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孙氏祖传中医术(市级非遗项目)

孙氏祖传中医术这些手抄本、古医书籍及家传单方,由传承人:孙展宏的父亲孙心如老中医传承于孙展宏。其父1913年出生,1930年拜师于江南名医德清茅山高桥祝宝山门下学医,1933年由祝老先生亲临袁家汇(和孚镇)为其父授牌,从此其父开始行医生涯,悬壶济世。其父理、方、法精湛独特,成为袁家汇菱湖区(现南浔区)的一位口碑不错的医生,曾多次受到杭州江南名医叶熙寿老先生赞誉,也曾多次参加吴兴县名老中医学术交流会。1991年其父病故。他小时记得家中古医书籍及手抄本很多,由于“文革”及多次乔迁遗失不少,留下的书籍仅是少部分。像有些医方是口头传授,如砒枣散、巴豆朱砂膏,临床上没有用过,如茧矾膏、乌菱芽汤,在临床屡验屡效。诊断方法依照传统的望闻问切四诊合参,辨其阴阳、表里、寒热、虚实,但正确灵活掌握其四诊八纲,并非易事,其父曾给他分析特殊案例:抗战时期和孚镇维持会会长,在夏天季节得一形似壮热,口干欲饮、下泄清利,观前医药用银蚕散、白虎汤,甚则用犀角、羚羊角之类,病症未见好转,反而有加重之势,诊其脉,沉按应指,观其舌苔白滑,小溲清,大便水样无恶臭。综合四诊乃为真寒假热之象的阳盛阴格之症,急用连附三理中汤治之,三剂转危为安。主要是药物治疗法,药物治疗主要是中药煎剂为主,也有散剂、丸剂,值得一提的是外用药物,砒枣散,治疗的走马牙疳、巴豆朱砂膏眉心取三色法,治疗白喉,这些都是很好验方单方,药有大毒,如今也不再运用了。这些文稿在“文革”期间已经丢失了。还有民间单方:茧矾散——治疗婴儿湿疹,乌麦芽汤——治疗各型泄泻、痢疾。

孙氏祖传中医术

孙展宏,男,1959年1月出生,湖州吴兴区人。湖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代表项目为“孙氏祖传中医术”。

中国医药学有数千年的历史,是中国人民长期同疾病作斗争的极为丰富的经验总结,是我国优秀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春秋战国时期的一部中医典籍《黄帝内经》确立了中医学的独特的理论体系,成为中医学发展的基础,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以六经辨证、脏腑辨证的方法对外感疾病和内伤杂病进行论治。确立了辨证论治的理论体系,为临床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历代医学家分门别类从不同角度发展了祖国医学理论。

我父亲孙心如1930年拜师于江南名医德清茅山高桥祝宝山门下学医,1933年由祝老先生亲临袁家汇(和孚镇)为我父亲授牌,从此我父亲开始行医生涯,悬壶济世。我父亲理、方、法精湛独特,成为袁家汇菱湖区(现南浔区)的一位口碑不错的医生,曾多次受到杭州江南名医叶熙春老先生赞誉,也曾多次参加吴兴县名老中医学术交流会。记得小时候家里古医书籍及手抄本很多,由于“文革”及多次乔迁遗失不少,留下的书籍仅是少部分。像有些医方是口头传授,如砒枣散、巴豆朱砂膏,临床上没有用过。如茧矾膏、乌菱芽汤,在临床屡验屡效。1976年,我高中毕业后下放农村,目睹农村缺医少药的现状,立志学好中医术传承家业,服务社会为患者解除疾苦。常常带些医书到乡下,白天下地耕作,晚上挑灯学习。父亲看到我喜欢中医,不但不鼓励反而给我泼冷水:“学习中医不能凭一时兴趣,先学三年觉容易,再学三年方知难。”1978年,我就读吴兴丝绸技校时中医成了我的必修课,毕业后进入永昌丝织厂工作,工作之余坚持自学中医。我家在和孚镇,由于当时交通不便,只能每逢礼拜天向父亲讨教。父亲被我坚持不懈学习中医的态度所感动,自从那时才开始细心地向我传授中医,并谆谆教导我:“活到老学到老,要对病家负责,他们把生命都交给了你,还有什么理由不专心学习钻研呢。”并鼓励我去第一人民医院陆乾乾老中医那里学习取经,当时我在厂里是三班倒,宁可夜班下班不睡觉也要去陆乾乾先生那里抄方取经学习。1984年,如愿就读了健康报振兴中医刊授学院,开始系统地学习中医理论。1985年,开始独立为厂里同事、亲眷好友看病。记得有一位特殊的病例:我厂里的同事有个不满周岁的小外甥女,在秋末的时候,泄泻青便,之前已请湖州专科名中医看过,用药半月未见好转,后来让我诊治。当时季节没有乌菱芽汤(乌菱芽又叫拖芽菱,在立夏时节才有),我就变通用老菱角连肉打碎煎汤,嘱其代茶频服,服用一天,第二天大便转正常,效果非常神速(菱壳有收敛止泻作用,菱实有健脾止泻作用)。诊断方法依照传统的望闻问切四诊合参,辨其阴阳表里,寒热虚实,但正确灵活掌握其四诊八纲,并非易事。

说到我的中医术的传承路可为坎坷艰辛,只要坚持不懈才有成果,2012年,如愿通过传统医学医术确有专长证书考核。我会更加努力学习和传承中医术,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为病患者减轻疾苦,救死扶伤治病救人,把祖国医学的事业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