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二、城垣建设

邢台历史上曾有四次建国,两次定都。邢台古城早在公元前1438年即为殷商都邑,后扩建三次。邢台城墙始建于后赵。公元319年,羯人石勒兴兵反晋,占领襄国(今邢台),立都称王,国号后赵,并扩建城垣,取名建平城,城墙厚6丈,俗称卧牛城。明代以前,为土城墙,周长9里30步,厚2丈,墙外有城壕,深丈余,宽5丈,引达活泉水入城,周流街市。旧城门有二重,明天顺四年(1461),郡守杨浩各增瓮城二重,明成化二十二年(1487),郡守林恭在城上筑城堞,并在城墙四角建箭楼。

明万历十年(1583),郡守王守诚,将土城墙改建成砖石结构,高4丈5尺(石基高1丈,向上砌砖3丈5尺),厚5丈,长13里20丈,又在城四角和四门增设马道,并将原城壕加深加宽。

万历十八年(1591),知府张延廷、知县朱诰,对城壕进行疏浚,使“水满城隍”。清雍正十一年(1734),知府陈法、知县郭美,动用库帑1200两,对城壕、堤墙全面加固。至乾隆三年(1739),周城砖石雉堞如故,城墙内皮灰土多有剥蚀,门楼稍有倾坏。对此,知府朱鸿绪和知县徐时作及时修整。后年复一年,土垣坍塌日甚,因光景不佳,未敢动用民工。咸丰三年(1854),郡守高午虽倡议整葺,但因土匪猖獗半途而废。直到同治六年(1868),知府任道鎔、知县赵映春、陶雪锦力排土匪骚扰,筹集资金2万余,用一年多时间,对旧城全面整修,使之恢复原貌。

南郭,清咸丰年间就有土寨墙,但很低矮,不易防守。同治二年(1863),郡守王榕吉捐金三百,倡议筑寨,知府李朝仪、知县荣诰、夏人杰各捐金数百,率先响应,绅民亦纷纷解囊集资2万缗,用11个月时间,建成周长7里,堞高2.2丈,基厚2.2丈,顶宽1.2丈的寨墙。同治六年(1868),知府任道溶又用修城余款在寨外增建2座石桥。

同治三十年(1872),知府任道溶、知县陈金式将湮塞的城隍疏浚修整。此后,虽有光绪二十六年(1901),知县周世铭、王锡光曾欲修整,因匪乱未就。到民国六年(1917)旧历六月初六,暴雨大作,七日,城墙多处倒塌(东城墙倒塌十多丈,西城墙倒塌六丈有余,西城门洞亦在此时倒塌)。县长夏仁沂委绅士杨庚辰、白振纲、张启运督工,用数月时间进行应急修补,并对西门垛略加修葺。但因屡经挖掘,风雨摧残,城池多处受损,远不及当年坚固。再后,多因战乱,城池再无整修,坍损年甚一年。

1945年,日军投降,邢台城解放,当时国民党军队正在沿平汉线北犯,企图打通平汉线,北上平津。为了战备,政府动员3万余众,将城墙拆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