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太平村座落在北乡青山绿水之间,自然环境清幽,历史文化悠久,有着独特传统宗族信仰习俗文化,是莲都区的一个文化名村。太平古称甘泉。丽水县志卷三记载:唐世乡人曾筑垒避乱于迤逦十余里的景寨山。因乡人经受颠沛流离之苦,为盼望过安居乐业的太平日子,故以“太平”为村名。太平现为太平乡政府驻地,太平乡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解放初建立为太平行政村,属平=乡,后改称太平乡;1958年搞大公社体制,属雅溪公社太平管理区;1961年建立太平人民公社,为太平大队;1983年底复建太平乡,1984年6月建立太平村委会,辖4个自然村,村委会设太平村。这里是丽水市莲都区著名柑桔之乡,丽水品牌柑桔的产地。每当金秋季节,山上山下,层林尽染;村前村后,橙黄柑桔挂满园。

太平村,位于太平港(小安溪)东岸,距丽水市区北偏西十二公里。太平交通便利,是丽水交通枢纽之一。现有丽水至雅溪公路、丽水至巨溪公路通过;古代有处州古道过往(经稽勾古道与梅田古道均需从该村穿行),为丽水至双溪、西溪及至武义的通京大道(稽勾古道)必经之地;也可经太平往梅田、葛渡越清塘岭入缙云。在以龟山为中心形成一块河谷小盘地上,除太平村外,另有竹舟村、下〓村。三个行政大村之间距离仅约半里,处于相互三角鼎立状态,但彼此和睦为邻同宗共祖,都信奉金端公祖神。这里是块风水宝地,明代开国功臣刘基的先祖曾是太平竹舟人,刘基的先祖之父刘尧仁举家从临安迁徙于丽水竹洲(舟),其四世祖刘集是从丽水太平竹洲(舟)迁到青田南田武阳村的。故而太平一带对刘基有深厚情感,也十分崇拜刘国师,并视若神明,在竹舟刘氏祠堂还曾设灵位祭拜。

太平村中心古道旁建有惠应祖庙(亦称太平殿),祀奉金端公(又称惠应王、金端王)及其子十相公。他们为太平、下〓、竹舟及溪头村各姓氏的先祖。该祖庙有民俗信仰先祖的庙会活动,据《惠应庙志》记载:一年四季都有民俗崇拜活动,主要有:元旦的瞻拜、元宵灯会、清明节送花船、草船、六月告溯典田祈晴雨,八月中秋祝寿会、诗会、九月迎祖神游乐等,庙会由十相公名义组成的十会轮流主持活动,既制度化,又相当规范化。太平殿(惠应祖庙)座西北向东南,占地面积约13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约720平方米,通面宽26.5米,深进27.5米,九开间。由前厅、正厅、厢房、戏台、殿门、照墙等构成。青瓦硬山顶。梁架抬梁穿斗混合。正厅已被改造,房基比前厅高出约1.5米。前厅平面为横长方形,九开间,进深共4.65米,明、次间门内外各一间。前厅大门采用庑殿重檐大式结构,飞檐翅角,雕梁画栋,气象轩昂。始建于宋嘉庆八年,历有修缮。清咸丰八年(1858)遭火焚,同年重建。庙内十二尊先祖神像,文革期间被毁。1995年村民捐资将庙修复一新,后又重雕神像。

1938年8月,建立的特约太平经济建设实验区,区署就设在太平村的太平殿。抗日战争国共合作时期,在我党抗日统一战线政策的影响下,浙江省政府建设厅1938年在这里创办了“特约太平经济建设实验区”。我党选派了张锡昌、曾涛、丘惜光、张之清、徐旭等一批地下党员和进步知识青年以实验区指导员的公开身份为掩护,在北乡地区发展党员,建立党组织,广泛开展了抗日救亡运动。并建立各种生产合作社,发展乡村经济,上山垦荒与农民同劳动,下乡访贫问苦和群众打成一片,大力宣传播撒革命种子。当时在太平创办的《太平周报》公开发行数百份,影响很大。

在太平一带其它文化古迹也较多,村里的古民居建筑虽破旧,但保存较好的还有不少。如下〓村有古老的太子殿,现祠堂旧址尚在,太平经济建设实险区曾在此举办过妇女生产合作社和合作训练班。民国时期乡政府办公过的古民居也尚存。竹舟刘基先祖刘氏祠堂遗址尚在,且可寻访考察。

始建于清光绪六年(1880年),光绪十一年(1885)建成的太平桥依然屹立于太平乡太平村村口。太平桥为双孔石拱桥,南北走向。全长22.5米,宽3.58米,净跨20.5米。单孔8.40米,矢高约4.00米,拱券石纵联叠砌。中间桥墩西侧石刻“太平桥”三字,楷书。桥面上用条石叠砌成宽0.25米,高0.70米的栏杆。两边各置抱鼓石一块。中间桥墩东侧迎水部分以及栏杆条石之间原均用铁浇铸成榫卯联接。现铁榫卯均无石栏杆受损严重。桥南北两端各置踏跺3米,8步。共有四块建桥石碑散落在村民家中。

还有抗战将士纪念碑,立于下=村南约700米的梨园电站南侧,碑高158厘米,宽73厘米,底座40厘米。碑阳面阴刻:“浩气长在”(字高20厘米、宽15厘米)、及“国民党新编二十师六十二团病故阵亡……”部分已漫漶难辨,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立。碑阴面阴刻:“公墓乌地山为本团病故阵亡官兵公墓,希本村民众尽力保护以慰幽灵。”丽水是日寇侵略的重灾区,驻丽水太平一带抗战将士同人民与入侵日本鬼子有过多次英勇战斗,立此纪念碑有特殊意义。在丽水城原有抗战纪念碑未能得到很好保护,遗迹难以查寻,而在太平、下=之间尚存这块纪念碑,实属不易,值得人们珍惜。

太平乡太平及下〓、竹舟的古村落,其地理位置选择及民居民宅布局科学合理,构结又独特。而且多姓村民同宗共祖、血脉相通,传统民俗信仰源远流长,历史文化积淀厚实,文化古迹遗存保护较好。不能不说这是莲都区乡村不可多得的一道风景线。它既有较高观赏性及审美价值,又有很好的教育意义,在新农村建设中值得进一步加强保护。

(吴刚戟江永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