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邢窑是一个分布范围很大的窑群,可分为三大片,即临城窑群、内丘窑群、邢台窑群。1980年在临城和内丘交界处,在临城境内的泜河、泜北渠两岸的祁村、岗头村等地发现17处窑址,品质优良的白瓷片与唐代文献记载的邢窑白瓷特征相符。其后在临城南北长25公里、东西宽4公里范围陆续有新的发现。时代可以到隋代的窑址有陈刘庄、戴家庄等处。唐代白瓷风格突出的窑址是岗头、祁村、西双井等。这些发现为研究邢窑提供了宝贵的资料。1984年内丘境内发现白瓷窑址,南起冯唐村,北至瓷窑沟,西起西丘村,东至京广铁路两侧,在12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发现28处窑址。在古老的内丘城周围的西关、南关发现密集的瓷窑群,大量的是精细白瓷,有的残片上发现刻“盈”字款,在老校场等地窑址出土精美的唐三彩标本。在临城的陈刘庄古河道东西长1000米、南北宽250米的窑址范围内,发现了白瓷、青瓷、黑瓷、青黄釉瓷、酱紫釉瓷等标本,其中有些刻有“翰林”、“官”、“进”、“解”等字款。以后在邢台县的西坚固和邢台市桥东区不断有新的发现。

这样,临城虽然在唐代行政区划上属赵州,但其窑群和内丘窑群连成一片,加上邢台县和邢台市区的窑址在内,成为一个分布范围很大的窑群,在唐代只有浙江越窑的规模能和它相比。

内丘县窑址概况内丘县位于河北省南部,总面积为787平方千米。北距省会石家庄84.6千米。全县设三镇六乡,共辖309个行政村,总人口为25万人。西部为太行腹地山脉,中部为丘陵地带,东部为海河流域大平原。

内丘,早在12000年前的旧石器晚期,就有人类在这里繁衍生息。在距今8000年的新石器时期,就成为人类活动的富庶之地。这里西周时期属于邢国。邢国灭后属于卫国,后来归为晋地。战国时属赵。秦统一六国后,始置中丘县,属邯郸郡。汉初,先后隶属冀州恒山郡、常山郡。东汉及三国魏时冀州划为赵郡,赵国辖之。晋武帝太康六年(285)升为中丘郡。十六国时,因战乱废置,后省入柏人县(今隆尧县)。北魏太和二十年(496)复置中丘县,并将县城由今城西5千米(西丘村)处迁址今县城西侧(西关村),属殷州南赵郡。隋开皇元年(581)因避隋文帝杨坚之父杨忠名讳,改为内丘县,属赵州,开皇十六年又改属邢州辖。唐、五代十国及宋时内丘均属邢州管辖。元初,邢州改为顺德府,内丘属之。明、清时期内丘一直属顺德府管辖。清世宗雍正四年(1726)又因尊避圣人“丘”讳,“丘”遂改为“邱”,称内邱县,一直沿称至1958年,后又习惯“内丘”与“内邱”混合使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内丘先后属邢台、邯郸专区和邢台地区。

1993年,邢台地区与邢台市合并为邢台,内丘县改属邢台市管辖至今。

内丘县文化馆文物组(县文物保管所前身)自1984年春始在内丘境内进行了调查。在五个乡方圆120平方公里的区域内,发现古窑遗址28处,采集了大量的实物标本。内丘县邢窑窑址主要分布在李阳河、小马河沿岸及附近的台地上。

特别是在内丘县城至北大丰长约4.5千米的狭长区域内,暴露出大量的瓷片和窑具,堆积层文化内涵较为丰富,基本上代表了内丘境内窑址的风格和特点。

南岭遗址南岭村位于内丘县西北约6千米处,历史上村中的芦苇加工业较为出名,煤炭资源储量可观。相传很久以前该村的人都住在山洞里,后迁至李阳河北岭段南岸的岭下居住,故称南岭。由东南岭、西南岭两个自然村组成。

在南岭村北有南北相邻的两个台地,高约4米。遗址在两个台地上分别仅存一部分。在北台西北角,以前曾出土过青瓷碗和“开元通宝”铜钱,现断崖上还可见到厚约0.40米的堆积层和不少遗物,残存面积约50平方米。在南台的北面断崖上,暴露有堆积层,地表亦可拣到遗物。采集标本有碗、盆、钵、罐等。时代为唐、五代。

北大冯遗址北大冯村位于内丘县西北约4千米的李阳河北岸。据传,汉朝都尉大冯在此建村,称大冯村,后演变为大丰村,再后一分为二,该村地处北边叫北大丰,后演变为北大冯。

遗址原有两处:一处在村东北80米处,曾发现有残窑遗迹,现地表已很少能见到遗物了;另一处在村西北200米处,面积约7800平方米。以前平整土地时在耕土以下曾出土过很多青瓷、白瓷、三彩和窑具残片。采集标本有碗、罐、钵、盆、三角支钉等。调查中还征集到3件制作瓷埙的模具。时代为隋、唐。

中丰洞遗址现称三中冯,位于县城西偏北2千米,以张、王姓居多。相传,汉朝时有冯姓三兄弟,分别在三处建村,称三中冯村,也称中冯村。该村由南中冯、北中冯、中冯洞三个自然村组成,村委会驻地南中冯。

遗址有两处,一处位于中丰洞村北,李阳河北岸,地势较为平坦。

自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中期,由于建房动土而逐步向北侵削,时常掘出残窑、窑具和瓷片。目前遗址南北仅宽50米,东西不足百余米。

并且大部分遗址已被民房覆盖。在南断壁上尚可见一道由草木灰、红绕土、骨头、瓷片、窑具及黑土构成的堆积带,文化层厚约2米。这是一处以烧造粗瓷为主的窑场,其中以青瓷为多,兼有少量黑瓷和白瓷。出土标本有碗、罐、杯、瓶、盆、鍑、白瓷多足砚等,窑具有三角支钉、垫圈、蘑菇状窑柱等,其中在一窑柱上刻有“吉利”二字。时代为隋、唐。

另一处位于村西南的李阳河南岸的一块台们地上,当地人称之为窑台,出土物与村北基本一致。

西丘遗址西丘村位于内丘县城西6千米,旧时为中丘县城。东汉末年,张燕所率起义军曾攻占此城。晋永嘉二年(308),石勒攻陷中丘。十六国时,境内兵祸不断,田园荒废,人烟稀少,城废。至北魏统一中国北方后,于太和二十年(496),东移5千米(今内丘镇西关村)重建中丘城,因位于今城西边,故名西丘。

遗址主要分布在李阳河南岸,地势较高。大部分被压在村庄下面,在公路两边断崖上可见断断续续的瓷片堆积层,文化层厚0.30—0.80米。出土标本有碗、钵、盆、瓶、罐、盂、白陶俑、窑具等。时代为隋、唐。

北双流遗址位于县城西2.5千米,以韩、智姓居多。耕地因北岭河、李阳河在村东汇成一条河流,故村名双流。后一分为二,该村居北的称北双流,居南称南双流。

遗址位于内丘城西北李阳河北支流的西岸和南支流的北岸,面积2000余平方米。在这里不仅发现了瓷片标本和窑具,还发现了三处有红烧土的窑炉遗迹。出土标本主要是青瓷杯、碗、钵、盘,同时也发现粗白瓷残片。此处遗址除出土北朝标本外,隋唐、五代、宋金的标本也有发现。

内丘城关遗址遗址位于李阳河东南岸,县城城区的西北部,南北长约1200米,东西宽700米。依今地理位置,大致可分为西关北、西关西、步行商业街三部分。

①西关北窑区位于李阳河东南岸台地上和蜂窝煤厂一带,面积约3万平方米。地表散布有较多的瓷片和窑具。瓷器有青瓷、白瓷和黑瓷以及透影白瓷,器型有碗、钵、盘、盆、罐、瓶等,窑具有三角支钉、齿形垫具、蘑菇形和喇叭形窑柱、垫圈、垫珠、筒形匣钵等。时代为北齐至唐,其中以隋唐代遗物最为丰富,遗址的分布大体为,东边为唐代,中间和西边的区域多为隋代至北齐时期的遗物十分丰富。

②西关西窑区位于内丘西关村西头原石英粉厂以南,面积约2万平方米。这里虽然被民房压盖,但在改建房屋施工中,常有瓷片标本出现,主要有杯、碗、盘、钵与盘口器,其中有青瓷也有粗白瓷。时代为北齐至隋代。

③步行商业街窑区主要位于县礼堂、电影院、农贸市场、服务楼、交通局一带,面积约5万平方米。这一带是唐代白瓷烧造最集中的地方,文化层较厚,内涵丰富。2002年,省文研所配合步行街建设工程进行了抢救性发掘。

出土了北朝至唐代窑炉十座和大量的瓷片标本,亦有“盈”“翰林”款白瓷和唐三彩,并首次出土了“官”字款白瓷。时代大体为隋——五代,唐代遗存最为丰富。

张家庄遗址位于内丘县城东北1千米的张家庄村北300米,东临京广铁路。

现遗址处建有城关镇砖厂,砖厂在取土时曾掘出过大量窑具和瓷片,文化层距地表深1—1.5米,层厚1.5—2米。现在窑址已被破坏殆尽。出土标本有碗、罐、盒、盘形匣钵、盆形匣钵等。时代为唐。

北光遗址遗址位于内丘县河渠乡北光村西南约300米的李阳河河道内,残存面积3200平方米。窑址上散布有大量的陶板瓦、筒瓦、瓷片、窑具,断面上并可见多处含瓷片的灰坑和灰层堆积。时代为唐。

白家庄遗址位于县城东2千米,该村因白姓人家最早在此占田立庄,故名白家庄。日本侵入中国时,该村曾与翟庄、北石庄合为一村,称“石翟白”,土改时又一分为三:石家庄、翟庄、白家庄。

遗址位于内丘县城东2公里的白家庄村东北500米处,面积约4万平方米。因砖厂取土形成的断崖上曾暴露过两座残窑体和不太丰富的文化堆积层,局部掘出过灰坑。窑址地面上散见有瓷片、瓦片和窑具残件。由于20世纪70年代较大规模的平整土地,窑址也遭受严重破坏。

采集标本有碗、罐、瓶、钵、鍑、马、俑头,三角支钉等。时代为隋、唐。

冯唐遗址冯唐村位于县城西南10千米,大孟村镇镇政府西北2千米处。

汉朝时,有一叫冯唐的官员死后葬于此地,故村名冯唐。

遗址位冯唐村北约400米的小马河南岸台地上,土质沙性,地势平坦,遗物分布面积约4.5万平方米。在遗址的南端,因村民取土挖坑可见若干个灰坑,深约1.30米。灰坑周围散布有较多的红烧土、瓦片、瓷片和窑具。遗址整体破坏严重,文化层不大丰富,时代为隋、唐。

临城县窑址概况临城县地处太行山东麓,河北省西南部,北距北京市350千米、省会石家庄市78千米、南距邢台市54千米。临城县东西长49.5千米,南北宽9.5—25千米,总面积797平方千米(119.5万亩),占邢台市总面积的6.4%,其中山区、丘陵、平原分别占总面积的35.4%、49.8%和14.8%。全县辖3镇5乡,220个行政村,总人口21万人。临城县历史悠久,早在2万年前就有人类在这里繁衍生息,商周时期曾为名城古郡,春秋时属晋地,西汉时为房子县地,唐朝天宝元年更名为临城,至今未变。

为了研究和恢复邢州白瓷生产,1980年5月,临城县二轻局成立了“临城邢瓷研制小组”,先后对内丘、临城两县交界处和临城县境内的古瓷窑遗址进行了普查。在磁窑沟、山下、解村、南程村、射兽、澄底、岗头、祁村、双井、陈刘庄等地发现了十八处古窑遗址。

西双井遗址西双井在祁村东北,距县城约9千米,因古时村中有一口井,井水被一石分开,一边是甜水,一边是苦水,故取名双井村。

民国16年因交粮闹纠纷,分成东双井和西双井两村,本村居西称西双井。

遗址位于西双井村东的一块三角形台地上,东邻南北流向的自然河沟。遗址残存面积约1400平方米,地表所见遗物不多。在台地东断崖上暴露有一座残窑炉,火膛中存有大量柴灰并杂有瓷片。在一道田埝的东端,发现了一座保存较好的窑体遗迹。

虽然窑体上部不存,无法看到窑体的全貌,但从北面已经破开的断面,可以看出窑体是就坡挖成,右为火膛,呈馒头状;左为窑腔,呈椭圆状。在火膛中尚存有大量的柴木灰,窑腔中发现了平底碗器残片。出土标本有碗、执壶、盒、钵、盏托、窑具等。有粗细之分,细白瓷胎质细腻,造型规矩大方,采集到的遗物有刻花装饰。时代为唐。

祁村遗址祁村位于临城县西北7.5千米处,其西部是白云山,东面是一高岗,曾是原祁村乡政府所在地,今归黑城乡所辖。

据传唐代前有祁姓在村西山上扎寨为王,名祁家寨,官府剿寨后,一部分人在此定居建村,取名祁村。清光绪年问,李鸿章委派钮秉臣在此设临城矿务局,曾有“祁村镇”之称。

遗址于1980年底发现,目前在该村共发现三处,分别位于祁村村东南、村北和村西北。其中祁村东南原岗头煤矿小火车站周围(当地人称之为“南沟子”)的遗址面积最大,地表遗物散布面积约6万平方米。窑址集中在北坡田埝处,尤其是地方小铁路东侧地段。据当地农民反映,1973年扩大耕地面积,曾在田埝下面发现了大量的瓷片,为了耕作方便,将这些瓷片全部填入沟底。根据这个线索临城县二轻局在田埝中部挖了一个1×2米的探方,在两米左右的深度,发现了约60厘米厚度的堆积层,出土了大量的粗细瓷器残件、碎片和窑具。1990—1992年邢窑考古队在此又进行了考古发掘,出土了大量的白瓷器物标本和窑炉遗迹,有刻花皮囊壶、双鱼穿带壶、执壶、碗、盘等,品种十分丰富,并有“王”“江”“口弘”“楚”等刻款。

另外在村西和村北也能见到散布广泛的瓷片和窑具。经勘探村北一带局部尚有窑炉残迹。时代为唐、五代。

岗头遗址岗头村位于临城镇西北3.5千米处。据碑文记载,建于唐贞观元年以前。因位于临城北岗的西侧尽头处,故名岗头。

遗址位于岗头村北侧,南临泜北渠,冯村至祁村公路从中穿过。地表遗物较多,散布面积约6000平方米。1980年冯祁公路施工时曾挖出过两座馒头形残窑。出土标本有碗、执壶、梅瓶、盒、窑具等。时代为晚唐、五代。

澄底遗址澄底村位于临城镇西北3.3千米处。因有王莽赶刘秀,刘秀败卧沙滩,洪水从身下潜流而过的传奇故事而得名。

遗址位于澄底村东北侧,南宫至郝庄公路从中穿过。据调查,在修公路时,曾挖出过一座窑炉,窑壁为耐火砖砌成。如今,在公路的南侧只残存一些已经扰乱的瓷片堆。但在今公路以南、小河沟以北的民居下面也有遗址堆积,有的农民在打井时曾掘出过瓷片和窑具。在公路的北边砖厂也有标本发现,在九十年代中期还曾出土了一件白釉长方形印花瓷枕,十分精美,应为澄底窑所产,是研究五代至北宋时期邢窑生产状况的重要实物资料。该枕现藏河北省博物馆。时代为北宋。

射兽遗址射兽位于临城县西北1.5千米处。传说,东汉光武帝刘秀被王莽追赶到此,发现羊抵头,便令士兵将山羊射死,建村取名射兽。

遗址分两部分:一部分在村北,另一部分在村东南原城关造纸厂南泜河北岸。村北部分破坏严重,堆积层厚0.6米,以烧制黑瓷为主。

1984年,笔者在考察这处遗址时采集一件刻有“苏家”字款的筒状匣钵。原城关造纸厂南、泜河的北岸遗址面积约3万平方米,文化层厚1—2米,遗物以白瓷为主,兼有黑瓷和低温铅釉制品,(金元三彩、二彩和绿釉器)。出土标本有碗、盘、盏、钵、瓶、鸡腿瓶、杯、炉、三彩炉,窑具多为支圈和筒状匣钵等。时代为金至元代。

南程村遗址南程村位于临城镇政府西南偏南2.6千米处。据传,古时因村近临县城,人称城村,后演写为程村。久之发展为南、北二村,按方位本村居南,名南程村。东楼公路从村东通过。

遗址主要位于南程村村庄的北半部及村西,遗物分布范围约9万平方米,堆积层厚0.6—1.5米,原来(80年代)局部暴露由窑具和瓷片构成的堆积达2米。遗物以白瓷为大宗,兼有黑瓷、酱瓷、褐瓷和白陶小人物俑等,并有款识和题字作品。装饰方法为铁锈花、梅花点及刻花、印花图案等,窑具主要有桶状匣钵、支圈、窑戗。时代为金。

解村遗址解村位于临城县东南3千米,原归贾村乡,乡镇合并后归临城镇所辖,明代由解姓建村,故名。今苗大公路从村东头南北穿过。

遗址有两处,皆位于解村西北,泜河南岸。一处距解村80米,约2000平方米,文化层厚0.2—0.6米;另一处距解村约1千米,西依钓盘山,文化层厚0.3—0.8米。两处内涵相同,遗物主要有白瓷碗、杯、盘、黑釉盘双系罐等,窑具多为支圈、垫珠等。时代为金。

山下遗址山下村位于临城县东南4千米,建村于明代初,因地处钓盘山脚下得名。

遗址主要分布在村东和村东北。

村东部分遗物散布面积约3.5万平方米,文化层厚0.4—1.6米;村东北部分遗物散布面积约1万平方米,文化层厚0.4—0.8米。两处遗物相同,有白瓷印花花口碗、印花折腹盘、瓜棱杯及盒、瓶、刻花模等,窑具有“石”字款桶状匣钵、支圈,1991年又发掘出窑炉两座。时代为金。

陈刘庄遗址陈刘庄位于临城县城东南约6千米,原归贾村乡,乡镇合并后归临城镇所辖,明末原为陈家庄、刘家庄两个村庄,1948年合并为一村,名陈刘庄。

遗址位于陈刘庄村东,面积约3万平方米。在村东有一条自西向东和一条自北向东的古河道,因两沟相交成十字形,故当地俗称“十字沟”,窑址分布在沟的两岸。根据遗存,东沟和北沟南端主要是隋代窑址,北沟北端主要是唐代窑址,南沟和西沟主要是唐、五代和宋、金、元代的窑址。标本主要有青瓷,也稍见粗白瓷和细白瓷,主要器物是杯、碗、盘、钵、杯、瓶、粉盒、动物玩具等。时代主要是隋唐,宋朝和金元明清各个时期也有少量遗存。

戴(代)家庄遗址戴家庄位于临城县东南6千米。明朝前,村名西邵明,永乐年间山西洪洞戴姓迁居此地,改村名为戴(代)家庄。原归贾村乡,乡镇合并后归临城镇所辖。

遗址位于的代家庄村东150米的阶梯状台地上,台地北高南低,其东部为泜河,南北皆为冲沟。遗址东西、南北各长约250米。地表遗物有陶片、瓷片和窑柱、三角支钉等。时代为隋、唐。

瓷窑沟遗址瓷窑沟位于临城县南偏西15千米处。南距村东面有宋、明时期的古瓷窑遗址,故名瓷窑沟,后演化为磁窑沟。

遗址位于内丘、临城两县交界处的东西磁窑沟之间。属丘陵地带,北依矸石山,中间有百泉河穿过,面积6000余平方米,堆积厚度达4米以上,有灰坑和窑炉暴露。遗物有灰白瓷,但最多的是黑瓷粗器。在遗址北边的矸石山过去曾有人挖出过古代采矿留下的巷道旧址。遗址附近也曾有过窑神庙,并有明代碑记,今废。窑址时代为元、明。

邢台市桥东区顺德路及原邢台拖拉机厂窑址概况遗址分两处,一处位于邢台市区顺德路北段,西临京广铁路,南接邢台市第一医院,东近邢台眼科医院,北侧为团结大街。这里地势平坦,地貌属山前平原地区,海拔70余米。该区原为居民区,遗址面积1000余平方米,文化层厚约2米。出土器物主要有白瓷碗、杯、钵口瓶、盘口瓶、高足盘及大量的黑釉器,并首次出土了黑釉板瓦、筒瓦及宝顶式建筑构件,遗物十分丰富,时代为隋至初唐。

另一处是今年刚发现的原邢台拖拉机厂窑址,位于团结路南;天一城东侧。遗址系家乐园集团兴建住宅楼施工时发现,据说有窑炉多座,但惜已全部被毁,出土遗物较为丰富,有青瓷、白瓷、黑釉瓷等器型,有碗、高足盘、盘口瓶、敛上钵和窑柱、三叉支钉等窑具。时代为北齐—隋。

邢台县西坚固窑址概况西坚固窑址位于邢台县西坚固村西约1.5千米的大沙河北岸台地上,东北距邢台市区约30千米。这里属太行山东麓的低山丘陵区。遗址所在台地北高南低呈阶梯状,范围约东西长200米,南北150米。

因其上大部分被金元时期的冶铁废渣所覆盖和扰乱,故未发现原始堆积,地表散见遗物亦不丰富。采集标本有青瓷碗、罐、盆以及窑具三角支钉、齿形垫具等。时代约为北朝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