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大事记

新石器时代

据“童家岙遗址”考证,约公元前4500年前,已有先民在镇域从事渔、猎和原始农牧业。

据《慈溪水利志》记载,约公元前4000年,大地海侵,今宁绍平原沦为浅海,镇域仅山地为岛屿陆地。现考古证实,后随着海退,烛溪湖成为泻湖,“童家岙遗址”淹埋在湖底下1米左右处。

据出土文物,公元前3000年以前,镇南翠屏山北麓已使用石犁、石耜、石镰刀等,为耜耕农业。

五帝

乾隆《绍兴府志》引《太康志》,五帝时,“舜避丹朱于此”(石堰虞山)。后人为纪念舜帝,在虞山建庙,供舜帝像。

商周

据《越绝书》和出土文物,时横河为越国地,古越人在这里已能烧制印纹陶、原始青瓷罐等。

春秋战国

据《越绝书》、《慈溪盐政通志》记载,镇南翠屏山北麓濒海处,已事煮海水为盐。

据出土文物,春秋越人在今横河地域已能较广泛的应用陶器,其中使用最广的是印纹陶罐。还有用陶纺轮从事纺织,用陶权作衡器,用陶铎发布命令。始用青铜制器具,用刀币作为交换等价物。

秦朝

嬴政二十六年(公元前221) 置会稽郡余姚县,现镇境域属余姚县境。

据《越绝书》和出土文物,越国被秦统一后,土著越人被强制迁徙原吴国地及以北地域,或逃离到他处,或迁居深山,大量中原汉人移居入境。境域青铜制品、钱币使用较之越国更为广泛,始出现砖、瓦烧制品。

西汉

元始二年(公元2年) 名士严光避王莽之难返里。

据《中国历史地图集·扬州刺史部》,西汉东横河已形成,今镇域段河北濒海。

东汉

建武年间(25~56) 镇境内沿山泻湖(烛溪湖)渐次转淡水湖,湖边植水稻、育蚕桑。

建武十九年(43) 名士严光卒于家,葬陈山(客星山)北坡。

晋朝

太康四年(283) 夏,田鼠、蟛蜞蟹食稻为害。

长埭村翁家坟头有镇境内最早的古窑址。今出土有晋代的碗、盏、盘、罐、壶、砚台等陶瓷。

咸康元年至三年(335~337) 大旱成灾,斗米值五百。

南朝

宋大明四年(460) 山阴土地多为南来士民所占,名士孔灵符奏准将该处贫民迁至余姚、鄞县等地垦种湖田,以谋生计。现镇境南部进一步得到开发。

唐朝

贞观十二年(638) 著名文学家、书法家虞世南(余姚梅川虞家城人)卒于长安。

永泰二年(766) 据出土唐丁广训墓志铭记述,此时镇域已有虞宾乡陈山里。

元和元年至咸通七年(806~866) 置余姚盐场于镇西石堰。

长庆四年(824) 据嘉靖《余姚县志》记载,县东北三十五里梅川乡建柯城道场院,是镇域有文字记载中的最早宗教活动场所。

大和二年(828) 大风海啸。

五代

后梁开平元年至后唐长兴二年(907~931) 吴越王钱镠以国用浩大,重赋于民,亩三斗。

后唐天成、长兴年间(926~933) 孙家境孙氏始祖孙岳自睦州徙居余姚烛溪湖畔孙家尖,孙氏成为现镇内大姓之一。

北宋

太平兴国年间(976~984) 从淮北引入小麦,镇南沿山种植。

太平兴国三年(978) 余姚盐场改称石堰买纳场。

庆历七年(1047) 余姚县令谢景初率民修筑围海土堤长28000尺(今大古塘),自上林至云柯,次年竣工。今镇北临塘,塘南梅川始拒海溢之患。王安石撰《海堤记》志其事。

熙宁五年(1072) 石堰场设盐课司,征盐税。

元丰元年(1078) 据姚江黄氏宗谱载:黄允祥弃官寄居剡州北庄复归梅川彭山之墟。公为彭桥黄氏始祖,次子黄继冕为彭桥思孝堂一世祖。黄氏为今镇内大姓之一。

元祐年间(1086~1094) 据《余姚县志》载:“杨梅产烛湖山,其味冠绝诸果。”烛湖山是今闸里头村后山面,始植杨梅。

元祐八年(1093) 海风驾潮,民田受淹。

靖康二年(1127) 马堰徐氏始祖徐琛,字须山,行参军事扈从宋室南渡。建炎年间,奉命守眉山寨,家眷迁徙桐木湖,后定居马堰。徐氏为今镇内大姓之一。

南宋

绍兴九年至十年(1139~1140) 连年饥荒,斗米千钱,人食草木。

乾道年间(1165~1173) 胡湧由余姚柏山入赘竹山闻氏,为竹山胡氏始祖。

淳熙四年(1177) 九月,大风雨驾海涛,败海堤2560余丈,溺死40余人。

绍熙四年(1193) 胡文焕自鄞到虞城书院就读,后入赘南康郡王之女为宗室婿,筑室乌山之东翁郎桥,为乌山胡氏始祖。

绍熙五年(1194) 七月,大风驾潮,坏堤伤禾。

嘉泰年间(1201~1204) 余姚知县常褚将湖坡管理办法《古规湖经》编纂成书。其时已建横河堰、横河闸、石堰闸以节制东横河水灌溉农田。是年已栽种大麦。

嘉定六年(1213) 十二月,风潮坏姚北8乡堤垣。

宝庆二年(1226) 秋,大风海溢,溺居民百十家。

嘉熙四年(1240) 胡寮、胡宦徙居梅川埋马里之天香桥,后创办天香书院。

淳祐年间(1241~1252) 棉花引种,大古塘前后开始植棉。

宝祐四年(1256) 在梅梁山建宋史岩之功德院,后更名积庆寺,宋理宗御书“积庆教寺”四大字,上又作引书“赐史岩之”四字钤以玉玺。

咸淳三年(1267) 六月,海溢。

咸淳七年(1271) 沿海制置使刘黻于陈山严光墓左建高节书院,可容生徒200余人。

是年五月,大风海溢,滨海之堤悉坏,天香桥胡坤募众修筑,不日而成,乡人利赖之。

德祐元年(1275) 年初,鸣鹤、石堰等场盐民不堪官吏椎剥,发起大规模暴动,“沿海千里震惊”。浙东茶盐提举、慈溪县人黄震痛斥不法官吏,尽还盐民制盐工本60余万贯。事态始告平息。

元朝

至元二十六年(1289) 四月,置浙东木棉提举司,大古塘南北盛产棉花,时余姚以“小江布”著称,实出彭桥。

大德十一年(1307) 县境内大旱,龙泉、梅川亦然,饥疫耗户近半。

至正元年(1341) 余姚州判叶恒率民再次修筑大古塘,尽改土堤为石堤,全长21211尺,该塘自北宋庆历以来历300年之经营,至此始底定规模,使境内梅川、龙泉拒海溢之灾。

明朝

洪武二十六年(1393) 石堰盐场大古塘南5万亩沙地,首次报升为农田,每亩税征粮谷5升5合。

景泰三年(1452) 石堰盐场由埋马、柏山、梁堰三仓,分为埋上、埋下、柏上、柏下、梁上、梁下六仓。

成化十二年(1476) 涝灾,淹没石堰盐场官盐数十万引(一小引为200市斤,一大引为400市斤)。

成化十三年(1477) 烛溪湖中筑堤,分烛溪东、西两湖,久积之水利纠纷始告平息。

嘉靖五年(1526) 孙家境孙堪武科会试第一,赠都督同知。

嘉靖十五年(1536) 县丞金韻浚深东横河。

嘉靖三十四年(1555) 五月,倭寇3000余人自胜山港入侵,大掠上林、梅川,所过之处鸡犬无存。三山所驻军分守道许东望招集义勇,乌山庠生胡梦雷,应召纠集兄弟子侄300余人,变卖家产抗倭。

嘉靖三十九年(1560) 鄢懋卿总理盐政,至石堰场察访,迫民在新涨海涂上制卤煎盐,勒派姓张者为张丁,姓李者为李丁,按丁日征半斤,夜征四两,并规定以后海涂续有涨添,母子相传,永为制卤煎盐之用,世称“直甲分丁”。

万历二十四年(1596) 秋,大水伤稼,民多淹死。

清朝

顺治二年(1645) 闰六月初九,邑人孙嘉绩同熊汝霖、沈宸荃起兵抗清,黄宗羲率“世忠营”相从。

顺治十一年(1654) 夏,大旱,河底开裂。

顺治十五年(1658) 三月,大雨,又冰雹击死牛羊不计其数。

康熙二十九年(1690) 七月二十三日,海啸,大风雨,山洪多处暴发,平地水深丈余。境内沿山田禾尽没,禾稼无收,大饥。

康熙三十二年(1693) 镇域始有双季稻和火稻(即六十日)。《余姚县志》载:“蚤稻割后,再种者谓之翻稻,易生虫,以烟筋插之则绝。”

雍正二年(1724) 七月十八日夜,飓风驾潮,堤决,大古塘以南室中水深2尺,越四五日,咸潮始退,禾、棉、豆均无收。

雍正四年(1726) 实施“摊丁入地”,每亩粮1两,摊丁钱2钱4厘5毫。

乾隆元年(1736) 大古塘以南出现稻棉轮作。

乾隆十一年(1746) 胡圣候捐建宏济桥。今称宏桥。

乾隆五十九年(1794) 七月,连日大风拔木,禾棉尽毁。冬大寒,百年樟树被冻死。

嘉庆十一年(1806) 某日夜间,发生地震,横河有震感。

道光十三年(1833) 孙式鑑修七星桥横跨东横河。

道光二十年(1840) 十一月,大雪厚三尺余,市场鱼、菜、柴断档。

道光二十一年(1841) 九月,坎墩贫民胡八、胡九、孙震等倡言“乱世不纳租”,邀集乡民四出劫富济贫,吃大户。次年春,至浒山、乌山斗争胡、陈、张、宋等姓大地主。

道光二十九年(1849) 芒种后,大雨积旬,川泽皆满,平地水高3尺,饥民泛舟乞食,往来如织。

咸丰二年(1852) 五月,陈山(客星山)出土东汉建武二十八年刻成的“三老讳字忌日碑”,今由杭州西泠印社筑石室永久收藏,有“浙东第一碑”之称。

是年,石堰盐场始用泥板晒盐,至咸丰末,改用木板晒盐。

是年十一月初六夜,地震。次年三月初十夜、十一日昼、十三日昼、十四夜又地震。

咸丰八年(1858) 九月,余姚爆发以黄春生为首的十八局农民抗租起义,众至数万,石堰、横河一带农民多有参与者。

咸丰十一年(1861) 十一月二十六日,下大雪,平地积雪四至五尺。

同治元年(1862) 太平军进驻彭桥,火烧石堰,四月二十五日烧横河,五月十四日烧浒山,大宅院几乎烧尽。

光绪十五年(1889) 七月二十七日,洪水暴发,冲决堤塘,坏庐舍无数。八月至十月淫雨47天,稻棉歉收,饥民成群。

光绪三十一年(1905) 浙江铁路招股,石堰盐场仓下士黄广发起,场署带征塘捐历年解府存款投股,经议由许寿祺禀府,由府扎场嘱负修塘责任,准予购拨路股,计银4600元,后又经历年股息,添购股款银2000元,合计优先股款银6600元。

宣统年间(1909~1911) 横河始设阜康当典,地址在当典弄。彭桥在民国初设吉泰当典,地址在当典道地。均于日本军侵占时停业。

宣统三年(1911) 五月,有虫食桃,叶尽。七、八月台风袭境,棉花严重减产。

九月十八(公历11月8日),余姚光复,横河悬旗志庆,上书“光复大汉”。

是年,盗贼四起,风雨为灾,余姚沿海20余乡歉收,10万饥民嗷嗷待哺。有地方人士募集义捐设法救济灾民,宁、绍、沪同乡集银12000元,吴锦堂独出义捐10000元。

是年,石堰盐场改称余姚盐场。

中华民国

元年(1912) 横河镇域彭桥始设邮政代办所。

是年特大台风灾害,镇境内稻、棉受损。

4年(1915) 烛溪西湖垦废,计湖田1680亩。

5年(1916) 余姚盐场公署由石堰迁至庵东。

6年(1917) 石堰盐场塘捐废,浙江铁路收归国有,退路股本金计银元6600元,经自治会联合协议处理,用是项股款编纂《余姚六仓志》。

8年(1919) 冬,浙江省实业厅在石堰马堰头租地60.8亩建省立棉花试验场,繁育推广美国棉和改良棉种。

是年,建立横河警察事务所,两年后改称警察分所。

14年(1925)8月 孙巷村孙如炎引进16匹马力和24匹马力轧米机各1台,在宏桥自然村开办穗和米厂。

15年(1926年) 初夏,孙家境村木匠李锦德之女(3岁),某天晚饭后,被下山老虎拖走,第二天在罗家河头坟圈找到女儿的两根小辫子和一只胃。

16年(1927年) 夏天,孙家境村洞桥孙渭金女儿阿银(9岁),晚饭后母女俩在屋前道地乘凉,突然墙外跳进来一只老虎,咬住阿银大腿就走,出墙时阿银抱住篱笆门桩不放,其母边拿起椅子拼命打老虎屁股,边高喊“老虎拖人了”。老虎挨打,放下阿银逃走了。

17年(1928) 7月,旱、虫夹攻,中稻颗粒无收,担谷由2元涨至8元。

是年,基督教传入,在秦堰桥立布道所,属浒山支会。

是年,余姚按县组织法,始建区。全县划分为7个区,现镇境涉第一区、第六区、第七区所辖的部分。

18年(1929) 螟虫、稻蝽象大发生,镇境内水稻减产40%。

是年10月,成立横河中心小学,设三个班级,有学生153名,教职工5名。

19年(1930) 姚北棉区发生卷叶虫,余姚县治虫专员下乡指导防治。

20年(1931) 冬,石堰移坝委员会成立,专司移坝事宜,历时8个月完成。

22年(1933) 春,棉业改良场在石堰推出华棉、美棉。四月,县合作棉场在马堰成立,县立农业改良场的120亩湖田并入省棉业改良场。

24年(1935) 1月1日,途经石堰、横河的余浒(余姚至浒山)公路举行通车典礼,自此汽车正式通行。

是年春,省棉业改良场在新浦设立美棉育种区,马堰、秦堰、石堰三乡定为棉业改良实验区,推广百万棉3167亩。

27年(1938) 3月,余姚县战时政治工作队成立,县长林泽兼任队长,郭静唐任副队长。5月,其所属第三区队在横河、浒山、逍林一带发动群众开展抗日救亡活动。

是年夏,彭泾、天东、乌山、龙南、浒山等乡镇铁甲虫大发,危害水稻,余姚县农场派员督导农民扑灭。

是年改组烛溪湖水利公会。

29年(1940) 3至5月,大旱,河底当路行人,5月20日才插种早稻。

是年,8月,因连遭三年旱、虫、水灾,粮食紧缺,地方官吏、豪绅私吞平粜的粮食。中共彭泾乡党组织发动群众,聚众五六百人到凤栖庵乡公所开展说理斗争,后乡政府同意,粮食以平价出售,给来人以一元钱一斗米。

是年10月,中共彭泾支部成立。

30年(1941) 4月19日,日本侵略军在镇海登陆。22日、23日,慈溪、余姚两县县城相继沦陷。贯穿石堰、横河的余浒公路交通线也沦入敌手。

是年,农历八月十六日,日军到横河、龙南一带拉民夫,家住孙家境竹笆里自然村的孙永康,因不愿为日本侵略军做民夫,当日军强拉他时他抱住邻居孙才兴家的门框不走,被日本兵朝其背部连戳九刺刀,当即死亡。

是年10月22日,“宗德三大”因汉奸告密,在横河七星桥南遭日军伏击,在不利地形下与日军血战一个半小时,大队长姜文光、大队副姚镜人等29人英勇牺牲,其余撤出转移。

是年,小麦发生黄锈病,损失三成以上,亩收76斤。

是年,因日本侵略军占领,棉花不能外运,农村土纺土织业兴起,集镇开设纱布行,购销土纱土布。

31年(1942) 8月12日夜,12级台风袭境,房屋倒塌,稻禾大损,历时5小时方止。

是年10月,中共三北地委抽调20名干部组成姚东山区突击工作队,在队长陈平带领下,开辟龙南、龙北、彭泾、天东、乌山等乡工作。

是年10月9日中午,浙东游击纵队五支队三中队,在龙南竹山岙伏击从阳觉殿返回余姚之日军,激战至傍晚,毙伤日军30余人。五支三中也伤亡7人。

是年11月14日,日伪军别动队由副队长绰号吊眼阿龙带队,一行七八人,到大山村纵火烧毁民房82间。

是年12月,三北游击司令部总办事处撤销原姚山工作队,建立姚山办事处,其成员活动于彭泾、龙南等地。

是年底,彭泾、龙南、龙北、天东、乌山等乡改组为民主政权,由中共党员、抗日民主人士、群众代表等任正副乡长。

32年(1943) 1月1日,姚山自卫大队在彭泾乡湖清垫村成立。

是年3月,中共慈姚县委撤销中共姚山办事处总支,建立中共姚山区委。

是月,汪伪中央税警团扩张驻地至各集镇及横河一带。

是年,春,中共龙南支部、彭西支部成立。

是年,夏,石堰、秦堰、埋马一带发生严重瘟疫,患者上吐下泻,俗称“瘪罗痧”,发病急,死亡率高,秦堰村死亡100余人,埋马村死亡30余人。抗日民主政权组织医务人员防疫救治。

是年5月上旬,姚山自卫大队大队长周曼天率战士7人,在任家纸坊当地倾向抗日的乡长、保长协助下,不费一枪一弹从伪军田岫山部俘一个班,获步枪12支。

是月,中共姚山区委发动彭泾乡抗日民众自卫大队对横河至浒山的公路进行破袭,烧毁部分桥梁与电杆,使日军交通、通讯中断。

是年8月,现横河镇境各乡,贯彻执行中共三北地委《关于今年实行二五减租的决定》,租率平均下降8%。

是年9月,三北地委决定,将各县、区地方武装整编为三北自卫总队,将原姚山自卫大队改编为三北自卫总队第二中队,周曼天任中队长。12月22日编入新四军浙东纵队。

是年9月中旬,驻余姚日伪军窜至横河抢粮。姚山办事处迅即组织各乡自卫队开展抗抢粮斗争。

是年9月23日,三北自卫总队第二中队袭击皇山桥伪军据点,俘获“浙江保安第二大队”排长以下10余人。

是年9月26日,成立姚山区人民自卫委员会。

是年农历十月初二下午,余姚县伪侦缉队长陈金木,带领日伪军60余人,突袭柘岙茅家中共党组织活动据点,并点燃茅金水家的草舍,大火蔓延烧毁房屋33间,计13户。

33年(1944) 3月,中共慈姚县委将姚东、姚山两区委合并成立浒山区委。

是年春,中共彭泾乡中心支部、中共湖清垫支部成立。

是年4月,彭泾乡民兵捕获伪中警别动队情报员陆阿四等4人,经中共浒山区委批准全部予以镇压。

是年5月17日,三北自卫总队警卫中队在秦堰桥伏击伪中警团一连一个班,击毙击伤12人。

是年8月17~19日,三北军民发起大破袭,镇域彭泾乡、龙南乡组织民兵参加。

34年(1945) 2月26日,驻横河伪中警团第三营第七连连长杨××率部投奔新四军浙东纵队,经渡姚江后抵达梁弄。

是年4月10日,浙东银行发行抗币,三北地区先在逍林区彭泾乡进行发行试点,在妙山设立市场,并在彭桥的锦源、乾丽两店使用抗币,尔后,彭泾乡、龙北乡等民主政府发行壹元、伍角两种抗币临时兑换券。规定抗币可以抵交租金和军粮。

是年6月15日,余姚日伪军80余人,窜至龙南、龙北、彭泾、天东等乡抢粮。18日三北特务营二连在敌归途安山桥设伏,当场毙伤敌人10余人,其余溃逃,粮食全部夺回。

是年8月15日,日本政府宣布无条件投降。17日,浙东游击纵队三支队、五支队向拒不投降的日伪军发起反攻,18日克周巷,19日克浒山、横河,20日县境全部收复。

是年9月20日,中共中央电令浙东根据地党政军北撤。30日中共浙东区委员会发表《忍痛告别浙东父老兄弟姐妹书》。从9月30日至10月9日新四军浙东纵队、浙东抗日根据地党政机关、地方武装和地方工作人员共1.5万余人,分批渡过杭州湾北撤。

是年10月至12月,在新四军浙东纵队北撤之后,国民党地方当局就强迫抗日民主政权的乡、保长及民兵、农会会员、妇女会会员“自新”登记,搜捕中共党员,中共党组织受到严重破坏。

35年(1946) 4月至5月,余姚北乡2万亩大麦发生粘虫,麦叶和穗茎被咬,产量损失三至七成。

36年(1947) 3月,国民党特务机关“中统”驻余姚四明工作站,增设横河、浒山、庵东3个情报组。

是年12月9日,大面额关金券在横河地区流通,币值为法币的20倍。次年8月19日又发行流通金圆券,币值为法币的300倍。是时物价飞涨,抢购风席卷城乡。

37年(1948) 5月,中华民国政府授予黄秉衡空军中将衔,黄系镇内彭桥大墙门头人。

是年,7月7日至10日,台风过境,暴雨成灾,山洪暴发,镇境内稻棉被淹,损失严重。

是年,12月,上海至宁波客运“江亚轮”,从上海航行至吴淞口外海面时,机舱爆炸而沉没,陈山村黄治武一家7人全部遇难。

是年,中共姚东山区党组织在戚家大山建立马羊山公馆、祝家笆公馆、灯盏温公馆、狮子湾公馆(公馆实为山间草舍),作为隐蔽活动地点。

38年(1949) 5月23日凌晨,中国人民解放军二十二军六十五师、六十六师进驻余姚城区,宣告余姚解放。

是年6月6日下午3时,匪“浙东行署余姚独立第一支队”支队长陈金木逃窜至龙南乡东畈漕头,被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胡光元、胡初宏(天香桥村人)击毙。

是年6月,今横河镇境按原乡区域建立龙南、龙北、乌山、彭泾乡人民政府,由余姚县人民政府任命乡长、副乡长。

是年7月23日至25日,遭6号台风和暴雨袭击,雨量108.4毫米,全镇大部被淹,稻、棉严重减产。

是年9月24日至26日,余姚县人民政府召开余姚县第一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乌山乡赵家法出席会议,并担任会议主席团成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年

10月1~2日,镇域各乡组织民众举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庆祝大会,会后锣鼓队、秧歌队、说唱队及手执标语小旗民众游行庆祝到各村。

10月下旬,途经石堰、横河的余浒公路修复通车,是镇境内的主要交通线。

是月,废保甲制,建立村公所。

1950年

2月8日,彭泾、龙南乡民兵配合县大队,在樟树三渎庙围歼反共救国军钱江纵队直属大队王杏杏股。

5月,余姚县划分区、乡、镇,现镇境涉及9个乡即横河、乌山、石堰、秦堰、龙南、梅溪(部分)、彭西、天东(部分)、高风(部分),设正、副乡长。

是月,横河区建立,区公所地址横河集镇朱家弄。辖横河、乌山、秦堰、石堰、龙南、梅溪、天东、彭西、匡堰、彭东10个乡。

6月,中共横河区委成立。

7月至年末,横河、龙南、石堰、秦堰、梅溪等中共乡党支部先后建立。中共彭西乡党支部于1951年7月建立。

9~11月,彭西、横河2个乡供销合作社先后成立。

11月,今镇境内各乡开始进行土地改革,土地分配工作至1951年3月分批结束,10月发放土地证。

是月,镇压反革命运动开始,镇境有反革命分子51人受到镇压。

12月,集镇、农村广大群众举行支持抗美援朝的游行活动。

是年,镇境内有一贯道、同善社、无为教道徒和骨干分子72人,向政府具结悔过。

1951年

1月,随着土地改革的进行,乡、村两级农民协会建立。

2月17~20日,县首次农村文艺会演举行,横河组团参加。

4~11月,在群众性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高潮中,青年踊跃报名参军,群众自发“捐献飞机大炮”,横河区捐款472796850元。

5月11~14日,县第一届人民体育运动大会举行,参赛运动员1006人,横河地区组团参加。

是月,乌山乡相士地村胡元茂首办农业生产互助组,次年冬建农业生产合作社。

下半年,横河税务所建立,地址朱家弄。

8月18日,台风大雨,稻田受淹。是年螟虫大发,螟害率早稻20%,晚稻30%。镇境稻棉均遭减产。

9月19日,台风过境,全县30余万亩稻棉受损,横河地区亦遭灾受损。

10月21日,全县第一个手工业生产合作社——横河木器社成立,有社员54名,地址横河下河庙。

12月,各乡开展民主建政工作,分别召开乡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正副乡长和乡委员。

是年,推广早稻新品种“503”与棉花种子药剂拌种。

是年冬,横河区在天香桥霍家漕召开全区万人大会,会上由胡仲青副区长授军属光荣匾,题词“人民功臣”、“气壮山河”;授烈属光荣匾,题词“名垂千古”、“永垂不朽”等。

是年冬,发动农民广泛开展掘稻根活动,以消灭越冬螟虫。

是年,中国人民银行余姚县支行横河营业所建立。

1952年

2月,将原横河堰闸西移50米,新建横河人民闸,于当年11月完工,是余姚县水利建设中规模第一的内河节制闸。

7月,横河区联合卫生所成立。地址在七星桥南。

9月上旬,在谣言误导下,余姚、慈溪两县每日有数千群众前往彭桥张岙山倒挂钟朝拜胜山娘娘,乞求“仙丹、灵药”,群众患病误医而死18人。余姚县公安局派出干警30余名做群众工作,至10月7日“求仙”基本制止。

下半年,横河、逍林、浒山、周巷、长河共5个区的泥水匠、木匠、石匠近400余人组成定海工程总队,去定海、普陀、黄龙、泗礁等地支援国防建设。

10月,彭西、匡堰、横河3个乡供销社合并建立横河区供销社。

1953年

2月23日,“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运动掀起,镇境要求参军报名的青年674人(其中女性46人),经批准参加志愿军56人。

3月5日,苏共中央总书记斯大林逝世。9日,各乡、村、机关、学校等单位举行悼念活动,降半旗致哀。

3月,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广泛开展宣传活动。

春,乌山乡相士地村旭光农业生产合作社始用船载抽水机灌溉农田。

3~4月,沿山的童岙、航渡、湖西门一带麻疹流行,患者千余人,死者上百。

6月30日至8月28日,干旱59天,粮食减产,山地高田颗粒无收。

8月,龙南沿山一带发现钩端螺旋体病。

夏秋间,余姚县人民政府普选工作组到横河区搞普选工作试点,分批推开。至11月20日前后,各乡在选区选出乡人民代表并召开各乡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选举乡长、副乡长、乡人民委员会委员。

11月18日,贯彻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关于粮食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的命令》,全县实行统购统销,镇内私营粮店停止营业。

12月,国家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总路线宣传贯彻。

1954年

4~7月,横河、石堰、龙南、彭桥、乌山、秦堰等信用社建立。

6月27日,横河区粮食管理所建立,地址陆家祠堂。

7月29~30日,大雨,降雨量125.2毫米,农田受淹。

8月,石堰、龙南、彭东、匡堰一带钩端螺旋体病大流行,时间20~30天,死亡26人。

9月15日,棉花实行统购统销,棉布凭票供应。

10月15日,余姚、慈溪两县县界调整,翌年原乌山乡的虞家、金山庵2个自然村划归慈溪县浒山镇。

11月,彭桥竹器社胡水基试制成功手摇劈篾机,工效比手工提高5倍。

是年,宁波专员公署专员王起到横河乡相士地村考察旭光农业生产合作社。

1955年

2月21日,发行新版人民币,国务院颁布《关于发行新的人民币和回收现行人民币的命令》,以新币1元折兑老人民币1万元。横河设兑换点。

3月,中共横河区委、区公所发动全区公民开展反对使用原子武器签名活动。

4月,国营横河抽水机站在龙南乡建成,拥有六座机埠、一艘机船,可灌溉农田8000余亩。

5月,横河邮电营业处设立,地址上河陶家弄。次年1月,横河邮电支局建立,地址中街杨家祠堂。

6月,第二军医大学派员到横河,查研钩端螺旋体病病因,捕捉老鼠数百只,发现带有钩端螺旋体病毒老鼠数只。

8月,横河区农业技术推广站建立,地址朱家弄。

10月,毛泽东《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的指示贯彻后,今镇境内各乡迅速掀起农业合作化高潮。

是月,浙江省供销合作社在横河区进行纯商业社会主义改造试点,有95%私营商业递呈申请书,被改造206户占私营商业总户数的64.1%。次年1月17日,《大公报》发表“余姚县横河区私商改造工作迅速”的报道。

12月4~5日,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全国工商联主任陈叔通,偕同全国人大代表项叔翔、姚顺甫,视察横河区私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工作。5日,到相士地村访问了乌山乡第一(原旭光)农业生产合作社。

是月,毛泽东在《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一书中,为龙南乡合作网的经验作了批示:“这一篇很好,值得推荐。合作网应当普遍地建立起来,使之成为制度……”

是年,余姚县农林水利局在彭西乡举办首期抽水机手培训班,时间45天,人数80人。

1956年

3月,撤销中共横河区委。4月,撤销横河区公所。今横河镇境包括梅溪乡部分在内的7个乡并建为横河、龙南、彭桥3个乡,乡人民政府改称乡人民委员会。

是月,彭桥成立医疗联合诊所。

4月,中共横河乡、龙南乡、彭桥乡总支部建立。

5月,横河乡大洋山农业生产合作社大麦亩产达544斤,是全县大麦最高单位面积产量。

龙南乡幸福农业生产合作社油菜籽亩产达203斤,是全县油菜籽最高单位面积产量。

8月1日午夜,13号台风正面袭击,风力12级以上,伴随暴雨,现镇境稻棉大部受淹,房屋倒塌230间,死亡2人,伤8人,压死耕牛5头。

9月,横河地区第一所初级中学在东湖村建成,命名为余姚第四初级中学。

是月至12月,烛溪东湖塘堤修复。

秋,各乡并社升级,普遍建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是年,全面推广连作晚稻。

是年,余姚县建立县人民广播站,以竹木杆架线扩展到镇域各村。

1957年

1月,中共横河区委恢复。8月,横河区公所建制恢复。

9月,今镇境内各中小学校教师集中到余姚参加整风反右斗争,时镇内被错划为资产阶级“右派分子”的有6人。

10月,为新建梅湖水库,龙南乡在烛溪湖东侧老鹰山、油车岭安置从任家纸坊、祝家两个村移民137户,567人,拆迁民房346间。

是年,大面积使用剧毒农药“1059”、“1605”防治粮棉病虫害,于2000年禁止使用。

是年,全县举办双轮双铧犁操作手培训班,地点在横河、妙山、黄沙湖,参加人数约400人。

1958年

1月1日,梅湖水库举行开工典礼。

5月,中共中央提出的“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宣传后,镇境内掀起“大跃进”运动。

5月23日至8月27日,连续干旱96天,横河全区受旱面积38646亩,稻田枯萎2556亩,晒白11146亩,龟裂10845亩,无水种稻1610亩,引咸水进田1508亩。

10月,在“人民公社化”运动中横河区撤销,横河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建立,原各乡人民委员会改建、分建生产大队。年底公社制订1959年生产指标,水稻亩产2500~3000斤,棉花亩产1000~1500斤,油菜亩产250~500斤,大小麦亩产500~1000斤,生猪饲养量8万~10万头,刮起浮夸风。

是月,土法上马,大炼钢铁。全公社抽调劳力数百人,在横泾河村、余姚第四中学等地,建土高炉,收集民间铁器为原料,烧木炭作燃料,以风箱为鼓风工具,至年底炼不出钢铁而解散。

是月,石堰、龙南建立医疗保健所。

是年,横河区组织龙南乡8个村开垦烛溪东湖,共计面积3108亩。

1959年

2月5日,全县第一次土壤普查开始,有119人参加,历时90天。

4~6月,首次动员青壮年支援宁夏回族自治区,1960年5月再次动员,两次全镇共有干部和青年136人赴宁夏中卫等县落户。1961年后大部分返回,现在宁夏落户18人。

9月4~6日,暴雨成灾,降雨量达133.9毫米,河道水位4.54米,受淹4天,受灾面积17377亩。

10月,根据中共中央八届八中全会精神,开展以反“右倾”思想为内容的整风运动,县、区、社层层批判了一些干部,导致“一平二调”(即平均主义、无偿调动资金与劳力)、虚报浮夸、生产上的瞎指挥重新抬头。于1961年对错批的干部甄别平反。

1959年底至1961年间,由于政策失误和自然灾害,造成严重饥荒,1960年全镇人均口粮降至380斤(原粮),民间米价飞涨20多倍。人食草木充饥,浮肿病普遍发生,受饿死者日有所见。例如秦堰村患浮肿病50余人,非正常死亡18人,彭桥村死亡4人。

1960年

3月23日,有组织地动员青年男女支援丈亭区生产建设,现镇境共有95名支丈,后大部返回,有23人落户丈亭区。

3月,首次引入早籼耐肥、抗病新品种“矮脚南特号”,开始了水稻高杆改矮杆,低产到高产的历史性转变。

4月8日中午,梅湖水库工地不慎失火,烧毁民工住房28间,被烧棕棚60张,被铺47床,蓑衣200余件,大米380斤,损失6000余元。

5月3日,暴风袭击,横河大公社共倒房屋9间,草舍63间,房屋倾斜941间,草舍揭顶430间,压伤5人,灾情严重。

6月14日至8月27日,连续干旱74天,受旱面积10308亩,其中水稻枯萎1100亩、晒白田2500亩、龟裂田3100亩、断水田3100亩,粮食严重减产。

11月,中共中央《关于农村人民公社当前政策问题的紧急指示信》传达后,“一平二调”错误彻底纠正,退赔平调物资,明确“三级所有队为基础”是农村现阶段的根本体制。

是月,发动广大群众挖掘红刺根、狼萁根、茅草根等野生植物充代食品以度饥荒。横河人民公社发文下达各管理区的计划任务3450担。

1961年

4月,《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草案)》贯彻后,恢复按劳分配制度,停办农村大食堂,纠正平均主义和瞎指挥等错误。

6月14日至9月6日,连续干旱83天,受灾面积6000亩,其中水稻枯萎900亩、晒白田700亩、龟裂田2900亩、断水田1500亩,粮食严重减产。

10月,横河区重设,同时调整人民公社规模,现镇境有石堰公社、横河公社、龙南公社、彭桥公社。

是年,横河堰厢式船闸建成,船厢长80米,宽20米,过船30吨级。

是年,引种的桉树因不耐低温失败。

是年,横河法庭建立,至“文化大革命”期间停止工作。1978年3月恢复,至2000年并入浒山法庭。

1962年

7月1日,梅湖水库电站建成,第一台发电机组装机容量75千瓦。

9月4~6日,第14号台风过境,连降三天暴雨,雨量达566.7毫米,山洪暴发数百处,平地一片汪洋,道路可行舟,今镇内4万多亩农田受淹,近200个村庄、万余农户被大水包围,稻棉受淹达7~13天,受灾最严重的31976亩,粮食、棉花严重减产。

9月8日晚,慈溪县组织救援队1500人,分乘480余条农船,随带衣被、食品等,到石堰及余姚县其他灾区,抢救被洪水围困的人民群众。

9月,横河公社东山下村发现副霍乱病人,后山前等村又发生两例,其中死亡一例。针对疫情,余姚县成立防疫指挥部,紧急组织医务人员防治疫病。

10月1日,余姚县人民委员会宣布:开放耕牛交易市场。镇境内彭桥设耕牛交易市场。

1963年

3月,横河撤区并入低塘区,现镇境内各公社均归属于低塘区。

7月5日至9月6日,62天干旱,河底干裂,农田受旱,秋季作物严重减产。

9月11~14日,受12号台风影响,暴雨成灾,农田受淹。

10月,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认真提倡计划生育》指示,各公社由妇女主任兼管计划生育工作,至1976年配置公社计划生育专管员。

1964年

2月,横河文化站建立。

7月1日0时止,全国第二次人口普查,时今横河镇域为9170户,总人口40391人。

下半年,横河公社开展社会主义教育(简称“社教”)运动,历时4个月,内容以清账目、清仓库、清财物、清工分为主(简称“小四清”)。

8月中旬,横河大洋山等大队2000余亩晚稻发生急性型稻热病。

11月,各公社、大队建立贫下中农协会。

1965年

年底,国营龙南抽水机站率先在石堰公社王家畈村铺设水泥管地下渠道2条,长1480米。

是年,彭桥、石堰等公社开始创办了以棉、麻回料纺织为主的社队企业。

1966年

2月7日,省社会主义教育工作团上虞三分团黄岩工作队约300余人,进驻横河公社、区属各单位,开展清政治、清思想、清经济、清组织(简称“大四清”)运动,于6月份结束。8月,黄岩工作队分别进驻石堰、龙南、彭桥3个公社,于12月撤离。

5月,余姚变电所建成,横河镇境内各村先后用电照明。

6月,中共中央《五一六通知》下达,自此进入“文化大革命”运动。

7月,华东大电网输入境内供电。

8月,在校学生成立“红卫兵”组织,冲向社会大破四旧(即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焚毁书画、毁坏文物古迹,后发展到查抄没收私人财物。有的人因遭到批斗、关押而以死抗争,例彭桥导致2人自杀。

9月,镇内各中小学全部停课,有部分学生外出串联。

12月27日,余姚县召开“揭发批判社教三分团”、“县委资产阶级反动路线大会”,“社教”运动停止。

是月,各行各业成立“造反派”组织,揭批揪斗当权派,各级党组织陷于瘫痪。

是年,建立横河供电所,至1992年并入浒山供电所止。

1967年

3月5日,余姚县人民武装部成立生产办公室,负责“抓革命、促生产”,代行政府职能。横河镇境各公社由武装部长主持全面工作,负责“抓革命、促生产”。

是日,余姚县无产阶级革命联合总指挥部成立(简称县联总)。25日,县人武部声明支持县联总。横河地区成立“红卫兵总部”,是“县联总”下属组织。

5月26日,余姚县革命造反联合委员会成立(简称“县联委”),横河地区成立“姚三司”,是“县联委”的下属组织。此后以“县联总”“县联委”为主的两派,时有冲突发生。

7月11日至10月31日,干旱112天,河底开裂,打井取水饮用。梅湖水库干涸,湖底可行人。晚稻作物严重减产。

7月19日,“县联委”数百人围困是年5月6日成立的余姚县革命委员会(简称县革委会)。20日晨,横河等地数百农民和武装民兵持械去县城为“县革委会”解围,与在城北设防的“县联委”人员发生械斗。30日,省军管会批示,撤销余姚县革命委员会,成立余姚县军事管制委员会(简称“县军管会”)。

9月23日,县军管会、“县联委”进入余姚县城。“县革委会”干部和“县联总”大部分人员开始上四明山,镇境内有干部、群众40余人进姚南山区。

1968年

4月,横河地区各公社、大队普遍开展“忠于毛主席、忠于毛泽东思想、忠于毛主席革命路线”(简称“三忠于”)活动。机关、学校、农村广泛开展背毛主席语录、读“老三篇”(《为人民服务》、《愚公移山》、《纪念白求恩》3篇毛泽东著作)、表忠心、唱语录歌、跳忠字舞,每日早请示、晚汇报等。

6月,派性影响下的群众组织成立县、公社、大队“清理阶级队伍办公室”,部分干部、群众以“走资派”、“叛徒”、“特务”、“反革命分子”、“坏分子”等罪名被关押、揪斗,造成不少“冤、假、错”案,导致彭桥小学1名教师自杀。

7月,动员城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至1976年,今横河镇境内接收下放知青每个生产队1~3名,后大部分陆续回城安置,现在农村安家115人。

8月,横河地区两个造反派组织在七星桥发生武斗,死1人。

是年,开展“农业学大寨”运动,进行大规模改地造田和农田水利建设。限制家庭副业,养鸡、鸭只准6只以下,不准养小牛,不准房前屋后种苗木,取缔贸易市场,批判资本主义自发倾向。

1969年

4月2日,上四明山的横河地区干部、群众回原单位参加军宣队组织的毛泽东思想学习班,至此两派对峙局面结束。

5月,横河、龙南、彭桥、石堰公社均建立人民公社革命委员会。

8月,全镇境内农村公办小学下放给生产大队管理,公办教师回原籍任教。

是年,由于苏联军队入侵中国珍宝岛与中国军队发生冲突,镇境各公社开展战备教育,组织民兵战备演习,生产队建造战备仓库,挖防空洞等。

1970年

2~6月,开展“一打三反”即打击现行反革命,反对贪污盗窃、投机倒把、铺张浪费。由于过“左”,再次造成一批“冤、假、错”案。1978年后逐步得到纠正。

4月,横河、龙南、彭桥、石堰公社革命委员会分别建立中共党的核心小组。

是月,邵岙战备水库开始建设,水库库容510万立方米,总投资210万元,投工156.5万工。今镇内各公社组织劳力参加。

7月,整党建党开始,先后恢复党组织活动。

是月,横河公社、龙南公社合并,称龙南人民公社。

7~8月,农业学大寨高潮掀起,余姚县革命委员会提出“上学上岗,下学龙南”的口号。

是年,各公社建立机械电力管理站。

是年,四旁植树引种白榆、泡桐、水杉获得成功。

1971年

4月4日,全县发现农药西力生污染粮食,发生汞中毒,较严重的20个公社中有镇境内龙南公社。8月,县农业、商业两局发文限制使用西力生。

4月11~25日,由宁波地区统一组织,派飞机到龙南等地区施药防治松毛虫,面积达4万亩。

7月,横河区建制恢复,地域从低塘区划出,更名为龙南区。

8月,第四代棉蛉虫大发,旭光大队调查虫口密度达6791条/亩,株害率84.2%,大、小棉桃危害率18.98%,每亩减产30~40斤。

10月17~24日,余姚县委召开党员干部大会,今横河镇内各公社党员干部参加,听取传达中共中央关于林彪叛党叛国事件的文件。11月6日起传达到广大群众。随即开展“批林整风运动”。

是年至翌年,镇境4个公社建农业科学技术推广站(简称农科站)。至1975年,各大队相继建立农科组,形成县、区、公社、大队四级农科网。

1972年

2月5日起,陆续降大雪8天,山区积雪约50厘米,平原积雪30厘米。横河南部山区大雪将杨梅树、毛竹等压断较多,损失严重。横贯境内的余浒线交通中断。

3月,析龙南公社,复横河公社建制。两公社按原辖域不变。

8月5日,梅溪公社杨家岙村社员22人及打稻机1台,乘船渡梅湖去西湖畈夏收夏种。因超载又遇大风,在鸡爪山脚湖面倾覆,造成9人死亡。

1973年

5月,各级贫下中农协会恢复。

6月18日,镇境内普降大暴雨。20日,各公社干部与广大群众一起抗洪排涝。

是年,首次应用白僵菌防治马尾松松毛虫。

1974年

5月,县、区、公社三级成立凌驾于党委之上的“批林批孔”小组,矛头又一次指向大批干部,使正在安定起来的局面,再度陷入混乱。

8月,“批林批孔”中大搞“突击提干”、“突击入党”。次年10月,按中共中央[1975]16号文件,对“突击提干”、“突击入党”进行纠正。

1975年

1月13日,龙南公社干部何香德出席全国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

1月22日,余姚县“批林批孔”办公室撤销之后,横河、龙南、彭桥、石堰公社随即撤销“批林批孔”小组及办公室。

秋季,彭桥、龙南、横河等公社有8个村发生副霍乱流行病14例,其中带菌者1例。

1976年

1月8日,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总理周恩来逝世,镇域干部群众沉痛悼念周总理,自发佩戴黑纱、小白花,组织各种悼念活动。

3月,自上至下开展“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

4月5日,北京天安门广场干部群众自发悼念周总理。此后,余姚县专政机关奉命追查“四五”上街悼念周总理的干部群众,追查所谓“总理遗言”抄件,在横河地区刮起了一股“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

8月,余姚龙南中学改名为“余姚县龙南区五七大学”,并在龙南童岙大队建平房14间,建学校分部。至1977年下半年撤销,复名“龙南中学”。

9月9日,中共中央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毛泽东逝世,横河地区各单位设置灵堂,干部群众敬献花圈,举行悼念活动。

10月21~23日,传达中共中央关于粉碎王洪文、张春桥、江青、姚文元反革命集团(简称“四人帮”)的通报,镇境内各公社召开庆祝粉碎“四人帮”大会。

12月,龙南大桥建成。

1977年

1月3日起,连续降雪7天,横河地区积雪20厘米,公路交通一度中断。1月5日,出现新中国建立以来的最低气温零下9.3摄氏度。

2月,开展揭发批判“四人帮”反革命集团,清查与该反革命集团有牵连的人和事。

8月21~23日,暴雨成灾,山洪暴发,农田被毁,村庄受淹。

是年,早稻应用“5406菌肥”拌种催芽获成功,并在镇境内推广应用。

1978年

2月,全国五届人大代表、龙南公社副主任何香德出席全国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10月,龙南区农业机械管理站建立,地址朱家弄。

12月,龙南区工商行政管理所建立,地址朱家弄。

是年,横河公社从河南新乡引进棉花抗枯萎病新品种“861号”试种成功,次年推广。

1979年

1至3月,经余姚县公安局批准,现横河镇境内4个公社为94人摘掉地主分子帽子、为98人摘掉富农分子帽子、为48人摘掉反革命分子帽子、为22人摘掉坏分子帽子、为其他4人摘掉各种帽子。不久,对6名被错划为“右派分子”的教师、职员,全部进行了改正。

8月27日,10号台风袭击,暴雨成灾,农田受淹,邮电、广播、电力线路部分中断。

9月20日,慈溪、余姚两县行政区域调整,把余姚县龙南区所属8个公社划归慈溪县。

12月,浙江省考古研究所在龙南公社童家岙进行考古调查,经试掘考证,认定该处有一新石器时代遗址,其出土文物属河姆渡第三层类型文化。

是年,龙南区劳动服务所建立,地址朱家弄。

是年,龙南公社文化站建立。至1983年春,横河、石堰、彭桥3个公社文化站相继建立。

1980年

4月24日至5月1日,连续低温8℃以下,发生早稻秧青枯死苗,面积占早稻秧田35%,导致全镇早稻迟发,迟熟。

6月27日中午,龙卷风袭击庵东、逍林、龙南、观城、龙山5个区。

9月,龙南区教育办公室(简称“区教办”)建立,撤销龙南区中心小学,小学教育由“区教办”管理。

12月,20世纪60年代初精简城镇户口的遗留问题基本得到解决。其中收回户粮关系45名,对部分精简人员作经济补助。

是月,龙南区公安派出所建立,地址朱家弄。

是月,第二次土壤普查开始,历时两年半。

是年,龙南区发生副霍乱病例及带菌61例。

1981年

2月,天香桥村(联兴大队)大会堂落成,面积1150平方米,投资30万元,为全区首座村级大会堂。

4月,中共慈溪县委贯彻“统一经营、专业分工、承包到劳、联产计酬责任制”试行办法,年底全区各公社大部分生产队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

5月,横河、龙南、彭桥、石堰人民公社革命委员会改为公社管理委员会。

6月26日,石堰公社记载:梅雨季节54天,有43天下雨,雨量671毫米,日照仅168小时,全社受淹11460亩,春粮减产严重。

7月,龙南区复名为横河区,并建立区公所。

8月31日至9月1日,14号台风侵袭,阵风12级,棉花全部倒伏,上部芮铃脱落,下部腐烂,损失严重。

9月1日至10月20日,秋雨50天,雨量260.4毫米,棉花烂铃率达65.5%,造成棉花质量差,产量低。

9月3日,慈溪县按县人大八届四次会议决定发出《部分生产大队及城镇居委会更名的通知》,现横河镇境内有17个大队恢复原名称。

10月,山林定权发证工作开始,明确山林权属、划定社员自留山和承包山及大队统管山。此项工作于1984年7月完成。

是年,横河区于龙南牛头山麓筹建横河自来水厂,次年10月建成。

1982年

1月18日,彭桥公社影剧院竣工。

1月22日(系农历1981年十二月二十八日),余姚至匡堰航快客轮航行至安山桥以东200米处,漏水倾覆,乘客船员共38人全部落水,其中溺水身亡3人,均为女性。

4月,彭桥公社党委、管委会研究决定:开工修建彭桥至长埭村公路,全长2.4公里,以民办公助方式建造,沿线3个村负担为主。

是月,横河交通管理站成立,地址梅川路口。

5月,慈溪县第一条山区公路沙河至大山公路竣工。全长4.24公里,投资6万元。

6月2日,横河公社办公楼原址拆建,建筑面积1203平方米,投资11.225万元,年底竣工。

7月1日0时止,全国第三次人口普查,今镇域总户数16636户,总人口58641人。

是年,引进抗稻瘟病之晚稻新品种“秀水48”。

1983年

1月,新开通浒山至横河自办摩托车邮路1条。

4月1日起,慈溪县文物普查小组对横河区彭桥、龙南、石堰、彭东和桥头公社的64个大队进行文物调查。至6月底,共发现古窑址26处,古遗址4处,石室墓3座,古墓葬群2处,古建筑1所,摩崖石刻1处,石碑13块,还征集到出土文物30件。

5月,横河区供销社召开第五届社员代表大会。全区有28575户农户入股,占总农户96.45%,加上单位职工入股1055户,计30803股,股金123212元。

6月,横河鲜杨梅9.3吨首次空运中国香港地区。

是月,横河区联办幼儿园建成,地址朱家弄西。

7月12日,因受暴雨影响,梅湖水库库区山洪暴发,溢洪道出水,下游航渡村遭受水害。

8月22日,严厉打击刑事犯罪活动开始,全区依法逮捕和惩处严重刑事犯罪分子90名,破获流氓团伙6个,抓捕团伙成员49人,有6名判死刑,2名判死缓刑。

8月,浒山至横河段浒山江航道开始整治,使30吨级船只可直驶余姚,成为慈溪内河与萧甬铁路、浙东运河相联接的主要水上通道。

9月,实行政社分设,横河、龙南、彭桥、石堰公社复名乡人民政府,召开乡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正副乡长。下属各大队改制为行政村,设村民委员会。

12月1日,棉织品敞开供应,结束凭票供应的历史。

是月,横河区“个体劳动者协会”成立,召开首届代表大会,现镇内有131名代表出席。

是年,横河全区共发现患副霍乱疾病83例。

1984年

5月,横河邮电支局开辟环形摩托车邮路1条。

6月13~14日,暴雨130毫米,农田受淹,石堰乡受灾最严重,受淹5000余亩,幼穗腐烂,严重减产。

6月,横河乡改制为横河镇,地域不变。

7月,横河区水利站建立,地址梅川路。

9月,横河区农村电力管理站建立,地址大桥路。

是月,横河镇于上河村筹建敬老院,投资两万元。

9至10月,经县委组织部门统一考试、政审、面试、考察、体检,横河区公开招收乡镇干部16名。

11月,横河区开展延长土地承包责任制工作,至年底有94%以上生产队完成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承包期延长15年至2000年,县政府给农户颁发“承包土地使用证”。

是年,各乡镇农机、农电分开管理。横河、龙南、彭桥、石堰乡镇农电管理站成立。

是年,横河镇域水稻31463亩,亩产1573斤,总产4949.06万斤。棉花10357亩,亩产193斤,总产19966担,水稻和棉花的亩产、总产均创历史最高。

1985年

春,粮食、棉花统购改为合同定购。农业实施产业改革。

5月,经慈溪县地名委员会批准,横河集镇33条街巷首次冠以路名。

6月24日,横河镇编制《横河集镇1985~2000年总体规划》并经镇第八届人代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建成区规划面积为0.8平方公里。

12月18日,石堰乡召开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改善全乡饮用水条件筹建自来水厂的决议》,建造日供水1400吨的自来水厂,总投资110万元。

是年,教育附加费开征,以乡镇企业销售额的0.8%计征。

1986年

3月1日,横河区第一届全民运动会在横河召开。

春,慈溪县农林局在龙南乡笋岙村建立杨梅种质资源圃,占地10亩,引入外县地方品种43个,日本品种7个。

7月19日,慈溪县政府批准:梅梁山“寿”字题刻,石堰严子陵墓遗址、陈山古墓葬群,为文物史迹保护范围。

7月至10月10日,横河全区8个乡镇全面开展整党工作,共处置不合格中共党员131名。

9月,横河镇定为慈溪县首批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单位。

11月27日,浙江省副省长李德葆到横河镇微型轴承总厂视察,并听取汇报。

是年,县卫生局组织对横河区进行钩虫病普查,共检测8939人,未发现阳性。

是年,乡、镇财政体制建立,配置专职会计,设立财政组。

1987年

1月,横河区法律服务所建立,地址朱家路。

3月3日,横河镇环卫站成立,地址七星桥街。

春季,相士地村在镇域首次购置吉林2ZT-7358型机动插秧机与露地盘育秧配套,插种水稻;用湖州-120半喂式联合收割机,龙江-140型双圆盘割晒机收割水稻成功。

12月,县属企业慈二棉、热电厂、印染厂的工业用水,改自来水为自设泵站取东横河宏桥段河水,日取水1万吨。

是年,普查民间文学,收集整理了一批民间故事、民间歌谣,石堰、彭桥、龙南、横河各乡(镇)均整理编辑1集。

1988年

7月12日,横河区科学技术协会建立。

9月,横河区公所新办公大楼竣工,总投资62万元,地址朱家路。

1989年

2月,因石堰乡地势低洼,受淹频繁,棉花产量不高,经市计委批准1071亩棉田改种水稻。

2~4月,横河、石堰一带,极少数迷信思想严重的人,发动一些群众朝拜乌山庙、芦城庙等,横河区公所、派出所会同两乡镇政府干部进行劝说、疏导工作,把大型封建迷信活动阻止在萌芽状态。

4月,慈溪市交警大队横河分队成立,地址梅川路口。

5月20日,横河镇党委、政府联合发文《关于实施“两公开、一监督”的若干规定》,作出对十个方面的政务实行办事制度公开、办事结果公开、接受群众监督的规定。

9月13~16日,受21号台风袭击,连降暴雨235毫米,人民闸水位高达4.5米,石堰乡受淹晚稻6000亩(400公顷)、经济作物1000亩(66.67公顷),窑厂砖坯损失120万块。

1990年

2月,中共宁波市委书记项秉炎到相士地村视察。

3月26日,中共浙江省委书记李泽民、省长柴松岳到横河镇慈兴集团视察。

4月,联合国国际劳务开发署4位官员在省市有关领导陪同下,考察相士地村劳动力结构情况。

4月至8月17日,大旱,石堰河网上江水位仅2.05米,石堰闸以下河江水位1.6米,小河断水,大片晚稻无水插种,全乡组织群众抗旱,使万亩晚稻在8月4日前插种完毕。

7月1日0时,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今镇境总户数19150户,总人口61412人。

10月,横河区卫生院新门诊大楼落成,位于梅川西路12号。

是年冬至1994年下半年,对石堰堰南畈、龙南东湖畈、横河西北畈、石堰西北畈治理工程全面实施,围筑圩丘总长14570米,建排水站总装机13台,动力580千瓦,总投资327万元,受益面积17500亩(1166.67公顷)。

1991年

1月4日至5日,连降大雪,横河现境4个乡镇均遭受损失:电力线杆压断200多根(处),广播线杆压断100多处,山区杨梅树、毛竹压断无数,经济损失达20多万元。

1月8日,横河镇在大会堂召开“1990年度工业产值超亿元庆祝大会”。

3月15日,横河区保险服务所成立,地址七星桥街。

6月15日,横河邮电支局开通程控电话。次年,全镇基本实现程控并网。至2002年末,程控交换机总容量19224门,电话用户14258户。

8月16日,龙南乡横童公路动工兴建,全长6.5公里,总投资60万元,于1992年底竣工。

10月20日,横河区组织六乡一镇(除石堰)参加挖掘水云浦北排工程。各村组织强劳力出工,自带铺盖,突击半个月,全区共投劳59263工,掘土方104880立方米。

1992年

5月11日下午,中共慈溪市委、市人民政府召开全市“撤区扩镇并乡动员大会”,撤销横河区及所属7个乡,将龙南乡、石堰乡、彭桥乡并入横河镇。新横河镇域为86.86平方公里,人口61847人,辖54个行政村。

6月,横河中心卫生院被市卫生局定为婚前检查指定单位。

7月1日,国务委员黄华到横河镇宁波慈兴轴承有限公司视察,并亲笔题写“宁波慈兴轴承有限公司”。

是月,横河镇建立“慈溪市横河工业投资小区”,共征地587.51亩(39.17公顷),引资建厂。

9月1~4日,横河镇同云和镇缔结为友好镇,镇长王剑侯带队赴云和县,举行签约仪式。

9月22~23日,19号台风侵袭,风力9级以上,降雨量130毫米。全镇稻、棉大部分受淹,晚稻减产1050吨,棉花减产45吨。

是月,横河镇财政所建立,设正副所长。

10月18日,余慈铁路在横河镇童家岙村桃花山隧道工地举行开工典礼,余慈铁路南起萧甬线蜀山站北至横河大洋山,全长13.7公里,总投资1.37亿元,于1996年12月完工。

10月21日,浙江省省长万学远在胡永先市长陪同下到横河镇考察宁波慈兴轴承有限公司。

是月,秦堰至横山公路竣工,全长1.7公里,投资14万元。

11月23日,上剑山村寺山南坡山塘发生塌方事故,两名采石工被乱石击中头部,经抢救无效死亡。

1993年

1月,横河邮电支局于杨梅大道114号新建邮电大楼,工程总投资156万元,是年竣工。

是年,横河镇政府聘请浙江大学技术实业公司共同编制“横河集镇建设规划”,确定建成区面积3.1平方公里,规划时间1993年至2007年共15年。

1994年

3月5日,全镇举办“民间剪纸展览”,参展作品800余件,现存档9册。

11月3日,梅湖水库东环湖公路筹建,全长6.6公里,总投资60万元。1995年底完成。

11月15日,横河镇城建管理监察中队成立,地址朱家路。

是年,横河镇被评为浙江省“百强镇”之一,名列第78位。

1995年

7月5日,浒溪线横河段全长4.9公里拓宽工程,第一期0.67公里动工,路幅拓宽至34米,投资400万元,次年底完成。

7月30日,横河镇科学技术委员会成立,由7人组成,设正、副主任。

11月15日,慈溪市私营企业协会横河分会成立。

是年,横河镇又被评为“浙江省综合经济实力百强乡镇”,名列第67位。

1996年

3月27日,中共慈溪市委发文公布横河镇为“1995年度小康镇”。

4月30日,横河镇列“宁波市廿强镇”第14位。

5月,建立横河镇司法所,地址朱家路。

6月18日,中共慈溪市委、市政府、市人武部发文颁布:横河镇为“拥军优属模范镇”。

7月16日,浙江省农业厅公布:经中国特产乡命名组织委员会评定,慈溪市横河镇为“中国杨梅之乡”。

7月,彭桥、龙南、石堰卫生分院的防保、妇保人员集中在横河卫生院办公,各分院只设1个计划免疫接种点,至2002年各卫生分院撤销止。

8月20日,召开全镇实行“两田制”、推行土地规模经营动员大会。将农户的承包田分为“口粮田”与“任务田”,任务田由承包大户集中承包经营,至2000年第二轮土地承包时止。

9月6日,建立横河镇垃圾中转站,征地5亩(0.33公顷),投资38万元,地址龙泉西路北首。

1997年

6月18日,横河镇在慈溪市人民大会堂举办“迎香港回归文艺晚会”,观众1500余人。

8月20日,11号台风过境,全镇倒塌房屋14.5间,压伤2人,砖瓦厂倒塌工棚219间,砖坯损失达250万元。

9月29日,慈溪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换届选举工作在横河镇试点,时间35天,至11月10日结束。分8个大选区,参选选民50248人,共选出市代表20名,

11月25日,慈溪市殡仪馆在横河镇上东山村建成,并投入使用。

是年,迁建横河中心小学于中兴西路152号,占地面积48.5亩(3.23公顷)。

是年,横河镇初级中学航模队获宁波市海模赛摇控第二名,省青少年海模赛C1级前3名,C2级第2名。1998年又获全国青少年航模锦标赛C1级银牌。

1998年

2月19日,横河镇妇女联合会发起的植树造林在沙河农业丰产方营造长1500米的“三八绿化带”。

6月22日,横河广播电视大楼落成,总投资348万元,地址龙泉路37号。

8月25日,横河镇53个行政村(除大山村)实行“村级财务代理制”,建立会计代理站,聘用7名会计人员。

9月29日,由于8号强热带风暴影响,降暴雨,造成梅湖水库溢洪道出水,因下游配套设施不完善,导致航渡村、祝家村村庄进水。

9月,浒溪线浒山至横河段改造拓宽工程自1997年4月始至是月竣工,全长3.5公里。

是月,横河镇大桥路拓宽改造工程启动,全长305米。同时龙南大桥改造为两孔钢混公路立交桥,于2000年初竣工。

10月,位于横河镇上剑山村以东的中央直属储备粮库建设完成。

是月,杭甬高速公路慈溪连接线一期工程动工,从横河境内浒溪线交叉口K3+503米处至梁周一级公路,全长10.58公里,慈、余两市共征地950亩(63.33公顷)。路幅宽24米,总投资1.3亿元,慈溪段全程6.67公里均在横河镇境内。允许行车时速80公里。

11月,镇农业服务总公司的“烛湖牌”荸荠种杨梅获省政府优质农产品金奖,2002年又获全国名牌产品和农业博览会金奖。

12月,横河镇人民政府获省“稻田无草害工程万亩达标乡镇”优胜单位。

是年,横河镇获中共慈溪市市委、市政府颁发的“开放杯”和“丰收杯”两奖项。

1999年

1月26日,联合国粮农组织官员专程考察烛溪村孙伯林、胡夏英夫妇10年“移土复山”培植杨梅立体生态林。

4月20日,孙家境村一养猪大户先后向民间借款80余万元,后因严重亏损,50余名债权人到养猪场争抢生猪。镇政府接报后,立即组织人员赶赴现场劝阻,妥善解决。

4月26日,慈兴集团从西安、武汉、浙江、江西、桂林7所大学引进58名大学生入厂工作。

5月31日,中共宁波市委书记黄兴国检查横河镇双休日的“无休工作日”执行情况,私察暗访后表示满意。

6月13日,横河派出所巡逻防范中队成立,派出所负责人与治安执勤岗中标人签约,首创治安管理招投标制。

8月,埋马小学足球队在青岛参加“全国少儿足球邀请赛”,荣获第三名。

9月1日,外来民工子弟学校“育才小学”创办,地址乌山村。

9月3日,浒溪线横河段,龙泉路交道口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浙BB2775中巴车同浙BB1665农四轮相撞,死亡2人,重伤4人,轻伤9人。

9月,慈兴集团从5月份开始至9月止,分批为809名企业职工,办理养老保险,解决员工后顾之忧。

2000年

5月9日至6月8日,横河镇“固本强基”14个工作组分别进村,其中宁波市派出1个,慈溪市派出6个,镇派出7个,共66人。主要是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建设。

6月1日,横河镇在梅川路举办庆“六一”迎澳门回归百米书画表演。

7月1日0时,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横河镇常住人口20084户,63670人。

9月27日,横河镇工会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直接选举产生镇工会主席1名,副主席2名。

10月,横彭公路验收通车,总投资750万元,是镇工业园区的主干道。

11月,镇北路(今中兴西路)西延工程完成,投资350万元。

是年,全镇完成105家集体企业转制。

2001年

2月,开展调整行政村工作,全镇10个村规模不变,44个村扩并为14个村。调整后全镇为24个行政村。

4月,横河镇承办宁波市第十四届运动会“环驰杯”航模比赛,地点梅湖水库。

5月22日,横河镇工商联合会成立。

10月28日,横河新农贸市场建成并试营业,市场坐落中兴西路105号与龙泉西路76号之间,占地21亩(1.4公顷)。

是月,横河镇中心幼儿园在教育园区建成,坐落在园丁路52号。

12月起至2002年4月,改造人民闸下游低产畈。从人民闸至石堰闸河岸全长4000米,河岸建挡土墙3700米,总投资469万元,受益面积7000亩(466.67公顷)。

年底,横河镇文化中心建成,地处中兴西路1号,总投资1021万元。

是年,横河镇横彭公路两侧的新工业园区征地1623.68亩(108.25公顷),基本完成水、电、路基础施设。

是年,经宁波市考评授予横河镇为“宁波市东海文化明珠镇”,又于2003年3月经省考评晋升为“浙江省东海文化明珠镇”。

是年,横河环卫管理站迁建至龙泉东路83号。

是年,境内西湖畈养鹅户鹅群发生禽流感,患病7262羽,死亡5600羽。

是年,横河镇列入宁波市“教育强镇”。

2002年

1月,横河镇政府新办公大楼落成,在龙泉东路39号。建筑面积9652平方米,占地21亩(1.4公顷),绿化面积5600平方米,总投资1100万元。

3月,镇西畈土地整理工程开工,总面积5668(377.87公顷)亩,总投资601万元,是年7月完成。

是月,按慈党委办[2001]67号文件精神,横河镇机关公务员男满57周岁、女满52周岁,和事业编制人员男满55周岁,女满50周岁,安排离岗退养,全镇共23名。

5月23日,“宁波市首届农民艺术节”开幕式在横河镇文化中心广场举行。

6月23日,宁波市委副书记陈艳华到横河镇,并到大山村听取新农村建设规划的情况汇报。

9月1日,横河镇初级中学新校舍落成,占地79亩(5.27公顷),建筑面积17920平方米,总投资2371万元,位于中兴西路283号。

11月9日,横河镇读书协会成立。

11月19日,浙江省委副书记李金明到横河镇了解社情民意,镇党委和政府汇报了“建经济强镇,创文化名镇”的情况。

是年,因近年来逐步改双季稻为单季稻,全镇基本无早稻种植。

是年,成立横河镇书法、美术、摄影协会,横河镇戏曲、音乐、舞蹈协会,横河镇民间剪纸协会。

是年,横河镇16000亩(1066.67公顷)杨梅基地被省农业厅认定为省首批“无公害农产品基地”。“烛湖牌”杨梅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证为“国家级绿色食品”。

2003年

3月28日,慈溪市文化艺术家联合会横河分会成立。

是月,横河公园破土动工,占地面积37亩(2.47公顷),投资约1600万元,于2004年7月建成,位于龙泉路东段。

4月22日,根据上级统一部署,全镇开展“非典型性肺炎”防治工作,建立24小时热线电话和村、单位每日汇报制度,至7月4日基本结束,镇内未发现非典型性肺炎病例。

5月15日,“慈善捐款冠名企业命名大会”在镇政府五楼召开。慈溪市慈善会会长郑斌瑞在会上宣布:环驰集团等5家企业为100万元捐款冠名企业,亚太集团等5家企业为50万元捐款冠名企业。当场捐款85万元(慈兴集团捐为2002年百万捐款冠名企业)。

6月1日,经慈溪市政府批准,将彭桥居民委员会、横河东街居民委员会、横河西街居民委员会合并,新组建为梅川居民委员会,地址朱家西路,共有居民2524户,3425人。

7~8月,连续干旱高温,7月17日最高气温达40.6℃。

11月,由横河镇政府承办的“浙江省油画展”在慈溪市博物馆展出。

12月8~12日,“横河镇首届农民文化艺术节”在文化中心广场举行。

12月22日,镇便民服务中心开展对外服务,设服务窗口8个,服务大厅面积468.8平方米,工作人员16名。

2004年

4月15日,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委员、财经委员会主任徐培金,副主任委员吴永革,省建设厅副厅长张文平,到横河镇调研村镇建设情况。

6月18日,慈溪市第15届杨梅节在横河镇梅园村举行开幕式,市长洪嘉祥致欢迎词,有澳大利亚友好代表团48人,沪、杭、甬观光旅游团等千余人参加。

6月25日至翌年7月,全国第一次经济普查工作开展,横河镇抽调76名人员参加。

7月29日,慈溪市“下姚江引水工程”通水典礼在余姚市丈亭镇下姚江引水工地举行,由下姚江设泵站翻水经隧道输入梅湖水库。

10月26日,国家人口与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张维庆、副主任赵炳礼,到横河镇视察、了解镇域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情况。

11月,横河镇消防队组建,由8人组成,配消防车2辆。

是年始,按国务院决定取消农业税的收取。

是年底,慈溪市委、市政府授予横河镇为“社会事业发展先进镇。”

是年,镇境内先后发生狂犬病3例,死亡3人,涉及3个村。10月份全镇组织各村对未注射免疫犬类进行捕杀,时间10天,共计捕杀4680只。

2005年

1月8~9日,召开横河镇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应到代表82名,实到代表78名,列席代表70名。会议在镇政府五楼会议室举行,大会听取和审议政府工作报告、人大主席团工作报告、2004年财政结算和2005年财政预算报告,并通过决议。大会补选镇人大主席团正、副主席各1名,副镇长1名。

4月27日至6月30日,全镇24个村民委员会进行换届选举,根据《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和《选举办法》共选举村主任24名,村民委员会委员58名。

5月1日,大山村党总支书记戚金潮,在北京参加全国劳动模范表彰大会,并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同时颁发“五一劳动奖章”一枚。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6月21~23日,相士地村一个私营企业同外来务工人员发生劳务纠纷,引发外来人员群体闹事,22日晚打、砸、烧村办公大楼,共计损失200余万元。后公安机关依法刑事拘留25人。

7月18日开始,横河镇开展第二批“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共有13个单位、19个支部、288名党员参加,于10月份基本结束。第三批“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于是年12月开始,共有70个单位、142个支部、3410名党员参加,分为三个阶段进行,于次年6月份基本结束。

7月,基本结束全镇范围内开展的全国第一次经济普查工作。横河镇2004年度,从事第一产业人数10473人,总产值11267.16万元;从事第二产业人数57608人,总产值738498万元;从事第三产业人数7465人,增加值62232万元;总计从业人数75546人(包括外来务工人员),各业总产出811997.16万元。

8月份开始,由镇政府民政办公室负责,对全镇24个行政村辖226个自然村,以村或自然村为单位分别编制名牌号码上墙,共计23520块,于次年5月全部结束。

9月11日,第15号台风“卡努”在台州登陆后,横河镇受其风、雨影响,有1000余亩(66.67公顷)水稻受淹,还有砖坯、大棚蔬菜等受损,估计损失约50万元。

9月,横河镇被浙江省第一次经济普查领导小组,评为“全国第一次经济普查工作先进镇。”

10月13日,横河镇召开机构改革动员大会,实行中层干部竞聘上岗,一般干部双向选择,镇党政机构由“七办一所”,撤并为“五办一所”,将原农业办公室、经济发展办公室合并,称经济发展办公室;原党群办公室、综合办公室合并,称综合办公室。中层干部通过演讲竞聘,组织考核,有17人分别聘任为办公室正、副主任,聘用期为三年。

12月26日,中共浙江省委副书记、省长吕祖善到横河镇视察镇便民服务中心,并听取工作汇报。

是年,横河镇被慈溪市委、市政府评为“社会事业发展先进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