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二 盛世开元

1、古今开元寺在河北邢台市古城东北,邢州路的西侧,北长街东侧,光明街以北有一组古代建筑群,红墙布瓦,亭廊牌楼,高低叠落,主次分明。建筑周围,有许多高大的银杏树、柏树、绿柳、国槐,参天树木形成绿荫。穿过高大的石牌楼后,两排石灯的中间是巨石铺成的甬道,甬道北面有两层总门建筑,总门也就是这组建筑总入口。在两层的木檐下中间,悬挂镏金柳体集字巨匾,上面写着“大开元寺”。

沿着总门外向东行的道路,通向一个古朴的院落。最先看见是一座三间的山门建筑,山门前有古老的石桥,石桥前有新修的石雕影壁。沿中间石甬道通过山门进入,这就是古刹开元寺了。

开元寺建于唐开元年间(738),民国三十三年,居士王一峰《重修顺德府开元寺碑记》说:“……开元寺者,本曹洞宗一大丛林也,建于有唐,盛于金元,衰于清季。”“按寺居邢城东北隅,建于唐玄宗时,即以年号锡名,五代朱梁时僧空本译经于此,寺侧有大圣塔,宋大观三年锡名圆照。世祖两幸此寺,尝斋僧一万众,道场之盛,无有伦比……”。

邢城,就是今天的河北省邢台市。邢台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明人王祖源《顺德府修城记》说:顺德古邢国,商祖乙所迁之邦,汉钜鹿常山地,广衍平旷为百战之场,太行蜿蜒,适居断麓,可处可守,而城堞高坚,隋图经谓石勒所筑,号建平城,沈存中谓郭进筑邢州,厚六丈,呼卧牛城,则是地为古今雄镇尚矣。

邢台,商代为邢方国,西周为邢国,春秋战国为邢邑,汉为襄国,后赵为建平城,自隋唐改为邢州,并始有邢台名称,元代为顺德(府)路,明清为顺德府属京畿之地。

邢台的建城史自商代祖乙建城于此算起,已经有3500年的历史了,现在的邢台古城即为先秦时所建,桥东区原新世纪广场处,有大面积的西周文化遗存,在邢台历史文化公园建设时,文物部门对古城墙进行考古调查时,在城墙下发现了战国时期的文化遗存,开元寺西侧的黄家园村就是一个面积很大的战国遗址。

常言道“自古名山僧占多”。佛家寺院多修建于深山辟谷之中,而建于城内的名刹古寺的历史多数不凡,不是与佛教有深厚的渊源,就是与官方有密切的联系。两者兼而有之的就是邢州开元寺。

早在唐代之前,邢台就是佛教传入较早的地区之一,本地有许多寺院传为汉代白马驮经时所建,南宫普彤塔就是一例。后赵时期,西域和尚佛图澄在襄国(邢台)弘法,后赵境内建寺院千余所。隋代时,隋文帝分送舍利于各州,邢州为其中之一。城内有泛爱寺,建舍利塔,《京畿京石考》记载有隋大业五年(609)李百药撰文的“文帝舍利塔碑”。

开元,是唐玄宗李隆基的年号,在他的治理下,经济繁荣,文化鼎盛,建立了大唐帝国前所未有的开元盛世。唐代的邢台称为邢州,邢州本为李唐王朝的发迹之地,也为天下李姓的世居。位于隆尧的柏人城,即为战国时期的古柏人城,传为尧帝时的都城。柏人城又为李昙祖居地,城西有李昙墓。隆尧县现在还保存有李唐祖陵,是三代祖、四代祖的陵园,在祖陵东侧有专为祭祀而建的光业寺。唐祖陵现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

唐代的邢州城域,桑柘茂密,沃野碧绿,城内城外到处是一片繁荣昌盛景象,街肆处处是酒旗招展,唐民安居乐业。当时邢州盛产“南青北白”的邢白瓷,是北方著名的邢州窑生产的。瓷器制造工艺在当时具有世界先进水平,有人评说没有唐代邢白瓷就没有明清时的斗彩青花。西方国家也是从瓷器开始认识中国的,因此,瓷器与中国两词在英文中都被翻译成为china。唐人李肇在《国史补》一书中记载,邢州产的邢白瓷“内丘白瓷瓯,端溪砚,天下无贵贱通用之。”唐代诗人皮日休《茶瓯诗》诵道:“邢窑与越人,皆能造瓷器。圆似月魂坠,轻如云魄起。”段安节在他写的《乐府杂录》中记载这样一件事,唐大中初年,律官郭道源用邢州产的白瓷瓯进行调音,“善击瓯,率以越瓯、邢瓯共十二只,旋加减水于其中,以箸击之,其音妙于方响。”一些文人在欣赏用邢窑白瓷击瓯时,写下了许多诗句。如唐诗人张曙在《击瓯楼赋》中就是这样描述的:器之为质兮白而贞,水之为性兮柔而清。水投器而有象,器藉水而成声。

唐代不仅产邢瓷,还是著名的邢州酒酿造地。当时过往的行人,有游客,有商人,有文人墨客,到处荡漾着欢声笑语。唐代诗人元稹来到邢州城时,曾写下五绝诗《邢州酒诗》:吾闻昔日在邢州,桑柘扑地人烟稠。邢州酒熟姿行乐,红艳青旗朱粉楼。

在唐代邢州城内东北隅,有一个形胜大寺,据地方志书和唐文献记载,唐武则天时期,这里曾为大云寺。唐开元二十年(732),南阳和尚神会在河南滑县大云寺举办无遮大会,发起了“南顿北渐”辩论。开元二十六年(738),唐玄宗下诏“全国各州郡同时建立开元寺”,敕改“天下诸州形胜大寺赐额为开元寺”。邢州开元寺即为此年改额,迄今已有1272年的历史。天宝七年(748)或天宝十一年(752),神会在邢州开元寺立《能大师碑》,使这里成为禅宗的重要道场。

五代时,天竺高僧空本于后梁乾化年间在此翻译佛经。

金元时期,邢州改为顺德府,元世祖忽必烈曾两次到开元寺,赐额为“大开元寺”。明清之时,开元寺日渐衰落,民国时期,邢台开元寺沦为“野寺钟声”,成为邢台八景之一。

解放后,开元寺成为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政府的保护。改革开放以后,在党的宗教政策指导下,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当代高僧净慧大师决心重振盛世道场。2006年10月18日,净慧大师在大开元寺扩建奠基香语声中开始了邢台大开元寺的重修建设。

2009年10月,邢台大开元寺公园落成。面积约5.1万平方米的开元寺公园从东南两侧依寺而建。园区遍植花灌树木,银杏、绿竹。其间点缀小桥、亭阁等建筑。寺前广场区,高13米,宽26.8米洁白高大三门七楼的大牌坊气势宏伟,牌坊上方的匾额镌刻雄浑有力“盛世开元”镏金大字。从石牌坊到大开元寺山门之间的甬路两旁,沿广场轴线两侧还对称分布两组造型别致的石灯,人工湖曲径环绕,绿树掩映“六度亭”,小径、竹林、鲜花、景石遍布,建筑园林间的佛教文化处处显现。

2、修复前的开元寺1946年初,邢台县政府遵照太行军区的指令开始筹建鞋厂,因当时没有合适的地方,所以选择在开元寺内建立了“邢台前进鞋厂”。土地改革时期,开元寺周围的土地也全部分给了农民。1958年,邢台市人民政府城市建设科批复,邢台鞋厂的建设选址所用的开元寺土地35亩请即商用,按照“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关于国家建设征用土地的办法”对被征用的土地妥善安置并进行购买或租用。至此,开元寺土地归于邢台鞋厂使用。

邢台开元寺虽然被邢台鞋厂占用,但寺内的一些重要建筑一直受到工厂的保护,特别是在文化大革命期间,邢台鞋厂的职工承受着政治压力,对寺内文物进行了保护。为了避免开元寺石雕受到破坏,工人们用黄泥把滚龙石柱抹住,有的用作批判“四旧”的活教材。就是这样,开元寺四座主体建筑与寺内的石刻文物得到了保护。

即便如此,开元寺的大量石刻还是受到严重损坏,高大的石碑被推倒,位于邢台第三中学的万安宝塔被红卫兵用炸药炸倒。大殿在风风雨雨的侵蚀下,留下一片破落的景象。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开元寺三殿毗卢宝殿发生了大火,大火不仅烧毁了存在里面的生产物质,使这座古老的建筑也付之一烛。随着文物管理制度的建立,邢台鞋厂从大局出发,无条件把开元寺一部份从鞋厂资产中归还给国家。

1995年政通人和,党和政府为落实宗教政策,佛教开始复兴,余时任邢台市佛教协会秘书长,亲历开元寺恢复之缘,时年市政府副巡视员孙玉波、副市长刘清云女士曾先后批示,为开元寺的重建奠定了坚实基础。而时任市委副书记、市政府常务副市长的王庭玖先生亲自协调相关事宜,解决了60万资金问题,占用寺院的鞋厂车间从开元寺搬走,历史遗留下的惨淡得以终结。时任市委副书记王三堂两次批示市佛协筹备组入驻古刹。当时的市长郭庚茂慈悲关怀,落实开元寺的四殿为活动场所。

河北省佛教协会秘书长——肖占军为了使千年古刹新生,民革邢台市委对此进行广泛的调查和走访,于1995年在政协第八届三次会议上提出“抓住机遇,加快邢台开元寺修复工作”的提案。对市鞋厂未迁出的办公设施及临时建筑提出了解决方案,并建议由市委牵头,人大、政协配合,市政府组织有关部门的工作班子,深入到开元寺进行调查研究,解决开元寺修复中的实际问题。1996年鞋厂全部从开元寺迁出,拆除了寺内的工房和仓库、宿舍等建筑。

3、古刹重建缘起2000年,民革邢台市委再次提出集体提案:“发挥邢台历史文化优势,申报历史文化名城”,同时针对开元寺的问题提出了“统一认识,顾全大局,尽快开发我市主要宗教旅游资源——开元寺”的重点提案。

净慧,法号妙宗,当代高僧。1933年出生于湖北省新洲。一岁半时被送到尼庵抚养,14岁至武汉三佛寺依止大鑫和尚,18岁到云门寺受具足戒,成为虚云和尚侍者及传法弟子。1956年中国佛学院创立,即入学深造,颇得周叔迦居士、明真法师、正果法师、赵朴初居士等的赞赏。1963年被错划为右派。1979年摘帽、改正,重返北京参与中国佛教协会的各项恢复工作。1981年《法音》创刊,任责任编辑,1983年至2002年任主编;1982年增补为中国佛协理事;1987年当选为中国佛协常务理事;1988年受命筹建河北省佛教协会,并被选为会长;1992年主持柏林寺重建工作;1993年当选为中国佛协副会长;1998年当选为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2010年再次当选中国佛协副会长。

2002年9月21日,邢台玉泉寺恢复为佛教活动场所。同年12月6日净慧大师只身来到玉泉寺,面对龙山玉泉池的秀丽风光,看到曹洞宗道场如此衰落,有感而发,写下了《小住邢台玉泉禅寺成杂感六首志怀,并示寺中诸徒众》千载庭前柏子香,源源泉水涌琼浆。我来不作寻常见,瓦砾堆中坐道场。古殿依然对远山,青龙白虎护禅关。一池甘露流不竭,化作春风育世间。残碑历历卧堂前,尽是前贤未了缘。世道人心多变化,祖宗家业付狼烟。毁寺驱僧忆昔年,庐居火籍事连连。欣逢鼎革还仁政,又听禅门法语宣。荒凉古寺锁炊烟,不见僧归五十年。寄语堂前新衲子,山门有望续薪传。七十残年事若何?萧萧白发一南柯。余生好作归家计,且结茅庵送逝波。

2003年,为了加大邢台开元寺的修复建设,邢台市政府领导先后多次到赵县柏林禅寺礼请净慧大师。

同年8月8日,市委组织有关部门召开专题会议,重点研究开元寺开发建设问题,出席会议的有主管文化的邢台市委副书记、副市长。参加人员有文化局、民宗局、旅游局、邢台佛教协会等部门的14位同志。对打造邢台文化平台,提高城市品位,加快建设邢台开元寺问题形成了共识。并提出三点意见:一、加强对开发开元寺重大意义的宣传,引导和动员社会各界、全市人民关心开元寺开发。二、规划、建设、土地等相关部门要积极为开元寺开发提供优惠政策。市规划局要围绕建设历史文化名城的目标,立足搞好开元寺开发,完善城市建设规划,国土局要把开元寺东围墙外的空闲土地予以收购,以备开元寺开发业主购置使用。三、按照有关政策,由经贸委协调组成工作组,做好工作使广大群众顾大局、多支持。成立了由市委主管副书记为组长,成员由经贸委、财政局、文化局、民宗局、旅游局、规划局、国土局、城管局、建设局、轻工办等单位主要领导组成的领导工作小组,启动开元寺修复建设工作。

9月19日,领导小组在市委一楼会议室举行第二次会议,会议传达了市委主要领导的指示精神,同意关于开元寺建设的意见,就如何落实市委、政府意见进行了认真的研究。会议指示民宗局抓紧起草关于将开元寺恢复为佛教活动场所,礼请河北省佛教协会会长净慧大师任开元寺住持的报告。

9月20日,邢台市人民政府指复了市民宗局《关于恢复开元寺为佛教活动场所的批复》的政字〔2003〕75号文件。

由于各种原因和一些条件的不成熟,邢台市对开元寺建设遇到了许多困难,2003年10月净慧大师应湖北黄梅、当阳有关部门邀请,任四祖寺和玉泉寺方丈。

在净慧大师到湖北后,邢台市委、市政府没有放弃对开元寺的建设,当年的11月5日领导小组又组织有关部门进行研究,按照有关政策法规,就开元寺建设与开发问题,继续做好与上级管理部门的请示和沟通工作,相关部门积极配合,主动服务,为开元寺开发创造良好的环境。市建设局、民宗局为了落实市委、政府的意见,提出了《关于开元寺复建工程有关问题的请示》报告,对开元寺南门前广场进行拆建。

2004年,邢台市开元寺南门拆迁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对加快落实开元寺南门回迁楼建设资金和鞋厂4.4亩土地款的问题提出解决意见。市委主管领导对此作出重要批示进行妥善解决。

2004年政协会议期间,各民主党派及政协委员提出的“关于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系列提案,市政府采纳后,于2004年启动了历史文化名城申报工作,4月份召开了申报历史文化名城论证会,邀请北京、天津、山西、陕西、河北等地的专家、学者共30多人,就申报历史文化名城问题进行了研讨。专家和学者们一致认为,邢台申报历史文化名城的基本条件已具备。7月22日,市委召开第22次常委会议,成立了申报历史文化名城委员会及办公室,预拨专项经费,组织专门队伍,具体负责申报工作。

2005年3月9日,市申报历史文化名城委员会召开会议,重点研究我市申报历史文化名城和大开元文化产业区、天宁寺开发建设的问题。会议要求市规划局尽快制定大开元寺文化产业区规划,把邢州北路以西,卫生街以南,北长街以东,光明街以北,共计300亩土地列入城市总体规划。将现在的开元寺列为文物保护区,由文物部门进行管理。在文物保护区以外围设立宗教(佛教)文化区,以恢复开元寺的原貌。允许宗教团体(佛教)围绕大开元文化产业区的发展,依据国家法规和党的宗教政策,经政府宗教事务部门批准,在区内开展正常的宗教活动。

2005年7月,邢台成功申报成为河北省历史文化名城,为大开元寺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为了加快解决开元寺建设的问题,市民宗局向市政府提出《关于开发建设大开元东寺的几点建议》,提交政府及有部门研究解决,成立大开元东寺开发建设筹备领导组织,同时对建设区内的文物提出保护意见。

2006年,经过多次的协商和研究,开元寺建设问题终于有了眉目。3月2日,邢台市申报历史文化名城办公室向市委、市政府提交《关于解决大开元东寺修建相关问题的协商意见》的报告,主持名城申报的邢台市名城委员会领导同志就此问题作出批示,经多次协调文化局、宗教宗,就积极配合尽快促成开元寺建设的问题达成三点共识,所涉及的规划、土地、鞋厂等有关问题需进一步解决。3月16日,邢台市历史文化名城委员会召开2006年度第一次会议,邢台市主管名城申报的主要领导在会议上指出:市委、市政府已把申报国家级历史文化以“一申六创”列入工作纪要,邢台开元寺建设问题可以说机缘成熟,虽然说大开元文化区恢复建设一波三折,但最终通过协商达成了目前的共识,我市的大开元寺是在太平盛世建设的,后来几经破坏,现在又是太平盛世,修复保护是非常好的时机。建设大开元文化区对我市申报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历史遗存,增加城市亮点,开发文化旅游景区,对当今和未来都是一件好事,既有利于现在,也有利于未来,这是很难得的,市委、市政府应予以支持。站在建设大开元文化产业这个角度,没有什么不可以解决的。要抓住这个机遇,一定要抓住,不要错过。在会议上还通过成立一个开元寺文化产业区协调小组,对大开元文化产业的建设工作进行督导工作。

2006年9月,邢台市人民政府决定恢复大开元寺为佛教活动场所,并礼请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河北省佛教协会会长净慧法师驻锡于此,并批复建设。

当年10月18日,历史悠久的河北邢台大开元寺迎来它生命中的又一个春天,经邢台市领导研究决定修复扩建。参加大开元寺文化旅游区修复奠基典礼的有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河北省佛教协会会长净慧法师,河北赵县柏林禅寺住持明海法师,河北省佛教协会秘书长肖占军,100多名护法居士和关心佛教文化的企业家,100多名国内高僧大德等。有将近2万名信众参加了此次扩建修复奠基典礼。

2008年6月16日,邢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了《2008年下半年城建重点工作安排意见》的通知,强调“大开元寺综合开发和公园建设工程。东起邢州北路,西至开元寺文物保护区东围墙,南起光明街,北至卫生街,完成邢台宇航鞋业有限责任公司和邢台仪表股份合作公司两企业搬迁,拆迁面积3.5万平方米;完成407户居民搬迁安置,拆迁面积3.35万平方米。在此基础上,完成大开元寺综合开发和公园建设。牵头单位,市建设局、市国资委和市房管局按照责任分工完成所承担的任务,10月31日前完成拆迁,年底前完成全部土建工程,明年春天完成绿化。”同年8月,邢台市又出台了开元寺综合开发和公园建设园区规划,规划中的开元寺文化园区总面积近400亩,投资超过2亿元。建成后的开元寺将重现鼎盛时期的历史风貌。

2008年11月21日,数台大型的挖掘粉碎机开进了紧挨开元寺的市鞋厂和市仪表厂,这标志着2008年我市重点工程——开元寺扩建及公园建设拆迁工作将加速进行,在已完成拆迁面积2万余平方米的基础上,向年底完成4万平方米拆迁面积的目标冲刺。

为了给国庆献礼,市政建设集团300多名建筑工作人员昼夜施工,最多的时候工作人员达到600多人进行施工。8月6日,邢台市政协主席带领政协委员视察大开元寺综合开发建设工程,强调指出:桥东是邢台市历史文化的发源地。作为桥东历史文化标志性古遗址的开元寺,对其进行修复势在必行,它的意义不亚于七里河改造工程,建成后,开元寺、历史文化公园将构成邢台市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截止今日,大开元寺内第一期工程修建了大雄宝殿、观音殿、药师殿、弥陀殿,二期工程正在兴建中,计划修建藏经楼、法堂、千僧阁(禅堂)、客堂、斋堂、云水堂。重建后的大开元寺占地面积将达20余万平方米,分为文物保护区、宗教文化区、旅游文化区、古城中轴线保护区、宗教文化公园区、广场集散区。

4、大开元寺文化广场邢台大开元寺公园,位于邢台市桥东区邢州北路以西,光明街以北,是邢台市打造“山水太行、古都邢台”和创建历史文化名城的重点工程。

公园呈“L”型,建设面积约5.4万平方米。公园内绿化面积有17360平方米;水体面积约1300平方米;铺装面积31912平方米;停车场面积约3780平方米。在公园南侧设有三个主入口,东侧有两个次要入口。

开元寺公园根据场地情况和设计内涵分为四个分区:入口广场区、佛教园林区、佛教历史文化区和停车场区。四个分区具有相对独立性,但在空间上又相互渗透。入口广场区位于新老开元寺南侧出入口,入口广场庄重大气、气势宏伟;佛教园林区位于光明街和邢州北路交叉口,该区体现的是佛教文化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的佛教生态观;佛教历史文化区主要展示邢台历史与佛教文化渊源和对未来的展望;停车场区为前来参观的游人提供完备的停车服务设施。

在大开元寺公园的东南角,矗立着一块高大的太行石,上面雕刻着“邢台大开元寺文化公园”十个镏金大字。太行石后以六度亭为中心打造着园林景观,由小石桥、溪水、叠石假山与树林组成。延小径向北可大开以看到大开元寺高大红墙,墙外为邢台市古城墙遗址,在遗址上经过建筑装饰和铺砌青砖地面。

沿古城墙遗址,有八宝雕塑,北端有高大的古城墙残段。其旁立有一块说明碑,碑文说:“邢台古城,始建于西周,《左传》记载为齐桓公援救邢国所筑。隋代图经所载为石勒所筑,号建平大城。宋代科学家沈括《梦溪笔谈》中又载,为郭进守西山时所筑。厚六丈,上可卧牛,俗称卧牛城。明万历以前,城墙为土结构,周长九里三十步,厚二丈。明万历十年(1582)知府王守诚将原土城改为砖石混合土结构,后历任知府、知县多次增修。邢台解放后,因战争城墙受到破坏。后因城市建设需要,大部分城墙被拆除。改革开放以后,邢台古城保护受到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现邢台古城四周都有遗迹,重要遗迹有七处,此处为邢台市古城东城墙遗址,《顺德府志》记载:开元寺在旧城东北隅,即此。”5、建筑与文化新建设的邢台大开元寺,位于开元寺的东侧,也就是原开元寺卧佛殿的地方,东西宽100米,南北长300米。为五进式“七堂伽蓝”。

石照壁位于开元寺山门小桥轴线上,照壁座落在三级台阶上,台阶上的四角有四个高大而古朴的仿唐式四角石灯,照壁为一字形歇山式。照壁以福建泉州道的灰白花岗岩为建材,下部有精雕的须弥座,须弥座上即为照壁的主体部分,主体四周有回形纹进行装饰,两端还有空白的联芯,主体的上面每面有十八组石雕斗拱托起仿木结构的歇山顶,顶部的雕刻也十分精细,檐下有石雕的瓦当和滴水,在顶部还有一对雕龙大吻。

照壁的南北两面有精美细致的石雕壁画,面南的一面雕刻有“降兜率天”“入胎诞生”“唯我独尊”“出家学道”“静修降魔”“成佛得道”“初转法轮”“佛陀涅槃”八相成道的佛教故事,用石雕壁画的形式详细记录了释迦牟尼从“下天”到涅槃的历史过程。这八组壁画庄严大方,人物慈祥,画面周围有缭绕的祥云,在菩提树下,围绕着主尊的人物或站或立,或卧或坐,前后呼应。佛界中仙女轻飘的身姿,身后飘逸的衣带,创作人员以高超的手法,精细的工艺描述了正中缨珞宝盖下,趺坐在莲花上的阿弥陀佛,与宝盖顶上的画面形成动静的组合,在朵朵祥云下,使人感到佛界的威严。

在照壁的另一面,精雕而成另一组佛教故事。第一组是“初祖达摩”,描写禅宗祖师一苇过江,面壁苦修传播佛法的过程,第二组是“二祖慧可”生平故事,表现有断臂求法,继承法衣的场面。其后有“三祖僧璨”“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在大江南北的弘法故事。

“六祖慧能”继承法统,创建完善了中华禅风。

在这组石雕壁画的最后,创作人员以一组故事展现出邢台开元寺不凡的历史背景。记录了唐代荷泽神会在邢州开元寺为六祖慧能立“能大师碑”的过程。

开元寺照壁,前后两组共雕有人物152个,每个人的形态和神态各异,无论是世尊释迦牟尼,还是飞天侍女,画面上的一草一木,一动一静都能够反映出工匠的细心和认真,实属当今不可多得的石雕艺术珍品。

沿石照壁轴线越小石桥通向邢台开元寺文物保护区,也就是历史上的邢台开元寺。石牌楼进入邢台大开元寺文化园,首先看到的是一座高大的石牌楼。这座石牌楼为三门七楼式,高13米,宽26.8米。从形式、格调、气势等方面都是北方地区较大的。牌坊所用石材为福建的花岗岩,又名“泉州白”。牌坊的设计风格为南北结合,高大框架以显示北方文化的奔放,而牌坊上的装饰图案则采用了南派雕刻手法,精细繁华无不精美。在牌坊的南北两面有十二尊石狮,石狮蹲坐在须弥台基的石鼓上,前爪向前扑地,以显石狮刚健的身躯。

牌坊正中的匾芯,雕刻有原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沈鹏先生所书的“盛世开元”四个大字。字体采用了阳刻的手法,奔放遒劲,浑厚有力。字体上用镏金工艺进行装饰,在阳光下金光灿烂。在两侧的匾芯上还有隶体的“庄严国土”和行草体的“利乐有情”题额。

在牌坊的背面正中有“象教中兴”题额,以喻示着邢台开元寺历史与文化在各界群众的大力支持下,在党的佛教政策指导下,实现中兴的愿望。东西两侧还有“祥和社会”和“净化人心”的匾额。

牌坊共刻有六副对联,南面的正中有“盛世谱和谐古刹中兴光法界,开元宣妙谛宗风重振颂尧天”。东侧镌刻“萧寺钟声乾坤瞻北斗,曹溪碑影佛图仰南宗”西侧镌刻有“禅心善念一尘不染清凉地,暮鼓晨钟万善同归福慧门”。

以牌坊为轴,通往大开元寺有宽阔的甬道,甬道用青石铺砌,中间的部位有三朵硕大的石雕莲花。两侧有二组八角形石灯,共十二个,在石灯的两侧有十二颗高大的银杏树。

实生银杏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大开元寺文化园共种植64棵银杏树,其中有30棵为实生银杏,平均树龄在200年以上。

银杏是一种子遗植物,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树种之一,被植物科学家誉为“活化石”“植物界的熊猫”,为我国四大长寿观赏树种之一。银杏树还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对于心脑血管疾病有很好的疗效。

甬道北端为高大的开元寺总门,在总门的前面有两座仿后梁经幢。建筑为重檐歇山式,分上下两层共有14间。在二层的木檐下悬挂着镏金柳体大字“大开元寺”竖式大匾,在一层的廊下悬有“天王宝殿”匾。山门天王殿首进山门,也就是大开元寺天王殿。山门建筑采用了歇山重檐式,正脊上有“风调雨顺”四个砖雕大字。在殿内有六尊佛,正中供奉有弥勒佛,弥勒佛的背后为韦驮天,在左右供奉有四大天王,四大天王的任务就是各护一天下。有“增长天王魔礼青,掌青光宝剑一口,职风;广目天王魔礼红,掌碧玉琵琵一面,职调;多闻天王魔礼海,掌混元珠伞一把,职雨;持国天王魔礼寿,掌紫金龙花狐貂,职顺。”四大天王是佛教的护法神,(俗称“四大金刚”),又称护世四天王,是佛教二十诸天中的四位天神。四大天王实为我国创造的形象,为神话小话《封神演义》中的“佳梦关魔家四兄弟”,并非是佛经中记载的四大天王。

佛经中的四大天王,东方持国天王,名多罗吒,居须弥山腰东,黄金为地;南方增长天王,名毗琉璃,居须弥山腰南,琉璃为地;西方广目天王,名毗留博叉,居须弥山腰西,白银为地;北方多闻天王,名毗沙门,居须弥山腰北,水晶为地。四大天王为帝释之外将,须弥山腰有一山,名犍陀罗山,山有四山头,四天王各居一山,护一天下(四天下即四大部洲,即东胜神州、南瞻部洲(地球)、西牛贺洲、北俱芦洲),故又称护世四天王。

佛教中的四大天王,并非一种崇拜文化,而是分别代表着持家、尽责、求进、增长,使社会得到圆满和和谐,提示人们学习进步,品德增长,要多看、多思、多听、取人之长,舍已之短。比如说东方持国天王手上拿着琵琶,代表着做事情不可操之过急,如儒家中庸之道一样,凡事要做的恰到好处。西方广目天王手拿宝剑,代表着遇事要开启智慧,有“快刀斩乱麻,慧剑断烦恼”的意思。西方广目天王身上缠着一条龙,龙代表着变化,提示大家在这个物欲横生的社会里,一切事,一切人,一切物都在发生着变化,对此要看得透才能从容应对。北方多闻天王手持一把伞,这就是告诉大家,人在江湖要学会预防,要净化心灵,遵守道德,要保护自己的清净心不要被污染了。

在天王殿的二楼是五路财神殿。

五路财神是赵公明及四位义兄,即中路武财神赵公明,东路财神招宝天尊萧升,西路财神纳珍天尊曹宝,南路财神招财使者陈九公,北路财神利市仙官姚少司。这五路财神受中国传统五行思想的影响,有广收天下之财的喻义。除以方位命名的财神外,还有以文、武、义、富、偏命名的财神。如文财神比干,武财神赵公明,义财神关公,有的还奉江南富商沈万三为富财神,以最早到东南亚经商的华侨苏福禄为偏财神。

在佛教寺院中,有善财童子,据传说,福城长者有五百个儿子,善财是他的小儿子。善财出生时,有很多珍宝从地下涌出,福城长者请来一位相士,相士为之取名叫“善财”。善财视财富为粪土,发势要修行成佛,他历尽了千辛万苦,参拜了比丘、长者、菩萨、婆罗门、仙人等53位名师,最后拜见了普贤菩萨,实现了成佛的愿望。善财童子很受老百姓的欢迎,在观世音菩萨的旁边有一童男就是善财童子。

此外在密宗的寺院中以供奉五方财神,也称之为五姓财神。这五方财神分别以五种颜色代表,以黄为中财神,绿为东财神,红为南财神,白为西财神,黑为北财神。五方财神各持有不同的法器,法器嵌有五种不同颜色的宝石来区分,五种颜色分别为黄、红、白、黑、绿。这也是藏文中的种子字,六字大明咒(嗡(ong)、嘛(ma)、呢(ni)、叭(ba)、弥(mei)、吽(hong))。十四达赖喇解释这些种子字的含意是:崇高、爱心、和谐、智慧、洁净。

寺院内供奉五路财神,专门掌管天库财富,从而来济度众生所有功利事业。将人们所期盼的“福、禄、寿、喜、财”“健康、平安”等良好意愿都包容其中。千手观音殿走出天王殿,进入一大的庭院,左右有接待居士的客堂,正前的轴线上是观音殿。

观音殿也为一座重檐结构的歇山式建筑,在高大的莲台上为十一面千手千眼观音。

此尊千手千眼观音以金刚跏趺坐在莲台上,面有十一面,第一层为法身三面,观音慈相;第二层观音喜相,具微笑容状;其第三层为报身三面,为直视微怒相,其余皆呈喜悦相;其上为大怒明王相。这尊观音共有四十二个手臂,中间双手合掌印,下部双手施定印。其余报身四十臂有施无畏手,除一切众生怖畏。还有持宝瓶,以求生梵天者;有的为钺斧手,除一切王难;有的为蒲桃手,令稼谷丰收;有的为宝剑手,降服一切鬼神;还有的持月手,救患热病令清凉。

千手千眼观音佛像用产于江南的香樟木雕成,比例匀称,纹饰细腻,而且恰如其分地传出佛的表情神采,宝相庄严,这在我国现在大型的佛像木雕艺术上是十分罕见的。

为什么称为千手千眼观音呢?原来,佛教的千手千眼佛的造像,共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实具千手千眼;另一种就是这种四十只手眼的形象。按照佛教的说法,这四十只手和眼睛各配以“二十五有”。所谓“二十五有”就是佛教中的二十五种因果报应。二十五乘以四十,便是千手千眼了。它的含义是观世音菩萨的手多、眼多、智慧多、有求必应。

关于观世音菩萨多出的四十只手和眼睛,还有一段非常有趣的佛教传说。观世音菩萨受佛祖释迦牟尼之命,发下宏大誓愿,以大慈大悲救渡众生,在众生没有成佛之前,自己决不成佛。无奈众生太多愚钝,观世音感到自己的法力实在难以担此重任,此种想法一萌生,身体顿时成为四十二段。观世音的恩师无量光佛及时赶到,将碎成四十二段的观世音的身躯归拢在一起,用手抚摩着劝慰道:“救渡众生岂能畏难而成疑惑之心?只要志坚,以佛的智慧和法力,一定能如愿。”话音未落,观世音菩萨分为四十二段的身躯立时合为一体,然而却多出四十只手臂和眼睛。

此尊观世音佛像全称是大慈大悲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观世音”意即世间一切遇难众生只要一心称念菩萨名号,菩萨即时观其音声而前来相救,使众生获得解脱。

邢台大开元寺自宋代就为观世音的道场,以古寺观音殿前圆照塔下有三颗观世音真身舍利,元代万安重修的宝塔,元世祖忽必烈赐名普门塔,万安大士为万安菩萨。现在九华山,峨眉山的一些寺院还为万安菩萨的传法道场,今天在邢台大开元寺重塑观音金身,对于研究宋元时期观世音佛教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观音殿的东西两侧还立有三十二应身和二十天。

三十二应身即为观世音的三十二种变化,据《普门品》记载:观世音菩萨现三十二应身,是佛身,独觉身,缘觉身,声闻身,梵王身,帝释身,自在天身,大自在天身,天大将军身,四天王身,四天王太子身,人王身,长者身,居士身,宰官身,婆罗门身,比丘身,比丘尼身,优婆塞身,优婆夷身,女主身,童男身,童女身,诸天身,诸龙身,药叉身,干闼婆身,阿修罗身,紧那罗身,摩呼罗伽身,人身,非人身。

观世音菩萨,在中国应化事迹流传很广,为此有了“家家阿弥陀,户户观世音”的美喻。

二十天,全称“二十诸天”,是佛教著名的护法天神,本来是古印度神话中的二十位天神,司职罚恶护善,后来纳入佛教神祗系统中,成为护持佛法的神。

在观音堂的东侧有伽蓝殿,伽蓝是指“祗树给独孤园”以纪念三位最早的护持佛法建立伽蓝的善士——波斯匿王、祗陀太子和给孤独长者。除这三位外,还有十八位伽蓝神,即美音、梵音、天鼓、叹妙、叹美、摩妙、雷音、师子、妙叹、梵响、人音、颂奴、广目、妙眼、彻听、彻视、遍视。他们有的是古代南亚次大陆神话传说中的小神,有的是被佛教接收改造的人,今天的汉化寺院中已经汉化了,还有的在伽蓝殿中专门供奉关公,据佛教文献中说,关公为寺院中的伽蓝神。

西侧为祖师殿。祖师殿在禅宗寺院中,是为纪念宗门奠基人而设,常常在正中供奉初祖达摩禅师,左侧供奉六祖慧能大师,右侧供奉百丈禅师,百丈禅师法名怀海,因在洪州百丈山创建禅院,故称百丈禅师,他是禅宗清规的制定者。

在伽蓝殿和祖师殿的上面增建的楼阁,为大开元寺的钟楼和鼓楼。新建大雄宝殿在观音殿的后面有一组雄伟的建筑,东西两侧为两层歇山式,中间为三重檐歇山式。东面为药师殿,西面为弥陀殿。

药师殿供奉东方药师琉璃如来的佛殿。

殿内正中为“药师三尊”,即药师佛及其两胁侍日光菩萨和月光菩萨,殿堂两侧则列有十二药叉大将。佛经中说,在遥远的过去世,有一位梵士,养有二子。这位梵士痛感世间浊乱,众生困苦,于是发誓救助病苦众生。电光如来对他很赞赏,于是劝梵士改称“医王”,他的两个儿子改名为“日照”、“月照”。这位梵士后来成佛即为药师如来,其二子也修成了菩萨,成为药师佛的两位胁侍,他们就是日光菩萨和月光菩萨。

弥陀殿供奉弥陀佛。据《无量寿经》记载,过去久远劫世自在王佛住世时,有一个国王发无上道心,舍王位出家,名为法藏比丘。法藏比丘出家后,请示如来十方诸佛庄严净土之行门,佛就为他宣说两百一十亿的佛国净行,并令其亲见各国佛土的庄严相好。法藏比丘心生希有,虔诚修习诸佛国净行,经过五劫的时间,并于佛前大众中广发四十八深弘誓愿,以求度一切念佛名号的众生。历经多劫的修习,行愿深广无有疲厌,终于功德圆满成就佛道,佛号阿弥陀。

在药师殿和弥陀殿中间有一高大的佛教建筑,这就是座落在轴线上的大开元寺主体佛殿——大雄宝殿。

大雄,是对佛的道德法力的尊称,通俗一些即为佛有无边无际有力量,可以降伏一切魔,特别是“五阴魔”“烦恼魔”“天子魔”等四魔。

在雄伟的大雄宝殿前,拾阶而上,有一宽大的月台,东西前面有精细纹饰雕刻的石护栏。通过高大的殿门望去,可以看到里面高大佛像,是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三尊佛像,佛像下面为高大的须弥座台基,其上为高大的莲台,正中为世尊释迦牟尼本尊,以金刚跏趺坐在莲台上,双手持金刚印,两侧有燃灯佛和弥勒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