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概述

唐代邢窑遗址究竟在哪里,长久以来一直是中外古陶瓷学者关注的问题。根据文献记载,邢窑的遗址当在内丘。可是我国古陶瓷研究者和文物工作者从1952年起到1979年,在长达近30年的时间里,曾对邢台地区所辖的沙河、邢台,内丘三县进行过多次考察,均未能发现唐代烧制白瓷的窑址。古陶瓷学家陈万里先生、冯先铭先生、叶喆民先生及史学教师杨文山先生自五十代初便开始对沙河、邢台、内丘和临城进行考察,只见到了元代的黑釉瓷片和金元时期的仿定窑瓷片,却未能见到“类银”“类雪”的白瓷。于是邢窑便成了我国仅有的几个没有找到窑址的古代名窑了。而此一问题一直困扰着文物考古界,成了古陶瓷史学研究领域一个难解的迷团。

然而到了1980年,这一现象出现了变化。由于要烧制细瓷,计划恢复久已失传但享有盛誉的邢白瓷生产,所以根据专家意见,临城县二轻局以路子英局长为首的一班人,织组成立了“邢瓷研制小组”,开始寻找邢窑窑址,至此邢窑的命运才有了转机。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邢瓷研制小组的成员先后找到了十八处窑址,并在临城县西北部祁村、岗头、西双井村发现了大量的细白瓷碎片、窑具、柴灰等,出土了“类雪”“类银”的细白瓷标本,有玉环底碗、玉壁底碗、执壶、皮囊壶、骑马俑等器物。

这一发现使得专家兴奋异常,纷纷著书立说,并认为临城所发现的窑址就是找了近半个世纪的唐代邢窑遗址,邢窑的千古之迷得以揭晓,并称邢窑大白于天下的日子已为期不远了。于是中外各大媒体竟相报道,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中华文明史》明确指出,唐代白瓷“河北临城邢窑最有名”。中国硅酸盐学会主编的《中国陶瓷史》也把临城所发现的窑址定为邢窑。

临城邢窑遗址的发现触动了一位内丘人,即当时正在河北省展览馆工作的郑一民先生。他虽然在省城工作,但时刻关注着家乡的事儿。他是一位文化人,知道历史上文献明确记载邢窑在内丘,为什么邢窑跑到临城了?于是,在他的关注与督促下,一九八三年冬,刚刚从岗南水库调回内邱县工作不久的贾忠敏先生开始注意寻找窑址。他与内邱县的文化工作者一道,经过近一年的调查,先后发现了二十八处古窑址,并发现了“盈”字款瓷片和唐三彩。内丘邢窑遗址的发现虽然没有临城发现窑址时那么轰动,但意义却十分重大,不仅印证了古代文献记载的准确无误,解决了一桩历史疑案;而且还发现了文献中没有记载的唐三彩和隋代透影白瓷,为研究古陶瓷的专家学者提供了新的实物资料,填补了中国陶瓷史上的一项空白。

临城、内丘邢窑遗址的发现,极大的促进了邢窑的研究工作。

1983年秋,河北省轻工业厅在临城县成立由地质、文物、工艺技术、美术等部门专业人员参加的研究机构即“河北省邢窑研究组”,专门对邢窑进行了系统研究和产品仿制。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研究所等科研部门对窑址标本进行了科学测试。河北省的文物部门不仅将窑址申报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而且还对遗址进行多次考古发掘。加之后来邢台县西坚固北朝窑址的发现和邢台市桥东区隋代窑址的发现与发掘,使得我们获得了更加丰富的资料,对搞清邢窑的历史缘源和文化内涵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根据目前的考古调查结果和发掘资料看,邢窑应是我国最早大规摸生产成熟白瓷的窑场,这已是不争的事实。它的始烧年代至迟应在北朝晚期的北齐时代,经过隋朝的飞速发展,到唐朝已达到了鼎盛的阶段,成为我国早期白瓷的生产中心。

唐代邢窑白瓷造型独特,产品精美,销量巨大,既是天下无贵贱通用的生活必须品,也是上层社会雅赏把玩的艺术品。

邢窑白瓷的烧制成功,结束了自商周以来青瓷一统天下的历史,成为我国陶瓷发展史的一个分水岭,为唐以后白瓷的大发展和各种彩瓷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邢窑的烧造历史从北齐、隋代、唐代至五代、宋、金、元、明,源远流长。邢窑的范围和与其齐名的越窑一样,跨州连郡,是一个庞大的窑区,包括内丘、临城、邢台的窑址均为邢窑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其遗址主要位于河北省邢台市辖区的内丘、临城、邢台三县和邢台市区境内的太行山东麓,丘陵和平原交接地带,主要分布于京广铁路及107国道以西的泜河、李阳河、白马河流域,集中在临城县西双井以南,邢台县西坚固以北长约60公里,宽约30公里的地带内。

在这个区域内,昔日窑场林立,窑火通红。运输燃料、瓷土和精美瓷器排成的长队,宛如一道彩带,飘落在邢襄大地。

车水马龙的运输队伍、星罗棋布的窑厂作坊和繁忙火热的生产场景形成了一幅美丽的历史画卷,不时映入我们的脑海。

我们不得不感叹先民们的智慧,正是由于他们的发明创造而成就了中华瓷国之美誉,开创了世界瓷器时代之先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