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四届丽水市莲都区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四届丽水市莲都区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

——在政协第十四届丽水市莲都区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

谷江南

各位委员:

我代表政协第十四届丽水市莲都区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会议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3年工作回顾

2013年是区政协工作创新年。区政协常委会在中共莲都区委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和省、市、区委的一系列决策部署,加强和创新政协工作,扎实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较好地完成了十四届二次会议确定的工作任务,为全区干好“一四八”、实现“四个翻一番半”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一)扎实推进协商民主实践

围绕区委“一条主线、五个体系”工作举措,活跃有序地组织协商议政,积极发挥协商民主重要渠道作用。

精心组织专题协商。在全区村规模调整之前,主席会议成员带6个小组深入全区,调研提出“少扰民不损民、重视各乡镇(街道)差别、优化新村双委成员分布、做好民族政策对接、解决特殊问题”等六大项23小项建议意见,有不少建议意见转化为区委、区政府的工作部署。在市区创国卫工作中,通过充分调研和学习借鉴外地经验,建言改进市区环卫体制机制,成立综合协调机构、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加强双向考核监管,相关建议已落实为实际工作。受区政府委托,专题调研跨县域畲族经济协作情况,建议建立“竹柳新桥”畲族乡镇绿色发展协同创新试验区,加强整体规划和政策扶持,推动少数民族集聚区经济社会发展,获省政协民宗委、省发改委和丽水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被省政协纳入2014年工作任务,区委常委会也专题听取汇报。此外,《推进中小学素质教育》《建设农业科技推广体系》《进一步弘扬养生文化、培育养生产业》《进一步加强我区民俗文化保护和发展》等建议经区委、区政府领导批示落实,都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或社会效益。

创新开展对口协商和提案办理协商。组织开展深化美丽乡村建设调研,牵线多个部门和多个界别,举办“建设美丽富饶乡村”对口协商会议,呼吁提高“富民”投入比重,扶持特色农业产业和现代农业发展,经营山水、经营村庄、经营农家闲置房,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区委、区政府领导要求相关部门对合理建议予以积极吸纳。围绕提案办理,以“三见面”协商会为基础,探索登门协商、调研协商、电话协商和网络协商等形式,协商侨乡莲都、农产品电子商务和中共丽水县委旧址等问题,有效落实提案所提意见建议。

积极推动基层协商民主。重视农村社会管理创新,发动政协委员、专家学者和基层群众参与“雅溪镇居民自治联合会”建设,以“跨村理事、联合自治”构想,指导农村民主自治,实践基层民主协商,为群众寻找诉求表达的知心人、化解纠纷的中间人、参政议政的代言人、民主监督的实施人。相关做法被省委办公厅、市委办公室采编交流,被新华社、浙江日报、联谊报和丽水日报等媒体先后报道。

(二)不断提高民主监督实效聚焦全区重点工作、社会热点问题和提案办理实际,积极开

展民主监督活动,不断提高民主监督的实际效果。

督促提案办理。组织常委会议听取区政府关于政协提案办理情况的通报,并提出建议意见;组织主席会议听取区政府关于重点提案办理情况的通报,进一步落实政府领导领办、政协领导督办、具体部门承办的有效工作机制。首次开展民主评议提案办理工作,通过听汇报、问情况、查档案等方式,对区教育局和区农业局的提案办理工作进行民主评议,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建议两部门进一步加强领导、增进协商、规范答复,不断提高提案办理水平。组织提案办理“回头看”活动,跟踪督办往年提案。如,敦促完成2011年《对区供电局电费收取的几点意见和建议》的办理,丰富了电费收缴渠道,促成全区每年上百万元电费存折小额管理费的减免。

视察重点工作。围绕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在专项课题基础上,组织区政协教育战线委员视察创卫中的厦河商城,组织市政协莲都联络小组委员视察座谈,建言发动市民群众参与,制止餐饮油污直排,加强收储地块管理,贯通城北路东段等对策。今年1月27日,城北路东段全线通车。围绕“三改一拆”工作,先后开展独立视察、联合视察,提出“理顺管理体制,加大执法力度”等建议意见,为我区超额完成拆违任务做出积极贡献。

关注热点问题。组织委员两次旁听区法院庭审,建议正装出庭,增设话筒、投影等现代化媒介,进一步推进执法规范化、保障现代化建设。遴选8位政治素质好、具有会计师或经济师资格的委员,对我区财政项目资金使用绩效进行民主监督,建言规范程序、健全制度、落实责任,提高资金使用绩效。部分专委会和界别活动组还对全区行政执法工作、民政工作和公安基层基础建设情况进行视察,努力推动解决有关问题。

(三)认真履行参政议政职能紧扣发展、紧贴民生,加强组织引领,加强协调协作,各参加单位和广大委员参政议政的热情更加高涨。

着眼大局积极建言。向区政府报送区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有关《政府工作报告》及其他报告的建议意见55条、大会发言18篇,交办政协提案227件;组织常委会议、主席会议和专委会研究课题11个,向区委和区政府报送《政协建议》10件;组织常委会议听取区委和区政府工作情况的通报,听取区委工作思路的通报,建议“制定协商年度工作计划、适时召开全区政协工作会议”等被纳入区委工作日程。

畅通渠道反映民意。领导重视,多方协作,整理报送社情民意信息141篇,被市政协录用33篇,获市领导批示10条、区领导批示3条,《进一步完善农家书屋管理》被全国政协录用,《在南明湖开发瓯江木船旅游产业》《尽快实现雅溪等乡镇农村客运公交化》《加强农村建房安全监管》等建议意见被采纳落实或正在研究落实。年度社情民意信息工作考核成绩位列全市第一名,连续第14次荣获“全市政协系统信息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实干一线贡献力量。支持政协领导参与金丽温铁路扩能改造、高溪低丘缓坡开发、浙南1000千伏特高压变电站、联城中学扩建、西坑印象农家乐综合体等重点项目,参加“处州白莲节”活动策划、生态休闲养生(养老)促进会、“三改一拆”和创国卫等工作。引进高科技农业项目,助推皇菊种植加工基地建设,形成皇菊特色产业,促进叶平头村村民人均增收5000多元。

(四)广泛开展团结联谊工作发挥大团结、大联合的优势,加强合作共事,认真做好促进和谐、凝聚力量、强化宣传各项工作,不断巩固壮大爱国统一战线。

加强合作共事。协助省、市政协完成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构建、养生基地建设、残疾人工作等专题视察调研。重视发挥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和无党派人士在政协履职中的重要作用,共安排大会发言14篇,立案提案188件,报送社情民意信息104条,分别占区政协工作总数的77.8%、82.8%、73.8%。在区政协常委会确定的8件年度重点提案中,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提案占6件。

增进和谐关系。新春联谊,中秋茶话,聘请港澳台侨民宗委特邀委员,走访区总商会异地分会,关心支持老干部工作,支持政协书画会、摄影之友社活动,创建全市首个女委员联谊会,努力促进政党、民族、宗教、阶层、海内外同胞关系和谐。支持各参加单位“下乡”结对、志愿服务,集中开展“服务群众”界别月活动,通过各种惠民利民举措,夯实政协工作的群众基础。

弘扬政协文化。发挥政协文史服务社会现实的功能。《处州古城》《碧湖古镇》等文史专辑成为丽水市创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的亮丽之笔;征编《历程追忆》文史第1辑,追忆丽水县到莲都区发展历程中的重大事件及感人事迹;征集《灯舞莲都》文史专辑,弘扬莲都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编撰《古堰画乡创建纪实》文史专辑,回顾和展现莲都人民团结奋进、扎实创业的精神风貌和光辉业绩;完成市政协交通文史35篇、水利文史48篇的协作征稿任务。

强化工作宣传。创刊《莲都政协》,增添了宣传政协工作的新平台;改版区政协网站,发布参加单位工作信息175篇,发布政协要闻和专委会工作信息223篇次;开通区政协微博,被216家单位或个人收听;通过区政府网站、省(市)政协网站、省(市)党报党刊和联谊报等媒体,宣传区政协工作信息60多篇。各参加单位和广大委员的履职实践得

到了更好地展示。

(五)切实加强政协自身建设

发扬政协学习传统,以推进政协工作“三化”为重点,加强政协自身建设,提升机关工作效能,为推动政协工作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加强政治理论学习。第一时间组织学习中共十八大,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以及省、市、区委重要会议精神,增设全体会议、常委会议专题学习时间,采用报告讲座、视察参观、竞赛答题和座谈发言等多样化学习方式,为“三大莲都”建设增进共识,增强信心,坚定信念。全年组织读书学习活动8次,听取报告讲座6场,《提高监督实效、构建和谐社会》被省政协理论研究会评为优秀论文,《扩大群众有序参与、加强基层政权建设》在丽水日报理论版刊发。

完善制度体系建设。协助出台《区委办、区府办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民政协提案办理工作的实施意见》,首次在全区工作责任制考核中明确政协提案办理工作内容。制定《区政协民主评议提案办理工作办法》,有力督促提案办理。制定《区政协参加单位履职情况评价办法》《区政协委员履职情况评价办法》以及一系列单项履职评价制度,调动了各参加单位、广大委员在政协履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提升机关工作效能。深化“委员之家”活动,落实主席会议成员走访约谈委员,主动征求建议意见21条。建立网上委员管理服务系统、建议提案系统和QQ联系群,提升委员履职服务信息化水平。增设委员工作委员会,支持机关工会和妇委会履职,增强机关组织协调能力,成功创建市级文明单位。落实机关党建工作,区政协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获评“全区优秀理论学习中心组”称号,机关一支部被评为全区先进基层党组织,机关二支部荣获省“五好”党支部称号。

各位委员,同志们!区政协常委会一年来所取得的成绩,是中共莲都区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区人大、区政府以及各部门、各单位和乡镇、街道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区政协全体委员、各参加单位和社会各界人士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政协常委会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回顾总结工作成效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区政协工作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是:界别优势和委员主体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民主协商的方式方法仍要进一步探索创新,民主监督工作需要切实加强,履职“三化”有待完善和推进,履职宣传有待改进和强化等等。对于这些困难和问题,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实践中,努力予以克服和解决。

二、2014年工作任务

2014年,区政协工作的总体要求是:认真贯彻落实中共十八

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省委十三届四次、市委三届六次、区委十三届五次全会精神,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主线,以学习型政协建设为载体,牢牢把握团结民主主题,倾力服务大局,真情服务群众,广泛凝聚力量,不断提升政协工作科学化水平,为我区坚定不移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发展之路、全面深化改革、促进“三大莲都”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

(一)坚持正确方向,积极助推经济社会发展

深入学习中共中央和各级党委的重大决策部署,协助召开全区政协工作会议,始终与党委保持一个声音、一以贯之、一贯到底。一是服务科学民主决策。发挥政协协商民主重要渠道作用,协助区委制定协商年度工作计划,开展企业投资发展环境等问题协商,突岀反映党派、团体、界别的集体意见。二是推动落实改进工作。深入贯彻《中共浙江省委关于加强人民政协民主监督的意见》,对农村公路维护专项资金使用情况、社区矫正和政协提案办理等工作进行民主监督。三是助攻要点热点问题。通过视察建言、会议发言、提案建议和反映社情民意等方式,为党委、政府全面深化改革提供智力支持。四是实干建设发展“一线”。支持政协领导并发动参加单位和广大委员参与“五水共治”、“三改一拆”、“双创”、信访维稳等工作,继续参与金丽温铁路扩能改造工程、浙南1000千伏特高压变电站工程等重点项目建设,参与联系乡镇 (街道)和村(社区)有关工作。

(二)坚持履职为民,努力增进人民群众福祉

自觉贯彻群众路线,推动履职重心下移,扩大公民有序参与,切实为民立言、为民代言、为民服务。一是协助改善民生。贴近民生履职,民主监督我区“五水共治”情况,尤其是农村污水治理、饮用水源保护状况,视察医改对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带来的影响,努力推动事关民生问题得到切实有效解决。二是畅通民意渠道。助推“雅溪镇居民自治联合会”建设扩大成果,邀请各界群众代表旁听全会,组织委员开门纳谏,探索群众走进政协、了解政协的新方法。完善政协民意的采集、报送和落实反馈机制,及时向党委、政府传递界别民意。三是加强惠民服务。深化“服务群众”界别月活动,组织委员到“社区人文小讲堂”授课,进一步建设委员联系群众工作机制。

(三)坚持团结民主,广泛凝聚各族各界力量

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政协统战知识,积极推动各族各界凝心聚力。一是加强与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的合作共事。发挥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在区政协履职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二是加强与人民团体的联系联动。支持相关团体通过区政协反映所联系群体的利益诉求,并推动有效解决。三是加强政协界别活动组工作。建立界别活动组召集人学习交流工作机制和界别“双联系”工作制度,支持各活动组以界别形式开展履职活动,进一步突出界别声音。四是加强各专委会工作。增强专委会与界别活动组、委员、“两新”组织和新社会阶层代表人士的联系。调研莲都华侨文化和瓯江船帮历史文化,出版《历程追忆》第2辑等文史专辑,进一步推进政协文化建设。

(四)坚持学习提升,不断提高工作科学化水平

把学习作为事关我区政协事业长远发展的战略任务,开展学习型政协建设,切实提高工作科学化水平。一是加强理论武装。自觉接受党的领导,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把反对“四风”贯穿始终,回应群众关切,认真自查整改。二是注重学以致用。围绕知情明政学,助推改革升级、产业升级、共建升级、作风升级;围绕政协履职学,借鉴各地先进经验,推进政协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三是强化委员学习。保证学习时间,推行“履职必学”、“逢会就学”,不断强化委员以服务履职、提高自我、超越自我为目的的学习意识。四是加强组织领导。深化“委员之家”建设,发挥委员工委作用,创造更多、

更好、更均等的学习和履职机会。组织“探寻委员足迹、展示委员风采”系列宣传活动,引领提升履职水平。

各位委员,新的一年,应该有新的奋斗、新的收获!让我们在中共莲都区委的领导下,讲政治、敢担当、重实干、有作为,为开创我区政协事业发展新局面和经济社会建设新篇章做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