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简称长春光机所)成立于1948年10月。

它位于朝阳区的南湖之滨,有职工3246名,其中高级研究员及工程技术人员220余名,中级研究员及工程技术人员700余名。其主要科研领域是现代应用光学、光学技术基础、精密机械与机械学、光谱技术与激光光谱仪器、光电工程等五大项目。

建国初期,在光学玻璃熔制、光学镜头设计、薄膜工艺以及显微镜、测定仪器、精密计量仪器、光谱仪器等方面为建立我国的光学工业起了先驱作用。机械方面曾在实验应力分析、压力加工、黑色铸造等方面作出贡献。1958年、1961年分别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电子显微镜和第一台激光器,以及大型水晶摄影仪、万能工具显微镜、高温全能显微镜、高精度经纬仪、晶体谱仪等,先后为我国航空、宇航事业、原子能事业、光学、电视、医疗、冶金机械等方面的发展做出贡献,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七五”期间,该所大力加强技术基础,调整科研结构,提高素质,充分发挥光、机、电多学科的综合优势,完成“七五”攻关项目和科研任务,扩大国内外横向联系和学术交流,为国民经济建设和国防现代化建设服务。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简称长春应化所),1948年10月长春解放后成立的,当时称“东北科学研究所”,座落在南湖之畔。1954年6月与中国科学院物理化学研究所合并,组成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1988年有职工1396名,其中副研究员以上科技人员69名,中级科技人员407名。

主要研究高分子化学和物理、物理化学、无机化学和现代分析化学,承担国家、科学院的重点攻关任务,同时广泛开展横向联系,为大、中型企业的技术改造、消化吸收、引进技术和发展乡镇企业进行大量的应用化学研究。

该所在合成橡胶、稀土化学、特种高分子材料、多相聚合物、催化、电化学、结构化学、分析化学等方面的研究较有特色,在我国的经济和科学发展中做出了重大贡献。

卫生部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

卫生部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简称长春生研所),是在解放前原伪满“厚生研究所”的旧址上,1946年建立起来的。该研究所一部分在朝阳区内,它担负生物制品及血液等制品的生产和研究任务,有职工1100余人,制品由十几种发展到近百种。几十年来,该所为预防、诊断和治疗传染病做了大量的生产和研究工作,为降低传染病的发病率,控制和消灭传染病的流行做出重要贡献。该所研制的“吸附精制破伤风类毒素”于1982年曾获国家银质奖,被卫生部选为援外制品出口。白喉疫苗、破伤风类毒素的生产技术,超过了当时的国际水平。

根据防病灭病的需要,在“七五”期间该所已发展成为东北地区实用免疫学的中心,在进一步研究传染病免疫的基础上,逐步向非传染免疫、自家免疫病和免疫缺陷病等领域扩展,研制更多的预防、诊断和治疗的免疫制剂。

中国科学院长春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长春物理研究所(简称长春物研所),位于南湖北侧,创建于1958年。

该所以发光学及其应用为主要研究方向,同时开展集成光学和电子学的专业化研究。职工2775人,其中高级科技人员79人,中级科技人员256人,初级科技人员142人。

主要研究:光源及照明技术;显示显像技术;光电子学技术;微波遥感、数学通讯及微机的应用技术;发展和发光学交叉的边缘科学与技术。在国内发光学领域中取得成果276项,已成为一个新型发光学的研究基地。

中国科学院长春地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长春地理研究所(简称长春地研所),建于1958年,地址在朝阳区工农大路。是中国科学院在东北地区的综合性地理研究单位。设有沼泽、经济地理、化学地理、遥感应用和地图五个研究室。1988年有职工295人,其中研究员3人、副研究员及高级技术人员42人、助理研究员及中级职称人员66人。

建所以来取得120多项重要科研成果。先后与芬兰、美、日、德、英、荷兰、罗马尼亚等国家建立联系。在“七五”期间承担国家攻关项目,面向东北地区,为有关省、自治区社会经济发展与“四化”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