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人的画像有肖像和遗像两种。宋代时人的画像又称为“神子”。其实“神子”有三义,一指画像,多指遗像,二指耶稣,基督教的神;三是太平天国对天王、天兄与幼主的别称,意为上帝子孙。济公生前,人们感激他扶危济困,就已经将他的“神子”供奉起来。济公火化时舍利如雨,晶莹剔透,让人们对他更加崇敬,推动了“神子崇拜”的发展。此后人们又进一步雕塑了济公像供奉。在明代,有的寺院供奉济公塑像和济公“神子”并行。山东长清寺济公彩绘泥塑像至今犹在。晚明禅宗高僧戒显任灵隐寺住持时写过一首《济祖师》诗云: 怪尔真罗汉,纵横魔佛间。师尊一瞎老,颠尽两名山。诗本天然韵, 神通半杂顽。金身披破衲,顶礼欲开颜。

说明当年曾经将济公赶出去的寺院里也可以看到济公像了。到了清代,北京大寺院里也供奉有济公神子。书画家钱泳在乾隆壬子(1792)年,在京城看见悯忠寺(按,今法源寺)方丈所画的一幅济颠像,认为颇得吴道子技法,于是与他相识,遂成莫逆之交。① 这些正是济公其人深得百姓喜爱尊敬的证据,也是济公被人们作为神佛来膜拜信仰的雏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