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明朝万历八年(1580)八月,丽水人何镗写有一篇《东西岩游记》,对东西岩的归属、方位和特点作了极好的概括:环栝千里内,名山以十数。惟青田石门为最胜,缙云仙都为最奇,而穹窿崛起,怪伟环峙,莫过于宣邑之东西岩。然石门、仙都皆当孔道,古今人不乏游览。惟两岩旧为丽水西北奥区,去郡城

五十里……余顾无造赏者。天生奇物,岂不以地限哉!(民国版《宣平县志》卷十三)东西岩原属丽水县,明代景泰三年(1452)年划归宣平县。1958年曳岭划入丽水,东西岩复归于丽水,今属莲都区。它与石门、仙都,同为我市名山胜景,是“天生奇物”。东西岩的形胜是“穹窿崛起,怪伟环峙”,属典型的丹霞地貌,是地壳断裂下沉所形成的。它以奇岩怪洞、悬崖绝壁和峡谷深长为特色,集怪、伟、奇、险为一身。青田石门和缙云仙都,因地当“孔道”,古往今来游人如织;而东西岩因地处“奥区”,离郡城稍远,而少有“造赏者”。何镗在游赏东西岩后,颇因其“地限”而大发感慨。

栝苍自古多山水,东西名胜更莫比。天教衮服鬼斧运神功,凿破巉岩插云里。

(蔡希佐《东西岩》)东西岩因两岩对峙而得名,又因东岩如鼓、西岩如钟而称钟鼓岩。它虽也是“天生奇物”,因其“地限”而“养在深闺人未识”,自宋代至二十世纪末都没有很好开发。也正因为没有人工的雕凿,所以显得粗犷雄浑,傲岸奇伟,特别古朴自然,富有原始野趣,真称得上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美学大师王朝闻先生观览东西岩后曾说:东西岩对我的特殊吸引力,在于它那未经人工改造的自然美,也就是美的非人工特征。作为一种旅游资源,它那奇峰怪石拥有不为其他地区的山石美所能代替的独特性。

(1986年11月11日王朝闻《在丽水市委座谈会上的发言》)从老竹出发,过虎迹溪,行不足五里,就来到山下。抬头仰望,一座青山横亘在眼前。它虽然不高,却有巍峨伟岸的气势:东岩逼霄汉,西岩凌穹苍。

两岩相对峙,四顾神飞扬。

(许国忠《东西岩》)翠壁丹崖断却连,凌空石室架疏椽。

(郑之鳌《东西岩》)近上青山石径斜,一条石板铺就的路缓缓向上延伸,消失在绿树灌木之中。整个景区就这条石板路,算是上世纪末新造的,据说还是开发商投资的。

东岩在县南五十里,四面陡绝,止一径扪萝可上。……一名赤石楼。唐黄巢、宋方腊,明代陶得义,历代寇乱,乡人避乱于此。

(民国版《宣平县志》卷一)百尺危楼平补地,一拳顽石倒垂天。

(韩宗纲《东岩》)东岩高60余米,四面陡峭,屹立如大鼓,似“危楼补地”,像“顽石倒垂”。岩下有洞,名为东明洞,长约48米,宽约18米。上岩如翼展出,岩下地势平坦宽阔,洞前有墙挡风。宋代在此建有“天阅堂”;明以后,洞穴架屋,改为禅院,右为佛堂,后毁坏。洞中留有观音像,据说还是南宋时期留下来的。左傍石鼻, 以土石遮塞,连亘为居室,殆失自然天真。洞内有碓臼、石磨等物,大概是昔日乡民避乱时遗留下来。如今,洞为农家所居。

矗矗一梁竖,沉沉双窍缄。

骑牛人不见,紫气绕东岩

(梁尚璧《牛鼻洞》)在东明洞西南侧,有洞形似牛鼻,名为牛鼻洞,约有20米见方;内又有小牛鼻洞。

从牛鼻洞出来,“止一径扪萝可上”,游人只能沿壁迂迴,身傍峭壁,脚踩斜磴,手攀穹窿,盘旋于石隙间,猫腰穿越过一天门,再穿过二天门,才登上东岩的顶部。东岩因岩石呈赤色,故又名赤石楼。古人有诗云:白石依山近,琼楼矗石危。

千峰霞散绮,幻出赤城奇。

(王兴元《赤石楼》)东岩顶上地势较为平坦,面积约二十余亩。中有土阜,青松翠竹处在明代建有祠三楹,名为定香院。祠皆用石柱,取材于石塘。清时建的八角茅庵,也已毁坏。现有八角亭一座,四周为木椅栏杆。亭右有日、月两池,相传左清右浊。左池为日池,是人工凿成,长6米,宽4米,深约2米,四季不涸,池水清冷。右池为月池,明末始湮。

俯瞯群峰小,仰窥天宇长。

(许国忠《东西岩》)站立在东岩顶,不仅可览东西岩全景,还可“见百里内高山锐岊(山角),环视如莲叶,此岩中秀一菡萏也”(何镗《东西岩游记》)。东岩孤高陡峭,上去只有一险仄小径,“石梯盘羊肠”。因地险易守,东岩就成了百姓避乱之“灵迹”仙境和兵家争夺之要地。动乱兵燹年月,当地百姓往往在此躲避战火。唐上元 (760-761)间的袁晁,乾符五年(878)的赵言,中和二年(882)的黄巢,北宋宣和三年(1121)方腊义军的洪载部,元至元二、三年(1336-1337)的蒙给旗榜, 至正十二年(1352)的项普略均进攻过东岩。明正统十四年(1448),陶得二部的舒景隆,围岩十余日,最后纵火焚林,逼得蔡恭十及团勇、乡族坠岩而死。如今东岩下深渊处,仍留有一座大土丘,人们叫“千人坟”。明景泰元年 (1450),丽水、宣平矿夫起义军全部退守东岩,官府军队将他们团团包围,绝其要路。起义军坚守十八日,后岩破被擒赴难。清咸丰八年(1858)、十一年 (1861),太平军攻入曳岭,百姓为避兵戈战火,也栖避于此。也有农民与游击队利用东岩作为根据地,与官军相抗衡。

东岩之北,有一巨岩挺拔陡峭与东岩对峙。壁削干仞如刀劈,形成一条长50多米,高68米,宽仅4米的长峡,名为清风峡。从峡内仰视碧空,蓝天被岩壁挤成一线。行走峡中,清风微拂。

峡暗天窥小,风高地逼阴。

悬崖苍翠合,清籁挟余音。

(梁尚璧《清风峡》)诗作十分形象地写出清风峡的地理形胜与气象特点。

离清风峡口十余米,一岩拔地如笋,凌空耸立,高数十丈,似巨笔剌天, 故名卓笔峰。古人有诗赞美巨笔:不写晴沙篆,偏书摩雁天。

凭他扛鼎力,握得虎儿椽。

(王元兴《卓笔峰》)自卓笔峰东行30余米,有巨石四块组成十字形的山峡。峡长约40米,最宽处仅2米,最狭处不足半米。远望它自成一体,近睹则四岩并立。从峡口仰望高空,似坐井观天。从十字峡西望,山顶有一巨石,形似仙人坐椅,俗称为“金交椅”。在东岩的西北侧有一山岩,侧面形似戴盔披甲的将军,威武地怒视前方,名为将军石。

雄峙天石门,群峰视短芽。

将军休误虎,努力射狼牙。

(王兴元《将军石》)在将军石的北侧,一岩陡峭凌空,高67米,宽约40米,切面光滑平直, 犹如一剑劈成,称为试剑石,又名切壁。相传为吕洞宾用剑劈成,一半留此, 另一半被背至永康方岩。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创造了神奇,令人叹为观止。西岩与东岩相距四五百步,高亚之。旁为试剑石、将军石、穿身洞。

(民国版《宣平县志》卷一)侧身转西岩,磴道趋平岗。

崖空嵌梵宇,蒙蒙露晨光。

纵目数奇石,参差倚岩旁。

(许国忠《东西岩》)西岩踞东岩之西,相距仅四、五百步。它三面陡峭,高数十丈,员锐如帻(头巾)。据说岩顶上,地宽丈余。而岩脚有洞,宽约8米,长40米,旧称西明洞。

明末清初这里建有寺院,今已圮废。洞前修竹茂密,清幽雅静。绕西岩之后背,半山腰穿过西岩的有穿身洞。它分为内外两洞,形似两个扁形漏斗,而斗颈相连。外洞宽敞平坦,长宽各约40米,高8米, 可容几百人。站在洞口,可俯瞰西岩全景。内洞长、宽各约20米,可容数十人。内外洞之间有一条长约6米的狭径,高却不足1米,人得匍匐猫腰鱼行。至内洞,则豁然开朗,平坦宽敞。站在洞口,可见洞下百丈悬崖,望而生畏,令人却步。而远处层层的梯田,葱茏的林木,峥嵘的山岩,苍翠的峻岭,如镜的水库,似带的溪流,横亘的山村等,可以尽收眼底,令人悦目赏心。

出穿身洞,往西北经夫妻岩、纱帽玆、七星岩,可到桃花洞:桃花洞在县南东西岩之间,有石室,深广二十余丈。门列桃花数株,境颇幽雅,足供游观。

(民国版《宣平县志》卷一)桃花洞是口小肚大,中空层迭,石片石含砑。内宽约7米,深20余米。进洞以脚蹬地,回声震耳,彷佛洞下有洞。因洞口旧有桃园一片,故名桃花洞。古人多写有诗作,赞美其洞古崖深而景幽:洞古云飞白,崖深树灼红。

丹成炉火冷,仙路渺难通。

(梁尚璧《桃花洞》)云深仙路杳,花落水流红。

直到清虚府,天台别径通。

(王元兴《桃花洞》)西岩之北,有岩逼肖僧尼,名为僧尼岩,俗称和尚对尼姑。岩下有僧尼峡,高约50米,长约40米,宽仅1米。

在西岩对面,有半月形巨石,上卷底平,凌空横悬,长约20米,宽约8米,后倚小切壁,仅相隔1米。人们仰望蓝天,巨石似横梁,故人称为石梁。

石梁隔断人间路,此时欲渡敢未渡。

(蔡希佐《东西岩》)石梁东,有两洞相穿。出了洞口,一岩挺拔,宛若凤凰伸颈展翅,遂以凤凰名洞。滨临水库,有双岩紧倚,各自成圆锥,岩形如玉甑,俗称饭甑岩。古人有诗写其景象:不炊空设甑,自有野烟熏。

涵育氤氤气,蒸成万岭云。

(王元兴《玉甑岩》)东西岩景区占地约2.5平方公里,共有100多个景点。上面提到的,只是其主要景点。因为它岩石雄奇壮观,陡绝惊险,1985年就被列入首批省级风景名胜区。直到上世纪末, 限于地方财力,公路逶迤盘山,外来游客人数一直相当有限。近几年,随着公路改道,变平变直,“养在深闺”的东西岩也逐渐为外人所识,节日时也已游人如织。2004年12月以来,莲都区政府与旅游文化部门加大投资,将计划投放资金2700多万,建设一批游步道、水电背景音乐、亭榭等设施。相信经过文化包装打扮,集幽秀的景致与先人的胜迹于一体,东西岩将更为靓丽动人,会招徕更多游客,让他们从中观赏山水形胜、风物气象、畲族习俗与历史文化,既愉悦人的耳目,也能拨动人们的心弦。

(赵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