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第三章 乡镇

1988年后,乡镇设置多次调整。2010年,全市设泗门、梁弄等14个镇和鹿亭1个乡。其中,泗门、梁弄、马渚和陆埠镇为省级中心镇,4个镇经济规模较大、辐射功能较强,比其他乡镇享有较大经济管理权限。

各乡镇的区域面积采用2010年市统计局编的《余姚概览》中的数据(精确到0.1)。

第一节 泗门镇

历史沿革

古称四门、第四门。据清雍正《东山志》载:“汝仇湖东开四河引水灌东阡,四水为泗,故名泗门。”1988年为泗门区所辖,是区公所所在地。1989年,塘后乡并入。1992年,将马渚区的东蒲乡、泗门区的万圣、夹塘、湖北乡并入泗门镇。2003年,朗霞镇的大庙周、水阁周2个村划入。东接朗霞街道及小曹娥镇,南邻马渚镇,西与临山镇毗连,北隔钱塘江、杭州湾与嘉兴市海盐县相望。区域面积65.0平方千米,另有滩涂13.3平方千米(不计入区域面积)。辖楝树下、湖北、小路下、夹塘、谢家路、万圣、陶家路、泗北、镇北、镇南、东蒲、海南、相公潭、上新屋、水阁周、大庙周16个村和东大街、西大街、汝湖、后塘河4个社区。2000年8月,成为省级中心镇。2009年11月,成为宁波市卫星城,赋予部分县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2010年,有常住人口79104人,其中户籍人口63146人。

村、社区变更情况

2001年4月,全镇46个村、6个居委会管理的区域调整为14个村、4个社区。其中,楝树下、下庙山路村合并为楝树下村,后海舍、夹长路、陶家堡村(北片)合并为镇北村,湖北、庙山中路村合并为湖北村,大路头、黄家道地、倪家路、马家村合并为泗北村,小路下、庙山路村合并为小路下村,水路头、杨家、新桥村合并为镇南村,钱家路、石角丘、黄墩潭村合并为夹塘村,陆家庄、张家、东蒲村合并为东蒲村,老丘、戚家路、谢家路、隆昌村合并为谢家路村,万圣、海防村合并为万圣村,祠堂丘、陶家路村合并为陶家路村,施家、洪家路、旺家村合并为海南村,东河沿、陶家堡村(南片)和振兴路、东泗、南泗(部分)、后塘河(部分)居委会管理的区域合并改建为东大街社区,窎桥头、后街村和西泗、北泗居委会管理的区域合并改建为西大街社区,南谢、第十堡村和南泗居委会(部分)管理的区域合并改建为汝湖社区,后塘河村和后塘河居委会(部分)管理的区域合并改建为后塘河社区,保留相公潭、上新屋村。

镇内时属朗霞镇的村由9个调整为2个,并于2003年5月划属泗门镇。其中,明风、方家、池头周、水阁周村合并为水阁周村,明朗、皇封桥、庙西、庙东、洪家村合并为大庙周村。

第二节 梁弄镇

历史沿革

旧时以梁、冯两姓聚居而名梁冯,后因街弄众多遂以谐音“梁弄”为镇名。1988年,为梁弄区所辖,是区公所所在地。1992年,梁弄区的横岙、湖东、让贤乡并入梁弄镇。东邻鹿亭乡、梨洲街道,南连大岚镇,西接上虞市,北界兰江街道。区域面积94.5平方千米,周围72峰环抱,最高峰东岗山海拔754米。辖横坎头、让贤、白水冲、岭头、甘宣、汪巷、雅贤、湖东、高南、东山、贺溪、横路、明湖、东溪、梁冯、五桂、后陈17个村和正蒙社区。其中,横坎头村在抗日战争时期曾是中共浙东区委、浙东行政公署和新浙东报社、浙东银行的驻地。2000年8月,成为省级中心镇。2010年,常住人口28596人,户籍人口31967人,户籍人口多于常住人口。

村、社区变更情况

2001年4月,全镇由59个村调整为17个,3个居委会管理的区域合并改建为1个社区。其中,横坎头、紫溪、百丈岙、大岭下、半山、牛轭丘村合并为横坎头村,钱库岭、上于山、杨家山、观塘村合并为让贤村,章家岙、道士山、后孙村合并为白水冲村,蒲塘、万家岙、大岭顶村合并为岭头村,甘泉畈、宣家塔村合并为甘宣村,汪巷、姚巷、西明村合并为汪巷村,下坞、后岗头、前潭、前方村合并为雅贤村,后俞、石家、邱家、桃花岭村合并为湖东村,高地、南边、金家、园艺村合并为高南村,青山、岭顶、沿山房、蔡家、汪家村合并为东山村,建隆、麻地下、义家弄、埭头村合并为贺溪村,横路、桂义、大园、建山村合并为横路村,邱家湾、八字桥村合并为明湖村,斤岭下、金子岙、大池头村合并为东溪村,牌宪、仙桥、墙里村合并为梁冯村,西孙、浣溪、黎明村合并为五桂村,晓东、晓山村合并为后陈村,上街、下街、晓岭街居委会管理的区域合并改建为正蒙社区。

第三节 马渚镇

历史沿革

据传赢政三十七年(前210),秦始皇第五次南巡,“驻驾渚山,饮马于潭”,故名马渚。1988年,为马渚区所辖,是区公所所在地。1992年,马渚区的开元、云楼、斗门、青山4乡并入马渚镇。东接阳明、兰江街道,南邻上虞市,西接牟山镇,北界临山、泗门镇和朗霞街道。区域面积66.0平方千米。山丘主要在镇西北,属四明山余脉,海拔247米的红明山(峨嵋山)为全镇最高点。平原上江河纵横,有乐安湖、小渣湖、臧墅湖等天然湖泊。辖马漕头、斗门、瑶街弄、长泠江、开元、全佳桥、沿山、下沙畈、大将桥、渚北、乐安湖、大施巷、姚家、渚山、四联、云楼、庙前、菁江渡18个村和下叶、东一、金马3个社区。2007年,成为省级中心镇。2010年,常住人口56409人,其中户籍人口47312人。

村、社区变更情况

2001年4月,全镇61个村、5个居委会管理的区域调整为18个村、3个社区。其中,下叶村和河西居委会管理的区域合并改建为下叶社区,龙舌里、骆家村和中街、中奕居委会管理的区域合并改建为东一社区,马渚村及桑村居委会管理的区域合并改建为金马社区,大漕头、马鞍山村合并为马漕头村,斗门、九功寺村合并为斗门村,瑶街弄、袁巷村合并为瑶街弄村,南魏、长泠江、奖嘉隆村合并为长泠江村,八楞柱、南张、漕斗头、禾山村合并为开元村,全佳桥、夏王宅村合并为全佳桥村,谢家、南宋、横山、宣郎岙、滑家桥村合并为沿山村,下沙畈、何家闼、余庄村合并为下沙畈村,大将桥、四将桥、利朵村合并为大将桥村,前俞巷、后俞巷、施张夏、木斗魏、倪家畈村合并为渚北村,闸下周、寺前、过水路、五藏岙、江下村合并为乐安湖村,大施巷、汀水堰村合并为大施巷村,姚家、西山下、金家畈村合并为姚家村,西横河、罗大岙村合并为渚山村,上陈、西河、后周、下坝、杨岐岙、张家山下村合并为四联村,五公桥、荷花、臧墅湖、漕头、万九房、枫树弄村合并为云楼村,保留庙前村、菁江渡村。

第四节 陆埠镇

历史沿革

大部分区域于1954年由慈溪县划入。陆埠旧称蓝溪、兰溪,宋元之交集市贸易兴起,陆姓居民于溪两岸修筑埠头,遂改称陆家埠,简称陆埠。1988年,为陆埠区所辖,是区公所所在地。1992年,陆埠区的沿江、兰山乡并入陆埠镇;洪山、南山乡合并称洪山乡。2003年,洪山乡并入陆埠镇。东与大隐、河姆渡镇接壤,西连梨洲街道,南邻鹿亭乡及鄞州区,北隔姚江与丈亭镇相望。区域面积118.7平方千米,南部属丘陵地貌,北部为姚江平原。辖官路沿、沿江、五马、郭姆、江南、南雷、石门、兰山、干溪、沿溪、兰溪、杜徐岙、袁马、洪山、蒋岙、余鲍陈、翁岙、裘岙、石笋、孔岙20个村。2010年9月,成为省级中心镇。常住人口46306人,户籍人口48501人,户籍人口多于常住人口。

村变更情况

2001年4月,时属陆埠镇的村由41个调整为11个。其中,官路沿、东江沿、乌丹村合并为官路沿村,管家、黄浦、下郑、郑家渡、余家村合并为沿江村,南赵家、老八房、兰墅会村合并为五马村,李宅、十二房、仓前、祠堂跟村合并为郭姆村,孙家、傅家、余计、应家闸、花门头村合并为江南村,十五岙、魏家岭、庙后、白鹤桥村合并为南雷村,石门、鲁岙、下鲁、江沿山、上岗村合并为石门村,西岙、梅岭村合并为兰山村,干溪、近山、里岗、外岗村合并为干溪村,支溪岙、王家、严七房村合并为沿溪村,桥东片、桥西片、上街片村合并为兰溪村。

时属洪山乡的村由26个调整为9个。其中,杜徐、罗张、沙田、上陈、梅岭栋村合并为杜徐岙村,袁马、杨家岭、郑新、上方、陈巴、沿山村合并为袁马村,望石坑、黄土岭、宋岙、庙下张、华盖山村合并为洪山村,蒋岙、大坪地、周方地村合并为蒋岙村,余鲍陈、邵家、东汪家村合并为余鲍陈村。保留翁岙、裘岙、石笋、孔岙村。

第五节 牟山镇

历史沿革

镇内有山形似牛角,而名牟山。1988年,称牟山乡,为马渚区所辖。1991年改设镇,仍为马渚区所辖。1992年,马渚区的青港、湖山乡并入牟山镇。东接马渚镇,西和南均邻上虞市,北接黄家埠、临山镇。区域面积38.3平方千米,南部为丘陵,中北部为平原。辖魏家、牟山、青港、湖山、牟山湖、狮山和新东吴7个村。2010年,常住人口20071人,其中户籍人口19196人。

村变更情况

2001年4月,全镇由23个村调整为7个。其中,魏家、肖家、高车头、吴昂头村合并为魏家村,牟山、孙家村合并为牟山村,青港、胡家、毛杜、陈村合并为青港村,湖西陡、西湖岙、姜山、竺山、砖瓦村合并为湖山村,湖滨、新大园村合并为牟山湖村,狮山、嵋山村合并为狮山村,东吴、西吴、王剡作、胡头堰村合并为新东吴村。

第六节 丈亭镇

历史沿革

绝大部分区域于1954年由慈溪县划入。旧时慈江、姚江分流处有石矶十七八丈,上筑丈室为老尉廨宇,曰“丈亭”,沿袭为镇名。1988年为丈亭区所辖,是区公所所在地。1990年,丈亭区所辖梅溪、汇头乡合并,称梅溪乡。1992年,梅溪乡并入丈亭镇。东邻三七市镇,南隔姚江、慈江分别与陆埠、河姆渡镇相望,西连凤山街道,北接慈溪市。区域面积54.5平方千米,北部为丘陵地貌,海拔408米的火龙岗为全镇最高点,南部平原有姚江、慈江等河流流过。辖丈亭、胡界、渔溪、寺前王、半岙、凤东、汇头、汇龙、龙南、龙丰、梅溪11个村和三江社区。2010年,常住人口39370人,其中户籍人口30517人。

村、社区变更情况

2001年4月,全镇由38个村调整为11个。其中,沈家、陈家、下齐塔、赵家村合并为丈亭村,胡界、山西、顾家埠、柳家村合并为胡界村,渔溪、屠家、凤陆、傅庄、桐树院村合并为渔溪村,寺前王、陈夹岙、张孙村合并为寺前王村,半岙、郑家潭村合并为半岙村,官墩、桐岭、周家山、柯家村合并为凤东村,东岙、西村、汇信村合并为汇头村,汇龙、新李家村合并为汇龙村,应王、湖田湾、钱家埠村合并为龙南村,平湖、施岙、杨凌村合并为龙丰村,南岙、舒朗岗、俞家岙、柳家岙、杨家岙村合并为梅溪村;三江口、慈江桥居委会管理的区域合并改建为三江社区。

第七节 三七市镇

历史沿革

1954年由慈溪县划入。清光绪《慈溪县志》载:“三七市,县西二十五里,月逢三、五、七、十市,故名。”1988年,为丈亭区所辖。1992年,撤丈亭区,扩三七市镇,丈亭区的二六市乡并入三七市镇。东连宁波市江北区,南隔慈江与河姆渡镇相望,西接丈亭镇,北界杜湖岭与慈溪市毗邻。区域面积68.4平方千米,北部是丘陵,南部为姚江平原。辖幸福、三七市、二六市、姚东、云山、胜利、石步、祝家渡、相岙、唐李张、魏家桥、大霖山12个村。2010年,有常住人口32840人,其中户籍人口31206人。

村变更情况

2001年4月,全镇由41个村调整为12个。其中,幸福、上新桥、季家村合并为幸福村,三七市、莫家岙、独山、井头村合并为三七市村,二六市、朱家山、官桥、下钱村合并为二六市村,西茅山、干岙、车林桥、栗树桥村合并为姚东村,云山后、云山前村合并为云山村,后宅、五马桥、下宅、楼家村合并为胜利村,石步、相四房、西川岙、张湖溪村合并为石步村,祝东、祝江、祝西、翁家墩村合并为祝家渡村,相岙、东施岙村合并为相岙村,唐家、李家、张方村合并为唐李张村,魏家桥、洋畈、罗家渡村合并为魏家桥村,东茅山、龙潭墩、东半岙、剡岙村合并为大霖山村。

第八节 河姆渡镇

历史沿革

1954年由慈溪县划入。以镇内河姆渡遗址而得名。1988年,所辖区域属丈亭、陆埠区。1992年,丈亭区的江中、罗江乡和陆埠区的车厩乡合并改设河姆渡镇。东邻宁波市江北区,南接大隐镇,西连陆埠镇,北隔慈江与丈亭、三七市镇相望。区域面积64.8平方千米,姚江横贯镇内,江南属丘陵,江北为平原。辖翁方、江中、小泾浦、罗江、芦山寺、河姆渡、车厩、五联和东澄9个村。2010年,常住人口25820人,其中户籍人口21481人。

村变更情况

2001年4月,全镇由29个村调整为9个。其中,翁方、方家村合并为翁方村,钱家漕、宋家、童家、郑家村合并为江中村,李家、平桥、新郑、新浦村及浪墅桥村的杨石堂自然村合并为小泾浦村,罗江、江心、八七房、白罗浦、前楼、遮楼村合并为罗江村,芦山寺、金吾庙、浪墅桥村合并为芦山寺村,河姆、陶徐冯村合并为河姆渡村,车厩、光明、虹岭村及车厩林场管理的区域合并改建为车厩村,史门、山坑、姆岭、青龙山村合并为五联村,保留东澄村。

第九节 小曹娥镇

历史沿革

清代时,乡民仰慕汉代孝女曹娥而建曹娥殿,因上虞县有曹娥镇,故名其地为小曹娥,以示区别。1988年,为泗门区所辖。1992年,泗门区的朗海、镇海乡并入小曹娥镇。东邻慈溪市,西接泗门镇,南与朗霞街道毗连,北濒杭州湾。区域面积33.0平方千米,全境为平原。辖曹一、曹娥、建民、朗海、滨海、南新庵、镇海、人和8个村。2010年,常住人口为30437人,其中户籍人口28891人。

村变更情况

2001年4月,全镇由22个村调整为8个。其中,曹一、曹二村和三发村8组、人和丘村22组管理的区域合并为曹一村,曹娥、永久、三发、全义村合并为曹娥村,全灶、后中灶、农场、曹丁村合并为建民村,朗海、杨家路、徐家路、海塘南村合并为朗海村,符丁、杨丁村合并为滨海村,南新庵、方家路村7组管理的区域合并改建为南新庵村,方家路、华丁路、周洪丘村合并为镇海村,人和丘、周六丘村合并为人和村。

第十节 临山镇

历史沿革

明洪武年间,信国公汤和在此筑城建卫,因面山背海,环卫皆山,故名临山卫,镇名沿袭卫名。1988年为临山区所辖,是区公所所在地。1992年,临山区的兰海、湖堤、临海乡并入临山镇。东接泗门镇,南连牟山、马渚镇,西邻黄家埠镇,北隔杭州湾与海盐县相望。区域面积46.5平方千米,南部属丘陵,北部为平原。辖湖堤、汝东、临南、临山、临城、临浦、临海、兰海、梅园、邵家丘10个村。2010年,常住人口45438人,其中户籍人口39549人。

村变更情况

2001年4月,全镇由36个村调整为10个。其中,六一、罗山、罗塘、罗东、罗建村合并为湖堤村,厍家桥、小寨、大河门、九龙山村合并为汝东村,湖南、寺前湖、鸡鸣山、华家岭村合并为临南村,临山、城东、肖东、周百村合并为临山村,临城、任家、方山、老寨村合并为临城村,城隍涂、浦东、浦中、闸东村合并为临浦村,临海、浦西、王家丘村和四洞闸渔场管理的区域合并改建为临海村,新庵、范家丘村合并为兰海村,甘大舍、万兴丘村合并为梅园村,邵家丘、沈家丘、哑潭村合并为邵家丘村。

第十一节 黄家埠镇

历史沿革

旧有出海码头,附近村民多为黄姓,故名黄家埠。1988年,为临山区所辖。1992年,临山区的横塘、回龙乡并入黄家埠镇。东接临山镇,南连牟山镇,西邻上虞市,北濒钱塘江和杭州湾,与嘉兴市海盐县隔水相望。区域面积41.1平方千米,大部为平原。辖杏山、华家、回龙、五车堰、黄家埠、高桥、韩夏、上塘、横塘、十六户10个村。2010年,常住人口41482人,其中户籍人口38899人。

村变更情况

2001年4月,全镇由35个村调整为10个。其中,鲤鱼山、杏山、湖塘村合并为杏山村,华家、高阳、潘家、后华桥村合并为华家村,回杨、杨岙、西华、后江桥、回龙村合并为回龙村,五车堰、汤下堰、蔡家、龙舌、大沈家村合并为五车堰村,邵家、黄家埠、冯家村合并为黄家埠村,金湖、高桥、五星、金张赵村合并为高桥村,韩夏、姚西村合并为韩夏村,上塘、杨王、诸家桥村合并为上塘村,冯徐丘、横塘、冯黄邵村合并为横塘村,十六户、诸丁丘、崔家丘村合并为十六户村。

第十二节 大隐镇

历史沿革

1954年由慈溪县划入。汉初,商山四皓之一的夏黄公曾隐居于此,死后,葬于临近的姚江渡口(河姆渡口),遂名之为大隐。据《晋书》及清光绪《慈溪县志》载,晋虞喜三召不就,遁迹于此。为陆埠区所辖,1986年撤乡设镇。1992年,撤区扩镇并乡时,其所辖区域不变。东、南均邻鄞州区,西连陆埠、河姆渡镇,北隔姚江与江北区乍浦乡相望。区域面积30.7平方千米,芝林老鹰山海拔513米,为全镇最高点。辖章山、云旱、大隐、学士桥、芝林5个村。2010年,常住人口12024人,其中户籍人口9027人。

村变更情况

2001年4月,全镇10个村及1个农业组管理的区域调整为5个村。其中,章山、刘家塔村合并为章山村,云溪、旱溪头村合并为云旱村,里埠头、外埠头村合并为大隐村,学士桥、舒夹岙、城山村和上皇农业组管理的区域合并改建为学士桥村,保留芝林村。

第十三节 大岚镇

历史沿革

古称大兰,因盛产江南名兰“龙字兰”而得名,后因山高岚气蒸涌,改称大岚。1988年称大岚乡,为四明山区所辖。1989年改设镇,仍为四明山区所辖。1992年,扩大岚镇,四明山区的华山乡并入大岚镇。东邻鄞州区,南连四明山镇,西界上虞市,北接梁弄镇、鹿亭乡。区域面积63.6平方千米,平均海拔550米。四周山高谷深,中间冈连坡平,是典型的高山台地。辖大岚、戴糜、丁家畈、大俞、华山、阴地龙潭、雅庄、黄家庄、新岚、南岚、大路下、上马、后朱、柿林14个村。2010年,常住人口7825人,户籍人口13102人,户籍人口多于常住人口。

村变更情况

2001年4月,全镇由30个村调整为14个。其中,邱庄、四丰、夏家岭村合并为大岚村,戴王、糜山村合并为戴糜村,丁家畈、下芝庄村合并为丁家畈村,大俞、半岭村合并为大俞村,华山、大元基村合并为华山村,阴地、龙潭村合并为阴地龙潭村,雅庄、大陈、朱家宅村合并为雅庄村,长弄、黄家庄村合并为黄家庄村,城山司、分水岭、甘竹村合并为新岚村,陶家坑、蜻蜓岗、石鼓、西岭下村合并为南岚村,大路、观下村合并为大路下村,保留上马、后朱、柿林村。

第十四节 四明山镇

历史沿革

因地处四明山腹地而得名。所辖区域,1988年属四明山区。1992年,四明山区的梨洲、芦山、唐田、屏风山四乡合并改设四明山镇。东、南、西三面分别与鄞州、奉化、嵊州、上虞接壤,北界大岚镇。区域面积130.5平方千米,平均海拔700米,高979米的青虎湾岗为全市最高峰。辖茶培、杨湖、平莲、棠溪、唐田、梨洲、北溪、芦田、宓家山、悬岩、溪山、大山12个村。2010年,常住人口7665人,户籍人口11257人,户籍人口多于常住人口。

村变更情况

2001年4月,全镇由17个村调整为12个。其中茶培、石板坑村合并为茶培村,白杨树、西湖头村合并为杨湖村,平坑、莲花村合并为平莲村,棠溪、黄海田村合并为棠溪村,唐田上、唐田下村合并为唐田村,保留梨洲村、北溪村、芦田村、宓家山村、悬岩村、溪山村、大山村。

第十五节 鹿亭乡

历史沿革

清光绪《余姚县志》载,南朝齐梁间,孔祐曾隐居于此,有鹿中矢来投,祐养其创,愈而去,因建鹿亭于祠宇之侧,乡以亭名。1988年,为梁弄区所辖。1992年,梁弄区的鹿亭、晓云、白鹿乡合并为鹿亭乡。东邻鄞州区,南连大岚镇,西接梁弄镇,北靠梨洲街道和陆埠镇。区域总面积70.5平方千米,森林履盖率85%。辖上庄、晓云、龙溪、白鹿、高山、李家塔、中村、石潭、沿夹岙、高岩、中姚、东岗12个村。2010年,常住人口7489人,户籍人口17756人,户籍人口多于常住人口。

村变更情况

2001年4月,全乡由39个村调整为12个。其中,上庄、岙里、冬青、门石、祝家堰、牛塘、金家、水池村合并为上庄村,上村、平桥头、洞桥、大溪、羊坑村合并为晓云村,岩头、王石坑、大年、路坑村合并为龙溪村,叶家样、赤石、高岩头、下姚、新村、陈岩、梁湖村合并为白鹿村,外大山、里大山村合并为高山村,李家塔和算坑村的东风山自然村合并为李家塔村,中村、算坑村合并为中村,石潭、茶山、马家坪村合并为石潭村,沿夹岙、郑洋村合并为沿夹岙村,高岩、陈天龙、深坑村合并为高岩村,保留中姚、东岗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