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第二章 自然地理

市域地理特征明显,南部为峰峦起伏的四明山,中部为河网密布的姚江平原,北部为冲海积平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阳光充沛,雨量丰富,温暖湿润,四季分明。

第一节 地貌

山地丘陵、平原(含海涂)、水域(含海域)面积比为53∶29∶18。低山丘陵主要分布在南部,面积839平方千米,占陆地63%。平原主要分布在中部和北部,面积498平方千米,占陆地的37%。

南部中低山丘陵区

南部四明山脉由闽浙交界的仙霞岭山脉向东北伸展而来。绵亘蜿蜒,间有盆地、台地,发育湖泊。山地四周边缘地势高低悬殊、层峦叠嶂、溪谷纵横、岩石出露。最高峰为四明山镇青虎湾岗,海拔979米。山地中部长期遭受风化剥蚀等夷平作用,形成层状地形,起伏平缓,发育海拔600~800米的古夷平面,称为四明山面。

南部中低山丘陵区,包括四明山、大岚、梁弄、大隐镇和鹿亭乡、梨洲街道(不含明伟片)及陆埠镇(不含郭姆、沿江片)、河姆渡镇的车厩片,占陆地面积的46.4%。区域内四明山脉自西南向东北方向延伸,低山丘陵起伏,地势由南向北逐步倾斜。其中,海拔500~1000米之间的中低山占21.2%,海拔250~500米的山丘占22%,海拔250米以下的丘陵占56.8%。

南部山区众多树枝状支流自南而北发育,雨季水流湍急,水位暴涨暴落,易诱发山洪等自然灾害。

中部姚江平原区

中部以堆积平原为主的姚江谷地,剥蚀残丘零星分布,河网密布。河姆渡镇北片及三七市镇沿慈江大部分海拔只有1.6~1.8米,最低点甚至测到1.2米,为全市最低。

姚江平原区,包括牟山镇、马渚镇、阳明街道、兰江街道、梨洲街道明伟片、凤山街道、丈亭镇、三七市镇、河姆渡镇(不含车厩片)、陆埠镇(不含兰山、洪山片),占陆地面积的34.8%。土地结构,平原占66%,丘陵占27%,水面占7%。区域内地势平坦,水网密布,土地深厚而肥沃,适宜稻作生产。

主河道姚江,东西向展布于平原区,地形平坦,雨季易形成洪涝灾害。

北部冲海积平原区

北部冲海积平原,海岸线长23.2千米。

区域范围包括临山、黄家埠、泗门、小曹娥镇和朗霞、低塘街道。位于钱塘江、杭州湾以南,大沽塘前后,50%的土地由海涂围垦而成,这一区域地势平坦,田野开阔,占陆地面积的18.8%。土地结构,平原占64.4%,丘陵占29.7%,河流水库占5.9%。

第二节 陆地地形

山体

四明山 属浙东丘陵(详见本章第一节《地貌》),古名句余山,有280峰。其中,四窗岩有4个洞穴横列于峭壁间,谓之“石窗”。唐刘长卿诗“落落明四目”,四明山由此得名。

姚北诸山 姚江以南,为四明山主体。姚江以北,分布着数列山丘,或零星孤山。

东部。河姆渡镇东侧,姚江与慈江之间,有羊角尖等山丘纵列。山峰高度大多只有几十米,唯与江北区交界处数山达百米以上。

东北部。有一整列小山脉,西起陈山,沿余姚、慈溪界一直向东,延伸至江北区、镇海区,长度40千米。其中,余姚境内20多千米,贯凤山街道、丈亭镇、三七市镇。山峰高度200~300米,最高400多米。

北部。有赤山、凉帽山等山丘,西南—东北向排列。从低塘街道与凤山街道交界处,一直延伸至慈溪市区。长度10千米,山峰高度百米左右。

西北部。泗门、临山、马渚、牟山、黄家埠5镇交界处,有一列西南—东北走向的山丘。长度10千米,山峰高度百米左右。

西部。有一列西南—东北走向的山丘。位于马渚镇西部、牟山镇南部,西南延伸至上虞境内。市境内长度10千米,山峰高度100~200米。

山峰

前志记述53座。2010年调查,全市山峰695座,选介如下:

龙泉山 位于城区中心,属阳明街道。光绪《余姚县志》载:“旧名灵绪山,亦名绪山、屿山。”“山腰有微泉,未尝竭,名龙泉。”海拔67米。1957年辟为公园,面积10.6公顷。1993~2001年多次修建整理(详见第四编《城乡建设》第三章第一节《主要公园和广场绿地》)。

秘图山 在原市政府机关大院内。清雍正《浙江通志》引南宋嘉泰《会稽志》:“上有石匮,夏禹藏灵秘图之所,初名方丈山,唐天宝六年改今名。”前志记:“1954年,平掉山头,建县人民政府宿舍大楼。”1995年,市政府大院搬迁,原地块改造。2010年尚存一角。

玉皇山 位于城区东北部,属凤山街道。光绪《余姚县志》记大黄山,亦名凤山。前志记:“因山顶建有玉皇殿,故称玉皇山。”海拔32米。1995年辟为玉皇山公园,2008年扩大规模,2010年尚在建。

龟山 俗称乌龟山,别名竹山,位于城区东,竹山江与姚江汇合处,属梨洲街道。清雍正《浙江通志》引万历《绍兴府志》:“形如龟,其北趾踆于江,是为县水口。”前志记:“海拔54米。”1988年后采石,龟颈基本被切。2010年实测海拔40.5米。

白山 位于城区东南部,属梨洲街道。清雍正《浙江通志》引万历《绍兴府志》:“亦名蛇山。”海拔22米。2010年,对山体环境整治,至年底尚在整治中。

西石山 清雍正《浙江通志》引南宋嘉泰《会稽志》:“在县西三里”。现属阳明街道,位于西石山桥北端,西石山路东边,称西石山。2010年尚存一角。

胜归山 位于城区北部,属阳明街道。外形如龟而称圣龟山。清雍正“《浙江通志》引万历《绍兴府志》:刘牢之胜孙恩,归屯此,故名”。前志记:“因开山采石,故又名打石山。”海拔147米。1990~2010年,胜归山南坡新增众多佛教建筑,其中以灵岩寺规模最为完整。

丰山 位于城区西北,属阳明街道。清雍正《浙江通志》引万历《绍兴府志》:“东西二峰相峙,俗呼东丰山、西丰山”。前志记:“因山形似‘风’,故名风山。后谐音为‘丰山’’’。海拔208米。1988年后,山顶建有广播电视信号差转、接收、发射台。1992年建设盘山公路至半山腰的电视台工作室。

点兵山 位于阳明街道旗山村。海拔50米。清雍正《浙江通志》引万历《绍兴府志》:“晋,高雅之讨孙恩于此点兵焉,今呼为点碧”。现口语呼为“jian兵山”。

渚山 前志记:“旧名渚山。相传秦始皇东巡时饮马于山麓水渚,故名。”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建设公园,称渚山公园。

马鞍山 位于马渚镇马漕头村,山形如马鞍,故名。原海拔37米。1988年后开山采石,至2010年仅存一角。

禾山 马渚镇和朗霞街道界山,前后2峰,一大一小,海拔74米。清《浙江通志》引《名胜志》:“谢灵运云,山海经有浮玉山,北望具区。今余姚乌道北,禾山与具区相望,即浮玉也。”1988年后开山采石,至2010年,位于马渚镇一小峰已为平地。

木匠庵尖 又名木杨庵尖,因有木匠庵而名。前志记:“山上有望娘庵,别名望娘庵山。”位于牟山镇湖山村西湖岙。海拔247米。

杏山 前志记:“相传有鹦鹉从石壁间飞出,故旧名鹦山,现名杏山。”在黄家埠镇杏山村。海拔77米。

庙山 位于临山镇北,山上有纪念姚娘的千年古庙,故名。海拔45米。

凉帽山位于低塘街道洋山村,界慈溪,形状像帽,常有人上山乘凉而名。海拔153米。

镆剑山 位于低塘街道镆剑山村,相传古代有官员在此丢失宝剑而打捞,时称摸剑山,后写成镆剑山,海拔27米。至2010年山体有缩小。

历山 位于低塘街道。清雍正《浙江通志》引《方舆胜览》:“在县东八十里。(按:历山,郑康成云在河南。今越有历山、象田、舜井,盖余姚舜余族所封子孙思舜之乡,取象于此。)”1988年后开山取石,2010年已为平地。

冶山 位于凤山街道,冶山路北面,海拔43米。2010年尚存一角。

屯山 位于凤山街道五星村,由东西3个小山丘组成。前志记:“东晋孙恩义军曾在此山屯兵,故名。”主峰海拔25米。1986年建有220伏屯山变电所,2009年因建杭甬铁路客运专线余姚北站,动迁至城东路东侧,2010年尚在建。至2010年底,大部分山顶已经铲平。

陈山 位于凤山街道双河村,界余姚、慈溪。因陈姓散居山下而名。清雍正《浙江通志》引《名胜志》:“严光故里,有墓在焉,亦名客星山。”海拔159米。

九垒山 位于凤山街道九垒山村,因附近一排山共有9个垒而名。清雍正《浙江通志》引万历《绍兴府志》:“在县东九里,又名九里山。”海拔22.2米。1995~1996年,甬余余夫公路改造时,平部分山体。

凤凰山 位于丈亭镇新建成区东侧,山形似凤凰而名。海拔124米。

鲻山 位于丈亭镇汇头村,海拔36米,因裸露石头为黑色,故名。1978年周围发掘得新石器时代遗迹,称鲻山遗址(见第三十九编《历史文化遗产》第一章第一节《遗址发掘和保护》)。

蹋脑岗 位于三七市镇东北端,西界丈亭镇,北界慈溪市,形如蹋进去脑袋,故名。海拔446米。

大霖山 位于三七市镇大霖山村东北,因山中林木多而名。海拔348.2米。

羊角尖 位于河姆渡镇罗江村东南,界江北区,以形状名。海拔165.3米。

浪干山 位于河姆渡镇东澄村与河姆渡村之间。山腰一排岩石相传为远古时海浪冲刷而成,故名。海拔207.2米。

蝴蝶尖 位于大隐镇章山村东南,以形状名。海拔466米。

化安山 位于陆埠镇南雷村,清雍正《浙江通志》引旧《浙江通志》:“有双瀑数十丈,泉曰化安泉,在明黄忠端公墓侧。”1994~2006年,两次对墓道进行修复。海拔150米。

大雷山 位于梨洲街道梁辉水库东南,海拔72米。

朵柱岗 位于梨洲街道雁湖村东,山冈形似柱而名。海拔602米。

上王岗 位于梨洲街道上王岗村,以村名。海拔611.2米。

老鹰尖岗 位于梨洲街道三溪村南端,界梁弄镇。因山顶常有老鹰停留而得名。海拔426米。

黄山 位于城区谭家岭路,属兰江街道。有前中后3座,因多黄泥土而得名。最高海拔36米。2009年9月,在黄山西北麓建儿童公园,2010年尚在建。

罗壁山 位于兰江街道凤亭村西,又名茅山岗、高庙山。清雍正《浙江通志》引明《一统志》:“在县南十八里,有汉虞国墅,襟带溪山,岩谷大势,具体金谷。晋,郗愔为会稽内史,因卜居焉。”海拔215米。

乌丹山 位于兰江街道冯村南,界梁弄镇。前志记:“相传为古代航海者指南。”海拔435米。又名乌胆山。

狮子山 位于梁弄镇四明湖畔,以形状名,海拔112.9米。1973年,建四明山革命烈士纪念碑。1983年后,建革命先烈纪念碑,至2010年,建纪念碑11块。

东岗山 位于鹿亭乡东岗村西南。海拔754米。

大洋山 位于鹿亭乡沿夹岙村,山形似羊,后雅化为现名。海拔352米。

上马岗 位于大岚镇上马村、雅庄村之间,因形得名。海拔615米。

大岚山 位于大岚镇大岚村邱庄自然村,原名大兰山,又名升仙山、伏虎山、孔石、大阳伞。清雍正《浙江通志》引南宋嘉泰《会稽志》:“相传汉刘纲夫妇于此仙去。”海拔547米。

流沙坪岗 位于大岚镇华家村西南,山坡陡,有较多风化沙石,故名。海拔896米。

华盖山 位于大岚镇华家村西,别名镬盖山。海拔882米。

梨洲山 位于四明山镇梨洲村西南,《四明山志》载:“晋孙兴公与兄承公同游于此,得梨数枚,人迹杳然,疑为仙真所遗。故名其地曰梨洲。”海拔878米。

将军帽 位于四明山镇大山村,以形状名。海拔897米。

罗成山 位于四明山镇大山村,原有罗成庙,以庙得名。2006年,发现有冰川遗迹(详见第二十二编《旅游》第二章第二节《景点》)。

秀尖山 位于四明山镇杨湖村东,界奉化,因山尖秀丽而名。海拔975.2米。

青虎湾岗 位于四明山镇西南端,以岗下有青虎湾而得名。海拔979米,为市内最高峰。四明山国家森林公园在此。

洞穴

四窗岩洞 又名石窗,位于大岚镇大俞村西南。峰顶岩间有4个相通的洞穴,故名。洞穴面积80平方米。四明山得名源于此。

包裹岩洞 位于大岚镇大俞村半岭自然村西南。洞长15米,宽3.7米,高2.5米,面积55.5平方米。

鹰岩洞 位于大岚镇柿林村西北。因所在山如鹰,洞如鹰眼而名。洞长10米,宽6米,高2.5米,面积60平方米。

丹洞 位于大岚镇柿林村东北之丹山,相传四明道教祖师爷在此炼丹而遗留。洞顶有“金丹九炼”字迹,洞口有丹。洞长20米,宽高各2米。

风凉洞 位于大岚镇柿林村,洞穴有好几个,冬吹暖风,夏吹凉风,是夏天乘凉好去处,故名。面积约50平方米。2010年开发为旅游景点。

仙姑洞 位于大岚镇阴地龙潭村北。洞长、宽、高各为1米。内有长年不涸的清泉。

鹁鸪岩洞 位于四明山镇西部,仰天湖林区北,因洞所在岩石状如鹁鸪而名。洞口有瀑布,故又名水帘洞。洞长11米,宽5米,高3米。

老虎洞 位于四明山镇政府西南,因曾有老虎居住而名。洞长2.5米,宽1.5米,高1.2米。

猢狲洞 位于四明山镇唐田村东南。因曾有猢狲居住而名。

第三节 土壤植被

从南部低山、中部平原至北部滨海,分布有6个土类、14个亚类、46个土属、86个土种,分布着不同的植被群落。

黄壤分布及其植被

黄壤主要分布在四明山、大岚、鹿亭3个乡镇,海拔高程在550米以上的中低山山地,面积1.18万公顷、占土壤总面积的10.4%。分黄壤、侵蚀型黄壤、表潜黄壤3个亚类。包括黄泥土、黄泥沙土、黄黏土、石沙土、草甸黄泥土等5个土属。以黄泥沙土土属为主,占黄壤土壤总面积的91.6%,其母质大部为流纹岩、凝灰岩风化体,局部有玄武岩为土壤母体。土层有厚有薄,有机质含量有高有低,土壤酸性较强,pH值在5左右。

黄壤地区古老原始植被已很少,以次生植被为主。2006年,古树名木普查,黄壤地区尚有零星分布松、杉、银杏、枫杨、榧、樟、南方红豆杉、三角槭、圆柏、玉兰、朴、栎等古树群落。这些古树群树龄多为300年以上,最长树龄1200年。成片优势次生植被以短叶松、日本扁柏、毛竹林、茶叶树为主,板栗、樱桃、红枫、樱花等有大片分布,2000年后针阔混交林有较大发展,林下植被多为苔藓、兰草、灌丛、山杜鹃、小杂竹等,人工栽培植被作物以番薯、马铃薯、瓜蔬等为主。

红壤分布及其植被

红壤主要分布在梁弄、陆埠、大隐、三七市、丈亭、河姆渡、兰江、梨洲等7个镇、街道,马渚、临山2个镇和低塘街道尚有少量山丘地,总面积5.08万公顷、占土壤总面积的44.9%。包括红壤、黄红壤、侵蚀型红壤3个亚类,有红泥土、红黏土、黄泥土、粉红泥土、沙黏质红土、亚黄筋泥土、红沙土、石沙土、白岩沙土9个土属,以黄泥土土属分布最广,其成土母质为酸性岩浆岩的风化物。土层深达60~100厘米,有机质含量2.5%,pH值5~6。

红壤植被,以针阔混昆交林、竹林、灌木林为主,毛竹面积1万公顷,茶叶树面积0.33万公顷,杨梅树面积0.4万公顷,是竹笋、茶叶、杨梅的主产区。缓坡溪涧谷地多辟为梯田旱地,以种植水稻、杂粮为主。20世纪90年代后,种植结构逐步调整,瓜蔬、干软果、苗圃面积有较大发展。

水稻土及其植被

水稻土主要分布在姚江两岸平原地区及滨海南侧部分地区,面积4.17万公顷、占土壤总面积的36.8%,马渚、兰江、梨洲、阳明、凤山、丈亭、三七市、河姆渡、陆埠、低塘、朗霞、泗门、临山、黄家埠等14个镇和街道都有分布。水稻土是全市主要耕作土壤,是粮、油、蔬菜、淡水鱼、畜禽主产区。由于地形和成土过程的不同,分有潴育型、脱潜潴育型、潜育型3个亚类。分别形成粉泥田、小粉泥田、白粉泥田、江涂泥田、黄斑田、青粉泥田、青紫泥田、黄化青紫泥田、烂青紫泥田9个土属、30个土种。姚江平原成土母质,主要为浅海湖沼相沉积物,土壤下层分布泥灰层,由于地下水位高低不同,姚西地区分布潴育型水稻土为主,姚东地区分布潜育型水稻土为主。南侧山前多为洪冲积物,土壤下层分布砾石泥沙混合体,土壤通透性好。北侧为杭洲湾淤泥沉降物,土体细密、松软、深厚。

水稻土地区植被因季节性种植不同,作物品种变化,冬春季植被以十字花科、豆科、禾本科作物为主,夏秋季以禾本科作物为主。低丘山地以杨梅林等经济果林、杂竹林、茶叶树、灌木林为主。

潮土及其植被

分钙质潮土和潮土2个亚类,淡涂沙和淡涂泥2个土属,分有3个土种。面积7066.67公顷、占土壤分布总面积的6.2%,成土母质为海相沉积体,分布于大沽塘南北两侧。淡涂泥分布于大沽塘南侧,土体较紧实,植被以大小麦、瓜蔬为主。淡涂沙土分布于大沽塘北侧,土体松散,易板结,有机质含量1.5%左右,毛细管作用强力,pH值在7~8之间,植被以棉花、瓜蔬作物为主。20世纪90年代开始,梨、葡萄等经济作物和养殖业有较大发展。

低丘山地涧分布局地性潮土,成土母质为坡积物、洪积物、冲积物,当地农民称“夜阴地”。面积440公顷,保水性强,多辟为水田、旱地,适宜多种作物生长。

盐土及其植被

分布在七塘以北滨海地区,南侧与淡涂沙土相接,面积1467公顷,占土壤总面积的1.3%。包括盐土、潮土化盐土2个亚类,涂沙土、咸沙土2个土属,分有3个土种,其成土母质为近代浅海沉积体。咸沙土分布九塘以南,质地松散,易板结,含盐量达2%,有机质含量低,仅1.2%,pH值7.8,后辟为农用地,农作物遇旱情有泛盐威胁。九塘以北分布涂沙土,土体表现盐渍重,辟为鱼塘,经营淡咸水养殖。塘堤种禾本科饲草。

姚北滨海地区植被,除农作物季节性覆盖外,对海塘、公路和村镇营造防风林带。

岩性土及其植被

陆埠镇、鹿亭乡、大岚镇、四明山镇等局地性小片状分布,面积仅80.33公顷,成土母质为玄武岩的风化物,土层深达100厘米以上,养分丰富,保水保肥性好,适宜茶、竹、干果和软果类生长。

第四节 海域

海域面积

四至 北止于宁波、嘉兴市际界线,西与上虞市(绍兴、宁波界)、东与慈溪市为界。由于海域勘界工作进展迟缓,至2010年未完全定论。

面积 余姚市域面积1526.86平方千米,其中陆域和海域随着北部杭州湾围涂,略有变化。1984年,农业资源调查,海域面积194平方千米。前志第一编《建置》和第二编《自然地理》对海域面积记载不一致,分别记为188.86平方千米和190.06平方千米。1993年出版的《余姚市水利志》记载,海域面积191平方千米。市国土资源局提供的2006年海域面积2.02万公顷(海涂3480公顷),即202.13平方千米。2006年,宁波市海域行政区域勘界资料(上海东海海洋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量算)海域面积189.37平方千米。2010年,海域尚无实测面积。

海界

上虞界 因钱塘江、杭州湾南岸围涂工程推进,余姚、上虞两市有关部门经协商,于2004年8月27日确定围垦工程建设分界线,原两市交界堤塘延长至治导线。工程分界线向西平移5米作为两市行政分界线。有关两市海域分界线分别由两市政府勘界办为主向上级勘界办汇报并予以确定。

慈溪界 余姚、慈溪海涂资源界,从1979年两县调整部分行政区划起,一直存在争议。21世纪初,经多次不同级别的协商、协调,两市于1998年6月8日签订边界线起始点勘定协议书。2005年,由宁波市海域勘界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给余姚、慈溪两市拟定《关于征求对县际间海域行政区域界线协议书》,2005年7月15日,宁波市人民政府常务会议纪要中写明:“原则同意市海域勘界办公室提出的……慈溪—余姚海域分界线划分意见第三点:慈溪—余姚海域分界线:以陆域勘界向海一侧终点界桩为本次海域勘界的起点,过该起点的宁波—嘉兴市际线作垂线所得的线即为慈溪—余姚海域分界线。”由于尚存异议,未曾在协议书上签字。

海岸线 前志第二编《自然地理》“无题序”中记钱塘江、杭州湾岸长22.5千米。1989年4月,测量数据为23094米,分属泗门、临山、黄家埠、小曹娥4个镇。2000年后,进行海岸围涂,海岸线发生变化。2010年,工程尚在进行中,无实测数据。

槽沟

有南股槽和西三潮沟,详见第七编《水利》第二章第三节《南股槽和西山潮沟整治》。

第五节 水系水体

水系

市内受四明山脉地形控制,分别发育姚江、曹娥江、奉化江水系。

姚江水系 由姚江干流、其南北诸支流以及若干湖泊组成。市域内流域面积1091.23平方千米,包括中部、北部平原及南部梁弄、陆埠的大部分地区,占全市总面积的80.3%。姚北沿钱塘江、杭州湾一带,原有涂地分布着若干向北排水水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尤其是1990年后,为减轻姚江东排压力,拓浦建闸,加大向北排水量。在姚江水系中形成146平方千米的钱塘江、杭州湾北排区,但与姚江水系无明显、固定的分界。

曹娥江水系 处于余姚西南部,由黑龙潭、深坑及来汇的其他溪流组成。市内流域面积88.74平方千米,占全市总面积的6.6%。

奉化江水系 处于余姚东南部,主要由北溪、晓鹿溪等溪流组成。市内流域面积178.39平方千米,占全市总面积的13.1%。

河流

前志记述51条,其中溪流10条。2010年调查,全市大小河流1579条,选介如下:

余姚江 俗称姚江(说法依据1995年5月31日,宁波市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的《宁波市余姚江水污染防治条例》),又名舜江。20世纪90年代初考察,其源出自大岚镇夏家岭眠岗山。2003年9月至2008年,建造蜀山大闸和拓宽杭甬运河,郁家湾段和沈湾江段等截弯取直,缩短5千米。2010年调查,全长102.4千米,市内70千米,其中平原段马渚上陈到大隐城山渡长49千米。流域面积1934平方千米,其中市域内1091.23平方千米。上虞市永和镇新江口以上河段为上游,河宽10~20米。新江口至余姚蜀山大闸之间河段为中游,河宽40~60米。蜀山大闸至宁波市三江口之间为下游,河宽50~120米。

最良江 为姚江流经余姚城区的南支。因江上建有最良桥而得名。2005~2008年,杭甬运河余姚段改造,部分航道截弯取直,河面拓宽至59米。西起兰墅大桥,东出竹山江入姚江,长6.5千米。为市级河道。

候青江 为姚江流经余姚城区的北支。因流经北城候青门而得名。西接西江、六浦桥江,东流经候青门,至玉皇山入姚江,全长4千米。为市级河道。

六浦桥江 又名仁寿桥江,位于阳明街道,龙泉山以西,为姚江北分支,接西江、候青江,长0.7千米。

三官堂江 位于凤山街道,因江边原有三官堂神殿,故名。贯通候青江与姚江,长1千米。

中山河 南起梁辉水库大坝,流经城区江南新城,于最良桥西侧注入最良江。为梨洲、兰江两街道界河。全长5.76千米。2002~2004年,河道进行整治疏浚。为市级河道。

东江 又名东洋江、东横河,源于慈溪市白洋湖,向西流至凤山街道五星村东入市境,南流贯凤山街道,在萧甬铁路南入候青江,市内段长7千米。平均河宽35米,水深1.3~2.3米。为市级河道。

中江 又名低塘江,北起低塘街道新堰头,南在萧甬铁路南入候青江,为阳明、凤山两街道界河,长13.5千米。平均河宽23米,水深2.3米。为市级河道。

西江 起于阳明街道老方桥,东南流经太平桥,至城区西北部接候青江,长11.7千米。平均河宽20米,水深1.5米。为市级河道。

溪凤桥江 跨梨洲、兰江两街道,因干流位于兰江街道原溪凤桥村境内而得名。南起梁辉三溪口,往北流至兰墅桥入最良江。全长2.8千米。

慈江 又名后江。源出镇海区小桃花岭。自东向西流,于丈亭与姚江汇合,沿途有魏家浦、官桥浦、吴泽浦、彭王浦、潺子浦等。为丈亭镇与河姆渡镇的界河,市内段长12.8千米,平均河宽60米,水深2~3米。为市级河道。

马渚中河 西起马渚镇西横河村,往东南流至菁江渡西入姚江,全长5.7千米,河宽40~60米。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曾拓宽治理。为市级河道。

长泠江 起自慈溪周巷镇,东北向西南斜贯朗霞街道、阳明街道、马渚镇,于马渚汇入马渚中河。市内段长13千米,平均河宽22米,水深1.5米。为市级河道。

湖塘江 因江在牟山湖堤边而得名。西起上虞长坝,东流于牟山镇高车头南入市境,至马渚西横河与马渚中河交接,全长6.5千米。平均河宽45米,水深1.8米。为市级河道。

青山江 也称青山港或菁江,以“山佳水菁”得名。北起泗门镇姐妹桥,南流经夏王宅,汇入马渚镇湖塘江。长8.3千米,河宽24~44米,平均水深1.4米。为市级河道。

奖嘉隆江 南起马渚镇湖塘江,北与泗门镇陶家路江相接。因流经马渚镇奖嘉隆村而得名。长6.89千米。2008~2010年,河面拓宽至45米,河底高程负0.85米。

食禄江 为阳明街道与马渚镇的界河。北起西江,南至姚江,河长4.6千米。

临周江 是连接临山至慈溪市周巷的主干河流,故名。西起临山人交堰,往东流经泗门镇、朗霞街道至长泠江,长21.5千米。在建设姚西北治涝工程和北排江南延工程时,疏浚整治。河面宽8~14米,平均水深1.5米。

大沽塘江 宋代修筑大沽塘,西起上虞市沥海,东至慈溪市洋浦,沿塘河道称大沽塘江。后一些河段废弃、改道,余姚境内尚存15.9千米。平均河宽14.5米,水深1.6米。

四塘横江 西起黄家埠镇十六户村,接跃进江来水,流经临山、泗门、小曹娥镇入慈溪境。市内长19.12千米。2006年,建设浙东引水工程,为该工程余慈灌区主要输水河道,河面平均拓宽至25~40米,水深2.5米。

七塘横江 西起黄家埠镇韩夏村,流经临山、泗门、小曹娥镇,入慈溪境。市内长19.84千米。2006年后,为浙东引水工程余慈灌区主要输水河道,河面平均拓宽至40~50米,平均水深2.5米。

陶家路江 因流经陶家路村而名。原江南起泗门镇水阁周附近,北至万圣乡海防。1991年,姚西北治涝工程开工,开掘、拓宽陶家路江,河面拓宽至30~40米,平均水深2.5米。此后,又称北排江。2000年5月,陶家路江南延。2010年陶家路闸北移,年底尚在建。为市级河道。2010年起止点为,南接马渚奖嘉隆江,北至陶家路闸入钱塘江、杭州湾,长10.5千米。

临浦江 又名临海大浦,位于临山镇。因主要流经地为原临海乡,故名。南起临山镇西,北至临海浦闸入杭州湾,长5.5千米,平均河面宽40米,平均水深2.2米。为市级河道。

横岙大溪 位于梁弄镇西部,1992年前为横岙乡所属,故名。又名贺溪。发源于梁弄镇西南与上虞市交界处,上游段称青山溪,北流经横岙水库,在横路村北流入四明湖水库,汇入姚江。全长8千米。

蓝溪 源于梨洲街道茭湖村南。其上游段“夹岸藤萝,色深可染,因以名之”。入陆埠镇,称洋溪,又称陆埠大溪。在浦口入姚江,全长20千米。

大隐溪(隐溪河) 源于鄞州区横街镇,北流经陆埠镇大坪地等地后入大隐镇,又名白岩龙溪,过芝林村后折东,经双溪口水库、大隐集镇,在城山流入姚江,全长22千米。

晓鹿溪 位于鹿亭乡,因流经原晓云、鹿亭2个乡,故名。源于乡西南部与大岚镇交界处,先北流,后折向东,横贯全乡,至中村,入鄞州皎口水库,为奉化江水系。市内长27千米。

北溪 源于四明山镇南部。出大横山水库,北流经大岚镇大俞村以下,一直流至余姚市与鄞州区分界线附近,在柿林村东流入鄞州,为奉化江水系。市内长26.5千米。

大岚溪 位于大岚镇,发源于后朱村,向南流经丁家畈后,折向西南入上虞境,为曹娥江水系。市内长8千米。

深坑(溪山村溪) 源出四明山镇大湾岗,往西流经棠溪,北流至悬岩村西南入上虞境,为曹娥江水系。市内长9.5千米。

湖泊

牟山湖 在牟山镇境内,也名西湖、新湖。2010年,湖面面积3.36平方千米,平均水深3.97米。

乐安湖 位于马渚镇寺前自然村,村中原有乐安寺,因而得名。2010年,存水面6.67公顷。

臧墅湖 位于马渚镇臧墅湖自然村西,前志记述湖面18.8公顷,为鱼塘,20世纪90年代末废鱼塘。此后至2010年,湖面大部分种植荷花藕。

小楂湖 位于马渚镇杨岐岙自然村附近,余姚市与上虞市交界处,湖中以堤为界。前志记述湖面3.33公顷,为精养鱼塘,20世纪90年代末废鱼塘。此后至2010年,湖面大部分种植荷花藕。

杏山湖 又名鹦山湖,旧名余支湖。在黄家埠镇杏山村,2010年,存水面3公顷,为鱼塘。

其他湖泊 穴湖、前溪湖、黄沙湖改建为水库。渣湖,2010年前后填湖建房。桐池湖,至2010年仅存不到1公顷水面。莫家湖、千金湖、鸭塘湖20世纪80年代开始改建为鱼塘。

湖岛

竺山岛 位于牟山湖南侧,因岛上竺山村,故名。面积0.36平方千米,岛南北最大距离700米,东西最大距离1000米。有山峰竺山,俗称田螺山,海拔61米。

玉兔岛 位于四明湖中,岛东麓在建库前,名野猫湾。建库后,取名玉兔岛。面积0.18平方千米。1994年建设浮桥与外相连,后建钢筋混凝土桥,2010年尚在建。

丁山 在四明湖东北部,因岛上山石有“丁”字状裂口而名,面积0.08平方千米。

八字桥山 位于四明湖西,属八字桥村而名,面积0.06平方千米。

晓山 四明湖中小岛,面积300平方米。相传葛洪入山采药,行至此山天刚拂晓,因名。

瀑布

白水冲 位于梁弄镇南4千米道士山。“《浙江通志》引《名胜志》:山壁峭立,有泉四十二道,投空而下,是曰白水。白水宫在其下。”前志记瀑布高约30米。2000年后,测得瀑布落差53米,最大宽度15米。

鹁鸪岩瀑布 在四明山镇北部,因位于鹁鸪岩洞口而名。落差20米,最大宽度3.5米。

乌龙潭 位于陆埠镇杜徐村西2.5千米,又名乌盆潭,因旁为悬崖峭壁,竹木蔽日,终日不见阳光,潭面乌黑,故名。有瀑入潭,落差5米,最大宽度3米。

虹龙潭瀑布 位于陆埠镇石门村西南,下鲁自然村东2千米,因雨后水气散射现彩虹,故名。落差20米,最大宽度5米。

岩头山瀑布 位于陆埠镇石门村西南,下鲁自然村东1千米,有6个大小不一的瀑布连接而成。总落差30米,最大宽度2米。

第六节 水文

此节中“降水”和“蒸发”名称与第七节重复。此节内容由市水利部门提供,为全市多年(1955~2010)平均数值,而第七节由市气象部门提供,仅为余姚文山站多年(1961~2010)平均数值。本节“降水”和“蒸发”约数精确到0.1。

降水

全市多年平均降水量1546.8毫米。受季风气候影响,年内各月降水量相差悬殊,呈2峰2谷。第一个高峰在6月下旬梅雨季,低谷在7月中旬伏旱期。第二个高峰在8月中下旬台风暴雨期,为全年降水量最大月份。一般10~12月至次年1~3月降水量最少,这6个月降水量,余姚站占年降水量的35.6%,临山站占年降水量的34.9%,夏家岭站占年降水量的34.5%。4~9月降水量最大,余姚站占年降水量的64.4%,临山站占年降水量的65.1%,夏家岭站占年降水量的65.5%。降水量年际变幅大,最多年与最少年的比值在2.10~2.66之间。降水量的面上分布总的是平原小、山区大。自北部平原至南部山区,降水量逐渐增加。北部平原临山站多年平均降水量1327.9毫米;姚江沿岸城区、丈亭多年平均降水量分别为1381.2毫米和1388.9毫米;处低山丘陵区的黄土岭多年平均降水量1780.5毫米;四明山区夏家岭为全市的暴雨中心,多年平均降水量为2003.4毫米。

降水高值区在四明山区的夏家岭、梨洲一带,降水量等值线在1800~2000毫米。历年最大年降水量:黄土岭站2412.9毫米(1975年)、夏家岭站2795.8毫米(2000年)、梨洲站2399.6毫米(1981年)。历年最小年降水量:临山站679.2毫米(1967年)、余姚站879.4毫米(1967年)。历年最大月降水量:夏家岭站925.9毫米(2000年9月)、梨洲站822.9毫米(1979年8月)。

蒸发

陆面蒸发,山区在650~750毫米之间,平原在750~900毫米之间。余姚站(蒸发器E601型),实测最大年蒸发量1118.1毫米(2009年),最小年蒸发量726.3毫米(1999年),比值为1.54;月最大水面蒸发量为187.3毫米(2007年7月);日最大水面蒸发量为10.7毫米(2006年8月1日)。黄土岭站(蒸发器E601型),实测最大年蒸发量961.8毫米(1967年),最小年蒸发量586.3毫米(1989年),比值为1.64;月最大水面蒸发量为198.0毫米(1967年8月);日最大水面蒸发量为8.5毫米(1998年8月13日)。

蒸发量年内分配,7月和8月份最大,1月和2月份最小。

蒸发量面上分布,山区蒸发量因日平均气温较平原区低,蒸发量较平原小,蒸发量的面上变幅亦较小。

径流

黄土岭站,多年平均年径流深为995.40毫米,年际径流最大值和最小值之比为3.72。

径流年内分配呈2峰2谷。年内月径流1~6月,呈逐月增大趋势。6月中下旬开始出现第一个高峰值(梅雨期)。7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是径流第一个低谷期(伏旱期)。8月中下旬至9月中旬,出现第二个高峰值(台风期)。10月份开始,径流逐月骤降。11月至次年3月,是径流低值期(枯水期)。年内最大月径流与最小月径流之比,可达数十倍。

域内径流面上分布与降水量分布相对应。由北向南递增,而姚江北岸的低山丘陵地区又高于姚江平原。

全市多年平均径流深907毫米,年径流变差系数在0.34~0.36之间。北部平原径流深为550~650毫米。姚江沿岸径流深700~750毫米。低山丘陵径流深800~1000毫米。四明山区夏家岭、梨洲一带径流深为1200~1300毫米。

山区设有陆埠溪黄土岭站。1992年,调査洪水所得的洪峰流量和设站后实测最大洪峰流量,模数变幅在18.30~8.48立方米每秒之间。

潮汐

余姚北濒钱塘江入海口,潮汐明显,属不正规半日潮混合潮。即每个太阴日中虽有2次高潮和2次低潮,但相邻高(低)潮的潮高不等。每潮从起涨到落平,平均历时为12小时25分。

姚江由西向东入海,原为潮汐河流。1959年6月,姚江大闸建成后,无潮汐。

第七节 气候

气温

1961~2010年,年平均气温16.7℃。四季平均气温冬季(12月到次年2月)5.8℃、春季(3月至5月)15.3℃、夏季(6月到8月)27.0℃、秋季(9月到11月)18.5℃C。

年较差 即一年内最热月平均气温与最冷月平均气温之差值,平均年较差24.6℃,最小年较差20.3℃,最大年较差28.6℃。日较差即一天内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的差值,平均日较差7.9℃,最小日较差0.6℃,最大日较差22.8℃。

极端气温 1961~2010年,平均最高气温21.1℃,年极端最高气温主要出现在7~8月间。日最高气温在35℃以上的年均22天,2003年最多,为51天;1982年最少,只有3天。高温在40.0℃以上,50年共出现过14次,其中超过41.0℃有2次(2003年7月17日41.7℃C、2003年8月1日41.3C)。年平均最低气温13.3,年极端最低气温出现在1~2月。日最低气温低于零下3℃的年均5.6天,其中1977年1月31日零下9.8℃为最低。

积温

稳定通过10℃的积温初日一般在3月27日前后,最早初日为2002年3月7日。终日一般在11月24日前后,最晚终日为2007年12月28日。积温的持续天数平均243天。年平均积温5290.2℃。而年际积温有高低,2007年积温最高,为6034.1℃,1976年积温最低,仅4825.7℃。积温值平原、山区、半山区均不相同,平原高,山区低。

无霜日

一年中,春季终霜日与秋季初霜日之间的持续天数为无霜日,年均为252天。无霜日长短主要取决于地形,山区初霜日早,终霜日迟,无霜期相对短些。无霜期日数年际变化也较大,多的年份与少的年份比相差68天。1980年最多,达282天;1962年最少,仅214天。初霜日和终霜日各年均不相同,1966年,初霜日10月29日为最早,2007年12月15日为最迟,相差47天。最迟的终霜日,出现在1961年和1987年的4月16日;最早终霜日,出现在1997年2月19日,相差57天。

降水

1961~2010年,根据余姚文山站监测记录,平均降水量1386.4毫米,3~5月为春雨,6~7月为梅雨,8~9月间,多系台风带来的雨水,占全年降水量的24.5%,10月至次年2月,雨水较少。多年降水量的年际变化较大,丰水年和枯水年相差1059.3毫米。

年降水量,1967年为779.9毫米,是1961年后雨量最少的一年。1989年1839.2毫米,是雨量最多的

一年。

月降水量,1962年9月648.0毫米,为最多;1963年1月、1973年12月、1987年12月降水量0.0毫米,为最少。降水量年、月变化差异较大,是导致余姚旱涝的主要原因。

雨日

日降水量达0.1毫米以上为雨日,全市年均154.2天。1975年雨日最多,为185天;1967年最少,仅116天。一年中3月份雨日最多,年均15.90天;11月份最少,年均9.8天。

暴雨日

日降水量50.0~99.9毫米为暴雨日,年均为2.7天。暴雨主要出现在6~9月间,占全年暴雨日的80.0%,其中9月份最多,年均0.8天。

大暴雨日

日降水量100.0~199.9毫米为大暴雨日。50年间共出现13次,年均0.3次,平均每隔3年有1次。

特大暴雨日

日降水量200.0毫米以上为特大暴雨日。50年间只出现过1次,1962年9月4日,日降水量267.7毫米。

雪日

降雪量在0.10毫米以上为雪日,出现在11月至次年4月间。年均降雪日为8.1天,1984年雪日最多,达26天。最早初雪日出现在1979年11月18日,最晚终雪日出现在1969年4月4日。积雪主要出现在12月至次年2月,下雪天1月份最多。1972年2月8—9日积雪最厚,达30厘米,1971年、1975年、1995年、2001年和2002年无积雪,2007年片雪未降,是历史上罕见的无雪之年。2008年1月底至2月初持续雨雪冰冻,最大雪深24厘米。山区最大雪深30~40厘米,并出现罕见的冻雨天气,为市域内最严重的一次雨雪冰冻灾害。

气压风

气压 1961~2010年平均气压1015.6百帕。冬季气压比夏季高。7月份气压最低,为1003.9百帕。12月和次年1月份气压最高,均为1025.7百帕。

风 年平均风速为3.0米/秒,春季平均风速最大,为3.3米/秒,冬季平均风速最小,为2.7米/秒。风向季节性变化明显,春夏季节,东南偏东风为主,秋冬季节,偏北风为主,年最多风向为东南偏东风。

大风日数 一天中出现瞬时风速大于或等于17米/秒为大风日,年均5.8天,受地理环境影响,各地差异较大。7月和8月出现大风日数最多,50年总计分别为48天和55天。1963年和1965年大风日数最多,为20天。1962年次之,为19天。1970年、1993年、1999年和2003年均无大风出现。

晴雨日

晴天 日平均总云量少于两成为晴天,年均56.5天。一年中12月份晴天最多,为8.9天;6月份晴天最少,为1.4天。其年际变化也较大,1971年为74天,2000年则只有36天。

阴天 日平均总云量大于8成为阴天,年均179.7天。6月最多,月均19.7天;8月最少,月均11.4天。2000年阴天日数最多,为212天;1971年最少,为146天。

湿度

相对平均湿度(表明空气中的水汽距离饱和程度)为78%。湿度的变化与降水量同步。50年间最大为100%,出现在1979年1月28日;最小为5%,出现在1992年4月19日。平均相对湿度夏季最大、冬季最小,分别为80%和76%。从日最小相对湿度出现的频数来看,春季出现小于40%的频数最高,夏季在40%~80%之间频数最高,而冬季出现大于80%的频数最高。

日照

日照时数年均1952.2小时。年际变化较大,1971年为2394.4小时,2006年则为1669.1小时,相差725.3小时。一年之中7月和8月日照时数最长,年均248.8小时和241.1小时,占全年的25.1%。1月和2月最短,年均117.9小时和111.3小时。同时7月份变化也很大,1971年7月为361.6小时,而到1999年7月为140.8小时,相差达220.8小时。

蒸发

1961~2010年,根据余姚文山站监测记录,年均蒸发量1423.1毫米,蒸发量与温度同步变化。7月和8月是全年蒸发量高值期,7月年均蒸发量为219.9毫米,8月为204.9毫米,两个月蒸发量占全年的29.9% ;1月份最少,为49.2毫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