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县境内平原与盆地狭小,只有全县土地面积十分之一。根据成因和地表组织特点,可分三种类型。

山间河谷冲积平原及河谷盆地

楠溪江上游河谷深切,坡陡流急,不易沉积,台地坡地都很狭窄。中游以下,河谷渐宽,并有河漫滩发育,有大小不等山间河谷冲积平原及河谷盆地。

岩坦河谷盆地地处大楠溪支流岩坦溪下游,东西长4.3公里,南北宽2.4公里,面积0.40万亩,其中耕地0.35万亩,多黄泥沙田、白沙田。最低点海拔79米,最高点104米。

鹤盛河谷盆地 在东皋溪中游,沿东皋溪及其支流鹤盛溪两岸分布。东西长3公里,南北宽1.8公里,面积0.18万亩,其中耕地0.16万亩,多沙性黄泥田和狭谷洪积泥沙田。最低点海拔53.3米,最高点72.1米。

岩头、枫林河谷平原 地处楠溪江中游,楠溪江由北向南逶迤其间,并在此纳东皋溪、孤山溪、五〓溪形成县境内最大河谷冲积平原。平原境内,楠溪江东岸有枫林山,西岸有岩头镇屿山,面积612亩。平原东西长10公里,南北宽10.5公里,面积4.05万亩,其中耕地3.30万亩,多沙性黄泥田和洪积泥沙田。包括岩头、枫林、港头、溪垟等乡、镇大部分耕地。最低点海拔21.8米,最高点53.2米。

花坦河谷平原 沿花坦溪两岸分布,东西长4.2公里,南北宽1.1公里,面积0.21万亩,其中耕地0.17万亩,多沙性黄泥田。最低点海拔40.7米,最高点59米。

巽宅河谷盆地 在四川区小楠溪和及其支流黄坦溪汇合处,龟背山、太平山环绕周围,较为封闭。东西长1.4公里,南北宽1.3公里,面积0.10万亩,其中耕地约0.07万亩,属洪积泥沙田。最低点海拔106米,最高点117米。

碧莲河谷盆地 在小楠溪中游,东至黄岗,西到碧莲村西,南至邵园,北到澄田。南北长4.4公里,东西宽3公里,面积0.49万亩,其中耕地0.35万亩,多培泥沙田和沙性黄泥田。最低点海拔47.4米,最高点73.5米。

白泉河谷盆地 自白泉东至田垟,北抵东坑,南至藤溪,西南至昆阳,中间有一座约60米高小山岗,面积280亩。东西长2.7公里,南北宽1.8公里,面积0.25万亩,其中耕地0.17余万亩。多泥沙田。最低点海拔43.6米,最高点53.6米。

渠口河谷平原 在大楠溪和小楠溪交汇处,东西长1.9公里,南北宽1.2公里,面积0.15万亩,其中耕地0.12万亩,多培沙田和培泥沙田。最低点海拔16.4米,最高点26.8米。

沙头河谷平原 在渠口河谷平原南面至沙头镇潮际村。这一带平原河漫滩发达,东西长3公里,南北宽2.9公里,面积0.42万亩,其中耕地0.37万亩,多培泥沙田。最低点海拔3.5米,最高点9.7米。

上塘河谷平原 东至敬仁,南至下塘,西至中塘,北到三元堂,楠溪江在东部绕成一大曲流,并在此北纳路口溪,西纳中塘溪、下塘横溪,形成较宽阔河谷冲积平原。东西长10.8公里,南北宽5.6公里,面积2.27万亩,其中耕地1.82万亩,多江涂泥田和江粉泥田。中间有一屿山,面积120余亩。最低点海拔3.9米,最高点21.5米。

河、海冲——洪积平原

楠溪江自上塘向南,本是古代海湾,逐年累月形成河冲——洪积和河海相沉积平原。

黄田平原 为楠溪江口平原,北靠县城,南与温州隔江相望。东西长8.7公里,南北宽3.6公里,面积3.00万亩,其中耕地2.50万亩,多青紫塥粘田和江涂泥田。最低点海拔3.1米,最高点9.2米。

江北平原 在永宁山与瓯江之间,溪流都很短小,平原较宽展,水网密布。江边有龟、蛇二山,面积近100亩。东西长7公里,南北宽4.7公里,面积2.80万亩。其中耕地2.28万亩,多青紫塥泥田和黄泥田,是县内主要产粮区和经济发达地区。最低点海拔2.8米,最高点4.8米。

乌牛平原 平原北至仁溪,西连马岙、岭下。大嶂山、鸡笼山、挂彩山东麓溪涧注入乌牛溪,形成几个分叉,东部大致与中雁荡山延伸部分相切,有缺口与乐清白象平原相连,东南至磐石西山。南北长5.5公里,东西宽4.4公里,面积1.26万亩,其中耕地1.10万亩,多青紫塥粘田,是县内主要产粮地区。最低点海拔1.5米,最高点5.2米。

桥下平原 在西溪中下游,自河庄村至垟湾村呈西北——东南向,为一狭长三角形地带。南北长4.1公里,东西宽3.1公里,面积0.71余万亩,其中耕地0.61万亩,多洪积泥沙田、江粉泥田和培泥沙田。最低点海拔3米,最高点6米。

桥头平原 在菇溪中下游,菇溪蜿蜒于瓦干山、燕山之间。南北长4.5公里,东西宽4.35公里,面积1.15万亩,其中耕地0.90万亩,多培泥沙田和沙性黄泥田。最低点海拔3米,最高点18米。

局部海积平原

楠溪江口和近瓯江江边为全新世海积平原。构成物质是淤泥质亚粘土,间隔粉细沙,个别地方有贝壳,则由江、海回流沉积而成海积平原。

三江平原 东至联中、长岙、梅园,南至江头,北至后江,多为海河作用而成海积平原,地势低平。东西长3.2公里,南北宽2公里,面积0.53余万亩,其中耕地0.45余万亩,大部分为青紫塥粘田和江涂泥田,是县内主要产粮区。最低点海拔2.9米,最高点4.9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