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济公虽说居住在寺院里,但他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行脚中度过。他字“湖隐”,就是因为往来于杭州灵鹫、慧日两峰之间,跋涉于湖山之上,浮沉于市井之中,都城处处留下他的足迹。他又号“方圆叟”,意即天方地圆,广阔天地中的一位独行侠。《济颠师语录》还写到他曾在永兴寺、崇真寺、清溪道院盘桓。他的屐痕远不止江南,从有关他传说反映的地域来看,不但大江南北都有他的身影,甚到西域边陲都可能涉足。

因为宋释正受的《嘉泰普灯录》,以及清释际祥的《净慈寺志》记载,灵隐寺瞎堂慧远于淳熙三年(1176)圆寂后不久,济公被迫离开灵隐寺,至嘉泰初年(1201)德辉禅师住持净慈寺,才前去投奔,其间长达二十五年。天台济公故居管委会主任明德考证相关文献史料以及教内外传说,对期间济公的行踪脉络进行梳理,认为大略可证他曾信脚浙江雁荡(温州)、东阳、西溪(杭州),与江西、安徽、朱泾(上海),河南、河北,新疆、陕西、四川等地,及相应的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也有可能到过福建(见明德《信脚廿五年 弘法半天下———济公出居灵隐寺至往依净慈寺时间段行状考析》)。

而且济公行踪所到之地,并不止于礼佛观光,更重要的是利乐有情,扶危济困。他同情人民疾苦,乐于救人之难,济人之急。对他来说,普度众生不仅仅是一种理念,更重要的是脚踏实地的行动。《舍利铭》说他“勇为老病僧办药石”,一个“勇”字可以想见他扶弱济困时那副主动热情的样子。从《补续高僧传》和《济公活佛传》等记载中可以看到,对于那些走投无路自寻短见的人,贫病交迫卧病不起的人,忠孝节义、善良厚道而身处危困的人,他都想方设法给予帮助。对于那些一时糊涂做了错事的人,他给予点化,使之改邪归正。对于那些作恶多端不知悔改的惯窃盗匪、贪官污吏、邪道旁门、地痞流氓等,则严加惩处。由于他为民申冤,为安定地方出了大力,人人拍手称快,以“圣僧”、“活佛”称之。

济公一生,方便善巧,大机大用,出淤泥而不染,品行高洁,悲智兼运,游戏神通,是一位“内秘声闻乘,外现菩萨身”的大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