文化遗址(详见文物卷)

革命烈士曾志达,又名曾尚志、曾昕,出生于后溪村,1927年入党,同年10月任宣平县委书记,1929年冬任中央特派员(驻浙江)。1931年12月14日在上海被捕,1932年4月在杭州松木场被杀害。

泽村乡1959户,7725人,驻泽村。

泽村行政村,289户,1025人,驻泽村。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属德云乡,1950年建立泽村行政村,1955年成立明星初级社,1958年公社化属德云管理区,1961年建立明星大队,1982年3月更名泽村大队,11985年建立泽村村委会,辖8个自然村。有耕地932亩,以种水稻为主,兼营棉花、蚕桑、茶叶、苎麻、宣莲、蘑菇等。

泽村95户,325人,乡及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泽村地名。明朝中期,周若元从丽水板桥迁居附近的麻车源,当时只有一座房子,由周出钱购买定居,逐渐发展成村,因村前有溪,水又好,取名泽村。位于县城西南30.8公里,村呈长方形,地势平坦,交通便利,武宣公路穿境而过,有停靠站。

章弄源25户,100人。

祖先姓吴,明末从福建金田村迁来,在一条较长的山弄里建村,取村名长弄源,因长与章近音,后演写为章弄源。左右依山,东有小溪。

外铺14户,46人。

塘头65户,239人。

村建在水塘上首,故名塘头。祖先姓叶,在元朝末年,从松阳武山后村迁来。地处丘陵,三面环山,西有小溪,并有机耕路与武宣公路相接。

下蒋14户,44人。

古时村大人口众多,有一蒋姓在朝任尚书,见村处在松鹤村下首,村民又姓蒋,提议起村名为下蒋。蒋姓无继,清朝晚期有张姓从章岸迁入发族,村名不变。地势平坦,四周均是农田,村后有小溪,东有机耕路与武宣公路相连。

后溪64户,227人。

原名湖溪,因村处在小溪后面,解放后改名后溪。清朝中期,曾姓祖先从江西南丰迁入。村坐落湖溪的山脚,南有公路,北靠山坡。

革命烈士曾志达出生于该村。

下后溪2户,6人。

骨头山10户,38人。

锦后行政村,169户,662人,驻乌石后。

“锦”,原锦云乡,“后”,大队驻地乌石后,由此得名“锦后”。解放初属锦云乡,1950年建立乌石后行政村,1956年成立锦后初级社,1958年公社化属德云管理区,1961年建立锦后大队,1985年建立锦后村委会,辖6个自然村。有耕地503亩,以种水稻为主,兼营茶叶、油茶、苎麻、蘑菇等。

乌石后81户,337人,锦后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乌石后地名。村后有座大岩石,名饭甑坛,呈乌黑色,村庄遂名乌石后。距乡驻地北2.2公里,村呈方形,地处半山区。

土地堂33户,121人。

舍坑17户,65人。

李庄23户,75人。

松树下14户,60人。

大平岗1户,4人。

项湾行政村,196户,763人,驻项湾。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属德云乡,1950年建立项湾行政村,1957年成立利丰高级社,1958年公社化属德云管理区,1961年建立利丰大队,1982年3月更名项湾大队,1985年建立项湾村委会,辖5个自然村。有耕地540亩,以种水稻为主,兼营茶叶、棉花、苎麻等。

项湾 109户,448人,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项湾地名。村庄坐落在溪流湾处,为项姓人的土地,故名项湾。距乡驻地北1.2公里,村呈长方形,后靠山,前邻武宣公路,桃溪从村前流过。

金狮弄26户,86人。

该村建在泽村周氏土地旁边的山弄里,故名周氏弄,后雅化为金狮弄。清初有兰氏从云和县迁来,先在大源乡内潘村暂居,后移居泽村乡松树下,几年后再在周氏山弄建宅定居。地处丘陵,四面环山。

枯枝蓬48户,181人。

原名杉树潭。因古时附近溪潭边有大杉树而得名。大杉树被砍伐时留有后山一片梓树丛林,俗语称“丛”为“蓬”,梓树果实似珠,味苦,有“苦珠树”之称,故改村名为“苦珠蓬”,后演写为枯枝蓬。

清初,谢姓祖先从江西景德镇迁来定居建村,地处丘陵,东依山,南北均与农田相连,西靠武宣公路。

方上11户,39人。

多宝寺2户,9人。

锦坪行政村,427户,1675人,驻前吴。

“锦”坪是取锦云乡和荒田坪中两字得名。(办社最早),办高级社时取名锦坪。解放初属锦云乡前吴行政村,1956年成立锦平高级社,1958年公社化属德云管理区,1961年建立锦坪大队,1985年建立锦坪村委会,辖11个自然村。有耕地1067亩,以种水稻为主,兼营茶叶、油茶、蘑菇、苎麻等。

前吴49户,220人,锦坪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前吴地名。南宋高宗年间,吴姓祖先从福建迁入该地,村庄坐落山前,故名前吴。距乡驻地北1.8公里,村呈长方形,东靠山,西临小溪。

山朱44户,173人。

朱姓祖先在清朝中期,从福建枫树窝迁此建村。传说,有位名叫金德王,闻说这一带山头有珍珠宝贝,他找了多时,只捡得三块圆形异石,视为珍宝,故取名“山珠”。村四面环山,祖先恰好姓朱,写为山朱。

松溪90户,336人。

南宋高宗年间,吴姓祖先从福建迁来前吴村居住,见松溪一带土地肥沃,山青水秀,又由前吴移居于此。因祖先在小溪旁寻地建村,故名“寻溪”。方言“寻”、“松”近音,又因溪边多长松树,故改名松溪。地处丘陵,西北依山,东旁小溪,南面与农田相连。

山朱岭头14户,58人。

鲍畈34户,130人。

古时该地曾有马口村的鲍姓居住,取村名鲍畈。清朝中期,祖先雷朝发从遂昌迁此,仍以鲍畈为名。村东旁山,西有小溪、农田,有机耕路与泽村相通。

内坞底29户,128人。

村建在山坞里,故名内坞底。清乾隆年间,畲族雷、兰两姓,先后从平阳、青田迁入定居。村西南有垄田,三面环山。

郑山头17户,66人。

牛厄弄10户,40人。

荒田坪48户,184人。

清朝中期,祖先徐氏在荒田成片的地方建村,故名荒田坪。地势平坦,现为马、兰、雷等姓杂居。村东有机耕路与武宣公路相接。

陈弄21户,74人。

清朝晚期,雷、兰两姓祖先从东阳迁往该地建村,取村名陈弄。地处丘陵,三面环山,西有机耕路与泽村相通。

叶村71户,263人。

清朝晚期,叶姓祖先在该地帮人守山,后在叶家田建宅定居,故名叶村。后有陈、

鲍、徐、卢等姓相继迁入,现为多姓杂居。村庄散列,呈三角形,四面环山,东有机耕路与武宣公路相接。

锦源行政村,293户,1212人,驻顺源。

取原锦云乡的“锦”和驻地顺源的“源”二字得名锦源。解放初属锦云乡,1950年建立锦源行政村,1956年成立锦源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德云管理区,1961年建立锦源大队,1935年建立锦源村委会,辖13个自然村。有耕地906亩,以种水稻为主,兼营苎麻、蘑菇、茶叶等。

顺源56户,246人,锦源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顺源地名。明末,何姓祖先从宣平千家村迁入此地,建村在溪流旁,故名顺源。地势平坦,上为顺早畈,下为顺口畈,两畈相连,前人称为十里畈。距乡驻地西3公里,村呈长方形,北面依山,南旁小溪。

三百下31户,144人。

村坐落一丘名三百田的下坎,故得名三百下。清乾隆年间,曾姓祖先从江西南丰县迁此定居建村。三面环山,西连农田。

齐腰18户,71人。

原名树岙,后称齐腰。清乾隆年间,有章、叶、李三姓相继从江西、福建等地迁入。村坐落山岙中,四面环山。

潘村14户,57人。

该村潘姓始建,故名潘村。在清乾隆年间,有陶、叶两姓从西联乡汤山村迁入定居。三面环山,村前有垄田。

杨子里49户210人。

村原建有道士堂,清雍正年间,周氏祖先从松阳迁入定居,后有郑姓也从陶村迁来,人称这里为“道堂”,认为不雅听,就以附近的杨子里坑为名,定村名为杨子里。四面环山,机耕路与小溪自北向南穿村而过。

齐腰头8户,43人。

马鸟6户,19人。

坞春26户,102人。

原名乌川,坐落山岙,古时该地溪边树木成荫,有乌黑之感,取村名乌川,后演化为坞春。清嘉庆年间,兰姓祖先从丽水迁入建村。三面环山,南有机耕路。

齐源32户,134人。

该村为徐姓始建,北有水源,故名徐源。因当地方言徐与齐近音,演写为齐源。清乾隆年间,有孙、陶两姓分别从孙里坞,陶村迁入。东北依山,西南连接农田。

黄新村23户,85人。

原名黄山头,为畲族兰姓集居。村建在高山顶上,离农田较远,交通不便,在人民政府的帮助下,于1981年至1982年间,集体迁移,在农田附近新建村庄,故改名黄新村。村前有小溪,新建机耕路从村口直向农田伸延。

下里畈19户,64人。

清乾隆年间,李姓祖先从福建迁来,在顺早畈下首的里许处建村,故名里下畈。东北依山,西南连接农田,村口有机耕路通向农田。

风丘凹 7户,28人。

大坟山 4户,15人。

潘家洋 行政村,100户,387人,驻潘家洋。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属云华乡,1950年建立潘家洋行政村,1956年合作化成立和平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云华管理区,1961建立潘家洋大队,1985年建立潘家洋村委会,辖2个自然村。有耕地357亩,以种水稻为主,兼营茶叶、蚕桑、宣莲等。

潘家洋 97户,374人,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潘家洋地名。明朝初期,有潘姓定居此地,取村名潘家。到明朝中期,有王孟冀从上江迁居此地,给村名加

一“王”字,改为潘家王。后因村前一畈烂糊田,终年积水,一片汪洋,方言洋与王近音,故改名潘家洋。距乡驻地东南1.2公里,村庄散列,呈长方形。

圆明山 3户,13人。

种子源 行政村,234户,974人,驻地杨公源(无住户)。

该地有烂泥田,不怕天旱,名种子丘,旧社会每逢大旱,远近农民都来该田选留种籽,成了种籽之源,故名种籽源。解放初属德云乡西山下行政村,1957年成立联丰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德云管理区,1961年建立联丰大队,因重名,1982年3月改名种籽源大队,1985年建立种籽源村委会,辖11个自然村。有耕地851亩,以种水稻为主,兼营茶叶、苎麻、蘑菇、油茶等。

种子源头 3户,11人。

内源 43户,185人。

村口有烂泥田,终年积水,清道光三年大旱,附近一带农田颗粒无收,农民都到该田选留种籽,故称种籽丘。内外两村合称种籽源。该村位于种籽丘内,故名内源。清朝中期,有韩、李两姓祖先从江南迁来建村。地处半山区,四周均有梯田,有小溪穿村而过。

内铺 10户,43人。

黄泥山 17户,73人。

外源 44户,184人。

外源属种籽源的另一村,因处在种籽丘外,故名外源。祖先畲族雷姓,在清朝中期从云和县迁来建村。地处丘陵,后依山,前接田,东有机耕路与武宣公路相接。

西山下 64户,246人。

古时江山村有大财主,西山下一带均为财主的土地。清同治年间,有谢、李两姓先后从江西迁来,向江山财主买地建宅,逐步发展成村。因村建在江山村西首的山脚下,故名西山下。地处丘陵,三面环山,东有小溪,并有机耕路与武宣公路相接。

枫树塘 14户,54人。

坟山脚 5户,22人。

坊塘 26户,125人。

祖先姓梁,在清朝中期从江西省迁来,种麻为生。因村址有四口水塘,排列成方,故村名方塘,后演写为坊塘。村后依山,前连农田,东有机耕路与武宣公路相接。

隔溪 7户,27人。

老斗窝 1户,4人。

章岸 行政村,238户,948人,驻地赤沙坳(无住户)。

以章岸得名。解放初属德云乡,1950年建立章岸行政村,1956年与江山等村成立红星高级社,1958年公社化属德云管理区,1961年建立红星大队,因重名,1982年3月更名章岸大队,1985年建立章岸村委会,辖5个自然村。有耕地826亩,以种水稻为主,兼营茶叶、棉花、蚕桑、苎麻、宣莲等。

章岸 84户,333人。

明末,章姓从义乌迁来,在溪岸建村,故名章岸。地处丘陵,东靠公路,西旁小溪,南北均是农田。

乌山后 13户,51人。

溪滩铺 17户,88人。

江山 66户,255人。

该地有一山,形似茶壶,故名壶山。祖先王姓,明朝后期曾任处州府尹,路过此地,见风景优美,后携带家眷,迁此建村,前有江,后有山,故名江山。武宣公路在村前通过,有客车停靠站,交通便利。

凡天寺 58户,221人。

唐朝时期,此地建有凡天寺、观音阁。李姓祖先从江西迁入定居,逐渐形成村庄,村以寺得名。“文革”时改为翻身村,1980年复名凡天寺。地处丘陵,东有小溪,其他三面均与农田相连。

登云乡登云乡

登云乡 位于县城西南部,四面环山。东邻俞源乡和桃溪镇,南接西联乡,北靠白姆乡,西北与金华县交界。总面积45.3平方公里,辖6个行政村,20个自然村,有524户,2020人,其中畲族3人,余系汉族。乡政府驻地大河源,距县城30公里,海拔400米。

乡名来历。由金华县的瀛头、三坑村(过去属宣平县),地势较高,上山俗称为“登”,取名登瀛乡,后简化为登云乡。解放初建政登瀛乡,公社化时属桃溪大公社为登瀛管理区,1961年10月建立登瀛公社,1966年改名登云公社,1983年7月建政登云乡。

该乡属山区,是全县林业基地之一,经营以林业为主,兼营农业。境内山峦重叠,峙耸蜿蜓,海拔千米以上的山峰有太阳山、反背山、大坞尖、小坞尖、茶园头、降西坪等9座。主要河流有大河源,向北流入麻阳港,属钱塘江水系。气候属亚热带季风区,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年降水量约1500毫米。最高温度七月,35至37℃,最低温度一月,零下8至10℃,年平均温度15.8℃。

全乡山林地6.29万亩,占总面积97.2%,非林地1791亩,占2.8%。耕地面积780亩,其中水田664亩。农业主要种植山地杂粮。林业有杉木、松木、杂木、毛竹等,每年向国家投售木材600多立方米。粮食生产:1949年亩产300余斤,1973年跨纲要,1979年亩产1562斤,1980年总产99万斤,1984年总产120万斤,创历史最高水平。同年产茶叶405担,生猪饲养1122头,养蜂23箱,特产有香菇、猕猴桃。

乡镇企业有水电站、萤石开采、锯板厂等6家,从业人员63人,产值12.77万元,1984年全乡工农业总产值88万元,人均净收入281元。

文卫事业有初中1所,学生73人,教职员工5人;小学6所,学生160人,教职工9人。有文化站、广播站、电影放映队各1个,卫生院1所,医务人员3人。1984年人口出生率16.5‰,自然增长率7.28‰。

革命烈士郑汝良出生于该乡吴畈村,1930年6月组建宣平西营红军,任指挥,因叛徒出卖,1932年农历12月被捕,牺牲在杭州。

登云乡524户,2020人,驻大河源。

大河源行政村,147户,555人,驻大河源,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建立大河源行政村,1957年建立大河源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桃溪管理区,1961年建立大河源大队,1985年建立大河源村委会,辖5个自然村。有水田140亩,山地300亩,山林基地2400亩。

大河源112户,403人,乡及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大河源地名。此地有条较大的溪,俗称大河,是麻阳港的发源地,故名大河源。位于县城西3C公里,两条溪的汇合口,村呈长方形,地处山坞,交通不便。

河头7户,30人。

反背9户,37人。

二百多年前,邵姓和林姓祖先,从福建、南京相继迁此定居,发展成村。村庄坐落山脚,西北依山,东南旁小溪,曾取村名子坑口,因村在另二村的山背后,出村往返要绕道进出,改村名为反背。

直源5户,19人。

深井源14户,66人。

廖姓祖先,从福建上杭清水塘村迁此定居成村,已有二百多年历史,因当时有口较深的井,遂取村名深井源。村庄坐落山脚,东旁小溪,三面环山。

双溪行政村,135户,513人,驻四百田。

原名四百田大队,因重名,更名为双溪大队。解放初建立四百田行政村,1957年合作化属吴畈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桃溪管理区,1961年建立四百田大队,1982年3月更名双溪大队,1985年建立双溪村委会,辖4个自然村。有耕地200亩,山林面积1536亩,是以山林为主的林产区。

四百田37户,145人,双溪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四百田地名。五百年前祖先由福建迁居此地;垦田四百,村庄遂名四百田(旧宣平一百把为一亩)。距乡驻地北2.7公里,村呈长方形,坐落两条小溪的汇合口,地处山坞,交通不便。

和山头41户,151人。

约在二百年前,吴姓祖先在此定居,后张姓、廖姓相继迁入。三姓人同住一村,十分和睦。村庄坐落在山上,故取村名和山头。村东是田,三面环山。

梧桐坑28户,102人。

二百多年前,邵姓、廖姓祖先从福建上杭迁此定居,因村庄坐落山坑间,上首有棵梧桐树,遂取村名梧桐坑。坐落山脚,三面环山,东靠小溪。

大坑口29户,115人。

郑姓祖先,从本县西联乡东山背村迁此定居,发展成村,已有二百多年历史,因村庄坐落一条较大的山坑边,取村名大坑口。三面环山,南面是田。

大坑行政村,66户,251人,驻小坑。

村委会所属的4个自然村,坐落于一条大坑边,遂取名大坑村委会,(方言“坑”即“溪”的意思)。解放初属四百田行政村,1957年属吴畈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桃溪管理区,1961年建立大坑大队,1985年建立大坑村委会,辖5个自然村。有耕地86亩,山林基地10606亩,是以林业为主的林产区。

小坑25户,111人,大坑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小坑地名。村庄坐落在小溪边,故取村名小坑。距乡驻地北2.6公里,村庄散列,呈长条形,地处山坞,交通不便。

杉树地15户,52人。

百五十3户,12人。

阳坑口10户,37人。

竹叶坪13户,39人。

此处早先是片竹林,中间有块小坪地,二百多年前,邵姓祖先从福建迁此定居,发展成村,取名竹叶坪。村庄坐落山脚,东临小溪,三面环山。

吴畈行政村,54户,197人,驻吴畈。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建立吴畈行政村,1957年成立吴畈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桃溪管理区,1961年建立吴畈大队,1985年建立吴畈村委会,辖2个自然村。有耕地126亩,山林基地325亩,是以山林为主的林产区。

吴畈44户,161人,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吴畈地名。原名河头。明朝,大河源遭火灾,一部份人迁居此地,改名误畈,民国十七年修谱时,又改称吴畈。距乡驻地北1.2公里,村呈长条形,坐落两条小溪的汇合处,地处山坞,交通不便。

革命烈士郑汝良,出生于该村。

殿后10户,36人。

上陈行政村,38户,140人,驻上陈。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属子坑行政村,1957年属大河源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桃溪管理区,1961年建立上陈大队,1985年建立上陈村委会,辖2个自然村。有耕地48亩,山地400亩,山林基地4802亩,是林产区,粮食以种山地杂粮为主,兼种少量水稻。

上陈20户,72人,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上陈地名。清初徽州陈姓住此,村庄坐落内陈的上面,故名上陈。距乡驻地南3.5公里,村呈圆形,地处山坞,交通不便。

内陈18户,68人。

二百年前,李姓祖先从南京迁此定居,因地处山垄,村处在上陈村里面,取名内陈。坐落山脚,三面依山,东旁小溪。

子坑行政村,79户,332人,驻子坑。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建立子坑行政村,1957年属大河源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桃溪管理区,1961年建立子坑大队,1985年建立子坑村委会,辖2个自然村。有耕地127亩,是以种玉米为主的山区。

子坑53户,232人,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子坑地名。有条小溪穿过村庄,叫子坑,村以坑得名。距乡驻地南3.4公里,村呈长形,地处山坞,交通不便。

山徐26户,100人。

清初年间,邵姓祖先从福建上杭塘下村迁来,因地处高山,盛暑也很凉爽,就取村名山暑,当地方言“暑”与“徐”近音,后演化为山徐。坐落山岗,四面环山。

柳城区

柳城区 位于县城西南部,东靠丽水,南依松阳,西接遂昌,北邻桃溪镇,面积346.8平方公里。辖大源、西联、新塘、竹客、三港、大溪口六个乡,共72个行政村,218个自然村,7407户,2.94万人,其中畲族有1835人。区公所驻地柳城镇。

1949年解放建立柳城区,驻地三港村,辖现在的柳城、新塘、三港、大溪口、竹客五个乡。1958年5月宣平县并入武义县,建立宣平区,驻地柳城镇,辖现在的柳城、桃溪两个区。公社化时释为卫星、上游、胜利三个人民公社。卫星公社即大源、柳城、西联、新塘、竹客五个乡;上游公社即三港、大溪口两个乡;胜利公社即泽村、云华、坦洪、桃溪、登云五个乡。1960年12月卫星、上游合并为柳城大公社。1961年10月建立三级所有队为基础,调整为现在乡规模的公社时,复建柳城区,辖现在的大源、西联、新塘、竹客、三港、大溪口、柳城七个乡。

该区五个乡属山区,一个乡属半山区,崇山叠峰,峙耸亘绵。西与遂昌为隅的牛头山,海拨1560米。河流有东溪、西溪、竹客溪、午溪(宣平溪)等,都属瓯江水系。

全区有耕地面积2.29万亩,其中水田1.99万亩,占耕地86.9%。山林地44.68万亩,占全区面积97.2%。农业主要经营水稻和山地杂粮,林业木材、毛竹为主。特产有宣莲、猕猴桃、水菖花、棕绷等。1984年粮食总产为4421万斤;经济作物茶叶3512担,油菜籽2093担,

油茶籽4894担,生猪饲养量3.89万头;乡镇企业产值75.7万元,从业人员410人。1984年全区工农业总产值1520万元,人均净收入262元。

教育事业:小学101所,172个班级,学生3865人,教职员工155人,代课教师54人;初中7所,29个班级,学生1294人,教职员工62人,代课教师18人。

大源乡大源乡

大源乡 位于县城西南部,东与大溪口乡为邻,西南与柳城镇毗连,北和泽村、云华乡接壤。总面积13.3平方公里,辖9个行政村,37个自然村,有894户,3575人,其中畲族448人,余系汉族。乡政府驻地全塘口,距县城35公里,海拔200米。

解放初建乡时取大岭头、乌溪源两个村名的首尾各1字,得名大源乡。解放前是上坦区保华乡辖地,1950年建政大源乡,属上坦区。公社化时属柳城(卫星)公社为大源管理区。1961年10月建立大源人民公社,1983年7月政社分设,建立大源乡。

该乡属半山区,东北部多系山丘,西南部分平原。气候四季分明,春夏多雨,无霜期较长,适宜农业生产。河流有东溪从云华乡入境,沿该乡与泽村乡界西流,从西叶桥折南出柳城镇,汇入宣平溪;乌溪,发源于大岭头,流经乌溪源、上河、溪滩铺,在柳城汇入东溪。建有乌溪源、后塘畈等水库8座,蓄水量57万立方米,电灌站3处,装机40千瓦。农业以产粮为主,兼营茶叶、油茶、蚕桑等经济作物,特产有宣莲。

全乡耕地3397亩,其中水田3094亩,占耕地面积91%。山林地1.86万亩,非林地0.8万亩。粮食生产:1972年亩产超千斤,1980年总产522万斤,1984年总产575万斤,亩产1771斤,创历史最高水平。经济作物:1984年产茶叶257担,蚕茧196担,油菜籽402担,油茶籽525担,生猪饲养量4222头,养蜂14箱,养鱼面积116亩。

乡镇企业有农机修理、砖瓦、制茶、陶器、服装厂等12家,从业人员140人,年产值9.5万元。

1984年全乡工农业总产值168万元,人均净收入292元。

文卫事业:有初中1所,学生193人,教职员工10人;小学8所,学生364人,教职工19人。有文化站、广播站、电影放映队等设施。有卫生院1所,医务人员5人,大村有医疗站。1984年人口出生率10.38‰,自然增长率5.33‰。

文物“宣阳观铜钟”。唐朝大历十二年(公元777年)为道士叶法善铸造。现保存在延福寺; “冲真观石碑”,唐开元年间(公元713至741年)为李赞所书,碑文记述了当时宣平地区的有关资料,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现也保存在延福寺内。

大源乡894户,3575人,驻全塘口。

全塘口行政村,114户,421人,驻地全塘口。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属郑回行政村,1955年合作化时与观后村成立新民初级农业社,1956年属先锋高级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大源管理区,1961年建立全塘口大队,1967年称为新民大队,1972年,复名全塘口大队,1985年建立全塘口村委会,辖2个自然村。耕地380亩,以种水稻为主,兼产茶叶、蚕茧、油菜籽等,特产有宣莲、药材、桔梗。

全塘口81户,303人,乡及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全塘口地名。祖先全喜生在清朝乾隆年间,从永嘉县迁此定居,村后原有一口塘,村坐落塘口,故名全塘口。位于县城西南31.5公里,村呈梯形,西临东溪,后靠山。

观后33户,118人。

该村地处冲真观的后面,约二百年前王姓祖先从东阳迁此定居,发展成村,取村名观后。村庄四周均是农田,交通便利。

后塘畈行政村,94户,378人驻后塘畈。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属青坑岭脚行政村,合作化时属先锋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大源管理区,1961年建立后塘畈大队,1985年建立后塘畈村委会,辖4个自然村。有耕地388亩,以种水稻为主,兼产茶叶、宣莲、蘑菇、蚕茧等。

后塘畈43户,169人,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后塘畈地名。夏姓云发兄弟三人,于清乾隆年间从福建迁此定居,村前原有一口莲塘,并有一畈田,故取村名后塘畈。该村外面有几个小村,后塘畈在里面,又称内铺。距乡驻地1.6公里,村呈直角形,西北靠山。

江山坳23户,95人。

村庄坐落山坳,对面的江山村,有人在朝里做官,较有名气,遂取村名江山坳。祖先姓夏,从江西迁来,已近二百年。东北是山,南有农田,西有路。

章平院16户,62人。

相传,此地原先地平,人多,土质好,与柳城争建县址,曾称章平县。约150年前陈氏从恒村迁来,离“章平县”址约100米左右的地方建村,故取村名章平院。村后靠山,三面是田。

弄口12户,52人。

大源畜牧场行政村,11户,45人。

畜牧场11户,45人。

青坑行政村,152户,533人,驻青坑岭脚。

因驻地在青坑岭脚,简称青坑村委会。1950年建立青坑岭脚行政村,合作化时属先锋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大源管理区,1961年建立青坑大队,1985年建立青坑村委会,辖6个自然村。有耕地540亩,以种水稻为主,兼产茶叶、蚕茧、毛竹,特产有宣莲,药材有贝母、元胡。

青坑岭脚77户,291人,村委会驻地。

村后有座青坑山,村庄坐落岭脚,故名青坑岭脚。距乡驻地东1.1公里,村呈弧形,南临小溪。

内潘28户,97人。

六百年前,兰姓人从江东迁此定居,因地处山垄,垄里面曾住有潘姓,遂取村名内潘。三面环山,南面是田。

苎麻片10户,40人。

下青坑19户,74人。

郑姓祖先于二百多年前,从浦江迁入,

上首有青坑村,故取村名下青坑。坐落山脚,前旁小溪,南北是田,村呈长方形。

八里坑2户,9人。

高舒16户,72人。

二百年前傅姓祖先从福建迁此定居。据传高姓住此时,生活非常安逸,祈求今后生活都象高姓那样舒服,遂取村名高舒。村呈圆形,四面环山。

郑回行政村,206户,824人,驻郑回。

以村得名。解放初属柳城镇,1950年建立郑回行政村,1955年合作化时属县后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大源管理区,1961年建立郑回大队,1967年改名政红大队,1972年复名郑回大队,1985年建立郑回村委会,辖6个自然村。有耕地687亩,以种水稻为主,特产有“宣莲”,经济作物有茶叶、蚕茧。

郑回151户,593人,村委会社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郑回地名。明朝初期郑姓祖先在此定居,村庄地处东溪西侧,溪水迂回曲折,绕村而过,故名郑迴,而简写郑回。距乡驻地西南0.6公里,村呈船形,地势平坦,交通便利,宣武公路从村西通过,村距宣平车站仅一公里。

郑回后山5户,21人。

西叶桥16户,75人。

此处有座西叶桥,桥头建有凉亭。林姓从柳城迁入凉亭定居,发展成村,以桥得名。村庄坐落山脚,村东是宣武公路。

火烧地17户,67人。

此处原叫上原地,有一年大旱,地里颗粒无收,又遭火焚,全村被毁,二百多年前,金、李两家从义乌迁此定居,得村名火烧地。坐落山垄,东南朝向,村呈圆形。

上水碓4户,16人。

火烧地口13户,52人。

下圩行政村,77户,331人,驻下圩。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属柳城镇县后行政村,1956年合作化属大源乡先锋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大源管理区,1961年建立下圩大队,1985年建立下圩村委会,辖6个自然村。有耕地349亩,以种水稻为主,兼产麦类、茶叶、蘑菇、柑桔、蚕茧、宣莲等。

下圩29户,112人,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下圩地名。村前有一坛,村坐落坛下,坛后有一片圩田(“圩”即低田),故取村名下圩。距乡驻地南1.4公里,村呈弧形,西临东溪,与柳城一溪相隔。

郑草弄28户,137人。

村坐落郑姓山下,五百年前,有雷姓从江东来此为郑姓守山,房屋是草铺,地处山垄,发展成村后,起名郑草垄,后写成郑草弄。三面环山,南西是田。

溪滩铺7户,34人。

弄头5户,19人。

周山坳7户,23人。

村庄坐落半山坳,一百年前,钟姓祖先从江东迁此定居周姓土地上,每年要交纳租金,故村名周山坳。村庄坐东朝西,三面环山,西面是田。

周山脚1户,6人。

上河行政村,63户,293人,驻上河。

因驻地得名。1950年建立上河行政村,合作化时属先锋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大源管理区,1961年建立上河大队,1985年建立上河村委会,辖2个自然村。耕地329亩,以种水稻为主,兼产茶叶、蚕茧、鱼苗、宣莲、蘑菇、贝母、元胡。

上河52户,248人,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上河地名。村庄坐落于一条小河的上面,故名上河。距乡驻地南0.9公里,村呈三角形,南靠乌溪。

上河溪 11户,45人。

乌溪源 行政村,91户,341人,驻乌溪源。

因驻地得名。1950年建立乌溪源行政村,合作化时属先锋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大源管理区,1961年建立乌溪源大队,1985年建立乌溪源村委会,辖5个自然村。有耕地338亩,以种水稻为主,兼产茶叶、油茶籽、蘑菇、宣莲、蚕茧。

乌溪源 27户,114人,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欧溪源。村庄坐落乌溪的发源地,故名乌溪源。距乡驻地东南1.8公里,村呈长条形,前有乌溪,南北两面靠山。

乌溪畈 40户,130人。

从前乌溪在此流过,现已改道,一百年前兰姓人从福建迁此定居,取村名乌溪畈。村庄坐落山脚,三面都是山垄田。

做木凹 1户,3人。

内铺 13户,49人。

岩背 10户,45人。

大岭头 行政村,71户,303人。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属乌溪源行政村,合作化时属先锋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大源管理区,1961年建立大岭头大队,1967年改名朝阳大队,1972年复名大岭头大队,1985年建立大岭头村委会,辖5个自然村。耕地235亩,以种水稻为主,兼产山地杂粮,并产茶叶、木材、毛竹、水菖花。

大岭头 42户,182人,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大岭头地名。村庄坐落大岭顶上,故名大岭头。距乡驻地东4.3公里,村呈长方形,四面环山。

仙路 3户,12人。

蓑凹 1户,5人。

大处 1户,7人。

大坑 25户,97人。

郑姓祖先于一百五十年前,从福建移居大岭头村,后迁居此地,因地处较宽阔,故称大坑。三面环山,北旁小溪。

下圩村幼儿园——孩子们在赛跑西联乡西联乡

西联乡 位于县城西部,三面环山,东邻泽村乡,南接新塘乡和柳城镇,西界遂昌县,北连登云乡与金华县。总面积122.3平方公里,是全县面积最大的一个乡。辖24个行政村,61个自然村,有1952户,7781人,其中畲族44人,余均汉族。乡政府驻地马口,海拔215米,距县城36公里,有客车通达县城,因处山区,山高路陡,交通不便。

解放前分河西乡、西联乡,解放初两乡合并建立西联乡,属桃溪区。公社化时,属柳城(卫星)人民公社为西联管理区,1961年10月建立西联公社,1983年7月建立西联乡。

该乡属山区,面积辽阔,西北部地势高峻,崇山重叠,峙耸蜿蜓。海拔千米以上的山峰有9座,南有铜锣尖、西有狮子岩、牛头山,海拔都在1500米左右,由丽水逶迤入境构成西障南屏。东南部多丘陵,梯田层叠,溪涧纵横。主要溪流有西溪,发源于牛头山北麓,流经马口等地向东入柳城祝村,汇入宣平溪。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年降雨量1500毫米,年均温度15.5℃,无霜期约230天,属亚热带季风区。空气湿润,雨量充沛,适宜农、林业生产,主要经营以林业为主,兼种水稻、山地杂粮。特产有宣莲、香菇、药材、猕猴桃、水菖花等,地下蕴有萤石、金、银矿藏。

解放后建有水库6座,总蓄水量20万立米。

全乡耕地5483亩,其中水田4656亩,山林地14万亩,占总面积91%,非林地1.4万亩,占9%。粮食,1979年总产625万斤,1980年总产600万斤,1984年总产815万斤,亩产1229斤,创历史最高水平。同年产茶叶986担,油菜籽489担,油茶籽1024担。生猪饲养量8131头,养蜂119箱。林业:木材年产量4000立方米,1984年向国家提供1690立方米。特产猕猴桃,年产量最高有10万多斤。

乡镇企业有水电站7座,装机300千瓦,并有萤石开采、农具厂、砖瓦厂等19家,从业人员99人,产值14.01万元。

1984年全乡工农业总产值297万元,人均净收入255元。

文卫事业:有初中1所,学生312人,教职工12人;有小学24所,学生813人,教职工30人。学龄儿童入学率为97.01%,尚建有文化站、广播站、电影放映队、影剧院等文化设施。有卫生院1所,医务人员5人,大村有医疗站。1984年人口出生率10.66‰,自然增长率4.24‰。

该乡水力资源丰富,为我县建设小水电提供良好条件。西溪水力发电工程正在建设,计划在马口建造一座装机容量为6400千瓦的水电站。

该乡是革命老区,解放前建有22个地下党支部,有共产党员186人。革命烈士吴谦出生于马口村,1927年入党,曾任宣平县委委员,宣平西营红军党代表等职,1930年9月3日赴杭购买枪支,被叛徒出卖,在兰溪被捕,9月6日被杀害在兰溪南门外沙滩上。

西联乡1952户,7781人,驻马口。

马口行政村,276户,1085人。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建立马口行政村,1956年成立马口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西联管理区,1961年建立马口大队,1985年建立马口村委会,辖10个自然村。有耕地783亩,以种水稻为主,兼产茶叶、油菜籽等,特产有宣莲。

马口130户,462人,乡及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马口地名。马口地形象马,村庄坐落“马头下”,故名马口。位于县城西南36公里,村呈长方形,南靠西溪,交通便利,柳城至下田公路穿境而过,有停靠站。

陈宅 16户,68人。

何宅 17户,74人。

隔溪 33户,92人。

明末,周姓祖先从本县新塘迁此定居,因对面有马口村,与该村相隔一条溪,故取村名隔溪。地势平坦,依山旁溪,左右是田。

八百岭头 17户,76人。

约在四百多年前柳姓祖先从浦江移居此地,附近有丘大田叫八百田,故村名八百田,因村庄坐落山腰,后又改称八百岭头。三面环山,村前是田。

外八百 4户,18人。

树坑 34户,145人。

明正德年间,傅姓祖先从福建迁此定居,因地处山坑又有许多大树,就起村名树坑。村庄坐落山脚,三面环山,村前是田。

柿树坪 18户,63人。

树坑弄 12户,55人。

下铺 4户,18人。

田坪 行政村,38户,139人,驻田坪。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属东坑行政村,1956年合作化时属东坑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章五里管理区,1961年建立田坪大队,1985年建立田坪村委会,辖2个自然村。有耕地36亩,是以林业为主的山区,产松杉、杂木,兼产香菇、中药材、水菖花、猕猴桃等。

田坪 21户,78人,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田坪地名。高处有田,村前田畈较平,故名田坪。距乡驻地西北12.5公里,村呈长方形,地处高山,交通不便。

荷花地 14户,52人。

村庄坐落山坳,地形象荷花,遂取村名荷花地,凌姓人于1976年从山水村迁此定居。四面环山。

石柱源 行政村,40户,156人,驻石柱源。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属东坑行政村,1956年合作化时属东坑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章五里管理区,1961年建立石柱源大队,1985年建立石柱源村委会,辖2个自然村。有耕地40亩,是以林业为主的山区,产松、杉、杂木,兼产香菇、水菖花、厚朴等。

石柱源 25户,92人,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石柱源地名。村口有两座岩石,形似石柱,村庄是章溪发源地,故名石柱源。距乡驻地西北10.7公里,村呈长方形,西南靠小溪,地处山坞,交通不便。

水口 15户,64人。

水碓坑 行政村,37户,151人,驻下水碓坑。

该村委会辖上、下水碓坑二村,总称水碓坑。解放初属章五里行政村,1956年属西

源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章五里管理区,1961年建立水碓坑大队,1985年建立水碓坑村委会。有耕地25亩,以种山地杂粮为主,兼营林业,特产有香菇、猕猴桃。

下水碓坑 15户,70人,水碓坑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下水碓坑地名。村内有小溪,上首溪边建有水碓,故村名为下水碓坑。距乡驻地西北8.5公里,村呈长方形,地处高山,交通不便。

上水碓坑 22户,81人。

该地山坑建有水碓,村建在水碓上首,故名上水碓坑。坐落山坞,有两条涧水在村口汇合,四面环山,交通不便。

东坑行政村,67户,275人,驻东坑。

因驻地得名。1950年建立东坑行政村,1956年成立东坑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章五里管理区,1961年建立东坑大队,1985年建立东坑村委会,辖5个自然村。有耕地109亩,以种山地杂粮为主,兼营林业,特产有水菖花、香菇、猕猴桃等。

东坑36户,151人,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东坑地名。村坐落坑(小溪)的东面,遂取村名东坑。距乡驻地西北10.8公里,村庄散列呈三角形,地处山区,交通不便。

和尚田9户,33人。

旧处3户,12人。

马栏12户,52人。

村庄形成已将近二百年,祖先姓徐,从山东迁此定居。据传早先在遂昌大平田一带打仗时,曾在此地养过马,故名马栏。坐落山腰,四面环山。

大坑下7户,27人。

田铺行政村,23户,102人,驻田铺。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属东坑行政村,1956年合作化时属东坑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章五里管理区,1961年建立田铺大队,1985年建立田铺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31亩,是以林业为主的山区、产松、杉、杂木,特产有香菇、厚朴等。

田铺23户,102人,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田铺地名。祖先是马口人,到此掘山粉(淀粉),在田后坎定居形成村,取名田铺。距乡驻地西北10公里,村呈圆形,地处山区,交通不便。

章五里行政村,62户,240人,驻章五里。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建立章五里行政村,1956年合作化时属西源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为章五里管理区,1961年建立章五里大队,1985年建立章五里村委会,辖2个自然村。有耕地135亩,以种水稻和山地杂粮为主,兼产茶叶、毛竹、木材、竹箬等。

章五里61户,237人,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章五里地名。明朝万历年间,浦江钱永强来林重坑居住。附近有章溪村,为章、卢、郑三姓聚居,后因败落,钱永强第二代孙移居此地,与林重坑相距五里,改章溪为章五里。距乡驻地北6.8公里,村呈长方形,东北靠溪,交通不便。

东山背1户,3人。

殿下畈行政村,73户,286人,驻殿下畈。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属章五里行政村,1956年合作化时属联源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章五管理区,1961年建立殿下畈大队,1985年建立殿下畈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147亩,以种水稻、山地杂粮为主,兼产茶叶、油茶籽、猕猴桃。

殿下畈73户,286人,

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殿下畈地名。章五里水口原有一座穆西殿,殿下首有田畈,称殿下畈。清朝嘉庆年间,朱世海从溪口迁此定居,将殿下畈定为村名。距乡驻地北6.4公里,村庄散列,呈长方形,西南靠小溪,交通不便。

双溪口行政村,60户,251人,驻溪口。

原名溪口大队,因重名、更名双溪口大队。解放初属章五里行政村,1956年合作化属联源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章五里管理区,1961年建立溪口大队,1982年3月改名双溪口大队,1985年建立双溪口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144亩,以种水稻、杂粮为主的半山区,兼营林业,特产有猕猴桃。

溪口60户,251人,双溪口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溪口地名。村庄坐落两条溪的汇合口,故名溪口。距乡驻地北5.1公里,村呈三角形,地处山坞,交通不便。

上田行政村,23户,100人,驻上田。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属四百田行政村,1956年合作化时属弄坑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西联管理区,1961年建立上田大队,1985年建立上田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24亩,是以林业为主的山区,产松、杉、杂木、毛竹等,特产有香菇、猕猴桃。

上田23户,100人,村委会驻地。

该村位于下田、四百田两村的上面,故名上田。距乡驻地西8.7公里,村呈圆形,西南靠小溪。

四百田行政村,84户,328人,驻四百由。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建立四首田行政村,1956年合作化时属弄坑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西联管理区,1961年建立四百田大队,1935年建立四百田村委会,辖2个自然村。有耕地100亩,是以林业为主的山区,产松、杉、毛竹,特产有竹箬、猕猴桃。

四百田68户,267人,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四百田地名。古代村前有四亩田(一百把为一亩),故村名四百田。距乡驻地西北6.2公里,西南靠小溪,交通方便,邻村下田有客车通达。

老鼠岩16户,61人。

下田行政村,57户,219人,驻地下田。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属四百田行政村,1956年合作化时属弄坑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西联管理区,1961年建立下田大队,1985年建立下田村委会,辖2个自然村。有耕地83亩,是以林业为主的山区,产茶叶、木材、毛竹、猕猴桃等。

下田49户,191人,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下田地名。以四百田为中心,上首的村叫上田,该村坐落下首,故名下田。距乡驻地西北5.8公里,村呈长方形,南靠小溪,交通方便,县城客车直达该村。

金竹坑8户,28人。

金山行政村,90户,369人,驻金鸡山背。

驻地在金鸡山背,为书写方便删去“鸡、背”两字,合作化时取名金山农业社。解放初属内河洋行政村,1956年成立金山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章五里管理区,1961年建立金山大队,1985年建立金山村委会,辖4个自然村。有耕地216亩,以种水稻、杂粮为主,兼产茶叶、油茶籽。

金鸡山背37户,150人,金山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金鸡山背地名。

清嘉庆年间,杨姓祖先从溪口迁此定居时,村庄山脚曾开过金银矿。据传:矿中曾开出一块形似金鸡的矿石,山就取名金鸡山,村庄建在山背上,故名金鸡山背。距乡驻地北4公里,村呈直角形,属半山区。

杨梅岗25户,98人。

三百年前,陶姓祖先从本乡汤山迁居于此,村庄坐落山岗上,当时该地杨梅树很多,故取村名杨梅岗。四周环山。

小溪下16户,61人。

黄宝舒12户,60人。

五百年前蒋姓祖先从东阳迁居于此,村名来历不详。村坐落山腰,村前是田,三面环山。

汤山行政村,70户,273人,驻汤山。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建立汤山行政村,1956年成立汤山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章五里管理区,1961年建立汤山大队,1985年建立汤山村委会,辖1个自然村。耕地267亩,以种水稻杂粮为主,兼产茶叶、油茶籽。

汤山70户,273人,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汤山地名。相传:此地原是汤姓居住,后来汤姓绝,陶姓祖先于明朝年间从本县东垄迁此定居,因汤姓先居,取村名汤山。距乡驻地北4.2公里,村呈圆形,居住尚集中,交通不便。

弄坑行政村,49户,207人,驻弄坑。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属四百田行政村,1956年建立弄坑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西联管理区,1961年建立弄坑大队,1985年建立弄坑村委会,辖1个自然村。耕地72亩,是以林业为主的山区,产松、杉、杂木、毛竹、猕猴桃、竹箬等。

弄坑49户,207人,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原名砻坑。村前有一条山垄,一条坑(小溪),取村名垄坑,后写成弄坑。距乡驻地西北4.8公里,村呈长条形,南靠小溪,交通方便,柳城至下田公路从村前通过,有停靠站。

河涧行政村,83户,335人,驻河涧。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建立河涧行政村,1956年建立河涧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西联管理区,1961年建立河涧大队,1985年建立河涧村委会,辖2个自然村。有耕地216亩,以种水稻、杂粮为主,兼产茶叶、油茶籽。

河涧79户,326人,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河涧地名。该村是缺水之地,古人想得到水,取名河涧村。距乡驻地北2.2公里,村呈长方形,居住尚集中。

黄岭头4户,8人。

内河洋行政村,236户,986人,驻内河洋。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建立内河洋行政村,1956年成立内河洋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西联管理区,1961年建立内河洋大队,1985年建立内河洋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750亩,是以种水稻、杂粮为主的半山区,兼产茶叶、油茶籽,特产有宣莲。

内河洋236户,986人,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名河洋。何姓祖先尚—于明朝正德年间,从丽水西乡游览到此,“见此地山明水秀,平坦可居,遂卜筑而家,其地名为河洋,表示宣邑西河,何氏盛大”,后因武义有下杨,桃溪镇有荷样,方言与河洋同音,改名内河洋。距乡驻地北2.2公里,村呈方形,有一小溪穿村流过。

雪坑行政村,58户,215人,驻雪坑。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属河涧行政村,1956年合作化时属河涧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西联管理区,1961年建立雪坑大队,1985年建立雪坑村委会,辖5个自然村。耕地114亩,以种水稻、杂粮为主,兼营茶叶、油茶籽。

雪坑6户,20人,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雪坑地名。据传,清朝道光年间,章、黄两姓祖先从福建迁此定居,后太平军造反到此,清政府镇压农民革命,杀人无数,血流成坑,取名血坑。咸丰以后,村遭火焚,成为白地一片,改名雪坑。距乡驻地东北2公里,村呈方形,南靠小溪,属半山区。

大坪5户,19人。

大屋23户,88人。

此地原有一幢21间的房子,年久而废。二百多年前,黄姓祖先从福建迁此以种麻为生,后发展成村,叫大屋。村庄坐落山脚,前是田,三面环山。

黄沙岗17户,64人。

三百年前,谢姓祖先从温州平阳迁此定居,因此处全是黄沙地,故取村名黄沙岗。三面环山,村前依田。

樟树脚7户,24人。

三笋坑行政村,44户,175人,驻三笋坑。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属大溪口行政村,1956年合作化时属弄坑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西联管理区,1961年建立三笋坑大队,1985年建立三笋坑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90亩,是以种水稻和山地杂粮为主的山区,兼产松、杉、杂木。

三笋坑44户,175人,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三笋坑地名。村旁龙潭边有三座岩石象石笋,得村名三笋坑(坑即小溪)。距乡驻地西3.9公里,村呈长方形,柳城至下田公路从村北通过,有停靠站。

大溪口行政村,1C2户,368人,驻大溪口。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建立大溪口行政村,1956年合作化时成立大溪口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西联管理区,1961年建立大溪口大队,1985年建立大溪口村委会,辖3个自然村。有耕地200亩,是以种水稻、杂粮为主的半山区,兼产茶叶、木材、毛竹等。

大溪口71户,255人,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大溪口地名。西有大溪与小溪在村西汇合,村庄得名大溪口。距乡驻地西1.9公里,村呈长方形,柳城至下田公路从村前通过,有停靠站。

中央畈14户,47人。

内庵17户,66人。

早先此地有个尼姑庵,在大溪口里面,三百年前,邹姓祖先从福建迁此定居,发展成村,就取村名内庵。村庄坐落山脚,三面环山,村前依田旁溪。

乌坛下行政村,46户,155人,驻乌坛下。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属饭甑行政村,1956年合作化属饭甑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西联管理区,1961年建立乌坛下大队,1985年建立乌坛下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97亩,以种山地杂粮、水稻为主,兼产茶叶、油茶籽等。

乌坛下46户,155人,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乌坛下地名。村庄坐落于一块乌黑的大岩石下面,故名乌坛下。距乡驻地西2.3公里,村呈三角形,属半山区。

饭甑行政村,137户,

531人,驻饭甑。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建立饭甑行政村,1956年成立饭甑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西联管理区,1961年建立饭甑大队,1985年建立饭甑村委会,辖3个自然村。有耕地384亩,以种水稻、杂粮为主,兼产茶叶,油茶籽、毛竹。

饭甑86户,319人,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饭甑岭头地名。村庄坐落小山头,此山头地形象家用饭甑,故山名饭甑岭头,村以山得名,后简称饭甑。距乡驻地西2.5公里,村呈圆形,居住尚集中。

半丘36户,142人。

三百多年前,周姓祖先从本县新塘后迁此定居,发展成村。因村庄坐落山腰,村前有几亩田,村周围大树成荫,太阳只能照到半丘田,故取村名半丘。三面环山。

高舒15户,70人。

直坑行政村,27户,117人,驻直坑。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属饭甑行政村,1956年合作化时属饭甑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西联管理区,1961年建立直坑大队,1985年建立直坑村委会,辖2个自然村。有耕地76亩,是以种水稻、杂粮为主的半山区。

直坑23户,101人,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直坑地名。村北有一条坑(小溪)很直,故取村名直坑。距乡驻地西3.6公里,村呈三角形。

荔枝铺4户,16人。

壶源行政村,157户,616人,驻壶源。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建立壶源行政村,1956年合作化成立壶源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西联管理区,1961年建立壶源大队,1985年建立壶源村委会,辖6个自然村。有耕地580亩,以种水稻为主,兼产茶叶、油茶籽,特产有宣莲。

壶源60户,223人,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名湖源。地形象茶壶,村旁有溪源,故名壶源。《县志》载:有泉自岩隙出,可灌田四百亩,四时不竭,冬暖夏凉,亦名水源泉”。距乡驻地南1.8公里,村呈圆形。

下塘23户,86人。

古时,此地原是一座和尚寺,寺边有口塘,五百年前,祝姓祖先从浦江迁此定居,取村名下塘。村庄坐落山脚,前依田,三面环山。

后昌外 2户,8人。

上村 41户,182人。

因地处壶源村上首,故名上村。五百年前郑姓祖先从新塘乡乌坛村迁此,后发展成村。村庄坐落山脚,村前旁田,三面环山。

李章后 30户,11人。

始祖姓李,从新塘乡内周迁此定居,取村名李家后,至今已传宗十一代,因方言家与章近音,后演写为李章后。村庄坐落山脚,四面环山。

李塘坑 1户,3人。

新塘乡新塘乡

新塘乡 位于县城西南部,四面环山。东邻柳城镇,南接竹客乡、松阳县,西连遂昌县,北界西联乡。总面积32.3平方公里,辖5个行政村,9个自然村,有568户,2170人,其中畲族3人,余均汉族。乡政府驻地新塘后,距县城43公里,海拔600米,柳城至新塘公路盘山而上,县城客车直达驻地。

解放前称崇仁乡,属桃溪区。解放后于1950年建政新塘乡,属柳城区,公社化时属柳城(卫星)人民公社,为新塘管理区,1961年10月建立新塘公社,1983年7月改名新塘乡。

该乡属山区,山峦起伏,蜿蜓峙耸。主要溪流发源于山水岗,流经新塘后、半塘,出境后,在竹客乡龙门洞与竹客溪汇合,注入宣平溪。气候属亚热带季风区,四季分明,空气湿润,最高温度(七月)35至37℃,最低温度(一月)零下8至10℃,年均温15.5℃,年均降雨量约1500毫米,气候温和,雨量充沛,但光照短缺。农业以种植山地杂粮为主,特产有水菖花、茶叶、药材等。该乡是县林业基地之一,产松、杉树为主,1984年向国家提供木材209立方米。

全乡耕地1931亩,其中水田1756亩,山林地2.9万亩,占全境总面积89.8%,非林地0.32万亩,占10.2%。粮食,1961年亩产326斤,1970年亩产463斤,1980年亩产759斤,总产146万斤,1984年亩产880斤,总产189万斤,创历史最高水平。1984年产茶叶138担,油菜籽83担,生猪饲养量1717头,年产木材700至1000立方米。

乡镇企业有染纸、棕绷、木材加工厂等8家,从业人员21人,产值5.94万元。1984年全乡工农业总产值72万元,人均净收入238元。

文卫事业有初中1所,学生103人,教职工6人。有小学5所,学生252人,教职工10人。学龄儿童入学率为67.37%。有文化站、广播站、电影放映队各1个。卫生院1所,卫生工作人员5人。1984年人口出生率12.01‰,自然增长率0.92‰。

新塘乡568户,2170人,驻新塘后。

新塘行政村,262户,981人,驻新塘后。

取驻地前两字得名新塘。解放初建立新塘行政村,1956年成立新塘后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新塘管理区,1961年建立新塘大队,1985年建立新塘村委会,辖4个自然村。有耕地779亩,以种水稻、山地杂粮为主,兼产茶叶、油菜籽、松木。

新塘后180户,684人,乡及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新塘后地名。相传,古时村庄前面有座神庙,后来有人从内周村迁此,以“神庙”的“神”和村庄地形象口圆塘形的“塘”字,加上方位的“后”字,取名神塘后,民国时期改为新塘后。位于县城西南42.8公里,村呈圆形,县城有客车直达村里。

洪山头17户,63人。

明末,洪姓祖先从福建古田县迁此定居,村庄坐落山头,故名洪山头。后洪姓绝,全姓迁此发族成村。村南有小溪,南北有梯田,东面是山。

苏宅34户,125人。

明洪武初年,苏姓祖先从遂昌县破洞坑迁此定居,故名苏宅。村庄坐落山腰,南有小溪,西邻内周村,四周有梯田。

内周 31户,109人。

清朝初期,周姓祖先从新塘后迁此地定居,新塘后又名外周,该村位于外周的里面,故名内周。村庄坐落山腰,东邻苏宅村,有小溪,四周有少数梯田。

半塘行政村,112户,42人,驻半塘。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建立半塘行政村,1956年成立半塘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新塘管理区,1961年建立半塘大队,1985年建立半塘村委会,辖2个自然村。有耕地294亩,以种水稻和山地杂粮为主,兼产茶叶、松木、杉木。

半塘109户,408人,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半塘地名。村坐落山坳,地处水边,呈半圆形,状似半口塘,故名半塘。距乡驻地东2.3公里,武义至新塘公路从村口通过,有停靠站。

竹古岭头3户,16人。

清末,周姓祖先从新塘后迁此定居,村边有山,名竹古岭头,村随山名。三面环山,南面是田。

乌坛行政村,36户,127人,驻乌坛。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属上黄行政村,1956年合作化时属上黄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新塘管理区,1961年建立乌坛大队,1985年建立乌坛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151亩,以种水稻和杂粮为主,兼产茶叶、松木、杉木。

乌坛36户,127人,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乌坛地名。村庄处在山坳,附近坛岩多,呈黑色,故名乌坛。距乡驻地南3.3公里,村呈方形,有一小溪穿村而过,交通不便。

上黄行政村,111户,442人,驻上黄。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建立上黄行政村,1956年成立上黄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新塘管理区,1961年建立上黄大队,1985年建立上黄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453亩,以种水稻和杂粮为主,兼产茶叶、松木。

上黄111户,442人,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上黄地名。村庄上面大都是黄茅草山,故名上黄。距乡驻地南4公里,村呈梯形,四面环山,交通不便。

界村37户,160人,驻李村。

原名李村大队,因重名,根据本村所处:武义、遂昌、松阳三县交界地,更名为界村大队,解放初属上黄行政村,1956年合作化时属上黄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新塘管理区,1961年建立李村大队。1982年3月,更名界村大队,1985年建立界村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174亩,以种水稻和山地杂粮为主,兼产茶叶、松木、杉木、毛竹。

李村37户,160人,界村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李村地名。八百年前有李姓住此,取名李村。距乡驻地南4.8公里,村呈长条形,坐落两条小溪的汇合口,交通不便。

竹客乡竹客乡

竹客乡 位于县城西南,上(茭道)松(阳)公路两侧。东邻三港乡,南界松阳县,西接新塘乡,北连柳城镇,总面积40.4平方公里,辖11个行政村,19个自然村,共976户,4105人,其中汉族4098人,畲族7人。乡政府驻地竹客村,得名竹客乡,距县城45公里,海拔305米。交通方便,有县城客车直达,并有金华至松阳的班车来往。

解放前称阳和乡,建国初建政竹客乡,公社化时属柳城(曾名卫星)人民公社为竹客管理区,1961年10月建立竹客公社,1983年7月恢复竹客乡。

该乡属山区,全境山峦重叠,连绵起伏,盛产竹木。山麓涧边有梯田和少数垄田。主要河流竹客溪,从松阳县入境,与新塘乡的小溪合流,至柳城镇江下注入宣平溪。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光照短缺,无霜期较长,7月最高温39℃,1月最低温—8℃,水利条件较差,近年建有水库3座,蓄水7万立方米。

全乡有耕地3652亩,其中水田3336亩,占耕地面积91.3%。山林地5万亩,其中林业基地4974亩,占总面积84.7%,非林地0.9万亩,占总面积的15.3%。粮食生产,1949年亩产约350斤,1980年总产338万斤,1984年亩产1047斤,总产434万斤,创历史最高水平。1984年产茶叶306担,油菜籽156担,油茶籽390担,生猪饲养3498头。每年投售国家木材574立方米。

乡镇企业有棉纸制造厂、算盘厂、家具厂等14家,其中乡办8家,从业人员32人,产值8.95万元。1984年全乡工农业总产值150万元,人均净收入228元。

文教卫生事业有初中1所,教职员工8人,在校生198人。小学11所,教职员工18人,在校生423人,学令儿童入学率84.53%,有文化站、广播站、电影放映队各1个。卫生院1所,有医务人员4人,大村有医疗保健站。

1984年人口出生率16.04‰,自然增长率为8.86‰。

1935年至1937年间,红军挺进师曾在该乡进行过革命活动。

竹客乡976户,4105人,驻地竹客。

竹客行政村,157户,605人,驻地竹客。

以驻地得名。解放初建立竹客行政村,1956年建立竹客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柳城(曾名卫星)公社竹客管理区,1961年建立竹客大队,1985年建立竹客村委会,1个自然村。有耕地449亩,山5000亩,农林并举,出产木材、毛竹等。

竹客157户,605人,村委会及乡政府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竹客地名。古时村内多姓陈,曾名陈宅。

相传,此地原来只有一爿“新庄店”,某日有一位卖小猪的住此宿夜,在店旁烧了一堆火,又栽了一根小竹,翌日离店时留言说,明年再来时如火种还在,此地就取名火村,若竹子成活那取名竹客。第二年小猪客回来,见火种已灭,小竹居然长出嫩叶了,于是定名竹客村。距县城西南45.5公里,村呈长方形,有小溪穿村而过,为武(义)竹(客)、松(阳)竹(客)公路的交接点,交通方便。盛产竹木。

乌漱行政村,133户,515人,驻地乌漱。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建立乌漱行政村,属新塘乡,1956年成立乌漱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柳城(曾名卫星)公社新塘管理区,1961年建立乌漱大队,划归竹客公社管辖,1985年建立乌漱村委会,1个自然村。有耕地421亩,种杂粮和水稻,有山林4000亩,主产木材。

乌漱133户,515人,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乌漱地名。明朝正德年间,有位吴姓人,从遂昌梧桐口迁此定居。此处四面环山,古木蔽天,光照短缺,使人有晨乌早黑之感;树上百鸟栖聚,地下野兽群集,骚鸣吼啸,昼夜灌耳,因起村名“乌哨”。民国十九年吴绍良路过乌漱岭,在凉亭里歇息时,看见亭柱的对联上有“乌漱岭”三字,联想到村名,建议村从岭名,改“乌哨”为乌漱。距乡驻地3.3公里,村呈长方形,柳城至新塘公路从村脚通过,有客车停靠站。

丁鸟行政村,77户,336人,驻地丁鸟。

以驻地得名。解放初建立丁鸟行政村,1956年建立丁鸟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柳城(曾名卫星)公社竹客管理区,1961年建立丁鸟大队,1985年建立丁鸟村委会,辖2个自然村。有耕地300亩,种水稻和杂粮,山林地3000亩,盛产木材。

丁鸟70户,305人户,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丁鸟地名。村内多数姓丁,村下首有座山,形似大鸟,故名丁鸟。距乡驻地西北3.3公里,村呈长方形。

下屋7户,31人。

石门洲行政村,91户,403人,驻地石门洲。

以驻地得名。解放初建立石门洲行政村,1956年建立石门洲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柳城(曾名卫星)公社竹客管理区,1961年建立石门洲大队,1985年立建石门洲村委会,辖2个自然村。有耕地300亩,水稻和杂粮并种,产有木材、毛竹、茶叶等。

石门洲68户,307人,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石门洲地名。村入口处有座巨岩,状似大门,村坐落在“石门”里面,故名石门洲。距乡驻地东北3.2公里,村呈圆形,柳(城)竹(客)公路穿村而过,有客车停靠站,交通便利。

龙门洞23户,96人。

村后龙岗山有石洞,名龙门洞。村以洞名得名。清朝晚期,鲍姓祖先从遂昌县濂竹

乡越家田村迁入此地,至今已有五代。村四面环山,坐落两条小溪的汇合处与两条公路的交叉口。

江坑行政村,58户,233人,驻地江坑。

以驻地得名。解放初属丁鸟行政村,1956年建立江坑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柳城(曾名卫星)公社竹客管理区,1961年建立江坑大队,1985年建立江坑村委会,1个自然村。有耕地216亩,种植水稻和杂粮,非耕地200亩,护养林木,盛产木材。

江坑58户,233人,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江坑地名。元朝延祐年间,曾姓从茭湖迁住此地。村坐落垄葱山脚,村后村中都有山岗,村前有水坑,故起名“岗坑”。当地人“岗”、“江”读音相同,后简写为江坑。距乡驻地西北3.7公里,村呈船形,南有小溪沿村流过。

顶头行政村,82户,336人,驻地顶头。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建立顶头行政村,1956年建立顶头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柳城(曾名卫星)公社竹客管理区,1961年建立顶头大队,1985年建立顶头村委会,辖2个自然村。有耕地262亩,种植水稻和杂粮,有山林基地500亩,盛产木料。

顶头50户,204人,村会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名鼎头,即现名顶头。村建在山头顶,地势突兀,象只巨鼎,故起名“鼎头”,后简写为顶头。距乡驻地西北1.9公里,村呈方形。

樟头32户,167人。

从前,村四周多樟树,又属顶头村管辖,取村名樟头,又名外顶头。清朝中期,吴姓祖先从本县乌漱村迁来。村坐落山头,四面环山。

叶坑行政村,42户,167人,驻地叶坑。

以驻地得名。解放初属石门洲行政村,1956年合作化属石门洲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柳城(曾名卫星)公社竹客管理区,1961年建立叶坑大队,1985年建立叶坑村委会,1个自然村。有耕地132亩,种水稻和杂粮,非耕地1500亩,护养林木,盛产木材、毛竹,并产有茶叶、油茶等。

叶坑42户,167人,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叶坑地名。早年村人姓叶,村前后均是山坑,故名叶坑。距乡驻地东北2.1公里,村呈三角形,坐落柳竹公路南侧,有两条小溪在村口汇合。

六葱湖行村政,83户,393人,驻地六葱湖。

以驻地得名。解放初建立六葱湖行政村,1956年建立六葱湖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柳城公社竹客管理区,1961年建立六葱湖大队,1985年建立六葱湖村委会,辖3个自然村。有耕地397亩,种水稻和山地杂粮,产有木材、茶叶等。

六葱湖53户,247人,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名绿葱湖。古时村前有泥糊潭,终年积水,四周长遍绿色水葱,故名绿葱湖。发展成村后,村亦名绿葱湖,现简化六葱湖。距乡驻地东2.8公里,村呈方形,坐落小溪西侧,溪水沿村流过三港,汇入宣平溪。

向后9户,45人。

六葱湖村,人口发展较快,住房拥挤,又缺乏宅基造屋。清朝晚期,有陈、曾两户在宗祠后面建宅,另成一村,因向后面发展成村,故名向后。四周环山,交通欠便。

高坑21户,101人。

原名田铺垄。明朝时期有廖姓,石门洲人,在此田垄塔铺居住,种田为生,因该地山岗较高,岗下有山坑小溪,故改名高坑。

四面环山。

西舒 行政村,51户,241人,驻地西舒。

以驻地得名。解放初建立西舒行政村,1956年建立西舒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上游公社三港管理区,1961年建立西舒大队,划归竹客公社,1985年建立西舒村委会,1个自然村。有耕地224亩,种植水稻,兼种杂粮,该地山高林密,盛产木材。

西舒51户,241人,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西舒地名。相传,古代此地有18户舒姓居住。大都在外做官,有的随官出迁,有的子孙无继,逐渐无人居住。清道光年间,周姓从松阳周山头迁此定居,因以姓舒人先居,村庄坐西朝东,取其两义,定村名为西舒。距乡驻地东4公里,村呈梯形。

东西行政村,148户,621人,驻地叶宅。

由东社、叶宅、过路田三个自然村组成。解放初建立东西行政村,1956年建立东西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柳城(曾名卫星)公社竹客管理区,1961年建立东西大队,1985年建立东西村委会,辖3个自然村。有耕地540亩,种水稻和杂粮,山地面积广阔,是木材的主要产区之一。

叶宅89户,385人,东西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叶宅地名。元朝有叶姓,从松阳卯山迁来定居,村以姓氏起名,故为叶宅。距乡驻地南0.9公里,村呈圆形,坐落两小溪的汇合处。

东社50,200人。

原属叶宅村,因解放初农业社建在此地,又坐落叶宅东西,后命名东社。清朝中期,叶姓从松阳县迁入叶宅,后有曾、陈两姓相继迁来。东北依山,西南有小溪,竹客至松阳公路穿村而过。

过路田7户,36人。

从前竹客至松阳要路过此地,村建在田边,遂名过路田。东旁小溪,西依山,南北有垄田。

石牛山行政村,39户,191人,驻地石牛山。

以驻地得名。解放初属叶宅行政村,1956年建立石牛山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柳城(曾名卫星)公社竹客管理区,1961年建立石牛山大队,1985年建立石牛山村委会,辖2个自然村。有耕地152亩,种水稻和山地杂粮,主产木材、毛竹。

石牛山38户,185人,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石牛山地名。村后山岗有一巨石,其状似牛,传说,是神仙把牛丢弃于此变成的,后人称此山为石牛山,村以山名得名。距乡驻地东1.6公里,村呈椭圆形。

石牛山原是这里一处风景,属宣平八景之一,名“石牛望月””。现已风化无存,但民间仍流传着有关石牛的故事。

和坑1户,6人。

古时,该地小溪边有许多荷叶,故得名荷坑,后演写为和坑。抗日战争时期陈姓从松阳县三都乡迁入建村。四面环山,村旁有小溪。

农家副业三港乡三港乡

三港乡 位于县城南部,处在宣平溪两侧,地形似葫芦。南西均接丽水县,西连竹客乡,北邻大溪口乡和柳城镇。总面积45.36平方公里,辖13个行政村,39个自然村,1359户,5354人,其中汉族5332人,畲族22人。乡政府驻地三港村,故名三港乡,距县城40公里,海拔170米。乡驻地有县城客车直达。

解放前称锦鼓乡,建国初曾建三港、曳坑两个乡,1956年合并为三港乡,1958年公社化建立三港(上游)人民公社为三港管理区,1960年为柳城公社三港大队,1961年10月体制下放,释原三港公社为三港、溪口两个公社,1983年7月建立三港乡。

该乡属山区,山峦重叠,蜿蜓起伏,有天师尖、五福后山,海拔都在800米以上,从松阳、丽水逶迤入境,成为南首之屏。有三条溪流分别汇入宣平溪:曳坑溪发源于大溪口乡里村,由东北入境,流经水头、曳坑,在曳坑口注入宣平溪;周源溪发源于竹客乡大毛岗,从西入境,流经周源、石门岭脚,在三港注入宣平溪;另一条溪发源松阳境内,在与竹客交界处流入,流经内祝、庙下畈等地,在隔溪村入宣平溪。气候四季分明,光照短缺,春夏多雨,年降雨量约1500毫米。7月最高温度39℃,1月最低温度—7℃。

解放后建有水库一座,蓄水3万立方米,地下水库一处,渠长240米。有电灌站3个,装机容量43千瓦。

全乡耕地3798亩,其中水田3345亩,占耕地面积88%。山林地6万亩(其中杉木基地1.3万亩),占总面积的87.5%。非林地0.86万亩,占总面积的12.5%。粮食生产,1949年亩产约300斤,1971年跨纲要,1972年超千斤,1980年亩产1230斤,创历史最高水平。林业有松、杉、竹等,每年向国家提供500立方米。1984年产茶叶420担,油菜籽270担,油茶籽737担,养蜂73箱,生猪饲养量5190头

乡镇企业有锯板、榨油等厂20家,其中乡办2家,从业人员23人,年产值12.06万元。1984年全乡工农业总产值达190万元,人均净收入260元。

文教卫生事业有初中1所,教职员8人,在校生253人;小学16所,教职员14人,在校生461人,学令儿童入学率97.02%。有文化站、广播站、电影放映队各1个,影剧院4座。卫生院1所,有医务人员5名,大村有医疗保健站。全乡有74.43%的人口饮用自来水。1984年人口出生率12.59‰,自然增长率4.7‰。

三港乡1359户,5354人,驻地三港村。

三港行政村,160户,667人,驻地三港村。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建立三港行政村,1956年建立三港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三港管理区,1961年建立三港大队,1985年建立三港村委会,辖9个自然村。有耕地456亩,种水稻为主,兼种山地杂粮。

三港73户,315人,村委会及乡府政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三港地名。村坐落宣平、周源、石浦三条溪港汇合处,故名三港。距县城西南40.3公里,村呈长方形,是武三公路的终点,有数班客年直达县城。

黄山头8户,27人。

蕃薯山11户,44人。

原名石门岭。村民勤奋,种蕃薯出了名,被誉为“蕃薯山”,久之忘了原名,就以蕃薯山为村名。该村祖先黄家西,原籍温州平阳人,因洪水泛滥遭灾,带着全家五口逃荒在曳坑、章湾一带游住。后租种了三港王姓在石门岭的山,种蕃薯度日,遂在石门岭定居,至今已传孙七代。村四周都是山。

毛长17户,68人。

祖先郑岸,从江西南丰田里堡迁来,以贩卖小猪为业,原住鲍山头,后移居此地。村坐落山头上,山脚有机耕路东通三港。

隔溪26户,108人。

该村在三港村对面,中间有宣平溪相隔,故名隔溪。祖先范有胜从江西南丰流浪到此,后建宅定居,种麻为生。距今已传孙九代,村坐落山脚下,东靠高山,面对宣平溪,溪面建有石拱大桥,有机耕路与武三公路相接。

渡船头22户,93人。

该村由徐氏始建。徐姓从松阳毛源迁此,摆渡为生,至今约有二百年。此地过去是通丽水的必经之道,设有渡船,徐氏在渡头定居,年久“渡船头”成为村名。村后靠山,村南有畈,东对大溪,宣平溪在此折转南流入丽水县境。

石堂山 1户,4人。

石浦坑口 1户,5人。

石门岭头 1户,3人。

洪潭 行政村,134户,570人,驻地洪潭。

以驻地得名。解放初建立洪潭行政村,1956年建立洪潭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柳城公社三港管理区,1961年建立洪潭大队,1985年建立洪潭村委会,辖2个自然村。种水稻和杂粮,产有少量木材。

洪潭128户,538人,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洪潭地名。村里有口大池塘,说是山洪暴发时冲出的水潭,村以潭得名。距乡驻地北1公里,村呈长方形,坐落宣平溪两侧,武三公路从村口通过,有客年停靠站。

上山 6户,32人。

周源 行政村,192户,737人,驻地周源。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建立周源行政村,1956年建立周源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三港管理区,1961年建立周源大队,1985年建立周源村委会,辖3个自然村。有耕地554亩,种水稻为主,兼种山地杂粮。

周源 131户,513人,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周源地名。相传,明朝时期,此地曾住着一户姓陈的人家,后在京为官,为显赫家乡名声,称为“里街”。年久陈姓逐绝,继有南京人迁徙此地,见周围群山有似九龙蟠底之势,取村

名为“九龙底”。清时,又有曹姓从福建迁来定居,借溪流的发源地的“源”表示吉祥,把原名的“九”改为周,以表周祥之意,两字相联,定名周源,沿用至今。距乡驻地西3公里,村呈三角形。

双源口 17户,56人。

石门岭脚 44户,165人。

村建在双源与周源两村的出口处,曾名双源,后因村建在石门岭脚,更名石门岭脚。祖先曾大流从江西南丰迁来定居,已传孙十代。村后有石门岭,前有小溪,有机耕路从溪边通过,直达三港。

石吉务 行政村,26户,108人,驻地石吉务。

以驻地得名。解放初属曳坑乡第二行政村,1956年建立石吉务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时属三港公社曳坑管理区,1961年建立石吉务大队,1985年建立石吉务村委会,1个自然村。有耕地82亩,种水稻为主,兼种山地杂粮,产有木材、茶叶等。

石吉务 26户,108人,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名石积雾,现名石吉务。清乾隆年间,祖先吴亮富,从本县旧树迁此定居。村后山上有巨石,其形似马。日积月累岩石风化剥落,前人以为此石马是石积而成,故称为“石积马”,村名也取为石积马。以后演化成“石积磨”、“石积雾”,至今又写成“石吉务”。因当地方言“积”与“吉”同音,“马”、“磨”、“务”、“雾”近音,故有此变。距乡驻地东4.3公里,村呈元宝形。

黄西 行政村,34户,138人,驻地黄西。

以驻地得名。解放初属周源行政村.1956年属周源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三港公社三港管理区,1961年建立黄西大队,1985年建立黄西村委会,1个自然村。有耕地129亩,以种水稻为主,兼种杂粮。

黄西34户,138人,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名黄丝,现名黄西。相传,从前原有一户施姓在黄山田畈居住,后来发展成村,取名“黄施”,方言丝、施、西同音,故演写成“黄西”。距乡驻地西2.9公里,村呈扇形。

曳坑行政村,225户,810人,驻地曳坑。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建立曳坑第一行政村,1956年建立曳坑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三港公社曳坑管理区,1961年建立曳坑大队,1985年建立曳坑村委会,辖3个自然村。有耕地629亩,水稻杂粮兼种,产有木材、毛竹、茶叶等。

曳坑198户,722人,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曳坑地名。祖先陈万山,于元朝时由缙云梅溪迁此定居。相传,陈游猎到此时,在水坑边烧了一堆篝火,过数月回来仍见火光,周围大雪不积,甚感奇异,以为吉祥之兆,就决心在此定居,把住宅建在水坑边,并取村名为锦溪。清乾隆年间,为纪念祖先建村功绩,追溯篝火闪亮之意,改村名为曳坑。距乡驻地东2.9公里,村呈直角形。

舍家地4户,15人。

处上畈23户,72人。

祖先姓李,从曳坑村移居此地,已传孙九代。村在曳坑上首田畈,故名处上畈。村后有山,村前有溪,西临曳坑村,有机耕路与三港相通。

毛弄行政村,39户,154人,驻地毛弄。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建立毛弄行政村,属曳坑乡,1956年建立毛弄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柳城公社曳坑管理区,1961年建立

毛弄大队,1985年建立毛弄村委会,1个自然村。有耕地120亩,水稻、杂粮并种,主产木材。

毛弄39户,154人,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原名茅弄,现名毛弄。开始吴姓游猎到此,见土地肥沃,每年从家乡邀集数人来此开荒种植,搭茅铺暂居。因种植面积扩大,往返十余里,甚为不便,清乾隆年间,从祖处旧树移此定居。该地原是一条山弄,当时住的是茅铺,故起村名茅弄,弄后演写成毛弄。距乡驻地东5.2公里,村呈三角形,背山面水,有小路西通处上畈。

石浦行政村,204户,802人,驻地外曾。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石浦地名。石浦是黄坑、外曾、庙下畈、内祝等六个自然村的总称。解放初建立石浦行政村,1956年建立石浦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三港公社三港管理区,1961年建立石浦大队,1985年建立石浦村委会。有耕地675亩,种植水稻和杂粮,并产茶叶、木材、毛竹等。

外曾20户,85人,石浦村委会驻地,属石浦片村。

村民姓曾,村处在横坑、内祝、庙下畈之外,故名外曾。距乡驻地东4.3公里,村呈三角形,坐落两小溪的汇合处。盛产茶叶。

廖过20户,100人。

古时曾有廖姓造宅住过,故名廖过。廖姓衰落,直至民国时期才由章田、柘坑两村人民资助陶金宝造了三间草铺居住,陶姓一面种田,一面烧茶水供过往行人解渴歇息,夜里也可在此借火照明。村处在十字路口,四周是山,有小溪,东通内祝,西与竹客乡交界。

章边17户,76人。

祖先王启祖,原住张大山村,以租种章姓的山地为业,后在山腰建村定居,取村名章边。现已传孙十代。村四周都是山。

内祝15户,78人。

庙下畈37户,138人。

村建在内祝村口的庙下,下首是畈田,故名庙下畈。祖先姓祝,从邻近内祝村迁来。村后靠山,村前有机耕路。

横坑95户,327人。

村原名石浦。祖先石矶,青田人,兄弟三人到此打猎,搭石铺暂住。一日在铺内烧一堆火外出打猎,七天后返回,余火未灭,认为是吉祥之兆,就定居于此,并取村名石铺,后演写为石浦。民国时期“石浦”定为行政村名,故改名横坑。村坐落横坑岭脚,有坑水流村口,自东往西,有路北通外曾。

天师尖(废村)

祖先周国华,原籍松阳周山头,有田在天师庙脚,为耕种方便,于一百年前迁居此地,原名岗头,后改为天师尖,相传七代,在1971年全部转迁廖过,现成为废村。

章湾行政村,98户,372人,驻地章湾。

以驻地得名。解放初属三港乡,建立章湾行政村,1956年合作化建立章湾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三港公社三港管理区,1961年建立章湾村委会,辖2个自然村。有耕地185亩,种水稻和杂粮,产有茶叶、木材。

章湾84户,322人,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章湾地名。由章姓始居,村建在宣平溪下游转湾处,故名章湾。距乡驻地南1.3公里,村呈新月形,坐落宣平溪东侧。

隔溪14户,50人。

陈上弄行政村,33户,126人,驻地陈上弄。

以驻地得名。解放初属曳坑乡毛弄行政村,1956年建立陈上弄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三港公社曳坑管理区,1961年建立陈上弄大队,1985年建立陈上弄村委会,1个自

然村。有耕地88亩,种植水稻和杂粮,产有茶叶、木材等。

陈上弄 33户,126人,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陈上弄地名。清乾隆年间,有李氏兄弟两人从江西南丰县迁此定居。因大都姓陈,村位于曳坑上首,又是山弄,故名陈上弄。距乡驻地东5.6公里,村呈长条形。

双村 行政村,46户,178人,驻地双村。

以驻地得名。解放初属曳坑乡毛弄行政村,1956年建立老鼠窠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三港公社曳坑管理区,1961年建立老鼠窠大队,1967年曾改名红卫大队,1972年又复名老鼠窠大队,1932年3月改名双村大队,由二个自然村组成,因两村人民贯来团结互助,故名双村。1985年建立双村村委会,辖2个自然村。有耕地101亩,种植水稻和杂粮,出产木材、茶叶等。

双村 35户,141人,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原名老鼠窠。现名双村,是原老鼠窠的内窠,曾名金村。因处在深山密林中,时有虎狼出没,也称为老虎窠,后改为老鼠窠。1982年县地名普查时,定新名为双村。距乡驻地东6.3公里,村呈三角形,坐落两小溪的汇合处,是宣平通往丽水的要道。

外窠 14户,37人。

张大山 行政村,76户,310人,驻地张大山。

以驻地得名。解放初建立张大山行政村,1956年建立张大山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三港公社曳坑管理区,1961年建立张大山大队,1985年建立张大山村委会,1个自然村。有耕地230亩,种水稻和杂粮,盛产木材。

张大山 76户,310人,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张大山地名。村周围多山,又高又大,又是张姓始居,故定村名张大山。距乡驻地南3.6公里,村呈圆形,有小溪穿村而过,溪水流向丽水注入雅溪水库。

五福 行政村,75户,300人,驻地五福。

以驻地定名。解放初属曳坑第二行政村,1956年建立五福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三港管理区,1961年建立五福大队,1985年建立五福村委会,辖7个自然村。有耕地262亩,种植水稻和杂粮,兼营林业,盛产木材。

五福 46户,171人,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五福地名。开始由五户人居住,家境平安,生活安定,衣食饱暖,子孙兴旺。人们称赞他们五户人福气好,久之,村名就唤五福。距乡驻地东5.4公里,村呈方形。全境群山纵横,盛产木材。

上高田 2户,8户。

柳舒 3户,15人。

下垵 18户,76人。

舒姓祖先,原孤山后人,先移居五福,一百年前转居于此,取名野垵。意为“也安”。因方言也、下、野同音,故后人演写为下垵。村坐落半山腰中,南有五福村,东通双村,北通处上畈。

张山 4户,18人。

西山 1户,3人。

西隔 1户,9人。

大溪口乡大溪口乡

大溪口乡 位于县城南部,东界丽水县,南连三港乡,西靠柳城镇,北接云华、明山两乡,总面积75.28平方公里。辖10个行政村,54个自然村,1707户,6509人,其中畲族102人,余均汉族。乡政府驻地溪口,距县城38公里,海拔200米。

乡以驻地得名。解放前称白水乡,建国初建溪口、双溪、水头三个乡,1956年双溪乡并入溪口乡,1958年公社化时属三港(曾名上游)人民公社,为溪口管理区,1961年10月建立溪口人民公社,因金华地区有重名,于1982年3月更名为大溪口人民公社,1983年7月建立大溪口乡。

境内山峦峙耸,蜿蜓连绵,有陆千岗、天狮尖,海拔都在1000米左右,从丽水逶迤入境,成为西南之隅。主要溪流宣平溪,从柳城镇流经大溪口村,折向南流,注入三港乡。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属亚热带季风区,因处山区日光短缺,平均温度15.5℃,低于全县平均温度。

水利设施建有水库2座,蓄水44.5立方米,水电站4个,装机容量128千瓦。

全乡耕地4646亩,其中水稻田3675亩,占耕地面积79.1%。山林地10.3万亩,占全境总面积91.2%,非林地1万亩,占8.8%。粮食生产,1949年亩产约350斤,1972年跨纲要,1980年亩产超千斤,1984年亩产1022斤,总产达566万斤,创历史最高水平。1984年产茶叶597担,油菜籽225担,油茶籽828担,生猪饲养6070头,养蜂127箱。每年向国家投售木材1000多立方米。

乡镇企业,有电站、萤石开采、粮油、锯板、制茶厂等22家,其中乡办3家,从业人员63人,年产值10.58万元。1984年全乡工农业总产值216万元,人均净收入251元。

文教卫生事业。有初中1所,教职员工10人,在校生176人;小学25所,教职员工26人,在校生589人。学令儿童入学率97.7%。有文化站、广播站各1个,电影放映队2个。有卫生院1所,医务人员6人,大村有医疗保健站。1984年人口出生率7.2‰,人口自然增长率—1.23‰。

1935年至1937年间,红军挺进师曾在车昌等地同国民党军队进行过激烈战斗。

大溪口乡1707户,6509人,驻地溪口村。

溪口行政村,310户,1146人,驻地溪口村。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建立大溪口行政村,1956年建立团结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三港公社溪口管理区,1961年建立溪口大队,1985年建立溪口村委会,辖6个自然村。有耕地487亩,种水稻为主,产有茶叶、木材等。

溪口85户,319人,村委会驻地和乡政府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原名大溪口。村坐落小溪与宣平溪的交叉口,宣平溪是当地最大的溪流,故名大溪口,也叫溪口。位于县城西南37.5公里,村呈直角形,南有小溪,西有宣平溪,村口有武三公路客年停靠站,交通便利。

金山前46户,178人。

该村对面有座金字形的山,故名金山前。祖先梁氏在二百年前,从丽水梁村迁来,已传孙十二代。村前有公路通往三港。

把背山27户,106人。

该村坐落山背上,从村庄到大溪口要爬山过岭,十分费力,故称爬背山,后演写为把背山。祖先吴姓,从江西福建两地迁来,已传孙十代。村前有少量水田,村后有高山。

隔溪16户,64人。

曾公56户,205人。

二百年前,祖先曾公从福建迁来,距今传孙十一代,村以人名得名。现已有凃、曹、郑等姓杂居。村坐落山脚,东有公路自北往南通向三港。

郑岸80户,274人。

村建在宣平溪岸边,先祖姓郑,故名郑岸。郑姓祖籍江西,二百年前迁此定居,已传孙十代。坐落宣平溪东侧,武三公路在村口通过。

黄山行政村,68户,262人,驻地黄山。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属山下鲍第二行政村,1956年合作化建立黄山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三港公社桥头管理区,1961年建立黄山大队,1985年建立黄山村委会,辖3个自然村。有耕地208亩,种水稻和山地杂粮,产有木材、毛竹等。

黄山39户,154人,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黄山地名。村后有山,土呈黄色,取名黄山,村以山得名。距乡驻地北6.5公里,村呈梯形。

孟姜源18户,66人。

该村地处山区,村南有山似人身,两腿盘坐,中有流水,先祖将此比作孟姜女身形,方言女与源近音,写为孟姜源,村以此得名。祖先有刘、罗两姓,在清嘉庆年间,从福建长汀迁来,约有二百三十五年,村坐落山凹,前有梯田后有山,有小溪从村中流过。

后源11户,42人。

山下鲍行政村,203户,706人,驻地山下鲍。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建立山下鲍第一行政村,1956年合作化建立跃进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三港公社桥头管理区,1961年建立山下鲍大队,1985年建立山下鲍村委会,辖8个自然村。有耕地586亩,种水稻和杂粮,产有茶叶、木材等。

山下鲍178户,619人,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山下鲍地名。村原名隐浦,因坐落大山脚下,村多鲍姓,故改名山下鲍。距乡驻地东北3.5公里,村呈长方形,有小溪穿境流过。

对门山19户,73人。

村建在山下鲍对面,坐落山腰。清朝中

期,祖先涂、赖两姓相继从山下鲍迁移此地,村在山下鲍的对门山,故名对门山。村中有小溪,溪两边有两株枫树,故曾名枫树坑。

交椅顶6户,14人。

桥头行政村,167户,633人,驻地桥头。

以驻地桥头得名。解放初建立桥头行政村,1956年建立桥头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三港桥头管理区,1961年建立桥头大队,1985年建立桥头村委会,辖3个自然村。有耕地402亩,种水稻为主,产有木材、茶叶等。

桥头99户,353人,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桥头地名。村中有座古老木石结构的厢廊式大桥,桥两端建有村庄,都叫桥头,故村名为桥头。距乡驻地东北3.4公里,村呈三角形,坐落两小溪的汇合处。

三百田29户,114人。

祖先舒永望,在明初由东阳出迁丽水三村,再由三村分居至三百田定居,现已传孙十九代,此地曾住有下园官。村曾名下园畈,后因畈中有丘三百为最大,最有名,故改为三百田。村西靠山,东有机耕路与柳三公路相接。

仁坑40户,175人。

相传,古时此地开采过银矿,故名银坑。因方言银与仁同音,写为仁坑。清康熙年间,先祖鄂姓从江西逃荒到此定居,至今已传孙二十七代。村坐落山脚,东山坑有梯田,仁坑的小溪自北往南流入宣平溪。

底章行政村,143户,586人,驻地底章。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属金山前行政村,1956年合作化建立和平高级社,1958年公社化属柳城公社溪口管理区,1961年建立和平大队,1932年3月更名底章大队,1985年建立底章村委会,辖6个自然村。有耕地468亩,种植水稻和杂粮,盛产油茶、茶叶,并产木材。

底章19户,80人,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名底樟,即现名底章。清咸丰前,此地为朱、章等姓杂居,故名朱章村,年久遂废。于咸丰年间,潘姓祖先从潘山头迁居。方言猪与底近音,又把“朱”误为“猪”,以为村名不雅,遂改为“底章”。距乡驻地西北1.5公里,村呈方形,坐落宣平溪北侧。

龙潭脚53户,221人,

村东上方一公里许,有一龙潭,故名龙潭脚。祖先姓彦,从福建迁此定居,今已传孙二十五代。南、西两面有水田,东北是小溪。

塘岗10户,39人。

东山坑3户,11人。

王大市45户,174人。

该村自古产黄柿,柿树成林,柿子又黄又大,故得“黄大柿”为村名,后演写为王大市。先祖从福建长汀迁此定居,以种苎麻为生。建村后已传孙二十五代

新屋13户,61人。

溪岭脚行政村,92户,358人。

解放初属桥头行政村,1956年建立岭脚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三港公社桥头管理区,1961年建立岭脚大队,1985年建立溪岭脚村委会,辖3个自然村。有耕地253亩,种植水稻和杂粮,盛产茶叶、油茶。

岭脚38户,139人,溪岭脚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岭脚村名。清康熙年间,祖先在潘山头与枫树园两座峻岭下建村,故名岭脚。距乡驻地东北2公里,坐落在两条山坑小溪的汇合处。

枫树园47户,177人。

在清朝中期,祖先潘姓从丽水迁此定居,当时村口有七株大枫树,从村外看去,只见枫树不见村庄,故称为枫树园。四周群山环抱,有小溪从村中流过。

清水坑11户,42人。

村南有小溪,溪水清澈,终年不竭,全村人都饮用此水,故称为清水坑村,以此得名。清朝中期,吴姓祖先从江西迁此,种苎麻为生。建村后已传孙七代。村东西两面靠山,北有少量梯田。

内圩行政村,137户,531人,驻地内圩。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建立内圩行政村,1956年建立内圩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三港公社桥头管理区,1961年建立内圩大队,1985年建立内圩村委会,辖4个自然村。有耕地423田,以种水稻为主,兼种山地杂粮,产有木材、茶叶等。

内圩56户,216人,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内圩地名。清顺治年间,先祖陈德礼从少妃村迁居此地。因村口有一水潭,潭内有块平屿,故取村名内屿。民国年间修县志时写为内圩,直传至今。距乡驻地东4.4公里,村呈长方形,坐落两条小溪的汇合处。

水孔弄15户,60人。

鲍山头51户,190人。

该村原为鲍姓始建,村坐落山头上,故名鲍山头。后鲍姓无继。清乾隆年间,有潘姓从潘山头迁入,距今已有九代。四面环山,村旁有少量梯田,有小溪从村中流过。

外潘14户,65人。

祖先姓潘,三百年前从本地潘山头迁入,因村建在潘山头之外,故名下潘。村后靠山,村前有小溪。

竹翠行政村,226户,905人,驻地竹翠。

以驻地得名。解放初属水头乡车昌行政村,1956年建立竹翠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三港公社水头管理区,1961年建立竹翠大队,1985年建立竹翠村委会,辖12个自然村。有耕地626田,以种山地杂粮为主,有少量梯田种水稻,产木材、毛竹、茶叶等。

竹翠45户,198人,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竹翠地名。古时该村广种毛竹,村庄周围葱郁碧翠,故名竹翠。距乡驻地东8.5公里,村呈葫芦形,有小溪穿村流过。

豆腐坑17户,75人。

西山头3户,8人。

枫坑5户,23人。

七里兰5户,24人。

村原名七里畈,因与枫坑人发生地界争端,后经政府部门调解,改名七里兰。先祖建村已传孙十一代。地处高山,东与吴坑毗邻,西与枫坑相附。

吴坑24户,100人。

该村在二百年前为吴姓始建,因坐落在山坑中,以姓冠村,取名吴坑。吴姓无继,后有江、章、邱、王等姓,相继从老竹、高水、车昌和丽水的矿瑶等地迁入,虽为多姓杂居,仍用原名。村坐落山腰,山坑流水清澈,终年不竭,东有小溪,西邻七里兰村。

高水45户,184人。

明朝末年,由章姓祖先建村,当时名高溪。村下首有悬崖瀑布,飞流直下,十分壮观,故改名高水。坐落山腰,山势雄伟,景色宜人。

里村2户,2人。

车昌39户,152人。

清嘉庆癸末年,祖先詹隆昌,从石浦移居在此建村,村址地形象辆年子,取名车昌,以示吉祥昌盛。村处在群山环抱、梯田层叠、山明水秀、风景宜人。

1935年间,红军挺进师路过该地,曾与国民党军队发生过激烈战斗。

大上湖24户,72人。

大上湖是上湖、下湖的总称。祖先程姓在五百五十年前从吴坑迁此定居。村中有烂糊田,深达二米多,称为大上湖。人丁发展后,分为上湖、下湖两个小村。

下湖9户,38人。

西坑8户,29人。

潘山头行政村,179人,驻地潘山头。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属大溪口行政村,1956年建立勤俭农业社,1958年属三港公社桥头管理区,1961年建立潘山头大队,1985年建立潘山头村委会,辖8个自然村。有耕地586亩,种水稻和杂粮,盛产油茶、茶叶,并产木材、毛竹。

潘山头52户,181人,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潘山头地名。明朝时期,祖先潘姓,从丽水竹舟迁此定居,因村建在山头上,故名潘山头。距乡驻地东3公里,村呈圆形。

周山头42户,165人。

明末清初,始祖潘姓,从外潘到周山头一带垦荒种粮,每天往返都要“走山头”,后在山头上建宅定居,起村名“走山头”,演写成周山头。村前梯田层叠,村后峰峦耸峙。

旧树32户,126人。

始祖吴姓,原籍江西,因触犯“王法”,逃此定居,在建房时,砍了一株大树,能截取九段木料,称为“九树”,村也名九树,年久演写为旧树。坐落山头,四面环山。

千秧丘3户,17人。

枝树坑6户,20人。

吴家地40户,150人。

四百年前,祖先吴姓,从旧树迁此垦荒建村,故名吴家地。村坐落山脚,东南有水田,西北靠山,有小溪穿村流过,下首有下钟坑水库。

上担岗2户,6人。

下担岗2户,7人。

水头行政村,171户,607人,驻地水头。

以驻地得名。解放初建立水头行政村,1956年建立水头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三港公社水头管理区,1961年建立水头大队,1985年建立水头村委会,辖5个自然村。有耕地521亩,种山地杂粮为主,有少量水稻。山林面积广阔,盛产木材。

水头66户,232人,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水头地名。村建在山岗顶,四周高山耸云,越过村后山岗,即入丽水境内。村下首有悬崖峭壁,地势险峻,有水从崖顶泻下,仰望水似迎头而来,故名水头。距乡驻地东6.3公里,村呈长方形。

岗头14户,41人。

油坑40户,148人。

该村为游姓始建,因坐落溪坑旁,故名游坑,后演写为油坑。

明末清初有曾、江两姓从福建汀州上杭西福坑和茶园地相继迁入,今已传孙十一代。

陶舒39户,143人。

村由陶姓祖先创建,陶妻舒氏,取夫妻两姓为村名,故名陶舒。陶姓无继。明末清初有刘姓、潘姓从福建汀州县迁入,仍沿用旧名。坐落山腰,东南依山,西北傍田。

陶舒岭脚12户,43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