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元代,蒙古人入主中原,统治者实行民族歧视政策,分人为四等:一等蒙古人,二等色目人,三等汉人,四等南人。所谓南人就是在南宋政权统治范围内的汉人,章安在南宋范围,因而章安人是当时最低等的人。南方知识分子除少数具有特殊地位者被朝廷笼络以外,一般只能担任小官吏和教职,因而大多数南方知识分子隐于乡间,耕读传家以避世,寄情于诗词书画,陶冶性情,抒发旷达的情怀,等待着世道变化,以期施展抱负。章安的朱右就是这样的一位南人知识分子。

朱右(1314—1376),字伯贤,章安人。祖父朱致中,字春江,与周敬孙、薛松年等同师金华王柏,讲求性理之学,宋末不仕,隐居于乡间,著有《书传发挥》一书。

朱右少承家学,勤奋学习,博览群书,过目不忘。因多次考进士不中,就专心于古文和诗歌的学习、创作。他的老师是元代黄岩学者陈德永,又曾从永嘉李孝光学习文法,年轻时就有了文名。

至正(1341—1368)间,因人举荐,朱右被授为慈溪教谕,后调任萧山教谕, 升县主簿,授江浙行省照磨、左右都事,转员外郎。朱右经常往来于吴越之间, 寓居在上虞的伍大夫里。黄岩刘仁本跟随方国珍驻师余姚,曾在龙泉山左麓建雩咏亭,仿效东晋时王羲之绍兴兰亭修禊,集名士四十二人,流觞赋诗,并刻石于龙泉山麓,后世称为“后兰亭会”。朱右参加了这次盛会,其作诗云: 息徒坐兰阶,临流濯清泉。

光风被林薄,春服丽以鲜。

持觞抚流景,鸢鱼乐天渊。

俯仰同一慨,弱毫从所宣。

他还代余杭令谢藤补作了一首诗: 陟彼崇阿,游目遥岑。山川凌岫,树木蔽阴。

喈喈黄鸟,怀之好音。亦有良朋,载啸载吟。

朱右与当时江浙一带的著名文人交往甚密,浦江宋濂与青田刘基就是他的好友。

朱元璋灭元后,于洪武三年(1370)二月重开元史局,以宋濂、王祎为总裁, 征朱右等十四人为纂修官,纂修《元史》。六个月后纂修完毕,其他人都被授予官职,只有朱右与赵浬、宋濂三人不受,朱右随即还家。洪武六年(1373)八月, 宋濂推荐朱右到南京纂修《日历》。十一月甘露降于钟山,朱右作颂献于朱元璋,朱元璋赐以彩缎。《日历》纂修完成后,朱右被授予翰林国史编修官。次年,朱右奏上《皇明宝训》五卷。朱元璋驾幸翰林院,朱右奉命赋《檐鹊春声》诗,得赐衣、绢、高丽布等。朱元璋又传旨叫朱右入晋王府教他的第三子朱棡读书。十一月,奉敕与诸儒考正韵书;十二月又考古丧礼。八年(1375)正月, 朱元璋又令考历代后妃仪卫车从礼。十一月,朱元璋召朱右至宫中武楼下赐膳,与朱右讨论元中峰大师月舟《字说》,命朱右作赋一篇,多加赏赐。同年秋, 升任晋王府右长史,总领府中政令,辅佐晋王。不久,奉命与宋濂定议王国礼乐。九年(1376),朱右卒于任上,年六十三岁,葬于余姚凌云峰,宋濂为撰墓志。

朱右学问渊博,尤长于《书》《礼》《春秋》的研究,所作文章深醇精确,简洁而有法度。他曾说,写文章如果不本于诸经,好比是一堆土山,而不知嵩山、华山的高峻,因而他的所作都以经学为本。明初,他奉命考定各种礼仪制度时, 参照古法而确立新制,深得当时人的赞许。他又对唐宋诸文学家进行选辑,辑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洵、苏轼、苏辙八家为古文《八家文集》, 著名的“唐宋八大家”就是由朱右首定的。

朱右生得仪表堂堂,身躯魁伟,美须髯。在翰林院时,每以辞章奏上,对答精密,左右顾盼,颇有威仪。朱元璋非常器重他,称他为老朱而不唤其名,显示皇帝对臣子的亲近,这在当时是一种荣耀。

朱右的诗古韵淳厚,清新中带有沉郁,著名的诗作尚有《琴操》多首,有风骚遗意。古风《咏鹤》云: 林屋小如舟,老鹤老似人。

昂藏立清晓,起舞玄羽新。

高标凛寒骨,羁孤向霜晨。

从来青田姿,蹁跹离风尘。

俯首谢轩车,不与鸡骛驯。

这是一首借鹤比喻自身清高、不为尘俗所染的诗,为居家时所作,诗中充分体现了作者的思想境界。七律《次刘伯温都事感兴》云: 大将宣威起执戈,功曹况复有萧何。

共鸣鼙鼓来酣战,正拟军门奏凯歌。

天外愁云连汴合,雨余腥水入淮多。

平居殊觉成廖赖,静夜惊闻涕泗多。

这首诗却是元末兵事频繁中所作,汉族将兴,作者平居中亦已向往有所动作,向老友诉说心情。

朱右一生著作很多,除上面提到的外,还有《书集传发挥》、《春秋传类编》、《深衣考》、《三史钩元》、《历代统纪要览》、《元史补遗》、《邾子世家》、《李邺侯传》、《秦汉文衡》、《补注汉魏诗》、《元朝文颖》、《白云稿》等多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