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北朝时期的民族大融合对邢窑创烧的影响

从三国到南北朝的三百六十余年中,除西晋得到短暂的统一外,我国的北方和南方长期陷于分裂和对峙的局面。这期间,江南广大地区战乱较少,社会相对安定,而黄河流域一带自西晋末年以来战祸频仍,社会经济破坏严重,民不聊生。在东汉末年西晋永嘉之乱到北朝的几次大的军阀和地方割据政权的混战中,中原广大人民和一些士族地主大批渡江南下,寻找安身立命之地,江南人口激增。三国时,孙权又派大军围攻山越,迫使大批山越人民出山定居,增加大量劳动人手。人们垦荒治田,围湖修堤,开辟山林,江南经济获得了迅速的开发。时有“荆城跨南土之富,扬都有全吴之沃,……,丝、棉、布、帛之饶,覆衣天下”之说。

从西晋八王之乱到十六国混战的一百多年间,北方一带兵连祸结,广大居民挣扎在死亡线上,大量迁徙流亡。昔日中原的繁荣城市,也遭到严重破坏,经济凋敝,手工业极端衰落,没有出现过较为精美的工艺品。因此,这一段时间,制瓷工业一直由南方独断。

公元398年,魏道武帝打败后燕,从后燕境内(现在河北和山东的一部分)迁来汉族、徒河(即鲜卑慕容部)、高丽和杂夷三十六万人,加上“百工伎巧”(手工业工匠)、共达四十六万人。429年,魏太武帝降服高车,把几十万高车人,迁到近畿。

451年,南朝“降民”被迁到这个地区来的有五万家,家以五口计算,总数当在二十五万。这是几次规模较大的迁徙。在魏孝文帝迁都之后的一百年中,北魏把被征服和降服于它的各族人民迁到畿内和近畿,大约在20次以上。

北朝初期的几次规模较大的迁徙使北方的人口大量增加,特别是之前南迁居民的回归,由于他们带来了南方先进的制瓷技术,同时也带来了使用瓷器的习惯,而北方又在经过了北魏孝文帝改革之后,社会经济开始恢复,因此在南方制瓷工艺技术的影响下,北方也逐渐出现烧制青瓷的窑场,这一点从出土的北魏后期北方瓷逐渐增多的现象可得证实。后来经过了东魏、北齐的发展,北方不仅青瓷生产赶上了南方,而且还在较短的时间内在青瓷生产的基础上成功的创烧了白瓷。

考古工作已发现了一些北朝时期的烧瓷窑址有山东淄博寨里窑址。枣庄中陈郝窑址、河北临城、内丘及邢台县的早期窑址、河北邯郸磁县的贾壁窑、峰峰矿区的临水窑等。河南安阳一带的相州窑曾开展过考古发掘,将窑址的朝代定为隋代,但根据目前的考古工作证明这里己有北朝时期的遗存。这些窑场大体形成了三个北方早期瓷器的生产中心,即山东淄博到枣庄一带的生产中心,河北内丘、临城一带的生产中心和河南安阳一带的生产中心。山东的生产中心大体是由于交通的原因受到南方地区的影响,对北方瓷业发展影响不大。最应引起人们注意的是河南安阳的生产中心和河北邢台的生产中心,这两个中心还包括河北磁县的早期窑址,这里地近东魏、北齐的统治中心邺城,是此时制瓷业发展最活跃的地区。特别是邢台的西北部,由于有着丰富的优质瓷土资源、良好人文环境和先进的制陶工艺,从而使这一带瓷器制造业逐渐成长并壮大起来,经过隋朝的空前发展,到唐代遂成为我国北方的制瓷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