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第二节 县城

一、鄗县城:约建于春秋时期,位于今固城店处。西汉高祖元年置县后,此处为鄗县县治所在地。淮阳王更始三年(25)6月,刘秀鄗南称帝,改鄗为高邑,省柏乡侯国,并为冀州刺史治所,刘秀曾在此驻跸,该城成为当时政治、军事重镇。鄗城建有外城、内城两套,城墙均系夯土建筑。内城呈长方形,东西宽600米,南北长1000米,基阔3丈,城墙高2丈。城内西部有当时光武帝刘秀鄗南称帝后料理朝政之宫殿,1995年遗址尚存,俗称“金殿岗”,占地数十亩,汉瓦遍地。外城呈正方形,东北部略有内收。墙基阔4丈余,高3丈许,周长16华里,占地千余亩。现东北、西南、西北外城遗址依稀可见。外城西南部有数百亩沙滩,此乃古时兵家相争的战场。近年来,县民起沙造田时,有人骨和箭头出土。城外有护城河环绕,建有南、北、东三个城门。据说是因金殿居西之故,未建西门。北门和南门各有一石拱桥贯通。北门城楼中央嵌有匾额一块,书“古鄗城”。

二、柏乡县城:建于隋开皇十六年(596)。位于县域中南部,此城里墙外壕,夯土堆积,呈正方形,基阔3丈,城高2.9丈,周长8华里,东、西、南、北各建有一城门。曾先后于宋太祖开宝三年(970),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二十六年(1547),明穆宗隆庆三年(1569)、明祟祯七年(1634)修葺改造。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知县钟庚华领帑银4.7万余两,历时一年多,将原土城改造为砖城。咸丰四年(1854)知县庄施全再修。据史料记载,民国21年(1932)城内有东西、南北两条大街,呈十字形。以交叉点向四方——依次称为南大街、北大街、东大街、西大街。另有馆驿街、秀才营街、东马道、西马道。主要古建筑有:恒南第一桥(明正德九年易名)、济涉桥、通济桥、西便桥、东便桥、槐川别墅、昆林别墅、城隍庙以及槐阳书院、县学、官署等。

1945年11月柏乡解放后,县民拆除砖墙只留土围。近年来,由于城区建设,土围损失严重,1995年其遗址仍可辨认。

县城经济,自隋开皇十六年(596)置县始有振兴。宋至清兵荒马乱,战火频仍,城区经济萧条。民国初期,商贾铺店几十家,居民聊以安居。1937年10月侵华日军占据柏乡县,城区居民生活于水深火热之中、备受践踏,城区各业受到严重破坏。1945年11月县城解放时,伪政府烧毁档案,携眷潜逃。城区只有医药店、粮油店、杂货店、马车店十几家,经济百孔千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当家做主的城区人民扬眉吐气。为尽快恢复、发展经济,本着“小县城、多功能”的原则,对旧城进行了一系列有计划的改造,面貌焕然一新。1990年县城规划面积1.7平方公里,居民2.2万人;1995年县城规划面积2.2平方公里,居民2.7万人,以县城为中心向镇内、隆尧、赵县辐射三条柏油公路、车辆如梭。城区内基础设施齐全,性能良好。自来水供水管道全长15公里,年供水总量49万吨,人均日生活用水60升,用水普及率达到100%;地下铺设排水管道6公里,年排废水总量21万吨;供电条件有很大改善,70年代初期,只有几家工厂和县委、政府机关照明用电,主要街道照明路灯寥寥无几。1995年城区工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用电得到满足,各主要街道都安装了路灯。电信事业从无到有,由少到多,由初级到高级迅猛发展。1970年以前,城区只有少数机关、单位安装手摇式磁石电话机。1995年,城区已有电话装机3000部,均为全自动程控交换(国际直拨),沟通了信息,繁荣了城乡经济;金融储蓄网络化;文教卫生发展迅速,城区内有中学两所,其中,柏乡中学于1993年始设现代化语音室一个,实行现代化授课法;有县人民医院1所,医务人员145名。城区居民的住房,由过去的表砖板(里坯外表砖)或全部土坯房,改为砖木结构的平房或钢筋混凝土平房、楼房。县城建筑物主要有县委办公大楼、政府办公大楼、武装部办公大楼、工商银行营业大楼、建设银行营业大楼、人行办公大楼、农行营业办公大楼、保险公司大楼、烟草公司营业大楼、电视转播塔、邮电营业大楼、政府招待所大楼、供销宾馆大楼、交通局办公大楼、法院办公大楼、检察院办公大楼、长途汽车站营业厅等,古城新姿,蔚为壮观。

附:尧城

相传唐尧时筑城于小里岗(今柏乡县城西南17华里),名尧城,历史上曾为侯国。尧城遗址明时尚存,今废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