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据载“武松脱铐拳”为明清武术家根据小说《水浒传》中“武松大闹飞云浦”的故事情节,通过形象思维,模仿武松在披枷戴铐情况下,运用武术的攻防技术,战胜敌人的形象而编创的拳术套路,该套路共有16种手法,6种腿法,67个拳术动作,主要运用肩、肘、胯多种技击方法,分为带铐、搏斗、磕铐、脱铐、取胜等七个层次,其结构清晰,技法独特,突出肘法,别具一格,因此,在民间广为流传。

武松脱铐拳

丁阿毛,男,1931年2月生,南浔区善琏镇人。湖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代表项目为“武松脱铐拳”。

在湖州东南方向45公里的水乡古镇善琏一带,武松脱铐拳拳术已经流传一百多年,原来这是伢丁家的祖传拳术,本乡自古就有清明游含山的习俗,年轻时每逢清明前、正、后三天,我就带领“打拳班”人员开船去表演一番,凑个热闹。

记得听我父亲说过,我爷爷是晚清一名知名拳师,他根据自己所学拳术,结合民间防身、保健、观赏于一体的思路,独创了一套休闲拳术(带障碍性的拳法),其开场表演和拳法与现今的武松脱铐拳基本一样,也是“抱拳行礼”“劈手蹬脚”的规范性动作,但随着套路的发展,就有了明显的特点。主要表现为:1.有一半以上的动作是右手紧握左手的手腕,在打拳中始终不松手,特意人为地添置一些障碍,以增强人体在受到障碍时的适应能力和反抗技法。2.拳术中带有“前空翻”“两手相连、双脚跳过”“双手作‘铐状’,越过头顶”等技巧性动作。所以,此拳法在展示高超技法的同时,也具有很强的观赏性。

后来因为家道中落,流离失所,定居于现所在地,但祖上视拳术为家宝,克服家贫之困难,将拳术原本传给他的独生儿子,即我的父亲。所以说我的祖父丁阿树(生卒不详)是“武松脱铐拳”的创始人,也是丁家的第一代传人;父亲丁阿天(1938年亡故),是丁家的第二代传人,也是当地有名的拳师,传到我是第三代了。因旧时有个规矩,凡随家里长辈学艺的,即使学会了也不能上场面,需要另拜师傅,所以,我随父亲习武后,又跟莫蓉盛林山拳师许银宝学习其他拳法,俗称“过堂”。

回想我一生的习武生涯,和祖父、父亲的目的有所不同,祖父是为了吃饭,按照现在的话说是工作,父亲可能更多的是为了家传,因为毕竟是祖上的精神财富,而我习武说穿就是小时贪图好玩,大了感到有趣,解放时我才二十出头,那时没有文艺活动,练习拳术算是高雅文明的活动了,好在含山有清明踏青的习俗,我这套家传拳术算得上是不错的游戏节目了。以前是大呼隆生产,生产之余没有休闲项目,不是说说臭话,就是喊喊鸡鸭,一些年轻人便连拖带拉要我教几招,我想想这虽然是家传,也不能当饭吃,更何况平时习武最好也要搭档,教他们也无妨,兴来可以一起乐一番,这样,村上追随者不少,看着大家练得有模有样,我一发而不可收,精选细挑组织了一支“打拳班”,正儿八经练起武来,后来应乡贤之邀作为表演节目,村民百姓一致看好,清明游含山活动,自然成为保留节目,直至“文革”才揠旗息鼓,习武一生总算为社会作了点滴贡献。

“打拳班”红火之时,正是我儿子少壮之期,此时我心里突然闪过一个念头,家传不能断在我手里,遂与儿子商量,未料儿子二话没说,还说愿意把家传永远传下去,听后我即感到高兴,又感到惭愧,自己活了一大把年纪觉悟还没有儿子高,于是儿子丁生源当之无愧地成为丁家第四代传人,后来我年纪大了,也管不得那么多了,但儿子非但有志气而且有能耐,把家传分别传给他的两个儿子丁建峰和丁学良,他们俩就是我们丁家的第五代传人了。

目前,农村实行产业调整,年轻人纷纷外出做工,已没有人愿意练武习术了。我也没有其他爱好,虽然年纪老了,没啥事天天照练不误,我的床横头和枕头下,放着的全是我喜爱的刀、剑、棍等练武器械,一天不练,就会浑身不舒服。回过来想,我习武一生,没有冤枉,看我身体硬朗,无病无痛,家传得到光大的同时,又为百姓奉上精彩的表演,难道不是利国利民又利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