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民国前,镇境医生以中医为主,有内、外、妇、儿、伤、牙、针灸等专科。解放后联合开诊,配合行政中心任务。

1953年,城区中医7人。1956年撤区并乡,全区中医14人。西医较少,仅医士3人,护理6人。

1958年,城关地区医务人员全部下乡,组织城郊、城西、雷甸、塘北4个公社医院。次年医药合并,城关公社中心医院在中药门市部附设针灸门诊部,并在幸福大队设保健站,方便社员就近诊疗。此后,医院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仅1962年,就开展巡回医疗16350人次,下乡治愈痢疾41人,肠炎87人,疟疾15人,麻疹7人,百日咳2人,疖疮150人,手指霉烂108人,一般外伤200馀人。

1960年冬至1961年春,因普遍食用代食品“金刚茨”,浮肿病和便秘病人增多。城关公社医院日均门诊23人,1月5日至15日为高峰期,日均59人。医院采用甘油肥皂水灌肠,并配服泻药。浮肿严重者,经大队证明属于贫下中农,配给“营养粉”半斤(由清糠85%、黄豆粉13%、义乌糖2%组成),艾罗补汁100CC。

1965年,医院开展药材收购,部分大队鼓励社员采集土牛膝、车前草、野菊花等。1969年创办合作医疗,每大队设赤脚医生一二人,同时提倡“一支银针一把草”治疗方法,推广针灸疗法和草药种植。

1985年,允许医生个体开业,牙医、草药医生率先单独开诊。此后,集体个体并存,各具优势。

2003年,镇境集体医院3所,如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