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吉剧表演

王青霞,一级演员。1936年生,吉林敦化人。曾任敦化县评剧团演员、吉林省戏曲学校评剧青年演员进修班学员、吉林省青年评剧团演员、吉林省吉剧团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

王青霞7岁开始学习京剧,后改学评剧,工花旦,启蒙老师金玉霞。1954年她参加全省第一届戏曲观摩演出受到好评。1956年她被省文化局作为尖子人才选送到北京参加文化部举办的第二届戏曲演员讲习会学习。她在《桃李梅》《樊金定骂城》《无盐娘娘》《佘太君抗婚》《夺印》《江姐》《情法之间》等27个吉剧剧目中扮演了花旦、青衣、刀马旦、老旦等各种性格鲜明的人物,深受观众和文艺界的好评。其中《樊金定骂城》中扎大靠连唱100多句,依然感情充沛、精神饱满,很见功夫。她还创造了“翻身用靠旗将手绢打上城头”的绝活,颇具特色。

王青霞主演的《佘太君抗婚》参加吉林省纪念吉剧创建25周年实验剧目调演。《江姐》中双枪老太婆的唱段,由中国唱片社灌制了唱片。《山乡喜事》被拍成第一部吉剧电视剧。《春雨红花》参加全国儿童剧观摩演出获演出奖。她在《情法之间》中饰演的方兰曾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受到广泛好评,并获1980年吉林省戏曲调演表演一等奖,其唱段由吉林省电台录音、播放。她合作导演的《三请樊梨花》,获吉林省第一届吉剧会演导演一等奖。2013年王青霞获吉林省委宣传部颁发的吉剧发展贡献奖。

隋晶莹,一级演员,吉剧第一代很有影响的主要演员。1938年生,河北抚宁人,中共党员。曾当选1960—1987年历届吉林省政协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吉林省戏剧家协会理事。

隋晶莹工青衣、老旦,表演细腻,在28个吉剧剧目中探索与创造了吉剧的闺门旦、青衣、老旦和彩旦等各种角色的表演艺术。在吉剧的第一部大戏《蓝河怨》中饰演女主角蓝瑞莲,成功地创造了吉剧第一个青衣角色,她的演唱由吉林电台录音,中国唱片社灌制唱片。在《桃李梅》中饰演过袁玉李、袁玉梅,该剧于1980年被拍成电影。在《闺戏》中饰演袁玉李,被中央电视台录制到“南北戏剧欣赏”节目中在全国播放。1987年赴香港演出时,她改演封氏,根据饰演人物特定的身份和性格,打破传统戏曲行当表演程式的束缚,创造性地将青衣、老旦和彩旦的优长集于一身,塑造出一个独具特色的人物形象,受到好评。在《搬窑》中饰演王宝钏,身段和唱念更见功力,是她技艺成熟的代表之作,她创造了吉剧的长水袖,用以表现王宝钏复杂的内心活动,收到了显著的艺术效果,进而总结出了吉剧长水袖功“二十字诀”的表演方法。《搬窑》成为吉剧最有代表性的艺术精品之一,其唱段由中国唱片社灌制唱片。她还主演了吉剧代表剧目《雨夜送粮》《军民之间》《珍妃泪》等。2013年吉林省委宣传部授予隋晶莹吉剧发展贡献奖。

杨俊英,一级演员。1938年生,河北沧县人,中共党员。曾当选吉林省政协三、四、五届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吉林省戏剧家协会理事。

杨俊英戏曲功底深厚,学习吸收了评剧、二人转、京剧、川剧、晋剧等艺术品种的优长,表演技艺精湛。在10多个吉剧剧目中成功地塑造了众多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深受观众赞赏。代表剧目有《桃李梅》《包公赔情》《玩会跳船》《金水桥》《小护青员》《春雨红花》《打神告庙》等。其中《包公赔情》中王凤英的塑造尤为真实生动,令人难忘。她从特定人物出发,打破行当界线,以青衣为主,兼容老旦技巧,表演深沉细腻,唱腔刚劲有力,水袖功融京、评与二人转技巧于一体,娴熟优美,运用自如。这一人物形象得到东北各地和北京广大观众的热烈欢迎和专家的高度评价。该剧于1979年拍成戏曲艺术片,获长影小百花奖,还作为教学剧目多次教授给本团学员和戏校学生。该剧是吉剧中最有声誉的艺术精品之一,曾获吉林省第一届吉剧会演表演一等奖和优秀唱功奖。她撰写的《理解人物刻画人物》一文,总结了她演《包公赔情》中王凤英的体会,为探索创造有吉剧特色的闺门旦和青衣行当的表演艺术做出了重要贡献。2013年吉林省委宣传部授予杨俊英吉剧发展贡献奖。

李松桥,吉剧表演艺术家、导演、制片人,吉剧第一代很有影响的主要演员。1940年生于吉林省松原市,毕业于中国戏曲学院导演系。曾任吉林省吉剧团演员、吉林省戏曲学校副校长兼导演系主任、吉林省艺术研究院表导演理论研究室主任。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

李松桥参与创作演出吉剧《蓝河怨》《桃李梅》《搬窑》《小鹰展翅》《常青指路》《江姐》《秋月》《金水桥》《雨夜送粮》《让印》等30余部,其中《桃李梅》获文化部优秀保留剧目奖,1980年拍成电影后获第五届大众电影百花奖。同时,他导演了吉剧《枭雄梦》《老师你好》《情探》《老男老女》《时代楷模吴雅琴》等。他在吉林省戏曲学校任职期间为吉林省乃至全国输送了大批艺术人才。他参与导演、主创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炎黄始祖》《乔家大院》《嫁到非洲》《国宝》《命运》《军中最后一个马帮》《天地民心》《无花的夹竹桃》《蝴蝶兰》《李白》《台湾海峡》、电影《罪恶欲望》等影视剧作品30余部,其中部分作品获飞天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等国家级奖项。他曾担任中央电视台《梦想剧场》《星光大道》等栏目主创,推出了凤凰传奇、李玉刚、王二妮、旭日阳刚、刘大成等深受观众喜爱的百姓歌手。

李松桥曾获吉林省戏剧家协会最具影响力的戏剧艺术家称号,吉剧发展贡献奖,吉林省二等劳动模范奖章,吉林省二人转艺术特殊贡献奖等。吉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邬莉,一级演员,吉剧旦角代表艺术家。1943年生,黑龙江省哈尔滨人,中共党员。1955年5月考入长春市评剧团,1959年吉剧创建后成为主要艺术实践者。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吉林省戏剧家协会理事。

邬莉9岁开始学习京剧,师从郑锡伍,工花旦、青衣。她有很深厚的艺术功底,博采广纳,汲取各类艺术的优长,融会贯通,为己所用,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她在传统戏、现代戏、文戏、武戏、青衣、刀马旦各行皆能胜任,先后在20多个吉剧剧目中担任主要角色,有近万场的演出实践经验,成功地塑造了一批栩栩如生的舞台艺术形象,深得观众的喜爱和文艺界的称赞,被誉为“吉剧之花”。主要代表剧目有《桃李梅》《燕青卖线》《珍妃泪》《桃李逢春》《打瓜园》《三夫人》《黛玉归天》《铡美案》《狱卒平冤》《倒霉大叔的婚事》《五个黄昏》《江姐》。邬莉塑造的江姐是吉剧现代戏人物塑造最成功的一个。邬莉撰写的《急起直追迎头赶上》《谈演江姐的体会》等文章,为吉剧现代戏的表演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邬莉曾获吉林省第一届吉剧会演表演一等奖及优秀唱功奖,1986年吉林省中青年演员评比演出一等奖,吉林省吉剧现代戏实验剧目演出二等奖。2013年邬莉获吉林省委宣传部颁发的吉剧发展贡献奖。

姜秀玉(1944—2011),一级演员,吉剧创建第一代演员之一。山东青岛人。1956年参加长春市东北地方戏队学习二人转,1957年她代表吉林省参加全国曲艺调演,1959年开始参加创建吉剧的实验。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

姜秀玉师从著名二人转艺人李青山、程喜发、王悦恒,有着坚实的二人转艺术功底,并善于从京剧、评剧、越剧、河北梆子、莆仙戏等剧种中吸收艺术精华来充实自己,将戏曲花旦行的表演技巧与二人转上装的表演身段相结合,加工创造出有着自己特色的吉剧花旦表演方式。在演唱上,把二人转的演唱技巧与戏曲唱法相结合,形成了真假嗓相兼、虚实相生、韵味浓郁深厚、润腔俏皮华丽、灵活流畅、委婉动听、地方特点鲜明的演唱风格。姜秀玉有很强的创腔能力,能够为她所扮人物进行唱腔设计,所创唱腔曲调丰富,性格鲜明。其代表性唱段已收入《吉剧唱腔选》《中国戏曲音乐集成·吉林卷》等书中。主要代表剧目有《蓝河怨》《桃李梅》《燕青卖线》《玩会跳船》《金水桥》《夺印》《夜幕下的哈尔滨》《秋月》《奇错姻缘》《山乡喜事》《包公赶驴》等。她在《包公赶驴》中吸收“跑驴”的民间舞蹈动作,将其化为精巧的戏曲身段,而使表演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姜秀玉曾获1986年吉林省中青年演员评比表演一等奖,吉林省戏曲会演演出奖。

刘丰(1944—2015),吉剧表演艺术家,吉剧武丑的杰出代表。辽宁沈阳人。曾任长春市评剧团演员、吉林省戏曲学校评剧青年演员进修班学员、吉林省青年评剧团演员、吉林省吉剧团演员兼导演。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吉林省戏剧家协会理事。

刘丰出身于戏曲世家,其母为吉剧导演金玉霞。他擅文丑,更擅武丑,成功地在《桃李梅》《燕青卖线》《雨夜送粮》《樊金定骂城》《红灯记》《三请樊梨花》等剧中扮演了各种人物。在《燕青卖线》中扮演的时迁,成就最为突出。他将手绢抛出几丈远、在观众席里转一圈再回到手中的“凤还巢”手绢功,更堪称奇绝。刘丰在这出戏中的精湛表演,成功地开创了吉剧武丑这一新行当,为吉剧武丑的表演艺术和独特风格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该剧首演于1961年7月,1979年拍成电影,在全国放映。《燕青卖线》已成为吉剧的艺术精品和教学剧目。刘丰饰演时迁的表演艺术,作为范本,不断被传授给青年演员和学员。对外省的戏曲剧团也有较大影响,曾应邀为多家单位辅导吉剧时迁的表演技巧。他导演的吉剧剧目还有《好媳妇》《东海小哨兵》《屠夫状元》《孙猴上任》《骂鸭》等。

刘丰参与编、导、演的《打瓜园》,在全省首届吉剧会演中获导演一等奖、表演一等奖、念白攻关奖和武打设计奖。2013年吉林省委宣传部授予刘丰吉剧发展贡献奖。

肖汉臣,一级演员,吉剧第一配角。1945年生,吉林长春人。1958年考入吉林省戏曲学校,开始从事文艺工作,1959年调到新剧种实验剧团(吉林省吉剧团前身),1990年任吉剧团青年队授课教师。中国戏剧家协会吉林分会会员。

肖汉臣参加了40多出剧目的演出,既擅文丑,又擅武丑,如《桃李梅》中的书童、方彪、方寿,《包公赔情》中的包兴、赵虎,《江姐》中的乡丁、蒋对章,《燕青卖线》中的时迁、《三请樊梨花》中的守关兵、《十五贯》中的娄阿鼠、《渡口》中的背筐人、《春雨红花》中的大刘等,小人物放大光彩,最出彩的要数《江姐》中乡丁和《三请樊梨花》中的守关兵。他参加春节晚会《闹虎年》的演出,在《喜堂》中饰老军。2001年在吉林省电视台录制坐唱《处处有亲人》时担任导演。2002年他参加吉剧电视剧《完颜阿骨打》的拍摄,饰演萨满一角。他参加古装吉剧《钟馗娶妻》的编导组,该戏填补了吉剧没有“钟馗”戏的空白。对吉剧的绝活“手绢技巧”,从四角、八角到一米长,从单片花到双片花,从立转到上平转、下平转进而远抛,有发展创新,更有传承育人,获吉剧团记大功一次,被誉为“手绢第一人”。曾担当《桃李梅》第一稿复排总导演和中央戏曲学院吉剧班《桃李梅》总导演。

在吉林省第一届文艺调演中,他以《江姐》中的乡丁一角获表演一等奖。凭《三请樊梨花》中的守关兵获吉林省吉剧会演表演一等奖、武打设计奖。凭《燕青卖线》中的时迁一角获吉林省中青年会演表演二等奖。他参演的《春雨红花》参加全国儿童剧观摩演出,获演出奖。2013年吉林省委宣传部授予其吉剧发展贡献奖。

霍福庆,一级演员,吉剧包公第一人。1949年生,吉林长春人。先后工作于长春京剧团、吉林省京剧团、吉林省吉剧团。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吉林省戏剧家协会会员。

霍福庆于1959年进入长春市文化局主办的长春市河北梆子剧团学习,1971年拜我国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方荣翔为师,集中学习裘派花脸发声表演艺术,并以此为基础尝试将京剧花脸发声及表演特色融入吉剧艺术,创作出《包公赔情》《包公赶驴》等多部剧目,个人也多次获表演奖项。代表剧目《包公赔情》《桃李梅》被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成戏曲电影,在全国热映,还经常在中央电视台、吉林省电视台播放,网络点击率较高。还参演了《关东吉卜赛人》《山魂》《怀德县令》《智取威虎山》《奇袭白虎团》《龙江颂》《杜鹃山》《八一风暴》等剧目。20世纪80年代后进入影视表演圈,先后出演了电影《开头那些日子》《马村来个朱警官》《赵尚志》,电视剧《大宅门》《计中计》《李卫当官》《七雄争霸》等30余部影视作品,另外担任副导演、制片拍摄《牛子厚与富连成》《新天龙八部》《十八号摄影棚》等影视作品。

《包公赔情》获1979年电影小百花奖、1986年吉林省青年调演表演一等奖。他参演吉剧电影《大唐女巡按》(饰演武三思),该剧获得2015年第三十届中国金鸡最佳戏曲电影奖。他曾获吉林省中青年调演表演一等奖,吉林省首届艺术节表演二等奖,2011年获吉林省戏剧家协会评选的最具影响力的戏剧艺术家称号,2014年获吉林省文化厅评选的吉剧名角奖。

王桂芬,一级演员,吉剧第二代演员代表人物。1955年生,内蒙古通辽人,中共党员。曾任吉林省吉剧团党总支副书记,吉林省群众艺术馆(现吉林省文化馆)党支部书记、馆长。曾当选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王桂芬从事吉剧表演30多年,唱念做舞全面发展,手绢绝活娴熟精湛,穿旗鞋耍长绸更是一绝。尤其在文华奖剧目《一夜皇妃》中她不仅穿旗鞋,长绸整幅且比其他剧种长绸宽一倍,并且不加棍,增加了演员操作难度,她这一创新为吉剧花旦艺术的发展提高发挥了重要作用。代表作品有《春雨红花》《燕青卖线》《三放参姑娘》《一夜皇妃》《小护青员》等。其中《燕青卖线》1979年被拍成戏曲电影。《三放参姑娘》获1985年首届中青调演表演一等奖、优秀唱功奖,1987年参加香港地方戏曲展受到专家好评。20世纪90年代她代表我国先后出访日本、韩国、越南等国家,为弘扬吉剧艺术做出了贡献。作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向吉剧团年轻演员传承吉剧优秀的保留剧目一台大戏《一夜皇妃》、两出小戏《燕青卖线》《三放参姑娘》和折子戏《时迁盗帖》。

她多次获得吉林省中青年调演一等奖、吉林省艺术节表演一等奖,获1985年全国戏曲观摩演出主演二等奖,全国地方戏曲交流演出(北方片)优秀表演奖,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主演奖,文化部第四届文华表演奖。1994年被评为吉林省劳动模范,吉林省首批省管专家,德艺双馨艺术家。

梁学华,一级演员。1959年生,吉林双辽人,中共党员。1976年参加工作。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吉林省戏剧家协会理事。

梁学华1993年出演《一夜皇妃》获文化部全国地方戏曲交流展演表演奖,该剧同时获文化部文华新剧目奖。1996年出演吉剧《关东雪》获文化部全国现代戏展演表演奖和评委会特设的优秀伴唱奖,该剧同时在文化部第七届文华奖评奖中获文华新剧目奖和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2002—2003年出演新编历史大型吉剧音乐剧《额娘梦》,该剧为吉林省委、省政府重点剧目工程。2004年她与吉剧音乐创始人那炳晨一起被中国音乐学院聘请为终身特约教授,并被授予学术专家。2009—2010年出演《希望的田野》参加全国新兴剧种研讨会展演。2011年出演吉剧《江姐》,成功塑造革命家形象。2012年出演《鹿乡姐妹》(后更名为《鹿乡女人》),该剧被吉林省委、省政府列为重点剧目工程,获吉林省委宣传部“五个一工程”奖。2013年出演《桃李梅》,该剧被文化部评为全国保留剧目。同年出演《站醒台》(原名《鹿乡女人》)获第十届中国艺术节优秀表演奖,该剧获文化部第十四届文华剧目奖。2016年在第二届辽吉黑蒙四省区地方戏曲优秀剧目展演暨吉林省吉剧优秀剧目会演中,演出吉剧《时代楷模吴亚琴》获吉林省舞台艺术桃李梅表演奖。2017年演出吉剧《宝贝回家》获菊苑流芳·第三届辽吉黑蒙四省区地方戏曲优秀剧目展演优秀表演奖。她曾获吉林省最具影响力的戏剧艺术家、文化部优秀专家称号。

马士杰,一级演员,吉剧第二代武丑行当代表。1960年生,吉林洮南人,中共党员。1977年吉林省戏曲学校毕业后进入吉林省吉剧团工作。曾任吉林省吉剧团副团长,现任吉林省戏曲剧院院长助理。2016年担任文化部文华大奖评委。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吉林省戏剧家协会常务理事。

马士杰师从贾寿春、赵炎、王青霞等名家,出演吉剧剧目30余部。1982年出演《孙猴上任》创造第一部吉剧“猴戏”,获全国优秀创作新剧目奖,个人获优秀表演奖。1984年出演《三请樊梨花》获全省吉剧会演个人表演一等奖、念白攻关奖、绝活奖。1987年他出演《春雨红花》获全国儿童戏会演优秀表演奖。1993年出演《一夜皇妃》,该剧目获文化部文华新剧目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1995年起他连续11年带领剧团参加央视戏曲春晚,其中《闹虎年》获一等奖。2002年他参加俄罗斯“彩虹杯”国际表演大赛获银奖,并被命名为“关东手绢大王”。2003年他在朝鲜“四月之春”国际艺术节中获表演金奖。导演《贵妃还乡》《桃李梅》《站醒台》《真假孙悟空》等,其中《站醒台》获文化部文华剧目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2017年担任纪念黄大年文艺会演总导演。担任2019年央视春晚长春分会场总导演之一,创排《东北的冬》《东北风》两部大型歌舞剧节目,向全国推广吉林文化旅游特色。

马士杰曾获全国地方戏曲交流优秀表演奖,第六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最佳配角奖,吉林省政府先进个人、最具影响力的戏剧艺术家称号。

李占春,一级演员,吉剧俊丑、老生的代表人物。1962年生,吉林集安人。1979年吉林省戏曲学校毕业后进入吉林省吉剧团任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吉林省戏剧家协会理事。

李占春应工小生、老生,成功地塑造了许多性格迥异的舞台形象。1980年在电影戏曲片《桃李梅》中饰燕文敏,该片获电视金鹰二等奖、飞天三等奖。1983年他在吉林省首届吉剧会演中,获表演一等奖和优秀唱功奖。在吉剧《三放参姑娘》中饰男一号那瓜,该剧获1985年全国戏曲观摩演出文化部颁发的优秀剧目奖,他获得主演二等奖。他先后在《盘丝洞》《火焰山》中饰演猪八戒,塑造了一个幽默的吉剧猪八戒。他在吉剧优秀剧目《一夜皇妃》中饰演穆昆达,该剧1993年获金鹰奖。1995年在《关东雪》中饰郭四虎,以深厚的唱功,真挚感人的表演获全国现代戏交流演出优秀表演奖、第六届文华表演奖,还获中宣部颁发的“五个一工程”奖。2015年在吉剧《关东草》中饰演一号人物关东草,该剧入选文化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优秀剧目巡演”。他出演的《小村故事》获国家艺术基金2019年度资助项目。

李占春2016年被吉林省人民政府授予吉林省第十四批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荣誉称号,2017年入选文化部“名家传戏——当代戏曲名家收徒传艺”工程项目。

杜娟,一级演员,吉剧第三代演员的中坚力量。1960年生,吉林梨树人。1978年参加工作任吉林省梨树县吉剧团演员,应工闺门旦,1986年调入吉林省吉剧团。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吉林省戏剧家协会会员。

杜娟扮相端庄娴雅,嗓音纯正洪亮,唱腔委婉动听,表演细腻精深,人物性格刻画把握准确,扮演的角色都得到很好的塑造。她在吉剧的保留剧目《桃李梅》中先后饰演过袁玉梅、袁玉李、袁玉桃,《一夜皇妃》中饰皇后,《四间房》中饰福祥妻。她一人分饰三角的火姑娘、雪姑娘、金姑娘在中央电视台戏曲晚会上受到专家的称赞。在吉剧戏曲电视片《江姐》中她饰演江姐,将江姐坚贞不屈、视死如归的革命气概表现得淋漓尽致。

杜娟于1980年参加吉林省戏曲会演,在小吉剧《黄连花》中饰演莲芳,获表演一等奖。1982年参加吉林省首届中青年演员调演,在《断臂姻缘》一剧中饰演郑小娇,获表演一等奖。1983年参加吉林省首届戏曲会演,在吉剧《晴雯传》剧中饰演晴雯,获表演一等奖和唱段攻关一等奖。1990年参加吉林省首届歌手大赛,获民族唱法一等奖。在吉剧《关东雪》一剧中饰演大白桃,获1995年全国现代戏调演优秀表演奖,该剧还获文化部颁发的文华新剧目奖及中宣部颁发的“五个一工程”奖。在吉剧戏曲影片《大唐女巡按》中饰演武则天,该剧获2015年第三十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戏曲片奖。

安静芳,一级演员,吉剧最有代表性的刀马旦,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吉剧传承人。1963年生,吉林抚松人。1979年考入抚松县山里红评剧团,1987年调入吉林省吉剧团。曾任吉林艺术学院吉剧科客座教授、吉林省文旅厅艺术职称高评委、文联举办的“小梅花”比赛评委、中国戏曲学院多剧种本科生考委、国家艺术基金评委。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吉林省戏剧家协会理事。

安静芳主演了《三请樊梨花》《火焰山》《虹桥赠珠》《关东雪》《希望的田野》等数十部剧目。吉剧《关东雪》获第七届文华新剧目奖,安静芳获得优秀伴唱奖。她赴法国巴黎演出吉剧《三请樊梨花》,获第二届戏剧展演青年艺术家奖。她曾到法国、英国、柬埔寨、日本等多国进行演出,在柬埔寨受到西哈努克亲王接见并为亲王做专场演出。她主演的吉剧《时代楷模吴亚琴》、大型吉剧《宝贝回家》连续两次参加了辽吉黑蒙四省区地方戏曲展演,均获优秀剧目奖,个人获优秀表演奖。2020年6月由她指导的曲目《三请樊梨花·巡营》《三请樊梨花·喜堂》入选2020年度“中华优秀传统艺术传承发展计划”戏曲专项扶持项目名单。

安静芳曾被评为文化部优秀专家、吉林省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吉林省最具影响力的戏剧艺术家,入选文旅部“名家传戏”工程。

刘杨,一级演员,吉剧第四代领军人物。1985年生,吉林长春人,中共党员。2000年吉林省戏曲学校毕业后进入吉林省吉剧团工作,2014—2018年在中国戏曲学院学习。现任吉剧团共青团支部书记。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吉林省戏剧家协会理事。

刘杨师从王雅静、邬莉、冯玉萍、陆焕英等多位名师,成长为吉剧青衣传承人。主演剧目有《贵妃还乡》《站醒台》《江姐》《搬窑》《燕青卖线》《三请樊梨花》《桃李梅》《大唐女巡按》《椿去椿又来》等。2013年出演的《贵妃还乡》在全国第三届少数民族戏剧会演中获金奖,个人获优秀表演奖。同年,出演的《鹿乡女人》(后改名《站醒台》)在第十届中国艺术节暨第十四届文华奖评比中获得文华奖剧目奖,2014年该剧获中宣部第十三届“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2015年出演的《桃李梅》参加首届辽吉黑蒙四省区地方戏曲优秀剧目展演,个人获优秀表演奖。2016年出演的《站醒台》参加全国地方戏中青年汇报演出,同年在吉林省首届青年戏曲演员展演活动中获表演金奖。2016年在央视国庆戏曲晚会上演唱吉剧《江姐》选段。在全国地方戏名家名段演唱会上表演《桃李梅》片段。2018年在吉林省优秀剧目会演中,《椿去椿又来》获吉林省舞台艺术“桃李梅”表演奖。刘杨获2019年度国家艺术基金青年创作人才舞台类个人资助项目。

刘杨曾获吉林省长白山文艺新星奖,被选为吉林省拔尖创新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