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山按津郡七屬自古匯水之區無山可紀通志前志及諸州縣志所載悉本舊文而未徵實茲經

履勘一周所載諸山皆陂陀小阜視平地稍高不足名山鹽山最爲山之大者以此名縣然今爲山

東海豐境矣姑依諸志臚列而注其實如此

青縣

中山在縣南二里廣輿記

西山在青縣西南五里四周髙峻其頂平衍大清一

統志

縣志境內無此二山蓋皆土岡昔人呼爲山耳明

一統志謂中山髙聳懸瀑數十丈其說近誕方輿

紀要謂西山昔人於此立營說亦無據新通志

滄州

條山在州北三里衛河之大清一統志

州志境内無山因州北有條山地名遂訛爲山名

又傅㑹爲唐陽城隱居之所考唐書陽城傳隱中

條山非條山地理志中條山在蒲州非滄州新通志

南皮縣

南皮縣有大小台山金史地理志大台山在縣北又有

小台山在縣東北 大清一統志 大台山在城北隱隱隆

隆起伏斷續爲一方勝槩形家云此太行分脈自

西南來小台山在東北亦自大台分脈 縣志

五龍岡在城南五十里下有龍灣 縣志

黑龍岡在縣東南四十里

白馬嶺在縣東一里

實家嶺在城北五里 俱同上

鹽山縣

篋山在縣東南四十里 方輿紀要 一名峽山 太平寰宇記 浮

水東逕篋山北魏氏土地記高城東北五十里有

篋山長七里 水經注 酈道元注水經北魏人樂史記

寰宇北宋人各據其時縣治言之耳 魏治高城今故城宋治今

之舊城縣志

騮山在縣東北七十里接山東海豐縣界一名小

山 大清一統志 陂陀緜亙跨山東海豐縣界 方與紀要 海豐

之騮山 今名小山 近山多鹽山地舊志載入鹽山攷其

道里方隅距魏宋縣治皆符合山脈由東而西突

起一岡上土下石俗謂之磨磨山形實如篋論者

目小山卽篋山非無據也 縣志

鹽山在縣東南八十里地產鹽因名 方輿紀要 無棣溝

又東北逕鹽山東北入海 水經注鹽山在鹽山縣東

南八十里 元和郡縣志 晉大興初段匹磾據薊爲段末

秠所攻將南奔樂陵石勒遣將石越邀敗之於鹽

山 十六國春秋 前志謂境盡東南皆平原無山想因瀕

海產鹽堆積如山得名遂刪去之按隋書鹽山縣

有鹽山峽山元豐九域志鹽山縣有鹽山浮水明

史鹽山縣東南有鹽山十六國春秋晉大興初段

匹磾據薊將南奔樂陵後趙石勒遣將石越邀擊

一於鹽山大敗之水經注無棣溝又東北逕鹽山東

北入海是鹽山實有其山正史古疏顯有確據魏

書地形志陽信縣 山東考古錄晉魏以前陽信兼有今海豐地及直隸鹽山縣之

東南境 有鹽山神祠其靈異著望可知積鹽之說固

屬無稽亦難作湮没無存解矣攷海豐縣北六十

里之馬谷山 俗名大山有謂卽禹貢之碣石者山後多鹽山地 在今縣迆

東微南距寰宇記宋治 卽今舊城 城東南正八十里其

道里方隅均皆相符明一統志隋改高城爲鹽山

以地有鹽山故名又鬲津徑馬谷騮山之閒由大

沽口入海鬲津下流卽無棣溝與水經所指鹽山

形方亦復符合馬谷山當卽鹽山訛傳縣改名時

山倘在縣境耳府志引長蘆鹽法志馬古 谷字之訛 山

在鹽山縣崔家口東三十里平地突起山腰有仙

人洞直曰山在鹽山亦確證矣 縣志

闊山 前志作關山 在縣東南九十里 方輿紀要 闊山在鹽山

縣東南九十里 太平寰宇記 此山及鹽山並低小無峯

巒樹木 郡國縣道記 前志以境無此山刪之或謂百尺

杆鋪前土山高丈許東西里許上有碧霞元君祠

卽闊山者而里數與寰宇記不甚符合 約距舊城六十里

縣志

鐵錢山在鹽山舊街中髙二 原缺二字 無字成錠 前志

慶雲縣

馬谷山老烏山皆無棣邑之山名 太平寰宇記 老烏山

長一里許起自縣治東南由學宮跨文運井左緣

城趾而出至於鬲津北岸金史地理志無棣有老

烏山 縣志

水 蔡啟盛案郡境惟水爲多茲分錄先代名水以備稽古或今别爲一流不能以大河統攝者亦

與窪泊並載之其餘皆出入於大河則具見後水道圖說蓋因初稿抄撮紛錯又不立河渠一門故

别著圖説以明之而茲第芟大燕什九因仍焉

天津府

渤海在天津縣東一百二十里南自鹽山縣東北

接山東海豐縣界又北經滄州青縣靜海至府東

諸川滙入處折東北接順天府寶坻甯河二縣界

古曰渤海應劭曰海之旁出者爲渤漢置渤海郡

以此元時海運皆由天津直沽入口明永樂中㑹

通河成始罷 大清一統志

天津縣

大沽鎭東南一百二里副將同知駐焉 畿輔輿圖 海

口營東南一百五里守備千總把總駐焉 同上 大

沽海口寬一百五十丈水深一丈五尺 攔江沙

寛四里落潮時水深一尺三寸中間溝槽寬三十

丈深二尺五寸此係九十月閒西北風大刮槽較

深至春閒僅深一尺餘寸五六七月水帶泥淤溝

槽水深不及一尺 櫺册青縣志藝文門總督方觀承詳查海口摺節錄自大沽

至海口十里水深一丈二三尺海近而水轉淺海口正東望無涯際而其中月有港路水深亦僅丈

許詢問沿河沿海老民漁户及熟諳之汛弁等僉稱海口之外有橫沙一道極爲堅硬東西約寬三

十里南北約長四五十里謂之攔港沙沙外大洋潮生則驟高數丈連爲一片潮落則沙上水餘數

尺其中水港自丈許漸淺至五六尺二三尺洋船乘潮始能出入至平時出之水雖有橫沙攔港

然自津達海地勢向東愈下赴壑之勢原無止息惟是當夏秋之交橫沙内外海水盈滿卽不免於

阻遇居白露後十八日乃復其常故向有白露前海不收水之說考之津志載大沽口兩岸壁陡一

閾中橫十人謂之海門鹹潮抵海門而止若天設之以限內外等語是其生成形勢在昔巳然其海

河潮汐自大沽海口西抵天津之三忍口計百七十里又自三岔河北泝七十里抵運河之楊村

驛南泝四十里抵津屬之楊柳青西泝六十里抵大清河之瘸柳樹一日潮汐再至自起至落常厯

兩時兼以潮起必有東南風隨潮捲水此南北運大淸子牙等河夏秋水難暢注時復倒漾之故也

海道圖說節錄大沽河計長二百七十里受高山平原諸水來源分支小河極多可達直隸各處

河口有五礙臺其最大者爲南礙臺臨海面上有三墩海岸爲北偏東至南偏西之向凡船體入

水十一尺者乘潮漲時可達天津若船體稍深者果能行過河口淺互亦無阻滯惟値轉向時應留

意焉若船體入水過於八尺者潮未漲滿時有二處不能行過一距天津以下九里爲甎窰對面

潮退盡時深七拓一距天津以下三里段長闊直河閒深六拓半近天津處闊二百尺天津以上

則漸淺窄昔有英兵船入水六尺半行至天津以上六里處探首段直河内潮漲滿時僅深四尺至

五尺河口外有硬泥直自西北偏西至東南偏東長二里自此以上近河口處水面寬廣大潮漲滿

時若無大浪尚可分別水道與淺處距外破臺二里爲硬泥直閒水道最淺之處長約四分里之三

距南礙臺上之最南高大墩東南偏東又東二分二里又四分里之三水道頗灣曲潮退盡時深尺

半底爲輭泥自此向外深二尺底爲輭泥或沙質故已過硬泥立卽可行於輭泥淺處硬泥互内外

二界有高墩爲記認之處自外墩至成灣處水道爲西北偏北又北一分計長二里已行至此卽可

向西北偏西又西一分對南礙臺之南高墩而行探得水稍深時卽可稍轉向北行大潮時直上恆

深十一尺至十三尺然深淺之處又必視乎風勢順逆小潮時有僅深六尺至七尺者西十一月閒

瓦閒水道漸窄亦漸淺泥亦較硬近海岸又有泥灘鋪入海一里半近水道兩旁又有最輭泥灘鋪

入海四里自河口至曲處爲陡界潮退時近水道之界先露北灘沙尾閒深淺不底爲硬沙値北

風與東北大風時沙尾恆移入水道咸豐十年西八月閒河口探得水性與北塘河口畧同惟北

塘河口較直於大沽河口大沽河最淺者爲水道灣曲之處底爲極輭之泥再向外則泥與沙合

而較輭大沽河口過直水道北面淺灘爲硬沙南面有沙尾與北塘河口畧同自潮退盡前後見過

亘水道頗渟靜潮力恆順海岸平行或稍向外或稍向內依漲退速率爲准西十月閒此亘較前

月稍淺泥亦稍硬水道外面泥硬處與水道內面泥輭處深淺畧同而水道較窄於前月且深淺不

一並有僅深六寸者其北面尖嘴亦較長於前月凡船體入水約深二十四尺者於距礙臺八里

半之處得水深二十四尺卽可停泊設潮退淺滯亦無妨礙緣此閒爲輭泥也距南礙臺南高墩東

南偏東八里半爲泊船極穩處其最大而向左者爲南高墩凡船體入水較少者可依此向前行探

得深淺合宜卽可停泊依前方向距直外里半則水深十五尺如値半潮除船體入水外猶餘八

尺及潮退盡亦餘二尺至三尺此泊船處受貓能固惟偶有大浪如索長而堅可敵夏月大風十

一月以後冰漸厚不能停泊北河口直外朔望日潮漲於二小時一刻十分大潮髙十尺小潮高

七尺至八尺尋常潮信每較應漲時或早或遲約一小時半亘旁泥灘漫後潮退恒依陸岸平行漲

向北退向南大潮速率每小時流行二里小潮速率每小時流行一里惟亘上一小時流行五里

此潮性不一之故恐因北與西北二方之風阻其流力與漲力而使之減小若東與東北二方之風

順潮漲流行必阻其退力而使之增高小潮偶見淳靜不動約三小時至四小時近亘處潮漲向北

退向東南大沽河內潮漲速率流行二里至三里半最大速率一小時流行四里半近天津朔望

曰潮張於七小時漲落三尺至四尺最大者六尺雪融時河水高於潮漲二尺至三尺潮漲滿時刻

無定有時於漲滿後厯三四小時尚未見退行漲退各六小時惟礙臺對面距天津以下數里大潮

漲四小時半退約八小時近礙臺處朔望曰潮張於五小時距天津以上至楊村務潮力漸緩

大沽口在縣東南一百二十里 大清一統志 河流入海

處兩岸壁立一域中橫土人謂之海門鹹潮抵海

門而止 明一統志

葛沽在縣東六十里 舊通志

大直沽在縣東南十里小直沽受羣川之水大直

沽又在其東南地勢平衍衆流漲溢茫無涯涘故

有大直沽之名 方輿紀要

小直沽在縣東南 舊通志 卽宋泥姑政和二年改日

河平 方舆紀要 考縣志今海口有尼姑在小直沽東南

一百餘里方輿紀要謂尼姑卽小直沽疑誤 新通志

丁字沽在縣東北五里河形如丁字故名丁字沽

有渡日丁字沽渡 方輿紀要 在縣東北自順天府武清

縣納三角淀之水入直沽卽西沽也 舊通志

三角淀在武清縣南周二百里或云卽古雍奴水

天津衛志 水經注四面有水曰雍不流曰奴其源曰范

甕口王家淀掘河越深河劉道口魚兒口河皆聚

於此東㑹於直沽入於海一名笥溝水 方輿紀要 考天

津縣册縣西北四十里至安光村村臨三角淀則

淀屬津武二邑分界 前志

鹹水沽在縣東南六十里卽古豆子坑也 大清一統志

隋大業十二年厭次人格謙爲盜在豆子坑中王

世充破斬之 隋書 河閒之豆子坑今鹹水沽是也東

去海四十里 括地志 以上四沽卽縣志所謂海河也

大直沽以東又有賈家沽元沽泥窩卧河白塘口

劈地口三以沽四里沽盤沽雙港鄧善沽郝家沽

東沽草頭沽桃園沽邢家沽上下小沽皆海河所

經特因地異名耳天津有七十二沽之名今在縣

境者實祇二十一沽皆從西潞河名也西潞河一

名西沽河在寶坻者二十九沽曰剪子沽南寨沽

五道沽小塔沽又小塔沽王家沽曹家沽葫蘆沽

青稗沽于家沽梁家沽貂子沽西魯沽東魯沽菱

角沽矼石沽塔沽半截沽大洵沽瑪瑙沽大駱里

沽小駱里沽灘沽大沽北李子沽南李子沽八道

沽傍道沽西壯沽在甯河者二十二沽曰齊家沽

南沽江石沽大麥沽傍道沽捷道沽麥子沽東槐

沽中興沽北澗沽盤沽南澗沽鉤樓沽漢沽馬杓

沽李家怙又李家怙螳頭沽甯車沽塘兒沽田家

沽豐沽此二縣五十一沽從東潞河名也東潞河

一名東沽河 新通志

漂榆津在府東 方輿紀要 晉咸康四年石虎擊段遼於

今支使王華帥舟師十萬出漂榆津淸河自是入

於海蓋與靜海縣界 前志

屯氏河河水別出爲屯氏河至章武入海 漢書地理志

按漢志塞瓠子後别出爲屯氏後河徙鳴犢屯氏

河絕水經大河故瀆北出爲屯氏河逕館陶縣東

東北出左瀆南宮縣西北注謂絳瀆右瀆經廣宗

縣故城南又逕界城亭武強縣賴津縣又有屯氏

別河北瀆逕繹幕縣故城南東邑大河故又逕平

原縣安陵縣遂絕北瀆又東北逕重合縣故城南

又東入陽信縣今無水又東北流逕陽信故城北

注謂東注於海又南瀆自平原東絕大河故瀆又

逕平原故城北東北枝又出東北至安德縣界東

㑹商河屯氏別河南瀆又東北經平原縣界又右

枝津出安德縣遂絕南瀆首受大河故瀆東出亦

通謂之篤馬河注謂篤馬河東北入海五百六十

里俱不言章武方輿紀要吳橋縣有王莽河謂爲

古屯氏河其源流亦不可考但漢志既明言屯氏

河至章武入海而章武海口卽今之直沽則屯氏

河當在縣境但其地莫攷姑依漢志存之 前志

信安濟在天津西北卽漕河曲折處也明正德中

畿輔賊劉六等犯天津守將賀勇遏之於此 前志引方

輿紀要

尹兒懸在天津城東永樂初建百萬倉於此因築

城置衛

小南河在小直沽北十里宋於此置砦今訛爲小

南湖 俱同上

中堂窪在天津縣東南八十里靜海縣東一百一

十里滄州西北百四十里境內荒葦叢集絕無人

烟訪問邊界居民爲蝗蝻發生之地向屬滄州雍

正九年户部議中堂窪內有逆河一道河西屬靜

海東南屬滄州東北屬天津立石分界 前志

北堂窪在天津縣西去中堂窪二十五里

豆子坑地理通釋河閒之豆子坑今鹹水沽也東

去海四十里地斥鹵廣數十里宋時置戍守於此

按方輿紀要隋大業十二年河閒賊帥格謙據豆

子坑稱燕王王世充擊斬之隋書平原東有豆子

坑負海帶河地形深阻自高齊以來羣盜多匿其

中大業七年劉霸道聚眾於此又據括地志自渤

海至平原其閒濱海煮鹽之處土人多謂之豆子

坑則皆劉格匿迹之地可知矣 俱同上

波水窪在縣南二十餘里與靜海縣接界原入赤

龍引河今涸 測驗冊

蒿浪泊在大清河下流河由靜海縣境穿泊入天

津縣境遂爲兩縣分界

高家港官港在縣南五十餘里𤁋水所歸兩港連

合 俱同上

炒米店窪至疙疸窪引溝長七百九十三丈五尺

不知所始乾隆三十六年水利案內疏挑 縣志

疙疸窪至南窪引溝長八百二十丈不知所始乾

隆三十六年水利案内疏挑穿西關疊道引水溝

添築涵洞一座 案郡城外本一望皆水近雖𫮛=佔不少尚多於陸大小窪泊不止此

數測繪所漏莫能悉補惟錄舊有而已

水窪郡城凡五四隅及縣署東各一積水所瀦漸

成溪沼東北窪頗深土人謂下有泉出東南窪淺

而有水關通濠濠通海河窪水與潮並長落蓋積

瀦而流矣長隄中亙通以小橋水月菴在其隈因

名水月池其三皆不知名淺深相等城向有溝出

穢水以窪爲尾閭穢氣所鍾行者掩鼻惟水月池

以通潮故視四窪稍潔識者因議鑿窪使深各通

水關锸啟閉以時引潮水滌之穢水別由暗溝注

濠不令入窪仍深其濠以暢洩之阻之者謂郡本

水鄉夏汛盛時每橫溢原野城不淹者三板若大

開水關橫流由此入城居民皆魚矣然考天津頻

歲水災多由積雨舉城內外皆然阻者第防外水

之入獨不計內水之當出乎且城中地形高於濠

塹濠水得入水月池者潮爲之也橫流之水非高

於窪水不能逆上若至橫流高於窪水則城四門

皆入水之道何待水關阻者未之思也夫水火生

活惟其便耳今郡城斥鹵無甜水井可食小車負

汲數里外甖缶壓道餘滴浸街卽久晴亦愁泥滑

水一擔不過三斗非錢五文不可得計人日食米

大約以六七合爲率乃以三斗水之資去日食之

半其困實甚留心民社者幸於此加意焉 俱同上

青縣

黑龍港河在縣境有三支西支由河閒縣流至遠

南頭村入境長十一里至空城村 亦名凹呈口 與中東

二支㑹中支自獻縣雙隄口逕河閒縣東北流至

縣西長五十九里東支自獻縣城南又東北流至

李家西河頭入縣境長七十一里三水皆無來源

爲河閒獻縣一帶𤁋=水匯歸之道一遇水漲三支

皆由子牙河故道北流入淀 縣志 黑龍港河東中西

三支㑹流並入源沱河之水在縣境者長計七十

餘里兩岸舊隄殘毀已甚一遇久雨上游漲勢過

大河身極仄去路極微橫流泛溢實爲民居巨患

測繪册

淵沱河故道在縣南三十里自交河縣東北流入

境 按輿圖至縣南鮑家嘴合運河 合於衛河 方輿紀要 滹沱河南自王

龍莊西接交河縣境北至陳辛莊長二十五里水

深丈餘又自陳辛莊南至盤古橋長四十四里水

深三四尺又自盤古橋入東支黑龍港河長七里

有奇水深四五尺並匯入子牙河兩岸有隄均多

殘毀乾隆以前滹沱河下游由鮑家嘴流入南運

河後因河口阻洩將引河堵塞已成高地乃於盤

古橋北別開引河入東支黑龍港河匯入子牙河

測繪册

漳河故道自交河縣東至杜林鎭與源沱合流至

縣南二里鮑家嘴合於衛河其合處曰岔河口亦

曰沙河口水勢洶湧濶數十丈 舊通志 舊志漳滹皆

由青入衛自康熙三十六年漳水攺由館陶合衛

縣境遂無漳流自乾隆二十九年滹水引由新河

口穿獨流鼻曡歸入子牙河遂不入衛今自杜林

鎭至盤古廟河形猶存 新通志

子牙河故道舊自獻縣臧家橋分爲二支一西南

流至縣境合山東邱縣東北分流之漳水同歸於

衞一西北流逕大城縣爲沿河又東北至縣西北

十五里四呈口合黑龍港河 縣志

清河故道在縣西南五十里漳水支流也上自武

邑縣馬回公村起逕交河縣境北至清河頭村以

下由賈家引河新挑二溝分洩入漳河故道至祝

河嘴入滹沱河同上

盤古溝在縣南十五里流入於衛濟運 治河要覽 水深

三丈大旱不竭 九域志

清河在縣西南五十里其相近又有湛河泗河共

三河皆無源爲交河縣雨潦洩水之渠北至汉河

口南二十里魚兒莊注於南淀 縣志 清河漳水支流

也自交河縣西南北流逕富莊驛又東逕東北六

十里張家橋又東五里散流入於滹沱俗名清河

頭亦名運糧河相傳五代梁時趙王鎔於此運糧

以餉晉李克用之師故名 舊通志

泗河在縣南夾河內水無源 同上今縣南三十餘里

有石家泗河張家泗河王家泗河等村地勢窪下

當卽泗河故道 縣志

湛河在縣南夾河內上自交河縣吳家窪起至滄

州紙方頭侯家莊入縣境鴐莊東北至雙橋至魚

兒窪尚有河形土人呼爲寬河

南淀在縣南十餘里俗呼爲魚兒窪滄州一帶𤁋=

水畢匯於此淀西有洩水溝二道乾隆二十九年

又開再塔寺莊水溝一道 俱同上

徒駭河在縣境 縣志 漢書地理志源池卽徒駭由平

舒 今屬青縣静海地 大海禹貢錐指今漳水由青縣静海

至天津鎭注於渤海卽古徒駭河之故道宋張英

請開木門泄徒駭河東流今縣西南三十里有木

門店據此則昔時漳源流經縣境者卽徒駭故道

也 新通志

潞河在縣境 廣輿記 流河鎭北故道久湮 縣志

獨流河 方輿紀要 在青縣北舊志云黃御河支流自興

濟縣北流經縣境又北流入於易水謂之獨流水

九域志云乾甯軍北百二十里有獨流口五代周

顯德六年親征契丹自乾甯軍御龍舟而北至獨

流口泝流西至益津關是也宋熙甯九年高陽關

言信安乾甯塘濼因獨流決口不收至今乾涸命

有司相視元豐四年河決澶州小吳口北流入御

河合西山諸水至清州獨流砦三义口入海舊時

河流甚盛其後黄御分流遂至淺塞 前志

馬家橋河在縣西八里 縣志

胡家店河在縣西十里 同上

西樂在縣東南橫亙十餘里秋水漲時多魚鼈蒲

蘆之利 前志 宋史河渠志有塘濼之名蓋藉緣邊諸

水以限遼也今惟西樂猶仍舊稱 新通志

天妃池在縣南二里 縣志

蓮花池在城南八里明隆慶中滹沱決口處 同上

劈地口在小直沽東宋元豐四年河決入衛河李

立之言須自決口相視河流至乾寧軍分入東西

兩塘次入界河於劈地口入海 方輿紀要 按河閒府志

有劈池謂李立之言河決乾甯軍劈池入海此於

宋志無考當是訛地作池而傳㑹李說耳删之 前志

靜海縣

黑龍港河在縣西南自青縣入境北流逕灘子頭

又北入子牙河 畿輔輿圖 黑龍港河自青縣入境數

里逕潘兒莊莊南久涸無水莊北與老君泊秀才

泊千金泊蒲港窪周家窪匯成一片漫水 測繪册

逆河故道靜海縣有逆河 河閒府志 雍正八年户部咨

逆河西屬靜海東南屬滄州衷北屬天津卽今中

堂窪地也在天津西南八十里河身由西北直東

南地勢微窪彷彿河形而已 前志

界河故道在縣西北亦曰潮河古爲滹沱易水拒

馬三水匯流處自文安縣流入合御河宋遼以此

河爲界故名 大清一統志 或云卽天津河 縣志 明昌六年

通濟河剏設巡河官一員與天津河同爲一司 金史

河渠志 考九域志宋史河渠志皆以獨流口爲御河

入界河之處太平寰宇記則以爲御河入海之處

一統志云入海處蓋其東口是也 新通志

獨流口 縣志作獨流河 在縣北二十里 大清一統志 御河合潮

河東北至獨流口入海 太平寰宇記 其地有蒲葦之利

縣志

堂河西自靜海縣經南堂窪北至鹽灘按此疑卽

方輿紀要所謂三堂濼或訛濼爲窪耳逆河疑卽

宋志所謂黄河所注者蓋宋時河溢之道非禹迹

也 前志

土河在縣南二十五里上流有山東德州經德平

縣西北入境又東入山東樂陵縣界 方與紀要 土河本

係邨名在縣東南六十里德平與河閒府甯津縣

接壤北至靜邑尚隔東光南皮等縣何得由德平

入境且靜邑東面界海樂陵在鹽山之東何得流

入樂陵未免失考 縣志

寬河在縣東又遲河流河在縣東四十里流入土

河 方輿紀要

唐河在縣東南八十里今淤塞劉岡莊迤北至海

邊皆有形跡 縣志

牛郎河在縣西

古城窪在縣南三十里譚家莊南

金叵窪在縣西南十五里鄧家莊北

鳳臺窪在縣西八里與東河頭相近

劉家窪在縣西北七里羅家莊東

八虎窪在縣東十里于家莊東南

蓮花淀在縣西北界於衛鹽兩河之閒後淤爲膏

腴眾爭佔種遂致搆訟道光二十一年天津道訊

斷飭歸瀛海書院種者歲納租課爲士子膏火之

資 俱同上

大波窪龍溪港波水窪在縣東三十里有奇與天

津縣接界 測繪册

萬軍泊在縣南十里有奇

流州泊在縣東四十里有奇

臭魚窪在縣東四十餘里

蒿浪泊在縣東北接天津縣界 詳見天津縣

千金泊在縣西相連又有秀才泊老君泊

周家窪在縣西其西又有蒲港窪皆黑龍港河瀦

蓄處 俱同上

滄州

東北界海一百五十里 畿輔與圖 祁口營州東北守

備駐焉 同上海道圖說節錄大河口至歧河之海岸較高於南面海岸潮漲滿時其岸爲

濛沙界潮退時有沙灘遠鋪入海者約長一里而月内皆平原斥鹵荒地其口外有水道曲折向東

長三里闊一百二十尺至百五十尺外直潮退卽涸口內三里有鎭市處兩岸相距一百八十尺至

百二十尺深十五六尺大潮高九尺小潮七尺近河口泊船處自此至南皆無護風處水亦甚淺距

口八里水深四拓距口二里則水深一拓距口四里有淺灘僅深七尺視岸上樹林爲西南又稍偏

西之向而行卽可避此北面淺灘若船體小者依向前行可至距陸岸里半水深十二尺之處歧河

口至大沽河閒距岸七里或至八里之處水深四拓潮退盡時見海岸有淺沙灘鋪入海一里半質

極堅硬可勝人跡岸閒又有二處値最大潮時漫鋪海岸深約數寸以內陸地多積沙而成岡者俗

謂之高沙嶺潮最大時皆至沙外而止沙内率皆淡水大沽河口南五里至六里泥灘閒多魚闡口

南八里有澳口潮半漲卽入澳內 歧口河朔望

日潮約漲於四小時大潮高十尺半小潮高八尺

距陸學二十里之處較早一小時

石碑河在州東南四十里自南皮東北邢家莊起

名河頭下流合南減水河元史河渠志名盤河宣

惠河分支 畿輔輿圖 石碑河自蔡家窪河頭起滙大

浪淀東流下合捷地減河厯母猪港李金口大溝

窪張金溝至歧河口入海長百二十三里兩岸有

隄蔡家窪上流舊接南皮縣境今淤 測繪册

浮河在州東南五十四里自河閒府東光縣東北

流逕州界 舊通志 浮河自東光縣南界永濟渠分流

東北逕滄州南十里又東北逕州東一里又東北

入海 太平寰宇記 考輿圖浮河卽今石碑河 新通志

蔡家窪在州東南楊家橋南石碑河流經此 畿輔輿

邱淀俗呼蔡家窪在縣東北四十里縣境諸水皆

匯此東洩 南皮縣志 此窪今屬滄州境新通志

母猪港一名大狗窪一名葦窪在州東北周迴百

餘里南接鹽山縣境凡州境諸水胥匯於此以達

海伏汛後一片汪洋浩然巨浸 州忘

張家溝在母豬港東水落時有溝形深丈餘下通

歧河入海舊有橫隄一道以限海潮春堵秋開 同上

長港在州西北海濱一名大溝窪其西口名母豬

港南北減河石碑河皆由此入海 畿輔輿圖 長港俗

名西河卽滄州境歧河海口也由海口上泝十餘

里卽通張金溝旁出一支南行至岑子頭止約長

五六里州志

龍窪在州東北七十里相傳有龍伏其中故名上

受減河北岸漫溢之水下流至三里溝達張金溝

入海同上

漂榆津在府城東 前志 今母豬淀長港㑹流之地屬

滄州境 新通志

流黄河在州西北里許上流名龐家河東入石碑

河同上

宣惠河在州南九十里自南皮縣張家莊起至鹽

山縣燕子窪止河長三十八里二十四丈屬州治

乾隆五年開濬 州志 西接南皮縣境東至鹽山縣境

長二十七里兩岸有隄 測繪册

燕子窪在州東南接鹽山縣界宣惠河流瀦於此

州志

王莽河在舊州西一里東北流合褚家河楊家河

又東流合黄河 同上 考水經注王莽河故瀆在今景

州之河溝村 卽合口鎭 與衡漳㑹舊州城西不得有王

莽河故道此或因上流自王莽河開决遂有此稱

也新通志

李彪淀方輿紀要在滄州西南十里舊爲鍾水處

三堂樂方輿紀要在舊清池縣北宋史河渠志云

滄州北舊有三堂等塘樂爲黃河所注後河改而

樂塞程昉嘗請開琵琶灣引河水而功不成熙甯

六年屯田使閻士良請堰水絕御河引西塘水灌

之乃命士良專興修樸椿口增灌東塘淀樂今皆

堙廢 前志 考州治中堂窪在州東北百四十里又南

堂窪在州北去中堂窪四十五里按此二窪當卽

宋之三堂樂遺跡 新通志

大連淀在舊州東南十四里 州志 浮陽城卽舊州治 南有

大連淀 輿地志 滄州南有大連淀 齊乘

大浪泊在州東七十里 州志

龍池口在州東南仵龍東大連淀積水由此北洩

同上

楊家河引河新通志輿圖有之由城東北逕狼窪

張浪嶺龍窪閻家窪蘆淀寬河泥鰍溝止今已淤

廢土人云舊以南運河決口橫流衝入因溝成河

年月不詳 測繪册

漳河故道在滄州西 方輿紀要清池縣西四十里有橫

漳隄顯慶元年築西北六十里又有橫漳東隄開

元十年築舊漳蓋自阜城交河以東直至城西卽

長蘆河也今故流多堙廢 前志引唐會要

清河在州東北清河枝津右出東逕漢武故臺北

臺在州東北 又東注於海 水經注

徒駭河在州西 大清一統志 清池縣西五十里有徒駭

河隄永徽三年築 唐書地理志 與清池相接 大平寰宇記

胡蘇河在饒安縣西五十里 元和郡縣志 一名赤河 太平

寰宇記 考饒安舊縣在州東北七十里此河當經州

境新通志

迎河在淸池縣西南二十三里從南皮來 太平寰宇記

考清池舊縣在州東南此河當在州境新通志

唐渠唐書地理志有二一在清池縣東南二十里

注毛氏河一在縣東南七十里注漳並引浮水皆

剌史姜師度開 前志

陽通河唐書地理志在清池南十五里與無棣河

皆開元十六年開同上

無棣河故道在州南 舊通志 滄州清池西南五十七

里有無棣河開元十六年開 唐書地理志 一名無棣攜

水經注 考元和郡縣志無棣河在饒安縣南二十里

太平寰宇記無棣河一名赤河在饒安縣北二十

五里據縣志經饒安縣南者係支瀆不經州境在

縣北者是 新通志

九女河在州東七十里 前志 相傳有劉氏九女葬此

因名 舊通志

長蘆水在長蘆舊縣 卽今州治 西南五里 太平寰宇記 考水

經注漳水於南宮故城西分爲二水其右水東北

注出石門謂之長蘆水是長蘆水卽漳水也太平

寰宇記引水經謂水出沼州列入縣非是 新通志

毛河卽屯氏河在州西南五十七里 方輿紀要 南皮古

毛河自臨津逕縣入清池 唐書地理志 毛河在清池縣

西南又東入鹽山縣界 太平寰宇記

陽通河在舊州城東南十五里唐開元十六年濬

下流合於毛河 方輿紀要

明溝河故瀆在州西 舊通志 清池縣西四十五里有

明溝河隄東南十五里有陽通河 唐書地理志

西流河熙甯七年程昉言滄州增修西流河隄引

黃河水淤田種稻增灌塘濼 宋史河渠志

平虜渠在州北 大清一統志 在廢乾符縣 在州東北 南二百

步 太平寰宇記 魏武北伐匈奴開之 元和郡縣志

李彪淀在州西南十里 方輿紀要 清池縣西五十里有

李彪淀東隄永徽三年築 唐書地理志

永濟渠隋大業中所開卽淇衛諸水之下流一名

通濟渠 方輿紀要 清池縣西北五十五里有永濟隄 唐書

地理志 唐移長蘆縣於永濟渠東一里 太平寰宇記

唐渠清池東南二十里有渠注毛氏河又東南七

十里有渠注漳並引浮水皆剌史姜師度開 唐書地理

志 考唐時漳水在永濟渠西浮水在永濟渠東且

是東流清池東南七十里巳至鹽山縣境豈反引

浮水西流絕永濟渠而注漳水也東字疑是西字

之僞 州志

孟家口在滄州宋史程昉寨孟家口卽此

狼兒口在城南四十里有大隄長五十餘里以防

水患金大定以來軍民爭訟不決公議絕隄中斷

立碑以杜爭端 俱同上

薩摩陂在州北 大清一統志 在長蘆縣北十五里周迴

五十里有魚蒲之利 元和郡縣志

南皮縣

宣惠河在縣東南自東光縣入境逕劉蛤蟆莊其

分支東北流俗名馬頰河下流入滄州爲石碑河

其正支東流仍入東光縣東流復入縣境泊家莊

又東北逕龍堂東入滄州 畿輔輿圖 宣惠河南自東

光縣柳樹張莊入境逕和睦莊東流三里餘仍入

東光境又東流入境至笙劉莊東北三十里入滄

州境兩岸有隄 測繪册

古黄河 接卽鬲津河 在縣東南五十里岸高丈餘中寬

里許迴環境內三十餘里 縣志 自甯津縣入境東北

逕馮家莊砥柱橋又東逕甯津及山東樂陵縣境

又東入鹽山縣 畿輔輿圖

鬲津河西自甯津耿家莊入境東至李家莊入甯

津及山東樂陵境又東入鹽山境兩岸無隄 測繪册

毛河故瀆在縣南東北流入滄州界 前志引方輿紀要 開

元十三年自臨津縣南開毛河入清池縣 前志引唐書地

理志

鬲津河故瀆在縣東南四十五里又東逕慶雲縣

縣志

王莽河故瀆在縣城南疏濬可洩東南𤁋=水

銀鉤河在縣城西北疏濬可洩縣西𤁋水 俱同上

迎河在縣城北卽衛河之支渠今堙 前志引方輿紀要 清

河又東北逕南皮縣故城西王莽名縣曰迎河亭

舊有迎河瀆自縣境東流入清池縣界合於浮水

前志引水經注 南皮北有迎河分漳河入浮水 輿地志

狼兒口 舊通志作郎兒口 引河在邱淀東元延祐二年御

河水溢下流淤塞害田廬 縣志 延祐四年開郎兒口

決積水由滄州城北川達於海 元史河渠志 有大隄亙

五十里東屬滄州境西屬南皮境 河閒府志

鹽山縣

府南二百六十里東北界海一百四十里 畿輔輿圖

狼坨子汛縣東北濱海千總駐焉 同上 狼坨子迆南

八里 沙灘一片潮旺之時歸入海涯潮落始見遙岸經武定府天津通判㑹督鹽山海豐兩令

覆勘應屬何縣管轄究難確指 卽山東海豐大沽河 按卽大口河 海口

附近之關家莊城子莊 縣志 海道圖說節錄小沽河卽古黄河較小於大

沽河其海岸自利津河而蜿蜒至此皆參差不齊

約爲沙漠近口東角有一低洲西角有鎭市而東

角沙山與樹林閒有小神廟外面沙灘閒向北水

道口有淺互瓦上水深一二尺不等近互處有高

墩爲識兩河適中處有沙灘鋪入海三里至四里

古黄河在孟家店南去鹽山縣四十里 前志引河閒府志

鬲津河在縣南自南皮縣入境東南入山東樂陵

縣界又東北逕鄧家橋又東北至王雙全莊入縣

界之毛家集又東至慶雲縣又東至南橋臺復入

縣界之崔家口又東入山東海豐縣界至馬谷山

北又東由大沽河入海 縣志 考此河卽無棣溝枝瀆

卽輿圖所載之老黄河 新通志 鬲津河西自韓沙周

莊西接南皮境東至王梅莊入慶雲境長數里又

由慶雲入境長十里有奇兩岸無隄 測繪册

宣惠河在縣南十里自滄州入境東流爲劉公渠

又東逕城南又東㑹明泊窪又東會無棣溝又東

入海豐縣㑹老黃河 畿輔輿圖 宣惠河自滄州入境

長六十里有奇兩岸有隄 測繪册

劉公渠在縣西南五十里明萬厯四十二年邑令

劉子誠開 方輿紀要 劉公渠洩明泊窪之水入宣惠河

明泊窪爲全境𤁋水所歸 測繪册

明泊窪在縣東三十里 縣志 周數十里有溝下流入

宣惠河 畿輔輿圖

石碑河自滄州兩入縣境各長數里不等 測繪册

古黄河在縣南四十里自慶雲縣北入縣境又東

入海豐縣界 縣志 卽無棣溝上流不可考自縣西南

邸家莊始有河形 畿輔輿圖 考金史地理志鬲津河

至無棣溝又東北徑鹽山縣東南水經注無棣溝

幹瀆又東經樂陵郡北又東屈而北出又東南徑

高城縣故城 在縣南六里 南與枝瀆合據此則黃河在

縣境者卽鬲津下流無棣溝幹瀆也 新通志

浮河在縣東北百里自滄州流至此入海 方輿紀要 鹽

山縣有浮河 元豐九域志 浮水故瀆首受清河於浮陽

縣界東北逕高城縣 在今縣治東南 之宛鄉城北又東逕

章武縣故城又東逕篋山北 水經注

毛河在舊縣城南十步東北逕丁村曲河等村入

海縣志 毛河在清池縣西南入鹽山縣界又呼爲棣

河 太平寰宇記

鹽河在縣東南上接諸窪下流通宣惠河 縣志

程村引河在縣屬程村入高灣界東至沃土莊南

㑹宣惠河入鬲津河

海溝在縣東北有二一在趙家鋪長數里一在徐

家鋪

和尚溝在古黄河南岸舊時淤塞咸豐二年以淫

雨害田民疏通之

黑龍潭在縣南十八里夏雨積水成潭上有龍王

廟 俱同上

慶雲縣

鬲津河在縣城南上流稱老黄河故道久湮今洩

衛河之水自鹽山縣流入境十二里抵城下東流

又轉而北至南臺出境又入鹽山縣界 縣志 一名鬲

河 舊通志

鬲津河今距城四十餘丈西接鹽山境起

北至鹽山境止長四十四里兩岸無隄 測繪册

陷河在縣南二十里 縣志舊通志前志作三十里 一名簡河無

棣縣北有陷河闊數里 齊乘 又名獻河卽河閒府甯

津縣土河下流自山東樂陵縣流入 舊通志 縣西北

之水多匯於此又東入山東海豐縣界 方輿紀要 又東

北逕縣東境又東北由海豐大山前至月河口入

海縣志 考陷河之名見於齊乘蓋卽減河之轉聲水

經所謂東入陽信之屯氏別河北瀆也故道已湮

今河乃唐所開馬頰新河與屯氏別河南瀆相近

故樂陵志又謂之篤馬河 新通志

馬煩河在縣西南自山東樂陵縣東北流入境經

分水鎭東北十二里至城東南隅入鬲津河 縣志 此

河當卽雍正通志之陷河縣志兩載誤 新通志 馬煩

河今距城二十三里西接山東樂陵境起北至山

東海豐境止長六十里有奇兩岸無隄 測繪册

鉤盤河在縣南四十里自樂陵縣入縣界又東逕

海豐縣南界又東北入海 縣志 或云卽陷河之南派

山東通志 一名覆黼河 畿輔輿圖 此河並胡蘇河今俱斷

流尚有形跡可考 測繪册

胡蘇河在縣西南十二里 舊通志 自山東樂陵縣入

縣西南界至城西三里入馬津河 縣志 馬津當爲鬲

河之訛 新通志

义河在縣南三里又紀家河在縣南五里下流俱

注於鬲河 舊通志

城子河在縣東南五里逕無棣故城北 前志

亭子河在縣東南十里流入陷河 同上

無棣溝在縣北十五里 縣志 清河自東光又東北無

棣溝出焉東逕南皮縣故城南又東逕樂亭北又

東逕新鄉城北又東分爲二瀆又東逕樂陵郡北

又東屈而北入又東轉逕宛鄉故城南又東南逕

高城縣故城南與枝瀆合瀆上承無棣溝南逕樂

陵郡西又東南逕千童縣故城東枝瀆又東南屈

東北注無棣溝又東北逕鹽山東北入海 水經注 自

鹽山縣流入縣境黑牛王店北又東入鬲津河 縣志

無棣溝方輿紀要在慶雲縣南相傳春秋時卽有

此溝分大河支流東注於海隋開皇中因以名縣

大業末溝漸塡廢唐永徽初薛大鼎爲滄州刺史

奏開之外引魚鹽海商駢至百姓歌曰新河得通

舟楫利直達滄海魚鹽至向日徒行今騁駟美哉

薛公澤滂被今湮前志

入㑹口在無棣縣北 齊乘 水流交㑹處 方輿紀要 滄州南

境之水㑹此入陷河 舊通志

落雁灘在縣東北十里鬲津河灘中 縣志

飲馬池在縣東四十里掛甲口陷河中嚴寒不凍

同上

水道圖說 案前志始創之時縱言三輔都水者僅有陳學士一書卽舊通志所取大輅椎

輪疏漏固宜迨新通志出攷證似詳備矣奈水道說與輿圖不盡符則奚賴圖乎說乎今初稿刺取

其說與新圖自更不符糾紛將尤甚焉菲材八年需次閒嘗究心此事不同偶爾客遊因越代校訂

此篇逐注異同免與新圖鑿柄後之覽者易見今日之形矣向論北地河渾沙淤而風刮土飛遇水

乃沈積日累月能使隄河一片成平其力過於雨淋輪碾况尤有人工妄行鑿築者明乎此自無惑

於地形之屢變矣通志例以五大河水爲經流至曾入者始降格茲因一郡不比通省且潞河卽無

他㑹今亦必由三試口去故特取爲經流接以海河而㑹入者悉降格庶較分明歟

北運河者從其南段而名之也其上流則分三大

支焉東爲潮河中爲白河西爲榆河潮河卽水經

之鮑邱水源出承德府豐甯縣大閣兒北城根營

白河卽水經之沽水源出宣化府獨石口廳外隄

頭河獨石水合流入口榆河卽水經之濕餘水源

出宣化府延慶州東南岔道曰入邏嶺潮河白河

本爲兩水而榆河則從古入白河者自明季遏潮

河統歸白河以便北運而潮河則北運之東源白

河則北運之中源榆河則北運之西源矣東源經

流所受凡十二水中源經流所受凡四十九水西

源經流所受凡十四水榆河既由延慶州界㑹入

潮白河流至通州北界改稱潞河後則統名爲北

運河北運河經流所受凡五水曰通惠河曰涼水

河曰新涼水河曰牛家務河曰紙務河行通州香

河武清縣境 新通志北運河篇節錄案東源旣係後人强合自應以中源爲正潞河

或名白河者亦沿稱也又通志並減出之河歸算殊嫌矛盾今更正下放此

入天津縣界逕涅溝 同上 案圖作漢溝名義無當但書無涅字本止作早因

有歧溝常乾涸也然凡對水言者實應作岸北音混通更轉作漢溝亦作口

又東南逕郎家灣至蒲溝又南流逕馬廠又東南

逕桃花口黃秦莊又東南逕北倉南倉與丁字沽

直沽西沽合而爲三沽 同上 案此處有霍家嘴在丁字沽東與居上之北

倉居下之辛莊本爲通塌河淀之三減河通志有漏據程氏含章原奏應共爲三今北倉久湮惟此

因同治十年重濬而存在辛莊下者光緖十九年開爲金鐘河之上口塌河淀本大河淀之音譌深

廣多容近被埝估垂盡患乃亟矣其宣洩本有出海河者二道又有自甯河境出北塘者

又南運西隄頭則有永定河合鳳河尾又合大清

河尾自西北來㑹 同上 案鳳河發源畿南其上游久爲永定河所出入今自武

清縣入天津縣界向南稍東行沿隄居者東爲丁莊平莊西爲雙口至韓家樹約二十餘里與永定

河㑹此其常也逢漲則不待至此矣

永定河一曰盧溝河亦曰渾河亦曰桑乾河永

定之名

聖祖仁皇帝所定也 舊通志 永定河卽桑乾水之下流而

水經注所謂纍水者也其源於忻州之靜樂而

重見朔州之馬邑者爲桑乾水至渾源州受渾

源州之八水始名爲渾河入直隸境至盧師臺

稱盧溝河抵南北金溝乃爲永定河自朱家淀

穿葉淀而東遂入天津縣界境雙口南其南隄

外曰線兒河線兒河東曰東南隄皆在淀中又

東南逕安光村故安沽港也 原注亦鳳河故道自以沽二沽合流

注此下歸清沽達丁字沽今淤 南隄止此又東南逕高家場北

其南曰老河頭是爲上中下三河頭村乾隆十

六年永定河下口注此又東南至常家堡北葉

淀始盡乃由葉淀而東行與鳳河之經流適遇

遂奪之而並爲一瀆洶湧而南其西岸與葉淀

相連者皆葦蕩也其東岸與曹家淀合又南流

至青光故淸沽港安沽港之下流也遂成水國

青光西南爲三河頭村有大清河自西來㑹之

故瀆焉而今則已南徙矣其東又有鳳河之故

瀆焉又東南流經寒鴉樹西是爲舊橫埝首又

東南至大水窪口合大清河 新通志節錄 永定河篇案渾河約

合一百三十水其下游雖屢徙今與此所說尚略同蓋等是汎濫耳

大清河者總集七十二清河之委而匯入兩淀

者也其上流支派紛繁自北至南計大小約共

分四支若龍泉琉璃胡良等河卽水經之聖水

合拒馬河卽流水又合北中二易水爲北支總

其委者曰白溝河若雹河卽南易水合毖渾等

水爲別支總其委者曰長流河若唐河卽水經

之滱水合恆雹徐蒲等河爲中支總其委者曰

依城河若沙河卽古泒水合滋河卽水經汾水

篇之資承水是爲南支總其委者曰豬龍河此

四總河所受諸水皆東歸於兩淀天津府舊志

曰西淀受七十二清河之水而東淀承之淀河

洩之 穿蒿浪泊入天津縣西北境是名淀河

逕八里河口一名八里河又分支東出沿隔淀

大堤東北流三十里逕韓家樹仍入於本河而

正支則曲折東流二十一里至楊家莊又名楊

家河有綫河顛兒河自西北來入之又東流三

里逕青光又東五里有鳳河合永定河自西北

來㑹又東南五里逕韓家樹又七里至王家口

有王家河自子牙河分支穿隔淀隄而北流入

之又東南流三里至于家莊有于家河亦自子

牙河穿隔淀隄而北流入之又東流二里逕礙

臺又東出西沽浮橋下與北運河合流 新通志大清河

篇節錄 案上游四支計合二百六十六水而成至入郡境後今形與此說不能無異如分支

東出復入王家河于家河等測繪皆不能辨別且無復中泓水道淤塞不堪行舟須借徑子牙

又南流逕紅橋至小紅橋則有子牙河自西來會

新通志北運河篇節錄

逕子牙村爲子牙河逕王家口又分爲二一西

北流出新挑河一北逥東出王慶坨入東淀自

王家口而西至大城東接靜海兩岸皆有大隄

也於是東流合三河由淀河至天津北五里注

三角淀合北運河至直沽同衛水入海 前志節錄

由王家口而東流入靜海縣西界逕大瓦子頭

又東北至第三鋪有黑龍港河合千金泊諸水

自南來入之又東北流逕當城又東北入天津

縣西界轉而東流有分支穿隔淀隄引入大清

河者曰王家河又東復有分支穿隔淀隄引入

大清河者曰于家河此二河皆所以減盛漲也

又東至小紅橋合於北運河入海 新通志滹沱河篇節錄

案子牙河俗名下西河其上游爲滹沱河與滏陽河共合二百五十六水由大城入靜海等縣

境東行而㑹於三岔口之上此近形也前志所載固百餘年前形卽通志亦十餘年前形今如

王家河于家河已湮故測繪者亦不著且年來淸流淤塞反致南決由臺頭等處下注入此矣

又南流則有兩引河東出曰賈家口引河陳家溝

引河 新通志北運河篇節錄 案此志誤不一端非但與形不符蓋北運旣㑹渾清子牙南流

首出一減河曰金鐘河本塌河淀下口洩出之舊河名同治十三年重開者也而此處辛莊之下舊

有減河光緖十九年就其左近開大壩減入塌河淀下接金鐘河由甯河境之北塘出海遂並上游

亦稱金鐘河耳正河又南行入郭濠後再出賈家口減河而俗誤呼爲陳家溝曰賈曰陳實只一口

而志二之但審其橋名賈家大橋可知是賈非陳矣此處新舊異形舊自大橋下分一支流是爲陳

家溝嗣南折入海河名賈家沽道而一流自東入淀也因淀濱淤侶不復能入有新減河沿淀南與

賈家沽道何莊孫莊金鐘諸河互通同治十三年所開者何莊孫莊二減河皆洩淀水東南行至貫

兒莊下同入甯河界軍糧城田渠以達海河者也又減河誤稱引河亦非辨見下

北運河又南流逕獅子林又南至三岔口與南運

河合 同上

南運河卽衛河舊合清沁淇蕩洹濁漳清漳濟

汶沂洙泗而合流以濟運者也自元開㑹通河

而濟之故跡湮没於漕瀆至明初用白老人計

於南旺分水由是汶沂皆北通於漳衞及陳瑄

鑿清江浦遂直達於淮泗矣此皆人力爲之疏

導者也溯衛河濟運之功在至臨清州㑹汶河

後是臨清以南閘河所分諸水只歸汶河並受

可勿庸遠窮其支派 至十二里口入南皮縣

界由此接入交河縣界兩邑分河東岸爲南皮

西岸爲交河七十里至好漢墳北接入滄州界

又東北八里徑磚河鎭十五里至捷地則有減

河自東岸出焉 新通志南運河篇節錄

捷地減河俗名南減河明宏治三年開此瀉

水旋塞雍正四年復濬長一百八里 滄州志 今

閘壩多毀水僅深二三尺東徑牧猪港匯石

碑河入海兩岸有隄 測繪册

又北流十五里至滄州城逕西門又北五里逕

銀子窪與青縣分河東岸爲滄州西岸爲青縣

又北二十五里至高官屯全入青縣界十里至

興濟鎭則又有減河自東岸出焉 新通志南運河篇節錄

興濟減河俗名北減河在縣南興濟鎭北三

里大掃灣東岸明成化閒因㑹通河水漲浚

此河以殺其勢東北流至歧口會捷地減河

入海長九十六里其在蔡家莊以西者屬青

縣蔡家莊以東屬滄州雍正四年建石閘以

資啟閉乾隆三十六年攺閘爲壩 縣志 自河頭

起南至滄州境長四十七里現已全淤隄頂

河面悉爲麥地 測繪册

又北流二十五里其西鮑家嘴有古漳河合滹

沱別河自南來之故瀆焉又北流五里逕青縣

城東又四十里至流河鎭又北入靜海縣界兩

縣分河東岸屬靜海西岸屬青縣八里至靳官

屯有新開減河自東岸出焉 新通志南運河篇節錄

靳官屯新減河光緖六年開起靜海縣界南

運河東岸引出至蠻子營土河至長劉莊凡

六十里又東入天津縣界逕北塘窪至新農

鎭凡三十里接入盛軍新開營田河東入海

河中建石橋閘各一道板橋四道 測繪册

又北流十七里至劉官屯又北全入靜海縣界

四十八里靜海縣逕城西門六十里嚴家嘴入

天津縣界至楊柳青轉而東四十里天津關口

又東一里合北運河 新通志南運河篇節錄案南運河俗呼御河通志

惟數衛河所合百二十餘水不及南來者非但因太遠且南旺北流穿黄後又東消於徒駭馬

頰二河非全入此也此河形在前志與通志及今無大改變惟二減河則捷地存而興濟淤亦

因後增靳官屯一減河已略足使安流抵淨耳自是五大河之水歸㑹三岔口下乃名海河

海河者卽水經泒河尾也酈注沽水又東南合清

河清淇漳洹滱易淶濡沽滹沱同歸於海故經曰

泒河尾也 原注泒音孤從瓜俗譌作泒非是說文水起雁門舊人戍夫山東北入海考葰

人故縣在今繁峙縣南沙水山西通志載入繁峙山川內乃入源沱河者水經特舉一以例餘故道

元復備述以申明之也 此正指今北運河㑹永定大清滏陽

子牙南運等河而合流爲海河也禹貢同爲逆河

入於海其義亦如此徐堅初學記逆迎也言海口

潮上迎河可爲此作借證今按海河總匯南北各

河淀濼諸水於天津東北隅之三岔口迤南流逕

天津城東距城半里許出津海關浮橋下至城東

南與馬家口引河合 新通志海河篇節錄 案志原注馬家口引河俗呼牆子

河今測繪無之考引河減河各有名義因正河不勝宣洩別分一道以減正流是謂減河其引窪泊

積水使入河流是謂引河舊多混稱今通上下覈別之

海河又南逕紫竹林西岸洋樓鱗比皆爲租界又

迆南至賀家口閘有引河入之 同上 案志原注亦自波水窪來審

今形勢則只是引南郊𤁋水耳縣志載大直沽引河東北通塌河淀今無形迹

海河乃折而西北逕陳唐莊又南至上何圈有何

家圈引河自西南來入之 同上 案此處今有土城引河始是引波水窪

者乃志說似與賀家口混而爲一又何家 圈引河今巳不見未知是否今昔不同

海河又折東北流逕下何圏吳家莊至賈家沽有

引河自北來入之 同上 案此減河卽減自賈家口經陳家溝大畢莊南折由機

器局至此者亦當仍從其上游名爲減河縣志載乾隆十年開

海河又屈曲南流逕馮家口至灰堆倉又折而東

南逕崔家馬頭楊家場桃園沽至雙港閘自天津

府城至此三十里則有雙港引河自西來入之 同上

案此引河自波水窪蘆北口來故亦名蘆北口引河與下河支流多互通不勝悉言具詳於圖下

自唐口引河略同

海河又屈曲南流至白塘口聞有引河自西來入

之 同上

海河又東流北折逕唐莊泥窩又屈而東南逕卧

河北陽馬頭而折而西南逕南陽馬頭又東南至

鹹水沽 原注距天津城東南五十里 自雙港至此又行二十里

有鹹水沽引河自西南來入之 同上 案此處泥窩卧河之閒有東

北牌地三渠通志無文考此乃同治五年通商大臣崇厚墾軍糧城稻田所開今田隸天河道水利

局海河又東南復西折至南羊碼頭有引河名衛津河自西岸入之乃光緖十七年開由城南海光

寺至此者海河又南行近鹹水沽有減河入之至鹹水沽東又有營田河此處通志止載鹹水沽西

之一卽赤龍河下口今俗稱小橋河者也及盛軍營田旣西導靜海靳官屯減河且南通三塘窪其

更開通鹹水沽東應爲洩於海河但逢水乏亦能引入因地甚平設閘啟閉固可由人非若以下諸

河之常主出而不納也

海河又折而東北流經東西泥沽 一作倪沽 至柴鄭莊

東自北抵海口皆以海河爲界北岸屬甯河南岸

屬天津也又東北流折而南逕盤沽 一作龐沽 又東北

流折而南至葛沽 原注距天津城東南七十里 自鹹水沽至此

又行二十里又東北流折南逕楊惠莊又東北折

南逕新城 原注此處亦置有屯田 又曲折迤東流逕黃家圈

至郝家臺有引河自南岸入之 同上案今西泥沽已有引河通營

田且海河東南曲行至葛沽至蕭家房至糧臺各有引河自南岸入之又皆通志所無測繪於上二

河未詳由來下則由新城豐澤閫蓋亦通營田與志說郝家臺引河未審同異

海河又東北流逕鄧善沽又有引河自南岸入之

海河又東北流逕新河汛有新河自北來入之 上同

海河又折東南流逕大小梁莊至塘兒沽有引河

自北來入之 同上案此北岸二河在甯河縣境今測繪所不及

海河又曲屈東北流逕西沽至大沽鎭 原注距天津城東南

一百二里 自葛沽至此又行三十二里有鄭家私溝自

南來入之 同上案此私溝與上文鄧善沽引河爲西南岸居末之二流今測繪新圖黄

家圈引河乃鹽灘官港分支又近西大沽處有引河爲營田洩水由官港與高家港之巨浸而來未

審卽志說鹽灘官港故瀆否也

海河又東逕東沽又折北而東逕燕子窩石頭縫

又連逕南北礮臺 原注南岸礮臺 三北岸二編五字曰威鎭海門高 至大

沽海口入於海自大沽鎭至海口又二十餘里 原注

此二十餘里皆斥鹵之地泥沙浮積潮盛則難立營 通長一百二十餘里 同上

圖具上卷疆域內

治河說附

陳儀治河蠡測從來治河者必通計全局之利害

而後可定一河之㑹歸必先定下流之會歸而後

可議上游之開築此理勢之當然古今之通論也

明胡體乾論江南水利以爲高山大原眾水雜流

必有低凹處爲之壑如人之有腹臟焉彭蠡震澤

是也旁溪別渚萬派朝宗必有合流入海之川爲

之洩如人之有腸胃焉江淮河漢是也南既如此

北亦宜然以

畿輔水利言之正定廣平順德三郡之水二十餘河

畢匯於南北二泊翕受而停蓄之然後合爲一川

出北泊逕衡水之焦罔邨㑹滹沱之流奔注數百

里至大城之王家口入東淀曰子牙河則是二泊

者正順廣三郡諸河之腹臟而子牙一河爲之腸

胃也順天保定河閒三郡之水三十餘河畢匯於

西淀翕受而停蓄之然後合爲一川出茅兒灣逕

保定曰玉帶河逕霸州之苑家口曰㑹同河至文

安蘇橋之三汊口入東腸胃也至東淀一區南納

子牙之流而正順廣二十餘河之匯爲二泊者盡

歸之西受㑹同之注而順保河三郡三十餘河之

匯篇爲西淀者又歸之舉

畿輔全局之水無一不畢瀦於茲以達津而赴海則

其通塞淤暢所關於通省河渠之利害者豈不重

哉康熙三十七年以前渺然巨浸周二三百里淸

泓澄澈中港汊縱橫週流貫注自撫臣于成龍奉

命開築永定河不爲全局計而祇爲一河計遂改南流之

故道折而東行自柳岔口注之東淀於是淀河病

而全局皆病卽永定一河亦自不勝其病淤高橋

淀而信安堂二鋪遂成平陸淤勝芳淀而辛策城

盡變桑田向之渺然巨浸者皆安歸乎旣失地於

西北則傾注於東南而獨流一帶淀水與運河僅

限一隄至楊柳青以下則淀運相連南隄蓋岌岌

矣故曰淀病也且淀池以翕受爲功容納之量隘

於下則灌輸之勢停於上一遇伏秋汎漲泱漭西

來騰湧無歸則旁溢橫奔衝隄潰岸故今歲高陽

河決而東斷鄭州官道子牙河決而北文安大城

皆宛在水中而南岸

欽隄增高二尺水猶與之平人第訝水之大河不能容而

不知淀之小水失所受故曰全局皆病也永定本

向南流逕固霸之境而㑹入玉帶河蓋率其自然

之性河未嘗淤淀亦未嘗淤也雖東坍西漲時有

遷徙亦不無衝齧之虞而填淤肥美秋禾所失夏

麥倍償原不足深爲病治之之法但當順其南下

之性而利導之多其分釃之渠以減殺之寬築陂

陀之泊岸以緩受其怒流分建護村之月壩以預

防其衝擊如此則害可減而利亦可興自攺河以

來河底歲熱而高河高而增隄隄高而河亦與之

俱長今視平地已有八九尺至一丈者潰決則建

瓴直下爲田廬害豈足異哉總由濁流入止水溜

散泥沈下流自塞歸壑之流上游猶築居水之垣

不過厚蓄其毒以待潰耳故曰永定河亦自不勝

其病也夫利在耳目之前而患伏數十年之後當

時固以爲無足憂而卒至一發而不可救凡事類

然不可不深思而熟計之也我

世宗憲皇帝智與神謀深悉渾河之爲淀病且深悉渾河

病淀之爲全局河道病於興修水利之始卽

特降諭旨令引渾河別由一道入海毋使入淀可謂探本

窮源一言而舉其要矣蓋淀爲定水無沖刷之力

故沙入而沈河無停流有滌蕩之功故泥衝而散

永定南入清河自三十七年以前溯之前明百有

餘年矣舊所經由之處沙痕的皪岸迹分明袁家

橋以北崖高底深牝牛河藉以行水者卽其故道

也河性善淤能耋深爲高而此道廢來巳四十年

何以經久不湮厯厯如是蓋下口暢而上流疾此

卽利於入河之明驗矣雍正四年雖經水利衙門

奏於郭家務以下改挖新河而下口仍然歸淀故

經王慶坨則王慶坨淤入三角淀則三角淀淤近

且駸駸乎淤及楊家河矣夫楊家河乃全局清水

之尾閭也此河一淤則通省六十餘河之水無路

歸津勢必於楊柳青上下穿運道而灌天津其害

有不可勝言者故籌今日之利害則下口㑹歸之

路可不爲之熟籌而審處也哉愚以爲㑹歸之路

莫如順其南下之性而入玉帶河或謂濁能淤淀

亦能淤河玉帶河一淤則西淀之水無所歸必逆

折橫流爲文霸四邑害是大不然玉帶河西受數

十河之水渠深流急滌蕩沖刷泥澄沙散已自失

其渾濁之性矣卽如滹沱漳水其濁泥豈下於永

定而滏陽衛河其寬深亦不逾玉帶滹入滏而滏

未嘗淤漳入衛而衞未嘗淤則永定之入玉帶何

足慮乎或謂南北長隄文大二邑民命之所繫也

渾河橫衝而入必有潰決之憂是又不然大隄之

決前已屢告矣皆清河爲患未見有濁流也如果

濁流決隄而入則文安仰釜之地早已填平何以

低窪如故也况經相國鄂公奏請加築高厚視前

數倍矣再於隄外加以埽鑲草壩數百丈以備不

虞尚何意外之患乎或謂河流湍悍土性疏惡不

隄則氾濫妄行蕩村莊齧城郭仍爲固霸諸邑害

隄之則猶是築牆而束水也是又不然昔渾河南

𦊱行之時河身不過十餘丈溢岸漫流深不過一二

尺旋長旋消爲期不過二三曰本非巨津如黄河

之浩瀚而莫可控禦特以東折既違其性入淀又

窒其歸強束以長隄適足以激其怒耳今若順其

南下之性而利導之曲直隨勢多其分釃之渠以

減殺之高下合宜寬築陂陀之泊岸緩受其怒流

甯厚勿高分建護村之月壩預防其衝擊甯缺勿

合如此措置將斥鹵變爲膏腴史起之功可再也

縱遇異漲之年溢岸漫流仍不失一水一麥之利

亦何負於民哉天下事極則變變則通通則久永

定之爲淀病今曰已極非一旦翻然改圖復其南

下之故道使病淀者去則淀終不可得而治也淀

起於蘇橋之三汊河訖於天津之河頭一以自臺

山北流逕高橋淀入信安鎭爲信安河一以自趙

家房東北流入勝芳淀爲勝芳河逕新張策城至

褚河港分二支一東流爲長子河一東北曲折可

八里爲東沽河又東十餘里爲王慶坨河與長子

河合而信安河亦自西來㑹焉一以自下馬頭東

南流逕崔家房東入張家嘴河北流逕任家莊東

流入左家莊泊又東北運石溝分二支一北流與

勝芳河㑹一東北流至臺頭子牙河自東南來㑹

焉合流至楊芬港又分二支一北流逕瘸柳樹與

長子河合一東北流過蒿浪泊出楊家河抵河頭

而臺山趙家房二以皆出三角淀而東來㑹焉此

三以之大概也其沿隄東去逕西馬頭堂頭入左

家莊泊逕傳家營入石溝河則鹽河之故道非三

以之正派矣自永定入淀以來高橋淀淤而信安

河絕臺山一以併入勝芳勝芳淀淤而辛張河絕

臺山趙家房二以並入臺頭張家嘴河淤而下馬

頭一以並入沿隄小河是淀之上口諸河盡失故

道既苦於翕受之難三角淀淤而長子河絕王慶

坨淤而東沽港河絕是淀之下口諸河皆成斷港

又病於宣洩之隘所恃以通流者惟臺頭一河耳

以全淀所受六十餘河之水納之一線之中而子

牙濁河自南來者又從而溷之不亦危哉愚向有

未議設垡船募=夫委專官計丈里撈泥挖淺除

=開淤冢宰顧公已採之入告矣其事一行則臺

頭一路上接王家莊下達楊家河自可逐漸寬深

不憂梗閼而愚猶以爲一河納全淀終非其量之

所能勝則三汊故道不可不擇其要者而開挖之

以分其來而暢其去也一張家嘴河雍正四年開

挖未竟水至停工宜接開至左家莊泊以分沿隄

水勢一沿隄小河自堂頭至壩嘴頭淺阻礙流宜

挖深通使水無停駐以保隄工一趙家房河村中

土橋卑隘不通舟楫宜改造加高中留活板使帆

檣來往以暢河流以上三河其下流俱經由淀泊

之中=草苽蔣停泥壅溜多致淤淺斷絕宜每歲

撈挖以爲常此則垡船之所有事矣而尤關緊要

者在開挑勝芳舊河此河上承臺山趙家房二河

之委運辛張策城褚沽東沽三港過王慶坨北逕

三角淀南至河頭與楊家河㑹其形勢自西南而

東北最爲逕直故土人謂之照直河雖湮塞己久

遺跡猶存若尋逐開疏事殊剏始寬不過十五丈

深不逾八九尺而且陸地施工易爲畚锸憑高作

岸無事隄防導三汉於西北分流減臺頭之東南

側注腸胃寬而尾閭暢豈翳淀池廓清卽全局之

河道隄工均有裨益矣 新通志

陳宏謀天津運河疏

畿輔地方南北兩運河及西南諸淀泊千流萬派之

水均於天津出海

皇上大發帑金築隄濬河多方修防又

特遣大臣㑹同督臣查勘設法經理年來運道通利民獲

甯居猶復

親臨河淀巡視海口務求善後之良圖以收經久之實效

臣昔在天津巡道曾司河務謹就見聞所及敘述

節略是否可采仰祈

睿鑒

一運道一河原就高地開挖載水北流以資輓運

所以河身較高而城鎭田廬皆處其下且河流灣

曲易致頂衝全仗兩隄夾束危險堪虞乾隆元年

河臣顧琮條奏築月隄放淤奉

旨俞允始而人情驚駭畏難不行迨乾隆三年遵議將舊

有月隄加幫堅厚試行數處業經淤平自此三四

五年接續放淤成功者約三十餘處極險之工均

已淤爲平地計全河兩岸之隄可以放淤者尚有

七八十處似宜接續辦理舊有隄者可以加幫放

淤舊無月隄者新築月隄亦可放淤放淤一段卽

可保一段之平穩其放淤祇須將月隄加築堅實

預備料物人夫於河水漲滿時將其形勢入渾出

清操縱在我並不涉險不出旬日卽可淤平淤平

之後永無築隄之費搶護之勞矣一放淤成功之

後河岸有坑缺滲漏之處皆已填滿堅實窄隄變

爲寬岸河水亦少衝射亟須於隄之沿邊離河甚

遠之處加築小隄約高寬三四尺卽作遥隄運河

水出槽岸寬水緩泥沈於岸水仍歸河不至成險

此外凡河岸本屬寬厚不必放淤者亦於隄之沿

邊離河甚遠之處加築小隄與淤平之隄相接不

令稍留空缺則全河之隄岸旣寬復有綿亙遥隄

以爲外衛縱河水異漲出槽水勢平緩及隄而止

亦不至於衝決矣

一運河河身原不寬廣每遇汛漲河水出槽盈隄

拍岸難於防堵雍正閒怡賢親王大學士朱軾奉

旨興修水利於滄州之捷地汎青縣之興濟汎挖減河二

道洩水東流建有石閘專爲減運河之異漲保固

隄岸自此以後運河免於潰決在運河已受減河

之益而兩減河屢有潰決總緣減河河岸甚窄兩

隄夾束隄係土所築未用夯硪自閘至海百有餘

里其水雖云歸海而近海之區層層窪泊河水至

此四散積淤不能一直歸海該管官以爲水已入

海而其實離海尚遠現有積淤形跡查歸海水口

在於歧口距此尚有十餘里宜將近海窪泊逐一

挑濬通聯俾減河之水直達歧口入海庶不至於

壅積至於河身淺窄隄岸單薄若挑濬兩河幫築

四隄須費至十餘萬金查兩減河左近厯係窪下

荒鹹之地卽未開減河以前田地常在水中今費

十餘萬帑金以保此不毛之地得不償失

國計民生兩無裨益惟請將捷地減河之北隄興濟

減河之南隄擇其地最窪下者開壩築堰將渾水

引於荒鹹坑窪之地旣已分洩減河洶湧之勢又

可將不毛之地受淤積肥一俟運河水落歸槽不

須分減之時卽下板閉閘斷流減河之水可以及

早消落計期不過八月中涸出之地正可種麥不

至如向日徒受清水之浸泡而無益於種植所謂

棄地施水實則藉水以肥地現有低窪之彭淀窪

等處連年河溢受淤已成膏腴其明驗也難者或

謂渾水雖有益於鹹地不免淹及村莊臣昔年駐

宿此地見一帶村莊未受水淹其村莊皆坐落於

高阜之地雖驟長盈尺之水不至淹及民居况今

入海之尾閭既巳挑通數日之閒清水歸海消落

甚速並無傷於屋舍也如此則兩減河不須挑河

築隄附近村民旣無減河之害兼受減河之利運

河之水仍可分洩矣

一運河之東如吳橋東光南皮鹽山滄州等六州

縣之積水西則阻於河隄東則阻於老黃河之高

岸舊有王莽河沙河漫河皆已淤成平地以致此

六州縣水無去路露雨數日卽受災傷乾隆五年

前督臣孫嘉淦從吳橋縣境內起新開宣惠河自

西南而東北由滄州之石碑河以達於海此爲運

河東岸地方洩水之經流繼因石碑一河已受眾

水之歸懼難並納宣惠河之水改由鹽山之燕子

窪經劉公渠之東於海豐縣境內之老黃河歸海

今聞中閒有南皮境內之金沙岡土埂地勢漸高

宣惠河之水至此不能東下常至漫溢地方不受

宣惠河之利翻受宣惠河之害皆由河未通流不

能直達於海之故爲今之計可否由石碑河直趨

東北將中閒窪泊疏濬通聯直歸於歧口入海或

將金沙岡土埂大加挑挖成河東趨於海豐縣老

黃河歸海何者爲宜必須通體相度逐段測量擇

其通順者動帑挑濬務成寬深之河凡附近溝窪

積水聽民開溝引入此河則六州縣數百里之積

水皆有宣洩不致前功盡棄矣所挑之河務須自

首至尾漸次寬深以成迅流東趨之勢此等平地

洩水之河祗宜展寬挑深不宜築隄轉貽潰水之

一運河西岸窪泊相聯總名曰淀池京南十餘縣

之水匯集於此加之北運河自北而來南運河自

南而至均於天津㑹流入海夏秋汛發海口一時

宣洩不及仗有此淀稍爲停瀦以次入海不致爲

患是爲

畿輔蓄水之大水𣞀有關直省水利不小祗因永定

子牙二河係渾水均穿淀歸海渾水入淀卽淤以

致淀池不能如舊時之寬廣恨不能展之使寬再

不宜溲使淺窄查子牙一河上承滹沱滏陽二河

之水獻縣以上原無隄岸可以聽其游衍自獻縣

以下築隄捍衛幸兩隄離河最遠河岸寬闊河灘

受淤水落歸槽不甚渾濁而入淀日久尾閭王家

口亦巳受淤向有支河三道近巳淤塞二道僅存

一道將有尾閭阻塞之患是以乾隆三年由上游

之楊家莊另開支河引渾水由蔡家窪東北而行

經閻留二莊水口而入金家等窪層層受淤窪地

獲淤肥之利清水達於老軍泊自老軍泊而下之

金里河所厯窪泊現有河形將來遞層淤積正可

次第挑河直抵天津之板橋同北運河以入海老

軍泊以下既成另河老軍泊上游如交河青縣等

屬舊河之積水向苦無處宣洩就勢疏通可由老

軍泊獨流當城北趨歸海於隔別清渾之中兼收

疏濬積水之效其子牙正河入淀之王家口去臺

頭之清水河約計十里向爲三家淀及莊頭之淤

嘴梗阻今將兩淤嘴挖去取直挑河直接臺頭之

清河別有去路縱有渾水漫溢然新河清水多而

渾水少清水强而渾水弱正可以清刷渾不至淤

及於淀如此則子牙正河支河皆可免於淤淀矣

至於永定一河自盧溝橋而下中閒並無窪泊停

蓄以堅厚之兩隄束浩瀚之渾流直趨於淀始從

柳义口入淀而勝芳一淀淤成平地繼由王慶坨

入淀而三角淀又已淤平乾隆三年因各處皆已

淤高惟沙家淀最窪遂由鄭家樓范饔口穿隄而

過漫衍於沙家淀仍由魚壩口歸淀均此淀也不

淤於彼則淤於此多淤一尺則少一尺容水之地

年年幸無河決之患淀池淤塞似非經久之計但

永定河河身緜長氣魄甚大水更渾濁作何分別

清渾入海不致淤淀之處臣向未經管未曾籌及

不敢妄議以上情形臣當年往來親厯籌及但距

今多年連年修治或有今昔不同之處恭遇

聖駕親臨河淀千載一時仰邀

睿裁指示交督臣詳勘興修河防水利永資利賴矣

陳宏謀南運河不宜隄說南運一河會衛汶之水

益以漳河同爲濟運蜿蜒數千里至天津而歸海

沿河兩岸皆築隄以束之不啻重圍外衛然者固

以防其漫決亦以濁漳所過若不束之使速歸海

水緩沙停立見淤淺運漕之艱阻往往因之惟靜

海之獨流鎭至楊柳青四十里東岸有隄而西岸

無隄又自楊柳青至天津三十五里東岸有隄西

岸止有商人捐築小埝高不過三尺官不請修民

不加築由來久矣前道張公坦熊曾有立碑道旁

永不許築隄之請余適承乏此閒遵檄確查熟察

形勢證之往事乃知張公所議實爲遠見蓋緣天

津海河爲南北眾水所歸獨流楊柳青一帶東近

運河西連淀池潮汐一日兩至夏秋汛發南北之

水匯歸天津四望瀰漫驟難歸海正賴此無隄之

岸運河水大聽其洩入淀池稍爲停頓以待天津

諸水暢流入海河淀之水仍可以次歸海每届白

露以後夾沙擁泥迅駛而行運河旣無淤淺村莊

亦免沖決則此七十餘里無隄之西岸卽運河天

然之滚水大壩也余就此議覆兩臺報可已檄下

屬縣遵行矣竊嘗論之治渾河之道有無隄之患

亦有有隄之患蓋淹沒爲災非隄何以障之淤阻

可虞非隄無以束之獨流池南是也無隄則散緩

無力而無潰決之憂無隄則盈科後進而得瀦蓄

之利獨流池北之西岸是也况天津地濱大海形

同釜底水至獨流勢同建瓴無論其非隄所能堵

卽幸而能堵而尾閭有阻上流奔赴天津郡地適

當其沖城郭人民所關甚鉅故前人獨於此處不

設隄防非偶忘之乃所以慎之也非竟棄之乃所

以取之也謹敘數語於此以質後之司河者 前志

崔遒鬻五大河總說海河受南北兩運河水達之

大沽口直隸大尾閭也海門高仰出水不快又有

攔江沙橫亙其前此殆五大河總病根也南北兩

運西受渾清滹河東經三岔口匯入海河若左右

兩膀胱也兩河皆南北運道所經冬苦其弱夏苦

其强最難調劑此又南北運總病根也分而言之

則又北運弱而南運强殆各一病根也東淀西淀

臟腑也大清河一道貫穿其閒分玉帶中亭又分

三岔臟腑中之大小腸也渾亂其北滹亂其南淀

爲之淤清河爲之塞則腑腸之毒也苑口趙北口

東西淀咽喉路也西淀不下達白溝河之倒灌爲

之也病不在趙北口也東淀不上通無三以也病

亦不在苑口也故清河之韓家樹淤鐵頭隄淤傅

官營淤石溝淤鵞脖子淤十二連橋淤雖皆兩淀

病根非大病根也大病根三三以不通一也白溝

不別行二也渾滹交関兩淀不得安三也三病之

中又以渾滹爲大病根也渾卽桑乾河也爲兩隄

所束愈壅愈高下口益甚如人得水臌不裂不止

尤渾河大病根也逼水上牆不如就平地而爲之

塹此又變極而通之一轉機也渾病在尾滹病在

首不可得而同也各一病根也近四五年閒滹始

北徙以文大兩窪爲壑視若故居殆病家大變症

也此水下流合滏則安離滏則危人人之所知也

此水上流得冶則强失冶則弱人人之所不盡知

也故滹不合滏冶助惡也尤全局之大病根也治

滹不治冶強爲約束雖扁鵲無如何也治冶不治

滹又恐一病未除而一病起也此輕重之權也

海河說海河自天津三岔河口合南北運河有大

小直沽之目過津海關浮橋之後迆南而東轉河

勢紆囘經馬家口一渠賀家口一渠白塘口一渠

辛莊口一渠直達北陽南陽兩馬頭厯鹹水沽泥

沽盤沽葛沽郝沽鄧沽等處統計一百二十里入

海名曰大沽口懸崖峭壁對峙如門土人所謂海

門者是也門外欄港沙狀類伏橋亦名黄壩蓋海

船不得潮往往擱淺直隸五大河全歸此口每歲

伏秋之際波濤洶湧東赴海門大沽不及洩往往

在上流漫溢爲害天津南北窪一潦數年遠無論

矣海河形勢西高東下三岔河頭槽深一丈半自

過鹹葛等沽之後漸至兩丈五尺或三丈不等愈

趨愈下宜可暢流無奈海門左右河底忽高僅深

丈二海河水面本不甚寬加以形同仰釜牴牾不

得下洩瀉無多况有海外數十里橫沙爲之阻隔

潮來之際逆遏內水不免倒流幸而潮去則淺灘

之上止深八尺囘視海門地形愈仰勢難直下俗

謂八月白露前海不收水正以六七月潮旺故也

自古有挖內河之法無挖海之法况此種漲沙洋

防所係未便改更惟有酌取前賢遺說增其出水

之口以減其入口之水而已今大沽口東北有一

北塘口僅可洩北運河王家務筐兒港減出之水

大沽口西南有一岐口僅可洩南運河捷地興濟

間減出之水無以洩渾清滹三河與南北運合流

之水也且興濟減河淤成平陸區區捷地閘僅寬

八丈所洩有幾是南運減水已屬空談塌河淀爲

筐兒港水道久被民閒侵佔墾作旱田王家務一

河遠赴後海七里海等處亦多壅塞是北運減水

已屬空談海河安得不漲五大河安得不溢今欲

減其入口之水當在南北兩運河外並減渾清滹

三河乃可今欲增其出水之口當在大沽口外多

增南北小口乃可查西沽口以下北運河東岸有

陳家溝一道寬不過三丈未測其深東流甚急該

處渾清滹河已合北運特未經南運口耳訪之漁

户據稱此水直趨塌河淀與筐兒港引河相合可

達北塘塌河淀者容水之區也全淀淤平不能容

水往往漫溢村落被浸者統號北窪復查當日筐

兒港引河入塌河淀後分爲兩股一股南流從賈

家沽道別入海河一股東流經西隄頭城兒上田

莊等處注七里海曲里海達甯車沽繞過青坨子

又分兩股一股由北塘口入海一股由北塘口新

河入海河卽今日陳家溝道該溝距筐兒港數十

里勢處下流渾清滹三河皆可暢洩不止減及北

運若照西沽口寬深之式一律展挖直抵北塘口

分水之功當在筐兒港引河之上但塌河淀之南

尚有賈家沽道一派青坨子之南尚有新河一派

是各大河減出之水原未嘗盡入北塘賈家沽道

距海尚遠勢難直達北塘至大沽三十六里新河

介其閒距海甚近若自新河口起多掘龍鬚溝縱

橫錯列令其徑自達海不令入海河是大沽口東

北增無數出水小口海河必減水三分之一北窪

村落得此洩水不至再淹伏讀陳子翽先生文集

擬在靜海縣北三里南運河東岸開權家口引河

東北達寬河直抵大小南河歸於波水窪與天津

之南窪相接約計四十餘里下流引入白塘口海

河此減南運一河之策無預渾清滹河復考咸豐

三年南運河決小梢直口灌入南窪旋因扼水破

賊更名得勝口自此以後累次潰隄近年尤甚上

年決營門口本年決邢莊皆近梢直地形水勢在

所必趨該處衛河北隄已廢伏秋水發往往聯合

渾清滹爲害區域難分若就梢直口左右建閘減

水十二三九勝權口但白塘口水面視南窪爲高

所設溝渠原係進水口不出水止有鹹水沽葛沽

等處漸趨漸下可洩南窪怡賢親王時天津田局

十圍溝渠尚在若因其陳迹濬寬濬深引歸鹹葛

兩沽必堪下注特恐並入海河之後仍不得減海

河耳因查天津縣境有直河一道北起鹹葛兩沽

之閒南訖中堂窪又南由牧豬港出歧口揣古人

之意殆藉岐口分大沽口水勢也惟鹹葛兩沽地

下歧口地髙自北而南恐有不順今若變通此法

自鹹葛兩沽閒起循大沙嶺之東開一直河接入

牧豬港仍在直河之外照北路新河辦法多掘龍

鬚溝徑自達海不專入海河亦不强入牧豬港是

大沽口西南增無數出水小口海河必減水三分

之二南窪積潦亦可暢消此治海河下手處亦治

直隸五大河下手處也

小梢直口減水說津郡南窪積潦數年民困未得

蘇驟聞梢直口減水議起必多驚駭或百計阻撓

豈氓無遠見不足深責天地之閒水利最溥過則

爲害耳直隸官紳但見水害不見水利築隄自因

避水若避賊愈攖其怒崖傾岸塌何有一隄畢竟

無益不幸小旱寸土皆焦又不免有如焚之歎若

蓄洩得宜豈遽至此今議減水不過什二三並非

巨溜且設閘啟閉權在於人不至變生倉猝况一

減則上下皆安何至年年衝決全河下注之爲禍

烈耶查天津田局十圍波水窪兩渠秋漠港一渠

皆係引潮内灌不聞其爲害鹹葛兩沽各設涵洞

絕不猜疑設前項古渠不留尺水灌溉何資管見

以爲開挖之時溝底視窪底宜低八尺仍閒段留

四尺土壩卽由減閘口灌水令滿不使出槽以上

四尺洩水備潦以下四尺蓄水備旱極窪地畝設

法存留積水一二尺不令全消則津門一帶皆稻

田矣但下口不通則上口不可議減尤爲至要

南北龍鬚溝說龍鬚溝者非河也增一河卽增一

口增一口卽增一防於今日不宜今特倡爲小溝

面八尺底五尺不使過寬令水得出不令船得入

利一二里一溝三里一溝步不得越馬不得踰抵

數十萬雄兵利二河深而溝淺但與海面爲平不

憂其內灌利三歧口在南北塘口在北約須五十

道溝而計寬止四十丈深又不及半僅比二十丈

河一道耳費少而用多利四直河爲之經溝爲之

緯古渠列其閒設法蓄洩旱潦有備利五近海則

水鹹足以曬鹽利六遠則水淡足以種稻利七引

潮勝引水用之無遏利八海濱曠土皆可耕屯聲

勢聯絡利九南窪之貧變而爲富利十自歧口而

南至鹽山縣明泊窪自北塘口而北至山海關口

皆可推行利十一海濱之地不下萬頃由官召佃

顆粒入倉可二百萬石利十二東南漕價改折解

銀足供佃費利十三無海運之勞利十四並可免

外洋之窺伺利十五此皆因類而推廣及之者也

南運河說南運河三源一曰衛水一曰漳水一曰

汶水汶水自南旺開分水行經安山湖沙灣張秋

鎭等處北至臨清州西與漳衛水合漳水清濁二

源㑹於交漳口至大名府元城縣與衛水合衛水

出百泉合淇蕩洹諸水至內黄之楚旺鎭通舟又

至元城界與漳水合二水至臨清汶水來㑹大河

北徙汶水斷流不足論漳水善遷徙分合不常亦

非正派獨衛河爲南運經流數百年不變當推爲

首自南運過臨清州後錯入直東兩省至德景之

交始屬畿疆又東北經吳橋東光交河南皮滄州

青縣靜海界至天津之三岔河口乃與北運河合

流入海計長八百餘里此河本西漢大河故瀆東

漢以後爲清濁二漳所經隋時開衛河爲永濟渠

宋皇祐初仍爲大河所經南渡後大河南徙而衛

河如故金元明三朝皆爲漕運所經至於今不改

衛河在豫水清而勢弱法宜用補昔人嘗欲引丹

河入運免至上流淺澀不爲無見而事屬隔省未

便代謀惟全漳入衛以來水濁而勢强不得不詳

求瀉法該河自雍正築隄之後逐漸淤高卽以鮑

家嘴一處而言本係滹沱合衛老口今已河高於

地有倒灌之虞不能再放一處如此他處可知漳

本巨流來勢洶湧猛悍有力每年盛漲齧岸蝕隄

官民驚懼今歲修隄後南運稍安而八月上旬該

河暴長日增三尺泊頭葦子口幾至滿槽幸捷地

減閘卽日啟放水勢始落本年漳水尚不甚大而

危已若此假令源源續至再增三尺當如何耶查

南運減河四道今廢其二德州哨馬營青縣興濟

鎭是也興濟一閘近已久淤河形俱没且八丈之

口拽亦無多哨馬營又隔在山東末由過問獨恩

縣四女寺壩尚堪修復與新修之滄州捷地並爲

減水所資但捷地狹隘略同興濟河身太淺難免

出槽四女寺又遠鞭長莫及不得不再思出路伏

念南皮泊頭鎭南距宣惠河三十六里東光馬頭

鎭東距宣惠河僅二十里苑隄口爲宣惠河頭用

之尤便皆可藉作減河無柰宣惠河地段太長原

槽本狹今雖重濬仍守前規未遑加展瀉源則有

餘洩漲則不足卽如南皮境内金沙岡一處係宣

惠河所經地形高仰雖已濬深三尺視窪地猶高

=𤁋水注此尚至潰決況容納全漳耶一律展挑工

費甚鉅若用其舊恐又不免如捷地河旁流也竊

謂減河之法上減勝下減下減則上流猶重上減

則下流必輕吳橋安陵鎭與山東艮店相望最係

上流東至老黄河止三十里老黄河之寬廣更勝

南運河特少淺耳數十丈減開儘足相容加捷地

十倍若在此處瀉水引入老黃河眞與一服上清

九無異再查捷地減河距母豬港百二三十里淺

深廣狹不等受水不多而洩水亦不順亟宜一律

補足寬不得減十丈深不得減一丈合水大可容

水急可瀉兩旁築埝尚其次也其閒又有朱里口

一處適當東轉之衝河形一大曲尤恐盛漲時從

此漫溢淹没村莊亟宜加意其下又有呂公橋一

處已近下口亦宜格外深通一過流散村平地散

流不爲大害但在母豬港口多挑放水溝足矣下

流多受一尺卽上流多減一尺調劑得宜不無小

補當俟臨時再酌

南運河隄說南運河隄工本歲新修工堅料實足

資保障夏秋盛漲數百里安流此其驗也但昔人

遠慮安不忘危無意外之虞則必有意外之變况

各河形勢頂沖必刷旋溜必停停卽淤沙刷卽塌

土原係一定非意外可比築隄拒水能令隄不可

衝不能令水必不衝隄自見其可安水自見其可

危况可安者其暫可危者其常尤屬意中之變泊

頭鎭以上未經遍厯姑置勿論泊頭鎭以下北抵

津門左右長隄或險或不險皆所目擊一二最要

者猶可指數泊頭大王廟上葦子口同治七年決

其北九年決其南該河至此自東而北西岸淤東

岸塌其勢可危非夾築套隄恐有不測泊頭北渡

口西隄過矮宜加高三尺北渡口北老隄頭對岸

西隄參錯不齊宜修整又北黄堌隄內有大坑之

險宜圈以套隄又北蔣家迴溜兩曲相抱又北李

隄北岸沙尖三曲以上兩處均係險工宜去沙尖

爲要又北齊家堰河流至此湍悍迅急載在方輿

紀要今兩岸兩樹足抵洪流形勢小變又北八九

里南北雙堂有套隄無老隄隄內有大坑甚可危

也宜接築老隄爲要又北大廟近小薛家窩隄內

坑深民閒築套隄恐不甚固宜加修又北雙廟無

套隄縷隄亦不固蓋沙質也上下皆膠泥此處獨

沙宜以套隄護之又北馮口上下二里閒東西險

工各五處均在河曲宜去沙尖爲要又北馮家淺

係同治九年決口上流曲處太多至此又有大沙

尖一道急溜怒衝月河猶未涸本年加龍尾埽雞

爪壩並築套隄母庸别議又北牢家坑在大白洋

橋之上東岸淤沙嘴西岸刷隄隄內有深坑隄外

無漫灘本歲未修可危也宜一律加培又北則捷

地減水閘矣本歲新修上減則下弱險處多平獨

有滄州南關甜水寺草壩一段鹽廠草壩一段姜

家城子草壩一段皆東岸險工而西岸則大鄧圈

最要因對岸三尖也均宜留意入青縣界後興濟

龍王廟口此處左右兩灣有囘溜俗呼龍窩不可

忽也次則馮屯大埽灣一段龍鳳口一段皆在東

岸二三道溝各一段皆在西岸均所宜防又北流

河元帝廟西險隄也上流東岸三沙尖宜去又北

趙家墳上流東岸三沙尖宜去又北三角灣上流

東岸三沙尖宜去皆與元帝廟同又西岸釣臺曹

疙疸均要而長屯至楊家馬頭不下三里則東隄

之險也靜海縣之北本年未治險處尤多竟當全

築擇其最要者書之於後以西岸言之上口子門

一也下口子門二也劉家營莊後三也一過獨流

鎮西岸無隄專防東岸以東岸言之王誥莊隄一

也宮家隄二也權家隄三也小辛莊北大官隄四

也孔家隄五也南王家莊隄六也蕭家樓隄七也

劉村善義菴隄八也下圈隄九也自下圈而下河

轉而東專防南岸良王莊前菩薩廟險工修矣莊

後馮家隄險工今猶未修宣家院沿村險工今猶

未修小沙窩後二家口險工今猶未修三角灣險

工今猶未修皆關緊要權家隄內卽係深坑套隄

未設三角灣隄內有大坑曰圓深坑套隄全塌西

北風急則大溜攻隄尤爲可慮天津境內楊柳青

以下雖有南隄僅高三丈該鎭東頭則高二尺寬

三尺小蔣莊隄口並多殘缺餘亦單薄不堪詢之

野老一二十年前原高七尺寬二丈五尺並非今

日情形又見馬莊北一段老隄尚高六尺想見當

年之制今馬莊邢莊兩口雖經堵塞而餘多不固

一處有失則上下皆危豈堪長恃卽如姜家井北

以區區殘缺舊隄當險溜之衝大卞家莊對岸單

隄十餘丈夾在大坑內外俱險小園莊矮隄一段

倒塌十餘丈未經修整無意外之虞則必有意外

之變此類是也 新通志 按五大河總說以下諸

篇光緖初年候補知縣崔遒翬奉

委周厯河干所作源委曲折疏排利弊甚爲詳明新通志附河渠略之末照錄於此以備不擇

案郡境處尾閭之極古稱爲雍奴藪而廢之行所無事自後邨落漸増巳與水爭地逮通商曰廣寸

土如金都水益難而或乃因以爲利卽傑出者亦皆弗思而作之非徒無益又加害焉固不足道矣

若近人因深思而發爲論議者以所云合於鄙說當分爲三其一湯正壽潛著危言中有篇力詆

減河此誤解同爲逆河之文而泥於束水刷沙爲全書中之失不思翕受名水盈千必非口所

能勝今湯書頗成紙貴儻有過信而誤用之者禍將不旋踵是不可不早辨者也如崔氏諸篇則究

心減洩謂減河之法上減勝下減下減則上流猶重上減則下流自輕此至精極確不易之論至減

潞思及北塘減衛思及歧口亦苦心孤詣惟有一閒未逹者旣知北塘歧口皆高於大沽則是略同

仰瓦求其兩邊洩出必緊沿其邊而下始有低率若欲從中口而出於邊定患口高况必須從王家

務減潞從老黃河減衛始是上減奈崔氏復於津邑求之則又下乘矣此與鄙見似同而有異者也

特是我輩均從圖書推究而得未經測量全局難自堅信校邠廬抗議中測量以治水一說實冠全

書今都水而不測量是猶瞽行不肯持杖能倖免躓仆乎卽如陳文恭衛西不宜隄說嗣有言形巳

異者此亦必測量而後可斷也新通志備錄崔說於八十五卷此誠至公非私其預志事也然今不

敢援例以亨敝帚惟申鄙見所重在此云爾

卷二十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