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第四节 教师队伍

一、小学教师

1927年乡五区第二小学仅有教师2人。沦陷时期的樱木等6所日本人小学有教师124人,都为日本人。国民党统治时期4所小学有教师103人。

解放后的小学全部留用了国民党时期的教师。当时有教师105人,年龄大多数是在20~35岁之间,87%是师范和国高毕业生。1952年小学发展到14所,教师已达到265人,新增的教师是从其他行业改业过来的或高中毕业生。大跃进时期小学发展较快,师资严重缺乏。1958年区文教局为解决小学教师不足的问题,委托区教师进修学校开办了师范学校,招收初师1个班40人,中师2个班119人,这些学生毕业后,全部分配到小学任教。五十年代末期开始,一些师范学校的毕业生陆续分配到小学任教。这一时期兴办的民办小学,教师主要是退休老教师、分配到外地没去的中师毕业生和从社会上招收的知识青年。1960年区教师进修学校培训204名社会知识青年充实到小学教师队伍,同年还招收18名初中毕业生到小学担任低年级教师。1963年朝阳区小学教师达到570名,其中胜任的537人。1965年对代课教师进行培训,经考核后有150名代课教师转为正式教师。

随着小学的发展,教师队伍逐渐扩大,到1968年小学教师达到1078人,

但仍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1971年遵照毛主席关于“教改问题,主要是教员问题”的教导和《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纪要》精神,加强了教师队伍的改造和建设,区文教局选用工人到小学任教。1973年全区小学(含驻区校)教师达到1804人,文化结构为本科毕业生的31人,专科毕业的103人,中师毕业的998人,初中和高小毕业的672人。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中央把教育提到重要的战略地位,教师队伍得到加强,同时加强了对小学教师的培训,不胜任的教师下岗接受培训,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参加省、市、区教育系统进修。区教师进修学校组织文化提高班,师资培训进修班,不断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仅1981年就办了11期业务进修班,有600名教师参加了学习,到1982年末,小学教师中有90%能胜任教学工作。

1983年三乡所属的28所小学划入朝阳区,使区属小学教师达到1446人。到1988年末,全区小学教师达到2875人,其中区属小学教师1787人。区属小学教师中,中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占教师总数的71.5%,特级教师6人,获高级职称的10人,中级职称的855人。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656人,36~45岁的中年教师532人,中青年教师占教师总数的66.4%。

二、中学教师

沦陷时期,2所日本人中学1942年时有教师67人,都为日本人。国民党统治时期区内3所中学有教师116人。

建国后的中学留用了国民党时期的教师,随着中学数量的增加,教师队伍不断扩大,除师范院校的毕业生分配到中学任教外,还从小学教师和中学职员中提调中学教师,同时还在社会招用高中毕业生任代课教师。1958年开始创办民办中学,民办中学的教师来源主要是中学退休的教师,部分大中专毕业生和待业的高中毕业生。1960年区属中学有教师527人,其中民办教师46人。六十年代本着“自力更生,就地取材,能者为师,水涨船高”的原则,实行长期与短期培训相结合,集中与分散培训相结合,离职学习与在职进修相结合的办法,解决了师资不足与质量不高的问题。

“文化大革命”前每年都有大专毕业生分配到中学任教,同时从外地调入教师,从小学教师中提调,从其他行业转入,加之区内的自培,使中学教师队伍迅速扩大,到1968年中学有专任教师1100人,民办教师116人。1972年民办教师中有40人转为正式教师。1974年实行开门办学,各中学还聘任1~2名工人担任教师。1977年在民办中学任教的60名民办教师全部转为全民教师。

年底,区属25所中学有教师1666人。

1978年后,年年有师范院校毕业生分配到中学任教。1981年,为使中学教师达到相应学历(大专以上),区组织教师参加市教育学院的师资培训班,同时区进修学校还组织各种类型培训班和提高班,提高师资水平。1983年三乡5所中学调入,区属中学教师达到了1716人。到1988年底全区中学教师达到2819人,其中区属中学教师879人。在区属中学教师中有高级教师108人,中级教师420人。中学教师中达到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726人,占教师总数的82.6%。年龄结构为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343人,占教师总数的39%,36~45岁的中年教师457人,占教师总数的52%,46岁以上的老教师79人,占教师总数9%。

第五节 校舍建设

沦陷时期的新京中学、樱木小学、白菊小学、锦丘高等女学校、顺天小学、春光小学、双叶小学的校舍都为砖木结构的二层楼房,建于1936~1940年间,有的校舍除教室之外还建有室内体育室。国民党进入长春后,不但没能建设新校舍,有的校舍(锦丘高等女学校)还被占作兵营。

解放后,对沦陷时期的旧校舍进行维修,继续使用,同时利用战争期间被破坏的民宅、机关住房,废弃的工厂、仓库进行改造作为校舍,1949~1955年期间维修、改造10所小学校舍,中小学校舍面积达9564平方米。从1958年开始民办中小学迅速增加,但基本上利用废弃的房屋,加以改造或师生自己动手盖起简易的校舍,仅1960年,师生自己动手盖了2725平方米的简易教室,同时政府也加快新校舍建设,到1960年新建了慧春小学校楼房校舍1260平方米,清华、五十一中、三十八中平房校舍5260平方米。

1961年区文教局成立了基建办公室,负责全区中、小学校舍的规划和建设,同时,国家加大了对校舍建设的资金投入,使新校舍建设速度明显加快,仅1962年,国家投资18.4万元,完成8000平方米的基本建设,新建、扩建小学校舍4处,2793平方米,改建校舍7处,5207平方米,增加了90个教室。1963年利用工业“下马”的厂房、其他闲置的房屋,因陋就简地改造成5所小学校舍,新建了2处校舍,到1965年总计新建了西民主、育光、慧春、六十八中、三十中、春郊、宁静、延安、五十一中、城西中心校12处校舍,16646平方米,其中楼房11071平方米,平房5575平方米。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校舍建设速度放慢,到1970年五年间只建4处新校舍,由于这时期,学校“停课闹革命”和“打、砸、抢”,校舍无人管理,一些校舍遭到破坏,维修又跟不上去,校舍中的危房数量增加。1970年成立了朝阳区文教基建维修队,负责全区中小学校舍的管理、维修和建设。1972年对五中、四十四中、孟家、白山、西中华等15所中、小学的校舍进行了大修,维修和翻修,面积达14100平方米。驻区单位积极支援校舍建设,1972年,校舍建筑投入62.57万元,其中地方自筹30.59万元,建筑面积8540平方米,到1975年共建了开运、南湖、六十九、八十七、八十六、翔云、五十一、西中华、富锦、新民、育光等中小学校舍,面积达18399平方米。1975年中学校舍建筑面积达到117074平方米,教室818间,小学校舍建筑面积79213平方米,教室726间,1976~1980年间新建了九十一中、职业高中、延安小学、一百二十五中校舍,对双德中心校和西新中心校校舍进行扩建,建筑面积达1291平方米。

1980~1988年间,拆除了宽平、安达、富锦、北安、安民、西中华、解放、六十七中、四十五中、三十八中、三十中等11处旧校舍,面积达11495平方米,翻建、扩建成新校舍,面积达31942平方米,其中新建和扩建的开运、正阳、新民、八十九中、区进修学校、职业高中校舍,面积达7915平方米。这一时期乡村小学新建、扩建校舍15栋总面积达35415平方米。在翻建新建校舍的同时,也加强了校舍的管理和维修工作,朝阳区教育局制定了《朝阳区各级各类学校校舍管理办法》、《关于重申中、小学校舍设备管理的几项具体规定》,每年对各校的校舍管理工作进行检查和评比,1984年至1986年朝阳区连续三年被省市教育部门评为校舍建设和管理先进区。区文教基建部门抓紧对校舍的维修工作,仅1986~1988年,全区中小学校舍维修投资121.7万元,其中维修房屋面积169253平方米,土建维修85411平方米,门窗维修24469平方米,围墙25763延长米。

截止1988年底,全区共有小学校舍(不含驻区)117栋,其中楼房35栋,平房82栋,总面积97503平方米,教室903间,一类校舍29栋,二类校舍64栋,三类校舍24栋。中学校舍(不含驻区)95栋,其中平房81栋,楼房14栋,总面积75030平方米。一类校舍14栋,二类校舍45栋,三类校舍15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