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讀書叢說卷之一

按四庫書目云三卷五卷六卷原缺十四頁

元許謙撰 郡後學胡鳳丹月樵校梓

書五十八篇

今文三十三篇伏生所傳凡二十八篇而以舜典合於堯典益稷合於臯陶謨盤庚

三篇合為一康王之誥合於顧命因古文出後方别出此五篇故成

三十三篇

虞書四伏生為二篇

堯典 舜典復出 臯陶謨

益稷

夏書二

禹貢 甘誓

商書七伏生為五篇

湯誓 盤庚上 盤庚中復出

盤庚下復出 高宗肜日 西伯戡黎

㣲子

周書二十伏生為十九篇

牧誓 洪範 金縢

大誥 康誥 酒誥

梓材 召誥 洛誥

多士 無逸 君奭

多方 立政 顧命

康王之誥復出 吕刑

文侯之命 費誓 秦誓

古文二十五篇

虞書一

大禹謨

夏書二

五子之歌 𦙍征

商書十

仲虺之誥 湯誥 伊訓

太甲上 太甲中 太甲下

咸有一德 説命上 説命中

說命下

周書十二

泰誓上 泰誓中 泰誓下

武成 旅 㣲子之命

蔡仲之命 周官 君陳

畢命 君牙 冏命

亡書四十二篇

虞書十一

汩作 九共九篇 槀飫

夏書五

帝告 釐沃 湯征

汝鳩 汝方

商書十八

夏社 疑至 臣扈

典寳 明居 肆命

徂后 沃丁 咸乂四篇

伊陟 原命 仲丁

河亶甲 祖乙 高宗之訓

周書八

分器 旅巢命 歸禾

嘉禾 成王政 將蒲姑

賄肅慎之命 亳姑

漢文帝時今文二十八篇出於伏生即立

學官夏侯勝夏侯建歐陽和伯治之史記儒林

列傳伏生教濟南張生及歐陽生後漢蔡邕勒於石謂之

石經孝武時古文五十八篇并序一篇出

於孔壁安國就古文體而從𨽻定之存古為可慕以𨽻為可識故曰𨽻古蓋安

國以𨽻書雜古書法成字故曰古文伏生書全用𨽻文故曰今文孔安國

作傳而未行世皆未見孝武末民間有得

泰誓於壁内者獻之此偽書也與伏生所

傳者共為二十九篇故東萊張霸知五十

八篇之數又見百篇之序而於今文内似

見得盤庚本三篇康王之誥自為一篇及

偽書泰誓三篇共三十四篇而造偽書二

十四篇以合五十八篇

孝成時古文立學官尋廢故漢儒不見真

古文

東漢末鄭𤣥亦不見古文而見百篇序及

知五十八篇之目則就伏生二十九篇内

分出盤庚二篇康王之誥泰誓二篇為三

十四篇足五十八篇之數偽書二十四篇

舜典汨作九共九篇大禹謨益稷五子之

歌𦙍征湯誥咸有一德典寳伊訓肆命原

命武成旅獒冏命等前晉豫章内史梅賾

上古文尚書孔傳缺舜典一篇而偽書始

南齊蕭鸞時姚方興上舜典孔傳至隋時

此篇方行於北方

右大意竝依疏文蓋蔡傳序文節入疏文

内於伏生二十八篇者復出下誤入舜典

益稷四字故篇名及數目皆不能合今按

疏文說如上甚明疏内明言孔安國於伏

書内分出舜典益稷盤庚二篇康王之誥

共五十八篇鄭𤣥則於前二十八篇併偽

泰誓内分出盤庚二篇康王之誥泰誓二

篇為三十四共偽書為五十八

書紀年

帝堯百載

堯典前初年事後七十載

金先生通鑑前編係於水土平之年

帝舜五十載

舜典 大禹謨前初年事自格汝禹為三十二載以

後事

臯陶謨元載 益稷

右唐虞一百五十載書六篇

夏禹十歲又居喪

啟九歲

甘誓三歲

太康二十九歲

五子之歌十九歲

仲康十三歲

𦙍征元歲

相二十八歲浞滅之

少康六十一歲

杼十七歲

槐二十六歲

芒十八歲

泄十六歲

不降五十九歲

扃二十一歲

厪二十一歲

孔甲三十一歲

臯十一歲

發十九歲

履癸五十二歲

右夏十七君四百三十九歲書三篇

商湯十三祀即諸侯位十八歲而放桀共三十祀

湯誓元祀 仲虺之誥 湯誥

伊訓元祀 太甲上三祀 太甲中

太甲下 咸有一德

沃丁二十九祀

大庚二十五祀

小甲十七祀

雍己十二祀

太戊七十五祀

仲丁十三祀

外壬十五祀

河亶甲九祀

祖乙十九祀

祖辛十六祀

沃甲二十五祀

祖丁三十二祀

南庚二十五祀

陽甲七祀

盤庚二十八祀

盤庚上元祀 盤庚中 盤庚下

小辛二十一祀

小乙二十八祀

武丁五十九祀

說命上三祀 說命中 說命下

祖庚七祀

高宗肜日

祖甲三十三祀

廪辛六祀

庚丁二十一祀

武乙四祀

太丁三祀

帝乙三十七祀

紂辛三十三祀

西伯戡黎二十一祀 微子三十一

右商二十八君六百四十四祀

書十七篇

周武王七年即諸侯位十三年而伐紂共十九年

泰誓十三年一月 泰誓中

泰誓下 牧誓二月 康誥蔡氏謂此武王封康叔之

書與酒誥梓材皆武王書也金先生按逸

周書二月甲申俘衛君而以衛封康叔同

監殷

酒誥 梓材金先生附成王紀為作洛事

武成四月 洪範 旅十四年

金縢

成王三十七年

君奭元年 大誥三年 費誓

㣲子之命 立政四年 多方五年

周官六年 召誥七年 多士

洛誥 蔡仲之命八年

無逸十一年 君陳 顧命三十七年

康王二十六年 康王之誥初即位 畢命十二年

昭王五十一年

穆王五十五年

君牙三年 冏命 吕刑五十年

共王十二年

懿王二十五年

孝王十五年

夷王十六年

厲王五十一年

宣王四十六年

幽王十一年

平王五十一年

文侯之命元年

桓王二十三年

莊王十五年

僖王五年

惠王二十五年

襄王三十三年

秦誓二十八年

右周歴十八君自武王滅商之年至

襄王二十八年共四百九十九年書

二十八篇竝依蔡氏說譜入王紀其下注年者皆金先生所定

自堯至襄王六十五君堯元年至襄

二十八年歴年一千七百三十四而

惟十八君之世有書以亡書攷之亦

惟沃丁大戊仲丁河亶甲祖乙五君

之世有書十篇耳自此二十三君之

外其餘豈無出號令紀政事之言蓋

皆孔子所芟夷者緯書謂孔子求帝

魁之書迄於秦穆凡三千二百四十

篇雖其言未必實然有書者不止二

十三君則明矣愚嘗謂聖人欲納天

下於善無他道焉惟示之勸戒而已

故孔子於春秋嚴其褒貶之辭使人

知所懼於書獨存其善使人知所法

是故春秋之貶辭多而褒甚寡書則

全去其不善獨存其善也雖桀紂管

蔡之事猶存於篇蓋有聖人誅鉏其

暴虐消弭其禍亂獨取于湯武周公

之作為非欲徒紀其不善也至於羿

浞之簒夏幽厲之滅周畧不及之觀

此則聖人之心可見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