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第一章 建置

第一节 地理位置

本县位于河北省南部,太行山东麓,地理座标为北纬36。58′至37。22′,东经113。45′至114°38′。东与任县、南和县接壤,南与沙河市、武安市为邻,西隔太行山与山西省之左权、和顺、昔阳三县交界,北与内邱县毗连,县境东部对邢台市呈东、西、北三面环抱之势。全境东西长77. 1公里,南北宽38公里,总面积1983平方公里。县政府设在邢台市桥东区顺德路北段东侧(北纬37°04′,东经114°30′),北距首都北京380公里,距省会石家庄108公里。京广铁路纵穿本县东部。

第二节 境域变化

本县自秦代建县,历时两千余年,虽当时境域四至无考,但据资料记载,汉时的襄国县“兼有今沙河境”。晋代,曾并入任县。到北魏太和二十年(496),析任县复置襄国县。到北齐时,易阳县(今永年县)并入襄国县。北周又恢复易阳县。隋开皇十六年(596),将龙冈县南部划出置沙河县,又将东北部划出一部分,与内邱县之一部分合并置青山县。大业二年(605),青山县并入龙冈县。十二年后的唐武德元年(618),又将龙冈县的东北部划岀,复置青山县。开成五年(840)又废青山县,并入龙冈县。元世祖至元二年(1261),将任县并入邢台县,不久又析出。

清至民国,境域无大变化,只有同邻县接壤地带部分村庄的划出划入。据旧县志记载:康熙年间,本县治所“东北至任县界二十五里,东南至南和县界二十二里,南至沙河县界十七里,西至山西和顺县界一百八十里,西南至辽州县界一百八十里,西北至乐平县界一百六十里,北至内邱县界三十里,广一百九十五里,袤五十五里”。民国九年(1920),本县东西长91公里,南北宽21公里,总面积为2024.199平方公里。民国三十二年(1943),旧县志记载:本县治所东至任县界二十五里,西至山西和顺县界一百九十里,南至沙河县界十七里,北至内邱县界二十五里,东北至任县界二十五里,西北至山西乐平县界一百六十里,东南至南和县界二十里,西南至山西辽州县界二百里,广二百二十里,袤四十七里。

1945年9月5日,邢台城关从本县划出,单独建制,称邢台市(后改称邢台镇)。1950年12月,邢台镇并入本县。1951年11月,县镇分开,邢台镇恢复建制。1952年12月26日,本县申家庄、冯家庄、路家园、南瓦窑、西园、南园、古北、曹演庄、南小汪、南头村(此村县、镇各管一半)等10个村划归邢台镇。1956年11月19日,又将本县碾子头、前炉子、北小汪、林苗王庄、张家庄、前晋祠、北大郭等7个乡的13个村划于邢台市。1958年11月,邢台市、沙河县并入本县。1961年5月18日,邢台市和沙河县分出,恢复原来建制,同时将原沙河县的中坚固、西坚固划归本县,将原邢台县的朱家庄、田家庄、南大郭、北大郭、东董村、西董村、李村、悟思、卧庄、邓家庄、贾村等11个村划归邢台市。同年,又将本县的西前留村划归沙河县,将沙河县的固坊村划归本县。1964年12月5日,邢台市的苗王庄、林家庄、北大汪、翟村、北郭庄、王家庄、大吴庄、小吴庄、田家庄、朱家庄、淮家庄、胡家庄、张家庄、东郭村、北陈村、道口、柴家庄、东郭庄、贾村、西董村、东董村、葛庄、北大郭、南大汪等24个村又划回邢台县。1979年11月6日,邢台市扩大郊区,本县的南康庄、柴家庄、淮家屯、东郭庄、道口、北陈村、东郭村、南郭村、东由留、西由留、新华、朱家庄、田家庄、胡家庄、北郭庄、王庄、大吴庄、小吴庄、新营、贾村、东董村、西董村、葛庄、北大郭、西大郭、北小郭、南召马、北召马、中召马、李马、南大汪、北大汪、苗王庄、营头、林家庄、贾庄、赵孤庄、元庄、张庄等39个村划归邢台市。此后,至1988年底,境域无变化。

第三节 建置沿革

邢台县历史源远流长。据1976年百泉出土的石斧、石刀、石镰、陶盆、瓷器、铜镜和铜盆等文物考证,本土早在数万年之前就有人类栖息繁衍。

公元前21世纪的夏代,邢地为“禹贡冀州之域”。

公元前1439年,商代祖乙择沃野而建都,即“从耿迁都于邢”。之后,祖辛、沃甲、祖丁、南庚又相继居此而都。南庚三年迁都于奄后,始称邢。

公元前11世纪,武王伐纣,建立周朝,周成王为报周公辅佐之恩,封周公第四子姬苴为邢侯,统辖邢地,名曰邢国。

鲁庄公三十二年(前662),狄兴兵伐邢,邢侯求救于齐。翌年,齐桓公联合宋、曹二诸侯抵狄救邢。为安全计,齐桓公二十七年(前659),帮助邢侯迁都夷仪山下(今浆水附近),筑城垣,建“行台”,取名夷仪城。鲁僖公二十五年(前635),邢被卫灭,后晋又灭卫,邢成为晋国属地。

公元前453年,韩、赵、魏三家分晋,邢为赵国属地,赵王之子赵襄子曾食采于此,故有襄国之称。公元前372年,赵成侯继位,看到邢地富庶险要,即以邢为基地,建陪都,称霸业,并将邢更名为信都。

秦王政二十六年(前221),秦始皇统一六国,即废诸侯,设郡县,邢地始置县,名信都县,属钜鹿郡。秦末,刘项相争,项羽占领赵地,“立张耳为常山王,理信都,更名襄国,并都于此。

西汉高祖四年(前203)改置襄国县,属冀州赵国。景帝三年(前154)废国,改邯郸郡,五年(前152)复封赵国。襄国县均属之。

东汉初属赵郡,建武五年(29)废郡封国,襄国县复属赵国;建安十七年(212)改隶冀州魏郡。

三国时仍名襄国县,是魏国之地,初属魏郡,后改属冀州广平郡。

晋代,“初属司州部广平郡”。永嘉三年(309),羯人石勒据襄国,大兴二年(319),于邢立都称王,取国号为后赵。其侄石虎称帝后,迁都于邺,本土置襄国郡。永和末年(356)省入任县。

北魏太和二十年(496),复置襄国县,属司州部北广平郡。后又属易阳郡。北齐属襄国郡。

北周,仍名襄国县,“初隶南和郡”,不久又置襄国郡,县为郡治。

隋,北周大定元年(581)二月,文帝杨坚称帝,国号“隋”,襄国遂为隋地。开皇三年(583),罢郡立州,本县改隶洛州,属冀州统辖。开皇九年(589),襄国县改称龙冈县。开皇十六年(596),析龙冈、内邱置青山县(县城在今西青山和东青山村)。同年,置邢州,青山县隶之。大业二年,省青山县入龙冈县。大业三年(607)罢州,复置襄国郡,治、领龙冈县。

唐代,武德元年(618),罢襄国郡,置邢州,同时,析龙冈县的东北部,复置青山县(县城在今西青山村附近)。青山、龙冈均隶属邢州。天宝元年(742)罢州,改属钜鹿郡。开成五年(840),又废青山县,复入龙冈县,隶属邢州。

五代,龙冈县属邢州。

宋初仍称龙冈县。宣和元年(1119)罢邢州,置信德府,龙冈县属信德府治。宣和二年(1120),皇帝赵佶采用古“邢”字和邢侯时所筑之“行台”的台字,改龙冈县为邢台县,隶属于信德府。公元1128年邢为金地。金天会七年(1129)改府为州,邢台县为邢州治。

元代,仍名邢台县。中统三年(1262)邢州改称顺德府,本县为顺德府治。至元二年(1265)改府为路,称顺德路,属中书省,邢台县属顺德路。

明洪武初年改顺德路为顺德府,邢台县为顺德府首县。

清因明制,隶属关系无变动。

1911年辛亥革命后,废府留县,邢台县直属直隶省。1912年属直隶省冀南道。翌年冀南道改称大名道,邢台县属大名道。公元1928年,直隶省更名河北省,邢台县直属河北省,1937年改属河北省第十五督察专员公署。“七•七”事变后,日军侵占邢台,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人民开辟了太行抗日根据地,本境西部山区先后建立邢台县抗日政府、邢西县抗日政府、邢东县抗日政府,先后隶属太行行署一专署、六专署领导;邢台城和铁路沿线为日军占领区,则由日伪县公署管辖,隶属于日伪顺德道尹公署。

1945年8月,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邢台城解放,邢台县城建为邢台市。邢东县政府移驻市内。1947年,邢西、邢东二县合并为邢台县,隶属邢台督察专员公署。1959年,邢台专员公署并入邯郸专员公署,并将邢台市、邢台县、沙河县合并,称邢台县,隶邯郸专员公署,后又隶属于邯郸市。1961年邢台市、邢台县、沙河县恢复建制,邢台、邯郸两个专员公署也分别设置,本县隶属邢台专员公署。1983年,邢台市改为省辖市,1986年本县划归邢台市领导。

附:历代县名考

本县自秦代置县以来,先后四易其名:

1、信都县,秦王政二十六年(前211)置。

县名来历:春秋战国时期,邢为晋地。因晋国内部“六卿争权”,公元前453年,韩、赵、

魏三家分晋,邢为赵地。赵成侯继位后,看到邢地富庶险要,深信这里是“称雄立业”的好地

方,即以此为基地,建陪都,发展霸业,为表示其成就大业的信心,遂在邢地高筑檀台,以朝

诸侯,并改邢为信都。秦代置县时,即用“信都”二字为县名。

2、襄国县,公元前206年改为此名。

县名来由:战国时,赵国太子赵襄子食采于邢,因其统治时间较长,且治理有方,受到

人们称颂。为颂扬、纪念赵襄子,人称邢地为襄国。秦末汉初,刘、项相争,项据赵地。项羽

从战争需要出发,为加强号召力,采纳谋士范增的意见,取赵国赵襄子谥号,把信都县改称

襄国县。

3、龙冈县,公元前589年改为此名。

县名来由:据《十六国春秋•后赵录》记载:晋怀帝四年(310),有个名叫佛图澄的天

笠僧跟随石勒到襄国。此时正值大旱,百姓纷纷求雨,佛图澄见状,便率弟子到襄国城西北

七里土岗上,掘地三尺,挖出一条死龙,据说他“咒以法术,龙乃苏生作雨”。自此,岗名曰龙

岗。公元589年,隋文帝杨坚即位,整顿地方,调整区划,遂以此典故,取其吉祥之意,将县

名改称龙冈。

4、邢台县,公元1120年改为此名。

县名来由:据《方舆纪要》载:“龙冈县西一百二十里,有古邢侯所筑之台,宋宣和二年

(公元1120)改龙冈为邢台县,县名本于此。”可见邢台县名乃为宋徽宗赵佶时,根据古邢

地的“邢”字和邢侯所筑行台的“台”字,并二字称邢台。

第四节行政区划

一、清代

据清康熙壬子年《邢台县志》记载,旧时县以下行政区划为社,社下称里。全县分32

社,里数无记载。32社是:城关内有在城、西关、坊关3社;城东有百泉、河曲、先于、石井、

南市、大吕、麻村、永康8社;城南有由留1社;城北有白塔、长信2社;城西有东泉、董俸、

候兰、孔村、徘徊、李马、北庄、西王、贾村、高村、薛村、美化、玉泉、夷仪、温居、故市16社;

另有“西泉、开化2社散居”。到康熙年间,全县32社合并为23社,分别为百泉社、河曲社、

先化社、东泉社、董麻社、候兰社、孔村社、坊美社、西泉社、西高社、徘徊社、白塔社、故石

社、长信社、李马社、北庄社、由留社、温居社、西市社、在玉社、夷仪社、薛贾社和永大社。据光绪年间《邢台县志》记载:清道光年间,全县仍分23社,境内村落以社领之。百泉

社领东南路17个村和稻畦川2个村,共领19个村;河曲社领东南路3个村和东北路、龙

门、浆水川各1个村,共领6个村;先化社领东南路2个村和东北路、稻畦川各1个村,共

领4个村;东泉社领东关1个村、西南路11个村、浆水川1个村、路罗川7个村,共领20

个村;董麻社领东南路1个村、东北路5个村、西南路1个村、西北路1个村、浆水川17个

村、路罗川12个村、龙门川1个村,共领38个村;候兰社领东南路1个村、西南路13个

村、路罗川1个村,共领15个村;孔村社领西南路1个村、西北路13个村、浆水川1个村、

路罗川3个村、龙门川2个村,共领20个村;坊美社领东南路、西南路、西北路各1个村、

东北路2个村、龙门川18个村,共领23个村;西泉社领东南路1个村、西南路7个村、路

罗川1个村,共领9个村;西高社领城关3个村、东南路1个村、西南路7个村、路罗川13

个村、浆水、龙门各1个村,共领26个村;徘徊社领东南路5个村、西南路、东北路各1个

村、稻畦川15个村、龙门川2个村、路罗川1个村,共领25个村;白塔社领东南路2个村、

西北路13个村、浆水、龙门川各1个村,共领17个村;故石社领东南路5个村、东北路2

个村、西北路2个村、浆水川1个村、龙门川11个村,共领21个村;长信社领城关1个村、

东南路1个村、东北路6个村、龙门川1个村,共领9个村;李马社领西北路11个村、浆

水、龙门川各1个村,共领13个村;北庄社领西南路1个村、西北路6个村、龙门川1个

村,共领8个村;由留社领城关3个村、东南路、东北路各1个村、西南路14个村、浆水川

1个村、路罗川2个村,共领22个村;温居社领城关2个村、西南路、东北路各1个村、西

北路2个村、龙门川16个村,共领22个村;西市社领东南路4个村、西北路9个村、稻畦

川14个村,共领27个村;在玉社领城关3个村、西南路1个村、东北路4个村、西北路2

个村、浆水川1个村、路罗川6个村,共领17个村;夷仪社领东南路4个村、西北路1个

村、浆水川12个村、稻畦川1个村、路罗川3个村,共领21个村;薛贾社领城关1个村、西

南路1个村、西北路7个村、浆水川1个村、稻畦川9个村、路罗川2个村,共领21个村;

永大社领城关3个村、东南路1个村、东北路16个村,共领20个村。此时的行政区划特点

是“以社领乡”,谓之“乱庄不乱社”。

光绪三十年(1904)以后,为了解决社与社之间“壤地交错,且无里数可考,遗漏实多”

的问题,采用路、川编制,将县境各乡分为四路四川。据光绪县志载:“属于东北路者,凡六

十有三村;属于东南路者,凡五十有八村;属于西北路者,凡八十有五村;属于西南路者,凡

八十有七村;属于龙门川者,凡百有三村;属于稻畦川者,凡百十八村;属于浆水川者,凡九

十六村;属于路罗川者,凡百三十八村”;“四路四川总计七百四十八村”。

二、民国时期

民国初期,“改路为区”,区下编乡(镇),以乡(镇)领村(街)当时,“全县编为6个区,

以城厢为第一区,西北为第二区,东北为第三区,西南为第四区,东南为第五区,山川为第

六区。此后,以山川轮廓,将第六区分为六、七两区,旋又并为一区,仍归全县六区之制”。

1937年10月,日军占领邢台后,县城和铁路沿线均为敌占区,西部山区在共产党领

导下建立了抗日根据地。抗日根据地设5个区,辖362个村。营头为一区,路罗为二区,将

军墓为三区,宋家庄为四区,马河为五区。1938年12月又增加六区(大贾乡区)。是月,六区又并入一区,五区并入四区。合并后,抗日县政府共领4个中心区。1939年12月,又将

4个中心区划为9个区。

1940年8月,抗日根据地分设邢东县和邢西县,共编14个区。邢东县辖6个区:营头

为一区,马河为二区,北小庄为三区,柏山为四区,马厂为五区,谈话为六区。邢西县辖8

个区:浆水为一区,辖前后水门、河东、寨上、口子、坡子峪、李家庄、栗子坪、大戈寥、浆水、

宋家峪、滑子、下店、吕家庄、冯家沟等14个村;将军墓为二区,辖冀家村、内阳、稻畦、将军

墓、上坡子、杨沟、折户、王庄、南沟门、真炭沟、梁元店、东庄、郑庄、石板房、胡家楼、木叩、

桃树、牛庄、孟家咀等19个村;崇水峪为三区,辖武家庄、坦峪、大苇峪、崇水峪、曹家台、马

峰、庙沟、四里营、白乜掌、西峪等10个村;宋家庄为四区,辖杜树、宋家庄、北店、富家坡、

雀寨、路家庄、后山头、前山头、放甲铺、东沟、北坡子等11个村;横岭为五区,辖牛旺、金茶

院、补透、八岩、横岭、白虎庄等6个村;七林为六区,辖七林、道沟、菜峪、乔庄、白凡石、马

沟、孟家庄、教场、上庄、王峪、崔峪、大寨门、麦地窝、元庄、洛尔峪等15个村;路罗为七区,

辖西王干、杜彬、鱼林沟、井峪、念尔沟、押石、破庙、梨水、路罗、城计头、报台等11个村;白

岸为八区,辖白岸、英谈、大西庄、清泉、小西庄、朱温坪等6个村。

1942年4月,邢东、邢西县合并,称邢台县,设邢东办事处。此间,抗日县政府共辖10

个区;一区(路罗)辖23个村,二区(将军墓)辖20个村,三区(宋家庄)辖24个村,四区

(七林)辖17个村,五区(牛旺)辖19个村,六区(马河)辖12个村,七区(北小庄)辖11个

村,八区(谈话)辖44个村(日军占领区),九区(营头)辖个XX村,十区(浆水)辖24个村。

第三道封锁线以东均是日军占领区。

1942年7月,为开展抗日工作方便,以石头庄为界,将八区分为南八区和北八区两个

区。1944年,又将窦尔庄、火石岗以东,土岭以北,会宁以南村庄划为“中八区”。

1945年3月,邢台(东)县、邢西县再次分设,邢西县辖6个区:路罗为一区,将军墓为

二区,宋家庄为三区,七林为四区,横岭为五区,浆水为六区。邢台(东)县辖6个区:营头为

一区,马河为二区,北小庄为三区,谈话为四区,贾乡为五区,羊范为六区。

日军占领邢台后,建立了日伪政权,在日军占领区实行大编乡制,每千户为一大乡。共

编6个区、6个镇、23个乡,辖437个村。其中第一区辖府前西镇,长街镇、东大街镇、西大

街镇、马市街镇、尚德坊镇、东关乡、西园乡,凡6镇2乡;第二区辖会宁、苏村、李马、大石

头庄、南大郭、霍楼、兰羊、张尔庄,凡8个乡;第三区辖孝子村、先于、庞马、北小吕、南大

树,凡5个乡;第四区辖大贾乡、东由留、东先贤、王村、羊范、大陈庄、东候兰、龙化,凡8

个乡;第五区辖东汪、东小汪、百泉、王快、石井,凡5个乡;第六区辖东柏山、谈话、八方、龙

门,凡4个乡。

1945年9月邢台城解放,县城单独建成了邢台市。9月18日境内农村区划又进行了

调整。邢西县由原来的6个区调整为8个区:一区路罗,二区将军墓,三军宋家庄,四区城

计头,五区横岭,六区浆水,七区营头,八区牛田。邢东县辖7个区:一区东小汪、二区祝村、

三区晏家屯、四区南石门、五区会宁、六区羊范、七区皇寺。区划调整后,境内共设15个区。

1946年6月,邢东、邢西县合并为邢台县,全县共编11个区:一区东小汪,辖62个

村;二区晏家屯,辖52个村;三区西董村,辖45个村;四区会宁,辖35个村;五区贾乡,辖

41个村;六区谈话,辖36个村;七区营头,辖28个村;八区路罗,辖27个村;九区将军墓,辖53个村;十区宋家庄,辖33个村;十一区马河,辖34个村。共446个村。

1950年1月,十区并入九区,十一区并入七区,全县设9个区。

三、建国以后

1950年4月,全县划为7个区:一区东小汪(辖78村)、二区晏家屯(辖60村)、三区

贾乡(辖70村)、四区皇寺(辖58村)、五区马河(辖57村)、六区路罗(辖50村)、七区将军

墓(辖73村),全县共446村。12月,邢台镇并入邢台县,为城关区(辖20条街)。

1951年10月县、镇分设,取消城关区。全县仍为7个区。

1952年10月,又增设第八区(宋家庄)辖39村.旋又取消。

1953年5月,全县划为7个区.112个临时乡,区辖乡。一区辖:张家庄、东小汪、吴城、

石井、后楼下、王快、河会、景家屯、王麻村、前晋词、悟思、碾子头、前炉子、康庄铺,凡14个

乡。二区辖:北小汪、白塔、庞马、东沙窝、南王段、北张村、景家屯、东大树、孝子村等11个

乡。三区辖:羊范镇、南会、后青羊峪、南柏山、大贾乡、坂上、大石头庄、李马、董村、北大郭、

东先贤、西石门、大陈庄、王村、南唐村、东候兰、石坡头、龙化、喉咽、西太子井,凡1镇、19

个乡。四区辖:皇寺镇、会宁、林苗王庄、时村、霍楼、武支江、郭村、张尔庄、傅家沟、谈话、八

方、河上沟、李梅花、城上,凡1镇、13乡。五区辖:雀寨、龙门、北小庄、西牛田、庄窝、于家

庄、西黄村、马河、西井庄、北和庄、营头、上庄、元庄、羊郵、上东峪,凡15乡。六区辖:赵峪、

城计头、押石、杜彬、路罗、许家村、大鱼、白岸、明水、桃树坪、赵家沟、香炉寨、井峪等14

乡。七区辖:宋家庄镇、川林、浆水、李家庄、坡子峪、水门、滑子、前掌、内阳、折户、胡家楼、

东庄、北口子、将军墓、金茶院、横岭、野河、放甲铺、前山头、富家坡、武家庄、崇水峪、四里

营、前河岔,凡1镇、23个乡。

1956年7月,撤区并乡。将原来112个乡合并成55个乡。即:百泉、祝村.东汪、西郭

村、前晋词、南市、晏家屯、西大树、石相、长信、口头、大贾乡、龙华、祁村、羊范、东先贤、南

高村、大石头庄、会宁、时村、皇寺、张尔庄、张安北、树森、营头、元庄、马河、雀寨、北小庄、

龙门、西牛田、上东峪、黄店、白岸、桃树坪、许家村、香炉寨、折户、四里营、域上、赵峪、路

罗、冀家村、放甲铺、宋家庄、前掌、坡子峪、土岭、城计头、杨庄、崇水峪、将军墓、西庄、浆

水、白虎庄。

1958年1月,撤销前晋祠、南市、口头、祁村、四里营5个乡,所辖村分别划归附近乡

领导。至此,全县共50个乡,辖387个行政村。

1958年8月,实现人民公社化,把原来的50乡合并为7个人民公社,村改为生产大

队。七个人民公社即东汪人民公社、晏家屯人民公社、皇寺人民公社、南石门人民公社、西

黄村人民公社、路罗人民公社、将军墓人民公社。

同年11月,沙河县、邢台市、邢台县合并为邢台县后,增加6个人民公社,即沙河城、褡裢

、新城、册井、渡口和郊区。此时,全县共辖13个人民公社。

1961年5月,恢复邢台县、邢台市、沙河县建制,本县重新调整区划,共划分33个人

民公社,领626个生产大队。详见下表:

1975年11月,营头公社撤销,改设为建新、西上庄2个公社。此时,全县共辖34个公

社。

1979年11月16日,经国务院批准,将本县39个大队划归邢台市(详见《境域变化》

节)。同时,撤销南康庄公社。至此,全县又为33个公社,611个大队。

1984年4月,改变人民公社的“政社合一”体制,建立乡、镇政府,乡、镇下辖村。原来

的生产大队改称村民委员会。1988年底,全县分为6个镇、27个乡,共辖617个行政村,详

见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