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一、党的创立和大革命时期

1919年

5月 师生声援北京“五四”学生运动 受北京“五四”学生运动影响,余姚城区及庵东、浒山、马家路、坎镇(现均属慈溪市)等地学校师生数千人分别集会,声援北京学生运动。会后,师生游行,高呼“拒绝巴黎和约”、“废除二十一条”、“惩办卖国贼”等口号。游行途中,亦有许多其他阶层人士响应学生的爱国之举,自动加入游行队伍。

1922年

4月至7月 工人、店员、职工开展加薪斗争 其时,物价飞涨,米珠薪桂,群众生活艰难。4月,城区铁锅厂百余工人集会请愿,要求加薪。7月,城区店员、木竹业职工集会呼吁要求加薪,并在姚城演戏宣传,广发通告,店业主和当局深感恐慌。

5月 兰塘农民反清丈斗争 1922年2月,余姚设立土地清丈局。清丈沙灶地,升科承粮以增加财政收入。县知事兼任局长。农民不满加重剥削,抵制清丈。5月27日,姚北兰塘上千农民聚众反对清丈沙灶地,遭到清丈局卫队开枪镇压,打死乡民4人,受伤者多人,乡民激愤。6月4日,新任知事勘验现场,乡民闻讯,纷纷赶到,知事被殴打,在卫队的保护下狼狈逃往县城。

6月 邑人杨贤江由沈雁冰、董亦汀介绍,在上海加入中国共产党

9月17日 灾民闹风潮 是年秋,余姚灾情严重,各乡灾民无以为生,遂结队乞食。当地富豪土绅不恤灾民,呈请当局派警驻防镇慑。灾民忍无可忍,17日,胜山乡灾民3000余人冲进统捐局,砸烂局内设施,并扣押局员1人。次日,灾民结队向县城进发,当局一面派军警弹压,一面又不得不拨款2000元放赈济灾。其时,全县各地闹荒风潮此起彼伏,参与者超过2万人,直至10月下旬始告平息。

9月 盐民罢工 余姚盐场2万盐民不堪忍受层层剥削,举行声势浩大的罢工斗争,要求废除苛捐杂税。

1923年

8月 举办暑期教育讲习会 由上虞、余姚、绍兴、萧山、慈溪、鄞县6县发起,在上虞春晖中学举办暑期教育讲习会,参加学员198人。讲习会由陈望道、经亨颐、丰子恺、黄炎培等任教员,并聘请郭沫若、邵力子、于右任、沈玄庐等到会讲演。

冬 《姚江周报》创刊 该报由韩厥修出资创办,张一渠任主编,为余姚第一家地方报纸。1926年底,由许嗣衡、韩振业负责编辑。

1924年

5月 郭静唐创办《余姚评论》 邑人郭静唐1920年在上海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1922年于浙江第一师范毕业后,在余姚县立一小任教。1924年5月,在新文化、新思想的影响下,郭静唐与邑人和在沪同乡中部分进步青年集资创办《余姚评论》,由郭静唐任主编。《余姚评论》为4开小报,以宣传新思想、抨击时弊为宗旨,受到广大青年的欢迎。发行量由开始时的500份,很快增加到2000份。1925年“五卅”运动后,郭静唐等遭军阀孙传芳通辑,撤往上海,《余姚评论》被迫停刊。

6月 杨贤江、楼建南(楼适夷)等在上海组织“余姚青年协社 ”该社“以图谋青年本身利益,服务社会事业为职旨”,向家乡青年传播马列主义思想,对在余姚青年中新思想的崛起,起了积极的作用。不久,楼接受协社任务来姚活动,与郭静唐一起创办《余姚青年》半月刊,宣传新思想,得到广大青年的拥护。

7月 盐民勇斗秤放局 余姚盐场为浙江最大的盐场。盐务当局以杜绝私盐为名,决定建立公仓,将原定5至10天收盐一次,改为每天一次。盐民家中不得留盐过夜,违者罚款。此举激起盐民公愤。7月中旬,盐民在庵东万嵩庵召开全场区盐民代表会议,决定反对设置公仓,反对每日缴盐苛政,缴还督牌(晒牌),举行罢工,并定于23日(农历六月廿二)请愿游行。23日,盐民鸣锣集结万余人,以围裙作旗帜蜂拥至盐场公署请愿,场知事避而不见,盐民纷纷将晒牌扔于场署门前,晒牌堆积如丘。接着,盐民又拥向秤放总局,遭盐警开枪弹压,打死5人,伤者数十,造成惨案。盐民不畏强暴,立即举行全场总罢工。其时,余姚教育界、新闻界及商界等人士,纷纷联名呼吁,声援盐民。当局迫于社会舆论的压力,派员调解,并按照盐民要求取消公仓,由秤放局抚恤死者,盐民斗争取得胜利。这场斗争,是当时浙江最大的一次罢工运动。

1925年

2月 姚北棉农抗预租斗争 上年姚北淫雨成灾,棉花歉收,地主邵梦同、邵勋如等勾结一起,以撤佃相威胁,要棉农预交全年租额,遭到棉农抵制。中旬,湖堤乡一带棉农发起抗预租游行,响应者近万人。游行队伍树起红黄旗帜,包围地主宅院,邵氏向当局求援,迫于压力,当局取消了预租,并发放部分救济粮,抗预租斗争获得胜利。

5月 中共杭州支部派党员岑鹿寿(岑民权,浙江桐乡人)到余姚盐场活动 岑以余姚盐场玉顺廒司事(会计)为职业掩护,在余姚盐场盐民和姚北农民中开展党的宣传发动和组织发展工作。

6月4日至5日 姚城、浒山学生游行,声援“五卅”运动 得悉“五卅”惨案真相后,余姚各校学生极为激愤。4日,县立高级小学学生在郭静唐等教师的支持、发动下,召开会议。决议游行演讲,以促进各界对“五卅”惨案真相之了解。会上推选出64人,分成8组,分别到火车站、桐江桥、水门口、东门外、石巍桥等8处演讲。下午,县立高小与城区一小学生共600余人上街游行示威。5日,县女子高等小学、城区二小、浒山三山小学等校学生,也纷纷上街游行演说,并在南城、北城广发传单,揭露帝国主义的罪行,声援上海人民的反帝斗争。

6月14日 泗门诚意学校等学生组织演讲 6月14日至16日三天,是姚北泗门每年一度的迎神赛会。泗门诚意学校学生利用6月14日赛会开始之前,组织上街演讲,向群众揭露“五卅”惨案真相,并散发劝用国货传单。15日,迎神赛会行至湖堤,该处敦厚、永益等学校学生也同样进行了宣传、演讲活动,群众莫不感愤,不少人自动捐款,援助上海罢工工人。

6月14至16日 马渚诚正学校演戏募捐 为支持上海人民的反帝斗争,马渚诚正学校学生组织起“学生新剧团”,雇船2艘,14日起,先后到五车堰、马家堰、小越、临山等地进行募捐演出,于16日返马渚。

6月15日,余姚沪案后援会召开第一次委员会议 余姚沪案后援会于15日下午在南城乡公所召开第一次委员会议,到会委员有陈光烈、韩振业、郭静唐等10余人,陈光烈为主席。会上,经济股主任杨际春报告全城各团体捐款数额;确定检查组出发日期及制造后援会徽章、印章等事宜。此后,姚北、余姚盐场等地分别成立了“姚江沪案后援会”、“盐场沪案后援会”,城乡到处开展抵制仇货、募捐资助上海工人罢工斗争的活动。

6月27日 汪伟鈜为国自殉 余姚浒山三山小学教员、姚江沪案后援会文牍汪伟鈜,对“五卅”惨案外国军警枪杀中国工人一事,表示万分愤慨,于27日夜在校前投池自殉,并留下遗书一纸及挽联一副,表示其“欲一死以唤起民众”的决心,余姚县沪案后援会于7月8日举行隆重追悼会。

6月30日 姚城各界大游行 为声援上海人民的反帝斗争,余姚沪案后援会发动全县农、工、商、学各界人士举行大游行,由郭静唐担任总指挥。游行队伍从邵家花园出发,经天主教堂、金锁桥、东水阊、季卫桥、火车站,又折回候青门、虞宦街,全程十余华里。是日,烈日当空,而游行队伍无一人带凉伞,无一人中途退出。当队伍行至季卫桥时,城区一小学生洪哀怀(11岁)突然中暑倒地,经送医院抢救无效,于当夜7时死亡。9月,沪案后援会决定在季卫桥边(即洪病倒之处)为其立碑纪念。

6月 余姚各界踊跃募捐 “五卅”惨案发生后,各地踊跃募捐,据不完全史料记载,余姚10个沪案后援会,共募捐7000多元。

7月6日 余姚沪案后援会发动抑制仇货 后援会组织起搜检组,自6日开始,分组到火车站、轮船码头到处严格搜查,一见英、日各货尽数扣留,并告示各业商人不得私进仇货。至7月16日,共查获亚细亚煤油300多箱,英货洋蜡烛100箱,及玄色洋纱、洋磁盘、丝袜等五大批,由沪案后援会尽数没收。此后,一般商人均不敢再进洋货。

12月中旬 《姚江声》出版 由学界许天定、黄望德、茅可人发起创办的《姚江声》在中旬出版。《姚江声》为不定期刊,“专以批评姚邑各种不良设施及揭发黑幕为宗旨”,由宁波印刷局承印。此刊为余姚继《余姚评论》之后,又一较有影响的刊物。

1926年

2月 盐场牛板车工人加薪斗争 岑鹿寿发动盐场牛板车(运盐)工人向廒商提出加薪要求,开始遭到廒商的拒绝,于是组织400多名牛板车工人罢工,迫使廒商提高运费。罢工胜利后,牛板车工人成立了“牛板车户公会”。

5月 中共坎镇支部成立 岑鹿寿于5月发展盐民马家生等2人入党,即建立中共坎镇支部(盐场支部),隶属宁波地委领导。7月,支部直属中共上海区委。12月下旬,余姚农民运动划归上海区委农委下属的宁绍分区领导,坎镇支部划归宁波地委。其时坎镇支部有中共党员8人,书记岑鹿寿,支部驻地相公殿。

6月 钱庄业职工要求加薪 余姚城区钱庄职工要求资方增加薪金而联合发起罢工斗争,资方被迫同意,月薪由每月6元提高到8元,斗争获胜。9月 中共马家路支部成立 1926年8月,在上海团中央工作的孙鸿湘(姚北浒山人)介绍马家路的小学教员施若愚、黄月樵入党。9月,又发展小学教员马钟秀(马育儒)入党,成立马家路支部(姚北支部)。10月,马家路支部直属中共上海区委领导。12月下旬,因余姚农运划归宁绍分区领导,支部亦划归宁波地委,支部书记为施若愚。1927年1月上旬,施离姚去沪,支部暂由黄月樵负责。3月,中共宁波地委委员、工运书记卓兰芳抵姚北马家路召开支部党员会议,选举黄月樵为支部书记。“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黄月樵因遭通缉隐蔽外地,支部由房钧茂负责,其时,支部党员已有30余人。同年6月下旬,支部在房家阁楼上开会,不幸事泄,遭浒山警察所的袭击,党员虽安全撤离,但被抄去党员名单,多数党员均出外隐蔽,少数不及撤退的党员被军警拘捕,后有数人被杀害,马家路支部由此遭到破坏。

秋 柯东乡农会成立 成立大会在庙山墩眉山庙召开,有会员50余人,由施若愚主持,会上选举马元卿为农会负责人。会后成立了农会办事处,设于马家路后街。

12月 郭静唐筹组国民党余姚县党部 郭静唐自“五卅”运动后撤往上海,由杨贤江、梅电龙介绍加入共产党。1926年12月,应国民党浙江省党部常务委员会宣中华(中共党员)之邀,回姚筹组国民党余姚县党部,任常务委员。郭又先后邀请了姚籍共产党员蔡肖鸿、楼适夷等回乡,担任县党部的领导工作。不久,因军阀孙传芳重占甬城,形势逆转,郭静唐被迫再次离姚去沪。

12月 宁绍台农民协会在宁波成立 共产党员竺清旦任会长,中共余姚马家路支部书记施若愚任农协会委员。宁绍台农民协会成立后,号召各地组织农民协会和农民自卫军。

1927年

1月3日 费德昭率水巡队起义 余姚县议员、原姚北水巡队队长费德昭,为响应北伐,率旧部起义,组织成自卫军。3日,费德照部联合中共坎镇支部领导下的盐民百余人,袭击驻庵东相公殿的缉私营一部,毙队长以下数人,缴枪20余支。分驻盐场各处的缉私队闻讯后,纷纷入海逃窜。中旬,军阀孙传芳部重占宁波,形势逆转,缉私营复回相公殿驻防,并缉拿费德昭。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费将队伍化整为零,各自隐蔽,费德昭本人携眷暂避上海。

1月9日 庵东盐民大闹秤放局 余姚东北各乡连年遭受水、旱灾害,盐民、农民生计困难,而当局各种税收杂捐多如牛毛。当时,在北伐军胜利进军的影响下,庵东附近各地盐民数百人自发集结,赶赴庵东秤放局请愿,局员见人多势众,各自跳墙逃避,盐民冲进局内,将器具、什物、公事文件等悉行捣毁,并打伤不及他避的局员3人。事后,秤放局局长蓝田玮被迫上呈辞职(未准)。

2月19日 浙东人民自卫军进驻余姚城 在北伐革命军胜利进军的大好形势下,费德昭与郭静唐密约后于2月上旬潜回姚北,招集自卫军旧部。18日,费德昭率部袭击浒山警察所,缴枪10余支。19日,树旗“浙东人民自卫军”,乘胜进军余姚县城,县知事方允中闻讯逃往宁波,警察局长王肇基和驻城部队哨官杨金魁投降。进城后,浙东人民自卫军改编为余姚县纠察队,费德昭为大队长。

2月下旬 陈云等六同志来姚帮助工作 上海工人第一次武装起义失败后,为了保存党的力量,党组织决定部分面目暴露的同志分散隐蔽。上海商务印书馆党组织决定中共党员陈云(寥陈云)、陈公庆、谢庆斋(谢德生)、孙诗圃、徐新之及共青团员赵琨瑜等6人,由陈云同志负责,于2月下旬初,自沪转甬来姚,借宿于姚城龙山下助海庙北首陈公庆岳父家。郭静唐得悉后,即去住处探望,并邀请他们帮助、指导余姚县党部的工作。陈云等同志分三组在姚城、庵东二灶及逍路头等地进行宣传发动工作,在帮助组织盐民协会及城区职工运动等方面起了积极的影响和作用。3月上旬,陈云等6人离姚去杭州。

2月 中共余姚支部成立 根据宁波地委指示,于1月借县政府的参事室成立中共余姚临时支部,由蔡肖鸿负责支部工作。次月,共产党员楼适夷、施彩韵等由沪、杭回家乡后正式成立中共余姚支部,并选举楼适夷为支部书记,支部主要活动地点在姚城高阶沿后街楼适夷家。

2月 国民党余姚县党部恢复办公 北伐军进抵浙东,郭静唐即于月初复回余姚,于21日恢复县党部办公。共产党员楼适夷、张水影、蔡肖鸿分别担任县党部组织部长、妇女部长、农工部干事等职。

3月7日 余姚举行军民联欢大会 下午,余姚各界民众及驻军借学宫(江南学弄粮站)召开军民联欢大会,庆祝北伐胜利。到会的有国民党党部、各区分部、北伐军第十七营一连、警察局、教育局、妇女、农民、店员及学校、医院等各界民众一万余人。郭静唐、施采韵、张水影等登台演说,会上高呼国民革命口号。会后,举行了庆祝游行。

3月8日 县各界妇女联合会成立 余姚县各界妇女联合会是日召开成立大会,县党部妇女部长张水影(中共党员)担任妇联负责人,推选施彩韵(中共党员)、鲁太音、竺云卿等6人为常务委员,分别负责组织、宣传、出版等部。余姚县各界妇女联合会成立后,还出版《余姚妇女》期刊。

3月13日 召开反英运动大会 为抗议英帝国主义干涉中国革命,余姚各界于是日在邑庙召开反英运动大会,各团体及驻姚部队共数千人参加会议。会后举行了反英大游行,由中共党员史济勋任游行总指挥。

3月15日 县纠察队拦截奸商外运稻谷,赈济灾民 是年春,姚北粮荒,饥民成群。不法商人乘机在姚南收购稻谷10余万公斤,集积蜀山渡口,企图运往外地高价出售。县党部得悉此情,派费德昭率县纠察队赶赴蜀山,将不及外运之稻谷全数扣留,后部分接济姚北灾民。

3月下半月 中药业职工罢工斗争 在中共余姚支部领导下,3月17日,“余姚中药业职工会”成立,宓维忠为工会会长,中共党员张亦秋(张回春)等任执委。工会为维护正当权利和职工的切身利益,向资方提出了实行“三八”劳动制度及增加薪金等三项要求,资方置之不理。18日,党领导中药业职工会组织“人寿丰”等城区十几家中药店100余名药业职工罢工,并举行请愿游行。这次罢工坚持了15天之久,先后四次游行,三次请愿。迫使县政府出面调停,资方被迫答应了工人提出的三项要求。其间,余姚城区、泗门、周巷等地的酱业、棉布业、南货业、绸布业、锅业等行业职工也纷纷罢工。

3月18日 庵东盐民开展“吃大户”斗争 2月,中共宁波地委委员卓兰芳、竺清旦来余姚盐场指导盐民运动,并着手建立了基层盐民协会组织。3月18日,卓兰芳、岑鹿寿等领导数千盐民开展“吃大户”斗争,盐民以围身布当大旗,涌向当地恶霸袁功亭、高锦泰、张万卿等大地主、大盐商家,开仓分掉了袁家囤积的粮食,并逮捕高锦泰父子。

3月22日 盐民协会成立 17日,卓兰芳、竺清旦、岑鹿寿在庵东陈同盛家主持成立全盐区盐民协会筹备会。22日,举行盐民协会成立大会,近2万盐民参加。卓兰芳、郭静唐等先后在会上讲话,大会公推岑鹿寿、顾小轩、张启才为总会常务委员。协会以下成立7个区分会。余姚盐民协会有会员2万余犬,并成立了盐民自卫队,由周扬明、周孝明任正副队长。

3月25日 姚北农民“吃大户”斗争 庵东盐民“吃大户”斗争后,卓兰芳指示马家路支部书记黄月樵开展农民“吃大户”斗争,黄即与农民积极分子黄渭金、黄顺浩(均为中共党员)等商定于25日发动农民开展“吃大户”斗争。25日清晨,鸣锣召集永凝等乡群众2万余人,冲进当地大地主张国香家,没收了银元等物品,并打开仓库,分掉积谷3万余斤,封闭了张家大门。没收的物品,当场发给贫苦的农民。3月26日 盐民协会遭到反动势力的猖狂反扑 余姚盐民协会成立后,盐场反动分子极为恐慌,劣绅袁功亭勾结著匪黄春晓,组织成100余人的反动武装“庵东商团”,于3月26日晨向余姚盐民协会猖狂反扑,盐民、农民协会被捣毁,盐民自卫队枪械被收缴,盐民、农民协会的骨干遭到毒打。袁功亭等还于4月初组织伪盐民协会,加紧对盐民的压迫与剥削。在“庵东商团”猖狂反扑下,余姚盐民协会的主要领导人岑鹿寿、张启才、顾小轩等避居县党部。4月初,岑鹿寿等100余名盐民骨干联名向全国发出通电,揭露劣绅袁功亭勾结土匪黄春晓捣毁盐民协会的罪行,并希望各界一致声讨,为民除害。

3月下旬 县农民协会成立 随着全县各地农民协会的纷纷建立,余姚县农民协会于3月下旬成立,黄月樵担任县农民协会负责人。到月底,全县参加农民协会的会员已有7万余人。

4月5日 姚北农民“吃大户”受挫 姚北农民数百人赴姚西牟山“吃大户”,包围吴昂头村吴成和大宅,吴家之人各执利器意欲与农民为敌。当场引起冲突,“吃大户”农民落水溺死3人,伤30余人,被迫散去。

4月9日 高王农民自卫军成立 姚北农民“吃大户”以后,在宁绍台农民协会和中共坎镇支部的帮助下,4月9日,高王农民自卫军成立。由陈永兴、方坤成为正副队长。农民自卫军以镰刀斧头为旗帜图案,提出“抗丁、抗税、抗租”,“打天下、分田地”等口号。6月底,农民自卫军被宁台温防守司令部镇压。4月11日 姚、慈、虞三县自卫军合力击溃“庵东商团” 袁功亭、黄春晓组织“庵东商民保卫团”,向盐民协会进行猖狂进攻后,姚北一片白色恐怖。为了击退这股反革命逆流,宁绍台农民协会办事处根据余姚县党部的求援,发表了宣言,并于4月2日调令上虞县纠察队、慈溪洪塘农民自卫军和高王农民自卫军,配合余姚县纠察队合力围剿“庵东商团”。4月10日,收缴了庵东镇自卫团的全部武器。次日,四支农、盐民武装在庵东四塘、六塘与“庵东商团”激战四小时,终于击溃了反动势力,黄春晓等败退,落海潜逃。

4月中旬 余姚开始清党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国民党开始“清党”运动。国民党浙江省党部先派徐镜渠、徐云士来姚“清党”。两徐均是未暴露身份的共产党员,来姚后暗中与郭静唐、楼适夷互通消息,保护中共余姚支部。6月,两徐身份暴露,被迫撤离。宁波方面又派王超凡、王世鉴为余姚“清党”特派员。从此,余姚形势逆转。

4月底 中共坎镇支部遭破坏 在国民党大肆“清党”的形势下,土匪黄春晓卷土重来,于4月底向盐民协会进行猖狂反扑。其时,因杭州、宁波、余姚等地下党组织遭破坏,盐民协会被捣毁,盐民失去领导,坎镇支部负责人岑鹿寿被迫离开盐场,党员马家生等被捕,支部遭破坏,盐民运动被镇压。

5月27日 糕饼业工人罢工 余姚糕饼业职工因工资微薄,生计窘迫,先后多次向店主要求加薪,屡经交涉,全无结果,于27日起宣布全体罢工。店主迫于压力,同意每月增薪3元,唯瑞丰南货号经理邵阿配坚持不允,工人遂于29日将邵阿配捕至工会,后经县署派警士干预,邵获释。

5月30日 召开纪念“五卅运动”两周年大会 在国民党全面“清党”运动中,为了唤起民众投入新的战斗,中共余姚支部利用徐镜渠、徐云士保护的有利条件,于30日在城区城隍庙召开了声势浩大的纪念“五卅运动”两周年大会。数以千计群众参加,郭静唐、楼适夷分别演说,会上还提出了“拥护武汉政府”的口号。这次集会揭露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反革命阴谋,同时,也暴露了县城的共产党组织,事后,一批党员和积极分子遭反动军警的拘捕。

6月21日 浙江省政府通缉余姚盐场竺清旦、岑鹿寿等8人 国民党浙江省政府根据两浙盐运使的报告,下令通缉余姚盐场岑鹿寿、竺清旦、费德昭、卓兰芳、蔡肖鸿、周扬民(明)、俞开夫、俞彪鹤等8人。因岑、竺等已隐匿他乡,未遭缉捕。至此,中共坎镇、马家路、余姚三支部均遭破坏,黄顺炎等党员、积极分子遭残杀,余姚轰轰烈烈的工农革命运动被镇压下去。

7月 《姚江周报》被查封 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姚江周报》连续发表抨击文章,并称王鲲、杨眉山(均为中共党员)为同志,由此遭国民党宁波市党部及省防军的仇视。7月,省防军驻姚部队奉命查封了在邵家花园的《姚江周报》编辑室,并悬赏通缉编辑许嗣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