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郡新設而有沿革從所屬邑也屬邑南皮最古滄

州鹽山次之青縣靜海慶雲又次之若天津亦新

邑耳而列之沿革之首地所從來者遠也九州分

於皇帝十二州肇於有虞而表獨斷自禹貢者中

古以前荒邈簡略一務遐搜便成傳會舊志封鉅

鉅靈其明鑒也表先以志者表簡而志詳前漢百

官公卿表其例也

禹貢冀兖二州之域

按顧祖范方輿紀要今直隸山西遼東及河南之

半為冀州山東之半及直隸大名府河間之景滄

等州為兖州

周幽兖二周之域

按唐賈公彥周官經疏云周改禹貢分冀州地以

為幽幷成氏申之曰幽州燕冀幽涿朔莫等州是

其域也

春秋燕齊二國境

按舊志俱謂周為燕齊二國境據孟子公侯皆方

百里周禮大司徒則云公五百里侯四百里先儒

多疑之是當以孟子爲斷齊世家太公封營邱都

城記召公封燕山皆孟子所謂百里國去此遠矣

春秋左氏傳云北至無棣索隱謂指征伐所至之

地言後乃以此爲境者當由末季廓而大之非始

封之舊又據燕世家齊桓公伐山戎還燕君送出

境今滄州是也則燕齊接壤始於春秋

秦爲上俗郡

顧祖范方輿紀要秦上

谷郡今順天河間等地

按史漢秦二世元年韓廣自立爲燕王高帝元年

二月項羽分燕爲二廣爲遼東王臧荼爲燕王八

月荼殺廣并其地五年荼反上自將征之虜荼

前漢爲幽州漁陽渤海二郡地

渤漢書

作勃

按後漢書王莽篡漢郡邑悉更王郞據邯鄲徇下

幽冀彭寵繼叛徇廣陽上谷等地

後漢爲幽州漁陽冀州勃海二郡地

按後漢書公孫瓚傳袁紹以所佩勃海太守印綬

授瓚從弟範範背紹領勃海兵助瓚瓚自署其將

帥爲靑兖冀三州剌史又袁紹傳卓授紹勃海太

守封邟鄕侯紹猶兼稱司隷初平元年以勃海起

兵以從弟後將軍術冀州牧韓馥等同時起以討

卓爲名後馥送印綬讓紹紹遂領冀州牧紹死逄

配等嬌紹遺命奉尚爲嗣後滅於操晉志謂魏武

定霸三方鼎立得漢都者五十四省漁陽置樂陵

章武府境遂爲魏有蓋自炎祚陵彝群雄輩起瓚

紹雖未稱尊而署官領牧未聞請命於朝則與割

踞何異吳魏三分綱目帝蜀雖有因革不足重輕

故削之

晉爲幽州燕國及冀州勃海郡樂陵國鞏武國地

按晉地理志惠帝之後幽冀吳淸於有勒國號趙

後爲慕客雋所滅雋爲前燕子璘爲符堅所滅堅

敗其地復人慕容垂爲後燕後入魏其南朝自晉

迄陳僻陋僑置不足附記

後魏爲幽州漁陽郡冀州勃海郡滄州浮陽郡樂陵

郡地

按隋書地理志云後齊承魏未喪亂與周人抗衡

雖開拓淮南而郡縣辟小天保之末總加併省周

氏關中草創及東夏削平多有省廢事跡糾分難

可具紀

隋爲冀州涿郡河間郡堯州勃海郡地

按寰宇分合志煬帝十三年漳南人寳建德稱長

樂王取深冀昌定等州國號夏又取唐邢洺滄相

諸州後秦王斬之其將劉黑闥起兵漳南敗李神

通於幽州武德三年自稱漢東王都洺州盡復建

德地秦王討之兵敗奔突厥引之入宼太子建成

敗之爲其下所執以降斬之又方輿紀要云隋書

平原縣有豆子䴚自高齊以來羣盜多匿其中大

業七年劉霸道聚衆於此後格謙據之又寰宇分

舍志格謙敗高開道收其衆據漁陽稱燕王七年

爲其下所殺

據地志自勃海王平原其問沿海煮

鹽之處土人謂之豆子䴚羅氏云河

間之豆子䴚

卽鹹水祐也

唐爲河北道幽州范陽郡滄州景城郡乾寧軍及景

州地

按史唐自安史反范陽希采畔盧龍滔延克融接

踵而起李載義陽志誠史元忠陳行泰陳絳周綝

張允申李茂勳李全忠李匡儔朝更暮改莫能寧

息其順命者惟横海一軍而巳及克用人幽匡儔

走死

五伏史克用本紀乾寧元年冬攻幽

州李匡儔棗城走追至景城見殺

乃略定

幽涿瀛莫嬀檀薊順營平新武表劉仁恭爲留後

河北幾就理矣及安寒僨軍

五代史乾寧四年仁

恭叛晉克用討之戰

於安塞軍

克用大敗

景滄被襲

史略仁恭子守文

襲取滄景德三州

仁恭致隴

蜀之望於河朔全忠收蚌雀之利於瀛滄

史略仁

恭發十

二州兵欲兼河朔羅紹威求救於朱全忠

全忠拔德州圍滄州旣又拔瀛奠景三州

守文被

擒守光僭號迨滅於石晉而燕雲十六州旋歸外

域雖顯德有瀛莫之復此外之侵陷葢不少矣

宋爲燕山路燕山府河北路滄州景城郡及淸州地

金爲中都路大興府河北東路滄淸二州地

元爲大都漷州燕南河間路滄淸二州地

按方輿紀要元末羣賊毛貴等由淸滄而北趣河

間逾直沽其時巳爲賊壘至元亡始靖

明爲直隷順天河間二府及天津衞地

國朝初因之雍正九年設天津府領六縣一州天津靜

海靑縣滄州南皮鹽山慶雲

天津縣

漢爲漁陽郡之泉州縣勃海郡章武縣參戸縣地

按縣志據漢書沽水至泉州入海河水至章武入

海今直沽海口是也又雍正八年撥武淸靜海滄

州二百六十七村莊歸天津武淸本漢泉州滄州

則漢之勃海靜海則漢泉州參戸界也

說詳靑

縣靜海

晉爲燕國之泉州縣章武國之章武縣及勃海郡地

畿輔通志後漢

省參戸入章武

後魏爲漁陽郡之雍奴縣

魏地形志眞君七

年併泉州入雍奴

滄州及

州之浮陽郡章武縣地

隋爲涿郡之雍奴縣河間之魯城縣

禹貢雖指謂

魯城本章武

蘆縣

舊唐書漢參戸後周改長

蘆又隋書謂開皇置長蘆

及勃海郡地

按方輿紀要謂高齊省章武入平舒據地形志浮

陽郡有章武縣章武郡有西章武縣章武縣故城

卽乾符城在今滄州西章武故城在今大城縣大

城縣漢平舒也方輿紀要葢誤西章武爲浮陽郡

之章武耳縣志辨之甚詳

唐爲幽州之武淸縣

唐地理志天寳

攺雍奴爲武淸

滄州乾符縣長

蘆縣地

地理志乾符二年

更魯城爲乾符

宋爲燕山府之武淸縣滄州淸池縣

周顯德中併

乾符入淸池

淸州地

金爲大興府武淸縣滄州淸池縣又靖海縣地

金地

理志

明昌四年以淸州

窩子口置靖海縣

元爲海津鎭及漷州之武淸縣滄州淸州之靖海縣

明爲天津衞及順天府之武淸縣滄州靖海縣地

國朝初因之雍正三年改衞爲州九年設府改州爲縣

以武淸滄州靜海二百六十七村莊屬焉治郭下

靑縣

按河間府及縣志謂春秋時爲淸國晉爲淸州攷

春秋經傳諸國如魯宋邾鄭宿祭申共紀夷衞莒

向虢齊𣏌陳蔡南燕郕滕凡戴許薛息

郜鄧晉

芮魏秦州西吳虞曹楚隨穀黃梁巴荀賈貳軫鄖

絞蓼羅賴牟葛

於餘邱郳譚遂滑權蕭徐鄣

邢耿霍陽

江舒弦道柏小邾温鄫厲英氏項密

任須句顓臾頓管毛𥅆雍畢原鄷郇邘應韓蔣茅

胙鄀夔有莘介

沈六麋巢庸

郯䢵萊根牟唐

鄟瑕吳

有窮鉏寒有鬲斟灌斟尋過戈偪

陽邿豕韋杜舒鳩胡

北燕三苗觀扈姺邳奄姒

辱駘岐亳房甲父大庭鄅鄘鍾吾有仍飂

桐封

父密須越

有虞

凡百五十七並無淸國

晉志

言知

其所居者百三十九國盡亡其處者凡三十一國

與此稍有異同然志分過有過仍有仍爲四國又

以鞏闕窮桑爲

國則未確也

若隱四年遇淸之淸則衞邑也閔

元年鄭賦淸人之淸則鄭邑也成十八年齊使淸

人殺國勝之淸則陽平縣也哀十三年齊師伐我

及淸之淸則近魯地之淸亭也俱非國晉亦無淸

漢爲漁陽郡之泉州縣勃海郡之參戸縣地

按舊志靑縣宋爲淸州據宋地理志淸州本乾寧

軍幽州蘆臺軍地大觀二年升爲州

方輿紀要云

升爲淸州

明一統志洪武七年廢淸州爲靑縣則縣本蘆臺

軍地方輿紀要引九域志謂滄州西北九十里唐

置蘆臺軍後廢爲馮橋鎭乾寧中復置蘆臺軍亦

曰乾寧軍俱不言蘆臺爲古何縣地據畿輔通志

謂蘆臺鎭在寶坻縣東南一百四十里又據金劉

晞顏新建寶坻縣記云唐末劉仁恭子守光置蘆

臺於海口鎭以備滄州後唐莊宗將周德威復收

蘆臺軍石晉以十六州賂遼攺爲燕京因置新倉

鎭後於武淸北鄙置香河金大定十三年攺鎭爲

寶坻縣金地理志所謂寶坻本新售鎭畿輔通志

所謂寶坻唐爲武淸是也武淸本漢泉州縣地元

魏併入雍奴唐爲武淸其沿革瞭然也又以爲參

戸長蘆者據畿輔通志謂靑縣漢置參戸後漢省

入章武縣據方輿紀要熙寧四年省長蘆爲鎭入

淸池按史宋金元滄州俱治淸池今滄州舊城是

也續文獻通考永樂徙治長蘆今州治是也據舊

唐書漢置參戸後周攺長蘆又據元和郡國志參

戸故城一名木門城在長蘆縣西北四十里據畿

輔通志滄州西北七十里至靑縣治靑縣東南三

十里至滄州界則參戸故城介淸滄二境之間其

所隷之地亦當分屬淸滄今靑縣志西南三十里

有木門鎭滄州志有木門城鎭與城似乎不同要

之城者卽熙寧所省縣則鎭卽是城志葢誤東南

爲西南耳若滄州志及河間府志俱謂城在舊州

治西北四十六里不知舊州治卽淸池故城木門

城在今州治西北今州治卽長蘆故城續文獻通

考謂永樂時所遷也據此則縣西北當爲漢泉州

地東南當爲漢參戸地河間府志沿革不言漢晉

誤也

晉爲燕國泉州縣章武國章武縣地

畿輔通志後漢

省參戸縣入章

後魏爲漁陽郡之雍奴縣

魏併泉州

入雍奴

浮陽郡之章武

縣地

隋爲涿郡之雍奴縣河間郡之長蘆縣地

周改漢參

戸縣爲長

唐爲范陽郡武淸縣乾寧軍及滄州之長蘆縣地

按續文獻通考乾寧軍本唐蘆臺軍據曹能始名

勝志蘆臺軍爲後唐同光中劉守光所置與前所

引劉晞顏說同若乾寧爲唐昭宗紀元乾寧軍當

設於此時故以軍歸之唐又方輿紀要謂唐置蘆

臺軍後廢乾寧中復置蘆臺軍亦曰乾寧軍其說

未必無據但據所引劉仁恭父子事仁恭則曰營

於乾寧軍守光則曰軍於蘆臺則仁恭時尚無蘆

臺名故從名勝志說

又按河間府志云靑縣唐爲幽州註云蘆臺軍之

地據唐地理志幽州有大都督府有縣有軍鳥得

以幽州總名槩之而僅以蘆臺軍正文爲之註

周置永安縣屬滄州

按石晉以山前後十六州賂契丹武淸縣巳入外

域方輿紀要謂契丹改乾寧軍爲寧州

縣志以爲

寧國誤

則縣南境長蘆地尚屬中國周世宗平三關置永

安縣

宋玉平興國七年置軍

方輿紀要云

置乾寧軍

改縣曰乾寧大

觀二年升爲州

元地理志云大觀

中以河淸改淸州

政和三年改郡

曰乾寧領縣一

砦六

釣臺獨流北獨流

東當城沙渦百萬

按此本宋地理志說則宋初置軍設縣後升縣爲

州又改州爲郡矣據其說則改郡之後不復置州

金地理志亦謂淸州本宋乾寧郡乃志則仍列爲

淸州而不言郡誤也

又按縣志政和更乾寧都熙寧六年省爲鎭據宋

志淸州領縣一熙寧大年省爲鎭元符三年復崇

寧三年復省政和五年又復則兩省又兩復縣志

只言一省誤也又政和爲徽宗紀元熙寧爲神宗

紀元志乃以政和加於熙寧之前大誤

金爲淸州隷河北東路縣三

會川典濟靖海金地理

志國初因宋置軍天會

七年以守邊置防禦會川本乾寧貞元二年改興

濟本隷滄州大定六年來屬靖海本淸州之窩口

砦明昌四

年置縣

治會川

先爲河問路淸州領縣三

會川靖海興濟元地理志

太宗二年攺淸寧府七年

又改淸州至元二年以靖海興濟及

木州司依司併爲會川後復置淸州

治會川

按元地理志言金爲乾寧郡據兩史宋置郡金未

嘗置郡此元志之悞

又按縣志云元太宗七年仍爲淸州至元二年仍

爲會川縣據元志固謂併爲會川然旋併旋復志

言併不言復大誤

明改靑縣屬河間府

續文獻通考明初以靖海縣改

屬河間明一統志明初省會川

入淸州洪武七年攺淸州爲靑縣方與紀要明以

興濟改屬河間續文獻通考云典濟金元屬淸州

明因之

誤也

國朝初因之順治六年省興濟入焉屬河間雍正三年

改屬天津州九年設府以縣來屬

附會川縣

周永安縣宋曰乾寧縣金曰會川隷

淸州元因之明初省入淸州後爲靑縣

附興濟縣

宋乾寧縣之獨流砦淸池之巷姑砦

方輿紀要興濟縣

有獨流巷姑二砦

大觀初置興濟縣屬滄州金

興濟縣隷淸州元因之明攺隷河間府

國朝順治六年省入靑縣

按續文獻通考謂興濟本宋范橋鎭大觀初置縣

方輿紀要之說同然據金地理志淸州統縣三會

川興濟靖海鎭一范橋屬會川若興濟卽范橋鎭

則言興濟不必言范橋矣卽言范橋亦當屬典濟

不當屬會川矣今范橋明與興濟並列而又屬會

川則興濟非范橋可知故第以二砦言之

靜海縣

宋以前

詳靑縣

宋爲淸州之窩子砦

按此據金地理志言之河間府志謂宋大觀中置

靖海縣復廢此於宋志無考且與金地理志不符

金置靖海縣隷河北路淸州

金地理志明昌四年

以淸州窩子口置縣

明初改靜海縣屬河間府

國朝初因之雍正三年屬天津州八年撥天津衞原轄

屯地就近歸縣又撥縣原轄十五村莊歸天津州

九年設府以縣來屬

滄州

按滄州志云勃海國古鉅靈後裔肇封之土以封

爲氏曰封鉅又謂唐虞三代俱爲勃海據班固古

今人物表封鉅爲黃帝師無封勃海說故鄭浹漈

族略不載萬姓統譜封氏出勃海郡亦無封國說

鉅靈於古無考惟佐禹治水六臣有巨靈水經注

巨靈擘華岳是也酈道元謂登華不見巨靈遺蹟

則有無仍不可知况本作巨不作鉅志似誤合巨

靈封鉅爲一人而又訛巨爲鉅耳又三代無勃海

名秦三十六郡亦無勃海勃海郡起於漢古安得

有勃海封國

又按州志據春秋左傳襄二十七年衞侯弟餺托

於木門因州西北界有木門城故以州爲晉地據

傳註木門晉地而不詳其處據方輿紀要云或以

鱄托木門卽此則第因木門之名言之非確有所

據也漢書趙地至章武河北亦據戰國時言且州

之燕留城明爲春秋齊燕分界之地亦不得第以

爲晉地也

漢爲幽州勃海郡地

地理志高帝置莽日迎河師

古曰在勃海之潰因以爲名

漢領縣二十六

浮陽陽信東光阜城干童重合南

皮定章武中邑高城高樂參戸成

平柳臨樂東平舒重平安次修修

市文安景成束州建城章鄕蒲領

治浮陽後漢領

八城

南皮高城重合浮陽

東光章武陽信修

治南皮

晉爲勃海郡領縣十

南皮東光浮陽饒安高

城東安陵修廣川阜城

治南皮

按明一統志謂晉爲勃海國據晉地理志言郡不

言國故從晉志斷爲郡

後魏爲滄州領郡三

浮陽樂

陵安德

縣十二

浮陽郡縣四饒

安浮陽高城章

武樂陵郡縣四樂陵陽信厭次隰沃安德郡縣四

般重合重平平昌地形志云熙平二年分瀛其二

治饒安冀州勃海郡領縣四

南皮東光

修安陵

治南皮

地形志世祖初改滄州

郡太和二十一年復

按州志北魏勃海郡改號滄水郡尋改東路滄州

據魏書有滄州又有勃海是本分而爲二也所謂

改勃海爲滄州不知何據且地形志亦無東路之

又按河間府志謂北魏爲滄州浮陽郡據地形志

滄州領浮陽樂陵安德三郡雖治浮陽之饒安烏

得以浮陽槩滄州

隋初置棣州後爲滄州尋改勃海郡

隋地理志開皇

六年置棣州大

業二年爲滄州方輿紀

要明年又改勃海郡

領縣十

陽信樂陵滴河厭

次蒲臺饒安無棣

鹽山南

皮淸池

治陽信

按隋地理志明列勃海郡而志無攺郡之說此史

之漏也故以方輿紀要說補之

唐爲河北道滄州景城郡統縣七

淸池鹽山長蘆樂

陵饒安無棣乾符

治淸池

新唐書地理志武德元年徙治饒安六年

徙治胡蘇貞觀元年復治淸池西南有横

海軍開元四年置天寶後廢大歷元年復置又舊

志天寶元年攺景城郡元地理志唐攺景城郡後

仍爲滄州舊唐書武德四年竇建德分饒安置鬲

津縣五年以淸池屬東鹽州六年以觀州胡蘇縣

來屬仍徙治之又省棣州以滴河厭次陽信樂陵

來屬貞觀元年以瀛州之景城廢景州之長蘆南

皮魯城三縣廢東鹽州之鹽山淸池二縣並來屬

又以滴河厭次二縣屬德州以胡蘇屬觀州仍移

治淸池又省鬲津入樂陵省無棣入陽信八年復

置無棣十七年以廢觀州之弓高東光胡蘇來屬

割陽信屬棣州天寳元年攺爲景城郡乾元元年

復爲滄州與新唐書徵有異同但新唐書明列滄

州景城郡及七縣而

不言廢置未免大畧

治淸池

按史略唐横海軍治滄州據唐地理志滄詶西南

有横海軍非治滄州也

宋爲河北東路滄州景城郡横海軍節度領縣五

無棣鹽山

樂陵南皮

治淸池

方輿紀要梁乾化五年滄州屬

梁改順化軍明年歸晉主存勗

仍號横

海軍

金爲滄州横海軍節度統縣五鎭十一

淸池縣鎭五

長麓新饒安

舊饒安乾符郭疃舊有郭橋後廢無棣縣鎭一分

水鹽山縣鎭四海豐海潤後增利豐樸頭南皮縣

鎭一馬明樂陵縣舊有會

寧河永利東中三鎭後廢

治淸池

按金地理志作横海軍元地理志則云金爲臨海

軍明一統志亦謂金陞爲臨海軍據横海之名創

自唐五代晉則有臨海軍與横海軍並列則横海

非臨海可知河間府志元爲臨海後攺滄州州志

謂尋更臨海

元爲河間路滄州領縣五

淸池樂陵南

皮無棣鹽山

治淸池

按州志元仍臨海軍延祐元年攺滄州據元志明

言金爲臨海軍元爲滄州無延祐攺州之說

明爲直隷河間府滄州統縣三

續文獻通考明省淸

池人州爲州治領慶

雲鹽山南

皮三縣

國朝初因之雍正三年升直隷州領縣四

南皮鹽山

慶雲東光

年設府以州及南皮鹽山慶雲並來屬

東光還隷

河間府

南皮縣

舊志謂史齊桓公北伐山戎繕修皮革因

築城焉按史記只言伐山戎無繕皮說

秦爲南皮

自秦至今

俱曰南皮

按方輿紀要謂秦末置成安郡於此羽因封陳餘

號成安君據史記項羽紀羽聞成安君陳餘在南

皮因封之是餘本號成安君非封南皮之號也又

史記正義據地理志謂成安縣在頴川郡不在此

前漢隷勃海郡

師古云關駟謂章武有北皮

亭故此云南皮莽曰迎河亭

後漢因

之爲勃海治

晉及後魏隋因之隋徙勃海郡治陽信

按縣志云隋治河倉於此此於史志無考惟金地

理志云南皮置河倉又按縣志云大業中屬滄州

尋隷勃海據隋大業中置滄州尋攺勃海則滄州

勃海一耳非有一滄州又有一勃海乃移滄州之

南皮屬勃海也

唐隷河北路景州

地理志貞元三年析滄州之弓高

東光臨津置景州長慶元年廢二

年復以弓高東光臨津南皮景城置大和四年又

廢景福元年復置又謂縣有唐昌軍貞元二十一

按縣志云唐南皮屬河北道尋攺隷義昌軍據唐

地理志南皮屬河北道之景州志第言河北未免

脫略又史略大和二年罷横海軍置齊德節度五

年賜號義昌軍咸通中領滄德景三州縣志故以

爲攺隷義昌軍但南皮之隷河北路景州自唐初

巳然至咸通巳歷二百餘年始攺隷義昌軍焉得

曰尋攺隷義昌

宋隷滄州景城郡横海軍後省臨津縣入焉

明一統

志周屬

滄州朱地理志熙寧

六年省臨津入南皮

金因之元屬河間路滄州明因之

國朝初因之雍正七年屬直隷滄州九年設府以縣來

附臨津縣

縣志不載臨津

沿革爲補之

漢爲勃海郡之東光縣

地晉及後魏因之東魏分置胡蘇縣

漢地理志東

光有胡蘇亭

劉煦云縣置於

胡蘇亭故名

高齊廢

一云高齊置後周廢

今從方與紀要說

隋復

置胡蘇縣與東光並隷平原郡

隋地理志開皇

十六年置胡蘇

初因之屬滄州後攺臨津縣屬景州

唐地理志天

寳元年攺胡

蘇曰

臨津

五代改屬滄州宋初因之後省入南皮縣

爲臨津鎭

後曰臨

津店

鹽山縣

按縣志云勃海國侯鉅肇封之土以封爲

氏曰封鉅唐爲勃海此與滄州志說同並

按縣志謂春秋爲齊無棣又方與紀要謂慶雲縣

東有無棣故城卽左氏傳北至無棣之地二說不

同無棣說前巳論之而未盡也據史記索隱謂無

棣在孤竹葢指太公征伐所至言據傳管仲對楚

先言南至穆陵索隱謂卽今淮陽之故穆陵門是

楚境也故舉之以見齊得伐楚之義若無棣爲齊

地則穆陵亦當屬齊齊地而楚有之則齊正當聲

其侵陵之罪矣乃包茅不入南征不復而外不聞

一語及之則非齊地可知知穆陵之非齊地則無

棣從可知矣且據隋地理志析陽信爲無棣縣慶

雲縣志謂因縣之無棣溝得名其無棣溝之名或

別有所指或因縣爲齊之北境故傳會左氏傳言

要之二縣皆非左氏傳之無棣也

前漢爲勃海郡高城縣

都尉

後漢攺高城侯國仍隷

勃海

按縣志漢爲定縣柳縣爲高城爲千童爲章武據

畿輔通志縣本漢高城又有柳縣故城縣志又有

川兮城

卽千

則以爲高城柳縣千童縣可也若縣

之章武城本舊志說方輿紀要非之謂章武城在

大城縣葢卽元魏章武郡城及西章武縣城也若

浮陽郡之章武縣城卽滄州之乾符故城俱不在

鹽山又據河間府志謂後漢省定縣入高城其說

郡國志無攷地理風俗記饒安縣東南三十里有

定鄕城爲故定縣按方輿紀要饒安故城在滄州

東北七十里畿輔通志鹽山北六十里至滄州界

則去故定縣遠矣似未可傳曾言之也

又按縣志云章武景侯竇廣國寶融俱封此據漢

書廣國封章武是也若融則封安豐侯其弟友封

顯親侯無封章武說

晉因之後魏亦曰高城隷冀州之浮陽郡

隋改縣曰鹽山隷兖州勃海郡

隋地理志開皇十六

年又置浮水縣十八

年改高城曰鹽山大

業初省浮水縣入焉

唐初爲東鹽州

唐地理志武德四年置州五年以

景州淸池幷析鹽山置浮水隷之

州廢仍爲鹽山屬滄州景城郡

唐志貞觀元年州

廢省浮水以鹽山

屬滄

按縣志云貞元二年省入樂陵此於史志無據據

唐志貞觀初省無棣入陽信縣志惟誤鹽山爲無

棣故爲此說不知無棣爲慶雲非鹽山也又舊唐

書貞觀元年省鬲津入樂陵亦非鹽山

五代宋金元明俱因之宋隷河北路金隷河北東路

元隷河間路明隷直隷河間府

縣志洪武九年徙

今治舊治在香魚

國朝初因之雍正七年屬直隷滄州九年設府以縣來

慶雲縣

漢爲勃海郡陽信縣地

畿輔通志慶雲隋爲無棣

舊唐書無棣爲漢陽信縣

按河間府志云西漢析爲鬲津縣屬勃海縣志亦

云析爲鬲津葢因縣有鬲津河故道故爲此說據

地理志無鬲津縣惟平原郡鬲縣平當以爲鬲津

莽曰平河亭然不屬勃海且無析置說據舊唐書

地理志景州爲漢鬲縣地與慶雲無涉

晉隷樂陵國後魏北齊隷樂陵郡

後魏攺

國爲郡

隋隷勃海

郡俱曰陽信開皇中分置無棣縣

隋地理志開

皇六年分置

按河間府志謂析陽信縣北境方輿紀要及縣志

俱謂無棣在陽信城東南但據唐地理志無棣隷

滄州陽信隷棣州則無棣當在陽信之北今慶雲

縣也陽信則入山東

唐貞觀元年省無隷入陽信八年復置無棣隷滄州

景城郡

唐地理志武德四年析滄州之陽信等地

置棣州舊唐書貞觀元年併無棣入陽信

八年復置太和二年

屬棣州又復還滄州

按河間府志第謂太和二年以無棣隷棣州脫去

復還滄州一層誤也

宋因之又卽無棣縣治置保順軍使

宋地理志英宗

治平中徙無棣

縣洎保順軍卽縣置軍使又云周置保順軍於滄

州無棣縣南二十里開寳三年又以滄棣二州界

保順吳橋二鎭之

地益焉仍隷滄州

按河間府志謂宋徙無棣縣治於保順軍據宋志

縣與軍俱徙因卽縣治置軍使非徙縣治於軍也

又按縣志謂治平元年徙縣於保順軍是以軍置

爲縣治此海豐稱無棣之始又云卽縣治置軍是

以縣署作軍治此慶雲稱保順軍之始總之治平

以前保順軍在海豐縣治在慶雲故城治平以後

保順軍在慶雲故城縣治在海豐其說似鑿鑿有

據矣但據唐宋志陽信隷棣州無棣隷滄州據元

志割滄州無棣縣之半置縣亦曰無棣與陽信俱

屬棣州則元之陽信當仍是唐宋舊域其滄州之

無棣則今之慶雲棣州之無棣則今之海豐也

獻通考以海豐爲隋唐宋之無棣以陽

信爲元時所割滄州無棣之半似誤

若宋則兼

海豐慶雲合爲無棣不得獨云海豐稱無棣况分

陽信置無棣隋唐己然不得以治平中爲稱無棣

之始又據宋志雖卽縣置軍然軍自爲軍縣自爲

縣不相蒙也烏得謂無棣縣稱保順軍又據畿輔

通志慶雲縣東三十里至海豐界南三十里至陽

信縣界宋志保定軍治平以前在縣南二十里烏

得謂軍在海豐又宋志明云卽縣治置軍使則縣

與軍俱在一城烏得謂一在慶雲一在海豐

金爲河北東路滄州無棣縣

其棣州陽信縣

隷山東東路

元初以無棣併人樂陵縣隷濟南之棣州尋復置滄

州無棣縣隷燕南河間路又割滄州無棣縣之半

置縣亦曰無棣與陽信並屬棣州

明永樂初攺慶雲縣隷直隷河間府滄州

按畿輔通志謂永樂初避諱改慶雲是也縣志謂

洪武初改誤

國朝初因之雍正七年隷直隷滄州九年設府以縣來

天津府天津

縣靜海縣靑縣滄州南皮縣鹽山縣慶雲縣夏冀州兖

州以下至宋同淸周幽州兖州縣春秋燕國齊國秦上

谷郡南皮縣前漢幽州漁陽郡泉州縣章武縣泉州縣

參戸縣勃海郡治浮縣南皮縣東光縣高城縣陽信縣

勃海郡勃海郡參戸縣統縣二十六

後漢幽州漁陽郡泉州縣章武縣泉州縣章武縣勃海

郡治南皮南皮縣勃海郡高城侯國陽信縣冀州勃海

郡勃海郡統八城治東光縣晉幽州燕國泉州縣章武

縣泉州縣章武縣勃海郡治南皮南皮縣勃海郡高城

縣陽信縣冀州勃海郡勃海郡統縣十治東光縣章武

國樂陵國後魏幽州漁陽郡雍奴縣章武縣雍奴縣章

武縣滄州領郡三縣南皮縣東光縣高城縣陽信縣冀

州勃海郡滄州十二治饒安浮滄州浮陽郡陽郡領縣

四治樂陵郡安德郡浮陽勃海郡領縣四治南皮

隋冀州涿郡雍奴縣魯城縣雍奴縣長蘆縣勃海郡治陽信南皮縣東光縣鹽山縣無棣縣河間郡兖州勃海郡長蘆縣統縣十勃海郡平原郡唐河北道幽州范武淸縣乾符縣武淸縣乾寧軍滄州景城郡治南皮縣臨津縣鹽山縣無棣縣陽郡滄州景滄州景城郡長蘆縣淸池領縣七城郡乾寧軍乾寧軍長蘆縣景州宋燕山路燕山府武淸縣淸池縣淸州窩子口淸州治乾寧縣滄州景城郡横南皮縣省臨津鹽山縣無棣縣河北路滄州景滄州景城郡領縣一海軍治淸池領縣入爲鎭城郡淸州淸州興濟縣縣五

金中都路大興府武淸縣淸池縣靖海縣淸州治會川領滄州治淸池領南皮縣鹽山縣無棣縣河北東路滄州靖海縣縣三興濟縣縣五滄州淸州元大都路都州武淸縣海津鎭靖海縣淸州治會川領滄州治淸池領南皮縣鹽山縣無棣縣燕南河淸州滄州靖海縣縣三興濟縣縣五滄州淸州明順天府河間府天津衛武淸縣靜海縣靑縣省會川入滄州治長蘆領南皮縣鹽山縣慶雲縣天津衛滄州靜海縣焉縣三國朝天津府天津縣靜海縣靑縣滄州南皮縣鹽山縣慶雲縣

天津府志卷之二