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岩泉街道

【概况】岩泉街道地处丽水市莲都区城区的东北部,面积52.59平方公里,东与黄村乡相邻,西以大洋路为界,南至丽青路,北与仙渡乡和双黄乡相邻。辖18个行政村,3个社区,总人口4.15万,其中有户籍户数9671户,户籍人数24637人。2005年,岩泉街道被莲都区委、区政府评为重点工程工作先进单位,被市政府评为征兵工作先进集体。

街道共有规模以上企业150家,工业总产值18877万元,主要产品有微型电机、金笔、羽绒制品、畜禽饲料、皮革等。

街道下辖18个村,有1.551万人,有土地3865.73公顷,耕地371公顷。农业特色为种植和养殖,余岭村高山蔬菜、枫树湾村杨梅为种植的特色产品,关下村是有名的养鸭村。2005年街道蔬菜基地种植面积464.33公顷,产值1893万元;水果基地种植面积511.93公顷,产值1448万元;养殖基地实现产值886万元。2005年农业总产值4800万元农民人均所得4603元。

街道有小学5所,教师61人,学生1700人。

街道计划生育率95.35%,节育率86.45%,晚婚率64.91%,人口自然增长率6.87%。

【村、社区换届选举】丽东村因为正在撤村建居,没有参加换届选举,其他17个村参加了换届选举。2005年4月,17个村支部完成换届选举工作,选举出58名(男56人、女2人)支部委员,其中女支书一人,平均年龄40.9岁;为了更好的发扬民主,体现民意,在17个村中的12个村,大胆采用了直选的办法,一次性选出村委成员,这样做既能直接体现民意,又减少拉票贿选的现象。2005年5月,17个村村委会完成选举工作,51人(男48人,女3人)当选为村委会成员,其中,女村委主任1人。2005年12月,完成3个社区居委会和支部的换届选举,15人当选为社区居委会成员,9人当选为社区支部成员。

【举办第八届畲族“三月三”文化节】为弘扬畲族文化,加强民族团结,推进民族共同繁荣进步,2005年4月,街道在长岗背村举办了莲都区第八届畲族“三月三”文化节。30个畲族表现婚嫁、节庆、民歌、舞蹈、故事、谚语、服饰等节目给2800名畲族和汉带来了欢乐,展现了独特的畲族文化和风俗。

【矛盾调处机制建设】为了更好地调处矛盾纠纷,推进平安岩泉建设,在人民调解委员会的基础上,2005年6月,街道综合治理中心成立挂牌,中心由综治办、司法所、派出所、信访、计生组成,负责调处矛盾纠纷。中心的建立为及时解决矛盾纠纷,特别是农嫁非妇女等享受村民待遇和分配问题,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2005年6月到年底,中心共调处67件矛盾纠纷,调处成功率为98.51%。

【重点工程政策处理】2005年,重点工程完成清场的有经济适用房、丽东收储地块、体育中心、汽车市场、建材市场等14个项目,共86.23公顷;签订协议的有青林村农民迁建安置点、城中公寓式安置小区等10个项目,共42.94公顷;完成测量的有丽水中学迁建、弄和迁建2个项目,48.84公顷。

【康庄道路建设】为发展高山蔬菜,增加农民收入,2005年,街道投资建设2条康庄工程,工程总投资260万元。高山蔬菜基地余岭村长3公里的康庄工程已于12月前完成水泥路面浇筑;快活林至陈寮10.9公里康庄工程于9月开始动工建设。

[丽东村撤村建居】2005年8月16日上午,丽东村举行撤村建居全体村民投票表决,在18岁以上有资格参加投票806名村民中,有805人参加了投票,781人投了赞成票,同年10月,969名村民由农业户口转为非农居民。

【失地农民生活保障】街道被征地农民生活保障工作开始时不尽人意,面对凉塘村试点失败给工作带来的负面影响,街道在认真分析

284后,重新对工作作岀了部署,使我街道从开始的落后被动到超额完成考核任务。截至2005年11月底,岩泉街道1577人参加被征地农民生活保障保险,完成参保任务的107.28%。

【农民医疗保险】为了提高农民健康水平,减轻医疗负担,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街道在推进全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中,思想上高度重视,工作上加大力度,措施上扎实有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2005年,岩泉街道农民医疗保险累计参保14913人,占总人口15491的96.27%。

【银场自然村搬迁】经市政府协调会议同意,投资400万,用以银场自然村地质灾害避险搬迁。搬迁本着自愿原则,采用就地和异地相结合,就地搬迁安排在银场村,异地搬迁安排在青林村,2005年12月,省政府批准青林村为异地搬迁迁建点。至此,因330国道线建设遗留的涉及159户306人的问题不久将得到彻底解决。

(李勇明)

紫金街道

【概况】紫金街道成立于2001年8月30日,12月31日正式挂牌。紫金街道原属丽水市城关镇,撤镇建办后分四个街道办事处,紫金街道是其中之一。紫金街道地处莲都区城区东部,占地面积60.04平方公里。西至大洋路,北至丽青路,南至瓯江防洪堤,东至青田县的石帆乡、舒桥乡。辖海潮、厦河、大众、新建等21个行政村,辖金苑、东银苑、西银苑、永晖、大洋河、万丰、东升7个社区,是一个城区和山区结合的综合型街道。共有26627户,其中非农21790户,农业4837户;总人口71427人,其中非农人口58969人(包括流动人口12735人),农业人口12458人。耕地面积102.80公顷,主要种植多年生经济作物。2005年街道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三市并举”的战略要求,紧紧围绕区委提出的“服务市区,突破难点,发展自我,再创新业”的基本定位,服务市区,进一步做好重点工程政策处理工作;优化环境,进一步加强社区建设,巩固“创建”成果,提升社区档次;城乡统筹,进一步加快山区片经济、社会发展;稳定社会、进一步做好创建平安街道工作,促进三个文明协调发展。全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1.09亿元,财政收入791.97万元,农民人均收入4538元。业企业139家,主要行业为服装、玩具、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和金属制品业。工业总产值为6627万元,全年技改投入105万元,增加值1683万元。计划生育率96.76%,节育率912%, 晚婚率75.9%,人口自然增长率5.15%。,社会抚养费征收率91%。

社区辖区面积3.16平方千米,总户数21790户(其中常住16403户,流动5387户),总人口58969人,其中常住人口46234人,流动人口12735人。社区干部47人,其中区委下派3人〔党(总)支部书记〕,社区专职工作者44人;社区在册党员501名,在职党员2271名;居民代表355人,楼道长1335人,楼院长510人,居民小组长288人;文明单位43个,其中省级4个,市级28个,区级11个;企业委托管理人员1071人,其中市级160人,区级911人;社区共建单位75个,其中市级31个,区级24个,其他20个。

21个行政村,139个村民小组,农村住户4837户,农村人口12458人,劳动力8266人。21个行政村中有10个城区村(海潮、厦河、大众、新建、城东、古城、水东、金东、芦埠、塔下),2940户,6581人;5个郊区村(开潭、湾岙、风化、黄泥墩、河村),823户,2452人;6个山区村(瀑泉、下坑、杨梅岗、祝村、余庄、水岭根),1074户,3425人。水田82.53公顷,旱地222.27公顷,经济总收入13284.5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4538元,其中:农民家庭经营收入11666万元,集体固定资产3634.68万元,水果面积779.47公顷,其中柑桔638.47公顷,水果总产13867吨,农业产值4288万元。

街道共有党总支部5个(永晖、金苑、大洋河、西银苑、东银苑),党支部65个(其中机关支部3个,社区党支部25个,村党支部21个,教育党支部3个,非公企业党支部13个),共有党员1325人(其中机关支部党员59人,社区支部在册党员501人,农村支部党员562人,教育支部党员87人,非公企业支部党员116人,女党员285人,预备党员30人)。社区在职党员2271人。

紫金街道社情

紫金街道村情【社区党建】2005年,紫金街道党工委狠抓社区党建工作。制订了《每月例会制度》、《党员议事制度》、《社区党支部责任制度》、《社区党支部工作职责》、《三会一课制度》、《民主生活会制度》、《民主评议党员和支部工作制度》、《流动党员管理制度》、《党员“一人一岗”活动制度》、《党员活动日制度》等,党员们还开展了扶贫结对、绿地认养、夜间巡逻等活动。由于这些制度的落实和活动的开展,使紫金街道党工委在抓社区党建工作有了新的思路和规矩。金苑社区获得省级先进基层党组织光荣称号。

【非公企业党建】紫金街道党工委把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放在重要的议事日程。每年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非公企业党建工作4次。街道有非公企业党支部13个,党员116人。这些非公企业党支部组织活动规范,对企业的发展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其中浙江丽水括苍房屋开发有限公司党支部连续二年被评为区级先进基层党组织。

【康庄工程建设】紫金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在2005年狠抓康庄工程建设。全年共完成水泥路2条,其中水东村至祝村村全长5.23千米,总投资1040928.78元;上田本村至瀑泉村全长2.7千米,总投资645918.5元。这二条水泥路的畅通为这些山区村的经济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重点工程政策处理】紫金街道办事处2005年共完成清场交地项目6个,牵涉8个村,共计征地16.13公顷。完成协议书签订项目4个,牵涉4个村,共计面积21.88公顷。

解决了历史遗留问题:明确了水东第三批建房及老堤坎补偿问题,实现城防东堤大合拢。完成滨江景观带生态景观区、好溪东岸防洪堤配套绿化工程。项目带动方面:丽水中波转播台迁建项目、汽车超速超载检测站、水东新村(三期)迁村安置用房等三项目签订了协议书。市城市防洪工程下坑溪整治工程测量到位。为赶在开潭电站蓄水之前将淹没区政策处理到位,突击加班完成了土地测量工作,签订了该项目土地征用协议书。

【新上任干部上岗培训】7月份,紫金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对换届后的新上任干部进行了为期3天的封闭式上岗培训。培训的主要内容是怎样当好“村官”。其中分怎样当好村党支部书记、村民主任、村干部的廉洁自律、村干部的经济发展观、常规的法律知识等课程。通过培训,村干部收获较大,特别是刚上任的村干部更是受益非浅。

【开通光缆电视网络】全年共投资了80万元开通了开潭、湾岙、风化、祝村、下坑等5个村的光缆电视网络,使922户,2873人能收看27个台的电视节目。【建立街道办事处承诺制度】紫金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建立了“六个一”制度:即一张笑脸相迎,一把椅子让坐,一杯清茶解渴,一套制度上墙,一份诚心办事,一个宗旨为民。建立了首问责任制度:即不管问到谁,你要一直带其办完事为止。建立了办公无休日制度:即一般事双休日可以办理。建立了公开承诺自律制度:即对计划生育、土地城建、民政事务、政法工作、广播电视、工业企业等进行了办事公开承诺。

【经济薄弱村办公用房建设】各级地方党委对经济薄弱村十分关心,由省委、省政府拨款为主,街道监督把关,村级自筹资金为辅,并具体组织实施修建经济薄弱村办公用房4幢。其中下坑村总投资4.5万元,建筑面积80平方米。湾岙村总投资5.2万元,建筑面积100平方米。另外对风化村、黄泥墩村的办公用房进行了修理,共投资7.5万元。

【规范村级财务】农民最关心的事是村级财务问题。街道党工委、办事处为规范村级财务管理给各村制订了有关制度。然后各村根据本村的实际情况制订了该村切实可行的财务制度。使各村形成了支书、主任联签,根据金额的大小,由什么层次研究决定的格局。

【省级千亩无公害椪柑基地】风化村高塘自然村对无公害椪柑基地建设十分重视,通过省农业厅验收,荣获省级千亩无公害椪柑基地称号。开潭村经省农业厅验收,获省级千亩柑桔优化栽培示范基地称号。

白云街道

【概况】白云街道地处丽水城区西北部。总面积37.68平方千米。东起大洋路,南至丽青路丽阳路,西与联城镇接壤,北倚风景秀丽的白云山森林公园。辖区内有5个社区,4个村委会。年末户数15177户,其中农户2593户,总人口69711人,其中,非农业人口63854人。

2005年,白云街道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班子团结一致,上下齐心协力,较好地完成了区委、区政府下达的各项任务,取得了显著成绩。

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4037万元,比上年增长22%;农业产值1297万元比上年增长8%;财政收入17133万元;农民人均收入5794元,比上年增长9%。

有耕地51.79公顷。播种面积247.40公顷,实现农业总产值1297万元。

有工业企业56家,产值达4037万元,比上年增长22%。耕地面积51.79公顷,农业产值1297万元,比上年增长8%,农民人均收入达579178元,财政收入达401万元。

计划生育工作依法管理,计划生育率达97%。

【社区党建】2005年5个社区建立了党总支部,下设19个支部,(在册)党员人数达421人,在职党员1467人。

街道党工委把社区党建作为社区重要工作来抓。配备了组织工作专职工作者,工作网络进一步完善;配套组织网络进一步健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了发挥;社区党员的教育管理进一步深化;街道建立了党员服务中心,社区在册党员及外来流动党员管理纳入长效管理轨道。

在日常工作中,党工委做到“四抓四促”即:抓德教促进社区居自治;抓服务促进居民的凝聚力;抓活动促进社区的共建意识;抓综治促进社区的安全稳定,使社区党建工作全面渗透和深入社区建设。

【流动人口管理服务中心】2005年7月中旬开始,进行暂住人口管理服务试点工作,经过几个月的工作,初步达到了“政府牵头、部门联动、网络健全、工作顺利、队伍稳定、措施到位”的试点目标,有效推动暂住人口和出租房屋管理服务工作步入轨道,取得了显著成效。街道建立了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中心、暂住人口和出租房管理服务所。

中心现有7名街道干部和招聘从事暂住人口和出租房管理服务的临时工作人员6名。配备电脑9台,空调4台、数码相机1台。社区、村建立了管理服务站,有协管员20人,配备电脑9台,数码相机10台。

中心截至11月30日止,共登记暂住人口14739人,办理暂住证2971本,计生证明查验数2285人,出租房屋登记数5983户,出租房屋治安、计生责任书签订703份。调解矛盾纠纷44件,调解率100%,调解成功43件,调解成功率97.7%。

[圆满完成社区“两委”换届直选试点工作】2005年10月,街道按照区委、区政府提出的社区换届工作的总体部署和试点工作要求,在灯塔社区开展换届直选试点工作。印发了《致灯塔社区广大居民的一封公开信》2000份,广泛发动,审查和确认选民2837人,2500名选民参加了投票,参选率达88%。同时,4个社区依法顺利完成了社区“两委”换届工作。

【后庆社区“爱心超市”服务工程】2005年,在满足社区内受助的21户贫因家庭需求的基础上,把“爱心超市”开到了碧湖镇联合办事处大坑村、丰源乡下庄村、庆元县王大堡乡杨楼小学、景宁县郑坑乡乌车村等,共损赠大米300公斤,食用油100公斤,棉被30床,衣服8900件,鞋子600双。通过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爱心超市”平台越搭越大,把为民解忧的服务链不断拉长,奉献了爱心,暖了民心。

【文明之苑——白云社区】白云社区是80年代末开发的商业住宅区,有居民1930户,3698人,流动人口2102人。社区党总支、居委会按照

“党的领导、政府指导、单位参与、社区支持、居民自治”的原则,大胆实践、勇于创新。在上级领导和驻区共建单位的支持下,经社区干部和广大群众的共同努力,通过强化核心作用,促进社区建设;实行共驻共建,共创文明家园;深化德治教育,增强自治意识,实现社区安宁居民参与意识和归属感、认同感明显增强,居民素质不断提高,社区建设成果显著。先后被命名为省级“文明社区”、“绿色社区”、“示范社区”、全国”三A”红旗集体光荣称号。

【文体之星一灯塔社区】灯塔社区是丽水市最早、早大的住宅区,有住户2689户,人口7283人。暂住人口2242人。社区内有占地1公顷的公园和76平方米的文体活动室。社区积极开展群众文体体育活动,增设了11项健身器材,有二处固定晨练点,社区居委干部以身作则,带居民群众进行健身运动。社区代表队曾多次参加全国、省、市健身球比赛并获奖。举办社区文化节营造浓厚的社区文化氛围,激发广大居民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热情,2005年被命名为“全国学习型示范社区”。

【科普之苑——三岩寺社区】三岩寺社区位于市区西部的城乡结合处,东起括苍路,南到丽阳街,西与联城镇相接,北到风景秀丽的白云山。辖区内共有居民2282户,人口4939人,流动人口3730余人,学生12000余人。有驻区单位14家,其中包括丽水的最高学府丽水学院,文化底蕴浓厚,极具人文特色。

社区党总支、居委会以提高居民素质为工作重心。加强科普知识宣传和教育力度。自筹资金创建图书室、科普楼院(74幢、24个楼道)和科普长廊等平台,通过这些平台,对反邪教、禁赌禁毒、环境保护、健康保健知识等科学知识的宣传,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2005年被中国科协科普部命名为

”全国示范科普长廊” 。

【夕阳红——北郭桥社区】北郭桥社区有居民3090户,总人口9070, 老年人1106人,占总人口12%。社区充分发挥老年人的优势,组建了军鼓队、秧歌队、健身球队、腰鼓队、气排球队、乒乓球队、象棋队、骑友队等11支文体队伍,不断开展文体活动,树立了健康、文明向上的良好风气,老年人有了所乐所养所为的广阔空间。2005年他们自编自演的《五个婆婆乐悠悠》节目获得浙江省第二届城市社区优秀文艺节目汇演银奖。

表34白云街道村情

表35白云街道社情

【无公害果蔬产销合作社——城西村】城西村果蔬产销合作社是丽水市首家经技术部门认可,专业从事绿色无公害果蔬生产的股份企业。生产面积达7公顷,种植蔬菜品种达30多个,销售量达200多万公斤,年利润达100多万元,农民人均收入达4872元。

合作社认真实施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生态绿市,绿色兴市”发展战略和尽快实现“农产品绿色行动计划”,全面提高农产品安全性和市场竞争力,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为根本的发展思路,加强蔬菜生产的管理。全程采用无公害标准化生产,禁止使用一切高毒、高残留和其它国家无公害蔬菜禁止使用的农药,采用遮阳网、防虫网、二氧化碳、灭虫灯、性透剂灭虫等技术进行蔬菜病虫害防治。施肥采用腐熟鸡粪、猪粪等有机肥,一般不采用激素。蔬菜上市前23天,由市农业局检测中心抽样检测合格后上市。由于生产管理严格,蔬菜味鲜,吸引了广大市民并得到青睐。

万象街道

【概况】万象街道位于丽水市区西部。辖区总面积7.26平方公里,东起大洋路,西至水阁办事处洋店村,北起丽水南明钟楼,南与富岭乡接壤,为丽水市政府和莲都区政府的所在地,是市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2001年10月,原城关镇撤销建立四个街道(万象街道为其中之一)。下辖7个社区居委会,4个村委会,28个村民小组。

全街道23213户,其中农业2059户,总人口57079人,其中非农业人口48712人。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05亿,工业增值2014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5.33%和22%,农业总产值1097.83万元,农民人均收入5600元,比上年增长9.2%。财政收入356.02万元。

有耕地11公顷,粮食播种面积20公顷,粮食总产量29吨,亩产267公斤,实现农业总产值1097.83万元。

有工业企业273家,企业职工921人。主要工业产品有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等。工业总产值1.05亿元比上年增加5.33%,全年投入技改资金1630万元。

有街道属中学1所,中学教师65名,中学生1334名;小学5所,小学教师272名,小学生5136名,幼儿园1所,幼儿教师25名,学前三年入托幼儿410名。

计划生育率达98.4%,长效节育率82%,综合节育率88.24%,社会抚养费征收率达95%。

【全国第一次经济普查先进单位】根据区法普办的统一部署和要求,街道选调和培训了一支素质较高的经济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队伍,经过三个多月的地毯式排查登记,按时按质地完成了区委、区政府交给的任务,共调查登记5822户。其中有证个体3393户,无证个体1396户,企业法人单位702户,产业活动单位216户,法人单位工作点115户。

【街道综治工作中心】坚持学习“枫桥经验”,“坚持谁主管、谁负责”和“属地管理”的原则,在7月1日建立全区首个“综治工作中心”。“中心”做到事发一件,调解一件。共受理各类民间纠纷119件。调解成功1117件,成功率98.32%。成功调解各类治安案件106起,没有发生民事转刑事案件。2005年万象街道被省委、省政府评为省级“综治工作”先进单位。

【重点工程建设】根据工程建设计划,全年街道续建、新建重点项目5处,完成投资3746.08万元,铺设道路27294.14平方米,投资安装自来水124.8万元,新建建筑面积1.09万平方米,五个项目均已竣工。

[重点工程政策处理】丽华村“三路一带”政策处理工作是莲都区一直欠拖未决的大难题。2005年在市、区丽华工作组的协助下,街道干部深入基层做好村民思想工作,消除抵触情绪,“三路一带”重点工程政策处理最终取得突破。全年完成了包括”三路一带”,开潭电站淹没区等工程在内的土地征用30公顷,为城市建设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基层党组织建设】根据区委、区政府的统一部署。4~5月,顺利完成4个村党支部和村民委员会的选举工作,实现了新老班子交替。12月份,完成了7个社区党总支和社区居民委员会的换届选举工作,在原来1个党总支,11个支部的基础上扩充为7个党总支,40个党支部,充实了党员干部队伍,健全完善了村(居)党建机制,优化了基层组织。通过努力街道2005年工作全体取得明星成效,在年度考核中荣获全区总分第一,并获得优胜奖。

【村(居)群众性文体活动】全年组织开展“文化进村”、“百场文艺进社区”、“纪念抗战60周年”、“社区第二届文艺表演”等活动,其中凤凰社区选送的节目”山丹丹开花红艳艳”在社区文艺汇演中获全市金奖。5月在丽华村举办了区首届农村老年运动会。据统计,全年各村(居)组织各类文艺演出17场次,开展运动健身比赛11次。

【社会保障工作】

大力推广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工作,全年参保人数742人,完成上级下达指标的144.97%,居全区之首;落实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政策,4451人参加了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参合率达100%;做好城镇“三无”和农村“五保”对象的集中供养工作,截至11月底,集中供养人数28人,集中供养率达87.5%。一年来,街道村居干部群众为困难群众捐款捐物价值3万余元,走访慰问困难群众560多人。

【基础设施建设】街道加大投资力度,投入资金30万元,对社区里弄小巷道路进行改造,建成水泥路4.17公里,铺设下水管道0.5公里。投入15万元,建成街道文化活动中心。为干部群众开展文化活动创造良好的条件。表36万象街道村情

表37万象街道社情表

碧湖镇

【概况】碧湖镇位于莲都区西南部、瓯江中游,镇区依瓯江北岸而立,省道龙丽线和丽浦线在此交汇,距市区20公里,离金丽温高速公路入口处15公里,南通福建,北衢州,东与青田县章村乡交界,南与大港头镇毗邻,西与高溪乡、松阳县裕溪乡相连,北与水阁街道相交,由原新合乡、石牛乡、平原乡、联合乡和原碧湖镇撤并而成,撤并后碧湖镇总面积133.2平方千米,耕地面积2633.35公顷,辖5个办事处,59个行政村,3个居委会,134个自然村,462个村民小组,成为莲都区第一大镇。1998年碧湖镇曾被列入省级“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2000年被确定为浙江省136个省级中心镇之一,2005年11月被省政府列为省级人民防空重点镇。

年末全镇人口45386人,其中农户14660户,农业人口42412人。全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5.97亿元,实现财政税收总收入244.36万元。全年粮

食播种总面积2440公顷,总产量12238吨,实现农业产值2.57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375元。

有工业企业289家,企业职工2320人,主要产业有农副食品加工业、木材加工业、家具制造业、砖瓦及其他建筑材料制造业。全年值3.4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5850万元,投入技改资金1470万元。

有中学2所,中学教师159名,中学生1473名;小学6所,小学教师183名,小学生2328名,幼儿园23所,幼儿教师52名,学前三年入托幼儿937名,入园率87.24%。

计划生育率95.04%,综合节育率90.03%,人口自然增长率5.4‰。

【效益农业和绿色农业建设】完成了万亩无公害长豇豆基地和千亩嫁接西瓜基地建设,并建成了以休闲旅游为主经生产吊瓜、萬笋等14个农业专业村,目前全镇效益农业和绿色农业种植面积已占总耕地面积的2/3绿源、高山农夫、庄稼人等一批农业合作出组织得到健康发展,同时引进了区级农业龙头企业一浙闽山珍公司和丽水市禾意牧业有限公司,其中禾意牧业公司是无公害商品猪生产基地、莲都区的农业示范基地,年产优质肉猪可达1万头。目前全镇形成了以长豇豆、西瓜、茄子等无公害蔬菜为主体,名优水果、畜禽、苗木等产业基地稳步发展的农业产业结构。

【碧湖绿源长豇豆合作社】合作社成立于2000年6月,现有农贸市场2个,有营业场所1.3万余平方米,固定资产192万元,吸收了社员302人,其中营销社员52人,种植社员250人。合作社以农贸市场为依托,经营长豇豆、甜椒等本地农副产品的推销业务,同时注册了“碧湖绿源”产品商标,投入50多万元购置烘干、冷藏、腌制等设备,开展蔬菜的初加工,解决蔬菜上市旺季的产销矛盾。合作社为社员提供无偿技术培训和信息服务,引导农户调整和优化种植结构,2005年营销额达4000多万元,获利60多万元,带动农户1.5万户。先后被评为市重点农业龙头企业、浙江省示范性农村专业合作社、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先进单位”,并被国家财政部确定为重点扶持的示范性专业合作社。

【农业基础设施改善】全年,完成通济堰清淤40000多米,新建农田机埠20余处、机耕路9.5公里、农田打井6口,同时木丝花概至下赵村10公里通济堰和低产田改造工程全面展开。

【村镇设施建设】完成总投资460万元的望江路道路工程建设。日供水达250()吨的碧湖新水厂建成并投入使用;完成了总投资为580万元,道路总长度为29公里的12个行政村的康庄公路建设;白河、新亭、堰头三个行政村的“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作顺利完成并通过考核验收,其中堰头村被考核为优秀。

【重点工程政策处理】积极配合市、区有关部门,组织动员镇、村两级干部,全力做好“两龙”高速公路、玉溪引水、石牛大桥等市、区重点工程沿线的政策处理工作。其中包括“两龙”高速公路涉及碧湖镇3个标段8个行政村,到目前已征用耕地301900多平方米、林地182900多平方米,拆迁房屋22000余平方米。

【滩坑电站移民工作】按照上级的计划和要求,完成了滩坑电站第二水平年920名移民的对接和资格复核工作,顺利启动了17个行政村19个安置点的移民建房,同时落实了第三水平年280名移民的安置任务。

【创建镇综治工作中心】整合镇综治、司法、调解等部门的资源,率先在全区成立综治工作中心,开展集中办公,全年共受理矛盾纠纷307件,调解成功293件,有力地化解了社会矛盾。创新学习“枫桥经验”,推广“太平经验”,创建“平安示范村”24个,三星级“民主法制村”33个,其中河口村被定为四星级民主法制村。

【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按照区委的统一部署,围绕“做时代先锋,促跨越发展”的主载体,在全镇1946名党员中,有序开展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8月,镇第二批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顺利通过了以中央委员张玉台同志为组长的中央巡视组的检査考核。

【村级组织建设】完成了58个行政村的村党支部、村委会的换届选举工作,把一批年富力强、有致富能力的优秀农村人才吸收进了村双委

班子,目前全镇共有357名村双委干部,其中45岁以下的年轻干部有200名,占56%。落实省委“安居工程”完成了13个集体经济薄弱村的办公场所建设。

【镇第二届老年体育运动会】10月9日,在碧湖中学举办了碧湖镇第二届老年体育运动会。来自全镇各办事处、行政村及镇属各单位的2300余名

老年人参加了老年医疗保健操表演以及门球、汽排球、踢键、跳绳、投圈、”金鸡下蛋”、飞镖等8个项目比赛。目前全镇农村老年协会建会率达85%,被评为省级老年体育强镇。

【成立碧湖工委工会】11月4日,召开了碧湖工委工会第一次代表大会,成立了碧湖工委工会,选举产生了工会委员会、经费审查委员会

碧湖镇村情

碧湖镇社情

(武瑜芳丁振有)

及女工、经审、劳动争议等组织,碧湖工会由原碧湖工会工作委员会升级为碧湖工委工会,成为区总工会下属的一级工会,2005年被省委组织部、省总工会评为“党建带工建、三级联创示范镇工会” 。

【团建工作】组织团员青年参加计算机实用技术等职业培训,并在广大团员中开展增强共青团员意识主题教育活动。10月,团省委书记赵一德一行到碧湖镇调研增强共青团员意识主题教育活动在农村的开展情况。2005年镇团委被团省委评为省级先进团委。

[庆祝通济堰建成1500周年】12月30日,在碧湖镇通济山庄举行了纪念通济堰建成1500周年庆典研讨活动,来自市、区两级的文化、宣传等部门有关领导到会参加了研讨。与会人员围绕通济堰的保护和发展等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讨和交流。与会人员认为,应该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来保护通济堰,规划好通济堰周边的建设,充分挖掘通济堰的历史、文化、艺术和科学价值,精心打造通济堰这张响亮的宣传名片,把对通济堰的保护、利用和开发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困难群众集中供养工作】建成了“郑榴娟第二敬老院”,目前该敬老院拥有生活用房83间,可容纳170人,并配有老年活动室、健身和文化娱乐设施,对高溪乡、郑地乡、峰源乡、太平乡、联城镇、大港头镇、碧湖镇“四乡三镇”的84名农村五保户和三无人员集中供养。

高溪乡

【概况】高溪乡位于莲都区中西部,地处碧湖平原西北边缘,东南与碧湖镇相连,西邻松阳县板桥等乡,北与丽新畲族自治乡、联城镇接壤,驻地髙溪村,距丽水市区公路里程24千米,乡以驻地取名。

碧湖镇村情

全乡辖15个村委会,117个村民小组,2764户,总人口8931人。2005年,高溪乡按照“围绕一个目标,加快两个发展,加强三项建设,实施四大工程,统筹各项事业发展”的工作思路,齐心协力,团结拼搏,经受住了各种困难的考验与挑战,全乡实现经济保持平稳增长,各项社会事业保持良好发展局面,社会和谐稳定。全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10190万元,比上年增长6.17%;农民人均收入3365元,比上年增长9.46%。

总面积7534公顷,山林面积6824公顷,全乡耕地面积587公顷,主要分布在碧湖平原上,部分在山垄中。

经济以农业为主。粮食、水果、食用菌、蔬菜、淡水养殖等得到较好发展,2005年实现农业产值8608万元,比上年增长12%;工业以木制玩具、机械加工为主,有工业企业23家,年产值达1582万元。

有乡属中心小学1所,现有学生404人,教师24人。中心幼儿园1所,入园幼儿58人,教师4人。

计划生育率95%,节育率90.3%, 晚婚率51.85%,人口自然增长率8.9‰。

【绿色高效农业】以结构调整为主线,把农产品绿色行动计划贯穿于效益农业发展过程中,大力发展绿色农业。无公害蔬菜、特色水果、绿化苗木、淡水养殖等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在下河田本建立了以长豇豆、四季豆为主的千亩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基地,在山区推广优质桃、李、栗等特色干水果的种植面积;在山根村建立绿化苗木示范基地等。高溪水库淡水网箱养鱼场、苍坑桃基地、岚山头岑口食用菌基地、岑口村果园等已被莲都区确定为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基地。

[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通过土地整理、河道整治、水库修理,高溪乡平原片的高溪、竹溪等7个行政村和苍坑、南坑两个行政村的农出水利设施得到很大的改善,平原片农田基本实现了道相通、渠相连、树成行,为优化耕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增加农民收入创造条件。

【滩坑移民安置工作】高溪乡是落实莲都区滩坑水电站第一水平年移民安置工作任务的乡镇,计划安置移民650人,分别安置在高溪、竹溪、缸窑、黄塘窑、山根、岚山头、岑口七个安置点。接受移民安置任务后,高溪乡党委政府做到统筹兼顾,在推进面上工作的同时,齐心协力抓好移民安置工作。从确保完成移民安置任务,确保移民迁得出、安得下、稳得住、逐步能致富,确保移民安置地社会安定的工作目标出发,加强领导、强化措施、落实责任、顾全大局、依法办事、操作规范、团结协作、工作做细、主动帮扶、做好服务,扎扎实实开展移民各项工作。在乡村干部群众的努力和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和支持下,到2005年底,7个安置点移民顺利搬迁,岑口、岚山头、高溪安置点移民生产用地调剂工作已完成,其它点的生产用地调剂工作以及移民点公建项目建设等工作都严格按移民安置时间计划推进。

【康庄工程建设】2005年高溪乡康庄工程通村公路建设项目重点在山区片。全年先后完成了高溪至龙潭村路面硬化工程,高溪至岚山头村路面硬化工程,郎奇至吴源村路面硬化工程,吴源至郑山村公路路基改造工程以及沙岸至南坑村路面硬化工程的扫尾,以上5个项目的总里程34.94千米,总投入450万元,直接受益人口6000多人。列入明年康庄工程建设项目的南坑至岑峰寺通村公路路基改造工程目前已动工,预计2006年8月竣工。

【“十百工程”建设】根据莲都区城乡统筹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的规划,高溪乡山根、岚山头两村列入莲都区2005年度“十百工程”的整治村。为使“十百工程”得到早部署、早启动、早落实,在具体实施中坚持整合资源、分类指导、加强督查、自我加压、突出亮点、着眼长效的原则,确保两村整治工作取得成效。山根、岚山头两村分别投入66万元、87.5万元,完成了年初制定的整治建设计划的全面内容,村庄实现了道路硬化、四旁绿化、路灯亮化、卫生洁化、河道净化、外观美化、人居优化。被市、区两级检查验收组分别评为良好和优质工程。

【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根据区委、区政府的统一部署,高溪乡党委政府按照“强班子、建制度、保稳定、促发展”基本目标,在具体操作中做到充分发扬民主、严格依法办事、精心组织、认真部署、周密安排、扎实工作,依法按时圆满完成了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全乡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取得了“参选率高、选举成功率高、换届选举秩序好、当选的村双委结构理想”的成果,同时抓好新当选的班子上岗培训工作,积极推行村务公开、民主管理,有力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平安示范村居”工程】由乡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乡综治办牵头组织,各行政村具体实施,高溪、竹溪、山根等6个村按照“平安示范村居”的标准,积极组织实施“平安示范”工程。平安创建工作各项措施落实到位,宣传发动到位,群众积极参与,取得良好实效。

【住村联心工作】根据区委部署,高溪乡今年4月份开始了“以工作在农村,住宿在农户,服务在农民,联系在民心”为主要内容的住村联心工作制度的实施,使乡干部强化了为民服务意识,从而改善了党群、干群关系,加强了对干部的监督管理,确实解决了乡干部身在基层下不了基层的问题。

【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和医疗救助制度】创新工作方式,加大宣传发动力度,搞好服务,进一步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减少农村 “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

2005年高溪乡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人数7579人,参合率为85.3%。

【“省级教育强乡”创建活动】按照“省级教育强乡”创建要求,进一步明确办学宗旨,搞好乡中心小学发展规划,加强投入,改善办学条件,狠抓教育教学质量,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深入开展城乡学校结对帮扶、骨干教师交流等制度,全面加强学校管理,推进素质教育,巩固提高“两基”成果,促进基础教育水平不断提高。

大港头镇

【概况】大港头镇位于丽水市西南部,距市区23千米,是国家级小城镇经济综合开发示范镇,省级教育强镇,省级先进团委,丽水市生态示范区建设先进集体,丽水市工

表41高溪乡村情

(兰云仙)

业强镇,莲都区第二大镇。瓯江干流龙泉溪与主要支溪松荫溪汇合于此,53省道一级公路及“两龙”高速公路贯穿全境,拟建50省道一级公路跨瓯江在城镇东侧与53省道相接,系丽水市区与云和、景宁、龙泉、庆元、松阳、遂昌、龙游、衢州和福建、江西等地联系的交通咽喉,亦称丽水市区的西大门。全镇总面积94.22平方千米,镇辖1个居委会,22个行政村,140个村民小组。镇区位于镇境北部,濒临瓯江中游大溪,属河谷平原,辖区面积16.7平方千米,下设4个行政村。

镇人民政府驻大港头镇港和路。围绕“浙江绿谷、绿色莲都、生态示范镇”的主题,大港头镇党委、政府因地制宜,建设三大基地:竹笋两用林基地、有机茶基地、花卉苗木基地。大港头环境清幽,有优美的自然生态景观,悠久的人文古迹,镇区保持着江南古镇自然古朴的风貌,一条瓯江贯穿全境。作为市委、市政府提出打造“艺术之乡、浪漫之都、休闲胜地”的实验出、示范区,大港头镇以“古堰画乡”建设为载体,着重发展美术写生基地、创作基地、行画生产基地、生态休闲度假中心。突出大港头的优势和特色,全力建设集生态、文化、休闲、旅游于一体,商贸、人居并重的丽水市生态卫星镇。

全镇4422户,其中农户3874户,年末总人口12236人,其中城镇居民712人,548户。全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3.02亿元;财败收入101.63万元;农民人均收入3930元。

有耕地面积698公顷。农作物播种面积2264公顷,粮食播种面积990公顷,粮食总产量6418吨,亩产432千克。谷物面积557公顷,总产量4404吨,单产527千克。茶园总面积407公顷,全年新增124公顷,茶叶总产量386吨。实现农业总产值0.92亿元。

有工业企业181家,企业职工1619人。主要工业产品有木沙发、西餐椅、西餐桌、竹胶板、精铸阀门、红砖等。其中木沙发、西餐椅、西餐桌等木制产品已打入东南亚市场和欧美、中东等国家和地区,成为丽水区域经济的特色工业。竹胶板生产被纳入国家星火开发项目。镇区的农副产品加工企业丽水市丽屏万顺食品保鲜总厂年产值1000万元,是镇内最大的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又是出口贸易企业,是浙江省农业龙头企业,能直接为广大菇农产后销售提供服务。木制品市场和年产值在300万元以上的竹材总厂、大丰家具有限公司等十二家骨干企业均设在镇区内。工业总产值达2.1亿元。其中木制品加工业厂家110家,产值达15300万元,占工业总额的73%。全年投入技改资金853万元。

有镇属中学1所丽云中学。是一所区教育局直属的全日制初级中学,并且是全国巴比松油画基地。学校本着“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广大教职工团结协作,辛勤耕耘。2005年荣获莲都区中小学生运动会农村组第一名。校内拥有教学楼、实验楼、电脑房、音乐室、美术室、多谋体教室、篮球场等硬件设施。校图书馆藏书量达到10000多册。学校有初中班9个,教师36名,学生378名。小学2所,大港头镇中心小学和大港头镇第二小学,小学在职教师45名,退休教师35名,内退教师2名;小学生771名,其中中心小学618名,第二小学153名;学前班3个,学生159名;住校生中心小学60名,第二小学62名;幼儿园6所,幼儿310名。大港头镇中心小学占地面积5269平方米,建筑面积2425平方米,有多媒体教室1个,办公电脑14台。

计划生育率96.32%,节育率80.96%,晚婚率67.42%,人口自然增长率4.6%。,透环率95%。

【"古堰画乡”建成】2005年4月,市委书记楼阳生在思考建设丽水绿谷文化时首先提出了 “古堰画乡”项目。“古堰画乡”项目以打造美术写生基地、创作基地、行画生产基地和生态休闲度假中心的“三基地一中心”的发展定位;以原生态保护性开发、建筑风格与自然风貌相协调、政府主导和市场动作相结合的三大开发原则,充分挖掘区域文化内涵,把小城镇打造成为绿谷文化展示的大平台。“古堰画乡”核心区块包括大港头、堰头、坪地和保定。龙丽、丽龙高速公路在此有出口,53、50省道贯穿全境,通过金温铁路丽水站接轨全国铁路大动脉,交通便捷。7月28日,由香港知名画商黄人怡创办的弘业国际礼品有限公司正式进驻大港头镇,其后,新堰画坊、博美画坊、听水轩油画工作室和艺雅画坊相继开业,标志着“古堰画乡”取得阶段性进展。9月5日,缙云工艺美术学校“古堰画乡”分校开学,设两个班共71名学生。该分校与“古堰画乡”画商企业形成了长期合作关系,校企合作掀开了”古堰画乡”项目建设的新篇章。10月30日,大港头镇选送的舞蹈《古堰画乡竹鼓情》在浙江省第二届乡镇文艺会演暨文化艺术节颁奖大会上荣获创作、表演双银奖。大港头文化中心干部作词的歌曲《古堰画乡》在浙江省2005年“绿色浙江之歌”创作演唱大赛中荣获银奖。12月25日上午,丽水油画院在大港头镇成立。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虞红鸣、副市长庄志清为油画院揭牌。画院面积有280平方米,内部设施完善,有办公室、画室、接待室和陈列室,是丽水市规模最大的油画院。同日上午,“古堰画乡”网站开通仪式在大港头镇政府隆重举行(www.gyhx.com.cn)。莲都区委副书记、区长葛学斌为网站开通致辞,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虞红鸣和副市长庄志清为网站点击开通。网站设项目介绍、风光风情、巴比松画派、展览馆、行画基地、写生基地、画乡纪事、论坛八个栏目。网站全面介绍了 “古堰画乡”的发展理念、项目规划和进展情况等众多内容。

【配合做好“两龙”高速公路政策处理】两龙高速公路大港头镇境内长14多公里,征地拆迁涉及9个村、52个组、1315户,总征地面积626417平方米。政策处理工作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要求高。镇党委政府组织发动沿线9个行政村党员、干部积极投身“两龙”高速公路政策处理。在全镇干部的努力下,完成征地及房屋拆迁工作,共发放补偿款5900万元。

【康庄工程】2005年大港头镇康庄工程完成21.05公里(其中栋村2.9

公里,上庄3.25公里,北石线14.9公里)便利周边群众生产生活。

【十百工程】眩头嘴村、大港头村是莲都区2005年度“十百工程” 整治村,两村分别投资24.5万、82.44万元实施“十百工程”,并顺利通过验收。

【生态茶基地】着手打造”生态茶叶之镇”,充分发挥山区优势、生态优势、气候优势,2005年全镇共发展茶叶面积124公顷,补助资金达到19万元。实施茶叶无公害生产基地建设,新增上庄横坑、杨山毛田两个基地。以科技创新为手段,重点抓好上庄村特色品种安吉白茶基地,2005年,面积扩大到14公顷。

【竹笋两用林基地】以西黄毛竹现代科技示范园区为中心,联结小井、河村、西坑口、上庄、黄田等村,利用原有1067公顷竹林资源,开发引进先进科学管理技术,发展80公顷高效竹笋两用林,2005年园区内建成36立方米水池1个,并铺设水泥板路3000米。

【花卉苗木基地】53省道一线公路沿线以河边、河边金为中心,联结玉溪、均溪、大港头、=头嘴、连河、石侯等村的花卉苗木基地,充分发挥交通便利的优势,发展65公顷花草苗木基地,主要有乐昌含笑、红花木莲、马褂木、杜英等30多个名贵树种。

【村两委换届选举】顺利完成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22个村共选举产生支委68人,村委86人,其中新当选支部书记(负责人)9人,村民主任12人。

【村级组织办公场所建设】针对部分党支部“三无”现象,结合经济薄弱村办公场所建设,在省、市、区委的大力支持下,2005年完成利山村、河村村、山回村的村级组织办公场所建设。镇政府给予三个村扶持资金0.6万元,上级拨款7.8万元,以奖代补0.8万元,结对单位扶持1.8万元,自筹0.45万元。新办公场所真正成为集便民办事、党员活动、村民议事、党务村务公开、科普教育、文化娱乐、信息传播等多项功能于一体的农村基层坚实阵地,成为村干部之家、党员之家和农民群众之家。

【会计委托代理】2005年,对河边金、石侯、河村、上庄和均溪5个村办理会计委托手续,使全镇22个行政村全部实行会计委托代理。

【农业专业合作社】组建农业专业合作社,培育和发展具有较强市场开拓能力的农民经济人队伍,形成市场、企业、中介、农户"四位一体”的产业化组织形式。2005年,全镇共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5家:云峰苗木果品专业合作社、绿富养鸡专业合作社、大港头竹木制品行业协会、大港头茶叶协会、丽水春秋农产品合作社。

(陈肖兰)

峰源乡

【概况】峰源乡位于莲都区西南,距市区58公里,与青田、景宁、云和接壤。总面积128.23平方公里,辖12个行政村,31个自然村,1556户,68个村民小组。

全乡总人口4994人,劳动力3056个,其中外岀人口1744人。2005年工农总产值5246万元,农业总产值3585万元,农民人均收入3345元。全乡12个行政村都通了程控电话,7个行政村安装了有线电视。

峰源乡耕地面积228公顷,林业用地9239公顷,水果面积78.5公顷,蔬菜面积208公顷。

峰源乡平均海拔650米,平均气温比市区低5℃年降雨量比市区多200毫米,是发展高山反季节蔬菜的良好场所。峰源乡年种植反季节蔬茶133公顷,其中库坑村、西坑村无公害基地各33公顷,主要种植品种有甜(辣)椒、四季豆、包心菜、西红柿等。同时峰源乡又是全区重点林区,林木蓄积量占全区总数的25%。

峰源乡食用菌生产以花菇为主,年产规模控制在500万袋以内,2002年底峰源乡无公害香菇生产基地出产的“爱绿森”牌香菇获国家有机食品认证,产品运销西欧、日本等地。

全乡有竹林面积1200公顷,开发建设笋竹两用林基地200公顷,笋竹种植收益较为可观。全乡共有大小竹子加工企业五家,生产竹珠、竹胶板等产品,年产值近300万元。

全乡境内可开发小水电资源近1.5万千瓦,现已开发7000千瓦。

丽水十大峡谷之一的猕猴峡风景区座落在峰源乡境内,通过峰源乡党委政府的努力建设和宣传,逐步形成以猕猴峡为中心,辐射周边风景点對垟湖、库坑岩的生态旅游带。

【村双委换届工作】经过3个月的努力,完成了对所辖的12个村党支部、村委会的换届选举工作,共选举产生了新一届村两委干部78人,两委干部平均年龄44岁,初中以上学历人数占两委干部总数的85%, 实现了村干部年轻化、知识化。

【交通】2005年峰源乡积极配合莲都区交通局,完成了大港头至峰源公路硬化改造工程,圆了群众祈盼多年的道路硬化梦。投资180万元改造硬化了夏庄村至木寮村的8公里水泥路面,同时完成了源头岭至小岭根路基改造工程,开工建设库坑村至上堆村、横山后蔡岱村公路23

公里路基改造工程,2005年被莲都区政府评为交通工作一等奖。

【十百工程】投资30万元,对峰源乡所在地庞山村进行了整治工作,建成了古色古香的村会议室,洁净宽敞的环村道路,改善了村庄面貌,提升了中心村的品位。

【地质灾害隐患整治】通过木寮村后山地质灾害防治项目的整治建设,解除了困扰木寮村351名群众的后顾之忧。

【劳动转移】通过上山扶贫和下山脱贫相结合的办法,将1500名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转移到第三产业,成功实现峰源乡富余劳动力转移,2005年获得莲都区劳务输出一等奖。

【深入开展先进性教育,落实“住村联心”工作制】积极开展”强班子、树正气、促发展”主题教育,深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坚定了党员理想信念,加强了基层党组织建设,促进了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积极落实“住村联心”的有效工作机制,倡导乡干部“工作在乡、岗位在村”的工作思路,提高了乡干部“促一村发展、富一村百姓、保一村平安、建一村文明”的能力和水平,推动了农村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稳步发展。

【利民工程】2005年做好峰碧35千伏输变电线路,完成横坑村引水工程,解决群众生活、生产用水难问题。

郑地乡

【概况】郑地乡地处莲都区西南角,是全区海拔最高,路程最远的一个偏远山乡。平均海拔820米,北与大港头接壤,西与云和县毗邻,东南面与峰源乡相接,距离城区62公里,全乡群山环绕,均向中心郑地村倾斜,状如盛开的莲花。辖8个村委会,39个村民小组。

全乡1003户,年末总人口3150人,全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2638.84万元,比上年增长5.4%;财政总收入11.36万元;农民人均收入3551元比上年增长10%。

峰源乡村情

(周萍)

有耕地264公顷。粮食播种面积293公顷,粮食总产量1241吨,亩产282公斤。实现农业总产值2215万元。郑地地处高山,气候独特,且山地资源丰富,经农民多年的探索,以高山蔬菜和水果为主的特色产业已初具规模。郑地菜农利用高山气候优势,打好时间差牌,大力发展高山蔬菜,目前,高山蔬菜已成为郑地乡的一项主导产业。本乡以尤源村百亩无公害生产基地为龙头,示范带动全乡的蔬菜生产,品种主要以甜椒、蕃茄、青皮豆、包心菜为主,种植面积达236公顷,一般在八、九月份上市,可弥补平原地区夏天淡季蔬菜供应不足问题,日产销量可达一万多公斤,平均每户增收800元左右,为菜农带来了较好的经济收益。郑地乡的水果产业也渐成气候。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郑地乡水果种植面积迅速增长,2005年九坑桃的种植面积已达105公顷,在尤源、郑地、高源、新砀四村沿线形成了一个生产基地,每年的总量达20多万公斤,吸引了许多外地客商来收购,弥猴桃的种植面积也达11公顷。

郑地乡主要以山地为主,林业用地3609公顷,林木蓄积量125972立方米,毛竹面积706.5公顷。

全乡境内已建有6个小型发电站,装机容量2850千瓦,2005年发电500多万千瓦时,上交国家地方税收20多万元。

有乡属小学1所,小学学教师13名,小学生81名。学校建有学生食堂、建筑面积为826平方米的师生宿舍楼、厕所和篮球场,学校还配备和建立了多媒体教室、体育室、实验室、少先队活动室、电脑房和藏书量达3752册的图书馆,是一所硬件设施较为先进的学校,校园环境整洁、优雅,学生有较好的学习环境。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大力开展素质教育,为不断提高学生的独立能力,已建成全区第一所寄宿制学校。住校生实行军事化管理,宿舍卫生、整洁,多次受到上级好评。

计划生育率97.37%,节育率92.22%,晚婚率56%,人口自然增长率10.31%。。全面贯彻落实了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区”活动,强化基层基础工作,突出工作重点,严格控制人口增长,全面提高人口素质,2005年被莲都区政府评为计划生育工作先进集体。

【生态示范乡建设】通过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农业生产环境,积极发展生态旅游业,完善公共设施建设,加强环境保护等措施实施生态示范乡建设,各项生态乡建设指标完成良好,通过了市乡级生态示范乡验收,创造良好人居环境。

【发展农业优势产业】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实施科技兴乡战略,提高产业综合竞争力,全年全乡发展笋竹两用林33公顷,新开发茶园10公顷,改造老茶园28公顷,种植高山蔬菜200公顷,农民拓宽了增收渠道,农民人均收入比上年得到较大增长。

【郑地整治村建设】为改造居住环境,2005年郑地村开展了村庄整治建设,共投入资金43.3万元,完成路灯安装、绿化、改厕、道路硬化、垃圾集中处理、自来水安装、外墙改造、会议室建设、河道清理10个项目建设,创建良好人居环境,并通过市、区两级验收。

【创建教育强乡】经过整合、改造和建设,郑地乡的教育资源、教育设施和教育质量得到了较大发展,2005年5月申报教育强乡顺利通过验收,获得了丽水市教育强乡称号。

【康庄工程】完成了正岙至郑地7.45公里、郑地至新砀5.95公里的路面硬化工程及高源至孙畲的路基建设,使郑地高山蔬菜运输更加方便、快捷。

(江碧波)联城镇

【概况】联城镇人民政府驻地武村,距市区6公里。东与丽水市区相邻,南与水阁街道办事处隔江相望,西与丽新乡、老竹镇等毗邻,北接太平乡。金丽温高速公路、50省道交叉横穿腹地,瓯江、太平溪、宣平溪穿境而过。全镇总面积8070公顷,辖27个村委会,167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6022人,共5191户。

2005年,联城镇围绕“夯实基础,确保重点,统筹城乡发展”的工作思路,充分发挥资源优势,进一步加快了城郊特色经济的发展,实现工农业生产总值2.56亿元,比上年增长36%。农民人均纯收入3574元,比上年增长7.8%。

农业生产稳步发展。进一步优化了农业产业结构,水果、养殖业、花卉苗木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粮食与经济作物比例达3:7。大力推广农业实用技术,走效益农业之路。2005年实现农业总产值9560万元,比上年增长7.1%。

工业经济总量突破了亿元大关。联城镇是浙江省中小型企业培育基地,工业经济主要以制笔业、化纤业、竹木制品、水泥预制业等为主。现有工业企业51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3家。2005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6亿元,比上年增长60%。

第三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充分利用区域优势、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农家乐等乡村旅游业,增加农民非农收入。九坑桃花源“农家乐”、麻雀湾休闲乐园等依托资源特色,吸引了众多游客,经济效益显著。

有镇中学1所,中学教师49名,中学生543名;小学5所,小学教师63名,小学生754名;幼儿园7所,幼儿教师8名,入托幼儿213名。

计划生育率95.85%,人口自然增长率7.2‰。

【“住村联心”工作】4月,根据区委、区政府的工作部署,推行了以“岗位在村,责任到村,服务农民,联系民心”为主要内容的“住村联心”工作制度,要求镇干部积极履行住村工作职责,每周在村工作时间不少于三天二夜。通过“住村联心”工作的开展,进一步转变了干部工作作风,初步实现了镇干部工作重心下移到村的目标,促进了各项工作。

【举办九坑桃花源农家乐活动】3月,利用万亩九坑桃示范基地和九坑桃的品牌效应,在下林村九坑自然村举办了桃花源农家乐活动,成立了九坑农家乐协会,九坑村12户农户全都参加了协会组织。九坑村以户为单位统一使用“桃花源农家乐服务点”的名称,采取分散经营的模式,开展餐饮、住宿等旅游服务。在活动期间,前来观赏桃花的游客达万余人次,直接经济效益达十万多元,进一步提高了九坑桃花源农家乐的知名度,推动了休闲旅游业和餐饮业的发展,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

【招商引资】5月,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了处州混凝土有限公司、华阳水泥机制瓦厂2家企业,处州混凝土有限公司的引进,为工业总产值突破亿元大关奠定了基础。2005年底,处州混凝土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被区政府授予“重点企业”称号。

【重点工程政策处理】为配合各项城市发展项目的落实与推进,积极做好苏埠屠宰场、花街五里亭水库库坝增高等市区重点工程政策处理工作,妥善处理了页岩砖厂、瑶溪电站、下圩电站、叶山底林场等招商引资项目的政策处理遗留问题,确保了重点工程无障碍施工。

【“十百工程”建设】2005年初,港口村、金弄口村启动了“十百工程”整治项目建设。两村共投入资金156万元,按照村庄整治工作的要求,进行了道路硬化、房屋外墙粉刷、自来水改造、路灯安装、河道治理、村庄绿化、防洪堤修建等,健全了村民主管理制度,全面完成了整治工作任务,并顺利通过了区统筹办的验收。

【“康庄工程”建设】投入资金130多万元,完成了林宅口至赵源、丽碧线至坑口2条”康庄工程”公路建设,共计里程5.6公里。

【农业示范方建设】3月,在瑶畈村徐坑口、黄村自然村建立了花生水稻高效轮作栽培技术中心方,在坑口村建立了蔬菜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中心方,效益显著。

【无公害水果基地建设】1月,新建了里塘、上公丘、后弄、叶山顶等4个区级无公害水果基地。至2005年底,全镇已有9个区级无公害水果基地,充分发挥了基地的示范作用和辐射效应,以点带面,提高了农业科技水平。

【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进一步完善了村双委议事规则,村民代表会议制度等民主管理制度,对部分村财务进行了全面清理。12月,省工作组抽査了路湾村、敏河村的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给予了较好的评价。

【综治工作】7月,建立了镇综治工作中心,进一步健全了综治工作网络组织。全年共受理各类纠纷案件75起,结案率100%。开展了民主法制村创建活动,港口村被评为

”四星级”民主法制村【安全生产管理】7月,配合上级部门取缔了水桶坑非法采矿点;开展了创平安示范企业活动,全镇已有13家企业成为“平安示范企业” 。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积极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2005年全镇共有12105人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75.1%。

【调整小学教育布局】8月,根据莲都区教育布局规划,对镇小学教育布局进行了调整,将瑶畈小学撤并至陈村小学。

【有线电视网络建设】全年新安装有线电视120户,开通调频广播6个村,进一步扩大了有线电视覆盖面。至2005年底,已开通有线电视22个村共2100户,开通调频广播13个村。

【参加丽水国际摄影文化节活动】11月,组织民间艺术参加丽水国际摄影文化节“龙腾狮舞闹莲城”活动,武村板龙、白前布龙分别获得了银奖和铜奖。

【民族民间文化艺术】11月,对全镇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美术作品进行普查,并将石玄峡村胡椒坑自然村的蓝姓祖图选送到浙江省文化博览会展出,得到了很高的评价。

富岭乡

【概况】 富岭乡位于莲都区的南面,距市区9.3公里,和中心城区隔江相望,为丽水市南城规划区。属典型丘陵地形,是“处州白莲”、干水果、蔬菜的重要产地。境内总面积为37.2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589公顷,山林面积2364公顷,有万方以上水库39处,蓄水量31万立方米。所辖11个村委会,97个村民小组,69个自然村,其中畲族14个自然村。全乡3756户,年末总人口10115人,其中农业人口9952人,畲族1400人,占人口总数13.7%。

全乡工农业总产值7040万元,比上年增长4.2%,其中农业总产值5915万元,占84.02%,工业总产值1125万元占15.98%。乡财政总收入272.65万元,总支出248.6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470元,比上年增加326元。

全乡有乡属初级中学1所,中学教师33名,中学生282名;小学3所,小学教师41名,小学生494名。有乡级卫生院1所,医务工作人员7人。有村级卫生室5所,医务工作人员5人。全乡有80%以上的农民实行农村医疗保险。

富岭乡被国家环境总局验收为 “生态示范乡”,先后被命名为浙江

联城镇村情乡镇街道

(方玉萃)

省"中国摄影之乡创作基地”、“东海明珠”、“省体育先进乡镇”、“丽水市教育强乡”、“丽水市’五好乡镇,党委”等荣誉称号。

【经济建设】按照“发挥区域优势,培育特色经济”的总体思路,大力发展生态种植、生态养殖、休闲旅游和劳务输出为主的四大支柱产业。农民收入明显增加,农民生活明显改善,是市政府首批公布的

“小康乡” 。

【生态农业】利用区域优势,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生态农业,广泛种植浙江省首批绿色产品“山水”牌椪柑为主的各类农产品。全乡柑面积达到667公顷,产量达到7000吨。因地制宜建成了富岭朱弄的荷花基地。上半年投资9万元,建成了米长的荷花基地引水渠道。全乡种植“处州白莲”33公顷。2005年春还引进“太空2号”和“太空3号”种子,亩产增加1倍,价格也增加了1/3。并相继发展了小木溪、大门楼的枇杷地和叶村的蔬菜基地。利用水库资源,大力养殖淡水鱼,养猪、养鸡、养蜂基地也有一定规模,基本形成“一村一品”和“几村一品”的特色农产品。

【生态休闲】辖区内生态环境优美,山塘水库众多(739处),文物古迹丰富,“莲文化”、“塔”文化底蕴深厚。有建筑风格不一、和具特色的休闲山庄7处,是市区休闲娱乐、修身养性的理想去处,还吸引着外地游客前来休闲度假,全乡休闲业年收入达280万元以上。

【百村整治】以“十村示范、百村整治”为契机,完成了富岭、中堂、大门楼、张4个村的村庄整治工作,实现了“道路硬化、墙体白化、路边绿化、村庄美化”。村民的居住环境有了较大改善,生活质量有了明显提高。

【康庄工程】“康庄工程”建设有了新突破。前堆、小木溪康庄道路建成并通车,新建了大坑口至清水塘、张垵至山脚、前垟至寺后的农村道路,改善了交通条件,方便了群众生活。

【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了大坑口、前垟两村的村级办公场所建设任务;建成富岭、中堂、小木溪、张垵4个村的远程教育播放点(终端接收站)。全乡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90%以上,为加强党员教育和农民学习实用技术提供了良好条件。

【重点工程】因丽水至龙泉、龙游至丽水高速公路建设需要,陶庄章庵自然村的65户农房被拆除,分别安置在丽水接官庭农民公寓和齐村新规划农居点。

【劳动力转移】针对富岭乡离城近、信息灵、市场经济意识强、劳动力充足的优势,乡政府鼓励农民外出务工经商,切实做好劳动力转移工作,每年外岀务工经商人员达到1500人。

太平乡

【概况】太平乡地处莲都区北部,乡驻地距市区14公里,距双溪镇10公里,东面与市林场、仙渡乡交界,南与联城镇毗邻,西同巨溪乡、老竹畲族镇接壤,北靠双溪镇。全乡山清水秀,环境优美,物产丰富,丽雅公路、金丽温高速公富岭乡村情

(办公室)

路从乡域中部通过,交通便利,是莲都区最大的水果之乡。

全乡总面积65.2平方公里,辖19个村委会,其中农户4826户、年末总人口14366人,其中外出人口5023人。2005年全乡实现工农业总产值5543万元,比上年增长6.82%; 实现财政总收入82.64万元,比上年增加50.77万元,增长159.30%;农民年人均收入达到3093元,比上年增长10.3%o有耕地322公顷。粮食播种面积399.5公顷,粮食总产量1358吨,亩产227公斤。其中山林面积6533公顷,是典型的“九山半水半分田”的乡镇。年末农业总产值4714万元,其中水果总量8316吨,柑桔6800吨。牛头山蜜桔、下岙白枇杷、纽荷尔脐橙、早熟黑李、迎庆桃在省、市、区享有一定知名度。

有工企业12家,其中乡属企业4家,私人企业8家。年末工业总产值达829万元。

有小学1所,校区2个,教学班14个,学生561人,教师47人,其中具有小学高级教师职称11名;幼儿园6个,班级7个,幼儿202人,教师7人。9月,太平中学撤并到联城、雅溪中学,该校舍成为太平中心小学的太平校区,有班级6个,学生220人,为五、六高年级段教学点。太平中心小学原驻地竹舟现为竹舟校区,有班级8个,学生341人,为低年级段教学点。学校总占地面积15145平方米,建筑面积7419平方米,生均绿化面积2.05平方米。设有体育室、心理咨询室、科技室、音乐室、美术室、校史展览室、室内乒乓球室、劳技室、党员活动室等十多个专用教室,多媒体教室2个,计算机51台。

乡卫生院一所,是莲都区属的二级乡镇卫生院,担负着全乡近1.5万人口的医疗保健任务。院址位于竹舟村,配备门诊室、分娩室、药房、防疫科等及心电图、超声波、人流吸引器、显微镜、电动洗胃机、电脑等医疗设备。

年末已有18个村开通有线电视网络,用户2092户,19个村覆盖调频广播网络。电话网络覆盖18个村,太平村附近5公里辖区开通电信宽带网络,已安装固定电话1432部,宽带网27户。6月28日在竹舟村成立太平邮政储蓄,提供储蓄、汇兑、保险证券等服务,年储蓄额达到500万元。太平信用社年存款额达到2500多万元,贷款额达到1000多万元。

【农业产业特色建设】抓好3.3公顷的大坑村粮食中心方建设,推广标准化栽培技术,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建立了6个水果生产基地,其中谢山头村柑桔基地、枫柴村柑桔基地、吾古村柑桔基地通过了区级无公害基地论证。加快老果园改造力度,其中对牛头山老果园技术改造2.8公顷,栽种了1200株特早熟柑桔苗木。建立了“绿旺”生猪专业合作组织、太平乡农产品销售服务中心,由乡、村干部、农副产品购销大户注册为浙江农民信箱会员83户,使农户及时了解各类农业政策、市场行情、气象消息及最新农情等信息。

【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十百工程建设。小安村共投入资金91.158万元,积极进行整治村建设,完成了自来水改造、蓄水塘疏浚、村庄道路硬化、旧房拆除、外墙改造等工程,取得了显著成效。二是康庄工程建设。全面完成丽雅公路政策处理和安置建房工作,安彰公路改造工程政策处理全部落实到位;安彰公路至大坑的康庄工程全面完工;丽雅公路至吾古村、小安至谢山头村两条康庄路全面完工,并通过质量鉴定。全年共完成通村公路路面硬化总里程8.4公里,全面改善了全乡的交通环境。

【建立基层综治工作网络】建立了太平乡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中心,为全乡基层综治工作构建了一个资源集中、分工到位、职责明确的新格局。2005年来,全年共受理群众来信来访15批,200多人次,全部按时报结,报结率为100%;共召开综治工作专题会议6次,开展法制培训7期,受课人数达420多人,发放禁毒、反邪教、村两委换届选举相关法律法规等宣传资料600多份。枫柴、太平等10个村被评为三星级“民主法治村”,小安村已申报四星级“民主法治村”。同时,进一步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村级财务公开,严格做到公路沿线7个村每月公开一次,其它12个村每季公开一次。2005年对朱弄、木后等6个村的财务进行了审计,审计金额248万元。

【计划生育工作】以长乐村为试点和突破口,在全乡开展以“访民情、送温暖、保平安、为主题的计划生育遗留问题治理工作。经过两个多月的调查摸底、数据清查、走访群众和案例分析,全乡根据各村实际情况和难易程度分四批开展工作。到2005年10月20日,全乡10多年遗留下来的119位违规生育对象已有108位在规定期限内主动缴纳了计划生育社会抚养费,应征金额1068449元,已征收910994元,征收率达到85.3%。

【教育、卫生事业】随着教育布局的调整和教育改革的推进,2005年乡中心小学形成了 “一校两校区” 的教育新格局。学校教育质量和教学成绩显著提高,学校获得了“浙江省农村示范性小学”、“浙江省教育强乡”、“浙江省标准化学校“、“校本科研先进单位”、“莲都区小学生运动会第三名”、“市平安校园”、“师德师风达标学校”等多项荣誉、奖项,并被评为“三星级学校”。总投资120多万

太平乡村情

元、建筑面积1256平方米的乡卫生院门诊大楼建成并投入使用,使全乡医疗卫生的硬件条件进一步改善。2005年1~12月全乡共报销新农医基金41.1万元。2006年全乡新农医参合人数为10919人,筹集资金20.9240万元,参合率达到76.8%。

【民政优抚工作】配合区民政局对全乡269户低保户、五保户进行了摸底调查,对符合低保条件的167个对象按期限进行分类施保1至5年,取消不符合低保条件的对象102人,同时,新增上报审批低保对象14人。全年发放低保金17.3万元,救灾救济款8.7万元,义务优待金4.5万元,医疗救助款2.0375万元。实施贫困残疾人安居工程,2005年对3户残疾人进行了危房改造,计面积105平方米,争取资金9000元。

双溪镇

【概况】莲都区双溪镇位于丽水市市区北偏西方向(北纬28。35′,东经119°52′),金丽温高速公路洪渡互通出口处,距市区20千米;东与仙渡乡毗邻,南与太平乡接壤,西界巨溪乡,北与西溪乡相连。为中共莲都区雅溪工作委员会所在地,是莲都北部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总面积38.71平方千米,辖12个行政村、29个自然村、68个村民小组。

全镇农户2593户,年末总人口7586人,其中农业人口7368人。2005年,双溪镇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把加快发展作为第一要务,认清镇情,开拓创新,迎难而上,务实求发展,携手创繁荣,促进了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协调发展。全镇干部群众按照年初提出的促一方发展、保一方平安、建一方文明、富一方百姓的工作思路,实现工农业总产值4793万元;农村经济总收入13601万元;财政收入366万元;农民人均收入3541元,比2004年增长8%。

镇区林地面积3079.8公顷,森林覆盖率达80%。耕地174.46公顷,农作物播种总面积518.93公顷,其中粮食播种面积301.13公顷,粮食总产量1408.2吨,亩产312吨。实现农业总产值3982万元。

工业企业13家,企业从业人员104人。主要工业产业有酿造、铝制品、砖瓦等。工业总产值达811万元,比上年增长3.58%。全年投入技改资金5万元。

有中学1所,中学教师56名,中学生698名;小学1所,小学教师28名,小学生322名。九年制义务教育普及率为98.3%。

计划生育率92.63%,节育率90.27%,晚婚率43.4%,人口出生率12.48%。,比上年增长1.18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4.99%。,比上年增长2.78个千分点。

【促进农民增收】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积极引导双溪农民通过就地农业综合开发、异地开发、发展无公害和绿色农业等多种途径奔向全面小康。双溪镇后山坪南方梨基地扩大生产20公顷,基地生产走向了规范化;双溪镇章山村和北郑山村以迎庆桃为主的新的农业示范园逐步形成;13.33公顷出鱼养殖开发,为农业发展增添了新亮点;在保持香菇生产规模的前提下,引进优质新品种,效益比上年提高了50%,全镇农民从香菇生产中获得的纯收益达到1000万元。

【康庄工程项目建设】2005年,双溪镇雅庄村2千米康庄公路路基工程和季岭根村1.5千米路面硬化工程建成;完成了莲乐线5千米通乡公路硬化工程和莲乐桥新建工程;11月,章郑山8.33千米通村公路路基工程正试开工。

【扎实推进十百工程】双溪镇洪渡村首次将荒滩开发后转为建设用地并交付拍卖,取得净收益95万元,并积极争取区直各部门支持,共计筹得资金200万元,全面完成路面硬化、村庄绿化、墙体亮化和改水、改厕等各项工程,11月份顺利通过市级示范村验收;双溪镇季岭根整治村采取公共设施集体承担,个人设施村集体和农户共同承担等办法,完成了改水、改路、改墙、改厕的整治目标,于年底通过区级整治村验收。

【推进重点项目建设】采用货币安置的办法完成了雅溪中学操场建设征用地的拆迁安置工作,为农村实施货币安置,突破拆迁安置难题提供了可以借鉴的新经验;完成了镇区至丽雅公路的连接线工程,镇区和双滴线到丽雅公路的交通瓶颈得到破解。

【实施农民饮水放心工程】投资50万元的双溪镇镇区自来水工程于年底开工,项目建设有望在2006年完工;双溪镇马弄村饮水工程于年底顺利完成,村民彻底告别了吃水难的历史。

【科教兴镇】2005年,双溪镇通过了“两高普九”和省级“教育强镇”的验收;雅溪中学初升高比例名列全区农村中学之首;学生营养餐工程得到落实,贫困学生每周均可得到3~5餐的免费营养菜;在全面推进农村适用技术远程教育培训过程中,全年共发放农业科技光盘500张,对农民实施各种培训2000余人次,提高了全镇农民的整体素质。

【创建文明中心镇】以治理“脏、乱、差”为突破口,深入持久开展群众性文明创建活动,加快卫生镇、卫生村建设步伐,修建了固定垃圾箱和垃圾焚烧炉并于年末投入使用,可承担双溪、洪渡等5个村的垃圾无害化处理,为镇区卫生整治奠定了基础。

【全面推进社会保障事业】双溪敬老院全面开展对“三无”人员的集中供养,接收了雅溪片三乡一镇40位“三无”人员入院;全镇“三无”人员入院率达90%,列入低保人员72人;对其他因病因灾造成暂时生活困难的人员共发放救济金8万元,并为近300人提供了及时救济;全镇新农医参保率达80%。

【大力发展文化广播事业】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投入资金10万元完成双溪镇马弄村有线电视安装工程,年底,全镇有线电视覆盖面达9个村。双溪镇洪渡村安装了一户一只调频各村群众性文化活动及老人协会开展自娱自乐的文化活动和老年体育活动得到广泛开展。

【推进村级办公楼建设】完成了五石弄、章山和北郑山的村级办公场所的修缮和改造工程并通过验收,洪渡村委办公大楼已完成主体工程,江弄村村级办公场所建设列入计划。

仙渡乡

【概况】 位于莲都区东北部。距城区27公里。总面积65.8平方公里。辖15个村委会,130个村民小组。

年末全乡4205户,总人口11534人。全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7877万元,比上年增长5.2%;财政收入211.3万元;农民人均收入3320元,比上年增加261元,增长7.9%。

耕地面积496公顷。粮食播种面积531公顷,亩产360公斤,粮食总产量达2858.8吨。发展香菇1700万极,香菇总产量1032吨。实现农业总产值7607万元,比上年增长5.3%。

山林面积4686公顷,其中:用材林4181公顷,经济林505公顷,林木蓄积量66234立方米。全年改造竹笋两用林140公顷,改造名茶58公顷。抚育干水果740公顷。

全乡有工业企业11家,其中集体企业3家,个私企业8家,主要从事茶叶生产加工和电镀等行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70万元,比上年增长2.66%。

有中心小学1所,在职教师18人,学生233人。分校1所,在职教师9人,学生129人。初中1所,在职教师21人,学生162人。

计划生育率92.92%,综合节育率87.28%,晚婚率65.26%,人口自然增长率7.36%。。

全乡有3180户8700人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对150户低保户实行了红绿卡制度。

被评为省级生态示范乡和浙江省卫生先进单位。

【特色产业)仙渡乡产业开发有特色,本年度重点抓好大姆山名茶基地、岭头优质干水果基地、太山林果场、葛畈无公害食用菌生产基地、滴水岩花岗岩基地、滴水岩无公害竹笋两用林生产基地的建设与开发以及钼

矿资源的开发与管理。

双溪镇村情

【丽水北乡革命历史纪念馆】6月28日,仙渡乡葛畈村举行丽水北乡革命历史纪念馆开馆庆典,市、区有关领导参加了庆典活动。北乡地区是丽水市一块重要的革命根据地,1930年为配合工农红军攻打丽水,这里爆发了富德标领导的上千农民暴动;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曾多次在这里驻扎,并开展革命斗争活动;抗日战争时期,我们党以“浙江省建设厅特约太平经济建设实验区”为依托建立和发展党组织,广泛发动群众开展抗日救亡运动;解放战争时期,建立和开辟丽武宣缙边界革命根据地,领导广大人民群众深入开展武装斗争,最终迎来了丽水的解放。丽水北乡革命历史纪念馆2004年12月开始由群众自发建设,各级党委政府大力支持而成,共五层,在原陈列室基础上加层扩建,共分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3个部分,有300多幅珍贵照片,30多件革命遗物陈列,已成为先进性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红色之旅的有名景点。

【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十百工程”和康庄工程,对5个村14.68公里的通村公路路面进行了硬化,总投资达374万元。对3个村的村容村貌进行了整治,自来水网改造18000米,安装路灯90盏,新修厕所5座,增加绿化面积3000平方米,总投资达400万元。投资36万元对葛畈中心村实施防洪堤加固工程,以提高防洪能力。并投资150万元对皂树至葛畈、葛畈至何金富沿线的2.5公里小流域进行治理。同时对60年代建造的芦村水库进行维修,经区水利局立项,列入省千库保安工程,投资达30万元。

【土地整理工程】积极做好双滴公路沿线土地整理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该项目由市国土资源局支持,投资400万元,计划改造后增加良田23公顷,惠及双滴公路沿线6个村,为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农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效益农业打下基础。

西溪乡

【概况】西溪乡位于莲都区西北部,东北同缙云县接壤,南邻双溪镇,西连武义县,北界泄川乡。金丽温高速公路横贯全乡三个行政村,洪渡出口处距离乡政府仅4公里。乡政府驻地西溪村,距丽水市区35千米。

全乡总面积7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19.4公顷,山林面积5933.3公顷。辖13个村,38个自然村,2005年底全乡总户数3147户,8775人口。2005年实现全乡经济总收入8807万元,人均收入达3323元。

西溪乡境内层峦环抱,溪流回

仙渡乡村情

(李佩)

绕,绿水青山,谷地相间。海拨823米的棋盘寨山屹立于西北,西溪和库川两条溪流从西北向东南蜿延,注入小安溪。较大的谷地平川在西溪和潘百村一带。耕地大部分布于三溪沿岸的冲积淤地上,林业用地主要分布在群山环绕的山坡地。全乡年平均气温17.4℃,最高七月平均气温29.3℃,最低一月气温平均4.6℃,年降雨量1397.3毫米。境内山塘、水库5处,其中最大的为雅一水库,水库集雨面积184平方公里,正常库容2300万立方。

西溪乡是典型的山区乡,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林业面积占总面积的78%,油茶、毛竹、松、杉等林木长势茂盛。同时,海拨在200米〜500米之间的低山缓坡多,立地条件好,光照又足,适宜发展水果、茶叶等经济作物。近几年来,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全乡干水果种植面积逐年扩大,水果总面积133公顷,其中柑桔面积112公顷,占水果总面积的84.3%,柑桔产量453吨。另外还新发展了一批板粟、黑李、桃子基地。全乡茶叶种植总面积有77.4公顷,年产量2400多公斤,产值达50多万元,建有7公顷的西溪乡茶场、金竹村7公顷茶叶基地,其中雅里村11.3公顷金山岭茶园,已获得莲都区 ”无公害茶叶生产基地”称号。

1992年,西溪乡引进香菇种植生产技术,成为丽水市最早发展香菇生产的乡之一,2003年西溪村被命名为莲都区百万段香菇无公害基地。同时,遍布全国各地的菇农还使西溪乡成为了一个劳务输出大乡,2005年全乡有外出人口3375人,占到总人口的近40%,每年能创造1266万元的经济收入,外出人口中有60%以上从事的是香菇生产。

西溪乡现有乡属小学1所,下设西溪与雅里两个中心小学,共设6个班级,教职工25名,小学生301名。

西溪中学于1998年教育布局调整后并入雅溪中学。西溪第一中心小学于1998年通过多方筹资并得到了香港杏范教育基金会的赞助,投资110万元对学校进行迁建。1999年8月,学校搬入新校舍。现在的西溪小学占地面积3700平方米,人均建筑面积达10.3平方米。教学仪器、电教、音体等设备完备,小学生人均图书达13册。2000年,由于高速公路建设的需要,雅里小学迁址至新的综合教学楼。2003年9月,里东、上陈、金竹三所村小并入雅里小学,雅里小学开始担负起西溪乡东部5个行政村的学龄儿童的教育任务,成为西溪乡第二中心小学。2004年5月,西溪乡顺利通过丽水市“教育强乡”的考核验收。

西溪卫生院为莲都区二级卫生院,拥有总面积750平方米的门诊大楼,可开展心电图、B超检查等服务,设有中西医内科、儿科、妇产科、妇幼保健室等科室。现有职工7人。管理和服务,西溪卫生院先后被莲都评为先进卫生院、文明卫生院,2003年获得丽水市抗击非典先进单位的荣誉称号。

【十百工程】2005年西溪乡的西溪村和里东村分别开始全面创建“浙江省小康建设示范村”和莲都区整治村。一年以来,西溪村共投资100多万元完成了村庄规划、河道整治、外墙粉刷、道路拓宽等工程,实现了村庄布局优化、外墙美化、道路硬化、村庄绿化、路灯亮化、卫生洁化、河道净化,村庄环境得到大幅改善,农民生活质量得到了较大提高。2005年12月,西溪村先后通过了省、市、区农办对示范村创建工作的考核验收,并被正式命名为”浙江省小康建设示范村” 。

高速公路沿线村之一里东村也紧紧围绕整治村的建设要求通过新村建设和以“改厕、改水、改房和环境美化”为重点的环境整治,逐步完善村庄基础设施,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配备了卫生保洁员,制订了保洁制度,使村容村貌有了明显转变。里东村的整治工作也同样得到了市、区领导的充分肯定,受到了区委区政府的表彰。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2005年西溪乡党委政府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为重点,鼓励农民以市场为导向,积极发展支柱产业、特色产业和绿色产业,增加农民收入。2005年,西溪乡在原有香菇产业的基础上,培养发展黑木耳种植基地,全乡共种植黑木耳60万段,经济效益明显。同时以茶叶种植为龙头的绿色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全乡共更新茶叶基地23.3多公顷,新植茶叶基地10多公顷。另外,在公路沿线的里东、金竹、上陈等村蔬菜基地开发力度逐渐加大,5.3公顷无公害甜碗豆基地、4.5公顷黄瓜基地、6.5公顷笋竹两用林基地的开发建设以及订单农业的尝试使越来越多农民尝到了多种经营带来的甜头。

【基础设施建设】2005年,在区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支持下,潘百、小桃二村以及西溪至板染的康庄工程已全面完成,这几条康庄公路的建设进一步盘活了西溪乡偏远山村的交通网络,使村与村之间的资源得到更有效的整合,更有利于全乡经济的全面发展。丽武公路一期工程也已初步完工,丽雅二期工程前期政策处理工作基本结束,一张遍及全乡、贯穿两县的交通网初步形成。投资60多万元的箬坑大桥已经通过立项审批、工程招投标等前期准备,将于2006年上马。这座大桥的开工建设使库区内村庄的交通瓶颈问题得到有效缓解,经济发展的立地条件得到较大的改善,为这些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火烧迹地更新】西溪乡林业生产持续稳步发展,2005年全乡共完成火烧迹地更新141公顷,完成生态林种植任务3326.6公顷,并完成了相关公益林补偿金的发放,配备了专职的护林员15人。

【村双委换届】2005年是村双委换届选举年,经过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到2005年12月底,除岩蒙、龚山二村的村委没有换届外其余各村全部完成换届任务。在本次村双委换届中共选举出支书13名,副支书5名,支部委员21名,以及村民主任11名,副主任1名,委员23名,其中女性1名。通过本次选举,村委会班子整体素质普遍提高,年龄结构趋于合理、班子结构进一步优化、文化结构得到较大改善。换届选举之后,乡党委政府及时届村双委进行岗位培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村级办公场所建设】

2005年全乡有4个村纳入莲都区村级办公场所建设规划,在乡、村干部的共同努力下,板染、龚山、箬坑、底坑4个村集办公、会议、老年活动等多项功能的办公场所全部修建一新,为规范村务管理提供了重要保证。

【农村群众文化体育活动】西溪乡是全国“亿万农民体育健身先进乡镇”,拥有广泛的开展群众文化体育活动的基础。至2005年,西溪乡共有7个村建立了村级老年体协,每个村都建立了回春保健操队、秧歌队、腰鼓队等文体组织3支以上,全乡共有民间舞龙队、舞狮队、莲香队、太极剑以及书画学会等各类组织12种,形成了浓厚的“自发组织、骨干带头、全村参与”的农村文化氛围。乡政府所在地西溪村的采茶灯、板龙分别于2004年、2005年连续两年参加丽水市国际摄影节,获得广泛好评。

【千年古村一西溪村】西溪村始建于唐代中和年间,迄今已有一千一百多年历史。留存完好的明清、民国时期古民居鳞次栉比,面积约1万平方米。现已申报省级历史文化保护的“山川环拱”、“沛国旧家”、“怀古山房”、“与德为邻”等20多座规模古民居错落有致地分布在贯穿南北的通京古道(又称稽勾古道,为括苍古道之前处州出入的官道)两旁,处处透露着古朴独特、清新雅致之美。

悠久的历史孕育了深厚的民间文化。现在的西溪人农忙时节忙生产,农闲时分忙文化,很多人锄头一靠就能吹拉弹唱,篮子一放就能挥剑演戏,三人五伙排出一台戏。

全村现拥有文艺创作、表演、根雕、书画等各类爱好者上百人,这些人成为组织和开展西溪群众文化活动的骨干力量,在他们的带动下全村拥有各类民间文体组织12支,参与活动人数达500多人。2005年12月29日,省委常委、宣传部长陈敏尔视察西溪村,对该村浓厚的文化氛围和丰富的精神文明建设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并欣然题词“千年西溪” 。

西溪乡村情

泄川乡

【概况】泄川乡位于丽水市莲都区之北,雪峰山之南。东与缙云县的双川、新川乡接壤,西北与武义县的新宅乡毗邻,南与西溪乡相连,全乡总面积42.21平方千米。唐、宋、明、清时期称为处州府沛国郡库川,民国时期称为丽水县梅雅乡,1949年9月称为梅泄乡,1983年11月取较大村泄下和库川(库头的别名)首尾各一字为乡名,改称为泄川乡。驻地库头,距城区公路里程43千米。辖9个村民委员会,33个村民小组。

经济与社会状况:全乡1445户,年末人口数4207人;其中畲族156人,余系汉族。全年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4320万元,比上年增长6.6%, 农业总产值达到4547万元,比上年增长6.5%,农业收入达3579万元,比上年增长3.9%;财政总收入10.52万元;农民人均收入3283元,比上年增长8.78%。

有耕地152.79公顷。粮食播种面积73.93公顷,粮食总产量249吨。实现农业总产值4320万元。

有工业企业15家,企业职工25人,主要是小水电业。工业总产值达198万元,与上年基本持平;其中小水电业产值达192万元,占工业总额的97%。全年投入工业技改资金180万元。

有乡属小学一所,总建筑面积1050平方米,拥有电脑、幻灯机等教学硬件设施,教师17名,学生186名;农村信用合作银行一所,职工4名,2005年年终存款余额900万元,发放农业贷款270万元;卫生院一所,占地面积200多平方米,拥有B超机,心电图器,电脑等硬件设施,职工5人。

计划生育率96.3%,节育率95%,晚婚率47%,人口自然增长率1.15‰

比上年增长16.8%。

自然条件:境内山峦层迭,岗岭连绵。东有海拔八百多米的洋岭尖、大尖山,西为1713米山峰上坦湖;南是823米的棋盘寨,北倚1716米山峰马背尖;中部的羊对尖海拔九百多米。主要溪流有两支,库川和泄下水。双源、库头、龙孔三村已通客运汽车。全乡土地面积中:林业用地面积占86.99%,分布在山地上;耕地面积占3.9%,大部分在山垄沟壑之中,土层薄、光照不足,气温较低,高山区水利条件差。

自然资源:泄川乡以山地为主,除种植水稻、玉米、薯类、板栗、草榧等经济作物外,有大量的松、杉林,杂木林以及丰富的毛竹用林,是全省用材林生产基地乡之一。此外,矿产资源主要有非金属矿萤石,分布在泄下村与西溪乡的板染村交界处。

气候条件:年平均气温17.4℃,最冷一月平均气4.6℃,最热七月平均气温29.3℃,年降雨量1397.3毫米。

【支柱产业食用菌生产】泄川乡蕴藏着丰富的林木资源,且山区气候明显,非常适宜发展食用菌生产。因此自1986年引进香菇种植技术以来,香菇种植业迅速发展成了泄川乡的支柱产业。除台湾、香港、澳门等地外,全国其他各省均有泄川菇农在从事香菇种植业。据2005年统计全乡年生产香菇菌棒达1310万段,比上年增长2.6%,总产量达628吨;香菇收入达3369万元,比上年增加5.2%;香菇收入占人均年收入60%,达到人均1968元,比上年增长14%;全乡80%的农民均以香菇种植为业,香菇收入占全乡农村经济总收入的80%。

【环保能源小水电】泄川乡山高林茂,水利资源相当丰富。1990年代后,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贯彻和实施,政府积极支持和鼓励个体私营企业发展,小水电业蓬勃发展。到2005年为止,私人出资建造的电站有:双龙一级、双龙二级电站、泽丰电站、八石坑电站、华东坑电站五所,加上泄川电站全乡共有小水电站6所。总装机容量为1560千瓦,固定资产674万元,2005年全年全乡总发电量达444.9万千瓦时,产值192万元。

【文化与革命遗址】泄川乡,人杰地灵,物华天宝,民间文艺、民歌民谣、民间传说等文化丰富多彩。全乡现存民间文艺有龙孔彩灯戏班、库头村板龙灯、双源村老人秧歌队、岱后村采茶灯,每年的元宵节均有表演。

其中:岱后村采茶灯这一民间娱乐形式由来已久是从江苏无锡传入的,已有200多年的历史了。岱后村采茶灯有别于其他地方的花灯,是一件极为精细的工艺品,它集书法、绘画、剪纸、刺绣等艺术形式为一体,包涵着深刻的文化内涵。2005年岱后采茶灯被列入浙江省民族民间艺术保护工程补助和保护项目,7月还被选送参加浙江省民族民间艺术资源普查保护成果展暨首届浙江省民族民间工艺美术博览会展,因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精美的制作工艺在展会上获得专家和学者的一致好评。为了能让岱后村的采茶灯继续传承下去,莲都区文广局、泄川乡人民政府、泄川乡中心小学联合共同于2005年9月14日成立了“岱后村采茶灯协会”,同时还筹办了“采茶灯制作工艺传授班”,从泄川乡中心小学中挑选出36位学生学习采茶灯制作工艺,为期两年。

泄川乡是一个革命老区,岱后村有座本境庙,1935年农历七月十五日,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师长粟裕、政委刘英、政治部主任黄富武曾在此召开群众大会,发动群众和国民党反动派开展抗捐抗税等斗争,是一座革命遗址。1947年张之清、林艺甫等同志在岱后村成立中共丽水县首届县委,后迁往武义县境内的三井坑村。

【十百工程建设】泄川乡库头村自被列入2005年度整治村建设以来,共投入建设资金65万元,外墙改造35000多平方米,村庄绿化800平方米,拆除各类简易棚,瓜棚,简易厕所49处,制作各类公益宣传牌23块计200平方米,道路硬化3500平方米,拆除严重影响卫生的露天茅厕5处,并新建公共厕所一座,清理臭水沟100米,新建垃圾池5个,购置移动垃圾箱24个,建成垃圾处理场两处,清理河道800米,安装路灯40盏,新增引水管道3000米,修缮活动场所两处,清理停车场300平方米,修复挡水坝两座,新修防洪堤130米,修建高标准的排水渠1200米。经过9个多月的整治使村容村貌得到了彻底的改变。库头村的整治工作得到了市、区领导的充分肯定,并顺利通过验收,年终考核被评为全区第一名。

2004年整治工作全区第一名的示范村双源村,2005年进一步健全各种长效管理机制,积极巩固去年的各项整治成果。2005年该村又荣获市级文明村的称号。

【康庄工程建设】康庄工程是继村村通机耕路、简易公路后的一大民心工程、惠民工程。群众参与建设的积极性较高,2005年全乡共筹资捐资建设资金108万元,排在全区第一位。

泄川乡列入2005年改造计划的公路工程有:上金竹至八石坑、库头至上金竹、大石坑至泄下和双源至岱后四条,均为路基宽4.5米,路面宽3.5米,公路等级为准四级的乡村公路。

其中:上金竹至八石坑公路全长2.8千米,工程总造价为124.99920万元,工程开工日期2005年8月25日,计划竣工日期2005年12月1日,2005年完成路基改造工程和部分路面浇筑工程,实际竣工日期为2006年4月10日。

库头至上金竹公路工程,长2千米,工程总造价为83.6662万元。开工日期2004年6月30日,计划竣工日期2004年10月31日,2005年完成路基改造工程,实际竣工日期为2006年4月25日。

大石坑至泄下公路全长6.5千米,工程总造价为139.9899万元,工程开工日期2005年5月6日,计划竣工日期2005年10月6日。2005年故只完成路基改造工程。

双源至岱后公路全长5千米,工程总造价为134.8939万元,工程开工日期2005年8月29日,计划竣工日期2006年1月。路基改造工程已于2005年完成。

【集体荣誉录】泄川乡被评为2005年度工作责任制考评优胜单位,区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被丽水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评为卫生先进单位。泄川乡团委被评为区级先进团委。泄川乡双源村被评为市级文明村。

老竹畲族镇

【概况】 位于莲都区西北部。总面积83.9平方公里。距市区28公里。

(蓝炜琮)

泄川乡村情

辖25个村委会,135个村民小组。

2005年末,全镇4774户,总人口14390人,其中非农人口471人。以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依托景镇合一的体制优势,围绕“打造浙西南中心城市旅游、休闲、观光基地,建设繁荣和谐新畲乡”的总体目标,总产值8019万元,比上年增长11.65%; 财政收入22.87万元;农民人均收入3624元,比上年增长8.7%。

有耕地1016公顷。粮食播种面积848.8公顷,粮食总产量4342吨,亩产341公斤。实现农业总产值6367万元。

工业企业35家,企业职工200人。主要工业产品有模具、砖瓦、木制品加工、水电站占等。工业总产值达1742万元比上年增长43.37%。

有镇属中学1所,中学教师67名,中学生1006名;小学1所,小学教师42名,小学生922名。

计划生育率95.1%,节率89.45%, 晚婚率5632%,人口自然增长率2.6‰

【推进东西岩景区开发各项工作】在市区两级党委政府的领导和有关部门的配合下,2005年为景区建设筹措资金共计1200万元,用于景区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目前已完成了东西岩风景区总体规划及老竹区域总体规划、累计投资650万元完成了景区供水工程、游步道、生态公厕、管理用房、停车场、牌坊等项目的建设,环景区公路等项目的建设正在继续进行。同时,通过考试、考核等方式,为管委会招募到了工程技术、园林设计等专业人才3人,使管委会专业技术工作有了人才的保障。2005年,东西岩风景区管委会通过参加全国各类旅游洽谈会的形式进军全国甚至国际市场,拓宽各类招商引资渠道,使景区开发走上市场化的道路。

【十百工程建设】全年共完成老竹、红桥、沙溪、仁宅四个村的“十百工程”,总受惠人口2027人。十百工程建设共计投资290.85万元,完成主要项目:道路硬化13350平方米,墙体改造18500平方米,安装污水处理管网2650米,整治河道1870米,修复三座大桥,兴建垃圾焚烧炉一座,建立老竹镇村保洁队伍一支,安装路灯85盏,建立固定垃圾池31座,配置移动垃圾箱29只,绿化2550平方米,拆除简易厕所猪圈和各类违章搭建60多处,四个村的整治工作顺利通过了验收。

老竹镇村情表

【康庄工程建设】 继大片一曳岭脚、黄桂、东头、小黄弄四条康庄道路建设项目完成的基础上,2005年7月份,浅田、后坑、高畔、黄弄~黄兰(环景区公路)四条康庄道路又开工建设。康庄工程建设总投资510.5万元,总里程20.9公里。

【民政优扶】投资260万的老竹敬

老院于10月竣工交付使用。来自两乡两镇的73名五保老人入住设施齐全的敬老院,全镇享受低保总数达到98户,其中残疾人占33%,少数民族占22.5%。全年救济困难户426户,发放救济款7.3万元,发放低保金10多万元,保障了特困孤寡等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为积极配合全区创建双拥模范城工作,2005年老竹镇加大了双拥工作的力度,走访慰问烈、军属和退伍军人共33户,为他们送去了价值1350元的慰问物品和900元慰问金;顺利完成征兵任务,6名青年应征入伍。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全镇25个行政村共有10910名农民参加了新型农村合参保率78.7%。年末,全镇参保农民报销医药费19.8万元。

【镇首届老年人运动会】2005年10月15日,举办了镇首届老年运动会。

(兰雪军)来自老竹村、梁村村、徐庄村、周坦村、曳岭脚村、仁宅村、镇属部门的600余名运动员参加了老年保健操、象棋、定点投篮、太极扇等8个项目的比赛。

【污水处理工程】通过积极争取政策和上级政府部门的帮助,总投资168万元的老竹镇污水处理工程顺利开工建设,目前已投入110万元,预计2006年5月底竣工投入使用。

【土地整理和低产田改造】涉及14个村的600公顷的土地整理和涉及8个村的低产田改造项目,于2005年11月底顺利完成并通过土地部门的验收。此项目总投资2500多万元,极大地改善了全镇农业生产的基础条件,为全镇农业产业优化调整、促进农民增收提供的强大后劲。

【畲乡农家乐】2005年底,老竹镇共有10家农家乐对外营业,共投入30万元。2005年度10家农家乐共接待客人2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50万元。

丽新畲族乡

【概况】丽新畲族乡地处丽水西部、距市区35公里。东与老竹畲族镇接壤,南濒高溪乡、联城镇,西与松阳县板桥畲族乡相连,北与武义县三港乡、柳城畲族镇毗邻,为莲都、松阳、武义三县区交界部,老竹、柳城、丽新、板桥四个畲族乡镇之中心。宣平溪自赤号入境,经吾赤口、白岸口、马村、畎

岸、黄岭上村出境,汇入瓯江,宣平溪将乡境分为南北两半。全乡总面积83.22平方公里,境内东西宽11.2公里,南北长14.6公里。乡辖10个行政村,70个自然村,99个村民小组。

全乡2890户,总人口9220人,其中畲族人中占21.3%,境内畲族人口主要分布在上塘畈、山村、咸宜、黄岭上、白岸口等6个行政村的18个自然村。聚居最集中的是上塘畈行政村,咸宜、山村行政村的畲族聚居也较为集中。2005年,全乡实现工农业总产值8101万元,比上年增长5.7%,财政收入176.22万元,农民人均收入3260元,比上年增长394元,增长13.7%。

耕地面积514公顷,森林面积6818.8公顷,是个粮林并重的乡,粮食播种面积723公顷,亩产353公斤,总产量3829吨,实现农业总产值6189万元,比上年增长7.2%,山林面积广阔,森林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83%,木材蓄积量150435立方米,属莲都区木材蓄积量最多的乡镇之一。

工业企业有17家,企业职工有184人,主要工以发电厂、砖厂、木制加工厂为主。工业总产值达1912万元,比上年增长2.4%,其中发电厂有9家,总装机容量为1148()千瓦。

乡属小学1所,教师39人,学生430人。

计划生育率955%, 节育率91.86%, 晚婚率59%,人口自然增长率0.23‰。

【发展特色产业】培育和发展“茶叶、板栗、花卉苗木”三大绿色产业,全乡共有茶叶214.5公顷,全年新发展茶叶65.5公顷,老茶园基地改造10.5公顷;现有板栗面积173公顷,其中丽华板栗基地有75公顷,其板栗被国家工商局批准注册“森老大”绿色板栗品牌,2005年参加省农博会获优质农产品金奖;全乡共发展花卉苗木35公顷,产值317万元,共有苗木经营户8户。全年创建区科技示范基地两个,无公害基地7个。其中马村长命草开发示范基地和咸宜梅峰茶叶特早茶示范基地为科技示范基地,丽华生态养殖场和咸宜无公害水稻基地获区第四批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基地一等奖,丽新乡肉鸡养殖场获二等奖,双坑村柑桔基地、徐岸土鸡养殖场、畈岸村山黄鸡养殖场、茶叶基地获三等奖。

【十百工程、康庄工程建设】完成畎岸村市级示范村建设并通过验收,咸宜、吾赤口村整治村通过验收,其中两个整治村均获良好等级。在创建过程中,共计投入200多万元,完成主街道人行道260米,村内道路硬化2万平方米,建成了渠道防护栏750米,小流域治理500多米,简易房改造1600平方米,绿化3600平方米,安装路灯172盏,夕卜墙改造10450平方米,配套文化娱乐设施50件,建造村级办公楼1座,装修村综合楼4座,基本达到了”五改、五化”的要求。同时投资170多万元建设畎岸至双坑村康庄道路,山村至后舒畈自然村、畎岸至双坑康庄路接杉树坑自然村、畎岸过境公路扩建等村内道路硬化3.9公里。

【下山脱贫建设】完成过山后自然村下山脱贫小区建设,有21户,84人,建好新房,搬进新居;吾赤口村黄山头、昌步岭、周坑源自然村42户143人下山脱贫,已有22户、88人建成新房,搬入新居。

【开展移民工作】全乡接收第二水平年滩坑移民650人,其中畎岸村安置景宁渤海移民350人,咸宜村安置景宁陈村移民:300人。一年来,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移民工作,多次召开会议,具体研究落实安置任务,注意听取多方意见,将生产、生活用地的调剂价格一并由村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2005年两个安置点生活用地的政策处理已完成,公建项目正在设计和准备招投标阶段,相关通讯、电力等基础设施已基本完成,咸宜安置点已有部分移民开始建房。

[推行“住村联心”工作】从2005年2月份开始,开展了乡干部以“工作在农村、住宿在农户、服务在农民、联系在民心”为主要内容的住村联心制度,把乡干部工作重心下移到农村。全乡通过“住村联心”制度的实践,切实转变了干部工作作风,主要体现在“六多六少”上:一是干部下去多了,农民群众上来的少了。全乡干部累计住村300多天,走访农户600多户,已为群众办好事实事263件,其中代办各种各样证件186件,排查调处矛盾纠纷24件,未出现一起越级上访事件;二是技能型干部多了,平庸型干部少。,乡党委政府按照“农民缺什么干部补什么,农民需要什么干部提供什么”的思路,给住村干部购买了1000多元农村实用技术书籍,集中培训10多场次;三是农民得到的政策信息多了,村里的歪风邪气少了。住村干部上门为农民送政策,送技术、送服务达8000多户次,发放有关资料3000多份,组织村民通过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网学习各种实用技术知识30多场次;四是要求发展经济的多了,要求扶贫帮困的少了。住村干部发动农民群众发展“绿色生态茶叶126.7公顷,帮助完成了千亩板栗基地改造,指导农户发展山黄鸡1万余只,种养殖专业户120多户;五是干群的联系沟通多了,误解矛盾少了。乡干部与村民接触,沟通多了,彼此了解也多了,党群关系更加融洽,各项重点工作进展顺利;六是农民感谢声音多了,埋怨的声音少了。通过“康庄工程”、“十百工程”、下山脱贫安置、移民安置等重点工程的实施,全乡群众深感党的政策好,真正得到实惠。

巨溪乡

【概况】 巨溪乡位于莲都区西北部,距城区28公里,乡政府驻地样后村,是莲都区四个欠发达乡镇之一。

全乡2320户,村民小组77个,年末人口7121人,其中居住丽水市内1532人,市外省内414人,省外710人。

全乡耕地面积231公顷,其中水田183.25公顷,旱地47.75公顷。林业用地2948.75公顷,山林总面积3760.38公顷,水果面积378.13公顷。主要产业为迎庆桃、柑橘、茶叶。

全年共实现农业总产值1877万元比去年1808万元增长3.8%;工业总产值406万元,比去年222万元增长82.9%;粮食总产量2076吨,超过指标1820吨的14%;农民年人均收入2662元,比去年2370元增长12.3%。

全乡共有党员数226人,五保、丽新乡村情

(办公室)

低保134人。

有乡属中心小学1所,教师21名,小学生286名,学前生65名。

计划生育率97%,人口自然增长率2.5‰

【农业综合开发】全面推行茶叶开发的扶持政策,大力扶持新兴产业,合理利用茶叶投资省、见效快、效益高、易管理的优点,把种植茶叶作为主攻方向,并研究通过2005年茶叶补助政策:联户开发3.3公顷以上,每亩茶叶补助500元,联户开发3.3公顷以下,每亩补助400元。给茶叶开发的农户以最大限度的资金扶持。2005年发放茶叶开发款34.92万元,及时兑现了2004年度的农业开发补助款。

在普爱、汤山、里坑口等村立项规划,新开发茶园37.3公顷,改造老茶园20.7公顷,开发中药材厚朴基地6.4公顷,落实横岗桃整枝试验和戴弄有机肥等2个试验示范基地,并新开发桃园38.7公顷。申报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2个,带动农户120多户,使农民增收70多万元。积极联系林业部门争取资金1.28万元对横岗村和下樟村2个桃基地进行了项目包装。

【科技培训与推广】强调农民科学种养,多方联系市、区农业部门水果、茶叶、畜牧业的种、养殖专家下乡、下村上技术指导课,对农户进行科技知识培训与推广。全年共举办培训12期,培训农民群众900多人次,发放资料3000多份。邀请省农科院的专家蒋桂华来到田间地头为农户传授种植知识和经验,为农户在农业生产中碰到的疑问进行现场指导。

【生态绿化建设】 全年共实现火烧迹地及林地更新造林20.6公顷,村庄绿化300多平方米,发放10个村的生态公益林基金共计5.41万元。

【十百工程建设】投资60多万元完成了高田村和里坑口村的村容村貌整治,在村干部的带领下,村双委紧密配合,干部群众整治热情高涨,整治效果非常明显,大大改善了农民的生活环境。2005年底通过验收,高田村和里坑口村分别获得了一优一良的考核评定。

【道路交通工程建设】全年投资202万元完成了留畈至汤山5.73公里和双坑口至普爱3.72公里的道路硬化,目前路基改造已完工,现正着手路面改造工程。

【通讯工程建设】为了改善通讯条件,乡党委政府与电信公司取得联系,完成了汤山、普爱、富山头、龙门坑等四个村的电话安装,使全乡全面实现了电话“村村通” 工程的目标。此外,乡党委政府还完成了汤山村有线电视入户工程的项目建设。

【教育事业】多方面、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完成乡中心小学围墙和操场建设。大力支持“中小学爱心营养餐工程”,垫付2000元经费用于支付学生的营养用餐。为解决贫困学生就学难问题,乡政府多方争取资金支持开展“献爱心”助学活动,全年共发放助学金2.81万元,为80名大中专院校的新生和中小学贫困生解除燃眉之急。

【卫生事业】9月份召开动员会进行2005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工作部署,使全乡新农医收缴工作走在全区前列。全乡2005年新农医参合人数为5374人,筹集资金10.06万乡镇街道

元,参合率达到75.66%。

【省结对单位帮扶】 先后多次赴杭州与结队帮扶单位——浙江省人民防空办公室取得联系,争取帮扶资金36.4万元,用于茶叶开发、康庄工程、贫困生以及村级办公场-所的修建补助等。

【劳动力转移】鼓励劳动力参加职业技能培训,通过培训考核,全乡有48人取得电工、烹饪、美容、美发等方面的证书,该乡也因技能培训成绩突出,获得了莲都区职业技能劳动考核二等奖的荣誉。

【红色之旅】投资1.5万元修建了三岩寺红军洞的遗址,让更多党员在游览红色故地的同时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红军洞遗址也成为丽水市、区各单位党员先进性教育基地之一。处州晚报也刊登了《千古绝唱一巨溪三岩寺》文章。

【老年活动场所建设】投资1.9万元新建了西畈村、样后村和横岗村等3个老年地掷球场,另投资5.5万元修建了西畈、戴弄2个村的老年活动室,丰富老年人的业余文化生活。

黄村乡

【概况】黄村乡位于丽水市区东偏北方向,乡境总面积61.34平方公里。东与严鸟乡相接,南临紫金街道和青田的舒桥乡,西连岩泉街道和双黄乡,北邻缙云县境。乡政府驻地黄村村,北纬28°31′,东经120°03',距市区20公里。

黄村乡辖行政村10个,自然村53个,村民小组91个。全乡2408户,年末总人口7124人。全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2238万元,比上年增长5%,农民人均收入2625元,比上年增长9.1%。

耕地面积248.2公顷,粮食播种面积189公顷,粮食总产量593吨,亩产209公斤。实现农业总产值2057万元。

全乡工企业是5家小型水力发电站,企业职工12人。工业总产值181万元,比上年增长69%。

有乡中心小学1所,小学教师30名,小学生256名,乡中心幼儿园1所,幼儿教师3名,学前三年入托幼儿76名。

计划生育率96.1%,节育率85%,晚婚率50%,人口自然增长率2.94‰。

【康庄工程建设】2005年9月投资140万元的黄村至岭根、黄村至磨石坑的两条5.9公路路面硬化工程通过验收;投资151万元,里程7.3公里的上、下郑村康庄工程,完成路基建设,路面硬化完成工程量的26%; 投资100.9万元里程10.1公里的天堂村康庄工程,完成工程量的60%o在做好康庄工程建设的同时,2005年,全面完成了黄村的郎池、大岭坑、刘殿外,岭根的笋竹

巨溪乡村情

(朱云鸯)

基地机耕路、黄泥墩的横山机耕路建设。

【十百工程建设】2005年黄泥墩村村庄整治工作顺利完成,总投资63万元,受惠人口998人。完成主要项目:村主道路水泥路面建设3.4公里,村内通户路面硬化7500平方米,墙体改造6000平方米,路灯安装16盏,清理露天粪池36只,村双委办公室装修70平方米,建垃圾箱12只,垃圾处理场20平方米,停车场150平方米,村内绿化300平方米,同时建立了长效管理机制。

【实施“东海明珠”工程】2005年10月,投资130万元的乡文化综合楼建成,已达到浙江省东海明珠工程建设有关标准,被省文化厅授予"浙江省东海文化明珠”称号。黄村乡民俗特色文化《腾飞吧白羽王鸽》节目参加莲都之韵文艺晚会汇演获得金奖。

【教育强乡】2005年被省政府命名为省级“教育强乡”。同时,省九三学社与乡中心小学结对,扶持贫困生21人,扶持资金10500元,同时还赠送电脑9台。

【民政优扶】做好最低生活保障基础工作,2005年全年工发放低保资金105525元;做好扶贫帮困工作,全年共发放各类救灾、救济资金157820元。顺利完成征兵任务,共有5名青年应征入伍。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全乡1()个行政村共有5556名农民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达到77%。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2005年新开发笋竹基地83.6公顷,开发油茶基地8.8公顷,岭根村原有的千亩笋竹低产林改造示范基地通过验收;

2005年全乡销售肉鸽30万羽,实现销售总额510万元,总投资50万元,新建3个白羽王鸽养殖场,新增种鸽5000对。全年举办各种类型科技培训班11期,参训人员1652人次,组织56人参加区举办的就业技能培训。

双黄乡

【概况】 双黄乡地处莲都区东北部,距城区约16公里。东与缙云县东渡镇交界,西依莲都城区,南临金丽温铁路,是缙丽30国道复线穿青铁路沿线星火百亿工程实施乡镇之一,北与革命老区仙渡乡相邻,全乡地域面积39.6平方公里,乡人民政府驻黄畈村。全乡8个村委会,39个自然村,76个村民小组。全乡2307户,其中农业户口1665户,年末总人口6708人。2005年全乡实现农业总产值。

黄村乡村情

(曾锋)

5120万元,比上年增长6.7%; 财政收入116.2万元;农民人均收入3223元,比上年增长7.6%。全乡有耕地329.8公顷。粮食播种面积356公顷,粮食总产量1914.8吨,亩产达358公斤。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5120万元。工业企业三家,主要涉及水电、钼矿开采等。

乡属小学一所,小学教师24名,小学生313名;幼儿园1所,幼儿教师2名,入托幼儿60名。

2005年度全乡计划生育率97%,节育率90%,晚婚率64%, 人口自然增长率为零。

2005年,双黄乡党委、政府以实施农民增收工程为抓手,强化为民服务观念,以发展高山蔬菜、干水果、食用菌产业为突破口,做好生态、产业结构调整、劳务输出三篇文章,抓好黄杉公路、办公大楼改造、大塘基地、有线电视网络、敬老院二期工程、康庄工程、杉树坑电站技改、49省道至隔溪的大桥建设八大项目,振兴双黄经济。

【强班子树正气】以学习贯彻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为主线,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和“平安双黄”建设为主要内容,在全乡深入开展强班子、树正气、促发展主题教育活动。通过“进百村、走千户、访万人”、“百万农民素质培训工程”等活动为载体,进一步提高党员的自身素质,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执政能力和广大党员干部的凝聚力、号召力和影响力。活动中对925户2262人次党员干部群众进行走访,并为“三老人员”、贫困户、受灾户等社会弱势群体送去党的关怀。据初步统计,共慰问三老人员9人,贫困党员63人,贫困群众202人。严把党员入口关,切实解决了个别村发展党员“老龄化、家族化、平均化” 问题,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增强党员队伍的活力,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康庄工程建设】全乡8个村,涉及到康庄工程项目的为6个村(贾坑、后弄、沈村、里佳源、黄畈、琯头),总里程16.7公里,总投资380万元。其中通乡公路330复线至杉树坑6.2公里,总投资170万元。建设通村公路4条,330复线至里佳源1.5公里、330复线至沈村1公里、秋塘至后弄路基改造6公里、后弄至贾坑2公里。现这4条康庄路已全面完成路面硬化工程。除政府投资的康庄工程之外,林村自然村积极争取改善330复线至村内的道路设施建设,由村个私老板个人损资投资8.5万元进行路面硬化,目前路面硬化工程已全部完工,且该条康庄路被群众称之为“滨海路” 。

【十百工程建设】多渠道筹措资金,发动村民投工投劳,在黄畈村开展“十百”工程建设,在一年时间内投入资金20多万元,完成村内道路硬化1900米;清理河道2400米;新建拦水坝3个;新建自来水池2座;安装路灯54盏;改造墙体13000平方米;拆除乱搭建临时简易棚6个,改造路边粪坑11个;新建公共垃圾池9个,购置垃圾箱10个;新建花坛9个120多平方米;新装修办公室110平方米。目前黄畈村已呈现出河洁、路净、灯亮、村绿的新气象,环境面貌得到了明显的改观。

【无公害蔬菜水果基地】以2003年、2004年获区级绿色无公害产品基地为契机,加强绿色农产品基地的培育和发展。在原有的八个无公害基地(高山食用笋基地、大塘干水果基地、却金馆茶叶基地、贾坑茭白蔬菜基地、白羽王鸽基地、后弄村桃李基地、雨伞岗葡萄基地、朱圳茶场基地),1个示范基地(里佳源八亩坑杨梅基地)之后,2005年又积极申报了后弄村13.3公顷的扁豆、生姜基地,里佳源20公顷黄瓜基地,贾坑112.7公顷无公害食用笋基地。其次,加大对茶叶发展的扶持力度,以雨伞岗却金馆茶叶基地为辐射,加强对朱圳茶园和乡企办茶园的加。积极保护生态公益林建设,乡财政投入8000余元,完成荒山造林33公顷,火烧迹地更新33公顷。

【双黄乡敬老院】对原双黄中学进行全面改建,采取政府引导和群众自愿相结合的办法,以农村五保集中供养为契机,对双黄、黄村、严鸟、太平、联城五乡镇的“三无”对象进行集中供养。改建而成的双黄敬老院总占地面积5400多平方米,其中老人宿舍面积1110平方米,活动室70平方米,核实床位72张,集中供养69名。并建立起院务管理委员会,分管老人们的膳食、护理保健、日常管理及其文娱活动等工作。

[双黄乡中心小学】2004年至2005年共投资90多万元新建了乡中心小学学生宿舍楼和学校大门,改善了办条条件,提高了教学质量,经过努力,双黄中心小学通过了教育强乡达标验收,且还被评为丽水市示范学校,他学校的教育科研获得市级一、二等奖。结合全乡住校生多的实际情况,开展了以勤工俭学为主导,关爱学生为目标的包餐供菜模式,彻底解决了寄宿学生长期吃霉干菜的问题,为学生提供了可靠的营养保证,利用学生的身体健康,促进学校综合实践新课程的开展。营养餐的成功推行是莲都区小学推行营养餐的成功典范,受到省地市领导的高度好评。5月9日省长吕祖善亲临双黄小学考察,高度赞誉双黄小学推行营养餐的工作机制。5月14日,全省农村教育现场会在双黄小学召开,来自全省各地的校长纷纷到双黄小学取经。

【做好办公设施建设】首先加强指导薄弱村村级办公场所建设,投资3.7万元,将贾坑村原村小学300平方米的校舍修建成贾坑村办公场所。其次投资10万多元对乡办公楼进行修缮,改善干部的办公条件。

【做好村级组织换届选举】从4月至6月,8个村共选举产生了村双委班子成员63人,其中男性58人,女性5人。通过本次选举,村双委班子年龄结构趋于年轻化、学历结构趋于知识化、班子结构趋于合理化、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 围绕“提高党员素质、加强基层组织、服务人民群众、促进各项工作”的总体目标,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强化措施,开展以乡干部“岗位在村、责任到村、服务农民、联系民心”的干部住村联心工作。狠抓落实,坚持边学边议边査边改,全乡掀起了抓党员先进性活动,促进经济发展的学习热潮。

严鸟乡

【概况】严鸟乡位于丽水市东陲,东、南、北三面与缙云县接壤,西与黄村乡相连,全乡总面积37.8平方千米。丽水市供水工程黄村水库库区穿境而过。乡政府驻地严溪村,距丽水市区30千米。乡辖9个行政村,19个自然村,50个村民小组,2005年底全乡1306户、总人口4118人,非农业人口59人。2005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1529万元,比上年增长5.9%。耕地面积110.3公顷,山林面积3560公顷,农民人均收入2551元,比上年增长8.2%。

乡政府驻地海拔224米,地势东南高、西北低,严溪、方溪两条流域贯穿全境,流入黄村水库,境内有缙云石笕、丽水石笕两条营运线路全部经过严鸟,交通比较便利。境内最高峰五釜尖,海拔1045米,位于黄坑村与青田县交界处。严鸟乡以林地为主,全乡山林面积3560公顷,占全乡总面积的94%,耕地面积110.3公顷,仅占3%,属典型的“九山半水半分田”。主要种植稻谷、玉米等经济作物。林地上除栽培杨梅、柑橘、枇杷、香柚等水果外,有长势茂盛的毛竹、松、杉、茶树、板栗等林木。严溪村的香柚、皂坑村的香椿和黄草鸟村的生态有机茶、板栗在全区都小有名气。

严鸟乡有丰富的毛竹资源和小水电资源。毛竹面积在400公顷以上,占了山林面积的11%。另外,严鸟乡已建好小水电站一座,总装机容量1260千瓦。筹建和在建水电站各一座,建成后的三座水电站装机容量达到6000千瓦。2005年底全乡共有个体工商户6家,私营企业2家,年产值达50万元。

严鸟乡有乡属小学1所,小学教师14名,小学生152名。严鸟中心小学是严鸟惟一的一所寄宿制学校,严鸟中学于1999年全区教育布局调整后并入黄村中学。严鸟小学校舍占地面积3600平方米,学校拥有计算机22台,多媒体教室1个。2002年9月温州老板林圣雄个人出资20万资助严鸟小学兴建占地720平方米的师生宿舍楼一幢,被命名为“圣雄希望小学”,学校组织的论文,演讲比赛在全区多次获奖,并顺利通过市“教育强乡”考核组的验收。严鸟乡设有社区卫生服务站1个,现有职工1人。2005年计划生育率95.4%,人口自然增长率4.3‰。

双黄乡村情

【促进农民增收】严鸟乡属山区乡,山多地少,乡党委、政府因地制宜地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提出走“名特优新”的发展路子,交通不便的行政村以发展干水果为主,在交通便利的公路沿线积极发展养殖业和加工业,实施战略转移,形成了“立足本地,因地制宜,长短结合,快速发展”的经济新格局。新建成金鸟村笋竹两用林、黄草鸟村板栗和茶叶、皂坑村香椿、严溪村小水果等四个绿色无公害示范基地,新开发笋竹两用林基地面积84公顷,茶叶基地58.7公顷,香椿基地7公顷,以杨梅、香柚、翡翠柚为主的小水果基地53.3公顷。2005年全乡共有5个基地经农业部门批准获得绿色证书。着重培育畜禽养殖业,积极引导农民绿地荒山放养山羊,住宅庭院养殖美国白羽王鸽,以山羊、鸽、鸡、肉猪等行业为主的严鸟乡畜禽产销合作社正式挂牌成立。2005年底生猪饲养量1500头,美国白羽王鸽20000羽,土鸡14000只,山羊1345头。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2005年组织参加莲都区职业技能培训30人,共举办职业技能培训班网期,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经商,从事二、三产业计1400人。据统计,2005年底全乡外出人口达2618人,足迹遍布全国10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每年为严鸟创回资金1000多万元,劳务输出已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

【基础设施建设】2005年,总投资105.5万元的”十百工程”皂坑村村庄整治工程顺利通过市区考核组的验收;总投资62万皂坑村、黄坑村的两条"康庄工程"全面完工;李村200多米的水毁大坝按时修复,黄坑村的两处拦沙坝、金鸟村的两座水毁堤坝顺利完工;全乡新建65个垃圾箱和8个垃圾堆放场,并专门配有8名村保洁员,保证了黄村水库饮用水的洁净、安全和卫生。

[电网改造】2005年底全乡9个行政村有7个村完成农村电网改造,并实现城乡电费同价0.53元/千瓦时,供电也由原缙云大洋供电所改为莲都城东供电所供电,实现了供电网络与行政区划的统一。新架设黄村至严鸟10千伏高压线路,增加4台变压器。农村电网改造使居民用电质量大大提高,电价大幅下调,农民真正得到实惠。

【改造村级办公条件】总投资20.54万元完成严溪、吴处、黄草鸟、黄坑等四个村的村级办公场所的修缮和改造工作,并新建下陆、金鸟两个村村级办公楼两幢,各占地80平方米。

【大力发展文化事业】2005年完成下陆、金鸟两个村的有线电视安装工作,新增有线电视用户201户,并在下陆村安装了调频广播,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全乡村村通程控电话,共有7个村安装了有线电视,安装调频广播26只,并先后开通了严溪、李村、金鸟、刘西堂四座移动手机基站。

【孔明灯】孔明灯在严鸟流传已有100多年历史,每逢春节、元宵节,人们都会举行孔明灯大会,孔明灯俗称“祥灯”,人们在放飞孔明灯时都对新的一年充满了美好的期盼,期望新的一年又是一个丰收年,传说孔明灯飞得越高,来年的收成越好。它的制作材料主要是白纸、铁丝和浆糊,灯的容积为40cmx50cmx80cm,孔明灯的形状多种多样,有方型、火箭型、酒坛型等,放飞时用煤油倒在底处的灯盏内并点燃,加热灯体内的空气便可放飞,孔明灯在元宵节前后放飞的成功率较高,因为此时风向比较稳定。

【孔明车队】在丽水市人民广场举行的首届“金龙杯”民间文艺汇演中,来自严鸟的孔明车队被评为创作二等奖。孔明车髙3.2米,底座长1.8米,宽1.2米,手持羽扇的诸葛孔明坐在车上,两旁两员大将分立,孔明车靠两人推动前进,威风凛凛,孔明灯在市区主要街道游行期间,不时引来围观群众的阵阵欢呼。严鸟人民在新世纪里,将进一步发挥孔明的智慧,走活”特色棋” 。

【一方特产香椿】香椿是森林蔬菜里的一种,它营养丰富,为森林蔬菜中不可多得的珍品,具特殊芳香味。鲜美可口的香椿不仅是一种很好的家常菜,而且也有清热解毒、涩肠止血、健胃理气、杀虫固精等功效。严鸟乡现有香椿面积5公顷,一天产量可达100千克,由于打进了杭城超市,价格也从原来的每千克2元猛涨至每千克12元,而且常常供不应求,乡野香椿已成为杭城消费者餐桌上的新宠。

【生态有机茶】飞鸟有机茶产自丽水市饮用水地表水源保护区严鸟乡黄草鸟村海拔785米的飞鸟峰。飞鸟峰茶园周围群山叠翠,空气清新,常年云雾缭绕,自然生态环境得天独厚。茶园采用“种养循环、以虫治虫、以菌灭菌、以园养茶、以茶养园”的良性科学管理,使茶叶品质更佳,飞鸟有机茶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2005年严鸟乡成立了丽水飞鸟农产品产销合作社,并注册了 “飞鸟峰”牌商标。

(吕君勇)

严鸟乡村情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