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黄村乡

【概况】黄村乡位于丽水市区东偏北方向,乡境总面积100.8平方千米。东北面与缙云县交界,南邻紫金街道和青田县舒桥乡,西靠岩泉街道和双黄乡,乡政府驻地黄村村,北纬28°31'、东经120°03',距市区21千米。

黄村乡辖区内河流成山溪性,植被覆盖率高。境内主要小流域有严溪、方溪。黄村乡位于中亚热带季风气候,总的气候特点是温暖湿润,四季分明,流域降水量年际变化大。

黄村乡耕地面积369.6公顷,山林面积8079公顷,以林地为主。主要种植稻谷、玉米等经济作物;林地上除栽培杨梅、枇杷、瓯柑、香柚等水果外,还有长势茂盛的毛竹、松、杉、茶树、板栗等林木。

黄村乡以驻地为名。解放初,此境为信孝、池岭、戈剳3个乡。1956年合并称信孝乡,1958年属信孝公社称信孝管理区,1961年建立黄村人民公社,1965年严鸟公社并入黄村公社,1979年严鸟人民公社恢复,1981年改置黄村乡,2006年严鸟乡撤并入黄村乡

黄村乡辖行政村19个、自然村62个、村民小组141个。全乡4449户,年末总人口11266人。全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5701万元,农民人均收入7634元。

黄村乡山多地少,传统产业有油茶和笋竹两用林。根据实际情况,全乡大力引进发展茶叶、杨梅、柑橘、桃、香柚等其他经济作物,并在高海拔山区的村庄推广种植高山蔬菜,同时建立多个绿色无公害基地,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使黄村乡立足本地、接轨市场,增加收益。另一方面,着重发展畜禽养殖业,积极引导农民放养山羊,宅院养鸽,

黄村乡有工业企业共有14家,其中大部分为小水电。企业职工共有79人,工业总产值490万元。

黄村乡有2所小学,小学教师30名,小学生185名;乡中心幼儿园1所,幼儿教师,工作人员共有8名,入托幼儿50名。

计划生育率90.48%,节育率80.90%,晚婚率74.41%,人口自然增长率0.4%。

【农业经济稳定增长】根据实际情况和立地条件,坚持“生态、绿色、品牌”的理念,制定了以发展茶叶为主攻目标,瓯柑、笋竹两用林齐头并进,大力培育“三大潜力产业”的发展思路。五年来,新增茶叶种植园233.3公顷,下陆、金鸟、上郑、池岭等村茶产业初具规模,已成为村民的重要收入来源;狠抓笋竹两用林基地和油茶基地的抚育管理,推广了“毛竹一竹笋”丰产栽培技术和油茶抚育管理技术,积极引导村民进行毛竹低产林改造,重点抓好了岭根、金鸟、上郑、下郑、黄村等村的笋竹两用林基地,累计形成基地超过666.7公顷,建成“千亩省级兴林富民”示范基地、166.7公顷油茶提升示范基地;扶持群众进行农业综合开发,引进中草药产业金银花23.3公顷,发展杨梅、桃、李、石榴、板栗等干水果基地和高山蔬菜基地,建成“五月红桃”基地;继续扶持特色养殖业,目前全乡共有12个白鸽养殖场、存栏50万羽,成为全市最大的白羽皇鸽生产基地,积极培育现代农业经营体,新增农民合作社13家,入社社员350户,带动1600多户农民致富。

【来料加工规模不断扩大】近年来,不断丰富来料加工品种、扩展规模、提升档次,使来料加工成为经济的一个新增长点。竹制品加工业得到进一步发展,竹制手脚架年产达70万张,产值600万元;现有来料加工企业13家,来料加工经纪人34名,从业人员达1972人,实现来料加工产值达2500余万元,使整个行业呈现出了项目多元化、加工企业规范化、加工人员正常化的蓬勃现象,有效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为黄村的发展和稳定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劳务经济提速发展】积极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发挥致富能手示范带头作用,大力组织开展农村富余劳动力劳务输出工作,将劳务输出作为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据初步统计,到上海、绍兴、温州等地从事二、三产业的劳动力达2466人,占农村劳动力人数的35.8%,创收5000余万元;劳务输出已成为黄村乡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招商引资实现新突破】立足自身的条件和产业定位,大力推进招商引资,按照“招大、引强、选优”的思路,招商引资工作取得实质性突破。2009年来引进建筑、园林等7家企业,填补了丽新畲族乡企业税收空白,各项经济指标均有较快增长。

【基础设施持续改善】2011年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改变农村环境面貌、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的重要抓手,用足用活政策,积极向上级争取资金扶持,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一是推进通村道路建设。先后投资1200万元完成池岭、天堂等11条康庄公路路面硬化工程,争取了15年的戈剳康庄工程正在有序施工中,修建完成被暴雨冲毁的兰石公路,通过“一事一议”的形式,投资110万元完成潘庄机耕路硬化及吴处碧苑小区基础设施完善工程。二是实施“千万农民饮用水工程”。根据省政府“千万农民饮用水工程”计划,共投资210余万元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解决了全乡11233人安全饮水问题。三是注重文化教育卫生设施建设。建好各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和上郑、岭根等5个村的文化活动中心,投资36万元完成严鸟文化站的修缮,给村民提供了良好的文化活动场所。投资150余万元完成黄村中心小学、严鸟小学教学楼修缮工程,进一步完善校园的教育环境;总投资220万元的黄村卫生院门诊大楼工程于2010年9月结顶,已进入装修阶段。

【乡村建设进一步加快】以“135”工程为主要抓手,通过村庄整治、危旧房改造等工程,大力推进“优美村居”建设,下陆、陈坑、和堆3个村的危旧房改造已见成效,吴处移民碧苑小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已基本完工,磨石坑村2公顷下山脱贫小区已完成土地征用及上报审批工作,黄村村中心村建设已经启动,先期拆除黄村下园47户,面积4436.64平方米,工作有序推进,为黄村中心村建设开了好头;陆续完成上郑、下陆、池岭等村的村庄整治、绿化亮化等工程,村容村貌得到有效改善,同时完成下陆、上郑、池岭、岭根、和坪、下郑6个村市级生态文明村争创工作,其中,下陆村被评为莲都区首个省级生态文明村,为区国家级生态文明县(区)创建工作奠定基础。结合黄村水库水源保护工作,推进“洁净乡村”建设,以“垃圾处理、污水治理、卫生改厕”等为重点,五年里共投入200余万更新了一批流动垃圾箱、固定垃圾房,制定村庄卫生保洁和长效管理机制,各村均配备了1至2名保洁员,实现了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切实加强饮用水源库区环卫保洁工作。

【社会大局整体稳定】乡政府以创建平安黄村为抓手,成立乡综治中心,进一步加强社会综合管理,加强矛盾纠纷的化解力度,构建大调解格局;开展主动接访,积极化解信访积案,加快遗留问题攻坚,有效维护了社会的有序、稳定,使黄村的形象得到进一步的好转。

【保障体系不断健全】一是社会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2011年末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参保完成率均达100%,完成预定目标;二是关注弱势群体,逐步完善社会保障机制,对361户低保对象实行“应保尽保,应退尽退”的动态管理机制,发放低保资金200多万元,全乡60岁以上老人基础养老金全部发放到位;三是积极发展残疾人事业,全面开展残疾人共享小康工程,推进“老年星光计划”,在李村、金鸟村完成星光老年之家建设工程,慈善事业进一步发展;四是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村级放心店基本达到每村一家,开展家电下乡以旧换新工作,落实各项惠民政策,规范村级集体资产管理,农村财务双代理制度全面落实;五是变“输血”为“造血”,通过异地转移、产业帮扶、就业扶持、与海宁扶贫结对等多种方式,共落实扶贫资金300多万元,帮助了2000余人脱贫,脱贫率约为70%。

【计生工作】黄村乡高度重视计生工作,面对基础弱,任务重,压力大的严峻形势,不断加大计划生育工作投入力度,顺利通过各年度考核,进一步转变了群众的生育观念,稳定低生育水平,创造和谐的生育环境,摘掉了黄村乡计生工作的落后帽子,走进全区计生工作先进的行列。

【教育、文化设施、医疗事业】教育、文化设施、医疗环境不断改善,文教卫等事业持续发展,通过创建市级学前教育示范乡镇、成立城乡教育共同体、开展文艺汇演和电影下乡活动,为全乡人民提供了一个较为完善的教育、医疗、文化环境。同时,民兵预备役工作不断加强,积极推进军民共建和双拥工作,民族宗教、共青团、妇联、工会、人武等健康发展,整个社会呈现蓬勃向上的局面。

【干部管理】积极开展干部作风建设,完善《黄村乡干部考核办法》,推出了《干部作风建设考核办法》,对干部的管理和监督形成一套较为完善的机制,切实转变干部作风,进一步提高服务意识、发展意识和责任意识,打造一支具有战斗力的干部队伍。【机关效能提升】继续深入开展机关效能建设,规范各种办事程序和审批程序,全面推进政务公开,认真落实党风廉政责任制,自觉接受人大和群众监督,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和公信力不断提升,机关办事效能日趋提高,树立了良好的政府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