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文章学家、书法家陈绎曾

2007年,《四川大学学报》(第1期)刊登了复旦大学慈波博士的《陈绎曾与元代文章学》。开头写道:“由于文献久晦,元代陈绎曾的文章学观点颇为学界忽视。其相关论述主要集中于近年重出的《古文谱》、《古文矜式》和《文说》当中,涉及文章本体论、修养论、创作论、文体论、风格论、鉴赏论等诸多方面,见解深刻,体现了鲜明的元代文化特征,堪称元代文章学的最高成就。”其实,这位从丽水走出去的陈绎曾,不仅是文学批评家,还是著名的书法理论家、书法大师。

陈绎曾(约1286-1345)字伯敷,号小拙,又号汶阳左客,元代处州人,后侨居苕水。所以他在一些书法作品中落款“吴兴陈绎曾”,《元诗选》则作归安(今湖州市)人。苕水,又名雪溪、龙溪,今称苕溪,在湖州市,为浙北最大的河流,属太湖流域重要干流。有东苕、西苕二源,均出自天目山。二流在湖州城外汇合注入太湖。陈绎曾早年从学于浙江奉化人戴表元(字帅初,元朝初年著名诗人、文学家),与诗人陈旅非常友好。“师友渊源,具有所自,故所学颇见根柢。”(《四库全书》卷一百九十六?集部四十九)。元元统(1260-1264)中考中进士,初授将仕佐郎(文散官,从八品)。至顺(1330-1332)中,官至国子监助教(国子监祭酒的助手,从八品)。

元至正三年(1343),陈绎曾任国史院编修(从六品),他与王沂、廉惠山海牙等三人分撰《辽史》,从至正三年(1343)四月开始,至正四年(1344)三月脱稿,仅仅用了11个月的时间。《辽史》全书116卷,包括本纪30卷,志32卷,表8卷,列传45卷,国语解1卷。本书较系统地记载了我国古代契丹族建立辽朝200多年的历史,并兼载辽立国以前契丹的状况,以及辽灭亡后耶律大石所建西辽的概况,是历代研究辽和契丹、西辽的重要史籍。300多个日夜的伏笔疾书,完成了《辽史》这部历史巨作,同时也耗尽了陈绎曾最后一滴心血。元至正五年(1345),陈绎曾逝世,享年59岁。

据《元史•列传第七十七•儒学二》载:陈绎曾天生患有口吃之疾,但却精明聪敏,异于常人,诸经注疏,多能成诵,学识优博。其文学批评理论著作“文辞汪洋浩博,其气烨如也。”陈绎曾一生著有多种文学批评论著,今存《文章欧冶》(原名《文筌》,后人什么时候改称《文章欧冶》,已无从考查)、《文说》(收入《永乐大典》)、《古文矜式》、《诗谱》四种。他的文学批评代表著作是《文章欧冶》。《文章欧冶》的诞生,使学者“知所向方,人争传录”。(《四库全书》卷一百九十六)。真可谓“墙内开花墙外香”,后来这本书在国内传本稀少,但在韩国、日本却颇为流行。早在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已有朝鲜光州刊本,刊行者为全罗道监司南宫淑、大司谏尹春年等人。尹春年是“以声论诗”的学者,有《学音稿》行世。他在《文筌序》中,特别指出“欲求诗声,当从《文筌》而入”。到了日本元禄元年(1688),日本人伊藤长胤又将此朝鲜刊本重刻于京都,是为此书传入日本之始。他在《后序》中说:“《文章欧冶》者,作文之规矩准绳也。凡学为文者,不可不本之于《六经》,而参之于此书。”被称为“元代馆阁巨手”的许有壬有言:“江南陈绎曾,博学能文,怀才抱艺,挺身自拔乎流俗,立志尚友乎古人。”(《荐吴炳陈绎曾》,见《至正集》卷七五)。由此可见,陈绎曾确是“学”、“文”、“才”、“艺”兼擅的文学批评家。

在书法造诣上,陈绎曾真、草、篆、隶俱通习之,各得其法。尤善飞白,“飞白”是指在书法创作中,笔画中间夹杂着丝丝点点的白痕,且能给人以飞动的感觉,故称其为“飞白”,是中国传统艺术观中虚实相济的典型表现,如尘缕游丝,秋蝉春蝶。著有《书法本象》、《翰林要诀》等书法理论著作。

陈绎曾的书法理论代表作是《翰林要诀》。现存世的《翰林要诀》也是我国书法技法的代表著作。该书对执笔法、血法、骨法、筋法、直法、圆法等各种方法,俱立种种名目,并一一进行论说,论述翔实、生动而又独到。正因如此,人们对《翰林要诀》异常看重。如他在《血法》一则中写到:“字生于墨,墨生于水。水者,字之血。”外貌鲁钝甚至还有口吃毛病的陈绎曾,在中国书法鉴赏史上却堪称是超一流的大人物。他精彩论述了书写者情绪同书法的关系。如:“情有重轻,即字之舒、险、敛、丽亦有浅深,变化无穷。” “喜即气和而字舒,怒则气粗而字险,哀即气郁而字敛,乐则气平而字丽。”他认为,人的喜怒哀乐思想情绪、向往追求都会从字的神采、风格上反映出来。

又如其题跋颜真卿《祭侄帖》云:“自'尔既'至'天泽'逾五行殊郁怒……自’移牧'乃改。’吾承’至'尚飨'五行沉痛切骨,天真灿然,使人动心骇目,有不可形状之妙。”(清•卞永誉《式古堂书画汇考》)。颜真卿《祭侄帖》是一篇忠义愤发、顿挫屈郁的盖世杰作。作品的文字是追悼在安史之乱中死亡的兄长颜杲卿和侄子颜季明,由于积聚着家仇国恨,在书法上也就感情显露、毫不掩饰,情绪的起伏波动很是明显,在古今被称为颜书第一。陈绎曾在拜读《祭侄帖》时,他不但从文字内容上领略了颜氏的沉痛心情,而且还从书法线条中窥出了这种包孕痛苦的巨大分量。陈绎曾独具慧眼,从《祭侄帖》的某五行之间看出“郁怒”,某五行之间看出“沉痛切骨”,对书法作品由形式因素入手分析创作心态,从情感流露上对书法作品进行审美鉴赏与节律析评,这种欣赏能力迥非凡俗之辈所可拟之,不仅在元代书家中,即便在整个书法批评史中也是不多见的。他对颜真卿《祭侄帖》的鉴赏, 石破天惊,开创了中国书法审美发展的新纪元。

陈绎曾在书法发展史上的贡献,还进一步发展了九宫结构。“九宫格”是我国书法史上临帖写仿的一种界格,又叫“九方格”,即在纸上画出若干大方框,再于每个方框内分出九个小方格,以便对照法帖范字的笔画部位进行练字。九宫格相传为唐代书法家欧阳询所创制。向来被学者赞誉为“正书第一”,历代仿习者甚多。他在《翰林要诀》中说,为适应临字时点画疏密、各有停分、界画匀布的要求,改横竖三宫为横竖九宫,成九九八十一宫,这样更便于精确临摹。

《静春先生诗集后序》陈绎曾摹拓技艺高明。重纪至元六年(1340),他摹拓宋碑毫不失真,时推一绝。

陈绎曾虽善于书法,但传世墨迹很少,他于元至治元年(1321)三月的作品《静春先生诗集后序》(纸本31.2X49.5厘米),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为其书法代表作。静春堂为元代文学家袁易所居斋堂的名称。《静春堂诗集》是袁易次子袁仲长裒辑其父遗稿编成,并请父亲的好友陈绎曾题序。陈绎曾的小楷取法魏晋,结体稳健,体态端庄质朴、温润秀劲,法度谨严而意态生动。陈绎曾这件小楷作品虽无雄浑的气势,却具晋唐书法的风致,也有自己的一定风貌,风格清秀俊雅。其笔画婉转,节奏缓和,自然有致,结字落落大方,笔到之处清雅飘逸,融合着一种“道和神明”的天性,点画顾盼生姿,笔断意连。作品全篇有萧远天然的雅致气息,绝无庸俗粗陋的野气,恰似一首清新和畅的田园诗,其中蕴涵着疏朗、儒雅、静穆的情调。

(吴志华)

绝处逢生林定老

林定老(1276-?),字君则,元代丽水人。他的父亲林江,苦读经书却未见功名,倒是林江的母亲周氏和妻子徐氏,大字不识,却为家族培养出两代进士,成为典范而流芳百世。清末民初湖州的蔡振绅先生编辑了一本《德育课本》,里面有一篇“周徐同德”的故事,讲的就是这件事情。

宋末,林侑的妻子周氏侍奉婆婆非常孝顺,他所生的儿子叫林江。林江娶妻徐氏,徐氏事奉周氏,也像周氏侍奉婆婆一般的孝顺。徐氏生了个儿子,取名林定老。宋恭宗德祐二年(1276)元将阿剌罕、董文炳率军攻占处州,这时林定老才6个月,林江就背了定老逃难。因为元军追得紧,还在后面用箭射他,林江便丢了儿子顾自逃走,不知去向。周氏和徐氏去寻找林江,中途又碰到强盗,两人仓卒逃命,慌不择路,却找到了被林江丢弃的儿子,这仅有6个月的婴儿既不知道惊慌也不啼哭。后来又寻到了林江的尸首。回到家里,房子已经烧毁了,只得租借人家的屋子住着,婆媳俩带着孤儿相依为命。那时候徐氏还只有三十来岁,有人劝她再嫁,徐氏说:我要养婆婆、教孤儿,给林家留一线血脉呵。她们含辛茹苦把定老扶养成人。

林定老在祖母和母亲的教养下,勤奋读书,于延祐五年(1318)中了进士,授奉化州同知,分掌巡捕、粮务、屯田、水利。再调任江苏兴化路通判,为总管府助理,是握有裁可、连署州府公牍和监察官员的实权官,可直接向皇帝奏报州郡内官员情况。之后又升任新州(今河北涿鹿)知府,后又任浙东廉访司佥事。在各任期间,他“皆有政绩”。(道光《丽水县志》)

任兴化路判官期间,至治二年(1322),应清源何氏作《清源玉雪堂谱序》,对何氏宗族给予详尽记述。至顺元年(1330)为福建莆田协应庙作《木兰陂重建协应庙记》,以纪念木兰溪建陂先贤。

林定老长子林彬祖,至正五年(1345)进士,次子林似祖以诗闻名于时。孙,公庆,以诗经在浙江乡试中夺魁。

(唐乐平)

勤政爱民的项棣孙

项棣孙(1296-1366),字子华,宋代丽水县人。幼时肄业郡庠,终日闭门习读经书,从不串门闲聊,浪费光阴。走路时常常默默背诵经文。因精儒业荐为青田县教谕。元至顺元年(1330),中庚午科王文晔榜进士,初授同知奉化州事,封承事郎(文散官,正七品)。后调任福州路总管府推官(掌刑狱,正七品)。不久改兴化路莆田县尹,转知福清州事,因丁忧不能赴任。服满,提举泉州市舶司,掌管福建行省船舶出海公检、公凭,检查出海船舶及管理所辖口岸船只事宜。任满,调任处州总管副手,累阶奉直大夫、知福建延平路(今南平市)总管府事。朝廷重臣李国凤经略巡视江南道,承制提升项棣孙为处州路总管兼防御事。岁余辞官卸职,隐居青田万藏山。

项棣孙仕宦生涯大部分时间在与处州毗邻的福建。他不管在哪个位置上都能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

项棣孙在奉化州任同知时,当地每年四月八日,州民数以千计群聚大伽蓝(寺庙),延请僧人吃斋饭,诵佛书,企求神灵保佑。男女同席,常发生有伤风化的事,项棣孙下令严禁此举。

在福州任总管府推官时,一姓林的大海贾从事海外贸易,常往来于各国海域之间。他在自家巨型船舶上排列旗帜、金鼓,伪装兵船,以防备海盗袭击,被仇家诬为叛乱造反,廉访使衙门抓捕其家属入狱。项棣孙为之平反,救活数百无辜群众。有个姓周的年轻人,以“点金术”迷惑群众,百姓称他为神仙,他任意出入官府,没有人敢查问他。项棣孙将其逮捕并治罪。还焚烧了他宣扬点金术的书。

在莆田任县尹时,当地习俗野蛮,缺少爱心,发生纠纷,往往把小孩掐死,诬陷对方,使之获罪。项棣孙到任后,召集当地一些德高望重的长者,要他们耐心教育说服邻里,提倡仁爱眭

邻,莆田的乡风乡俗焕然一新。

在泉州提举市舶司事时,正值年成歉收,官府的吏卒到老百姓家里掠夺财物,甚至杀人,地方治安混乱。项棣孙向郡守分析原因,并带头捐出俸禄,带动大商人捐钱购买粮食,开仓放粮救济百姓,泉州境内得以安宁。元至正十三年(1353),林君祥等人招集福安、罗源、古田诸县和江西等地数万之众包围福州。廉访使郭兴祖指派项棣孙带领泉州、兴化二郡官兵前往救援。项棣孙部署有法,行军不紊,帅兵渡江,与延平、建宁官兵会合。福州城中闻之, 士气百倍。敌寇腹背受敌,众心动摇,连夜遁逃。

项棣孙担任处州路同知时,青田农民吴德祥起兵反抗官府。官兵围剿多次失利。青田县尹叶琛、县尉薛彻秃被吴德祥劫持。项棣孙积极辅佐石抹宜孙元帅守城。项棣孙一边组织军民高筑城墙,深挖城壕;一边派女婿祝彦芳(丽水县官桥人,后任山东莱州通判)前往山寨劝说吴德祥。叶琛、薛彻秃,终于被放回。

项棣孙为政简易,一切以爱民为本,不求赫赫功名,但对于忠义大节则慎独慎微,全力坚守。元至正四年(1344),项棣孙撰《丽水县重修通济堰记》,录于《通济堰记》、《丽水志稿》。元至正二十六年(1366)八月十九日在家逝世,享年七十一。浦江宋濂为其作《元故延平路总管项君墓志铭》(收入《宋学士文集》)。丽水人将其奉祀于乡贤祠。

(吴志华)善论古今得失的黄许

黄许(1283-1362),字与可,号南岫,学者称他为南岫先生,元代处州丽水县人。黄许出生在书香门第。祖父黄国华,生卒年不详,字叔文,栝苍名士。为人方正严肃,尤其注重礼仪,终日衣冠危坐。每遇荒年,拿出粮食以平价粜给乡民。大雪天有不能举火炊饭者,常送粮接济。德祐年间(1275-1276), —些恶少群聚为盗,其中包氏家族最强,号“包家洞”;林某人能抓捕猛虎,号“林大将”。他们劫掠周边郡县百姓,当地官吏制服不了。唯独害怕黄国华,不去。黄国华追上去,将金帛赠送给他们。黄国华所居之地叫“弱溪”,元兵攻进处州,族人为避战乱,值钱财货堆积如山,听到元兵突然来到,委托村民看管而去。村里一些人想据为己有,黄国华命家仆将重货收贮一室。局势安定后, 召其货主悉数归还给他们。

父亲黄昶,生卒年不详,17岁考中举人,补太学上舍生。

黄许母亲早逝,黄许由继母抚养成人。黄许长大后,体貌敦硕,长髯垂胸,一表人才。但其性格刚严,“逢人不能卑词媚色,不慊其心者,遇诸途,不正视。”(宋濂《丽水黄府君墓铭》)但对继母却恭敬温和,极能顺应她的喜怒。

敢犯境。有一天,他们在里桥杀牛宰羊结盟,黄国华刚好经过这里。于是拿岀金帛,劝说他们不要因为贫穷而行不义之举,可用这些金帛去正当谋生。众人惭愧而散

《四书会要•中庸》继母过世后,建庐于墓壁下守孝,遂号“石壁山人”。

黄许少时刻苦攻读科举业,与江西玉山儒士郑元善(即郑复初)、同乡叶岘、林定老(字君则)相师友。其他三人都考中进士,唯独黄许屡试不中。林定老为浙东廉访司佥事,举黄许为丽水儒学教谕,不就职,潜心圣贤之学。“习五经,约知其说,尤深于易。旁通诸家言,目别汇分,咸得其统绪。”(宋濂《丽水黄府君墓铭》)

黄许洞察时事,善论古今事之得失。元至正年间(1341-1368),天下表面上无事,黄许却以为将乱,著书十篇谈政治阙失,曰:“亟用吾言庶可救,后将无及。”刚好朝廷派遣宣抚使到各地巡察,黄许以处士身份献十策,曰:“严选举,革贪污,除吏敝,抑兼并,省冗官,汰僧道,核田赋,兴武举,作士气,结人心。”(《新元史》卷二百三十八)磊落数千言,但没有被采纳。不久,果然发生动乱。后来中书省参政普颜帖木尔、内台治书侍御史李国凤奉诏经略江南,得黄许十策,如获至宝。可惜此时的黄许已因年迈卧病在床,征召他出仕,却已不能起来应召了。李国凤感叹地说:“世未尝无才,顾上无用才之人耳。”黄许怀才不遇,临死前,感叹道:“生而无愧,吾荣也;死而无亏,吾宁也!”(宋濂《丽水黄府君墓铭》)至正二十二年(1362)卒,享年八十,葬于丽水北乡叶弄 (今属仙渡乡大路边村)。

黄许著有《四书会要》、《读易大意》、《诗书类要》、《天文地志官制类编》、《书总断》及《古今人诗文骈俪类选》。还有《石壁晚稿》,“不为华靡无益之言。”又搜集编辑论述写作之道的文章,并为之作论,为《文通》若干卷。

黄许之孙黄梦池,字伯生,以能文辞名,文章器识,为时所重。师事青田刘伯温。官至龙江宣课大使、秦王府纪善(纪善为王府属员,正八品。掌讽导理法,开喻古谊,及国家恩义大节,以诏王善),封将仕郎。著有《石楼文集》。黄梦池胞弟黄梦庚,也载入道光版《丽水县志•人物》。

(吴志华)治学不倦的季仁寿

季仁寿(1302-1362),字山甫,元代学者。先人龙泉籍,后徙居州城丽水。季仁寿的十四世祖季棠是宋代殿中侍御史,“以骨骾著闻”。(宋濂《季公墓铭》)季仁寿的父亲以学行知名越郡,两次辟举均不去就任。家学渊源深厚,季仁寿自幼深受浸染。后经发奋努力,文章出类拔萃,可是却屡举进士不第。

重纪至元初(约1335年),他被荐为慈溪教谕,掌管文庙祭祀,教诲县学生员。他征收教租,重修礼殿祠,新建教谕厅,使儒学面貌为之一新。

至元五年(1339年),部使者畅公到慈溪查访,许多官员被问责,而对他很满意,命去黄岩铸祭器。祭器也称礼器,是儒学祭祀必备的器具。元朝中后期,作为“朝廷重典”的文庙祭祀逐步完善,其重要表现就是祭器的完备和大成乐的普及,元人对儒学文庙祭器很是重视。基于这种认识,各地儒学普遍铸造祭器,以完善文庙祭祀。慈溪祭器缺损,于是,“慈溪县学教谕季仁寿得补租钱_千二百余贯,以造祭器之未完者。”(申万里《元代文庙祭祀初探》)

慈溪先贤、宝章阁学士黄震是南宋时期的经学家,致力于程朱理学,著述颇多。季仁寿列状上报,祠奉于学,并设置研究学习课程。通过季仁寿的努力,有两位生员获得江浙文解(乡试中举,由地方官给予文解发解入京,参加考试),于是来学的人更多了。任职期满,迁任松阳。

时值元末,地方很不安定,州郡官吏辟举季仁寿为余杭双溪书院山长,季仁寿以双亲年事已高为由推辞。后又有江南经略使李国凤任用他为婺州教授,他叹道,任官是为了行志,若志不行,还不如隐居吧。于是他放情山水间,自号为“春谷处士”,在龙泉汤京的义庄开设义塾,教育乡中子弟。

季仁寿继承家学,专攻《易》与《春秋》,通晓其含义。江西名儒郑原善任处州录事,处城许多人包括刘基、刘演都跟他学《春秋》等,季仁寿向他学习 《书》、《诗》二经。学问日益精进,大家称他为“四经师”,跟从他学习的人很多。

季仁寿著有《春谷读书记》200卷、《易书诗春秋(四经)衍义》、《四书质疑》、《策枢通览》、《诗林钩玄》、《弓冶录》30卷,《季山甫文集》等。

刘基曾为《季山甫文集》作序,序中说季仁寿著述很多,诗文、铭记、论赞、序说等,“莫不彬彬济济,方驾古人”;他的文章“体格严正,文词典雅,真可以式后学”。刘基又作有《雨中寄季山甫》二首与之唱和:

山雨随风去复来,南明晚色动楼台。

犹怜仗节中郎在,不见乘槎使者回。

感兴诗成聊自遣,忘忧花好为谁开。

偏嫌近水多蝼蝈,永夜喧呼聒梦回。

长夜雨多泥没车,白日闭门人迹疏。

阶下水衣看上壁,庭前檐溜欲成渠。

闲花自发无劳种,蔓草从生不遣锄。

想见幽栖张仲蔚,蓬蒿如树塞园庐。

季仁寿61岁去世,葬于龙泉县安仁里麻丘湾。宋濂在《季公墓铭》中对他深表惋惜,说:“虽然治国有道,政与教尔,而教为尤重。公虽不及为政,而位为人师,横经讲道,沾丐(给予帮助)后学为多,其视怀银黄,垂三组,而无益于人者,贤不肖果何如也,尚奚悲?”

(唐乐平)

宋皇室后裔赵友桂

宋太宗赵匡义(939-997),在位22年。有九子,长子楚王元佐,字惟吉,初名德崇。秦王赵廷美获罪,独元佐申救。廷美死,元佐遂得狂疾。雍熙年间,他纵火焚宫,被废为庶人。真宗即位,复封楚王。元佐先后封为楚王、齐王、潞王、魏王,谥号恭宪,有三子。到元代,其后人逐渐散至民间。

赵友桂,字诜仲,一字国芳,元末丽水人。为元佐十二世孙。“于学无所不究,尤精天宫律历,为词章温润尔雅。中山李桓少推许,顾称友桂典奥不群。”(道光《丽水县志》)是一位有着特别天赋的学者。但是,正与他的祖先赵元佐一般,也是个性情中人,其狂性神似先祖,“高自矜诩,不可一世”,目空一切,自我夸耀。只与临海人舒卓为好友,二人谈论常常通宵达旦。有时大哭大闹,头巾也掉在地上,人们都把他看成是狂生。参加科试,屡次被除名, 文章才华的发挥更是无从谈起。

友桂跟随父亲去南京上任,“遭乱警慑,得疾卒,年仅三十有三。”(道光《丽水县志》)赵友桂著有《夏小正(集)解》、《诗书易(易诗书)录辨》、《南客 (泉)稿》等。明初诗文大家宋濂很是惋惜他,为他写了墓志铭,赞曰“南明之西,有气吐霓。化为龙文,上贯少微。”

(唐乐平)

道学家王惟一

王惟一是元代道教神霄派的重要传人,也是五雷正法发展史上有重大理论建树的人物。直到上世纪,王惟一还曾经引起一些专家的注意,任继愈主编的《中国道教史》和卿希泰主编的《中国道教史》第三卷都曾提到王惟一并作介绍和评论。

王惟一(?-1326),号景阳子,元代浙江丽水人。父亲任华亭(今属上海市松江县)县令,举家迁居于华亭。王惟一出身书香门第,父亲给他安排的是一般官宦子弟常走的业儒做官的旧路径。他在自述其生平时提到:“余少业儒,粗通六经,而知仁义礼乐教化之道。”后来进入官场谋了个闲职小吏。但是,在生活中却有一件困扰他很久的问题:“窃怪夫三才既同此道而立,何天地之运如是其久,而人之数如是其短耶?”后来读了《老子》,才彻底改变了他的思想和生活道路:“及观老子之言,怃然曰: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惟一既生人世,获处中华,可不念生死大事,以求万劫一传之方?于是遍游方外,求金丹之学,上乘之道”。(《道法心传》)

于是,王惟一“弃吏,从方外。”为的是追求人生的永恒,从此走上漫长的悟道之路。然而,他的求道生涯不是一帆风顺的。他在《道法心传》中说:“自幼酷好道法,不惜劳苦,拜师传授,不知其几人。是以用心三十余年,观风云聚散、气候之变通,默会其心,喜不自知,宿生多幸,又遇至人,一言之下,即证无疑。”他在《道法心传》还说,为求真谛,他曾经对“三教经书,行雷祈祷,医卜星数,无不备考,贤愚师友,莫不参求。但都未能够明白至道。以至于旦暮勤奉,积忧成疾。后来终于得遇至人,亲授无上至真妙道,一言之下,直指真诠,使他悟入金丹大道。”所谓“至人”,就是道教神霄派掌门人莫月鼎。神霄派为道教三宗分衍的支派之一,产生于北宋末,流传于南宋至元明。“神霄”之名,来源于《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该经根据古代天有“九霄”、“九重”之说,指认其中最高一重为“神霄”。可见神霄是指道教神仙所居的最高仙境,神霄道士以此名其派,盖取其高远尊贵之义。王惟一似乎找到了人生的归宿。于是,倍加努力地苦心修炼,夜以继日,风雨兼程,不辞辛劳。同时,他博采众长,不仅取存道家真传,而且征引理学家周敦颐、邵雍等人的哲学理论。他在二首绝句中云:“学道须穷天地心,罕闻世上有知音。都缘此理难轻泄,尽向旁蹊曲径行。”“坤复之间理极微,鬼神虽妙也难窥。要知这个真消息,熟读尧夫《冬至》诗。”

工夫不负有心人。刻苦虔诚的王惟一终得“雷霆一窍”及性命真诠,并撰成雷法著作《道法心传》、丹法著作《明道篇》等,使其在道学发展史上占有了重要地位。

《道法心传》作于至元三十一年(1294)。这本雷法理论是一个综括诸家、独有领悟的体系,其突出之处在于将传统的雷法思想,转变为以神为本并最终归于以心为本,是我国现存的一本比较系统的雷法理论论著。王惟一的《道法心传》中《体用两全》一诗:“道乃法之体,法乃道之用。体用两全行,三界归一统。”这里的“体用两全”就是教义思想和法术行为的统一。修道人如果能做到“体用两全”,就达到了“三界归一统”,也是得道的最高境界。

丹法著作《明道篇》内含“诗81首,以按纯阳九九之数。七言四韵16首,以按二八之数;绝句64首,以按六十四卦;五言1首,以象太一之奇;《西江月》12阙,以周十二律吕。”他的内丹学融合时代和文化精华,在内丹理论上结合了宋代理学家的学说,而且在性命观上采纳了金丹北宗(即全真道)的若干思想。

王惟一晚年寓居樊泾岳祠(在今江苏太仓市)。元泰定三年(1326), “书遗事及偈毕,端坐而逝。”(《苏州府志》)

(吴志华)

陈镒和他的《午溪集》

《四库全书》编纂于清乾隆时期。1772年开始,经十年编成。是中国古代最大的一部官修丛书,分经、史、子、集4部。丽水人陈镒所著《午溪集》10卷也收入其中。

陈镒,字伯铢,元代诗人,约公元1338年前后在世,生卒年不详,浙江丽水县人。曾授松阳教授,后筑室于午溪(即宣平溪)之上潜心写作。陈镒生平所著诗集10卷,遂以“午溪”命名,称《午溪集》,共10卷。卷首题“前进士曲阜(今山东省曲阜市)孔旸编选,前进士青田刘基(刘伯温)校正”。黄溍(文学家,浙江义乌人)、张翥(诗人,山西临汾人)、孙炎(时任处州总制)及孔旸、刘基等五人都为之作序。这五人都是陈镒的朋友。他们客观公正地评价这部诗集。序言前保留刘基、孔旸亲笔书信各一篇。刘基在信中称其"体制皆佳,而近日应酬之作去其一二则矣”。孔旸在信中称其“篇篇合律而中吕,字字铿金而锵玉"。

一些汉语工具书在解释词语时,有多个词语的出处均引自陈镒《午溪集》中的诗歌。如在解释“浪婆”(波浪之神)一词时,引用陈镒在《再次韵答王子愚》中:“云间后土来天女,风外清淮舞浪婆”。在解释“行经”(行进途中经过)一词时,引用陈镒在《和贾县尉日往山中诗韵》“山色苍茫翠欲流,行经

民国线装四库珍本初集《午溪纯集》(2册,10卷)熟路忆曾游”。在解释“日来”(近来)一词,引用陈镒在《和程渠翁见惠诗韵》中“若问日来新况味,饭牛聊复卧南山”。“琴室”(奏琴之室)一词,引用了陈镒在《挽周子符》诗中“香销琴室松风冷,灯灭书窗竹月凉”之句。

(吴志华)

翰林直学士包容德

包容德(1295-1369),字子成,元代丽水县人。初授翰林直学士,御史大夫铁穆尔识其才,荐任广东道肃政廉访使。时有豪门十姓,勾结权贵,为非作歹,荼毒百姓。包容德到任后,清正廉明,不畏豪强,将首恶者逮捕入狱,使坏人敛迹,百姓诚服。后任太医院判官、朝请大夫佥本院事,因国事动乱,民不聊生,在元明交替之际忧愤而死。生平擅长诗文,又善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