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邢窑隋唐细白瓷研究

邢窑是我国古代著名的窑场之一,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邢窑位于太行山东麓,自北朝(公元550~577年)后期起至金、元代,烧造时间长达六百年之久。近年来,河北省文研所邢窑工作队在内丘县西关北发掘的两个探方中,出土了数十片精细白瓷残片,有碗、杯、盂、砚等器,按出土地层分析,确属隋代遗物。这类细白瓷已经古陶瓷专家鉴定,确认是隋代制品[1]。邢窑隋代精细白瓷的烧制成功,是我国白瓷的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它也为后期的彩瓷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到了唐代邢窑白瓷获得较大的发展,从而结束了青瓷一统天下的局面,在我国陶瓷史上形成了南青北白互相争艳的两大体系。

为了对邢窑细白瓷的生产工艺和发展过程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本文收集了邢窑自北朝至五代的青瓷和白瓷样品共14件,匣钵2件,并对它们进行了化学分析、岩相结构和物理性能测定。通过系统的分析研究,发现了邢窑隋唐细白瓷制作工艺的发展规律,这为仿制古代白瓷珍品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1.样品来源、外貌观察和胎釉化学分析

样品的年代、外貌、出土地点和残片外形列示于表一。从表一看到,隋代精细白瓷样品特别引人注目,它们的胎质致密洁白,断口有玻璃光泽,对光有透明感,像这样的白瓷,在我国还没发现过。样品的胎、釉化学组成列示于表二。2.样品的岩相观察选择十一件样品断面磨成超薄片,在显微镜下进行岩相观察,样品的显微结构特征列示于表四。从表四明显可以看出,样品的显微结构基本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粗瓷,即粗白瓷和粗青瓷器,它们的显微结构基本一致,其胎中,石英棱角尖,有少量莫来石针晶,气孔多,氧化铁残留多;釉中几乎都无残留物相,气泡也很少,因此釉都较透明;部分青瓷(YN3)和全部粗白瓷样品在胎釉间有化妆土层,化妆土中颗粒细,石英少,氧化铁残留少;在胎、釉或化妆土与釉之间有较多的钙长石晶体生成。另一类是细白瓷,它们的显微结构也基本接近,其胎中石英棱角圆,有融蚀边,氧化铁残留很少,有莫来石针晶,其中隋代细白瓷(YN6,YN7)胎中还有大量玻璃相和较多的长石残骸。细白瓷釉中残留物和气泡极少,故釉较透明,釉下都无化妆土,胎釉间有少量小晶体层。

3.样品物理性能测定

为了鉴定样品的烧成质量,用高温膨胀仪测定了样品的烧成温度。同时还测定了它们的气孔率、吸水率和体积密度,部分唐代细白瓷还测定了亨达白度,其测试结果一并列示于表五中。4.讨论(1)为了了解从北齐至五代邢窑样品的胎、釉组分分布规律,将表二和表三中氧化硅分子数对溶剂氧化物RO+R2O之和绘成分布图,示于图三。从图三明显可以看出:瓷胎的SiO:分子数(3.3~4.29)比较接近,其组分点基本垂直上下分布,差异只是溶剂氧化物含量有高低,一般来说隋代粗青瓷和粗白瓷的组分点偏下,即溶剂氧化物含量较低,而隋唐细白瓷的溶剂氧化物含量较高。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隋代两只断面有玻璃光泽的精细白瓷样品(YN6和YN7)胎中K2O含量特别高(5.2%~7.25%),这在北方古代白瓷的国内外科学研究文献中[2]还未见到有先例报道。在唐代细白瓷胎中,一般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样品(YN8,YN9)胎中氧化铝含量小于30%,其组分点与隋代精细白瓷接近,另一类样品(YN11)胎的氧化铝含量较高在33%左右,这一类样品在文献中也有过报道。从表二还看到隋唐细白瓷胎中Fe2O3(0.34%~0.57%)和TiO2(0.17%~0.41%)含量都很低,这是隋唐细白瓷胎质洁白的主要原因。

从釉的组分分布也明显发现,隋代粗瓷样品(YN1~YN5)釉中溶剂含量最高,特别是CaO量(14.61%~17.5%)较高,属钙质釉。对于隋唐细白瓷釉的组分也分成两类,一类样品(YN7,YN12)溶剂氧,化物含量居中,CaO量在8%~10%,K2O+Na2O量在3.6%~6.1%,另一类样品溶剂氧化物含量最低,CaO量为2.7%~6.8%,K2O+Na2O量为2.2%~7.8%,说明隋唐细白瓷釉料中加石灰的量明显低于隋代粗瓷釉,特别是隋代精细白瓷釉中含有很高的K2O(4.7%~6.4%),这种高钾瓷釉在北方瓷釉中也未见到过。

(2)为了探讨样品胎釉所使用的原料,本文分析了祁村三种黏土,同时引入文献发表的部分河北制瓷原料,原料化学组成和氧化物分子数列示于表六中。为了与样品比较,把原料的组成也标在图一中,从而发现隋代粗青瓷和粗白瓷样品(YN2~YN5)胎的组分与贾壁复矿软质黏土和峰峰大青土比较接近,这说明当时曾使用过这类软质或半软质黏土,很可能在内丘和临城境内也有这类黏土。对于隋代精细白瓷(YN6,YN7)胎中含量很高的K2O,除钾长石外,北方没见有含高钾的胎泥原料,同时在显微镜中观察到胎中有大量长石残骸,这表明在制胎原料中曾加入过钾长石。为了探讨其可能配方,本文选择赞皇白家窑白坩土和内丘神头长石为原料,采用6:4配比,进行组分计算,计算出的M11化学组成和氧化物分子数列示于表六,并标在图一中,发现M11的组分点基本与YN6重合,而且各个氧化物的含量也接近(见表二、表六),从而进一步证实,YN6和YN7胎料中加入钾长石在技术上是可行的。瓷胎内加入多量钾长石是瓷胎致密透光的主要原因。而唐代细白瓷胎中K2O含量急剧下降,瓷质透明感也大为下降,说明已不再采用钾长石。至于隋代高透明的白瓷所使用的长石配方在唐代未能得到继承,其原因还有待于今后进一步的研究。

从图一还看到,YN6,YN8,YN9,YN11四种细白瓷样品釉的组分与峰峰水治白釉土很接近,YN12细白瓷釉的组分与临城水南寺釉土接近,说明这一类釉土曾在隋唐细白瓷釉中使用过。由于隋代细白瓷釉中含高K2O,可能在釉中也引进过钾长石。同时还看到隋代粗瓷釉的氧化硅分子数与M5釉土接近,而氧比钙含量差得较多,这很可能釉料是用釉土加适量石灰配制而成。

(3)本文还分析了两个邢窑匣钵的化学组成(见表六),把匣钵的组成也标在图一中,发现匣钵组成与隋代粗瓷胎的组分重合,说明这两个匣钵可能是用粗瓷胎泥制成。

(4)从显微观察发现,粗白瓷釉下都有化妆土,化妆土的显微结构特征是颗粒细,石英和氧化铁残留比胎少,从而使样品外观细白。邢窑隋唐及五代样品釉中残留物和气泡都很少,釉很透明,这是邢窑瓷釉的重要特征,这也是造成白瓷釉色莹润的主要原因。

(5)从表五测试数据发现,隋代样品的烧成温度约在1230~1280℃左右,而唐代样品的烧成温度在1360℃左右,说明唐代窑炉改进,烧成温度提高。两只隋代精细白瓷杯的烧成质量最好,胎的吸水率最低(0.6%左右)。唐代细白瓷胎的白度较高(61%~68%)。

5.结论

(1)首次发现邢窑隋代精细白瓷胎含有很高的K2O(5.2%~7.25%)。通过显微观察和当地原料分析并经过配料计算,证实在样品的胎料中加入了多量钾长石,这在中国古代陶瓷业中是极为罕见的,在北方古窑场中,迄今为止,这样的例子还是第一次看到。该样品烧成质量好,气孔率低,胎致密洁白,对光有透明感。其釉中K2O含量也很高(4.7%~6.4%),可能在釉料中也加入过钾长石。

(2)样品胎釉组成呈规律性分布,它们的胎、釉SiO2分子数分别都比较接近,但熔剂氧化物的差别明显。对于隋代粗青瓷和粗白瓷样品,其胎的熔剂氧化物含量最低(RO+R2O:0.17~0.18),而釉的熔剂氧化物含量最高(RO+R2O:2.6~3.0),主要是氧化钙含量最高(14.6%~17.5%)。而对于隋代细白瓷样品,其胎的组成分成两类,一部分样品因A12O3含量在33%左右,故SiO2分子数和熔剂氧化物分子都偏低,但另一部分样品熔剂氧比物分子数(RO+R20:0.28~0.45)比粗瓷高得多。其釉的组分也分成两类,一部分样品熔剂氧化物分子数居中(RO+R2O:1.59~1.96),另一部分样品熔剂氧化物分子数最低(RO+R2O:0.97~1.17)。

(3)粗白瓷样品釉下都有一层化妆土,化妆土颗粒较细,石英和氧化铁残留较少,致使样品外观细白。邢窑隋唐及五代样品釉中残留物和气泡很少,釉很透明,这是邢窑瓷釉的重要特征。

(4)隋代样品的烧成温度在1230~1280℃,而唐代样品的烧成温度在1360℃左右,唐代窑炉的改进是当时邢窑瓷质普遍提高的主要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