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含农业、职业、技工学校),主要任务是为农业、工矿业等培养中级或初级技术人员和有文化、有技术的后备力量,并承担职工、干部的培训,开展咨询服务和技术推广,对促进经济发展和“四化”建设起着重要作用。

农业中学

20世纪50年代创办起来的农业中学是一种新型学校,它从有利于农业生产,便于入学出发,贯彻因地制宜原则。

1958年,全县相继创办了农业中学8所,入学人数327人。招生对象为高小毕业生和具有相当文化程度的农村青少年,以培养初级农业技术人才为目标,学制三年。其中出现了办得较好的农业中学,如雷甸公社农业中学。该校校址在下高桥大队,招收高小毕业生30名。设置有政治、文化、农技3门课程,专任教师(兼教文化课)1人,技术指导员2人。在文化学习上采取平时多学、忙时少学,大忙时机动,生产学习两不误的方法,在生产上贯彻边学边做、学以致用的原则。学校共有水稻田15亩、地8亩,兼办畜牧场,引进良种,搞尖端试验。该校因陋就简,白手起家,通过师生一年的努力,获得思想、学习、生产三丰收,被评为全县农业中学的一面红旗。

1959年,全县农业中学一哄而起,各公社纷纷创办农中,甚至有的生产大队也办了农中。由于发展较快,大部分农中办学条件差,学生流失情况严重,以致部分学校不得不停办。到1960年,仅剩农中9所,在校学生444人。

1965年,又试办农业中学12所,入学学生345人,教职工20人。“文化大革命”期间,各农中先后停办。

半工半读职业学校

1964年,按照中央和浙江省关于逐步推行两种教育制度的指示精神,县人民委员会研究决定,根据本县实际情况,试办半工半读职业学校。至1965年创办了6所,招收高小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青少年305人,有教职工20人(其中专职教师12人)。学校的任务是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技术知识、身体健康的全面发展的新型劳动者,同时促进生产技术发展。学生一面参加生产技术劳动,一面学习文化、科学知识,实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减轻国家和家庭负担。课程设置政治、文化、技术3门,学制一至三年。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半工半读职业学校停办。

农业蚕桑畜牧学校

属中等专业技术学校。创办于1959年,以培养又红又专的农业、蚕桑、畜牧中等技术人才。教职工11人。校址在千秋公社原武康县人民政府所在地,后迁至二都公社兴龙生产队,借用民房、庙宇作教室、宿舍。招收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社会青年125名,分设3个专业班,附设三场,占地面积22亩,后增至60亩,学生人数增至179名。

1960年,自力更生,新建校舍5间,学校规模逐渐扩大。至1961年,奉令停办,校舍、设备移交五龙大队新安江移民生产队。学生分配到农业第一线,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输送了一批骨干。

德清县农业中等技术学校

1964年,创办农业中等技术学校,校址在东门外。招收初中毕业生50名,培养农业、畜牧中等技术人才。至1966年停办。

“文化大革命”时期,中等专业教育中止,致使中等教育结构单一化,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对人才的多方面需要严重脱节。至1978年以后,开始实行中等教育结构改革,适应“四化”需要的各种类型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

德清县卫生学校

1978年1月县卫生局主办。后改名为德清县卫生进修学校。校址在新市镇。有专任教师5人,兼任教师3人。主要任务是培训卫生系统的人才,提高医疗工作技术水平,培训方法分岗前和轮训两类。至1985年底,先后举办基础医学、医疗专业、赤脚医生、医政管理等培训班26期,培训1300余人次。

德清县技工学校

创办于1979年。开办伊始因无校舍,暂借城关东门外茧站上课。开设丝织、机修、烹饪3个专业班,招收城镇待业青年(高中毕业生或同等程度),经过考试,择优录取新生143人,学制三年,有教职三下23人(其中在编教师17人,专业教师另聘)。翌年,学校迁入西门外施家园原冷库招待所。

1980年,增设丝织专业2班,入学学生78名;另招收汽车驾驶专业学生9名(委托长兴驾驶技校培训)。新建教工宿舍3层大楼1幢。学校占地面积9958平方米,建筑面积5985平方米。并附设实验工厂,新建厂房,有3个车间。有教职工30余人。该校属县劳动局领导(至1985年划归县教委领导)。

技工学校的主要任务是为新建、扩建企业培养新技术工人,解决企事业单位人员上的补充和需要。

1981—1984年,先后开设化纤、服装、电子、造纸等专业班。学制高中为两年,初中为三年。通过专业实习,考核成绩及格者准予毕业,由县劳动局统一分配。

建校以来,各专业班毕业生达400余人,为德清县工商、财贸系统输送了一批合格技术青工。

学校同时担负着辅导厂矿企业青年职工补习初中文化课的任务,自1982年至1983年,先后轮训300余人。为了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让他们掌握各种专业技术知识,举办了阅读、创作、烹饪、机修等课外学习小组。学校图书室藏书颇丰,管理完善。

德清县农职业高级中学

1984年,县政府研究决定,创办农职业高级中学1所,以培养乡镇企业现代化管理和技术人才。由县专项拨款40万元,县教育局投资215万元,省拨款设备费9万元,开始筹建,校址在城关镇北门外百凉山脚。

1985年9月,新校舍未落成前,借教师进修学校部分教室和宿舍,开始招收初中毕业生162名(大部分来自农村)。在编教职工15人,兼职专业教师4人。开设电子电工、企业管理、英语3个专业班,学制三年,个别专业两年。

1986年2月,新建校舍落成,占地19亩,其中新建3层教学大楼、师生宿舍大楼各1幢,加上附设设施,建筑面积3098平方米。学校迁入新校舍,定名为德清县农职业高级中学(简称职高)。是年,招收第二届新生210名,共设7个专业班(新设护士、机械班),并附设乡镇企业培训班。

1987年9月,续招新生187名,增设烹饪专业班。学校已发展到11个专业班,在校学生559人,教职工50人,另有兼职专业教师21人。是年,又扩建4层综合大楼1幢,占地788平方米。学校规模日益扩大,教学设施日臻完善,并建立学校党支部、共青团支部、教育基层工会、学生会等组织。

该校自1985年至1987年底,先后举办乡镇企业领导干部、各种专业人员及机电、建筑、工矿专业技术工等培训班共37期。

学校在教育中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教学原则,卓有成效。如1986年该校首届电子电工班学生在师傅的带领下,为本县新建高林啤酒厂安装全部电器设备,这次实习技术性强、难度大、要求严,但他们高质量地按期完成了任务,受到厂方好评。1987年,湖州市教委授予该校英语班先进集体光荣称号。

该校在加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教学的同时,重视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精神。全校开办音乐、舞蹈、绘画、球类、栽培食用菌等活动小组,开辟了第二课堂,使学生德、智、体、美得到充分发展,成为有理想、守纪律,符合“四化”要求,具有开拓精神的人才。同时积极开展为人民服务的新风尚,鼓励学生利用节日假期上街义务为群众服务,如机电班学生为群众修理家用电器、自行车,护士班学生为群众检查身体和提供卫生知识咨询,烹饪班学生承办外单位的会议伙食等,深受群众欢迎。

建校以来,先后举办各种短训班37期,参加学习2000余人次,为提高德清县工矿企业干部、职工素质作出了贡献。

德清县供销职工学校

创建于1985年10月,为县供销部门主办。校址在城关镇东郊路9号。学校占地2108平方米,建筑面积1961平方米。设2个班,开设科目有供销合作社知识、消费心理学、企业管理、经济法规、市场预测、供销技术、商业经营、珠算等。主要任务是培训供销系统专门技术人才(分岗前和在职两类)。有在编教师6人,专业教师另聘。学校重视对学生进行专业思想和职业道德教育。至1988年,已辅导供销系统青年职工1000余人补习了初中文化课,600余人补习了高中文化课;培训中级工200余人;并举办其他各种短期培训班,参加学习1000余人次。以后通过函授形式,组织在职职工进行学习。

武康戏曲学校

1960年,嘉兴地委决定将原设在武康的杭嘉湖水利电力学校并入嘉兴农校;并成立武康戏曲学校(后改为嘉兴专区戏曲训练班),校址在原武康县级机关办公楼。在全区小学生中选拔新生140名,设湖剧、越剧、乐队3个班,培训时间1年。有教职员18人,大部分来自居剧团。至1961年停办,学员分配到湖州、嘉兴、德清各剧团。

1983年以后,随着农村联产计酬生产责任制的推行,财政实行分级包干,教育体制试行分级办学、分级管理。至1987年,各乡镇成教中心和乡镇普通中学纷纷开设“2+1”和“2.5+0·5”各类职业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