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地域

坦洪乡位于武义县西南部,东邻新宅镇,南界柳城镇,西接桃溪镇,北靠俞源乡。总面积36.6平方千米,2005年耕地面积444.2公顷,下辖16个村,其中有5个少数民族村,主要居住民族为畲族;59个自然村,2836户7171人,其中少数民族有1036人。乡政府所在地设在上坦村,海拔245米,距县城26千米。

民国元年(1912),以都改区,坦洪乡为振武区。民国26年(1937)称振武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设坦洪、上村、上溪3个乡。1956年3乡合并为坦洪乡。1958年改为桃溪公社坦洪管理区。1961年10月建立坦洪公社。1983年政社分设,复建坦洪乡,驻地上坦。

坦洪乡地属丘陵山区,山多田少,水资源较为缺乏,呈“八山半水分半田”的格局。接新宅镇界上的龙头眼睛,海拔1041米,为境内最高点。发源于龙头眼睛的坦溪,自北而南流,经大源后水库入柳城镇,其支流下坑水自东向西于库区与坦溪会合。建有小型水库3座,总库容110万立方米,水电站2座,总装机容量166千瓦。境内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是萤石矿和花岗岩。萤石矿分布广泛,花岗岩矿主要分布在与新宅镇交界的上周大莱岗背地区。

坦洪乡以水、电、路、通讯为主的基础设施日臻完善,村村实现了自来水、照明、公路、电话“四通”。其中自来水普及率达98.9%,公路硬化率达100%,电话普及率46.5%,有线电视通建制村率100%,移动通信网络基本覆盖全境。所辖16个村有6个村进行了村庄整治,8个村进行了生态村建设。

坦洪乡1999年开始实施下山脱贫工程,到2005年年底共有91户250个人口实现了下山脱贫,其中软朝村53户155个人口于2002年完成了整体异地搬迁至武义县履坦镇。

经济

坦洪乡传统经济以农、林、畜牧业为主。农业主要有水稻、小麦、大豆、油菜、茶叶、蚕桑、板栗、高山蔬菜等;林业主要有松树、毛竹、杉木、油茶等;畜牧业主要有生猪、牛、羊、家禽等。工业经济较为薄弱,主要以小水电、农产品加工、来料加工等个私企业为主导,规模小而散。

近年来,坦洪乡根据自然条件,大力发展种植业和养殖业,已建成蚕桑、高山蔬菜、有机茶、板栗等4类具有规模化、区域化的特色农业发展带,总面积达588.6公顷。其中高山蔬菜产业位居全县第二,蚕桑产业位居全县第三。工业以发展来料加工为重点,截至2005年形成一定规模的有6家,主要加工服装、别针、礼品袋等,年实现加工费收入473万元。并形成了两个规模化市场,一个是农贸市场,一个是牛交易市场,两个市场逢农历初九开市,远近闻名。全乡工农业总产值,1985年668万元(其中农业总产值645万元,均为1990年价);1995年增至3496万元(其中农业总产值1274万元);2005年又增至6630万元(其中农业总产值2710万元)。

人文

坦洪是一个革命老区。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农民运动和武装斗争如火如荼。民国16年(1927)由在中共浙江省委工作的潘漠华领导,先后在上坦、上陶等地发展党员200多名,建立了党的组织。同时,在党的领导下,成立农民协会,带领群众打土豪、分田地、减租减息。民国19年春(1930年4月),建立以邱金隆为总指挥的工农红军宣平北营,驻地叶坑村(现更名为金隆村),开展各种革命活动。解放战争时期,中共地方武装张子清部队,在上周、周山头、软朝等地,开辟游击根据地,建立武工队,开展抗粮、抗丁、抗税等各种斗争。

坦洪乡文化底蕴深厚,素有“文化之乡”的美誉。仁人志士辈出,近代革命家、诗人潘漠华烈士和中国工笔画大师潘絜兹就是其中的代表。文物古迹众多,保存较好的有潘漠华故居、潘絜兹故居、上周祠堂及一些清代建筑和民国建筑等,仅上坦村就有12处。群众文化活跃,有擎龙灯、走马灯、木偶戏、唱莲花、扇子舞、唱道情等。全乡共有6个业余表演队,其中上坦岭头的走马灯、洪村的扇子舞、赵村的腰鼓队等影响较大,曾多次获得县级以上文艺演出表演奖。

坦洪乡的文、教、卫基础设施较为完善。80年代后建有文化站1个,广播电视站1个,影剧院1个,小学1所,成技校1所,卫生院1所。21世纪后,先后获得浙江东海文化明珠、省级教育强乡和市级生态乡称号。其中成人技校还被评为省级示范性成人文化技术学校。

特色

粉干选用优质大米经传统粮食加工技术精制而成,在武义南部很多地方都有出产,但坦洪出产的粉干以其质地好、口感佳最负盛名,成为家喻户晓的美食和馈赠亲友的佳品。产品销往金华、武义及周边地区。

潘漠华、潘絜兹均为上坦村人。潘漠华,1902年出生,是20年代杭州“晨光社”和“湖畔诗社”的创始人之一,30年代北方左联的领导人,曾参加过北伐军和察哈尔抗日同盟军。1934年在天津牺牲,生前系中共天津市委宣传部部长。在其故居上坦村建有“潘漠华纪念馆”。潘絜兹,1915年出生,2002年逝世,系中国工笔画大师。在柳城镇建有潘絜兹艺术馆。

潘漠华纪念馆为金华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县级文物保护单位。馆内分前后两厅,前厅为潘漠华生平事迹介绍,陈列了烈士生前的各种遗物、照片,后厅主要介绍了武义南部山区革命斗争史。该馆现被列入武义南部山区旅游扶贫开发规划项目。

县城革命历史纪念碑东侧还建有漠华亭。

十四夫人送子日闹大男俗传农历正月十四为上坦村夫人娘娘送子日。十三日,头年得子人家都要做糍粑分送邻居及亲朋好友,俗称“闹大男”。十四日,村口夫人庙香火旺盛,无男孩人家烧香求子,头年得子人家敬神还愿,热闹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