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长春市郊区位于松嫩平原东南边缘,大黑山西麓,地处吉林省中部,环绕长春市区周围。东邻九台县、双阳县,南连伊通县,西接怀德县,北靠农安县、德惠县。

全区幅员面积为1013.93平方公里。南北最长72.5公里,东西最宽42公里。最东点在东经125°34′(农林乡白庙子屯),距长春市中心22.4公里;最西点在东经125°2′(合心乡石虎屯河西),距市中心22.6公里;最南点在北纬43°26′(乐山镇莲花泡屯),距市中心49.5公里;最北点在北纬44°5′(兴隆山镇高家屯北),距市中心21公里。

郊区自然环境的特征是:自然区位的过渡性。地处城乡结合部位,从自然区位上看,无论是构造运动、地貌特征,还是气候、水文、植被与土壤,都表现出明显的过渡性特征。

在构造运动方面,东部为上升剥蚀区,西部为下降沉积区,郊区则位于东部上升剥蚀区与西部下降沉积区过渡带上。地貌特征的过渡性也很明显,东部边缘是大黑山脉的一部分,西部边缘是松嫩平原的一部分,郊区则处于东部山地地貌向西部平原地貌的过渡地貌单元上。此外,在气候、水文、土壤、植被等方面也都具有明显的过渡性特征,东部丘陵区的天然植被是以红松为主的针阔混交林地带,西部平原区则为森林草原地带,郊区则位于森林向草原的过渡地带。这种过渡性质的植被环境,为发展多种经济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生态环境的多样性 东南部的低山丘陵区是疏林生态系统和沟谷林生态系统。这里的生态系统已不是原始的自然状态下的生态系统,而是经过人类开垦后的半自然状态下的生态系统。低山丘陵生长着天然次生林和人工林,缓坡平地被开垦为旱田,形成了旱田农业生态系统。河流沿岸水源充足的地方被垦为水田,形成了水田农业生态系统。西北的台地平原区,原为草甸草原生态系统,现已被开垦为旱田和水田,成为旱田农业生态系统和水田农业生态系统。在被河流切割的河谷地上,还保留有沟谷林生态系统,此外,还有以种植蔬菜为主的城郊生态系统。这些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是郊区自然界异质性的反映,也是自然环境优越性的一种表现。

自然资源比较丰富 郊区位于肥沃的黑土地带,最重要的自然资源是黑土资源。全区黑土耕地面积为32061公顷,占耕地总面积的53.5%,黑土耕地比例比榆树县还高出13%。黑土层较厚,结构较好,有机质含量高,适种玉米、高粱、大豆、谷子和经济作物。黑土资源是郊区自然界的一大优势,也是发展农业生产,形成商品粮生产基地和蔬菜生产基地任务的最有利的自然条件。矿产资源主要有煤、砂石、膨润土、白土等,煤的探明储量为2176万吨,膨润土的储量很多,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

郊区自然环境虽然比较优越,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人多地少,而且耕地逐年减少。1957年耕地面积81214公顷,人口183994人;到1988年耕地面积减少到48386公顷,人口却增加到248726人,人多地少的矛盾相当突出,全区人均耕地不足0.2公顷,大大低于吉林省的人均水平,也是长春市人均耕地最少的地区。

土壤肥力下降 一是土壤自然肥力退化,土壤耕层有机质含量平均减少0.57%,最高减少2.03%,最低减少0.05%;二是低产耕地增加,水土流失比较严重,全区3407公顷坡耕地,平均每年流失氮、磷、钾5.4吨。第一次土壤普查白浆土面积为1987.6公顷,第二次土壤普查白浆土面积为2078.1公顷,增加4.55%。

自然资源综合利用不够 自然环境比较复杂,既有疏林生态系统,又有草原生态系统,既有城郊生态系统,又有农田生态系统,适合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过去由于片面强调以粮为纲,加上生产上的短期行为,忽视了对自然资源的综合开发,导致了农业生产结构比例失调,据1970~1983年的14年统计,全区国民经济收入中,种植业收入占80.4%,副业占4.3%,林业占4.03%,牧业占11.18%,渔业占0.05%。

环境污染严重 城市“三废”(废气、废渣、废水)直接排放到郊区,严重污染了郊区自然环境。不仅如此,郊区自身也有污染,废膜、残余农药,特别是乡镇企业的“三废”,每年都有增加,污染土壤,恶化环境。

第一章 地质

早在古生代(距今6~2.2亿年前)已进入海洋环境,经过多次地壳波动和气候变迁,于中生代(距今240万年),演变成为现代的陆地环境。

第一节 地层、岩石

郊区地层比较复杂,在东南部露有奥陶系、志留系、石炭二迭系和侏罗系地层,其它地方均为白垩系、第三纪和第四纪地层。

奥陶系 分布于乐山镇西部山区,出露面积极小,仅2平方公里左右。上部为干枚状板岩,绢云母石英片岩,中部为薄层大理岩和石英岩互层,下部为中厚层大理岩夹绢云母石英片岩,厚1024米。

志留系 分布于乐山镇西部山区,出露面积小,仅6平方公里左右。分上下两段:下段为凝灰溶岩,厚554~958米,上段为黑色板岩,流纹质凝灰岩、酸性溶岩,局部夹灰岩透镜体,厚468~758米。

石炭二迭系 分布于东南部的净月潭一带,由浅变质砾岩、砂岩和泥板岩组成,并夹有大量中酸性的火山岩。

二迭系 分布于乐山镇西部和农林乡一带,上部为黄绿色粉砂岩透镜体,下部为黄绿色片理化泥质粉砂岩,厚182米。该系地层在杨家沟一带也有分布。下段上部为黄绿色泥钙质粉砂岩夹薄层泥灰岩,中部为黑、灰绿色页岩透镜体,下部为深灰色砾岩、黄绿黑色灰质砂岩,厚998米。上段上部为紫红色片理化酸性溶岩、流纹岩、安山质灰岩,下部为灰绿色安山岩,厚2041米。

侏罗系 分布于三道镇、英俊乡和农林乡一带,在赵家店上部为黄褐色砂砾岩夹有煤层,下部为黄褐色砾岩,厚250米。在河南屯上部为安山岩,中部为灰白色流纹岩,底部是砾砂岩夹煤层,厚165米。

白垩系 分布广泛,除丘陵地外均系白垩系地层。在东部山区边缘直至乐群街、五一水库一带,由紫红色、暗紫红色白砂砾岩和泥岩组成,夹有青灰砂岩,厚750米。在英俊乡河南屯一带,由紫红色泥岩、夹薄层青灰色泥岩和灰白色粉砂岩互层以及棕红色泥岩和黑色泥岩组成,厚170米。在小南和宋家洼子一带,由棕红色、砖红色泥岩、灰白色粉细砂岩和紫红色岩夹薄层青灰色粉砂岩、泥岩组成,厚300米。在合心、兰家、西新乡一带,由青灰色、黑色和夹绿色粉砂质泥岩夹灰白色中细砂岩组成,厚30~40米。

第三系渐新统至始新统 主要分布于乐山镇两半屯至大南乡的榆树村一带。由黄绿色泥岩、灰白色砂岩和黑色泥岩夹煤层组成,厚581米。

第四系 地层遍布全区。分布于波状平原白垩系之上,在乐山镇南部双庙子至大南乡榆树村一带,由冰水堆积物、灰白色粘土、灰白色粉砂、细砂和砾石组成,厚30米。在兰家屯、宋家洼子至伊通河一带,亚粘土和亚砂土所覆盖,底部有砂砾石层,厚1~6米。在伊通河及新凯河河谷一带,上部为亚粘土,中部为淤泥质亚粘土,底部为粉细砂砾石层,厚1~17米。

第二节 大地构造

郊区位于新华夏系第二隆起带与第二沉降带的接触地带,地处松辽凹陷与阴山隆起带的交界处,受多期构造运动影响和多期火成岩侵入,地质构造比较复杂,断裂构造较为发育,可分三个构造单元:

东西向断裂构造 郊区东西向断裂构造不够发育,主要分布在新立城水库附近的低山丘陵区,是一条压扭性断裂,丘陵区南部有伊舒地堑,地堑的两侧为深断裂带,断裂带中部沉积有第三系地层,断裂带两侧有超基性岩侵入。

新华夏系构造 郊区新华夏系构造较为发育,有一系列北东向的断裂,主要构造是北东20°~30°的挤压冲断层和北东30°~40°的断裂带,由侏罗系和白垩系地层组成,可分为四间房断裂带、西河堡断裂带、开源堡断裂带、獾子洞断裂带和哈达窝堡断裂带。

新华夏系构造地处新华夏系第二隆起带与第二沉降带的分界线,是重力异常地壳深部变异的界线,断裂活动不仅与大屯镇阜丰山火山活动有关系,并与郊区地震活动也有关系。

西北向断裂构造 分布于赵家店,以水平错动为主,断于石炭二迭系、侏罗系、白垩系地层。走向北西40°~50°,倾向北东,倾角50°~70°。

大屯火山,是新华夏系构造运动引起火山爆发的产物,位于大屯镇西北1公里与怀德县交界处。阜丰山是大屯火山口的所在地,火山由玄武岩组成,上覆老黄土地层,下为玄武岩。主峰高出地面约100米,分6个层次。据省区域地质矿产调查所考查,阜丰山火山口至少喷发过5次,距今约为78.5百万年,晚于下白垩系,早于更新世,相当于古新世。

第二章 地貌

郊区现代地貌是在古地貌的基础上,经过新生代第四纪的地史演变,在内外应力,特别是新构造运动和气候冷暖干湿交替的影响下逐步形成的。

从全省大地貌上看,郊区属于长白山冲积洪积台地,境内由大黑山西麓山前冲洪积台地、大黑山西麓低丘陵、大黑山西麓台地和宽谷组成。其中台地占57%、丘陵占29%、阶地占14%。地势由东南向西北降低,最高点在大南乡和农林乡交界处的西大顶子山,海拔406.5米,最低点在伊通河出境处兰家乡马哨口,海拔185米,相对高差为221.5米。以中部伊通河东南的三道、新立城,西部的乐山镇一带为界,可分为西北部平原和东南部丘陵两大地貌单元。

第一节 西北部平原

郊区西北部平原,中部有伊通河流过,可划分为两个地貌区:

冲积洪积台地、阶地平原:位于郊区北部,呈“牛鞅子”形状。由河漫滩,冲积洪积台地、阶地平原组成,海拔190~250米左右。地表微波起伏,波峰、波谷沿北东方向伸延,高差约60米。由于伊通河、新凯河、雾开河、永春河及其支流的侵蚀切割,形成了高低不等的阶地和台地,沿伊通河及新凯河沿岸呈带状分布。伊通河西部有较宽阔的低河漫滩,东岸有带状的低河漫滩和一块高河漫滩,两岸河漫滩较为对称。境内新凯河为郊区和怀德县的界河。

该区可进一步划分为四个小地貌区:

伊通河东部冲积台地,位于三道镇至兴隆山镇一带。地势自南向北渐低,三道镇和兴隆山镇交界一带略有起伏,海拔在200~250米之间。地表物质由中上更新统的黄土状亚粘土组成,厚度一般10~30米,黄土层下分布有砂砾石层。

伊通河~新凯河冲积洪积阶地,位于郊区西北部边缘,地处与农安县接壤的兰家乡至合心乡一带,地势平坦,由南向东北方向伸延,在兰家乡至合心乡的交界处为高阶地,是伊通河与新凯河之间的分水岭。海拔200~240米,相对高差15~20米,地表物质由中上更新统的黄土状亚粘土组成,靠近农安县一带的土壤,有次生盐渍化现象。

伊通河高河漫滩,位于伊通河东部北郊劳改农场一带。海拔200米左右。地势平坦,呈浅盆状,有零星草地分布,中心为沼泽地常积水,1985、1986年雨季时曾被积水淹没。地表物质由全新统冲积亚粘土和中细砂组成,土层较薄,土质粘重,低洼易涝,不宜耕种。

伊通河低河漫滩,地处伊通河出境处,海拔185~200米,地势平坦低洼,地表物质由全新统冲积亚粘土和中细砂组成,沿河两岸产河砂。

冲洪积、溶岩台地平原,位于永春乡、大屯镇一带,海拔200~280米,相对高差50米左右。地势波状起伏,波谷沿东南方向延伸。溶岩台地分布在长沈铁路两侧,冲洪积台地分布在大屯镇和永春乡交界处一带,河漫滩大部分在伊通河两侧。

第二节 东南部低丘陵

位于郊区南部和东南部一带的低丘陵,东与双阳县毗邻,西南与伊通县接壤,伊通河由南向北从这里流过。该区可分为两个地貌区:丘陵区和台地高地区,丘陵区可进一步划分2个小区,台地高地区可划分为5个小区。

侵蚀剥蚀丘陵 位于东南部,伊通河东部,地处三道镇的丰产村、山河村和农林乡、大南乡。东与双阳县相连,丘群密集,地貌界线明显,地貌类型完整,海拔250~400米,起伏明显,沟谷发育,坡度一般大于15度,丘陵沟谷中分布有残积物及洪积物。地层由奥陶系、志留系、石炭二迭系、侏罗系组成。这里大部分是天然次生林和人工林,耕地较少,多分布在山坳里。该区风化强烈,细粒物质较少,土质瘠薄,岩石裸露,有20多处采石场、采石坑和4处采煤矿井。石碑岭山位于郊区东部,海拔320米。

净月潭水库位于长春市东南,周围有茂密的天然次生林和人工林。1988年已将净月潭列为国家风景游览区和自然保护区。

微起伏隆起丘陵 位于郊区南部,围绕大半个新立城水库,包括整个乐山镇和大南乡、新立城镇的一部分。东邻双阳县,西南接伊通县,地势由南向北倾斜,海拔220~340米,相对高差为120米左右。由于伊通河支流的侵蚀切割,地势起伏不平,坡度一般在8度以上。本区水源丰富,耕地连片,有部分天然次生林、人工林和10多处大小水库。可进一步划分为5个地貌小区:

伊通河西洪积台地 位于伊通河西部,郊区和伊通县交界处一带。满语称此地为勒克山,俗称“磨石山”。海拔300~340米,坡度在10度左右,地势微倾向河床。台地由黑色干枚状板岩,青、黄灰色绢云母石英片岩组成,部分岩石裸露。

新立城水库西部高地 位于长伊公路西线东侧,乐山镇的北半部,海拔200~260米。地形呈条状,南宽北窄,宽2~3公里,坡度一般在5度以下。阶地由下更新世灰白色粘土、细砂、砾石组成,地势略有起伏,大部分是耕地,少部分是人工林。

新立城水库东部高阶地 地处长伊公路东线东侧,东北与侵蚀剥蚀丘陵区相连,东南与双阳、伊通两县接壤,南宽北窄,海拔200~260米,坡度一般为5度以上。新立城水库附近伊通河的两条主要支流向东南延伸,形成不少沟叉,在老大南河上游,有一座中型水库,库床附近有两米多厚的草甸土,并有几处泉眼。支流两岸的低河漫滩延伸于阶地之间。地面物质由中上更新统和黄土状亚粘土组成,黄土层下分布有砂砾石层,在高低不等的丘岗上,有部分人工林和大面积耕地,土质较肥沃。

伊通河上游——伊丹河高河漫滩 位于两河汇流三角流域之间,南与伊通县交界,其它三面与低河漫滩相连,海拔为200~240米。地表由下更新世灰白色粘土、灰白色粉砂砾石组成。地势平坦,土质肥沃,汇流处有一小块沼泽地,除部分水田外,大部分是旱田。这一带林地很少,有明显水土流失现象。

伊通河~伊丹河东部高河漫滩 位于长伊公路东线的两侧。地势南高北低,海拔在280米以上,南端是横子山采石场,横子山北侧大部分是水田。地表由下更新世灰白色粘土、粉砂、砾石组成。伊丹河两岸有一处淹没区,1986年大南乡西刘家屯被洪水淹没,现已迁出。

第三章 气候

郊区位于东亚大陆季风气候区内。地处中温带湿润山地气候向半湿润平原气候的过渡带上。冬季漫长而寒冷,夏季短促而湿热,春季增温快多大风,秋季天气晴朗,四季分明。雨热同季的气候特征十分明显。由于在长春市区周围,气候又具有城市气候的某些特征。

第一节 日照与辐射

郊区的辐射与日照均较优越,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光、热的分布是:平地多于山地,南部多于北部,旱年偏高,涝年偏低,积温的稳定性较差;年(1961~1988年)平均日照为2624.66小时,日照率为60%。日照时数6月最多,为280.2小时,占年日照数的9.6%;12月最少,为167.9小时,占6.3%。全年日照时数以春、夏、秋三季为最多。日平均日照时数为7~8小时;冬季最少,不足6小时。太阳辐射年总量为119.04卡/cm2。秋季最多,占20.9%;冬季最少,占14.8%。农业生产的光能利用率一般为0.9%,高产田达2%。

第二节 气温与地温

郊区气候具有四季分明、温差变化大的特点,年平均气温为4.9℃。一年中,1~7月气温逐渐升高,8~12月气温逐渐降低。1月为最冷月,平均气温为﹣16.4℃,7月为最热月,平均气温为23.0℃。最热旬平均气温出现在7月中旬,为23.2℃,最冷旬平均气温出现在1月中旬,为﹣17.1℃。极端最低气温为﹣36.5℃(1970年1月4日),极端最高气温为38.0℃(1951年7月9日),平均气温年较差为40.8℃。同一个区域气温的年变化范围可达74.5℃。年较差大是郊区气候特点,反映了大陆性气候特征。年≥.℃的积温为3284.7℃,≥10℃的积温为2688.4℃,日平均温度稳定通过10℃的持续时间分别为5月3日~9月29日。生长活跃期平均为151天,适于种植中早熟品种。

年平均地面温度比年平均气温高1.3℃,极端最低地面温度为﹣42.6℃(1970年1月4日),极端最高地面温度为65.5℃(1958年7月20日)。地面下不同深度的地温是不同的,时间变化也不一样。0~20厘米深处,最高地温出现在7月,在23~24.8℃之间,最低地温出现在1月,在﹣10.8~﹣12.7℃之间。40~80厘米深处,最高地温出现在8月,在18.5~20.8℃之间,最低地温出现在2月,在﹣3.3~﹣5.7℃之间。160厘米深处,最高地温出现在9月,为14.1℃,最低地温出现在3~4月,为0.7℃。320厘米深处,最高地温出现在10月,为10.3℃,最低地温出现在5月,为3.5℃。从上述资料上看,地温变化与气温变化不同,最高和最低的地温变化,大约深度增加1倍,时间推后1个月。地温随深度增加而降低,10厘米深处年较差为36.6℃,40厘米深处为26.5℃,80厘米深处为21.8℃,160厘米深处为14.8℃,320厘米深处为6.8。

第三节 降水与蒸发

郊区年降水量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每70公里减少10毫米左右。1951~1988年平均降水量为594.43毫米,最少为329.7毫米。降水集中在夏季,6~8月降水375.2毫米,占年总降水量的63%,春季降水较少,仅15.9毫米,占2.5%,常有春旱发生。年降水量最多的年份为1918年,降水量为970.5毫米。其中8月降水量为350毫米,连续降水时间达50小时18分。年降水量最少的年份为1982年,降水量为329.7毫米。降水最多年与最少年相比,相差474.3毫米。年降水保证率为80%,约在510毫米左右。

多年蒸发量为1489.1毫米,4~6月份为683.0毫米,占年蒸发量的46%。春季风大少雨,蒸发量大,冬季水面结冰,蒸发量最小,相对温度多年平均值在74~84之间,相对湿度年平均值相差甚小,春季属半湿润气候,作物生长期属湿润气候,全年属半湿润气候。

第四章 水文

郊区水资源总量为18949.13万立方米,其中地表水7173.13万立方米,占37.85%,地下水11776万立方米,占62.7%。

第一节 地表水

地表水可分为河流、泉井、水库塘坝3种形态。全区共有大小河流21条,泉井798处,水库塘坝33座。

河水 河流属于松花江流域。境内的伊通河、雾开河为松花江上游的二级支流;黑鱼沟、三家子沟、伊丹河、机房子河、大南屯河、尚家店河、碱草沟、靠边王河、小河沿子河、鲇鱼沟、李家店河、小南沟、干雾海河、新凯河为三级支流,这些河流经5乡5镇,流域面积为1013.93平方公里。其中伊通河境内流域面积为711.16平方公里,占70.4%。新凯河为207.75平方公里,占20.4%。雾开河为95.02平方公里,占9.2%。多年平均径流深为70.7毫米,从东南向西北递减,最高为93毫米(农林乡),最低为25毫米(合心乡),径流年内分配极不均匀,6~7月份占全年的75%以上。多年平均径流总量为7173.13万立方米。其中伊通河流域为5456.49万立方米,占76.1%;新凯河流域为952.66万立方米,占13.3%;雾开河流域为763.98万立方米,占10.6%。

泉井水 是在人工或自然状态下流出地表的地下水。全区共打井792眼,占长春市打井总数的12.2%,仅次于农安县和榆树县,居第三位。出水量为3138万立方米,占长春市总出水量的12.5%,多于双阳县,少于农安等县,居第五位。境内有天然矿泉6处,分布在农林乡潭西村泉眼屯、大南乡榆树村和新农村的交界处后山村张家洼子门前、永春乡的泉眼沟和兴隆山镇的安龙泉。其中泉眼沟矿泉已于1986年10月26日通过省级鉴定,是不可多得的饮料矿泉水,偏硅酸和放射性氡两项元素含量已达到部颁标准,并含锶、硒、钼等12种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正在准备开发利用。

人工蓄水 人工蓄水工程共33座。其中小一型水库5座、小二型水库16座、塘坝12座。总库容为1564.93万立方米,总控制面积为246.73平方公里,调节水量为546.86万立方米。

这些蓄水工程中3座小一型水库、7座小二型水库、7座塘坝配套比较齐全已发挥效益。

第二节 地下水郊区位于新华夏系第二沉降带与阴山隆起带的过渡地区,类型比较复杂分布比较广泛,水质情况各异。按其赋存条件,分为四种赋存类型。

孔隙裂隙潜水 主要分布于东南部山区风化裂隙、山谷洪积层及大屯玄武岩裂隙中。底部为基岩,潜水为自由水面,接受大气降水渗入补给,以泉水和地下水径流的形式排泄。山区清水由于坡度陡,水力坡度大,主要以径流形式排泄。大屯阜丰山玄武岩中的潜水排泄主要是蒸发,少量为侧渗,补给附近潜水。由于近年来地下水大量被开发,人工排泄已成为主要排泄方式。

河谷冲积微承压水 主要分布于伊通河、新凯河河谷。由于河谷冲积层为双层结构,上部为亚粘土,地下水具有承压性,水头一般高出顶板3~6米。地下水主要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其次是侧向渗入和灌水回渗补给。

波状平原冲洪积微承压水 分布于兰家屯、宋家洼子至伊通河一带。含水层为砂砾石,上部覆有黄土状亚粘土,具有承压性,水头高达10余米,主要为大气降水补给。由于补给和排泄条件差,该区潜水以蒸发和人工开采方式排泄。

构造裂隙承压水 分布于构造破碎带中,上覆厚层亚粘土,具有承压性,补给排泄条件差,主要靠大气降水和地表水渗入补给。在破碎带上部含水层地段,存在越流补给关系。本区以蒸发排泄为主,近年来由于水位下降,蒸发排泄减弱,主要为人工开采。

水质类型:地下水按其化学性质,分为五种类型。

重碳酸钙钠型水,主要位于伊通河东岸河谷区,呈不规则长条状分布,该型水进入市区后,氯化物增加,在邹家碗铺至西兴龙泉一带变为重碳酸钙钠型水。

重碳酸钙型水,分布于西北部潘家油房、大营子以北一带,长春堡一带也有分布。

重碳酸氯化钙型水,分布于市区四周,主要在伊通河沿岸、长春堡至拉洛屯以南,北部班家营子至东马家油房以北一带也有分布。

重碳酸氯化钙钠型水,主要分布于东部波状平原岗上和净月潭至农林乡山丘区。

重碳酸硫酸钠钙水和重碳酸硫酸钙钠型水,仅零星地分布于兴隆山镇、西新、靠山屯、西新水库上游和苇子沟一带。

富水区分布:地下水由于受水文地质条件的影响,富水程度差别较大,主要有四个富水区:

冲积河谷富水区,主要分布在乐山镇、新立城镇、兴隆山镇一带。

波状平原冲洪积砂砾石层富水区,主要分布在合心乡、兰家乡一带。

基岩孔隙裂隙富水区,主要分布在兴隆山镇、大屯镇、合心乡一带。

东部山区网状风化裂隙富水区,主要分布在大南、农林乡和三道镇、新立城镇一带。

第五章 土壤

郊区位于东北中部黑土区,地处黑土、草甸土向黑钙土的过渡地带。受地形、气候和成土母质的影响,土壤形成以腐殖化过程为主,土壤类型以黑土为主,土壤分布自东南向西北呈现规律性的变化。

第一节 土壤形成

成土母质大部分为第四纪中更新统黄土状沉积物,部分为花岗岩、石灰石风化残积物或坡积物,还有全新统的冲积物和风积物。在上述成土条件的影响下,土壤有机质合成较多而分解较少,构成了一定程度的腐殖质积累过程,是郊区黑土草甸土的主要成土过程。夏季雨量较多而且集中,土壤中易溶盐类被溶解,形成了淋溶过程。在波状台地和缓倾斜的冲积阶地上,由于上层滞水,发生了潜育化过程和钙化过程,是郊区黑钙土的主要成土过程。此外,还有新冲积物的沉积过程和受人类影响的水稻土成土过程。

第二节 土壤类型

土壤共分9个土类,21个亚类,26个土属,64个土种。

黑土类是郊区的主要耕地土壤,分布广,面积大,共40564公顷,占土壤总面积的50.54%,占耕地总面积的49.4%。主要分布在合心乡、兰家乡、永春乡和兴隆山镇、三道镇一带。土层较厚,结构好,有机质含量高,平均为2.42%,适宜种植玉米、高粱、大豆、谷子及经济作物。

草甸土类耕地土壤21432公顷,占土壤总面积的26.7%,占耕地总面积的28.2%。主要分布在乐山镇、新立城镇、兴隆山镇和合心乡一带,结构好,潜在性肥力较高,有机质含量平均为2.57%,但质地冷浆,适宜种植水稻、玉米、大豆、谷子等。

黑钙土类耕地土壤3859公顷,占土壤总面积的4.8%,占耕地总面积的4.74%。主要分布在合心乡、兰家乡一带。黑钙土类土层相当厚,有机质和养分含量均较高,有机质含量平均为2.47%。石灰性反应,呈微碱性,结构不好,适宜种植王米、高粱、大豆、谷子等。

水稻土类,郊区水稻土是属新成水稻土。耕地土壤7833公顷,占土壤总面积的9.76%,占耕地总面积的9.54%%。主要分布在大南乡、乐山乡、新立城镇水稻区。有机质含量平均为2.84%,其性质基本似原土类。

冲积土类是郊区最肥沃的土壤,耕地土壤2874公顷,占土壤总面积的3.58%。占耕地总面积的3.83%。主要分布在新立城镇和农林乡。土质热潮,通透性能好,有机质含量平均为3.5%。适宜种植玉米、高粱、谷子、大豆及经济作物。

灰棕壤土类耕地土壤2382公顷,占土壤总面积的2.97%,占耕地总面积的2.9%。主要分布在农林乡一带,黑土层厚约20厘米,含少量砂砾,通透性好,但保肥、保水性能差。有机质含量平均为2.55%,适宜种植谷子、高粱、杂粮和药材等。

白浆土类耕地土壤903公顷,占土壤总面积的1.12%,占耕地总面积的1.1%,主要分布在新立城镇和农林乡。黑土层不足30厘米,下面是白浆土层,肥力低,物理性质不好,质地粘重,有机质含量较低。

石灰土类耕地土壤361公顷,占土壤总面积的0.44%,占耕地总面积的0.43%。土质坚硬,有机质含量低。

泥炭土类系水成土类耕地土壤49公顷,占土壤总面积的0.06%,占耕地总面积的0.01%。有机质含量高达60~70%,土质冷浆,可开沟排水,种稗子、大豆,亦可改为水田。

第三节 土壤分布

土壤分布自东南向西北呈规律性的变化。东部和东南部以灰棕壤、白浆土为主,中部以草甸土、冲积土、水稻土为主,北部和西北部以黑土为主。

灰棕壤主要分布在大黑山低山丘陵区。母质为岩石风化物、残积物和第四纪中更新统黄土状冲积物。有灰棕壤、准灰棕壤、暗棕壤、准暗棕壤、黑土型暗棕壤及其所属各土属,局部地方有白浆土,呈点片状分布。第四纪红色沉积层的高台地区有红土性黑土分布,岗间地带排水较好地段有岗川草甸土分布。

沿河草甸土、冲积土主要分布在伊通河、新凯河河谷较为宽阔的阶地上。母质为新冲积物,以草甸土、冲积土为主,水稻土也是郊区的主要土类。零星闭合洼地有泥炭土分布,郊区地形平坦,水源充足,是主要水稻产区。

伊通河右岸及西部黑土主要分布在台地平原区。以黑土为主,零星分布有黑钙土、草甸土等。母质为黄土状沉积物,波状台地河谷里有岗川草甸土分布,靠近农安县处有少量黑钙土分布。郊区虽以黑土为主,但也反映出过渡地带气候、地形对土壤分布的影响。

第六章 野生动植物

郊区位于东部山地森林植被向西部草甸草原植被的过渡地带,具有多种类型生态环境系统,天然植被、野生动植物比较丰富。

第一节 天然植被

天然植被主要分布在东部、东南部的低山丘陵区。由于人类长期垦殖,原始植被已被天然次生林和人工林所代替。天然次生林主要分布在农林乡境内,树种有杨、柞、椴等。野生经济植物有70多个科,200多种。其中食用植物13科21种,饲草植物8科23种,观赏植物20科32种,工副业原材料植物17科37种,药用植物40科118种。较珍贵的野生药用植物,有党参、刺五加、黄芪、五味子、柴胡、天南星、三七、苍术和细辛等。野生植物刺五加是产量比较丰富的贵重药材,储量约19.2万公斤,具有增加机体抵抗力,调节神经,治疗冠心病等功能,成品远销国外。境内没有大面积草原,仅在东部山区有一些零星草山、草坡和林中空地草地,中西部沿河两岸和台地间的水沟边有草甸草原,生长一些裂叶蒿、水蓼、三棱草、水稗草等小面积的草本植物。

第二节 野生动物

郊区野生动物主要有四大类:

兽类 刺猬、黄鼠、松鼠、香鼠、灰鼠、花鼠、红背鼠(红眼耗子)、草兔、狼、狐狸、狍子、鹿、貉、狗、獾、豹猫(山狸子)共15种。其中狼、狐狸、狍子、貉、狗獾、鹿已濒临绝迹。主要分布在三道镇、农林乡、大南乡低山丘陵区。常见的有松鼠、香鼠、花鼠和红背鼠。

鸟类雉、野鸭、啄木鸟、钓鱼郎、鸽子、水老鹳、麻雀、杜鹃、腊眉、猫头鹰、鹌鹑、喜鹊、乌鸦、红金钟、黄胸鸟(黄豆半)、燕、雁、苍鹰、雀鹰、大山雀、黑尾蜡、黑枕黄鹂(黄雀)、毛腿沙鸡、翠鸟、山斑鸠、寒鸦等26种。

鱼类 有两栖类和爬行类。草鱼、青鱼、鲇鱼、面条鱼、黑鱼、鲤鱼、鱼、鲫鱼、甲鱼、老头鱼、狗鱼、泥鳅鱼、蛇、蚯蚓等23种。

昆虫类 粘虫、玉米螟、大豆蚜虫、大豆食心虫、高粱蚜虫、高粱长蝽象、粟茎跳虾、蝗虫、草地螟、稻飞虱、水稻清叶蝇、稻摇蚊、胡萝卜蝇、菜青虫、七星瓢虫、草蜻蜓、赤眼蜂、蜜蜂、蟑螂、蛴螬、蝼蛄、蚂蚁、苍蝇、蚊子、臭虫、黑绒金龟子、小地老虎、黄刺蛾、柳毒蛾、杨潜叶甲等30种。

第七章 自然资源

郊区自然资源比较丰富,主要有土地资源、生物资源、水资源和矿产资源。

第一节 土地资源

据1982年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全区土地总面积为82113公顷。其中耕地58633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71.4%,旱田55593公顷,占耕地面积94.8%;水田3040公顷,占耕地面积5.2%;草地2971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3.7%(天然草地占70.6%,未利用草地占29.4%);园地573公顷,占土地总面积0.7%;水域5540公顷,占土地总面积6.7%;工矿用地353公顷,占土地总面积0.43%;交通用地2546公顷,占土地总面积3.1%;特殊用地40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0.05%;难利用土地566公顷,占0.7%;其他用地6143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7.5%,各类用地结构大体是一林(草)一水一村七分田。

第二节 矿产资源

郊区主要矿产资源有煤、砂石、膨润土、白土。煤探明储量为2176万吨,现有新立城煤矿、新立城第二煤矿、石碑岭煤矿和净月煤矿。砂石主要分布在大屯阜丰山,东南部低山丘陵地区和沿河旁。膨润土分布在三道镇丰产村,储量很多。白土分布在农林乡勤俭村李家洼子屯、大南乡柳树村、郊区林场后干达山等地。

第八章 自然灾害

郊区自然灾害具有种类多、频率高、分布广、危害大等特点。其中波及面最大的是低温冷害,危害最严重的是水灾,发生频率最高的是雹灾,持续时间最长的是病害。自然灾害以水害为多,其他灾害次之。年内一种自然灾害为害较少,多种自然灾害并存为害较多,局部性小灾年年不断。

第一节 低温冷害

郊区≥10℃的积温稳定性较差,容易发生低温冷害。低温冷害分延迟型和障碍型两种,4~5月份,每当出现严重春寒或倒春寒天气时,往往延迟播种和种子发芽出土时间及幼苗生长速度,甚至造成部分地块坏种,从而使生育期推迟。建国以来,郊区先后出现12个低温冷害年,其中1954、1969、1972、19764年为延迟型冷害,1977年为障碍型冷害。春寒年有1960、1969、19793年。其中,1960年从4月上旬一直到6月上旬,连续7旬气温旬距平均为负值;1969、1972两年,5月中旬的气温均在12℃以下;1979、1980两年,从4月至5月中旬,连续5旬气温旬距平均都是负值。郊区历史上有5个低温年都是春、夏、秋连续低温,5~9月份活动积温在2750℃以下。低温冷害机率,一般为17%。

第二节 水灾

水灾含涝灾,多发生在夏季,分洪涝和内涝两种,是危害郊区较严重的一种自然灾害。

洪灾从1953~1985年的33年中共发生4次。其中1953年受灾面积3066公顷,占耕地面积的4.5%,成灾面积1866公顷,占受灾面积的60%左右,有666公顷绝收。1956年受灾面积5666公顷,占耕地面积的8.3%,成灾面积3200公顷,占受灾面积的57.8%,有1333公顷绝收。1964年受灾面积9400公顷,全部成灾,占耕地面积13.7%,绝收面积5333公顷。1985年受灾面积39666公顷,成灾面积18333公顷,占耕地面积的32%,绝收面积8666公顷。

涝灾 最严重的出现在1963年,受灾面积9733公顷,成灾面积9666公顷,占受灾面积的99%,占易涝耕地面积的66%。1963年全年降水量虽然不大,但都集中在7月份,占全年降水量的59.3%。涝灾多发生在河谷地带和平原低洼地带。此外,涝区工程标准低,而且不配套的地方,也容易发生涝灾。

第三节 旱灾

干旱是因土壤水分不足,造成芽干、缺苗、籽粒干瘪,导致产量下降的一种气象灾害。干旱分为春旱、伏旱和秋旱3种,其中春旱危害较大,秋旱造成的损失较严重。

春旱 指4~5月份大田作物播种,出苗期出现的干旱。前一年9~10月降水量少于55毫米,当年4~5月份降水量少于40毫米,第一场接墒雨在5月底出现,凡符合上述之一者,即为春旱年,具备两个指标者,为严重春旱年。郊区自1958~1988年,30年中共发生春旱年14次,即1958、1962、1963、1964、1965、1972、1973、1975、1976、1978、1979、1982、1983、1984年,机率为46%,其中1958、1982年为严重春旱年。

伏旱 指7月中旬到8月上旬出现的干旱。此时正当盛夏,气温高,作物生长旺盛,又值抽穗开花期,对水分要求敏感,一旦少雨,影响抽穗和颖花发育,群众称为“掐脖旱”。伏旱的指标是:7月中旬到8月上旬的降水量≤100毫米,该期有半个月以上的少雨段,没有平均日雨量≥10毫米的降水过程,出现这种情况,即为伏旱。1958~1988年,郊区先后出现过4次伏旱,即1958、1965、1982和1984年,机率为13%。

秋旱 指8月下旬到9月上旬期间出现的干旱。此时大田作物正处于灌浆、乳熟阶段,干旱少雨,则影响籽粒饱满,群众称之为“秋吊”。秋旱的指标是:8月中旬到9月上旬降水量≤50毫米,有连续半个月以上的少雨段,在少雨段内,没有日平均雨量≥10毫米的降雨过程。1958~1988年,郊区先后出现5次秋旱,即:1962、1965、1975、1978和1983年,机率为16%。

第四节 风灾

风灾是郊区常见的一种自然灾害。一般来说,常风构不成自然灾害,风力达到8级或瞬间风速17米/秒的大风才能造成灾害。风灾主要出现在春季(4~5月)或夏秋季(7~9月),其中以春季风灾为最多,危害最大,春季风灾能刮走地表肥沃土壤,使土壤水分丧失,加重农田春旱,还能刮走播种后的种子,埋住和毁坏出土幼苗,迫使毁种补种。春季大风之日,正是火灾危险之时,一旦出现火灾,便造成重大损失。

郊区西北部,地势平坦,河谷宽阔,春季大风平均日数在15天以上,夏秋季大风平均日数在两天以上,全年大风日数大于30天。除农安县外,是长春市风灾较重地区。1974年以来,郊区曾出现4次风灾,即:1974、1976、1977和1978年。

第五节 雹灾

郊区位于中纬地带,从初夏到盛夏,经常受极锋急流锋区的影响,冷暖空气活动强烈,每当贝加尔湖压槽移至,或副热带锋区北上时,境内上空极易产生斜压不稳定和切变不稳定,因而常有冰雹天气出现。年平均降雹日数为2.9天,其中8月为1.2天,除双阳县、榆树县外,是长春市降雹较多的地区,降雹机率为88.2%。

降雹大多出现在下午,极少数出现在夜晚。东南部的低山丘陵区,地势起伏较大,强对流的积云雨较多,降雹次数较多。降雹过程多发生在山前台地并沿谷地移动,所谓“雹走老路”,“雹打一条线”。据统计,近10年来,降雹次数较多,10年雹灾面积,相当于全区一年的粮豆种植面积。雹灾比较严重的年代是1971和1977年。1977年6月13日发生的雹灾最重,庄稼打成了光杆,蔬菜打掉了瓜果。

第六节 霜冻

霜冻是一种低温灾害。作物在生长季节里,由于地面温度突然下降到0℃以下,从而使植物受到了损伤甚至死亡,是经常出现的一种自然灾害。

郊区霜冻分春霜和秋霜两种类型。春霜也称晚霜,多发生在作物苗期,果树开花期和越冬作物返青期。秋霜也称早霜,多发生在作物即将成熟期和蔬菜收获期。郊区地处中纬较高地带,受冷空气影响的时间较长,因而早霜来得早,晚霜走得晚。初霜日为9月26日,终霜日为5月2日,平均无霜期为159天。西北部为平原台地区,地势比较平坦,受地形影响,风速较大,对流作用较强,因而霜冻较轻,特别是谷地不易出现霜冻,是霜冻较轻地区。

第七节 虫灾

郊区农作物害虫有粘虫、蚜虫、玉米螟、金针虫、草地螟、黑绒金龟子、蒙古象甲、大豆食心虫等。其中,危害较重的有粘虫、大豆蚜虫、高粱蚜虫和玉米螟。

粘虫,建国后年年有发生,最严重的是1975年,玉米受灾面积为2.4万公顷,占玉米面积的70%,成灾面积1.92万公顷,减产40%。

地下害虫,历年都有不同程度发生,主要有蛴螬、蝼蛄和金针虫,一般发生在高粱、玉米地里,面积达20公顷,成灾面积13.3公顷,减产40%,发生时间一般在5月中下旬。

第八节 地震

郊区位于松辽平原断陷带内,伊舒地堑从东侧穿过,西侧为松辽盆地地震构造带,受其影响,存在潜在的地震威胁。1966年以来先后发生过7次地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