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古迹篇

莲都区历史绵延1400余年,古称栝苍,雅号“莲城”。先民们在此繁衍生息,他们勤劳、勇敢、机智、聪慧,善于开拓、勇于创新,不仅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也创造了辉煌的精神文化瑰宝。莲都是文物之邦,人文古迹殊多。她拥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浙江最古老的大型水利工程——通济堰,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南明山摩崖石刻,处州府城南明古城门及古城墙遗址,洞天楼,谭宅,灵鹫寺石塔,厦河塔等;并有古街弄、古镇、古村落、古宅、古井、古塔、古刹、古瓷窑、古桥渡、古道等遗存;还有新考古发掘的白垩纪恐龙化石——“丽水浙江龙”,以及白云山恐龙蛋化石。这些都是我们珍贵的文化遗产。处州府城——丽水城

丽水城是座古老的山城,为处州府城,位于浙西南中心,好溪与瓯江汇合口,括苍山、洞宫山、仙霞岭三山交错地带。四面群山起伏,宛若蓬莲,故而亦称莲城。

丽水城历史悠久,山秀水丽;文化渊源流长提州治交通枢纽,经济物资集散地。隋文帝开皇九年(589)置处州,分松阳县置设括苍县,州治在栝苍县。据古籍云:处州以处士星见于分野,故名。隋开皇十二年(592)因州治在小括苍山之颠,而改处州为括州。唐代武德四年(621)置总管府,括州领括苍、丽水二县,丽水之名始于此。登丰元年(696)栝苍县析置缙云县,景云二年(711)栝苍县析置青田县。后又置遂昌县。大历十四年(779年),为避德宗之讳,改括州为处州、改括苍县为丽水县。肃宗时(756)分松阳、遂昌置龙泉,而处州有六县矣。自是490余年,以至宋之庆元(1195)分龙泉置庆元,处州有七县矣。又260余年,以至明之景泰三年(1452)分丽水、青田为云和、宣平、景宁,而处州有十县矣。其州治先后均在丽水城,是处州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唐以前古城在今丽水城东南七里括苍山麓,即现紫金街道办事处古城村,名旧州城。唐贞元六年(790)处州剌史齐抗因“旧州秋溢,屡有水灾,北移四里就高原上。”即州治迁徙于小栝苍山上。但亦有传载卢约窃据是州,唐中和年间(881~885)州治徙于小括苍山一带(今万象山九盘岭与西山背)。唐宋州治在小栝苍山,西面特因山为城,不必雄堞,周环悉如今制。叶适送喻太丞诗云:“处州不城山作堵”,其明证矣。自唐迄元,城有大小之殊,无迁徙之役。丽水县志有云,处州府城,宋宣和间州守浦城黄烈因唐旧址修筑。黄裳记:括苍依山为城,凭带冈阜傍依大溪,险固而难攻,惟东南一面,形势稍缓,下接平陆,有警得专力于一偶,要而易守。

古代建修城池,一要防洪水,二要防敌寇,三要防偷盗,四要防火灾。故而城池历代屡建屡修。元代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处州路总管斡勒好古,万户石抹良辅委丽水县尹韩国宝,开始利用唐宋旧城墙之半,扩建新城,东北掘地为池,因土为城,南凭溪为池,壅堤为城,西就山为城,并溪为池。城已具有规模,周九里有奇(城墙高三丈五尺,周七百九十二丈)。城门有六。此修建61年后,石抹宜孙筑处州城为御敌计,约在至正十一年(1351)又进行重新修建。至明代嘉靖四十二年(1563)知府张大韶修之,旧砖缺损者,巩之以石。崇贞八年(1635)五月大水,括苍、南明、行春三门濒溪城俱坏,知府朱葵、推官王明汲修之。清朝顺治十五年(1658)增筑。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闰四月水高城丈余,三门复坏。二十九年(1690)知府刘廷巩修之。四十五年(1710)四月大风,城楼坏且尽。五十三年(1714)大水,城垣坏。清雍正七年至八年(1729-1730)总督李卫题请修筑,温处道王敛福饬属官丽水县知县王钧等督修。修筑后,丽水城古城墙高三丈五尺,厚一丈七尺,垛高七尺四寸,周一千八百五十丈有奇。炮台四,窝铺八,门楼六。嗣后,乾隆三十一年(1756)奉旨修筑在处城垣,知县蓝衣经捐俸修之。嘉庆(1800)大水濒溪城复坏。十三年(1808)知县邹世口请帑重修。道光五年(1825)里人颜学贤独捐修街道。道光十五年(1835)里人谭学铭捐资独修城垣。

元代,城墙已有门楼六座:一、正北为望京门俪阳门),在现今中山街与城门弄相交处;二、东北为岩泉门(虎啸门),在现今城东路与中东路交叉口南东隅,即府前菜场之东(虎啸门附近建有镇东楼,其下通贯城中水渠);三冻南为行春门(厦河门),在现今城东路南端,即丽水毛巾厂大门外地段,边上有护城河(大洋河);四、正南为南明门(大水门),在现今中山街与江滨路交会处,城门外是防洪堤与大溪;五、西南为括苍门(小水门),在新建瓯江小水门大桥北墩边上,旁临大溪;六、西北为通惠门(左渠门),在茭山旁,栝苍中路原丽水油泵厂大门前面。经历代修缮不断完整,原来有城楼六,雉堞三千六百,守舍六十九,官厅六,月城四,望楼二,敌楼四。而今却已毁损,难以寻觅城池本来面貌。不过老人对六城门印象深刻,依然记得丽水流传着六城门的民谣:

丽阳门打草荐,虎啸门开歇店,厦河门种菜园,大水门拔船纤,小水门卖私盐,左渠门开鬼店。

民谣形象说明反映六城门地段百姓生活经营状况与特点。六城门中左渠门最冷清,其对面西山背多坟堆,且有悯终祠多棺材之说。

丽水古城门六,现在尚可寻找到其遗址,由于种种原因及战争破坏、城市变迁,至今城中街市原分五隅,各隅有铺,有的就难以确定其遗址了。五隅中,中隅为铺三:曰府前、曰驿前、曰坊前。东隅为铺八:曰县前、曰清风、曰石桥、曰仓后、曰西贤、曰贵恕、曰石草、曰溪头。南隅为铺四:曰仓前、曰市连、曰永应、曰梨园。西隅为铺九:曰兴贤、曰花楼、曰华祠、曰阜宁、曰锦山、曰澄清、曰里仁、曰星华、曰梅山。北隅为铺二:曰枣山、曰澄西。处州府治在枣山南,丽水县治在枣山东南。旧县治曾在城西三十五里资福村,后徙于茭山之左,其兴废无考。

丽水古城池,其城濠从丽阳门外,自北而东,绕岩泉门迳行春门抵外教场,即是大洋河,现今只留下行春门外一段,而成为一条污水沟了。另一条自北而西绕通惠门至西山下而止。现今已填埋成为一条地下水沟了。南临大溪无城濠。丽阳门外,因地形隆起,恐绝地脉,未挖城濠,因此也无护城河。原古城池构建尚科学,于宋庆元三年(1197)州守赵善坚在城内开通两条水渠,以防火及供生活用水,并防洪涝引导丽阳坑山水缓流,潴成莲渠。北支从通惠门莲渠至叶塘,流经府前,穿过原镇东楼桥下出城注入大洋河;南支由通惠门莲渠至牛头街,又东南至仓前, 经应星桥入大溪。

丽水城有七岭九桥十一山之说。七岭则是:龙门岭(泥鳅岭)、三皇岭(刘祠堂背)、华祠岭(解放街梅山岗亭北侧)、茭岭(三官殿岭)、高岭(高岭弄)、书院岭(圭山)、山堂岭(囿山)。九桥则是:通惠桥(在左渠门)、清香桥(又名莲渠桥,在左渠门)、梨园桥(在梨园铺)、广运桥(又称苍前桥,在仓前)、应星桥(在南明门与行春门之间,桥上建有应星楼亭)、黄灵桥(在太平坊、桥旁有黄灵观小庙)、明秀桥(又称府前桥、耐心桥)、张公桥(在万象山脚)、联桂桥(在县学宫西)。十一山则是:万象山、枣山(文化宫与市医院一带)、茭山(左渠门旁)、棒山 (又称庙山、孔庙)、富山(刘祠堂背)、梅山(又称大山背、鸡冠山)、姜山(宋时酒税署所在地,秦观曾居此,元时山上有悬藜阁,高明曾在此作剧本《琵琶记》, 今莲都区府)、囿山(太保庙山)、圭山(莲城书院旁)、锦山(与茭山相接)、月山 (在万象山旁)。

在丽水城内多山又有溪渠缭绕其间,古人将城中胜概题为十景:一曰栝山洞天,二曰释山贤关,三曰锦山道院,四曰茭山莲渠,五曰姜山贤里,六曰囿山清气七曰富山春晓,八日月山秋光,九曰枣山夏云。十曰梅山冬霁。盖总环城内外之胜,古人又曾集为丽水八景:一曰丽阳春晓,二曰白云叠翠,三曰巾山夕照,四曰梅山雪霁,五曰少微烟雨,六曰三岩瀑布,七曰好溪夜月,八曰济川飞渡。

丽水古城主要街道有南北直街两条,东西横街五条。直街一:从丽阳门经四洲楼、太平坊到华祠岭,至梅山脚,今称中山街;直街二:从府前街经四牌楼、三坊口,今称大众街,过刘祠堂背经仓前街到大水门,今称中山街南段。这两条直街最为热闹繁华。横街一:从左渠门街口经太平坊、驿前铺至府前街,今称继光街;横街二:从万象山脚经原丽水县府、东岳宫(剧院)至四牌楼,今称解放街;横街三:牛头街经梨园铺前、仓前街至丽水中学门口,今称卢镗街(俗称仓前街);横街四:从牛头街经花楼井、大水门横街、应星桥、元妙观(亦名天庆观、老君庙),至巽峰阁、厦河门,今称大猷街;横街五:小水门外半条街。其它则是路弄。路有括苍路、城东路、城西路、桂山路、遂昌路、江滨路、囿山路、文昌路等。弄有高井弄、城门弄、丽营弄、四洲楼弄、新华弄、局弄、高堂庙弄、薛衙基、叶塘沿、西河沿、东河沿、上真殿弄、高岭弄、营房弄、酱园弄、官弄、泰山弄、孙家弄、花园弄、白蛇弄、宋衙基、汪衙弄、东岳宫墙弄、梅山背弄、枣树荫弄、西园庙弄、刘祠堂背、龙门岭弄、西井弄、营市弄、仓基营弄、绅弄、武举弄、小湾庙弄、大毛弄、黄家弄、江家弄、太保庙弄、戏台弄、城南弄等。

丽水古城的主要寺庙与标志性建筑:寺庙原有孔子庙、大安寺、仁寿寺、丽阳庙、白云寺(福林寺)、妙成观、紫虚观、灵鹫寺(灵山寺)、好道庙、天宁寺、三岩寺(广福寺)、法安寺、广圣寺、玉成观、老君庙(天庆观)、东岳宫、万寿宫、泰山宫、天后宫、陈十四夫人殿、林夫人殿、马夫人殿、法海寺、太保庙、城隍庙、文昌庙、关帝庙、三皇庙、崇福寺、四果庵、观音阁、清真寺、秦淮海祠、刘基祠、忠精祠、泗国公祠、三贤祠等。主要标志性建筑有洞天楼、烟雨楼、应星楼、文昌阁、镇东楼、巾山塔、厦河塔等。经屡次修建、至今尚存的,仅有仁寿寺、丽阳庙、天后宫后寝、四果庵、观音阁、灵山寺、清真寺、洞天楼、烟雨楼、巾山塔、厦河塔。其它早已废,留下遗址的极少数,绝大多数遗址也难以寻觅。

丽水古城的集市,称行日或过行。清代开始城关市日农历逢三日、逢七日,自民国、解放后改为农历逢三日、逢八日。市日时府前行基、四洲楼、三坊口、梅山脚、大水门街、仓前街、大毛弄口、小水门、虎啸门瓮城,大水门瓮城,丽阳门等,城乡物资交流最为热闹,各行业生意甚为兴旺。解放前丽水城区人口仅有2万余人,解放后至八十年代也只有6万8千余人。现今随着现代化、城市化建设步伐加快,城区人口已增至20余万,不用规定六天过一个市集,每天如集市一样。

由于时代变迁,社会发展,尤其在改革开放后,1986年3月撤销丽水县建丽水市(县级),城市建设加快。丽水又于2000年7月撤销丽水地区,设立丽水市(地级),丽水县级市改莲都区,丽水市城区建设更是日新月异。原有丽水城的建筑,现已面貌全非,并且城区向周边与瓯江南面推进,面积扩大了好几倍。目前,丽水古城墙基本拆除,仅剩下栝苍南路西侧万象山脚一段古城墙约120米,丽阳门口的丽阳门公园旁一段约60余米、大水门一段200余米,作为古城墙遗址保存。丽水古城原有的六个城门五个已废圮,只留下一个南明门(大水门)城门,作为古城门遗址保存。丽水古城池建筑,虽今天已失去了原有的功能,但经过不同朝代多次修建,是累世功业的造就,均烙下历史时代印记,是文明发展史的佐证。尽管历经千年风雨沧桑,有识之士还将永远缅怀之。经丽水市、莲都区多届人大代表与政协委员,文化界有识之士集体呼吁要求保护下,引起政府与文化、城建及水利局相关部门领导对仅有保留下来的丽水城古城墙与南明门古城门高度重视,已于2004年至2005年重新进行修复,并采取保护措施。现今对其他所存古迹也将重新审视,并规划予以修复,切实加以保护。让后人更好了解、思考、观赏丽水城古文化踪迹。

(吴刚戟)处州古城墙及南明门

古城墙是古代城市疆域的重要标志,据史料记载,处州古城墙的雏形起于唐代。唐中和元年(881),遂昌人卢约和他侄子卢佶起兵攻陷青田等县和处州城,占据处州自立政权,历时二十七年。旧《府志》谓“旧城云伪僭时卢约所筑”。当时的古城达到了一定规模,明成化《府志》谓之“周回十八里”。卢约被诛灭亡时,唐朝也己灭亡。“时太守惮于迁涉遂仍其旧”。北宋宣和 (1119-1125)太守黄烈“因唐旧址”又进行了修筑。由于“岁月浸久,颓圮湮没,旧址略存半以为民居”。因当初围城时区域较大,而人口相对较少,因为人们生活、生产经济贸易往来的需要,由分散居住逐渐聚集而居。元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处州路总管翰勒好古、万户石抹良辅委丽水县尹韩国宝,利用唐宋旧城“略存半以为民居”的范围,即只有初始“周回十八里”约一半的规模重新建城。明成化《府志》记载了其具体筑城方法,即“从东北掘地为池,因土为城;南以溪为池,壅堤为城;西就山为城,即溪为池。城垣周九里三十步,高阔不等,城身长一千五百八十六丈七尺,分军守焉,郡籍以为固。” 另据《元史》记载,元至正十一年(1351),“江浙行省檄石抹宜孙守温州,其年闽寇犯处州,复檄石抹宜孙以兵平之。石抹宜孙以功升浙东宣慰副使,分府于台州。顷之,处之属县山寇并起,宜孙复奉省檄往讨之。至则筑处州城,为御敌计。”明成化《府

志》又载:明洪武初,因旧址“加修筑城楼六座,每座三间,雉堞三千零六个,窝铺(守舍)六十九座,官厅六座,月城四座, 望楼二座,敌楼四座。”至

明景泰时(1450-1456),由于岁久崩塌,只留下了一部分故址,城墙基本失去御敌作用。这时山寇攻城,监察御史李俊、指挥使余春重新建造城门六座,并有了相应的名称。一曰望京门在府治北,又名丽阳门;一曰迎春门在府治东,又名岩泉门(俗呼火烧门);一曰行春门在府治东南(俗称下河门);一曰春风门在府治南,又名南明门(俗呼大水门);一曰济川门在府治西南,又名括苍门(俗呼小水门);一曰通惠门在府治西(俗呼左渠门)。

历史上,在处州古城还形成过城中城,明成化十八年(1482)的《府志》中有载:“旧有子城,城上有楼,祠少微星君,故因名贤星郡,今子城与楼俱废。” 另据其古迹篇中“贤星楼旧州治东,上有处士星君祠,今废。”以及俞良能于南宋绍兴庚戌年(注:约1130-1131年,因绍兴年号里没有庚戌年,估计为绍兴元年与其上一年建炎庚戌年的交际之际)写的《旧州治记》中“由清香桥入贤星门上九盘岭委蛇曲折……”等分析,所指这个子城,应该就是现万象山原唐宋旧州治所,当时上面有谯门,谯门左右有状如龙蛇的两棵大松对峙,有仪门,有戟门,有设厅,有太守治事之所,等等。

城门和古城墙在历史上除前面提到的几次重建之外,明清时还有过多次整修或重建,而由于栝苍门、南明门、行春门濒临瓯江,历史上损坏次数最多,维修重建也最多。

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知府张大韶重修加筑,砖毁处改用块石筑之。明崇祯七年(1634)冬,行春门城楼倾倒,知府朱葵重新鼎建,匾其楼为“开泰楼”。明崇祯八年(1635年)五月大水,“四围城垣冲塌殆尽,括苍、南明、行春三门濒溪所损尤甚,水从应星楼前冲城而过,淹没官民庐舍。知府朱葵、推官王明汲重修,城楼修建一新”(明崇祯《府志》)。清顺治十五年(1658)增筑。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闰四月大水,水高于城丈余,冲毁括苍、南明、行春门段城墙。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知府刘廷巩修筑。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四月大风,各城楼皆损。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大水,城垛、窝铺、炮台皆废,内外城壁坍塌。清雍正七年(1729年)总督李卫题请修筑,朝廷动用处州十县之力, 温处道王敛福饬属官丽水县知县王钧主持督修,用统一规格城砖,重修处州府城,历史一年两个月。于雍正七年三月开工,雍正八年五月竣工。修筑后,丽水城古城墙“高三丈五尺,厚一丈七尺,垛高七尺,周围马路一千八百五十丈有奇,炮台四个,窝铺八个,建六门,门各为楼,楼每五楹,四面步廊,覆以筒瓦。”(清雍正《府志》)乾隆三十年(1765年)奉旨修筑直省府州县城垣,乾隆三十一年知县蓝衣经捐奉重修。嘉庆五年(1800年)大水冲毁城墙南侧。嘉庆十三年(1808年)知县邹世杰请帑重修。道光十四(1834年)邑人谭学铭独捐修城垣。咸丰八年(1858)三月,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命部将石镇吉率太平军攻克处州,十一年五月十六日,太平天国侍王李世贤部将、黄呈忠、范汝增、练业坤会合,再次攻占处州。九月十七日,李部太平军再次攻占处州城。同治元年(1862)官军攻克,处州城经过几次战事,城垣也大坏。同治六年(1867年)知府清安集民资及拨罚没款,修复城墙及城濠。(清光绪《府志》)

至民国年间,虽历经近几百年的沧桑,处州府古城墙及古城门的旧貌却依然如故。民国二十四年(1935)测绘的浙江丽水县城厢附近地形图清晰地展示了处州府古城墙及古城门的存在。在抗日战争期间,仍未失去防御功能。但处州府古城墙在历经战争的破坏后,以及随着公路开筑及其他公共设施的建设,府城及城门大部分先后被拆

毁。望京门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拓宽中山街时被拆,仅残存一段砖砌城墙。原括苍门及月城也在修建和扩建小水门瓯江大桥中,全部被拆除,仅保留了原括苍门至万象山坡一段约120米的石砌城墙。2002年,因城防工程防洪堤建设需要,括苍门与南明门之间的古城墙再次被拆,目前仅保存南明门及其东西两侧各约200米城墙体,2004年文物部门对南明门古城墙进行了考古发掘,2005年,由省考古所对南明门及东西两侧的城墙体进行维修。行春门向西一段,留有约400多米城墙基。

1988年7月,丽水市人民政府将南明门,洞天楼公布为第二批市级(县级市)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3月,南明门、洞天楼、古城墙公布为第二批市级(地级市)文物保护单位,“处州府城墙”(包括南明门、洞天楼、古城墙、望京门遗址)于2005年6月公布为第五批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南明门在明景泰年间重新建造城门时,叫春风门,又叫南明门,俗称大水门,是处州古城六门中唯一幸存的古城门,位于古处州城正南。城门外有水运码头,是温州丽水龙泉航运的重要商埠。

南明门城台高约5米,宽25米。城门南北向,为拱形门,拱形部分为城砖砌成,其余为块石叠砌。城门高3.80米,宽4.30米,进深15.30米。因城墙和城门在古代除有防御功能外,还具备防洪的功能,所以,南明门的城门在建造时采取外小内大的构造处理,便于城门的启闭,利于攻防。清雍正八年(1730)重修时,将南明月城整修成二门,“以分应水火,右门常闭,居民可免火患,楼装元武像以镇南方”,整个南明门经重修后,“闳敞壮丽,焕然改观”。原城楼是二层四檐挑出的木构建筑,抗日战争期间被烧毁,1970年修建为单层城门楼。瓮城门(月城)也于抗战时拆除。2004年,在古城墙的考古发掘中还发现,北侧内墙有马道,并有踏跺供守城官军登上城墙巡视敌情,墙顶正面筑有城垛和垛口,东西敌楼为守城官军守望之用,楼壁正面和左右两侧设有望孔和射孔,防御时,官军可在敌楼内对入侵之敌进行交叉射击。

2005年,丽水市人民政府出资,由浙江省考古所对南明门按原明清时城楼的建筑风格进行了维修,新修城楼为二层四檐挑出,高约9米,宽约15米,五楹四面置步廊。城墙高约5.5米,面宽4.4米,南置城垛,高1.68米,厚约0.4米,修建后,东侧城墙约95米,西侧约86米,东西各有一个敌楼,修复了月城,高4.2米,城垛高1.68米。

在南明门与行春门之间原来有一座应星楼,南宋开禧三年(1207)(处州应星楼记》曰“州治东南三百余步有应星桥,会城郭之水尾闾□下,归于大溪。桥之西隅,居民屋坏,每逢溪流暴涨,必为冲浸。北宋嘉祐间(1056-1063),郡守崔公愈始作石堤以捍水患,就桥立屋”这个桥屋就是应星楼。南宋开禧三年(1207)郡守王庭芝“撤旧图新,敞以高楼,载揭匾榜,因以名之”。重建后的应星楼甚有气派,规模也大, “栋宇翚飞,四顾轩豁,山光水色,儒宫道观,通衢列肆,鳞差栉比,总寓目前。” 《处州应星楼记》碑文收于《栝苍金石记》中,由南宋朝散大夫、河南提举丽水人叶宗鲁撰写,御史中丞、观文殿学士、金紫光禄大夫龙泉人何澹所书。

从北宋嘉祐间(1056-1063)郡守崔愈“始作石堤以捍水患”的作用和功能

处州应星楼记碑文看,这时已经建有水闸门,当溪水(洪水)暴涨高于城内之水时,关下闸门可防溪水倒灌;溪水低于(正常水位)城内之水时开启闸门,又可排城内之涝。而且,在郡守崔愈始作石堤之前,这个应星桥,就是“会城郭之水尾闾□下,归于大溪。”所以,南宋庆元三年(1197年),处州守赵善坚于城西北导引丽阳后溪水入城在通惠门折分的二支中,其中流经应星桥的一支至少在约150年前就己经存在了。

洞天楼是万象山东南麓上山门洞,始建年代不详。据《明一统志》记载: 洞天楼“在府城南,因括苍洞天而名。”应为明代或之前就已经建成。洞天楼由石砌门洞及门楼两部分构成。石门洞以平整块石和条石砌筑。门洞南侧高约5米,北侧高3.80米,宽4.20米,深9.30米。洞门额上刻有楷书“洞天古迹”四字。门楼几经兴废,现存建筑为单层砖木结构建于民国三十五年(1946),为第九区专员余森文重修其楼屋。望京门遗址望京门,俗称丽阳门,位于古城正北,在中山街与城门弄相交处。始建年代同南明门,为丽水六处古城门中规模最大者。1977年城市改造拆毁,仅保留有原城门外向北的一段砖式城墙。南北向,长65米,高5米,城墙面宽约8米。其北侧有东西向块石砌筑的城墙约100米,残高3-1米不等,2005年,重修及丽阳门公园规划修建时,该段城墙未能保留下来。

处州府城墙是浙西南处州历史上重要防御和防洪双重功能的古城墙,是研究古代丽水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不可多得的历史文物,是古代劳动人民抵御外敌, 抗御洪涝灾害的历史见证。它为处州人民安居乐业提供了保障,促进了古处州城市人口的集聚和发展。南明门及古城墙修复后,成为了丽水市重要的历史文化景观,对创立文明城市,提升城市文化品位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也必将在丽水的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起到巨大的作用。

(江永强)圖形地近附廂城縣水麗江浙处州孔子庙与庙碑

孔子画像

在莲都区政府对面=山的南面,文革前有一座颇具建筑规模与宏伟气派的孔庙。孔夫子庙依山势而兴建,正中是大成殿,雄踞在山巅。它四檐挑出,宽阔高敞,庄严肃穆。大成殿的中间,是至圣先师孔子的神龛,两旁的神龛供奉着其他神像,东西侧还有两廊。殿后有明伦堂、崇圣祠,殿右有乡贤祠、名宦祠等建筑。大成殿前有大成门、土地祠与官

厅。大成门前有多级石阶,顺山势而砌成。石阶前面有半圆的泮池,泮池外有高咼的屏墙。墙外书有“宫墙万仞”四个大字。墙左为礼门,右侧为义路,都连着桂山路。孔庙内外墙一律以红硃粉饰,故丽水人又叫孔庙为“红粉墙”。= 山因山多=木,故名。后因有孔庙,又俗称庙山。原先,它是处州的府学所在, 直到宋景祐四年(1037)才改为丽水县学(州学另建在迎秋岭西)。

孔庙始建于何时?又是由谁兴建?有啥作用?对于这些,明朝成化版《处州府志》卷第一,有明确的记载:

李繁,元和十二年(817)到任。下车之后,首先建置庙学檡山之巅。又令工改为颜子以下十像,其余六十子及后大儒公羊高、左丘明等数十人,皆图之壁间。选择博士(学官)弟子员,为置讲堂教之。行礼肄习其中,廩(口粮)饩(食物)供亿(盈足),虽小亦备。处之人士始知兴学,实自繁倡之。韩文公为孔子庙记,谓其为政知所先后。信 (确实)不诬(欺骗)矣!

=山之上建孔子庙的,并非五代十国“南唐李繁”(《千古人豪--刘基传》,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而是唐元和后期的处州剌史李繁。李繁任职处州,并非超擢重用,而是贬谪外放。对此,《旧唐书》卷一三〇李泌传的附传有记:

一一九子繁,少聪警,有才名,无义行。……士君子无不叹骇,积年委弃。后起为太常博士,太常卿权德舆奏斥之,除河南府士曹椽。以其

警悟异常,泌之故人为宰相,左右援拯,后得累居郡守,而力学不倦。

李繁的父亲李泌(722-789),字长源,京兆(今西安)人。玄宗朝诏令供奉东宫,得罪奸臣杨国忠;肃宗朝参议军国大事,又受宦官李辅国排挤;代宗朝召为翰林学士,后任杭州剌史;德宗朝为宰相,封邺县侯。李繁是以庇荫袭封邺侯的,曾官至太常博士、太理寺少卿,弘文馆学士。李繁自“少聪警,有才名”,后“自有学术”,又“力学不倦”,但被修史者视为“无义行”。《旧唐书》本传列举了两件事:一是出卖朋友。谏议大夫阳城要密奏户部尚书裴延龄“巧佞奉上”、“窃弄威权”的恶行,曾将疏草出示给李繁,兼请其缮写。李繁“既写,悉能记之,其夕乃径诣延龄,具述其事”。由于裴延龄在德宗处先做了手脚,待阳城疏入,德宗则不予以理睬;二是被认为是骚扰尊师的遗孀。右补阙、翰林学士梁肃常给李泌润色文章,李繁也曾尊奉梁肃为老师。但待梁肃死去,“繁乱其配(偶)”。李繁违背封建社会伦理道德的劣迹,使他被士林君子“叹骇”,受朝廷“积年委弃”;其中也不乏有坏人罗织罪名,对他进行陷害的。《逸老堂诗话》卷上,就记有李繁咏《冬柳》,杨国忠谓其“讥己”而加罪于他。后来,还是靠父亲的故友“援拯”,李繁才得以外贬随州、处州做郡守。

仕随州刺史,改处州刺史。辟基,鼎建孔子庙,重修栝苍城门。

文学之士,桓桓武夫,咸有赖之,保障州民。

(韦庠《重修李氏家乘序》,唐光启三年三月)

尽管是贬谪外任,但李繁在处州任上还是勤政为民的。到任伊始,他率先捐俸在=山山巅的古社稷坛旧址上新建孔夫子庙,还在庙内竖立颜渊、子路等“十哲”塑像,绘孔子的六十位高足和其他大儒数十人图像于壁间。接着,挑选学官与生员,置讲堂而教之,“行礼肄习其中”。置本钱廩米,使他们“继处以守”。庙成之日,李繁亲自率领官吏、学官、弟子等,隆重举行以苹蘩祭奠至圣先师孔子的典礼。因而,地方长老一致赞扬李蘩兴学的义举与学子好学的风尚。另外,元和十二年(817)李繁重修了栝苍城墙与城门。贞元六年(790),州城自旧州城(古城)迁至小栝山上。经历了近三十年,城门有破损,李繁予以重修,以“保障州民”的安全。

元和十五年(820),韩愈刚从贬地潮州(今广东潮阳)返回,正在袁州(今江西宜春)任剌史,李繁特意邀请博学高才的大文学家韩愈为孔庙作记。韩愈“重其学问”,又念及以前交往“颇为拳拳”,就欣然命笔写下了传世名作 《处州孔子庙碑》。其文的开篇有云:

自天子至郡邑守长通得祀,而遍天下者惟社稷与孔子焉。然而社祭土,稷祭谷,勾龙与弃乃其佐享,非其专主。又其位所,不屋而坛,岂如孔用王事者,巍然当坐,以门人为配……勾龙、弃以功,孔子以德,固自有次第哉!自古多有以功德得其位者,不得常祀。勾龙、弃、孔子皆不得位而得常祀,然其祀事皆无孔子之盛。所谓生民以来,未有如孔子者,其贤过于尧舜远矣,此其效欤!

韩愈先从道统思想出发,比较祭勾龙(共公氏之子,颛顼之正,能平水土,天下赖其功,尧祀以为社神)、弃(姜原之子,尧举之为农师。时播百谷,天下得其利。舜封弃于邰,号曰后稷)与祀孔子的盛况,得出孔子“贤过于尧舜远矣”的结论,以证明郡邑建夫子庙的必要。

郡邑皆有孔子庙,或不能修事,虽设博士弟子,或役于有司,名存实亡,失其所业。独处州郡剌史邺侯李繁至官,能以为先,既新作孔子庙,又令工改为颜回至子夏十人像……邺侯尚文,于古记无不贯达。故其为政,知所先后,可歌也。第二段碑文,韩愈指斥时弊:一些地方的孔庙“不能修事”,“名存实亡”;赞扬李繁的盛举是“为政知所先后”,以兴教办学为首务。韩愈向来重视教育,兴办学校,培养英才,惟才是举,故认为李繁的做法是符合治郡之道。

已乃作诗曰:惟此庙学,邺侯所作。厥(其)初庫(低)下,神不以宇。先师所处,亦窘寒暑。乃新斯宫,神降其献。讲读有常,不诫用劝。揭揭元哲,有师之尊。群圣严严,大法以存。像图孔(甚)肖,咸(全)在斯堂。以瞻以仪,俾不惑忘。后之君子,无废成美。琢词碑石,以赞攸始。

(宋•留耕王氏《昌黎文集》)最后的诗作既概括孔庙先后的概况,又阐述建庙的深远意义。

碑文虽已写成,由于李繁已离任,韩愈的《处州孔子庙碑》未及勒石。直到唐文宗太和三年(829),才由新任剌史敬僚立石孔庙,司马任迪书写并篆额。

唐碑何时失落?怎么失落?方志无载。现存市博物馆的《处州重刻孔子庙碑》,则是宋嘉定十七年(1224),由书法家陈孔硕重书,王梦龙重立。碑高1.62米,宽0.76米,碑额与碑文均为篆书。它已入载《金石萃编》、《栝苍金石志》、《两浙金石志》和《中国书法大辞典》,成为书法艺术的传世珍品,现珍藏在市博物馆。

孔庙经过历代多次维修与扩建,才形成后来的规模。到了清道光年间 (1821-1850),其宽大的程度与宏伟的气派,是北京、南京、杭州、烟台等地的孔庙都望尘莫及:

=麓宫墙一再新,艰难创始缅前人。右文(韩碑)唐代基犹在,特笔韩碑迹久湮。规制(丹墀、宫墙、坊表之类)忻瞻今日备,增修预订后来因。能知先务争趋事,此地端由风俗淳。

(清•陈遇春《=山重修文庙落成》)每逢孔子诞辰,府城里秀才以上的士子都要到庙参加典礼,顶礼膜拜至圣先师,孔庙真是热闹非凡。但抗战前,孔庙一度被民众教育馆、丽水县政府所占用。抗战时,日机狂轰滥炸,孔庙幸免于难,逃过一劫。可是上世纪50年代,孔庙的大部分建筑却被缺少远见的当权者下令拆去,部分地基被修建成机关宿舍。文革后期,个别当权者又把仅留下的大成殿也被拆去,致使宏伟高耸的孔庙荡然无存。如今在=山,已找不到孔庙的任何遗迹。这是一件我们有愧于古人的憾事。

(繁)任栝有年,因爱治西之九盘形胜秀丽,爰卜居焉,即今所称万象山是也。迨其四世祖舒宣公,复择栝之西溪,以为勿替之址。

(徐学道《锦溪李氏重修家乘序》,清乾隆五十年)

李繁处州剌史任满,因北方藩镇割据加剧,中原板荡;宫廷内部宦官专权,朋党斗争凶险,已厌倦仕途;而他特爱州治西边九盘岭“形胜秀丽”,于是就留在处州而选择万象山脚居住下来。李繁传至五世的李舒,“备员郡庠,宾舆于朝道,经西溪观山水之秀,相宅居焉”(《李氏宗谱》),即从万象山脚迁至西溪,在那里繁衍生息,成了西溪李氏始祖。李舒传至今天,已有四十三代, 直属人丁四千三百多人。如今西溪的李姓人丁,均是李繁的后代。李舒的弟弟李衢、李肃分居=山,李俭、李信分居缙云五云。

几年后,李繁虽回京任职,由于谏官、御史“章疏相继”,交章弹治,再出为亳州(今属安徽)剌史:

州境尝有群贼,剽人庐舍,劫取货财,累政擒捕不获。繁潜设机谋,悉知贼之巢穴,出兵尽加诛斩。时议责繁以不先启闻廉使,涉于擅兴之罪。

(《旧唐书》卷一三0)

保一方平安本是剌史的职责,而时议责之自作主张、“涉于擅兴”。监察御史舒元舆素与繁有矛盾,就抓住此事不放,状奏其滥杀,穷致繁罪。帝敕令于京兆府赐死,京城人又颇感其冤枉。“繁下狱,知且死,恐先人功业泯灭,从吏处求废纸,笔握著家传十篇,传于世。”(《新唐书》卷一三0)有人说:“李繁最后得以获释。出狱后,携带家人,来到处州定居。”(《千年西溪》,中国戏剧出版社,2007年版,第67页)那是一种主观推测,缺少事实依据。李繁最后的悲惨结局,正史的记载是明确的。定居州治九盘岭是在他处州任满之后,并非在出狱后。

李繁虽有过劣迹,但更有善政,我们不能因其有劣迹就否定他的善政。他在处州任上的政绩,值得充分肯定,《处州府志》就将他列入“名宦”;韩愈的《处州孔子庙碑》文阐述的文学主张和价值取向,也是可取的,故能千古流传。后人对此有吟咏:

断碣余书饶古迹,高文烁斗振时流。

千年多少循良吏,钟鼓长歌李邺侯。

(明•张治统《檡山》)

诗歌正反映后人对李繁建孔庙和韩愈撰碑文的赞扬与肯定。

(赵治中)刘祠堂背

从大众街的三坊口沿着狭窄而光滑的青石板路,向西步行约140余米, 直到中山街的梅山脚下,这就是闻名遐迩的刘祠堂背。它早年叫帝师背,是处州府城至今仍保留下来的唯一的一段主街,十分典型的老街。

早在唐、宋时期,因这里有三皇庙,就取名为三皇岭。关于三皇庙,清同治十年(1874)版《丽水县志》卷之五有载:

三皇庙在圭山西麓。[案]元《黄文献集•三皇庙记》:唐天宝

(742-755)间,三皇始有庙,天下都邑咸得通祀云云。丽邑之庙,不知所自始。今俗呼为药王庙。

中唐以后,州治由栝州城(今称古城)迁至小栝山上,三皇岭尚属城郊, 自然不免荒凉:

城临古戍寒芜阔,

路转荒村野径危(高仄)。

(杨亿《西亭即事》)诗歌写的虽是北宋小栝山上州治西边亭上即目所见,而三皇岭一带则更是“寒芜阔”与“野径危”。这种状况一直延续,至宋末元初并未有大的改观。

到元代至元二十七年 (1290),虽因旧城之半(万象山下的东面)而兴筑并扩建新城,三皇岭始划入城内,行人渐多,道路才渐渐拓宽。但这一带房屋不多,仍显萧条。三皇庙也因风吹雨侵,年久失修,倒塌成为三皇岭的旧貌换新颜,该是明中叶以后的事。明嘉靖七年(1528),即刘基恢复名誉、加赠“太师”后十四年,处州知府潘润等有感于刘基功勋卓著而后代庇荫不显,特奏请朝廷在刘基读书和两度任职的处州府城内,利用富山三皇庙废址,建造颇具规模的开国元勋祠,在花园弄口、刘祠堂背及背西竖起高大巍峨的“帝师”坊,让后人祭祀刘基,缅怀他的丰功伟绩。三皇岭原先与刘基在栝州城读书四年、任职三年并无多大干系,只是刘基死后随着纪念他的开国元勋祠、帝师坊等的建立才改名为刘祠堂背、帝师背。街道的东西两侧,还立有两块一人多高的三角界碑,上刻有钦命:“文官下轿,武官下马”。自此,权臣政要、武官战将和骚人墨客纷纷前来踏访瞻仰;地方吏民和刘基后裔定时前来祭祀;游人也深怀敬意,接踵而至。在朱明王朝,这一带确实热闹起来,街道也繁华起来。

到了近代,刘祠堂背却经历一场浩劫。清咸丰十一年(1861),粤地游民一度占领处州城,开国元勋祠被焚毁,夷为废墟。到了同治六年(1867),刘基裔孙刘廷樑在祠的旧址,重建祠宇五间,中堂供着三尺高的刘基木像让人祭祀。祠前的东西两厢各造有平房五间,是专供青田赴郡的秀才考生临考时居住的。再往南,在路的两侧各造有六根石柱支撑起来的碑亭。碑亭前不远有小路向南延伸,叫掩宦弄,此外还有掩宦背、掩宦塘(今区教肓局),其取名都与刘基有关。经过几年冷落,刘祠堂背又恢复昔日的风貌。

处州地处浙南,直到六世纪末才设郡。其后的发展也一直是缓慢的,即便唐代和北宋是中国封建社会经济繁荣时期,我区仍被称为“南荒”。到了明代成化八年(1472),我区总人口才28.38万,丽水县人口才4.58万。如遇上天灾人祸,经济还会衰退,人口也会锐减。清康熙二十年(1681),我区总人口减至11.8万,少了16.6万;丽水县人口则不足2万,府城人口自然不多,也是一片萧条冷落的景象:

城里荒山城外溪,可怜今剩几残黎。十三年遇兵戈后,八丈波同石柱齐。官舍夜深犹过虎,人家日午不闻鸡。招徕半是闽中客,代种三春雨一犁。

(刘廷玑《处郡杂言八首》)刘祠堂背就整体来说,自然也是变化不大。说它繁荣热闹或萧条冷落,都只是与前后相比较而言。

直到民国十六年(1127),作为中正街一段的刘祠堂背,还是石级砌成的石板路。民谣有云:“处州府城路不平,白天走路跌死人。”就特别指明刘祠堂背这段街行走的艰难。后来城内主要街道都重修石板路,刘祠堂背才改成斜铺的青石板路(中间用1米长、30分宽的石板连接横铺,两旁用较小的石板连接直铺在阴沟上,街道两旁的店门口砌上鹅卵石)。抗战初,日寇飞机的一场狂轰滥炸,开国元勋祠、祠前的厢房、碑亭全被焚毁。经历第二次浩劫,富

山到处是断垣残壁,又回复到往日的荒芜景象。

刘祠堂背的真正繁荣热闹,应是上世纪五十年代的中后期。解放后,随着经济的恢复,工业、农业、手工业、渔业和航运的发展,小水门和大水门码头把处属上七县集散的货物,通过刘祠堂背流向广大的农村和周边的城市。当时刘祠堂背适应商业发展的需要,曾有“三多”:篾器店多,打铁店多,算命馆多。此外,南货店、杂货店、陶器店、蔑器店、油伞店、文具店、打铁铺也有不少。店里商品或挂着、或陈列,琳琅满目,一派繁荣景象。街上铁锤声、吆喝声、招徕声……此伏彼起,好不热闹。

解放初,中正街改名为大众街,为条卵石路面。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六十年初,丽水城因要造瓯江水电站而计划搬迁,城市的建设完全处于停顿状态,刘祠堂背也显得奄奄一息而了无生气。1959年瓯江正式开始造水电站, 花园弄口高大而肃穆的帝师坊、钦命的石界碑等古迹被拆除。后来,国家遭受自然灾害,国民经济处于困难时期,苏联专家撤走了,瓯江水电站停建了,但帝师坊拆下的柱子,早被搬到富岭下章供销社门口造桥作横梁,帝师坊要恢复也已不可能了。这是刘祠堂背在“建设”的名义下,遭受了第三次“破坏”。

1963年大众街向南拓展,自三坊口南端改道,避过刘祠堂背陡坡地段,用红砖建起新街口直通仓前。从此,刘祠堂背一蹶不振,变成一条冷弄,除了住户几乎没人再走这段老街。1967年,刘祠堂背因其名存实亡还被降级为冷弄,改名为大众街三弄。直到1981年,刘祠堂背才恢复了旧街名。如今,刘祠堂背作为全城最繁华商业街一段的老街,已名存实亡,原有的店铺或已关闭,或改作民居,或成为小作坊。但古老的青石板路依然如故,完好少损,可已变得油光发亮而高低不平。富山已搬来刘基的后代子孙和居民,建起了栉次鳞比的新楼房。

如今,你想要去寻觅和踏访遗迹,只有山顶处还可找到开国元勋祠一堵断墙(已筑入民房屋墙中),山半腰西边留有碑亭的四根石柱(也被筑入民房屋墙之中),东边碑亭石盖已被一户人家作洗衣板的下垫……它们可以勾起你对历经七、八百年的三皇岭的追忆,对“帝师”刘基的缅怀,对昔日刘祠堂背一度辉煌的美好回忆,还可以作为对粤地游民和日寇侵华罪行的历史见证。

(赵治中)高井弄

处州府丽水城是个古老的城镇,雅称莲城,有诗曰:“过雨晓来添练水, 好山晴后见莲城”(宋处州太守钱竽诗句)。原老城区有南北直街2条,东西

横街5条,路13条,主要巷弄36条。其中高井弄是条知名的老弄,古朴、弯

曲、狭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随着时代变迁,经历史风雨折磨,尽管已

破旧不堪,而今依然不失老弄的本色风韵。

高井弄,由高井巷、高井弄、大阴(央)沟、高堂庙弄组成,因高井弄地段中有口古井名为高井,而统称高井弄。1934年丽水城分设南明、春泉、淮海、梅山四个镇,高井弄属春泉镇;1945年改设望京、囿山、临溪三镇,属望京镇;1945年4月合并称莲城镇,直属莲城镇;1949年8月建立城关区下设大众、丽阳、临江三镇,及海潮、丽阳两乡,属丽阳镇;1956年改

名城关镇,直属城关镇。据1986年统计高井弄有650户,1877人。高井弄是个居民区,原有高井弄居民委员会行政组织。丽水市(县)撤销建区后,现今属莲都区万象街道办事处丽阳门社区居民委员会管理。

高井弄地段优越,处于丽水老城区中心地域。高井弄主弄南起继光街市人民医院右首,北至灯塔街,东临市人民医院、市建设局大院(原丽水市政府驻地),西靠中山街。高井弄门牌号码为1一104号,巷弄长452米,宽2.5—3.5米。弄街两旁有多间店面,以小商品、小吃、美容理发店居多,原高井巷、大阴(央)沟路段最为热闹。高井弄形成,渊源于宋、始于元、建于明、兴盛于清。丽水县志卷三有载:“高井,在郡治北高井巷,石栏刻明嘉靖某年重修,道光五年纪”。现在因城市建设拆迁、新楼房构建、道路改造,高井弄有的文化古迹已废,踪迹难寻,但某些遗址还可考究。古宅虽破旧,仍然尚有多幢保存。不过,原弄街石板路面,已改为水泥路面了。大阴(央)沟路段原街道狭窄,其旁是条水沟,本是活水,水质尚好,居民可洗菜、洗衣,作日常普遍用水,因环境污染,不能用于日常生活,加之存在交通安全隐患,现已铺上水泥板,也改造成为水泥路了。高井弄北弄口东北向枣山,有座枣山庙,颇俱规模,现已废。房管部门将其地建为一幢新住宅楼,编号为高井弄100号,这便是枣山古庙的旧址所在。高井弄西北向一带,在处州宾馆后面,原高堂庙弄有座高堂庙,其古庙也已毁,并建造成多幢住宅新楼,现处州花苑新居与高井弄52至60号门牌楼房便是其旧址。

明代,丽水有位抗倭名将卢铿,其故居建于高堂庙旁,并在高堂庙弄路口建有纪念卢镗的石牌坊,上世纪五十年代还尚存,许多老人记忆犹新,可也已在破四旧运动中拆除。卢镗故居与石牌坊虽不存在,其遗址所在老人们还清楚。卢镗是处州重要历史人物,丽水地区历史人物志有记载:卢镗,生卒年不详,字子鸣,丽水县人,祖籍汝宁卫。明嘉靖年间(1522-1566)由世荫任福建都指挥佥事。其时,浙闽强豪勾结倭寇,借贸易之名,暴掠沿海,扰害百姓。嘉靖二十七年(1548),卢镗大败倭寇于双屿港(舟山群岛),斩贼首李光头。二十九年(1550),都御史朱纨受诬陷自杀,卢镗亦遭株连入狱,不久赦免,官复原职。三十二年(1553),倭寇大举入侵,浙东浙西,江南江北,海滨千里,频频告急。卢镗率师苦战于杭嘉湖一带,因战事失利,受责贬。三十三年 (1554),卢镗戴罪任参将,分守浙东沿海诸郡。三十四年(1555)五月,与俞大猷、汤克宽合兵大破倭寇于嘉兴王江泾,斩贼众1500余,溺毙无算,自军兴以来,军功第一。未几,追敌于海上,在大陈山(岛)擒通倭头目林碧川等,升任浙江协守副总兵。继而协助总督胡宗宪,俘歼寇首陈东、徐海,诱诛通倭首领王直,两浙倭患稍平。三十六年(1557),升任都督同知。四十年(1561),倭寇复犯浙东,戚继光破倭于台州,卢镗破倭于宁波、温州。四十一年(1562), 因胡宗宪案遭牵连,被免职回归乡里,卒后葬于县北白云山脚。《明史》评论:

“镗有将略,倭难初兴,诸将悉望风溃败,独镗与汤克宽敢战,名亚俞(大猷)、戚(继光)云”。

卢镗其子,名卢相,于明嘉靖年间为抗倭时随军先锋,屡次击败倭寇,后升为处州佥事。卢镗父子抗倭有功,丽水里人除在卢镗故居旁建有石坊予以纪念外,后来又将仓前街改名为卢镗街,以表丽水人民对他的敬仰。

高井弄86号,为清末建筑丽水清真寺,位于市水利局宿舍大门前,市人民医院后面,坐西朝东。清真寺原北厢房已装修间隔成一间间出租房,供缺房者租用,内殿结构依旧保持完整原样,整个寺殿占地面积共有880平方米。清真寺前门水磨砖砌筑,大门上方直书“礼拜寺”三字;二门为前殿正门,门面拱形状用精制砖块砌成,正上方横书“清真寺”三字并刻有花纹、条鱼数枚、伊斯兰标志;二门内为前殿,砖木构筑,面阔三间,歇山顶,高旷通畅、古朴、简洁;从前殿经约20米木构轩廊,可直达大殿,大殿正门上匾额刻写:奉雍正七年(1729)“上谕”与宣统三年(1911)立的修寺捐款人名录。大殿正门两边挂着一副木牌联对:允敬允诚道本一中罗万象;无声无臭礼原二气贯三才。并直书:光绪十有二年岁次丙戌仲秋月穀旦,掌教西蜀马焕章监立。大殿又称礼拜堂或经堂,殿堂三间开阔,内墙上挂着供奉的真主与古兰经主旨。大殿地面摆放着一块块清洁地毯,供信徒做礼拜之用。殿堂庄严肃穆、清幽典雅。丽水回族有300余人,回族人民信仰伊斯兰教。这座清真寺是丽水穆斯林唯一的宗教活动场所,至今完好保存体现了党与政府对丽水回族兄弟的尊重与关爱。清真寺在丽水的由来,《丽水县志》有载:“清代中期,陕西、西蜀等地穆斯林来丽为贾,清光绪十二年(1886),由掌教马焕章在城内高井弄建立清真寺,作为活动场所。”清真寺在文革时曾停止活动。改革开放后落实了党与政府的民族政策,2002年4月成立丽水市莲都区清真寺管理小组,莲都区民族宗教事务局正式向丽水清真寺颁发了“宗教活动场所登记证”。2004-2005年有识之士与忠实信徒捐资将大殿、前殿、食宿厢房、水房修茸一新。丽水现有20余家清真寺餐馆、拉面店,回族人民对开斋节、古尔邦节非常重视,每逢礼拜节日均有阿訇(掌教)主持礼拜与庆祝活动。这是丽水回族人民的好去处,也是丽水城在高井弄出现的独特宗教文化信仰活动。

高井弄南弄口,有短弄俗称周家墙弄,原有幢三间两轩的楼房,其古宅为晚清贡生周益谦之家。这是一个有名望的书香门弟, 民国时其子女与孙辈有七人留学日本,其长子周有俊留学日本回来,曾经担任浙江十一中学(丽水中学)学监,周志畲曾任处属县立蚕桑学校校长,周培曾任处州医院院长,孙女周海燕(仙美)曾在抗日时任丽水妇工队队长。周家后代还有多人毕业于大专院校,并有两人留学美国,取得硕士学位。在高井弄南弄口内不远处,靠右边有两幢砖砌墙屋,为清代道光年间谭家所建,开设有两间当店,俗称上当店,下当店。这当店就是酱园弄谭家望族所开的,即现高井弄28号、19号古宅。

新四军驻丽水办事处设高井弄南弄口。在民国时期有位知名人物,名叫傅肇仁(又名伯龙),保定军官学校毕业,曾担任过北伐军某师团长,参加北伐战争,并曾任江苏、浙江省警察局长,几次被选为丽水国大代表。傅伯龙是一位开明人士,抗战时国共两党合作,新四军驻丽水办事处就设于傅家老宅,现为新四军驻丽水办事处旧址纪念地。新四军驻丽水办事处位于高井弄9号,新四军驻丽水办事处于1938年3月至10月间,由吴毓任主任,其主要任务是同国民党地方政府交涉、筹措军需给养,协同中共处州(丽水)党组织动员、介绍青年学生挺进敌后抗日。傅家老宅(9号)为清末民初建筑,砖木结构楼房,建筑面积约765平方米,1988年7月丽水市(县)人民政府公布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3月丽水市(地)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抗日期间,革命进步文化思想宣传在丽水甚为活跃。在高井弄口,1938年3月创办了浙东书店。该店依据中共浙江省委书记刘英指示而开办,是共产党地下发行机构和秘密联络站,经理杜宏贤。书店附设丽水浙东印刷厂,除承印书刊外,同时还秘密承印共产党文件。1938年4月进步刊物《浙江潮》第7期原在金华出版,该刊前6期由温州私营印刷厂印刷,自第7期起改由设在丽水城内高井弄口的浙东印刷厂印刷,并改旬刊为周刊。为此,《浙江潮》在丽水设立办事处,并由中共党员郑洪范为负责人,主持该期刊印刷及约征稿件等事务。该刊在丽水城共印刊38期。1939年1月,《浙江潮》周刊第45期出版,自本期起,该刊迁回金华印刷出版。1940年4月,丽水浙江省战时木刻研究社出版《木刻丛集》第4集《铁骑》(木刻画刊),初版2000册,由设在丽水城高井弄3号的浙东印刷局发行。该期刊上发表了版画家丽水金逢孙的《一个哨兵》、潘仁的《又是一大片房子被焚了》木刻版画作品各1幅,并在各有关刊物上发表作品多件,反映了丽水艺术家们积极进行抗日宣传活动,受到社会各界关注。1941年春,我省地下党创办的丽水浙东书店被日本飞机所投的燃烧弹全部烧毁,被迫停止活动。1942年6月24日,丽水第一次被日寇占领,在丽水城内多家的期刊、书店及文化团体被迫停顿或转移活动。高井弄也直接遭受日寇野蛮洗劫与破坏,被炸房宅多处。

高井弄这条古弄,历经沧桑,在明清前的建筑物与民宅难以查考,保存下来的一般为晚清与民国期间的房宅,而且破败不堪,许多均屡建屡修,不过还有多幢保持旧貌。巷弄街道店面框架构建基本保持原样,但店面进行了不同装饰。如果政府部门采取措施还可以保护好处州府城这条古老的文化巷弄。不过,得及时抢救,如高井弄林家古宅(五代做豆腐世家),星耀弧南古宅(4号),傅家老宅(9号),王、张一合院13家走马楼(34号),谭家上、下当店(28号、19号),南明馨秀古宅(40号)、吴家古宅(99号)及其42号、65号、88号等老宅,若不进行有效保护将危在旦夕之中,会造成毁灭性祸害。另有在高井弄55号旁的高井,必须作为珍贵文物古迹予以保护。总之,丽水有识之士呼吁,应将高井弄这条丽水城不可再生的古老名弄作为历史文化遗产保存下来,供后人探究在城镇现代化建设中不能忘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的借鉴。

(吴刚戟)谭宅

谭宅是昔日处州府城首屈一指的豪宅,也是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古建筑。院落地处旧府城市井街区,后门傍水,地理位置优越。宅院布局达四进,院落高深、气势恢宏,是反映丽水古代建筑文化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谭宅与小谭宅同为谭氏家族建造,有密切的历史渊源关系。它们互为衬托,有机组合,较好地保存了历史原貌。

谭宅位于丽水市区大众街酱园弄内。大门临酱园弄,北临城内河“东河沿”,顺着河沿向东约八十米出口处,即古城府城墙镇东楼遗址。谭氏故居由谭宅和小谭宅两座宅院组成,清中期约乾隆年间,谭家从江西贩卖夏布到丽水,以后便迁居丽水,至第四代时,先后建造了酱园弄谭家住宅,共分建四幢,直至清代末光绪年间全部建成。小谭宅离大众街约30米,距谭宅西侧80米许,两建筑均在酱园弄的北侧,坐北朝南,构造形式、工艺特征基本类同。建筑布局合理,工艺精湛,在经历了170多年的历史沧桑后,目前仍较好地保存了历史原貌,它承载着古城府众多的历史信息和文化内涵,并为研究浙南清式住宅提供了典型实例。

谭宅位于酱园弄48号。建于清道光年间(谭家第四代谭学贵建),宅内墙墨书中有清道光十六年“丙申”、道光十七年“丁酉”年号题记。占地面积约1760平方米,坐北朝南。平面纵长方形,通面宽30.30米,通进深55.27米,二层楼,七开间,总体布局为门厅、正厅、后寝、附房四进,各进设天井,两侧为厢房。纵向设有两避弄,迳由避弄至最后一进。宅院内厅堂、廊弄为三合土夯筑地面,施菱形几何纹,起居室为木板铺钉。鼓墩式石柱础,门厅金柱柱础刻如意头纹,其与正厅、厢房回廊檐柱柱础带覆盆式柱顶石,其余为正方形柱顶石。抬梁、穿斗混合式梁架,硬山顶屋面,屋面施方椽,重檐出檐部分铺钉望板,小青瓦阴阳合铺,如意形印花勾头滴水,叠瓦式屋脊,重檐硬山顶。天井四周檐柱上牛腿、雀替有精细的走兽、花鸟、山水等雕刻。隔扇门、窗有花鸟雕刻。二进后天井影墙上绘有壁画、彩绘、山水人物等,旁题黑底红字行书。房屋四周筑封火墙。

谭宅大门为石构长方门,门眉为花边形倒角,刻龙须纹,抱框外围清水砌水磨砖为弧线形几何图案。门额嵌“德星映瑞”楷书阳刻石匾,匾的两侧镶

“松鹿”、“竹马”砖雕饰。门前设垂带形踏跺,门枕石内施荷叶栓墩。

门厅为七开间,在大门内前金柱之间设影壁。明间梁架抬梁式,身内五架梁带前单步后副阶用七檩四柱,五架梁按插随梁(月梁型制)。

正厅为七开间,梢间设天井。明间梁架为穿斗式,身内分心后单步前后副阶带前廊用九檩七柱。正厅与门厅之间设条石铺墁天井,天井两侧为厢房,组成一个四合院。厢房左右各三间,穿斗式梁架,身内分心后单步前后副阶带前廊用七檩五柱。院内副阶设为回廊,每榀乳栿(月梁)梁头雕龙须纹,下承以雀替,梁背置一朵雕饰,檐柱上各出透雕牛腿一组。

正厅后每榀檐柱上亦出透雕牛腿一组。厅堂金柱及回廊檐柱采用梓木,硬度强并具有阻燃功能。正厅后檐外设条石铺墁天井,东角布置一小口径圆井。二进与三进之间砌筑隔断屏风墙,开启砖砌长方门入后寝。屏风墙檐下双面绘“三多九如图”、“满堂福贵”等人物、花鸟壁画,壁画间有黑底白字题书二幅。

后寝为七开间带厢房,前设卵石铺墁天井,组成一个三合院。明间梁架穿斗式用六檩四柱,厢房带副阶设为廊,内檐檐柱每榀按插浅浮雕牛腿,承下檐。天井当中布一小口径圆井,紧挨着屏风墙处筑花坛。后寝结构较前院简单。三、四进之间又设隔断墙,开启长方门入下房。

台基、山墙:建筑平面筑台基,南面用规整的陡板,其余三面用大小均等的块石垒砌,上平铺阶条石。台基上青砖浆砌封火墙,裙肩用平砖错缝叠砌, 墙身至山尖为空斗墙,山尖上端用二道拔檐砖砌出,两坡顶、叠瓦脊,墙头用三山、五山屏风墙,山面高出屋面,起到了装饰和封火的作用。四周顺檐施墨线边饰。两山下开启石质边门,门外设阶梯形踏跺,纵深两避弄对应后墙处各辟一砖质长方门,另在山墙各面开启若干小窗,以作通风和采光。门窗上首贴砖质屋檐式眉檐,独具装饰效果。

宅内格扇、月梁、牛腿、雀替、阑额是木结构雕刻装饰工艺的主要部位。格扇格心、棂子为细腻几何曲折纹样,绦环板浮雕花鸟走兽、人物故事、福禄寿禧、梅兰竹菊等图案。牛腿有透雕、浮雕二种形式,题材有禽鸟、花果、卷草、亭台等,雕刻刀法纯熟、生动自然。院外大门装饰简洁,墙垣用白、青灰色调,比较朴素淡雅。屏风山墙高耸起伏,错落有致,更显高大稳重。宅四周墙垣包绕,天井宽敞,通风采光好,可充分接纳日照,院内栽植花木、布设盆景, 形成了安静闲适的居住环境。

小谭宅位于酱园弄16号,系谭家第五代所建,建于清中后期,时代稍晚于谭宅。占地面积530平方米,通面宽20.20米,通进深24.20米,总体布局为正屋和偏房(附属建筑)两部分,正屋二层楼、三开间,分前厅、后厅两进,一进门厅、正厅、厢房,天井;二进后厅、厢房、天井。三合土地面,鼓墩式石柱础,穿斗式梁架,硬山顶,小青瓦合铺,叠瓦式屋脊。四周砖砌封火墙垣。

正厅梁架穿斗式,分心用七檩五柱前副阶带后廊。厢房左右各一间,梁架为穿斗式分心用五檩三柱。正厅、厢房内檐为二重檐,檐柱上岀雕花牛腿(现替换为斜撑木),承下檐。天井条石阶沿,内填三合土。后厅三开间,穿斗式梁架,分心用七檩五柱。厢房穿斗式,分心用五檩三柱。天井四周檐柱外二层设垂方柱,围以倚栏,檐柱上按插牛腿,承托垂方柱。

小谭宅较谭宅建筑规模小,用料、工艺稍逊。两院落结构规整、布局合理、工艺精巧,营造形式、技术特征基本类同,时代也比较接近,具有浙西南地区清式民居的典型风格。

清中期,谭家从江西迁丽水,渐成为颇具声誉的名门望族,涉足仕途众多。据史料记载,谭家历代致力于社会教育事业,倡导办新学、开民智。谭献是谭氏第五代传人,光绪年间,曾任教于莲城书院(原处州南明书院),光绪二十八年(1902)因清政府进行教育改革,莲城书院改为崇正学堂。光绪三十一年(1905),处州知府将崇正学堂改为府立处州中学堂(为丽水中学的前身),谭献被聘为学堂总理(校长)。同时,谭献还创办了丽水最早的小学堂,即崇实初等高等小学堂(囿山小学的前身)。清宣统元年,在大谭宅楼上创办了丽水最早的女子学堂。此外,其后代也多为从事教育事业,民国初年有大总统褒题“儒林模范”匾额。另据史料记载,清咸丰八年(1858年)二月,太平军石达开所辖石进部攻占处州府城,驻扎二个多月,主要以谭宅为据点。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九月,太平军李世贤部第三次克处州府城,太平军以谭宅为据点,指挥太平军在处州各地开展太平天国运动,颁发门牌、田凭,剿灭“清妖”,驻扎达八个月。清光绪末年,处州府知府赵亮熙来丽上任,也曾以此屋为宅第。1954年,丽水县公安局设在谭宅内。1958年实行公社化时,谭宅作为公社联合诊所。1963年,公社联合诊所从谭宅迁出。可以说谭宅一个侧面见证了丽水的历史进程,承载着特有的历史信息和文化内涵。1988年7月,丽水市人民政府将谭宅公布为第二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谭宅于2005年3月16日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江永强)丽水天后宫

我国的木构建筑,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在结构、形式和技术上,都完整地形成了独特的体系,在世界建筑史中独树一帜。

丽水城内的古代木构建筑,上世纪六十年代调查登记的有:岩泉灵山寺正殿,公元1616年(明万历四十四年)重建;天后宫,公元1753年(清乾隆十八年)建;碧湖龙子庙,公元1807年(清嘉庆十二年)建。这三处建筑中,以天后宫为最重要。

天后宫在丽水城内卢镗街,方向座北朝南。它由前庭、两廊、拜亭、正殿、后寝等部分构成一般宫殿、祠庙所常见的格局。整个建筑平面为纵长方形,通深68米,宽26米。房基根据地形逐步提高:前庭房基高1.06米;正殿房基比前庭高0.60米;后寝房基又比正殿高出0.45米。

天后宫正殿,平面为纵长方形,面宽三间,通宽11.90米。进深六间,通深15.50米。屋顶为重檐歇山式,四角微翘。上檐下有补间斗拱六朵,转角斗拱两朵,下檐无斗拱,后面斗拱与前面对称。殿内全部圆形木柱,梁枋穿插,结构非常紧密。硬山的瓦椽上铺砖,柱头不到顶。歇山顶则建在硬山之上。横梁上悬有清朝廷和省、府、县官员赐赠的匾额。

正殿前,有拜亭一座。建筑呈平面正方形,八石柱落地,屋架支在石柱之上。歇山式屋顶,四角翘起,结构紧密。

前庭平面为横长方形,面宽七间,通宽26米。进深:门外一间,门内三间,通深12米。屋顶原来亦为重檐歇山式,于公元1955年重修时,因木料霉烂不堪,不能恢复原状而拆去,仅中央三间的檐柱为正方形石柱,其他均为圆形木柱。

正殿前东西两廊,山墙外东西两轩间,以及后寝,均有楼可以走通,但内部结构较为简单。

前庭之前为石板铺砌的天后宫广场,建有戏台一座,与东西两端的卢镗街相接。原天后宫石柱础和抱柱石天后宫石柱础雕刻,墙上的泥浮雕, 正殿两壁用油泥灰做成的行书屏条,以及石柱上的阴刻对联等,无论在书法或雕刻艺术上,均有相当水平,显示出我国古代建筑在装饰布局上的丰富多彩和劳动群众的艺术才能。

天后宫专为祭祀北宋初年福建莆田女子林默建造,在沿海地区相当普遍,闽台一带称为妈祖庙。据传,林默知天文地理,通医道,有驱邪治病和泅水航海的本领,28岁羽化升天,殁后常在海中救护遇难渔船。元代重海道,封林默为“天妃”,清康熙时封为“天后”。丽水天后宫布局规整、规模宏大,在国内同类建筑中十分罕见。上世纪七十年代,因木构件遭白蚁蛀蚀腐朽,大殿等主要建筑被拆除,现仅存后寝,殊为可惜。

天后宫虽建于清代乾隆年间,但明显地保留着明代建筑特点,是丽水重要的木构建筑之一。它对研究建筑史和书画、雕刻艺术都有一定的价值。

(许旭尧)南园

关于处州南园,“诗翁”陆游曾题有绝句:

春来归路阅三州,是处跏趺懒出游。

一到南园便忘返,亭边绿浸琵琶洲。

宋嘉祐五年(1160)暮春,陆游从福州离任回朝廷。他路过宁德、永嘉等州时,都“懒出游”,宁可在候馆盘腿而坐;而一到处州南园,却出游“忘返”。这正反映出南园是赏心悦目的名园,诗人醉心遣愁的游赏胜地。

南园始建于何时?园址到底在何处?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一个谜。明代曹学佺的《舆地名胜志》对此则有所交代:

郡城小栝山与万象山相连,势甚高敞,唐时南园在其间。园内有莲城堂、莺花亭。其东有翔峰阁,西有少微阁,米芾书额。又西为回溪阁、照水堂,亦米芾书。后有凝香(霜)阁。《栝苍汇纪》云:翔峰阁,郡守孔元忠建。少微阁,郡守关景晖建。回溪阁,旧名松声阁。照水堂,郡守李尧俞建。凝香(霜)阁,杨亿建。可知丽邑南园,阖名贤胜迹之所萃也。

(民国重修《浙江通志稿》第35册)志书只笼统交代在唐朝已有南园,但未确切说明南园始建于何时?又是何人所建?但从“南园在州治南”(清•道光版《丽水县志》卷六),可知其取名是根据它所处的方位来定的。应该是先有州治,而后才有南园。我们据此可推断:南园建园必定是在唐贞元以后。因为州治是唐贞元六年 (790),刺史齐抗才从城东七里栝州城(古城)迁至小栝山上的。

从《舆地名胜志》开头的介绍,南园座落在小栝山。从其“东有翔峰阁,西有少微阁”、“又西为回溪阁、照水堂”的来确定方

位,南园当在今烟雨楼(原州治所在)南边,即原苗圃至小栝山亭一带。

因南园“势甚高敞”,背靠府治,俯临瓯江,是观赏城郭和江岸景象的好视点。在晚唐、五代时期,南园似已成为名园。但南园要真正成为“名贤胜迹之所萃”,则应是宋代的事。自北宋以来,南园周边的亭台楼阁才逐一兴建: 园后的凝霜阁,是咸平二年(999)郡守杨亿所建;园东的翔峰阁,是嘉定年间 (1208-1224)郡守孔元忠所建;园西的少微阁,是北宋元祐六年(1091)郡守关景晖所建;园西的照水堂,是北宋庆历年间(1041-1048)郡守李尧俞兴建。(明成化《处州府志》卷之一)这些堂馆楼阁有如众星拱月,把南园烘托得更加突出而靓丽。

而更重要的一方面,则是“名贤胜迹之所萃”。骚人墨客的踏访观赏,吟诗填词,赋予南园以深厚的文化底蕴,使文化积淀越来越丰厚。北宋词坛上, 最能体现当行本色的“词手”秦观,却与处州有过一段机缘:

绍圣(1094-1096)初,坐党籍,出通判杭州。以御史刘拯论其增损《[神宗]实录》,贬监处州酒税。使者承风(秉承上级的暗示)望指(遵照要加罪于他的意图),候伺过失。既而无所得,则以谒告写佛书为罪,削秩(职务)徙郴州……

(《宋史•秦观传》)秦观是绍圣元年夏秋之交到处州的。开初,他对朝廷尚有幻想,以为不久就可回朝廷任职。随着时间的流逝,生活的无聊,政治上不但毫无转机,反遭更沉重的打击(“削秩徙郴州”)。绍圣三年暮春游南园时,秦观写下中调名作羁旅寄慨词《千秋岁》:

柳边沙外,城郭春寒退。花影乱,莺声碎。飘零疏酒盏,离别宽衣带。人不见,碧云暮合空相对。忆昔西池会,鵷鹭同飞盖。携手处,今谁在?日边清梦断,镜里朱颜改。春去也,落红万点愁如海。

词作上片,叙写眼前春光明媚,花繁莺啭,自己远谪“南荒”,孑然一身,寂寞惆怅。下片,追忆旧日京城宴集,抒发今日迁谪情怀。后结“春去也,落红万点愁如海”,最为警策。它是身世飘浮、宦海沉沦的词人,对时局和人生濒于绝望的悲怆呼喊。秦观“以心写词”,于词中写心,故情辞哀怨顽艳,格调沉郁怆恻,创造的意境凄迷黯淡。

由于秦观在南园创作了《千秋岁》名作,南园声名鹊起,引起无数骚人墨客扼腕抒愤,悼昔伤怀。南宋最杰出的爱国诗人陆游,在出任和离任宁德(今属福建)主簿时,都路过处州南园,写有南园七律三首,七绝二首。兹选录三首:

晓莺催系柳边舟,巷陌东风拂面柔。

客里又惊春事晚,梦中重续栝苍游。

欢情饮量年年减,古寺名园处处留。

却羡少年轻岁月,角声如此不知愁。

南游云海路茫茫,又泛归舟到栝苍。

城郭凄凉叹辽鹤,鬓毛萧飒点吴霜。

醉醾可把春无几,弦索初陈燕未央。

楼下清溪三百里,溪流不似客愁长。

安用移封向酒泉,醉乡只拟乞南园。

更添小阁临滩石,一洗人间歌吹喧。

南宋乾道四年(1168)八月,知州范成大“至郡,徐子礼提举(主管专门事务职官)按部(巡查部属)来过,劝予作小亭,记少游旧事;又取词中语名之曰'莺花',赋六绝而去。明年(1169)亭成,次韵寄之。”徐子礼六首绝句似已失佚,而范成大的《次韵徐子礼提举莺花亭》并寄赠给徐的六首绝句,却收在 《范石湖集》卷十。其六云:

文章光焰照金闺,岂是遭逢乏圣时。

纵有百身那可赎,琳琅空有万篇垂。

诗作化用秦观在处州写的《千秋岁》、《好事近》等词作的佳句,又写了莺花亭周围的景物,以表达对“乏圣时”、“世路穷”的秦观的同情,对“万篇垂”、“百身那可赎”的“一代才土”的极力赞美,对“招不得”的断魂“游子”秦观的深切怀念。此外,范成大还在南园建起莲城堂。这时的南园,最为繁华兴盛:不但花繁草茂,莺歌燕舞,而且还有了亭堂建筑等人文景观;不只市民游人来往如织,就是官宦文人也纷至沓来。他们踏访古迹,吟赏烟霞,凭吊前人。

“画栋朱帘有兴废,南浦西山无古今。”这虽是清朝方文《滕王阁》的诗句,用它来形容南园的变迁也是十分贴切的。斗转星移,历史变迁,山川依旧,花开草长,南园走过了它的辉煌之后,渐趋衰败。元朝兴筑新城于万象山下,旧州治始划为城外,踏访和游赏的人自然少了,南园变得岑寂冷清。明、清两代只有个别诗人,在踏访南园时引发出忆昔怀古的情怀:

城廓轻寒入柳围,秦郎此处赋黄鹏。

而今依旧黄鹏花,不见秦郎醉卧时。

(清•道光王尚赓《莺花亭六首》之五)

白石苍苔拥坏墙,梅龙偃蹇略成行。

数枝春色回天地,半亩寒光带雪霜。流水有情空照影,闲庭无客自浮香。

朝来索笑忘归去,独理琴樽向夕阳。

临风遥忆百年人,寂寞园亭景尚新。

树阅沧桑经四世,花开篱落又三春。

冲寒未损清癯质,历劫谁修铁石身。今日寻芳重爱惜,逋翁遗迹未全沦。

(清•吴世涵《南园观梅感赋》)

岁月虽在流逝,而柳围轻寒,苍苔拥墙,篱落花开,园亭景新,大自然依然如故。朝代兴废更迭,人世沧桑与历劫之后,诗人“不见秦郎”与旧人而不免哀感伤怀。

经历了岁月风雨的冲刷浸蚀,清末粤地游民的焚烧,抗战时期日寇的狂轰滥炸,南园的建筑早已夷为平地。后来,南园的断垣残壁也不见了,只有萋萋芳草和丛丛乔木。南园逐渐被人淡忘,退出人们的记忆。今人只有阅读方志和古人的诗作,才知处州曾有南园,却根本不知其遗址与旧貌。

最近,一些有识之士倡议修复南园,恢复其原有自然风貌和人文景观。这是少投入、多回报,短付出、长收益的大好事,何乐而不为?同时,这也是我市群众的一个宿愿,可在那里游赏景物,重温历史旧梦。我们热切期盼着,南园能再现往日的风姿。

(赵治中)烟雨楼

浙江有两座烟雨楼,一在嘉兴南湖,一在处州丽水。嘉兴南湖先是筑台, 并非建楼,时间在五代十国时期:

元璙筑台鸳鸯湖畔,以馆宾客。

(明•万历版《秀水县志》)

元璙是吴王钱鏐的第四个儿子,时任中吴节度使广陵王。他筑台的时间,比丽水建烟雨楼要早一百多年。宋建炎四年(1130),金兵大举南侵,辛卯(1170)秀州(今嘉兴)陷落,台为战火所毁。而真正建烟雨楼,则比丽水的烟用旧台址建楼后,王希吕略加装修,才取“烟雨”为楼名,他就在这里安度晚年。元季杨苗之乱毁了楼,到清嘉靖二十八年(1549)改建为疑楼,地点由湖滨移入岛内。清顺治二年(1645),疑楼被兵燹再毁,康熙二十年(1681)重建。

丽水的烟雨楼,不仅是我区最古老的名楼,也是我省最古老的名楼之一。关于它的兴建,明成化版《处州府志》卷之一有载:

烟雨楼在旧州治,宋崇宁三年(1104)郡守杨嘉言建。今废。有题咏,见纪载。

杨嘉言,是北宋政和(1111-1117)初的处州太守。他建楼至今,已有整整九百年的历史了。

烟雨楼原址到底在何处?是在小栝山的山背,还是万象山的峰巅?喻良能的《旧州治记》有云:

由好溪堂(在旧治东)层级,三休至烟雨楼,凭栏四顾,目与天远,如登双溪楼(在金华),如涉蓬莱阁(在绍兴),气象绝似,而爽塏(高朗干燥)过之。万山峨峨,横在一目,下睹干井,提封(积土而封)隆楼杰阁,绿窗朱牖,掩映于晴霏夕霭。丹青水墨所不能尽,令人目眩心怿,徘徊不忍去。

(清雍正版《处州府志》卷三十七《艺文志》)从“凭栏四顾,目与天远……万山峨峨,横在一目,下睹干井”的描写,可知烟雨楼是建在万象山之峰巅。因为万象山“俯临城邑,近挹溪光……乃城中山之最高者(海拔132米)”(《栝苍汇纪》卷之七《地理记》),是观赏处州城郭和瓯江两岸景色的最好视点:

万象一凭栏,了了见城市。

坐看琵琶洲,落日苍烟起。

(清张迪民《万象登高》)

楼建成以后,烟雨楼一带的晨烟暮雨与飞云雾霭,堪称府城莲城的佳境。当时和后来的地方政要和骚人墨客,往来如织,对它吟哦题诗不绝。北宋政和(1111-1118)末,处州太守钱竽就写有名作《烟雨楼》诗。诗云:

人在神仙碧玉壶,楼高壮丽壁城隅。风云出没有时有,烟雨空蒙无日无。

属吏郑侠也吟有《烟雨楼》诗:

仙人居处即鳌宫,更作层楼峭倚空。

群岫远来烟漠漠,大江南去雨蒙蒙。

北宋开禧年间(1205-1207),处州太守赵雝的《烟雨楼》诗:

画栋飞云暮霭寒,楼台城郭有无间。

烟收雨霁曾看否?见尽东南万迭山。

三首诗都描绘了烟雨楼的高耸壮观:画栋楼台为“鳌宫”,似玉楼;壁立城隅, 高峭倚空。而诗人所见的“风云出没”、“烟收雨霁”、“群岫远来”、“大江南去” 的景象,也只有在“城中山之最高者”——万象山的峰顶才能观赏到。

南宋乾道四、五年(1168-1169)任处州知州的范成大,不仅为烟雨楼书榜(题颜),而且还填有《虞美人》词来描写与赞颂烟雨楼。可惜的是范成大词作后来散佚了,但姜夔的和词却流传下来。其序云:

栝苍烟雨楼……风景似越之蓬莱阁,而山势环绕,峰岭高秀过

之。观居士题颜,且歌其所作《虞美人》,夔亦作一解。

词作原文:

阑干表立苍龙背,三面巉天翠。东游才上小蓬莱,不见此楼烟雨未应回。而今指点来时路,却是冥蒙处。老仙鹤驭几时归,未必山川城郭是耶非!

词作的上片,盛赞烟雨楼的“高秀”:楼的栏干外立在万象山的山顶,楼的东、北、西三面山势高险,天空翠碧澄蓝。词人虽“东游才上小蓬莱”,但未见这一带的晨烟暮雨,他是不愿离开的。姜夔以虚笔,来烘托万象山风烟云雨的胜景。下片,词人先正面叙写万象山一带迷蒙的景象:如今回看来时之路,却已是雾霭一片,溟蒙不清;后结再悼念忘年交的诗友范成大(比姜大30多岁):范老仙逝多年,几时会象丁令威那样化鹤而归?尽管人间沧桑,世事陵替,而山川城郭未必不是依然如故。全词既有描写与赞美,也有悼念与感慨。它在姜词众多作品中,当属于名篇佳作。

在烟雨楼,可以“吟赏烟霞”,因而有过昔日的辉煌;也有“忧愁风雨”,旧楼年久失修,旧址久萎榛芜,或毁于兵燹,夷为平地。元代至元二十七年 (1290),因旧城之半而兴筑新城,以万象山为界,旧州治始在城外,烟雨楼也就失去往日的繁华热闹,逐渐变得萧条冷落。再到后来,楼宇也倒塌,瓦砾中长满荆棘杂草。

直到清朝道光六年(1826),崇福寺(在今烈士纪念碑一带,建于元贞元元年-1295)僧人达真利用寺前的一览亭(明万历年间兴建),架楼于其上, 重建了烟雨楼,以便游人重新登览天然胜境;并请了学使罗文俊重新以“烟雨”书榜。时人称誉新的烟雨楼是:

水色山光恍入襟袖里,晚烟宿雨如游画图中。

然而好景不长,清咸丰十一年(1861),烟雨楼又为粤地游民所毁,夷为一片瓦砾。

到了清朝同治十三年(1874)春,大中丞(御史中丞)杨浚曾来处州校阅营伍,看到烟雨楼废址,对我地官员作了指令:“浙中烟雨楼有二,不可听其久圮,亟宜兴复。”且带头捐资百金,倡议再建烟雨楼。在杨公的带领下,下属官员也都踊跃捐资,烟雨楼很快地落成。新楼朝南,高有两层,楼沿有栏杆长椅,又重展它昔日的风姿:

楼登百尺踞峰巅,碑坊鸥波得意筌(真知)。

绿野一犁春夜雨,白云满郭午炊烟。

梵钟声远飞山外,松竹香清落几前。

万象空明归眼底,豪怀合向酒杯传。

(清光绪知府陈璚《烟雨楼》)

上世纪20年代,烟雨楼则修建为座北朝南的五间西式两层楼,朝南的楼沿设有栏杆长椅。抗战时期,著名学者俞绍宋游万象山,亦写有《烟雨楼》绝句万象山头烟雨楼,岚光波影一齐收;

不缘松雪残碑在,始惹游人蜡屐留。

可是好景不长,到40年代初,烟雨楼又为日寇飞机狂轰滥炸所毁。加上缺少管理,瓦片被搬走,木料被背走,剩下的是瓦砾与焦土。

今天我们在小栝山背看到的烟雨楼,则是”文革”后的1984年移址重建的。新建烟雨楼也是两层,但已增其旧制:楼高至11.9米,建筑面积扩至308平方米;轩楹开豁,栋宇华丽;楼内外多有时贤题写的楹联,其中“烟雨渺江天残碣独传松雪字,楼台自今古群山犹拥少游

祠”一联,巧用“烟雨”“楼台”,概写远景与近貌,最富有代表性。楹联中所谓

“松雪”,是元代书法家赵孟頫的号;而“少游”,则是宋代秦观的字。楼内外的

文物也更为丰富:二楼挂有北宋祥符元年(1008)天庆观(元改名玄妙观,明洪武年间毁坏)移来的古铜钟,楼前有从上堰头村北面迁来的南宋何澹丞相墓前的石马、石将军等文物……

踏访和登览小栝山的烟雨楼,可以勾起你对万象山巅烟雨楼的美好回忆,引发对处州中古、近古与现代历史的无限遐想与反思,具体而真切地感受世事的沧桑与人间的巨变。

(赵治中)南明山摩崖石刻

南明山是浙南名山之一,座落在丽水县南。出丽水县城的南明门,渡过瓯江,徐行片刻,便踏上了南明山径。

南明山有飞瀑、美池、丹崖、幽洞……那里修竹茂林长绿,四时花卉竞开,自然布局错落有致,为丽水第一胜境。历代名人题咏唱和不绝,留下了许多摩崖石刻。

摩崖石刻,就是在天然岩壁上凿刻文字或摹刻图画。南明山最早的“灵崇”题字刻于一千六百多年前的晋朝。摩崖题名之风,以两宋为最盛。

南明山摩崖石刻发现五十八处,主要分布于石梁、高阳洞和云阁崖等风景点。题刻的内容广泛,有的记载了古代政治家的行踪,有的则是古代艺术大师手迹的传真,有的勒刻了自然灾害的记录,都是宝贵的研究资料。

石梁是南明山名胜。长十数丈的巨石凌空横亘,古人把它比为“半云”、“悬虹”,也有喻为“玉梁”、“仙桥”的。石梁上密布摩崖二十处,下立明清两代有关南明山游记的碑刻六方。1980年维修时,在石梁上发现北宋元祐八年处州太守关景晖的题刻。关氏任职处州时,曾参与浙江最古老的大型水利建筑——通济堰的修理。题刻已被磨去一半,刻上了“石梁”二字。在关景晖所撰《丽水通济堰詹南二司马庙记》碑失落之后,这是第一次发现与关景晖直接有关的刻石资料。

高阳洞由两石合峙而成,深六丈,高约丈五,有摩崖石刻十五处,多为北宋人所留。“沈括、王子京、黄颜、李之仪熙宁六年十二月十二日游”等字就摩刻在这里。沈括,钱塘(今杭州)人,北宋著名政治家和科学家。这方摩崖是他察访两浙农田水利,与同僚游览南明胜景时所刻,已有九百余年历史。在高阳洞口有一著名的洪水题刻:“大宋绍兴甲子,丙寅岁,洪

水自溪暴涨,约高八丈,人多避于楼屋,误

死者不可胜计。因纪于石,以告后来。”高阳洞洪水题刻是很有价值的古代水文资料,它为研究宋代丽水的自然灾异和瓯江河道的历史变迁提供了可靠材料。

出高阳洞循蹬道而上,就到了云阁崖。这里是南明山最高处,居高临下,

溪光山色和闾阎城市尽收眼底。云阁崖断崖如削,有刻石十二处。葛洪的隶

书“灵崇”和米芾题的“南明山”是其中的佼佼者。米芾,北宋大书画家。“南明山”三字,用笔俊逸,刻工精到,再现了米芾的艺术风貌。葛洪是晋朝江苏丹徒人,精于炼丹术,曾隐居南明山炼丹。在南明山大殿后,仍保存了他当年炼

丹的丹井。“灵崇”二字刻在云阁崖正中,字径二尺,体势矫健,显示了葛洪的

书法艺术造诣。

南明山摩崖题刻于1963年被公布为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1981年又被

重新公布省级文保单位,得到有效的保护和管理。

(许旭尧)仁寿寺大殿和仁寿寺碑记

仁寿寺大殿位于丽水城南南明山上,原名佛日仁寿寺,建于北宋乾德三年(965年)。汤思退向皇上请为功德院,赐名佛日报严寺。元至中(1264-1294)中期被火烧毁,元大德(1297-1307)中期进行了重建。清朝改名为“仁寿”寺, 具体哪一年改名尚不清楚。到了清嘉庆年,由于年久失修,整个仁寿寺己是破烂不堪,倾圮且尽。清嘉庆八年(1803年),仁寿寺的住僧们在住持普潮的带领下,通过募缘集到的资金,进行了“缮宇茸墙、复成崇构”,重新修建成仁寿寺,于八月十五完工。并于嘉庆十二年(1807)塑佛像,道光十一年(1831)铸洪钟,道光十六年(1836)敬塑大士十八罗汉像等。铸造的“形制巨丽”大钟,其撞出的钟声柔和在树林中,传遍整个南明山,使游人心旷神怡。该钟己佚。

仁寿寺大殿面积约340平方米,通面阔15米,通进深15.40米,分三开间,重檐歇山顶,檐柱径0.30米,金柱径0.45米。石质圆形柱础。山墙外有围廊。梁枋上有重建和修缮题记。历史上多次修缮,2002年又进行了大修。现为佛教活动场所。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在南明山,原来还有一座寺院,叫大安寺,据《名胜志》载:为唐中和间

(88-884)三平和尚所建。曰:“和尚每骑虎出山,至溪津比使还,徒步入城,晚归则虎候溪,浒载还山以为常”,在《明一统志》中,则有三平和尚的记载:“三平真身像在丽水大安院,有破衲若蝉翼藕丝,其徒保之。”另据《两浙名贤外录》载:唐僧明觉,丽水人,住南明山。雪窦禅师颂之曰:“三界无法,何处求新?白云为盖,流水作琴。一曲二曲无人会,雨过夜堂秋水深。当时有解脱和尚者,亦住南明山,尝月夜静坐依《华严经》,入佛光定,感化佛岀现。由是悟入三摩地,辨才无对。当时禅学之士,

皆言法中义虎,南明有二。”后人曾把两座寺院混淆成同一个寺院,并在重建

碑文中谓“唐曰大安,宋曰仁寿”。实际上,“仁寿”、“大安”各为一寺。清道光

二十六年《丽水县志》卷七(寺观篇)中分别记录了两个寺庙。

清瑞木国瑚《寄仁寿寺僧》诗:

昔访高阳洞,题名在石梁。

盘陀行脚稳,瀑水洗心凉。

松月夜窗晓,山钟秋梦长。

廿年尘事隔,为忆赞公房。

(清道光版《丽水县志》)

“仁寿寺碑记”位于南明山仁寿寺大雄宝殿后。紫砂岩质。圆弧额。通高1.70米,宽0.80米。碑阳面“重修南明山仁寿寺碑记”。碑额阴刻篆书,正文阴刻楷书。共19行,行38字。碑阴面“南明山普潮禅师纪事碑”,碑额阴刻楷书,正文阴刻。共17行,满行32字。记录了“嘉庆癸亥(1803)顶建大殿,丁卯年(1807)塑佛像,辛卯(1831)铸洪钟,丙申(1836)敬塑大士十八罗汉像等”。道光庚子年(1840)立。1998年重新竖立。仁寿寺大殿现为丽水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江永强)崇福寺松雪石

在丽水历史上,元代大书画家赵孟頫书写的《处州万象山崇福寺记》是一方非常著名的碑石。清代重要金石著作《两浙金石志》和《括苍金石志》都曾收录。令人叹息的是这方名碑下落不明,民间对赵碑失落原因揣测纷纭, 成了一桩历史疑案。

事情还得从崇福寺说起。崇福寺是古代丽水很有名的寺院,原址在现已辟作公园的万象山,始建于元成宗元贞元年(1295年),后经各朝维修或重建,抗日战争期问被日寇炸毁,遂成历史。元延祐五年(1318年),崇福寺的创建者行英和尚圆寂,处州地方长官感念他的德行,特请西天目山的明本和尚撰写了《处州万象山崇福寺》记,记述其事迹。两年后,由书法大师赵孟頫书碑,崇福寺和尚立石。明万历二十四年 (1596年),崇福寺又经历一次重建,于是在碑石背面刻上了由屠隆撰文,林芝书写的《重建万象山崇福寺记》。

赵孟頫(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道人,水精宫道人。生于湖州,是宋王朝的宗室成员。他一生孜孜不倦地致力于书法艺术的求

索和磨练,达到追前贤、启后人的高度,被公认为元代书法艺术的第一高峰。赵孟頫“篆籀隶真行草书无不冠绝古今”,尤以楷书和行书成就最高,与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并称中国书法史上的楷书四大家。他死后,元统治者加给他的谥号为“文敏”,历史上又称赵子昂、赵松雪或赵文敏。

《处州万象山崇福寺记》碑为行书,高8尺5寸,广4尺,共19行,每行38字,是赵孟頫晚年作品,写碑时已67岁,离去世只有两年。从书法角度看,结体妍丽遒逸,行笔流利圆转,精熟利落,是赵氏行书的代表作。立石之后,历代前往捶拓的人不断。在碑石失落之后,人们只能凭藉拓本领略其书法风采。

寺毁后碑存万象山烟雨楼。抗战爆发后,还有人在丽水沦陷之前亲眼见过崇福寺碑。著名学者余绍宋先生在抗战期间来丽水,曾游览万象山,写下七绝《烟雨楼》:“万象山头烟雨楼,岚光波影一齐收;不缘松雪残碑在,始惹游人蜡屐留。”诗的跋语说:(烟雨)“楼下有赵松雪书崇福寺碑记,甚佳……”赵松雪即赵孟頫。

那么,崇福寺碑究竟何时失落,又流往何处呢?五十多年来, 丽水的文物工作者曾进行过多方调査,但莫衷一是,扑朔迷离。多数耆老认为,崇福寺碑在日寇侵

占丽水后失落,但近有一位年轻时深爱地方文物古迹的老人说,解放初期,他还在万象山看见过崇福寺碑。假如老人的观察和记忆无误,崇福寺碑应当仍在丽水,并未流落异域。

崇福寺碑的失落距今不过五十余年,见过此碑的还有人在。山河依旧, 碑石无存,痛惜之情难以言表。一代书法大师赵孟頫为处州书碑的史实(碑石拓片至今仍然保存在丽水市博物馆中),仍为丽水的历史增色,人们祈望着有朝一日能重见崇福寺碑的真颜。

(许旭尧)秦淮海祠及其碑刻

宋代,外籍人员在处州供职为官者似诗词著称于世,给丽水留下诗词名篇影响最为深远的,首推秦淮海学士矣。故而处州官员与乡贤为纪念秦观,在丽水万象山建有淮海祠,可让文人学士、黎民百姓瞻仰崇尚。

秦观(1049-1100),字少游,又一字太虚,号淮海居士,江苏高邮人氏,北宋著名词人、诗人。宋神宗元丰八年(1085)进士,哲宗元祐初因得大文豪苏轼推荐,任太学博士、秘书省正字、兼国史院编修官。秦观文才被苏轼青睐,与黄庭坚等名士为当朝誉称“苏门四学士”。秦与苏过往甚密,很讲节义,政治上又属于苏轼一派旧党,故而被目为元祐党人。由于新党执政,苏轼遭贬

斥同时,秦观也连遭贬斥。绍圣元年(1094),秦观起始从编修官贬为杭州通判。御史刘拯又“望风承旨”以增损《宋太宗实录》之罪名祸害他。当年又被贬谪处州酒税署任监酒税之职。尽管,秦观在处州谨慎行事,收罢酒税,身得闲之时,常寄寓于庙庵抄写佛经;然而又以被谒告写佛书为罪,于绍圣三年 (1096)被削秩迁徙湖南郴州。嗣后,再次贬斥流放海南雷州,客死于藤州华光亭。

秦淮海祠,位于万象山山岗高处,座落在原烟雨楼后面,崇福寺东偏三楹之处。祠内供奉为乾隆六十年(1795)温处道秦瀛摹绘的秦观象,及其宋元祐三年(1088)除太学博士敕文勒石。淮海祠建于清嘉庆元年丙辰(1796)十二月,由当时处州知府修君名仁主持修建。设在祠中神龛里的《宋秦淮海先生像碑》从圭山莲城书院里移置。该祠在抗日时期毁于战火,虽祠早已废,现今其遗址尚可考(约在万象山公园烈士纪念碑东面一带)o值得庆幸的是:该碑至今完好珍藏市博物馆里,具有较高文物价值。

其碑刻:无首座。高0.35米,宽1米。乾隆六十年(1795)秦观裔孙任温处备兵道时为纪念先祖秦淮海立。碑中间刻秦观线条立像,题字为“宋秦淮海先生像”。右边刻北宋元祐三年(1088)除太学博士敕文:门下朕惟太学者,教化之源。博士者,儒贤之选。俾天下之士,首道而服业任至重也。未始轻授汝, 观贤良于荐剡,条对于制科,辨论精深,鬯明述作。特除左宣教郎太学博士, 校正秘书省书籍。朕之所期,岂在承讹,□□踊常喜旧而已哉,宜懋远猷,毋忘所学,可依前件敕到奉行。元祐三年(1088)三月初八日。左边刻乾隆六十年(1795)秦淮海后裔秦瀛的重刻题识:乾隆五十八年(1795)冬十二月,瀛以户部郎中出为温处备兵道。处之姜山为宋酒税局,始祖淮海先生谪监郡酒税

时居此,又青田县有慈仁院者,先生昔访昙法师于是,官满作诗留别,院僧绘

像立祠。嘉泰间(1201-1204),郡守胡澄取先生像刊石郡斋。瀛访先生祠,已

久废,郡斋亦无先生像。未几,瀛迁杭嘉湖道去。今年秋,谂诸处州守伊君汤安, 将于郡城之圭山莲城书院设先生位以存祠祀,会族祖云锦

来杭州,视瀛所藏先

生小像,及元□三年除太学博士校正秘书省书籍勅一通,瀛敬谨重摹勒石, 为伊君嵌置莲城书院之壁。按先生除博士,由苏文忠公之荐,其后俱以党祸

被谪,先生始以国吏院编修判杭,旋贬处州,且由处转徙岭海,殁于藤州之华光亭。瀛监司浙东,既过先生所尝监税处,今官于杭,杭之天竺、龙井皆有先生遗迹,寡里瞻仰,抑亦有厚幸矣。无锡裔孙瀛谨识于武林府舍,时乾隆六十

年(1795)十一月望后一日。

上述碑刻则是原置莲城书院《宋秦淮海先生像脾》的内容。万象山秦淮海祠建成时,又立了块《万象山淮海先生祠堂碑》,此碑文本于清嘉庆元年丙

北宋元祐三年除太学博士敕文辰(1796)十二月望 前五日,秦瀛(分巡 道)所撰。可是此碑 实物置何处,是否 已毁,至今无考;而 在丽水志稿卷三艺 文一里却有石刻本 的全文记载。其文

本与上述立像碑刻内容大部分相同,但不同之处在于阐述了在万象山立祠 与移置像碑的缘由。其因一:“书院地湫溢不克称,有万象山者故郡城最高 处,其上为崇福寺极爽垲。今以寺中之东偏三楹,重加黝垩设神龛,奉先生像

祀焉。”其因二:“万象山其地俯临城郭,近挹溪光,望之若图画,盖栝苍一郡

之胜。而又与姜山近,即宋时酒税局。先生之灵,其依凭于是无疑也。”其因 三,由时任处州知府修仁、丽水县知县邵培德、处州府教授张骏、丽水县典史 候宝树共襄其事的。另则,石刻本可贵之处是:有力评击了北宋时政“宋自 党祸兴,而神州陆沉”之要害;并辩证点评了君子与小人两者之间的人生哲 理,在文中指出“顾当时之祸先生者,其骨已朽,而先生及诸君子之名,至今 犹在天壤,亦可见小人之祸君子,无往不福君子,小人之智,成为小人之愚已

矣!”若此碑尚存,无疑亦是珍贵的历史文物。

《宋秦淮海先生像碑》与《万象山淮海先生祠堂碑》,将立像与立祠先后 经过,及其淮海先生的简要履历,先祖后裔孙瀛对先生的敬仰都叙述得一清 二楚。对秦观与处州历史文化的研究有着一定的参考作用。尤其对后人崇尚 贤良、重才选才,如何为官做人等皆有启发教育意义。

秦观在处州供职头尾仅三年,当的不是大官而是小官,但他的文才超 群。作为一个才子被后人敬为佛,能与弥勒同一龛,官因诗谪甚为风流。人们 为何敬仰他呢?因为秦观重节义、讲情谊,与苏东坡一样在官场不同流合污, 自持主张,不为人所左右,再次贬谪依然坚持人格原则。因为秦观是宋代诗 词大家,尤其词的艺术造诣高超,诗词以情动人,委婉、缠绵别俱风格,独树

乾隆六十年秦淮海后裔秦瀛的重刻题识

一帜,是词的婉约派杰出代表。他通过诗词充分表达了人生宦海浮沉、身世飘零的惆怅、哀怨、离愁、凄苦,以至对现实愤恨和失望,揭露了当时社会黑暗。不过对民生疾苦缺乏反映是个遗憾。他有《淮海集》佳著传世。

贬谪处州期间,他为丽水人民留下了不可多得的诗词名篇,并深深地铭刻在人们的心中。如:《题酒务壁》、《题淮海平阇黎》、《留别平阇黎》、《处州闲题》、《文英阁》、《游文英阁》(二首)、《处州水南庵》(二首)、《清溪逢故人》、《满庭芳》、《点降唇》、《河传二首》、《好事近》、《千秋岁》(谪处州日作)等,都在丽水所作。特别是《好事近》与《千秋岁》词作名篇影响深广。苏轼、黄庭坚、李之仪、陆游、范成大、刘廷玑、伊汤安、端木国瑚、徐望璋、王尚赓等文人学士均有怀念或与之唱和的诗词之作。在丽水所建的莺花亭、柳边亭、烟雨楼也成了文人们缅怀纪念秦观的好场所。“楼头烟雨怀词客,亭外莺花溯寓公”,“烟水苍茫沙外路,东风何处挂枯藤”,“儿曹积毁能销骨,误了东坡又少游”,“故应留与行人恨,不见秦郎半醉时”等等诗句,则是对秦观同情与怀念的最好写照。可见,好官不分大小,诗人作家有好作品传世,后人不会忘记, 会得到人民尊敬、崇拜。

(吴刚戟)巾山塔

塔原为佛教特有的一种建筑物,汉代它随佛教传入中国之后,并得到了改造和创新。巾山塔就不是一座单纯的佛塔,它是融佛道人物造像于一塔, 构成了一个奇特的神界,说明元明时期中国古塔己逐步跳出了佛教戒律的圈子,它是丽水民间宗教信仰真实面貌的缩影。

巾山塔位于距丽水市城区3.5公里,海拔约317米的巾山之巅。它和市区隔江相望,与厦河塔遥相呼应。塔以山名,始建年代不详,在明正统三年 (1438)张懋丞《元妙观碑》有载:“观有寥阳殿,向巾子山(即巾山),山有塔 ……” 。从巾山塔的风格和结构看,文中所指之塔即现存巾山塔,建造年代应在明正统三年之前。另明万历七年(1579)刊本《gaunt苍汇纪》载:“南明山东为巾子山,其形如巾。山顶有塔,尝(曾)为雷击,俗称天嗔塔。”巾山塔于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进行过重修。《丽水县志》(道光二十六年刻本)载:“巾子山在南明山东南,以其形名,顶有浮图,相轮己失,始建之年无考,道光二十五年(1845)知县

张铣倡绅士重修,匝月合尖焉”。现为丽水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因塔基内陷, 塔壁变形,致连接塔壁的石梁断裂,严重影响塔体安全,于二OO五年进行整体落架维修。

巾山塔高约13.23米,由塔基、塔身、塔刹三部分组成,为六面七层,逐层收分。塔基平面为正六边形,底部边长2.5米,高0.5米,由刻成简单的须弥座块石砌成两级,第一层辟有高1.65米,宽0.70米的对应拱券门。塔身为楼阁式,塔壁厚实,内为空筒式,在三、五层底各架石梁一条,石梁上设半圆石楼板,沿内壁悬挑踏跺可旋转而上至五层。塔身倚柱为方形长条石,上置枋,承托飞檐,飞檐翼角微翘,雕出方形棱角椽和筒板瓦形,使整座石塔庄重而不失灵巧。

塔墙一至四层每层有对应券门两个相互通透,第五、六层券门只一个, 第七层不开券门,各层券门错开。在塔的二层、四至七层外壁辟有券形壁龛, 镶嵌着篆、隶、楷书体题记和浮雕造像,其中第二层外壁有四个,龛内嵌竖刻篆、隶、楷书体“南无阿弥陀佛”石碑;第三层外壁有隶书题记“道光乙已年 (1845年)冬丽水县知县张铣重修此塔”、篆书题记“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十二月十八日王尚赓来书佛号”、以及隶书“邑人杨大烈、朱景熙、颜容、叶向荣、姚廷选役,匠者许富有、杜光美”。(据考:其中的杨大烈、朱景熙、颜容、叶向荣都曾参加《丽水县志》道光二十六年版的编校。)第四层有四个壁龛, 浮雕四大(或称护塔)天王像;第五层有三个,均为人物造像;第六层外壁有一个,刻道教人物像,塔内壁供奉莲座观世音像;第七层外壁有四个,刻有道

教人物和佛教人物像。

塔刹:为五层相轮和六角形伞盖。原塔刹已毁,留宝盖底,塔刹于1980年重修时复原。

道教的三清至尊像整座塔结构完整,粗犷稳重,2005年维修时,对塔体基础下沉等原因造成的裂缝,因风化和遭雷击坍落部分的塔檐,部分损坏的雕刻造像都进行了全面修缮。

巾山塔的第七层外壁的壁龛内,有三面按顺序排列雕刻着道教的三清至尊像。三清包括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即太上老君),是道教的最高神。天始天尊左手虚拈,右手虚捧,象征天地未形,万物未生混沌状态时的“无极”,左边为灵宝天尊则手拿如意,右边为道德天尊手拿拂尘。

另有一个壁龛雕刻一尊阿弥陀佛像。阿弥陀佛是三世佛之一,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这座阿弥陀佛像为结跏跌坐状,双手叠置足上,掌中有一莲花置于胸口,下置莲座,表示接引众生之意。

第六层外壁有一壁龛,雕刻玉皇大帝,玉帝身穿九章法服,头戴十二行珠的冠冕旒,手持玉笏,旁侍金童玉女。在道教中,玉帝的地位在三清尊神之下,但在大众心目中,玉皇大帝却是中国最大的神,是一位支配天上地下其他诸神的众神之王。而在六层内壁则又供奉着一座正对券

门、凝视正北丽水城区方向的莲座观音菩萨像。菩萨在佛教中的意思是“觉

有情”、“道众生”,其职责是协助佛普渡众生了却一切烦恼,永远欢乐。而观

世音为佛国众菩萨之首,在世俗中的知名度影响非常高。

第五层外壁有三个壁龛,内刻三个正襟危坐、头戴平天冠、下置华座的三官大帝像

形态相同的人物像。从形象看似道教的三元大帝。三元大帝也称三官大帝,即天官、地官、水官。人们认为,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三官信仰源于原始宗教中对天、地、水的自然崇拜。在早期道教中, 三官均为十分显要的神明,因与人之祸福荣辱密切相关,故而受到广泛的崇奉。对三官的来历有多种说法,其中道书上说,元始天尊分别在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和十月十五各吐出一婴儿,这三子长大就是尧、舜、禹,此三人有天大之功,成为“万世君师”,后被封为三官大帝。

第四层外壁的四个壁龛里,浮雕了刻工精细、栩栩如生的四大天王像。四大天王均身穿甲冑,或手持琵琶,或手握宝剑, 或手中缠龙,或手执宝伞(或金刚杵),神态庄重。根据清代翟灏《通俗篇》的解释: 四大金刚手里拿的剑象征着“风”;琵琶暗寓“调”;伞表示“雨”;龙代表“顺”;暗示着 “风调雨顺”,寄托着“五谷丰登”、“天下太平”的期盼。原本横眉怒目,凶猛威武的护法天神,却被中国老百姓们赋予了美好的温情色彩,充分表现了我们民族的本土特色。

巾山塔的宗教人物造像说明,元明时期中国古塔己逐步跳出了佛教戒律的圈子,反映了民间宗教信仰的真实面貌,是民间宗教信仰的缩影,更为宗教信仰研究提供了不可多得的重要实物资料,它体现了我国多教共奉的独具特色的宗教信仰观。

巾山塔从选址到建筑设计均体现出宗教文化的内涵。塔内供佛,塔壁刻佛教和道教人物。其刻划风格线条流畅,充分体现佛道教文化的历史印记, 反映了当时丽水民间宗教信仰的真实面貌,对研究佛、道教艺术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护塔四大天王

(江永强)厦河塔

厦河塔是丽水古城的重要方位标志之

一,它造型挺拔秀美,与丽水古城遗址、巾山塔隔江相望,相映生辉。它矗立于岩顶, 南有青山环抱,下有浩淼瓯江相衬托,更显巍峨壮观。它临江而建,意在镇江水,护城池,是一座依风水学说而建的文峰塔。

厦河塔位于莲都区紫金办事处水东塔下村西佛头岩土,依山临水。是丽水城东南入口处,金丽温铁路、330国道金丽温段及新建的过境公路都从塔下穿过。远方来客无论从水路或陆路,临进丽水城区,远远就能看见高耸的厦河塔,它是丽水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方位标志。

厦河塔于明万历十三年(1585)知府俞枫谷始建。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知府任可容建成竣工,历时近十年。

厦河塔为楼阁式砖塔,塔筑于山体岩石上,塔身八面九层,约38.48米。

由基座、塔身及塔刹三部分组成。整个塔体除塔基用块石砌筑外,塔身、塔顶全部为青砖筑造,塔顶上置铸铁塔刹。

基座为正八角形,低矮简洁,用经加工的花岗岩块石垒砌成三级,高约1.0米。因地势高低差异,离地的距离不尽相同。

塔身青砖砌筑,高约30.8米,截面呈八角形,逐层收分,塔心中空,结构上采用“壁内折上式”,即塔壁中置砖砌梯旋转登道,可层层登临,及至七层。底层内壁边长1.8米,西北面开拱券门,地面平铺青砖。二至七层均设阁楼板,塔壁每面间隔开壶门,券顶用青砖作花边状,每层四门方向逐层错开,其余四面内壁各设一个壁龛。八至九层不做楼层,八层底部架十字木梁,上承塔刹木,九层底架井形木梁;未设门和壁龛,为封闭形塔身。每层塔檐用菱角牙子砖叠涩挑出,一层挑出六道,二至五层挑出五道,五层以上减为四道,转角部位的菱角牙子为方型转角,两端生起,塔檐略弧,檐角翘起,造型优美而富有向上感,檐面以方砖平缝铺砌。一至四层檐下均施砖制一斗三升斗拱, 转角、补间各一攒,其上菱角牙砖、平砖相间叠出,檐角有起翘。二层以上各面相间辟门壶或作假门。塔身转角处有砖砌倚柱,上施额枋;五层以上无斗拱和倚柱。塔内壁素面,外壁层层错缝长身砌就,表面平整,砌出线脚,外涂白灰,因年代久远有剥落,更显古朴。

塔顶用砖砌筑而成,上置塔刹,粗大的塔刹木为御狂风下插至七层顶, 坐落在十字横梁中心。据史料记载:塔顶于清嘉庆十七年(1822)春二月二十三日,被大风吹落,飘坠到江对岸。其形制不详,1980年维护时做成宝顶,2002年维修、复原塔刹,每层塔体现均用扁铁板加固。塔顶及各层檐角装置避雷设施。

塔刹铁质,由覆钵、宝珠、露盘、三重相轮、宝盖及葫芦形宝顶组成。

塔砖铭文分布在整个塔身,分别有“大”、“明”、“国”、“万历丁亥”、“東”、“十一”、以及“V”等符号。这些都是重要的断代依据。

塔作为中国古建筑的一个重要类型,是中国古代文明和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和象征,古塔本身的表现已超过其作为建筑物本身的价值和意义,而且还将历史学、文化学、宗教学、仍至风水学等不同学科的价值集于一身。厦河塔同样具备这些价值,既充分体现了时代特征,又不失其独特的创造性。厦河塔结构严谨,构筑精巧,局部位置如门、斗

拱、塔檐等做工精细,有自己的特色。塔基稳固,塔壁厚实,砌筑讲究,塔刹木下插至七层顶部,采用壁内折上式,壶门各层错

开等等,处理方式极为科学,增强了塔的刚度和整体的坚固。该塔二十世纪80年代前无维修记录,较完整地保留了明代原

貌,这在明代塔中所少见,是明代砖制塔

的难得实物资料。在建筑艺术及建筑工程技术方面有值得借鉴处。

厦河塔作为风水塔,是一种象征性

建筑,属于神权思想的产物,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的思想认识和经济状况。对

研究地方史和民风民俗都有重要价值。

厦河塔临江而建,意在镇江水,护城池,是一座依风水学说而建的文峰塔。明万历年间,推官文似韩的《佛头岩塔记》,

记载了厦河塔营造初衷:“以栝人文未

畅,从郡大夫士之欲,作塔以发山川之奇 ……”,并称:“栝苍山川纠缪,自昔多奇士,青田刘公〔基〕功业文章,不以科名显,即龙泉叶公〔子奇〕与金华宋公[濂]并为明初文学之宗。而松阳叶公〔希贤(彐庵)〕亦与方逊志幽显抗节,无事科名也。顾今多制科,诸大夫士欲借助山川之灵, 且栝东山丽、云、龙、松、缙、遂诸邑之水, 皆出其下,而以一山当之,真萃秀之区也。……而塔其巅,真足发山川之奇哉,第山川以发胸中之奇耳。仰观俯睇,令人若有千霄映斗之文而出,有壁立千仞之节。所称括苍先达之风,将复出并兴,盖虽得山川之助,而实自露其奇也 ……”全篇未提佛教与寺庙、只论人文与风水,说明当时的塔已逐渐脱离了佛教的范畴,反映出当时人们对塔的另一种崇拜心理,让其倡一邦文运。明清时期,民间风水之术盛行,厦河塔正是时代自然的产物,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另外厦河塔历经十年才建成,也从中反映了当时社会经济状况。

厦河塔所处的佛头岩是括苍山的余脉,史志视其为郡之左臂,与其一江之隔的连绵群山发脉于龙泉县黄鹤岭,为郡之右臂,大溪、好溪在此汇合成瓯江,佛头岩“岩石作山鄂,砥柱中流”,是城东之咽喉,地势复杂,风景旖旎, 地理位置十分重要。知府俞枫谷在最初选址时考虑的是“且栝东山丽、云、龙、松、缙、遂诸邑之水……而以一山当之,真萃秀之区也。”等风水因素,客观上却形成了丽水古城的一大重要景观。

厦河塔是先人留下的一笔宝贵财富,代表丽水悠久的历史与文化,展示了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创造。与丽水人民风雨同舟四百余年,它的存亡已深扎于丽水市民的心中。各级政府都非常重视它的保护。1980年丽水县人民政府拨款进行加固维修。1984年公布为丽水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丽水市人民政府拨款,由浙江匀碧古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进行维修,加固塔基,重做塔刹,更换刹杆木和阁楼板,维修塔檐塔顶,清除杂草并加固,安装防雷设施。在塔四周安装射灯。2005年3月16日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陈村石塔

对厦河塔和巾山塔,以及万象山上的灵鹫寺石塔,丽水人并不陌生,但在丽水市区到老竹镇东西岩景区的沿途公路旁有一座石塔却鲜为人知,这就是陈村石塔。陈村石塔座落在距离莲都区联城镇陈村东约500米,金弄口村西约800米(港前线6K+350米)旁的高约30米的山坡上。塔为石质,建于明代。通高666厘米,为六面七层实心塔, 逐层收分。由塔基、塔身、塔顶三部分构成。塔基为变体须弥座, 平面为正六边形,边长约60厘米,高37厘米,在塔基座下另就山势凿成台基,内侧二级,外侧五级。底层塔身边长约36厘米, 逐层收分约2厘米。各层塔身均

为一整体的六面棱柱体,六面均用减地隐起法分别雕刻出塔身倚柱(转角边棱)和枋、神龛以及人物造像。底层塔身刻有武士像,二至七层刻有形态相似的坐姿佛像。雕刻手法简洁,佛像皆螺髻,结跏跌坐状,双手叠置足上,均以一层覆莲和仰莲承托。塔檐弧形外展。塔刹由华盖、相轮和宝珠组成,华盖之上相轮层层叠置并逐渐收分,顶置宝珠,线条非常流畅。塔刹于1957年坠毁,1984年修复。整座石塔挺拔秀美。该塔是研究明代佛塔建筑工艺的实物例证。2004年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关于陈村石塔的来历,确切的建造时间目前尚无史料可考证,在民间有许多传说。据陈村一位七十多的村民讲述,其小时曾听老人们说,当地人将石塔所在的山叫雄山,而它对面的就叫雌山。从前,由于雌雄山常常交媾在一起,阻断了宣平溪的水流,使位于上游的陈村常常饱受水患。一位好心的神仙,看到陈村常受水患侵扰而不忍,就将石塔从距陈村十多里的黄村,移到现址,用佛塔的力量镇住了水患, 保全了上游的平安。据说在黄村至今还能看到该塔原来的塔基印迹。事实上,由于自然地理的一些因素,塔所在的山体向宣平溪凸出,水流在此地有一个大的转弯,常形成一定的回流,特别是遇到山洪瀑雨,大弯致泄洪不畅,使其上游遭受洪水淹没。这是善良的先祖们,利用中国特有的风水学理论,想籍借佛塔的力

量,镇住溪水,保护家园。实际上它是一座在风水的名义下,来“培风脉,纪地灵,壮人文,正风俗”的镇河宝塔。

陈村石塔就位于丽水城区至老竹镇东西岩景区的沿途公路旁,人们可以在欣赏东西岩的美丽景色和领略老竹畲族自治镇的畲族风情的同时,也可留心观赏一下公路旁秀美的陈村石塔。

(江永强)碧湖宋塔

塔,又称“塔婆”、“兜婆”、“浮图”、“浮屠” 等等,都是从印度语音译而来的。

塔虽是佛教建筑,但自印度传入中国以后,与我国固有的建筑形式和技术交流融合,已演变为具有中国特有风格的建筑形式。在南方,木构建筑(包括木塔)不易保存, 砖石结构的塔就成了研究古代建筑的重要资料。

碧湖宋塔建于南宋绍熙四年(1193年), 因年久失修,倾斜严重,经批准于1960年拆除。塔身六面七层,全部用青砖砌筑。木构腰檐上铺青瓦,顶有铁刹。塔身中空,每层都有楼板痕迹。当年拆除时,在塔刹下面,在塔墙的壁龛内,以及塔基下面的“龙宫”中,发现了珍贵的雕版印刷佛经、写经和铜镜、铜佛像、碑刻、砖刻、琉璃珠、钱币等文物。

雕版印刷佛经,都是经折装。纸质有不同程度的霉损。这些经卷,经浙江省文物管

理委员会鉴定,认为是五代、北宋、南宋等时期雕刻的版子。

五代吴越国杭州雕刻的经卷,计七卷。有的经卷上刻有讲经扉画,有的

卷尾刻有双线长方小框,内有“杭州法昌院印造”七字,有的经卷刻着北宋政和六年(公元1116年)或南宋绍兴二十二年(公元1152年)的施经愿文。从版子新旧、字体风格可以明显看出,经文版早于愿文版,经文版的雕刻技术已相当进步。经文中对宋代皇帝的名字都不避讳,故可认定是五代吴越国杭州雕刻的版子,保存到北宋政和六年或南宋绍兴二十二年重印的经卷。北宋初期雕刻的一卷经卷尾有碧湖人进士叶能定用墨写的施经愿文。这卷经的经文内有避翼祖和宣祖讳的文字(翼祖,名赵敬,是赵匡胤的祖父,宣祖,名赵弘殷,是赵匡胤的父亲)。例如把“敬”,“擎”等字中的敬字都缺写一笔,“弘”字也缺写一笔。而对宋真宗以后的帝名都不避讳,证明它是北宋太祖或太宗时 (公元960—997年)雕刻的版本。书法劲秀,雕刻技术已达到较高水平。

南宋初期雕刻的有两卷,其中一卷附刻有序和

跋,并刻有宋绍兴三十一年 (公元1161年)的年款。另一卷的卷首刻有佛教故事扉画一幅,卷尾刻有宋乾道八年

(公元1172年)处州丽水叶岳的施经愿文一篇。这两卷经,除了避讳的文字可以作为考证其雕刻年代的根据外,愿文版和经文版的文字书写和雕刻、印刷等方面都是一致的,愿文上的年款就是雕刻的年代。

碧湖宋塔发现的这些雕版印刷经卷,开版弘朗,刀法遒美,印刷清晰。卷首的两卷扉画,线条细致,画面庄严。特别是刻有“杭州法昌院印造”的经卷, 当时在国内还是第一次发现。两宋雕刻的版本,国内发现也不多。印刷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化的伟大贡献。碧湖宋塔的重大发现,为研究我国古代雕版印刷史,提供了重要的实物例证。

(许旭尧)灵鹫寺石塔

丽水城关瓯江之畔的万象山公园内,在苍郁的绿荫丛中,耸立着四座造型别致,雕刻精美,小巧玲珑的石塔,游人至此无不伫立观赏,留连忘返。

这些石塔原建在丽水城东二十里的灵鹫山灵鹫寺前(俗称灵山寺)。五十年代末筹建瓯江大水库,丽水在计划淹没区内,1959年有关部门即将石塔迁置于云和县城郊前溪山上,1980年复运回丽水置于现址。四座石塔有不同程度的局部残损,仅有一塔尚比较完整。石塔全用青石砌成,平面呈六边形、通高四米余。四塔均建于南宋嘉定年间,建筑型制、风格基本相同,仅雕刻题材略有变化,属同一时期的作品。现塔自西向东的排列顺序分为1-4号,以1号为例:

基座:为圭角双重须弥座基座,高85厘米,平面呈六边形,最大径136

厘米,由圭角,上、下枋,上、下枭,束腰等部分组成。圭角六面雕刻波涛汹涌的海水和云山,佛教称为“九山八海”,即以须弥山为中心,周围环绕八山,而山与山之间各有一海水,这是印度世界建立说所表示的山海总数。圭角之上砌下枋,每面雕壶门状曲线枋脚,下枭素平,第一层须弥座之束腰每面雕刻如意纹两朵,雕刻比较简单,再上之上枭、上枋均素平,上枋又是第二层须弥座之下枋,基座自二层须弥座起逐渐收分,上、下枭雕仰、覆盖瓣,形略瘦长,束腰六面雕刻狮子、牡丹、菊花等,转角处隐出三支并合竹状矮柱,上枋素平,上承塔身。

塔身:塔身分两部分,下部为六边形塔柱,上部为一椭圆形塔肚,中间以一枋分隔。塔柱自基座外每边内收16厘米,使其座露出一六边形台面。塔柱实心,高27厘米,径68厘米,其中一面刻建塔题记曰:“当院徒弟,住持东山多福院比丘师倬,抽施长财,建造七佛宝塔一所,祈福答报四恩,利资三有。

嘉定九年岁次丙子十一月朔日谨题。匠者陈喜。”共五十六字,分八行,字径约三厘米,自右向左直书,为阴刻正书。其余五面雕金刚力士各一尊,力士胸部宽阔,双眸圆睁,容相威武。椭圆形塔肚中空,开一火焰门,供善男信女燃烛焚香之用。塔肚外壁雕刻菩萨、佛像各二,菩萨头戴宝冠,双手合掌,神态安祥地盘坐在莲花座上,头部上方各飘一朵卷云。两佛身着袈裟,脚蹬祥云。塔肚上部以覆莲周匝,上承塔顶。

塔顶:

塔檐六边形,仿木结构,阑额接在塔肚上部之覆莲上,其上每转角处施铺作一朵,每朵出华拱两跳,为双杪五铺作偷心造,并按木结构方式隐出撩檐枋、角梁和椽子。檐口阳刻勾头,纹饰系宋代常用之宝相花。屋面雕岀瓦垄及垂脊,顶部冠以双重覆莲。整座塔顶仿木结构做法,十分逼真,是极具匠心之作。其余三座塔基本形同1号塔,虽题材有变化,但雕作技法大同小异。在四座塔中唯3号塔顶保存完整。除1号塔建于嘉定十一年(1218)外,其余均建于嘉定九年 (1216)。四座石塔在设计造型和雕刻工艺上不仅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而且精湛高超,线条流利圆润,手法娴熟,主要部分都采用凸出的平整表现方法,有如宋《营造法式》石作制度中的“剔地起突”(即高浮雕)作法,在凸出的主题上用尖刀刻出细而

流畅的线条,给人以清丽秀雅之感。对四座塔细细观之,均各有千秋,是难得

的石雕艺术品,其价值不可低估。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自从移置于万象

山公园,园内又添了一处人文景观,可供更多的人得到古代艺术美的享受。

(陈吉夫)概头石经幢

在丽水碧湖镇概头村有一座石刻建筑,因其外观与石塔接近,人们都习称为塔。其实它属于另一类宗教石刻建筑,称经幢;因为是石头建造的,故又叫石幢。

经幢是中国古代宗教石刻的一种,创始于初唐,唐代和宋代社会最盛行建造经幢,此后建幢风气渐渐转衰,但到明清两代仍有雕造。幢是梵名“驮缚若”的译名,原始的形式是竿柱上装饰种种丝帛,顶装如意宝珠,就象一把伞子一样建于佛像前。这种样子没有实例留存,但在甘肃敦煌石窟壁画中能看见。后来易木为石,并吸收了某些楼阁式塔的建筑形式,逐渐演变为今天人

们所看见的具有各时代不同特色的石幢。目前,我国现存最早的石经幢是唐朝永昌元年(689年)雕造的,在陕西省富平县。

经幢建造意义可以从佛经中找到解答。《佛顶尊胜陀罗尼经》中说:佛告诉天帝,要是将本部经书写在幢上,幢影映在人身上之后,人就能避免被罪垢染污。因此,古代佛教信徒建造经幢的目的是多做功德。正象现在的佛教信徒把念经烧香拜佛作为积功德是一样的道理,只是形式不同。

经幢的结构一般分为三个部分,即幢座、幢身、幢顶。建造时是各局部分别雕刻,雕好后各部分再累建成整体。幢座大多刻成覆莲状,下设须弥座。幢身柱状,多数是八面体,上面雕刻佛教经文或佛像等等。有的幢身又分为若干段。上段较细,下段较粗,中间用宝盖隔开。盖上刻着模拟丝织品的香幔, 飘带,花绳等图案。幢顶一般刻成仿木结构建筑的攒尖顶,顶端托起宝珠。从石幢的发展来看,初唐的石幢结构比较简单,唐代中后期到宋,石幢的结构趋向复杂,雕刻繁缛精致,纹饰内容也极丰富,常刻仿木结构建筑构件和菩萨、武士等佛教形象。

幢身所刻佛经通常都是佛顶尊胜陀罗尼经,也有少数刻心经、楞严经等。有的石幢上只刻佛的名称,比较简单。刻经所用文字一般是汉字,个别的也用少数民族文字。

石经幢并不绝对属于佛教,有极少经幢刻上道德经,这就属于道教的经幢了。

概头石经幢座落在概头村的村头,东距碧湖镇约2.5公里,紧临丽水一松阳公路。当地人称“过街塔”。概头石幢现高340厘米,六边形石砌基座,幢身六棱柱状,上刻楷书“南无阿弥陀佛”和“南无多言如来佛” 。幢身上下各有露盘一个,雕刻仰莲纹,好似盛开的莲花。幢顶为宝珠状,下刻相轮一匝,相轮下有覆钵,雕刻覆莲纹。宝盖做成攒尖式样。概头经幢的顶端原有相轮十重,这是它的特殊之处,现己毁损无存。概头经幢结构简单,幢体没有繁复精细的纹饰雕刻,整体风貌显得简朴庄重,很有特点。

在丽水,石经幢只有碧湖概头一座;在地域广阔的丽水地区也没有发现

别的县市有古代经幢。就浙江全省来说,经幢也很稀少,概头经幢占有一席之地。正如俗话所说,物以稀为贵。建于明代的概头石经幢造型优美,庄重典

雅,既是罕见的古代宗教石刻,也是珍贵的古代石雕艺术品,它是丽水市文物保护单位。

概头村西与著名的通济堰大坝、保定古窑址相邻,距离不过三、五公里,到通济堰和保定游览考察的人们不妨顺路而行,看看概头石经幢这一稀见的文物古迹,定然不虚此行,有所收获。

(许旭尧)却金馆和孝子坊

却金馆村隶属于莲都区双黄乡,位于丽水至缙云的栝苍古道上,距处州府城与缙云县城各45里。南宋迁都临安后,这条栝苍古道就开辟为通京大道,元、明、清三代此道均为驿传干线。历史上,这里也是栝苍古道的重要驿站。

早在宋代,这里就开有民间旅店,人们称之为刘山铺;到了元代,设有官方驿站,遂更名为刘山驿。本来,这个村落和旅铺,如其他地方一样的平常,接待着往来客人。但明朝宣德七年(1432)温州知府何文渊途经这里时发生的一件 “却金”故事,被温、处两地人民世世代代加以传颂,并因此被人们更名为却金馆。明清以来,先

后有不少文人、名士,包括多任处州知府都在此留下了不朽的诗词。四百多年后的道光年间,却金馆村民陈登朝“泣墓守孝”的美德也为世人所称赞,道光二十六年(1846),知县张铣以“纯孝”详请,并奉旨建坊,于清咸丰元年 (1851年)十月建成“孝子”石牌坊。

据史料记载:明宣德庚戌年(1430)五月,何文渊到温州任知府,其任中何文渊需到京城拜见圣上时,夜宿冯公岭。温州属永嘉县丞于建派子间道怀金赠公,被婉言谢绝,而羞愧地退下返回。过往的其他客人听说后很感动,就在何文渊住的旅邸墙上写了“却金馆”三个大字。后来地方官员就在当地建造了一座“却金亭”,以“却金馆”三字立坊,以志纪念,教育后人。

何文渊(1385-1457),字巨川,初号东园,晚号钝庵,江西广昌县人。永乐十六年进士,授监察御使,历按山东、四川。宣德五年(1430),何文渊起任温州知府。“任初,至问民疾苦,察政得失,凡所举行兴利除害之事。未朞月,政化大洽,号称平治,为循吏第一”。他在任6年,处处顺应民心,为政清廉, “无锱铢取于民,布裘蔬食,处之怡然”。因而官升至刑部右侍郎。

关于何文渊“却金”故事的文献记载主要是其得意门生章纶,他曾在明成化十八年(1482)《处州府志》的《重修却金馆记》中,云“广昌何公文渊宣德中守温时,以朝觐之京,道经栝苍冯公岭,夜宿旅邸。永嘉县丞于建遣其子, 间道怀金赠公。公笑而却之,其人惭而退。过客闻之,遂书'却金馆'三字于壁。有司因就其地创造亭馆一区,且以'却金馆'三字立坊揭事于道左。”那么,何文渊“朝觐之京”时,具体是什么时间呢?而在章纶认为“廉君子之行乃分内之一也,古人守之为常事”的宣德年间,对“于建遣其子,间道怀金赠公” 和何文渊却金之事为什么会在民众中产生如此大的反响呢?

何文渊“朝觐之京”,却金的具体时间在章纶的《前郡守何公祠记》中有载,“比三年,公当朝觐”(明弘治版《温州府志》)。朝觐考核之制始于洪武十一年,至洪武十四年,已成为定制(《明史》选举三)。何文渊到温州任知府, 是在明宣德庚戌年(1430)五月,“比三年”,应该就是他到任的第三年,即明宣德七年(1432),按明制,该是他回京都届中考核的时间。在章纶的另一篇 《吏部尚书何公行状》中,记载的时间则更加具体,是“壬子(1432)冬十月入

觐道经括苍冯公”(《明名臣琬琰续录》卷七)。这说明“却金”的事是在明

-

宣德七年(1432)冬十月发生的,明成化十六年(1480)章纶写《重修却金馆记》时,距“却金”故事发生已经四十八年。

关于何文渊“朝觐之京”的却金故事还有个版本,并被广泛的引用宣传,这其中影响最

深的要数明嘉靖七年(1528)处州知府潘润的《重修却金馆记》,他写道:

丙戌(1526)承乏栝郡,过淮阳谒南屏高先生,曰:“昔广昌何公讳文渊者,守温

时,有惠政于民,且持已甚廉。去之日,囊橐萧然,无可为行费。永嘉丞于建遣其子率五邑之民,醵金若干镒,追至栝之俞岭,固赠之。公掷金于地,不顾而去。民以金建亭其地,扁曰'却金'。温先哲少宗伯章公尝表其事于石矣。斯举

也,公之廉,民之义,盖两得之。近年当道,谓此不足尚,乃易扁仆碑,何为者

哉!今子蒞栝请易置之,以励颓风。”由于潘润到处州时,“适岁歉,赈济民困方殷。未几, 贼寇横作,抚捕且急。”这样,不知不觉,“倏忽二年,稍觉政通人和,而此念尚在,乃简郡志,得章公之文而读之,不容不高尚之也”。

明嘉靖五年(1526),潘润到处州任知府途中,过淮阳南屏拜见其老师高先生,师徒二人对“近年当道,谓此不足尚”,特别是对“乃易扁仆碑,何为者哉! ”甚是愤愤不平,

因此高老先生嘱潘润“今子莅括请易置之,以励颓风”。潘润到处州两年后,即嘉靖七年(1528),“稍觉政通人和”,即遵照其恩师的嘱咐,捐献俸薪,对“却金

馆”等进行修茸,重新将“却金”的匾额挂于亭中,并写了碑记,“因以表高公 (恩师高先生)好古之义,而并以劝世之矫情者”,也对那些淡化何公却金之举,并“谓此不足尚”的地方官吏们,“正予之所企慕,愿学而未能者,谨诺之比。”它表达了民众对官府及官吏“清正为民,清廉做官”的一种热切期盼。

据章纶《前郡守何公祠记》中载,何文渊抵京之后,与其同一批被荐举的另八位知府,都因为政绩卓著,被宣宗皇帝招“至便殿,赐勅宴劳,又赐御制 《招隐》诗。”被皇上招至便殿设宴招待是当时朝觐考核后最高的待遇。这其中还有不同的规格,据《明史》中载:“称职而无过者为上,赐坐而宴。有过而称职者为中,宴而不坐。有过而不称职者为下,不预宴,序立于门,宴者出,然后退。”所以,明万历十五年(1587),浙江巡抚温纯在《修却金馆记》中写到,“当公诣阙下,便殿一见,已属稀阔,而又赐之宴,赐之诗,以宠其行。至赐玺书增秩,寥寥干百年未有行者,而亦自公得之。”受到宣宗皇帝的赐坐而宴,何文渊受到极大鼓舞,回到温州复任后,干劲十足,热情更高,因此,“政益修,民益化”,“嘉绩不可殚举”,在当时,时称循吏第一。浙江布政使黄泽以其治行奏报朝廷,朝廷给予赐玺书增秩,而礼部尚书胡滢则向皇上推荐何文渊,升刑部右侍郎。由于何文渊在温州知府任上深得民心,吏民对他感恩戴德,建立了深厚感情,所以,离任临行之时,“官吏军民累万世流芳攀号留焉, 公亦欷觑慰谕”,隔江对岸也有数千居民“望舟而拜泣”,其情形甚是感人。温州的民众官兵为表达对何文渊的思念之情,曾立《何公文渊画像碑》于东瓯(王)庙的左庑,供人祭祀。明成化十六年(1480)四月,何文渊的江西老乡、进士刘逊到永嘉任县令,“凡所以养士亲民者,一以公为师”,民众也相当悦服。后来,“四隅乡约之士”共同商议,卜地在原祠之南建起祠祭祀何公,并立碑纪何公事迹。因何公门生章纶“知公最详”,所以,贻书章纶撰写碑文,章纶为此就写了《前郡守何公祠记》。

岁月沧桑,自明朝宣德七年(1432)地方官吏因就其地创造一座“却金亭”,并以'却金馆'三字立坊,和揭表其事在栝苍古道路旁后,在历史上曾经有过多次的修葺和扩建。有文献记载的比较大的修缮是:

第一次是明成化十六年(1480),距“却金”故事发生约五十余年。这时的 “亭馆如旧,而坊额渐有朽腐”。温州府知府三山人项澄捐出俸金,托处州挥使余昶进行修葺。修成之后,项澄嘱何文渊的得意门生章纶写了《重修却金馆记》,章纶在《记》中,更是感慨于“廉君子之行乃分内之一节也,古人守之为常事,今人守之为难能,然则却金之馆可不表而出之为世劝哉! ”, “尝表其事于石矣”比较全面地总结了何文渊生平事迹,倡导为官清廉乃份内常事之风尚,为后人了解何文渊提供了翔实的历史资料。

第二次是明嘉靖七年(1528),距何文渊“却金”故事发生已经约一百年。这时,由于当时地方上的一些官吏“谓此不足尚”,己经将“却金馆”的扁藏起,章纶《重修却金馆记》的碑记也被放倒。处州知府潘润受其恩师高老先生嘱托,“今子莅括请易置之,以励颓风”。潘润“捐俸市石,刻之亭阴,复颜旧扁于亭”,“以表高公好古之意,而并以劝世之矫情者。”

第三次是明万历十五年(1587),距何文渊“却金”故事发生已经约一百五十五年,距上一次潘润修葺也已经五十九年。万历十四年(1586)夏,钦差、提督军务、巡抚浙江等处地方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关西人温纯,巡海上过东瓯,从栝苍古道经过,曾路过并夜宿却金馆,“独憩公馆下,徘徊不忍去”。当时,“馆稍稍就圮,而规制陋不可以风”。说明这时的“却金馆” 已经是面目全非,破损得都不足以遮挡风雨。分守胡绪,兵使蔡廷臣,括苍守喻均,前丽水令吴思学,都是何文渊的江西老乡,几个老乡“聚而谋所以新之”,但资金尚不足,又想通过发动所有在浙东西做官的江西老乡凑足资金, 浙江巡抚温纯深受感动,也“斥羡金,及庾中之陈佐其费(即用官库的积余补充修馆的费用),仍令恢其规制,以示崇重”这次修建因为参与人数多,资金筹措的也充分,又有浙江巡抚温纯的亲自参与和调用资金,所以,修建规模也很大。经过三个月整修,“却金馆”面貌焕然一新。“前为大门,门俯官道,门之内为厅事,厅事之后为堂,窿然附于堂者为碑亭,翼然起于左右者为厢房。计地则廓而增于旧者十之四,计楹而新增于旧者十之五,计崇卑则耸而增于旧者十之三,轮奂备美,具瞻弥严,凭轼结靷,而过馆下者,不啻奉公之仪形而色动心沐矣!”

浙江巡抚温纯在《修却金馆碑记》中写道:“余自被命抚浙,抑窺主上明圣,锐意吏治,宛然章皇帝家法,敢不夙夜兢兢,妄失堕数,分别郡吏为主上言之,其为士民所习服而安焉者。授公为东瓯故事,今久于其地而不骤迁,以竟其所施,主上幸过听輙久,而请假令他日,诸郡吏有仿佛公者出焉,则余庶几籍手报主上哉!是今日修馆意也。”碑现立于却金馆旧址前,碑高195厘米,宽97厘米,圆形碑额。碑额篆书“修却金馆碑记”,字径10.5X13厘米。碑文楷体,直书28行,碑文27行,满行57字。

第四次是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距何文渊 “却金”故事发生已经约二百五十八年。处州知府刘廷玑带头捐资重修和扩建了却金馆,并立碑记,详细地记述了维修的经过、方法、扩建规模以及维修资金的来源和维修的时间。“馆舍离郡城四十五里,其去缙云县亦四十五里,实往来车节所憩息投止处。层山环抱,烟云缭绕,细民之开张旅寓者,夹道而居焉。惜乎,官舍之沦于榛莽,而民居之,不足以停过客也。余承乏栝土,甫下车即值季省会,旋复署,杭篆者二,理臬篆者一,更值圣驾南巡日,奔走吴山越水间,凡此一去一还,而却金废址定雨入眉睫,心罔不怦怦动也。往来既熟,百姓不余避,乃诣余请曰:'公之治栝,城垣既高固矣, 河水既流通矣,宾宫既华壮,义学既设复矣,他如试馆皆己改修,郡乘皆辑续举。凡为民为士者诸大毕,举顾于往来宾旅,当何惜此数椽?’为余唯唯曰: '修废举坠此地方实事也,余何敢让焉?,于是材木购诸山,无烦转徙之遥也; 砖瓦就以陶,不假人夫之力也。先是内外堂两层,门一层。余更扩其倚山半壁为楼一带,于其后。其前后层相接处复为两厢以翼之。观者遂谓高广于前也。是役也,起自康熙二十九年(1690)之冬十月,落成于康熙三十年(1691)之秋七月。凡诸匠作每日所给银,出自余及诸僚属者若干,出自东瓯在位诸君子者若干。”(清知府刘廷玑《重建却金馆碑记》)

刘廷玑还写道“因念昔之东瓯名守于是馆而却金,今之东瓯诸君又因是馆而捐金,后光辉映之下,不益使邻封籍色哉”。虽然由于时代的陵替,岁月的更迭,现今这一深得百姓敬仰,清官廉吏赞颂的“却金馆”、“却金亭”,己荡然无存,但人们仍能从崇尚清廉的地方官吏给后人留下的碑记,以及从却金

“孝子坊”位于却金馆村南侧村口,栝苍古道从牌坊下穿行。”孝子坊”是为朝廷旌表孝子陈登朝孝敬长辈、“泣墓守孝”的美德而树立的。村民陈登朝在其父去世后,在墓坟前搭庐守孝三

馆这个地名,追忆何文渊“却金”的高风亮节。年,为人称赞。道光二十六年(1846),当时的知县张铳以“纯孝”详请,并奉旨建坊。据清光绪三年 (1877)《处州府志》记载:“陈登朝,丽水人,父殁,庐於墓,以孝称。知县张铣详请建孝子坊。”另据项士元《仙都纪游》记载:民国十年(1921)时,在村中还曾保留有堂三间、翼两厢的陈登朝孝子《明庐》,庐内中悬道光二十九年(1849)钦褒的《纯孝》匾额。“孝子坊”于清咸丰元年(1851年)十月建成。在民间,一直流传着却金馆村陈登朝“泣墓” 守孝的事迹,是何文渊最先上奏给皇帝的说法。

但何文渊在此“却金”是明朝宣德年间,陈登朝“泣墓”守孝是道光年间,两者相差了约四百多年。

牌坊为灰砾岩质。坐北向南。系石凿仿木建筑结构,四柱三间牌坊。通面宽6.0米,通高5.30为。明间宽2.58米,枋柱高3.75米,门净空高2.81米。柱下承以宽0.43米,高0.51米,纵长1.78米的奠磉石(柱顶石)。明间额枋月梁式,雀替刻“暗八仙”图案。上枋中部浮雕“鲤鱼跃龙门”。两侧辅以“暗八仙”图案。上、下枋间嵌夹石板一块,中部采用隐地起翘法刻“孝子”二字,楷书。两侧采用阴刻法,右侧5行,满行9字。“皇清咸丰元年(1851年)孟冬月建钦命浙江巡抚部院存浙闽总督部堂刘浙江全省学政赵三大宪会同题奏”。左侧12行,刻其弟、子、孙的名字,楷书。南北两面图案、文字相同。明间两柱均用高1.55米,厚0.14米的抱鼓石支撑。明间顶部原有“圣旨”碑和一对石狮子,现散落村民家中。次间上枋刻卷草,下枋成月梁形,下承以1/4圆的雀替,上、下枋之间嵌夹堂花板,构成明间高敝,两侧稍低的3个门道。旧时,凡经过留有“圣旨”的牌坊或门楼时,文官一律下轿、武官则一律下马,以示尊敬。如今,村口的孝子坊又在张扬陈登朝泣墓守孝的感人事迹,昭示后人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孝敬长辈的美德。目前,丽水市、莲都区有关部门,正将却金馆村,作为“廉政教育基地”,并将积极争取申报为“历史文化名村”。

(江永强)碧湖古镇

碧湖镇史称“西乡”,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承载着悠久、独特而厚重的文化底蕴。她拥有建于南朝萧梁天监年间(公元502-519年)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通济堰”,是我国古代著名大型水利工程之一,古老的通济堰造福了碧湖平原,使之成为丽水市的一大粮仓。

碧湖镇位于丽水市莲都区西南部平原,是丽水市市本级中心镇,莲都区第一大镇。面积约2万平

方米。它位于瓯江中游,毗邻丽水市区,交通便利,距市区只有20公里,离金丽温高速公路入口处只有15公里,省道龙丽线和丽浦线在这里交汇,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

碧湖之名与通济堰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是通济堰孕育和造就了碧湖。据宋元祐八年(1093)关景晖《通济堰詹南二司马庙记》载:“……'通济堰'障松阳、遂昌两溪之水,……又以余水潴而为湖,以备溪水之不至。……”将余水潴为湖的做法造就了一批以“湖”取名的村落,如白湖、赤湖、何湖、李湖、汤湖等,碧湖也因附近多有湖泊,又常年蓝天碧水,碧波荡漾,故名“碧湖”。碧湖镇的历史发展经历了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在唐初,州县更置,括苍县分出括苍、丽水二县。至武德四年(621),括州领括苍、丽水二县。根据两个分县不久就将丽水县撤销并入括苍县的历史记载推测,当时丽水县的县治就是设在距碧湖五里的资福村。由于武德八年(625)又将丽水并归到括苍,这个县治仅存不到七年时间就废弃不用了,县城的规模也尚未形成,所以,遗迹留存甚少,仅有一些地名。这与明成化十八年(1582)《处州府志》(古迹篇)所载相符,“旧县治在县西三十五里资福村,今地名,有古城冈、县头山、城塘等处,即其地。”而括苍县的县治则在茭山左,宋绍兴四年(1134)曾重建。据元大德七年(1303)处州路总管孟淳《重修丽水县记》载:“县治旧在茭山左, 莫知创始何代,宋绍兴四年(1134)重建,陈瑞为记,吴说书石犹存。……”

据宋高承《事物纪原•州郡方域》对“镇”的解释:“宋朝之制,地要不成州而当律会者,则为军,以县兼军使;民聚不成县而有税课者,则为镇或以官制之。”在宋代,丽水唯一一个镇,是碧湖的九龙镇。据宋《元丰九域志》载:“丽

水一十乡九龙一镇”,后废。

明代,因为碧湖保定为西南达云和县,西北达松阳县的关隘之险要位

置,在保定曾设镇并置税局。碧湖则是当时丽水十三个集市之一,称碧湖市。(明崇祯《府志》)清代的碧湖属义靖乡十五都,分上、中、下三堡。政治、经济地位进一步突显,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奉文分防碧湖,在碧湖中堡设县丞署,在碧湖下堡设千总署,控驭了松阳、遂昌、云和、景宁、龙泉、庆元六县的通途。清宣统二年(1910),筹办地方自治,按选举投票法划分区域。以人口满五万以上者为镇的要求,设碧湖镇。民国改制后,碧湖镇属西乡西义区,碧湖

县丞署废置,遂改为碧湖警察分所,千总署改为征收粮局。

1949年5月10日 ,碧湖解放,9月改为丽水县属镇。1950年4月至

1952年5月冲共丽水县委、县人民政府驻碧湖镇。1952年,县政府从碧湖镇迁回丽水城关镇。

碧湖镇自古以来是莲都区西南农副产品的主要集散地,同时也是丽水、松阳、云和、青田等周边一带集市贸易的中心。明万历《栝苍汇纪》载:乡人立市于此,以丑、辰日、集诸货物交易而退,邑西一都会也。这种从明代就形成的以丑、辰日为市的习俗一直延续至今,形成了丰富的集市文化。每逢市日,本地及邻县赶集者纷至沓来,竹木山货、猪、牛、羊、鸡等都在此集散交易,并形成了小猪、牛、羊、家禽、谷米豆麦、竹木陶铁等几大类相对固定的行点。特别是生猪市场,历史悠久,遐尔闻名。抗战时期,碧湖集市一度败落。解放前夕,通货恶性膨胀,货币贬值,碧湖集市贸易曾连续三年以稻谷、黄豆、茶油等实物代替流通货币,退至以物易物的原始状态。解放后碧湖集市贸易逐渐恢复,集市日由原来的丑、辰日改为农历逢一、逢六。

碧湖镇历史街区街巷纵横,充满了民风民俗韵味。保存较为完整的人民街,长达1.2公里,尚有古典感。南店房铺林立,有酒坊、蔑店、木器打铁店、药房、百货店、弹棉花店等等,并一直沿用至今。清朝咸丰年间(1851-1861), 百货、南货、棉布、酱油等店铺颇具规模。民国时期,镇上开设有酒坊、酱坊、糖坊、染坊、豆腐坊等20多家,还有百货、南货、丝绸、钱庄等多家,仅药店有14家。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创立名铺“德和堂”药店,迄今尚在。

悠久的历史孕育了碧湖丰富的人文景观,并保存了大量的文物古迹。

碧湖宋塔建于南宋绍熙四年(1193),原在碧湖下街,是莲都区建造时代最早的佛塔。该塔六面七层,全部以青砖砌筑,木构腰檐上铺青瓦,塔顶有铁

刹。塔身中空,每层有楼板。因年久失修,严重倾斜,于1960年经批准拆除。拆除时,在塔刹下、塔墙的壁龛内,以及塔座的“龙宫”中,发现了雕版印刷的佛经(金钢经),以及铜镜、铜像、琉璃珠等珍贵文物(现存市博物馆)。雕版印刷的佛经为经折装,分别有五代、北宋、南宋等不同时期的雕版,特别是刻有“杭州法昌院印造”的经卷,在国内极其罕见,具有重要的文物和艺术价值。镇内原有众多的庙宇、栈房和民宅,因抗战时期,碧湖一度为浙江重镇, 成为日军侵袭主要目标。1944年8月26日日军3000余人进犯县城和碧湖, 碧湖失守。日军在碧湖侵占七天,抢劫、杀人、奸淫无数,血流成河、惨不忍睹。日军撤退时,火烧碧湖镇下街天主堂弄口至德和堂药号街道两旁店面房屋176间,以及店后栈房和住家无数间。碧湖天妃宫艺术精湛的雕梁画栋,也被日寇烧毁。目前保留下来的仅有龙子殿

(庙)、广福寺等,以及部分宅院、祠堂、古桥、古堰渠、河埠、古井等。

龙子庙又称龙子殿、龙王庙,原先祭祀龙王和詹、南二司马,后来逐渐演化为祀奉龙子侯王。它位于碧湖镇环北路48号,坐北向南。面积约338平方米,通面宽14.9米,通进深22.59米。青瓦硬山顶。梁架穿斗抬梁混合。面阔三开间,明间檐柱下段石质方柱,柱础方形,共高约3.4米。石柱刻对联“慕羲向仁历千载而无忘其朔”、“畏神服教统回乡而有造于西”。天花上尚有松鹤、狮子、山水等绘画,题款“口口已酉年口月”等字,左后5.5米处有水井一口,呈六边形,井内壁条石错缝砌筑,较精细。

碧湖小学是碧湖镇最早的学堂,前身名为“震丽初等高等学堂”,创建于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二月,原址就设在龙子庙。另外,1949年3月14日县自卫总队副总队长胡允孚以下官兵300余人在碧湖龙子庙起义。3月15日起义部队改编为丽缙永武人民游击支队。

广福寺,位于碧湖镇广福寺新村,坐北向南。面积371平方米,通面宽16.67米,通进深22.24米。正殿三开间,梁架抬梁穿斗混合。青瓦硬山顶。牛腿雕刻人物等。始建于唐天宝四年(745),清同治五年、民国十四年(1924)重修。抗战时期,浙江省联合高中现代实验室曾设于此。1958年曾作碧湖农机厂用房。现为开放性的佛教活动场所。南则有广福寺概和广福石桥,枫台概及木樨花概等遗存。

旧时碧湖曾有“三汤六叶一枝梅”之说,指的是碧湖镇当时以叶、汤、梅三姓为大族的现状,汤显祖都曾提到过“宝(保)定之吕,碧湖之汤”,说明当时碧湖汤氏之旺。各族均建有规模较大的祠堂。沈氏与阙、黄、林四姓是清雍正至乾隆年间由福建迁往碧湖的族群。

碧湖一带人杰地灵,历代人才济济,如明代的叶琛,清末的阙麟书、高鹏,民国时期的沈作乾等,这些知名人物都是碧湖人。

目前,在碧湖尚存的沈氏家族建筑“沈氏宗祠”、“沈家邸”、“沈宅”自成体系,承载了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深厚的文化内涵。碧湖沈氏于清雍正年间从福建莲城清流迁到碧湖定居,自沈毓彦(1827-1901年)起,善经商,“广”字号商,铺有“广和”、“广裕”、“广泰”、“广生”等,直至抗战期间仍生意兴隆。始于乾隆年间的百年老店“广和”酱园,曾在1915年莱比锡世博会上获得鲜味酱油王称号。沈毓彦长子沈国琛(沈朝琛)在光绪年间通济堰总理。

沈氏宗祠是碧湖现存最老、规模最大的宗祠。位于碧湖镇人民街72号。建于清同治前后,是沈氏宗族祭祀祖先、商议族事的主要活动场所。通面阔21米,通进深36米。坐西北朝东南。占地约760平方米。外墙粉纸筋灰刷白, 墙裙以河卵石砌成,地面三合土夯筑,屋面施方椽。平面两进五开间,两侧厢房各三间。梁架为抬梁穿

斗混合。檐柱上牛腿、雀替、斗拱、月梁分别有人物、走兽、山水等雕刻,雕刻精美。门墙为水磨砖清水砌四柱三间牌楼式,大小额枋雕刻回纹、万字纹装饰,花坊雕刻松鹤、故事人物,门墙檐口雕花挑头砖叠涩出跳,砌成封护檐,檐口施勾头滴水,两侧砌成三山马头墙。石质门框,门额为在水磨砖上凿刻而成的阳文“沈氏宗祠”。厢房山墙砌成三山马头墙,墀头堆塑 “仙鹤”,生动形象。正厅屋顶为硬山顶,施小青瓦,屋脊花砖叠脊,做工精美,保存完整, 脊砖雕有朱雀、凤凰等吉祥图案,脊两端施鱼尾兽吻。方形天井用青石板铺墁。

沈氏宗祠建筑高大,是典型的清代江南宗祠建筑,用材粗,做工细,砖雕、木雕精美生动,是研究清末宗法制度、祠堂建筑和民风民俗的重要实例。抗战期间,沈氏家族后代以捐献钱物等形式积极投身

抗日运动,联初中学就是在上街沈氏宗祠开办。解放后为碧湖粮站用房,宗

祠内壁及部分梁柱粉刷石灰,分隔粮仓贮藏粮食。1994年,碧湖镇敬老院在

宗祠开办,至今仍为敬老院使用,保存较完整。

沈家邸位于碧湖镇卫生巷5号,坐北向南。通面阔30.22米,总进深

49.32米,占地面积约1700多平方米。二层硬山顶重檐,梁架穿斗式,屋面小

青瓦合铺,地面三合土夯筑。大门从西院墙朝西开,石质门框,宽1.6米,门额凿刻阳文“中山旧家”四字,门墙用水磨砖筑成四柱三间牌楼式,施以精美的砖雕。在距大门6米处有水磨砖清水砌照壁,长8米,高4.5米,青瓦压背,绘斗拱等装饰。大门内为长方形石板铺地庭院。进入庭院往东即“沈家邸”大门,门额凿阳文“明经”二字。院墙上部约70厘米绘水墨画。天井青石

铺墁,两侧置厢房。正屋西侧南端建有学堂三间,称“小三间”,坐北朝南,通面阔7.92米,总进深9.45米,梁架穿斗式,青瓦合铺。

2003年6月20日,沈氏宗祠、沈家邸、沈宅被公布为第二批丽水市市级

文物保护单位。

在碧湖,古老的通济堰灌溉系统贯穿整个碧湖镇,有着众多的遗存,主

要有:

“中街古迹”桥位于碧湖镇政府大楼门口北侧通济堰堰渠上,建于清代。三折边形石桥。东西走向。跨通济堰(官堰)渠道。长7米,宽2米,净跨5.5米,矢高3.5米。桥面分三节,各由五块条石拼接,中节条石长2.4米,由两侧条石成八字斜支撑,两侧桥面原条石已改块石、卵石填充铺砌。桥面石南侧阴刻“ 中街古迹”,楷书。字长0.14米,宽0.16米。

官堰亭位于碧湖镇政府大楼西北侧官堰南岸,亭坐东南向西北。面积44平方米,通面宽11.9米,通进深3.5米。青瓦硬山顶。梁架穿斗抬梁混合。三开间。前檐柱立于通济堰堰渠中,下段石柱,高约2.5米,上段为圆杉木。临堰渠用条石砌置踏跺2.5米,5步。旧时老百姓称通济堰堰渠为官堰,故河埠亭亦称“官堰亭”。原为方便百姓取水,洗物避雨避风场地,现因年久失修已破烂。

河埠亭位于碧湖镇广福寺新村官堰桥边,坐南向北。面积约52平方米,通面宽10.52米,通进深4.93米。面阔三开间,青瓦硬山顶。梁架穿斗抬梁混合。前檐柱立于通济堰渠。下部方石柱,高约2米,临堰渠用条石砌置踏跺1.5米,3步。

三好桥官堰亭位于碧湖镇三好桥旁,坐东南向西北。面积约37平方米,通面宽10.9米,通进深3.4米。面阔三开间。梁架穿斗抬梁混合。青瓦硬山顶。临堰檐柱四柱均立于堰渠中,下段方石柱,高约2米,上段木柱。临堰渠原用条石砌置踏跺2.5米,5步。梁枋上有历次维修题记,但已不可识读。

碧湖民间文化生活丰富多彩。清咸丰六年(1856)建木偶戏碧湖章塘班,使提线木偶戏渐盛。清中叶后,盛行“处州乱弹”,除在碧湖一带活动外,还有班社进入江西、福建等地。其中林月台班创建于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为处州较早的一个乱弹,主要唱西皮、二簧、平板、乱弹

尖、慢板心、二凡、罗卜子、反调等。

庙会是碧湖民俗文化的一大特色。正月、端午、八月半的庙会戏,农历三月初三的庙会日。在龙子殿和大仙殿,都要举行盛大庙会(即踩街活动)。民间彩灯有龙灯、船灯、采茶灯、狮子灯,龙灯又有板龙、蔑龙、布龙、温州龙等。舞狮、台阁、闹荷(旱)船、抬阁、翻车、腰鼓、秧歌等文化活动盛行,逢年过节热闹非凡,盛况空前。

碧湖古代私塾教育较发达。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二月,碧湖人士在龙子庙创设震丽两等(初等高等)小学堂,为碧湖办学堂之始。初由阙沾霖、汤景彬、魏人骥、叶寿椿等开办,民国时改名为“西义镇立第一初等高等小学校”,七年(1918)改为“县立第二高等国民学校”.十二年(1923)改名为“第二完全小学校”。民国时期,还开办私立小学校4所,分别为曾氏初级小学校 (民国四年)、兰惠初级小学校(民国五年)、淑性初级小学校(民国五年)、淑贞女子初级小学校(民国十四年)。

抗日战争时期,浙江省部分党政军机关单位、学校先后迁至碧湖一带,碧湖镇一度成为浙江的后方基地,被称为“浙南的文教重镇”,成为了浙南军事、政治、文化中心。1938年7月,因为战乱,杭州、嘉兴、湖州等7所中学迁到碧湖,成立了浙江省立临时联合中学。后分为联高、联初、联师3所学校, 学生数千人。另有省立五峰小学、省立临时联合师范及其附属小学、私立杭州武德中学、民众教育馆、浙江省高等法院(迁保定悟空寺)等机关团体、工厂、商店。浙江省立临时联合中学云集了全省教育界众多知名人士,国际知名学者李政道曾就读省立联中。

1938年9月省碧湖社会教育实验区成立,1940年10月改名省立处州民众教育馆,设教导、总务、生计、研究、辅导等五部及乡村实验区,裁撤不详。省立处州民教馆举办各类展览会,成立教育电影放映队和民众剧团。同年举行处州区运动大会,有1500人参加。其时刊物有《处州民众》、《处州画刊》、《儿童报》、《碧湖旬刊》等。抗战时期设有群力书店、新知书店。

1938年2月浙江省战时政治工作人员训练团、浙江省战时青年训练团在碧湖成立。这是抗战初期浙江省政府主办的两个规模较大的训练机构,先后在此集训2000余人。1938年,中国战时儿童保育会成立,它是抗日战争初期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产物,是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妇女儿童工作中的一个范例。6月,在碧湖天妃宫建立了浙江分会第一儿童保育院。1940年9月23日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主席、爱国侨领陈嘉庚一行4人到碧湖,探望慰问了战时浙江第一保育院难童。1941年9月蒋经国夫人蒋方良(俄籍)到碧湖慰问战时浙江第一保育院难童。当时,全国共收容了3万多名难童。浙江两个保育院先后收容了一千几百名难童,碧湖的浙江分会第一儿童保育院共收留六百六十多个难童,在抗日战争中为保护妇女儿童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抗战胜利后,外地迁入有关学校、民众团体撤离。

民国三十五年(1946),刘基中学创办,后改为碧湖中学。现在教育事业发展较快,现有碧湖中学、联合中学2所、碧湖小学等3所,另有机关幼儿园与单位和个人自办幼儿园10多所。还有莲都碧湖文化分馆、图书室、广播电视转播站等。

解放后,碧湖经济以农业为主,工商业虽有所发展,但计划经济限制仍然迟缓。较大工厂只有两家,一是碧湖农机厂、二是碧湖酒厂(啤酒厂)。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碧湖镇面貌发生了巨变,新建了碧湖南山大桥,城镇街区迅速向老镇的四周扩展,正朝着现代化方向迈进。莲都经济开发区的工业新

区在碧湖南山崛起,碧湖啤酒厂现已成为燕京啤酒厂碧湖分厂,碧湖工商企业、高新科技、农业新科技均有跨越式的发展。莲都古堰画乡景区规划,碧湖沿瓯江的古村落及有关地段,九龙国家湿地公园等,都纳入重点规划建设之

列。碧湖前景将更美好。

(江永强)大港头古镇

大港头镇,古为丽水南乡,现为莲都区第二大古镇。天然、古朴、典雅、秀美。瓯江中段最富有诗情画意的旅游胜地,江南独特画乡,知名特色文化园区。浙江省丽水市生态文明示范镇和全国小城镇综合开发示范镇。

大港头镇距离丽水市莲都区府23公里,位于丽水市区西南部,大溪南

岸,瓯江中游龙泉溪与松阴溪汇合处。东与青田县交界,南同峰源乡毗邻,西和松阳县接壤,北面对碧湖镇隔水相望。解放前,大港头属港南区,又改为三平区,为三平乡、松云乡、礼溪乡,区署在大港头。后来该镇为港南、和鼎两乡。解放初为港和、峰和、通源三乡。1956年三乡合并称港和乡,1958年属丽云公社港和管理区,1961年建立港和人民公社。1984年1月建立港和乡,1985年12月建为大港头镇,后来北埠乡并入,现为莲都区直属镇,驻地大港头而名。大港头镇南靠海拔1218米的大山峰名山,北临瓯江大溪阔广的江面,沿溪有一片河谷平原,其余均为岗岭连绵的山地。大港头是浙西南一个重要港口,历史上就是古水运埠头。自南宋始即为周边村镇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尤其在抗日战争时期,大港头建立浙江省铁工厂通用机械厂,当时浙江省临时省会迁云

和县城,在县城所建水力发电厂40千瓦水轮机是大港头铁工厂制造安装

的。并在大港头=头嘴、玉溪设分厂。总厂虽在云和小顺,但铁工厂职工与家属子弟近万人,大多数驻大港头镇一带,大港头镇人气十分旺盛。工厂设有职工子弟学校,还成立了浙铁员工工余社,下设话剧、越剧、徽剧等职工业余

剧团,在驻地周边乡村经常开展抗日宣传文化活动演出,十分热闹。1935年

间红军挺进师一个中队曾在大港头峰源活动。1938年3月20日,粟裕所率领的挺进师一路散发传单、刷写标语至大港头,省长黄绍竑从碧湖赴大港头

慰问红军战士,晚上挺进师宣传队在大港头演戏,向人民群众作抗日宣传。

1944年,国民党88军驻大港头,一度成为浙西南军事重镇。后来抗战胜利,

铁工厂撤销,昔日旧铁工厂遗址尚在。江滨一条大港头古街,现仍然基本保

持晚清民国时期的旧风貌,古街沿溪而建,长800余米、宽4米、木结构,一般双层建筑,底层为店面,上层为住宿。东头古水运码头与古渡口是集散中心,有古樟多株,古双荫亭。大港头古渡历史久远,此渡通保定与堰头村,往松阳、碧湖等地,丽水县志曾载清朝康熙四十八年,保定吕氏捐田资渡费,清嘉庆年间河边叶氏与小山吕氏等捐资造渡船二只,民国六年由南乡捐造义渡一只以免市集交通之阻滞,后又有高鹏等绅士名贤,捐田租田资助二船渡费,并于渡头造渡夫屋两间。此渡还开夜渡,称济川夜渡,并燃灯照明夜行, 始自清咸丰五年。自古这是一个文明渡。临江一面拾阶而下有长约300余米的滨水走廊,且有多个泊船埠头,其旁为木构楼屋,墙基甚高,多为鹅卵石砌叠而成,简洁古朴,独具风格,江滨船埠往昔停满帆船、货轮船、客船、渔舟、竹木排等等,风景美若画图。清代处州诗人朱小塘(1852—1901,缙云人)有诗赞:

大港头春望

雨歇村南大港头,湖光掩映夕阳楼。

也能热闹如城市,六县来船并一州。

水涨溪头树细回,天寒沙嘴雾迟开。

客船风送春帆饱,讶带瓯城雪影来。

幽花雨浥袭堤香,新柳风摇夹道长。

笑指逸官真一乐,卧乘轻舫到松阳。

寒露成群几日晴,千山万壑入诗情。

湖边也敌西湖景,曲曲长亭树下行。

大港头镇,在不同时期,皆因天时地利优越,向来是交通要镇。水上交通衰落后,陆上交通却又繁荣了。现今50.53省道贯穿全镇,两龙高速路又在

镇西侧相接,往昔与今日都是丽水城与云和、景宁、龙泉、庆元、松阳、遂昌、龙游、衢州和福建、江西等地联络的交通咽喉,是丽水市区的西大门。过去是竹木市场的集散中心,现在是行画、工艺品产销的特色文化市场、旅游休闲

度假中心园区。

现在,丽水市整体城市规划建设,将大港头镇纳入古堰画乡景区规划范围。古堰画乡规划:西以瓯江玉溪水库坝体为界,东西以九龙、红圩为界,北接通济堰、堰头村、保定、碧湖镇, 南接大港头镇,总面积为15.53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区块则是大港头镇,坪地、堰头、保定及该区瓯江段,面积为3.91平方公里。发展定位为美术写生基地,艺术创作基地,商品油画工艺美术基地,生态旅游休闲度假中心。古堰画乡,古堰基点在堰头村,而画乡基点在大港头镇。而典雅的堰头村、古通济堰大坝、三洞桥(水上立交桥)、古堰渠、古樟树群落正与大港头隔江相望,近邻相依,大港头古水运埠头及沿溪的风光又无限美好,故而在解放前就有国内许多知名画家慕名而来写生作画,解放后于五十年代至今一直是美术家们的创作基地。大港头镇是江南著名的独特画乡,名不虚传。

目前,大港头江滨古街已成为画乡风情街,有丽水油画院、古堰画乡展览馆、画坊与行画产销、工艺品企业店铺数十家等。在大港头镇创建的“在水一方写生创作中心”已多年,同中国美院、丽水艺术学院等30多家艺术院校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因大港头独特山水风光深深吸引来自四面八方的美术、摄影、文学、民间文艺的艺术家与学生、业余作者前来写生采风创作。在大港头有丽水市巴比松油画创作基地、摄影艺术创作基地、青少年艺术培训中心等,缙云工艺美术学校还在大港头设立古堰画乡分校。香港、广州等地画商也在大港头设立油画、工艺品销售公司等。特色文化产业在大港头正日益兴旺发达,形成工艺美术产业园区。

大港头镇旅游观光景点甚多:

坪地,是块风水宝地。传说七星山与八仙寨是八仙游瓯江观光与聚会、歇息的好地方,被称为桃花源仙境。坪地村就座落在七星山山麓,依山傍水, 有平地田畈。站在大港头水运埠头可见位于龙泉溪与松阴溪交汇处的坪地半岛。该岛三面临水,一面背靠山,中间横贯一条南北向小山谷,东西向又交织三条小山谷,坪地岛上有多个小峡谷,古树掩映,水塘交错,环境清幽。而且天生一个七星岙,则是坪地东侧有七座小山包,呈七星状排列,又名七星山。坪地村南端另有土墙木结构农房一排,古色古香。村后还有座小山岙,有座古墓葬,六十年代已被盗掘一空。丽水县志卷六记载:“宋给事中王信墓, 在县南五十五里十九都坪地,墓志尚存”。墓前原有口荷花池,现已改建为一个小水库,供村民饮用水。在水库边上还可见石将军、石羊等墓地前的遗物,其实这些都是文物古迹,十分珍贵,应引起政府部门重视,很好地移置上岸, 恢复王信墓地原貌,让人观赏其历史文化遗迹。坪地村是个烟水渔庄,今后可成为休闲度假垂钓中心,建立画家村也可成为画家乐园。坪地与大港头的瓯江大溪段,两岸绿树成荫,江面阔广,又多沙滩、鹅卵石滩,也是游客野外活动的好去处。

石猪山,大港头东南方向一公里处有座布满岩块的山,原名为岩石山。传说岩石山原处于堰头村口,村上人出门赶集十分不便。有一天母猪仙扮成一个乞丐,来到堰头村讨饭,村里人看她可怜,将家里剩下仅有一点米粮给她。母猪仙深受感动,将岩石山化为小猪乘夜深时把它移至江对面山沟里, 把小猪赶到连河一带时,天亮鸡叫了,小猪即将复原形变成岩石,母猪仙无奈,只得将小猪赶上山顶。山顶上那块大岩石,象一头母猪,那些一块块石头象成群小猪,在奋力向上爬。人们就将此岩石山称为石猪山,堰头村人从此之后,去碧湖镇也就不用再翻山越岭了。

=头嘴,在大港头东南一公里半,座落在山间田畈,村东有岩山,山脚的巨形岩石状似嘴巴,故名=头嘴。

玉溪,位于大港头西南一点五公里处,据说宋参知政事(副丞相)何澹, 修筑通济堰开凿洪塘时,其何氏家族迁此建村。因大溪环绕,山峦峻峭,林木葱郁翠碧,山水相衬,溪若玉带,亦有说溪里有独岩白似玉,故名玉溪。

石侯,在大港头东偏北三公里处,因村座落水口的宋古塔旁,且有=山形若猴,俗称石猴。相传汉宋出过文武两官员,又化今名为十八都。据丽水县志记载,宋少师梁汝嘉墓在十八都石侯村。有不少民间传说故事至今还在村里流传。

仙人寮,位于大港头南偏东三公里处,座落海拔230米山地,村西有一处寮基,相传古代每逢夕日西斜,彩霞当空之时,就会出现琼台楼阁、红绿仙童的幻景,乡里人以此曾造殿供奉仙人,并取其村名。

腾大头,在大港头南偏东六公里,座落海拔400米山地。村有坑水流经, 村头一丘狭长山弄田,宛如巨龙之首,欲腾空入云霄,村因此而名。

除上述景点外,在大港头周边,还有山地油茶树茂盛出名的茶子棚村;有多柿树、柿果一片金黄而得名的西黄村;有村屋建于一株大柿树旁,且村人开垦了田垟的柿树垟村;有官路(古道)通过的官岭村;有出产竹笋、竹林通幽,村边山涧石潭,泉水清澈、形似水井的小井村等等。这诸多山村美景, 都是寻幽探胜的好地方。

大港头镇,是个山区的河谷乡镇,满目青山绿水,乡野清新,村民淳朴, 邻里和谐。生态与人文环境俱佳,十分宜人修心养性。其自然风光与艺术氛围交融,瓯江帆影、百舸竞游与两岸青山、古街古村落相掩映,民俗风情体验与乡村观光互补,写生创作、文化交流与旅游探胜、休闲度假彼此协调。大港头镇整个景区,空间自由,文明而浪漫,活动项目丰富又多样,宾客可发挥自己的特长爱好而尽情尽兴。随着景区规划实现,各项设施日趋完美,大港头古镇将重新焕发青春,更深受人们的青睐!

(吴刚戟)西溪古村

西溪地处丽水市莲都区西北部,距市区30公里,村落面积约一万平方米。丽和公路将西溪村与丽雅公路紧紧相连,距金丽温高速公路洪渡出口处仅3公里,交通便捷。丽水西溪于2006年6月2日公布为第三批浙江省省级历史文化名村,它是莲都区辖区内的一处省级历史文化名村。

西溪,古时称“锦溪”。“锦水西流自古奇,行人来往有谁知” 。一条清沏呈 “之”字型的溪流,环绕整个村落,自东向西潺潺而过,这便是“西溪”村的由来。它始于唐代中和年间,迄今己有1100多年的历史,所以,现今人们都习惯地称作“千年西溪”。

西溪村的旺族是李氏和朱氏。李氏的先祖是李泌,祖籍京北(西安),历仕唐肃宗、代宗和德宗三朝礼部尚书、大学士、至宰相,并被封为邺侯。李泌的儿子李繁、荫袭父爵,官至太常博士、大理寺少卿、弘文馆学士。唐宪宗元和十二年(817)李繁被贬谪处州任刺史,任内政绩卓著,兴建了孔庙,始开了处州州学先河。他的第五代李舒于唐中和年间(881-884), “备员郡庠,宾舆于朝道,经西溪,观山水之秀,相宅居焉”。当时,李舒看中了西溪山环水绕的秀丽景色,又有处州最早的“官道”——通京古道(稽勾古道)的便利,才率族人迁移至此,以耕读传家,成为西溪李氏之始祖的。

而朱氏的祖籍在江西婺源,朱连于北宋宣和五年(1123)任温州瑞安通判。传其后代,于公元1250年左右为避乱,跋涉锦溪,定居于此。之后,子孙繁衍,成为了处州西溪李氏外的又一大望族。

李氏、朱氏在西溪定居后,以及徐氏人家的迁入,皆以诗书传家,耕读立

世,尤以以德治家、以德治族、以德治村堪称“浙南乡土村落中的典范”,也为

西溪的繁荣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古时的西溪,农商兴盛,各路富商巨贾

云集于此,是莲都区西北角主要农贸集散地。最早的通京古道从村落的街道

中贯穿南北,纵横相连的逼仄村道,曲径通幽,别有洞天。从街道两旁遗存的

各式各样的店铺仿佛还能看到当年的繁荣景象。明清时期的古建筑鳞次密

集。迄今遗存的除有清、民国时期的大量古民居和传世文物,店铺货栈外,还有禅院遗址、山门、古井等等,从村口一直延伸至村尾,形成了一条狭长的历

史文化街区,只要一进入西溪,就能感受到其浓厚的古朴文化。保存较为完整的传统建筑“南极星辉”、“长发其祥”、“与德为邻”、“怀古山房”、“温慈惠和"、“钦荣庆慈”、“楚宝为家”、“陇西旧家”、“奎壁联辉”、“山川环拱”等民

居,处处都透露着古朴独特和清新雅致的美和西溪人所传承的“耕读传家、

诗礼传家、以德治家”的祖训,以及“勤劳、质朴、和善、争光”的品质。另外还有高楼井、李氏宗祠、鹤山禅院、积善庵、文昌阁、观音桥、明觉寺等也保持了

历史的风貌。

西溪村民在革命时期,积极投身于红军起义和抗日战争,赢得“红色西

溪”的美誉。1930年9月初,西溪约50余名青壮年农民参加了红军起义,地点就在道院。他们别上红袖章,悬挂起红底黑字的“红军”的三角红军旗,仅两天时间,就秘密联络招募了100多人参加,经整训后,就开始了参加革命斗争。

1942年至1944年,日军两次入侵西溪村,西溪村民面对凶残的日寇,毫不畏惧,同仇敌忾,曾消灭十个日本兵。

悠久的西溪历史也孕育了深厚的民间文化。在西溪,民间有花灯闹元宵的习俗,历史悠久,狮子灯就是其中的一种。

西溪十景:锦溪西流、环山水月、角井醴泉、东山锦屏、金山列翠、鳌峰魁楼、北峰笔架、文笔含英、鹤山禅院、天马南向。

西溪于2006年6月2日公布为第三批省级历史文化村,同年,经层层选拔评选,获“全国敬老模范村居(社区)”荣誉称号,

西溪村内保存的古民居有:

“南极星辉”民居,清代建筑。坐西北向东南。面积约1000平方米,通面宽24.5米,通进深33米。二进式。青瓦,二层硬山顶。梁架穿斗抬梁混合。中堂明间挂有古匾“经明”,上款为“钦命礼部左侍郎提督浙江全省学政加三级吴钟骏为”,下款“大清咸丰贰年(1852)岁次壬子仲春毂旦贡生李廷材立”。另有一古匾破损严重,“杏林春暖”,上款为“钦命□□□处金等地方总镇调任云南鹤□□□世袭之骑尉高明德为”;下款“大清道光十有四年(1834)岁次甲午促春月毂旦丽水学庠生李生成立”。古香桌保存完好。门墙青砖砌筑。门外有一对旗杆石。外大门旁有一口古井,已沽。

“长茵其祥”民居,清代建筑。坐西向东。面积约350平方米,通面宽19米,通进深19.5米。青瓦,二层硬山顶重檐。梁架穿斗抬梁混合。中堂明间挂有古匾 “培德堂”,上款为“道光廿二年 (1842)壬寅正月吉旦”,下款为“李生熊立”。门窗雕刻花瓶等图案。砖质门墙。门额上墨书“长茵其祥”,字迹模糊。

“与德为邻”民居,清代建筑。坐西向东。面积约860平方米,通面宽23.5米,通进深38米。二进式。青瓦,二层硬山顶重檐。内部木

构件雕刻精细,部分门窗已被改或被卖。正门门墙砖质,石质门框,墙檐花砖叠砌,两侧山墙为土夯五花马头墙。门额上砖雕阳文“紫辉映瑞”,行书。外门砖砌门框。门额上墨书“与德为邻”,楷书。两侧土夯卷棚山墙。房主为道光年拔贡朱有章。朱有章进士出生,曾任四川奉节知县。

“怀古山房”艮居,清代建筑。坐西向东。面积约350平方米,通面宽22米,通进深16.50米。一进式。青瓦,二层硬山顶。梁架穿斗抬梁混合。内部构件雕刻简洁。砖质门框,门额上墨书“怀古山房”,行楷。门墙檐花砖叠砌。施勾头滴水,墙檐口有绘画。两侧土夯四花马头墙。门前尚保留一对旗杆石。原为“与德为邻”房主的私塾。

沛国|日家“温慈惠和”,清代建筑。坐西向东。面积约900平方米,通面宽24米,通进深41米。青瓦,二层硬山顶重檐。梁架穿斗抬梁混合。内部雕刻简洁,天井设两个2.27x2.63米的水池(现为花坛),花坛石栏上阴刻“咸丰癸丑年(1853)建”,“放生池”等。外大门砖质门墙成八字形,门额上书“沛国旧家”。内正门门额砖雕阳文“温慈惠和”,楷书。门檐花砖叠砌,檐口有众多不同篆书“寿”字,施勾头滴水。石质门框。“温慈惠和”和“钦荣庆慈”为朱有章两个儿子同时所盖。

沛国旧家“钦荣庆慈”,清代建筑。坐西向东。面积约750平方米,通面宽24米,通进深31米。青瓦,二层硬山顶重檐。梁架穿斗抬梁混合。青砖质门墙,墙檐花砖叠砌,施勾头滴水,门额上砖雕阳文“钦荣庆慈”行楷。两侧土夯卷棚山墙。

“楚宝为家”民居,清代建筑。坐西向东。面积约780平方米,通面宽23.5米,通进深33米。二进式。青瓦,二层硬山顶。梁架穿斗抬梁混合。青砖门墙。大门门额上砖雕阳文“楚宝为家”, 行书。左边门“蘭芳”,右边“桂馥”,行书。门墙两边用的砖雕一百个不同写法篆书“寿”字嵌成百寿图墙面,各边五十个,十分珍贵。现尚存三十二个。墙檐花砖叠砌,并有不同的砖雕“寿” 字镶嵌。两侧山墙为土夯五花头墙,檐口有绘画。

“陇西旧家”民居,清代建筑。坐西北向东南。面积约1100平方米,通面宽25.5米,通进深42米。二进式,一进与二进之间用土夯五花马头墙作防火墙分割。青瓦,二层硬山顶。梁架穿斗抬梁混合。楼层檐裙墙用木板封钉。青砖质门墙。在远离大门近30米处又有一亭式大门,门额上墨书“陇西旧家”

四字,楷书。前有一堵土夯照壁,墨书一个大“福”字,以及墙檐口绘诗词、暗

八仙图案。

“奎壁联辉”民居,清代建筑。坐东南向西北。面积约1150平方米,通面宽25.5米,通进深45米。二进式。青瓦,二层硬山顶。梁架穿斗抬梁混合。中堂七开间,部分门窗雕刻较有特色,刻有楼阁、塔、鸟等。前堂曾被火烧,后重建结构有变化。楼层檐裙墙用木板封钉。门墙青砖水磨,门额上砖雕阳文 “奎壁联辉”四字,楷书,已被磨损。两侧山墙为砖质五花马头墙。

李氏古居,清代建筑。坐东南向西北。面积约680平方米,通面宽27米, 通进深25.5米。一进式。青瓦,二层硬山顶,梁架穿斗抬梁混合。大门墙体青砖质,两侧五花马头墙,大门门额字迹已损,无法辨认,施勾头滴水,保存较好。天井由精选卵石铺就,中间是直径2.88米的八卦阴阳图案,用两种颜色卵石铺成。

“沛国旧家”民居,清代建筑。坐西向东。面积约880平方米,通面宽24米,通进深37米。二进式。青瓦,二层硬山顶重檐。梁架穿斗抬梁混合。青砖质门墙。门额上砖雕阳文“沛国旧家”,行书。墙檐花砖叠砌。两侧山墙为土夯五花马头墙。房屋破损严重,二进一侧厢房,次稍间已拆改。

“山川环拱”民居,清代建筑。坐西北向东南。面积约650平方米,通面宽20.5米,通进深32.5米。二进式。青瓦,二层硬山顶重檐。梁架穿斗抬梁混合。房屋建筑不规整,二进厢房另向西南方向开设大门。

西溪村其它古建筑:

李氏宗祠位于西溪村中部,坐西北向东南。明嘉靖二十三年(1834年)在唐光启三年(887)建的繁公祠堂原基上改建成宣义公宗祠,清康熙、乾隆、嘉庆、咸丰、同治,以及民国等年间均有修缮,其建筑为1999年又重新修缮。面积约585平方米,通面宽22.0米,通进深25.5米。面阔五开间。青瓦硬山顶。梁架抬梁穿斗混合。牛腿、斗拱、雀替上的人物等图案雕刻较精细,牛腿采用

镂空雕刻。2005年在李氏宗祠创建了西溪农耕民俗博物馆,陈列了农耕民俗文物。

李氏宗祠在西溪村南侧村口,坐东北向西南,原占地面积约450平方米,现前厅和厢房均已拆除,新建乡政府宿舍。仅保留正厅。且已被用于乡政府食堂用房。原正厅五开间,梁柱用材粗大,结构尚存,原貌高大雄伟。

朱氏宗祠位于西

溪村南侧村口,清代建筑。坐西北向东南。面

积约300平方米,通面宽19米,通进深26米。青瓦硬山顶。梁架穿斗抬梁混合。由正厅、厢房、戏台等组成。正厅五开间,通面宽15米,戏台、大门等均已改造。

高楼井位于西溪村北侧,清代。卵石砌筑。井深2.30米,井腹1.50米,井圈青石质,高0.8米,沿口径0.50米,截面内口圆形,外八角形,故也称八角井,井水清澈。据道光二十六年刊本《丽水县志》载:“高楼井,在县北六十里西溪庄。深不盈丈,而亢旱不竭。”

观音桥,现又叫“水月阁”,位于西溪村村口,据民国十五年《丽水县志》

载:“观音桥,在县北六十里西溪,宣统元年里人捐建。”原为木构八字架桥和廊屋组成,桥中央置观音阁。据清道光十六年《丽水志稿》载西溪桥,县

西北六十里,(观音桥)”。(注:该《志稿》中,将太平、洪渡、西溪等都列为县西北,应为县北)该桥应为在原“西溪桥”桥址上重建,宣统元年,李柏树、李文奎等村民捐资进行修建。2005年末,西溪村民集资重建,取名“水月阁”。

(江永强)太平古村

太平村座落在北乡青山绿水之间,自然环境清幽,历史文化悠久,有着独特传统宗族信仰习俗文化,是莲都区的一个文化名村。太平古称甘泉。丽水县志卷三记载:唐世乡人曾筑垒避乱于迤逦十余里的景寨山。因乡人经受颠沛流离之苦,为盼望过安居乐业的太平日子,故以“太平”为村名。太平现为太平乡政府驻地,太平乡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解放初建立为太平行政村,属平=乡,后改称太平乡;1958年搞大公社体制,属雅溪公社太平管理区;1961年建立太平人民公社,为太平大队;1983年底复建太平乡,1984年6月建立太平村委会,辖4个自然村,村委会设太平村。这里是丽水市莲都区著名柑桔之乡,丽水品牌柑桔的产地。每当金秋季节,山上山下,层林尽染;村前村后,橙黄柑桔挂满园。

太平村,位于太平港(小安溪)东岸,距丽水市区北偏西十二公里。太平交通便利,是丽水交通枢纽之一。现有丽水至雅溪公路、丽水至巨溪公路通过;古代有处州古道过往(经稽勾古道与梅田古道均需从该村穿行),为丽水至双溪、西溪及至武义的通京大道(稽勾古道)必经之地;也可经太平往梅田、葛渡越清塘岭入缙云。在以龟山为中心形成一块河谷小盘地上,除太平村外,另有竹舟村、下=村。三个行政大村之间距离仅约半里,处于相互三角鼎立状态,但彼此和睦为邻同宗共祖,都信奉金端公祖神。这里是块风水宝地,明代开国功臣刘基的先祖曾是太平竹舟人,刘基的先祖之父刘尧仁举家从临安迁徙于丽水竹洲(舟),其四世祖刘集是从丽水太平竹洲(舟)迁到青田南田武阳村的。故而太平一带对刘基有深厚情感,也十分崇拜刘国师,并视若神明,在竹舟刘氏祠堂还曾设灵位祭拜。

在太平村中心古道旁建有惠应祖庙(亦称太平殿),祀奉金端公(又称惠应王、金端王)及其子十相公。他们为太平、下=、竹舟及溪头村各姓氏的先祖。该祖庙有民俗信仰先祖的庙会活动,据《惠应庙志》记载:一年四季都有民俗崇拜活动,主要有:元旦的瞻拜、元宵灯会、清明节送花船、草船、六月告溯典田祈晴雨,八月中秋祝寿会、诗会、九月迎祖神游乐等,庙会由十相公名义组成的十会轮流主持活动,既制度化,又相当规范化。太平殿(惠应祖庙)座西北向东南,占地面积约13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约720平方米,通面宽26.5米,深进27.5米,九开间。由前厅、正厅、厢房、戏台、殿门、照墙等构成。青瓦硬山顶。梁架抬梁穿斗混合。正厅已被改造,房基比前厅高出约1.5米。前厅平面为横长方形,九开间,进深共4.65米,明、次间门内外各一间。前厅大门采用庑殿重檐大式结构,飞檐翅角,雕梁画栋,气象轩昂。始建于宋嘉庆八年,历有修缮。清咸丰八年(1858)遭火焚,同年重建。庙内十二尊先祖神像,文革期间被毁。1995年村民捐资将庙修复一新,后又重雕神像。

1938年8月,建立的特约太平经济建设实验区,区署就设在太平村的太平殿。抗日战争国共合作时期,在我党抗日统一战线政策的影响下,浙江省政府建设厅1938年在这里创办了“特约太平经济建设实验区”。我党选派了张锡昌、曾涛、丘惜光、张之清、徐旭等一批地下党员和进步知识青年以实验区指导员的公开身份为掩护,在北乡地区发展党员,建立党组织,广泛开展了抗日救亡运动。并建立各

种生产合作社,发展乡村经济,上山垦荒与农民同劳动,下乡访贫问苦和群众打成一片,大力宣传播撒革命种子。当时在太平创办的《太平周报》公开发行数百份,影响很大。

在太平一带其它文化古迹也较多,村里的古民居建筑虽破旧,但保存较好的还有不少。如下 =村有古老的太子殿,现祠堂旧址尚在,太平经济建设实险区曾在此举办过妇女生产合作社和合作训练班。民国时期乡政府办公过的古民居也尚存。竹舟刘基先祖刘氏祠堂遗址尚在,且可寻访考察。

始建于清光绪六年(1880年),光绪十一年(1885)建成的太平桥依然屹立于太平乡太平村村口。太平桥为双孔石拱桥,南北走向。全长22.5米,宽3.58米,净跨20.5米。单孔8.40米,矢高约4.00米,拱券石纵联叠砌。中间桥墩西侧石刻“太平桥”三字,楷书。桥面上用条石叠砌成宽0.25米,高0.70米的栏杆。两边各置抱鼓石一块。中间桥墩东侧迎水部分以及栏杆条石之间原均用铁浇铸成榫卯联接。现铁榫卯均无石栏杆受损严重。桥南北两端各置踏跺3米,8步。共有四块建桥石碑散落在村民家中。

还有抗战将

士纪念碑,立于下=村南约700米的梨园电站南侧,碑高158厘米,宽73厘

米,底座40厘米。碑阳面阴刻:“浩气长在”(字高20厘米、宽15厘米)、及

“国民党新编二十师六十二团病故阵亡……”部分已漫漶难辨,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立。碑阴面阴刻:“公墓乌地山为本团病故阵亡官兵公墓,希本村民众尽力保护以慰幽灵。”丽水是日寇侵略的重灾区,驻丽水太平一带抗战将士同人民与入侵日本鬼子有过多次英勇战斗,立此纪念碑有特殊意义。在丽水城原有抗战纪念碑未能得到很好保护,遗迹难以查寻,而在太平、下=之间尚存这块纪念碑,实属不易,值得人们珍惜。

太平乡太平及下=、竹舟的古村落,其地理位置选择及民居民宅布局科学合理,构结又独特。而且多姓村民同宗共祖、血脉相通,传统民俗信仰源远流长,历史文化积淀厚实,文化古迹遗存保护较好。不能不说这是莲都区乡村不可多得的一道风景线。它既有较高观赏性及审美价值,又有很好的教育意义,在新农村建设中值得进一步加强保护。

(吴刚戟江永强)堰头古村

在丽水市莲都区碧湖镇松阴溪与瓯江中游汇合处,有一个古樟弥漫、风景优美的古村落,叫堰头村。它因位于浙江省最古老的大型水利工程,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济堰的源头(堰首)而得名,也因通济堰而闻名于世。

堰头村距丽水市区约二十五公里,是丽水古老的“通济古道”的必经之处。虽然,因通济堰直接惠及丽水西乡大部分平原,历史上都由处州或丽水官府修缮与管理。但作为通济堰坝址所在地的堰头村,在历史上曾经隶属于松阳县与遂昌县。据史料记载,明清时期,松阳县旧设六乡二十九里二十六都,堰头村属惠洽乡忠原里二十六都。民国期间,堰头村曾为松阳县靖居区堰头乡(民国十九年(1930)实行乡镇制,里编为镇,村编为乡),1944年,行政区划调整,堰头乡撤销,堰头村属靖居区裕后乡。1958年11月松阳县并入遂昌县(注:1982年1月才恢复松阳县建制)后,堰头村隶属遂昌县靖居区联溪乡。1963年5月,堰头与堰后等四个行政村从遂昌县联溪公社分出,纳入丽水新合公社,现属莲都区碧湖镇。

堰头村除村名与通济堰有着密切联系外,整个村落的格局也与通济堰密不可分。从堰首引水入渠至“石函”约三百米,两岸千年古樟弥漫,古道自东向西沿渠的北岸而过,古道既是村街,村落的建筑沿古道而建,有路亭、有社庙、有民居、也有店铺,在至今保存的二十多处古民居和古建筑中,沿渠就有十多处。古堰渠、古道、古民居形成了堰头村特有的古村落格局和风貌。2006年,堰头村被公布为丽水市文化名村。

通济堰建于南朝梁天监年间(502-519),距今已有1500余年历史。“通济堰”之名,始于北宋元祐八年(1093),整个工程由拦河大坝、进水闸门、渠道、石函、叶穴等部分组成。干渠纵横碧湖平原,全长22.50公里。作为通济堰水利工程最主要的部分,拦水拱坝就位于瓯江与松阴溪汇合口约1200米的堰头村。大坝最初为木筱结构,南宋开禧元年(1205),郡人参知政事何澹“为图久远,不费修筑”,将木坝改为石坝。大坝为拱形,长275米,基宽25米,高2.5米。其拱坝设计是目前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大型拱坝。通济堰分48脉, 有支渠321条,建有72座水闸,用以分水调节,并开挖湖塘与支渠相通,蓄积余水,形成以引灌为主,兼顾储泄的竹枝状水利灌溉系统。

詹南司马庙,俗称“龙庙”,位于堰头村西首的大坝北岸。“龙庙”也称“龙王祠”,据《松阳县志》载:“龙王祠,中附司马祠,在县东七十里堰头”。始建何年无考,最早提及龙庙的是北宋关景晖《通济堰詹南二司马庙记》:“元祐壬申(1092),堰坏,命尉姚希治之。明年,帅郡官往视其成功。堰旁有庙,曰詹、南二司马,不知其谁欤?”在该《记》中,还提到“尉(指县尉姚希)曰'尝询诸故老,谓梁有司马詹氏,始谋为堰,而请于朝,又遣司马南氏共治其事。’”这是最早记载曾听老人流传的詹南司马始为堰的经过。詹南司马庙是为纪念詹南二司马创建通济堰而建的,它 “一则栖神崇祀以存保功保德之典;二则官司往来巡视以为驻扎之所;三则令门子看守以时扫洒启闭。仍令闸夫每月轮值二名,常川歇住以便守闸,防透船泄水之害。”(《丽水志稿》)它也是保存历代碑刻的场所。祠内,原保存有唐、宋、元、明、清及民国时期的碑刻二十二通,现存十八通。记录了通济堰历代修建情况,以及堰规、堰图等。其中有南宋乾道五年 (1169年)范成大“重修通济堰规碑”。另有明洪武三年(1370年)重刊南宋县丞赵学老刻通济堰水系图碑,以及北宋元祐八年(1093年)关景晖“通济堰詹南二司

马庙记碑”,是现存最早的通济堰史料,它们是研究我国古代水利建设史和管理史的重要资料。现存厢房、台基、石大门等建筑为清、民国时期修建的。庙正殿面阔为三间,通面阔10.65米,通进深8.0米,硬山顶。两侧有宽3.5米厢房。上世纪五十年代末,西厢房倒塌。

石函,俗名“三洞桥”,位于堰头村东首,距大坝进水闸门约300米。因有一条山坑(名畲坑、泉坑)横贯渠道,宋以前,每逢大雨,泉坑水发,挟带大量泥沙、卵石冲泻而下,淤塞渠道。北宋政和初年(1111-1115年)丽水知县王褆采纳乡人叶秉心建议建造,系一立体交叉石函引水桥。这一水利古建筑设计独特,使泉坑水与通济堰渠水两条水流呈立体交叉流动而互不相扰,泉坑水从桥面流入瓯江,通济堰渠水则从石函洞流过,避免砂石淤塞通济堰渠道。石函在北宋始建时为木质,南宋乾道四年(1168)改为石质,石块之间,浇铸铁水。1954年重修。现石函总长18.26米,净跨10.24米,桥墩高4.75米。

在“三洞桥”旁北侧有一座泉坑石桥(通济桥),跨泉坑水,是“通济古道” 的必经之处。全长11米,宽1.3米。为抬梁式石桥,桥墩和桥面均采用条石砌筑,桥墩北侧迎水面砌筑分水尖。该桥始建年不详,桥墩南侧刻有“道光十五年(1835)五月重修”字样。该桥西侧桥头有文昌阁。

文昌阁,俗名八角亭,位于堰头村东首石函旁。起初也是供路人歇息的场所,始建年代不详,现存建筑为清代重建,其形制同碧湖上街的通济古道路亭非常相似。在我国古代,民间有在交通要道和村口路旁筑亭的习

俗,以作为旅途歇息和迎宾送客的礼仪场所,有的还根据当地的风俗,请人

撰写匾额和楹联,悬挂在亭上。据当地族谱记载,在明清时期,堰头村共有数

十族人取得功名,为昌文风,在路亭的基础上重修成文昌阁。该建筑为二层

歇山顶重檐结构。东西朝向。三开间,明间为通道,次间设有长板凳可供小

憩。三面外砌抹灰夯土墙,东面开拱券门,西面敞开式。面积77.18平方米。长

8.8米,宽8.75米。正脊4.34米,重脊7.68米,戗脊9.76米,下檐脊12.88米, 西侧牛腿雕刻有精美的动物,南北墙墀头有水墨画。阁内曾悬有“文昌阁” 匾,并在二层塑有文昌星帝像,故名。至今仍保存有清代重修文昌阁石碑一

方。紫砾岩质,方首抹角。通高1.40米,宽0.75米,碑额首阴刻“重修文昌阁碑”,篆书。碑文阴刻,共20行,行41字。记述重修过程和捐助人名等。宣统

元年(1909)立。1994年全面修缮。

历史上,堰头村是松阳县至丽水的东大门。清时,松阳官府曾在堰头村设有营房墩台等军事设施,还曾设塘守兵五名。据(《松阳县志》)记载:咸丰十年五月十一日,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部将黄呈忠、范汝增率部荡灭松阳地方武装团练,午后县城沦陷。太平天国军又分兵顺松阴溪水陆并进向处州府进发,在堰头村,与处州知府李希郊带领的清兵接战,结果,处州知府李希郊、清军把总金荣国被生俘,并在堰头村就地处决。另据丽水文史资料记载, 抗日战争时期,浙江省部分党政军机关单位、学校先后迁至碧湖一带,杭州、嘉兴、湖州等7所中学迁到碧湖,成立了浙江省立临时联合中学。同时,也有一部分工厂从外地内迁到丽水,其中,浙江化学工厂于1939年从杭州迁到堰头村,用遂昌县治岭头黄铁矿提炼硫酸。厂长叫薛子民,职工达500多

人。

在堰头村,至今还保存有二十多处古民居和古建筑,主要有堰头村55号“南山映秀”、51号“景星庆瑞”、49号“三星拱照”、40号“玉叶流芳”、38号 “光荣南极”、36号“懋德勤学”、26号“佳气环居”、56号“社公庙”,以及“节孝流芳”牌坊,还有临街的10号、12号、14号等店铺民居,较为完整地保留古村落的风貌。

“南山映秀”民居位于堰头村55号,清代中期建筑,坐北朝南。占地面积约400平方米,通面宽20.0米,通进深20.0米,硬山顶。为砖木结构。是村中唯一幢四周墙体均用砖砌的建筑。共有二进,第二进为五间二层,梁架结

构为穿斗式,牛腿雕有狮子、人物、花草等图案,门厅月梁上也有狮子、凤凰、花草雕刻。大门临街,为石质门框架,水磨砖清砌,用青砖隐出四柱三间门楼式,造型为砖仿木结构,这种做法是从木构的衡门发展而来,用砖做出立柱、梁枋、斗拱和椽子,梁枋之间布满了雕饰。中间额枋雕刻出“南山映秀”四个

阳字,以及精细生动的花草、动物雕刻。柱顶各置砖攒斗拱,上承房檐等。砖

雕工艺十分精美。

“玉叶流芳”民居位于堰头村40号,清代建筑,坐北朝南。占地面积约880平方米。木结构建筑,共二进,第一进为七开间二层,中堂前上方有一长

1.85米,宽0.72米的匾额,横书“一经传德”四字,右侧竖写“中宪大夫知浙江

处州府事□□□□郑□为”,左侧书“乾隆九年(1744)二月上浣殼旦生员叶峡立”。中堂后壁上方另有一长1-75米,宽0.67米的匾额,横书“贻远堂”三字。中堂楼阁栅均有雕刻,两侧用斗拱雀替。大门为水磨砖清砌,石质门框,门额上雕有“玉叶流芳”四个阳字,精细简洁。

“节孝流芳”牌坊位于堰头村三洞桥西50米。为清嘉庆三年(1798)九月建成。据《松阳县志》载:“梁氏,监生叶成发妻,年二十六夫故,守节五十七年,享寿八十三岁。知府修仁详文有云:'念姑老而疾,相依憐子幼而多,含哀守制,实为孝义兼全,洵属阨穷可悯'等语,旋奉部题,给银建坊,旌表如例。” 另载“叶成发,国学生,天性纯雅,乐善好施,屡修桥路,行人德之。乾隆庚午 (1750)(注:如按该年号推算,则其妻守节五十七年有误)捐社憐,邑候吴给匾旌焉”。修仁是嘉庆三年(1798)处州的知府,该牌坊为处州府给银由其本家自行建造。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重修的《南阳叶氏宗谱》有载:“案准浙江巡抚王疏称浙省嘉庆元年(1796)分节孝叶梁氏等矢志苦节,贞烈性成, 取具事实册结,查与恩诏定例相符,乾部覆查无异,应如所请,准其旌表。给银三十两,听本家自行建坊。其节孝祠内设位题坊之处俱照。恩诏定例遵行俟”等。牌坊为砖石仿木结构,为四柱三间五楼。通高6.50米,通面宽5.40米,悬山顶,明间宽2.50米,净高3.40米,次间1.30米,明次间均置有月梁。门额上阴刻“大清嘉庆三年(1798)无射月吉旦为国学生叶成发妻梁氏建”题记。上额置“旌表”二字匾,边饰龙纹。下额砖刻“节孝流芳”四字,用缠枝花卉纹修饰四

周。四柱均有抱石鼓支撑。该牌坊原为节孝祠,祠内曾建有楼屋,设有“南阳旧绪”、“追远堂”“连枝

茂阴”等,后废。今人对门厅进行了重修。“节孝流芳”牌坊结构简洁明晰, 至今保存完好。

在“节孝流芳”牌坊的右侧,是堰头村56号,曾是社公庙,现为民居。民国三年(1914)二月,以该社庙为校址,开办了松阳县第三学区(区立)的堰头初级小学校(旧名靖居区立第八小学校),其办校款项来源是叶祠慈云庵共拨租二十八担,常捐三十八个大洋。(《松阳县志》)这是堰头村最早的公办学校,现为丽水市莲都区碧湖堰头村小学。

在堰头村沿渠两岸,现存十余株护岸古樟特别引人注目,它们树龄均在700-1000年左右,个别胸径达2米,古樟群苍劲挺拔,遮天盖地,有的古樟根部已将渠道的早期大卵石驳坎包裹,与驳坎成为一体。有的古樟树冠达50多米,遮荫连绵数百米,衬托出通济堰古老静谧自然美之风韵。沿渠的取水踏跺和埠头为村民漱洗饮用提供了方便,使古堰、村落以及自然环境有机的融合,充分体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

(江永强)保定与下南山古村

保定古村落,位于碧湖镇西南方向约4公里的保定村,面积约1万平方米。保定村距全国重点文保单位通济堰仅2公里,通济堰主渠道穿村而过,“通济古道”沿堰渠而上,为古代处州至西南达云和、龙泉、庆元县,西北到松阳、遂昌县的关隘。地理位置

十分险要,为古代水陆交通要冲,设有保定铺,额定铺兵五名。明代时,在保定设镇,并置设税局。目前保定村民居整体格局保存基本完整,道路、堰渠、

桥梁、古驿道、路亭、古窑址等保持了原貌,留有宋、元、明时期青瓷窑遗址十二处。沿通济堰渠两岸的民居、店铺保留了清末民国时期风格,堰渠旁的各

式取水、洗涤河埠头,跨渠而建的石桥原貌保存至今。

吕氏古屋建于清道光年间。吕宅占地约600平方米,平面长方形,坐

北朝南,通面阔16.15米,通进深37.66米。中轴线依次为门屋、天井、中堂、

天井、后堂。门墙为水磨砖砌筑成四柱三间牌楼式,雕刻莲、松、竹、梅、喜雀、凤凰、牡丹、缠草、回纹、万字纹等纹饰。每柱柱头均施砖质斗拱一攒,明间亦施斗拱一攒,斗拱承托檐枋,檐口雕花挑头砖叠涩出跳。柱、枋做工精细。石质门框,宽1.3米,门额题刻阳文行书“德星焕彩”。门额上留有空龛,外框成匾额形。青瓦,二层硬山顶重檐。檐口砖枋斗拱承托。梁架穿斗抬梁混合。门屋与正屋间有一大天

井,地面河卵石铺墁,阔7.5米,深6.8米,天井与门屋两侧为厢房,三檩三柱穿斗式,重檐,内檐柱按插“S”形牛腿,牛腿雕刻花草图案。

吕氏古屋的主人吕得麒在民国时期曾任丽水县第四

区教育员兼区教育款产委员、第四区农会干事、区党部监委、丽水第四训练区联合甲甲长等职,曾将田产600多万石捐给学校、通济堰等公益事业,北洋政府大总统徐世昌题褒吕得麒“急公好义”匾一方,内务部授银质褒章一

枚,“急公好义”褒匾至今仍悬挂在“吕氏宗祠”。

保定凉亭位于保定村东侧古道上,东西朝向。面积11平方米。通面宽3.2米,通进深3.2米。青瓦硬山顶。梁架穿斗抬梁混合。面阔一间,共四柱, 石质方柱,高2.2米。西北侧柱头石质斗拱保存完整,斗高0.2米,其余已改木质,做工粗糙,破损严重。

下南山村古民居群,位于莲都区碧湖镇下南山村,始建于明万历年间,为郑氏聚居地。村落依山而建,坐东向西,面向瓯江,呈阶梯状分布,现存清末至民国时期的民居数十幢。整个村落建筑因山地形制构筑,布局合理。泥墙、石阶、古道、廊道、古樟、流水的古村在青山环抱之中,显得静谧自然。房

屋多三开间和四开间,以鹅卵石上承泥墙、木构、小青瓦为主,风格统一古朴,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是浙南山地建筑的典型实例。2001年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江永强)九龙和资福古村

九龙和资福村是丽水西乡碧湖大平原历史最为悠久的古村落。自古以来,碧湖九龙流传的民间传说故事尤为神奇,特具有魅力。因而九龙早已闻名遐迩。资福,是丽水古县治所在地,留有古迹遗存也令人向往,故而资福村让人铭刻着难以磨灭的记忆。这两个村,如今又是浙江丽水九龙国家湿地公园的核心区块景观,更为人们所迷恋。

九龙村,在一片平展的原野里,位于瓯江大溪西岸,碧湖盆地中部。距丽水市区12.3公里,水陆交通便捷,有丽水通碧湖镇公路经过,并有瓯江航运。九龙,解放初属九龙乡,建九龙行政村,1956年并入平原乡;1958年属碧湖公社平原管理区;1961年成立平原人民公社,九龙村分建平一、平二、平三大队;1983年复建平原乡,为乡政府驻地,也是平一、平二、平三村委会所在地。九龙村呈半月形状态,站立对岸沙溪山头上望去,此村沿瓯江蜿蜒而建,酷似一条长龙,村里上、中、下建有九口井,井泉水清澈而亮丽,宛如九颗宝珠闪闪发光,江边又设有九个埠头,好像“九龙戏珠”。故名九龙村。据史料记载有其渊源,《纪氏宗谱》曰“该村地名,昔称龙溪。上阁九世代纪氏,常牧驴龙溪草坪,相传驴留连

忘返,纪氏以驴眠之地迁

居,并设九个埠头,九口井,以此取名九龙。清道光丙申秋镌•丽水志稿卷一有记载:宋《元丰九域志》, 县有九龙一镇。唐以后则远于城而民居所聚曰镇。可见九龙在宋代曾建制为镇,当时人口在此聚居定然较为密集,而且较早就有了贸易集市,经济尚为发达,否则不会称镇。解放后,九龙一带在丽水碧湖依然较繁荣,是丽水县主

要产粮地,经济条件尚好,文化生活也较活跃。上世纪50年代设在九龙村的

乡文化站、图书室是丽水县第一个建立的。在村中所建造的标准的电影院,

也是80年代丽水县唯一的一个。目前九龙村文化遗存,村落的民居民宅、相

关古建筑古貌风韵依旧,古道、长街、古桥基本保存,古井、古埠头、古堰渠尚

可考,值得人们旅游观赏。

资福村,亦位于瓯江大溪西岸,处在九龙村和碧湖镇之间,距九龙村南偏西2.2公里,水陆交通同样方便。解放初建为资福行政村,属同心乡,1956

年并入平原乡;1958年公社化时,属碧湖公社平原管理区;1961年建立平原人民公社,成立资福大队;1983年4月属平原乡,后建立资福村委会。资福村昔日原名芝溪,亦名资溪。清道光二十六年刻本•丽水县志卷六记载:丽水县故城,在今城西三十五里资福村,唐初置县于此。今其地有古城冈、县头山、旧城塘诸名。上述古遗址,现在还可察。资福村另外还有古渡桥、古堰渠、资

福寺,现今其遗迹尚在,也可考。资福村同九龙村一样,同为平原开阔地带,是莲都区的主要产粮地, 亦同列入湿地公园范围。九龙滩、沼泽地与资福圩河滩湿地连成一片,恰好成为九龙湿地走廊,两村的滩涂, 湿地森林面积共约99.4公顷,动植物资源甚为丰富,其湿地具有典型性、代表性。九龙、资福都拥有上干年或几百年的古樟树群落,绿树成荫, 环境特佳。古老的村庄和湿地公园、平坦广阔的田园美景融为一体,让九龙和资福村的景色更显得秀丽可观。

(吴刚戟)花街古村

丽水人从小就知道花街是个有故事的地方,而且许多人都听说过花街娘娘的传说,不少人还会念“十里花街九里河”的民谣。虽然几种民谣版本不同,但都是先说丽水风光奇异,再说道路峻险,基本内容没有多大差异:

万丈(象)山,通(洞)天楼,十里花街九里河。桃花云底长,琯头半天高。踏上余岭头,陷入火坑桥。过了银场坑,撞到马头山。跌倒铁钉桥,淌过九里河,才到处州城。

“十里花街九里河”,其实是说花街离县城十里,九里是城东一个村的村名。1986年版《丽水市地名志》载“花街村,97户,368人,为花街村村委会驻地。在白前村东北3.7公里,坐落山岙,公路穿村。山边多桔树,两坑绕村旁。据传,南宋太傅何偁,于该地建了楼厅牌坊,n门口用石子缀成花纹的街道,文官在此要下桥,武官到此要下马,村以此得名。花街村古名叫叶村,又名迎秋。”道光版《丽水县志》载:“二十六都领庄五:黄山前(二十里)、花街(十里)、常宅(十五里)、白善(十五里)、田村(十五里)。”(黄山前即凤山前,白善即白前)花街,民国时属太平乡,现属联城镇。抗日战争时期,企业家郑宝琳先生开的公路从村前通向凤山前。缀有卵石砌花纹的旧路穿村而过,是稽勾古道遗存。

隋开皇九年(589)

处州建制以来,往北赴京城,走的是稽勾古道。《元和郡县图志》云:“处州西北至婺州 (今金华)二百六十里,即此道也。”旧《县志》云:“稽勾山在县北T 百里,峻岭盘回二十许里。……山北即武义县境,为瓯括达婺之间道,实北鄙要害也。”稽勾古道从望京门(即丽阳门,亦称城北门)出城,经北郭桥,向西北过三里亭、五里亭到花街,再经林宅口、柴弄口、太平、小安、双溪、洪渡,沿小安溪东岸到西溪、板染、库头、潘双源,登稽勾山,进入武义县。花街位处稽勾古道进入北乡第一村,在村口两株大樟树下、古道入口处建立牌坊,并筑一段近百米的花街。为什么由何偁建牌坊,此坊毁于何时,均无从查考,遗痕也难以寻觅,但用卵石缀成花纹的街道一直保到2007年,因开展新农村建设,路面铺了水泥,将这珍贵的历史文化遗存湮没了。

何偁是南宋宁宗朝参知政事(副丞相)何澹的父亲。何偁,字德扬,号王雪,龙泉县上河(今龙泉市兰巨乡豫章村)人。南宋高宗绍兴二十七年(1157)进士。隆兴元年(1163)为吏部员时,上书弹劾御史尹穡按丞相汤思退意愿, 撤海、泗、唐、邓四州戍兵,造成金国大举入寇的罪状,奏请孝宗,“愿请尚方宝剑断奸臣颈”,孝宗感悟,立即罢了尹穡。朝中群臣都将何偁比作汉代冒死犯颜的朱云。因秉性耿直,为当权者不容,于淳熙间调任福建提举常平茶公事。他原先没有儿子,何澹是其兄何佾之子,过继给他。后来何偁续娶,生二子二女。何澹未归宗,辞官后与父亲何偁定居丽水玉溪。

花街《何氏宗谱》清康熙年间序载:何澹八世孙何渊于明崇祯年间始迁迎秋(即花街),是花街何姓始迁祖。其府邸遗址在村口不远处,门前就是那段以卵石砌花的稽勾古道。宅第坐北朝南,占地2000多平方米,当地人称其为太师府,原来的建筑物早已毁损无存,后面小山原是何家花园。文化大革命期间,何宅遗址建了民房,但门前“文官到此下桥,武官到此下马”的石碑一直保留到本世纪初。不知什么时候开始,当地人又称这里为娘娘厅,说是花街娘娘的故居。

现花街村多姓共居,最多的是何姓。村中至今留有唯一的祠堂是何氏宗祠,位于村前公路北侧,门前有一口很大的水塘。原先何氏宗祠建在村东南人们称为祠堂岭的东侧,晚清迁建现址,原址现今是桔园、菜园和一幢民房。

何府遗址西面不远处有一座与它平行的古民居,占地2000多平方米,已有350多年历史。其主人是清顺治年间从永康来此定居的俞家杰。据《俞氏族谱》载:俞家杰及其子俞上俊曾分别在江苏洋河

和浙江钱塘为官。路经花街见此地风景优美,便择地建房,牌楼式门楼离街面有四级台阶,庭院很宽阔,再上七级台阶是第二重大门,进门是卵石砌花的天井,两侧是厢房,正厅宽敞,方砖墁地,房梁、牛腿雕松鹤,门窗格扇雕喜鹊、梅花、牡丹等,后进两侧各一间。梁柱均用苦槠树。后面山地是花园,围在墙内。现今除西面厢房住一老人外,其余房屋都空着,损坏严重。俞姓后人在大门东西两侧各新建了一幢楼房。

花街因流传《花街娘娘》传说而闻名遐迩。《花街娘娘》传说有几种版本, 但基本内容相同。说的是很早的时候,花街村有一个名叫何宝芝的女孩,小时候长得很俊俏,但到了六七岁满头长了癞痢,臭气难闻,爹娘就让她去放牛。村头有口池水清澈的荷塘,是村民用水、取水之源。有一天,已经十七八岁的何宝芝在山上放牛,感到癞瘌头奇痒,连忙赶到塘边捧水泼头,并用手乱抓。突然癞痢像帽子一样落了下来,头光秃秃的。她又捧水洗头,头上竟长出如云的黑发。她往池中细看,映出一位头戴凤冠、身着锦衣、端坐交椅的女子,身边侍立一群美女。她想起戏台上皇后的样子,欢喜若狂,急忙回家。村人得知,纷纷来探望、祝贺。不久,朝廷派人来处州选美,何宝芝被送入宫,很得皇帝喜爱,做了娘娘。有一天,皇帝问她,您家乡有什么好去处,何娘娘想把处州夸一夸,就信口说,好去处多着哩,有“十里花街九里河,西山背红= 头,万丈山通天楼,郎骑石牛,碧湖九龙,南山采桑,九景十乡村。”皇帝高兴地说,那我们就去看一看。何娘娘知道自己说漏了嘴,连忙说处州道路很艰险,桃花云里过,踏上余岭头,陷入银场坑,一陷就半年,撞到马头山,跌倒铁钉桥。还是不去为好。皇帝只好作罢。

花街村后的青云山山麓,有座献祥寺,据说始建于南宋,原先供奉观音, 又称观音堂,也称娘娘殿。规制不大,但历来香火鼎盛。1998年,佛教信徒与村里人,看此寺过于狭窄,决心扩建,经住持及众僧苦心经营,筹募善款,向西南两侧扩建殿堂,并在西殿塑了花街娘娘等神像。后来感到原地难以拓展,经市、区宗教主管部门批准,在花街村民支持下,青云禅寺筹备组规划了兴建青云禅寺工程。由善男信女、企业老板募捐资金,2002年2月奠基,历时6年多,终成规模,于2008年12月举行盛大开光和方丈升座典礼。该寺占地数十亩,投资4000多万元自南而北建有天王殿、大雄宝殿、药师殿、法堂等。西侧有念佛堂、观音堂等,东侧有地藏殿等。规模之宏大、殿堂之齐全、佛像之精致均可列丽水之首。僧人和进香者的膳宿用房齐备,车路便捷并有停车场等设施。寺西山上还建了西方三圣殿。寺中每天法事繁忙,香客、游客络绎不绝。花街成了丽水民间宗教文化活动的重要基地。

(吴克裘)枫树湾与银场古村

枫树湾村,座洛在南北白鹤尖两山之间水湾山岙之地,村头原有几棵古老的大枫树,故以地形与古树而名。距丽水市城区中心北偏东约12公里,有330国道通过。这是莲都区一个自然生态与人文生态双优的古村落,并盛产扬梅而闻名省内外。

枫树湾,解放初为一个行政村,属银溪乡与大岭乡,1956年属银岭乡;1958年属信孝公社银岭管理区;1961年成立岩泉公社,建枫树湾大队;1965年归枫树湾人民公社,1970年并入丽阳公社;1984年1月改建为枫树湾乡, 成立枫树湾村委会,现归莲都区岩泉街道办事处。该村傍山依水,四面环山, 村南有个湖库,建于1966年春,湖库总容量达27.4万立方米。在古代,括苍古道穿村而过,是一个重要的驿站。现括苍古道遗址尚有5华里,从村口到岩泉,基本保持原貌,可让人们领略古道风韵。村中文化古迹有:古村落的古民居,古商铺,古凉亭、古经堂的传统古建筑还在。古经堂旧址内仍保存着一块清嘉庆四年《重修枫树湾经堂记》石碑。

杨梅是枫树湾村的品牌特产,种植的历史已久,在枫树湾村口有株“杨梅王”,据专家鉴定已有130余年树龄,树径达90厘米,分枝直径约45厘米,其产量丰年达好几百斤至上千余斤。全村共有500多人,就有400多人在种植杨梅。全村共种杨梅2100多亩,而且所种的东魁杨梅优良新品种占百分八十以上。枫树湾是名不虚传的杨梅之乡,为莲都区著名杨梅生产基地。每年杨梅成熟季节之际,正如诗人描绘的“五月杨梅已满林,初疑一颗价千金,味胜河朔葡萄重,色比泸南荔枝深”。莲都在此多次举办杨梅文化节,

丽水人与外地游客都要前来品味杨梅甜美,观赏采摘盛况。

银场村,距离枫树湾村西北1.4公里,座落在银场山的山岙里,因产银而得名。银场村体制归属,同枫树湾村一样。据史志记载,元明时曾在此地开矿炼银。括苍古道从村落旁边经过,也是古道上的一个历史文化名村。在其一个自然村——骑马=旁一块=岩上有摩崖石刻文化古迹:清嘉庆九年春镌刻着浙江巡抚阮元题写的 “括苍古道”四个篆体大字。原在古道旁,现在330国道复线一座函洞桥下。银场是元明时处州重要产银地,有多处古矿洞遗址。文物考古者在银场山上的老鼠垵古矿洞还发现洞壁上元代摩崖石刻题记:“辛酉丽口元至治元年开坑纪念”。文物考古者还证实了银场是一个古战场。在文物征集中发现银场山上的圆形铅质小炮弹。处州府志也有记载,清咸丰八年三月二十七日太平军第一次攻占处州府城后,清廷命总兵周天受率三千清兵从金华兰溪,经缙云越桃花岭,于四月初七日赶至银场准备反扑,结果当夜被处州城内的太平军分三路包围袭击银场,清兵几乎全被歼灭,仅剩下总兵周天受少数残兵败将向金华逃窜去。现在,丽水市博物馆还存列着银场楼梯尖自然村征集到的太平军颁发的门牌。银场村还流传着银场矿工与官府斗争和矿工参加处州兵赴宁波等地抗倭英勇拼搏、不怕牺牲的传说故事。

枫树湾与银场村的文化古迹还有待进一步考古挖掘、发现。如果不及时加以保护,随着新农村现代化进程加快,将会加速消失。在新农村建设中,各级领导务必发动群众共同努力保护抢救古村落的自然生态与文化古迹。让其推陈出新、重放光彩,成为旅游观光好基点,多为丰富人民大众的文化生活作奉献。

(吴刚戟)陈寮村古树群

丽水城北有一座陈寮山,电视转播塔就建在上面,是丽水城边最高的山峰。陈寮村离城区并不远,在白云山脚有一条十五里的山道直通村里,途中还保留着三个古老的歇脚凉亭,现在已成了登山爱好者的经典线路,山道上每天都可以看到锻炼的人群。

陈寮村海拔有八百米,全村一百多户人家建在一片弧形的山坡上,房屋呈阶梯状分布,背山朝南,山泉小溪穿村而过。整个村落都是泥木老房,但布局整齐、错落有致。村里的经济作物主要是茶叶、桃子,还有茭白等蔬菜。

刚到村口,迎面就看到两棵大柳杉,其中大的一棵胸径有一米多,是保护风水的风景树。在村口可以眺望整个陈寮村,在村庄东边的山坡上,分布着好几簇茂密的绿荫,是大树群之所在。在一次台风中,三棵被吹倒的红豆杉都在村东的山坡上,其中最大的一棵胸径超过八十厘米,倒在田坎上已断成三截,裸露的树干呈鲜红色,似在滴血!其中有一棵斜倒在村边一座刘公庙的墙上,伤势稍轻,有望扶正成活,可其树根紧靠在一座民房墙脚,要救树就需拆掉这间房子,真是令人头痛。

红豆杉是古老的孑遗植物,生长着与杉树一样的羽毛状叶子,结红豆一样的果实,又名美丽红豆杉。因其提炼的紫杉醇对治疗癌症有特效,受经济利益的驱动,红豆杉在我国主要生长地区的云南遭受毁灭性的破坏,已濒临灭绝。虽然红豆杉在我国南北均有分布,但大树不多,有一两棵上百年的古树就成了宝贝,可在陈寮村的山坡上还生长着三十多棵,是陈寮村古树群中数量最多的一个树种。目前最大的两棵生长在村边观音殿后的岩石缝里,胸径约九十厘米,枝条舒展,树形飘逸。(全国最大的红豆杉就在松阳县玉岩镇大树后村,胸径两点八米,树龄近千年。大树后村即因树得名)。

枫香树是较常见的乡村风景树,陈寮村中也有五棵大枫树,最大的一棵胸径有110厘米,枝繁叶茂、长势良好。陈寮村有几棵大杉树,胸围在18(1250厘米之间,大的需两人合抱,其中一棵的树皮已被雷电烧死了一大片,但仍顽强地生存下来。珍稀的名木古树大家都很留心保护,现成了陈寮山上的古树一绝。

陈寮村古树群的树种比较丰富,其中有黄檀(胸围150厘米)、金钱松 (胸围122厘米)、锥粟(胸围309厘米)三棵大树也属古树之列。可在这大片古树群中,目前只有一棵大柳杉挂有名木古树的保护牌。这棵大柳杉生长在古树群最集中的山地里,胸径达一点五米,树干苍劲挺拔,傲立苍穹,枝条盘桓交错,生机盎然。人站在历经沧桑的古树前,犹如面对时间老人,不得不感叹自然界生命力的旺盛。

原来陈寮山上大树密集,整个村庄淹没在树林绿荫中。从前不重视古树的保护,砍伐了不少,就在十多年前还被卖掉了十多棵柳杉,都是大树,比现存的柳杉都大,最大的据说胸围超过九米。现在山间路旁不时还能看到砍伐后遗留的大树桩,其气势之壮观,令人惋惜不已。

红豆杉作为极有开展前景的药用植物,村上已有事业心的人注意到陈寮山适宜红豆彬生长的优良环境,正在大力繁育种植。早在一九九七年就开始繁育红豆杉苗,并注册成立了一家红豆杉研究所,现在五年期的树苗就有两千多株,小苗上万株。村中还有一个有上百万株小树苗的红豆杉繁育基地,待树木成林何其壮观。

希望陈寮村古树群能得到更好地保护,不再出现乱砍伐或被大风刮倒的惨状,成为保护自然生态环境最好的村,同时期待再过几十年,陈寮山变成一座“美丽红豆杉”的宝山。

二三五

(吕耀光)丽水通济堰

通济堰位于浙江省丽水市西南五十余里的碧湖平原,创建于南朝萧梁天监年间(502-519),迄今已延用一千四百九十余年。通济堰之名至迟始见于北宋。《通济堰志》中,北宋元祐处州太守关景晖所撰《丽水县通济堰詹南二司马庙记》一文有:“去县而西至五十里有堰曰通济,障松阳、遂昌两溪之水引入堰渠”的记载。

丽水地处浙南山区,瓯江中游,是古处州府首县。瓯江自市西南入境,汇合松荫溪、宣平溪和好溪等水,形成沿江两岸的河谷平原、碧湖平原坦荡丰沃、阡陌纵横,瓯江循东缘流过,其面积约占全市平原面积的49%以上,是古代处州十县(即今丽水地区)的三大平原之一。清代处州郡赋计米三千五百石,丽水占了二千五百石,大部分来自靠通济堰灌溉的碧湖平原。碧湖平原东西长约45里,南北宽约10里,呈狭长树叶状,地形西南较高而东北稍低。通济堰即根据这样的地理形势设计建造。

通济堰水利工程由275米长的拱形拦水大坝、进水闸门、石函、叶穴、45里长的干渠及众多的支、毛渠和湖塘等组成,灌溉碧湖平原三万多亩农田。一千多年来,经过多次维修扩建,灌溉渠道陆续增多,规模更加宏大,成为碧湖平原的农业水利命脉和灌区人民生活用水的重要来源。

通济堰拱形拦水大坝在碧湖平原西南端的新合乡堰头村外,即松荫溪

与瓯江汇合处上方,大坝全长275米,宽25米,高2.5米,横截松荫溪,引水

入渠。从梁天监初年到南宋嘉泰四年的七百年间,大坝采用条木构筑,每年冬春要动用民夫伐木修理,耗财费工。南宋开禧元年(1205年),郡

人参知政事何澹“为图久远,不费修筑”,将木坝改为石坝。现存大坝是1954

年重修的。

通济堰大坝的建造,应用了一系列科学原理和先进技术。首先,坝址选择合理。大坝距离松荫溪与瓯江的汇合处甚近,在洪水期,大坝受到瓯江回流的自然顶托作用,减弱了坝上洪水对大坝的压力,增强了大坝的抗力。

大坝的拱形坝体是南北朝时期水利科学技术成就的突出代表。《通济堰志》所收明代碑文中记载:梁天监四年(505年),司马詹、南二氏始为堰。“是岁溪水暴悍,功久不就。一日,有一老人指之曰:’过溪遇异物,即营其地'。果见白蛇自南山绝溪北,营之乃就”。这也就是当地流传已久的白蛇示迹的故事。虽然这段记载过于神化,但生动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细心观察蛇穿游过溪的蜿曲路线,从中得到启发,创造了拱形大坝。再如穆郎献身的故事,赞颂一位穆姓青年为确定大坝基坑,毅然跳入汹涌水流的英雄事迹。

通济堰首创拱坝形式,一千四百多年前能在宽过半里的松荫溪上成功地建造拱坝,这在我国水利史和力学原理应用上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据悉,国外最早的拱坝是西班牙人建于十六世纪的爱尔其坝和意大利人建于

1612年的邦达尔多坝,通济堰拱坝比上述两坝早了一千多年。距大坝进水闸门300多米处,有一条山坑(名泉坑)横贯渠道。宋以前,每遇大雨,泉坑水发,挟带大量泥沙、卵石冲泻下来,淤塞渠道。宋政和初年,丽水县令王褆采用乡人叶秉心建议,在渠道上架设石函引水桥(俗称三洞桥),将泉坑水引出,注入大溪,渠水则从桥下流过,渠水和坑水各不相扰,从而使渠道避免了泉坑水带来的砂石淤塞。通济堰石函引水桥是水利工程史上历史较为悠久的立交建筑物。

通济堰干渠自大坝起,纵贯碧湖平原,流经新合、碧湖镇、平原、石牛三乡一镇,至石牛乡白桥村附近注入瓯江,全长45里。干渠据地形高低,建有大水闸两处,分为上、中、下三源(又称东、西、中三支)o干渠上段开有叶穴,直通瓯江,以泄洪浸。从干渠分凿出支、毛渠321条,分为48派,在支渠上建有水闸72座进行分流调节。各支渠利用尾闸拦蓄余水,并开挖许多湖塘与支渠相通,加以储蓄,以备旱时不足,形成了以引灌为主,储、泄兼顾的竹枝状水利网。

通济堰的科学成就不仅体现在工程建造上,也表现在它有完整的管理

制度。这以南宋范成大堰规为代表。范成大担任处州知州时,曾修浚通济堰,制订堰规二十条,并刻石立碑。范规影响深远,堪称珍贵的古代水利管理章程,其年代之久远,内容之具体详备,沿用时间之长,在历史上尚不多见。

在堰头村通济堰大坝北侧的詹南司马祠内立有碑刻16方,刻载通济堰图、堰规、历代整修、告谕等内容,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和科学价值。

通济堰自宋代编修《通济堰志》以来,元、明、清各代续有重修。堰志全面收录历代碑记、告谕、堰规、序跋、文稿,它作为古代地方性水利工程的专门志书,在国内绝无仅有。

前人赞评通济堰“规划至善,灌溉至广”,在整个工程中,以引灌为主,通济堰水系图

影,成为名闻全省的风景名胜区。

储、泄兼顾的整体设计方针,宽河面截流,拱形坝体,石函引水桥,竹枝状干支渠道布局以及堰规等都是古代水利技术和管理科学的杰出成就,充分显示了古代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量。

通济堰的环境风貌保持着天然野趣。大坝所在的堰头村青山环抱,翠竹簇簇,村内小桥流水,古樟弥盖。主渠道旁数百年树龄的护岸香樟是丽水唯一幸存的古樟树群,表明人们对保护通济堰的重视。流传甚广的通济堰美丽传说,引发人们对先人创业的敬意, 也强化了保护意识。堰头村古朴的田园风光和通济堰景色被摄入多部电

通济堰已历一干四百九十多个春秋,至今仍发挥巨大水利效益,其作用和地位丝毫不因时光的流逝而稍减。通济堰在1961年和1981年两次被公布为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6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足见其地位和价值之高。它的科学成就和历史、文物价值已引起国内和国外水利、文物、农业、经济专家及研究者的兴趣和重视。其地风光宜人,河山胜景和巍巍古堰相映生辉,慕名前来考察和游览的人日益增多,

影响越来越大。

(许旭尧)好溪堰

丽水城东边是一片平坦丰沃的土地,其范围北起灵鹫山下的岩泉、青林一线,南至丽水城边的奚渡、后铺,人称城东平原,民间俗称天黄畈。城东平原地势坦荡,东缘有好溪流过,是理想的农业区。在历史上,天黄畈是古处州开发最早的区域之一,有著名的后铺古代历史文化遗存。

尽管城东平原紧临好溪,地理条件堪称优越,但是历史上的水利条件并不好,不但未得好溪灌溉之利,反而常遭好溪淹没之害。好溪是瓯江的一条主要支流,它发源于东阳县的大盘山,经缙云流至丽水汇入瓯江,两岸高山夹峙,沿途滩多水急,舟船常常倾覆。唐代著名地理志书《元和郡县图志》用 “湍流险阻九十里,间三十六滩”来概述好溪河道之艰险。古人屡受好溪侵害之苦,认为是溪中水怪作恶的缘故,所以称这条溪为恶溪。

好溪流至丽水城东二十里的灵鹫山下,地势骤然平坦开阔,水流渐渐缓慢,因而常常造成泥沙淤积,晴则涸,无水灌溉;雨则涝,溪水四溢,农田村舍被淹,整个天黄畈沦为泽国,乡民们深受恶溪肆虐之害。要改变这种状况,只有兴建水利设施,整治恶溪。

时光流转,在唐宣宗大中年间(847-860年),山东临淄人段成式到丽水担任括州刺史。他目睹恶溪为害,城东平原非涝即旱,农田经常颗粒无收的

情景,决心动员乡民们建堰整治恶溪。

段成式筹划实施的第一步是在灵鹫山下垒石为堰,将恶溪之水拦入渠道。据方志记载,修建的堰坝宽约6丈,长90丈,高1丈2尺,两端分杀至6尺。堰坝建成之后能有效地阻挡好溪洪水。第二步要使好溪行灌溉之利, 浇灌天黄畈田地。段成式在浪荡口附近筑分水坝,分建东、北两条支渠,将顺主渠道流至这里的恶溪水分为两股,一股往北,一股朝东。渠道长600多丈, 蜿蜒曲折于平原沃野之间,灌溉田地约6千余亩,天黄畈尽得其利。好溪堰的建成,使天黄畈的水利条件得到根本改善,开始改变靠天种田的状况,天旱有水灌田,雨涝也不至于洪水四溢,减轻了气候等自然条件的变化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稳定了收成。天黄畈从此成为古代丽水仅次于碧湖平原的第二大产粮区。

好溪堰的建设,不仅根本改变了天黄畈的水利条件,同时也减轻了好溪水患,有利于舟楫航行。乡民们十分感激为他们造福的段成式,将恶溪改称为好溪,这个名称就一直留传到现在。

好溪堰建成之后,也常被山坑水和好溪洪水冲坏,历代都要整修和加固堰坝、渠堤、疏浚渠道。一千多年间,好溪堰的堰坝和分水坝的位置有所变化,主渠道自青林村经社后、凉塘、九里、后铺、海潮入城,取道虎啸门、厦河门注入瓯江,长达十余公里。灌溉面积也日益增加。公元1980年对好溪堰及

下游渠道作全面整治,现可保护农田1万2千余亩。

主持创建好溪堰的段成式出身于官宦之家,他的父亲段文昌在唐穆宗时曾任宰相。根据唐代法规,段成式因父亲做官而荫补为官。起初,他在朝廷担任秘书省校书郎、尚书

郎之类清要的官职,能够读到朝廷秘阁所藏的丰富书籍。段成式精研苦学, 博闻强记,学问日益精进。他因才华出众与温庭筠、李商隐一起被同时代人

誉为“三才”。段成式的诗写得很有特色,以华艳见长。因为他与温、李都排行十六,所以他们的诗作被号为“三十六体” 。中年之后,段成式离开京城长安,古被派到江州、吉州、处州等地担任地方长官。段成式是一位正直善良的封建迹

文人,每到一个地方都能体察民情,注意兴利除弊,为百姓办好事,很得人民

拥戴。他在丽水除创建好溪堰外,还曾写过《好道庙记》并刻碑立石于城东十

里的好道庙中。段成式的晚年在襄阳度过,他致仕回家,以读书自娱,日子过

得安闲自适。咸通四年,公元863年4月,段成式逝世于家中。他留下的最著

名的著作是《酉阳杂俎》,还有清朝人辑编的《段成式诗》传世。

历史上为老百姓办好事的人,后人是不会忘记的。段成式为丽水人民修

建好溪堰,他的名字将与好溪堰一起载入丽水的历史篇章之中。

(许旭尧)平政桥及三洞桥、河桥

丽水历史悠久,历代建造的桥梁式样众多,数量亦很可观。据民国《丽水县志》记载,有名目的大小桥梁有174座之多,这个数字尚不包括当时属于宣平县的曳岭区,以及穷乡僻壤的无名小桥。在这些众多的古代桥梁中,最具特色的有三座。

一曰平政桥,又名济川桥,即城关镇小水门外的瓯江浮桥。浮桥在古时称舟梁,它用舟船代替桥墩。《诗经》中记述的渭水浮桥是为周文王迎亲所建,距今三干多年,是建造浮桥的最早记录。丽水瓯江浮桥至迟在北宋已建成,南宋乾道四年(1168),处州郡守范成大重修浮桥,写下《平政桥记》,其中讲到:浮桥用船七十二只,连续架木梁三十二节,并定名为平政桥。八百多年来,平政桥的建筑形式和技术一直保留下来,只是架桥地点和用船数量有所改变。1984年,小水门瓯江大桥建成后,平政桥完成历史使命而拆除,但它在沟通瓯江南北交通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永载史册。二曰河桥,在曳岭区永丰乡梁村,建于明代嘉靖二十一年(1542),距今已有460年。河桥是浙南山区常见的八字撑石桥, 其特征是桥脚象八字支撑桥面,桥脚上不砌筑侧墙、填肚,以有利于渲泄洪水。这种桥梁适应山区小溪众多、易于暴发山洪的自然条件。在丽水现存的古代桥梁中,这座河桥的时代最早,又最具有山区桥梁的代表性,故已由丽水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三曰石函引水桥,俗称三洞桥,在碧湖镇堰头村,始建于北宋政和年间

(1111-1117)。三洞桥是一座特殊的桥梁,它不是通车行人的桥,而是流水的

桥。在通济堰大坝西北一里处有一条山溪横穿堰渠,常挟带砂石将渠道堵

塞。北宋政和年间,县令王□在渠道上架设水桥,将横流山水从渠上引出入

溪,使渠水在桥下畅流无阻,两者互不干扰,避免了堰渠的堵塞。三洞桥是水

利工程史上的立交建筑物,是国家级文保单位通济堰(始建于南北朝)的组

成部分,有相当高的文物和科学价值。

(许旭尧)莲都区古桥渡

据在编的《莲都区水利志》统计,莲都区境内共有过170多座古桥,它们为古道路交通网络的形成,发挥了巨大的作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变迁,交通道路不断发达,许多古桥有的被改造,有的拆除,还有的则静静的落在路旁,渐渐地失去了交通必需的作用,慢慢地被人们所淡忘。

在莲都区境内,文献记载最早的桥梁是南宋乾道四年(1168年)州守范成大始建的平政桥,在小水门(栝苍门)瓯江大桥建成后,“平政”桥拆除,仅留有引桥墩和石碑,南明湖蓄水后均已淹没。建于明代嘉靖壬寅年(1542)的

梁村河桥则是170多座古桥中,唯一一座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莲都区境内桥梁的形制多种多样,有浮桥、廊桥、石拱桥、八字形折边拱桥等等,以下仅列部分:

南明桥位于城区水南岸村南250米,南明山脚,拱券石纵联砌筑,为单孔石拱桥。南北走向,跨大梁渠一分支长13米,宽3.20米,净跨8.50米,矢高6米。桥面石北侧凿阴文楷书“道光甲午建造”。据“重修南明山仁寿寺碑记”载,系清道光十四年(1834年)同明山仁寿寺主持僧达识重建。

万年桥位于皂树村姥岭前,为单孔石拱桥。东西走向。据《丽水县志》载该桥系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武生陈国荣捐建。跨南源港。长12.20米,宽3.20米,净跨9.1米。桥东侧有“万年桥”题记。

普济桥位于仙渡乡何金富,系木拱廊桥。由木拱桥和廊屋组成。南北走向。木拱桥,单孔八字形。桥长16米,宽3.2米,净跨13.70米,矢

高5.0米。拱架由三根方木卯接,桥面横梁分三节平铺设垫木,每节各三根, 中央一节垫木长近10米。卯接处斜撑方木至河岸。廊屋:全长22.1米,有廊屋八间,面阔三间,明间为通道,次间设长木板凳。青瓦硬山顶。梁架穿斗抬梁混合。廊屋中心间原设有神龛。

复兴桥位于峰源乡夏庄村,为廊屋木构架桥。东西走向。跨峰源溪。木构架单孔,呈八字形。拱架由数组圆木纵横交错卯接。两岸块石垒砌。桥长20米,宽3.9米,净跨约18米,矢高6.8米。廊屋共九间,长28米,面阔三间。明间为通道,次间置木板长凳。青瓦硬山顶。梁架穿斗抬梁混合。桥两侧封钉挡风板。明间穿枋下原有“咸丰”等墨书,另有“民国三十七年(1947)十一月初一日重修”牌匾。匾0.38x1.0米,墨书,记载重建钟山复兴桥有关内容,

称其为丽青景交通枢纽。观音桥位于双溪镇上黄村丽雅公路旁,建于清代。西北朝东南走向,跨仙渡港。由木构八字架桥和廊屋组成。木构八字架桥,长26米,宽4.15米, 净跨25米,矢高5.80米。伸臂架两边各四根枋木,再置横枋木,支撑桥面枋木,枋木再铺木板成桥面。廊屋,全长34米,面阔4.15米。青瓦硬山顶。梁架穿斗抬梁混合。设廊屋十二间,面阔三间。明间为通道,面宽2.16米,两次间各0.56米,设木板凳。中心间西南侧原设神龛,现已无存。廊屋两侧栏杆封钉挡雨板。该廊桥因在2005年

连续遭受5号台风“海棠”、9号台风“麦莎”、13号台风“泰利”、15号台风“卡努”和19号台风“龙王”的影响,濒临倒塌,为确保村民的人身安全,2006年进行了拆除重建,保持了廊屋,木构八字架桥改为石桥墩。

渡埠是古时交通网络组成部分,为人们的出行发挥过重要的作用。据清道光版《丽水县志》记载:莲都区境内共有42个渡口。现今虽然因为公路桥梁建设不断增多,许多渡口渐渐退出了人们的视线,有的被废弃,有的被填埋,但仍有许多至今都在发挥作用。现仅列部分历史上比较重要的几个,以资纪念。

石牛渡位于碧湖镇石牛村,块石垒砌渡口码头。渡口埠头与石牛街道相接。溪岸旁有二棵胸径达1.5米的古樟树。对岸东岸村码头(埠头)以块石垒砌,并筑有石板铺砌踏跺,道路约30米,宽1.2米。与村中卵石铺设的古道相接。路旁保留有圆柱石,供靠岸船只栓锚。柱径约0.20米,高约1米。石牛渡(东岸码头与石牛码头)是古时丽水通往碧湖、松阳、遂昌等地要津。据清道光《丽水县志》载:“石牛渡,县西二十里,向为浮桥,旧纪所云“通济桥也” 。国朝康熙十三年(1674)毁于寇,张、吕二姓置二船以渡; ”。二十世纪南明渡位于城区南明门外,以前从城区到南明山都经该渡口。始建于明代,大块石干砌渡口码头。面积约630平方米,从岸边向瓯江伸入30米。砌有条石台阶,阶顶为渡口路亭。渡口为不规则排列巨大块石顺坡干砌,近水端坡度较大。渡口于2002年防洪堤建设需要拆毁,现只保存路亭及路亭前台阶。路亭面积约92平方米,共三间,道路从中间穿行,左右两间各有三面置长木条作凳子,供路人等候渡船时歇息。青砖墙体,旁有“道光十二年”铭示砖。砖砌拱弧额门。青瓦硬山顶。穿斗抬梁混合。路亭左侧门墙前,立有一方“南明渡碑”,灰砾岩质。通高1.20米,宽0.70米。方首抹角。碑额首阴刻“南明渡碑记”,楷书。碑文阴刻楷书。12行,行20字。记述渡口修理,助资等事宜,碑文能通读。清光绪四年(1878)立。

括苍渡在括苍门外,实际上是个备用渡口。每当发大水时,为保证平政浮桥免遭洪水冲毁,必须解散浮桥,这样就会影响到路人成行。清道光《丽水县志》载:嘉庆二十五年(1829)贡生郑耀以大水则浮桥解散,行旅恒自崖而返,因造备渡船。

厦河渡时为栝瓯古道通达温州的重要渡口。因为该渡口的重要性,它也是唯一一个有多任知府或知县重视并出面主修的渡口。据史料记载,明嘉靖初,永嘉人张孚敬(即张璁)始以石砌筑,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因大水损毁,处州知府陈见龙派出属下进行修筑。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知府刘廷玑

在北岸(下河村)建有一馆亭,供路人候船休息。雍正八年(1730)知县王钧又对渡口进行修缮。虽然,地方官员对渡口都相当重视并屡有修护,但因船工的工钱并不由官府负责支付,靠渡工自行收取。渡工就经常等满载一船人后才开始划行,往往又在船行至溪中央时,就停篙开始讨要船渡费用, 影响了人们行程。嘉庆十八年(1813),该渡口周边村庄的人用醵金购买一些田地,然后租出去,以收取的租金付船工的工钱,“行者始免顿滞焉”,曾有 《下河渡舍田碑》一方,己未见。厦河渡因2002年防洪堤坝建设被毁,现仅存其原对岸中岸村(紫金大桥西约50米)留有渡口及渡亭残址。

此外,原来的好溪渡、大港头渡、石侯渡、堰后渡、均溪渡、南山渡、碧湖渡、保定渡、九龙渡、资福渡、桃山渡、洪渡、竹舟渡、畎岸渡、官桥渡以及其它一些渡口等,在历史上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因篇幅关系未能在此一一列举。

(江永强)莲都区古井

在连都区境内,据有史料记载的古井共有二十六处,其中城区内就有十五处,当然,实际数量远不止这个数。现仅列其中部分名井:

关公泉井:位于城区内桂山路10号,始建于宋元祐中期(约1093年左右),井台以条石构筑,井口成长方形。卵石砌筑井壁。井深5米,井径0.80米。清道光《丽水县志》载:“关公井,在通惠门内。宋元祐中州守关景晖所凿,井泉甘冽,号'关公泉'”。旧云:“在治南横街”,宋时,处州州治在小栝苍山,其南街即今通惠门街,在通惠门内有井三个,只有俗名叫“官弄”井,井水甘甜冽香,或许是“关”与“官” 同音造成的口误。

观前井:又名“大井”,位于城内大猷街东关帝庙(原元妙观,老百姓也有叫老君庙的)前行春门回春台外围的路旁,始建于明万历前。井壁为大块卵石砌筑。井深约10米。置六边形井圈,由六块石板榫卯拼砌。井圈高0.90米,口径1.27米。有三面石板分别题刻 “皇明万历七年(1579)重修”、“大清同治甲子年(1864)重修”、民国二十五年(1935)合村重修冬立”。石质井圈留有许多提水时绳子不断磨勒的凹痕,深约3厘米,彰显

了其悠久的历史印痕。它是古处州城内第一大井。清道光《丽水县志》载:“观前井在元妙观前,今名'大井’,石栏“万历七年(1579)重修”。保存完好,水已涸竭。梨园井:又称市后井,位于城内卢镇街土名梨园殿前,始建年代不详。井壁卵石砌筑。井栏圈呈方形,有许多磨勒痕。高0.64米,边长0.90米,由四块厚0.10米的石板拼合。道光版《丽水县志》载:市后井,在梨园市后。

槐花井:位于莲都区政府大楼斜西侧桂山路路口。始建年代不详。卵石砌筑井壁。井圈圆形,高0.46米,内径0.58米, 壁厚0.10米。清道光版《丽水县志》载:“槐花井,在七星庙右。”莲都区政府前的解放街段,历史上曾称槐花树下,东与东岳宫街相接,西与文敦街(今桂山路)相交。

高井:位于城内高井弄55号后,始建年代不详,明嘉清年重修。井壁卵石砌筑。井壁内径约0.65米,深4.5米。石质井圈

高0.50米,内径0.40米,外径0.80米,壁厚0.20米。清道光版《丽水县志》

载:“高井,在郡治北高井巷,石栏刻明嘉清某年重修,道光五年(1825)圮

(记)”。现刻字已剥蚀不可辩识。

花楼井:位于城内大猷街西端,始建年代不详,清同治年间重修。由六块石板砌成六边形井圈,井圈高0.60米,有“同治□年重修”题记,井深13米,

内径1.25米。古井圈形同观前井,是古城内仅次于观前井的第二大井。花楼井于2002年修建防洪堤工程时被堆土填埋。现仍在栝苍门近水楼台北侧一空地下淹埋。建议有关部门重新清理发掘并修复,使其成为现代的滨江公园中一处承载古处州城历史文化的一个景点。

普慈寺遗址古井:又名仙井,位于仙渡乡富村,始建年代不详。井壁为鹅卵石砌筑。井面原为长条石铺设,现砖砌井圈。井口径1.00米,井深4.00米。井水清澈。清道光版《丽水县志》载:仙井,在县北五十里普慈寺斋厨后。寺以每岁二月十九为观音会,三村轮值,值黄村则水浊不堪饮;值金村则清浅不给,值富村则澄泓衍溢,累试不爽。普慈寺据载为吴赤乌元年(238)始建。

龙眠井:位于碧湖镇里河村。井圈条石砌筑,呈正方形。井壁石板竖砌,有刻字,暂见北侧井壁有“光……年”等字,水位下降后可见许多文字。《丽水县志》载:“龙眠井,在县西三十里里河庄,井旁溪,而井水高于溪水尺许”。井圈南侧开一小口,当井水溢满时,可沿小口流向河中(通济堰支渠的河塘)。

另外,碧湖的头甲井、高巷井、祠堂井,九龙古井、西溪高楼井等均保存完好。其它在莲都区城乡还有许多知名或无名的井,有的还尚未查考,本文不可能一一记数。

(江永强)莲都区古堰渠及其水障、铁坝

堰渠是以堰坝的形式拦截江河溪水,开渠引水,来满足人们的生产生活需求,据史料记载:莲都区属范围,历史上共有十八处堰渠。莲都区碧湖通济堰己有1500多年历史,是我省历史最悠久的引水灌溉水利工程,1961年公布为浙江省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6月25日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浙西南极负盛名的文物古迹之一。城郊的好溪堰和联城镇的屡丰堰也有着着悠久的历史,至今,这些古老的引水工程仍在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屡丰堰

屡丰堰,又名“泗洲渠”,位于联城镇白前村常宅,始创于清顺治年间 (1644-1662),距今己有200多年历史。是邑人武之周所凿,引太平港之水, 堰坝初为蔑篓坝,后改为干砌块石坝(何时改砌尚无考)。屡丰堰上游集雨面积为504平方公里,自常宅流经武村、白前、敏河四村,干渠全长2500米,灌溉面积104公顷,现存堰坝为1986年扩建重修,坝高3.4米(扩建部分坝高2.5米),长360(330)米,下游坝坡1:5,屡丰堰是莲都区引水灌溉千亩以上的水利工程之一。屡丰堰还有其较为严格的管理制度,据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屡丰堰碑”记载,每年柏子出息作为修理坝堰工经费。并渝武村、常宅、敏河、白前四村绅董妥为经理,对堰渠近旁栽种柏苗保护培植成

林,严禁牧牛践踏柏苗,以及掘、拔、担泥沙,保固蔑篓坝,违者听候提案严办,决不姑宽。

大梁渠

大梁渠在丽水城南二十里,其水源自大梁的,一支流经齐村、吴弄口; 一

支流经下张、桥亭、余庄前,在余村地界二水相合入渠,蜿蜒而下,流经桐岭、官岩、观音岩、南明山脚入瓯江。

水障

水障建造在小水门处瓯江北岸,南距瓯江大桥约200米。宋元间,瓯江水势无常,屡屡从小水门一带冲入丽水城,淹没房舍街衙。元大德七年(1303年)一位不知名姓者集资垒石,倡修水障,历时十个月建成。水障用条石砌成,是三角锯齿状,每块条石厚约0.5米,长约1.5米,水障通高7.5米,西壁底长22.8米,东壁底长13米,其正面迎接上游洪水的西壁比背水的东壁长了近10米,与洪水的接触面积也将近大了一倍,科学的设计既切实有效地抵挡洪水,又减少了工程量。

小水门阻水护城的历史作用非常明显,明景泰进士丽水人金文写诗咏: “是谁砻石为高障,从此狂涛不敢狂;郡郭无民舍固,括州古赖堤防。”

琵琶洲御水铁坝

琵琶洲御水铁坝在瓯江南岸琵琶洲,为抵挡瓯江洪水,保护水南村舍田园而建。水南一带原建有石坝以杀瓯江水势,因年久失修倾圮,不能有效遏制水患。民国十二年(1923年), 丽水县知事李钟岳与华洋义赈会长法人苏若望,拨工赈银一千六百元修坝,(于是年二月兴工、六月竣工)历时五个月

竣工,坝长一百三十丈(高五尺至一丈不等)。该坝实即钢筋水泥坝,非古时

铁水灌铸加固之铁坝,所以称铁坝是民间俗称,以与传统甃石为坝相区分。

今已无存。

御水护城铁坝

御水护城铁坝在南明、行春二门之间,二门濒大溪山洪为患,相传在公元1370年左右,明刘基创建,砌筑石坝,铁水浇固,坝存则水不入城,清嘉庆五年(1800),处州知府张士楹捐俸重修,后因附近居民将石坝的石头偷去做屋础、垣础等,寝坏了旧防,今无存。

厦河水障

厦河水障在城关镇厦河村东官埠头,水障即护岸堤坎。以前在厦河的下厦河中岸,溪流横绕,南沙日积,每逢大水,势横决为尤烈。光绪二十六年 (1900),“夏霪雨兼旬,山水暴涨,城厢内外水高数丈,居民咸抱之叹”。厦河水障是由当时的知府赵亮熙捐廉倡筑,于光绪二十九年(1903)秋冬竣工。长49米,高8.20米,顶宽5.30米。依瓯江岸边地势而建,以大块山石砌筑。水障旁有《处州堤障记碑》1通,记载水障建造经过,已漫漶不清。

(许旭尧江永强)吕步坑窑址

吕步坑窑遗址是瓯江中上游发现时代最早的青瓷窑址,为南北朝(六朝)、唐代窑址,采用的是龙窑、明火叠烧技术,个性特征鲜明,具有重要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1986年出版的《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一书中曾说到,有人称之是龙泉窑的早期窑址,也有人称之为“先龙泉”时期。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吕步坑窑遗址位于丽水市莲都区城南村吕步坑自然村西侧约150米的社山的东北坡、西北坡,面积约800平方米。窑址紧邻瓯江(大溪),临江有瓷窑埠,对岸为桃山,东侧为吕步坑自然村,村东为53省道,吕步坑村的南面原有一条古道,是通往松、遂、龙、庆、云、景六县的主要通道。社山东北坡窑

址东邻村庄,解放前窑床就已被破坏,后村民开荒扩种,目前仅窑址处留下

松树等树木,瓷片等堆积很少。而西北坡窑址保护的较好,瓷片等遗物堆积

丰富,最厚处达3米,窑床尚存。

上世纪三十年代陈万里先生曾专门调查过吕步坑窑遗址。1956年前,温州专署文管会、丽水县文化馆专业人员也对吕步坑窑址进行过考古调查。历史上吕步坑窑址曾进行过两次较大的发掘。

1959年为配合瓯江水库建设,省里组成瓯江水库文物工作组,有省里的考古专家和温州专署文管会、丽水县文化馆、青田县文化馆抽调的人员参加,对吕步坑窑址进行了第一次局部发掘,在社山西北坡窑址布探沟三条,发掘面积146平方米。发现龙窑窑炉两座,其中一座已清理,窑壁已大部分倒塌,断断续续高低不一,窑头、窑室前段和窑尾无存,窑门、火孔已无法辩认,情况不明。窑门出土瓷器有碗、钵、盅、盘、盆、罐、缸、砚、灯盏、执壶、盘口壶、碾轮、网坠等;多数胎质细,少量胎粗近陶器;釉色以青为主,酱色次之。窑具有筒形支座等,瓷坯明火叠烧时,以泥珠间隔,亦见坯件一仰一覆对口合烧的装烧方式。另一座残长40.15米,宽1.5米,残高0.75米,方向南偏东78度,窑底斜坡11度。窑门北向。窑床壁用土坯砖砌筑,砖面烧结程度不一,窑汗表面凝结块体多气孔,最厚处达15厘米。窑底烧结厚度0.8米,有逐渐加高的痕迹,曾多次翻修,南窑壁向南移了15厘米,说明曾进行过重建。

2000年省考古所对吕步坑窑址再次进行考古发掘,在吕步坑社山西北坡窑址,布方三处,发现窑床二条,清理一条。南扩东壁共有七个文化层,第七层以下为生土。

专家根据从发掘取得的大量实物资料分析研究,认为吕步坑窑遗址是瓯江中上游最早的青瓷窑址,遗存可分三期:

一期为中、晚唐时期,产品以折腹碗为主,平底居多;多为紫胎,胎厚釉薄。兼有瓷盅,敞口罐,多足瓷砚,盘口壶,灯盏等。明火叠烧,以垫饼间隔,有三至四个支烧痕。

二期为盛、中唐时期,折腹碗仍烧造,出现撇口折腹碗,折腹部位有下移。其他有敞口斜腹碗,撇口弧腹碗、盅、罐、瓷砚、盘口壶。兼产灯盏、口、盘、罐、执壶等。器型多样,釉色青釉和酱釉。仍用明火叠烧技术。碗底支痕四至六个。

三期为南北朝(六朝)晚期至盛唐时期。不见折腹碗,平底碗消失,见撇口或敞口斜腹假圈足碗,支烧痕5-8个椭圆形。产大型产品如缸、盆为主。胎粗糙,用明火叠烧外,还有大小件器对口套烧。其产品有碗、盅、盘口壶、钵、灯盏、罐、执壶、瓷砚、纺轮、盆、缸等。

吕步坑窑的产品胎壁粗厚,火候高的呈深灰色,质硬。火候低的砖红色,质稍软。同一器物胎质色泽也可能不甚一致。晚期器物,胎质较细,浅灰色以青褐色为主。早期产品施釉不到底,色较深暗,欠均匀,有流釉、斑状凝釉、针孔等现象。中期釉色较早期稍淡,呈青灰色或黄绿色,有的施釉不到底,但较清亮。晚期釉色较好,施釉近底或满釉,有的口沿加饰酱褐色点彩。窑具有碾磨器,垫座、垫饼、托珠和窑砖等。碾磨器由碾槽和碾轮组成,陶质甚硬、无

釉。垫座圆筒形,上有台面,下如圈足,高低不一,高者多作束腰,喇叭形口,壁厚。从窑具分析,吕步坑窑采用明火叠烧,这是较早期的烧瓷方法。

该窑址遗物堆积丰富,具有一定规模,窑床叠压关系清晰,延续时间长, 产品丰富,晚期产品釉色清亮,造型规整,线条流畅,烧造技艺不断提高。

吕步坑窑遗址通过两次较大规模的发掘,积累了丰富的资料和实物标本,1959年的发掘,浙江省考古研究所整理出了《丽水青瓷调查发掘记》等档案资料,2000年的再次发掘,浙江省考古研究所编制了《丽水吕步坑窑址发掘报告》等资料,为保护好遗址对青瓷文化研究和城市旅游开发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

(江永强)保定窑址

丽水市碧湖保定村在碧湖平原的西南边缘,西邻松阳,西行四里,便看见著名的通济堰大坝横卧在松荫溪上,东与大港头镇隔瓯江相望,距丽水五十里。保定的水陆交通极为便利,古时候是处州府城丽水通往瓯江上游各县的咽喉。据地方志记载,明清两代,保定都开设过集市,因其地理位置重要, 是“塘”、“口址”所在,封建政府都派兵力在此巡守。保定在历史上以发达的制瓷业著称。它从宋朝开始烧制瓷器,到元,明两朝,已远销南洋一带。民间传说保定古窑有三十六座之多。考古调查资料表明,古代保定窑的规模确实相当可观。迄今为止,丽水八个地点发现古窑址二十九处,保定一地就占十二处之多,推测有窑床近三十条。人们都称江西景德镇为中国的瓷器之都, 保定可比作丽水的瓷都。

保定村外的平野上隆起一座一座土丘。有的土丘顶部被削平,辟为晒场,建有仓库。原来,这些土丘就是保定古窑址,当地人称为窑山。另有窑址四处,座落在山边,叫后窑山。以山名之,可见其大。窑山共八座,由工人砌筑的窑基、窑具和瓷片堆积而成,错落有序地排列在通济堰干渠旁。其中的四号窑山,就发现有窑床三条。

保定窑的青瓷产品多数是碗,也有少量盘、杯和小碟。杯的形状跟现代的高足广口玻璃杯相近,只是脚要粗一些。杯名很美,叫上马杯。顾名思义,这种杯是古代将士上马出征时,盛酒饯别用的。这不禁使人联想起唐朝王翰 《凉州词》中“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的名句来。

在窑址的堆积层里采集了各种瓷片标本。其中多数瓷片上有流云纹及荷花、葵花装饰,有的碗底还印着“天下太平”、“上下太平”、“和合利市”、“平心”等祥语,还有一种形似篆体的蒙古文字——八思巴文。八思巴是元代历史上的一位杰出的人物,对加强西藏地方行政建置,促进汉藏两族文化交流起过重要的作用。他原为西藏喇嘛教萨迦派首领,后归顺蒙古,从受佛戒,管理全国佛教事宜及藏区行政,曾任元代第一任帝师。八思巴文的施用范围甚小,延续时间也很短,以往只见于元代碑刻、印章和官方造作的器物上。印刻在瓷器上的,仅有丽水的保定窑和龙泉的大窑等几处,足见保定窑在当时地位之高。

在保定村中,还征集到一件颇为罕见的青瓷人物塑像。瓷像头带盔帽,神态端庄,右手持如意一柄,脚下卧双角带鳞异兽一头,是一件带有宗教色彩的艺术造型。瓷像是当地村民在田里耕作时出土的。保定窑尚未烧制过青瓷造像,推测它可能是从当时的窑业中心——龙泉传留至此的。

保定的窑业生产在元朝达到了鼎盛期,明朝以后就渐渐衰落而告结束了。保定窑的历史影响却并不因此消失,它在瓷器生产工艺上的成就始终为后人所瞩目。1936年,帝国主义把文化侵略的魔爪伸到保定,他们通过碧湖天主教堂的洋教士勾结保定吕姓地主,廉价收买了许多保定瓷器。他们甚至企图以300元的低价购买一座窑山进行盗掘。这种名目张胆的掠夺,激起保定、碧湖和丽水爱国知识分子、开明士绅和群众的强烈反对,最终未能得逞。解放之后,保定窑被列入丽水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九五九年,我省文物考古工作者对保定四号窑山进行科学发掘,第一次比较全面地取得了古代保定窑的资料。近年来,随着科技和瓷器生产的发展,国内对保定窑的研究兴趣越来越大。人们可以相信,全面揭开保定窑的奥秘已经为时不远了。

(许旭尧)

二六一莲都区古窑址

迄今为止,莲都区共有九个地点发现古窑址二十九处。时间最早的是后铺春秋战国时期古陶遗址,古瓷窑遗址时间最早的是隋唐时期的吕步坑瓷窑址,窑址最多的是宋元明时期的保定瓷窑址,并以宋代窑址居多,其中保定瓷窑址共有十二处之多,据推测有窑床近三十条。

根据以往的考古发掘和调查资料,以下古窑址的简况为:

后铺遗址现位于丽水“浙江民俗乐园”内(原后铺村西北侧),面积约3千平方米,表层已被开垦为农田、菜地,破坏较严重。有较丰富的印纹陶残片发现,陶片纹饰有方格纹、网纹、绳纹等,另有少量粗砂陶。以前,曾在该遗址范围采集到少量柳叶形石镞,一度作为新石器时期遗址给予保护。2001年,因“浙江民俗乐园”建设需要,由浙江省考古所进行探沟发掘,确认为春秋战国时期古陶遗址。

缸窑陶窑址位于高溪乡缸窑村西北约50米,汉代,面积不详。窑炉可判断为龙窑。文化层最厚处约4米。地表采集陶器可辨器形有尊、罐、罈、缸等。胎较薄,施酱褐釉,火候高。有齿口圆筒形窑具。

黄山瓷窑址位于碧湖镇上黄山村,宋代,面积约300平方米。文化层最厚处约2米。地表采集瓷片,可辨器形有韩瓶、盏、罐等。韩瓶短颈、圆肩、斜

腹,底有旋纹。盏圆唇、敛口、斜弧腹。罐平沿,有二系、四系。底有旋纹。胎灰暗,施青灰釉。窑具有喇叭形支座。

黄山瓷窑址位于碧湖镇石牛黄山村,北宋,面积约1600平方米。地表采集陶器以釉陶酒瓶为主,其次为

碗,另有长颈陶罐、短颈盘口小陶罐等。胎质粗。瓷器有直口双系青瓷执壶。釉色灰黄和淡青色。窑具有高、矮两种喇叭形支座。

洪塘陶瓷窑址位于碧湖镇保定村东北2公里洪塘北坡,宋代,面积约400平方米。破坏较严重,地表可见大量黑瓷碎片,可辨器形有碗、盘、盏和罐类等。胎质粗,烧结温度不一。釉色呈乌黑或酱褐色,均有光泽。窑具有匣钵和垫饼。

严苔头瓷窑遗址位于碧湖镇石牛白桥村严苔头自然村,宋代,面积约300平方米。文化层堆积最厚处约1.5米。地表

采集瓷片可辨器形主要是韩瓶。少量罐类。韩瓶大小不一,圆眉,斜弧腹,小

底,有施纹。罐大小不一,有的卷沿口,胎土灰暗,施青灰色釉。有喇叭口形窑具。严苔山窑生产的韩瓶在丽水宋元墓葬中常有出土。时代介于吕步坑窑 (六朝-唐)和保定窑(元、明)之间。《陶录》上曾记载宋代的丽水窑,也许就

是此窑。

严苔山瓷窑遗址位于碧湖镇石牛白桥=皮脚自然村,宋代,面积约50平方米。地表采集可辨器形有韩瓶、盏、钵、罐等,施青灰釉。有喇叭口形窑具。

五垄山脚瓷窑遗址位于碧湖镇石牛白桥三角圩村,宋代,面积约600平方米。有二条窑床。堆积层不详。主要产品有韩瓶、碗、盏、缸、带系罐等,碗有平底、圈足、胎较薄。叠烧,内底有四支丁,施青灰釉,其中一盏托素烧坯,盘状托、杯形盏,托盘浅、敛口,斜浅腹。盏,敛口、斜直腹。

黄山圩瓷窑遗址位于碧湖镇石牛丁埠头村黄山圩,宋代,面积为300平方米。文化层堆积约5米。地表采集瓷片可辨器形有韩瓶、碗等。施青灰、黄褐色釉。有柱状、杯形窑具。

苦株山瓷窑遗址位于碧湖镇石牛白桥村苦枝山,宋代,面积约700平方米。瓷片堆积约1.5米。主要产品有韩瓶、钵、壶等。施青灰釉。有柱状、杯形窑具。

马鞍山瓷窑遗址位于碧湖镇石牛白桥高低级村,宋代,面积约600平方米。瓷片堆积约1.5米。主要产品有韩瓶、罐、碗、钵、尊。施青灰釉。有柱状、杯形窑具。

马铃源瓷窑遗址位于碧湖镇石牛白桥马铃源村佛殿山,宋代,面积约1000平方米。瓷片堆积约2米。主要产品有韩瓶,罐、壶、盏、钵、尊。罐有双系、四系,部分有盖,壶带流,平唇、敛口、斜腹,有篦纹。施青灰釉。有柱状、杯形窑具。

东塘岭瓷窑址位于大港头石侯村东塘岭,元--明时期面积约300平方米。地表采集瓷器以碗居多,另有少量高足杯。釉层较薄,一种呈绿色、光亮; 另一种绿中泛黄,色泽较暗。窑具有凹面矮筒形匣钵和圆形垫饼。1999年,53省道扩建时,该窑址已毁。

红朱山瓷窑址位于高溪乡高溪村东北1公里红朱山东侧,元-明时期,面积约410平方米。地表采集瓷器有碗、盘、高脚杯、小碟等。内外满釉, 釉层厚,呈豆青或豆绿色,略灰暗。碗内底见印花卉或文字,花卉以葵花、荷花为多,文字有吉详语及八思巴文,个别碗内底印有双鱼夹一楷书“水”字。窑具有凹面矮筒形匣钵和圆形垫饼。

(江永强)处州古道

古时,处州境内群山环抱,重峦叠嶂,山高林密,道路崎岖,交通相当不便,行旅十分艰难。在经历了一个相当漫长的历史过程后,真正意义上的赴省、通京大道开通,才初具规模并形成网络。

栝瓯古道和通济古道

路是人走出来的。可以说自从人类诞生后,就开始了路的历史。有关史料证明,中国全国陆上交通网的形成,始于秦朝。秦朝以前,今灵江、瓯江等流域的大部分地区均未建县,地广人稀,历史地理开拓缓慢。司马迁曾“上会稽,探禹穴”(《史记•太史公自叙》),目击这个地区的“地广人希”(《史纪•货殖列传》)。后来,在秦国出兵扫灭六国的同时,秦王就在着手平毁各地私筑的高墙壁垒,拆除妨碍交通运输的关卡。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实现了 “车同轨”。根据“车同轨”的要求,经过10年规模十分浩大的工程,把过去错杂的交通路线加以整修和连接,修筑了以驰道为主的全国交通干线。它以京师咸阳为中心,向四方辐射,将全国各郡和重要城市,全部联通起来。

秦统一中国后,在今苏南、浙江一带建立会稽郡,郡治在吴(今苏州)。秦始皇采用强制手段,将于越中心地区的越族居民迁移到浙西和皖南,并从北方移入部分汉族填补,会稽郡成为关中贫民的移民对象。不接受强制迁移的

越族居民就向南流散。后汉永建四年(129年),实行了吴会分治,钱塘江以北为吴郡,郡治仍在吴。钱塘江以南属会稽郡,郡治在山阴。今浙江境内增设了於潜、富阳、馀暨、回浦、永宁等县,并且出现了一个郡治。特别是灵江流域的回浦县和瓯江流域的永宁县的出现, 说明开拓已向南发展。(《浙江地理简志》)

据史料记载,丽水最早开辟的向外通道,是通济古道和栝瓯古道。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命属屠

睢帅师50万平百越。“秦军从余干水 (今江西信江)越过武夷山而达闽江、瓯江之地”,开辟了一条从今江西信江,越武夷山入闽境浦城,分兵两路。其中东北一路,逾柘岭经龙泉、丽水,沿瓯江到达温州,以其地置闽中郡。汉惠帝三年(前192),立驺摇为东海王,都东瓯(今温州市)。此路,是当时东瓯国西通京都长安的大道。秦末汉初,东瓯王率军从鄱阳令吴芮助汉灭秦,秦亡后又助刘邦灭项羽,走的都是这条路。东晋明帝太宁元年(323),分临海而设永嘉郡,该路是当时通

松阳县的郡县间大道。

唐高宗上元二年(675),于永嘉置温州。德宗贞元二年(786),全国普设驿站之后,栝瓯古道就成为杭州经睦州、婺州、栝州至温州之重要驿路。宋代对此道进行了修整,龙泉青瓷除走水道外运,也有从此道贩运到温州港口集散。清顺治八年(1651),把栝瓯古道同“西交三衢”的通济古道联成一线,合称为永嘉大路。栝瓯古道,全程长二百七十里,属丽水县境的有二十五里。

通济古道:据明成化《处州府志》载,东汉建安八年(203)置松阳县,二十三年(218)置遂昌县。自此,“西交三衢”的古道已基本贯通,通济古道成为栝瓯古道的重要一段。通济古道为今丽水城通向松、遂、云、景、龙、庆六县的干线。起自县城西门(即栝苍门,又名小水门),过济川桥(亦称平政桥),从上水南沿溪岸至相公潭旁的超然亭往西南折,穿越杨店岭到杨店村(今名垟店)。过垟店再向西南行,经沙溪亭、沙井后,至东岸渡大溪到石牛。再从石牛沿大溪河岸南稍往西行,经九龙、资福、上阁至碧湖。由碧湖西稍往南行,经周巷

至保定(古代水陆交通的要冲,曾设冲要铺,额定铺兵5名)。

通济古道又分南道和西道。自保定渡大溪至大港头,再经玉溪、均溪至眠牛山脚出丽水县境,与云和境内的石塘铺相接,此谓通济南道。经龙泉入浦城,此系通衢古道中最早开辟的丽水向外通道(境内行程七十里)。自保定西七里的鹰鸟山之南出丽水县界,至松阳县之堰后急递铺,此为通济西道。西道境内行程五十七里,经松阳、遂昌,越侵云岭(亦称青萌岭),过龙游,至衢州。衢州界连闽、赣、皖三省,故称“西交三衢”。

稽勾古道

稽勾古道,始创于隋代,“为瓯栝达都会通衢”,曾称“古栝苍道” 。隋开皇

九年(589)隋文帝杨坚统一中国后,置栝苍县,建处州郡。为建立我郡与京都的联系,开辟道路就成为第一件大事。处州与京都长安之间的通道,往北行

走的稽勾古道是最近的。唐《元和郡县图志》有载:处州西北至婺州二百六十

里,即此道也。

稽勾古道从望京门(又称城北门,丽阳门)出城后,经北郭桥、花街,林宅口,柴弄口,太平、小安到双溪、洪渡,再沿小安溪东岸穿行,其间以大鹤岭最为险要。再跨石塘岭到西溪,越板染岭过和尚寮 (有一古茶亭)至库头、潘双源后,跨稽勾岭头(俗称龙门坳),越过坳门即进入武义县的青峰岭。岭半有青峰庵,庵下立有 “左处州大路”的路碑。自丽阳门到龙门坳有一百里。龙门坳到武义县壶山镇为六十里。建于宋代的壶山镇有座熟溪桥,桥亭上就有“往来称要津,上通栝苍下通越”的楹联。上述记载,充分说明稽勾古道系古时“瓯栝达婺之间道,实北鄙之要害”,“达都会通衢”(《一统志》),瓯江流域赴京的“官道”。但是,稽勾古道为避开库川的深沟峡谷,在九盘山的层峦中盘纡,岭峻峰险,行走极为艰难。故《汉中志》有云:

岭峻百重,绝壁万寻,既造其峰谓已逾崧岱,复瞻前岭又倍过之。

明刘基《稽勾岭》诗,对岭峻峰险亦有具体而形象的刻画:

白日隐岩嶅,千崖气势豪。

溪流婺女阔,山入少微高。

危石剞天侧,长风谷怒号。

干戈方自此,行役敢辞劳。

后来,随着梅田古道,特别是东北向的余岭、桃花岭的栝苍古道的开辟, 稽勾古道渐趋冷落。清道光十五年(1835),处州训导陈遇春在《北乡古括苍道记》中云;

自桃花岭开,人皆不从和乐乡出入,由是废而不治,险易遂分,

然其间八十有四乡之人往来仍由此路,则虽废而终不能废也。

在“捐廉修治”古道竣工之日,陈遇春在稽勾古道的柴弄口撰写有“古栝苍道”四字的摩崖石刻和《北乡古括苍道记》碑记。可惜的是这些珍贵的历史文物,在1958年修建丽雅公路时已遭破坏。

梅田古道

由于稽勾古道岭峻峰险,通行过于艰难,因此后来我区百姓又开辟了一条“梅田古道”。梅田古道,自县城至太平村三十里,此与稽勾古道共线。从太平村沿冯坑源东北行,过枫树岭头,上顺坑岭(俗呼百步岭)再至梅田村。清道光版《丽水志稿》卷一有载:

梅田山,县[东]北四十里。旧为[赴]缙云官道,乡民立市于此。今有古驿废址。

自梅田再下半岭、乌桥头至葛渡。葛渡,古为县北要冲。元末,处州守将石抹宜孙曾遣参谋林祖彬屯兵于此,拒明师耿再成达半年之久。从葛渡东北行,再经皂树、芦村,越清塘岭入缙云县境。《元和郡县图志》载:“缙云县西南

八十五里至州城。”梅田古道在丽水县境内有六十五里。

栝苍古道

栝苍古道,始拓于东汉至南朝(公元25-562年)。汉代时,今缙云、青田、

丽水、松阳地域同属回浦县,后属章安县。汉末置松阳县,缙云地域在松阳县范围。隋时,缙云地域属栝苍县。唐初,缙云建县后一直隶处州。唐贞元二年(786),朝廷在全国普遍设有驿馆,“凡通途大道,30里设驿,非通途大道则设馆”。时括苍道虽已列为驿道,但并非是全国重要的通途大道 (浙江4条干道中未列括苍道),故只设馆。《一统志》载:“五云馆,在县北 (缙云县)”,“本名缙云馆。东通台郡,西北接永康”。所以,在唐之前,虽然栝苍古道只是一条崎岖的山间小径,却也起到了州、县之间联系的功能。

另据《南史•陈本纪》所载:“天嘉三年(562)三月庚寅,司空侯安都破留异于桃枝岭,异奔晋安。”晋安治所,在今福建闽侯县东北。留异能从桃枝岭 (桃花岭)直奔晋安,可见南朝天嘉年间gaunt苍古道已和南去福建的道路贯通。自唐代定为驿道后,栝苍古道始有拓展。南宋时,由于建都临安(杭州),浙江的驿道增至四千七百余里,且对重要驿道普遍进行整修。栝苍古道也在这一时期,铺筑了卵石、青石路面或石板蹬级。目前尚存留的桃花岭等古道遗迹, 路面宽约二米左右,与近年绍兴兰亭发掘的南宋山阴道残迹较为相似。元朝,官绅、商贾之行崇尚骑马,各驿站均配有马匹。至明、清两代,称驿道为官马大道,清乾隆版《缙云县志》卷首的县境图中就列有此路。清光绪版《缙云

县志》所记“冲要七铺”,亦指此路沿途每隔十里所设的急递铺。栝苍古道自丽水至缙云,全程九十里。古道全线崇山峻岭,崎岖难行,以冯公岭最险,古有“隘头半天高,桃花云里过”之民谚流传。明万历版《栝苍汇纪》载:冯公岭,“善士冯大杲所凿”。宋代杨亿将它比为“蜀之剑阁”。冯公岭又名桃花岭,“冯公此山民,昔开此山居”(叶适《冯公岭》)。冯公开凿的这段岭路,是贯通栝苍古道的基础。何时开凿?尚无历史文献可佐证。宋《太平寰宇记》有“北至婺州二百五十里”、“东北至婺州二百七十里”的记载。清光绪版《处州府志》杂记卷,亦有载:由郡北稽勾岭出武义,以路险改从桃花岭,土人由旧路至金华可省一日程。此系栝苍古道自宋代辟为通京大道的史实。元、明、清三代此道均为驿传干线。

元明时期,栝苍古道以望京门(丽阳门)为起点,北偏东行经皇华亭(接官亭)东折至九里;清代改从东北门(岩泉门或虎啸门)为起点,由廿八都东北行, 经五里亭(在今茶厂后)至九里村。由九里东北行,过望城岭至岩泉,过枫树湾, 就到了银场。银场是元明时期处州著名产银地,现存七处矿址形成了“银场山银矿址群”,为丽水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在老鼠垵矿洞下方岩石上,有元“辛酉至治元年(1321)开坑纪念”摩崖石刻题记一处。另在底银场与余岭之交的官坑桥下原古道旁的崖壁上,保存有清嘉庆年间(1790-1820)浙江巡抚、著名学者阮元的“栝苍古道”四个大字,篆书,竖刻,字径达102X69厘米;落款 “嘉庆九年(1804)春浙江巡抚扬州阮元题”十四字,为楷书,字径22X20厘米。“栝苍古道”摩崖题刻苍劲古朴,幅长491厘米,宽190厘米。阮元 (1764-1849)字伯元,号芸台,扬州仪征人。乾隆五十四年(1789)进士,历任少詹事,南书房行走,詹事,行政,侍郎,经筵讲官,浙江、河南、江西巡抚等。官至礼仁阁大学士,谥“文达”。著清碑版录、积古斋钟鼎款识、两浙金石志、研经室集等。

穿银场坑,过余岭头,就到了刘山山腰却金馆。该村距丽水城四十五里, 距缙云县城亦四十五里,故历代均在此设驿置铺。却金馆村原来叫刘山铺, 早在宋代,这里就开有民间旅店,人们称之为刘山铺;到了元代,设有官方驿站,遂更名为刘山驿。明宣德七年温州知府何文渊“壬子(1432)冬十月入觐道经括苍冯公”(《明名臣琬琰续录》卷七)他在进京城朝觐途经这里夜宿时,所留下的“却金”故事被传为佳话,后来地方官员就在当地建造了一座 “却金亭”,并以“却金馆”三字立坊,以志纪念,教育后人。人们为了纪念这位两袖清风的好官,才把这里改称却金馆村。明清以来,先后有不少文人、名士,都在此留下了不朽的诗词。400多年后的道光年间,却金馆村民陈登朝“泣墓守孝” 的美德也广为世人所称赞。道光二十六年(1846),知县张铣以“纯孝”详请,并奉旨建坊,于清咸丰元年(1851年)十月建成“孝子”石牌坊。牌坊为灰砾岩质。系石凿仿木建筑结构,四柱三间牌坊。上、下枋间嵌夹石板一块,中部采用隐地起翘法刻“孝子”二字,楷书。两侧采用阴刻法,右侧5行,满行9字。“皇清咸丰元年 (1851年)孟冬月建钦命浙江巡抚部院存浙闽总督部堂刘浙江全省学政赵三大宪会同题奏”。旧时,凡经过留有“圣旨”的牌坊或门楼时,文官一律下轿、武官则一律下马,以示尊敬。如今,村口的孝子坊又在张扬陈登朝泣墓守孝的感人事迹,昭示后人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孝

敬长辈的美德。

过却金馆,上茭青岭,经高青、大湾, 绕雨伞岗头,越三望岭,穿滴水岩里许, 经两县界碑,就可进入缙云县境的桃花洞。滴水岩海拔634米,“壁立数百仞,岩隙暗泉滴”,古道得从岩腰穿过。桃花洞海拔690米,洞背所建的关帝庙(亦称崇景寺),藏有清同治九年(1870)的壁碑。其碑云:“缙云城南三十里有桃花岭,为通处瓯要隘,岭故树桃因名焉”。再经底

隘头、外隘头,过半岭的庆善寺、樊庄、荆坑、东渡到缙云县城。古道全为石砌路面,道宽约二米,依山盘筑。桃花岭头等段,宽3.5米,个别险要转弯处,宽达4.2米,路面铺石选料讲究,以青石为多,大小厚薄都有一定规格,铺砌坚硬,至今仍很少缺损移位。古道沿途风光秀丽,林木蓊郁,山静谷幽,环境美好。

民国时,栝苍古道仍是金华、丽水、温州三地的主要通道。至民国二十二年、二十三年(1933-1934)修建金华经缙云至丽水公路时,古道多处被改为公路。只留缙云城南东渡至隘头段和丽水余岭头段及枫树湾村段保存较为完整。民国三十一年(1942)为阻日本侵略军南侵,沿途群众将桃花岭路段破坏,抗战胜利后才逐又修复。后又因建设需要,又将古道多处损毁,从此,通京大道渐渐成为民间道路。但这条古道历经千余年,遗留下的丰富历史文化和文物古迹,以及保存良好的古道风貌,如今正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关注与向往。

(江永强)白云山恐龙蛋化石遗址

1999年在丽水莲都区联城镇白前村黄弄岗头发掘出恐龙化石,引起国内外有关专家的关注。2004年,在丽水山城发现恐龙蛋化石的消息又再次吸引了世人的目光。2004年12月9日下午,在丽水城区北郊白云花苑建设工地上,几名民工正在清运爆破出来的石块,在紫红色的岩石中,他们发现了几个较大的灰白色“石蛋”,怀疑是恐龙蛋化石,就报告了市文物部门。在浙江自然博物馆专家的指导下,通过抢救性发掘,共出土恐龙蛋化石160多枚。恐龙蛋化石蛋形为扁圆形,直径约12-14毫米不等,蛋壁灰白色,呈晶状,壁厚约2

毫米。每枚蛋都有如经孵化后小鸡从破壳而出时撑破蛋壁后留下的空隙和呈

不规则的蛋壁碎片,里面填充物与周围的岩块一样。专家认为,这些恐龙蛋都己孵化,是小恐龙孵化出壳后,因蛋壁坚实,所以在地壳运动过程中,原来恐龙蛋周边的紫红色沉积沙土和小岩块慢慢地填充到孵化后的恐龙蛋壳内,经过上亿年的演化,形成了现在的恐龙蛋化石。我们可以想象得见,160多只或者更多的恐龙 (有人从这个工地清运出来的石块倾倒场,还

捡拾到不少恐龙蛋化石),如果在丽水城区北郊白云山的这块土地上同时出现,这是一种多么美妙的景象,可谓为恐龙的家园。

(江永强)丽水浙江龙——恐龙化石遗址

在丽水市莲都区联城镇白前村东北方向约1000米, 有一个山丘,当地的村民都叫它黄弄岗,这是一个大硃砂风化岩的矮坡,高约20米。2000年3月,为配合金丽温高速公路第二期工程建

设,在浙江自然博物馆专家的主持下,在黄弄岗恐龙化石出点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共发掘出保存几近完整的肱骨、腿骨、骨盆、8块颈椎和脊椎、14节尾椎和部分尚未明确的骨骼等20多块化石,约占了个体恐龙的30%-40%, 特别是几乎完整的恐龙肱骨化石,在浙江省尚属首次发现。经过专家七年的研究,确认了白前村恐龙是恐龙家族的新属新种,并将它定名为“丽水浙江

龙一Zhejiangosauruslishuiensis"

说到“丽水浙江龙”的发现,我们还要追溯到1976年,最早发现恐龙化石的是丽水市莲都区联城镇白前村的一位村民,他叫陈国富。那年他才25岁。别看他只有小学文化程度,却有个爱刨根问底的习惯,遇事总想弄个究竟。1976年3月初的一天,他在离村约200米的佛堂山上干农活时,偶然看到一块有点像“骨头”的带红色的岩块。好奇的陈国富立即联想起曾听村里的老人说起过,在解放初期,有人在山上捡到过类似骨头的石头的事,想探个究竟的他,于是将这块岩块带回家并邮寄到北京考古研究所咨询鉴定。不久北京专家回信告诉他说:经过鉴定,他所邮寄的岩块是一块恐龙腿骨化石,同时为表扬和鼓励他的积极性,还给他附寄了本《化石》杂志。这一鉴定结果更激发了陈国富寻觅恐龙化石的兴趣。在随后的二十几年时间里,陈国富一直留意观察,有事没事都会上山转转,也陆续捡到一些经风吹日晒风化,被雨水冲刷后,新滚落出来的小块化石,有时他也会寄到有关部门,但都因化石块状太小,没有引起足够重视。

1999年,为配合金丽温高速公路二期工程建设,根据省文物局要求,丽水市博物馆开始对金丽温高速公路沿线进行文物文物考古调查。得知金丽温高速公路要从曾多次发现过化石的佛堂山和黄弄岗头这一区域穿过,就多次组织人员对该沿线进行实地踏勘和重点考古调查,先后在佛堂山、黄弄岗头、五十尖等发现出土恐龙化石点,进行小范围的试掘。2000年3月,在对金丽温高速公路白前村恐龙化石遗址进行复查,结果,在黄弄岗头发现一块长30余厘米的化石。浙江自然博物馆迅速派两名专家赶到丽水。在白前村黄弄岗头周围约二三百米的范围搜寻,最后还是在黄弄岗头的一处离表土层约20厘米的地方发掘出了了5块5厘米长的肋骨化石。随即,一条长长的肱骨化石又完整地显现出来,该肱骨化石长50厘米,石化程度非常好。随后通过科学有序发掘共发掘出腿骨、骨盆、8块颈椎和脊椎、14节尾椎和部分尚未明确的骨骼等20多块化石,约占了个体恐龙的30%-40%,,排列长

达220厘米,东北朝西南方向。

前村黄弄岗头出土

的恐龙化石,应为

生活在距今1亿年

前白垩纪时期的四

脚长颈蜥脚类恐

龙,同雷龙、梁龙属

白前恐龙化石的发现,引起了国内有

关部门和专家的重视,中国社会科学院古

脊椎动物与人类研究专家董枝明教授亲

临了白前村恐龙化石出土点进行了实地

勘查,在对地形、气候及恐龙化石发掘现

场进行了考察分析后,当时初步认为:白

于同一类种。白前恐龙化石抢救性发掘的消息也吸引起了国外专家的眼球,日本恐龙研究部门专门派出了由日本福井县立恐龙博物馆研究员东洋一、寺田和雄等6人组成的恐龙化石考察团,经省文化厅批准,在浙江省自然博物馆的专家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对外交流服务中心的翻译陪同下,观看了藏放在丽水市博物馆文物库房保管的出土恐龙化石,并参观了前期发掘的白前村黄弄岗头恐龙化石出土点。日本专家参观后说,丽水市白前村恐龙化石的新发现,对研究浙江地区的古生态、古地理、古脊推动物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并向浙江省自然博物馆提出了合作研究、共同发掘及恐龙化石复原的意向。2001年6月,日本又组织了一个“发现恐龙之旅”的夏令营活动,由福井恐龙博物馆后援会副理事长田中保士带队、福并新闻社记者随团,共有二十多位中小学生到丽水市博物馆参观看出土的恐龙化石,并到白前村黄弄岗头恐龙化石出土点实地寻找。在五十尖一带,有个别学生还寻找到一些古生物化石和古植物化石。

浙江自然博物馆和日本福井县立恐龙博物馆自2002年开始合作研究, 经过对恐龙化石清理,并对保存的每一块骨骼化石进行详细的测量、观察、描述、绘图和照相,在查阅大量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与国内外同类型的化石进行科学对比研究,最后,中日两国专家认定,白前村黄弄岗头出土的恐龙化石,是距今1亿年前的白垩纪中期,在浙西南地区生活着一种食草类恐龙。它是一只成年龙, 体长约6米,高逾1米, 性情比较温和,体态也比较笨拙,以草为食。身上有一层厚厚的硬甲,背上还有两排利刺,属于甲龙,在世界上尚属首次发现。研究人员还发

现,白前村恐龙与一般的甲龙相比,尾巴末端没有锤状突起,属于甲龙中的结节龙。当时浙江地区气候温暖,植被繁盛,水源丰富,这正是适合甲龙生活的自然条件。他们认为丽水发掘的恐龙化石为恐龙家族新成员。

由于新属新种恐龙发现于丽水盆地,研究人员在遵守古生物命名规则的基础上,考虑到浙江是我国重要的恐龙化石产地,之前有恐龙以“浙江”为种名的,但迄今为止还没有以“浙江”为属名的,因为一属有多种,所以特别以浙江作为丽水恐龙的属名,以丽水为种名,以“丽水浙江”这一地理名词将白前村恐龙定名为“丽水浙江龙” 。

2007年8月,浙江自然博物馆与中国地质科学院、日本福井县立恐龙博物馆等单位的专家合作,在国际权威杂志地质学报英文版《ACTAGEO-LOGICASINACA》(SCI )2007年第三期上发表论文,确认了白前村恐龙是恐龙家族的新属新种,并将它定名为“丽水浙江龙 Zhejiangosaurus-lishuiensis”,从此,世界恐龙史上第一次出现以“浙江”的地名命名的新属新种恐龙,“丽水浙江龙”代表了食草类甲龙中的结节龙的一个新类型,填补了

恐龙学研究中的一项空白。

(江永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