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一)鹿纹金片饰

1981年7月,吉林省文物工作队在榆树县大坡乡后岗村老河深屯进行考古发掘时,于中层汉代文化层中出土一件鹿纹金片饰。此物为长方薄片,上面压制凸起的梅花鹿三只,作奔跑戏嬉状,形象栩栩如生,造型和工艺水平较高,显示出汉代北方文化的特点。此物已残,残长122厘米,宽3.2厘米,厚0.05厘米。现由吉林省博物馆收藏。

(二)金质条形圆泡片饰

1981年7月,吉林省文物工作队在榆树县大坡乡后岗村老河深屯进行考古发掘时,于中层汉代文化层中出土3件金质条形圆泡片饰,其中,2件完整。此物为长条形,上下边各有一行圆形小穿孔。上面压有鼓起的单行或四行圆泡,泡外围有若干不透刺点。长10厘米,宽1.1厘米,厚0.02厘米,现由吉林省博物馆收藏。

(三)金丝扭环带叶耳饰

1981年7月,吉林省文物工作队在榆树县大坡乡后岗村老河深屯进行考古发掘时,于中层汉代墓葬中出土金丝扭环带叶耳饰3件。耳饰上端有一桃形金叶与弯形挂勾,下有两丝扭后向两侧分支,为第一层。第二层两侧各悬极薄的四个叶片,叶片呈圭形,中间悬有一个叶片,再往下至第三层,又挂有九个叶片,后成单线绕一大环,中间再缠有两个小环,大环下部穿一圆形红色玛瑙珠。耳饰全长6.2厘米,最宽处2.8厘米,叶片长1.35厘米,宽0.6厘米,厚0.02厘米。此物制作精细,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现由吉林省博物馆收藏。

(四)金丝扭环耳饰

1981年7月,吉林省文物工作队在榆树县大坡乡后岗村老河深屯进行考古发掘时,于中层汉代墓葬中出土金丝扭环耳饰24件。耳饰上端有一圆形叶片和一环形弯勾,下两丝缠扭后,向两侧绕成数量不等的小环,再往下绕一大环或小环,多数穿有红色玛瑙珠。通长5厘米左右。此物现由吉林省博物馆收藏。

(五)弧片形金耳饰

1981年7月,吉林省文物工作队在榆树县大坡乡后岗村老河深屯进行考古发掘时,于中层汉代墓葬中出土弧片形金耳饰5件。耳饰略呈指甲状。上端有一半环状的窄片,下为筒形的薄片。长1.6厘米,宽1.1厘米,厚0.02厘米。现由吉林省博物馆收藏。

(六)环形金耳饰

1981年7月,吉林省文物工作队在榆树县大坡乡后岗村老河深屯进行考古发掘时,于中层汉代墓葬中出土环形金耳饰11件。这种耳饰系用较厚的金片弯作环形。外径1.2厘米,宽0.2厘米,厚0.08厘米。现由吉林省博物馆收藏。

(七)金耳饰

德惠县朝阳乡朝阳村朱家坨子古墓葬出土金耳饰一副两件,锻制,上面为挂耳部分,小柄上有对钩做固定用,钩下有方托。耳饰制作精细,为金代遗物。1982年8月由长春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征集并收藏。

(八)契丹文银质符牌

符牌于1983年12月在德惠县大房身乡梨树园村城子下屯征集,通长3.4厘米,宽2.15厘米,厚0.2厘米,银质浇铸而成,字迹工整,线条丰富有力。

古代的符牌起源较早,战国时期就有虎符,符牌是皇权的象征,是行军作战、调发兵马和掌握地方兵、刑、钱、谷的凭信物。目前对这块符牌上的契丹文字还不能解读,《辽史》有关于符契的记载:“银牌二百面,长尺,刻以国字,文曰‘宜速’,又曰‘敕走马牌’。国有重事,皇帝以牌亲授使者,手札驿马若干。驿马阙,取它马代。法,昼夜驶六七百里,其次五百里,所至如天子亲临,须索更易,无敢违者。使回,皇帝亲授之,手封牌印,郎君收掌。”契丹文有大、小字之分,通过和辽宁白塔子辽皇陵出土的道宗和懿皇后哀册刻面上的文字对比,牌上文字属契丹小字。这块符牌的出现对研究辽代文字、历史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和作用。此物现存吉林省博物馆,为一级藏品。

(九)蒙山岁课银锭

1977年9月,农安县三宝乡广兴店村一农民在村南古河道挖沙子时,先后出土两枚元代银锭。这两枚银锭形制相似,均呈亚腰形,锭面中部微凹,并铭刻文字,周缘泛水波纹,背部密布窝状气孔,质地洁白,含银量为95%。其一为“元字号”,其二为“天字号”。

“元字号”银锭

锭首横书二行汉字铭文:

蒙山银课元字号

下书五行汉字铭文:

提调官瑞州路总管府官

催办官新昌州判官拜住将仕

收银官刘自明 炉户吴瑞夫

库子周世荣 销银匠易志周

元统三年 月 日造

此枚银锭重1.895克,长17.3厘米,首宽11.53厘米,腰宽6.47厘米,厚1.87厘米,为五十两的大型银锭。

“天字号”银锭:

锭首横书二行汉字铭文:

蒙山银课

天字号

下书六行汉字铭文:

库官丁 谅

瑞州路总管府提调官

库子易观文

炉户雷兴吾

销银匠余珍可

至正十年 月 日造

此枚银锭重1.904克,长15.7厘米,首宽12.02厘米,腰宽6.49厘米,厚1.5厘米,为五十两的大型银锭。

据史料所载,元代的“提调官”是为办某种事务而设立的,并由现职官吏兼任。蒙山银冶归瑞州路经营后,银冶主办官即由瑞州路总管府官吏充任,所以两枚银锭分别刻有“提调官瑞州路总管府官”和“瑞州路总管府提调官”。“催办官”由州判官担任,“将仕”即“将仕郎”,是元代“文散官四十二阶”中的最末一级”。“库官”即“收银库官”,是专掌收银库的小吏。“库子”为“收银库”的仓库保管人员。“炉户”是冶炼银矿的作坊。“销银匠”是销铸银锭的工匠。

此两枚银锭分别铸于元统三年(1335年)和至正十年(1350年)的元惠宗时期,属元代晚期遗物。铸造时期相隔15年。元代银锭有编号的还是首次发现,所谓“元字号”与“天字号”是承袭了宋代办法,以“千字文”的排列为序。

此两枚银锭的性质,属蒙山银场向政府缴纳的岁课银锭。岁课是元朝主要的财税收入之一。瑞州路,元时属江西省,治所在江西高安县。唐代称筠州。南宋宝庆元年(1225年)改称瑞州,元代至元十四年(1277年)升为瑞州路,辖境当有今江西宜丰、高安、上高三县。新昌州,元贞元年(1295年)由县升为州,治所即今江西宜丰县。蒙山,元代归江西省瑞州路新昌州上高县管辖。蒙山在县城南18公里的上高、新余、分宜三县交界处,主要产银、铅等金属。

白银在元代具有重要的经济作用和地位。因此,政府对银矿开采十分重视。蒙山银场不仅蕴量大、产量高、成色好,而且开采的时间也长。至元十三年(1276年),元朝政府就在蒙山设置银场提举司。泰定二年(1325年)交由瑞州路地方政府经营。至正十年(1350年)废弃。其中“天字号”银锭正是蒙山银矿的最后一批产品。根据蒙山矿石含银量推断,铸造这两枚银锭需要挖掘近15吨矿石。可见,当时炼一锭银锭。需付出多大的代价。

此两枚银锭不仅形制规整,色泽纯正,而且铭文清晰,内容丰富,是目前国内仅见的两枚铭文最长的元代银锭。“元字号”银锭铭文59个,“天字号”银锭铭文42个,它不仅有明确的具体铸造地点和年代。而且对于元代管理银矿的机构,设置的官吏,以及他们之间的职责、关系,银锭编号等方面也记载详尽。象这样直接出于银场的岁课银锭,在国内尚属首次发现,这对于研究元代蒙山银矿史,采冶技术,银场管理机构、制度、银课兴革,以及元代货币制度和形态,都是极其难得的珍贵实物。现收藏于吉林省博物馆。

(十)银丝扭环耳饰

1981年7月,吉林省文物工作队在榆树县大坡乡后岗村老河深屯进行考古发掘时,于中层汉代文化层中出土一批银丝扭环耳饰。形制与金丝扭环耳饰相同,有四环、三环、二环之分。

四环共3件,耳饰上端无叶片,下端大环穿有红色玛瑙珠,通长6.2厘米。

三环共2件,此种耳饰为上下绕成三环,下端大环穿有红色玛瑙珠,通长8.3厘米。

二环共8件,2件耳饰上端有叶片,下端有小环,余者6件均为大环穿有玛瑙珠或红、黄、蓝各色料珠,通长4厘米。

现由吉林省博物馆收藏。

(十一)单线阴刻佛像银牌饰

1953年在农安县农安镇辽塔修缮工程中于塔内发现一块佛像牌饰,形制不规则,宽7.7厘米,高12.5厘米,上端尖形,下端近似矩形,上部有两个残孔,此牌原用木条夹着立在铜佛右侧。

牌正面为单线阴刻半身侧面佛像,双手合掌于胸前,面目慈祥,头两侧各刻一幔帐垂流苏。牌背为单线阴刻全身直立三佛像,中为释迦佛,左为普贤,右为文殊。三佛头上均刻项光,双手均置于胸前。释迦佛右手在上,左手在下,文殊、普贤二佛均为合掌。佛体披戴长袍,下为花草。

此牌饰为辽代遗物,是研究辽代佛教难得的实物资料,现由吉林省博物馆收藏。

(十二)银毛拔

解放前于长春市郊金代完颜娄室墓葬中出土一件银毛拔。

系由一根银条对折而成,拔着接触毛须部位呈镊子状,拔上有一银匝可以前后活动掌握松紧,尾部套一圆环用于系绳携带。此物为墓主日常生活用品,保存完好,现仍有弹性,可以使用。长7.85厘米,宽0.65厘米,厚0.3厘米。现藏于辽宁省旅顺博物馆。

(十三)银帽撑

解放前于长春市郊金代完颜娄室墓葬中出土银帽撑一件,保存比较完好。此物主体由银丝编缀而成,周身布满网眼,口部边缘套一圈银片,口与底的直径基本一致,形状似上下一样粗细的编缀纸篓,直径16.9厘米,高7厘米。现藏于辽宁省旅顺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